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片类药物滥用的研究

阿片类药物滥用的研究

阿片类药物滥用的研究
阿片类药物滥用的研究

阿片类药物滥用的研究

摘要:阿片类药物滥用成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害,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吸毒人数持续增加,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吸毒人数均呈快速增长趋势,而且由美国等发达国家迅速波及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已从1991年的14.8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114.04万人,而专家估计实际的吸毒人数可能是这个数字的5倍还多,这其中83.6%为青少年,70%为海洛因吸毒者,17%为女性吸毒者,10年增长了近十倍。吸毒人群由以成人为主体迅速转化为以青少年为主体,表现出全球化和低龄化的趋势。药物的滥用成瘾不仅仅是医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由于药物滥用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的存在求其根本还是在于成瘾类药物的滥用及无法从根本上戒除。那么什么是阿片类药物,为什么会产生依赖,阿片类药物依赖会对机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成瘾类药物的戒断如此困难等等一系列问题有待于医学和社会学的工作者去解决。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吗啡;成瘾;药物滥用

下面是对阿片类药物成瘾机制及其对机体影响的综合叙述。一、阿片类药物阿片,俗称“鸦片”。阿片类药物是指由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和人工合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类吗啡效应的药物。阿片是罂粟科植物罂粟的未成熟蒴果壳浆汁的干燥物,为褐色膏状,放置时间长变为黑色硬块,味辛苦,有特殊臭味。阿片至少含有25种以上的生物碱,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分为吗啡类与罂粟碱类,约占阿片重量的25%。吗啡类主要有吗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蒂巴因(thebaine);罂粟碱类主要有罂粟碱(papaverine);那可汀(narcotine),那碎因(narceine)等。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包括乙基吗啡(dionine)、海洛因(heroin,二乙酰吗啡),阿扑吗啡(apomorhine)及杜冷丁等。阿片类药物是人类药用历史最为悠久的强效镇痛药。临床上常用阿片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减轻疼痛、治疗腹泻和镇咳等。由于阿片类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以及药物耐受性;医学上称它为“麻醉性镇痛药”或“成瘾性镇痛药”。

吗啡是最早从阿片中提炼出来的含氮植物碱,是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状粉末,无臭,味苦有毒,遇光易变质,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医药上常用吗啡的硫酸盐或盐酸盐作为镇痛剂,分子式为C17H19NO3,化学结构式见下图。在吗啡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化学修饰,从而产生出许多此类药物。其中最重要的是海洛因。海洛因是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白面”,纯净物是白色晶体,味苦,有毒,毒性相当于吗啡2至3倍,其镇痛效力比吗啡高

4-8倍,是毒品之王。分子式为C21H23NO5。海洛因作为镇痛药和精神快慰剂,曾盛行一时,初期甚至被用作治疗吗啡等阿片类成瘾的药物。但海洛因本身所具有的明显成瘾性很快就暴露出来,而且一旦成瘾很难戒断。它所表现出的负性作用和带来的不良反应远远超过了其医药价值。临床观察发现,海洛因比吗啡的水溶性更强,吸收迅速而完全,且具脂溶性,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发挥其作用,因而海洛因的成瘾性更加强烈,长期服用会引起人体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皮肤感染、肺活量降低、全身化脓性并发症,还能引起便秘、肠梗阻、蛋白尿等多种症状,使人消瘦、心理变态、性欲亢进、智力减退。海洛因吸入过量时,会导致死亡,对个人和社会所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尽管如此,药物滥用(吸毒)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泛滥成灾,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阿片类药物依赖成瘾的机制

(一)药物滥用及药物依赖药物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具有依赖性潜力的物质。一旦产生依赖性,个体便会不可自制地、不断地追求药物,以感受药物产生的

精神效应,同时避免一旦断药产生的戒断症状。药物依赖是指由于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为一种强迫性的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为的是体验它的精神效应,有时也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感,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耐受性。同一个人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

(二)躯体依赖及精神依赖1.躯体依赖(Physical dependence) 又称生理依赖(Physiological dependence) ,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状态,机体必须在足量药物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稳定的状态。中断或减量用药后,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即药物戒断综合征。这是一种反跳现象,表现出与原来作用相反的反应。它使人非常痛苦,甚至有生命危险,往往是伴随强烈的用药渴求心理和强迫性的觅药行为。躯体依赖性是相当一部分药物依赖者逃避戒断和戒毒治疗中途失败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阿片类药物通过其药学作用产生明显的镇痛、镇静、镇咳等生理效应。由于机体功能状态的改变,神经细胞适应了药物的存在,产生依赖效应,此时机体内必须保持一定的药物浓度才能保持新的生理稳态。药物浓度水平一旦降低,即可导致神经细胞“脱抑制现象”,出现阿片类药物的撤药症状。撤药症状又称“阿片类戒断症状”或“阿片类戒断综合征”,于终止用药后发生。戒断症状的出现表明躯体依赖已形成。躯体依赖性与耐受性同步进行,在躯体依赖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机体对阿片类药物的适应而敏感性下降,必须通过不断提高血药浓度方能维持机体的稳定状态,这实际上已形成了药物耐受性。耐受性的形成递增性的加大了阿片药物的用量,一旦停药,出现的戒断症状也就更为严重。

精神依赖(psychic dependence) 又称心理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是药物使人产生对该药的渴求,即一种持续增加的觅药行为。渴求强烈存在于药物依赖者的思想中,影响依赖者的情感及行为,超过一切愿望,产生不可克制的觅药冲动[6],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避免精神上的不适。凡是能有效的改变精神状态或行为的任何药物,或者能引起令人愉快的意识状态的物质,都可能引起精神依赖性。也就是说,一些人为了得到使自己舒服的药物效应而不得不使用它,从而改变了用药者的生活方式、情感性格、心理素质、意志、行为和人格模式。这种明显的心理变异是构成滥用药物倾向的最基本的药理特征。在行为医学和神经精神药理学上,将能够产生特殊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之效能称为“正性强化作用”。凡具有正性强化作用的药物和物质均有致精神依赖性的可能。阿片类药物不仅通过其药物作用产生生理效应,而且通过其药理作用及非药理作用产生心理效应,引起极其欢愉的欣快感和难以言状的精神冲动,这种欣快和极度舒适是阿片类的特殊药理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极大的改变了用药者的心境和精神状态,使用药者对阿片药物产生无比向往和强烈追求愿望,形成精神和心理上的明显依赖。

药事管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题集

一、名词解释题 1. GSP 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ood Supplying Practice )的简称,是在药品流通的全过程中,用于保证药品质量而制订的有关药品的计划、采购、验收、贮存、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2. 药品注册补充申请:已批准生产的新药、在监测期内,原申请单位需要变更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所附药品标准、药品说明书、标签内载明事项的,以及改变生产工艺影响药品质量等,根据法规需要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的申请。 3. 药品批准文号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经对企业生产药品的申请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查,确认符合规定条件后,发给的一个表示准予生产该药品的文号,是药品生产合法与否的主要标志。 4. 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常规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5. 药事管理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具有普遍效力和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体系,是调整与药事活动相关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包括有关药事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总称。 6. 执业药师指同时具有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药师注册证并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单位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7. 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的技术要求,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8. 药品注册标准是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给申请人特定药品的标准,生产该药品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执行该注册标准。 9. 国家检定是指由国家法律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某些药品在销售前或进口时,必须经过指定的政府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才准予销售或进口,这是一种强制性检验。 10. 药品质量特性主要是指满足规定要求和需要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均一性,前三者是药品固有特性,后者是药物制剂的固有特性。11.知识产权是人类基于对 脑力劳动所创造产生的智力(技术)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的总称。 12 药品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的技术要求。 13 药事,指与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及广告等活动有关的事项。 14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或者功能与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15 药品注册 , 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系统评价,并做出是否同意进行药物临床研究、生产药品或者进口药品决定的审批过程。16戒毒药品,是指控制并消除滥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急剧戒断症状与体征的戒毒治疗药品,和能减轻消除稽延性症状的戒毒治疗辅助药品。 17 药事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药事管理,是指国家对药品及药事的监督管理,以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广义的药事管理泛指国家对药品监督管理及药事机构自身的经营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的管理。 18 现代药,一般是指 19 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等。 19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的,按照新药管理。 20 危险药品,指受光、热、空气、水分、撞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可引起燃烧、爆炸或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和放射性的药用物质。 21 中药指纹图谱,指中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特性 的共有峰的图谱。 22 药物滥用,指人们反复、大量地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的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是一种悖于社会

阿片类的不良反应

08影像肖文娟学号1311008010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阿片类止痛药的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个体差异、年龄因素、肝肾功能、药物剂量、药物相互作用等,而与阿片药物的种类和给药途径关系不大。其中,阿片类止痛药不良反应与剂量之间的关系随不良反应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剂量与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最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微弱,其中便秘的发生与剂量有轻度相关,并且不会随服药时间的延长而改善。为了减轻癌痛患者的痛苦,我们要充分发挥阿片类止痛药在癌症疼痛中的治疗作用,并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避免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恶心和呕吐 阿片类止痛药直接兴奋位于延髓的呕吐化学感受器而引起恶心和呕吐,这种作用可因前庭的兴奋而增强。由于阿片类止痛药可以提高前庭的敏感性,所以临床有效的μ受体激动剂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恶心和呕吐。如在开始使用吗啡时,有2/3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和呕吐,持续时间大约为7天。对策:所有用阿片类止痛药的患者都应接受止吐剂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案如下:夜间使用氟哌啶醇1.5~3.0毫克;或每隔8小时使用赛克力嗪50毫克;或每隔6小时使用甲氧氯普胺10~20毫克。尚无证据表明上述治疗方案何者为优。在阿片类止痛药用量趋于稳定后,由阿片类止痛药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几乎消失,此时如果患者仍然存在恶心症状,则应查找其他原因。 便秘 阿片受体激动剂对受体的亲和性和药理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即随着剂量的增加而疗效增加,但同时副反应也增加。其中阿片μ受体,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产生镇痛作用,而在胃肠道激活则主要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减少胆汁、胰腺的分泌。由于阿片类药物在胃肠道的分布比例较高,如芬太尼在中枢与胃肠道系统的药物分布比例是1∶1.1,吗啡是1∶3.4,其作用主要为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所以长期口服阿片类止痛药可引起严重的便秘。在使用吗啡的患者中至少有90%会出现可以预知的这种副作用。但晚期癌症患者即使不服用阿片类止痛药便秘发生率也很高,并需要使用缓泻剂。对策:临床医师应仔细分辨便秘的真正原因,逐一解决。通便药物(主要是缓泻剂)是合格的阿片类制剂止痛处方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在考虑使用缓泻剂的同时选择使用引起便秘风险较小的药物。芬太尼透皮贴剂受体选择性高,其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分布比例远远低于口服吗啡的比例,其便秘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口服缓释吗啡、口服缓释羟考酮。因此,对发生便秘风险较高的癌症患者,可考虑选择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慢性癌痛。 过度镇静

鸦片类药中毒及解救

鸦片类药 鸦片类药物有两大类:鸦片类与合成镇痛药。鸦片类有:阿片酊(Opium Tincture)、盐酸吗啡(Morphine Hydrochloride)、磷酸可待因(Codeine phosphate);合成镇痛药(阿片受体激动剂)有哌替啶(Pethidine,也称杜冷丁,Dolantin)、美沙酮(Methadone,也称美散痛 Phenadon)、安侬痛(Alphaprodine,也称安那度Anadol)。 诊断要点 (1) 阿片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大致分为四期①前驱期头晕、欣快、颜面潮红、脉搏增速:②中毒期口腔干燥、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唇呈紫绀,四肢乏力,感觉迟钝,昏昏沉睡,但能唤醒,呼吸深慢,瞳孔缩小,对光反应存在;③麻痹期深昏迷状,排尿障碍,瞳孔对光反应及生理踺反射消失,锥体束征阳性,皮肤冰冷,体温降低,脉膊细速,血压下降,潮式呼吸,呼吸衰竭;④恢复期便秘,尿潴留,感觉疲劳,四肢乏力。 (2) 合成镇痛药中毒表现出汗、口干、恶心、眩晕、头痛、急性尿潴留。重症者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惊厥,丧失定向能力,出现幻觉,瞳孔缩小,心动过速,血压下降。严重呼吸抑制,呈现昏迷。 急救处理 (1) 经消化道中毒者迅速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然后灌入活性炭悬液,用硫酸镁导泻,但忌用去水吗啡催吐。 (2) 给氧治疗,对呼吸衰竭者行辅助人工呼吸,同时适当应用呼吸兴奋剂。 (3) 输液、利尿、促进毒物的排泄。 (4) 应用拮抗剂解毒,盐酸钠络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对内源、外源性阿片样物质有特异拮抗作用,能阻滞和逆转麻醉镇痛剂所致的呼吸抑制及中枢抑制作用,并能促使血压回升。剂量可按0.4~0.8mg/次,肌肉注射或用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注。 (5) 加强危重中毒者的特殊护理,予以保温、保暖、监测生命指征。

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

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 一、癌痛的治疗应该满足什么样的要求?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于癌痛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缓解疼痛是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其次,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无痛睡眠,是真正意义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要求。止痛治疗应达到:无痛睡眠、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类似“刮骨疗毒”的故事有意无意地把忍受疼痛作为正面的导向去鼓励,在不否认其培养坚强意志的同时,如果也类比于癌痛治疗,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也许尚可理解,而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倘若还做如此想,只能谓之大谬不然了。无论是药物还是用药技术的发展,都可以让人类去祛除癌痛的肆虐了。 二、使用阿片药肯定会成瘾吗? 在当今的癌痛治疗中,阿片类药物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阿片一词广义是指与鸦片有关的所有化合物,希腊语中是汁的意思,是指从鸦片罂粟的汁中提取出的药物,包括天然产物吗啡、可待因,二甲基吗啡和从中提取的许多半合成的同类物质。鸦片中含有20多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最多(9%~17%),而吗啡正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对于很多人来讲,恐惧阿片类药物“成瘾”具有普遍性意义,其历史渊源,是来自鸦片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也是阿片类药物在疼痛治疗中的主要障碍。 而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阶梯止痛方案》以来的20多年中,国际上大力提倡在慢性疼痛中使用吗啡和其他阿片类止痛剂的口服控缓释剂型(以美施康定、奥施康定为代表),这类制剂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使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吸收,血药浓度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止痛浓度,不会造成血药浓度迅速上升,达不到成瘾的浓度,因而是安全的。 所谓成瘾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虽然近年来癌痛治疗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滥用阿片类药物的人数却呈现下降的趋势,证明阿片类止痛药物医疗用药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因此,对剂量需求的增加并不是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信号,随着疾病的缓解,疼痛减轻,阿片类药物剂量是可以逐步减少的。 另外成瘾性的发生率与药物的给药方式有关。静脉注射大量止痛药物,使血内药物浓度突然增高,脑内浓度也明显增高,超过所需要的止痛药浓度,易成瘾。在慢性疼痛中采用阿片类药物的控缓释制剂,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使血内药物浓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成瘾的现象及其罕见。 在临床中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包括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吗啡片,美沙酮片,盐酸丁丙诺非注射剂,盐酸二氢埃托啡舌下含片,吗啡栓剂等。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以止痛治疗为目的,阿片类药物在常规剂量规范化使用情况下,疼痛患者出现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长期服用吗啡和其他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中,成瘾的患者只占0.029%和0.033%,也就是说成瘾性非常罕见的。 三、怎样正确使用阿片药?

常见药物中毒汇总

常见药物中毒汇总

常见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是因用药剂量超过极量而引起的。误服或服药过量以及药物滥用均可引起药物中毒。药物中毒不仅引发相应的毒性反应,还可引起患者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 药物中毒的鉴别诊断比较复杂。首先应区分病人出现毒性症状是由于病情发展所致,还是因用药引起,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遇有皮疹突然发生,应考虑与药物有关。医生要特别询问服药史,用药品种、剂量和时间,还要熟悉每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患者家族药物毒性反应史。中毒症状潜伏期对诊断的参考意义很大,多数为1~2天,最多不超过10~12天。 因此预防药物中毒更加重要。首先要了解药性和用法,严格管理,患者应按医嘱合理用药,遇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就医。同时要做好药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加强毒物宣传,普及有关中毒的预防和急救知识。加强毒物管理,严格遵守毒物的防护和管理制度,加强毒物的保管,防止毒物外泄。防止误食毒物或用药过量,药物和化学物品的容器要另标签,医院用药要严格查对制度,

以免误服或用药过量。 本节介绍了阿片类、巴比妥类、吩噻嗪类和阿托品类四种常见药物的中毒和解救。 一、阿片类药物中毒 阿片类药物属于麻醉药品,这类药物包括吗啡、可待因、美沙酮、芬太尼等,应用较广,过量使用可致中毒,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和烯丙吗啡是阿片类药物中毒的特效解救药物。 (一)中毒机制 1.中毒机制阿片类药物主要激动体内阿片受体,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但以抑制为主。吗啡可抑制大脑皮质的高级中枢、延髓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和咳嗽中枢,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及其括约肌张力,减慢肠蠕动,对支气管、胆管及输尿管平滑肌也有类似作用;大剂量吗啡还可促进组胺释放,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升高。 2.常见阿片类药物中毒量吗啡成人中毒量为60mg,致死量为250mg;阿片浸膏的口服致死量为2~5g;可待因的中毒剂量为200mg,致死量为800mg。原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病、慢

-不同他汀类药物的分类比较

不同他汀类药物的分类比较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是导致老年人死亡和影响生活治疗的主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AS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血脂异常作为ASCVD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脂水平已成为当前预防与治疗ASCVD 的主要方式。临床常规检验提供的血脂参数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与甘油三酯(TG)。其中LDL-C水平与ASCVD的发病风险相关性最大,LDL可通过血管内皮进人血管壁内,在内皮下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后者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不断增多融合,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因此,应将LDL-C作为控制血脂异常的主要干预靶点。他汀类药物能明显的降低LDL,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最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据,是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首选的调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降低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同时还可增加肝脏细胞表面LDL受体以增强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减少体内LDL水平,从而通过上述药理机制发挥调脂作用。本院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氟伐他汀(来适可)、普伐他汀(富利他之)、辛伐他汀(舒降之)、阿托伐他汀(阿乐、尤佳、立普妥)和瑞舒伐他汀(可定)等。本文通过不同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强度、药动学特征、不良反应等方面来介绍各药物的特点,以保障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1.作用强度:胆固醇治疗的目标值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需使LDL-C降低至<1.8、 2.6或 3.4mmol/L(详见相关指南)。不同他汀类药物降LDL-C强度差异明显,以LDL-C降幅38%为例,每日需氟伐他汀80mg、普伐他汀40mg、辛伐他汀20mg、阿托伐他汀10mg、瑞舒伐他汀<5mg。结合本院各他汀药物剂量和常规用法用量(富利他之20mg,qn;来适可40mg,qn;舒降之20mg,qn;阿乐、立普妥20mg,qd,尤佳10mg,qd;可定10mg,qd),可推算普伐他汀(富利他之)、氟伐他汀(来适可)具有低强度的降脂作用(使LDL-C降低<30%),而辛伐他汀(舒降之)、阿托伐他汀(阿乐、尤佳、立普妥)和瑞舒伐他汀(可定)具有中等强度的降脂作用(使LDL-C降低30-50%)。可见同等剂量他汀类药物

常见药物中毒

常见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是因用药剂量超过极量而引起的。误服或服药过量以及药物滥用均可引起药物中毒。药物中毒不仅引发相应的毒性反应,还可引起患者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 药物中毒的鉴别诊断比较复杂。首先应区分病人出现毒性症状是由于病情发展所致,还是因用药引起,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遇有皮疹突然发生,应考虑与药物有关。医生要特别询问服药史,用药品种、剂量和时间,还要熟悉每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患者家族药物毒性反应史。中毒症状潜伏期对诊断的参考意义很大,多数为1~2天,最多不超过10~12天。 因此预防药物中毒更加重要。首先要了解药性和用法,严格管理,患者应按医嘱合理用药,遇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就医。同时要做好药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加强毒物宣传,普及有关中毒的预防和急救知识。加强毒物管理,严格遵守毒物的防护和管理制度,加强毒物的保管,防止毒物外泄。防止误食毒物或用药过量,药物和化学物品的容器要另标签,医院用药要严格查对制度,以免误服或用药过量。 本节介绍了阿片类、巴比妥类、吩噻嗪类和阿托品类四种常见药物的中毒和解救。 一、阿片类药物中毒 阿片类药物属于麻醉药品,这类药物包括吗啡、可待因、美沙酮、芬太尼等,应用较广,过量使用可致中毒,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和烯丙吗啡是阿片类药物中毒的特效解救药物。 (一)中毒机制 1.中毒机制阿片类药物主要激动体内阿片受体,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但以抑制为主。吗啡可抑制大脑皮质的高级中枢、延髓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和咳嗽中枢,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及其括约肌张力,减慢肠蠕动,对支气管、胆管及输尿管平滑肌也有类似作用;大剂量吗啡还可促进组胺释放,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升高。 2.常见阿片类药物中毒量吗啡成人中毒量为60mg,致死量为250mg;阿片浸膏的口服致死量为2~5g;可待因的中毒剂量为200mg,致死量为800mg。原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病、慢性肺病等的患者更易发生中毒;饮酒者在治疗剂量也可导致中毒;合用巴比妥类催眠药时易致中毒。 (二)临床表现

他汀类药物有哪些主要的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有哪些主要的副作用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 结构比较: 辛伐他汀(Simvastatin)是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甲基化衍化物。 美伐他汀(Mevastatin,又称康百汀,Compactin)药效弱而不良反应多,未用于临床。目前主要用于制备它的羟

基化衍化物普伐他汀(Pravastatin)。 体内过程: 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口服后要在肝脏内将结构中的其内酯环打开才能转化成活性物质。 相对于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本身为开环羟酸结构,在人体内无需转化即可直接发挥药理作用,且该结构具有亲水性,不易弥散至其他组织细胞,极少影响其他外周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 除氟伐他汀外,本类药物吸收不完全。 除普伐他汀外,大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 有效控制血脂成了众多血脂异常患者及家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患者从某些媒体上、广告上听说了哪种药物好,就自行去购买服用;有些人一听说他汀类药好,就非要医生给他开他汀类药物不可。殊不知,药不对症,即使用了他汀类药物,效果也不一定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汀类药物有它的适应人群,并非人人皆可。 人体血液中脂质一种或几种成分的升高或降低,叫做血脂异常。过去,将其中某些脂质成分的升高称为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现在则统称为血脂异常。

正确认识阿片类药物

正确认识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拉巴仁次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徐仲煌李先生的女儿一脸痛惜地看着父亲,而因胰腺癌扩散无法手术的他则用手压着肚子,额头细密的汗珠把他痛楚的表情衬托得一览无遗。仅仅使用普通去痛片无法祛除他的痛苦,但即便疼痛门诊医生如何劝说,李先生还是不愿采用吗啡类药物,而子女们的脸上除了无奈还是无奈。仔细询问之下,李先生道出了原委:他不希望患病的同时还变成一个“瘾君子”!对成瘾性的恐惧导致他只能服用一些低阶梯药物去抵抗剧烈的癌痛。 一、癌痛的治疗应该满足什么样的要求?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于癌痛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缓解疼痛是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其次,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无痛睡眠,是真正意义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要求。止痛治疗应达到:无痛睡眠、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类似“刮骨疗毒”的故事有意无意地把忍受疼痛作为正面的导向去鼓励,在不否认其培养坚强意志的同时,如果也类比于癌痛治疗,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也许尚可理解,而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倘若还做如此想,只能谓之大谬不然了。无论是药物还是用药技术的发展,都可以让人类去祛除癌痛的肆虐了。 二、使用阿片药肯定会成瘾吗? 在当今的癌痛治疗中,阿片类药物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阿片一词广义是指与鸦片有关的所有化合物,希腊语中是汁的意思,是指从鸦片罂粟的汁中提取出的药物,包括天然产物吗啡、可待因,二甲基吗啡和从中提取的许多半合成的同类物质。鸦片中含有20多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最多(9%~17%),而吗啡正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对于很多人来讲,恐惧阿片类药物“成瘾”具有普遍性意义,其历史渊源,是来自鸦片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也是阿片类药物在疼痛治疗中的主要障碍。 而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阶梯止痛方案》以来的20多年中,国际上大力提倡在慢性疼痛中使用吗啡和其他阿片类止痛剂的口服控缓释剂型(以美施康定、奥施康定为代表),这类制剂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使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吸收,血药浓度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止痛浓度,不会造成血药浓度迅速上升,达不到成瘾的浓度,因而是安全的。 所谓成瘾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虽然近年来癌痛治疗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滥用阿片类药物的人数却呈现下降的趋势,证明阿片类止痛药物医疗用药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因此,对剂量需求的增加并不是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信号,随着疾病的缓解,疼痛减轻,阿片类药物剂量是可以逐步减少的。 另外成瘾性的发生率与药物的给药方式有关。静脉注射大量止痛药物,使血内药物浓度突然增高,脑内浓度也明显增高,超过所需要的止痛药浓度,易成瘾。在慢性疼痛中采用阿片类药物的控缓释制剂,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使血内药物浓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成瘾的现象及其罕见。 在临床中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包括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吗啡片,美沙酮片,盐酸丁丙诺非注射剂,盐酸二氢埃托啡舌下含片,吗啡栓剂等。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以止痛治疗为目的,阿片类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应用考试试题答案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应用考试试题答案(2014) 选择题 1.()的适应证是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A A. 秋水仙碱 B. 别嘌醇 C. 吲哚美辛 D. 双氯芬酸钠 2.胃食管反流病初始治疗首选() B A.多潘立酮 B.奥美拉唑 C.甲氧氯普胺 D.复方氢氧化铝 3.大便培养出()可以确诊细菌性痢疾 C A.绿脓杆菌 B.大肠杆菌 C.志贺菌 D.军团菌 4.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错误的是() B A.应足量、足疗程治疗

B.遵循联合用药原则 C.治疗采取剂量逐步递增的原则 D.减药宜慢 5.踝关节扭伤可使用弹力绷带、石膏或支具固定踝关节()周,有利于韧带的修复 C A.5~7 B.3~5 C.2~3 D.1~2 6.以下哪项不属于吡喹酮常见的不良反应() A A.听力下降 B.恶心、腹痛 C.乏力 D.头昏、头痛 7.口服大剂量叶酸可以影响微量元素( )的吸收 D A.钙 B.铁 C.硒 D.锌 8.()用于慢性迁延型肝炎伴谷丙转氨酶升高者;也可用于化学毒物、药物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者 D

A. 精氨酸 B.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 C. 熊去氧胆酸 D. 联苯双酯 9.腹膜透析液的禁忌证不包括() D A. 广泛肠粘连及肠梗阻 B. 腹部皮肤广泛感染 C. 高分解代谢者 D. 顽固性水肿 10.下列()情况应慎用巯嘌呤 A A.出现相应的严重感染或明显的出血倾向 B.绒毛膜上皮癌 C.恶性葡萄胎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1.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D A.注射局部红肿浸润轻 B.一过性发热反应

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9

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9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B1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 A.全面的智能减退B.幻觉妄想C.近事遗忘、错构、虚构D.阿一罗瞳孔E.人格改变(分数:6.00) (1).麻痹性痴呆的主要特征(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2).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特征(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3).柯萨科夫综合征的主要特征(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A.氯氮平B.氯丙嗪C.氟哌啶醇D.苯巴比妥E.地西泮(分数:6.00) (1).不宜用于治疗癫痫性精神病的是(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2).常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是(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3).常用于治疗谵妄的兴奋状态的是(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二、 A3/A4型题(总题数:3,分数:18.00) 患者男,22岁。诉全身疼痛伴恶心、腹痛1天前来就诊。患者表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流涕流泪、震颤、恶心、呕吐。体查发现患者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上肢静脉有多处陈旧性针痕。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大便常规、血常规、腹部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否认有药物滥用史,但乞求医生注射哌替啶止痛。(分数:6.00) (1).为了作出正确的诊断,对该患者最需要做的是(分数:2.00) A.再次询问用药史 B.脑脊液检查 C.给予哌替啶注射 D.给予止呕药物 E.尿毒品检测√ 解析:解析:就该患者的症状和体格检查发现,应高度怀疑是阿片类物质依赖的戒断症状,尽管患者否认,仍需进行检查。目前确认是否有阿片类物质滥用的最好方法是对被检查者的尿液进行毒品检测,一般1周内使用了阿片类物质都可以检测出来。其他选项所提供的方法不是确定诊断的方法。 (2).一旦尿吗啡检测阳性,对患者目前的处理正确的是给予(分数:2.00) A.纳曲酮 B.纳洛酮 C.丁丙诺啡√ D.吗啡 E.心理暗示 解析:解析:阿片类物质依赖者急性戒断症状最有效的治疗是替代治疗,包括美沙酮和丁丙诺啡。吗啡虽然也可以缓解戒断症状,但它本身就是很强的成瘾物质,不能用来治疗阿片类物质成瘾。纳洛酮和纳曲酮作为阿片受体阻滞剂,反而可以诱发戒断症状。 (3).对该患者长期治疗方案不包括(分数:2.00) A.美沙酮维持治疗 B.社会心理干预 C.纳曲酮治疗 D.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 E.苯二氮卓类维持治疗√ 解析:解析:阿片类物质成瘾的长期治疗包括康复治疗(阿片受体阻滞剂、心理社会干预等)及美沙酮维持治疗等。苯二氮卓类药物在海洛因成瘾者戒断症状明显时可以短期使用以缓解焦虑,改善睡眠,当戒断症状消失后,由于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作用于GABA递质系统,而海洛因主要通过阿片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系统导致成瘾,所以此时使用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加上海洛因成瘾者本身具有容易成瘾的素质,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会导致新的药物成瘾,所以不使用苯二氮卓类维持治疗。 患者男,21岁。急起兴奋,乱语,说有人要杀他,行为冲动6个小时入院。仔细追问病史,患者6小时前和朋友在歌厅唱歌时一起服用冰毒,具体剂量不详,服用后不久开始出现症状。患者既往没有类似发作,但经常服用此类物质超过半年。(分数:6.00) (1).该患者诊断首先要考虑(分数:2.00) A.躁狂发作 B.精神分裂症 C.苯丙胺中毒√ D.分离转换性障碍 E.焦虑症 解析: (2).对此患者目前的处理正确的是(分数:2.00) A.纳曲酮 B.纳洛酮 C.丁丙诺啡 D.吗啡

阿片类药物简介

阿片类药物的简介 一.分类 1.按化学结构分类分为吗啡类和异喹啉类,前者即天然的阿片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后者主要是提取的罂粟碱,不作用于阿片受体,有平滑肌松弛作用。 2.按来源分类该类药物又可分为天然阿片类、半合成衍生物(如双氢可待因、二乙酰吗啡)和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合成药物又分为4类:①苯哌啶类(phenylpiperidine derivatives),如哌替啶、芬太尼等;②吗啡烷类(morphinenans),如左吗喃、左啡诺(levorphanol); ③苯并吗啡烷类(bengmorphans),如喷他佐辛;④二苯甲烷类(diphenylmethanes),如美沙酮(methadone),右丙氧芬(dextroproxyphene)、镇痛新(pentazocine) 3.按受体类型分类可分为μ、κ、δ受体激动剂,该3种受体的分子结构已被确定,并被成功克隆。然而阿片类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布以及对不同阿片受体配型的结合能力存在差异。阿片受体内源性配体为脑啡肽、强啡肽和内吗啡肽(endomorphine)。这些五肽物质分别有不同的基因编码,对不同阿片受体的亲和力不同。脑啡肽对δ受体有较强的选择性,强啡肽对κ受体有较强的选择性,μ受体的内源性配体为内吗啡肽,内吗啡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与μ受体成镜像分布,其结合力比对δ和κ受体强100倍以上。而以前所认为的β内啡肽并不是μ受体的内源性配体。 4.按药理作用分类阿片类镇痛药又可分为激动药(吗啡、芬太尼、

哌替啶等),激动—拮抗药(喷他佐辛、纳布啡等),部分激动药(丁丙诺啡)和拮抗药(纳洛酮、纳曲酮、去甲纳曲酮等)。 5.根据阿片类药的镇痛强度分类临床分为强阿片药和弱阿片药。弱阿片药如可待因、双氢可待因,强阿片药包括吗啡、芬太尼、哌替啶、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弱阿片药主要用于轻至中度急慢性疼痛和癌痛的治疗,强阿片类则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的辅助用药以及术后镇痛和中至重度癌痛、慢性痛的治疗。 二.作用与临床应用 主要作用就是镇痛镇静、中枢性镇咳、缩瞳、止吐、扩张血管、收缩平滑肌、抑制呼吸。广泛应用于术前准备、全麻诱导与维持、术后镇痛、分娩镇痛、局麻强化、慢性疼痛和癌痛治疗。 三.作用机制 通过增加钾离子外流使突触后膜超极化 突触前作用阻止钙再摄取,因而抑制神经递质释放,阿片类药物已被证明能够抑制许多神经递质的释放,包括P物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和5羟色胺等 阿片类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不同位点,可产生特殊的镇静和兴奋作用,例如,吗啡兴奋迷走神经核,而抑制仅隔数毫米远的呼吸中枢. 神经元兴奋机制往往是对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抑制 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机制是多平面的:外周神经有阿片受体;阿片药物可与位于脊髓背角胶状质(第二层)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 P 物质的释放,从而阻止疼痛传入脑内;阿片物质也可作

常见药物中毒总结

常见药物中毒总结

————————————————————————————————作者:————————————————————————————————日期:

常见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是因用药剂量超过极量而引起的。误服或服药过量以及药物滥用均可引起药物中毒。药物中毒不仅引发相应的毒性反应,还可引起患者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 药物中毒的鉴别诊断比较复杂。首先应区分病人出现毒性症状是由于病情发展所致,还是因用药引起,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遇有皮疹突然发生,应考虑与药物有关。医生要特别询问服药史,用药品种、剂量和时间,还要熟悉每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患者家族药物毒性反应史。中毒症状潜伏期对诊断的参考意义很大,多数为1~2天,最多不超过10~12天。 因此预防药物中毒更加重要。首先要了解药性和用法,严格管理,患者应按医嘱合理用药,遇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就医。同时要做好药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加强毒物宣传,普及有关中毒的预防和急救知识。加强毒物管理,严格遵守毒物的防护和管理制度,加强毒物的保管,防止毒物外泄。防止误食毒物或用药过量,药物和化学物品的容器要另标签,医院用药要严格查对制度,以免误服或用药过量。 本节介绍了阿片类、巴比妥类、吩噻嗪类和阿托品类四种常见药物的中毒和解救。 一、阿片类药物中毒 阿片类药物属于麻醉药品,这类药物包括吗啡、可待因、美沙酮、芬太尼等,应用较广,过量使用可致中毒,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和烯丙吗啡是阿片类药物中毒的特效解救药物。 (一)中毒机制 1.中毒机制阿片类药物主要激动体内阿片受体,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但以抑制为主。吗啡可抑制大脑皮质的高级中枢、延髓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和咳嗽中枢,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及其括约肌张力,减慢肠蠕动,对支气管、胆管及输尿管平滑肌也有类似作用;大剂量吗啡还可促进组胺释放,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升高。 2.常见阿片类药物中毒量吗啡成人中毒量为60mg,致死量为250mg;阿片浸膏的口服致死量为2~5g;可待因的中毒剂量为200mg,致死量为800mg。原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病、慢性肺病等的患者更易发生中毒;饮酒者在治疗剂量也可导致中毒;合用巴比妥类催眠药时易致中毒。 (二)临床表现

他汀类药物有哪些主要的副作用

她汀类药物有哪些主要得副作用她汀类药物(statins)就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与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她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 V、脂蛋白得合成与分泌。 她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她丁、辛伐她汀、普伐她汀、美伐她汀)与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她汀、阿托伐她汀、西立伐她汀、罗伐她汀、pitavastatin)就是最为经典与有效得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得治疗。 她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得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与抗血栓等作用。 结构比较: 辛伐她汀(Simvastatin)就是洛伐她汀(Lovastatin)得甲基化衍化物。 美伐她汀(Mevastatin,又称康百汀,pactin)药效弱而不良反应多,未用于临床。目前主要用于制备它得羟基化衍化物普

伐她汀(Pravastatin)。 体内过程: 洛伐她汀与辛伐她汀口服后要在肝脏内将结构中得其内酯环打开才能转化成活性物质。 相对于洛伐她汀与辛伐她汀,普伐她汀本身为开环羟酸结构,在人体内无需转化即可直接发挥药理作用,且该结构具有亲水性,不易弥散至其她组织细胞,极少影响其她外周细胞内得胆固醇合成。 除氟伐她汀外,本类药物吸收不完全。 除普伐她汀外,大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 有效控制血脂成了众多血脂异常患者及家属迫切需要解决得问题。有得患者从某些媒体上、广告上听说了哪种药物好,就自行去购买服用;有些人一听说她汀类药好,就非要医生给她开她汀类药物不可。殊不知,药不对症,即使用了她汀类药物,效果也不一定好,这就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因为她汀类药物有它得适应人群,并非人人皆可。 人体血液中脂质一种或几种成分得升高或降低,叫做血脂异常。过去,将其中某些脂质成分得升高称为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现在则统称为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主要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脂代谢异常就是由先天性遗传基因缺陷、后天得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以及其她环境因素等引起,比如普通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

-常见的药物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

常见的药物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 1. 巴比妥类(Barbiturates)中毒症状头痛,眩晕,语言迟钝,眼球震颤,神志模糊,先兴奋,后昏睡,瞳孔大小不变等,唇青紫,尿少,黄疸,肝功能损害,肺水肿,呼吸浅而不规则,脉弱,血压和体温均降低,尿量减少,最后尿闭,休克,最后可因呼吸抑制,循环竭而导致死亡。解救措施⑴洗胃;⑵硫酸钠导泻;必要时也可高位灌肠;⑶保温,注射呼吸道畅道畅通;⑷深度昏 迷时给中枢兴奋剂(美解眠注射液);⑸吸氧;⑹静注高不渗葡萄糖液咻肝、利脲、防治脑水肿;⑺用透析疗法促进毒物排除;⑻对症治疗。 2.苯妥英钠(大仑丁)(Diphenylhydantoin sodium)(Dilantin)中毒症状恶心,呕吐,止腹剧痛,头痛,眩晕,心悸,视力障碍言语,不清,吞咽困难,黄疸,发热,皮疹,共济失调,精神错乱,瞳孔放大,昏边,血压降低,呼吸衰竭等。解救措施⑴温开水洗胃;⑵导泻;⑶静脉补液;⑷给中枢兴奋剂;⑸透析疗法;⑹对症治疗 3.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 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呕吐物带血,腹痛,腹泻,和肠出血,呼吸困难,发绀,嗜睡,昏迷,抽搐,知觉丧失,偶有谵妄,血压和体温降低,心律失常,瞳孔缩小,黄疸,肝大,蛋白尿,血尿,最后可因休克、呼吸衰竭而死亡。 解救措施⑴洗胃;⑵导泻;⑶静滴10%葡萄糖液维生素C;⑷吸氧;⑸保温;⑹抗休克⑺对症治疗。 4. 副醛(聚乙醛)(Paraldehyde)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口有特殊臭味,兴奋,面红,头痛,晕厥,肌肉松弛,呼吸短促,瞳缩小,脉速,血压降低,昏迷,最后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解救措施⑴洗胃;⑵导泻;⑶静脉补液;⑷深度昏迷,给中枢兴奋剂;⑸吸氧,必要时行人工呼吸; ⑹保肝;⑺对症治疗. 5. 氯丙嗪类(氯丙嗪、乙酰普马嗪、奋乃静、三氟拉嗪)(Chloromazine Acetylpromazine Perphenazine Trifluoperazine) 中毒症状表情淡漠,嗜睡、轮弱无力恶心,呕吐,皮疹,紫癜,对光敏感,哮喘,发热,畏寒,厌食,上腹不适,便秘或腹泻、帕金森氏综合征,粒细胞减少,黄,蛋白尿,中枢神经系统明显抑制,低血压及体温降低,呈人工冬眼及休克状态。 解救措施⑴误服生不超过6小时者应先洗胃;⑵平卧,不可搬动头部,以防体位性休克;⑶补充血

他汀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他汀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现在,他汀类药物在降血脂、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等方面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他汀类药物有着“安全”“高效”等美誉,但此类药物应用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 一、他汀种类要注意 他汀类药物种类较多,现今市面上销售的他汀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中成药血脂康胶囊中的主要成分是红曲,其能产生洛伐他汀而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不同种类他汀药物常用口服剂量不同,不同厂家的同种他汀规格也各有差异,在更换服用他汀的种类和厂家的时候,一定要留意药品的规格和使用剂量。 二、何时用药要注意 他汀类药物受食物影响小,进餐对药物发挥作用影响不大,且他汀类药物并无严重的胃肠不良反应,因此,只要做到定时定量,无论是进食前还是进食后服用均可。 大部分他汀最宜在晚上临睡前服用,因为胆固醇合成的高峰在午夜12时左右,睡前用药能让药物作用在午夜达峰,从而达到更好的降胆固醇效果。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因为半衰期较长,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服用。 如果错过了用药时间,应在记起时立即补用,若已接近下一次用药时间,则无需补用,切勿一次使用双倍剂量。

三、肝酶升高要注意 一般而言,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都是安全有效的,但少部分患者在服用他汀之后,会出现肝脏转氨酶升高。对于转氨酶轻中度异常的患者,若是本身有活动性肝炎等严重肝病,则不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若是患者合并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他汀不仅安全有效,还能改善肝脏功能,因此,对于具备他汀适应症的患者,若没有肝肿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等器质性肝损害证据,应积极充分地使用他汀。服用他汀后,只要患者转氨酶无进行性升高(≥3倍正常上限),应继续服药。 四、肌痛反应要注意 肌肉酸痛是他汀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依据肌酸激酶(CK)值是否正常又可以分为肌炎和肌痛,如果CK大幅升高,则可能为横纹肌溶解症,严重的甚至可以危及生命。患者在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时候,只要出现了疑似肌肉不适的症状,就应立即停药,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五、联合用药要注意 联合用药是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肌肉毒性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同时服用阿奇霉素、胺碘酮、罗红霉素、非诺贝特等肝药酶抑制剂,可使他汀类药物血药浓度上升,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部分患者存在有甘油三酯大幅度升高而需要同时服用非诺贝特和他汀的情况,可在早晨服用非诺贝特,晚上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这样可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药物中毒与急救

药物中毒与急救 阿片类药物的急救处理 1.对口服中毒者,可先让其大量饮水,然后灌服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或诱导催吐;同时,还应服用利尿剂和泻药,促进毒物的排泄,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 2.系皮下注射中毒者,应迅速用止血带或布带扎紧注射部位上方,同时冷敷注射部位,以延缓毒物的吸收。必须注意的是,注射部位的结扎处,应每隔15分钟放松l分钟,以免肢体坏死。 3.饮用热咖啡、浓茶,或鱼腥草根煎水加红糖口服。 4. 对故意吸食阿片类药物,染上毒瘾者,应树立信心,认真治疗,对毒瘾至深的人,还应采取强制手段,最好是送戒毒所强制戒毒。 5.对因呼吸困难缺氧或严重昏迷者,应取平卧位休息,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通畅。 阿片类药物中毒原因及表现 阿片类药物主要指的是吗啡、阿片、可待因、杜冷丁、海洛因、罂粟碱、美沙酮、狄奥宁、复方吐根散以及复方樟脑酊等。 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止咳、止泻、麻醉、解痉等作用,临床应用很广;近几年来,由于吸毒和贩毒者的猛增,使阿片类药物中毒的人数也急剧上升。 中毒时首先抑制大脑皮质,然后累及延脑,抑制呼吸中枢。 阿片类中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源性:有的医生和患者,在治疗疾病时,为了减轻某些症状所带来的痛苦;在应用阿片类药物时,不严格掌握其剂量,频繁、过量使用;有的患者在饮酒、催眠、镇痛的同时,也使用阿片类药物,这些都能导致中毒,甚至成瘾,无法摆脱。 2.故意性:故意有两个方面。一种是有的人由于诸多原因,采取服用阿片类药物的方式自杀;还有一种即是故意吸食阿片类药物,以满足已经酿成的毒瘾,其中以吸食和注射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和罂粟碱居多。 吗啡类药物可暂时地兴奋中枢神经,使患者有欣快感;继之抑制大脑皮层和呼吸、血管运动中枢。连续使用数次即可成瘾。吗啡的成人中毒量为60毫克,致死量为250毫克。其他同类药物的中毒量依其有效成分不同而异。小儿、孕妇对此类药物极敏感,应禁用。 阿片类药物中毒表现为:急性中毒有短暂的欣快感和兴奋表现。轻者有头痛、头晕、心跳加快、恶心呕吐及多汗、血压下降等症状;重者有面色苍白、粘膜紫绀、呼吸浅缓、昏迷、瞳孔缩小、诣妄、脉搏细弱等表现,晚期昏迷加深,体温下降、休克或呼吸麻痹,多在12小时内死亡。 当安眠药中毒以后 当发现有人服用过量后昏睡在床上,你首先该怎么办? A、催吐,或帮服药者抠出口腔中可能残留的药物。 B、寻找是否有残留药物的瓶子,然后将服药者送医院抢救。 C、检查服药者是否还有呼吸,再决定是否将其送医院。 正确处理假如属于误服安眠药,剂量一般不会太大,大多表现为精神疲软或想睡觉,但不至于昏睡不醒。假如属于服安眠药自杀,剂量一般较大,多数为镇静催眠药中毒,副作用较大,表现为昏睡、昏迷,甚至有的人被发现时已经呼吸、心跳停止。一旦发现有人服用过量的安眠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