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豌豆苗的不同做法

豌豆苗的不同做法

豌豆苗的不同做法
豌豆苗的不同做法

豌豆苗的不同做法

一、豌豆蘑菇小炒的做法

材料

豌豆,胡萝卜,蘑菇,玉米,盐,鸡精,湿淀粉

做法

1.将所有材料清洗干净,切丁

2.豌豆先用沸水氽熟,锅里放油,依次放入胡萝卜丁炒软,接着加入蘑菇玉米丁翻炒,快熟时倒入焯好的豌豆丁,调入盐,鸡精,淋少许湿淀粉勾薄芡即可

二、豌豆玉米牛肉饭的做法

材料

材料:新鲜豌豆200g,玉米粒100g,牛肉200g,香菜两根,米饭3碗,食用油2汤匙,调味料:蚝油一汤匙,十三香少许,生粉2茶匙,盐1茶匙,鸡粉1茶匙,酱油少许,麻油1茶匙,花桥辣椒酱1茶匙

做法

将牛肉切成丝状,依次加入生粉,蚝油,十三香,酱油,麻油,拌匀,腌制15分钟

左右,备用;切碎香菜。

豌豆置于小锅中煮大概5分钟,捞起备用。

将平底锅置电磁炉上,加入食用油,微热后,依次放入做法1的牛肉丝和做法2的豌

豆及玉米粒,炒至牛肉变色,加入盐及鸡粉及辣椒酱。

后往平底锅中加入米饭,炒匀后放入香菜碎,即可上碟。

小诀窍

豌豆必须是新鲜的,不能用干豆泡水复原的豆。先将豌豆煮几分钟可缩短炒制时间。

利用隔夜饭或煮后晾凉的米饭可使炒出来的饭更有韧劲

三、豌豆意大利面的做法

材料

豌豆苗的种植芽苗菜

豌豆苗的种植芽苗菜 首先:把种子泡8-12个小时用常温水泡,冬天用温水泡,夏天可以中途换水,避免水会发臭影响种子发芽,保持20-25度以上的温度发芽高生长快,于18度以下发芽慢长的慢,第二步:在盆地放6-8层餐厅纸或者是棉布纱布都可以,然后把泡好的种子沥干均匀铺在纸上面,再喷水(千万别积水保持种子是湿润的,下面的纸是湿润的就可以)每天喷水2-3次,第三步:在种子上?嫫?4层纸,再把上面的纸喷透水,然后再上面盖一层遮光的毛巾(毛巾一定是干净没有粘油脂的不然会引起种子发霉烂种子)最后放在避光通风的地方,催芽期不能见光,一定要等芽苗长出2厘米才能见微光,也不能太阳光直射,每天早中晚喷水每次不能喷水过多会容易积水导致种子烂根的,苗苗会长的不好,保持湿润就可以,第二天:发芽了,每天早中晚喷水每次不能喷水过多会容易积水导致种子烂根的,苗苗会长的不好,保持湿润就可以,第三天:芽有1厘米了,每天早中晚喷水每次不能喷水过多会容易积水导致种子烂根的,苗苗会长的不好,保持湿润就可以,第4天:苗苗长出2厘米了,还是不建议见光,继续避光催芽,每天早中晚喷水每次不能喷水过多会容易积水导致种子烂根的,苗苗会长的不好,保持湿润就可以,第五天:苗苗长的真快,一天一个变化,苗苗可以见微光了,把上面盖的纸和毛巾或纱布去掉,放在有光线通风的地方,不能阳关直射,每天早中晚喷水每次不能喷水过多会容易积水导致种子烂根的,苗苗会长的不好,保持湿润就可以,第六天,才见光一天,苗苗长的非常快,有4-5厘米了,一定要放在光线通风好的

地方,不能阳光直射哦!每天早中晚喷水每次不能喷水过多会容易积水导致种子烂根的,苗苗会长的不好,保持湿润就可以,第?咛欤?苗苗全绿了,每天早中晚喷水每次不能喷水过多会容易积水导致种子烂根的,苗苗会长的不好,保持湿润就可以,第八天:苗苗有5-6厘米了,好期待快点能吃啊!每天早中晚喷水每次不能喷水过多会容易积水导致种子烂根的,苗苗会长的不好? 第十天:可以收获了。豌豆割完一次还可以再长出新苗苗的只要留着根部,第二次长苗苗一定要放在通风好的地方,还有一定要掌握浇水量,不然第二次发芽很容易烂根发霉,注意:早中晚喷水每次不能喷水过多会容易积水导致种子烂根的,苗苗会长的不好,保持湿润就可以,芽菜只有豌豆和小麦可以重复长2-3次苗苗,其它都是一次性的。 豌豆芽剪割事项: 在进行多?缭耘嗍毙枰 ⒁獾氖孪睿菏栈褚徊缡庇诶胫肿?1-2cm处整齐剪割,切忌起伏参差,这有利于二茬芽苗的整齐萌发,以提高使粗细更均匀高度更划一。一般二茬栽培的盘苗具有比一茬更为发达的吸收根,再加上种子内的残留营养丰富,二茬苗的产量与外观品质与一茬无异,足以使产量提高一倍以上。如果进行三茬栽培也行,就是苗质稍为纤弱。多茬栽培具有较强的生产优势,除了节省种子外,二三茬的生长周期比一茬稍短,也少去了播种的繁琐,是提高豌豆苗效益的好方法。提示:只有保持茎叶相对干爽才可进行二三茬栽培,不宜向割后的茎芽切口喷水,否则会造成烂苗,所以二三茬栽培只有在根雾系统下方可实施,

花生芽栽培技术

花生芽栽培技术 近年来,花生芽作为新型芽菜赫然进入超市的柜台、宾馆饭店的餐桌,以其鲜嫩爽口、营养丰富的独特魅力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1、选用去壳大果花生,出芽肥嫩爽口、营养价值高。 2、剔除破粒、瘪粒、霉烂、已发过芽的种子。用清水将去壳后的种子淘洗干净,浸种24小时,捞出备播。 3、播种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播在事先已消过毒的塑料育苗盘内,盘底垫一张湿报纸,播上种子,种子上再盖一层湿报纸,遮光保湿,然后放在20~25℃温度下“叠盘催芽”。也可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叠摞高度不要超过1米,每摞之间不要靠得太紧,每天淋水2~3次。及时调换苗盘上下左右位置,以便排出种子发芽过程中产生的呼吸热,以免通气不良而引起烂种,影响发芽的整齐度。叠盘时应将苗盘扣严,使花生芽始终生长在一种黑暗环境中,以防子叶张开,颜色转绿,使商品质量下降。经过1~2天绝大部分种子露芽后再进行1次“选芽”,剔除未发芽的种子或长势极弱的种芽,以防在后期培育期间引起种芽腐烂。 4、种芽培育:将前面催好芽经“选芽”后的种芽轻轻用清水漂洗干净后再度均匀播在清洁、已消过毒的塑料育苗盘内,盘底不垫任何基质,即行播种。一定要注意操作过程中不

要让种皮脱落,因为种皮上所具有的色素在前期培育中已渗入种仁(子叶),使种仁印上了褐色花纹,既影响外观,又易使人误以为种仁腐烂。播后放在18~25℃温度下继续“叠盘催芽”,每天淋水4~5次,务使苗盘内种子浇透,以便带走呼吸热,保证花生发芽所需的水分和氧气,保持黑暗环境,同时进行“倒盘”。大约1周后即可采收。 4、采收标准花生芽的采收标准为子叶未展开,种皮未脱落;下胚轴粗壮洁白,长1.5厘米左右,尾根长不超过3厘米,一般无须根,浅黄色,无烂仁(子叶)腐根,无异味,即可采收。 5、生产周期及投入产出比花生芽每个生产周期大约需8天,每公斤种子(指干种子重量)可生产花生芽3~4公斤。投入产出比为1:3~1:4. 特别说明:我国民间曾对花生芽流传一种误解,认为“发芽的花生”有毒,不能食用。其实他们所说有“发芽的花生”是指带果皮的花生,在贮藏过程中,当空气湿度过大、温度较高时会发芽,而这种温湿度条件也很适合各种霉菌滋生,导致花生芽发霉腐烂,其中有一种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有致癌作用,所以,这种花生芽确实不能食用。我们现在所介绍的花生芽是在大量淋水、完全不允许霉菌繁殖生长的人工控制的栽培环境条件下培育而成的清洁、卫生的优质高档食品,根本没有什么毒害,目前已成为台湾、香港居民食谱里的新宠。

龙须菜栽培养殖综合开发技术

进入上面网址可以输入资料名称前面编号直接查询资料详情! 本套技术资料汇集国内所有相关技术资料,为你的创业提供可靠包括,资料全面真实!资料包括相关制备工艺流程,研究,设计等全面新颖!本资料在行业价格保证最低,(现全国支持货到付款,手续费用买家承担!)欢迎咨询以下联系方式: 本套技术资料120元 相关技术如下: 1. 200410050542 龙须菜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及再生成植株的方法 2. 200410050305 运用组织培养获得龙须菜优良种苗的方法 3. 200410021012 龙须菜选育品系和野生型及相关种鉴定的方法 4. 200810042987 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龙须菜纯多糖的制备方法 5. 200810228026 一种江蓠属养殖龙须菜的深加工方法 6. 200910214110 一种控制水流的龙须菜人工培养方法 7. 200910193269 一种龙须菜粉及咀嚼片和制备方法 8. 200910013758 一种耐高温龙须菜优良品系诱变选育方法 9. 201010204550 龙须菜乙醇提取液的制备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10. 201010204566 龙须菜粗多糖的制备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11. 201010300102 低单体残留龙须菜超强吸水剂及其微波辐射制备方法 12.氮素营养对龙须菜生长及色素组成的影响 13.龙须菜四分孢子体和雌配子体多糖的比较研究 14.酞酸酯对龙须菜的生态毒理研究 15.介质pH缓冲系统选择及其对龙须菜生长的影响 16.龙须菜琼胶的提取方法研究 17.不同氮磷浓度及氮磷比对龙须菜生长和琼胶含量的影响 18.海带与龙须菜轮养模式 19.龙须菜在滩涂贝藻混养系统中的生态作用模拟研究 20.大型海藻龙须菜对两种海洋赤潮藻的生长抑制效应 21.特色蔬菜——龙须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22.龙须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23.龙须菜藻胆蛋白抗突变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24.龙须菜多糖的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25.龙须菜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6.龙须菜精粉的研制 27.龙须菜藻胆蛋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28.添加大型海藻龙须菜对中肋骨条藻赤潮的影响 29.营养盐因子对龙须菜和菊花江蓠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30.大型海藻龙须菜与东海原甲藻间的营养竞争 31.龙须菜即食食品的研究与开发 32.大型海藻龙须菜与锥状斯氏藻间的营养竞争研究 33.龙须菜对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 34.龙须菜多糖抗突变和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35.龙须菜藻胆蛋白的分离及其清除自由基作用的初步研究 36.苍南建立千亩龙须菜养殖基地

豌豆种植技术总结

关庄乡夏豌豆种植技术总结 为保证马铃薯轮换倒茬,改善地力条件,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关庄乡实施旱作农业项目。该项目今年引进内蒙古高产豌豆,在关庄行政小南川自然村进行高产示范种植1600亩。该种植区海拔高度2210米,年平均气温为5.4°C,光照充足,年降雨量400左右mm,无霜期120天左右,土壤为黑垆土,土壤肥沃。 根据项目区豌豆种植实际情况,现就关庄乡夏豌豆种植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一、选地与整地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光照充足,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种植。亩施磷肥10千克,钾肥少许或不施,犁翻入土,耙平整细,保证豌豆苗全和苗壮。 二、种子选用应选粒大、整齐、健壮和无病害的种子,在播种前晒种2~3天,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效果,保证豌豆结荚数、千粒重和较强的抗病性。 三、适时播种种植区气候冷凉,海拔高,春季降雨量偏少,播种期为4月开始至5月下旬,因种植区无补充灌溉水源,所有要根据商情确定具体播种时间。播种过早,气温过低,不利于出苗;播种过晚,推迟成熟,影响产量。 四、播种方式采用条播和撒播种植,条播种植容易控制基本苗,充分利用光能,提高有效分枝和结荚率,同时便于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减少花荚脱落。每亩播种量13千克左右,播

种深度10厘米左右;撒播种植亩播种量15千克左右,然后耙平整细土壤,保证豌豆出苗率。 五、苗期田间管理豌豆苗期生长缓慢,应注意锄地除草,一般两次锄地除草即可,第一次苗高5~7厘米时;第二次在苗高20~30厘米时;松土除草在开花期前完成。在豌豆开花结荚期,可随降雨期亩追施尿素6千克以促进结荚数和提高千粒重,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六、病虫害防治种植区主要病害有豌豆潜叶蝇和白粉病。潜叶蝇用1.8%虫螨光和1.8%害通杀3000―4000倍液喷雾,在防治适期喷药均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白粉病扩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等喷雾防治。每隔10~20天喷1次,连喷2~3次。 六、适时采收与管理若采收过早,造成豌豆瘪粒多,影响产量;若采收获过迟,豌豆容易裂荚,造成损失。一般宜在蜡熟后期采收。采收后应及时打碾,减少损失。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豌豆的栽培技术要点

豌豆的栽培技术要点 豌豆发育早而迅速,播种后6天幼苗尚未出土前,主根便伸长到6~8厘米,播后10天在幼苗刚出土时已生有10多条较粗的根系,20天刚展开2个复叶时,主根长达16厘米左右,故在整地和施肥时特别强调精细和早施肥,这样才能保证苗全和苗壮。一般播前应精细整地和施肥,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作基肥,最好在整地前将化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施入。播种用的种子最好是新种子,应选粒大、整齐、健壮和无病害的种子。播前晒种2~3天有明显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效果。豌豆以直播为主,如早春保护地栽培的也可在营养钵中育苗,每钵播4粒种子,待4~5片真叶时定植。直播的播种方式有条播、点播和撒播,播种量因地区、种植方式和品种不同而异,一般每亩播种3~5千克。豌豆播种密度因品种而异,蔓生种行距60厘米,株距26~30厘米,每穴3~4粒。采收嫩荚者和矮生种,条播行距一般30~40厘米,点播行距25~30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每穴播2~3粒。对于大粒的软荚豌豆类型,最佳播种密度是60粒/平方米左右。对于小白粒和小褐粒硬荚类型则为90粒/平方米。因土壤湿度土质不同,豌豆播种深度宜在3~7厘米之间,最多不宜超过8厘米。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后覆土3~4厘米厚,稍踩踏一遍,

使种子与土壤结合,有利于种子吸水萌动。豌豆苗期生长缓慢,应注意锄地除草,一般两次锄地除草即可,第一次苗高5~7厘米时;第二次在苗高20~30厘米时;松土除草在开花期前完成。豌豆茎蔓易于倒伏,凡栽培蔓生品种,应搭架,当蔓长20~30厘米时须及时搭架,并随时理蔓,不使茎蔓倒挂和相互缠绕,使茎蔓分布均匀,有利通风透光,易于结荚。豌豆到抽蔓开花时,即可开始灌水,特别是采收嫩荚或鲜豆粒的,更不能缺水,一般灌2~3次水后,即可采收鲜荚。生育期间一般追肥2~3次,在苗期、植株旺盛生长和开花结荚期各追肥1次,每亩每次用复合肥15~20千克。开花结荚期如遇干旱天气应浇水1~2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促使开花结荚和荚果发育;多雨时要注意排水,防止涝害。供作鲜菜用的嫩豆荚或豆粒一般在开花后14~20天开始采收,荚仍为深绿或开始变为浅绿色,豆粒长饱满时为采收适期。若采收过早,品质虽佳,但产量低;若采收过迟,豆粒中的糖分下降,淀粉增高,风味差。一般软荚种宜稍早采,应在开花后12~14天采收;硬荚种以食籽粒为主,宜在开花后15~20天采收。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学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经培土软化采收的嫩茎叫白芦笋,不培土嫩茎见光后采收的是绿芦笋。芦笋嫩茎质地细腻、风味芳香、顶尖紧密、纤维少质脆。白芦笋色泽洁白,光直无斑。绿芦笋青绿色浓,条型匀称,粗细适中,口味清爽质脆。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据医学界报道,对高血压、癌症、心脑疾病、肾炎、白血病等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被欧美国家誉为蔬菜之王。国际市场畅销不衰,国内市场已经启动。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好,效益高。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UC800新品种,表现为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色泽浓绿、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属绿、白笋兼用品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生产用种。 二、营养钵培育壮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移栽时植伤轻,有利于壮苗早发,达到适期定植、早期丰产的目的。 ⒈备足营养钵:首先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疏松沙壤土作苗床,苗床宽1.3-1.5米、深10-15厘米。制钵前每立方营养土应施入腐熟好的鸡粪30-40斤,磷肥2斤,草木灰10斤,充分拌匀后打钵。钵体直径8厘米以上,钵高10厘米,每亩大田需备钵2500个。

⒉浸种催芽:芦笋种子外壳厚且有脂质,吸水较慢。首先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浸种24小时,再放入25-30度温水中浸种2-3天,每天更换新水2-3次。浸种后用干净纱布包好,置于25-30度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25度左右温水淋浇1-2次。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⒊适期播种:麦前移栽的可于3月上中旬播种,麦后移栽的可于4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前营养钵浇透水,每钵一粒,播后覆细土2厘米厚。然后撒施毒饵防地下害虫。最后畦面平铺地膜,畦上用弓棚盖膜实行双膜覆盖。 ⒋苗床管理:苗床管理应以调节温湿度、培育壮苗、防治病虫为中心。出苗前床温白天20-30度,晚上不低于12度。前70%幼苗出土时去除平铺地膜并逐步通风炼苗。当幼苗高20厘米左右时,可采取通风不揭膜的办法,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此期保持苗床湿润。幼苗瘦弱应补施苗肥,肥水结合。及时去除苗床杂草,发现蚜虫等危害及时喷药防治。 三、土壤选择与整地定植 芦笋适宜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嫩茎的优质高产。酸碱度过大且粘重的淤土均不适宜芦笋生长。 芦笋是多年生作物,一经定植,土地即无法再全面耕翻。因此,在定植前结合深耕整地,亩施有机肥3-4方,复合肥100斤。耕后耙平,搞好田间灌排工程,南北纹线开挖定植沟。行距1.2-1.5米,沟

闽南地区佛手瓜和龙须菜露地栽培技术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20, 10(5), 244-247 Published Online May 2020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2a12409508.html,/journal/hja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2a12409508.html,/10.12677/hjas.2020.105037 Ope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hayote and Chaylte Vine in Southern Fujian Dongmei Lian, Zhengfeng Lai, Yunfa Yao, Jianji Hong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angzhou Fujian Received: Apr. 22nd, 2020; accepted: May 6th, 2020; published: May 13th, 2020 Abstract Years of chayote and chaylte vine cultivation practices in southern Fujian. This paper introduced ope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hayote and chaylte vine in southern Fujian including variety selec-tion, planting time,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land, seedling transplantation, field management, insect control, frost protection, recovery and reserve seed. Keywords Chayote, Chaylte Vine, South Fujian, Open Cultivation Technique 闽南地区佛手瓜和龙须菜露地栽培技术 练冬梅,赖正锋,姚运法,洪建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漳州 收稿日期:2020年4月22日;录用日期:2020年5月6日;发布日期:2020年5月13日 摘要 通过闽南地区多年佛手瓜和龙须菜的栽培实践,从品种选择、种植时间、选地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冻害防护、采收及留种等方面,介绍闽南地区佛手瓜和龙须菜露地栽培技术。 关键词 佛手瓜,龙须菜,闽南地区,露地栽培技术

豌豆苗的家庭水培种植方法的做法

豌豆苗的家庭水培种植方法的做法 豌豆苗的家庭水培种植方法(自己种菜) 豌豆苗可以土培的,只是时间周期比较长 而且土培多数是要等结的豆荚来吃的 但豌豆苗吃的是苗苗 所以非常适宜家庭水培发制 它有周期短、种植方法简单、效益高、鲜菜嫩吃,健康营养的特点豌豆苗有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清热解毒、 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现在外面的菜菜吃得心里不踏实 再加上色尘开荒所得的土地已经被别人圈走 所以,今年色尘把农妇梦搬到了家里

计划用绿色蔬菜来装点家居和餐桌 色尘以后会慢慢上图展示哈~ 豌豆要提前用清水泡制24小时 介绍一下家庭水培用的发制盘 其实用能漏水的各种容器都可以 色尘以前每年也都是用家里现成的筐来发制的但不胜其烦的是 筐边太高,不利于管理和采收,还占很多空间筐没合适的接水盘 色尘每次发制菜菜都要把筐搭在厨房水池上因为每天都需要浇水、喷水数次

但每次要做饭用厨房时 它们的安放就成了非常头疼的事 挑选很久色尘最终选择它是因为它完全符合我的要求 双层盘,上层有孔可渗水,下层盘可接水,不会搞得家里水兮兮的还得不停收拾 它们还可以叠起来,方便催芽又不占空间 尺寸也基本合适一顿菜量的要求 首先要清洗干净托盘 然后铺上培养基 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方便的材质(要用纸张哟~) 色尘用的是毛边纸

如果有无字的新闻纸更好,一层就够 毛边纸薄所以色尘铺了两层 千万别用报纸哈 含铅! 然后将用喷壶将纸打湿 将泡发好的豌豆撒在盘中 用一块棉质湿布盖上,放置到阴凉干燥的地方进行催芽环境温度在20-23度之间最好 温度过低不容易出芽,过高容易长菌烂芽 豌豆芽发芽很快,这是第二天的情况 白色的根芽已经清晰可见了

芽苗菜种植培训教材(目前涉及品种最全的资料)

一、芽苗菜常识 二、芽苗菜种植技术提纲简要三、泡沫箱生产栽培绿色豆芽四、香椿苗高产栽培技术五、松柳苗栽培技术 六、豌豆苗高产栽培技术七、相思豆苗高产栽培法 八、蚕豆芽生产技术 九、花生芽苗菜高产栽培技术十、萝卜苗高产栽培法 十一、荞麦芽苗菜高产栽培技术十二、油葵芽苗菜高产栽培技术十三、紫苏芽苗菜高产栽培技术十四、双维藤芽苗菜高产栽培技术十五、绿豆芽苗菜高产栽培技术十六、蒜黄无公害软化栽培新技术十七、小麦芽高产栽培技术十八、苜蓿芽苗菜高产栽培技术十九、落葵芽苗菜高产栽培技术二十、芽球菊苣软化囤植栽培二十一、枸杞头日光温室栽培二十二、花椒脑日光温室栽培二十三、生姜芽的栽培 二十四、南瓜苗的栽培 二十五、马兰头的栽培 二十六、菊花脑的栽培 二十七、鸡冠花高产栽培技术二十八、芦笋高产栽培技术二十九、沙生豌豆苗

- 2 - 三十、沙生绿色豆芽 三十一、家庭芽苗菜无土栽培技术 芽苗菜是无污染,安全,有营养的绿色食品。其原料产 地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各种有害物质的残留量应符合 国家规定的标准,原料的栽培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操作 规程,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使用必须遵循国家 - 3 - 制定的安全使用标准。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运 和销售等程序,也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的要求。 芽苗蔬菜多在棚室等保护地生产,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不用化肥,激素和农药,是无公害的 蔬菜,属于绿色食品。 丰富的营养。芽苗菜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着一系列的 物质转化。例如,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将高分子贮藏的物质 转为可溶性的,人体易吸收的简单物质,因而芽苗菜不但色 泽美观,而且食用口感脆嫩,易消化吸收。另外芽苗菜还比 原料增加了营养成分,如黄豆发芽后使胡萝卜素增加2倍多,核黄素增加3倍多,维生素B12增加了10倍。种子中不含维生素C,而芽苗菜中却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每百克豆芽含维生素C20-30毫克。在芽苗菜的生产过程中,还能增加氨基酸和矿物质的含量,同时还增加了独特的微量元素。如 香椿芽中含有性激素相似的物质,枸杞芽中含芸香甙和肌甙 等,这都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另外芽苗菜在发芽 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活性植物蛋白质,有助于消化,易被人体

龙须菜的栽培及应用前景的研究

龙须菜的栽培及应用前景的研究 龙须菜简介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aformis)属于红藻门、Array杉藻目、江蓠科、江蓠属海藻。藻体黃绿色或紫紅色, 多肉软骨质,直立圆柱状,高6~10公分,直径0.3~0.4 公分,互生或不规则分枝,分枝多弓状弯曲,分枝基部 不盈缩,主轴基部变细,具有盘状固著器。藻体內部为 单轴型构造,顶端有一生长细胞,成熟藻体无明显中轴 构造,中间髓部由大的薄壁细胞組成,皮质细胞小,呈 圆形、长圆形或方形。喜生长在有淡水流入和水质肥沃的内湾中,龙须菜为温带性海藻,尤其在风浪较平靜、水流畅通、地势平坦、水质较清的港湾中,生长较为旺盛,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黄海,以及日本、美国和加拿大、南非等国家,在我国产于山东半岛沿海,生长在向阳、海水洁净、底质为沙质的低潮带。[5]龙须菜藻体呈直立圆柱状;鲜藻呈紫红色,干燥后变黑;丛生,最长藻体可达1米以上;分枝较多,互生或偏生。它富含海藻多糖、维生素及碘、铁、钙等多种矿物质和有特殊功效的生理活性物质。长期食用龙须菜能降血压、降血脂、平衡血液酸碱度、预防动脉硬化。龙须菜能促进消化和排泄体内积聚之废除废物,排毒养颜,是一种新兴的海洋蔬菜,是新一代海洋绿色食品。2000年,汕头大学南澳海洋生物实验站为了科研的需要,联合县科技兴海办公室从山东青岛引进龙须菜进行小面积试养。经过二年多的攻关,获得成功。它用途广泛,不但能有效地改善海区水质,还可当新鲜蔬菜食用,还是鲍的极佳饵料,特别是含胶量十分突出,是饮料、食品行业的重要原料,因而广受福建、广东及周边地区饮料和食品行业生产厂家的青睐。 龙须菜的栽培 一、栽培模式 1.筏式单养龙须菜。这是主要的栽培形式,其中大多数是在秋、冬、春三季连续栽培龙须菜3茬,少数是全年筏架不上岸,连续栽培4茬。 2.龙须菜与海带筏式轮养。9月--12月栽培龙须菜,12月--翌年4月栽培海带,4月--7月栽培龙须菜;少数是7月--9月也栽培龙须菜。 3.龙须菜与牡蛎筏式轮养。在夏、秋、冬三季吊养褶牡蛎,在冬、春季牡蛎收获后栽培龙须菜1茬--2茬。 二、龙须菜栽培技术 1.海区选择。①底质:除了凹凸不平的岩礁底质外均可。②水深:冬季大干潮

农业技术大全-第12章芽苗菜的无土栽培技术

第12章芽苗菜的无土栽培技术 芽苗类蔬菜简称芽菜,是一种新兴蔬菜。其无土栽培技术完全不同于其他蔬菜。本章主要介绍目前生产上栽培较普遍、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芽苗类蔬菜。 第一节芽苗菜概述 一、芽苗菜的含义与优点 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直接培育出可 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 等蔬菜,称为芽苗菜、芽菜等。芽 苗菜可分为籽芽菜与体芽菜两大类 型。生产芽苗菜的优点有: (一)营养丰富,品质好,具 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芽苗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每百克芽菜所含维生素C如下:豆芽16~30mg、香椿芽50mg、萝卜芽51mg、苜蓿芽118mg。维生素A、B、E等的含量也极其丰富,如大豆发芽之后,核黄素增加2~4倍,胡萝卜素增加2~3倍,尼克酸增加2倍。萝卜芽维生素A的含量是柑橘的50倍,可达8000国际单位/100g,而蒲公英嫩芽的含量达14000国际单位/100g。 多种芽苗菜中含有特殊营养物质,能达到药效及保健的功效。如苜蓿芽中富含矿物质钙、钾和多种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对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荞麦芽具有显著的杀菌、消炎功能;香椿芽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有健胃祛风除湿、解毒杀虫之功效。在防癌上芽菜更具有独特的功

效。萝卜芽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分解酶,可以将色氨酸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强致癌物分解成无害物质。 (二)环境污染少,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 生产芽菜所用的种子,多数批量来自边远地区,环境污染少。芽菜生产所需营养,主要依靠种子或根、茎等营养器官中所积累的养分,一般不必施肥和打药,只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保证其水分供应,便可培育成功,很少感染化肥及农药污染。因此,芽苗菜与其他蔬菜相比较容易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三)生长周期短,复种指数高,经济效益大 芽苗菜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最快5~6d,最慢也只有20d左右就可完成一个生长周期,平均一年可以生产约30茬,复种指数是一般蔬菜的10~15倍。以豌豆芽苗为例,每kg豌豆种子(4元/kg)约可形成3.5kg芽苗产品(4~6元/kg),生长期10~15d,每kg豌豆芽菜纯收入可达5~8.5元。 (四)栽培形式多样,容易操作 芽菜既可在废弃房舍生产,是农家庭院、居民楼台发展绿色蔬菜的良好途径。也可在日光温室或改良阳畦中生产。既可进行无土立体栽培,也可用假植囤栽、软化栽培、盘栽、盒栽等多种方式进行栽培。栽培技术要求简单,易于掌握和操作。 (五)易于进行工厂化、规模化生产 芽菜多数采用无土立体栽培,易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现代城市农业必须走工厂化农业这一条道路,利用植物工厂生产芽苗菜,采用无土立体栽培技术,每平方米每日可产2kg芽菜,l年约产700kg芽菜,折合667m2约46万kg。 二、芽苗菜生产的基本设施 (一)栽培容器和栽培床架 1.栽培容器芽菜生产的栽培容器一般选择底部有孔的硬质塑料育苗盘(见图12-1)。规格有多种,如62cm×24cm×5cm、50cm×30cm×5cm等。这样统一规格的容 器可以适应工厂化、立体化、规范化栽培的需要,同时由于重量轻,易于搬运。也可用专门用于芽菜生产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成的栽培箱或育苗箱(见图12-2)。这种栽培箱内有许多四方形小格,每个小格底部有一小孔,用于多余水分或营养液流出,小格中放置种子,深度约为4cm,而箱上面的四个角较高,大约高于放置种子小格上部15~20cm。长成的芽菜可将小箱一箱一箱地叠放在一起而使芽菜保持自然生长状态出现在市场上。 图12-1 芽菜生产的硬质塑料育苗盘图12-2 芽菜生产专用泡沫塑料箱

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种子外壳有蜡质的特点,芦笋种子播种前用温汤浸种2~3天,并轻搓种子表面,待种皮颜色变灰出现小沟纹时再更换温水浸泡,有50%的种子出芽后,开沟单粒点播,亩用种子0.8~1公斤,种深2厘米左右,表面用细沙或麦衣覆盖,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 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盆栽芦笋的技术方法:播种育苗:育苗:由于芦笋种皮坚厚,用纱布将若干粒种子包住,放在水瓶浸泡一昼夜,取出后晾置于报纸上,待下种使用。用胶卷盒在栽培筐中央挖一个1厘米深的穴坑,均匀地投入3-5粒种子,然后用胶卷盒底部轻轻按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利于种子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下种后立即浇水,并浇透筐内土壤。这不仅关系到种子能否正常萌发,而且对以后增强种子活力,减少不良幼苗十分重要。发芽后,每盆只需保留2-3株秧苗,其他全部作间苗处理。间苗后的秧苗从叶尖向下剪去全株的1/3,可再移植到花盆内继续培育。管理:因芦笋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营养土不特别干燥时,可不浇水。但是,在夏季高温时,须早晚各浇水一次。芦笋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施肥应在茎叶枯萎并被割除后的冬季进行。取油渣与化肥各半,约用手抓两把的量,撒施在植株周围,并用竹片搅拌,使之与土混合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学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经培土软化采收的嫩茎叫白芦笋,不培土嫩茎见光后采收的是绿芦笋。芦笋嫩茎质地细腻、风味芳香、顶尖紧密、纤维少质脆。白芦笋色泽洁白,光直无斑。绿芦笋青绿色浓,条型匀称,粗细适中,口味清爽质脆。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据医学界报道,对高血压、癌症、心脑疾病、肾炎、白血病等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被欧美国家誉为蔬菜之王。国际市场畅销不衰,国内市场已经启动。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好,效益高。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UC800新品种,表现为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色泽浓绿、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属绿、白笋兼用品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生产用种。 二、营养钵培育壮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移栽时植伤轻,有利于壮苗早发,达到适期定植、早期丰产的目的。 ⒈备足营养钵:首先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疏松沙壤土作苗床,苗床宽1.3-1.5米、深10-15厘米。制钵前每立方营养土应施入腐熟好的鸡粪30-40斤,磷肥2斤,草木灰10斤,充分拌匀后打钵。钵体直径8厘米以上,钵高10厘米,每亩大田需备钵2500个。 ⒉浸种催芽:芦笋种子外壳厚且有脂质,吸水较慢。首先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浸种24小时,再放入25-30度温水中浸种2-3天,每天更换新水2-3次。浸种后用干净纱布包好,置于25-30度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25度左右温水淋浇1-2次。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豌豆苗尖的种植技术

豌豆苗,豌豆尖的种植 秋冬季节,正是种植豌豆苗和豌豆尖的最好时机,那么何为豌豆苗,何为豌豆尖?通常来说主要靠豆子本身的营养长出来的豌豆的苗,我们叫它豌豆苗,而通过吸收土壤肥水长成成株后,收获的柔嫩植株上最顶 尖的茎叶就是豌豆尖。 在营养价值上一般豌豆苗要比豌豆尖要高,两者在种植方法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那么怎么来种植他们呢? 豌豆尖的种植:既能丰富秋冬餐桌品种,由于根瘤菌的作用,也可以增强土壤肥力。 豌豆尖的种子用量比豌豆苗要少,播前通常凉水浸种1个晚上,以利整齐出苗,缩短出苗时间,播种通常 有三种播种法: 1. 宽幅条播:行距28-33厘米,幅度10厘米,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 2. 丛播: 23-26厘米株行距,每丛播4-5粒种子; 3. 双行种植:采用畦宽(连沟)1.5米,株距6.6厘米,行间套种其他蔬菜。 种植前施基肥,生长期可每两星期追肥一次,增施氮肥。植株具有8-10片叶,或株高16-19厘米可以开始采收,采摘植物上部嫩梢两周后,可再采收分枝顶部嫩稍,每1分枝应留基部2-3节,以便继续产生分枝。 以后每隔15-20天便可陆续采摘。采收时间最好在傍晚或清晨。 豌豆苗的种植:既能丰富秋冬餐桌品种,同时剩余的豆苗根残留或者深埋地里,成为下季地里最好的基肥, 也是改善土壤最好方法。 豌豆苗的种子用量比豌豆尖的要多很多,播前通常一样要凉水浸种1个晚上,进行2-3天的催芽,以利整齐出苗,缩短出苗时间,种植方法可简单分为土培和无土栽培方法,无论土培还是无土栽培都不需要用到 肥料,因为它的生长靠的是豆子本身的营养。 另外种植豆苗不需要强烈的阳光照射,散射光就已经足够。 1. 土培:这是一种简单的豆苗栽培方法,尽管它因为土壤会带来些细菌影响生长,但是对于我们后院的小规模种植却是影响不大,因此也是最适合后院种植的一种种植方法。因为它会比无土栽培的方法更容易保 持水分。 土培方法:催好芽的豆子,均匀撒土上,豆子之间不要有空隙,然后在上面覆盖1CM左右的土,浇水保持湿润。当苗高15CM左右就可以收获。可以收获至少两茬。 播种后20—30天,苗长8—9厘米时进行一次性采收,经过刨根、捆把、切除茎基部根、洗净后上市。进行多次采收时,当苗15—20厘米高,7—8片真叶时采摘嫩梢。当托叶未张开是,采收上部复叶嫩梢,连带1—2片未展开的嫩叶,7—10天采收一次,每次可收1000—1500公斤,每亩纯收入可达万元。

豌豆的种植方式与方法

豌豆的种植方式与方法 豌豆本身忌连作,白花豌豆比紫花豌豆对连作反应更敏感。在各种耕作制度中,除单作外,半无叶豌豆以及一些矮生、早熟、对光温不敏感的品种,还常用于轮作、间作、套种和混作。豌豆苗期生长缓慢,覆盖度小,要求田间无杂草,前作以中耕作物为好。在秋播区豌豆常作为水稻、玉米及甘薯的前茬或后作;在春播地区,豌豆常与玉米、棉花、高粱、茄果类、瓜类等作物间作套种,或种于田边地角,或作为粟、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的前作,也可与大麦、春小麦、燕麦等间作或混作。豌豆作为禾谷类作物的前作不仅可以提高禾谷类的产量,还能提高其蛋白质含量改善禾谷类作物种子的品质。种植豌豆不仅能促进土壤中氮素的积累,而且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态,是轮作中的好茬口。同时由于豌豆在一年中成熟的时期较早,使得收获时农活对劳力的要求分散,便于夏熟作物收获和夏播作物播种时劳力的安排。 1.轮作倒茬 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我国各地都创造了不少轮作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 (1)南方模式:南方一年二熟或三熟的稻区,如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水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人多地少,处长种指数较高,不管是双季连作稻区还是单季稻区,冬闲时间一般都有4~5个月,冬闲期平均温度9~14摄氏度,是冷季作物的理想生长季节,豌豆是这些地区主要的冬季作物之一,干豌豆三年一轮,每公顷产量常在1500kg以上,收青豌豆

更为适宜。常见的轮作方式为: 第一年:豌豆(蚕豆或绿肥)—早稻—晚稻(或单季稻); 第二年:大(小麦)—早稻—晚稻(或单季稻); 第三年:油菜—早稻—晚稻(或单季稻)。 (2)北方模式:在中国西北部高寒地区的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雁北地区、河北张家口地区、东北三省的大中城市及城镇附近等一年一熟地区,仅春播一年一季豌豆或玉米、春麦、燕麦、青稞、油菜、蚕豆、马铃薯等,其轮作方式主要有:豌豆—玉米—玉米 豌豆—油菜—春麦 豌豆—春麦—马铃薯 豌豆—大麦—玉米 三年或四年一轮。豌豆干籽粒单产常在每公顷2200kg以上;青海、甘肃省不少地区豌豆产量每公顷3000kg以上。 2.混作及间作套种 为了更好地利用光、温、水、土等自然条件,许多地区采用豌豆和其他作物混作、间作和套种的方式,即可抑制杂草滋生,减少病虫害,又可增加单位面积的年产量。 (1)混作:这是一种比较石老的种植方式,目前在河南、青海、甘肃等地仍有一定面积。以豌豆与春小麦、大麦或青稞等混作较为普遍。通常,混作时豌豆与春小麦、大麦或青稞等的成熟期要基本一致,宜采用矮秆坚直立型的品种,同时要注意播种比例。豆、麦播

豆苗种植技术

豆苗种植技术 选择土壤及茬口 豆苗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为提高产量和品质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土壤为宜。要求土壤PH值6.0~ 7.5为好,茬口一般以小麦、洋芋、非豆科其它蔬菜茬为主,切忌 连作。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灭茬,晒垡熟土,封冻前灌足冬水,土壤解冻后及时耙耱收墒,播种前结合浅耕整地施足基肥,一般亩施 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5吨,磷酸二铵12公斤,尿素7公斤,硫酸 钾12公斤,钼酸铵0.5公斤。 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优质、生长旺盛、抗病性强的专用品种。 种子处理 播前选晴天晒种2-3天,用种子重量0.3%的磷酸二氢钾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适量清水拌种后闷种18-24小时后播种。 适期播种 豆苗苗期较耐低温,土壤解冻后要适期早播,播期以4月中旬为宜。播种用处理过的种子直播,为便于采收,采用宽窄行开沟点播,播种沟方向与当地主风向相同,便于通风降湿和预防病害,一般宽 行50厘米,窄行20厘米(即播4行窄行加一行宽行,交替播种), 株距5厘米,播种深度4~5厘米,亩用种量约为12~15公斤。 加强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在豆苗出苗后结合除草及时浅中耕(深度3~5厘米)一次,加速地温上升,促进根系发育。

2、肥水管理。豆苗灌水视降雨和土壤墒情决定,一般每采收一 茬浇水一次,追肥一次。否则不浇水,以防烂根和诱发病害,全生 育期可灌水4~6次。追肥主要用氮肥,每亩每次5公斤尿素,叶面 肥每5~7天一次,主要是叶霸、绿叶金刚等。 豆苗的频色很鲜明,质地又很柔软,含有极丰富的钙质、B族维 生素、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利尿、止泻、消肿、止痛和助消化 等作用。豌豆苗能治疗晒黑的肌肤,使肌肤清爽不油腻。在乡间, 女子没有什么化妆品,经常在烈日之下工作,极易使肌肤黝黑,民 间用豆苗打汁,涂擦肌肤,可使面部油脂消除,保持肌肤幼嫩。除 具有清热的功用外,,豆苗也可使肌肤光滑柔软。豌豆又名澡豆, 可令人面色光泽。 豌豆苗含有胡萝卜素、抗坏血酸、核黄素等营养物质。豆苗性清凉,含有维他命C的成份,是燥热季节的清凉食品,一部份小孩不 爱吃蔬菜,但是往往对豌豆相当爱好。因为豆苗色泽青嫩,爽脆可口,可以诱导不爱吃蔬菜的小孩们多吃一些。豌豆的幼苗。在烹饪时,即使用沸油煎炒,苗叶并不吸收油质,熟後颜色依然苍翠欲滴。 同时,豆苗与猪肉同食对预防糖尿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豆类芽苗菜生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 知,随着功能叶白叶数量的增加,水稻千粒重下降,且二者存 在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 =-1.080x +26.44,式中y 代表千粒重(g ),x 代表白叶数,r 2=0.9110,P =0.001,线性关系极显著。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水稻不超过3张功能叶受害,对水稻总粒 数、结实率没有显著影响。水稻从顶1叶向下,叶片受害程度呈递减趋势,各处理千粒重较正常叶片小。 本试验仅针对水 稻最后3张叶片进行了研究, 稻株一般叶片都在4张以上,水稻全部叶片受损后的产量没有测定。水稻叶片对水稻产量极为重要,尤其是上部的功能叶,受损后将直接导致千粒重降低,因此保护功能叶片不受损伤是夺取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1] 。 参考文献: [1]陈新育, 商兆堂,张开进,等.水稻纵卷叶螟发生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 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10-112.袁星星, 陈新,陈华涛,等.豆类芽苗菜生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136-139.豆类芽苗菜生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袁星星,陈 新,陈华涛,崔晓艳,顾和平,张红梅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摘要:芽苗菜是一类利用植物种子进行生产的蔬菜,豆类芽苗菜是芽苗菜主要类型之一。从芽苗菜的生长发育、营养品质、生产原料等方面阐述了当前芽苗菜的研究现状;从豆类特征特性、种子精选、浸种催芽、出苗管理等环节对大豆芽苗菜和豌豆芽苗菜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描述;从芽苗菜的品种筛选、无公害栽培技术完善、产业化智能化技术的提高、节能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芽苗菜产业发展中的难题。 关键词:豆类;芽苗菜;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643.0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5-0136-04 收稿日期:2013-08-18 基金项目:食用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编号:CARS -09);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 (13)3001] 。作者简介:袁星星(1984—),女,硕士,助理研究员,江苏东台人,主要从事豆类作物的遗传育种研究。E -mail :yxx@jaas.ac.cn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绿色食品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蔬菜的供应数量,而且更关注蔬菜的外观、品质及食用安全性等质量指标。 芽苗菜是利用各种豆类、谷类、树类及其他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器官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育成幼嫩的芽、苗、茎等作为 食用的一种新型“活体蔬菜”。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芽苗菜有大豆、绿豆、豌豆、蚕豆、苜蓿、香椿、荞麦、萝卜芽苗菜等30多 个品种,但一般以豆科作物的芽苗菜在市场上较为常见。 芽苗菜作为富含营养、优质、无污染的保健绿色食品而受 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并具有很多优越性。产品优质营养,风味 独特且含丰富保健物质成分;生产中不用使用化肥、农药,产品清洁卫生、安全无污染;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一般1 2周,可以全年生产;产品销售与食用方便,可作净菜与配菜包装销售;可以凉拌生食、做汤和做砂锅配菜;可以在家庭阳台栽培,设施栽培,也可以工厂化大规模生产。1 芽苗菜研究现状 芽苗菜作为一种新型的特种蔬菜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开始流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首先对芽苗菜的生产技术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并在全国各省市推广。目前,江苏苏芽集团、郑州绿野公司、香港芽苗菜工厂、宁波五龙潭等企业发展较好,这些企业通过芽苗菜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地农业龙头企业。近年来,日本、美国、欧盟、新加坡、泰国、东南亚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以及台湾省,对芽苗菜的营养

豌豆尖种植技术

豌豆尖种植技术 【豌豆尖种植技术】豌豆尖,又称豌豆头、豌豆苗、龙须菜,食用部分为嫩苗、嫩梢。其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钙和磷等营养成分。 品种选择 1.目前多数豌豆品种都可用于生产豌豆尖,利用较多的是青豌豆、山西小灰豌豆等品种; 2.用于生产豌豆尖的种子要求种皮较厚、颗粒圆大、表面光滑,发芽率、纯度、净度都比较高,抗病能力强,产量高; 3.精细整地豌豆根系较弱,宜选择排灌方便、中等肥沃以上的壤土,整地时适当深耕细耙,保持土壤疏松,以利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更好地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抗逆能力; 4.按2米宽开厢,理好排水沟; 5.在整地时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如堆渣肥等1000-1500公斤,增施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8-10公斤或草木灰50-60公斤,水粪约15挑。 适期播种

1.豌豆属耐寒性作物,其生长发育过程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18-20℃,茎叶生长的适温为15℃左右,当温度高于25℃时,种子发芽速度虽快,但幼苗长势弱,植株容易早衰,豌豆尖的产量很低; 2.应将生产豌豆尖的播种季节安排在温湿度都适宜其生长的季节中,秋播时间不宜过早,以晚秋或初冬播种最好,盆地内一般安排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合理密植 生产豌豆尖的豌豆种子适宜直播,并应适当密植,行距30-40厘米,窝距20-25厘米,每窝播种3-5粒,播种后盖疏松泥土2-3厘米厚。 化学除草 1.杂草多的地可在播后出苗前施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灭草; 2.具体作法是播种后3天前,亩用43%甲草胺乳油200毫升,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土表,能杀死出苗前土壤中萌发的杂草,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有比较好的防除效果,对豌豆安全,但对已出土杂草无效,故应注意在杂草种子萌芽高峰期而未出土前喷药,以获得最佳灭草效果; 3.甲草胺能被土壤团粒吸附而不易淋失,也不易挥发,但可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效期35天左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