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雅礼教育集团2020年上学期初三全真二模试卷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许完全正确的项是( )

A.在每个人的成长岁月中,总有一个物件,在你春风得意的时候提醒着你,在你蹉跎困顿的时候慰藉.(jì)着你,在你懈怠松驰的时候鞭策着你。

B.如果我们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要心无旁鹜,如果做着这事,又想着那事,不仅做不好事,更是对自己责任的亵.(xiè)读。

C待夜阑人静,许先生疑手蹑脚地取来沓.(dá) 泛黄的信纸,尔后在窗前坐定,时而托腮冥想,时而捋着两撇胡子,似有所得,却极少下笔,

D.读书可以一步步去除遮敝与狭隘,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对待经典的作品,我们要反复咀嚼,如饥似渴地汲.(xí)取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端午节假日期间,星城长沙热闹非凡,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铜官窑古镇举行了首届国潮龙舟电音节;

世界之窗开展火人节等活动,点燃长沙人的夜生活;关山古镇品位

..端午艾香、体验留传至今的民间技艺等活动

花式来袭;长沙方特也迎来龙腾端舞欢庆夜,灯火璀璨

....……

..,让人流连忘返

A.紛至沓来

B.品位

C.璀璨D流连忘返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长沙市教育局公布2020学年度校历,史上最短暑假将在7月中下旬开始,8月31日结束,预计仅有大约40天左右。

B.疫情期间,各医院都采用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C.在看了契科夫描写奥楚蔑洛夫不断变脸的丑态后,令人捧腹。

D.初三年级各班纷纷挂上了倒计时牌,贴好了励志标语,为迎接中考营造良好环境。

4.下列句子顺序排头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筑牢维护人类生命安全的堤坝,世界卫生组织肩负着独特使命。

②"一筋易断,十箭难折”。面对困难,最可贵的是齐心协力,最可怕的是纷争拆台。

③关键时刻,试图弱化世卫组织等多边机构作用是极不负责任的。支持世卫组织的工作,对于全球战胜疫情至关重要。

④任何试图将疫情政治化、标签化的言行,都不利于推进国际合作,也终将不得人心。

⑤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它更是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⑤④③①②

B.⑤①④③②

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⑤③①

5.下列关于传统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用地名称呼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B.中国古代以“右”为尊,“左迁" 指降职贬官。古人将山的北面江河的南面叫阴,山的南面江河的北面叫阳,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C.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花信年华”指女子二十四岁,“知天命”表示人到了五十岁,“耄耋”推七八十岁。

D.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这句诗中所描绘的就是白露时节的景象。

6.综合运用(6分)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某校拟开展“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探求“和”之义](2分)

“和”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为了探求“和”的意义,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名言诗句。下诗句名言中不宜放在“以和为贵"主题类的一句是(只填序号)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②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惠乎无兄弟也? ——《论语》

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④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⑤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2) [宣传“和”文化] (2分)

学校将围绕“以和为贵”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已设计出“活动”和“活动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和谐家庭”征文比赛

活动二:“和谐社会"演讲比赛

活动三:

(3) [远离不和] (2分)

请写出下面漫画的寓意。

(注:画面中圆锥形部分为山尖,两边为万丈深渊。木棍上为持枪的人)

7.古诗文默写填空(5分)

(1)以中有足乐者,__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赤壁》中以小见大,表达作者独特历史英雄观的诗句:

(3)王安石豪情满怀,查上飞来峰,写下了富有生活哲理的诗句:

8.下列关于名著成名著阅读方法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纪实性作品所记录的其实是经过作者师选的事实,及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带有作者的倾向性,所以阅读纪实作品,要售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B.《骆驼样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京味十足的,具有自传性质的现实主义小说。

C.法布尔是英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D.艾青是我国伟大的现代诗人。从诗歌风格上看,建国后,他一如既往地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歌颂人民,讴歌光明,思考人生。《我爱这土地》就属于建国后诗歌的典型代表作。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3 分)

材料一: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材料二:行者早已知之,对唐僧道:“师父,不消说了。这就是阿傩,伽叶那厮,问我要人事,没有,故将此白纸本子与我们来了。快回去告在如来之前,问他携财作弊之罪。”八戒嚷道:“正是,正是,告他去来!”四众急急回山,无好步,忙忙又转上雷音。

唐僧师徒经历干难万险,到达灵山见如来。如来命迦叶、阿摊二尊者传授经书。二尊者因唐憎师徒未送“人

事”,给了他们无字经书,谈谈你对这一情节设置的看法。

二阅读(54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0-11题。(8分)

晚行口号

杜甫

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啊。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远愧梁江总①,还家尚黑头,

【注释】①南明梁人。《江总传》记载,梁太清三年台城沦陷,江总年三十一,自此流离于外十四五年,至陈天嘉四年还朝,江总年四十五,

10.下列对这首诗取理解或者赏析不正确的两项实()(4分)

诗歌首联写三川尚远,已是傍晚,回家的路还是那么漫长。眼前是重叠的山峦遮挡,既写路程遥远,也点题晚行。

诗歌前两联可晚行之景,后两联写晚行有感,颔联落雁、塞水、饥乌、戍楼等意象,写出景物凄凉之状,与自己归家的喜悦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歌颈须联“丧乱儿时休”一句,写出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与“自经丧乱少确配。长夜沾湿何由彻”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歌尾联信用采朝工总流离在外多年,回家后尚且一头黑发的典故。侧面写出作者与其遭遇相似。回到家时依旧头黑发,

E杜甫在艺术上,尤长于律语;风格以沉移为主酒店精场,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此诗正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特色。

11.诗歌颔联“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历来为人们称道,请赏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

钟繇①,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②,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后举孝康,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③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

初,太祖下令,使平议死刑可宫割者。繇以为“古之肉刑④,更历圣人,宜复施行,以代死刑。”议者以为非悦民之道,遂寝⑤。及文帝临飨群臣,诏谓“大理欲复肉刑,此诚圣王之法。公卿当善共议。”议未定,会有军事,复寝。

太和中,繇上疏曰:“大魏受命,继踪虞、夏。孝文革法,不合古道。先帝圣德,固天所纵,坟典之业,一以贯之。是以继世,仍发明诏,思复古刑,为一代法。连有军事,遂未施行。陛下远追二祖遗意惜斩趾可以禁恶恨入死之无辜使明习律令与群臣共议。能有奸者,率年二十至四五十,虽斩其足,犹任生育。”又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帝以吴、蜀未平,且寝。太和四年,繇薨。帝素服临吊,谥曰成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注释:①钟繇(yáo)豫州颖川郡长社人,汉来至三国时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②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

③桥命:假传命令。④肉刑:指施加于罪犯或犯过者的肉体的惩罚,钟繇任大理寺卿时,主张允许死囚犯刖右趾以减免死罪。⑤寝:停止商议。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绝”,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像以刀断丝,绝的本义是“断”,引申指穷尽、不再接续,“与关东断绝”中的“绝”与“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意思相同。

B.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在明朝、清朝也变成对举人的雅称。

C.“宣复施行,以代死刑”中“以”的用法和意义与“以塞忠谏之路”《出师表》中不相同。

D.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陛下远追二祖/遗意借斩趾可以/禁恶恨入死之无辜使明习律令/与群臣共议

B.陛下运追二祖遗意/惜斩趾可以禁恶/恨入死之/无辜使明习律令/与群臣共议

C.陛下远追二机/遗意惜斩趾可以/禁恶恨入死之无辜/使明习律令/与群臣共议

D.隆下远追二祖遗意/惜斩趾可以禁恶/恨入死之无辜/使明习律令/与群臣共议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手翻师成现代汉话。(4分)

(1)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

(2)诏谓“大理欲复肉刑,此诚圣王之法。公卿当善共议。”

15.请结合文章分析钟繇的人物形象。(4分)

(二)说明文阅读(8分)

地铁3、5号线开门迎客,“米”字格局助力长沙“提速”

①2020年6月28日上午11点28分,长沙地铁3、5号线达两条纵横星城东西南北的地下交通大动脉正式“开门迎客”

“双线齐发”——长沙主城区实现地铁全覆盖

②长沙地铁3号线、5号线一期工程是纵横星城东西南北的两条地下交通大动脉,和己经通车运营的长沙地铁1、2号线共同构建了长沙市轨道交通“米”字型骨架、双“十”字拓展线网。3. 5号线的开通运营标志着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前西湖建设理划实施圆满收官;长沙地铁“米”字形骨架,“十”字形拓展线网格局已然形成,昂首驶入“网络化运营”新时代;长沙市主城区实现地铁运营全覆盖。

6个换乘站,10个特色站

③3、5号线一期工程开通初期运营后,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将新增58.8公里,运营车站新增43座(3号线25座,5号线18座),换乘站新增6座,其中3号线候家塘站、长沙火车站、阜埠河站、月湖公园北站分别与1、2、4、5号线换乘,5号线万家丽广场站、圭塘站分别与2、4号线换乘。

④据悉,3、5号线一期工程共设10个特色站。星沙站、东塘站位于繁华商圈,运用“花瓣”造型满铺营造良好商业氛围;灵官渡站湘江渡口承载着长沙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轮渡盘”的造型名副其实点明了这主题;烈士公园东站采用几何形的块面结合,发散有序,宛如休闲场地,虚实结合切合公园主题,阜埠河站延续“美蓉国里尽朝晖”的繁花似锦;长沙火车站采用生态绿色对空间进行点缀,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空间;朝阳村站作为“平安长沙”主题站,凸显平安长沙建设的新举措、新成效;“流光叠翠”的圭塘站,提取光影元素,以点线面的构成手法,塑造出“城市绿肺”自然宁静的绿色空间环境;“韵律动感”的万家丽广场站。提取高端商业综合体富有的律动感的元素,层层叠加,表现商业繁华和现代时尚的感觉;“活力绽放”的马栏山站,提取电视窗口的元素,进行大小组团,酸色搭配,表现活力绽放的设计理念;“历史与现代”交融对话的马王堆站,提炼马王堆汉葛结构空间特点,巧妙运用于天花吊顶。通过现代手法,结合西汉历史文化元素,展现西汉文化特色。

五条地铁线“同出同归”,“起步价”均为2元

⑤3、5号线期工程的运营时间与1、2、4号线保持一致,即6:30 -23:00。因首末班车发车后到达各站时间有所不同,使得各站具体服务时间略有差别。

3.5号线医期工程票价计价方式与1、2、4号线相同,均为2元6公里起步,超过6公里采用“递远递远”原则进行计价,全网全程最高票价仍为7元,大市民可通过长沙地铁APP、和包支付、银联、支付宝、微信等多种方式购票乘坐地铁。来坐地铁不仅解决了堵车的困扰,出行成本还远低于自驾私家车。

⑦至此,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超160公里,运营车站达114座,其中地铁换乘站12座,广大市民将享受更如便利的交通出行,现代长沙将有更快的节奏。更高的效革。

(选自《新华网》2020年6月29日,有删改)

16.下列说法写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3、5号线的开通运营标志看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前期所有建设规划实施圆满收官。

B.3号线长沙火车站,月湖公园北站分别与4、5号线换乘,5号线万家丽广场站、圭塘站分别与2、4号线换乘。

C.烈士公园东站采用几何形的点面结合,发散有序,宛如休闲场地,虚实结合切合公园主题。

D.3、5号线一期工程票价计价方式: 2元6公里起步,超过6公里采用“递远递减”原则进行计价,全网全程最高票价仍为7元。

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第②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第④段划线句中的“这”。是指灵官渡站湘江渡口承载着长沙文化和历史的发展。

C.第⑦段“至此,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超160公里”,中的“超”删掉,不影响原文意思。

D.选文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介绍了长沙地铁3、5号线的覆盖、意义、特色和价格。

18.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联系原文内容,请回答长沙市民盼望地铁3、5号线开通的可能性原因。(4分)

[链接材料]“盼了好几年,终于通车了!”家住恒大雅苑的长沙市民夏浩早就到小区门口的地铁5号线白茅铺站等着地铁开通,身为销售的他经常需要到长沙各区跑业务,长沙地铁3、5号线正式运营后,极大地便利了他的出行。

(三)议论文阅读(8分)

传承家国情怀积蓄前行力量

①岁临仲夏,又到端午。品类繁多的甜粽与或咸粽有一款合你口味。不过,除了“舌尖上的味道”,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味道也总能引发共鸣,

②按照闻一多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一文中的考证,瑞午节原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赛龙舟也好、把粽子投到水中也罢,都是古人在吁求生命的保障。在这之后的几千年里,消灾避疫、纳吉祈福一直都是这个节日的主题、六朝时期楚国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被装入时代意义的古老节日文化内涵自此获得新的诠释和丰富。

③屈原,早已成为端午节的一个文化符号。每逢端午,人们诵他的词句,传唱他的故事,人们感动于他的家国情杯,震撼于他的执着刚毅,景仰于他的高洁品格。不同历史时段的人们都将对民族的情感和对家国的忧思寄托其上,一个个历史人物擎起并呵护那位同样的精神光火。在这一天,人们重思“家国情怀”这四个字的分量。也在此过程中完成感情上再一次回归和精神上的再一次凝聚。

④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屈原的诗句,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鼓励国企改革要“有那么一股劲儿”,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寄望科研人员要有创新豪情,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强调探索精神。

⑤这个节日是厚重的,也是昂扬的。,龙舟竞发也多被看作是齐心协力、奋勇争先的象征。对端午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中国号”这艘巨轮在未来进行中的重要补给。

⑥在“中国号”这艘巨轮的时间表上,2020年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为巨轮的航行增加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我们对此行的目标方位确定无疑,对如期抵达的信心坚定不移。信心何来?信心就在那坚实的足迹里——不到半年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考察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关山万里见担当;信心就在那掷地有声的承诺中——“更好生活还在后头”“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信心就在那一双双坚毅的眼神背后——无论是面对看得见的发展之困还是看不见的未知病毒,都没有丝毫的闪躲,迎难而上、永不言败。

⑦端午,绵延的记忆,永恒的家国。每个人都应把自己摆进这场历史的书写中,传承家国情怀,积蓄前行的力量,合力驱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9下列对文章的理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文章第②段运用道理论证,具体论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从来都是一样的。

B.文章第④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论述了屈原精神在当下的奋义。

C.文章第⑤段划横线句子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地证明了传承家国文化对十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论述传承家国情怀、再阐述积蓄前行的力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论述了“这个节日是厚重的,也是昂扬的”这一中心论点。

20如果要在文章第⑤段的横线上加上一段话,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宋代张榘《念奴娇》中描述端午节“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的盛况。

B.在民间藏流传有“宁荒十年田,不输一年船”的说法。

C.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D.《沁园春?端午赛龙舟》中写道“循天性,却力拼情尽,驾并驱齐。堪称雄壮兵师,志诚笃汹汹吞象犀。"

21、结合上文和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从瑞午文化中波取哪些精神营养?(4分)

(四)记叙文阅读。(18分)

十五岁那年丢失的帽子

朱成玉

①十五岁那年,我丢失过一顶帽子。

②那时候经济匮乏,人们都过着穷日子。巷子空空,人们都在劳作,包括上了年岁的人,也从不虚度。他们总是会找到一点儿赚钱的门道,贴补家用。祖父是个脑子活络的人,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揽了一些简易的手工活。有一天扛回来一个大麻袋,打开来,全都是一次性筷子。这样一大包筷子包装好了大概可以赚到五块钱,那个时候,父亲一个月工资是98元,按照这个比例,算是很不错的一笔收入了。我们去帮祖父,祖父不让,“别耽误你们学习,这点儿活我自己能搞定。到时候给你们买糖吃。”祖父没骗我们,他经常买一点儿散装的桔子瓣糖给我们,那是我们贫瘠的时光里为数不多的甜蜜。

③在昏暗的灯光下,祖父就整夜整夜地劳作着。每次把包装好的筷子送回饭店之后,他都喜欢带上我们去逛集市。那时候集市很大,从这边走到那边要走上一个多小时,吸引我们的除了热闹的人群,还有各种杂耍和小吃。我和哥哥姐姐像土包子一样跟在祖父后面,东张西望,看啥都新鲜。路过小吃摊的时候,祖父给我们每人叫上一碗炸酱面,上面淋着一点儿香油,撒上一把葱花,真叫一个香啊!祖父慈爱地看着我们小狼一般的吃相,自己的肚子却饿得咕咕叫。

④就在此刻,我见到了那顶令我迷醉的小礼帽。那时候《上海滩》正深入人心,年轻人对周润发崇拜得很,对他的礼帽和白围巾更是爱得深切,我自然也不例外。我的目光就像被胶水粘住了一样,盯着这顶帽子,生怕它消失。这些,祖父都看在了眼里。我是他最小的孙子,对我格外宠爱了一些。果然,第二天他就把这顶帽子买了回来,他对家人们说:“我给自己买了顶帽子,戴着小,给三儿戴吧,他脑袋小。”说完冲我挤了一下眼睛,我自然心领神会,开心极了。这顶帽子标价五元,这可是需要祖父熬上好几个通宵,包装整整一麻袋筷子才能赚来的钱啊!可是仅仅三天之后,我就把它弄丢了,具体丢在了哪里,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总怀疑是被同学偷走了。

⑤我茶饭不思,不仅仅是心疼我的帽子,对祖父更是深深地愧疚。祖父却没有责备我的粗心,反而摸着我

的头说:“没有真凭实据,咱可不能怀疑自己的同学,这样,会把心拉远,帽子丢了就丢了,但是不能丢掉同学之间的信任。”

⑥祖父的宽慰,让我愈发愧疚。以至于在这之后好多年的时光里,我都会梦见自己寻找帽子的情节,遗憾的是,每一次寻找都无功而返。

⑦临近年关,祖父检查出胃里长了不好的东西,医生告诫说至少三个月不能沾荤腥,不许喝酒,也不能吃肉。马上就过年了,母亲犯了难。祖父不能吃荤,年夜饭如何做呢?她把困惑说给了父亲,父亲也犹豫不决,有荤腥吧,祖父又不能吃,看着馋,没有荤腥吧,这孩子们都望眼欲穿盼着呢!最后,父母的困惑让祖父得知了,祖父说:“你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别管我。孩子们一年到头就盼着这顿年夜饭吃点肉解解馋呢,快做给他们吃吧。不要因为我一个人,扫了全家人的兴致。”那一年,祖父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病而悲伤,照例给我们买了很多爆竹,甚至比往年还要多一些。

⑧趁祖父不在的时候,父母对我们兄妹几个说了祖父得病的实情,我们忽然感受到一种难以自抑的悲伤。母亲问:“如果年夜饭一个肉菜也没有,你们会不会怪我?”我们当然知道母亲的心思,尽管小孩子嘴馋,但总还忍得住。何况母亲的厨艺精道,即便是素菜也能做得很好吃。所以,我们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动作一致地点着头。

⑨不仅如此,我们还帮着母亲在厨房忙碌起来,父亲帮忙布置桌椅,我帮着切西红柿,姐姐帮着泡木耳,大哥帮着添柴火,二哥帮着炸春卷,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⑩无鱼无肉,那一桌的年夜饭很是清淡,虽有遗憾,但我们照例吃得津津有味。为了不勾起祖父的酒瘾,父亲也滴酒未沾。祖父看着满桌子的素食,当然知道这一切的深意,他的眼中有泪水闪现,他看着父亲和母亲,看着我们一家人,或许是想到自己不久于人世吧,他的那种注视里,含着无比浓烈的不舍之情。

?我们一家人陪着祖父一起吃素,那是一家人的相濡以沫。那一餐年夜饭,餐桌上没有荤腥,只有人间烟火。

?祖父过完年不久就去世了,还好,没有遭太多的罪。临终的时候,他紧紧握着我的手,把仅有的体温全部流向了我,就好像武侠小说里那些绝世高手一样,固执地要把毕生功力传给后人。他无比虚弱地对我说:“三儿,怪爷爷穷,没能给你再买一顶帽子,你那么喜欢......”

?这就是我为什么好多年,一直都在做那个关于寻找帽子的梦的原因,因为我苦苦寻找的,并不仅仅是一顶帽子,还有一直忘不掉的,我父亲的父亲。

?读者朋友们:结尾那个“父亲的父亲”不就是祖父的意思嘛!为什么不直接说忘不掉我的祖父,而偏偏要这么写呢?

22.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2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我的目光就像胶水一样,死死地“粘”若这项帽子,生怕它消失。

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 )(4分)

A.第④段“祖父慈爱地看若我们小狼一般的吃相。自己的肚子却饿得咕咕叫”送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我们”吃东西时的狼吞虎咽,祖父对“我们”的疼爱。

B.第⑤段“我"因丢了帽子“茶饭不思”,一方面是“心疼”,另一方面是为自己没有保管好帽子、被同学愉走而对祖父“深深地内疚”。

C.为了让祖父早日康复,全家人帮助母亲去做这顿清淡的年夜饭;为了让祖父戒掉酒瘾,父亲也滴酒未沾。

D.文章的线索是”十五岁那年丢失的帽子”,全文所有故事都围绕它展开,表现了祖父对我”的疼爱和“我”对祖父的怀念。

E.文中的祖父是一个勤劳、疼爱孙儿、明理的老人,他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关怀家人,反过来,父母和我们也体贴祖父,为他着想。

25.请你结合文章的主题和“链接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链接材料一]

6月24日,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街道社工站、开福区厚德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社工们开展了“端午粽飘香,浓浓湘雅清”活动,与老人们起品粽味,制香囊,送祝福。“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社区,邻里一家亲的和谐氛围。”被慰间的社区李釜爹感动地说。

红网时刻6月25日讯

[链接材料二]

几天前,安徽一名老人因为没有健康码徒步千里走到浙江曾引发热议,这条新闻随后被爆夸张。老人途中正常乘坐了火车、新闻虽然不真,它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却不假,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有2.54亿.其中只有23%会上网,这些不会上网的老年人,正在被大数据时代“抛弃”。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来创造。“我们”当然是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人。

(1)结尾为什么写“一直忘不掉的,我父亲的父亲”,而不直接表述为“一直忘不掉的,我的相父”呢? (2 分)

(2)我们应怎样对待老人?请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三语言表述(10分)

26.阅读材料后,请你谈谈对“中学生家长是否应该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闸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要求:条理清晰,字数150- 200字(10分)

材料一:“中国式接孩子”引网友热议。每到放学时间,全国各地中小学门口使人车拥挤,导致师生根本无法正常出入。

材料二:许多孩子见到父母就随手将书包用到家长手中,家长顺势将书包转移到自己的身上,亲子间的配合己形成一种默契。有些孩子甚至因为父母偶尔不能接送就拒绝上学。

材料三: 一位初三孩子的母亲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无奈地说:“不是我不希望孩子独立,而是现在和我们小时候的社会环境不一样了,不接孩子放学不安全。”但我们的孩子要什么时候才能成长为独立过马路的孩子呢?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班干部竞远,李莉和王阳报名竞选班长。周晓是李莉最好的開友。周晓很纠结:李莉在班级管理能力上肯定不及王阳,但李莉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不投她一票,这样太不够朋友了,如果你是周晓,你会怎么做呢?

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报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自身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制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表,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