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电子实验考试笔试部分

电工电子实验考试笔试部分

电工电子实验考试笔试部分
电工电子实验考试笔试部分

二、笔试题

1、利用E2PROM28C64设计一个5路序列信号发生器,4路序列码模值均为M=8,各

个序列信号的码值分别为F1=10110100,F2=01100010,F3=10011101,F4=11001001,

2、已知存储器28C64的起始4个地址空间内存放的16进制数据依次为0E、97、2A、61,

当采用状态Q1Q0依次为00、01、10、11的计数器对四个空间循环寻址时,存储器的I/O0~I/O7

端口输出的序列信号分别是什么?(8分)

I/O00101I/O11110I/O21100I/O31010

I/O40100I/O50011I/O60001I/O70100

3、如果一个EEPROM存储器的容量为8K bit大小,每个存储单元能存储8bit

数据,则这个存储器应具有10根地址线。(5分)

4、在实验中所用器件型号为:AT28C64B型按其功能分类这个器件是

属于_ROM__(A:RAM ,B:ROM );_可擦出可编程E2PROM__(A:RAM 单极型的SRAM,B:RAM单极型的DRAM,C:可擦除可编程E2PROM,D:可

擦除可编程EPROM);器件的总容量为_8K×8位__(A:4K×8位,B:8K×

4位,C:8K×8位,D:4K×4位);地址线为:_13根__(A:10根,B:13根,C:12根,D:11根);每次可读取的数据为:_8位__(A:4位,B:8位,C:10位,D:12位)。

6、在实验中所用的可编程器件型号为:XC95108PC84器件类型属于CPLD(A:PAL ,B:CPLD,C:GAL,D:FPGA),器件按其集成度分属于_高密度可编程

器件__(A:高密度可编程器件,B:低密度可编程器件);按编程方法分类为

_EECMOS__(A:SRAM ,B:UVCMOS ,B:EECMOS);器件的容量为:_2000门__(A:5000门,B:1万门,C:1000门,D:2000门)。(8分)

10、采用Multisim软件对正峰值为4V、负峰值为-4V、频率为1kHz、占空比为20%的矩

形波进行单边频谱分析,可知,其直流分量为负(正、负)值,谱线包络的第一个零

结点位置为5k Hz,有效频带范围内谱线有4条。当增大矩形波占空比后,其谱线

包络的主峰高度增高(增高、降低),有效频带宽度减小(增大、减小),有效频带范

围内高次谐波数目减少(增加、减少)。

11、理想的正弦波只有基波分量,而无谐波分量、直流分量分量。否则说明该正弦波已有失真。

12、用DAC0832设计产生如图所示频率为1kHz的正斜率阶梯波(信号输出幅度为0~2V

可调,电源电压为±5V)发生器,其电路并不完整,试完成该电路,确定时钟频率,确定DAC0832参考电压,确定数字量的输入端,要求有简单的设计过程。

13、在可编程波形发生器实验中,电路原理图(正确)和示波器显示波形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硬件电路中的错误(要有分析过程,15分)

(1)参考电压接为-5V 。(5分)

(2)DAC0832数据D7接为固定高电平,(10分)

超过运放工作范围部分被截至。

14、选择题

(1)触发器 没有空翻 (没有空翻,有空翻);触发器可用于

设计计数器和移

N N V R N R V R I V 256

5

256256REF FB REF FB OUT10=?-=??-

=?-=

位寄存器(锁存数据,设计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触发器的触发方式边沿触发(边沿触发,电平触发)。

(2)锁存器有空翻(没有空翻,有空翻);锁存器可用于锁存数据(锁存数据,设计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锁存器的触发方式电平触发(边沿触发,电平触发)。

(3)CMOSFF的输入端在使用时,多余的输入端

不可以悬空(不可以悬空,可以悬空)。对于与非门多余的输入端接高电平(接高电平,接地),对于或非门多余输入接地(接高电平,接地)。

15、请写出下图电路的传输函数H(s),并画出系统模拟框图。(10分)

16、首先令函数发生器输出信号f=1kHz,Uopp=0.5V,波形为正弦。其次将函数发生器输出和

示波器本身的校正信号(f=1kHz,Uopp=0.5V,方波)分别送入示波器CH1和CH2通道,调整

相关旋钮开关使两波形稳定显示,此时两个信号的峰峰值相同,在Y轴所占的格数也应相同。

再其次用交流毫伏表300mV档分别测量正弦信号和方波信号的电压值。请分析不同波形用示

波器测得的电压的峰峰值相同,为何用交流毫伏表测得的电压不同,请说明原因。

答:交流毫伏表表盘刻度是依据正弦有效值确定的,所以测量方波时将产生误差.如果一定要

用交流毫伏表测量非正弦信号电压,则应计算出各种波形的有效值与正弦波有效值的换算关

系,用交流毫伏表测得的初值后, 换算出非正弦的有效值电压。

由于非正弦种类很多,换算不方便,所以多用示波器测量。

26、示波器在双踪使用时,为了使两个通道的波形稳定的显示在屏幕上,在什么情

况下使用信号强的信号作为触发同步信号;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周期长的信号作为触

发同步信号。

答:同频下使用强信号作为同步触发信号;在不同频率下(整数倍)使用频率低的

信号或周期长的信号作为同步触发信号。

31、用示波器显示TTL电平时,其输入耦合方式选择

_DC(直流)__(DC(直流)、AC(交流)、GND(接地));当双踪显示频率

相同、幅度分别为5mv和1V的两个正弦波形时,触发信源选择幅度为_1V__

的那一路。当频率不同,但两路波形的频率具有整数倍关系时,选择周期__长

__(长、短)的那一路作触发信源。

33、EEPROM存储器28C64存储器容量为_8K_字节,用其设计一路M=10的序列信号发生器,请画出详细电路原理图,写出使用的存储单元地址。所需其他元件自选。(10分)

解:存储单元地址为:0000H ~ 0009H

用74161实现M=10的计数器,Q3~Q0的

输出作为28C64的A3~A0地址。计数器

的反馈函数为: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论文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I) 仿真论文 实验名称:裂相电路的仿真研究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 学院:

裂相电路的仿真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利用Multisim 11.0仿真设计软件模拟的裂相电路。通过设定一定参数的R-C两相电路,将单相交流电源(220V/50Hz)分裂成相位差为90°的两相电源(155V/50 Hz)。并从R-C两相电路出发,简单的通过输出电压、功耗与裂相电路负载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电压—负载(阻性、感性、容性)特性曲线,同时验证所设计的电路在空载时功耗最小。 关键词:裂相电路,单相电源,两相电源,负载特性曲线 1 引言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物理学与电工学教学演示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是在大多数家庭民用场合,往往没有两相动力电源,而只有单相电源,如何利用单相电源为两相负载供电,成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此时裂相技术就体现了它很大的实用价值。 笔者从一些电工学教科书提到的R-C裂相电路出发,在参考了一些资料后,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在将单相交流电源分裂成相位差为90°的两相电路的实验中,通过仿真测量,记录多组负载的数据,并作出电压——负载(两负载相等,分别有电阻,电感,电容)的特性曲线,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研究其性质(输出电压、功耗与裂相电路负载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验证所设计的电路在空载时功耗最小。 2 正文 1.1 实验原理如下:把电源U S分裂成U1和U2两个输出电压。如下图所示为 RC桥式分相电路原理的一种,它可将输入电压U S 分裂成U 1 和U 2 两个输出电压, 且使U 1和U 2 的相位差为90°。

1.2 RC 桥式分相电路原理 将电源U S 分裂成U 1和U 2两个输出电压: 利用R-C 串并联电路它可将输入电压路U S 分裂成U 1和U 2两个输出电压,且使U 1和U 2相位差为90°。 如上图所示电路中输出电压U 1和U 2分别与输入电压U S 为 1 s 1 U U = 2 1s U U = 对输入电压U S 而言,输出电压U 1和U 2的相位是 1 1 1 arctan R C ?ω=- 2221 arctan R C ?ω=- 或 2222cot tan(90)R C ?ω?==-+ 因此 2 2 2 90arctan R C ?ω+=- 若 1122R C R C RC == 则必有 a U l U 2 RC 桥式分项电路原理

电工学实验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原理说明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 =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负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正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 =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见图1-1所示。 图1-1 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 2.恒压源(双路0~30V可调); 3.NEEL-003A组件。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图中的电源U S1用恒压源I路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6V,U S2用恒压源II路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开关S1 投向U S1 侧,开关S2 投向U S2 侧,开关S3 投向R3侧。 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

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1.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电流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电流表的黑(负)接线端。 2.测量支路电流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各个电流值。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结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然后根据图1-1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记入表1-1中。 表1-1 支路电流数据 3.测量元件电压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将数据记入表1-2中。测量时电压表的红(正)接线端应插入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高电位端,黑(负)接线端插入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低电位端。 表1-2 各元件电压数据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 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 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极性,倘若不换接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而损坏设备(电流为负值时),此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正偏,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 六.预习与思考题 1.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2-2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定毫安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在图1-1的电路中,A、D两结点的电流方程是否相同?为什么? 3.在图1-1的电路中可以列几个电压方程?它们与绕行方向有无关系? 4.实验中,若用指针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毫安表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

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

ZG-18型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 一、用途、特点 二、ZG-18型系列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适用于高等院校、中等、职校、职业技术学院及技术电工学、电工原理等课程实验。可完成交直流、振荡、磁路电路、运算放大器、整流电路、交直流放大电路等电路实验。该设备是现有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或新建、扩建实验窒的理想产品。它的配备是学校上水平、上等级的重要标志。 目前,国内各类学枝电工实验设备大多是分体的,也有都分学校根据教学要求自制了各种形式的实验台或实验箱,由于加工量少,受自身加工能力的限制,加工工艺粗糙,功能不全,满足不了实验要求,也容易发生人身及设备事故,且实验元器件繁多难以购置、难以管理,很难开出实验大纲规定的实验。基于此,我厂吸取德国及国内同类产品的优点,结合我国高教、职教教学大纲要求而研制本产品。 本实验室具有较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较齐全的功能。实验台桌中央配有通用电路板,电路板注塑而成,表面均布有九孔成一组相互联通的插孔,元件盒在其上任意拼插成实验电路,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性好,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线条清晰美观。盒体与盒盖采用较科学的压卡式结构,维修拆装右便。元器件放置在实验桌下边左右柜内,大大捉高了管理水平,规划化程度,大大减轻了教师实验准备工作。 二、结构与配备(以24座为例) 1、实验台桌: 12台学生实验台桌,一台两座,台桌外形尺寸:160×70×80cm。台桌中央配置通用电路板(尺寸:35×90cm ),根据实验电路在其上任意拼插元件盒成实验电路,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内装元件一目了然,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盒盖与盒体结合采用较科学的压卡式结构,维修拆装方便。每张台桌配有一粒胶皮板,保护通用底板与桌面(如需在桌上放置电动机、焊接等)。台桌下部是元件储存柜,放置实验元器件。 2、实验台:学生实验台桌及示教台桌各配备一台。 3、示教台:1台示教台,分别控制12台学生的电源,通用电路板演示屏立在实验台上,尺寸150X7Ocm,用于讲解、演示。 4、器材配备: 12台学生实验桌,一台二座,台桌外形尺寸:160X70X8Ocm。台桌中央配置通用电路板(尺寸:35X95CM),根据实验电路在其上任意拼插元件盒成实验电路。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内装元件一目了然,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线条清晰美观,盒盖与盒体采用压卡式维修拆装方便。每张台桌配有一粒胶皮板,保护通用电路板与桌面(如需要在桌上放置电动机、焊接等)。台桌下部是元件储存柜,放置实验元件。 5·用户自备器材:示波器,晶体管毫伏表,功率表

理工学院-09级电工电子技术(二)期末考试A卷

理工学院-09级电工电子技术(二)期末考试A卷 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1.填空题,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答案,用A、B、C…填空。 (1)有两个放大倍数相同、输入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和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的输出电压比B 的小,这说明A的________(A.输入电阻,B.输出电阻)比B的 _____(C.大,D.小)。 (2)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主要取决于____,下限截止频率取决于____。 (A.耦合电容,B.晶体管的极间电容,C.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3)差动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设电路元件参数变化所引起静态工作点改变不会使放大管出现截止或饱和。若Re增大,则静态工作电流IC2 __,差模电压放大倍数d u A__,共模电压放大倍数c u A__。(答案:A.增大,B.减小,C.基本不变)

V EE( 12V) u 题目(3)的电路图题目(5)的电路图 (4)一个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已知差模电压增益Aud=80dB,当两边的输入电压为uI1=1mV,uI2=0.8mV时,测得输出电压uO=2.09V。该电路的共模抑制比KCMR为。 (答案:A.60dB,B.40dB,C.80 dB D.100 dB) u为正弦波,回答下列问题: (5)电路如图所示,输入电压i (a)VT3和VT4、VT5和VT6两对复合管分别为管和型管?(答案:A.PNP,B.NPN) (b)当Vcc=35V、RL=8W、复合管饱和压降为4V时,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约为W。 (答案:A.8,B.19,C.60 D.76) 2.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不正确的画“×”。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II) 实验报告 ——数字计时器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见集成电路实现单元电路的设计过程。 2.了解各单元再次组合新单元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实现00′00″到59′59″的可整点报时的数字计时器。 三、实验内容 1.设计实现信号源的单元电路。 2.设计实现00’00”-59’59”计时器单元电路。 3.设计实现快速校分单元电路。含防抖动电路(开关k1,频率F2,校分时秒计时器停止) 4.加入任意时刻复位单元电路(开关K2) 5.设计实现整点报时单元电路(产生59’53”,59’55”,59’57”,三低音频率F3,59’59”高音频率F4) 四、实验器件 1、集成电路: NE555 1片(多谐振荡) CD4040 1片(分频) CD4518 2片(8421BCD码十进制计数器) CD4511 4片(译码器) 74LS00 3片(与非门) 74LS20 1片(4输入与非门) 74LS21 2片(4输入与门) 74LS74 1片(D触发器) 2、电阻: 1KΩ1只 3KΩ1只 150Ω4只

3、电容: 0.047uf 1只 4、共阴极双字屏显示器两块。 五.元器件引脚图及功能表 1.NE555 1片(多谐振荡): (1)引脚布局图: 图1 NE555引脚布局图 (2)逻辑功能表: (引脚4 ) V 表1 NE555逻辑功能表 2.CD4040 1片(分频): (1)引脚布局图:

图2 CD4040引脚布局图 (2)逻辑功能说明: CD4040是一种常用的12分频集成电路。当在输入端输入某一频率的方波信号时,其12个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分别为该输入信号频率的2-1~2-12,在电路中利用其与NE555组合构成脉冲发生电路。其内部结构图如图4所示。 引脚图如图3所示,其中V DD 为电源输入端,V SS 为接地端,CP端为输入端CR为 清零端,Q 1~Q 12 为输出端,其输出信号频率分别为输入信号频率的2-1~2-12。 3.CD4518 2片(8421BCD码十进制计数器): (1)引脚布局图: 图3 CD4518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表: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一.选择(20分、2分/题) 1.变压器降压使用时,能输出较大的____b_____。 A、功率 B、电流 C、电能 D、电功 2.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是由三相电源的 ________b_决定。 A、相位 B、相序 C、频率 D、相位角 3.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中,触头的位置是处于______a___。 A、未通电状态 B、通电状态 C、根据情况确定状 态 4.为保证机床操作者的安全,机床照明灯的电压应选 ____d_____。 A、380V B、220V C、110V D、36V以下 5.关于提高功率因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B.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降低功率因数 C.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6.乙类互补对称式功放电路,其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是指( c )。 A.频率失真 B、相位失真 C、波形过零时出现的失真 D、幅度失真 7.稳压管的动态电阻( b )稳压性能越好。 A、越大 B、越小 C、较合适 D、不一定 8.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中反馈类型为( )。a (A) 串联电压负反馈(B) 串联电流负反馈 (C) 并联电压负反馈(D) 并联电流负反馈 -+∞ + u O u i 9.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状态有( a) A、一个稳态、一个暂态 B、两个稳态 C、只有一个稳态 D、没有稳态 10.一个8选1多路选择器,输入地址有 c 。 A、2位 B、3位 C、4位 D、8位 二、计算题(70分) 1.已知图5所示电路中U S1=24V,U S2 =6V,R 1 =12Ω,R 2 =6 Ω,R 3=2Ω,试用戴维宁定理求流过电阻R 3 中的电流I 3 。(10分) a I

电工学实验答案

哈哈、b两端电压测量的准确性。 电流表的内阻越小越好,以减小其上的电压,以保证a、b支路电流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4 RLC串联交流电路的研究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2列表整理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总结串联交流电路的特点。 答:当X L X C时,电路呈电感性,此时电感上的电压大于电容上的电压,且电压超前电流。 当X L=X C时,电路发生串联谐振,电路呈电阻性,此时电感上的电压与电容上的电压近似相等,且大于输入电压。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4从表4.1~4.3中任取一组数据(感性、容性、电阻性),说明总电压与分电压的关系。答:取f=11kHz时的数据:U=6V,U R=3.15V,U Lr=13.06V,U C=8.09V,将以上数据代入 公式 2 2 2 2) ( ) ( C L C L R X X R I U U U U- + = - + = =5.88V,近似等于输入电压6V。 6实验数据中部分电压大于电源电压,为什么? 答:因为按实验中所给出的频率,X L及X C的值均大于电路中的总阻抗。 9本实验中固定R、L、C参数,改变信号源的频率,可改变电路的性质。还有其它改变电路性质的方法吗? 答:也可固定频率,而改变电路中的参数(R、L、C)来改变电路的性质。 实验5 感性负载与功率因数的提高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6根据表5.2所测数据和计算值,在坐标纸上作出I=f(C)及cos ?= f(C)两条曲线。 说明日光灯电路要提高功率因数,并联多大的电容器比较合理,电容量越大,是否越高? 答:并联2.88uF的电容最合理,所得到的功率因数最大.由实验数据看到,并联最大电容4.7uF时所得的功率因数并不是最大的,所以可以得出,并不是电容量越大,功率因数越高. 8说明电容值的改变对负载的有功功率P、总电流I,日光灯支路电流I RL有何影响?答:电容值的改变并不会影响负载的有功功率及日光灯支路的电流. 11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法,而不采用串联法? 答:因为串联电容虽然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但它会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增大日光灯的有功功率,可能会超过它的额定功率而使日光灯损坏. 实验6 三相交流电路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负载对称的星形及三角形联接时U l与U p,I l与I p之间的关系。分析星形联接中线的作用。按测量的数据计算三相功率。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闭卷) 9、基本门电路有门、门和非门。 10、能够实现“有0出1,全1出0”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是门。 11、能够实现“有1出0,全0出1”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是门。 12、能够实现“相异出1,相同出0”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是门。 13、在交流电中,电流、电压随时间按变化的,称为正弦交流电。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 14、工频电流的频率f= Hz。 15、设u=311sin314t V,则此电压的最大值为,频率为,初相位为。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I1 = 1A,I2 = 3A ,I5 =4.5A,则I3 = A,I4 = A,则I6 = A。

17、半导体三极管是由、、三个电 极,、两个PN结构成。 18、三极管按其内部结构分为和两种类型。 19、晶体三极管作共射组态时,其输入特性与二极管类似,但其输出特性 较为复杂,可分为放大区外,还有区和区。 20、二极管具有特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表的内阻Rv为20KΩ,则电压表的指示为()。 20KΩ 20KΩ A.5V B.10V C.15V D.30V 2、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当负载为对称且三角型连接时,线电流与相电流的 相位关系是()。 A. 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0 B. 线电压滞后相电压300 C. 线电流超前相电流300 D. 线电流滞后相电流300 3、叠加定理可以用在线性电路中不能叠加的是()。 A、电压 B、电流 C、功率 D、电动势 4、如图所示电路中,若电阻从2Ω变到10Ω,则电流i()。 R i s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5、如图所示电路,电路的电流I=()。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1--裂相电路仿真实验报告格 2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论文 专题:裂相(分相)电路 院系: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小格子 学号: 指导老师:徐行健

裂相(分相)电路 摘要: 本实验通过仿真软件Mulitinism7,研究如何将一个单相的交流分裂成多相交流电源的问题。用如下理论依据:电容、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相位差是90度,将这种元件和与之串联的电阻当作电源,这样就可以把单相交流源分裂成两相交流电源、三相电源。同时本实验还研究了裂相后的电源接不同的负载时电压、功率的变化。得到如下结论: 1.裂相后的电源接相等负载时两端的电压和负载值成正相关关系; 2.接适当的负载,裂相后的电路负载消耗的功率将远大于电源消耗的功率; 3.负载为感性时,两实验得到的曲线差别较小,反之,则较大。 关键词:分相两相三相负载功率阻性容性感性 引言 根据电路理论可知,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最容易改变交流电的相位,又因它们不消耗能量,可用作裂相电路的裂相元件。所谓裂相,就是将适当的电容、电感与三相对称负载相配接,使三相负载从单相电源获得三相对称电压。而生活和工作中一般没有三相动力电源,只有单相电源,如何利用单相电源为三相负载供电,就成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了。 正文 1.实验材料与设置装备 本实验是理想状态下的实验,所有数据都通过在电路专用软件Multisim 7中模拟实验测得的;所有实验器材为(均为理想器材) 实验原理: (1). 将单相电源分裂成两相电源的电路结构设计 把电源U1分裂成U1和U2输出电压,如下图所示为RC桥式分相电压原理,可以把输入电压分成两个有效值相等,相位相差90度的两个电压源。 上图中输出电压U1和U2与US之比为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测验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2题,合计_36_分) 1、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画成的电路模型图称为电路图,它只反映电路中电气方面相互联系的实际情况,便于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2、在实际应用中,按电路结构的不同分为 _简单电路和_复杂电路。凡是能运用电阻串联或电阻并联的特点进行简化,然后运用殴姆定律求解的电路为—简单电路;否则,就是复杂电路。 3、在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中,基尔霍夫电流第一定律又称节点电流________ 定律,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1 2入1出。假若注入节点A的电流为5A和一6A,则流出节点的电流 I 出=-1 A 。 4、电路中常用的四个主要的物理量分别是电压、电流、电位、电动势。 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I 、U 、V 和E ; 5、在实际电路中,负载电阻往往不只一个,而且需要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 最基本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并联、混联。 6、描述磁场的四个主要物理量是:磁通、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 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①、E 、U 和H ; 7、电磁力F的大小与导体中电流I的大小成正比,与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L及 导体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即表达式为: F = BIL ,其单位为:牛顿。 8、凡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压和电动势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动势,统称交流电。而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称为正弦交流电。 9、有效值(或最大值)、频率(或周期、角频率)和初相位是表征正弦交流电的三个重要物理量,通常把它们称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10、已知一正弦交流电压为U=220..、2 sin(314t+45v,该电压最大值为—220 2卫,角频率 为314 rad/s, 初相位为—45 _、频率是50 Hz周期是 _匚。 11、我国生产和生活所用交流电(即市电)电压为220 V 。其有效值为220 V,最大值为―匕,工作频率f = 50 Hz,周期为T=,其角速度3= 314 rad/s,在1秒钟内电流的方向变化是50. 次。 12、在正弦电路中,用小写字母如i、u等表示瞬时值,用大写字母如I、U等表示_有效值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_2^_分) 1有一根阻值为1?的电阻丝,将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拉长后的电阻丝的阻值为(D) A、1? B、3? C、6? D 9? 2试计算长度为100m横截面积为的铝导线在常温20r时(备注:20r时,铝的电电阻率p =x 10-8Q .m)的电阻值是多少(B )。 A、1Q; B 、Q; C 、Q; D 、25Qo

电工电子实验考试笔试部分

二、笔试题 1、利用E2PROM28C64设计一个5路序列信号发生器,4路序列码模值均为M=8,各 个序列信号的码值分别为F1=10110100,F2=01100010,F3=10011101,F4=11001001, 2、已知存储器28C64的起始4个地址空间内存放的16进制数据依次为0E、97、2A、61, 当采用状态Q1Q0依次为00、01、10、11的计数器对四个空间循环寻址时,存储器的I/O0~I/O7 端口输出的序列信号分别是什么?(8分) I/O00101I/O11110I/O21100I/O31010 I/O40100I/O50011I/O60001I/O70100 3、如果一个EEPROM存储器的容量为8K bit大小,每个存储单元能存储8bit 数据,则这个存储器应具有10根地址线。(5分) 4、在实验中所用器件型号为:AT28C64B型按其功能分类这个器件是 属于_ROM__(A:RAM ,B:ROM );_可擦出可编程E2PROM__(A:RAM 单极型的SRAM,B:RAM单极型的DRAM,C:可擦除可编程E2PROM,D:可 擦除可编程EPROM);器件的总容量为_8K×8位__(A:4K×8位,B:8K× 4位,C:8K×8位,D:4K×4位);地址线为:_13根__(A:10根,B:13根,C:12根,D:11根);每次可读取的数据为:_8位__(A:4位,B:8位,C:10位,D:12位)。 6、在实验中所用的可编程器件型号为:XC95108PC84器件类型属于CPLD(A:PAL ,B:CPLD,C:GAL,D:FPGA),器件按其集成度分属于_高密度可编程 器件__(A:高密度可编程器件,B:低密度可编程器件);按编程方法分类为 — _EECMOS__(A:SRAM ,B:UVCMOS ,B:EECMOS);器件的容量为:_2000门__(A:5000门,B:1万门,C:1000门,D:2000门)。(8分) 10、采用Multisim软件对正峰值为4V、负峰值为-4V、频率为1kHz、占空比为20%的矩 形波进行单边频谱分析,可知,其直流分量为负(正、负)值,谱线包络的第一个零 结点位置为5k Hz,有效频带范围内谱线有4条。当增大矩形波占空比后,其谱线 包络的主峰高度增高(增高、降低),有效频带宽度减小(增大、减小),有效频带范 围内高次谐波数目减少(增加、减少)。 11、理想的正弦波只有基波分量,而无谐波分量、直流分量分量。否则说明该正弦波已有失真。 12、用DAC0832设计产生如图所示频率为1kHz的正斜率阶梯波(信号输出幅度为0~2V 可调,电源电压为±5V)发生器,其电路并不完整,试完成该电路,确定时钟频率,确定DAC0832参考电压,确定数字量的输入端,要求有简单的设计过程。

西南交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子综合试验平台研发方案

西南交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子综合试验平台研发方案(二) Web网络模块设计 1.系统结构采用分析 通过详细的分析系统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和系统运行的需求后,决定 系统结构采用以B/S(Borwser/Web Server)或者用(B/S/DBMS(Browser/Web Server/DataBase Manage System)为主,以C/S为辅的系统机构。其主要优点如下: 在C/S结构下,应用系统分成客户机和服务器两部分。其作用分别是:应用处理由客户端完成,而数据访问和事务处理由服务端完成,这种方案实现了功能的分布,即部分处理任务交给了客户端,而数据集中在服务器端。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相对安全,并可以保证数据的同步。 另一种应用越来越多的结构是B/S/DBMS结构。它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结构模型,即前台客户端采用浏览器,中间件服务器为Web服务器,后台为数据库服务器。也可以将WEB服务器和数据库先期绑定到同一台硬件服务器上。此种结构由客户端在Web页面发出请求至Web Server,再由Web Server向数据库服务器发出请求,而最后中间件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库服务器的应答后,最终返回给客户端的仍然是页面形式。这样实现了客户端不直接和数据库服务器发生关系,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在设计国际标榜认证系统时,之所以采取这两种结构,是因为二者各有长短,互为补充。C/S结构功能更强大和完善,对于大批量的数据处理作业有优势;而B/S/DBMS结构实现了客户端的零维护,使用起来更方便灵活,很适合数据、信息的发布和查询。 2.系统技术平台采用分析 本系统开发平台和开发语言上选用了当今业内最为先进的微软.net平台和https://www.doczj.com/doc/2a1715158.html,+c# 语言,采用web体系三层结构、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使系统的实现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技术平台的介绍 微软的.NET技术目前正是风风火火,作为全球软件业最大的公司,微软在.NET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公司未来战略重心放在了.NET上,而从目前看来,.NET技术无疑代表了未来Internet技术的方向。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论文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论文 近几年来,通过对学生电工电子实训指导,尤其是学生组装收音机,让我感到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对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以前实训就是单一的操作,不讲 理论,结果学生总是掌握不好,现在通过以下操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收音机的原理 收音机由机械、电子、磁铁等构造而成,用电能将电波信号转换为声音,收听广播电 台发射的电波信号的机器,又名无线电、广播等。收音机的原理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 频信号经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变成音波。由于广播事业发展,天空中有了很多 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如果把这许多电波全都接收下来,音频信号就会像处于闹市之中一样,许多声音混杂在一起结果什么也听不清了。为了设法选择所需要的节目,在接收天线后,有一个选择性电路。它的作用是把所需的信号挑选出来,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 以免产生干扰,这就是我们收听广播时,所使用的“选台”按钮。选择性电路的输出是选 出某个电台的高频调幅信号,利用它 直接推动耳机电声器是不行的,还必须把它恢复成原来的音频信号,这种还原电路称 为解调,把解调的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就可以收到广播。上面所讲的最简单收音机称为直 接检波机,但从接收天线得到的高频天线电信号一般非常微弱,直接把它送到检波器不太 合适,最好在选择电路和检波器之间插入一个高频放大器,把高频信号放大。即使已经增 加高频放大器,检波输出的功率通常也只有几毫瓦,用耳机听还可以,但要用扬声器就会 太小,因此在检波输出后,应增加音频放大器来推动扬声器。高放式收音机比直接检波式 收音机灵敏度高、功率大,但是选择性还较差,调谐也比较复杂。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 信号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倍,一般要有几级的高频放大,每一级电路都有一个谐振回路, 当被接收的频率改变时,谐振电路都要重新调整,而且每次调整后的选择性和通带很难保 证完全一样,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现在的收音机几乎都采用超外差式电路。超外差的特点是,被选择的高频信号的载波频率,变为较低的固定不变的中频(465KHz),再利用中频 放大器放大,满足检波的要求,然后才进行检波。在超外差接收机中,为了产生变频作用,还要有一个外加的正弦信号,这个信号通常叫外差信号,产生外差信号的电路,习惯叫做 本地振荡。在收音机本振频率和被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差一个中频,因此在混频器之前的选 择电路和本振采用统一调谐线,如用同轴的双联电容器(PVC)进行调谐,使之差保持固 定的中频数值。由于中频固定,且频率比高频已调信号低,中放的增益可以做得较大,工 作也比较稳定,通频带特性也可做得比较理想。这样可以使检波器获得足够大的信号,从 而使整机输出音质较好的音频信号。这样使学生通过理论分析,既了解了电路的组成,又 掌握了各部分电路的作用,在操作中哪一部分电路出问题也便于检查,学生感觉组装起来 容易多了。 二、焊接体会

电工电子学实验储运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实验箱的使用方法。 2.掌握常用的逻辑门电路的逻辑符号与逻辑功能 3.熟悉集成元器件管脚排列特点。 二.实验仪器: 数字实验箱 74ls00 74ls08 74ls32 74ls20 各一片 三.实验内容 1、 测试下列芯片的逻辑功能 74ls00 74ls08 74ls32 74ls20 2、 用一片74ls00分别实现下列逻辑函数 ABC F = ABC F = B A F += B A B A F += 3、尽量用最少的门电路实现三输入变量表决电路。当三个输入端中有两个或三个为1时,输出为高,否则为低。(用74ls08 74ls32实现) 四.预习要求 1.认真复习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写出相应的逻辑表达式。 2.按照要求设计简化的逻辑表达式,选择正确的器件,设计电路。 3.拟定实验步骤和记录数据的表格。 五.实验要求: 按照要求设计连接电路,验证电路逻辑是否正确,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及测试方法。 2.学习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 数字实验箱 74ls138、74ls20、74ls08、74ls32、74ls00 74ls153各一片 三.实验内容 1. 用一个3线8线译码器和最少的门电路设计一个奇偶校验电路,要求当输入的四个变量中有偶数个1时输出为1,否则为0。(用74ls138、74ls20、74ls08、74ls32、74ls00实现) 2.用4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3实现三输入变量的奇偶校验电路。当三个输入端有奇数个1时,输出为高,否则为低。

电工电子实习实验室.doc

电工电子实习、实验室 实习内容 1、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 2、掌握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的构造,原理使用。 3、掌握电工,电子等相关电路的组成,原理,规律。 4、掌握简易电力拖动有关电路。 5、完成综合训练课题。 岗位安全须知 1、强电设备通电,必须保证金属外壳接地良好,设备运行中禁止用 湿手触摸。 2、连接电路,改动电路及拆卸电路时,必须切断电源。 3、电路通电前要检查,确保元件及连接无误后,经指导教师允许后方可通 电。 4、低压电路实验,电源和信号源的输出应符合电路要求,不得随便增减。 5、未经教师允许,不得随意拨动仪器仪表开关,旋动旋钮;操作仪器仪表 及插拔元器件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机械性损坏。 6、进入实习室要做到十不准,5s,确保安全,整洁。

数控实习室 实习内容: 1、数控车床、铣床和加工中心的性能。 2、切削原理、工件和刀具安装与调整,工具和量具的使用,刀具和 切削用量的选择。 3、编制加工工艺。 4、要素练习。 (1)数控车床:外圆、内孔、切槽、端面、曲面、锥度配合、螺纹、综合课题等程序编制及加工。 (2)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平面、斜面、曲面、阶台、各种形式的孔和槽、螺纹、文字雕刻、特行面、综合课题等程序编制及加 工。 (3)CAD/CAM:平面绘图、实体造型、曲面造型、刀路编辑、手动与自动、仿真加工。 5、数控车床、铣床和加工中心的维护与保养。

继电控制实验室 实习内容 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构造,原理,规格及使用方法。 2、掌握常见机床典型控制电路。 3、理解以位置,时间,速度等为主令的自动空竹电路。 4、了解顺序,并行,选择,跳步,循环等程序控制电路。 5、掌握机床电气配线规范。 岗位安全须知 1、连接电路,改动电路及拆卸电路前,必须断电,严禁带电操作。 2、电路通电时,不得触摸金属接点,以免触点。 3、电机运动时,不得触碰运动部件,避免意外伤害 4、发生异响,异味及异常升温等情况,更及时断电,以防止故障扩大,并 应立即查清原因加以处理。 5、操作设备及插拔导线时,动作要轻,稳,避免机械性损坏。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电工综合实验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Ⅱ)实 验报告 —多功能数字计时器设计 姓名: 学号: 学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 指导:电子技术中心 实验日期: 2012年9月

目录 1.电路目的 (3) 2.设计内容简介及要求 (3) 3.实验原理 (3) 3.1整体设计原理 (3) 3.2秒信号发生器 (4) 3.3 计数器 (5) 3.4清零电路 (6) 3.5校分电路 (7) 3.6 报时电路 (7) 4.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8) 4.1 调试过程 (8) 4.2问题与解决 (9) 4.3感想与体会 (9) 5.附录 (10) 5.1参考文献 (10) 5.2电路总图 (11) 5.3元件清单 (11) 5.4芯片引脚图 (12)

一.实验目的 1.巩固所学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在单元电路的基础上进行小型数字系统设计; 2.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3.增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集成电路形成更全面的认识,提高调试电路的实验技能。 二.设计内容简介与要求 设计制作一个0分00秒~9分59秒的多功能计时器,要求如下: 1)设计一个脉冲发生电路,为计时器提供秒脉冲(1HZ),为报时电路提供驱动蜂鸣器的高低脉冲信号(1KHZ、2KHZ); 2)设计计时电路:完成0分00秒~9分59秒的计时、译码、显示功能; 3)设计清零电路:具有开机自动清零功能,并且在任何时候,按动清零开关,可以对计时器进行手动清零。 4)设计校分电路:在任何时候,拨动校分开关,可进行快速校分。(校分隔秒)5)设计报时电路:使数字计时器从9分53秒开始报时,每隔一秒发一声,共发三声低音,一声高音;即9分53秒、9分55秒、9分57秒发低音(频率1kHz),9分59秒发高音(频率2kHz); 6)系统级联。将以上电路进行级联完成计时器的所有功能。 三.实验原理 3.1 整体设计原理 数字计时器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与所需要的起点可能会不相同,所以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分电路,以便将分时刻跳到想要的时刻,这也是为了让蜂鸣器尽快的响起。为了使标准的1Hz 时间信号准确并且稳定,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构成脉冲发生电路。为了使电路更加简单,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片CD4518的集成块对计时器的秒个位和分位进行计数,用74LS161构成模六(六进制)计数器实现对秒十位进行计数,当低位计数器计满10时向高位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触发高位计数器计数。由于所使用的计数器都有异步清零端,故可通过简单的电路就可以使电路具有开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中博职校 2011-20 12学年第一学期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期末测验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12 题,合计 33 分) 1、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画成的电路模型图称为电路图,它只反映电路中电气方面相互联系的实际情况,便于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2、在实际电路中,负载电阻往往不只一个,而且需要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 最基本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并联、混联。 3、在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中,基尔霍夫电流第一定律又称节点电流定律,它 的数学表达式为I 入I出 。假若注入节点 A 的电流为 5A 和- 6A ,则流出节点的电 流I出=-1A 。 4、电路中常用的四个主要的物理量分别是电压、电流、电位、电动势。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I、U 、V 和 E ; 5、在实际应用中,按电路结构的不同分为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凡是能运用电阻串联或电阻并联的特点进行简化,然后运用殴姆定律求解的电路为简单电路;否则,就是复杂电路。 6、描述磁场的四个主要物理量是:磁通、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Φ、B、U和Η; 、电磁力 F 的大小与导体中电流I 的大小成正比,与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L 及 7 导体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 B 成正比,即表达式为:F=BIL , 其单位为:牛顿。 8、凡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压和电动势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动势,统称交流电。而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称为正弦交流电。 9、有效值(或最大值)、频率(或周期、角频率)和初相位是表征正弦交流电的三个重要物理量,通常把它们称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 10、已知一正弦交流电压为u=220 2 sin(314t+45 )V,该电压最大值为220 2V,角频率为314 rad/s, 初相位为45°、频率是50 Hz 周期是0.02 s 。 11、我国生产和生活所用交流电(即市电)电压为220 V 。其有效值为220 V, 最大值为311.8 V ,工作频率 f = __50 __Hz ,周期为T= ___0.02___s ,其角速度ω=__314___rad/s ,在 1 秒钟内电流的方向变化是__50___次。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电路处于 开路状态时,电路中既没有电流,也没有电压。(×) 2、理想的电压源和理想的电流源是不能进行等效变换。(√ )

电工电子实验考试笔试部分

二、笔试题 1、利用E228C64设计一个5路序列信号发生器,4路序列 码模值均为8,各个序列信号的码值分别为F1=10110100, F2=01100010,F3=10011101,F4=11001001,F5=10011101。 请建立序列码的数据并将数据填入下表中。 2、已知存储器28C64的起始4个地址空间内存放的16进制数据依次为0E、97、2A、61,当采用状态Q1Q0依次为00、01、10、11的计数器对四个空间循环寻址时,存储器的07端口输出的序列信号分别是什么?(8分) 0 0101 1 1110 2 1100 3 1010 4 0100 5 0011 6 0001 7 0100 3、如果一个存储器的容量为8K 大小,每个存储单元能存储8

数据,则这个存储器应具有 10 根地址线。(5分) 4、在实验中所用器件型号为:28C64B型按其功能分类这个器件是属于___(A:,B:);_可擦出可编程E2__(A:单极型的,B:单极型的,C:可擦除可编程E2,D:可擦除可编程);器件的总容量为_8K×8位__(A:4K×8位,B:8K×4位,C:8K×8位,D:4K×4位);地址线为:_13根__(A:10根,B:13根,C:12根,D:11根);每次可读取的数据为:_8位__(A:4位,B:8位,C:10位,D:12位)。 6、在实验中所用的可编程器件型号为:9510884器件类型属于(A:,B:,C:,D:),器件按其集成度分属于_高密度可编程器件__(A:高密度可编程器件,B:低密度可编程器件);按编程方法分类为—___(A:,B:,B:);器件的容量为:_2000门__(A:5000门,B:1万门,C:1000门,D:2000门)。(8分) 10、采用软件对正峰值为4V、负峰值为-4V、频率为1、占空比 为20%的矩形波进行单边频谱分析,可知,其直流分量为负(正、负)值,谱线包络的第一个零结点位置为 5k ,有效频 带范围内谱线有 4 条。当增大矩形波占空比后,其谱线包络 的主峰高度增高(增高、降低),有效频带宽度减小(增大、

南京理工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验II

南京理工大学 电子电工 综合实验II 2015/10/02

一、实验要求 实现从00′00″到59′59″的多功能数字计时器,并且满足规定的清零,快速校分以及报时功能的要求。 二、实验内容 1.应用CD4511BCD 码译码器、LED 双字共阴显示器、300Ω限流电阻设计、安装调试四位BCD 译码显示电路实现译码显示功能。 2.应用NE555时基电路、3k Ω、1k Ω电阻、0.047μF 电容和CD4040计数分频器设计,安装,调试秒脉冲发生器电路(输出四种矩形波频率 f 1=1Hz f 2=2 Hz f 3≈500 Hz f 4≈1000 Hz )。 3.应用CD4518BCD 码计数器、门电路设计、安装、实现00′00″——59′59″时钟加法计数器电路。 4.应用门电路,触发器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校分电路且实现校分时停秒功能(校分时f 2=2H Z )。设计安装任意时刻清零电路。 5.应用门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报时电路59′53″, 59′55″,59′57″低声报时(频率f 3≈500Hz ),59′59″高声报时(频率f 4≈1000Hz ),整点报时电路,233"59'59"55'5959'53"H f f f ?+?+?=。 三、实验元件清单 1、 集成电路: NE555 1片 (多谐振荡) CD4040 1片 (分频) CD4518 2片 (8421BCD 码十进制计数器) CD4511 4片 (译码器) 74LS00 3片 (与非门) 74LS20 1片 (4输入与非门) 74LS21 2片 (4输入与门) 74LS74 1片 (D 触发器) 2、 电阻: 1K Ω 1只 3K Ω 1只 330Ω 28只 3、 电容: 0.047uf 1只 4、 共阴极双字屏显示器两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