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专项训练有解析人教版

实验专项训练有解析人教版

实验专项训练有解析人教版
实验专项训练有解析人教版

1.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好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本实验的选材要求。用于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材料的要求是:①含糖量高,且必须是还原性的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②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便于观察。蔗糖没有还原性,淀粉一般不溶于水且无还原性,它们都不符合要求。马铃薯块茎中含有的糖是淀粉,不合适。用于脂肪鉴定的材料是富含脂肪的种子,花生种子富含脂肪,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用于蛋白质鉴定的材料是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常用的是大豆和鸡蛋清(蛋白)。

【答案】A

【说明】选材时,首先要考虑生物组织中待鉴定物质的含量,其次考虑是否对材料大小有特殊要求。选材时要把握一个原则,即根据实验的原理和目的以及实验材料在实验中的作用来选取,要符合和满足实验要求:现象明显、容易操作、便于观察、来源广泛、容易获得。

2.回答下列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有关问题:

(1)下面是几位同学在实验中的做法,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

甲: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

乙:观察切片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

丙:用卫生纸擦拭目镜

丁:使用低倍镜已看到细胞,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试细准焦螺旋

戊:使用低倍镜看不到细胞,于是换高倍镜期望能看到细胞

己:为了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左上方的一个细胞,在换用高倍镜前应先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2)下列关于实验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

A.低倍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视野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

B.纸层析法分离出的色素,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物质

D.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E.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液泡的运动作为参照物;每个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且流动速度与温度等条件无关

F.在紫色洋葱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

【解析】(1)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对光时不能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否则可能会刺伤眼睛。当镜头不干净时,要用擦镜纸擦拭镜头,不能用卫生纸。高倍镜的视野更小,如果低倍镜下看不到,高倍镜下更看不到。显微镜成像原理是光学成像原理,像与物是倒反关系,装片移动方向与看到的实际操作的方向相反,因此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2)题考查对实验现象的观察。A正确,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高倍镜的特点是:物像大、数目少、视野暗。B正确,由于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而分离,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C正确,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故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D错误,蔗糖是非还原糖。E错误,液泡颜色

和运动都不明显,不宜作为参照物;每个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且速度与温度等条件有关。F正确,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是细胞渗透吸水,细胞液浓度变小,紫色变浅。

【答案】(1)乙、丁(2)D、E

3. 将1 g淀粉放在烧杯中加水煮沸,冷却后,取2 mL淀粉悬浮液和2 mL唾液装入一个玻璃纸袋(半透膜)内,扎紧袋口。然后将它放入盛稀碘液(浅褐色)的烧杯中,袋的扎口露出液面,在37℃条件下保持20 min左右。上述过程中依次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纸袋内最初无色→逐渐变蓝色→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而玻璃纸袋外的液体始终是浅褐色。请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1)最初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逐渐变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玻璃纸袋外液体始终是浅褐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唾液的pH为6.8,胃液(含胃蛋白酶)的pH为2.0。若将唾液和胃液混合,并使混合液的pH为3,混合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中新增加的物质为__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学科内跨章节综合题,重点考查了三个方面的知识:碘遇淀粉变蓝色;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最佳温度为37℃左右,最适pH为6.8;半透膜的特性是只能让某些小分子物质通过,如碘,而像淀粉这样的大分子物质是不能通过的。玻璃纸袋内由无色变为蓝色,是因为碘液进入玻璃纸袋内遇到淀粉发生了颜色反应,一段时间后又变为无色,是因为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完全水解了。唾液和胃液混合,混合液的pH为3,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胃蛋白酶的活性虽然已降低,但还有一定的活性。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唾液淀粉酶被水解成多肽,因此增加的物质是多肽。

【答案】(1)碘液没有进入玻璃纸袋内

(2)碘液逐渐进入到玻璃纸袋内,遇淀粉液显蓝色

(3)玻璃纸袋内的淀粉逐渐被水解成麦芽糖,蓝色渐渐褪去

(4)淀粉分子比较大,不能穿过玻璃纸袋

(5)多肽当唾液和胃液混合后,pH为3的时候,唾液淀粉酶失活,不能消化淀粉,胃蛋白酶仍有活性,但胃蛋白酶不能消化淀粉,此时的唾液淀粉酶被胃蛋白酶消化成多肽。

4. 试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建立一个微型密闭生态系统(不必做对照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供选材料:A.黑玻璃瓶B.透明玻璃瓶C.橡胶塞及密封胶D.河水及河泥E.蒸馏水F.无机盐G.新鲜水藻H.死水藻I.活小鱼

(1)本实验不可缺少的材料是(填代号)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建立起来后应放在____________适宜,并且有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才能较长时间不需喂食和通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开始的,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解析】本题属于原理应用型实验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的应用。要建立一个微型密闭生态系统,肯定需要橡胶塞及密封胶;生态系统只是物质上自给自足,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所以玻璃瓶必须是透明的,植物见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生态系统必须有三大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新鲜水藻可以作生产者,活小鱼作消费者,分解者来自河泥;水不能用蒸馏水,因为蒸馏水溶氧不足;瓶中装水不能太多,要留有一定空间,以便O2和CO2的循环。只有保证合理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瓶中的生物才能存活较长时间。

【答案】(1)B、C、D、G、I (2)温度光照水藻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O2和养料,小

鱼通过呼吸作用为水藻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排泄物被河泥中的分解者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再被水藻利用(3)水藻的光合作用水藻固定的太阳能

【说明】制作小生态瓶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在制作完成的小生态瓶中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密闭的。

(2)小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小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既让里面的植物见光,又便于观察。

(4)小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投放的动物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

(5)生态瓶宜小不宜大,如果模拟的是微型池塘生态系统,则瓶中的水量应为容器的4/5。

(6)小生态瓶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写上制作日期,然后将小生态瓶放在有较强散射光的地方,不能将小生态瓶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否则会导致水温过高,而使水草死亡。

(7)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小生态瓶的位置。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观察方法:

(1)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基质变化。

(2)每天观察一次,同时做好观察记录。

(3)如果发现小生态瓶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经被破坏,观察结束。这时应把从开始观察到停止观察所经历的天数记录下来。

5. 请利用如下实验材料做相关实验,再选择其中的一种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以展示你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才能。

(1)如用上述材料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等实验。你选择的最佳材料依次是(填图中序号即可)_______________。

(2)如用紫色洋葱表皮做完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后,又用此装片观察细胞分裂,结果未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课题:探究镍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甲、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含镍的无机盐

方法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验证镍元素一定是必需元素,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及结果是: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题,既考查实验材料的选择,又考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还考查探究性实验设计和"溶液培养法"的应用。(1)问比较简单,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即可得出答案。要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所列材料中玉米幼苗最合适。(2)洋葱表皮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能继续分裂,要观察细胞分裂,需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3)运用对照原则,将玉米幼苗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放在不同培养液中培养,观察实验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要验证镍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必须理解"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概念,会运用"溶液培养法"。矿质元素中,植物缺少它表现异常,但添加后又能恢复正常的元素是必需元素。"溶液培养法"又称水培法,就是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或蒸馏水)中加入或减少某

种矿质元素来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从而判断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的一种方法。

【答案】(1)①、⑤、③(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能继续分裂

(3)①将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

②将一组玉米幼苗放在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另一组玉米幼苗放在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甲中培养

③将两组玉米幼苗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数天,观察实验结果

6. 甲营养液中玉米幼苗正常生长,若乙营养液中玉米幼苗也正常生长,则镍不是必需矿质元素;若乙营养液中玉米幼苗不能正常生长(或表现出缺素病症),则镍可能是必需矿质元素

在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加入一定量的镍元素(或含镍的无机盐),一段时间后玉米幼苗恢复正常生长(或病症消失),则镍是必需矿质元素

【说明】"溶液培养法"既可以判断矿质元素是否是必需的矿质元素,又可以应用于无土栽培,要掌握这一方法原理。

为探究二氧化硫对植物叶片的影响,请根据所给材料和用具(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用品:长势相同的2株盆栽黄瓜幼苗,小烧杯1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罩2个,玻璃板2块(比玻璃罩略大)、稀硫酸、凡士林、水。

已完成的实验步骤:称取一定量的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并对幼苗、玻璃罩和玻璃板进行标号。在小烧杯中加入稀硫酸2 mL,在1号和2号玻璃板边缘涂上凡士林。

待完成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既属于补充实验过程的探究性实验设计题,又属于结论开放型实验设计题。补充实验步骤时,注意与前面已有的步骤相衔接,要理解前面步骤的意图,按照这个设计思路,遵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完成后续步骤(见答案)。

结论开放型试题的特点是试题改变了传统试题的"答案惟一"的做法,变"答案惟一"为"答案不惟一"。此类试题的任何一个答案都能完成试题的指令,符合并满足试题的全部条件和要求,因此,对可能的实验结果应全部预测到,并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不能用习惯性思维,认为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叶片有伤害作用。

【答案】待完成的实验步骤:

①将1号和2号幼苗分别放在1号和2号玻璃板中央,将小烧杯放在1号幼苗旁

②将称好的亚硫酸钠迅速投入到小烧杯中,立即扣上玻璃罩,同时将2号幼苗用2号玻璃罩扣上

③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定期观察其叶片的变化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

①1号和2号幼苗的叶片均正常或异常(或答差异不显著),说明该种植物叶片不受二氧化硫的影响(或二氧化硫的量不够)(注:将"异常"答成"变黑、发黄"或"出现病症"、"受到伤害"均给分,下同)

②1号幼苗的叶片异常,2号幼苗的叶片正常(或答差异显著),说明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叶片有伤害作用

③1号幼苗的叶片正常,2号幼苗的叶片异常(或答差异显著),说明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硫对叶片生长有益

【说明】答题要领:认真分析题干中提供的信息,透过背景材料找出该实验涉及的知识点,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辨别实验类型,把握解题的方向和关键。在实验设计时,先要对所设计的实验有一个整体设想,遵循和体现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对照性原则、等量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和"四性"(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文字叙述力求简练、准确、科学。

7. 现有长势相当的燕麦幼苗若干,请用适当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向光性与顶端有关。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原理:植物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单侧光能改变生长素的分布。

实验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植物的向光性就是植物在单侧光的作用下,向光源方向弯曲生长的特性。燕麦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本实验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是:尖端是否是感光部位及其与向光弯曲的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仿照教材上的有关实验进行设计:让尖端感光或不感光(对照),让尖端下部感光或不感光,观察生长情况。

【答案】(1)取3株燕麦幼苗分别标号1、2、3(2)对1号幼苗不作处理,2号幼苗的顶端用黑纸帽套住,3号幼苗用黑纸帽套在尖端下面一段(3)将3株幼苗放在单侧光条件下,观察结果

结果预测及分析:1号和3号幼苗向光弯曲生长,2号幼苗直立生长,说明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实验结论:植物的向光性与顶端有关

【说明】像向光性这类经典实验,实验原理等相关知识没有难度,只要按照实验设计方法,运用设计原则进行仿造(设计)即可。

8.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ATP是生物的直接能源物质。

要求:(1)自选器材、试剂;(2)写出实验步骤;(3)预测实验结果;(4)设置对照实验。

【解析】这是一道条件开放型实验设计题。可以从课题要求入手,进行逆向思维。按照"能源物质→发光→萤火虫→发光原理→选择器材→设计步骤"的思路设计实验方案。

(1)选择萤火虫的发光器为实验材料,主要是因为它发光的现象容易观察;(2)将发光器捣碎,增大发光细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蒸馏水不是能源物质,葡萄糖虽然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但不是直接能源物质,因此,可用葡萄糖、蒸馏水作对照实验,它们都不会使熄灭的离体发光器重新发光。

本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ATP供能)发光→(ATP耗尽)萤光熄灭→(能否提供ATP)决定发光器是否重新发光。

【答案】(1)器材和试剂:培养皿,试管,活萤火虫(取其尾部发光器备用),ATP制剂,0.1%的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蒸馏水。

(2)实验步骤:

①取三支试管,分别标号A、B、C。

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捣碎的发光器和生理盐水,观察现象。当发光器熄灭时,立即进行下一步。

③分别往试管A、B、C中加入ATP制剂、0.1%的葡萄糖溶液、蒸馏水各5 mL,观察现象。

(3)结果预测:试管A:恢复发光,试管B:不再发光,试管C:不再发光。

(4)对照实验:B、C是对照实验组。

【说明】这类题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其实只要注意知识的联系和灵活运用,平时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就不会束手无策。

5.铁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若植株缺铁,首先变黄的部位是_________叶;若人体摄入铁的量过少,会引起_________的合成量减少,进而引起红细胞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2)Fe3+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无机催化剂,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同学做了两种催化剂的比较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请判断该实验记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3)把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放入试管,卫生香剧烈燃烧的原因是试管中产生了。

A.氢气

B.酒精

C.甲烷

D.氧气

(4)如果肝脏放置过久,则现象有什么不同?,原因是。

【参考答案】

5.(1)嫩血红蛋白(2)不正确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实验结果应调换一下(3)D(4)气泡产生少而慢酶的活性因肝脏的腐败而降低

6.回答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下列问题。

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处理 A B C SiO2(少量)+ + CaCO3(少量- + + 95%乙醇(10毫升+ +

蒸馏水( 10毫升)- + -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试回答:(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4)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_________。

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

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

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

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液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

(5)在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中,要使色素带清晰又整齐,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①定性滤纸要干燥②剪去滤纸条一端两角③滤液细线画细而直④重复画线⑤盖上培养皿盖

(6)色素下行分离法也能将叶绿体中四种色素分离,具体做法如图所示,在圆形滤纸上倒入少量色素滤液,随后不间断地倒入层析液,在玻璃管的底部用抽气机不断地抽气。已知胡萝卜素遇Al2O 3会呈红色,其余色素遇Al2O3不改变其原有的颜色,问:最先进入Al2O3的色素带呈_____________。

A.橙黄色

B.红色

C.蓝绿色

D.黄绿色

(7)把叶绿体色素滤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的明显变暗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

A.黄光和蓝紫光区

B.绿光和红光区

C.红光和蓝紫光区

D.黄光和绿光区

【参考答案】

6.(1)黄绿色(或褐色)叶绿素不是很稳定,容易被分解(2)几乎无色色素不溶于水(3)深绿色CaCO3可以保护色素不被破坏(4)D(5)①②③④(6)A(7)C

7.为了验证植物的根总是向着重力方向生长,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

第一步:取已萌发的玉米4粒,分别放在培养皿的四个位置上(如图所示),并且幼苗的根尖都朝向培养皿的中心。

第二步:将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盖在玉米粒上,再盖上湿棉花,直到填满整个培养皿。然后盖上培养皿盖,使玉米粒不能移动位置。用胶布将培养皿和盖粘牢。

第三步:把培养皿竖立放在恒温箱内(无光照),不让其滚动,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请根据上述实验的设计思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培养皿竖立起来后,位置C在正下方,那么,四粒玉米中,处于位置的玉米粒可作实验对照。

(2)请你预测该实验的结果。

(3)萌发的玉米粒在恒温箱内培养期间,其总重量和所含有机物重量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4)现提供栽有玉米幼苗的花盆和纸箱若干,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植物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的实验。

【参考答案】

7.(1)A(2)A处作对照的玉米幼根竖直向下生长,B、C、D三处作实验的玉米幼根都弯曲向下生长(或四粒玉米的根均向下生长)。(其他正确答案也给分)

(3)萌发的玉米粒总重量增加,因为幼根生长吸水较多。有机物重量减少,因为细胞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有机物。

(4)将一盆幼苗(花盆)竖直放置,一盆幼苗(花盆)侧放(或倒放),用纸箱罩住花盆,一段时间后观察,可见,两个花盆中的幼苗的茎均向上生长。(其他正确答案也给分)

8.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

(1)鸡血细胞中红细胞____________,家鸡属于鸟类,新陈代谢旺盛,因而血液中___________细胞数目较多,可以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中,实验材料一般选用鸡血球液,而不是鸡全血,主要原因__________。

(3)生活在牧区的人们,采集牛、羊和马血比较方便,若他们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步骤后,结果是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这些动物和人类一样_____________,但若改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实验能顺利进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若选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在提取之前,最好增加___________程序,使细胞更易分离。

(4)在A图所示的实验步骤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通过B图所示的步骤获得的滤液,需要加入2 mol/L的NaCl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C图所示实验步骤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在实验中,有两次DNA的沉淀析出,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①DNA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14 mol/L时溶解度最低②DNA不溶于冷酒精

A.两次都是①

B.两次都是②

C.第一次是②,第二次是①

D.第一次是①,第二次是②

(6)为鉴定实验所得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可直接滴加溶液,其实验原理是_____。

【参考答案】

8.(1)含红细胞核红DNA(2)DNA主要存在于鸡血细胞内(3)很难提取到DNA其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肝细胞中有细胞核研磨(4)让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溶液的浓度,使细胞吸水以至胀破,细胞内的DNA就会出来溶解滤液中的DNA使NaCl溶液的浓度逐渐降至0.14 mol/L,使DNA的黏稠物析出(5)D(6)二苯胺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

9.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的方法步骤是用来认识和理解基因的分离、随机组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的,阅读后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用具:小桶、彩球等。

方法步骤:

①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小桶内放入两种颜色的小彩球,每种颜色各50个(在这两种颜色的小球上分别标上字母D和d)。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匀。

②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球,记录这两个小球的字母。

③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处,重复做50次,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

(1)请设计一个表格用来填入每次抓取及组合的结果。

(2)抓取小球后,为什么要将小球放回桶里?

(3)从统计数据来看,甲、乙小桶中摸出的D、d数量基本相等。在生物杂交过程中,这表示了什么?

(4)小球组合DD、Dd、dd的数量比应接近于___________,在生物杂交过程中这是由于什么的结果?

【参考答案】

9.(1)

(3)在减数分裂时,D、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4)1∶2∶1由于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同配子之间的随机组合。

10.回答"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的下列问题:

(1)在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其中需注意的一点是标志不能过分醒目,因为该法的前提是____________。

A.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B.要注意色素无害而溶剂可能有毒

C.在调查研究期间标志不能消失

D.不能导致动物的疾病、感染等

(2)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 cm×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算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算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参考答案】

10.(1)A (2)①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100 cm×100 cm。②取样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③对种群密度值的计算方法不对。应以调查

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

黄冈资料 第十三课时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烧杯不能用于() A.配制溶液 B.盛液体物质加热 C.作反应容器 D.量度液体体积 2.可以用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A.烧杯 B.蒸发皿 C.烧瓶 D.锥形瓶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操作是() A.胶头滴管用过后,平放在实验台上 B.在量筒中配制溶液或将量筒用作反应容器 C.用一只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D.在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4.在固体溶解、过滤、蒸发三项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 A.试管 B.玻璃棒 C.酒精灯 D.蒸发皿 5.某学生用下列方法分别清洗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其方法正确的是() A.用稀硝酸清洗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酸铜 B.用洗衣粉或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盛过豆油的试管 C.用水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氢氧化铁 D.用稀盐酸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6.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 A. 紫色石蕊试液 B. 烧碱溶液 C. 灼热的氧化铜 D. 澄清的石灰水7.下列药品处理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在铁桶里配制波尔多液 B.用带盖的铝槽运输浓硝酸 C.将少量白磷贮存在水中 D.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用塞子塞紧 8.制取具有下列性质的气体时,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小,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 9.准确量取7 g水,应用() A. 50 mL量筒 B. 10 mL量筒、滴管 C.托盘天平 D. 5 mL量筒、滴管10.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应将蒸发皿中的滤液加热蒸发至() A.蒸干为止 B.有大量晶体析出时为止 C.有少量晶体析出时为止 D.溶液沸腾为止 11.图中所示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12.用pH试纸测试一瓶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将该溶液倒些在pH试纸上 B.往瓶中的溶液里投入pH试纸 C.将pH试纸一端浸入该溶液中 D.用洗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然后滴在一小张pH试纸上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主要从复习目标、知识储备、典型例题、操作步骤及精选的探究题习题专练,希望本篇的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的复习, 【复习目标】 1、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各要素。 2、能够熟练掌握课本设计的各个探究实验。 3、能够对提出的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知识储备】 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实验探究过程可只包含一个或多个要素。 【典型例题】 【一】对提出问题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例题:某生在河边玩耍,看见两女士在散步,一位穿高跟鞋,另一位穿平跟鞋,尽管看起来她们体重相当,但她们留在河边湿地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差异,高跟鞋后跟的印痕窄而深,平跟鞋的宽而浅。请同学们经思考后提出一个相关问题?

力对物体的破坏作用和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 解题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对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能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例题.用手将一块木板慢慢压向水中,当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时,你的手感受到向上的力越大。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提出一个假设或猜想。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跟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练习: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研究中,学生发现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干的快这一事实,情根据以上事实提出你的猜想 猜想:液体温度高、表面积大、表面空气流速大,液体蒸发的快。【三】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能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会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能选择正确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能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例题:设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方案时,通过推理得

(完整版)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专项练习

1 化学实验操作题专项练习 17.(11分)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 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起到 作用。 (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a”或“b”)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 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 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 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填字母)。 A. NaOH 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浓硫酸 五、(本题1个小题,共16分) 18.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 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 2O 3 、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 2O 3 ③只有 Fe(OH)3 ④是Fe 2O 3与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 与Fe 2O 3的混合物 ⑥是Cu 与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 ⑴ ⑵白色无水CuSO 4遇水变蓝; ⑶Cu 在FeCl 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 3+Cu =2FeCl 2+CuCl 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 、Cu 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 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⑴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下面左图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 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⑵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⑶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 装入硬质玻 璃管中,按上面右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 气体,过

人教版化学必修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Na 23S 32Cu 64Cl 35.5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21小题,每小题3分,共6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2、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4、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5、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份,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6、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 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 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 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7、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 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B.②④⑦C.①②⑥D.②③⑥ 8、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 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 C.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 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的干扰 9、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题型一:植物的感应性 1.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查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 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请你按照下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选择10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 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1) 。 设置对照实验 步骤三(2)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 素的干扰 步骤四(3)几天后,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五比较A,B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 2.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环 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 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 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

《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 相对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开始做题了,集中精力,细心审题,合理分配时间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2、萃取碘水中的碘,可用的萃取剂是 ①四氯化碳 ②汽油③酒精 A. 只有① B. ①和② C. ①和③ D. ①②③ 3、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碘、并回收四氯化碳,所采用的方法是 A. 蒸发 B. 蒸馏 C. 过滤 D. 分液 4、 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 A. 在蒸馏烧瓶中盛约 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 3 B. 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自来水中 C. 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 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5、 右图是10ml 量筒的一部分,数字 XY 之间相差1ml 若X=5,则量筒所盛液体的体积是 A. 5.7 ml B. 4.4 ml C. 4.3 ml D. 6.3 ml 6、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克氧气所含的氧原子数为 2N A B 18克水所含的电子数为 NA C 2.4克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 A D 17克氢氧根离子所所含的电子数为 10 N A 7、 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 C2H4和CO B 同温度同体积的 GHs 和NO C 同温度同密度的 CO 和N2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高考专题复习:从实验学化学(化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综合训练题(B)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镁粉25.2g(1g以下用游码),他把镁粉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镁粉的实际质量是 A.25.2g B.24.8g C.24.2g D.25.8g 2.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3.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 过滤操作中,漏斗径与烧杯内壁 C. 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与烧杯内壁 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4.能够用来鉴别BaCl2、 NaCl 、 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A.AgNO3溶液B.稀硫酸 C.稀盐酸D.稀硝酸 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6.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对试管加热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试管外壁有水珠不一定要擦干,加热时会自然挥发 B.应握紧试管夹,大拇指按在短柄上 C.试管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可以使试管的受热部位在火焰上方先上下移动,后集中加热 7.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B.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8.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9.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有答案

湖头中学2014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1小娜同学发现自家的厨房中有两瓶一大一小的无标签的白色粉末,妈妈告诉她是苏打和小苏打。为了鉴别这两瓶白色粉末,小娜分别各取一小包粉末并将它们编号为A 、B ,然后带到学校的实验室与小红、小慧两位同学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资料摘要如下:苏打,学名为碳酸钠,是白色粉末或细小颗粒,加热至851℃时熔化而不分解,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小苏打.学名为碳酸氢钠,是白色粉末,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水中的溶解性比碳酸钠略小,其水溶液的碱性比碳酸钠溶液的弱…… [实验探究]根据以上信息及学过的知识,三位同学各自设计的实验方案及探究过程如下: 小娜同学:取等量的A 、B 粉末分别完全溶于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中,根据溶液的pH 鉴别出两种粉末。 (1)测得A 的溶液pH=10,B 的溶液pH=8,则A 粉末是____________。 (2)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吗?_________(填“一定”或“不 一定”)。 (3)小红同学:将A 、B 两种粉末分别与盐酸发生反应,根据是否 有气体生成鉴别出这 两种粉末。你认为小红同学的实验方案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慧同学:将A 、B 两种粉末分别加热,根据粉末是否分解及生成的产物鉴别出这两种粉末。她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小慧同学设计的探究报告如下,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钙(CaSO3),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实验现象”:A B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5)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6)图C装置的作用是 (7)丙同学的实验中若已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应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篇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3)含答案 13、在某氢氧化钡稀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将此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消失了。请你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14.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现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⑴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 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

据是: 。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⑵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实验仪器自选)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A、金属镁B、氯化钾c、氢氧化钠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检测1

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1北京百博高一月考)高一入学体检时,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体检指标。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A.溶解度B.物质的量浓度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3容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3.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4.(2011辽宁高三第一次考试化学试题)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密度相等 C.气体质量相等D.摩尔质量相等 5.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测定稀盐酸的pH B.称量一定质量NaOH固体时,应将NaOH放在托盘上的纸上称量 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 D.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擦掉,然后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1 NaOH的溶液4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 A.450 mL,36 g B.500 mL,36 g C.500 mL,40 g D.450 mL,40 g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甲烷比氖气所占有的体积小 B.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64 g/mol C.0.5 L 1 mol/L FeCl3溶液与0.2 L 1 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15∶2 D.100 ml 1 mol/L NaCl溶液与50 mL 1 mol/L 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9.关于0.2 mol·L-1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0 mL该溶液中含0.8 g NaOH B.200 mL该溶液可与100 mL 0.2 mol·L-1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100 mL该溶液中约含1.204×1022个Na+ D.配制含1 L水的该溶液,需NaOH的质量为8 g 10.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常温下,6.4 g S6与S8等物质的量混合后的混合物中所含S原子数为0.1 N A B.1 L 1 mol/L FeCl3溶液中Cl-数为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原子数为0.3N A D.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的分子数均为0.5 N A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11.(10分)(2011黑龙江农垦北安分局中学月考)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 (2)若利用装置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______(填“f”或“g”);现需配制250 mL 0.2 mol/L NaCl溶液,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0分)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四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则:(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2)该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__。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4)该气体溶于1 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 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13.(15分)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称取20 g NaOH固体,配制500 mL 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1)该同学准备的实验用品有: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量筒、玻璃棒等,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要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分别放置两个相同规格的小烧杯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图3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A.a→b→c→d B.b→a→c→d C.c→d→a→b D.d→c→b→a 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题专项训练

实验题专项训练1.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 ) 现象解释或结论 A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表现漂白性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且能溶于 浓硝酸 C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 D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 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将气体X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X一定是SO2 B 向无色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SO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 D 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3.利用下列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从含碘CCl4溶液中提取碘 和回收CCl4溶剂 B.萃取操作过程 中的放气 C.定量测定化学 反应速率 D.比较KMnO4、Cl2、S的 氧化性 5.分液漏斗中液体为甲、锥形瓶内物质为乙、试剂瓶中液体为丙,利用烧杯内液体吸收尾气。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实验目的或现象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Na2CO3溶液的pH较大非金属性C Ksp(AgI)

高一化学上册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检测 (第一学月测试题)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月考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Mg-24 Al-27 Cu-64 Zn-65 Cl-35.5 S-32 C-12 Na-23 N-14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1个正确答案)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2.下列操作中处理不正确的是 A. 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沙灭火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 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D.在蒸馏实验中冷水从冷凝管上口入,下口出 3、萃取碘水中的碘,可用的萃取剂是①四氯化碳②汽油③酒精 A. 只有① B. ①和② C. ①和③ D. ①②③ 4.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 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道道霞光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B.1mol12C的质量是12g C.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的量是1mol D.1mol氧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6.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 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7.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氨气;②4g氦气;③4℃时9mL水;④0.2molH3PO4 (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 8.对H2SO4和H3PO4两种纯净物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班级姓名座号 1.可可撕开饼干包装袋放置在空气中,隔一段时间后,发现袋内松脆的饼干变软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好山、好水、好空气”是贵阳引以为做的金字招牌,下列气体空气主要成分之一的()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氢气 4.如图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 察到气泡在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目的是 ()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 氧气的纯度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压使试管破裂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 进入导管 5.在校运会上,50m短跑的运动场上发令抢打响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A.二氧化硫 B.水蒸气 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B.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7.要从空气中获取4.2L的氧气需空气的体积约为() A.30L B.20L C.10L D.8.4L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9.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蜡烛,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1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 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②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④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放在水槽中.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12.我国“蛟龙”号载人潜艇在太平洋的最大下潜深度达7020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其中为潜水员提供呼吸的“人造空气”中各种气体体积分数为:氮气70%、氧气20%以上、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下列对“人造空气”认识正确的是() A.如果利用纯氧更有利于潜水员呼吸 B.“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比空气低 C.氮气没有作用,可以不添加 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应该添加 13.常温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不溶于水的固体硫化物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②和⑤ 14.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量 D.二氧化锰可作任一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一、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1)作出的假设是。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和两种环境,以便形成。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值,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用10只而不是用1只鼠妇做实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应该把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的结论是。 (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需要给鼠妇提供和两种环境。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如果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2、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关系是,这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像。如果视野的右下方有一物像,我们向______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就会到视野中央。 3、怎样判断污点在目镜上、物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则在目镜上;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动则在标本上;如果两处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4、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要求必须是。 5、可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A、遮光器和载物台 B、反光镜和通光孔 C、遮光器和反光镜 D、反光镜和载物台 三、【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擦→滴→撕→展→盖→染→吸 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 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盖 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④①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2.制作洋葱鳞片叶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使用盖玻片的方法是() A、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慢慢盖上 C、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间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快速盖上 3、下列关于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洁净的纱布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然后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外侧撕取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D、用稀碘液进行染色 四、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凉开水漱口 B、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C、口腔上皮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D、用碘液进行染色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其目的是 五、【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方法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到处一昼夜,目的是: (2)用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光下照射。使叶片的见光部分和未见光部分形成________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的小烧杯中,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如此加热的目的是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 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习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题后括号中)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2.量取8mL水稀释浓硫酸的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4.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5.化学实验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7.学习化学,我们对商品的标签和标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四枚标志使用不恰当的是 ()

8.徐浩同学准备了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火柴。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他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溶解B.过滤C.蒸发D.给溶液加热 9.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火柴。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他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项目是() A.溶解B.过滤C.蒸发D.给溶液加热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的水 B.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克的碳酸钠粉末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D.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 L医用消毒酒精 12.做溶解、过滤、蒸发实验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A.试管B.烧杯C.酒精灯D.玻璃棒 13.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14.“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在航天飞船的失重环境中,下列实验操作最难完成的是()A.结晶B.蒸发C.溶解D.过滤 1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 L B.小于10m L D.等于10m L D.无法确定 16.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17.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二、填空与简答题 18.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试管夹、③10mL量筒、④100mL量筒⑤烧杯、⑥漏斗、⑦蒸发皿、⑧玻璃棒、⑨铁架台(带铁圈)⑩滤纸,请按要求选择相应实验用品填空(填序号) (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应使用; (2)量取5mL液体应使用; (3)过滤操作中应使用; (4)蒸发、结晶操作中应使用。

从实验学化学 检测(100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检测(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江西省高安中学检测)现有三组混合液:①CCl4和水;②苯(沸点:80.1 ℃)和甲苯(沸点:110.6 ℃)的混合物(二者是性质非常相似的一对互溶液体);③氯化钾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是( ) A.分液、萃取、蒸馏B.蒸馏、萃取、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萃取、蒸馏、分液 答案 C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不需用的仪器是( ) 答案 C 3(2020·福建师大附中月考)现有下列四种因素:①温度②压强③气体微粒数④气体微粒大小,只改变一种因素时对气体摩尔体积(V m)有显著影响的是( )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全部 答案 C 4(2020·遵化市期末)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 B、标准状况下,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四氯化碳分子的体积约为22.4 L C、1 mol某气体的体积若为22.4 L,该气体必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D标准状况下,1 mol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答案:D 6现有三组物质:①煤油和氯化钾溶液、②35%的乙醇溶液、③碘单质和氯化钠固体,分离以上各混合体系最合适的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馏、升华 C.分液、蒸馏、升华D.蒸馏、分液、萃取 答案 C 7某同学用碳酸钠配制0.10 mol·L-1碳酸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有( ) A.①⑤⑥ B.②④⑦ C.①⑥⑦ D.⑤⑥⑦ 答案 C

初中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总复习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化学学习质量的基本方法。初中阶段,通过化学实验,应当学会: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装配及振荡、搅拌、过滤和蒸发,玻璃仪器的洗涤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掌握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及它们重要性质的实验。学会用实验方法鉴别;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盐酸和硫酸;用指示剂鉴别酸溶液和碱溶液。学会配制溶液。能比较准确地记录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初步结论,如实地填写实验报告。 1、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图形和用途仪器图形和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时注意事项 1.试管 1.用于少量物质间反应容器 2.收集少量气体(1)加热时要使用试管夹。(2)加热液体,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使试管与桌面成角。(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4)加热时受热要均匀(5)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2.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1)从试管底部口部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离管口处)(2)手拿长柄,不要按在短柄上 3.烧杯(1)溶解较多量的物质(2)加热液体(3)较大量物质的反应容器(1)加热时垫石棉网(2)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4.玻璃棒 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的引流。(1)搅拌时,手持玻璃棒上端,转动手腕,使玻璃棒在液体中旋转。(2)搅拌时不要用力过猛,防液体溅出,不要用玻璃棒碰撞器壁,以免损害容器。(3)过滤或转移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5.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1)沿量筒内壁缓缓注入液体。(2)观察时,量筒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3)不能用做反应器、不能加热。 6.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1)滴管不能平放,更不能倒置。(2)滴管不能触及反应容器壁。(3)严禁未经洗涤的滴管再吸取其它试剂。(4)使用时注意滴管垂直悬空 7.酒精灯用于加热物质(1)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不少于。(2)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3)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4)应用外焰加热(5)熄灭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