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跑运动员短期训练计划

长跑运动员短期训练计划

长跑运动员短期训练计划
长跑运动员短期训练计划

长跑运动员短期训练计划

时间:2008-09-12 00:17:05 | 作者:佚名| 关注人次[ 762 ] | 字体设置: 大中小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是我国田径运动整体训练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根据多年教学训练的实践经验,从青少年生理特点的实际出发,结合中长跑的训练特点,制定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训练计划的方法,以及对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的科学选择问题,提出将完整的技术训练和有效恢复手段相结合是提高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短期训练效果的最佳途径。

一、训练计划的科学制定

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应根据该阶段训练任务和各项目比赛的特征来制定。通常赛前集训时间为1~2个月,即4~8周。我们根据训练任务,将短期集训分为5种周型,各周任务如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短期集训中冲击周所占的比例很大,一般的安排是:发展周一加量周一强度周一减量周。发展周或加量周为最大跑量的90%。应以有氧—无氧混合训练能力为主,无氧代谢仅占1%~3%,其特征为量大而强度中等。强度周应根据比赛需要,总跑量为最大跑量的70%~80%。其特点为量中等而强度大。减量周是为了消除神经和体力的紧张所进行的调整性休息,总跑量降至最大跑量的50%~60%,并显著降低强度。赛前诱导周总跑量为前一强度周的40%~50%,混合代谢方式的跑几乎不采用,以无氧代谢为主约占总量的10%~12%,训练中要保持各种练习的速度。短期训练中,运动负荷的安排应是逐渐而平稳地提高跑的速度,这不仅能防止竞技状态过早形成,还可以使跑的技术更加省力和有效。科学研究还证明,进行极限负荷训练后,运动员需要3~4天才能完全恢复。因此,中长跑运动员的极限负荷训练每周不应超过两次。通常可在赛前4~5天用测验或者参加次要比赛的方法来结束该阶段的训练。

二、训练内容和方法的科学选择

(一)速度训练

速度素质是径赛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在现代中长跑的训练和比赛中,速度素质的好坏,决定着比赛名次,特别是中距离跑的比赛,在许多大型比赛中,比赛结果往往是由于运动员的冲刺速度决定的,所以速度素质训练还是要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对待。

发展中长跑速度的主要方法有:准备活动后大量的组合速度素质练习及跑的速度训练。速度耐力训练后,进行短距离的速度训练。耐力或速度耐力训练后,接着做速度力量和速度力量耐力的组合训练。

(二)耐力训练

耐力训练包括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训练。

发展一般耐力主要采用持续训练方法。长时间的越野跑、耐力跑以及障碍跑等是最佳手段。专项耐力对于中长跑运动员至关重要,其训练强度约为80%~94%。一般采用间歇跑、变速跑、重复跑、略高或略低于专项距离的计时跑、检查跑、测验等。中跑训练选用距离长于专项距离时,一般超过200米左右即可,长跑训练基本不采用距离长于专项的重复跑。

一般耐力与专项耐力训练采用的手段和训练形式有时是一样的,但其不同之处在于跑的时间、间歇时间、重复次数以及运动员的情况和强度等。如何控制好强度,如何计算好强度,是教练员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实践中进行中长跑专项耐力训练时,如要计算某一跑段的“强度要求”,我们通常采用百分比强度要求法,其公式为:强度要求=个人最好成绩/强度百分数。例如某运动员800米最好成绩2分钟时,其90%强度为:2分钟/90%=2分钟13秒。

(三)技术训练

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技术训练应以途中尽量节省体力、适宜地发挥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完整练习为主是青少年短期训练中中长跑技术训练的主要特点。在训练中,要通过完整技术练习来学习和体会技术,然后针对不足的方面适当选用分解练习来完善。分解练习主要用在提高蹬伸和摆腿效果方面,使用时,应及时结合到完整的技术中,这有利于保持技术的自然协调和适用有效。

改进和提高中长跑动作实效性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可以放在耐力训练课或其他训练内容的课后进行,这对提高中长跑运动员实践能力和保持后程技术有明显的效果。

下面介绍一些改进和提高中长跑动作实效性的训练手段和方法

改善和提高蹬伸效果的手段和方法:草地或沙地上的弹性跑200~400米、徒手或负沙背心做台阶交换腿跳20~40次、后蹬跑或跨步跑跳200~400米、上坡跑200~1000米、适宜的负重或牵引重物跑60~400米。

改进和提高摆腿效果的手段和方法:牵拉橡皮带的匀速或快速高抬腿跑60~100米、俯卧做后收小腿练习0.5~2分钟、行进间快速折叠高抬腿跑60~100米、手扶栏杆连续做蹬摆向前跨步练习20~60次。

(四)战术训练

战术训练要在困难条件下进行,以培养意志品质,并且与运动员速度感觉紧密结合,以便于在比赛中掌握速度、节奏。训练或比赛中,合理地分配体力和速度,是取得理想成绩的主要战术。当今中长跑比赛主要体现在最后冲刺的时机和能力上,因此,运动员要掌握最后冲刺战术的时机,以及加强最后冲刺能力的训练。

中长跑战术必须通过艰苦的训练来获得强大的实力,最好的方法是多参加测验和比赛。以此来丰富战术实践经验。

(五)心理训练

当代中长跑项目的比赛,不仅是技、战术的抗衡,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中长跑训练和比赛时,由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要持续发放生物电脉冲并接受较长时间的刺激,势必消耗一定的能量,并因环境、人际关系、伤病、疲劳等使运动员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直接影响运动成绩。据统计,在各种大型比赛中,由于心理准备不足而导致失败的约占70%。因此,青少年要特别重视心

理训练,比赛前的心理准备充足与否,决定着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程度,进而决定比赛名次。

赛前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精神过度紧张,比赛压力大,缺乏信心,想赢怕输。表现为失眠,害怕对手,不适应环境和气候等,这些将直接影响到训练和比赛的顺利进行。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模拟训练法、想象训练法、自我暗示放松法、信息回避法、行为适应调节法等。

(六)恢复训练

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往往因注意增加训练强度,而忽视了运动员训练后的能量再生。现代中长跑训练理论认为,恢复是训练过程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训练的延续。青少年不但要参加训练,而且还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时间紧必然导致训练后恢复不充分,所以教练员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恢复训练可分为自然恢复和积极恢复:

1.自然恢复

自然恢复的手段有休息、睡眠。

运动间歇的休息和运动后的休息,是休息的两种形式。活动性休息和静止休息是休息的两种方式。为了加速身体疲劳的消除,应该把休息的形式和休息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运动间歇之间和一次训练课结束后,应采用活动性休息方式。其活动安排的强度要小,时间要短。具体手段有:规定时间的慢跑,走与慢跑相接合,放松游戏,主动按摩等。

睡眠是恢复机体工作能力的主要生理手段,包括正常睡眠和暗示睡眠。大负荷的训练后,青少年运动员正常睡眠至少8~10小时,80%~90%时间安排在夜间,不足的时间应在白天补。睡眠地点尽可能安排在黑暗、安静、氧气充足的房间。

2.积极恢复

积极恢复的方式很多,如教育学手段、医学生物学放松法、心理学放松法和营养学方法。

教育学恢复手段是通过有目的地组织肌肉活动来控制青少年运动员的工作能力和恢复过程。主要方式是在训练课中穿插和采用一些轻松愉快、富有节奏性的训练手段。其内容有:调节运动负荷,放松游戏,整理活动,伸展运动等。

由于中学条件有限,选择医学生物学恢复措施时,一般只是选用沐浴、盆浴、按摩等。其中按摩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现代恢复性按摩为向心按摩,沿静脉、淋巴的回流方向,顺着肌肉走向。对于中长跑运动员来说,重点进行恢复性按摩的部位在下肢和脊柱两侧。进行按摩时,以揉、捏、踩为主,并配合有关穴位,先按摩大腿后群肌肉,后按摩小腿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然后再按摩踝关节周围和脚底,最后按摩大腿前群肌肉和膝关节。

心理学恢复手段主要使用语言诱导法,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法,意志训练法等。

营养学恢复方法中包括营养的搭配和维生素的供给,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正处于发育时期,饮食中的营养元素要全面,所含热量应与运动的需要相适应,不宜缺乏或过剩,要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和训练的需要,合理安排饮食。总之,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短期训练计划的制定是一个需要全面考虑的复杂的过程,不但要考虑训练内容、方法等问题,还要考虑到训练条件,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所以教练员一定要根据实际条件和自己执教的经验制定好赛前短期训练计划,以期运动员能在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比赛成绩。

浅谈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短跑运动的作用

浅谈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短跑运动的作用 南陈集中学吕士军 [摘要] 短跑运动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的一项田径运动项目,短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一个国家的田径水平,短跑训练方法的艺术和技巧不仅可以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而且可以造就许多世界闻名的短跑巨星。当今短跑训练都更加注重实效性和发挥个人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技术,以“速度”和“力量”为核心全面发展和提高身体能力。可见力量训练在短跑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核心作用,而力量训练表现形式愈来愈多,针对性越来越细则是现代短跑训练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总结,从短跑运动员的爆发力、反应力量、小肌肉群力量及摆臂等力量训练方面分析,对青少年短跑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 1力量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1.1顺序性原理 力量训练应先使肌肉结构得到改善,然后再提高肌肉协调的功能。同时,由于人体许多肌肉群间的活动会有一定的交叉影响,在组合力量训练的设计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单个力量练习,有目的地发展特定部位地肌肉群,要分清主次,以某个练习为主合理安排力量练习的顺序。 1.2专门性原理 任何专项力量的训练,其中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是要与专项的用力特点相一致。力量训练中的专门性控制,一是对项目的主要用力部位进行确定,二是对肌肉工作性质的分析和确定。肌肉工作的性质应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是肌肉工作的力学特征,二是肌肉工作时的供能特征。在对两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后,便可依据这种分析的结果或结论定出项目力量训练的总体方向,然后再依据总体方向的要求,通过力量训练系统内要素结构的特定组合,并通过这种特定的结构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完成对力量训练的专门性控制,以使得专项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超负荷原理 运动成绩的不断增长,负荷不断增长是其前提条件,这就要求训练负荷不断超过原有负荷。因此,力量训练必须建立在使肌肉承受超负荷的基础之上,超负荷的关键是使力量训练比以前的负荷量要大,但并非过度负荷,即在可控的范围内,训练负荷必须足够大,训练频度必须足够搞,严格遵循负荷——恢复——超量恢复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

中长跑训练计划范文

中长跑训练计划范文 训练计划是指组织实施训练的具体安排和基本依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长跑训练计划范文,希望对您能有帮助。 学校中长跑训练计划 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我校队员的状况和区级比赛任务,围绕区运动会的赛程,制订阶段训练计划。运动员的成绩必须是在教练员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出成绩不是早或晚,而是在比赛中赛出高水平,这就需要一个合理高效的训练计划,以有效解决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训练资料、运动负荷。为提高我校中长跑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特制定寒假中长跑训练计划。 一、准备期(1-2月初,约三至四周) 1.任务:增强运动员肌肉系统和支撑器官的功能; 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运动水平; 提高绝对速度。 2、主要训练方法 (1)在软地上进行各种跳跃练习; (2)进行各种跳跃练习,如:单腿跳、立定跳、跨步跳、深蹲跳等.每次课都要有跳跃练习; (3)每周进行1-2次的综合力量练习,如腰腹.背肌的力量练习; (4)小于体重三分之一的快速力量练习; (5)匀速越野跑40-60分钟; (6)短距离跑练习,逐渐增加组数。 3.要求:强调动作的标准与规范;教师关注队员有氧耐力的提高。 二、基础训练期(2-3月初,约四周) 1.任务:提高有氧代谢水平; 努力增强腿部力量; 改善混合代谢潜力; 逐步提高专项速度耐力水平。

2.主要训练方法及手段 (1)逐步增加数量的匀速越野跑;1000-2000米间歇跑。 (2)以克服自身重量的各种跳跃练习和跳跃组合练习为主,发展速度力量的训练为辅,主要提高跳跃的质量。 (3)快速跑的距离由短逐步加长,快跑的速度逐步提高,快跑的速度逐渐增加。 (4)有氧跑数量逐渐减少,跳跃练习逐渐减少,无氧练习增加。 3.要求:增加训练量,持续必须的训练强度,使队员逐渐适应;教师关注队员糖酵解潜力的提高。 三、比赛期(3月初至3月27日,约三周) 1.任务:检查有氧代谢水平; 了解速度耐力状况; 加强比赛技术心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最佳的竞技状态。 2.主要训练方法和手段 (1)减少训练总量,其中减少跟踪的训练负荷为主; (2)有氧跑的时间缩短; (3)增加100-200米跑; (4)专项检查跑。 3.要求:降低训练量,持续必须的训练强度,持续良好地竞技状态,争取创造成绩。 四、过渡期(3-4月,约三周) 基本任务是恢复,消除疲劳,运动负荷不宜过大。 中长跑周训练计划 一、刘翔的周训练计划 星期一:专项素质训练,资料包括力量和速度; 星期二:专项技术训练,以短距离栏架为主,主要强调快速和节奏; 星期三:全天训练,上午为速度训练,下午则为专门的力量训练; 星期四:调整为主。适当进行一些球类活动,然后就休息;

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资料来源:2007年国家队教练员体能训练专项赴美国培训班 讲课时间:2007年7月日 讲课地点:NSCA理论教室 讲课专家:Gregory Haff,博士 一、耐力项目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意义 耐力训练与力量训练结合的训练模式是非常有前景的,冲击耐力性能的因素 要将耐力训练与力量训练的结合在一起,首先要了解耐力与力量训练的特点,也就是各项目的能量供应的特点,清楚这点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力量性项目与耐力项目有何关系?耐力性项目与力量又有何关系? 耐力训练的一般性适应,以低负荷、高重复量的训练,减少肌肉的最大力量,降低无氧能力,提高有氧能力。 耐力训练的生理适应:改进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肌肉与骨的系统的之间相互作用,增加对运动组织的氧供应,提高有氧能量代谢率,消耗脂肪作为能量的来源物质,减少乳酸的积累,平衡体内的酸碱度。 力量训练的一般性适应:增加肌肉的最大力量,无氧能力增强,有氧爆发力得以保持,完成低负荷多重复次数练习的能力增强。 力量训练的生理适应:肌纤维横断面增加,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增强无氧能力。 二、耐力运动员能进行力量训练吗? 回答是肯定的,它能增强耐力运动员的绝对力量、爆发力、提高效率,减少损伤。 耐力运动员害怕力量训练产生,主要是担心肌肉体积增大。 主要是增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爆发力,并保持肌肉的横断面。 当耐力运动员增加力量训练会对提高运动成绩有帮助;而对力量运动员增加耐力训练则会降低运动成绩。 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耐力项目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持续的跑

步能力、攀山和提高最后的冲刺能力。 无氧力量的发展,这也是越野跑成功的关键,从实证的统计发现:长运动员成绩越好其力量水平也越高。大量的力量训练表明:耐力运动员进行合理的力量练习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要提高运动员跑步的经济性,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进了慢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减弱了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提高力量产生的能力,减少运动时的力量损耗率,延缓快肌纤维肌肉的运动时间,降低运动单位激活程度降低,减少运动单位与肌肉纤维的参与。 从大量的自行车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力量训练有助于长距离专项运动成绩的提高。 三、耐力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 规则1: 以力量训练内容替换一部分的耐力训练内容,不仅是把力量训练添加到全面的训练中去,而且是将它有机结合在耐力训练的计划总量中。 规则2: 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强调主要动力来源的肌肉。 上肢力量--游泳和滑雪项目;下肢力量--跑项目和自行车。 规则3: 当与对于自行车和长跑运动员不要过于强调上肢的力量训练。 规则4: 作为教练员来说要从运动员的角度出发,要克服耐力运动员对力量训练的担心,告诉他们力量训练不会增加肌肉的肥大;另外选择的练习方法要从功能的角度出发。 规则5: 运用全身练习方法来提高运动员核心力量、增加腿和臀部力量、爆发力。 规则6: 在力量房中提高绝对力量和爆发力,以自行车或者长跑来提高的耐力。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练习不利于爆发力的提高,爆发力就是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以不稳定的环境做辅助力量训练。 记录人:郑黎明、徐玄冲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教学内容

浅谈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摘要:随着现代中长跑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模式的训练方法不断更新,中长跑的训练越来越全面,但有关中长跑运动员专门的力量训练谈的很少。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以及对我校中长跑运动员多年的力量训练实验和总结,归纳出一个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系列,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力量,速度,耐力 一、前言 在中长跑项目中,如800米、1500米、3000米障碍、5000米,其耐力有相当程度是由糖酵解供能所决定的。换句话讲,中长跑项目的专项耐力是以糖酵解即通常所讲的速度耐力为特征。专项的距离越短,无氧代谢及混合代谢训练的比重就越大,对运动员耐乳酸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高水平的中长跑比赛,常常在最后20—30米才见分晓,第一名与最后一名差距也不过几秒。这就要求中长跑运动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冲刺能力,而速度的提高又与力量训练是紧密相连的。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不同于其它项目,必须体现其专项特点,才能带来专项耐力的提高。 二、根据能量供应系统制订力量训练计划 1、磷酸原能量系统:时间短,强度大,通常活动时间为6—10秒,依靠ATP(三磷酸腺苷)和CP(磷酸肌酸)供能。可以使用大重量,大强度,每组练习间身体完全恢复的练习手段。 2、乳酸供能系统:主要是运动时间为2—3分钟的项目的供能系统,运动过程中分解葡萄糖或糖元来合成ATP,同时产生乳酸,从而限制了运动能力,乳酸分泌会使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兴奋性减弱,导致肌肉酸痛。在训练中应使用中等重量和强度为8—20次的重复练习,每组间隔不完全恢复(30—90秒)。 3、有氧供能系统: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供能的练习,只要运动强度降低,就没有乳酸生成,练习就可以持续到能量耗尽。在训练中应使用小重量和小强度为20—25次的练习,两组练习间完全恢复。 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即使达到相当高的运动水平,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与之相适应的有氧力量训练也是中长跑专项力量训练的基础。发展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核心。当今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的训练比重逐步增加,已达到60%—75%,并有继续加大的趋势,与之相适应的力量训练也应成为中长跑专项力量训练的核心。以上三种训练手段在全年的各个阶段和不同的运动员类型中应有所侧重。 三、采用循环训练 中长跑项目对内脏器官要求很高,而单个练习或几个练习间歇教多的内容,不能引起内脏器官的明显改变,因此需要把多个练习的身体训练内容有机地编排成组,重复练习若干次,以加强对内脏器官刺激,每组练习按照要求间隔休息一定时间。中长跑的身体训练所采用的手段,应在较长的时间中固定下来,不要经常变动。经过几次乃至几十次循环反复的成组练习,使身体需要提高的素质,从量变到质变得到改变。每组的练习内容必须紧密衔接,练习交换的时间应尽力缩短到最小程度。每组间歇4分—5分或心率恢复

初级跑步训练计划(8周跑满半小时)

(转自耐克+,我也大致进行了8周的训练,感觉不错。现在已经可以轻松慢跑30分钟,大概4~5公里了) 初学者训练计划 我们推荐的8周跑步训练计划的目的是让初学者从入门开始,以较为缓慢放松的步伐连续奔跑30分钟(大约3公里)。这是简单易行、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行走的时间和路程要大于奔跑,之后逐渐过渡到更多奔跑直至不间断奔跑。每周的训练计划还包括来自激励性的名人名言和训练贴士。一旦你可以不间断奔跑3公里,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训练了。研究表明,如果一周能有三四次这样的不间断3公里跑,就足以保持体型甚至达到减肥效果,使各项健康指标得以提高,比如胆固醇、血压和胰岛素含量等。千万不要小看这短短的3公里,如果适应了这样的训练强度,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就会相对容易,只需要计划好训练时间,保持耐心,严格遵守训练规划就可以轻松实现。 在开始这项8周跑步计划前,有四点需要重点说明; 1. 如果你已经年逾40而且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者超重10公斤,那么还是先咨询一下医生的意见。不过除非你患有某种严重疾病,否则你的跑步锻炼计划一定会得到医生的鼓励。 2. 做好训练时间的规划,并记录在手机、电脑、记事本里,或用贴纸粘在冰箱、办公桌等一切显眼的地方。 3. 贵在坚持。不要因为一开始的艰苦和困难轻易放弃,迈过一道坎,你会看到更好的风景。 4. 不要急于求成,这样轻则会导致挫败感,重则受伤。循序渐进,保持耐心。我们的目标很简单,是30分钟不间断奔跑。 第一周 “尽量少坐,不要相信任何闭门造车且不能自由发挥的理论。”——弗雷德里希·尼彻(19世界德国著名哲学家) 周一:走跑结合,跑一分钟,走两分钟,循环10次 周二: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三:走跑结合,跑一分钟,走两分钟,循环10次 周四: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五:走跑结合,跑一分钟,走两分钟,循环10次 周六:走跑结合,跑一分钟,走两分钟,循环10次

体育(心得)之浅谈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

体育论文之浅谈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 前言短跑是田径运动中历史上最悠久,影响最大的项目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在短跑训练中,不断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使短跑运动训练的测评方法、监督手段、反馈控制技术、恢复措施等更加科学和精细,从而不断完善了短跑技术,推动了短跑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就现代短跑技术而言,其本质特征应视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水平运动,其技术发展特点是伸髋和摆动式积极着地。有关短跑运动训练,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等方面的文章,在国内外书刊杂志上颇多,并有许多对短跑训练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观点、理论和方法,但就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某些传统观点,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认为有些观点恰恰是阻碍短跑运动水平提高的因素。本人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和就个人在训练实践中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对以下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所涉及的方面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旨在为短跑运动中力量训练的科学化,做一些尝试性的工作。1.力量训练的目的及本质力量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源泉,力量与速度的关系最为密切,速度训练离不开力量训练,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可分为基础、专门性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其中的任何一种力量训练又可分为多种,所以短跑力量训练的含义又是广泛的、多层次的。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如果忽视了力量在专项运动中的发挥和利用,那么这种力量训练不但难

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甚至有可能使之下降。2.速度与力量的关系2.1腿部力量与速度的关系提高短跑速度,几乎总要牵涉到加快步频、增大步长。而加快步频、增大步长的关键就是增强运动员腿部力量。虽然步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遗传,但是通过训练也是能使其进一步提高的。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腿部力量,才能为短跑的专业力量,即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打下基础,为提高速度提供前提条件。2.2上肢力量与速度的关系短跑运动员双臂摆动的快慢对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冲刺都有很大的影响。正确的摆臂动作,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协调上下肢动作。快速摆臂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加快上肢肌群的力量。2.3躯干力量与速度的关系短跑是以肢体运动为主的运动项目,但也有相当程度的躯干所承受的作用力较大。这个作用力主要来自上部身体的重力及下肢传递的地面反作用力。因此,在短跑训练中通过加强腰腹部力量的训练,对维持中部躯干的稳定性、减少身体晃动意义重大。 3. 适合于短跑力量训练方法3.1提高以髋为轴的下肢摆动力量研究表明,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不仅是人体内最大的储存能量的环节,也是获得水平位移速度的重要动力来源。尤其在途中跑阶段,由于速度快,支撑时间短,步幅的大小和步频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髋关节的摆动的力量和灵活性,是途中跑阶段的主要发力关节。因此,现代短跑技术十分注重以髋为轴的摆动力量和相应肌群运动的协调性,它是影响跑速的根本因素。传统的短跑技

【教学论文】中长跑训练方法

中长跑训练方法 1.一般耐力:指人体以中小强度、长时间坚持运动的能力,主要是发展人体的有氧能力,它是专项耐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发展一般耐力的主要手段:长时间或较长时间进行中等强度跑或慢跑,包括越野跑、竞走、耐力性变速跑,其他体育项目应用(如球类、游泳、自行车等),耐力性游戏等。 进行一般耐力训练时应注意: a.常用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匀速跑; b.跑中强调正确技术,结合呼吸节奏进行; c.尽可能在野外、山坡、草地上进行; d.处理好负荷与休息关系,加强医务监督。 2.专项耐力:指长时间进行专项活动的能力或人体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大强度剧烈运动的能力。专项耐力是决定中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增强专项耐力有助于运动员保持高速跑的时间,减少比赛中运动创伤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加速冲刺能力。 发展专项耐力的主要手段:较长时间的专门练习;短于或略长于专项距离的重复跑;不同距离的变速跑;较长时间的大强度越野跑;各种距离跨栏跑、障碍跑比赛。 进行专项耐力训练时要求: a.多采用重复训练法,选择段落应短于专项距离为主; b.若选用变速跑方法练习,快跑段落一般为400~1000米,一般在5次左右; c.专项耐力课跑的总距离,以专项及其他情况而定,若用重复跑,总距离可达本专项距离或超过数倍;

d.专项耐力安排,在训练的准备期比重一般,在竞赛期则较大。 3.速度和速度耐力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关键 3.1速度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或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段距离的能它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在中长跑项目中,最重要的是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速度是制约中长跑成绩的关键。 发展速度的主要手段: a.跑的专门练习(如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 b.30~100米加速跑、行进间跑; c.60~200米重复跑、变速跑、接力跑; d.顺风跑、下坡跑、奔引跑及速度性游戏等。 3.2速度耐力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其特点是强度大,心肺功能在较短时间内无法供应足够的氧气。增强速度耐力有利于运动员把最高速度保持到终点,加速冲刺。后程减速的高低水平反应速度耐力的发展状况,速度耐力与中长跑成绩呈正相关。常用间歇训练法发展速度耐力。 发展速度耐力的主要手段: a.100米*6~8次*3~4组,负荷80%,每次间歇30秒,每组间歇6~8分钟; b.300米*4次*3~4组,负荷80%,每次间歇10分钟; c.400米以上的上坡跑、台阶跑; d.600~700米快跑+200~300米慢变速跑,3~4组; e.1000~1200米反复跑,3~4次; f.长距离的高抬腿跑、后蹬跑等。 4.力量耐力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保证 力量耐力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度用力的能力,

田径运动员常用的力量练习法

田径运动员常用力量训练方法 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技术动作的速度、幅度,甚至运动耐力,所以对运动成绩的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使力量训练也构成了田径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为了提供实际的力量训练参考和借鉴,我们在这里将国内外优秀田径运动员经常采用、行之有效的七种力量训练方法,并呈献给广大读者。 一、肌肉最大力量收缩训练法 此类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系统,最大限度地增加参与运动肌群的肌纤维募集数量,并改善其机能来发展肌肉最大力量。其特点是重复次数少,强度要求很高,而消耗的能源物质并不多,肌肉力量的增加不会引起肌肉肥大和体重的增加。所以比较适合于专门准备期的力量训练。 (一)窄金字塔法,最大强度向心收缩 90%×3,95%×2,97%×1,100%×1,95%×2,90%×3 例如运动员深蹲最高强度是150公斤,按以上各组强度要求,可按以下方式练习:135公斤×3,142.5公斤×2,145公斤×1,150公斤×1,142.5公斤×2,135公斤×3。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组间休息3~5分钟。 (二)最大力量向心收缩 借鉴保加利亚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连续做5组,每组做1次100%强度,组间休息3~5分钟。 (三)最大力量等长(静力)收缩: 连续做5组,每组重复2次,每次坚持5~6秒,组间休息3分钟。这种练习能够提升肌肉在某一关节角度下用力的力量,也可用来增强运动员在某一特定技术环节的用力感觉和水平,但对提升肌肉协调性效果不显著。 (四)最大力量离心收缩 男子运动员采用120%最高强度,女子运动员采用110%最高强度,做退让性用力。为保证安全起见必须采用专门器械,或教练及同伴协助完成练习。 (五)离心-向心收缩 1.采用70%~90%的强度,在6~8秒内慢慢拉长肌肉,而后尽最大水平快速缩短肌肉。连续做5组,每组重复6~8次,组间休息4~5分钟。 2.采用120%最高强度,在4~6秒内慢慢拉长肌肉至最大限度,而后同伴协助减去40%的重

田径(中长跑)运动队周训练计划

中长跑(男)队 12 月 7 日 - 16 日周训练计划安排表〔训练课次时间、课的任务、训练时间、主要训练内容、运动量〕 星期一 〔 12月7 日〕 星期二 〔 12月 8 日〕 星期三 〔 12月 9日〕 星期四 〔 12 月10日〕 星期五 〔 12月 11 日〕 星期六 〔 12月 12 日〕 星期日 〔 12月 13 日〕 早:6:00 1.热身跑 10分。 2.各种关节操。 3.耐力能力训练:14-12-10-8公里; 强度安排:A.4分-3分50秒-3分45秒/公里。 B.4分20秒-4分10秒-4分/公里。 4.速度能力训练: (200米快+100米慢)X8-6组,强度:A 33秒-31秒,间歇40秒。B 36秒-34秒,间歇50秒。 5.放松跑10分。 6.各种拉伸踢腿练习。 下午:15:15 1.热身跑10分。 2.各种关节操练习。 3.耐力训练:6-8公里,强度:1分44秒-1分40秒-1分36秒/400米。 4.身体素质训练:组合对抗练习(8个练习)X2组。 5.速度能力:150米X3早:6:00 1.热身跑 10分。 2.各种关节操。 3.耐力能力训练:16-14 -12公里;(节奏训练) 强度安排:A.3分45秒- 3分35秒/公里。B.4分 -3分50秒/公里。 4.速度能力训练: (300米快+100米慢) X6组,强度:A 46秒- 44秒,间歇80秒。B 54 秒-50秒,间歇90秒。 5.放松跑10分。 6.各种拉伸踢腿练习。 下午:15:15 1.热身跑10分。 2.各种关节操练习。 3.耐力训练:6公里,强 度:1分44秒-1分40 秒/400米。 4.身体素质训练:(栏架 练习+力量练习)X2组。 5.速度能力:120米X2 组+100米X2组。 早:6:00 1.热身跑 10分。 2.各种关节操。 3.耐力能力训练:14-12 -10公里; 强度安排:A.4分5秒-3 分50秒/公里。B.4分 30秒-4分15秒/公里。 4.速度能力训练: (120米快+80米慢)X8 组,注重动作协调性和起 动能力。 5.放松跑10分。 6.各种拉伸踢腿练习。 下午:15:15 1.热身跑10分。 2.各种关节操练习。 3.耐力训练:6-8公里, 强度:1分44秒-1分40 秒-1分36秒/400米。 4.身体素质训练:弹性练 习(10个练习)X2组。 5.速度能力:150米X3 个。 6.放松跑 10分。 早:6:00 1.热身跑 10分。 2.各种关节操。 3.耐力训练:18-16/14 -12公里;(专项能力) 强度安排:A.3分50秒- 3分40秒3分30秒-3 分20秒/公里。B.4分 10秒-4分-3分50秒- 3分40秒/公里。 4.速度能力训练: 400米X 4组,强度:A 66 秒-62秒,间歇90秒。B 72秒-68秒,间歇120 秒。 5.放松跑10分。 6.各种拉伸踢腿练习。 下午:15:15 1.热身跑10分。 2.各种关节操练习。 3.耐力训练:6公里,强 度:1分44秒-1分40 秒/400米。 4.柔韧性练习(个人单拉 和双人互拉) 早:6:00 1.热身跑 10分。 2.各种关节操。 3.耐力能力训练:12-10 -8公里; 强度安排:A.4分-3分 50秒/公里。B.4分20 秒-4分10秒/公里。 4.速度能力训练: (200米快+100米慢) X8-6组,强度:A 33秒 -31秒,间歇40秒。B 36 秒-34秒,间歇50秒。 5.放松跑10分。 6.各种拉伸踢腿练习。 下午:15:15 1.热身跑10分。 2.各种关节操练习。 3.耐力训练:6公里,强 度:1分28秒-1分26 秒-1分22秒/400米。 4.速度能力训练200米 X3组,强度:A 25秒- 24秒5-24秒。B 27秒 -26秒-26秒。 早:6:00 1.热身跑 10分。 2.各种关节操。 3.耐力能力训练:10-8公 里; 强度安排:A.3分50秒-3 分40秒/公里。B.4分5 秒-3分55秒/公里。 4.心肺能力训练: (300米快+100米慢)X25 -22-20组,强度:A 52 秒-50秒-48秒-46秒, 间歇50秒。B 56秒-54秒 -52秒-50秒,间歇60秒。 5.放松跑10分。 6.各种拉伸踢腿练习。 早:6:00 1.热身跑 10分。 2.各种关节操。 3.耐力能力训练:定时跑 80-70-60分钟 强度安排:4分30秒-4 分20秒-4分10秒-4 分/公里。 4.跑的专门性练习(4个 练习+加速跑30米)X2 组。 5.快频率练习X3组。 6.各种拉伸踢腿练习。

800米—1000米)训练方法

中长跑(800米—10000米)训练方法 中长跑运动是一项需要速度和耐力的综合性项目。一般把800米—10000米统称中长跑项目。需要人体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速度跑步。 1、中长跑正确动作讲解: ⑴呼吸: 中长跑的距离长,消耗能量大,对氧气的需求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至关重要。中长跑能量消耗大,机体要产生一定的氧债,为了保证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呼吸必须有一定的频率和深度,还必须与跑的节奏相配合,一般采用两步两吸,两步两呼。呼吸时采用口进行呼吸的方法。随着速度的加快和疲劳的出现,呼吸的频率有所增快。 ⑵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①站立式起跑: 各就位时,运动员从集合线走到起跑线处,两脚前后开立,将有力的腿放在前面,前脚尖紧靠起跑线后沿,后脚距前脚一脚距离左右,两脚的左右距离自然开立,上体前倾,两膝弯曲,两臂一前一后,身体重心主要落在前脚上,保持稳定姿势,集中注意力听枪声。 ②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上体保持前倾,脚尖着地,腿的蹬地和前摆以及两臂的摆动都应快速积极,逐渐加大步伐和加快速度,随着加速段的延长,上体逐渐抬起,进入到途中跑。加速段距离的长短和速度,应根据个人特点、战术需求和临场情况而定。 (3) 途中跑 ①直道跑技术 跑直道时要求两脚沿平行线跑,抬腿既不靠内也不靠外,正直往前,两脚皆脚前掌去扒地跑。 ②弯道跑技术: 弯道跑时要求左脚前脚掌外侧,右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左腿膝关节外展和右腿膝关节内扣,身体重心向内倾斜协调用力,速度越快倾斜角度越大,右臂的摆幅稍微大于左臂摆幅。 ⑷冲刺跑:

冲刺跑是临近终点前一段距离的加速跑。。主要任务是运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克服疲劳,力争在最后阶段跑出好成绩。技术特点是加快摆臂速度和加大摆幅的同时配合腿部动作加快频率.冲刺跑的距离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战术要求和临场情况而定。在通过终点时,在接近终点一步前身体躯干前倾,做出撞线动作。 2、分解跑步动作,单个动作讲解 ⑴上体姿势: 上体正直或稍前倾,头部与脊柱成一条直线,胸部正对前方,下颌微收,两眼平视,颈部放松,整个躯干自然而不僵硬。这里要格外注意上身不要过大的左右晃动。 ⑵摆臂姿势: 两臂弯曲约成90度,两手放松或半握拳,肩带放松,以肩为轴,自然地做前后摆动。前摆时稍向内,后摆时稍向外。摆动幅度随速度变化而变化,速度快时臂的摆幅大。 ⑶腿部动作: ①抬高大腿: 跑步的速度是步幅和步频共同决定的,因此有大的步幅是非常重要的,而要获得大的步幅最重要的就是抬高大腿,因为只有抬高大腿了才便于前脚迈的更远。 辅助动作练习:原地高抬腿跑和行进中高抬腿跑 ②迈出小腿同时送髋及加强脚步后蹬 要想获得大的步幅,只有抬高大腿是不够的,还要把小腿充分迈出去,而要小腿充分的迈出去,需要送髋及加强支撑脚的后蹬。由于迈小腿对大腿根部韧带的柔韧性要求较高,所以可以加一些练习大腿根部的柔韧性练习(如正压腿侧压腿)。 辅助动作练习: 正压腿侧压腿原地做抬大腿迈小腿动作高抬腿跑动中的迈小腿练习 ③前脚掌后扒地 跑步的原理是由于脚步受到的向前的摩擦力使身体向前移动,跑步过程中如何获得更大的向前的摩擦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要获得更好的向前的摩擦力就是借助脚步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自然地面会给脚面一个向前的摩擦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靠前脚掌向后扒地。

中长跑训练计划

中长跑训练计划 小学生中长跑训练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培养运动员具有掌握运动技术的基本能力。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全面素质训练,首先要求正确,而不求数量。 一一般耐力训练 中长跑的耐力训练,一般是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跑的练习,是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的功能。一般耐力练习:通常采用3000米、4000米、5000米等距离,或用30分钟跑完一项长距离的练习,使运动员的脉率在每分钟150次至160次之间,同时注意呼吸有节奏(一步半呼、一步半吸或两步呼、两步吸)。 二专项耐力训练 专项耐力的训练是运动员在缺氧情况下的一种训练,也是提高专项成绩的一种手段。通常采用距离为300米、600米、1200米跑的练习,可用上述三个距离来检查400米、800米、1500米运动员的专项成绩,要求脉搏达到每分钟180次左右。每周的训练计划根据比赛日期和运动员的身体状态灵活安排。一般每四周循环一次,节奏为一小、一中、一大、一中。在训练周期内安排一至二次强度训练,以200米间歇跑为主,快跑后即测脉率达到每分钟180次以上,等队员脉

搏降到每分钟110~120次,再进行200米跑,跑4~5个。还有4—3—2—1的变速跑,即4就是400米、3就是300米、2就是200米、1就是100米,上述每个距离之间有100米的慢跑,要求慢跑100米在40秒之内跑完(间歇的慢跑)。在比赛前夕的训练,强度训练极为重要,一般以目标为准,要求达到各段的分段速度。 三速度训练 中长跑速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平时严格的速度训练来提高频率、协调性、柔韧性。通常采用短距离变速跑、原地快速高抬腿、80米加速跑、150米重复跑、4×50米接力跑、行进间快频率小步跑变快速放松跑等练习。上述练习力求多种形式,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多采用比赛形式进行,使运动员感兴趣,不觉枯燥。每周三次速度训练,总距离~公里。 四力量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表现为力量耐久力。力量耐久力可以在大量跑的练习中获得,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采取小力量练习。因为儿童正在生长发育时期,如过早过多的用杠铃负重练习(并不排除杠铃),往往容易过早的被淘汰。我采用的训练方法一般是克服自身重量的各种跳跃练习、俯撑、摆动练习等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数量不求多,但求精求严。

浅谈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1]

浅析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 许立峰 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 摘要本文主要从短跑运动的特点入手,浅析一下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短跑力量训练运动员 前言短跑是田径运动中历史上最悠久,影响最大的项目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在短跑训练中,不断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使短跑运动训练的测评方法、监督手段、反馈控制技术、恢复措施等更加科学和精细,从而不断完善了短跑技术,推动了短跑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就现代短跑技术而言,其本质特征应视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水平运动,其技术发展特点是伸髋和摆动式积极着地。有关短跑运动训练,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等方面的文章,在国内外书刊杂志上颇多,并有许多对短跑训练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观点、理论和方法,但就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某些传统观点,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认为有些观点恰恰是阻碍短跑运动水平提高的因素。 本人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和就个人在训练实践中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对以下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所涉及的方面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旨在为短跑运动中力量训练的科学化,做一些尝试性的工作。 1.力量训练的目的及本质 力量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源泉,力量与速度的关系最为密切,速度训练离不开力量训练,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可分为基础、专门性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其中的任何一种力量训练又可分为多种,所以短跑力量训练的含义又是广泛的、多层次的。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如果忽视了力量在专项运动中的发挥和利用,那么这种力量训练不但难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甚至有可能使之下降 [1]。 2.速度与力量的关系 2.1腿部力量与速度的关系 提高短跑速度,几乎总要牵涉到加快步频、增大步长。而加快步频、增大步长的关键就是增强运动员腿部力量。虽然步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遗传,但是通过训练也是能使其进一步提高的。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腿部力量,才能为短跑的专业力量,即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打下基础,为提高速度提供前提条件。

田径队中长跑训练计划(1)

中学田径队中长跑的训练计划 本学年我作为我校中长跑的教练,分别担任着选拔人材与制定训练计划的任务。由于训练的时间不太长,所以训练计划主要是以专项的训练内容为主,主要的训练计划以下: 一、专项素质训练 1、专项耐力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实质就是专项能力,或速度耐力。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任务的不同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发展专项耐力一般采用间歇跑、重复跑、变速跑、接近专项距离、专项距离或超过专项距离的计时跑,以及专项检查跑、测验、比赛等。间歇跑时,使心率保持在120~180次/分的范围内,使心输出量处在最佳水平上,在间歇时肌肉得到休息,而心脏仍处在很高的活动水平,使整个训练对心脏功能的增强都有显著效果。一般在200~600米的距离上采用间歇跑。在全年各阶段的训练中均可采用间歇训练,准备期采用较多。 重复跑的训练是反复跑几个段落,休息时间较充分,跑的距离、重复次数、要求的强度应根据专项特点、训练任务而定,可采用100~300米,400~600米,1000~1600米,2000~4000米,甚至8000米的距离。 在短于专项比赛距离的重复跑时,速度应高于比赛平均速度。与比赛距离相同的重复跑训练应适当减少,以免身心更大的负担。 重复跑是发展速度和专项耐力的重要手段,还可以培养跑的速度感和

节奏。比赛期采用较多。随着重大比赛的到来,检查跑、测验和适当的比赛不可少,以培养竞技状态,提高专项能力和比赛能力。 2、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不可忽视,速度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重要条件。中长跑运动员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衡量速度的标准也不相同。中跑运动员常以100米成绩来衡量速度,长跑则以400米来衡量速度。中长跑运动员发展速度素质,要根据各个项目的需要来发展速度。在耐力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往往是取胜的关键。因此,中长跑运动员在少年时期的基础训练过程中,应努力发展速度,使之达到一定的水平。速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提高就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这时应着重在提高专项耐力上。速度训练仅能起到保持原有水平的作用。 发展速度多采用加速跑、短距离反复跑、行进间跑、下坡跑、顺风跑等,以及60~200米之内的变速跑。中跑运动员速度练习比重大些,而且还需要增加力量、弹跳力的练习。 中长跑各项在全年训练中速度占的比重大致如下:5000米约占10%,1500米约占20%,800米约占30%~40%。 3、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乳酸能力。提高有氧与无氧训练水平是中长跑运动员努力的方向。中长跑各个项目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比重是不同的,跑的距离越长,有氧训练比例就越大,无氧训练比例则越小。从某种意义上讲,一般耐力、长跑是有氧训练。

最新中长跑训练计划

中长跑训练计划 星期一:准备活动:3~5km跑;一般发展练习; 5~6次100m加速跑; 85%~90%的速度400~600m间歇跑(一次训练课上间歇跑可以采用不同的距离,例如:10次400m;2次600m;4次400m;5次200m等),总距离1.5~2km,间隔休息时间3~5min;整理活动的慢跑2km。 星期二:匀速林中越野跑2h(男运动员跑14~16km,女运动员跑12~13km)(有氧性质);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三:准备活动;5~6次100m加速跑;85%的速度200~300m间歇跑,总距离1.5~3.6km,间隔休息时间1.5~3min;每一组训练练习之间休息5~6min;2km慢跑。 星期四:休息或者恢复性越野跑10~12km;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五:准备活动;5~6次100m加速跑;95%~100%速度的检查跑(或者800~1,600m的反复跑),总距离2~5km,间隔休息时间5~6min;整理活动的慢跑2km。星期六:与星期二基本相同,只是跑步总距离略长一些。 星期日:休息。 长跑运动员小周期训练计划 星期一:准备活动:3次150m加速跑;200~600m变速跑,总距离5~8km,81%~85%的速度,间歇休息1~3min;整理活动是慢跑2~3km。 星期二:16~18km长距离越野跑~1h(有氧性);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三:以3min10s/km~3min15s/km的速度越野跑10~12km;一般发展练习。星期四:匀速越野跑13~15km(有氧性);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五:准备活动:加速跑5次100 m;1~2km的反复跑,总距离5~8km,85%~90%的速度:训练课快要结束时,1~2次短距离全速跑(练习冲刺):整理活动的慢跑2~4km。 星期六:18~23km的长距离越野跑(有氧性);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日:休息 中长跑1000(800)米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中长跑都是匀速跑成绩最好。除起跑后加速跑和最后冲刺跑外,途中基本上采用较高速度的匀速跑。匀速跑的节奏和呼吸的节奏稳定,能保证需氧量和供氧量的平衡,能源物质不断地输入组织,可使机体营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节省体力和推迟疲劳的到来十分有利。在比赛中,好的战术是成功的关键.应根据运动员的自身能力去争取胜利。在中长跑比赛中,跟随跑技术的使用是人们要求更好的比赛成绩的一种措施。比赛时耐力好的运动员可采取领先跑的战术,速度好的运动员可采取跟随跑的战术,这是因为耐力好最后的冲刺很难采用高速度,若采取跟随跑,势必影响成绩、速度好若采取领先跑会消耗大量能量,影响最后冲刺,也会影响成绩。另一方面,跟随跑和领先跑也可交替进行,中长跑运动员应采取这种战术。总之,应根据个人的水平来确定何时跟随、何时领先。 采用跟随跑战术:起跑出发后,始终跟随在领先者或小集团后面(一般跟着第一或者第二名)。如果需要超人,一定要在直道上进行,避免弯道超人多跑冤枉路。力争在最后200米冲刺阶段超过对手,率先通过终点.比赛中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短跑的力量训练

短跑的力量训练 短跑的力量训练,要根据短跑的肌肉用力特点进行安排。力量训练采用的主要练习:(1)负(举)重练习。 (2)抗阻力练习。 (3)跳跃练习。 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主要通过负重练习和抗阻力练习。一般以递增负重的方法实现的。练习时采用最大负重的70-80%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到100%的重量,完成5-7组,每组4-5次。 提高爆发力,主要采用负重练习.抗阻力练习和跳跃练习。练习量约为最大负荷量的60-75%,动作速度快,完成5-7 组,每组10次左右。采用跳跃练习时,选择距离在60-100米负重或不负重的快速跳跃练习。 发展力量耐力,可采用负重量轻的,跳跃距离长的练习。练习量约为最大负荷量的40-50%,要求强度小,重复次数在10-20次以上。跳跃练习可选100-200米距离的负重或不负重练习。 负重和抗阻训练的主要练习如下: (1)负杠铃练习(全蹲.半蹲.1/3蹲)。最大负荷量70-80%开始,逐渐增大到100%。完成5-7组,每组4-5次。 (2)负重弓步走。最大负重量40%,弓步走距离40-60米,完成5-7组。 (3)负重半蹲。最大负荷量70-80%,完成5-7组,每组5-7次。 (4)负重弓步交换腿跳。最大负荷量的50%,完成5-7组,每组20-30次。 (5)负重高抬腿跑。最大负荷量的20-30%,完成5-7组,每组40-60次。 (6)哑铃跳。重量15-25公斤,完成5-7组,每组10-20次。 (7)负重直腿跳,最大负荷量的20-30%,完成5-7组,每组40-50米。 (8)拖重物跑或拖重物跳。重量5-10公斤,完成5-6组,距离30米.60米.100米。 (9)卧举.挺举.抓举及持器械摆臂等练习。 (10)胶带牵引发展腰后肌群、小腿肌群、髂腰肌等力量练习,完成5-6组。 跳跃力量训练的主要练习如下: 跳跃力量训练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跳跃练习分为二类:一类为垂直方向跳跃,另一类为水平方向跳跃。

田径中长跑训练计划

田径中长跑训练计划星期一: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 85%?90%的速度1200+1000+800+600+400m间歇跑(间歇跑记时 整理活动的慢跑2000m。 星期二: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登跑、项目为800、1500米的运动员跑1200+2000m*3组 项目为大于或等于1500m以上的运动员跑3000m*2组、2000m*4组 整理活动的慢跑1600m。 星期三: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登跑、项目为800、1500米的运动员跑1200+1600m*4组 项目为大于或等于1500m以上的运动员跑4000m+3000m+2000m+200vm *2组整理活动的慢跑1000m>放松5次50m加速跑; 3?4次50m加速跑; 3?4次50m加速跑;

星期四: 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登跑、3?4次50m加速跑; 般性身体素质练习:仰卧起坐40 个+背肌练习30个+俯卧撑20个+200m快速跑*四组4000m耐久跑一组。集体放松。 星期五: 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登跑、3?4次50m加速跑; 项目为800、1500 米的运动员:800*5 组 项目为大于或等于1500m以上的运动员跑1500m*3组+3000m一组。要求尽全力跑)星期一: 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登跑、3?4次50m加速跑; 90%?95%速度400+800+1000*3 组 整理活动的慢跑2000m。 星期二: 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登跑、3?4次50m加速跑;

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一、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 ?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证明,如果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要提高机能能力, 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掌握合理的运动技术是不可能的。可以说,力量素质水平是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合理地进行力量训练,掌握现代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的关键。 1.运动训练中的适应、负荷与应激原理 1.1训练适应原理 ?“训练适应”是反映运动员机体在长期训练和外界环境(指自然环境与训练、比赛环境、其 中主要是训练负荷)刺激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生物学方面的“动态平衡”(指能量消耗与补充的动态平衡)。这种适应能满足竞技比赛所需要的各种机能能力,并按照“刺激—反应—适应—再刺激—再反应—再适应”的规律变化。 ?运动训练的任务就是通过合理的训练负荷,打破机体原有的生物适应与平衡,使机体在新 的水平上产生新的生物适应与平衡。 1.1.1训练适应的构成因素 ?训练适应是指运动员通过长期训练所获得的能适应比赛需要的各种机体运动能力的生物适 应性,即通常所说的竞技能力。因此,训练适应的构成因素就是各种竞技能力的最佳生物适应性。 ?它包括: 呼吸循环与能量代谢系统的训练适应: ?这种训练适应主要表现在心血管、呼吸及能量代谢方面的生物适应。这种训练适应决定着 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大强度比赛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安静与运动时机能出现节省化(如安静时心律减少,血压降低;定量负荷时心律、血压、心输出量相对较少,肺活量、最大肺通气量与最大吸氧量增加等)。 支撑运动器官的训练适应: ?这种训练适应主要表现在肌肉、骨骼和关节结构上的生物适应性变化。如肌肉收缩力量的 提高,骨骼与关节结构上的生物适应性的变化。例如,柔韧性和协调性提高,肌肉能源物质和肌红蛋白的增高,酶的活性提高等。这种训练适应直接决定了力量、速度和支撑运动效果的提高。 神经、心理方面的训练适应: ?主要指神经系统建立各种动作条件反射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训练与 比赛环境的影响。 ?这种训练适应是掌握复杂技术动作、提高机能、形成良好、稳定的竞技心理状态的基础。健康训练适应: ?这是指合理的生活制度、营养、饮食对运动训练产生的积极作用,使运动员的健康水平提 高,伤病率下降。 ?对保证训练进程和比赛至关重要,尤其对优秀运动员显得更加重要。 运动员的自我完善与比赛适应: ?主要指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战术能力的完善,以及比赛中运动员的应变能 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 ?这些都是提高专项能力、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的提高。 1.1.2训练适应的生理机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