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北师大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北师大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北师大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再认识(一)

[教学内容]

轴对称再认识(一)(第21~22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能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的过程,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正确地表示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能分别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特点吗?

师:同学们对于这些平面图形都很了解,如果我把它们进行对折,就会发现它们的另一个特点。

生:判定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师:关于轴对称的知识你有哪些了解?生介绍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对称轴。

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关于轴对称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师: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中的平面图形)小组合作,学生先猜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然后通过对折来验证自己的结论。大胆进行交流,养生引导学生说清楚判断的依据。从而选

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特殊的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下面,你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让它的长和宽分别是6个格和4个格,不用折纸的办法,你还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师:你能画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吗?任先一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学生独立尝试,然后进行交流。

师:画对称轴时一般用点来画线,也就是用虚线来表示对称轴。学生练习画其他图形的对称轴。

师:通过对白和画图,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得出: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菱形有两条对称轴,特殊的四边形有一条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第1、2题。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轴对称再认识(二)

[教学内容]

轴对称再认识(二)(第23~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图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经历画图的过程,掌握画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还记得照镜子的游戏吗?我们来玩玩照镜子的游戏吧!生:照自己、图形、数字??

回忆通过照镜子的游戏我们学会了什么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回答出镜子里和镜子外面所形成的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两边对称、大小相等、距离相等、方向相反??

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轴对称图形的这些特征继续学习轴对称的知识。(板书课题:轴对称再认识(二))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主题图1(半个小房子)

1、图中画了什么?完整吗?

2、借助我们学习的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你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

3、如果要你画,你在中一半里都要画什么?

4、出示教材主题图中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的整个房子,他画的对吗?

5、学生自主观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6、引导学生发现他画的小房子不对称,不对称的原因是房子右下方的长方形与左下方的长方形距离对称轴的格数不一样多。

7、你能试着画出正确的小房子吗?要注意什么?

8、学生画好后总结:房顶左边的三角表距离对称轴三格,右边也要距离对称轴三格,左边墙体距离对称轴两格,右边墙体也距离对称轴两格,大门左右距离对称轴都是1格。

9、出示教材主题图 2.你能试着沿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图形的另一半吗?

10、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讨论,初步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步骤和方法。

11、引导学生汇报总结。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线段的相交点、端点等。

(2)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画出所给图形的另一半。

12、结合方法再次修正自己的作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3页下图。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1、2题。

3、自己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课堂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画轴对称图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反思]

平移

[教学内容]

平移(第25~26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和竖直方向连续平移两次。

[教学重点]

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方向和距离。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电脑出示: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图形做平移运动。图形往哪个方向平移的?

它向右或左平移了几格?怎么知道的?

2、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图形平移了几格。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3、揭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画水平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出示教材主题图,提出要求: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学生试着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

教师巡视,找出学生典型错题,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把两个图形间的距离误解为一个图形平移的距离;平移的方向不对;平移后的图形形状或大小与原图形不符??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先要确定方向,可以画个小箭头代表向左平移,再找到图形中关键的点,小旗四个顶点和旗杆下方的点,然后把关键点先平移相应的格数,最后连点成线,画出与原图相同的图形。平移后的小旗只是位置变了,但是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

学生订正自己的答案。

2、探索画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试着把小旗向上平移4格,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平移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向上平移小旗的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向左平移还是向上平移,只是平移的方向不同,方法基本相同。

3、总结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第一、选点。也就是在原图形上选择几个决定图形形状和大小的点,如正方形的四个角上的顶点。

第二、移点。也就是按要求把选择的点向规定的方向平移规定的格数。

第三、连点成形。

三、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1、在方格纸上画出小船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引导学生画出两次平移的图形,画完后交流平移过程。

2、完成教材第25页第1、2、

3、4题。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平移图形的方法)

[教学反思]

欣赏与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与设计(第27~2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轴对称、平移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轴对称、平移现象。[教学难点]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在本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图形变换的知识?(轴对称、平移)师: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和平移的现象,这两种现象有什么特点?生自由汇报。

二、欣赏图案

1、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一名小小设计师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设计》,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我想你们就一定能设计出美丽的图案。板书课题:欣赏与设计

2、图案欣赏。

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图案。

3、说一说。

师:上面这几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变换得到的?

小组讨论,再进行交流。

4、想一想。

出示课件。

仔细观察这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同桌交流汇报。请你在方格纸上继续画下去。

三、设计图案

1、利用轴对称、平移设计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3、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互评。

四、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第28页练一练第1、2、3、4题。

[课堂总结]

轴对称和平移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工艺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他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轴对称和平移》5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第1课时轴对称再认识(一) [教学内容] 轴对称再认识(一)(第21~22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能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的过程,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正确地表示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能分别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特点吗? 师:同学们对于这些平面图形都很了解,如果我把它们进行对折,就会发现它们的另一个特点。 生:判定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师:关于轴对称的知识你有哪些了解?生介绍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对称轴。 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关于轴对称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师: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中的平面图形)小组合作,学生先猜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然后通过对折来验证自己的结论。大胆进行交流,养生引导学生说清楚判断的依据。从而选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特殊的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下面,你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让它的长和宽分别是6个格和4个格,不用折纸的办法,你还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师:你能画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吗?任先一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学生独立尝试,然后进行交流。 师:画对称轴时一般用点来画线,也就是用虚线来表示对称轴。学生练习画其他图形的对称轴。 师:通过对白和画图,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得出: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菱形有两条对称轴,特殊的四边形有一条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第1、2题。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1课时图形的平移 数海启航 1.下面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是平移的,在□里画“√”。 缆车的运动□汽车方向盘□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2.看图填一填。 ⑴两座房子都是向()平移的。()号房子平移得长一些,1号房子平移了()格,2号房子平移了()格。 ⑵()号长方形向下平移5格可以得到()号长方形,1号长方形向()平移()格可以得到3号长方形。 3.下面哪些图案可以由“基本图形”通过平移得到?可以的,在里画“√”. □ □ □ 乘风扬帆 4.按要求画一画。

⑴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 ⑵平行四边形向上平移2格。 思维冲浪 5.如下图,先将三角尺靠在一根直尺上,沿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段,把三角尺沿着直尺向右平移3厘米,沿三角尺的同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段,继续向右平移3厘米,再画一条线段。这样画出了三条线段。这三条线段互相()。 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 数海启航 1.填一填。 ⑴左图中,从3:15到3:30,分针将会按()时针方向旋转()°。 ⑵①图形①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就到图形()的位置。 ②图形②绕点O()时针旋转90°就到达图形③的位置,图形②想到达图形①的位置可以绕点()逆时针旋转()°。 ③图形③绕点O()时针旋转()。可以到达图形①的位置,如果图形③绕点O()时针旋转()。也可以到达图形①的位置。 ⑶左边的盘秤上已有()千克的物品,再加入()千克的物品,可以使指针顺时针旋转90°。 2.观察下图,想一想,填一填。

⑴四边形甲是四边形乙绕点A按()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⑵四边形甲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四边形乙。 乘风扬帆 3.画一画。 ⑴①把梯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②把三角形绕点B逆时针旋转90°。 ⑵①把三角形小旗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②把平行四边形小旗绕点B逆时针旋转90°。 ③把梯形绕点C顺时针旋转90°。 思维冲浪 4.下面哪些图案可以由“基本图形”通过旋转得到?可以的,在□里画“√”:不可以的,在□里画“×”。 □ □ □

《第四单元 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旋转、平移、轴对称 第1课时旋转与平移现象(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9~70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及生活经验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2、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3、通过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感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在感知、操作中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准备】 教具:与例1、例2情景图相似的蕴含旋转与平移现象的现实情景录像。 学具:每位学生自带一根稍粗些的线和一颗略大些的纽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提问: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都有些什么游乐项目?其中你玩过哪些游乐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经历的情况自由发言)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游乐场一起去发现其中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 [点评:简单的谈话,唤起了学生生活的回忆,架起了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二、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1、情景观察,初步感知 (1)播放与例1、例2情景图相似的游乐场动画录像。(录像中包括开碰碰车、转转椅、玩风车、转滚筒、开水龙头洗手、滑滑梯、推积木、小猴滑滑竿……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注意在播放游乐场动画录像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 (2)学生观看录像。 (3)学生围绕“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的问题进行汇报(提示学生可以用手势动作模仿物体的运动)。 学生模仿物体运动时可重点重现物体运动的状态并定格在屏幕的旁边。 [点评:通过游乐场的动画情景实例播放,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借助手势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表象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合理分类,再次感知 (1)老师引导给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分类。 提问:物体运动的方式一样吗?能不能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分类?(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进行分类。

【教学设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本单元是在已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为后续学习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知识做好铺垫。 1、使学生经历观察实例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进行简单的平移、旋转;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在认识平移、旋转、轴对称以及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感受图形的变化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在方格纸上沿水平或垂直方向进行简单的平移; 2、能在方格纸上将物体旋转90°; 3、能画出简单图形的所有对称轴,能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1、能在方格纸上将物体旋转90 ; 2、能画出简单图形的所有对称轴,能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平移和旋转(第1课时) 课件。 一、导入 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为旋转。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讨两种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 二、学习新知 (一)认识平移 1、讲解例题 例一: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PPT演示小船图、金鱼图的运动。 提问: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明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板书:平移) 提问:这些运动有什么不同点?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明确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提问: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指导:思路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所以小船图向右平移了9格。思路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所以小船图向右平移了9格。 提问: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指导:看金鱼图上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7格,所以金鱼图向右平移了7格。 2、试一试 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你是怎样画的,与同学互相交流。

小学三年级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新教案

(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线段或关键点,借助三角板作关键线段的垂线,或者作关键点与旋转点所在线段的垂线; (2)从旋转点开始,在所作的垂线上量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取点,即所找的点是原图形关键点的对应点; (3)参照原图形顺次连接所画的对应点。 关键线段:水平的、竖直的、过旋转点的线段。 【典型例题】 1、连一连。 荡秋千缆车的运动 拉抽屉平移摩天轮的运动 翻课本旋转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 2、实践与操作 1、(1)将先向下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13格。 (2)将平行四边形沿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 三、轴对称图形 1、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注意:对称轴是直线,既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画时不用实线,用虚线(虚线、尺子、露头) 2、轴对称图形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对称点: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4、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关键: 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的对称点,要按照顺序将对称点连接起来。 5、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数量也不同,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典型例题】 1、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 【习题分析】 一、填空。 1、时针从9:00到12:00,旋转了()°。从3时到3时15分,分针旋转了()°。 2、体育课上,老师口令是“立正,向左转”时,你的身体()旋转了()°, 口令是“立正,向后转”时,你的身体()旋转了()°。 3、我们戴的红领巾是一个()形,它又是一个()图形。 4、 (1)图形1绕点0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所在的位置。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秘密

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秘密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都是平面图形的基本变换.他们之间存在着许多有意思的秘密,这秘密究竟是什么呢? 在一次关于图形变换的考试中,记得有这样一题: 如右图,请说出甲树是怎样由乙树变换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同学都写出了错误的答案:乙向右平移AB 的距离,带绕点A 顺时针旋转30°等到甲。为什么会造成这种错误呢?首先,同学们没有仔细观察这个两棵树的特征或不明白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意义。 一、平移变换转化为轴对称变换 如下图,已知△ABC ,直线l ∥k 且距离为a ,画△ABC 关于直线m 对称的△A ′B ′C ′,再画△A ′B ′C ′关于直线n 对称的△A ″B ″C ″。 60° 90°

那么△A″B″C″能否看成△ABC平移得到的呢? 事实证明这是可以的,即△ABC沿对称轴l(k)垂直方向平移2a个单位即可得到 △A″B″C″。 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一般结论:当对称轴平行时,两次轴对称相当于一次平移,且平移的方向垂直于对称轴,平移的距离是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的2倍。 二、旋转转化为轴对称变换 如下图,已知△ABC,直线l,k相交于点O,且夹角为a(0°<a≤90°),画△ABC 关于直线l对称的△A′B′C′。再画△A′B′C′,关于直线k对称的△A″B″C″。 观察图形,我们就可以发现△A″B″C″就是由△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2a°得到的。 由此可猜想归纳一般结论:当两条对称轴相交于一点时,两次轴对称相当于一次旋转,且旋转中心为对称轴的交点,旋转角为对称轴夹角2a°,旋转方向与第一条对称轴旋转a的角度得到第二条对称轴的位置的方向一致。 数学中像这样的秘密还有很多,只是你还没有打开你智慧的窗口去感受它们,多去留意它们,你就会探索的路上收获丰硕的果实。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八册P1—9: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 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画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使学生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使学生在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的与变换的兴趣,进 一步感受对称美、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1、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学会平移简单图形的方法; 2、体验旋转和学会把方格纸上图形旋转90°; 3、用折纸的方法认识和确定对称轴,学习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 1、把一个图形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法旋转90°; 2、怎样画出一个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3、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认识对称轴………………………………1课时 图形的平移………………………1课时 图形的旋转………………………………1课时 练习一………………………………1课时

第一课时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八册P1-2:例题1、“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 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1、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 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位置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方法以及平移后图形的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用手势和箭头表示。 二、新授 1、出示例题1 提问: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先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1: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 9 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 9 格。 生2: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 9 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 9 格。 3、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先数一数,再与同学交流。 (金鱼图向右平移了7格,看对应点之间平移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 4、讨论:把金鱼图再向右平移4格,你会画吗?试一试看。怎么画才不会画错?

最新版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和平移》教案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教学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一)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剪纸、平面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 二、自主探究。 1、看过这么漂亮的图形,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2、折一折,剪一剪。 3、明确什么是对称图形?了解“对称轴。” 4、画一画 三、生活中的图形。 四、动手做。书上22页第3题。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二)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平面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二、自主探究 1、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的对吗?

2、讨论并说明理由。 3、请你画完整,在小组内说说你画图的依据或方法。 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平移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看书中的三幅图,了解什么是平移。 二、说一说,丰富对平移与旋转的认识。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生活中的轴对称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1.轴对称现象 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轴对称现象 总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_____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___________. 说明: 1)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 2)对折; 3)重合。 1. 下面这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是() (1)正方体(2)长方体(3)平行四边形(4)等腰梯形(5)直角梯形(6)圆 A(1)(2)(4)(6) B(1)(2)(3)(5) C(1)(2)(3)(4) D以上均是 2. 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 A 1条 B 2条 C 4条 D无数条 3. 下列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的是() A 线段 B 射线 C 直线 D 角 4.下列图中的轴对称图形有:,若是请画出其对称轴。 (1)(2) (4) (5) (6)(8)(9)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在轴对称图形或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________垂直平分,__________相等,____________相等。 例1如图是一个图案的一半,其中的虚线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画出这个图案的另一半。

2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 //,D C 的位置上,E / D 与BC 交于G ,若∠EFG=55o ,求∠1度数. 3.如图所示:∠A=90o ,E 为BC 上的一点,A 点和E 点关于BD 对称,B 点和C 点关于DE 对称,求 ∠ABC 和∠C 的度数。 4. 如图,已知封闭折线ABCD 与///// A B C D A 关于直线MN 对称则 AD= _, ∠ADC= BC= , / B B // // 被 MN 垂直平分的线段: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ABC 与△DEF 关于直线l 成轴对称 ①请写出其中相等的线段; ②如果△ABC 的面积为6cm,且DE=3cm ,求△ABC 中AB 边上的高h 。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1.下列各种图形,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能找出对称轴吗?

(完整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练习题

一、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1升降国旗2拧开水龙头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4拉动抽屉 5吊扇在空中运动6乘坐电梯7转动转盘8指针运动 属于平移的有:属于旋转的有: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2)电风扇的运动是()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 (3 ②电风扇的运动③拔算珠 (4左图是图形经过()得到的。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 (5)右图中,从图①到图②是()得到的,从图②到图③是()得到的。 A、向右平移7格 B、向右平移9格 C、向右平移11格 D、向下平移1格 E、向下平移5格 F、向下平移9格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乘直升电梯从一楼上到二楼B.钟表的指针嘀嗒嘀嗒地走 C.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行驶D.汽车在平坦笔直的公路上行驶 (7)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B.等腰三角形C.平行四边形D.扇形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移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B.平移改变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C.平移只改变物体的位置(9)下面图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等腰梯形③平行四边形④等边三角形 (10)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 ①30°②60°③90°④180° 三、判断对错.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 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 3.利用平移、对称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图案()。 四、想一想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打“√”,是旋转的画“○”。 1、小明向前面走了3米。□ 2、树上的水果掉在了地上。□ 3、汽车的轮子在不停地转动。□ 4、火箭发射升空。□ 5、风扇的叶子在转动。□ 6、拧开水龙头。□ 7、大风车在转动。□8、射箭运动员把箭射在靶子上。□ 9、小明推教室的门,门被打开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一课时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平移与旋转是新课标“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是: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将点按指定的方向和格数平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棋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在生活中,很多物体都在运动着,而他们的运动方式却各不相同。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切入正题。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例如上学交通方式等等,既贴近生活,又能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学习新知 (一)认识平移 1.出示例1图 (1)依次出示3个运动的画面(火车、电梯、和国旗的运动)。 提问:你感觉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明确这些运动都是沿着直线的运动。 指出:像图中火车车厢电梯国旗这样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平移。(板书:平移) 举例: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二)认识旋转。 1.出示例2图 提问:你能看出图中表示的是哪些物体的运动吗? 引导:电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面指针做的是怎样的运动呢?你能用手势表示这些运动吗?请小朋友来说一说,并且表示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交流并表示运动方式。X k B 1 . c o m 提问:你知道这些运动有什么特点吗?这几个物体运动时,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固定在那里而没有移动到另一处呢,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交流,明确这些运动都是围绕一点转动。 指出:像图中电风扇叶片、螺旋桨、钟面指针这样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旋转。(课题位置板书:旋转)旋转的特点是绕着一点转动。(板书: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追问:电风扇叶片绕着哪一点转动?螺旋桨和钟面指针呢? 举例:小朋友还在哪里见到过旋转现象?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平移和旋转的物体,对平移、旋转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加动态展示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为认识平移、旋转的教学做好铺垫。 2、学生“试一试”。 (1)做转盘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轴对称图形练习题名校

图 1 图 2 第 五章轴对称图形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下列分子结构模型平面图中, 有一条对称轴的是() 3.如图1,将长方形ABCD 纸片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 '处,BC '交AD 于E ,若22.5DBC ∠=°,则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则图中45?的角(虚线也视为角的边)的个数是()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两个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一定能够完全重合 B .对称图形的对称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 C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其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它们的对称轴 D .平面上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不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5.如图2,△AOD 关于直线l 进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BOC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DAO=∠CBO ,∠ADO=∠BCO B .直线l 垂直平分AB 、CD C .△AO D 和△BOC 均是等腰三角形D .AD=BC ,OD=OC 6.将一个正方形纸片依次按图a ,图b 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c 中的虚线裁剪, 最后将图d 的纸再展开铺平,所看到的图案是(). abcd A B C D

图 3 图 5 图7 图 6 图4 7.如图3,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5cm ,BC=10cm , △ABC 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ACD 的周长 为() A .10 cm B .12cm C .15cm D .20cm 8.图4是小明在平面镜里看到的电子钟示数,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A .12:01 B .10:51 C .10:21 D .15:10 9.把两个都有一个锐角为30°的一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5所示的图形,两条直角边在同一 直线上.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如图6,AB AC =,120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那么DAC ∠ 的度数为(). A .90? B .80? C .70? D .60?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底角的4倍,则顶角的度数为. 12.如图8(下页),AD 是三角形ABC 的对称轴,点E 、F 是AD 上的两点,若BD=2,AD=3,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3.下午2时,一轮船从A 处出发,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向正南方向行驶,下午4时,到达B 处,在A 处测得灯塔C 在东南方向,在B 处测得灯塔C 在正东方向,则B 、C 之间的距离是. 14.如图9,在ABC ?中,ABC ACB ∠=∠,AB=25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 点E ,若BCE ?的周长为43cm ,则底边BC 的长为. 15.如图10,把宽为2cm 的纸条ABCD 沿EF GH ,同时折叠,B 、C 两点恰好落在AD 边的P 点处, 若△PFH 的周长为10cm ,则长方形ABCD 的面积为. 16.在△ABC 中,已知AB =AC ,∠A =36°,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D .在 下列结论中:①∠C =72°;②BD 是∠ABC 的平分线;③∠BDC=100°;④△ABD 是等腰三角形; A E P D G B A C D 图10 图8 图9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第十章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生活中的轴对称 审核:七年级数学组主备:宋兴娅 1、教学目标: (1)认识轴对称的共同特征,探索它的性质,并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找出对称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重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概念。 4、教学难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一、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阅读课本98-100页回答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成轴对称的定义是什么? 3、它们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二)解疑合探: 知识点一: 1、大家看课件出示的图,从中间为界分开,两边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问题1]:这些美丽的图形来自生活,细心观察之后,你能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问题2]: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并与同伴交流。2、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纸和剪刀,把一张纸沿一条直线对折,用剪刀剪出一个图案,再展开,观察所剪的图案折线两侧部分有什么样的特点?(小组合作) (三):质疑再探 1.下面的数字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0 1 2 3 4 5 6 7 8 9 2.下面的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A B C D E F G H M Q 3.你能举几个是轴对称图形的汉字吗? 4.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 5.探究正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 知识点二: 阅读课本99页内容,观察下面两幅图有什么样的特点? 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如果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称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教后反思: 1 / 101 / 1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学设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

《图形的平移》 ◆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 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 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思路说明 本节课通过创设小船和金鱼是怎样运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几个问题:小船和金鱼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明确物体做平移运动时需 要关注两个要素: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小船向右平移的几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图形平移时,顶点和边也会随着平移,顶点和边平移的距离就是图形平移的距离。所以,可以用平移前后图形中对应顶点 的距离来表示图形平移的距离。同时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画出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再一次明确: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必须相同; 引导学生经历变化中寻求不变的过程。 ◆教材分析 例1教学图形的平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现象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包括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关键要素,比较而言,学生在确定平移距离时往往容易 出错,为此,教材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确定评议的距离上。例题以方格纸的形式,呈现了沿水平方向平移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先观察他们是怎样运动的,在比较两者运动有什么相同点 和不同点;接着提出“小船图向右平移几格”渗透图形平移的重要性质,强化对图形平移特 征的感知。而试一试主要引导学生探索画平移后图形的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图 形平移的特征,学会根据图形的方向和距离画平移后图形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北师大版轴对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轴对称教学设 计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一、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的。 新课程理念一直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猜测、验证中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正是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手操作能力,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地位。 通过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平移、旋转、图形变换等知识打好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要求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这种现象是学生所熟知的,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体会其特征并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在活动中学习,主要是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感知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因此,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是重要的;以此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有难度的。 3、教学环境分析 教室有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工具。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图形特征,能够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数学思考 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够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解决问题 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于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由于教材并没有给轴对称图形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主要是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感知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因此“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找图形对称轴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感知来理解其中许多的概念,因此“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将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分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发现和掌握轴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练习题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练习题 一、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1升降国旗2拧开水龙头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4拉动抽屉5吊扇在空中运动6乘坐电梯7转动转盘8指针运动属于平移的有:属于旋转的有: 二、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请各写出两个。 、的运动是平移。 、的运动是旋转。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 (2)电风扇的运动是()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①转动着的呼啦圈②电风扇的运动③拔算珠 (4 左图是图形经过()得到的。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 (5)右图中,从图①到图②是()得到的,从图②到图③是()得到的。 A、向右平移7格 B、向右平移9格 C、向右平移11 D、向下平移1格 E、向下平移5格 F、向下平移9格 四、想一想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打“√”,是旋转的画“○”。

1、小明向前面走了3米。□ 2、树上的水果掉在了地上。□ 3、汽车的轮子在不停地转动。□ 4、火箭发射升空。□ 5、风扇的叶子在转动。□ 6、拧开水龙头。□ 7、大风车在转动。□ 8、射箭运动员把箭射在靶子上。□ 9、小明推教室的门,门被打开了。□ 五、看图填一填。 图①向( )平移了( )格。 图②向( )平移了( )格。w 图③向( )平移了( )格。 图④向( )平移了( )格。 六、移一移,画一画。 (1)画出图1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2)画出图2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 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七、下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B C D 八、下面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 九、这个立体图形是由()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从(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苏教版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辨认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通过活动,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学生通过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辨认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难点: 学生通过活动,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具准备:面具一个,树叶、蜻蜓、蜜蜂、葫芦等图片。面具、透明胶、彩色纸、剪刀等。 学具准备:剪刀、彩色纸,尺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情景活动,感知对称。 教师出示左右不对称的面具:“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面具来上课,大家看看,漂亮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一个正常人的眼睛、耳朵等都是两边大小一样,形状也一样的。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跟他们打个招呼,好吗?”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半,让学生猜出是什么后再贴出另一半。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怎么知道他们的左边和右边是完全一样的?(看出来的) 你们真能干,是看出来的。对呀,观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教师演示两部分完全一样。 你能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他们起个名字吗? 教师小结并揭题:这几个图片,都是从中间开始,左右两边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科学家也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做对称图形。 板书并齐读:对称图形。 二.动手操作,探究“对称轴”。 1.剪一剪,议一议。 教师出示一棵圣诞树。问:“这棵圣诞树是一个对称图形吗?你能用剪刀剪出一棵象这样对称的圣诞树吗?” 生动手剪,教师巡视,选出对称与不对称的各一些展示在黑板上。 师:你认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请说说你是怎么剪的? 生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操作。 说说你想剪什么?用刚才的方法3分钟内剪出一个简单的对称图形,并同桌互相介绍展示。 2.找一找,画一画。 请观察一下,在这些对称的图形中你发现了什么?(一条印、一条线或折痕)

北师大版轴对称一教学设计6篇

北师大版轴对称一教学设计6篇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打好基础。以下是整理的北师大版轴对称一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北师大版轴对称一教学设计1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内容:教材第82页的内容及第84页练习二十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括出轴对称的性质。2.会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点的对应点,再连线。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引入新课1.师:这节课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漂亮的图形,边欣赏边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2.生: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3.师:老师手中的这棵树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呢? 4.指名回答:5.师:那你认为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4.学生回答,师板书(对折完全重合)5.师:对折后折痕所在的位置就是它的对称轴,师边演示画对称轴边说对称轴要用虚线表示,而且要画出头。对称轴你会画吗?6.生拿出准备好的图形纸张练习。7.展示反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8.师:完成得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对于轴对称图形已经掌握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板书课题:轴对称)二、探

究新知,轴对称图形对应点的特征。1、出示书上例1图。师:同学们,你们看,现在老师把这棵松树请到了大屏幕上,我们还能用对折的方法来判断它是轴对称图形吗?怎么办?(请出方格图)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它请到方格纸上,或许有它的帮助你能找到好方法。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先独立思考。(找一找,数一数,连一连你能有什么发现?)2.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后可以和同桌之间交流。3.集体反馈:(1)指名回答。(2)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一组对应点,并说出对应点的特征。4.生独立找对应点5.指名回答找出的对应点。师提问:你能找出O点的对应点吗? 6.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出了那么多的对应点,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轴对称图形有无数组对应点,每组对应点连线和对称轴是垂直的,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板书)7.练习下面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题吗?请你在练习纸上填一填。强调:在找对应点时应该注意什么呀?三、动手操作,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出示课件例2。师:同学们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你能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吗?画之前请先思考一下怎样 才能画得又快又好?2.生独立操作3.反馈:师:谁愿意来说说你们是怎样画的?汇报,引导讲解:第一步:找关键点。第二步:数出距离。第三步:标对应点。第四步:顺次连线。师: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我们在画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呢?小结:我们在补全对称图形时要先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然后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精品教案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说出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2、能够区分判断平移和旋转运动。 3、能够判断生活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4、能够画出图形经过平移后的平移图形。 5、初步了解如何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与思考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区分判断平移和旋转运动;初步判断轴对称图形;画出图形经过平移后的平移图形 难点: 画出图形经过平移后的平移图形;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流程: 、情景引入 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没有见过火车运动,火箭发射运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 们的运动,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相似的运动?

、探究1: 生活中还有这些运动是相似的,说一说他们是如何运动的? 问题1:看完动画后,同学们想一想火车车厢是怎样运动的? 播放ppt 动画演示 答案:我们发现火车车厢沿着一条直线向前运动。 追问:那么电梯又是怎样运动的? 播放ppt 动画演示答案:我们发现电梯沿着直线上下运动。

追问:通过上面的探究,你发现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案:火 车、国旗和电梯的运动都是沿直线运动。火车、国旗和电梯的运动方向没有改变。内容讲解:平移的定义:像火车、国旗和电梯的这样沿着( ()没有改变的运动叫作平移运动。 直线方向 追问: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的现象? 活动1: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左上角;先把它平移到课桌右上角;再平移到右下角。 说说你的体会。 、探究2: 问题2:电风扇的扇叶是怎样运动的?)运动,且运动 最后平移到左 播放动画 经过3 次平移课本又回到了左下角,平移的过程方向没有改变。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1课时图形的平移 数海启航 1.下面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是平移的,在□里画“√”。 缆车的运动□汽车方向盘□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2.看图填一填。 ⑴两座房子都是向()平移的。()号房子平移得长一些,1号房子平移了()格,2号房子平移了()格。 ⑵()号长方形向下平移5格可以得到()号长方形,1号长方形向()平移()格可以得到3号长方形。 3.下面哪些图案可以由“基本图形”通过平移得到 可以的,在里画“√”. □ □ □ 乘风扬帆 4.按要求画一画。 ⑴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

⑵平行四边形向上平移2格。 思维冲浪 5.如下图,先将三角尺靠在一根直尺上,沿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段,把三角尺沿着直尺向右平移3厘米,沿三角尺的同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段,继续向右平移3厘米,再画一条线段。这样画出了三条线段。这三条线段互相()。 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 数海启航 1.填一填。 ⑴左图中,从3:15到3:30,分针将会按()时针方向旋转()°。 ⑵①图形①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就到图形()的位置。 ②图形②绕点O()时针旋转90°就到达图形③的位置,图形②想到达图形①的位置可以绕点()逆时针旋转()°。 ③图形③绕点O()时针旋转()。可以到达图形①的位置,如果图形③绕点O ()时针旋转()。也可以到达图形①的位置。 ⑶左边的盘秤上已有()千克的物品,再加入()千克的物品, 可以使指针顺时针旋转90°。 2.观察下图,想一想,填一填。 ⑴四边形甲是四边形乙绕点A按()时针方向旋转()°得到 的。 ⑵四边形甲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四边形乙。 乘风扬帆 3.画一画。 ⑴①把梯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②把三角形绕点B逆时针旋转90°。 ⑵①把三角形小旗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②把平行四边形小旗绕点B逆时针旋转90°。 ③把梯形绕点C顺时针旋转90°。 思维冲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