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杂鸡饲养管理方法

土杂鸡饲养管理方法



一、什么是土杂鸡

利用我国地方土种鸡与外来肉鸡、蛋鸡进行杂交生产出来的杂交商品代鸡称为土杂鸡。

从制种方法来看,土杂鸡可以用二系杂交方法生产,也可用三系或四系杂交方法生产,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其商品代鸡的外貌特征要求基本一致。

从外观色泽来看,土杂鸡又可分为红羽、黄羽、麻羽和黑羽,脚的颜色可分为黑脚、青脚和黄脚;如用乌骨鸡进行制种,还可生产出土杂乌骨鸡。

由于土杂鸡充分利用了我国地方品种和国外品种的优良特性,所以父母代鸡产蛋性能好,能成批大量生产商品鸡,而商品鸡生长速度快,肉质好,为消费者所喜爱,有着广泛的市场。农户饲养土杂鸡成本低、售价高,可以达到增收的目的,目前土杂鸡养殖已形成一个新的产业。

二、土杂鸡的主要经济类型

1、快大型:这一类土杂鸡因其肉鸡血缘成分较高,所以生长速度快,脚粗壮,个体大,一般50日龄可达到2kg,肉质一般,适合生产分割肉,或制作烤鸡,其料肉比在2.2左右。

2、中速型:其肉鸡血缘成份含量中等,生长速度快于土种鸡而慢于快大型鸡,一般70-90日龄体重达到2kg,肉质较好,适宜各种吃法,料肉比在2.5左右。

3、优质型:这类土杂鸡,肉鸡血缘成份较低或不含肉鸡血缘,生长速度较慢,腿细,一般90-100日龄体重在1.8kg左右,肉质鲜美,风味独特,最受消费者欢迎,料肉比在3以内。

以上三个类型的土杂鸡,如采用放养方式,可使用肉质提高档次,市场上售价更高。

三、饲养方法

土杂鸡饲养管理基本与其他鸡相同,主要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育雏:育雏的成败主要是看成活率,重点抓住以下几点:

①温度:雏鸡出壳买回后,第一周的温度应控制在34-35℃以内,从第二周起,每周降低2℃,直到第六周脱温为止。保温的方法视鸡的多少而定,鸡少可用纸箱和灯泡,即将雏鸡放在箱内,挂上一个60W左右的灯泡,同时放上水瓶、食槽;鸡多可用育雏室,室内用煤炉等加温,但煤烟应用铁管排出室外。为保证温度的准确性,除观察雏鸡的状态外,均应挂温度计,同时勤除粪便。

②光照:育雏第一周要求24小时光照,以保证雏鸡昼夜都能采食和饮水,促进生长发育,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到夜间不开灯。光照和保温可以结合起来进行,纸箱育雏,如遇温度不够,可加开水在容器内用布包起来,置于箱内加热。

③饲养密度:1-14日龄,50-60只/m2,15-21日龄35-40只/ m2,21-44日龄25只/ m2,60日龄以后12只/m2。脱温后的小鸡可笼养、平养或放养,只要密度不超过上述标准均可。

④喂料与饮

水:雏鸡出壳24小时后即可饮水喂食,将育雏料放在料桶内让其自由采食,同时在水杯内放入清水。育雏头20天饮用冷开水,以后可饮用井水或自来水。由于雏鸡采食量少,新陈代谢旺盛,为防止营养不足,头10天必须在饮水中加入8-10%浓度的葡萄糖和水溶性多种维生素。

2、脱温后的饲养:

雏鸡育重40日龄,即可不再加温,但温度不可变化太大。冬季及下雨、大风天气、室温仍应保持在15℃以上,光照为自然光照,饲养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笼养:将脱温后的小鸡转至成鸡笼内饲养,其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空间,鸡不接触粪便,发病少,同时便于抓鸡,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缺点是饲养时间较长的鸡群,应激反应较大,鸡的胸部和腿部容易出现病变。

②平养:平养又可分为网上平养和地上平养。网上平养同于笼养,但鸡的活动量加大,不易发病,当然成本较高;地上平养就是在水泥地上垫上麦草、谷壳、菜籽壳等垫料,将小鸡放在上面饲养,其好处是节约成本,鸡的胸部和腿部不易发生病变,由于土杂鸡活动量大,垫料也不需更换,不足之处是小鸡直接排粪在垫料上,容易诱发某些疾病。

③放养:即早上将鸡放到室外,让其接受阳光照射,接触土壤,同时可找食一些矿物饲料和昆虫,中午和晚上将鸡赶回舍内补喂饲料。这种饲养方法的好处是让鸡回归自然,鸡的肉质特好,售价高,不足之处是需要的场地较大,所以饲养规模有限,此方法适合农户少量散养。

三、饲料的选择和饲喂:

土杂鸡不同于肉鸡,因其生长速度比肉鸡慢,所以饲料的标准及饲养阶段的划分有别于肉鸡。

①1-22日龄:这一阶段饲料的使用与肉鸡相同,可以喂小肉鸡料,饲料营养标准是:代谢能2900大卡/kg,粗蛋白21%。

②22-44日龄:喂中肉鸡料,饲料营养含量为:代谢能2950大卡/kg,粗蛋白18%。

③44日龄以后直至上市出售,喂大肉鸡料,饲料营养含量为:代谢能3000大卡/kg,粗蛋白16-17%,某些生长速度慢、饲养时间长的优质型土杂鸡,粗蛋白可降到15%。

不论用什么饲料,均应氨基酸平衡,价格适中。土杂鸡不能长时间喂粗蛋白含量较高的饲料,否则会引发尿酸盐沉积,造成死鸡。各种饲料均可自由采食,不必限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