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课件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课件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课件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课件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课程内容

●着重研究地理学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思维

●从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角度,对地理学的科学结构、科学性质、研究

目的、意义、逻辑体系,发展进程中各种学派与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论。●从历史的发展中阐发地理学的进取与开拓。

●由于地理学科学属性的特殊性,黄秉维:“地理学传统上是联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

间的桥梁”,展示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内容主要包括:

●地理学思想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分期

●地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到现代的发展阶段:

●地理学思想萌芽散布于上古时代的史诗、哲学、历史丛书中,当时中国、埃及、巴比伦、

印度诸国产生了相当规模的地理知识积累,形成了地理学观念的雏形。从公元5世纪延续到15世纪,是地理学发展的中古时期,宗教势力特别是欧洲的基督教垄断了学术领域,窒息了地理学的思想。

●从公元2~15世纪,中国发达的古代文明形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地理研究中心,中国的

地理志、地图、专论等从数量到质量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地理学的近古时期约始于地理大发现时代,从15~17世纪中叶,地理学的视野扩展到

全球,标志着地理学科学见解的启蒙。

19世纪后半期,进入近代发展时期,地理学思想不断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逐步形成了现代地理学。

●地理学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定着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功能和发展趋势,是现代地理

学思想争论的重点。

●地理学不是机械的拼凑,偶然的堆积,而是有序的,有结构的,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科学体系。

●地理学从古代的数理地理学和描述地理学为主体的学科,经过演化已发展成具有许多分

科的有自己逻辑体系和层次的科学结构。

●不同学派或观点依据地理研究客体组成元素的层次性或空间尺度的层次性而进行分类。

许多地理学家为探索地理学的科学结构和逻辑体系作出了艰辛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精辟见解。

●地理学科学性质认识的形成和发展

地理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领域和范畴,研究对象和任务,其基础理论和核心的探索,历来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和争辩,也是地理学思想的活跃领域。

●地理学的方法论思考

●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詹姆斯(P. E. James)的《地理学思想史》

●赫特纳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哈特向的《地理学性质》和《地理学性质透视》

●哈维(D. Harvey)的《地理学解释》等

——阐发了历史地形成的独特的方法论所反映的地理学思想的发展。

●地理哲学与科学哲学思想

●从地理学发轫初期,各种哲学观念就渗透于地理学领域,朴素的唯物论思想促进了地理

学思想的活跃。

●在现代地理学发展中新的科学哲学理论逐渐取代了以往的哲学观念,有益于地理学思想

的继承和发展,是地理学思想中的有机组分。

第一讲对地理学的基本理解

一、地理学与科学的萌芽

●科学的萌芽大致始于四方面

●对周围地域环境的认识与研究,即早期的区域研究(横向的地理研究)。

●历史的研究或称为编年的研究(纵向的研究)。

●对技术与数理的研究,如最早的数学与天文学等(方法手段的研究)。

●哲学,与上述三者相结合,着重探讨一些共性问题。

基本论点

●早期的地理研究在人类科学历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就发展历史而言,地理科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形成于公元前(埃拉托色尼,前276-

前194),是以对人类周围地域的认识研究作为客体,其以后的发展历史主要也是围绕区域而展开的。

二、地理科学是一门学科体系

●1987年10月钱学森在中国科学院地学第二次学部委员大会上,从人类认识世界的思想

史出发,从哲学、系统论的高度,提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提出“地理科学”的思想。

●“地理科学是一门学科体系,是现代科学体系十大部门之一,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

列。”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地理系统是开放复杂的巨系统”,要运用“从定性到定

量的综合集成法”来研究。

●三个层次——基础理论层次、直接应用的技术性层次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技术理论层次。

三、地理学科成熟的标志

●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科学家

●有学科本身的理论体系

●有本门学科特点的方法

●为国民经济服务中发挥非其他学科所能替代的作用

●有大量本门学科的成果资料的积累(数量、质量)

四、地理学科体系(见下图1)

1、区域(空间)方向——区域(空间)地理学

●通过对各地理要素在特定区域的组合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该区域的结构、功能、

特征及时空规律,从而把握区域内人地之间的作用机制。

是地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方向,长期以来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

2、理论方向——理论地理学(通论地理学,普通地理学原理等)

●注重从理论上探讨地理环境各构成要素的作用、功能及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地理环境的结

构、特征。

●探讨不同层次(尺度)地理环境的时空(分布、变化等)规律。

●注重探讨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学科体系、方法论、学科发展史、学

科哲学基础等地理学的重大理论问题。

●包括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大部门学科。

3、历史(时间序列)方向——历史地理学

●从时间序列来揭示地理环境演进过程。

4、应用方向——应用地理学

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最活跃和最有发展生命力。

5、方法论学科领域

表 1 地理学科体系(一种划分方法)

地理学地理哲学

区域地理学

区域自然地理学

世界自然地理学

本国自然地理学

大洲自然地理学

区域人文地理学

世界人文地理学

本国人文地理学

国别人文地理

理论地理学(通

论地理学,普通

地理学原理)自然地理学

地貌学

气候学

水文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

生物地理学

海洋自然地理学

化学地理学

疾病地理学

地理学地理哲学理论地理学(通

论地理学,普通

地理学原理)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区

域经济地理学—

—世界、本国、

国别。部门经济

地理学——农业

地理学,工业地

理学,交通运输

地理学,商业地

理学,旅游地理

学,资源地理学,

国际贸易与地理

学,消费地理学

等)

社会地理学(人

口地理学,文化

地理学,聚落地

理学,行为地理

学,城市地理学

等)

政治地理学(选

举地理学,军事

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应用地理学

建设地理学规划地理学

环境地理学灾害地理学

管理地理学国土整治学

发展地理学

方法论地理学地理调查学

计量地理学遥感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

息系统

图1 地理学的金字塔结构(陈传康、刘南威等)

地理哲学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部门地理学、一级综合地理学,二级综合地理学

●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实践地理学

●三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现代地理环境地理学

图2 《理论地理学概论》中的地理学体系(王铮,1994)

●第一层次——环境动力学(环境地学的理论核心,部分内容属于模式地理学,重点在于

地理环境过程及环境对这种过程的贡献及其机理),区域动力学(重点在空间相互作用基础上的空间动力学、区域结构类型及其演变规律)

●第二层次——模式地理学(研究某种特殊的地理事物类型:工业、城市、山地、沙漠、

冰川、交通、商业、地貌、综合自然地理学等)

●第三层次——现代地理学的应用层次(区域地理学、工程地理学等)

图3《地理学引论》中的地理学体系(白光润,1989)

图5《现代地理学》中的地理学体系(蔡建明,1992)

图6 《现代地理学图书分类法的探讨》(王祥珩,广州地理学)

图7 《区域经济地理学》(陈才,2001,2009)

图8《理论地理学》(牛文元,1992)

图9《论地理学体系建设》(杨开忠,1991 )

图10 《理论地理学的科学问题》(杨吾扬,1989)

元地理学——从元理论(一般理论的理论)角度研究地理学,由元理论和一般理论两个层次构成。将地理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地理学本身的工具性的理论即元地理学(地理学思想史、地理学哲学、地理学方法论等分支学科)

图11《地理科学》(吴传钧,1995)

五、地理学的理论结构

●1、地理基本要素——地理学问题表述所必要的指标

●方向:正对的位置:自一点向外引伸的路线,顺着箭头的方向。地理学上所讲的方向和

平时所说的方向不完全一样,它主要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东是与地球自转一致

的方向,西是与地球自转相反的方向,地球上的南北方向是有极点的,指向南极的为南方,指向北极的为北方。

●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所处的方位。地理位置是用来界定地理事物间的各种时间空

间位置的地理专业术语。

●距离:距离是指(两物体)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或相隔的长度。

●覆盖度:指林地中灌木等对于地表遮盖占据的地表面积与总林地地表面积之比。植被覆

盖率指某一地域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又是确定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

●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简单的说,郁

闭度就是指林冠覆盖面积与地表面积的比例。

●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地表空间上某种事物的数量,是进行有关空间分布的研究最常用的

指标。

●强度:作用力以及某个量(如电场、电流、磁化、辐射或放射性)的强弱程度。

●时间: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

●······

2、地理学基本概念

●尺度:一般指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量度,分别称为空间尺度和时间

尺度。此外还有组织尺度,指在由生态学组织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组成的等级系统中的位置。

●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

●区域: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所划分的空间范围称为地理区域。同一地点在不同的地理条

件下可能属于多个地理区域,比如:上海市,从所属地形区来看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角度来看属于季风区。不同地点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可能属于同一个地理区域,比如:济南市属于山东省,南京市属于江苏省,但是从我国的地势来看,他们却同处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上。

●景观(环境、空间结构):是由在各个生态上和发生上共轭的、有规律的结合在一起的

最简单的单元地域所组成的复杂地域系统,并且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自然地理过程的总体,这种相互作用决定景观动态。

●时空耦合:是四维向量的充分表达,除了高度、经度、纬度(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外,

还有时间维的同时考虑。

●网络: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用于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亦即在一个地理系

统中,通过无数“通道”互相联结的一组地理空间位置

●等级:指按某一标准区分的高下差别。

●模型(自然或人文现象所构成的一种格局):指能将地理环境的信息集合起来,并且把

实体加以理性的概念化,求得在物理属性、力学属性、化学属性、生物属性等方面的尽可能相似,最终加以高度概括的各种方式的抽象表达。

●循环(地理过程):往复回旋,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相互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指生物机体结构

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并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广泛应用。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在正视事物

各个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

……

3、地理学基本公理

●集群公理——各种群体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两种地理区域:均质区域(形式区域)、

功能区域(作用区域)——两种地理区划的类型划分基础。

●势能扩散公理——地理运动和地理过程的原动力。

●距离衰减公理——包含了事物之间接触性和近便性的计量。

●序动公理——集聚向环境发生作用的地理过程依从一定程序。

●时空对耦公理——地理体在时间上的变化(演替或波动)与地理体在空间上的变化(更

替或共轭)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表2 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公理基础

理论名称逻辑过程公理基础成熟状态

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归纳,演绎统一性,集群成熟,方法论不够完

土壤发生学理论归纳统一性,序动土壤形成的发生分

析。比较成熟

自然地域分异理论归纳,演绎集群,势能扩散,距

离衰减,节律性从单纯的地带性分异演变到地域分异理论。成熟

地理区域理论归纳集群,势能扩散,距

离衰减各种分区的划分理论,通论研究刚开始。成熟

地理轮回理论归纳,演绎序动,节律性地貌发育的第一理想

模型。成熟

古典区位理论归纳,演绎集群,势能扩散,距

离衰减包含各种区位理论的不同级别理论模型。成熟

中心地理论演绎,归纳,类比集聚,势能扩散,距

离衰减服务中心和城镇分布的理想模型。成熟。

重(引)力作用理论归纳,类比,演绎引力理论,距离衰减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需要进一步检验。比

较成熟。

人地关系理论归纳,演绎集群,势能扩散,距

离衰减,序动地理科学核心理论有多种学说,人地协调共生是最先进的理论。正在研究。

地理演替理论演绎,归纳,类比节律性,集群,序动地理事实基本坚实,

理论研究尚欠。不成

熟。

地理系统理论演绎,归纳,类比集群,势能扩散,节

律性,序动地理科学主流,系统科学研究是方向。逐渐成熟。

六、地理学的研究视角

●《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

●通过地方(水平)、空间(垂直)和尺度的透镜观察世界的地理学方法。

●地理学的综合领域(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分离的边界)—

—“环境—社会动态”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环境动态与自然系统,人类社会动态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系统联系起来。

●应用图像的、语言的、数学的和认知的方法的空间表述。

●学科研究前沿——城乡规划、区域经济学、社会学、流行病学、人类学、心态学、环境

科学、保育生态学、国际关系等领域都广泛应用地理学的视角。

七、地理学的基本价值

●1、地理学的哲学价值

●为哲学研究提供某些基础——以客观世界为基础,地理环境演化发展过程,地理环境空

间地域分异等,充满否定之否定规律、数量和质量变化规律等,发生学思想,生命有机

体概念。

●为哲学研究提供一些准确而科学的答案——世界观,多种人地关系理论(人地共生)。

●部分解决了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充分利用人类系统和地理环境系统之间,

以及地理环境内部的正、负因果关系网,人的主观调控。

地理学的方法丰富了哲学方法——空间研究角度和方法,时空统一观,唯物史观,系统科学思想与方法。

2、地理学的科学价值

●对近代科学发展的贡献——知识基础,地球整体性认识等,哥白尼日心说,牛顿万有引

力定律,达尔文进化论等。

●整体观念——对当前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意义。

●跨学科属性——决定了对综合性问题解决的作用——具有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

性。

●地理学基本规律的作用——地域分异规律,空间分布规律,人文地理规律等。

●地理学重大理论突破的作用——自然地带学说—土壤发生学,现实沉积环境研究成果—

地质学成岩、成矿理论,青藏高原隆起研究等。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地理学在科学大厦中的地位——空间系统。

3、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在资源调查、边远地区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制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城市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等,为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自然资

源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学在区域发展预测、风险决策中已表现出一定的作用。

●参加国土整治、主体功能区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在空间上和时序上合理开发利用国土

资源提供了基本科学依据。

●进行旅游规划和设计。

●参加区域治理的实践,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区域研究为制定某些政策提供依据

4、地理学的教育价值

●地理与个人教育

●知识和理解方面

●技能方面——读写能力、口头表述能力、计算能力、图解能力等,个人素质和社交能力

——空间度量,理解国际事务等

●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平等、平衡、可持续发展等。

●地理与国际、环境和发展教育

●国际教育——国际度量、全球观点,全球相互依赖性与合作,权利与义务。

●环境与发展教育——强化环境教育、发展教育。

第二讲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钧: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

地域系统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跨学科的大课题,地理学研究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重点在于

将人地关系统地域系统的优化落实到地区综合发展基础上,探求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与调控机理。

●其研究内容包括:

●人地关系的形成过程、结构和发展趋向的理论。

●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强度的分析、潜力估算、后效评价与风险分析。

●两大关系间相互作用和物质传递与转换的机理、功能、结构和整体调整的途径与对策。

●地域的人口承载力分析。

●一定地域人地关系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以及系统内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结构潜力,及特定

的地域系统演变趋势。

●地域分异规划和地域类型分析。

●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型。

二、人地关系学说的考察

●1、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的身心、民族特征、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

支配的观点。

●[古希腊] 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注意人(性格、智慧)

与气候的关系。

●18世纪[法]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根据气候修改法律。

●19世纪中叶[英]历史学家巴克尔——气候是影响国家或民族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德]地理学家拉采尔19世纪末《人类地理学》——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地理环境的产物。

●[美]地理学家森普尔(拉采尔学生)——夸大和突出地理环境作用,介绍到美国。亨廷

顿《文明与气候》——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作用。

二战后[澳]地理学家泰勒——批评“老式”的决定论,提出“决定行为论”(“有限决定论”)

2、地理环境可能论

●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的一种观点——自然环境仅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机会,人类具有相

当大的选择自由的观念。

●[法]维达尔—白兰士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

不能用环境的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一定的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可供利用的可能性,而生活方式则是决定人类集团选择哪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法]历史学家费夫尔1922年《历史学的地理导论》——自然界没有必然性,但到处都

存在着可能性,人类作为可能性的主人,才是利用它们的主宰。

●[法]白吕纳(维达尔学生)1910年《人地学原理》——心理因素是地理事实的源泉,

是人与自然的媒介,心理因素随不同社会和时代而变迁,人们可以按心理的动力在同一自然环境内创造出不同的人为事实。

●[英]斯帕特提出折衷观点(“或然论”)——人类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可能性的选择,

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些可能性的概率大于另一些可能性。

3、地理环境适应论(“生态调节论”)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地理学应当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

适应。

●[英]罗士培1930年创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利用

和利用的可能性。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研究控制问题,即从不同侧面论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两个方向——一是人群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与其他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美]巴罗斯1923年将地理学称为“人类生态学”——地理学应致力于研究人类对自然

环境的适应,分析人类活动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调节论”)。

●19世纪末以来人类学者——在研究中认识到人类分布特性与环境分布特性之间存在一

定的因果关系——提出“文化生态学”概念,研究重点亦为人类社会如何协调与自然环

境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产力发展和人口增长使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的力量增强,而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也日益明显。人类生态学于70年代重新兴起,80年代始“协调论”(主张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协调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受到广泛重视。

4、文化景观论

●地理学应从研究文化景观来分析人地关系——文化景观是地面上可以感觉到的人文现

象的形态,人文地理学应该研究这种人类及其劳动所创造的能反映人类集团的文化和经济的景观。

●拉采尔最先系统阐明文化景观的概念(历史景观)——主张对土地、村落、城镇及道路

等进行分类,以便了解其分布、相互联系和历史起源。

●[德]施吕特尔1906年提出来文化景观论——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区别,要求文化景

观当作从自然景观演化来的现象进行研究。文化景观可分为可动的(人以及货物等)和不可动的(通过文化作用于景观的全部效果来反映,如道路等)

幻灯片49

●[美]索尔1925年《景观的形态》将文化景观定义——由于人类活动添加在自然景观上

的形态。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是解释文化景观。

●[美]惠特尔1929年提出“相继占用”概念——地理学不应是研究人类对环境的适应,

而是研究一个地区内人类社会占用的历史演变过程。

●但有一些地理学家提出异议

●赫特纳反对施吕特尔关于地理学限于研究景观的可见现象的观点。

●哈特向对文化景观提出疑义,认为在任何地方只有一种景观,如果那里没有人,就不是

文化景观,如果人类已进入,自然景观就不复存在。另外,认为文化景观论不是建立在逻辑的和地理学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等。

5、人地共生论

●[美]马什《人和自然:或被人类行动改变了的自然地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

必须谨慎,以保持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苏]马克西莫夫——“人过去在改造,现在仍在改造。但是,技术补充生物圈,并作为

统一的运动体系内的组成部分与之相互作用。形成这种技术圈与生物圈的共生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本质上崭新的全球现象,同时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新阶段。”

●[英]Bennett和Chorley《环境系统》——人类对长时间、大范围和大规模的能流和物

流没有能力调节,而只有通过共生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平共处。

●[苏]索恰瓦《地理系统学说导论》——阐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共生,以及共同创造的思

想。

●人类对处理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共生”。

三、人地关系的历史分析

●1、农牧业产生以前的阶段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原始共生——动物社会

●2、原始农牧业及小农经济阶段——农业文明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顺应

●3、工业革命阶段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大改造——人类与自然环境多表现“互害”状态

●4、向建设理想环境的过渡阶段

人类和自然环境协调共生。

四、人地关系的实证分析

●1、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命活动的作用

●地理环境为人类种属的形成及分化提供客观基础。

●人体素质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

●地理环境以短期效应直接影响人体素质,使遗传优势得到实现。

●地理环境以长期效应间接影响身体素质,使短期效应得到积累,形成遗传上的优(劣)

势。

在封闭的人口环境系统中,人口的增减完全取决于死亡率和出生率——地理环境对死亡率和出生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自然基础,为人类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自然资源

为中心的地理环境对部门产业的性质和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社会分工和劳动地域分工提

供客观基础(地域分异导致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有形区位”差异或“有形区位优势”),也是参与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内因机制。

●地理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成为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发展的内在因素

和基础,直接影响经济地域(区域)的类型和结构。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深刻影响着未来经济活动。

3、地理环境对人类政治军事活动的作用

●地理环境往往与受其影响的人文环境共同决定“政治区位”的优劣势——国都的选定,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等。

●人类战争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

条件在人类军事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军事行动的组织和实施等。

●随着社会发展,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将更多地让位于人文环境的影响。

4、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人口数量和文化(文明)的时间长短。

●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形成不同的文化提供了选择性——大陆文化与孤岛文化、海洋文化,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形成等。

●古代文明和经济兴衰与地理环境的变迁有关——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任何一个社会条

件下的文明都只有一定的承受力,任何文明都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相适应,共同创造的结果——我国历史上的四次农牧对立(游牧居民向农业区的扩张),北胜南败与我国地理环境及区域差异有关。

●地理环境为社会结构类型的一个因素——东、西方封建结构的区别与地理环境有关。东

方封建结构的超稳定性与地理环境及其受人类干预少有密切关系(形成内向的封建经济共同体)。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与地理环境造成的开放环境,小国并雄,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的贸易等有重要关系。

五、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共生

●1、共生的涵义

●[苏]维尔茨基1945年提出“智慧圈”概念——人类始终在改造自然,但“技术圈不应

该去毁坏而应当遵循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补充生物圈,并作为统一的运动体系的组成部分”,进而形成技术圈与生物圈的共生。

●[苏]索恰瓦《地理系统学说导论》——人与自然的共同创造指人类对于提高自然力的有

益作用的努力,使潜藏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有益的可能性得到发挥。

[英]本耐特等《环境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分为调节和共生。调节指短时间和小范围内对小规模的能流和物流进行的人为控制,而人类长时间、大范围和大规模的能流和物流没有能力调节,只有通过共生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协调共生。

●[中]马世骏——“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思想

●人类与地理环境共生应当是人类社会使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互相促进,不断

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

●人类不断从自然界取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又不断与自然界一起共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

活的次生地理环境——“人与自然界新的同盟”。

2、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类型

●开放系统的熵方程

●Ds=dsi+dse

●Ds为系统的熵变。

●Dsi为系统内部熵产生,依热力学第二定律,Dsi>0。

●Dse为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熵交换,即“熵流”,可正、可负、可为0。

●如Ds=dsi+dse<0,系统有序度增加,即dse> -dsi

●如Ds=dsi+dse>0,系统有序度降低,则有两种情况:dse>0 ;dse<0 ,但| dsi |> |dse| 。

●如Ds=dsi+dse=0,dse= -dsi,系统有序度基本不变。

——但重要的是时间的积累,即对Ds=dsi+dse进行积分。

幻灯片67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类型

●理想状态——人类系统和地理系统均向有序性增强方向发展。

●不理想型——人地冲突型,经济衰退,地理环境恶化等。

3、人地共生的原理

●熵流限制或约束

●耗散结构——负熵流的输入,是开放系统维持有序和不断发展的基本条件,即人地系统

的共生必须从外部环境不断获取负熵。

●因果反馈关系

●系统动力学——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特别是因果反馈关系)——

正因果反馈关系使系统远离初始状态而发展,负因果关系使系统克服外界干扰保持初始状态而稳定。

4、人地共生的实现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设计,通过调整系统的结构或输入、输出,使共生系统内部及

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得到协调。

●尽可能减少人类技术经济系统从地理环境系统获得的负熵和向地理环境系统输出正熵

量。

●改变自然的结构,加快物质、能量流动的速度,提高地理环境的承受、转化能力。

●在某些情况下,技术系统还应向地理环境系统输送负熵,使共生系统与外在环境间的矛

盾得到缓解。

●人地系统的因果反馈关系——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设计

●负反馈关系占优势是维持人地系统稳定状态的重要条件。

●正反馈关系自我强化的特性,是人地系统发展的重要条件——向功能提高的方向发展。

●依据正负反馈关系的耦合效应,借助自然的力量和依靠人为的力量,建立理想人工生态

系统。

小结:景观生态设计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的、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途径之一。

第三讲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动力

●地理环境的变化

●人类需要与社会发展——现代区域问题(环境、人口与资源、区域发展等)。

●科学技术——多层次、多角度的辩证的综合,综合与分化并存的学科。

●哲学思想——传统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系统科学等的发展。

●科学共同体和大地理学家的作用——地理学家组织(科学与研究机构、学会、教育机构

等)。

二、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特征与流派

● 1.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信息社会的产物。

●强调地理学的统一性——面临全球性与区域性的问题,任何部门地理学不能单独解决,

需要各学科协同作战,特别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统一,充分发挥地理学固有的整体性、综合性特点。

理论化和数量化——从单纯的类型归纳向理论演绎、从一般的实验分析向模拟实验、分析模式化,从人工制图向自动化制图。

●行为化和生态化

●1960年代行为科学的出现与发展——波及到社会、经济、科学、文化以及地理学等。

各种不同人群对地球表面现象的感应以及采取的相应行为不同,研究这些感应、行为的规律,使地理决策和预测更符合实际情况(感应地理、行为地理)。

●“生态系统”概念引入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化(新自然地理、景观生态学),

以及生态化进入人文地理、城市生态系统、地域经济系统、农业地域结构、文化生态等领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和转化。

2.现代地理学的主要流派

●区域学派——将地域分异论引入区域的自然、人文现象的研究,并逐步与区域的空间结

构、功能特征及其变化过程联系起来,通过区域整体结构的能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分析,研究区域各要素的变化规律——现代地理学的基础与核心

●综合景观学派——从发生学的观点,用综合方法划分地表类型,在学科分类与应用方面

都有长足发展,已逐渐成为土地系统综合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生态环境学派——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研究人地关系问题,随着全球人口、资源、环境

与发展问题,认识人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处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效应时,取得明显效果,已成为当前地理学研究的一个全球性热点。

●数量、区位学派——采用数理方法研究地理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运

用归纳、演绎的推理方式来论证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其中一部分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研究工、商、运输业等的布局问题,称为区位学派。往往把地理环境中的复杂问题过于简单化,因而不能反映现实中的复杂问题,有待进一步总完善、提高。

三、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地理学与相邻科学的交叉和融合

●地理学内部分支学科间的发展更趋合理、协调、统一——克服“二元论”。

●地理学中微观机制的地理过程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发展——由静态、类型和结构的研究转

化为动态、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及其进一步的动态监测、优化调控及预测预报。

●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拓展应用研究领域。

●研究方法、手段不断革新。

●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研究——辩证综合的地理学,综合集成方法。

四、现代地理学的前沿课题

● 1.地理环境演变及其效应研究

●全新世地理环境演变的研究(特别是近2000年来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极地、高山、冻土圈的综合研究。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

●环境质量评价、预测与区划的综合研究。

自然灾害及减轻对策的地理研究等。

2.区域发展的综合研究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产力布局.

●农村发展机制。

●城市发展与城镇体系的研究。

●区域综合开发与区域规划。

●经济与社会文化结构的时空演变。

●国土开发整治的宏观调控。

●重点区域(黄河流域、西北干旱区、东南沿海快速发展区等)生态与环境演变机理及调

控等。

3.地理学基础理论研究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与调控。

●自然地理过程。

●化学元素地理过程及其效应。

●自然地理系统的综合研究。

●地理学思想与方法论研究。

4.地理信息与技术研究

●地理学中的地图学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研究。

●地理信息科学与“数字地球”战略等。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 课程号(代码):10621820-0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54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1、了解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聚落、建筑、服饰、习俗、艺术、语言、宗教等与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水体、气候、植被、土壤方面内容。 3、培养学生灵活看待“文化”这一现象,文化与环境密切相关。 4、学会分析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事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与方法,并把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要求: 学生在了解文化地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深入社会生活去仔细观察,并用所学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做一个“身边的文化与地理”专题讨论与研究,做为中期考试内容。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分专题讲解各种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主要以中国为例)。 绪论:文化及文化地理基本理论介绍。*(8学时) 一、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二、文化地理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三、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中国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四、文化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地形与文化(12学时) 一、山地(包括丘陵)与文化 二、平原与文化 三、高原与文化 四、盆地与文化

第二章:水系与文化(6学时) 一、河流与文化 二、海洋与文化 第三章:气候与文化*(6学时) 一、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的变迁 二、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 三、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 四、气候变迁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南下及文化带的移动 第四章:城市与文化(9学时) 第五章:景观地理学简介(3学时) 第六章:身边的文化与地理(12学时) 一、我们生活的文化区 在确定一个观察地区以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观察身边的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进而总结所观察 地区的文化特点。 1.语言。所观察地区的主要语言是汉语,还是其他语言?如果是汉语,是否是普通话? 2.宗教信仰。所观察地区的人们有无宗教信仰?如果有,以什么信仰为主? 3.艺术。所观察地区有无地方艺术形式?如果有,是什么? 4.经济活动。所观察地区的主要经济类型是什么?农耕、牧业、渔业还是其他类型?如果是其他类型,又 属什么性质? 5.生活习俗。所观察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有什么特点? 从以上的五个调查项目,我们就可以简单归纳我们身边的文化属那一类文化区,当然文化区的划分有不同 的标准,可从最直观、有代表性的意义上考虑。 二、无处不在的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的例子,在前面几节中所列不少,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各种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是通过何种形式扩散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化事物和现象空间扩散的观察能力。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扩散的媒体日益丰富,并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中,如我们熟悉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如普通话的扩散、流行服饰的扩散等等。我们身边的文化扩散现象比比皆是,传统文化的弘扬,现代和当代文化的流行和普及,都离不开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各个文化区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区的文化优势,并将其与地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同时,便赋予了地方文化新的生命意义。世界文化就是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文化扩散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构成了英语这种精神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农民或工人使用某种新的机器,是一种物质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扩散这种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一种情况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提高,文化扩散在时间上、空间上日益变短、变小,一种是文化扩散促进了文化交流,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点: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通过有关的图片、资料给学生较为直观的知识。 2、从学生具体生活实例,通过其讨论得出结论。 3、以学生自学为主,精讲多练,讲练紧密结合。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文化地理学读后感

《文化地理学》读后感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知道了当代的地理学的文化倾向,对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讲诉了文化地理学从地理的角度的角度研究文化,着重研究文化是怎样在实际生活中起作用的,并将文化视为实际生活情景可定位的具体现象。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没能太细致品读这本书,只是把这本书通读了几遍,能大概了解其中的能容,对其有些比较浅显的读后感。 我从中得知了文化是怎样塑造日常空间的?也从中得知了“地图”的新概念,知道了人们对“地图”绘制方法有了新的审视。这本书论述了精神与文化,人的实践活动与地域以及各种文化与地理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书中的出了不止一个答案,而是提供了许多的不同的实例以及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标准的答案出现,与世界多元化是有莫大的的联系的,熟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水土造就不同的种族么,当代的经济也影响着文化和地理。 当我看到了这个书的名字时,以为只和文化和地里有关,当我读下去之后才发现它是包括很多方面的一门科学,而后的结构主义者的批评,大体上来说是针对关注社会模式是如何运转的。从这本书中也得知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必须超出高雅文化的范畴,它不仅研究西方的生后方式,也研究了边远民族的生后方式。人们利用空间的方式研究民族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文章中还提到了地理景观,,认为众多地理景观的形成过程表现了当前社会的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又也通过各种不同的景观得意保存和发展下来。它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的或者说是一种文化的信仰,实践和技术,地理景观就像文化一样,是这些因素的集中体现。而且地理景观本身向我们阐明为什么一个国家要建立在当下这个特有的模式下,而这个模式又是如何作用于地理景观,并使地理景观如此和谐的表现在人们面前,并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这本书也谈到了如何用“历史重写本的思想”来诠释了这种地理景观。他完美地将不同时期地理景观的发展于文化的空间融合起来。

(精选)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大全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汇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第七章

文化地理学复习题

文化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1.何为文化特质?判断下面几组名词中那些是文化特质。宗教与道教;语言与汉语;收入分配制度与按劳分配;交通工具与火车。 2.文化结构包括哪些?根据身边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层中列举数种文化特质。 3.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是什么? 4.文化地理学概念?文化地理学研究课题(内容)有哪些? 5.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 6.试述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7.影响物质文化地域性的因素有哪些? 8.怎样理解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9.地名的概念?地名的主要性能是什么?地名景观的种类有哪几种? 10.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11.文学有何地域差异?文学和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12.什么是文化生态学? 13. 举例论述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14.形形色色的自然观主要可以归纳为哪几类? 15.什么是文化转型?引致文化转型的因素有哪些? 16.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间有何关系?

17.何为文化特质?何为文化综合体? 18.何为文化源地?文化源地有哪些种? 19.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0.关于文明产生的地理条件有几种学说? 21.比较文化扩散和文化传播的异同。 22.文化扩散有几类?每类又分几种? 23.文化传播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24.何为刺激扩散?请举出身边的三个例子。 25. 简述文化传播的规律。 26.什么是文化区?文化区的类型包括哪几种? 27.世界和中国的主要的文化区有哪些? 28.文化整合的概念及文化地理学中的意义何在? 29.什么是文化景观? 30.如何区分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31.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32.为什么说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 33.文化景观的野外考察有何重要意义?

文化地理学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网>> 文学>> 文学研究>> 浏览文章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视角2014-2-24 14:41:59 来源:中国作家网我要评论我要投稿0作者:刘金祥 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和文化学的重要维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和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承、流布等方面与地理环境内在关系的学科,其主旨在于探讨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人类社会的文化定型活动,以及这些文化定型活动在改变人文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所发挥的作用。近年来一些论者将文化地理学引入文艺批评的视域,发掘和解读文艺作品的文化地理意蕴,提升了文艺批评的品位和层次。鉴于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尚处于不自觉状态,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解析。 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发轫于文化社会学与现代文化地理学的交汇与融和。文化社会学强调社会环境,包括历史、人文、宗教、风俗、法律、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等因素对文学艺术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这就决定了文艺批评必须从社会环境角度对文艺作品进行观照和审视。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地理观念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关注地理观念对于文艺叙述在审美世界里所涵育的新的地理空间形式,它与文学艺术对地理环境及其生活于其中的民族的认识和表达,在本质上迥然有别,因为文学艺术是叙述者经过所在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中间环节加以实现和体现的。文艺批评既包含一定的思想内涵,同时又带有评论者的价值判断,而发掘思想内涵和建构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文化地理学方法的支持和引导,换言之,文艺批评只有准确揭示一定历史条件下文艺作品对地理环境的状绘和摹写,以及这种状绘和摹写所形成的审美个性和审美风格,才能深透地袒露蕴含其中的意识形态意蕴。所以,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不仅能够扩展人类审美的地理空间,而且能够彰显社会发展的人文风貌。 把握和处理好文学艺术创作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文艺创作的品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文艺批评方法的生成。西方早期的文艺理论家既把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作为阐释内容,也把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纳入论述范畴,并将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加以考察言说。18世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科在其所著的《新科学》一书中,就把对诗歌起源的探究放在远古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之中。法国斯达尔夫人在其《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中,从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等社会因素层面打量文学艺术,并阐述了文学对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的反作用,强调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她对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表现出浓厚兴趣,指出西欧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的差异与地理要素似乎密不可分。19世纪欧洲文化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出发研究环境与文学艺术形成的内在肌理,他把文学艺术看作是“绝对理念”的演化形式,认为文学艺术是时代、环境、民族观念的综合体现,其中的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最早系统地提出了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本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论断,是西方较早从地理环境视角诠释文学艺术起源和创作的重要哲学家之一。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泰纳,在吸纳孟德斯鸠德的文学地理学方法、斯达尔夫人的文学社会学方法和黑格尔的“理念论”的前提下,提出了种族、环境和时代是文学艺术本质的三个决定性元素。在这里,尽管泰纳所讲的“环境”仍然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但与斯达尔夫人等文学社会学家不同的是,泰纳鲜明地指出,“居住在寒冷潮湿地理环境下的民族,受环境困扰生成忧郁性格,倾向于狂醉、贪食,渴望战斗流血的生活;而居住在地理环境美丽的海岸的民族,则向往航海和商业,偏爱社会的事物、雄辩术、科学发明、艺术等”,更加注重强调自然环境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课件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课程内容 ●着重研究地理学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思维 ●从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角度,对地理学的科学结构、科学性质、研究 目的、意义、逻辑体系,发展进程中各种学派与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论。●从历史的发展中阐发地理学的进取与开拓。 ●由于地理学科学属性的特殊性,黄秉维:“地理学传统上是联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 间的桥梁”,展示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内容主要包括: ●地理学思想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分期 ●地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到现代的发展阶段: ●地理学思想萌芽散布于上古时代的史诗、哲学、历史丛书中,当时中国、埃及、巴比伦、 印度诸国产生了相当规模的地理知识积累,形成了地理学观念的雏形。从公元5世纪延续到15世纪,是地理学发展的中古时期,宗教势力特别是欧洲的基督教垄断了学术领域,窒息了地理学的思想。 ●从公元2~15世纪,中国发达的古代文明形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地理研究中心,中国的 地理志、地图、专论等从数量到质量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地理学的近古时期约始于地理大发现时代,从15~17世纪中叶,地理学的视野扩展到 全球,标志着地理学科学见解的启蒙。 19世纪后半期,进入近代发展时期,地理学思想不断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逐步形成了现代地理学。 ●地理学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定着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功能和发展趋势,是现代地理 学思想争论的重点。 ●地理学不是机械的拼凑,偶然的堆积,而是有序的,有结构的,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科学体系。 ●地理学从古代的数理地理学和描述地理学为主体的学科,经过演化已发展成具有许多分 科的有自己逻辑体系和层次的科学结构。 ●不同学派或观点依据地理研究客体组成元素的层次性或空间尺度的层次性而进行分类。 许多地理学家为探索地理学的科学结构和逻辑体系作出了艰辛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精辟见解。 ●地理学科学性质认识的形成和发展 地理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领域和范畴,研究对象和任务,其基础理论和核心的探索,历来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和争辩,也是地理学思想的活跃领域。 ●地理学的方法论思考 ●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詹姆斯(P. E. James)的《地理学思想史》 ●赫特纳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哈特向的《地理学性质》和《地理学性质透视》 ●哈维(D. Harvey)的《地理学解释》等 ——阐发了历史地形成的独特的方法论所反映的地理学思想的发展。 ●地理哲学与科学哲学思想 ●从地理学发轫初期,各种哲学观念就渗透于地理学领域,朴素的唯物论思想促进了地理 学思想的活跃。

文化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论述题(10*10=100) 1: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 2:怎样理解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3:影响物质文化地域性的因素有哪些? 4:怎样理解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5:地名的主要性能(性质和职能)是什么?地名景观的种类有哪几种? 6: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7:你对文学的地域差异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怎样的理解? 8:文化生态学: 9:怎样理解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10: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问题应注意些什么(简答) 1:(1)农业文化具有地域性,世界农业文化文化区的存在就是农业文化区域性的充分表现。根据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分布上可分为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草原农业文化区、干旱沙漠农业区文化区等8大农业文化区。(2)工业产业文化的地域性,一般遵循工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差异。由于不同的工业生产的所要 求的各类要素的配置不一样,所以工业产业就形成了明显的的地区差异。此外,特定时期的国家政策也会对工业生产的布局带来影响。 2:主要可以分为衣、食、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服饰文化:在衣着方式、制衣布料、服饰色彩、服装形态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域性。如制衣布料,因其衣料资源的分布差异,早期的地区差异明显:中国广泛使用丝绸,南亚多用黄麻,靠近北极都用兽毛衣料。

(2)饮食文化:在食物原料、烹饪等方面,区域间都出现了差异。因各地食材不同,人们口味不一,形成了“南甜北咸”的八大菜系。 (3)居住文化: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居住形式。因地域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不用,就形成了口袋房、四合院、洞穴式、干栏式等风格形式的建筑。 3:(1)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地理环境:气候通过对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与各地气候条件相符的物质文化;地形和水文因素对于生产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而地质和生物对居住文化、交通运输、饮食结构都有一定影响。 (2)社会、人文因素:首先经济条件决定了物质文化的内容、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其变化还影响着居住文化;再者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对信仰宗教的民族的物质文化有重要影响;其次文化交流、民族交往可以使个民族、各地区的物质文化相互交融和吸纳。 4:语言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及分布格局等于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环境与语言的产生:首先语言中的词汇受环境的影响的最大、最直接;其次,环境过语言来作用于语音,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人心理上、生理上的差异,从而引起人语音、声调以及表达感情方式的不尽相同;环境还对语言的语法产生有影响,环境塑造出的民族心态会在语法上体现。 (2)环境对语言插播、演进的影响:语言自身的发展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变化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往往会促进或阻碍语言的传播,从未形成了方言;而人文环境的对语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政区域、移民、国家政策及经济水平等因素对语言发展的强烈影响。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往往对语言的传播扩散骑着决定性作用。国家的方针则往往通过影响移民来影响语言的扩散。 5:地名的主要性能是:社会性、历史性、文物性、指位性、地域性、稳定性、可变性和衍生性。地名景观的种类:山水地名(赤峰、华山)、示位地名(山南水北为阳,衡阳)、寄意地名(西安、宝鸡)、特产地名(盐城)、民

地理学方向的热点问题

地理学方向的热点问题 (一)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由于大气中CO 2及其它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已引起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针对气候变化、臭氧层耗减、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荒漠化等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已分别制订了有关国际公约,开展合作,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地球和地表自然界是有机的整体,全球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随着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愈加强烈。人类对某一地区施加的影响,会对其它地区产生作用,而今天的措施又将对未来产生影响。当今瞩目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是与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影响的缓慢累积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在过去、目前和未来,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涉及古地理环境演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典型区域环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对策等众多领域。我国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是地理学可以发挥特长显示才干的领域。 结合我国国情和地理学的特点,当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全新世的古地理环境演变,特别是近2 000年来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极地、高山和冰冻圈的综合研究;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对环境脆弱地区的影响与响应;全球环境变化的战略对策研究等。其中,全球环境变化的社会经济对策涉及自然地带推移变化、土地利用与农林牧业的结构与布局、能源结构调整、海岸带的防御措施,以及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自然灾害防治等。 (二)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机制和体制创新研究 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研究历来都是城市地理学的重点,内容涉及全国及区域城市化的特征、地域类型、发展机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乡镇企业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小城镇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等方面。90年代后半期以来,开始对城市化研究进行理性思考与理论总结,并对城市化研究中的难点,即城市化机制进行深入探讨。1998年宁越敏的“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是对宏观城市化机制创新性研究的代表性成果;郑弘毅主编的《农村城市化研究》一书,是对乡村城市化的基本理论、小城镇扩散与集聚的机制,指标体系以及地域差异,的系统研究。90年代末,我国政府对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问题有了更为积极的认识,实施城市化战略被确定为我国“十五”时期的一大重要任务,但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存在的诸如人口城乡转移渠道不畅、城市经济结构趋同、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衔接和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缺乏联合行动、统一规划缺乏实施和监督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的推进,这就要求从制度创新的角度、从因地制宜的角度研究城市化问题。因此,对城镇规划、人口管理、经济组织、土地流转、资金筹集等经济社会体制创新和对小城镇发展的地域模式的研究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三)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研究 地球信息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空间技术和信息科学等交叉融合的产物。它以信息流为手段,研究地球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人流的运动状态和方式。由

第三节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一、古代中国的文化地理学 1 、古代中国的文化地理现象记载 远在2000年前,文化地理思想的萌芽;如《山海经》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汉书》专设地理志,此后“方志”延续不绝,蔚为大观。 2 、古代中国对文化地理的理论性探讨 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礼记王制》、《管子水地篇》、《考工记》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质疑:“有恒言曰:水土,人也者,非水土不生,而非水土所能囿也……人之性禀于天,自畿土中至于海隅,日出一地。习者则系乎君之令,师之教,而非水土所含也。”(明朝杨慎,《赶州乡试录?序》) 二、中国近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输入 · 梁启超:鼓吹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 ·● 《地理与文明之关系》《亚洲地理大势论》《中国地理大势论》《欧洲地理大势论》 ·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 · 竺可桢:《天时对于战争之影响》《气候与人生及其他之关系》 三、当代中国文化地理学 新世纪以来:新文化地理学的引入 从无到有、从单一区域到多级区域、从单一问题到多元问题,逐渐走向具体化、区域化、综合化 1 文化地理学理论的引进、消化及其发展 1983 年底,国内地理界读到的第一本文化地理学著作是香港学者陈正祥先生的《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 1985 年,“人文地理学论丛”中刊登了钱今昔教授的《文化地理学与现代化建设》一文,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以此呼吁为正式开篇,走上了迅速发展的轨道。 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第一个系统引入文化地理学现代理论体系并在高校教育中全面介绍给学生的是北京大学的王恩涌教授。 王恩涌先生的《文化地理学导论》于1989年由高教出版社正式出版,将各个文化地理

文化地理学 (第一节)

文化地理学 王晓芳 wangxiaofang@https://www.doczj.com/doc/2a18405138.html, Culture Geography 参考书目 作者:(英)迈克·克朗著, 杨淑华等译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尚意孔翔朱竑编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恩涌等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有关参考资料 1 、周尚意,孔翔,朱竑编著.文化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英)安德森等主编.李蕾蕾,张景秋等译.文化地理学手册.商务印 书馆.2009 3 、(美)诺斯克,平奇著.柴彦威等译.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商务印书 馆.2005 4 、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等编著.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第三版).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迈克克朗著,杨淑华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 、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7 、王恩涌.文化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8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 9 、有关文化地理研究论文及综述 · 重点知识点 ·●什么是文化 ·●中国和西方怎样认识文化 ·●文化地理学研究什么、如何研究 ·●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 ·●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我国的文化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文化与文化地理学 一、文化的概念与西方文化人类学(社会学) (一)文化的定义 一个非常难以定义的概念,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有150种之多的文化定义。 · 1 、“文化”在传统汉语系统中的界定 · 在汉语系统中,“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 ·● 《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 ·●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叉” · 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 · 其一,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 《尚书·序》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 ·● 《论语·子罕》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 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 对称 ·● 《尚书·舜典》曰“经纬天地曰文” ·● 《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导出美、善、德行之义 ·● 《礼记·乐记》“礼减两进,以进为文” ·● 《尚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区域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文化区则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文化区或地城文化历来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1920年代,文化地理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大学诞生。自此地域文化成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文化地理学之父索尔(Carl 0.Sauer)从景观入手。分析文化区的特征和范围。地域文化以文化区(cultural region)的概念形式列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5大主题之一。在传统文化地理学中,文化区被划分为形式文化区(formal region)、机能文化区(functional region)和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region)。这些文化区已明显不同于区域地理中的“地域”。例如汉语区为形式文化区,它覆盖了很多传统的地域文化区;再如岭南文化区或美国迪克西(Dixie)文化区作为乡土文化区。比人类学研究的乡土文化单元耍大得多。近年来。中国文化地理学者也开展了对文化区的研究。 上个世纪后期,地方(place)成为文化地理学的又一核心概念。地方的概念由来已久,许多人文社会学科均采用。但是到了1970--1980年代,地理学在使用这个概念时逐渐采用段义孚和雷尔夫(E.Relph)等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给出的专门定义。所谓“地方”是相对“空间”的一个概念,前者是人们赋予意义的,后者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以欧几里得距离度量出来的空间,被人们赋予功能、情感的意义之后,就成为了地方。尽管英、美经济地理学家也使用“地方”这个概念,但是英美学术界基本上认同此概念为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同。文化地理学认为,一个地区长期积累的文化,以及人们对这些长期积累的文化认同,就

使得该地区具有了地方性。经济地理学认为,一个地区与外界建立功能联系时,它所具有的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内在条件就是地方性。这两种地方性的定义虽然不同,但是其本质相同,即为一个地方所具有的特殊性。1980年代国际地理学界出现了新文化地理学(new cultural geography)用,新文化地理学从研究方法和理论上对传统文化地理学进行改革。地方的概念成为新文化地理学研究地域文化或文化区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直指文化区的本质——区域是人们认识空间的产物,是主观建构的结果。因此由区域建构主体赋予意义后的区域就是“地方”。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

绪论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科学中的地位课时数:2课时 重点: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难点: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要注意区别:地理环境与人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 二、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 1,系统论: 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2,用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 A,三分法:三个组织水平 综合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

B,西方的二分法: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C,苏联的二分法:1950年后影响我国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内容附属其中) D,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划分地理学: 1)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狭义,社会文化地理学) 2)三层次:部门地理、一级综合地理和二级综合地理三个组织水平 3)三重性: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 4)三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 (二)、从地理学发展史来看地理学分科 1,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地理学在分析思潮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危机,而为应对这种分化所做的努力并未削弱分析思潮的影响。 (1)区域学派:区域地理被看作地理学的主体。 赫特纳、哈特向。 (2)人地关系学派: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拉采尔(决定论)、维达尔.白兰士、白吕纳(可能论)。 (3)景观学派:地表可以按发生上的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上的同一性来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 赫伯森、帕萨格、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伊萨钦科。 2,大量综合问题的存在,促使综合思潮获得重视 (1)多学科边缘领域的研究; (2)从控制论到系统论的思潮影响; (3)科学通论和科学学的兴起。

文化地理学大纲

《文化地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属性: 笔试机考设计(论文)其它 作者周尚意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之一的文化地理学,在我国出现晚但发展快。纵观 十余年来的发展情况,可大致概括为:(1)文化地理学理论从引进到消化进而有了 较大的发展,(2)区域文化地理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3)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

从断代走向区域,(4)专题性文化地理的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5)综合性文化地理的研究从核心扩展到边缘。其总趋势是逐渐走向具体化、区域化、综合化。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在我国出现较晚,确切地说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才正式出现的。 文化地理学在欧美地理学研究中颇受重视,因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地理学家索尔提出把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创立了人文地理学的“景观学派”,以致长期以来,美国各大学地理系把文化地理学列为重要课程,甚至有取代人文地理学成为地理学核心课程的趋势。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聚落、建筑、服饰、习俗、艺术、语言、宗教等与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水体、气候、植被、土壤方面内容。 3、培养学生灵活看待“文化”这一现象,文化与环境密切相关。 4、学会分析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事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与方法,并把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要求: 学生在了解文化地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深入社会生活去仔细观察,并用所学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做一个“身边的文化与地理”专题讨论与研究,作为中期考试内容。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 1、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2、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近现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1、近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轫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计量地理学 计量地理学是将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地理学科的一门方法论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理事物和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2、秩相关系数 秩相关系数又称等级相关系数,或顺序相关系数,是将两要素的样本值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位次,以各要素样本值的位次代替实际数据而求得的一种统计量。 3、众数 是一个地理观测(或调查)系列中出现频数(次数)最多的数。 4、定性数据 定性数据表示地理现象或要素只有性质上的差异,而没有数量上的变化的数据。 5、地理数据的变换 地理数据的变换,是将原始数据的每个数值通过某种特定的运算把它们变成一个新值,而且数值的变化不依赖于数据集合中其他数据的数值。 6、中位数 也称中央值,它是地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居中间的那个数值。 7、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8、回归分析 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按照因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二、填空 1、地理数据变换的目的为去伪存真、易识规律、减小变幅和便于建模。 2、在地理数据的分布性质中,集中性和分散性是最重要的两个性质,常用的度量中心趋势的量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度量离散程度的量有极差、离差、离差平方和、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3、地理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及空间联系。 4、在Excel数据统计处理软件中,样本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分别可以用average() 、median()、mode()、var() 和stdev() 等函数进行计算。 在地理数据的分布性质中,集中性和分散性是最重要的两个性质,常用的度量中心趋势的量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度量离散程度的量有极差、离差、离差平方和、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5、相关系数是表示两要素之间相关程度的统计指标,它的值介于[-1,1] 之间;相关系

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第七讲——重要理论

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推荐书目(自然地理部分): 黄秉维等现代自然地理 1999年科学出版社 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 1997年科学出版社 牛文元理论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钱学森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 .论地理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斯特拉勒(A.N Strahler) 现代自然地理学(中译本)科学出版社 目录: 一、现代地理学的渊源及发展历程 (一)古代地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二)近代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特点 (三)现代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范畴及科学体系 三、现代地理学研究承继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发展方向 (一)现代地理研究承继的主要传统理论、流派(学派) (二)现代地理学的若干重要理论 (三)现代地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四、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热点及前沿 (一)主要研究领域 (二)热点与前沿 五、现代地理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一)进展 (二)趋势 六、先进技术在现代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第六讲:现代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重要理论 8、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理论 8.1、关于岛屿生物群落的地貌生态平衡理论 1967年月日R.H.麦克阿瑟(MacArthur)和E.D威尔逊(Wilson)提出 核心内容:岛屿上生物种数取决于岛屿面积、位置、年龄、生境多样性,拓殖者从来源地进入岛屿的可能性和来源丰富性,以及新种拓殖的速度和现存种绝灭速度的平衡状况。 S=CAZ S——生物钟的树木,A——面积 C——生物种的密度, Z——适当的参数(与岛屿隔离程度和海拔高度有关,一般0.05---0.37,就全球陆生植物而言为0.22) 这种理论对孤立岛屿地理环境演变有重要意义,还可预测任何隔离环境中的种或种群流动的可能速度;对保护生物群落,特有生物种有重要意义,如澳大利亚,有袋类是现存的具有最原始方式、最古老的哺乳动物。 资料:夏威夷群岛物种来源及多样性:(水、鸟、风等) 岛屿物种入侵与反制: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文化地理/Cultural Geography 课程名称(中文/ 课程编码:12014017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4地理科学 学时数: 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课外学时:0 学分数: 2 先修课程: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考核方式:考查制订日期:2004年 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林媚珍 执笔者:黎倩雯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地理系四年级的学生,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作用和任务在于使学生在已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专业知识 的构架已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在人文地理的分支学科——文化地理领域能够有进一步 的知识上的深化和拓展,使其更能满足未来中学地理教学和改革的要求。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目的就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人文地理学,对其中的分支学科——文

化地理学的研究体系和研究主题有了一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以文化景观为切入点, 更深入的认识各文化要素的形成的地理条件和空间分布的规律。 其具体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各主要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变 化(文化景观的扩散)及各主要文化景观的形成;理解发展与区域的环境条件及与区 域中各种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析文化要素空间分布和组合规律的方法、掌握 分析文化地理问题的五个基本出发点等,从而达到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课外考察等教学方法,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并注意 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力求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学得广、学得活、学得透。 (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人文地理的一个分支,是在《人文地理学概论》的基础上的一个更深入并 具有一定拓展的课程,因而应当在学习了人文地理课程后,对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内容初步掌握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与各章节关系最为密切的仍为人文地理学。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周尚意等编著,《文化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教学参考书:黎倩雯,《文化地理——课程学习纲要》(铅印本),自编,2002 年10月

文化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文化特质:是文化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人文学者将其分为三类:技术文化、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文化,在中国也称之为生计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大众传媒:是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它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刊等特定的形式,面向广大群众进行定时的、迅速的、不间断的信息传递。其特点是影响的广泛性和传播的直接性。 文化生态学: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它不仅研究文化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更重要的是研究文化发展的各种复杂变量间的关系,特别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对人的影响。 文化区:是指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它是以不同地区盛行的文化特征的差异而划分的一种空间单位,即在同一区域内,某一种或多种文化要素(语言、宗教、习俗、艺术形式、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等)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的景观呈现一致性的特征。 伯克利(景观)学派:指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代表人物有施吕特尔和索尔。施吕特尔认为地理学应着眼于可见景观的研究,探讨未经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以前的景观转变成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文化景观的整个过程。索尔则探讨人类按照其自身标准把地表改变成文化景观的问题. 刺激扩散:指一种文化事象在扩散过程中,接受者抛弃了文化的外在形式,而接受了文化的思想实质的扩散过程。如动物的驯化。 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源地:是文化圈生长的核心,在文化形成之初,文化源地就是文化圈的核心地区。广义上文化源地通常指人类文化和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祥地。 文化创新:指一种文化的变革,它源于社会群体内部所创造的观念。创新的事物可以是一项物质技术的发明或改进,也可以是非物质形态的文化现象。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成果,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地表痕迹,是文化赋予一个地区的特性,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 赫克托扩散模型:美国当代社会学家赫克托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发展是由于经济发达的核心地区的文化向该国家或地区扩散的结果。其扩散理论主要有文化扩散理论和社会结构扩散理论两种,文化扩散理论强调文化因素在实现国家发展中的绝对重要性;社会结构扩散理论则试图通过说明社会结构变迁来解释国家发展。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一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化规律,以及有关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文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文明冲突:是文明交流的极端化或异形方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发展水平的交流主体以对立的、不友好的、甚或是带有敌对态度的方式来使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对抗,最终以文明落后的一方主体或多方主体失败而结束,其后重新构建新的交流关系的过程。 索尔:20 世纪美国地理学家,曾任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教授,创立美国人文地理学景观学派,主张通过实际观察地面来研究地理特征,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著有《景观的形态》等。 二、辨析: 1.文化特质与文化综合体: 文化特质是文化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人文学者将其分为三类:技术文化、社会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