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病理学

英文名称:Pathology

课程编号: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负责人:开放实验项目数:

大纲主撰人:孙勤暖大纲审核人:

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它主要是从形态学角度来阐明疾病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即从疾病的形态结构(包括肉眼及显微镜下观察)的改变来认识疾病的本质,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打下理论基础。它是一门形态学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通过对实物标本的观察,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故病理解剖学实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实物标本的观察来论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以便更好的掌握理论,为今后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及防治疾病打下基础。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一)掌握病理学的实验课的学习方法

(二)要求学生掌握观察标本的方法

(三)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玻片标本的观察,一方面要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正确的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理改变特点。

(四)要求能够准确描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常见病的大体和镜下标本的病变特点,并做出正确的诊断。(五)能够准确地绘画所要求的某些常见疾病的光镜下病理变化。

(六)要求掌握临床病理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常见的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七)要求观看尸体解剖录像资料,熟悉尸体解剖的整个过程

(八)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

四、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实习项目

四.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一)完成实验记录占3%

(二)、绘制要求的病理变化图像占5%

(三)综合实验临床病理资料讨论结果占2%

五.本实验课配套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一)李玉林. 病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

(二)病理教研室实验指导.

(三)马保华.形态实验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

六、病理学实验的内容:

包括四个部分:

(一)常见疾病的大体标本

(二)常见疾病的组织切片标本

(三)综合实验(包括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和动物实验)

(四)观看尸体解剖录像

七、病理学实验的要求:

(一)掌握病理学的实验课的学习方法

(二)要求学生掌握观察标本的方法

(三)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玻片标本的观察,一方面要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正确的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理改变特点。

(四)要求能够准确描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常见病的大体和镜下标本的病变特点,并做出正确的诊断。(五)能够准确地绘画所要求的某些常见疾病的光镜下病理变化。

(六)要求掌握临床病理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常见的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七)要求观看尸体解剖录像资料,熟悉尸体解剖的整个过程

(八)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

八、病理学实验注意事项:

(一)要遵守实验室规则。

(二)要爱护标本。

(三)要爱护显微镜。

(四)要按要求完成实习报告。

(五)损害公物要赔偿

九、病理学实验课的学习方法:

1、预习:在实习之前应按教学进度表了解本次的实习内容,复习有关理论内容,针对实习讲义的要求复习有关的解剖学组织学知识(例如心脏的解剖学结构,肾脏的组织学结构等)。

2、理论联系实际:即把理论讲授内容及观察所见紧密结合,联系思考,互相验证,联系实习讲义提出的问题来思考,以巩固理论内容。

3、仔细观察标本;无论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要按实习讲义要求及参照实习讲义的描写仔细观察,要求能准确地认识病变。

(1)要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来观察标本;任何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所显示的改变,都是病变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改变,而不是病变的全貌,故在观察标本时,要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去加以理解。对所观察到的病变,既要想到它是怎样发生的,又要想到它的进一步发展和结局是怎样?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病变。

(2)大体标本要与组织切片相结合;在观察标本时要将大体标本的肉眼所见与组织切片的镜下改变互相联系,在看大体标本时要想到这些肉眼改变是在什么组织结构改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在观察组织切片时要想到这样的组织改变大体应该是什么样的改变,这样才能避免死记硬背,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达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

(3)形态要与功能相联系;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是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常的形态结构,保证正常的功能活动,反之,功能状态也能对形态结构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在观察标本时要经常联系分析形态改变与功能变化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形态改变的意义。

(4)病理与临床相联系;病理改变是临床表现的基础。只有熟悉掌握疾病的病理改变才能正确地解释临床出现的体征与症状。所以学习病理解剖学,一定要做到病理与临床相联系,为学习临床课打下基础。

4、独立观察和描述;通过对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的观察与描述,以完成作业报告。具体方法如下:

(1)应用正常解剖组织学知识,对比观察病理标本,找出病变部位及形态变化的特点。

(2)应用病理学基础知识和概念,对病变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病变特点。

(3)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抓住病变实质,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病理诊断。

独立观察和描述主要目的在于加深重点内容的印象以及学会一些科学的记录方法。达到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基本的科学技术和方法的训练,以及基础理论和临床思维相结合的分析训练,从中学到科学思维方法。

十、病理学实验课的观察方法:

病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辩认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

病理解剖学的实习标本包括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其观察的具体方法如下:

1、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

大体标本是从尸体解剖或手术所获得的有病变的脏器及组织制作而成,它的观察方法是解剖学方法。用肉眼(或用放大镜)来观察,即肉眼所见,其具体观察内容为:

(1)大小及重量:每个脏器发育正常时都有其一定幅度的大小和重量,在某些疾病的情况下。原来正常的器官、组织可以体积增大或变小,重量增加或减少。

(2)形状:每一个脏器及组织都有其固有的解剖学形状及解剖学关系,而在某些病变情况下可使器官的形状发生改变。

(3)颜色:每个脏器都有其固有的颜色及光泽,在疾病的情况下,脏器的颜色可以发生改变,有的脏器

可以失去正常的光泽或变得晦暗。

除少数大体标本用原色固定液保存外,大多数标本用1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固定保存,因甲醛溶液易成酸性。故标本中血液由红色变成黑色,胆红素被氧化由黄色变成绿色(胆绿素)。

(4)被膜:有的器官还应观察被膜的状态(紧张或皱缩)及厚度、颜色等等。如是肿瘤则观察是否有包膜及其完整程度。

(5)切面及内面:观察组织器官时除了观察其外表形态、大小颜色等外,还要将器官切开或剪开来观察切面及内面颜色,结构……等等。

有的器官还要观察其厚度,如心脏要测心肌的厚度,肾脏测定其皮质的厚度。有腔的器官测定其壁的厚度。

又如胃、肠管除观察浆膜面的颜色,壁的颜色结构外,还需要观察内面(粘膜面)的改变,及有无狭窄、扩张或异常增生的肿块。

(6)对病灶的观察,要观察病灶的数目、位置、大小、形状、颜色、切面的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7)其它:对器官及组织除用肉眼观察上述要求外,还应触摸其硬度(此项因标本已装瓶则无法检查)。

2、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方法:

观察病理组织切片的步骤如下:

(1)先用肉眼观察切片的形态,它有助于辨认病变部位、病灶的数目和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2)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标本时,要先将切片擦拭干净,不要把切片放反(盖玻片面应朝上)。

(3)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方法要求先用低倍镜将切片进行全面观察。低倍镜观察的目的是辨认什么是组织或器官及其结构(如肝脏、观察肝小叶结构是否正常。肠管,观察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以及病变的部位、结构……等等。

(4)高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的目的是有选择地详细地观察病变的结构及辨认细胞形态和改变(胞浆及核的特征及改变)。

尽量使用多媒体设备和互动显微镜,培养学生观察玻片的标本的能力

十一、主要仪器设备

学生用OlympusBX41显微镜90台学生用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系统2套

motic全自动显微系统BA600Mot 德国leica组织切片机RM2135 1台

德国leicaTP1020组织脱水机 1台德国leica组织包埋机EG1150H 1台

互动显微镜一套及教室一间德国leica捞片机1台

德国leica烤片机1台恒温孵育温箱1台

冰箱FENGHUA 1台玻片染色架(铜或镍制的)1个/每组×4

染色缸25个

执笔人:教研室:二级学院教学院长审核签名:

. .

数值计算实验课题目

数值实验课试题 本次数值实验课结课作业,请按题目要求内容写一篇文章。按题目要求 人数自由组合,每组所选题目不得相同(有特别注明的题目除外)。试题如下: 1)解线性方程组的Gauss 消去法和列主元Gauss 消去法(2人)/*张思珍,巩艳华*/ 用C 语言将不选主元和列主元Gauss 消去法编写成通用的子程序,然后用你编写的程序求解下列84阶的方程组 ???? ?????? ? ??=??????????? ????????????? ? ?1415151515768 168 168 168 1681684 8382321 x x x x x x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线性代数》,徐树方、高立、张平文编 3.《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2)解线性方程组的平方根法(4人)/*朱春成、黄锐奇、张重威、章杰*/ 用C 语言将平方根法和改进的平方根法编写成通用的子程序,然后用你编写的程序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b Ax =,其中 (1)b 随机的选取,系数矩阵为100阶矩阵 ?????? ???? ? ? ?101 1101 1101 1101 1101110 ; (2)系数矩阵为40阶的Hilbert 矩阵,即系数矩阵A 的第i 行第j 列元素为 1 1-+= j i a ij ,向量b 的第i 个分量为∑=-+ = n j i j i b 1 1 1.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线性代数》,徐树方、高立、张平文编

3.《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3)三对角线方程组的追赶法(3人)/*黄佳礼、唐伟、韦锡倍*/ 用C 语言将三对角线方程组的追赶法法编写成通用的子程序,然后用你编写的程序求解如下84阶三对角线方程组 ???? ?????? ? ??=??????????? ????????????? ? ?1415151515768 168 168 168 16816 84 8382321 x x x x x x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4)线性方程组的Jacobi 迭代法(3人)/*周桂宇、杨飞、李文军*/ 用C 语言将Jacobi 迭代法编写成独立的子程序,并用此求解下列方程组, 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 ???? ? ??=????? ??????? ? ?-149012 2111221 3 2 1 x x x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线性代数》,徐树方、高立、张平文编 3.《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5)线性方程组的Gauss-Seidel 迭代法(3人)/*张玉超、范守平、周红春*/ 用C 语言将Gauss-Seidel 迭代法编写成独立的子程序,并用此求解下列方程组,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 ???? ? ??=????? ??????? ? ?--39721 1111112 3 2 1 x x x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线性代数》,徐树方、高立、张平文编 3.《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6)解线性方程组的最速下降法法(2人)/*赵育辉、阿热孜古丽*/ 用C 语言将最速下降法编写成通用的子程序,然后用你编写的程序求解对称

大数据算法实验教学大纲

《大数据算法》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制定(修订)时间: 2017 年 11 月课程名称:《大数据算法》课程编码: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课程总学时:40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 8 开课单位:理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1.信息与计算科学2017-2020版教学计划; 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数据算法》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1.《大数据算法》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

2.本实验项目是《大数据算法》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 3. 大数据不论在研究还是工程领域都是热点之一,算法是大数据管理与计算的核心主题,通过上机实验,不仅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大数据算法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题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4.本实验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有指导意义。 三、本课程实验目的和任务 1.理解大数据算法的基本理论,训练运用大数据思想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实践的基本技术,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2.培养学生提炼、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种大数据算法环境; 4.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概率算法、I/O有效算法、并行算法的设计方法; 5.培养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分析算法性能的能力,以及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四、实验基本要求 1.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2.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大数据算法设计与分析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大数据算法基本知识、MapReduce简单编程技术,并运用相关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解决一定问题的小型程序。 4.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做到: (1)能够预习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实验报告; (2)学会一种大数据算法开发环境的使用,能利用该环境编制简单的外存有效的算法以及并行算法,验证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并独立设计算法解决某一实际问题; (3)能够独立分析程序运行结果,分析算法性能。 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数:108讲课:108 学制:四年制本科 适合专业:生物科学相关专业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逐步使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比较它们与其它生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点样分析,并加以解决。 (二)课程的任务: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要求学生熟悉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掌握无菌操作技能和建立无菌概念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重点掌握最基本的无菌操作技能,如接种、纯培养、计数等。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 通过教师示范、讲解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方法,使学生牢固树立无菌概念,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生物染色技术、形态学观察的方法、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配置和灭菌方法、微生物分离、纯化等基本操作技能,基本了解常用的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构造、使用方法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和相互协作的优良作风。 2. 本实验课内容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两个部分。验证性实验主要

通过光学显微镜镜检观察方法进行教学,综合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过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完整记录原始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并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三、教学内容 (一)实验一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器皿 目的要求 掌握实验室安全规则,了解微生物学实验所用的器皿,因其大多要进行消毒、灭菌和用来培养微生物,因此了解其质量、洗涤和包装方法的要求。 实验内容 一、器皿的种类、要求与应用: 1、试管 大试管(约18mm×180mm) :可装倒平板用的培养基;可作制备斜面用;装液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振荡培养 中试管[(13~15)mm×(100~150)mm]: 装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或做斜面用;用于细菌、霉菌、病毒等的稀释和血清学试验。 小试管[(10~12)mm×100mm]:一般用于糖发酵或血清学试验,和其它需要节省材料的试验。 2、容量瓶 主要用于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它是一种细长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配有磨口塞,瓶颈上刻有标线。 3、量筒 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一种玻璃仪器,外壁上有刻度。常用量筒的规格有5ml、10ml、25ml、50ml、100ml、250ml等。 4、三角瓶 用来装无菌水、培养基和振荡培养微生物等。 5、烧杯 呈圆柱形,顶部的一侧开有一个槽口,便于倾倒液体,有些烧杯外壁标有刻度,可以粗略地估计烧杯中液体的体积,这种烧杯叫印标烧杯,也叫刻度烧杯,其分度并不十分精确,允许误差一般在±5%。 6、烧瓶 通常具有圆肚细颈的外观,因瓶口很窄,不适用玻璃棒搅拌,若需要搅拌时,

曲线拟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实验

曲线拟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实验 【摘要】实际工作中,变量间未必都有线性关系,如服药后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疾病疗效与疗程长短的关系;毒物剂量与致死率的关系等常呈曲线关系。曲线拟合(curve fitting)是指选择适当的曲线类型来拟合观测数据,并用拟合的曲线方程分析两变量间的关系。曲线直线化是曲线拟合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某些非线性的资料可以通过简单的变量变换使之直线化,这样就可以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变换后变量的直线方程,在实际工作中常利用此直线方程绘制资料的标准工作曲线,同时根据需要可将此直线方程还原为曲线方程,实现对资料的曲线拟合。常用的曲线拟合有最小二乘法拟合、幂函数拟合、对数函数拟合、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端点约束。 关键词曲线拟合、最小二乘法拟合、幂函数拟合、对数函数拟合、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端点约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曲线拟合方式及其常用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的拟合。 2.掌握最小二乘法、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端点约束等。 3.掌握实现曲线拟合的编程技巧。 二、实验原理 1.曲线拟合 曲线拟合是平面上离散点组所表示的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解析表达式逼近离散数据的一种方法。在科学实验或社会活动中,通过 实验或观测得到量x与y的一组数据对(X i ,Y i )(i=1,2,...m),其中各X i 是彼此不同的。人们希望用一类与数据的背景材料规律相适应的解析表达式,y=f(x,c)来反映量x与y之间的依赖关系,即在一定意义下“最佳”地逼近或 拟合已知数据。f(x,c)常称作拟合模型,式中c=(c 1,c 2 ,…c n )是一些待定参 数。当c在f中线性出现时,称为线性模型,否则称为非线性模型。有许多衡量拟合优度的标准,最常用的一种做法是选择参数c使得拟合模型与实际观测值在

中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I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I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030031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Ⅰ 学时与学分: 64 /2.0 先修课程:中学化学 适应专业:化工与制药类 教材及参考书: 关鲁雄主编,《化学基本操作与物质制备实验》,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黄可龙主编,无机化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无机化学实验I是化工与制药大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等理工科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在高素质的化学工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将化学基本操作、实验研究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等进行有机融合,呈现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体系。通过加强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观察解释实验现象和对实验数据的测定和处理,让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技术知识有整体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无机化学原理的理解,为今后进一步深造和开展实际工作或进行化学相关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课外的研究创新实验,加强学生化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基本操作实验,涉及包括: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如实验 室规则, 实验安全知识,预习、记录、实验报告的格式与要求,实验考核与考试办法;化学实验玻璃仪器的识别、洗涤、干燥和保养,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化学试剂等级规格及取用方法,加热仪器与加热方法。分离和纯化方法,如常压过滤、蒸发结晶、结晶洗涤、减压过滤、重结晶和离子交换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生物显微

数值计算方法教学大纲

《数值计算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MI3321048 课程名称:数值计算方法英文名称:Numer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学时: 30 学分:2 课程类型:任选课程性质:任选课 适用专业:微电子学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开课学期:Y3开课院系:微电子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目标:学习数值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求解工程或物理中数学问题的数值计算基本方法。 任务:掌握数值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算法,培养数值计算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级语言编程作为先修课程,为求解复杂数学方程的数值解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 引论(2学时) 具体内容:数值计算方法的内容和意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误差的传播,误差的基本概念,算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 1.基本要求 (1)了解算法基本概念。 (2)了解误差基本概念,了解误差分析基本意义。 2.重点、难点 重点: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误差的传播。 难点:算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 3.说明:使学生建立工程中和计算中的数值误差概念。 (二) 函数插值与最小二乘拟合(8学时) 具体内容:插值概念,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分段插值,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插值概念。 (2)熟练掌握拉格朗日插值公式,会用余项估计误差。 (3)掌握牛顿插值公式。 (4)掌握分段低次插值的意义及方法。

(5)掌握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拉格朗日插值, 余项,最小二乘法。 难点:拉格朗日插值, 余项。 3.说明:插值与拟合是数值计算中的常用方法,也是后续学习内容的基础。 (三) 第三章数值积分与微分(5学时) 具体内容: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代数精度的概念,划分节点求积公式(梯形辛普生及其复化求积公式),高斯求积公式,数值微分。 1.基本要求 (1)了解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代数精度的概念。 (2)熟练掌握梯形,辛普生及其复化求积公式。 (3)掌握高斯求积公式的用法。 (4)掌握几个数值微分计算公式。 2.重点、难点 重点:数值求积基本思想,等距节点求积公式,梯形法,辛普生法,数值微分。 难点:数值求积和数值微分。 3.说明:积分和微分的数值计算,是进一步的各种数值计算的基础。 (四)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5学时) 具体内容:尤拉法与改进尤拉法,梯形方法,龙格—库塔法,收敛性与稳定性。 1.基本要求 (1)掌握数值求解一阶方程的尤拉法,改进尤拉法,梯形法及龙格—库塔法。 (2)了解局部截断误差,方法阶等基本概念。 (3)了解收敛性与稳定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2.重点、难点 重点:尤拉法,龙格-库塔法,收敛性与稳定性。 难点:收敛性与稳定性问题。 3.说明:该内容是常用的几种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是工程计算的重要基础。 (五) 方程求根的迭代法(4学时) 具体内容:二分法,解一元方程的迭代法,牛顿法,弦截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方程求根的对分法和迭代法的求解过程。 (2)熟练掌握牛顿法。 (3)掌握弦截法。 2.重点、难点 重点:迭代法,牛顿法。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一误差分析 实验1.1(病态问题) 实验目的:算法有“优”与“劣”之分,问题也有“好”与“坏”之别。对数值方法的研究而言,所谓坏问题就是问题本身对扰动敏感者,反之属于好问题。通过本实验可获得一个初步体会。 数值分析的大部分研究课题中,如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特征值问题、非线性方程及方程组等都存在病态的问题。病态问题要通过研究和构造特殊的算法来解决,当然一般要付出一些代价(如耗用更多的机器时间、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等)。 问题提出:考虑一个高次的代数多项式 显然该多项式的全部根为1,2,…,20共计20个,且每个根都是单重的。现考虑该多项式的一个扰动 其中ε(1.1)和(1.221,,,a a 的输出b ”和“poly ε。 (1(2 (3)写成展 关于α solve 来提高解的精确度,这需要用到将多项式转换为符号多项式的函数poly2sym,函数的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Matlab 的帮助。 实验过程: 程序: a=poly(1:20); rr=roots(a); forn=2:21 n form=1:9 ess=10^(-6-m);

ve=zeros(1,21); ve(n)=ess; r=roots(a+ve); -6-m s=max(abs(r-rr)) end end 利用符号函数:(思考题一)a=poly(1:20); y=poly2sym(a); rr=solve(y) n

很容易的得出对一个多次的代数多项式的其中某一项进行很小的扰动,对其多项式的根会有一定的扰动的,所以对于这类病态问题可以借助于MATLAB来进行问题的分析。 学号:06450210 姓名:万轩 实验二插值法

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54 学分:3 适用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试以笔试为主70%,兼顾学生的平时成绩3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李庆扬.《数值分析(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2014年。 主要参考书: 1.朱建新,李有法.《高等学校教材:数值计算方法(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徐萃薇,孙绳武.《计算方法引论(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算方法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作为计算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数学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上常用的基本计算方法的原理和使用;同时对计算方法作适当的分析。 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具有现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处理计算机常用数值分析的构造思想和计算方法。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慎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开拓专业理论的素质和使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了解计算机与数学结合的作用及课程的应用性。为今后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值计算问题打下基础。 通过理论教学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了解误差的概念 2.掌握常用的解非线性方程根的方法 3.熟练掌握线性代数方法组的解法 4.熟练掌握插值与拟合的常用方法 5.掌握数值积分方法 6.了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方法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抽象的综合课程,因此面授辅导或自学,将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并辅助上机实验,必须通过做练习题和上机实践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公式的运用,从而达到消化、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应注重面授辅导或答疑,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误差) 基本内容: 第一节数值分析研究的对象和特点 第二节数值计算的误差 1.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2.误差与有效数字 3.数值运算的误差估计 第三节误差的定性分析与避免误差的危害 1.病态问题与条件数 2.算法的数值稳定性 3.避免误差危害的若干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数值运算的误差估计。 难点:误差的定性分析与避免误差的危害。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编码:0431030706 英文名称: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 学时:36学分:2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及相关专业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微生物学 参考教材:杜连祥,路福平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8.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以及实际教学学时制定的,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在不妨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的前提下(包括前后实验内容的衔接关系),主讲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具体教学情况或经验,适当地将某些内容的次序加以变更或调整。 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 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微生物学实验课是与微生物学理论课同学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初步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微生物材料的观察、分析,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微生物学理论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进行常规常见微生物检测的实验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实验方案的设计、初步具备利用微生物学手段分析和解决发酵生产过

程中有关实际问题和从事有关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布置以及实验室的规则;使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并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并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及保养方法;学会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的使用;具有选择和制备培养基的能力;掌握基本染色原理和方法以及制片技术;熟悉细菌、酵母菌、霉菌的基本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和血清学特性,具有菌种初步鉴定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无菌操作方法,掌握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和育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菌种保藏的一般方法。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实验一细菌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实验内容与要求: (1)了解加热灭菌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室常用的几种加热灭菌技术 (2)了解配制培养基的基本材料,学习配制肉汤培养基的方法并掌握其要点。 2.实验材料: (1)培养基组成牛肉膏0.5%,蛋白胨1%,NaCl0.5%,pH值7.2,固体时加琼脂2%。(2)试剂 6mol/lHCl、10%NaOH。 (3)其它工具:台秤、量筒、试管、三角瓶、烧杯、分装架等。 实验二细菌的接种与培养 1.实验内容与要求: (1)掌握无菌操作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技术; (2)了解细菌常用的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 (3)了解平板划线分离菌种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2.实验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八叠球菌(Sarcina sp.)。 (2)培养基:肉汤固体斜面(2个/菌),肉汤液体试管(2管/菌),平板划线接种肉汤固体培养基(10-15ml/皿,2块/菌),平板点接肉汤固体培养基(10-15ml/皿,3支菌用1块),穿刺用肉汤半固体培养基(2管/菌)。 (3)其它工具: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或煤气灯,消毒酒精棉球,镊子,试管架,标签纸,培养箱(37℃)

太原理工大学数值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数值方法 实验项目: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 法、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代数插值和最 小二乘拟合多项式 实验地点:行勉楼 专业班级: ******** 学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李誌,崔冬华 2016年 4 月 8 日

y = x*x*x + 4 * x*x - 10; return y; } float Calculate(float a,float b) { c = (a + b) / 2; n++; if (GetY(c) == 0 || ((b - a) / 2) < 0.000005) { cout << c <<"为方程的解"<< endl; return 0; } if (GetY(a)*GetY(c) < 0) { return Calculate(a,c); } if (GetY(c)*GetY(b)< 0) { return Calculate(c,b); } } }; int main() { cout << "方程组为:f(x)=x^3+4x^2-10=0" << endl; float a, b; Text text; text.Getab(); a = text.a; b = text.b; text.Calculate(a, b); return 0; } 2.割线法: // 方程求根(割线法).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

心得体会 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不同程度的求得方程的解,通过二分法计算的程序实现更加了解二分法的特点,二分法过程简单,程序容易实现,但该方法收敛比较慢一般用于求根的初始近似值,不同的方法速度不同。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学会简化处理步骤,分步骤一点一点的循序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的解决一个复杂问题。

《无机化学实行》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一、课程目标 无机化学实验是师范本科学院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 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见后); 2、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学会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绘制仪器装置图和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手册,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以及处理实验室一般事故等的能力。 4、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材、参考书 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

1、《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 2、《实验无机化学》王致勇,连祥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年。 3、《实验无机化学》沈君朴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中山大学等校,高等教育出版社 5、《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二版),陈寿椿,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年。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 本课程共108学时,可如下分配 综合设计实验8个24学时 考试6学时 其中: 基本操作实验10个29.5 % 基本理论方面实验8个23.5% 无机制备及性质实验8个23.5% 综合设计实验8个23.5% 四、大纲内容

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安全教育 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 使用注意事项。 3、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二灯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初步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1、了解台秤和分析天平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 2、掌握使用天平的规则。 1、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四溶液的配制 1、掌握一般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doc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72201008/72201009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英文名称: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s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72学时 学分: 2分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物理实验课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教育的入门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的同时,受到严格训练,掌握初步的实验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并掌握一些基本仪器的使 用方法。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 力学部分

热学部分 电磁学学部分

光学部分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基础知识 测量与误差,主要讲述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 力学部分 实验一长度的综合测量 1.目的要求 练习使用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练习做好记录和计算不确定度。 2.方法原理 用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和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和高度。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滚珠、圆柱管。 4.掌握要点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的使用方法及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及高度,并计算其体积。 (2)用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 (3)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二单摆 1.目的要求 用停表和米尺,测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并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2.方法原理

g l T π2= ()()2 22)(?? ? ??+??? ??=t t u l l u g g u 。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单摆、停表、钢尺。 4.掌握要点 测量单摆周期的注意事项、重力加速度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 (2)用钢尺测悬线的长度。 (3)用停表测单摆的周期(不改变摆长,测5次,每次30个周期的时间) (4)计算重力加速度和它的不确定度。 (4)改变摆长,测单摆的周期,用作图法算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 测重力加速度 1.目的要求 掌握几种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方法原理 自己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自由落体装置、数字毫秒计、光电计时装置 ,单摆 气垫导轨。 4.掌握要点 掌握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5.实验项目: (1)根据原理设计实验方案。 (2)记录实验数据 (3)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四 密度的测定 1.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掌握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2.方法原理 v m = ρ,质量用天平称量,体积用阿基米德定律求出。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物理天平,游标卡尺、比重瓶,小烧杯、温度计、酒精、不规则玻璃块。 4.掌握要点 物理天平的调节和方法、测量密度的两种方法: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5.实验项目: (1)学习调整和使用物理天平。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固体的密度。 (3)用比重瓶法测酒精的密度。 实验五 拉伸法测杨氏弹性模量 1.目的要求 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学习光杠杆原理并掌握使用方法。

《微生物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微生物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教学目标:通过36个学时的教学,努力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基本技术体系,了解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研究工作中的用途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在微生物检验检测方面能够提高认识,并对技术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以适应就业后在动植物检验检疫、食品品质检测等方面的微生物检验检测业务的需要,也能适应学生今后在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研究性检测业务。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我国粮食生产、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和微生物的关系。 重点介绍我国粮食生产的趋势和供需关系,使学生理解微生物检验检测的重要性 无难点 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的重要性

第一章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作用和特征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第三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特征 本章重点介绍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分布的普遍性和检测特定的微生物的难点 无难点 了解技术对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 第二章微生物检验技术和社会 第一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植物检疫 第二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食品安全 第三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研究 本章重点介绍微生物检验检测技术在植物检疫、食品安全、资源开发以及研究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无难点 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作用范围 第三章微生物检测技术概述 第一节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 第二节VBNC的检测技术 第三节其它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针对本课程以各项技术为中心展开,缺乏系统性的特点,本章首先给各种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概述,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整体观和一些关键技术的信息。 难点在于理解VBNC的检测 理解各种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和方法 第四章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第一节气体的采样和处理 第二节液体的采样和处理 第三节固体的采样和处理 从实际出发,本课程设置了采样技术,对用于微生物检验检测的样品的采集进行细致的介绍。 难点在于理解各种采样设备和工具(缺乏实物) 使学生注意到采样行为对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带来的误差,并培养学生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减少采样造成的误差的意识。 第五章微生物检测技术 第一节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 以国标为蓝本,介绍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学生实验中有一定的基础,应无难点 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测的国家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国标。 第二节VBNC的检测技术 以最新的研究或最经典的研究例子为蓝本,介绍VBNC检测的各种方法 难点在于理解检测的理论原理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 使学生了解VBNC的检测的方法及其特征,在必要的时候能选择使用。 第六章微生物分离和培养技术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 介绍可培养以及难培养的微生物的分离方法,着重介绍菌根菌的分离 难点在于对于微生物的分离效果的理解 希望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分离方法 第二节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 1 病原物的培养 2 非病原物的培养 介绍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方法,着重介绍病原菌培养时的注意事项 难点在于对于如何传达培养病原微生物时的临场感

数值计算方法实验5

实验报告 学院(系)名称: 主程序部分列选主元部分

实验结果: 一.列主元消去法 输入各个数据,最终使用列选主元法,得到结果为:x1=x2=x3=1二.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输入各个数据,输出每一步迭代数据,最终结果为:x1=0.285716,附录(源程序及运行结果) 一.列主元高斯消去法 #include #include void print(double a[3][3],int n,double b[3]){ printf("输出矩阵:\n"); for(int i=0;ifabs(d)){ d=a[i][k]; l=i; } i++; } printf("选出主元:%lf\n",d); if(d==0) printf("矩阵奇异!\n"); else if(l!=k){ for(int j=k;j

无机化学实验下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下)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化学专业) 课程编码:B10012022 学时:48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无 教学手段:讲述、演示,再由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训练,学生可直接获得大量化学事实,有利于《无机化学》 理论课的学习,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利用严格的实验训练,培 养学生规范地掌握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结合研究性实验与设计实验,培养学生 具有自我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一定 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 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学习后续课程、参加实 际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实验一去离子水的制备(3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离子交换法制备去离子水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处理,学会使用电导率仪,掌握水中杂质离子的检验方法。 重点和难点 离子交换法制备去离子水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电导率仪的使用,水中杂质离子的检验方法 实验内容 1、去离子水的制备 2、水质检验 3、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思考题 1、离子交换法制备去离子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装柱时为什么要赶净柱中的气泡? 3、为什么可用测量水样的电导率来检查水质的纯度?

实验二、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其铁含量的制备(6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学习复盐的一般特性及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方法,掌握高锰酸钾法滴定测定铁(Ⅱ)的方法,并巩固产品中杂质Fe3+的定量分析,熟悉无机制备中的水浴加热、蒸发、结晶和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 重点和难点 制备硫酸亚铁铵原理,纯度检验 实验内容 1、铁与稀硫酸作用,使生成硫酸亚铁,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等摩尔的硫酸铵后,得硫酸亚铁铵溶液。此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后,制得浅绿色硫酸亚铁铵晶体。 2、产品的质量鉴定可以用高锰酸钾滴定法确定有效成分的含量。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思考题 为什么用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时所得产品常常带有灰褐色? 实验四碱金属与碱土金属(3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K、Na、Mg的活泼性,Mg、Ca、Ba盐类的难溶性,练习焰色反应。重点和难点 K、Na、Mg的活泼性的验证,Mg、Ca、Ba盐类的难溶性。 实验内容 金属与水的反应,过氧化钠的性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生成和性质,碱金属的微溶盐的生成,碱土金属的难溶盐,焰色反应。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思考题 取用K、Na、Hg时应注意哪些安全措施?制备Na-Hg齐时,取Hg时若带进水,将对实验有何影响? 实验五P区重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 ——卤素(3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X2的氧化性,X-的还原性,Cl2和次氯酸盐的制备方法,了解Cl2、Br2、HF和KClO3的安全操作。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食品微生物学实验 课程编号: 课程组长: 总学分值:1分 总学时数:16学时 适用专业:酿酒工程 一、实验教学课程性质和目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课是与微生物学理论课同学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初步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微生物材料的观察、分析,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理论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够正确制备显微试片,并能独立操作显微镜进行微生物的显微分析; 2.能够通过固体培养的菌落特征,区分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 3.能在独立进行各种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器皿、培养基的灭菌; 4.能够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目的菌株,并进行纯培养和简单的种类鉴定。 5.熟悉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微生物、鉴定微生物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

四、实验项目内容和要求

1.考核的内容 ①实验的基本操作; ②实验报告,注重考察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实验纪律与实验卫生; ④实验出勤。 2.对实验报告评阅,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能按实验的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撰写是否能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3.考核评分,总分100分。 七、实验开出率 实验操作50%,实验报告50% 八、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刘素纯,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4 参考资料: [1] 沈萍,范秀荣,李广武主编.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6 [2] 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 林稚兰,黄秀梨主编. 现代微生物学与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 周阜棣,俞子牛,何绍江主编.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5] 徐孝华主编.普通微生物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6]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编.微生物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7] 徐岩,等译.James M.Jay 编著.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7 [8] 赵斌,何绍江主编,《微生物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2。 执笔人:朱玲审核人: 2017年2月22日

【精品】湖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于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专业) 大纲编写依据 参照1998年4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化学教育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特点以及我校教学实际课时安排和近年来的实验教学改革经验而编写。 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基础化学实验课(一)是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所学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是以实验为手段,研究无机化学中的重要理论、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变化,以及相关仪器、装置、基本操作和有关原理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进一步加深对基础化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现象,归纳、综合、正确处理数据的能力,分析实验和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实验、研究实验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化学课程和实验,将来从事化学教学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 根据基础化学实验课的自身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前可结合课堂提问、示范操作或观看教学录像讲解实验原理、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培养严谨、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中以督促、指导为主,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结束时可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总结.课后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加以分析。 相关课程及主要参考书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无机化学实验》(华东化工学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等. 考试方式及评分标准 考试方式分为笔试(闭卷)和操作两部分。其中笔试占总评成绩的40%,操作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 总学时及学时分配建议表 总学时90学时,其中第一学期54学时,第二学期36学时。大纲列出的实验项目数38个,其中必修实验项目数18个,选修实验项目数20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