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凡路上走出卓越人生——记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李青峰教授

平凡路上走出卓越人生——记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李青峰教授

平凡路上走出卓越人生————记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李青峰教授

评论()浏览()李青峰,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临床工作涉及整形外科、美容外科以及创伤修复领域。现为美国整形外科杂志(. . .)编委、美国移植重建外科学会发起会员( , )、美国显微外科学会会员,以及国内十余个学术团体和专业期刊副主委、常委和副主

编、编委等职。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除了关心身体健康之外,也开始关注外观、关注容貌,整形外科也走进人们的视野。带着对整形外科这一年轻学科的好奇以及对名师的敬仰,我们拜访了附属九院整复外科主任李青峰教授。

采访一开始,李教授便表达了他的愿望,他希望自己作为一个已经走完学医之路的医生,能够给同样走在这条道路上的医学生一点启迪。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李教授对医学生的期望和对未来医学发展的憧憬和信心,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一步一个脚印

回想最初的选择,李老师坦言当时刚刚高中毕业的自己对未来并没有明确清晰的规划。由于父亲的药学背景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李老师选择了医学院。而聊到大学期间在医学院的学习,李老师笑说“其实跟你们所经历的一样,要面对恐惧,面对很厚的课本,面对考试的压力。直到大学毕业,我才算是对医学有了一点认识,才知道医学生所受的‘苦’,其意义何在。卫星发射尚可失败,而人的生命却容不

得任何马虎。”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李老师怀着对整形外科这一新兴学科的好奇及它所传达的健康新理念而选定了自己未来的道路。

说到研究生阶段的训练,李老师感慨地说“导师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担任李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孙以鲁不仅在外科技巧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而且是一位颇具人文气质的才子。“跟着孙以鲁老师做研究的日子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医学工作、外科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他让我知道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更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外科不应该是炫耀技巧的学科,而更应该关注对疾病全面准确的诊断。”针对我们普遍认识的外科工作,李青峰老师给出了更加科学的解释,“外科医生仅手上活做的灵巧是完全不够的。当诊断错误的时候,任何灵巧的手上动作都是没有意义的。”

如广大医学生一样,完成了硕士生阶段学习的李青峰成为了华山医院顾玉东老师门下的一名博士生。“这一阶段我收获最大的是医学的创新性。”时值以创伤修复为代表的现代外科学科崛起阶段,顾玉东老师以其大胆的尝试和科学的逻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也启发了李青峰对于医学创新的初步认识。博士生阶段的李青峰每天都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本来只需完成篇文章的他,硬是参与了个课题发表了篇论文,并成功申请到了第一个国家自然基金。“我想博士生阶段的训练是让你学会一种科研的思路。如何阅读文献,如何构思科研路径等等,这些都为我现在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凭借博士生阶段的出色表现,李青峰申请到了当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唯一的一个博士后名额。“到了这一阶段,我要做的是自己来寻找问题。”不同于硕士生、博士生阶段,老师给出定向问题的研究,因此科学地提出有价值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确实是极大的挑战。“这里所说的提出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幻想,而更多的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和开创。”

回顾来时的路,没有耀眼的飞跃,看似平凡的点滴,然而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铸就了一个具有全面医学知识和技术功底的李青峰主任。

对健康的更高追求

说到整形康复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电视上甚至大街小巷上经常出现的整形广告,然而其真正内涵却并非如此。

在李老师办公室,我们看到了许多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照片,其中大多数为先天容貌缺陷的病人。“整形外科关注的是对人类容貌的修复,它其实是人们对于疾病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李老师在介绍他所从事的学科时这样说道:“整形外科这个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热兵器战争的到来而诞生的学科,主要进行的是形态的重建和功能的恢复。”对于我们通常认为的整形外科即为垫鼻、磨骨、隆胸等的认识,李老师也做出了科学的更正。“我们会碰到很多种疾病类型,主要是四种,第一种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烧伤、电击伤等;第二种属于先天畸形,比如兔唇、腭裂,我们要救助的是那些一生下来就被当成二等公民的孩子;第三种属于因为疾病而致的毁容或者外形缺陷;第四种才是大家通常认为的为了更年轻更漂亮而接受的手术。”针对第四种情况,李老师还特别提到“对这一类前来就诊的病人,我们还会关注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