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蹲踞式起跑讲解示范

蹲踞式起跑讲解示范

蹲踞式起跑讲解示范
蹲踞式起跑讲解示范

蹲踞式起跑讲解示范

一、动作要领:

1、“各就位”听到“各就位”口令,可作几次深呼吸,然后轻松地走进起跑线,把有力的腿靠近起跑线约一脚半远的地方,用前脚掌着地,另一腿放在后、离前脚脚尖约一小腿长,以前脚掌和膝盖着地,两脚左右相隔约15厘米。两手支撑在起跑线后,相隔与肩同宽,两手拇指相对,四指并拢向外伸,两肩稍过肩垂直面,颈部自然放松,眼自然下看。

2、“预备”,预备--"口令时,膝盖离地,臀部从容抬起,稍高于肩,重心前移,眼看前下方一米左右。集中注意听跑的信号。

3、“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积极摆臂,上下肢协调配合。蹬地有力,重心前移。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

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做“各就位”动作时重心后移,臀部坐在后脚的踝关节上。纠正方法:反复给学生讲清“各就位”的动作要领.鼓励学生不要怕上肢用力,图轻松。

2、做“预备”动作时重心靠后,肩在地面的投影没有超过起跑线。纠正方法:学生做好“预备”姿势后,教师让学生体会重心慢慢前移至两手臂支撑不住时,向前扑出的感觉,使其对“预备”时重心前移的好处有深刻的体会。

3、抢跑。纠正方法:重心前移要适可而止,前移的距离不要太多,一般以肩超过起跑线10cm左右为宜,否则,会失去平衡。

小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尚未了解快速跑的基础知识,身体、心理还不成熟,正在生长发育时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为基础阶段,普遍存在怕吃苦耐劳、对克服困难没有概念。由于蹲踞式起跑技术过程难度大,有的学生腿部力量差,学习蹲踞式起跑时腿部用不上力,上体不敢前倾,容易造成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区别不大,起跑差的不良后果。在本次教学中运用示范法、练习法和游戏法展开教学,采用探究、合作、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技术动作方法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顽强、勇敢、竞争、不轻言放弃的意志品质。 二、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本着求实,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采用体验学习、寓玩于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性趣,更好地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同时,在教材的设计上,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素质,启发学生的智慧,培养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三、设计思路

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和各种体育运动中表现出的最基本的活动能力,它是各项运动的基础。跑常以游戏的形式给儿童带来许多乐趣,由于四年级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时期,身体尚未定型,发育尚未完善,心理尚未成熟。因此,本课结合儿童的身心,从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出了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竞争性和娱乐性,并能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不仅使儿童身体得到发展,而且在心理的需求上也得到了满足。 通过跑与游戏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协调、灵敏、反应等身体素质和跑的基本活动能力,并在跑的游戏中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促使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四、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的基本知识与动作要领,并能表述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概念。 2、学会蹲踞式起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并发展协调、灵敏、反应等身体素质。 3、学会团结协作和关心同学,认识自身的价值与能力,学会欣赏他人。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的丈量方法。 难点:学会口令与蹲距式起跑技术动作的衔接和运用。 六、教学流程

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蹲距式起跑 起跑的目的是获得向前冲力,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后加速创造有利的条件 起跑器的安装 起跑器安装的方法有"普通式","拉长式"两种.通常采用"普通式",前起跑器安装在起跑线后一脚半(约40 45厘米)处,后起跑器距离前起跑一脚半;前,后起跑器的支撑面与地面分别成40度 45度角和70 80度角;两个起跑器的中轴线间隔约15厘米. 起跑技术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 1.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做2—3次深呼吸,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平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 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2.听到"预备"口令后,随时之吸一口气,平稳地抬起臀部,与肩同高或稍高于肩,重心适当前移,肩部稍超出起跑线,这时体重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腿上."预备"姿势应该稳定,两脚贴起跑器抵足板,注意力高度集中. 3.听到枪声,两手迅速推离地,两臂屈肘有力地作前后摆动,两腿迅速蹬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前腿快速有力地蹬伸髋,膝,踝三个关节. 起跑后的加速跑 加速起跑后的跑是从后腿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间的一个跑段.其任务是充分利用向前的冲力,在较短距离内尽快地获得高速度. 当后腿蹬离起跑器并结束前摆后,便积极下压着地.第一步的着地应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脚着地后迅速转入后蹬.前腿在蹬离起跑器后,也迅速屈膝向前摆动. 起跑后的最初几步,两脚沿着两条相距不宽的直线前进的,随着跑速的加快,两脚着地点,就逐渐合拢到假定的一直线两侧. 加速跑的距离,一般约为25-30米.

七年级体育课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及教案

七年级体育课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及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体育课教学设计及教案 年级:七年级授课教师:崔鹏飞 教学内容:蹲踞式起跑游戏 一、指导思想: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短跑在体育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是中学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短跑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锻炼特点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通过各种游戏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学生分析 A、有利因素:由于初一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难调动的。 B、由于初一年级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好动、自制力不强,还要在教学中教师多多提醒和引导,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蹲踞式起跑技术,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充分展现学生的反应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蹲踞式起跑“各就位”、“预备”姿势。 难点:起跑后的快速起动 六、教法:讲解示范练习 七、器材:助跑器 八、教学过程

开 始部分课堂常规 体育委员集 合整队,报 告人数 教师步入课堂,师生问好。 1.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任务及目标 2.提出课堂要求 3.安排见习生 1.全班成四 列横队背向 阳光站立 2.注意力集 中,保持安 静。 3.具备良好 的上课状 态。 组织: ♀♀♀♀♀♀♀♀♀♀ ♀♀♀♀♀♀♀♀♀♀ ♂♂♂♂♂♂♂♂♂♂ ♂♂♂♂♂♂♂♂♂♂ ☆ 要求:集合快静齐 3 准备部分游戏(锤 子、剪刀、 布) 1.师生互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 练习。 2.口令指挥,声音洪亮,以良好 的精神风貌感染学生。 1.学生跟着 老师一起律 动。 2.学生在教 师带领下进 行游戏活 动。 1.组织: 要求:活动有序、一 致 2.组织:四列横队成 体操队形 要求:活动充分、动 作到位 9 基本部分1.蹲踞式起跑 技术教学 动作要领: 听到“各就 位”口令 后,两手臂 伸直,四指 并拢,拇指 张开成: “八”字 形,两手稍 比肩宽,放 在起跑线后 沿,左脚放 在起跑线后 约一脚或一 脚半长,右 膝跪在左脚 的中间部 位,身体中 心由两手臂 平均分配, 目视前下方 约40-50公 分,听到 “预备”口 令后,臀部 略抬起,高 1.依据教学图,给学生讲解蹲踞 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快速起动动作 要领。 教师边讲解边进行分解动作及完 整动作的示范,让学生建立正确 的技术概念。 2.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一二组 由教师指挥进行蹲踞式起跑的练 习,在练习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 题并予以纠正。三四组由小组长 带领进行练习。 1.学生成四 列横队,前 两列蹲下, 认真看教学 图,听老师 讲解动作要 领并看老师 示范完整技 术动作。 2.各小组听 从教师指 挥,练习蹲 踞式起跑。 1.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注意力集中, 认真听讲,仔细观看 老师示范 1.组织: ♀♀♀♀♀♀♀♀♀♀ ♂♂♂♂♂♂♂♂♂♂ 听口令,练习蹲踞式 起跑。 2.组织: 三四组进行练习 26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教案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提高,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程所用教材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北方版),书中第49页详细的介绍了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蹲踞式起跑是田径项目的基础内容之一,同时高中体育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蹲踞式起跑是竞技短跑项目中采用的出发方式,技术难度较大,同时对上肢力量以及反应速度的要求较高。因此,通过本次课让学生初步的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二班,班级人数为25人,全部为男生。职业高中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度较高,好胜心强,自尊心较强,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关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 通过调查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对蹲踞式起跑具有一定的认知。那么本次课需要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独立完成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课堂最初,利用问题的提出对学生进行启发,从而引出本课的内容。进而利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学法:学生通过技术动作的观察、模仿,对蹲踞式起跑建立一定的认知。同时在相互合作探究,以及相互合作指导过程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对蹲踞式起跑建立初步的认知,使90%学生能够熟记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10%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之下,也能够准确的说出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80%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20%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也能够较好的完成。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同时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核心素养目标:在学习过后,学生能够回顾本课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有效地进行自主练习。 六、重点与难点 重点:起跑时,蹬地迅速,摆臂有力。 难点:动作的连贯协调。 七、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清点人数,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宣布本次课任务。 (2)队列练习(交叉队列) 通过队列练习,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尽快将自己调整到上课状态。(3)热身跑 在交叉队列的基础上进行热身跑,让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下进行热身,而不是单调的跑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4)各关节活动 充分的活动各关节,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基本部分 (1)游戏:僵尸来了 游戏规则:两名学扮演僵尸,其余学生为人类。人类有两滴血挂于腰间,以红丝带代替,僵尸奔跑抓掉住人类的红丝带,两条都被抓到,则做五个俯卧撑后变为僵尸。 游戏目的: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蹲踞式起跑技术要领

蹲踞式起跑技术要领 ——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教会学生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使绝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习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同时,根据课改后的新课标要求,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后组织学生做一个运动游戏。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本活动的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本课导入的游戏是“喊号追人”,游戏本身也是为后面的主要课程服务,通过游戏的开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本次课运用的游戏起主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的反映和速度能力,正好为后面要学的蹲踞式起跑做铺垫。 三、课程理念: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等方面有个别差异,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练习,使学生体验团结的好处和竞争的乐趣。

蹲踞式起跑技术课教案

短跑技术课教案

基本部分一、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 1.两手八字形支撑,有力腿在 前,肩、颈部放松,臀部抬起 时稍高于肩,重心前移,注意 力集中。蹬地后躯干前倾于地 面成15-20度角。 重点:五点支撑; 难点:臀部抬起时重心前移,注 意力集中。 易犯错误: 肩颈部紧张,臀部抬的过低, 蹬地不充分,重心没有前移。 蹲踞式起跑练习: 二、学习途中跑技术: 1.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使 学生了解左右两腿在跑动中 的变化过程,并通过提问、 对比来启发诱导学生联想推 理并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正确 的技术概念。依据教学循序 渐进、从易到难的教学原则, 首先从辅助练习开始,希望 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目 的。 , ⒛ , 7 , 3 2 组 各 ⒛ 次 中 中 大 组织:体操队形,如下图: ××××××××××× ××××××××××× ▲ ××××××××××× ××××××××××× 教法:边讲解边示范。通过教 师讲解示范,并利用力学原理 启发学生联想推理,在头脑中 形成一个正确的技术概念,使 学生理解蹲踞式起跑姿势。 要求:动作规范; 动作自然放松; 注意力集中; 蹬地迅速有力。 正:语言提示,利用观摩 教学法使学生认识错 误,从而改正错误。 组织:4组不轮换. 教法:口令:各就位—预备 —鸣哨 要求:注意力集中,身体放 松自然,蹬地有力。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坚持完成,动作到位。 组织: 教法:边讲解边示范。 要求:用心听用脑记。

基本部分2.原地摆臂练习: 是发展肩关节和肩带力量,正确 有力的摇臂,有利于提高跑速。 要领:以肩关节为轴,作前后有 力的摆动。前不露肘后不露手, 双腿一前一后自然打开。 注意:肩带要放松,摆臂的同时 身体不可晃动。 3.行进间高抬腿: 是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发展 频率的有效练习。 要领:上体稍前倾,大腿与上体 成直角小腿放松自然,落地时腿 积极下压,两臂自然摆动,重心 提起。 4.原地小步跑: 是提高频率的有效手段。 要领:上体稍前倾,大腿带动小 腿,落地时大腿积极下压,小腿 放松,用前脚掌扒地。 5.途中跑练习: ―――接力比赛 三、素质练习: 1.俯卧撑;2.深蹲跳; 3.立卧撑; 组织:同上。 教法:先示范后讲解,计时。 要求:放松,频率由慢到快。 组织:同上。 教法:边讲解边示范。 要求:大腿尽可能抬高,身子 不要后仰。 组织:同上。 教法:教师诱导示范指挥。 要求:大腿带动小腿,小腿自 然放松,前脚掌扒地。 组织:如下图, 要求:同伴队员掌后才能跑。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教法:边讲解边示范。 要求:动作到位,坚持完成。 结束部分一,小结本课。 二,下课,师生再见。 , 3 小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教法:背面示范,教师领作。 要求:意念放松,平静呼吸。 练习密度:40-45% 生 理 负 荷 曲 线 预 计 场 地15m×30m场地一块课 后 小 结

蹲踞式起跑教案

体育与健康 蹲 踞 式 起 跑 教 案 学校班级八年级四班教师 蹲踞式起跑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国家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通过多技能教学、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重视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短跑是田径运动各个项目的基础,是用锻炼身体的基本手段和锻炼方法,通过快速跑教学,发展学生身体基本运动能力,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支配肌肉活动的能力,提高呼吸和心血管功能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短跑技术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等四个紧密相连的阶段组成。 蹲踞式起跑姿势,是短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起跑姿势。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口令跑或鸣哨)”三个环节。 三、学情分析: 作为初中二年级学生,本班学生40人。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练中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分析、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动脑筋,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去体验,并与同伴互相交流、讨论。让学习、练习方式多样化,自由化。由于技术过程难度大,有的学生腿部力量差,学习蹲踞式起跑时腿部用不上力,上体不敢前倾,一听口令后,就会先抬起上体再用力加速跑,容易造成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区别不大,起跑差的不良后果。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和游戏的运用,让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方法,重点贵在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培养果断等品质。

蹲踞式起跑技术

田径教案 年级:中一人数:35 男生:10 女生:25 实习教师:李振彬指导教师:梁增玲日期:教学 内容 蹲踞式起跑技术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大部分学生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技术,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发展学生协调性、灵敏性、增强手臂力量;提高击球的准确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控及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1、重点:四点点支撑,蹬摆结合,臀部抬起。 2、难点:臀部抬起时重心前移,注意力集中,上下肢协调配合,蹬摆结合动作的掌握。 课的 部分(时间)教学内容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组织与要求 运动负 荷预计 时 间 次 数 激发兴趣活跃情绪阶段(5)分钟一、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的内容、任务, 注意事项,处理见习生 1、整队集合,报告 人数。 2、检查服装。 3、宣布本课内容任 务。 4、安排见习生。 1、学生列队、排好 队形 2、学生向教师问好。 3、思想集中,认真 听讲。 4、见习生随队见习。 列队: ××××××××× ××××××××× ××××××××× △ 要求:静、齐、快 5 1 保持活跃情绪发展运动能力阶段(10)分钟二、热身活动 1、学生进行慢跑热身练习。 2、老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运动, 3、扩胸运动, 4、髋关节运动, 5、膝关节运动, 6、踝腕关节运 动,7、弓步压腿运动。 三、游戏:贴膏药 方法:让同学们围成一个圈,两 两一组,安排二个学生一个跑一 个追,跑的那个可以停在任意一 组的左边或者右边喊贴,则这一 组的另外一位同学即可跑,追的 那个继续追跑的那个,游戏循环 继续。 1、简单讲解示范。 2、喊口令、领做热 身操。 1、说明游戏规则。 2、通过组织,指挥 学生玩游戏。 1、听老师口令模仿 老师动作。 1、认真听老师讲解 游戏规则,提出不明 白的地方; 2、听老师组织开始 游戏; 3、根据老师要求和 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徒手操列队: ××××××××× ××××××××× ××××××××× △ 游戏讲解列队: ×××××× ×× ×× ×××××× △ 要求:队伍整齐,动作 迅速。 10 1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济水宣化学校王彦杰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依据。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发展,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制定“蹲踞式起跑”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主要以田径类项目为主,跑是田径类项目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而蹲踞式起跑是短距离跑类项目的起跑方式。小学田径项目并不是典型的比赛项目,不能过分重视技术动作,而是通过了解与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起跑技术,同时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力,发展跑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运动感觉和运动知觉,以及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同时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册《蹲踞式起跑》。 三、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蹲踞式起跑是短距离跑的一种重要起跑方式,它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短距离跑起跑的重点,本教学内容在小学出现,除了使学生知道快速跑完整过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外,主要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起跑与

起跑后的快速奔跑衔接顺畅。 蹲踞式起跑运用了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上下肢力量、身体协调能力和身体的控制能力。下肢用力蹬地、上肢用力撑离地面及起跑后后腿积极前摆与上肢配合协调用力,既锻炼了学生下肢的力量也锻炼了学生上肢的力量,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 三年级跑的项目中,快速跑起跑为站立式起跑。教学的重点是前脚异侧臂在体前,反应迅速,启动要快。四年级跑的项目中,快速跑主要以30-50米加速跑为主。教学重点是站立式起跑与加速跑衔接。起跑后前几步前摆不宜过高,步幅不能过大,随着跑速和步长的增加上体逐渐抬起。五年级跑的项目中,快速跑起跑是蹲踞式起跑。通过三、四年级跑类项目学习,为蹲踞式起跑、起跑与快速跑的衔接和起跑的反应能力做了良好的铺垫。 本次课在学习“各就位”口令后,继续学习“预备”的相应动作。起跑与跑出衔接是否吻合,主要看身体重心是否充分前移。本次课学习重点是提臀后重心前移、肩过起跑线,同时控制好身体,等待下一个口令的下达。本次课在控制身体的同时对学生上肢力量要求很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加以鼓励,有效的组织保护与帮助,使学生勇敢的完成动作。 通过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使学生提高对田径跑类项目兴趣,主动的学习田径知识,增加对田径的了解,在以后更加积极、规范的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同时为能够参加更专业的田径训练、高规格田径比赛的学生打基础。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富于想象,求知欲望和表现欲高,

《短跑--蹲踞式起跑》教案

蹲踞式起跑 教学内容 蹲踞式起跑 游戏:黄河长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 2、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控及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做出各就位、预备、跑的蹲踞式起跑动作 1.五点支撑,蹬摆结合。 2.臀部抬起时重心前移,注意力集中。 3.手臂与蹬地腿、摆动腿的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 蹬地有力,高抬积极起跑,快速反应。 教学用具 小黑板示意图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6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的内容。 (3)、安排见习生。 (4)、热身慢跑600米 2、热身活动(徒手操) (1)、振臂运动(4*8) (2)、踢腿运动(4*8) (3)、正压腿(4*8) (4)、侧压腿(4*8) (5)高抬腿100次 提前侯课 教师带领,用哨音带领学生慢跑。口号洪亮 教师找体育骨干领操 要求:频率要快 站成六列横队 一、组织: ○○○○○○○○ ○○○○○○○○ ○○○○○○○○ ××××××××

×××××××× ×××××××× △要求: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 学生主体:队列整齐行进,左右前后对齐,高喊口令1、2、3、4。 3 ②根据不同信号做互相追逐游戏; 游戏:长江、黄河。 方法:在场地中间画两条平行的横线为中线,中线两边10--15米处分别画两条与中线平行中横线为安全线。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面对面站在两条中线后,一方为黄河,另一方为长江。游戏开始,教师喊"长江",长江队迅速向安全线跑,"黄河"立即追赶,凡是在安全线前拍着对方胜利。反之一样。失败者罚俯卧撑5个。 调整队形:站成人数相等的两列(加强纪律的要求) 学习蹲踞式起跑 让学生了解蹲踞式起跑分普通式、拉长式和接近式。我们学习普通式 “各就位” 听到“各就位”口令,可作几次深呼吸,然后轻松地走进起跑线,把有力的腿靠近起跑线约一脚半远的地方,用前脚掌着地,另一腿放在后、离前脚脚尖约一小腿长(以容易发力和自然而定)以前脚掌和膝盖着地,两脚左右相隔约15厘米。两手支撑在起跑线后,相隔与肩同宽,两手拇指相对,四指并拢向外伸,两肩稍过肩垂直面,颈部自然放松,眼自然下看。 “预备”,预备--"口令时,膝盖离地,臀部从容抬起,稍高于肩,重心前移,眼看前下方一米左右。集中注意听跑的信号。 “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积极摆臂,上下肢协调配合。蹬地有力,重心前移 1.做蹲踞式起跑的分解动作。6次 2.分小组组长组织做蹲踞式起跑 集合 分小组找学生进行展示 通过让学生示范,对易犯错误进行纠错 1.蹲踞式起跑,“预备”时重心没前移,臀部没有上抬。纠正方法:按各就位、预备做起跑的分解练习,强调重心前移。 2.蹲踞式起跑时抢跑。纠正方法:强调预备时臀部要缓缓抬起,并多做练习体会正确动作;加强腿部和腰腹部、背肌及手指力量的练习;延长或缩短“预备”的时间练习起跑,强调听信号起跑的能力。 3.预备时后腿蹬得太直。纠正方法:讲清动作要领,调整两脚之间的距离,反复调整预备姿势的静态练习。 4.起跑时后蹬无力。纠正方法:多做预备姿势的静态练习,同时发展手臂和腿部力量。 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各就位”“预备”口令不变,“跑”的口令变为“1”跑,“2”不跑,也就是喊“1”跑,喊“2”就不跑。 讲解、示范,让学生明确游戏方法,并指挥。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方法,然后示范一次,要求学生诚实。 将全班分成两队,一队代表长江,另一队代表黄河。 3次注:提高学生注意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出示图片并讲解、示范。 引导指挥学生练习教师组织学生“各就位”“预备”练习(6次)

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一、教学口诀“各就位”:手撑线后同肩宽,有力脚掌放在前。后膝跪地颈放松,腰和颈部要自然。“预备”:臀部从容往上提,两脚紧贴起跑器,臀腿同时负体重,集中精力听枪声。“鸣枪”:听枪两脚用力蹬,迅速摆臂体前倾。蹬摆有力体向前,起跑好似箭离弦。 二、起跑要点起跑要做到三快:反应快、蹬地快、摆臂、摆腿快; 起跑要做到两积极:积极蹬地、积极摆臂; 起跑要做到两不要:不要停顿、躯干不要突然直起来; 起跑要做到两逐渐:体角逐渐增大,步幅逐渐增大。 ★起跑技术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 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做2—3次深呼吸,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 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放 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平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 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听到"预备"口令后,随时之吸一口气,平稳地抬起臀部,与肩同高或稍高于肩,重心适当前移,肩部稍超出起跑线,这时体重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腿上."预备"姿势应该稳定,两脚贴起跑器抵足板,注意力高度集中. 听到枪声,两手迅速推离地,两臂屈肘有力地作前后摆动,两腿迅速蹬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前腿快速有力地蹬伸髋,膝,踝三 个关节.

一、蹲踞式起跑 1、“普通”式起跑的方法: 前脚距起跑线一脚至一脚半。后脚距前脚一脚半,两个脚中轴线间隔约15厘米,两手虎口向前与肩同宽撑与起跑线后。 2、起跑的动作要领: 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动作。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有力的脚放在前面,另一只脚在后面,然后后膝跪在地上,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撑于起跑线后。两手约与肩同宽,两臂伸直,肩微前移超过起跑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半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听到“预备”口令后,平稳抬起臀部,稍高于肩,身体重心前移,注意力高度集中,当听到“枪声”时,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腿迅速蹬地面。

高中体育-蹲踞式起跑-教案

蹲踞式起跑教案

4×8} , / 》基本部 :分、 , ~ 3 分 钟 1.学习蹲距式起跑技术 $ (1)动作要领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 “预备” “鸣枪”(或“跑”)三个阶 段。 听到“各就位”的口令后, 两手间略宽于肩,四指并 拢与大拇指成“八”字型 支撑,前脚置于离起跑线 一脚的距离,后腿膝关节 置于离前脚弓平齐相距一 拳处。(一脚,一拳,一 腿) 当听到“预备”口令后,, 抬起臀部,比肩稍高约10 —20厘米,身体重心同时 前移,形成臀部高于肩、 肩超过起跑线的身体姿 势,此时,身体重心落在 两臂之前。前腿大小腿夹 角约为90°—100°,后腿 大小腿夹角约为110° --130°,此时注意力要高 度集中,静听枪声准备起 跑。 当听到鸣枪后,两腿迅速 蹬离地面,同时两手迅速 推离地面,身体向前上方 运动,躯干前倾,与地面 成15°—20°角,加速阶 段要大臂摆,快节奏,高 《 1.教师讲解蹲踞式 起跑的基本要领和 动作技术要领。 《 2.从不同角度作各 种示范动作,让学 生与理论结合的同 时理解动作的真正 含义。 、 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老师做示范; 2.注意老师讲得重难 点。 , / 学生认真做练习;教 师应指出重难点。 $ 要求: 1.教师讲解示范; - 《 2.教师分解讲解蹲 距式动作; | 【

` . ^ ¥基本部分~ % ! & 3 分 钟 ^ 抬大腿,速度逐渐加快, 上体逐渐抬起,两脚逐渐 成一条直线。 ) | 原地的集体练习。 学生集体根据教师口令练 习,练习原地的‘各就位’ ‘预备’技术 | 4—6次 ( ⑶蹲踞式起跑后加速跑 一排为一组,依次进行练 习。 (25m x 2-3次) & 蹲踞式起跑接追逐跑 { ! 原地的集体练习。 1教师观察,学生练 习,并进行纠错, 除个别存在的普遍 错误外,其余的采 用个别辅。 2.请优秀的学生做 示范。 ~ 要求:教师口令指 挥 OO OO OO25m OO 要求: ? 1.蹲踞式起跑姿势 正确 2.反应迅速 3.强调练习过程中 注意安全。 · ! . 1.学生根据教师口令 集体练习,体会起跑 技术动作的要领。 2.体会蹲距式起跑的 ‘各就位’‘预备’ 技术 \ 认真练习,仔细观察 前排学生的动作,思 考改进自身做的不对 注意: 1.在“各就位” 步骤中,体重应平均 地被两手,一脚,一 膝所支撑。 2.在“预备”步 骤中,体重主要落在 两臂和前脚上。整个 身体好像压紧的弹 簧一样成稳定状态, 全神贯注,静听枪 声。 注意: 1.、每同学必须 认真完成蹲距式动 作; 2.跑出去的同学 从中间分开从两侧 慢跑回来准备练习。 目的: 集中注意力,发展反 应能力。 规则: 听见口令后,要迅速 做出相应的动作

短跑技术蹲踞式起跑

短跑技术(蹲踞式起跑) 许多体育教师认为短跑技术简单,实际表现为在短跑的教学中,对出现的问题不重视,从而使学生的短跑成绩上不去,我认为必须充分重视短跑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名体育教师应有的科学态度。 一、正确认识上下肢关系 后蹬,是跑的各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实质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小腿伸肌和屈肌肉进行“爆发式”收缩,充分有力地伸直下肢各关节,使人体获得加速度,这是跑的动力来源。在理论上认识到这一点,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短跑的教学训练中,许多基层教练和体育老师,却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倾向,偏重于下肢的训练,且遵循“杠铃加跑圈”的古训。认为短跑训练不练下肢哪成?基于这种认识,在训练实践中,大量的负重深蹲、半蹲等杠铃练习,每周轮番施加于腿部肌肉。而上肢、躯干等部位肌肉,却较少顾及或训练比例失衡,致使所训练的学生,无论男、女,双腿肌肉格外粗壮。加上在腿部杠铃练习中,练习间隙未很好放松肌肉,乳酸等代谢产物未得到及时清除,久而久之,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降低,以至在跑动中明显表现出上肢及躯干在吃力地拉动粗大沉重的下肢向前移动的迹象。 跑,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上肢力量不足,只是用腿在跑,没有利用上肢力量,于步长、步频都是损失。首先,臂的积极摆动,能维持身体平衡;其次,臂的积极前内摆,伴随着脊柱的扭转,使脊柱扭转的肌肉拉引对侧骨盆向前转动,从而加大了步长。再次,上肢的积极摆动,能协调提高两腿的动作频率。上臂在肩关节处的向前内摆动,是由肩部肌肉在其起点处固定收缩来实现的。摆臂幅度不到位,除动作技术原因外,很大程度是因肩部力量差造成的,导致步幅受到影响。在训练实践中,许多人因摆臂而导致肩部肌肉过早疲劳,引起整个动作变形,即是上肢肩带肌群力量薄弱的表现。即使是下肢的力量训练,也一定要讲求科学合理。负重深蹲主要是提高股四头肌的力量,而股四头肌与股后群肌力量适宜的比例是10:6。如果股后群肌力量太差,前后不平衡,易导致股后群肌受伤和大小腿折叠动作差。其次,躯干部位肌肉的力量,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及稳定和旋转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蹲踞式起跑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体验团结的好处和竞争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蹲踞式起跑是快速跑的一种起跑姿势,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从而快速的进入疾跑和加速跑状态。是小学高年级快速跑教学所采用的起跑方式。通过教学能使学生初步掌握三个信号的动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使学生掌握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学过蹲踞式起跑。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蹲踞式起跑的作用,对三个信号的动作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动作不够规范。他们普遍上肢力量偏差,教学主要放在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并能把起跑和起跑后的快

速跑结合起来,发展奔跑的能力。四、相应对策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次课,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情况,我把“各环节技术动作正确,反应速度快”作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各技术环节连贯衔接紧密”为教学难点,突破重难点时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反复练习体会来完成。并用竹竿、信号旗,起跑器等辅助教具加以强化。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使90%的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知道两脚之间的位置摆放及离起跑线距离的设定,80%以上的学生能做 出臀高于肩、重心前移,肩超过起跑线的动作;发展学生快速起跑的能力。通过游戏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运用自我探究及小组合作和教学比赛的良好氛围,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的动作方法。 3、社会适应领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同伴能默契配合,共同提高,发展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六、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各环节技术动作正确,反应速度快 2、难点:各技术环节连贯衔接紧密 七、教学过程分析 我将通过以下四个环节来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高一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与教案

高一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与教案 界首中学2009-3-15 一、教材分析: 短跑技术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等四个紧密相连的阶段组成。 蹲踞式起跑姿势,是短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起跑姿势。《田径竞赛规则》规定,短跑比赛时必须使用起跑器。常见的起跑器安装方式有两种——“普通式”和“拉长式”。通常采用“普通式”。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环节。“各就位”:前脚距起跑线一脚到一脚半,后膝盖在前脚足弓处,相距一拳宽,两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两手间距与肩同宽,两臂伸直。 “预备”:两臂伸直臀部慢慢抬起,肩前顶,臀部稍高与肩,两眼目视前方,注意力集中。放在前起跑器的腿的大小腿夹角约90—100度,后起跑器的腿约为120—130度,两脚掌紧压抵趾板。大小腿夹角角度应以运动员舒适自然,容易发力为原则。 “跑”: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时,两手迅速推离地面。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臂动作,同时两腿迅速蹬离起跑器,迅速启动。 起跑的任务是对枪声或“跑”的口令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一个较大的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 田径规则要求,短距离跑比赛必须采用起跑器起跑。一般初学者大都不习惯蹲踞式起跑,因此,起跑器的安装和蹲踞式起跑技术,以及起跑后的加速跑方式都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重点教学。 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练中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分析、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课堂教学,已不满足于“一刀切”的学习方式和练习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上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力”,让他们动脑筋,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去体验,并与同伴互相交流、讨论。让学习、练习方式多样化,自由化。 由于技术过程难度大,有的学生腿部力量差,学习蹲踞式起跑时腿部用不上力,上体不敢前倾,一听枪响,就会先抬起上体再用力加速跑,容易造成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区别不大,起跑差的不良后果。。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一定的连习和游戏的运用,让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方法,重点贵在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培养果断等品质。 设计思想: 三、指导思想: 本课突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侧重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对其进行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培养,学会欣赏他人、体验成功的心情。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不乏其个性的张扬,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教法与学法

田径蹲踞式起跑教案

天津体育学院 百米起跑教案 系别研究生部年级12级姓名林龙飞课程名称百米蹲踞式起跑 主要教 材内容 田径100米短跑蹲踞式起跑技术游戏:接同伴回家 重点难点重点:1.臀部抬起,四点支撑2.起跑的快速启动技术难点:后蹬有力,前摆充分和蹬摆结合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动作结构,了解短跑技术的基本知识,90%的学生能初步学会蹲踞式起跑技术。2。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向前、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自信心。 课时 的部分教学内容 练习 分量 组织教法与教学要求 次数时间 开始部分5’1、教师集合整队,检 查人数 2、师生问好,记录考 勤 3、安排见习生并提 出要求 4、宣布本次课的内 容 5 分 钟 1、整队检查汇报人数。 队形:二列横队 教师 2、见习生做好笔记 要求:全班学生集队要快、静、齐,集中精神, 认真听讲。

课的 部分 时 间教学内容 练习 分量 组织教法与教学要求 次 数 时 间 准备部分5 一般性活动: 1.学生绕场跑一圈 2.扩胸运动 3、弓箭步压腿 4、侧压腿 5、手腕脚腕 6、膝关节活动 7、踝腕关节运动 5 分 钟 教师 1.听口令跟教师做徒手操。 (要求:动作要有节奏感)

基本 部分30 1、组织专门性练习 a高抬腿 b半高抬腿跑 c加速跑 10 分 钟 1、积极主动完成各项专门练习 (两列纵队从排头起,依次练习) …… 老师 …… 高抬腿20米*2组半高抬腿跑20米*2 组 加速跑20米*2组。

学习短跑蹲踞式起跑技术。①“各就位”前脚距起跑线一脚到一脚半左右,后膝盖在前脚足弓处与足弓约一拳左右,两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两手相距约与肩同宽,两手臂伸直。 ②“预备”,两臂保持直立,当听到预备的口令后,臀部慢慢抬起,肩前顶,臀部稍高与肩部,两眼目视前方,注意力集中,放在前起跑器的腿的大小腿之间的夹角约90°,后起跑器的大小腿夹角约120°,大小腿夹角角度应以运动员舒适自然、容易发 力为原则。③“跑”,听到枪响或跑的口令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臂动作,同时两腿迅速蹬离地面。 游戏:迎面接力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等同的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同学担任小组组长,并每个小组分发一根接力棒,站在起跑线上。组长组织好本队成员按要求比赛。组长将同组队员分成人数相等两个组,分别面对面站在比赛场地的两端,进行接力赛。游戏规则1.参赛队员必须在规定的场地内完成比赛,2掉棒,掉棒者捡棒后回到掉棒的地方才能继续比赛,否则取消比赛成绩。20 分 钟 1.教师介绍蹲踞式起跑的几个主要环 节,并向学生逐一介绍几个环节的动作 要领。 2.教师向学生示范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 领。 3.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在脑中形 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4.试着做百米起跑完整动作、大胆提出 问题 5.及时纠正自己所犯错误 虚心地向同伴学习,提高技能。 游戏要求 1.学生认真听讲,并记住游戏的方法 和规则 。 2.学生之间要学会配合,学会竞争,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发展学生跑 的能力。

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

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 蹲距式起跑 起跑的任务是获得向前冲力,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后加速创造有利的条件 ★起跑器的安装 起跑器安装的方法有"普通式","拉长式"两种.通常采用"普通式",前起跑器安装在起跑线后一脚半(约40 45厘米)处,后起跑器距离前起跑一脚半;前,后起跑器的支撑面与地面分别成40度 45度角和70 80度角;两个起跑器的中轴线间隔约15厘米. ★起跑技术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 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做2—3次深呼吸,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平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 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听到"预备"口令后,随时之吸一口气,平稳地抬起臀部,与肩同高或稍高于肩,重心适当前移,肩部稍超出起跑线,这时体重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腿上."预备"姿势应该稳定,两脚贴起跑器抵足板,注意力高度集中. 听到枪声,两手迅速推离地,两臂屈肘有力地作前后摆动,两腿迅速蹬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前腿快速有力地蹬伸髋,膝,踝三个关节. ★起跑后的加速跑 加速起跑后的跑是从后腿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间的一个跑段.其任务是充分利用向前的冲力,在较短距离内尽快地获得高速度. 当后腿蹬离起跑器并结束前摆后,便积极下压着地.第一步的着地应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脚着地后迅速转入后蹬.前腿在蹬离起跑器后,也迅速屈膝向前摆动. 起跑后的最初几步,两脚沿着两条相距不宽的直线前进的,随着跑速的加快,两脚着地点,就逐渐合拢到假定的一直线两侧. 加速跑的距离,一般约为25-30米. 体育课教学设计及教案 年级:初一年级指导教师:授课教师:教学内容:蹲踞式起跑各种跳跃练习一、指导思想: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短跑在体育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是中学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短跑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教材分析 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锻炼特点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通过各种跳跃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三、学生分析 A、有利因素:由于初一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难调动的。 B、由于初一年级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好动、自制力不强,还要在教学中教师多多提醒和引导,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四、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蹲踞式起跑技术,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