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第六章与第七章

马原第六章与第七章

马原第六章与第七章
马原第六章与第七章

第六章与第七章科学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08年10月)

A.布尔什维克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2.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08年10月)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

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产品经济

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08年10月)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4.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08年10月)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

5.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08年10月)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 D.国家自行消亡

6.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 (09年1月)

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斯大林

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 (09年1月)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实现共产主义

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8.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 (09年1月)

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09年1月)

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和压迫

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0.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09年4月)

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

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

11.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09年4月)

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

12.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09年4月)

A.列宁B.斯大林

C.布哈林D.托洛斯基

1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09年4月)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14.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09年4月)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15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09年7月)

A柏拉图B圣西门C康德D李嘉图

16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09年7月)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政治腐败蔓延D杰出人物的产生

17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09年7月)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

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改变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8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09年7月)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

19.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 ) (09年10月)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0.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 ) (09年10月)

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2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09年10月)

A.普选制

B.一人一票制

C.民主集中制

D.党委负责制

22.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是( ) (09年10月)

A.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B.人民生活富裕

C.实行按需分配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10年1月)

A.阶级性质B.组织原则

C.根本宗旨D.政治纲领

24.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开始于()(10年1月)

A.二战后B.一战后

C.新中国成立后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之后

25.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10年1月)

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

26.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10年4月)

A.毛泽东B.刘少奇

C.周恩来D.邓小平

27.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10年4月)

A.按资分配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D.平均分配

28.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10年7月)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德国社会民主共党

C.中国共产党

D.俄国社会民主共党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D)(10年7月)

A.集体领导制

B.个人负责制

C.民主监督制

D.民主集中制

3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B)(10年7月)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平均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31.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负责人是( ) (10年10月)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托洛斯基

32.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 (10年10月)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33.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 (10年10月)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34.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 (10年10月)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彻底消灭“三大差别”

C.彻底消灭剥削

D.完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5.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物质条件是( )(11年1月)

A.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B.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

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高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36.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 ) (11年1月)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

D.生产力决定论

3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11年1月)

A.集体领导制

B.个人负责制

C.群众监督制

D.民主集中制

38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11年1月)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39.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 (11年4月)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

40.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 ) (11年4月)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41.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 (11年4月)

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市场经济体制

42.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 ) (11年7月)

A.工人阶级及其群众组织

B.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C.工农联盟

D.无产阶级专政机关

43.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 ) (11年7月)

A.公有制为主体、全民所有制为主导

B.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44.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 (11年7月)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资分配

45.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指( ) (11年7月)

A.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B.过渡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46.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的前阶”的是()(11年10月)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47.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11年10月)

A.工人阶级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

C.马克思主义政党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48.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11年10月)

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49.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12年1月)

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

5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12年1月)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共产主义

51.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12年1月)

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觌的

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 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52.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 (12年4月)

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

C.斯大林D.毛泽东

53.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12年4月)

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

54.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12年4月)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

C.政治体制不同D.意识形态不同

55.“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12年4月)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56.《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 ) (12年7月)

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斯大林C卢森堡、拉法格D毛泽东、朱德

57.列宁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理论贡献是( ) (12年7月)

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C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

D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理论

5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12年7月)

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B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D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9.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 (12年7月)

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实现博爱平等D实现平均分配

60.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12年10月)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

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61.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12年10月)

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C.《共产党宣言》D.《哥达纲领批判》

62.下列各项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是()(12年10月)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63.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著作是()(13年1月)

A.《反杜林论》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64.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13年1月)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6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13年1月)

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压迫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6.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13年1月) 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

67.在前苏联推行所谓“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领导人是()(13年4月)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托洛斯基

68.社会主义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起始于()(13年4月)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D.古巴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69.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13年4月)

A.集体领导制 B.首长负责制

C.集体问责制

D.民主集中制

7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13年4月)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

C.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D.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

71.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201307)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72.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201307)

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

7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201307)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

C.政治体制不同D.意识形态不同

74.“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201307)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75.列宁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立足于(201310)

A.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B.巴黎公社原则

C.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D.生产力决定论

76.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201310)

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C.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201310)

A.贫富差距的拉大B.革命领袖的出现

C.政治腐败的蔓延D.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

78.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201310)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和谐

79.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201404)

A.黑格尔B.圣西门

C.费尔巴哈D.李嘉图

8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201404)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共产主义

81.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201404)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

82.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201404)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

83、(201410)

84、(201410)

85、(201410)

86、(201410)

87、(201504)

88、(201504)

89、(201504)

90、(201504)

91、(201504)

92、(201510)

93、(201510)

94、(201510)

95、(201510)

96、(201604)

97、(201604)

98、(201604)

99、(201604)

100、(201610)

101、(201604)

102、(201610)

103、(201610)

104、(201610)

105、(201704)

106、(201704)

107、(201704)

108、(201704)

109、(201704)

110、(201710)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法国的圣西门 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 D.德国的黑格尔

111.(201710)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无产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资产阶级的行为决定的112.(20171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A.消除两极分化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实现共产主义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13.(201710)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信息网络社会

114. (201804)19世纪初期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包括

A.法国的圣谣门 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 D.英国的莫尔

115.(201804)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C.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D.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116.(201804)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有二: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A.农民运动的发展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阶级矛盾的激化 D.杰出人物的出现

117.(201804)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是

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8.各尽所能,按才能分配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各尽所能,按地位分配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201307)

2、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201310)

3、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201404)

4、(201410)

5、(201504)

6、(201510)

7、(201604)

8、(201704)

9、(201710).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多样的?

10、(201710)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1.(201804)列宁指出:“设想社会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同样是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你对此如何理解?

12.(201804)为什么说实现共产生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1、(201604)

2、(201610)

2016马原思考题答案—第二章

第三章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 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1.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 4.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5.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平衡性。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6.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各自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意识在相互间的影响中会有其不同反应 7.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因如此,处于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 8.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答: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2.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 3.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会对历史活动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人们对历史的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归根结蒂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马原:第7章课后答案

第7章答案 第七辛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锻终实现 7?1在对禾未理世什会的认识卜.?弓讥巴丄法力如乍冢与交您什会上丈?;冇何本坂区别? 任展率木來社公的何巍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恕林会主义的根本区期祯圧八马克思恩格彷站任科学的立场上,炭岀井门就运用f (小人类卄公发風般规律M的I:指羽卄兰发展的方l;J 空妁社会主义符??洋尽地描绘过理忠社会的图级.旧在马克也主义广生以仙.人们対未未显会的及见.往江君有来厚的空患性决和幻 豹色彩?凶为他f]还没心車霁?做!H禾来的样手方比论.也不7符人灵4LQ发啟励怎观規律 马克息迫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1?运用科了的力法.致力十耐兜人类社幺料刖肥蚩木主文社釦55次S: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股效倬和资木杠会发賊钓特总锻律?从而3共产T义社会伦!1;/林学的収里弓克妙思格浙认为?人类社会|njn?界的快展样? JK J H L I的发展如.捣示这姿规冰,就能为IE?W.Wil去、是握现任和?£主女来快供向导?呵见?马克思恩恪层关丁来來扌!会理论 是楚立左对历史发廉规往把於的M?HI的. (二'金刑折檢本主文祈介【B世界屮闵发未來羽ittt#的特点 号克世恩格斯关T*来甘袅的理论丁災足冷逐用刚计廉物于义皿历史川物丁文分析住本片丈現史的加咄卜.出出的.通过探索节个人类社会枷资木」:文社会发展的规律似测历出未来诉瑕?足9克?恩格斯关十欢来牡会理论的个巫要紂点.tfU^IMtt会規律?离不丿|毗物主义特别矍为刎堆初主爻上论和唯物刊正的力?広的?1导.这个埋伦T社想社会主义的根木区别在1 ?它不足从绝对真理.理仏止义这些鈿锻的班念山发描冷来来社会芙铁.向起左批判||叫界中发现加世界?N诡过滋入刑折堑木;.文社会形态抵别是弊济形金来获科对未來社会的入识、他们以览袂勾■出的社仑工义?是?4xT义的对立jfik竹代物.未来社金的惑玄特征是9徒本卞文社处特征UI 对询?F!时.一者也有同竹??人;者不仅足询者的对立物.间冃也O*者.应齐吸收费本1:义杜金的文附成果?空憊社金上文者 isar资本卞文社会中《金的老削和&九.但则负本卞文的认识仅浮田杆砚家上.并未鬼示其实质和根激.q兌思迅格荒对资本卞文批刿的為明Z处在1?他们不是只肴刘资本七文朴公的弊為而是揭爪岀弊瑞的根减跡出資本左义发肿Ml我舍定的力匕发现货木主丈发展中字佇综的済卜会因第?h以此作出对水来社会轴点的用!t. (j之足j捣协I:来祉金的股特征,而付a惮尽的辎节描绘

马原题库第六章

第六章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 A、16—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18世纪空想平均主义的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19世纪初期的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 11、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开始于(A ) A、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C、新中国成立之后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之后 16、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 )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国家政权问题 17、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D )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国家政权问题 1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D )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路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0、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D ) A、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原则 B、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 C、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 D、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2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 )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7、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 A )又错 A、由谁来进行统治 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 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30、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A )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3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B )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3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A ) A、阶级性和先进性 B、革命性和斗争性 C、先进性和科学性 D、先进性和革命性 3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又错 38、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B )

马原第六七章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单选题 1.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形式是( B ) A.人民民主专政 B.暴力革命 C.和平过渡 D.局部战争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B ) A.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 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 C. 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 D ) 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 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 C.实践 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4.“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C ) A.社会主义很难实现 B.社会主义必须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C.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D.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5.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 A ) A.由谁来进行统治 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 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6.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A )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7.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C )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民主专政 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D.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 8.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C ) 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实现共产主义 9.下列说法中,观点错误的是( D )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马原,第二章 习题及答案.docx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 B )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D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4.实践的中介是( A )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D )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C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科学家尼葛洛庞帝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C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9.“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B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0.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C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1.“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B )

马原第七章复习题答案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A )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 C.构建和谐社会 D.实现“大同”社会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C )的过程中作出的。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3.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 C ) A.人的思想境界的极大提高 B.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C.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 D.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4.对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达成了直接统一 B.个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C.劳动者个人劳动还将通过交换价值的途径向社会劳动转化 D.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服务不必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 5.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 C ) 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B.各尽所能,按资分配 C.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D.实行有计划的分配 6.共产主义社会,( D )将会消亡 A.劳动 B.工人 C.产品 D.阶级 7.共产主义新人的重要体现是( A ) A.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 B.人们的劳动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C.人们的阶级觉悟得到极大提高 D.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8.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A )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的劳动能力的巨大提高 C.实现社会的极大和谐 D.实现阶级的完全消失 9.共产主义社会,( B )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A.消费 B.劳动 C.娱乐 D和谐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共产主义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ABCD ) A.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消失 B.劳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马原第六章与第七章

第六章与第七章科学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08年10月) A.布尔什维克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2.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08年10月)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 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产品经济 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08年10月)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4.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08年10月)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 5.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08年10月)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 D.国家自行消亡 6.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 (09年1月) 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斯大林 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 (09年1月)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实现共产主义 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8.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 (09年1月) 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09年1月) 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和压迫 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0.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09年4月) 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 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 11.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09年4月) 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 12.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09年4月) A.列宁B.斯大林 C.布哈林D.托洛斯基 1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09年4月)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14.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09年4月)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15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09年7月) A柏拉图B圣西门C康德D李嘉图 16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09年7月)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政治腐败蔓延D杰出人物的产生 17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09年7月)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 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改变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8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09年7月)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 19.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 ) (09年10月)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0.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 ) (09年10月) 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2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09年10月) A.普选制 B.一人一票制 C.民主集中制 D.党委负责制 22.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是( ) (09年10月) A.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B.人民生活富裕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2015年9月)

第七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描述更具体和详尽( ) B.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向往更真挚和热烈( ) C.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展望更具有号召力( ) D.马克思主义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展望未来(√)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3.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 5.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将实现:() A.社会直接占有(√) B.国家所有( ) C.集体所有( ) D.个人所有( )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

2.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4.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这是因为:()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三.判断题 1.在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将会消亡,也不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管理机构。 A.正确() B.错误(√) 2.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的是资本主义社会。 A.正确() B.错误(√) 3.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放弃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是以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来改造和利用自然。 A.正确(√) B.错误() 4.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生活的第一需要”。 A.正确(√) B.错误() 5.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A.正确(√) B.错误() 6.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 A.正确() B.错误(√)

最新马原思考题答案—第七章资料

第七章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实现的社会制度是相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必然要经过无产阶级专政阶段,空想社会主义认为不需要无产阶级专政阶段. 2、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个漫长的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2)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在人们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它的实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可以说,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4)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但必须明确,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5)虽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需要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但是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它只看到了共产主义实现的时间和条件,而没有看到共产主义实现的客观必然性及人类对于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不懈地追求.(6)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实现的长期性.应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两者,这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3. 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他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列宁曾经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作“无产阶级民主制”,就是突出其发展民主的只能。随着专政只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是需要无产阶级长期奋斗的事业,也是需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事业。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需要在思想、政治和组织方面强有力的领导。无产阶级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能够结合实际条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是能够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的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

马原第六章--练习题

马原第六章--练习题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单选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B ) A.16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B.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D.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 A ) A.1871年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的巴黎公社 B.19世纪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及法、德、意工人运动 C.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 D.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由此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3.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C ) A.民主制 B.集中制 C.民主集中制 D.高度统一原则 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D ) A.公正 B.平等 C.共同富裕 D.人民当家做主 5.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C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6..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A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7.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 ( B )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形式 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 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 8.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A )。 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C.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 D.共产主义者同盟上 9.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C )。 A.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B.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C.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巩固共产党的领导10.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C)

2016马原答案第二章

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o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观点 o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观点 o实践的观点 o认识的观点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 o科学发展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 o技术比科学更为重要 o技术发展推动科学发展 o社会实践的需要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主张() o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o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认识路线 o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o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路线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o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各自独立的 o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于理论之中 o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前提 o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人的认识就是类似于照镜子的活动,这是属于()的观点 o经验主义 o辩证唯物主义 o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o唯心主义 关于感性认识的正确说法是() o感性认识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 o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o感性认识是一种抽象的思维 o感性认识主要有感觉、知觉和推理三种形式 两种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o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认识路线 o旧唯物主义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o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认识路线 o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的错误 o经验主义 o经验论 o教条主义 o唯理论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就选我打对勾的) o认识关系 o实践关系 o矛盾关系 o价值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o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o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o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o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16马原答案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o?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o?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o?精神境界大大提高 o?按需分配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 o?生活的第一需要 o?谋生的手段 o?休闲的手段 o?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 共产主义的显着特征和一面旗帜是() o?按需分配 o?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o?按劳分配 o?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

o?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o?个人所有制 o?资本主义私有制 o?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 下面哪个属于人的自由的内涵的() o?是指人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受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o?是对绝对的认识 o?是指摆脱了任何条件限制和约束的活动状态 o?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状态 “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o?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o?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o?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o?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o?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o?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o?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o?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 o?结合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基本国情,确立阶段性奋斗目标 o?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o?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o?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o?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o?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 o?劳动全部由机器人承担 o?劳动成为纯粹娱乐手段 o?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的“三大差别”是() o?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o?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o?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o?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

马原第六七章 复习题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B )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文艺复兴运动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 D )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 A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 C )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共产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方向 5.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 )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6.“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 B )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改良的资本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 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7.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 ) A.民主集中制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集体领导 8.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 B ) 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实现共产主义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 9.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 B ) 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10.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D )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11.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主要依据是(D ) A.现代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和觉醒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12.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根本保证是( A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取得国家政权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3.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B )

马原习题2015版第二章习题-(2)

第六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A)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2.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B)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改良的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C)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4.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C)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5.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B)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6.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19 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7.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D)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8.列宁说,“如果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任何起义也创造不出社会主义来。”这就是说,(B) A.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生和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C.只能靠经济力量去实现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资本主义内部自发产生 9.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D) 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 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 C.实践 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10.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B)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11.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B)

2020马原答案第七章

2020马原答案第七章 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o 生产力的高度发达o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o 精神境界大大提高o 按需分配· 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o 生活的第一需要o 谋生的手段o 休闲的手段o 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 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共产主义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o 按需分配o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o 按劳分配o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o 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o 个人所有制o 资本主义私有制o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 习题5(单选题)答题正确下面哪个属于人的自由的内涵的()o 是指人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受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o 是对绝对的认识o 是指摆脱了任何条件限制和约束的活动状态o 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状态· 习题6(单选题)答题正确“人的依赖性关系”是()o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o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o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o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习题7(单选题)答题正确“物的依赖性关系”是()o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o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o 资本主义社会

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o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习题8(多选题)答题正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o 结合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基本国情,确立阶段性奋斗目标o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o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o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习题9(多选题)答题正确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o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o 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 o 劳动全部由机器人承担o 劳动成为纯粹娱乐手段o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习题10(多选题)答题正确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的“三大差别”是()o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o 工业与农业的差别o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o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 习题11(多选题)答题正确下列关于共产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有()o 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o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o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o 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习题题目总数:13答题正确:13答题错误:0待回答:0锁定:0· 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o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o 建立高度自治的政权o 实现共产主义o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o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o 社会主义社

(完整word版)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六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第六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 ) 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C.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 ( ) D.共产主义者同盟上 ( )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 D.阶级斗争学说和共产主义思想 ( ) 3.“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A.社会主义很难实现 ( ) B.社会主义必须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 ) C.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D.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 ) 4.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 A.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 ) B.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进程 ( ) C.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 ) 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社会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 B.资本主义才是正道 ( ) C.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D.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过时了 ( ) 6.无产阶级要使自己获得最终解放就必须:() A.让资产阶级变成无产阶级 ( ) B.让无产阶级变成资产阶级 ( ) C.让无产阶级变成统治阶级 ( ) D.解放全人类(√) 7.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无产阶级的需要 ( )

马原,第二章 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认识得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得活动机制瞧,实践就是( A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一定得中介发生相互作用得过程 B、道德行为与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得主体就是( B )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与认识活动得人 C、人 D、人得意识 3、实践得客体就是( D ) A、绝对精神得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得意识得创造物 D、实践与认识活动所指向得对象 4、实践得中介就是( A ) A、各种形式得工具、手段及其运用得程序与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与发展有联系得各种要素得总与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得总与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得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得价值关系就是指( D ) A、主体对客体得物质欲望与要求 B、主体对客体得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得改造与变革得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得有用性与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得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C )

A、实践就是认识得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得发展 C、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D、科学进步就是实践得目得 7、科学家尼葛洛庞帝说:“预测未来得最好办法就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得关系瞧,这句话对我们得启示就是( C ) A、认识总就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与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得)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得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得品格 D、实践与认识就是合一得 8、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得区别就是( C ) A、感性认识就是可靠得,理性认识就是不可靠得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就是对现象得认识,理性认识就是对本质得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9、“真理与谬误得对立,只就是在非常有限得范围内才有意义”就是( B ) A、形而上学得观点 B、唯物辩证法得观点 C、诡辩论得观点 D、相对主义得观点 10、真理与谬误之间得相互关系就是( C ) A、在任何情况下都就是绝对对立得 B、没有相互转化得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1、“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就是( B ) A、强调认识对实践得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得检验作用

马原第六章复习题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 A )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卫国战争 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其实现的途径是 ( B ) A无产阶级罢工 B.无产阶级和平示威 C.无产阶级议会斗争 D.无产阶级革命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 C ) A、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 B、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 C、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 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4.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B ) A 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 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5.关于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列宁、斯大林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 C.新经济政策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 D.苏联模式在二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6.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是( B ) A.资产阶级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三权分立 D.君主立宪 7.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D ) A.共产主义民主 B.雅典式民主 C.资本主义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 8.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做了科学概括的是(D )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9.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 A.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B.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的基本理论 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B.发展社会主义不能照搬苏联模式 C.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 D.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11.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保持不可扭转的前进趋势的原因(D ) A.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的束缚 B.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C.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D.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发展的预见性 12.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一项是( B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效率 B.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 D.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