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业统计指标(doc 20页)

建筑业统计指标(doc 20页)

建筑业统计指标(doc 20页)
建筑业统计指标(doc 20页)

建筑业统计指标(doc 20页)

建筑业统计指标解释

建筑业企业生产活动统计

1.建筑业总产值(自行完成施工产值)(01):

是指建筑业企业自行完成的以工程预(概) 算为依据,按工程进度计算的建筑安装总价值。它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

2.装修装饰产值(38):

包括装修、装饰两部分产值。装修装饰是指对新旧房屋及建筑物进行的内外装修装饰;新建房屋及建筑物经过施工后,尚未完全达到使用标准,而进行的二次装修装饰;以及对原有房屋经使用若干年后进行的二次内外装饰。包括抹灰、门窗、玻璃、吊顶、隔壁、饰面板(砖)、涂料、裱糊、刷浆、花饰等。

3.装饰产值(39):

对新建房屋及建筑物经过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后,未进行装修或尚未完全达到使用条件,需二次施工后才能达到使用所完成的产值;对原有房屋经使用若干年后,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情况下而进行的二次内外装修完成的产值。

4.建筑工程产值(02):

是指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工程价值。包括各种用途的房屋、构筑物的建筑工程和列入房屋工程预算内的暖气、卫生、通风、照明、煤气等设备价值;设备基础、支柱、操作台、梯子、烟囱、凉水塔的建筑工程;各种锅炉炉体砌筑和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现场布置,场地平整,施工临时用水、电、道路的辅筑与架设;矿井的开凿,井巷掘进延伸,露天矿的剥离,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铁路、公路、港口、桥梁等建筑工程、水利工程;防空、地下建筑等特殊工程。建筑工程产值还包括建筑装饰工程产值。建筑装饰工程的范围,包括抹灰、门窗、玻璃、吊顶、隔断、饰面板(砖)、涂料、裱糊、刷浆、花饰等十项工程。

5.安装工程产值(03):

安装工程包括:生产、动力、起重、运输、传动和医疗、实验等各种需要安装设备的装配与安装,与设备相联接的工作台、梯子、栏杆等装设工程,附属于被安装设备的管线

14.竣工的优良单位工程个数(12):

是指按现行国家质量等级标准,经质量监督检查部门验收鉴定,评为优良工程的单位工程个数。

目前,因装修装饰工程在计算单位工程个数时,较为复杂,故装修装饰工程不计算单位工程个数。

1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

是指房屋全部平面面积的总和。它从房屋的外墙线算起,包括可供使用的有效面积和墙柱等结构占用面积。多层房屋按各层(包括地下室)面积总合计算。旧房加层或改造,只计算增加的建筑面积;旧房拆除重建,计算全部面积;临时房屋不计算建筑面积。具体包括:本期新开工的房屋面积、上期施工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上期停缓建本期复工的房屋面积、本期开工又停缓建和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

16.本年新开工房屋建筑面积(14):

是指报告期内新开工的各个房屋单位工程的建筑面积之和。不包括上期施过工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上期停缓建而在本期复工的房屋面积。

17. 投标承包面积(15):

是指报告期内建筑施工企业经过投标招标而承担的全部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7):

是指在报告期内房屋建筑面积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使用条件,经检查验收鉴定合格的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房屋建筑面积,必须严格执行房屋竣工验收标准。

19.按房屋建筑用途分类:

是指按设计所规定的用途进行划分。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厂房(18):

是指直接用于生产或为生产配套的各种房屋,包括主要车间、辅助用房及附属设施用房。凡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以及科研、学校等单位中的厂房都包括在内。

(2)住宅(19):

是指专供人们居住的各种公寓、宿舍用房。包括家属宿舍、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等。

(3)办公用房(20):

是指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办公用房。

(4)商业、居民服务业用房(21):

是指商业、粮食、供销、饮食业等部门对外营业的商店、门市部、粮店、书店、供销店、饮食店以及浴室、理发、照像、旅馆和各种日用品修理等为人民生活服务的用房。

(5)文化教育用房(22):

是指俱乐部、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展览馆、宗教寺院等各种文化体育用房以及各类学校(包括党校、技校、干校、工读学校、幼儿园)的教室、图书馆、试验室、体育馆、展览馆等有关教育用房。不包括学校的教职员工宿舍、学生宿舍、食堂、浴室等非文化教育用房。

(6)医疗用房(23):

是指各类医疗机构(包括防疫站、防治所)的病房、门诊部、保健站、卫生所、化验室、药房、病案室、太平间等房屋,不包括医护人员的职工宿舍、食堂及独立的办公用房。

(7)科学实验研究用房(24):

是指独立的科学实验研究机构或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实验研究工作所用的房屋(包括天文台的科研用房)。

(8)其他用房(25):

是指凡不属于上述各项用途的房屋,如各有关部门的业务用房、人防用地下室、托儿所、职工食堂、学生食堂、厕所等。

多种用途的房屋,应按设计规定的用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如城市居民楼,楼上是住宅,楼下是商店、粮店等,应分别列入住宅和商业、居民服务业用房。如面积不易分开的,可全部计入主要用途中,如一个车间带有生活间和办公室,则都可计入厂房面积。

目前,因装修装饰工程在计算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时,较为复杂,故装修装饰工程不计算施工面积。

20.自有机械设备年末总台数(27):

是指归本企业(或单位)所有,属于本企业(或单位)固定资产的生产性机械设备年末总台数。包括施工机械、生产设备、运输设备以及其他设备。

21.自有机械设备年末总功率(28):

是指本企业(或单位)自有施工机械、生产设备、运输设备以及其他设备等列为在册固定资产的生产性机械设备年末总功率,按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计算。包括机械本身的动力和为该机械服务的单独动力设备,如电动机等。计量单位用千瓦,动力换算可按1马力=0.735千瓦折合成千瓦数。电焊机、变压器、锅炉不计算动力。

22.施工机械功率(29):

是指归本企业所有,属于本企业固定资产的施工机械,以及直接为施工服务的生产设备、运输设备的全部功率。

23.自有机械设备净值(30):

是指本企业自有机械设备的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额,即自有机械设备经过使用、磨损后实际存有的价值。

24.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31):

是指建筑业企业报告期实际拥有的、与建筑施工活动有关的人员的平均人数。参加本企业建筑施工活动的非本企业人员,如从外单位借入人员、民工、个体劳动者等均应包括在内。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不包括:企业内部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员,如企业办的学校、医院、商店、粮店、邮局、派出所等的工作人员;由企业支付工资,但所从事的工作与本企业生产基本无关的人员,如农副业生产人员、地方材料生产人员、出国援外和出国劳务人员、长期(连续6个月以上)学习人员、长期病伤假(6个月以上)人员、派出外单位工作人员。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是以人员在哪里干活就在哪里统计为原则,不是以支付工资(即谁发工资谁统计)为原则。

25.期末从业人数(32):

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在建筑业企业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本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人员等。

26.工程技术人员(37):

是指负担工程技术和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工作能力的人员。具体包括:

(1)取得工程技术职务资格,已被聘或任命工程技术职务,并担任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

(2)无工程技术职务,但取得工程技术职务资格或从大、中专理工科毕业,并担任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

(3)未取得工程技术职务资格或无学历,但实际担任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

(4)已取得工程技术职务资格或大学、中专理工科系毕业,在企业中担任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总工程师、车间主任、以及在计划、生产、生产准备、检查、安全技术、设计、工艺、劳动定额、工具设备、动力、基建、环境保护等科室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中不包括已取得工程技术职务资格或大学、中专理工科系毕业,但未担任工程技术和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

27.企业总产值(33):

是指建筑业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最终成果的货币表现,在企业总产值中除包括建筑业总产值外,还必须包括建筑业企业从事其他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其主要构成为:

(1)建筑业总产值。

(2)工业总产值。是指建筑业企业附属的工业生产单位所完成工业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等(如建筑制品、原材料、建筑机具、机械修理价值)。

(3)交通运输产值。是指建筑业企业附属的机械、运输单位所完成的运输收入、机械租赁收入等。

(4)商业收入。是指建筑业企业附属的商业单位所完成的商品销售收入减商品进价的差额。

(5)其他经营收入。是指除以上几种之外的建筑业企业附属单位所完成的收入(如饮食业、服务业、勘察设计、咨询、房地产业)。

28.对内销售产值(34):

是指建筑业企业附属的内部核算单位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价值。

29.期末拖欠工程款(35):

是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应向发包单位收取而未收取的工程款,取自会计科目“应收账款”中的明细科目“应收工程款”。

30.竣工拖欠(36):

是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已完成施工任务,单位工程已全部竣工后应向发包单位收取而未收取的工程款。

31.外包人员年末人数(70):

是指劳动工资关系不在本企业但其完成的施工产值已计入本企业的外包人员。主要包括参加本企业施工的包工队、组的人数。

32.外包人员年末劳动报酬(72):

是指建筑业企业在本年实际支付给外包人员的工资总额。具体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33.本企业在国外完成的施工产值(73):

是指本企业在国外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完成的产值,该指标以国外的工程结算价为准并换算成人民币填报。该施工产值包括向国外劳务输出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取得的劳务收入。不包括在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完成的产值或收入,如农业、工业、商贸、运输、社会服务等。

34.本企业在国外施工的平均人数(74):

是指本企业平均人数中在国外专门或主要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人数(计算国内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时应扣除这部分人数)。该指标不包括在国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人数。

35.本企业在外埠施工的施工产值(75):

是指本企业在北京辖区以外的地区 (国内)专门或主要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完成的产值。不包括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完成的产值或收入。本企业在外埠注册登记的独立法人或各种形式的联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应由当地统计部门统计,不纳入本市统计范围。

36.本企业在外埠施工的平均人数(76):

是指本企业平均人数中在北京辖区以外的地区 (国内)专门或主要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人数。

37.填报C102表的几项规定

(1)建筑业总产值是按照“工厂法”计算的,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企业总产值是按照产品法计算的,企业内部允许重复计算。

(2)总包单位在统一、全面管理的前提下将所承包部分工程以包工包料的形式分包给其他施工企业或工业企业(现行制度规定的填报单位),则该工程完成的施工产值应由分包单位统计填报,但不得包括总包单位计取的管理费和配合分包单位施工计取的劳务收入,这部份价值应由总包单位计入其施工产值。

(3)总包单位以包清工的形式分包给集体、私营施工企业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其产值由总包单位统计,分包清工的单位则不再计入自行完成的施工产值,其所得劳务收入可计入财务状况表(C103表)的工程结算收入内。

(4)按北京市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规定,凡允许进入工程造价的材料价差以及正式批准的工程概(预)算中视做材料处理或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结算时包括的一些设备的价值均应计入施工产值。

(5)执行北京市1992概(预)算定额的工程,其建材发展补充基金和建筑行业劳保统筹基金不得计入施工产值。

(6)确定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劳动情况表(C104表)中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基础,从事与本企业的建筑生产活动有关的人员均应包括在内,不包括专门或主要从事工业、交通、商业、社会服务业等业务活动的人员。

(7)房屋构筑物修理过程中发生的装修装饰工作量应计入建筑业总产值中的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中,其他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装修装饰工作量即要计入建筑业总产值中的建筑工程产值,又要计入装修装饰产值和装饰产值。

(8)当年没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仍需填报C102表并与C101表、C103表和C105表配套上报。

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统计

资产负债

1.资产:

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流动性质一般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2.负债:

是指企业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债务一般是按负债的偿还期长短进行分类的,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3.流动资产合计(001):

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坏帐准备、应收帐款净额、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转其他业务支出、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其他流动资产等项。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合计”项填列。

4.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451):

是指企业长期投资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根据资产负债表内“流动资产类”下“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项期末余额填列。

5.货币资金(002):

货币资金反映企业的各种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填列。

6.现金(003):

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根据“现金日记”帐的期末余额填列。

7.银行存款(004):

是指企业存入银行的各项存款。根据“银行日记”帐的期末余额填列。

8.应收帐款(005):

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和代垫的运杂费,以及企业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结算方式委托银行收取的款项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帐款”项填列。

9.存货(007):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在途商品、库存商品、出租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加工产品以及原材料、物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在建工程(建筑业)等。不包括企业受托代销的商品和特准储备物资。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填列。

10.在建工程(建筑业)(010):

是指企业期末各项未完工程的实际支出和尚未使用的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其中项“在建工程”填列。

11.短期投资(014):

是指企业购入的各种能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投资”项填列。

12.长期投资(016):

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在一年以上的有价证券以及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项填列。

13.长期债权投资(017):

是指企业不准备在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各种债权性质的投资,包括债券和其他债权投资。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债权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扣除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后的数额填列。

14.国债投资(018):

是指企业已购买的国家发行的债券。

15.长期股权投资(019):

是指企业不准备在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购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权投资。本项目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6.固定资产合计(030):

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所占用的资金合计。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填列。

17.固定资产原价(031):

是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时实际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根据

“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原价”项填列。

18.生产经营用(032):

是指直接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可根据会计“固定资产”科目经分类归纳后填列,即在固定资产原价合计中扣除非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

19.累计折旧(033):

是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折旧”项填列。

20.本年折旧(034):

是指企业年度内累计提取的折旧。根据“财务状况变动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项填列。

21.固定资产清理(035):

是指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净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可根据会计“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2.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037):

是指企业在清查财产中发现的尚待批准转销或作其他处理的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扣除盘盈后的净损失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会计“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中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的期末余额填列。

23.专项工程(038):

是指企业期末尚未竣工使用的各种专项工程的实际成本。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专项工程”项填列。

24.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050):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及递延资产”项填列。

25.无形资产(051):

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项填列。

26.其他资产(055):

是指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长期资产。包括临时设施、特准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冻结物资、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长期资产”项目填列。

27.资产总计(059):

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合计、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合计、专项工程、无形及递延资产总计、其他长期资产。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计”项填列。

28.流动负债合计(060):

是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其中包括短期借款、应付款项、预付货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和应交利润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其他流动负债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合计”项填列。

29.短期借款(061):

是指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借款。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借款”填列。

30.国外借款(指短期借款中的)(062):

是指企业向国外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借款。可根据会计“短期借款”科目明细帐期末余额填列。

31.应付帐款(063):

是指企业因购买商品、材料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帐款项填列。

32.长期负债合计(070):

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项等。该指标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负债合计”项目的期末数填列。

33.长期借款(071):

是指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根据“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借款填列。

34.国外借款(指长期借款中的)(072):

是指企业向国外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可根据会计“长期借款”科目明细帐期末余额填列。

35.应付债券(073):

是指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超过一年)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可根据会计“长期借款”科目明细帐期末余额填列。

36.负债合计(079):

是指企业承担的,已经发生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需用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37.所有者权益(080):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净资产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其中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合计”项填列。

38.实收资本(081):

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总额。企业实收资本按照投资主体划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六种。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项填列。实收资本中如有以外币形式投入的资本,需折合成人民币形式填写。

39.国家资本(082 ):

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不论企业的资本是哪个政府部门或机构投入的,只要是以国家资金进行投资的,均作为国家资本。可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明细帐期末余额填列。

40.集体资本(083):

是指由本企业形成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和集体企业联合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资产投入形成的资本,以及企业在实行新制度以前国家减免税款形成的资本。可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明细帐期末余额填列。

41.法人资本(084):

是指其他法人单位投入本企业形成的资本。可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明细帐期末余额填列。

42.个人资本(085):

是指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金。可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明细帐期末余额填列。

43.港澳台资本(086):

是指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以各种形式的财产进行投资形成的资本。可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明细帐期末余额填列。

44.外商资本(087):

是指外国投资者(不包括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以各种形式的财产进行投资形成的资本。外商资本以实物资本或无形资产进行投资时,投资额的确定同法人资本投资相似。可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明细帐期末余额填列。

损益与分配(100)

45.工程结算收入(102):

是指本企业承包工程实现的工程价款结算收入,以及向发包单位收取的除工程价款以外按规定列作营业收入的各种款项。根据“损益表”中的“工程结算收入”项填列。

46.工程结算成本(131):

是指在报告期内与发包单位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已完工程实际成本。根据“损益表”中的“工程结算成本”项填列。

47.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161):

是指企业从事建筑业生产活动,取得工程价款结算收入而按规定应该交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及教育费附加等。本项根据“损益表”中的“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项填列。

48.工程结算利润(176):

是指已结算工程实现的工程结算收入扣除工程结算成本和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后的利润。根据“损益表”中的“工程结算利润”项填列。

49.其他业务收入(181):

是指企业从事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根据会计帐中“其他业务收入”项的贷方本期发生额填列。

50.其他业务利润(182):

是指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扣除其他业务成本及应负担的费用、税金后的净收入。根据“损益表”中的“其他业务利润”项填列。

51.管理费用(190):

是指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业务招待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涉外费、租赁费、咨询费、诉讼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差旅费、会议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开办费摊销、折旧费、排污费、养路费、绿化费、土地使用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坏帐损失、上交上级管理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等。根据“损益表”中的“管理费用”项填列。

52.税金(管理费用中的)(191):

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根据“管理费用”明细科目中的有关项目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填列。

53.财产保险费(管理费用中的)(192):

是指企业向保险公司投保商品和固定资产等而支付的保险费。根据“管理费用”明细科目中的有关项目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填列。

54.劳动、失业保险费(管理费用中的)(193):

包括劳动保险费和待业保险费两部分。劳动保险费是指企业支付离休、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包括按照规定交纳的离休退休统筹金)、价格补贴、医疗费(包括支付离休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费用)、职工退职金、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照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失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交纳的待业保险基金。根据“管理费用”明细科目中的有关项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填列。

55.住房公积金(管理费用中的)(194):

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为职工交纳的住房公积金。根据“管理费用”明细科目中的有关项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填列。

56.工会经费(管理费用中的)(195):

是指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计提的拨交工会使用的费用。根据“管理费用”明细科目中的有关项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填列。

57.坏帐损失(管理费用中的)(196):

是指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或者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根据“管理费用”明细科目中的有关项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填列。

58.排污费、养路费(管理费用中的)(197):

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交纳的排污费和养路费。根据“管理费用”明细科目中的有关项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填列。

59.财务费用(200):

是指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银行手续费等。根据“损益表”中的“财务费用”项填列。

60.利息净支出(财务费用中的)(201):

是指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的超过本金的部分,或单位、企业向金融部门贷款,按期按利息率向贷款人支付超过本金的部分。根据“财务费用”明细科目中利息支出与收入相抵后的净额填列。

61.利息收入(财务费用中的)(202):

是指企业因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部门款以及购买有价证券而取得的利息收入。根据“财务费用”明细科目中的有关项目的贷方本期发生额填列。

62.营业利润(205):

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并扣除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该指标根据企业会计“损益表”中的“营业利润”项填列。

63.投资收益(207):

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根据“损益表”中的“投资收益”项填列。

64.股票投资收益(208):

是指企业以股票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根据“投资收益”科目明细帐本期发生额相应项填列。

65.国家补贴收入(209):

是指国家按规定补给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包括粮油价格补贴、亏损补贴、城市维护费拨款等。根据会计科目中本期发生的补贴收入项填列。

66.营业外收入(211):

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车船购置附加手续费、罚款收入、确实无法支付而应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根据“损益表”中的“营业外收入”项填列。

67.营业外支出(212):

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非常损失、捐赠支出、罚款支出等。根据“损益表”中的“营业外支出”项填列。

68.利润总额(215):

是指企业实现的全部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根据“损益表”中的“利润总额”项填列。

69.应交所得税(216):

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的税法规定按所得额计征的税额。本项根据“损益表”“利润分配表”中的“应交所得税”项填列。

70.提取盈余公积(217):

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根据“利润分配表”中的“提取盈余公积”项填列。

71.应付利润(218):

是指企业年度内已分配的应付投资者的利润。根据“利润分配表”中的“应付利润”项填列。

72.已分配股利(219):

是指股份制企业年度内已分配的股利累计数。根据股份制会计报表的“财务状况变动表”中的“已分配股利”项填列。

73.分配给个人的股利(221):

是指股份制企业年度内已分配给个人投资者的股利累积数。

74.转作奖金的利润(220):

是指企业提取转作奖金的利润。根据“利润分配表”中的“转作奖金的利润”项填列。

75.未分配利润(225):

反映企业年末未分配的利润,资料来源于会计“利润分配表”中“年末未分配利润”本年实际数。

76.本年应付工资总额(301):

是指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填列。

77.主营业务应付工资总额(302):

是指企业应付给主营业务职工的应付工资总额,不包括应付给非主营业务职工的应付工资。

78.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303):

是指企业提取的福利费总额。根据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填列。

79.主营业务应付福利费总额(304):

是指企业为主营业务职工的提取的福利费,不包括为非主营业务职工提取的福利费。

80.本年应交增值税(305):

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本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

建筑业企业材料消耗统计

1.建筑企业原材料消耗统计范围:

是指独立核算的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内施工所耗用的工程材料和其它辅助材料。

2.建筑企业原材料消耗的计算

(1)包括的内容:

① 建筑安装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

② 自行制作预制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如水泥预制构件,钢、木、门窗等;

③ 施工现场制造非标准设备使用的原材料;

④ 临时工棚、活动房屋、临时仓库、水管线路等各种暂设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

⑤ 对施工机械、运输设备、施工单位房屋、仓库维修所使用的原材料。

(2)不包括的内容:

① 建筑业企业不从事建筑安装活动的非独立核算单位(也称附营活动单位)所使用的原材料 (由本企业作“附营活动用”统计);

② 调拨给外单位或借出的原材料(由接收单位或借入单位统计)。

注:汽油 1升=0.73公斤;柴油 1升=0.86公斤;重柴油 1升=0.92公斤

3.原材料消耗统计指标解释:

1.钢材:

是指对钢锭或钢坯经压力加工而制成的多种截面形状,并具备了一定的质量标

准,直接提供给企业使用的钢材。包括铁道用钢材、普通型钢材、钢带、钢板、线材、钢管等各种成品钢材。

2.木材:

包括原木和锯材。原木是指原木直接消耗,即不经过纵锯直接使用的原木,如坑木、桩木、脚手杆等;锯材是指原木经过纵锯加工成的方材和板材。

3.水泥:

别名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为细粉末状物质,能在空气中和水中硬化,并能保持和提高其强度的一类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工程材料,主要用于配制砂浆和混凝土。包括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

4.原煤:

是指煤炭生产出来的未经洗选、筛选加工而只经人工拣矸杂物的产品。按其碳化程度可分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主要用作发电、一般动力、取暖燃料、炼焦、工业原料。

5.汽油:

是指从原油分馏和裂化过程中取得的挥发性高燃低点,无色或淡黄色的轻质油。

按用途可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工业汽油。

6.煤油:

俗称火油。是一种精致的燃料,挥发度在车用汽油和轻柴油之间。主要用于航空、照明等方面,也可用作工业用溶剂和动力燃料。

7.柴油:

是指炼油厂炼制石油时,从蒸馏塔底部流出来的液体,属于轻质油。可分为轻柴油、中柴油、重柴油。主要用作船舶、发电等各种柴油机的燃料。

8.燃料油:

燃料油也称重油,是在炼油厂炼油时,提取汽油、煤油、柴油之后,从蒸馏塔底部流出来的渣油,加入一部分轻油配制而成,主要用于锅炉燃料。

9.液化石油气:

是炼油制品过程中产出并回收的气体,在常温下经加压而成液态产品。主要用作石油化工油料,脱硫后可直接作工业和民用燃料。

建筑业统计报表软件操作说明

建筑业统计报表软件操作说明 一、在“建筑业网”https://www.doczj.com/doc/2a3216999.html,首页进入“综合财务”下载<省建筑业统 计信息系统(企业版2.2)> 二、安装软件,点击“下一步”直至安装完成。 三、在桌面上有两个图标,一个是注册用,一个是登陆用。 注册容:企业代码——57363406、51300688查询 企业子代码——00 企业名称——填写全称 是否有子企业——否 是否劳务企业——否 管理部门代码——001320583 管理部门名称——市建设局 四、注册成功后就可以登陆,密码是tjbb,注意选择相应年份和日期,做年报应选择2005年12月份,做季报分别选择2006年3月、6月、9月进入。 五、首先在菜单的“系统管理”里选择: 一是“报表信息”填写完整。 二是“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1”填写正确: 1、本表的“资质申报软件(省)序列号”指企业在建筑业网上“资质管理系统”的一个登陆用户名; 2、“主要业务1”指企业主项资质的容,“主要业务2、3”分别选择企业增项资质的容,如没有增项,2、3项选“无”。 3、“行业新标准”选择主项资质的容;

4、“法人单位代码”指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 5、“登记注册号”指营业执照上的; 6、“隶属关系”如属市的应选择“县”; 7、本表“企业附加信息”中主要填写建筑业:“1”,个别企业有房地产业的或其他本表所列的产业在相应栏填“1”,第一行产业活动单位总数自动计算。 三是根据你所填的产业活动单位数会跳出101—2表,只有建筑业一个产业活动单位数的只要填一101—2表,如有房地产业或其他产业活动单位的,有几个活动单位就要填几相关的101-2表。 1、如只有建筑业一个产业活动单位的,该101-2表中的容可以按101—1表抄写,其中“产业活动单位代码”就是101—1表中的“法人单位代码”、“行政区划代码”是320583,后面依次填写,,,某镇,某街某号。 2、101—2表中的“行业类别主要业务活动1、2、3”栏按101—1表的“主要业务”容填写中文,“行业代码”是指101—1表中的“行业新标准”的代码,例如主营业务是金属门窗制造就是填写“C3412”。 3、“经营性单位收入”填企业施工产值. 4、“行政事业性单位支出”填0. 六、完成菜单“台帐管理”里的“附库一”和“附库二”。常见错误是不理解“多种经营”“对销售”多填数据。该附库也是自动生成102、202表的关键。 七、点“工程库”,点“新增”,完成“工程基本信息”输入完成后点“保存”,注意“承包形式”“工程类别”“工程类别子项”的正确选择,再完成该工程的“逐月完成情况”表,填完点“保存”。本条容会自动生成SC102或SC202表,所以非常关键。 八、点“报表查询”,选SC103(年报)或SC203(季报)表,输入完整数据,

建筑业统计指标

建筑业统计指标解释 建筑业企业生产活动统计 1.建筑业总产值(自行完成施工产值)(01): 是指建筑业企业自行完成的以工程预(概) 算为依据,按工程进度计算的建筑安装总价值。它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 2.装修装饰产值(38): 包括装修、装饰两部分产值。装修装饰是指对新旧房屋及建筑物进行的内外装修装饰;新建房屋及建筑物经过施工后,尚未完全达到使用标准,而进行的二次装修装饰;以及对原有房屋经使用若干年后进行的二次内外装饰。包括抹灰、门窗、玻璃、吊顶、隔壁、饰面板(砖)、涂料、裱糊、刷浆、花饰等。 3.装饰产值(39): 对新建房屋及建筑物经过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后,未进行装修或尚未完全达到使用条件,需二次施工后才能达到使用所完成的产值;对原有房屋经使用若干年后,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情况下而进行的二次内外装修完成的产值。 4.建筑工程产值(02): 是指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工程价值。包括各种用途的房屋、构筑物的建筑工程和列入房屋工程预算内的暖气、卫生、通风、照明、煤气等设备价值;设备基础、支柱、操作台、梯子、烟囱、凉水塔的建筑工程;各种锅炉炉体砌筑和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现场布置,场地平整,施工临时用水、电、道路的辅筑与架设;矿井的开凿,井巷掘进延伸,露天矿的剥离,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铁路、公路、港口、桥梁等建筑工程、水利工程;防空、地下建筑等特殊工程。建筑工程产值还包括建筑装饰工程产值。建筑装饰工程的范围,包括抹灰、门窗、玻璃、吊顶、隔断、饰面板(砖)、涂料、裱糊、刷浆、花饰等十项工程。 5.安装工程产值(03): 安装工程包括:生产、动力、起重、运输、传动和医疗、实验等各种需要安装设备的装配与安装,与设备相联接的工作台、梯子、栏杆等装设工程,附属于被安装设备的管线敷

建筑业生产经营情况主要统计指标填写说明

附件1 建筑业生产经营情况主要统计指标填写说明为了进一步规范基层统计部门和企业填报统计报表,确保源头统计数据填报质量,国家统计局投资司编写了建筑业生产经营情况主要统计指标填写说明,请各级统计部门严格按国家统一规定,组织企业认真填报建筑业统计报表。建筑业生产经营情况主要统计指标的定义、填报依据、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如下: 一、签订的合同额 (一)指标定义: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直接同建设单位签订合同的总价款和以前年度同建设单位签定合同的未完工程跨入本年度继续施工工程合同的总价款余额。 (二)填报依据 1.有施工合同管理台帐的企业,依据施工合同管理台帐填报; 2.无施工合同管理台帐的企业,依据企业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的各种施工合同文本。 (三)计算和填写方法 1.有施工合同管理台账的企业,依据施工合同管理台账填报。具体填写方法为: 第一步根据《工程合同统计台账》,将表中合计项的首次合同额和追加合同额汇总后,减去减少合同额后的汇总数即可得到签订的合同额(见附件二表一); 第二步如果计量单位为人民币“元”,须除以1000后,四舍五入填写整数;如果是“万元”,须乘以10后,四舍五入填写整数。 2.无施工合同管理台账的企业,可根据企业与建设单位(业主)

签订的《施工合同》等文本,将本年新签订的各合同价款,以及上年签订,结转到本年继续施工的各合同价款余额汇总,按“千元”计量单位,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写(见附件三文本一)。 (四)审核关系 签订的合同额=上年结转合同额+本年新签合同额,即:01=02+03(五)注意事项 1.签订的合同额包括公开投标、暗标、甲方指定、口头协议等,不管企业用什么方式,也不管合同的形式,只要是从建设单位直接承包的工程项目都应统计; 2.签订的合同额只含直包合同和建造合同,不含境外合同。 二、建筑业总产值 (一)指标定义:建筑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建筑业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建筑业总产值包括建筑工程产值、安装工程产值和其他产值三部分内容。 劳务分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指劳务分包企业与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签定劳务分包合同后,从事建筑安装工程取得的所有劳务收入。 (二)填报依据 1.有施工合同管理台账的企业,依据施工合同管理台账填报; 2.无施工合同管理台账的企业,以施工预算,预算定额或消耗量定额,工程合同,各种工程结算(变更)签证,竣工结算(甲方审计结果),财务人员提供的报告期内发生的有关费用为依据计算填报。 (三)计算和填写方法 1.有施工合同管理台账的企业,依据施工合同管理台账填报。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核算)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总产出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地区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三次产业三次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产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有货币形式的,也有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出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转移支付,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计算,但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还不能采用上述办法。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税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支出法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支出法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投资、房地产、建筑业统计指标整理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部分 一、基本概念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为: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⑵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又分为:⑴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⑵农村私人投资。 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指城镇各种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发生的计划总投资在统计起点以上的项目的投资(包含房地产开发投资)。 3、农村非农户投资:指发生在农村区域范围内的非农户发生的计划总投资在统计起点以上项目的投资。 4、农村私人投资:指发生在农村区域范围内农户发生的在统计起点以上的私人建房投资和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 注:自2011年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及数据发布口径发生了重大变化: 1、统计起点的调整。统计起点由原来的计划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调整为计划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 2、数据发布口径的调整。 ⑴原农村非农户投资改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私人投资不再计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⑵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包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统称为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数据发布。 二、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分类 1、按三次产业分 第一产业投资(1个门类): 农、林、牧、渔业投资

第二产业投资(4个门类): (1)采矿业;(2)制造业;(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4)建筑业。 第三产业投资(15个门类):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批发和零售业;(4)住宿和餐饮业;(5)金融业;(6)房地产业;(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教育业;(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5)国际组织。 2、按城乡划分 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城镇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上(自2011年起)的建设项目投资。 ⑵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发生在农村区域范围内的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的投资。 3、按隶属关系分 隶属关系:是按建设单位或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主管上级机关确定的。基层填报单位的隶属关系有五种: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州、盟、省辖市)、县(旗、县级市)和其他。 4、按投资构成分 ⑴建筑工程投资: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完成的投资; ⑵安装工程投资:指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完成的投资; ⑶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指把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转为固定资产的购置活动,包括建设单位或企业、事业单位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完成的投资。

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

附件:1 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 月度快速调查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09年8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目录 一、总说明 (3) 二、报表目录 (4) 三、调查表式 (5) 四、填表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 (7)

一、总说明 (一)调查目的: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分析的指示精神;有效防范建筑业行业突发事件,保障对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有可靠、科学的依据;切实履行建设部门的职责,建立有序的工作制度,特制定本月度快速调查制度(下称“快速调查制度”)。 (二)调查内容及原则:快速调查表主要调查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企业概况、生产情况和财务状况等。快速调查表中各项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核算原则均按国家统计局现行规定执行,要切实做到“不重不漏”。 (三)调查范围:全国具有特级或一级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各类企业。以具有特级或一级资质的法人单位为填报对象。集团公司下如有多个特级或一级资质的法人单位,各法人单位均为统计对象,应分别填报快速调查表。 特级或一级资质的集团公司如本部有经营实体,应填报“快速调查”表中的建施101表和建施快01表;如无经营实体,只需填报“快速调查”表中的建施101表。 主项资质为不分等级的公路交通工程、水上交通管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种专业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不执行本快速调查制度。 (四)组织与实施:本“快速调查制度”,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统一布置,具体工作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专业委员会(简称统专会)承办。 (五)报送要求:本表为月度快报,报送时间为月后22日前;报送方式为网上直接报送,路径:登录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2a3216999.html,)→“行业统计”→“建筑业统计”→“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网上申报系统”。 (六)考虑到“快速调查制度”的时效性,各企业报送的数据,尤其是财务部分,均按企业确定的数据或预计数上报。企业报送的月度数据不作为考核的依据,但应坚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不得虚报、瞒报。 (七)本“快速调查制度”实行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编码,各建筑业企业及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八)本“快速调查制度”以“千元”和“平方米”为计量单位的指标,均不保留小数。

常用统计指标解释――国内贸易统计指标.

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17 --国内贸易统计指标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新闻出版业、邮政业和其他服务业等,售予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和社会集团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之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一、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单位 : 1. 售予城乡居民的各种生活消费品; 2. 售予入境旅游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各类商品; 3. 售予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和武警等机构的商品,以及以零售方式售予各类企业的商品。具体包括:用于非生产和社会交往的办公用品,如通讯设备、计算器具和设备、电讯网络设备、文印设备、音像视听器材和设备、纸张、本册、文具及装订文印材料、家具、日用电器、针纺织品、清洁卫生用品、文体用品、奖品、纪念品、礼品等; 供内部人员乘坐的交通工具和燃料;用于办公设施修缮的各类配件、材料、工具等;用于取暖和防暑降温的设备、燃料、材料及食品等;专用于教学的用品和设备;非营利医疗机构的中、西药品、中药材和医疗设备器材;非专用的劳动保护用品;不对外营业的内部食堂用的餐具、炊具、设备、清洁卫生工具和食品、燃料等;军队、武警用于其人员生活的衣着品和个人用品;其他各类非生产性设备和用品。 二、餐饮业出售的主食、菜肴、烟酒饮料和其他商品。 三、新闻出版业、邮政业售予城乡居民、企事业单位、军队和武警等机构的书报杂志、音像制品、邮品等。 四、其他服务业出售的食品、烟酒饮料、服装鞋帽、日常生活用品、医药保健用品、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玩具、殡葬用品以及其他消费品。 2.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销、存总额

指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业企业 (单位以本企业 (单位为总体的, 从国内、国外市场购进的商品总量,销售和出口的商品总量、库存商品总量等情况。该指标可以反映商品流转过程中商品的购进、销售、库存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存在的问题。 3. 商品购进总额 指从本企业 (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进 (包括从境外直接进口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总额。它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业从国内、国外市场上购进商品的总量。商品购进总额包括:(1从工农业生产者购进的商品; (2从出版社、报社的出版发行部门购进的图书、杂志和报纸; (3从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购进的商品; (4从其他单位购进的商品,如从机关、团体、企业等单位购进的剩余物资,从餐饮业、服务业购进的商品,从海关、市场管理部门购进的缉私和没收的商品,从居民手中收购的废旧商品等; (5从国 (境外直接进口的商品。不包括企业(单位为自身经营用和未通过买卖行为而收入的商品以及销售退回、商品升溢等。 4. 商品销售总额 指对本企业 (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 (包括对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总额。它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业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商品以及出口商品的总量。商品销售总额包括:(1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消费用的商品; (2售给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作为生产、经营使用的商品; (3售给批发零售贸易业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 (4对国 (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不包括出售本企业 (单位自用的废旧包装用品;未通过买卖行为付出的商品;经本单位介绍,由买卖双方直接结算, 本单位只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购货退出的商品以及商品损耗和损失等。 5. 批发零售贸易业库存 指报告期末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 (单位已取得所有权的商品。它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企业 (单位的商品库存情况和对市场商品供应的保证程

房地产开发企业上报统计报表流程

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报表填报流程 一、企业填报必备资料 (一)企业材料复印件 1.组织结构代码证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二)开发项目材料复印件 1.土地转让及招拍挂合同 2.建设项目施工计划申报表 3.建设项目立项批复 4.规划许可证 5.国有土地使用证 6.施工许可证 7.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8.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9.商品房销售合同 10.工程进度单 11.开发成本明细账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指标填写规则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营情况部分填报 1.指标填报说明 (1)本年完成投资(107) ①本指标为当年累计数,不得填写以前年度发生的数值,本指标计量单位为“万元”。 ②本指标由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四部分构成。由企业的工程及财务部门负责,数据来源于企业工程部门的实际工程形象进度及财务部门的项目实际财务费用支付。 ③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购置一般以形成工程实体为准,只发生财务收支或没有用于工程实体的材料和需要安装而未安装的设备,都不能计算投资完成额。其他费用以实际支付为依据计算投资完成额。 ④首先,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人员应在建立好统计网络基础上,建立工程、财务等部门统计台账,定期分别向工程、财务等涉及部门收集资料;其次,工程部门应依据施工单位上报的房屋建筑、安装工程和土地开发工程的形象进度或工程监理部门上报的形象进度,计算投资完成数额并填写工程部门统计台账上报给企业统计人员;同时,财务部门应根据项目成

本核算资料,将项目全过程的实际费用支付情况填写财务部门统计台账上报给企业统计人员;最后,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人员应依据工程部门和财务部门统计台账汇总到本年完成投资及其分组当中,填报本年完成投资情况。 (2)土地购置费(114) ①本指标应取自财务部门的财务账,以支付凭证为依据,是财务实际支付的价款,本指标计量单位为“万元”。 ②土地购置费随房地产开发项目填报。房地产开发项目从永久性工程开始施工起填报投资完成额,只购买土地、尚未开工建设时,不能填报土地购置费;项目开工后,只计入与本项目有关的已经支付的土地购置费。土地购置费为分期付款的,应分期计入房地产开发投资。 ③用于支付土地购置费的资金也应在项目开工后填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和土地情况》(X104-2、X204-2表),若土地购置费在项目开工前就已经支付完成,用于支付土地购置费的资金应填入“上年末结余资金”内。 (3)房屋施工面积(601) ①本指标应取自企业工程部门掌握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本指标计量单位为“平方米”。 ②如果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指标可取自《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工程预算报告或房屋设计图纸等的面积数。 ③施工房屋面积以整栋房屋计算,一栋房屋只要正式开工,即计算整栋房屋的施工面积。不包括上年已经完成的整栋房屋面积及未开始施工的整栋房屋面积。 ④施工面积为跨年度累计指标,包括上年开工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以及上期已停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面积。本期竣工和本期施工后又停建缓建的房屋面积也包括在施工面积中。 (4)房屋新开工面积(602) ①本指标应取自企业工程部门掌握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本指标计量单位为“平方米”。 ②如果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指标可取自《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工程预算报告或房屋设计图纸等的面积数。 ③房屋新开工面积以整栋房屋计算,一栋房屋只要正式开工,即计算整栋房屋的新开工面积。不包括尚未开工的整栋房屋面积。 ④房屋新开工面积是年度内累计指标,以年度为报告期,当年开始破土刨槽施工的房屋面积,即为房屋新开工面积,下年度不再作为新开工填报。 (5)房屋竣工面积(603) ①本指标在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可正式移交使用时就应填报,本指标计量单位为“平方米”。 ②本指标应取自企业工程部门掌握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③如果尚未取得《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指标可取自项目的甲方、乙方、监理、设计四方“工程竣工验收记录单”。 ④特殊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一定时期内未获得竣工验收报告,但房屋已交付使用,

建筑业企业统计报表操作指南

建筑业企业统计报表操作指南 各企业用户: 一、取得CA或注册号请先注册,注册网址:江苏建筑统计信 息频道(https://www.doczj.com/doc/2a3216999.html,),点击注册好后打电话给主管部门,再就是软件下载,用户名是企业代码加子代码,密码自己设定。 二、进入统计系统,先填写,一是基础信息,二是法人单位基本信息,在填写时请注意:在填写产业活动单位总数不用填写,在下面建筑业填1打个回车就可以了。 三是统计人员的信息要填写齐全,联系电话更换要及时填写。 三、填写工程库: 一是点击工程库,打开新增后,出现一条记录,根据工程合同内容填写。其中日期是以 ,每点到下

面就出现红色的提示,请大家注意一下,这个图标,每个都要填写齐全,否则在竣工产值里就没有数据。每个月完成的产值是以千元为单位,每个人每月完成的产值 大约在1.1—1.3万元之间。这个数据是每月完成的产值除以(1.1—1.3万)得出的数据就是每月的人数。 四、附库一的填写: 这个管理人员是指本企业资质标准最低要求,如房建总包小计是50人,技术人员是30人,一级建造师以监管平台注册为准,不可随意填写。 这个是指现场施工人员,不含技术人员,是指工人,持证上岗人员是指劳动部门发的证,如木工、瓦工等。

这个是指工程上不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如门卫、食堂人员等。 期末从业人员= ==+工程库的下面汇总数。 五、工程库和附库一填好后进行数据计算,后进行报表查询,正常的月报就这样就可以上报了。在季报中还要填写工资表 和财务表,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201-1表)在填写中注意不必要的麻烦,正常都填写在岗职工,劳务派遣基本没,其他人员是指聘用离退休人员。工资正常填写的数额是工程总产值的 0.2%-0.25%之间。人均工资不得低于沭阳的最低工资标准。 六、财务报表的填写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填写,其中 与从业人员工资总额表(201-1表)中的工资总额应一致。 七,如果电脑中病毒,重新下载后,在系统管理中的远程数

(完整版)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建筑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耕地面积--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面积。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休闲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 林业用地面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面积,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草地面积--指牧区和农区用于放牧牲畜或割草,植被盖度在5%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面积。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种植或改良的草地面积。 森林资源--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木指树木和竹子。森林指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是集生的乔木及与共同作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气候等的总体。 活立木总蓄积量--指一定范围内土地上全部树木蓄积的总量,包括森林蓄积、疏林蓄积、散生木蓄积和四旁树蓄积。 森林面积--指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林地或冠幅宽度10米以上的林带的面积,即有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包括天然起源和人工起源的针叶林面积、阔叶林面积、针阔混交林面积和竹林面积,不包括灌木林地面积和疏林地面积。 森林蓄积量--指一定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林木树干部分的总材积。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依据。 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森林覆盖率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计算森林覆盖率时,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计算公式为: 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水资源--水在自然界中以固体、液体和气态三种聚集状态存在,分布于海洋、陆地(包括土壤)以及大气之中,通过水循环形成水资源。水资源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地表水和地下水--陆地上的水因空间分布不同,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指分别存在于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冰盖等水体中水分的总称,又称陆地水。地下水指储存在地面以下饱和岩土孔隙、裂隙及溶洞中的水。 内陆水域总面积--指江、河、湖泊、池塘、塘堰、水库等各种流水或蓄水的水面占地面积。 海洋--是海和洋的统称。洋为地球表面上相连接的广大咸水水体的主体部分。海为地球表面相连接的广大咸水水体被陆地、岛礁、半岛包围或分隔的边缘部分。 海水可养殖面积--指利用滩涂、浅海、港湾进行鱼、虾、蟹、贝、藻等海水经济动植物的人工养殖的水面面积。 径流--指陆地上接受降水后扣除损耗外,从地表和地下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水流。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壤中流。地表径流指沿地表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水流;地下径流指沿潜水层或隔水层间的含水层,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地下水水流。 径流量--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用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计算公式为: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矿产资源--矿产指由地质作用形成,富集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矿产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基础储量--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是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或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界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示。 流域--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干流和支流,干支流共同组成这条河流的水系。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集水区域,这个集水区域就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外流河--指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称为外流区域。 内陆河--指在陆地内部干燥地区,河水沿途消失于沙漠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供给内陆河河水的区域称为内陆区域。

济南市建筑业企业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主要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一、生产情况部分: 1、签订的合同额: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直接同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总价款和 以前年度同建设单位签订合同的未完工程跨入本年度继续施工工程合同的总价款余额。签订的合同额=本年新签合同额+上年结转合同额 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是指报告期内施过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 工的房屋建筑面积、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本期竣工的房屋建筑面积及本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房屋建筑面积。 3、竣工面积是指报告期内竣工的各种建筑工程的总面积,工程通过包括建设单 位在内的五方验收,并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单上签字即可确认竣工。 4、建筑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建筑业产品与服 务的总和。附营产值是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创造的价值(如商业服务产值、工业产值、交通运输产值等)。企业营业额=建筑业总产值+附营总产值+国外施工产值 二、财务情况部分: 1、工程结算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指本企业承包工程实现的工程价款结算收入 及其他按规定应列作营业收入的各种款项。本项根据财务报表“损益表”中的数据列入。 2、工程结算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指报告期内企业与发包单位办理工程价款结 算的已完工程实际成本和按报量进度结算的未完工程估算成本的合计数。本项数据取自财务“损益表”。 3、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指因从事建筑业活动,取得工 程价款结算收入而应交纳的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本项数据取自财务“损益表”。

4、工程结算利润是指已结算工程实现的利润。工程结算利润=工程结算收入-工 程结算成本-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 5、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利润、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均取 自企业财务报表“损益表”。 6、本年折旧、本年工资总额均取自财务“资产负债表”及相关财务指标报表。 7、应收工程款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应向发包单位收取而未收取的工程款, 取自会计科目“应收帐款”中的有关明细科目。应收竣工工程款指单位工程已全部竣工后应向发包单位收取而未收回的工程款。 8、建筑业增加值=本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主营业务应付工资+主营业务应付 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劳动待业保险费+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中的税金+营业利润 三、报送要求及相关事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 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2、各单位应指定具备统计基础知识的专职人员从事建筑统计工作,按时、保质、 真实、准确的报表。 3、季度报表报送时间为次季度第一个月的6日以前;年度报表为次年元月31日 以前。 4、各单位在建筑统计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以下单位联系: 市建委建筑队伍管理处(非装饰类本市及外地企业) 联系人:王鲁晋、贾煜峰联系电话:(0531)86401864 86402193 市建委装饰管理办公室(装饰类本市及外地企业) 联系人:范宁、林秀明联系电话:(0531)86460068 86463556 市建委建管处(电力系统、冶金系统、水利系统) 联系人:高树金、谢继炜联系电话:(0531)66605638 86401949 5、长清建委刘明芳 87201531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综合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综合 【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⑴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⑵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⑶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⑷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⑸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⑹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可比价格】指计算各种总量指标所采用的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价格,可进行不同时期总量指标的对比。按可比价格计算总量指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进行缩减。 【不变价格】指以同类产品某年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用于计算各年的产品价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品价值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不同时期对比可以反映生产的发展速度。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2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0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0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到1990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1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自2012年定期报表开始使用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该分类是由国家统计局组织修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4月29日发布。这次修订是在2002年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参照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4)进行的。修订后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2)共有门类20个,大类96个,中类432个,小类1094个。 【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类型】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为划分对象,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为依据,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为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三大类。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独资经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对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 —519—

建筑业统计指标(doc 20页)

建筑业统计指标(doc 20页)

建筑业统计指标解释 建筑业企业生产活动统计 1.建筑业总产值(自行完成施工产值)(01): 是指建筑业企业自行完成的以工程预(概) 算为依据,按工程进度计算的建筑安装总价值。它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 2.装修装饰产值(38): 包括装修、装饰两部分产值。装修装饰是指对新旧房屋及建筑物进行的内外装修装饰;新建房屋及建筑物经过施工后,尚未完全达到使用标准,而进行的二次装修装饰;以及对原有房屋经使用若干年后进行的二次内外装饰。包括抹灰、门窗、玻璃、吊顶、隔壁、饰面板(砖)、涂料、裱糊、刷浆、花饰等。 3.装饰产值(39): 对新建房屋及建筑物经过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后,未进行装修或尚未完全达到使用条件,需二次施工后才能达到使用所完成的产值;对原有房屋经使用若干年后,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情况下而进行的二次内外装修完成的产值。 4.建筑工程产值(02): 是指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工程价值。包括各种用途的房屋、构筑物的建筑工程和列入房屋工程预算内的暖气、卫生、通风、照明、煤气等设备价值;设备基础、支柱、操作台、梯子、烟囱、凉水塔的建筑工程;各种锅炉炉体砌筑和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现场布置,场地平整,施工临时用水、电、道路的辅筑与架设;矿井的开凿,井巷掘进延伸,露天矿的剥离,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铁路、公路、港口、桥梁等建筑工程、水利工程;防空、地下建筑等特殊工程。建筑工程产值还包括建筑装饰工程产值。建筑装饰工程的范围,包括抹灰、门窗、玻璃、吊顶、隔断、饰面板(砖)、涂料、裱糊、刷浆、花饰等十项工程。 5.安装工程产值(03): 安装工程包括:生产、动力、起重、运输、传动和医疗、实验等各种需要安装设备的装配与安装,与设备相联接的工作台、梯子、栏杆等装设工程,附属于被安装设备的管线

建筑业统计报表模板

( 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 江苏省统计局 12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 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 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 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 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江苏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 一、总说明 (2) 二、报表目录 (4) 三、调查表式 ( 一) 综合定期报表表式 1.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C401表) (5) 2.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C402表) (6) 3.建筑业企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C403表) (7) 4.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C404表) (8) 5.建筑业企业出省生产情况(S C405表) (9) ( 二) 基层年报表式 1.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 (10)

2.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101-2表) (12) 3.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C102表) (13) 4.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C103表) (14) 5.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C104表) (15) 6.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C105表) (16) 7.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外出生产情况(S C102-1表) (17) 8.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C106表) (18) ( 三) 基层定期报表表式 1.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C202表) (19) 2.建筑业企业主要财务状况(C203表) (20) 3.建筑业企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C204表) (21) 4.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C205

建筑企业企业报表制度指标解释

建筑业统计报表制度及指标解释

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 指标解释及填写说明 1、 签订的合同额: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直接同建设单位签订合同的总价款和 以前年度同建设单位签定合同的未完工程跨入本年度继续施工工程合同的总价款余 额。 2、 上年结转合同额:指以前年度同建设单位签订合同的未完工程跨入本年度继 续施工工程合同的总价款余额。 组织机构代码: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报出时间: 填表人: 联系电话: 表 号:C204-1表 文 号:国统字(2012)84号 有效期至:2015年1月

3、本年新签合同额: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同建设单位直接新签订的各种国内工程合同的总价款,不包括与其他建筑业企业新签的分包合同额。 4、直接从建设单位承揽工程完成的产值:指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直接与建设单位(业主)签订的承包合同(包括报告期及以往年度签订的合同,不包括无效合同和中途解除的合同),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工程总值。包括企业向其他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分包出去的工程所完成产值,还包括分包企业缴纳的管理费。 5、自行完成施工产值:指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直接与建设单位(业主)签订的总承包合同或专业承包合同中,自行完成的工程总值。包括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自行完成的工作量和分包企业缴纳的管理费。 6、分包出去工程的产值:指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与总承包企业或专业 承包企业签订的专业承包或劳务分包合同中在报告期所完成的产值。分包企业如果是 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其完成的产量产值,不包括在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自行完成产值中。 7、从建设单位以外承揽工程完成的产值:指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从其他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处承揽工程而完成的产值。不包括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从建设单位承揽工程中自行完成的产值和分包企业缴纳的管理费。 8、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 的建筑业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建筑业总产值包括建筑工程产值、安装工程产值和其他产值三部分内容。 9、装饰装修产值:包括装饰、装修两部分产值。装修装饰指对新旧房屋及建筑物进行的内外装修装饰;对新建房屋及建筑物经过施工后,尚未完全达到使用标准, 而进行的二次装修装饰;以及对原有房屋经使用若干年后进行的二次内外装饰。包括抹灰、门窗、玻璃、吊顶、隔断、饰面板(砖)、涂料、裱糊、刷浆、花饰等。 10、在外省完成的产值:在安徽以外省份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分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区。 11、建筑工程产值:指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工程价值,包括: a. 各种房屋如厂房、仓库、办公室、住宅、商店、学校、医院、俱乐部、食堂、车库、招待所等房屋建筑,按照当前预算制度规定,列入房屋工程预算内的暖气、卫生、通风、照明、煤气等设备价值及其装饰油漆工程,以及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管道(如蒸汽、压缩空气、石油、给排水等管道),电力、电讯电缆导线的敷设等工程。 b. 设备基础、支柱、操作平台、梯子、烟囱、凉水塔、水池、灰塔等建筑工程、炼焦炉、裂解炉、蒸汽炉等各种窑炉的砌筑工程及金属结构工程。 c. 为施工而进行的建筑场地的布置,工程地质勘探,原有建筑物和障碍物的拆除及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