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精编】电子政务建设方案

【信息化-精编】电子政务建设方案

【信息化-精编】电子政务建设方案
【信息化-精编】电子政务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电子政务技术组

2012年10月11日

目录:

第一章市州电子政务建设现状5

1.1网络建设5

1.2门户及应用系统建设7

1.3人员与组织机构8

第二章市州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9

2.1网络建设需求9

2.2应用系统建设需求10

2.3信息资源整合需求12

2.4应用支撑平台需求12

第三章建设目标与任务13

3.1网络建设任务13

3.2门户建设任务13

3.3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建设13

第四章网络设计15

4.1网络性质15

4.2市州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15

4.3同纵向网络的关系17

4.4市州网络参考模型18

4.5区县级网络实现23

4.6其他接入技术路线24

4.7中心服务器设备配置24

4.8各市州网络方案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平台设计26

第六章安全体系设计28

6.1网络安全体系框架28

6.2各层技术实现29

6.3安全体系区域划分32

6.4市州统一安全体系设计33

第七章应用系统方案36

第七章应用系统方案36

7.1基础数据库建设36

7.2同省电子政务48个应用系统相关的应用系统建设37

7.3具有地市、县共性的应用系统38

7.4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系统建设39

第八章数据库设计40

8.1基础数据库设计40

8.2主题数据库设计41

8.3业务数据库41

第九章实施步骤42

9.1网络实施42

9.2应用支撑平台实施42

9.3应用系统实施42

第十章组织机构建设建议44

第十一章系统建设方式45

第十二章经费预算47

第十三章经费筹措方案51

第一章市州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在网络、门户、应用建设及效果等方面,在综合水平上处在全国各省的中下水平,主要体现在:覆盖全省的政务三级网络还没建立;政府门户建设有一些亮点,如市政府门户在近几年的门户建设评比中都得过较好的名次,但距离好的门户系统还有较大差距;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主要还是国家纵向建设的“十二金工程”,其他政府部门的业务系统在网络上成功运行的很少;政府公务员、社会大众还没有形成在网上办公、办事的观念和习惯。

1.1网络建设

(1)市州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情况

市州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已建立了覆盖市州、县、区的政务网;

●二是计划建设政务网,但方案还在设计之中,急于希望省电子政务办能给以技术指导;

●三是其他市州,目前建设政务网还只是想法,经费、方案都没有落实。(2)纵向网络建设

2002年8月5日,中办发17号文件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需要继续加强对“十二金工程”的系统建设。自此以后,我省也启动了“十二金工程”的建设。

国家“十二金工程”的网络覆盖范围与用途如下表:

表2十二金工程

我省的十二金工程大多处于建设之中,在网络建设思路上,“十二金”工程多数采用在电子政务网络之外,独立建设网络平台方式。目前,除少数“金”字工程外,多数“金”字工程由于建设资金上的缺乏,还没有达到规划中所设计的网络全面覆盖。

同时,在十二金工程之外,还存在着计生、信访、林业、测绘、国土等多个纵向网络。

在这些纵向网络中,除了“金盾”工程等个别网络较为特殊之外,大多数网络都可以融入电子政务网络中。

1.2门户及应用系统建设

17个地市州都已建设了政府门户网站。

地市州、县应用系统建设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已建设和正在使用的应用系统还是传统办公(OA)性质的,主要用于公文传输、公共邮箱的管理,直接为民服务的内容不多。各地市的行政服务大厅是行政审批上网和为民服务的主要形式,但目前仅限于服务大厅内局域网上的行政审批受理。市的应用系统开发、使用比较系统、全面,主要的委局办基本上都有应用系统在运行,武汉市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资源整合。

我省市州应用系统的整体水平比较低,亟待起步和提高。

1.3人员与组织机构

我省各级领导对电子政务建设在思想是重视的,每一个市州都安排有2-3人在负责此项工作。一般是在政府办公机关内,分配专人负责。有少数单位成立了信息中心、信息办为一体的组织机构。

结论:

经初步调查分析:我省电子政务建设中缺乏技术支持、缺统一规划、缺标准规范是第一位的,很多单位都处在等待状态,观望省电子政务建设的进展情况,希望省电子政务办能迅速拿出设计方案、标准,以便好推进工作;资金、人员不足也是制约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章市州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

2.1网络建设需求

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专网(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2006年18号文件中称为“外网”),该网连接省政府、省厅局委办,连接市州及其局委办、县及其委办局,并逐步连接区、镇政府,以及连接各级人大、政协、法院、监察院。该网承载除涉密信息以外的所有政府的信息处理和协同办公的所有业务,这些业务可分类为三大类:

各级政府跨单位的联合办公业务;跨单位的联合审批业务;跨单位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业务;

目前在我省电子政务专网建设还很不完整,即只建立了省政府及其厅局委办62个单位、17个地市州电子政务中心(或办公厅)的网络连接。我省省内的“王”字型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还不能支持三级政府的政府服务、办公和信息共享的需求,因此在我省建立电子政务专网的最小覆盖范围应该是:省级单位107个;17个市州,每个市州35-40个局委办;103个县,每个县20-25个局委办。由于工作的需要,省直单位省社会保障厅、信访局、统计局、发改委、计生委等租用了专用信道运行单位内的业务系统,这些单位希望利用统一租用的网络取代已有的网络系统。

市州今年年底联网单位规划为:党委办公厅、人大办公厅、政府办公厅、政协办公厅、法院、检察局;(6)

组织部、宣传部、农办、信访局、档案局;政府服务大厅;(6)

发改委、经委、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

财政局、人事局、劳保局、国土资源局、建委、交通局、水利局

农业局、文化局、卫生局、计生委、审计局、国资委、国税局

地税局、环保局、广电局、统计局、工商局、林业局、质检局

食品药品监管局、测绘局、气象局。(31)

县级电子政务专网联入单位。

2.2应用系统建设需求

根据电子政务服务百姓、提高办事效率、政务监督、与民交流的要求,市州电子政务应按统一要求建立一个应用技术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批应用系统、建设基础数据库和若干业务数据库,形成五大服务平台,即:提高办事效率、为民办事、助民生活、政务监督、与民交流。根据市州、县的特点和地域的不同,应用系统建设的需求是十分复杂的。如武汉市和其他市州的应用系统需求就要很大的差别。根据全省电子政务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市州的应用系统建设需求可按电子政务的“五大服务”功能进行分类,而各部门内的电子政务建设可按内部的需要、条条业务的规划进行建设。

一、提高办事效率的需求

市州、县政府公务员的办公条件、办公环境、办公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大楼、办公室、电话、会议室、文件柜等,但随着我国步入信息化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工作的流动性、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产品(农产品)的流动性等,传统的政务办公在服务的快速、服务的可达、信息的获得、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办事决策的效率等都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利用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管理等IT技术,全面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电子政务建设的迫切需求。建立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归纳为如下8大类:

1、改变办公方式;

2、改变信息处理方式;

3、改变开会方式;

4、改变文件保管、处理、查询方式;

5、改变公务员间信息交流方式;

6、改变政府绩效评估方式;

7、增加或改变为老百姓服务的内容;

8、增加和改变服务的方式。

因此,市州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的需求很多,在完成基本应用系统的建设同时,要根据服务“三农”开发新的系统。

二、为民办事的需求

市州电子政务为民办事需求体现在以“行政审批”为核心的各项办事项目,在市、县为民办事还要注重为“三农”服务的内容。目前市州为民服务的形式主要是政府行政服务大厅,还只停留在“网上受理”的水平。按照国信办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至少一半的行政审批上网的要求,要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网上公示的“一门式受理”、“一网式协同审批”。

为“三农”服务,为老百姓办事,要逐步实现让农民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电子政务带来的各项服务,为农民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外出打工、看病就医等提供服务。浙江省利用网络为农民提供推销、采购、联系、信息获取,河南省进行三网融合,利用电视为农民办事,云南省实施“数字乡村”等也是我省广大农村、农民、农业对电子政务的需求。

三、助民生活的需求

市州县同大中城市相比地域广泛,要充分利用网络的连同性、快速性和共享性,利用网络、电视网、电话网等技术,开拓为企业、居民、农民生活服务的多种途径。省长在工作会议提出省直部门要在今年新增1—2项网上便民服务的项目,市州在出行服务、食品安全、农民看病、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学生上学、气象信息、汛情旱情、法律援助、各类应急信息等方面也有很强的需求。

四、政务监督需求

市州利用电子政务实施政务监督要同省电子政务建设的若干系统同步,围绕推进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将加强政务流程监督和实行政务信息公开相结合,重点要把老百姓最关心的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过程实施监督。

五、与民交流需求

充分利用市州三网合一的特点,利用网络、电视、短信、电话与老百姓进行

交流,对热点、重点、老百姓关注度搞高的议题及时与民沟通。

2.3信息资源整合需求

1、基础信息资源整合

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空间地理基础地理信息库、

宏观经济与检测基础信息库、法律规章基础信息库;

2、各类专业数据库

汛情旱情检测预警与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环境保护在线监控管理系统

交通;

3、农村特殊需求数据库

农业种子信息库;农业知识信息库;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库;与农业相关的乡办企业数据库;外出打工信息库。

2.4应用支撑平台需求

所谓应用支撑平台,是指在网络通信、网络设备之上构建的用于信息存储、处理的计算机和必要的软件系统,这些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门户支撑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交换软件、工作流软件、通用工具软件等。根据我省市州一级数据存储量、数据处理量、应用系统的数目和用户数,在市州一级建立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给市州政府及其所属政府机构、县一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是完全必要的,同时也是足够的。

第三章建设目标与任务

建立统一的三级政务网络的整体联通,在省、市建立二级平台和一批应用系统,在市州、县把政务网同电视、电话、移动电话进行逻辑链接;在市、县二级政府建立公网政府门户和办公门户;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网上办理,政府内部办公事务的网上协同处理,并把公共服务、政府办公在两个门户上进行整体集成。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加快政府向服务性政府的转变。

3.1网络建设任务

到2010年底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网的连通,部分市州采取统一租用光纤连接到市、区、镇,在所有省、市、县三级政府中,100M光纤网连通市州县政府、市管单位、县管单位和各级政府行政服务大厅;市州到县、镇、村的网络要同电视网、电话网逻辑上联通。

3.2门户建设任务

在市州一级建立统一的二级应用支撑平台,同省级电子政务平台构成分布式的逻辑整体,市州建立独立的政府门户(各地已建设完成)、政务门户,并同省电子政务的两个门户(政务门户、政府门户)分别进行超链接,部分栏目作深度链接,市州政府门户应在电视上有出口,实现信息发布、信息定制回复的服务等在电视上的展示。

3.3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建设

1、数据库建设

在我省把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法规与规章数据库称作“五大基础数据库”,由省政府电子政务办统一建立,在省级电子政务平台、地市县电子政务平台上统一授权开放,各市州、县通过政务网共享;数据源头在市州一级的,由市州、县相关单位负责进行采集、更新。

需要利用五大基础数据库共享、交换、比对、查询的业务系统通过政务平

台实现。地理数据库中市州县的城区大比例地图由省市州共建,在外网上发布供政府公务员共享;以为“三农服务”为目标,开发若干主题数据库,如种子数据库、农业用具数据库、农业技术数据库、农村相关政策数据库等。

2、应用系统建设

在2011年底有不少于20个的应用系统在政务网上投入运行,应用系统在两个门户(政府门户、政务门户)上进行整体集成。在省一级政务网实现的功能中,适合市、县使用的全部在市、县实现。有一些要在市州落地的应用系统,如质量技术监督的管理系统、新农村医疗管理系统等要在市州相应部门落地的系统,要实施落地,在市州相应的部门进行安装运行,并通过政务网进行省、市、县三级协同办公;开发一批具有市、县特点的应用系统,特别注重为“三农”服务的应用系统的开发。

第四章网络设计

4.1网络性质

市州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建设,应符合《电子政务总体设计方案》与《电子政务外网技术规范》。

《电子政务总体设计方案》中明确提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第一期将连通省地市(州)两级,第二期连通县级,在条件成熟时与国家政务网互联,最终实现四级连网”;《电子政务外网技术规范》中规定“电子政务外网各级网络都是由核心局域网、广域骨干网、城域网和政务部门用户接入网四个有效部分构成”。

根据以上的设计依据,市州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的设计方案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网络性质

市州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是一个非涉密网络,在借助于特定安全传输技术基础上,可用于敏感信息的传递,与互联网之间采用逻辑隔离,也就是通过防火墙或带过滤功能的路由器进行隔离。

(2)同省外网平台的关系

市州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属于整个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中的第三级网络,是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从中央延伸至区县的有效组成部分。

市州级网络与省级、区县级网络之间统一使用TCP/IP协议族,以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

市州网络和省网络平台之间可以借助于防火墙实施一定的逻辑隔离,以便实现安全区域划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4.2市州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

市州外网平台的覆盖范围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市州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及其组成与直属机构;

●根据市州级电子政务应用需要,应连接的其他单位;

●市州所属的行政区、县、开发区以及同行政级别的行政服务大厅;

为了节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本,尽量将区县一级的政务网络建设也统一纳入市州外网建设范围,以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设备购置、统一服务。同时为了满足社保、民政等部门的特殊应用需求,市州级网络将在增加安全设施的条件下,根据应用可一直延伸到社区和街道。如下图所示。

图1市州外网网络覆盖范围

初步考虑,市州、区县的接入单位范围应至少包含目前已经接入省电子政务平台的35家单位。如下表所示:

表3初步考虑接入单位清单

4.3同纵向网络的关系

市州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承载电子政务外网的数据,而且是市州各纵向网络延伸的承载平台。因此,垂直管理部门应不再单独建设自己的网络,而是依托市州的电子政务外网而进行补充建设,就是让市州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成为各纵向网络在市州的承载平台。

纵向网络与市州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使用和VPN两种。直接使用方式

对于大多数垂直管理的纵向网络,都应该直接使用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作为其承载

网络,以便节省投资,实现纵向网络到区县,甚至是街道、社区、行政村的覆盖。十二金工程作为电子政务的主要建设任务,大多数工程的网络与目前在建、待建的民政(计生)、林业、信访、测绘、国土等单位都不应重复建设网络,而应直接使用电子政务外网平台。

VPN方式(虚拟组网方式)

对于某些特殊的纵向网络,经过省电子政务办公室的审批,可以采用VPN方式使用市州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一旦采用VPN方式,纵向网络的数据实际是在虚拟的安全通道中进行传递的,与外网和其他纵向网络是相互分离,并且相互之间也无法访问。

4.4市州网络参考模型

市州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内容,由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构成,符合总体设计和省电子政务标准。

图2市州网络参考模型

该参考模型的特点是:

●市州的所有服务资源主要存放在市州核心网络;

●市州核心网络与汇聚网络之间通过防火墙实施逻辑隔离;

●市州汇聚网络用于将委办局和下级区县网络互连;

●市州汇聚网络主要通过汇聚路由器之间的互连形成;

●市州汇聚网络中可以添加骨干路由器增加网络路径冗余;

●市州委办局、街道、社区等通过接入路由器或者接入交换机,就近接入;

●如果部分委办局相对较为集中,可以先形成集中的局域网络,在将该局域网络接入市州汇聚网络中,以节省投资。

4.4.1市州核心局域网技术路线

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和应用的日益深入,各种政务业务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部署,网络带宽也以指数级增长,网络短时间的中断就可能影响大量业务,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作为业务承载主体的基础网络,其高可用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