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极坐标处理二次曲线问题教案

知识点精析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可以统一定义为:与一个定点(焦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 的点的轨迹.

以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为极点,过点F 作相应准线的垂线,垂足为K ,以FK 的反向延长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 θ

ρcos 1e ep

-=.

其中p 是定点F 到定直线的距离,p >0 . 当0<e <1时,方程表示椭圆;

当e >1时,方程表示双曲线,若ρ>0,方程只表示双曲线右支,若允许ρ<0,方程就表示整个双曲线;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

引论(1)若 1+cos ep

e ρθ

=

则0<e <1当时,方程表示极点在右焦点上的椭圆 当e=1时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左的抛物线 当e >1方程表示极点在左焦点上的双曲线 (2 )若1-sin ep

e ρθ

=

当 0<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下焦点的椭圆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当 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上焦点的双曲线 (3)1+sin ep

e ρθ

=

当 0<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上焦点的椭圆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当 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下焦点的双曲线 例题选编

(1)二次曲线基本量之间的互求

例1.确定方程10

53cos ρθ

=

-表示曲线的离心率、焦距、长短轴长。

解法一:31025333

1cos 1cos 55

ρθθ?

==-- 31053

e P ∴==,

2332555851015103383c a c a a b a c c c ???===??????∴????????-===??????

2225155(

)()882

b ∴=-= 31554e ∴=方程表示椭圆的离心率,焦距,25

54

长轴长,短轴长

解法二:根据极坐标的定义,对右顶点对应点的极角为0,因此只需

令0θ=,右顶点的极径,同理可得左顶点的的极径。根据左右顶点极径之和等于长轴长,便可以求出长轴。

点睛,解法一采用待定系数法比较常规,解法二利用极坐标的定义,

简洁而有力,充分体现了极坐标处理问题的优势。下面的弦长问

题的解决使极坐标处理的优势显的淋漓尽致。 (2)圆锥曲线弦长问题

若圆锥曲线的弦MN 经过焦点F ,

1、椭圆中,c

b c c a p 2

2=-=,θθπθ2222cos 2)cos(1cos 1c a ab e ep e ep MN -=--+-=.

2、双曲线中,(注释:双曲线问题比较特殊,很多参考书上均有误解。)

若M 、N 在双曲线同一支上,θθπθ2

22

2

cos 2)cos(1cos 1c a ab e ep e ep MN -=--+-=; 若M 、N 在双曲线不同支上,2

222

cos 2cos 1cos 1a c ab e ep e ep MN -=--+-=θθθ. 3、抛物线中,θ

θπθ2sin 2)cos(1cos 1p

p p MN =--+-=

例1过双曲线22x y -145=的右焦点,引倾斜角为3

π

的直线,交双曲线与

A 、

B 两点,求AB ||

解:根据题意,建立以双曲线右焦点为极点的极坐标系 即得 所以 又由

得 注释:求椭圆和抛物线过焦点的弦长时,无需对 v 加绝对值,但求双曲线的弦长时,一定要加绝对值,这是避免讨论做好的方法。 点睛由于椭圆,抛物线的弦的两个端点极径均为正值, 所以弦长都

是 ;

对于两个端点都在双曲线右支上的弦,其端点极径均为正值, 所以弦长也是 ;对于两个端点分别在双曲线左、右支上的弦,其端点极径一个为正值一个为负值, 所以弦长是 -

或 523cos ρθ

=

-12

(,),(,)33A B ππρρπ+12||AB ρρ=+5580||7

23cos 23cos()33

ππ

π=+=

--+12ρρ+12ρρ+()12-ρρ+

为统一起见,求双曲线时一律加绝对值,使用 变式练习:等轴双曲线长轴为2,过其右有焦点,引倾斜角为6

π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B 两点,求AB 求AB ||

解:

附录直角坐标系中的焦半径公式

设P (x,y )是圆锥曲线上的点,

1、若1F 、2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则ex a PF +=1,ex a PF -=2;

2、若1F 、2F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当点P 在双曲线右支上时,a ex PF +=1,a ex PF -=2; 当点P 在双曲线左支上时,ex a PF --=1,ex a PF -=2; 3、若F 是抛物线的焦点,2

p

x PF +=.

利用弦长求面积

高考题(08年海南卷)过椭圆

22

154

x y +=的焦点F 作一条斜率为2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求AOB ?的面积. 简解首先极坐标方程中的焦点弦长公式222||1cos ep

AB e θ

=

-求弦长,然后

利用公式B 1

|B |||sin 2

AO S A OF AFO ?=∠直接得出答案。

12

ρρ+1

12cos ρθ

=

-12(,),(,)

66

A B ππ

ρπρ+-12||

AB ρρ=+1

1

|

|

12cos 12cos()66

πππ=+-+--()22|

|2626

=++-4

=

变式(2005

年全国高考理科)已知点F 为椭圆2

212

x y +=的左焦点.过点

F 的直线1l 与椭圆交于P 、Q 两点,过F 且与1l 垂直的直线2l 交椭圆于M 、N 两点,求四边形PMQN 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解析以点F 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则椭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2221co s 2

ρθ

=- 设直线1l 的倾斜角θ,则直线2l 的倾斜角为090θ+,由极坐标系中焦点弦长公式知: 22||1

1cos 2

PQ θ=

-,2022

2||1

1

1cos (90)1sin 2

2

MN θθ=

=

-+-

用他们来表示四边形的面积

1||||2S PQ MN =

22111sin cos 24θθ=+21

11sin 2216

θ=

+ 即求21

11

sin 2216θ+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由三角知识易知:当sin 21θ=±时,面积取得最小值16

9

;当s i n 20θ=时,面积取得最大值2

利用弦长公式解决常量问题

例一.过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的左焦点F ,作倾斜角为60的直线l

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FB FA 2=,求椭圆的离心率.

简解,建立极坐标系,然后利用等量关系,可很快求出离心率。

设椭圆的极坐标方程为θ

ρcos 1e p e -=

0240

cos 1,60cos 1e p

e FB e p e FA -=-=

, ∴

2

1221e

p e e p e +

?

=-,解得32=e ;

变式求过椭圆23cos ρθ=

-的左焦点,且倾斜角为4

π

的弦长AB 和左焦

点到左准线的距离。

解:先将方程ρ=化为标准形式:2

31

1cos 3

ρθ=- 则离心率13

e =,2

3ep =,

2p ∴=

所以左焦点到左准线的距为2。 设125(,),(,

)44

A B π

π

ρρ,代入极坐标方程,则弦长

122224

5173cos 3cos

44

AB ρρππ=+=+=

--

(3)定值问题

例1. 抛物线22(0)y px p =>的一条焦点弦被焦点分为a,b 的两段,

证明:1

1a b

+定值。

解:以焦点F 为极点,以FX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抛物线的

极坐标方程为1cos p

ρθ

=

-,设(,),(,)A a B b θθπ+

将A,B 两点代入极坐标方程,得,1cos 1cos()

p p

a b θθπ==--+ 则11a

b

+=

1cos 1cos()p p θθπ--++=2

p (定值)

点睛,引申到椭圆和双曲线也是成立的。 推论:若圆锥曲线的弦MN 经过焦点F ,则有

ep

NF MF 211=+ 例二:经过椭圆的的焦点作两条相互垂直的弦AB 和弦CD,求证11

AB CD

+为定值。

证明:以椭圆的左焦点建立极坐标系,此时椭圆的极坐标方程为θ

ρcos 1e ep

-=

又设()()112343A ,,B ,+,C ,+,D ,

+22ππρθρπθρθρθ????

? ?????则代入可得 222||1cos ep AB e θ=

-,222||1sin ep

AB e θ

=

-则 2

112-e =

AB CD 2ep

+ 注释。此公式对抛物线也成立,但对双曲线不成立。注意使用的范围。 推广1若经过椭圆的中心做两条相互垂直的弦,倒数和也为定值。需要以原点为极点建立极坐标方程。

推广2若不取倒数,可以求它们和的最值。

例三(2007重庆理改编)中心在原点O 的椭圆22

13627

x y +

=,点F 是其左焦点,在椭圆上任取三个不同点

123

P ,P ,P 使

122331

120P FP P FP P FP ===∠∠∠. 证明:

2

13111

FP FP FP ++

为定值,并求此定值. 解析:以点F 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则椭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9

2cos ρθ

=

-,设点1P 对应的极角为θ,则点2P 与3P 对应的极角分别

为0120θ+、0120θ-,1P 、2P 与3P 的极径就分别是1||FP = 9

2cos θ

-、

2||FP =

9

2cos(120)

θ-+与3||FP =

9

2cos(120)

θ--,因此

2

13111

FP FP FP ++=

002cos 2cos(120)2cos(120)999θθθ--+--++,而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我们知道00cos cos(120)cos(120)0θθθ+++-=,因此

2131112

3

FP FP FP ++=为定值 极坐标分别表示1||FP 、2||FP 与3||FP ,这样一个角度对应一个极径.就不会象解析几何那样,一个倾斜角,对应两个点,同时对应两条焦半径(极径),这就是极坐标表示圆锥曲线的优点. 推广1若放在抛物线和双曲线中是否成立呢? 推广2 设123

P P P P n 是椭圆上的n 个点,且123N FP ,FP ,FP FP 圆周角等分

则n

2

i=1i

1OP ∑

也为定值

例题:(2003

年希望杯竞赛题)经过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焦点1F 作倾斜角为60°的直线和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11||2||AF BF =. (1)求椭圆的离心率e ; (2)若15

||4

AB =,求椭圆方程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有关焦点弦的几个公式及应用.

圆锥曲线有关焦点弦的几个公式及应用 如果圆锥曲线的一条弦所在的直线经过焦点,则称此弦为焦点弦。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问题涉及到离心率、直线斜率(或倾斜角)、定比分点(向量)、焦半径和焦点弦长等有关知识。焦点弦是圆锥曲线的“动脉神经”,集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于一体,倍受命题人青睐,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频频亮相,题型多为小题且位置靠后属客观题中的压轴题,也有作为大题进行考查的。本文介绍圆锥曲线有关焦点弦问题的几个重要公式及应用,与大家交流。 定理1已知点是离心率为的圆锥曲线的焦点,过点的弦与的焦点所在的轴的夹角为,且。(1)当焦点内分弦时,有;(2)当焦点外分弦时(此时曲线为双曲线),有。 证明设直线是焦点所对应的准线,点在直线上的射影分别为,点在 直线上的射影为。由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得,,又,所以。 (1)当焦点内分弦时。 如图1,,所以 。

图1 (2)当焦点外分弦时(此时曲线为双曲线)。 如图2,,所以 。 图2 评注特别要注意焦点外分焦点弦(此时曲线为双曲线)和内分焦点弦时公式的不同,这一点很容易不加区别而出错。 例1(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科题)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过且斜率为的直线交于两点。若,则的离心率为()

解这里,所以,又,代入公式得,所 以,故选。 例2(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第12题)已知椭圆的离心 率为。过右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于相交于两点,若,则() 解这里,,设直线的倾斜角为,代入公式得,所以 ,所以,故选。 例3 (08高考江西卷理科第15题)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倾斜角为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点在轴左侧),则有____ 图3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及应用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及应用圆锥曲线的统一极坐标./. Q SZQZSQ S ,,,,,SD ZZXZZ 方程 ρ= ep 1-e cos θ ,(***) 其中p为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称为焦准距. 当0<e<1时,方程ρ=ep 1-e cos θ 表示椭圆; 当e=1时,方程(***)为ρ= p 1-cos θ ,表示抛物线; 当e>1时,方程ρ=ep 1-e cos θ 表示双曲线,其中ρ∈R. 已知A、B为椭圆x2 a2+ y2 b2=1(a>b>0)上两点,OA⊥OB(O为 原点). 求证: 1 OA2+ 1 OB2为定值. [再练一题] 1.本例条件不变,试求△AOB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过双曲线x2 4- y2 5=1的右焦点,引倾斜角为 π 3的直线,交双曲 线于A、B两点,求AB. 应用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求过焦点(极点)的弦长非常方便.椭圆和抛物线中,该弦长都表示为ρ1+ρ2,而双曲线中,弦长的一般形式是|ρ1+ρ2|. 2.已知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ρ= 9 4-5cos θ ,求双曲线的实轴长、虚轴长 和准线方程. 已知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

(1)以F为极点,x轴正方向为极轴的正方向,写出此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 (2)过F作直线l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AB=16,运用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求直线l的倾斜角. [再练一题]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定点F(2,0)和一条定直线l:x=-2.求与定点F 的距离和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1 2的点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 已知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 3 1-2cos θ ,过极点作直线与它交于A,B 两点,且AB=6,求直线AB的极坐标方程.

圆锥曲线的统一焦半径公式在解题中的应用

圆锥曲线的统一焦半径公式 在解题中的应用 宜昌二中 黄群星 我们在解决有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问题时,经常会用到焦半径公式。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可以用到的公式有:平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弦长公式,三种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和圆锥曲线的统一焦半径公式。最后一个公式往往被大家忽视,现在我想专门谈谈这个公式的使用。 一.在椭圆中的运用: 例1: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 +=>> 的离心率为2 ,过右焦点F 且斜率为k (>0)的直 线与C 相交与A,B 两点,若3AF FB =,求k 的值。 解法一:∵ 2 e = ∴12b a = 设椭圆的方程为22 221,4x y b b += 右焦点为,0), 设直线的方程为my x =,设1122(,),(,)A x y B x y 222440x y b my x ?+-=?? =? ?222 (4)0m y b ?++-= ∵3AF FB =1122,)3(,)x y x y ?--=123y y ?=-① 122 (4)y y m -+=+ ② 2 122(4) b y y m -?=+ ③ 将①带入②得 1224y y m ?=????=-?+? ∴2221222 94(4)m b b y y m m --?==++212m ?= k>0, ∴m>0, ∴2 m k ==解法二; 由题意得3AF FB = =cos 3θ?=

∴sin tan 3 k θθ= ==即 评述:解法二应用了圆锥曲线的统一焦半径公式,从而大大简化了解题的过程。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个公式呢? 先看这个公式的结构:1cos ep PF e θ = ±,其中,e 是离心率,P 为焦准距,θ是过焦点 的直线的倾斜角,正是由于倾斜角的存在,使得这个公式在解决有关过焦点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的问题时相当便捷,而且,公式是根据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推导出来,对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都适用,这是它的一大优越之处。 二.在双曲线中的运用: 例2: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12,l l ,经过右焦点F 垂直于1l 的直线分别交12,l l 于A,B 两点,已知,,OA AB OB 成等差数列,且,BF FA 同向 ①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② 设直线AB 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 解:① 如图 ∵FA=b,OF=c, ∴OA=a ,∵OF 平分角∠AOB ∴OA AF OB BF = 设FB=mb,OB=m a ,则有2AB OA OB =+ 即12(1)2b m b a ma e a +=+? =∴= ② 设直线AB 的倾斜角为θ , cos b c θ= = ∴ 41c o s 1c o s e p e p e e θθ+=+- 4p p += 2 a P c c ?=-= 有∵ 6,3c a c b a ===∴= ∴ 双曲线的方程为 2 2 1369 x y -= 评述: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PF =a ex ±,由于正负号和绝对值符号的存在,使得这个公式在运用起来又很多不方便,而统一焦半径公式正好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在抛物线中的使用: 例3:平面上一点P 到点F (1,0)的距离与它到直线x=3的距离之和为4, ① 求点P 的轨迹方程

圆锥曲线的焦点弦公式及应用(难)

圆锥曲线有关焦点弦的几个公式及应用如果圆锥曲线的一条弦所在的直线经过焦点,则称此弦为焦点弦。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问题涉及到离心率、直线斜率(或倾斜角)、定比分点(向量)、焦半径和焦点弦长等有关知识。焦点弦是圆锥曲线的“动脉神经”,集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于一体,倍受命题人青睐,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频频亮相,题型多为小题且位置靠后属客观题中的压轴题,也有作为大题进行考查的。本文介绍圆锥曲线有关焦点弦问题的几个重要公式及应用,与大家交流。 定理1已知点是离心率为的圆锥曲线的焦点,过点的弦与的焦点所在的轴的夹角为,且。(1)当焦点内分弦时,有;(2)当焦点外分弦时(此时曲线为双曲线),有。 证明设直线是焦点所对应的准线,点在直线上的射影分别为,点在直线上的射影为。由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得,,又,所以。 (1)当焦点内分弦时。 如图1,,所以。 图1

(2)当焦点外分弦时(此时曲线为双曲线)。 如图2,,所以 。 图2 评注特别要注意焦点外分焦点弦(此时曲线为双曲线)和内分焦点弦时公式的不同,这一点很容易不加区别而出错。 例1(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科题)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过且斜率为的直线交于两点。若,则的离心率为() 解这里,所以,又,代入公式得,所以,故选。 例2(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第12题)已知椭圆的离心 率为。过右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于相交于两点,若,则()

解这里,,设直线的倾斜角为,代入公式得,所以,所以,故选。 例3 (08高考江西卷理科第15题)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倾斜角为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点在轴左侧),则有____ 图3 解如图3,由题意知直线与抛物线的地称轴的夹角,当点在轴左侧时, 设,又,代入公式得,解得,所以。 例4(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第16题)已知是椭圆的一个焦点,是短轴的一个端点,线段的延长线交于点,且,则的离心率为___解设直线与焦点所在的轴的夹角为,则,又,代入公式得,所以。 例5(自编题)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过左焦点 且斜率为的直线交的两支于两点。若,则___解这里,,因直线与左右两支相交,故应选择公式,代入公式得,所以所以,所以。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湖北省天门中学薛德斌 一、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可以统一定义为:与一个定点(焦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的点的轨迹. 以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为极点,过点F作相应准线的垂线,垂足为K,以FK的反向延长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ep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 1ecos 其中p是定点F到定直线的距离,p>0. 当0<e<1时,方程表示椭圆; 当e>1时,方程表示双曲线,若ρ>0,方程只表示双曲线右支,若允许ρ<0,方程就表示整个双曲线;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 二、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设F为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P为椭圆(双曲线的右支、抛物线)上任一点,则 ∵PF e PQ,∴PF e(PF cos p),其中p FH,〈x轴,FP〉∴焦半径PF ep . 1ecos 当P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时,PF ep 1ecos . 推论:若圆锥曲线的弦MN经过焦点F,则有 112 . MF NF ep

2 cos 2 . c 2 2 2 三、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长 若圆锥曲线的弦 MN 经过焦点 F , a 2 b 2 ep ep 2ab 2 1、椭圆中, p , MN c c 1 ecos 1 ecos( ) a 2 c 2、双曲线中, ep ep 2ab 2 若 M 、N 在双曲线同一支上, MN ; 1 ecos 1 ecos( ) a 2 c 2 cos ep ep 2ab 2 若 M 、N 在双曲线不同支上, MN . 1 ecos 1 ecos c 2 cos a 2 3、抛物线中, MN p p 2p . 1 cos 1 cos( ) sin 四、直角坐标系中的焦半径公式 设 P (x,y )是圆锥曲线上的点, 1、若 F 、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则 PF 1 2 1 a ex ,PF 2 a ex ; 2、若 F 、 F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1 2 当点 P 在双曲线右支上时, PF 1 ex a , PF 2 ex a ; 当点 P 在双曲线左支上时, PF 1 a ex , PF 2 a ex ; 3、若 F 是抛物线的焦点, PF x p . 2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湖北省天门中学 薛德斌 一、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可以统一定义为:与一个定点(焦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 的点的轨迹. 以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为极点,过点F 作相应准线的垂线,垂足为K ,以FK 的反向延长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 θ ρcos 1e ep -=. 其中p 是定点F 到定直线的距离,p >0 . 当0<e <1时,方程表示椭圆; 当e >1时,方程表示双曲线,若ρ>0,方程只表示双曲线右支,若允许ρ<0,方程就表示整个双曲线;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 二、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设F 为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P 为椭圆(双曲线的右支、抛物线)上任一点,则 ∵PQ e PF =,∴)cos (p PF e PF +=θ,其中FH p =,=θ〈x 轴,FP 〉 ∴焦半径θ cos 1e ep PF -=. 当P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时,θcos 1e ep PF +- =. 推论:若圆锥曲线的弦MN 经过焦点F ,则有 ep NF MF 211=+.

三、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长 若圆锥曲线的弦MN 经过焦点F , 1、椭圆中,c b c c a p 2 2=-=,θ θπθ2222cos 2)cos(1cos 1c a ab e ep e ep MN -=--+-=. 2、双曲线中, 若M 、N 在双曲线同一支上,θ θπθ2222 cos 2)cos(1cos 1c a ab e ep e ep MN -=--+-=; 若M 、N 在双曲线不同支上,2 222 cos 2cos 1cos 1a c ab e ep e ep MN -=--+-=θθθ. 3、抛物线中,θ θπθ2sin 2)cos(1cos 1p p p MN =--+-=. 四、直角坐标系中的焦半径公式 设P (x,y )是圆锥曲线上的点, 1、若1F 、2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则ex a PF +=1,ex a PF -=2; 2、若1F 、2F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当点P 在双曲线右支上时,a ex PF +=1,a ex PF -=2; 当点P 在双曲线左支上时,ex a PF --=1,ex a PF -=2; 3、若F 是抛物线的焦点,2p x PF + =.

高考数学竞赛圆锥曲线中与焦点弦相关的问题

与焦点弦相关的问题 8.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焦点弦性质(定值1) 问题探究8 已知椭圆22 143 x y +=,1F 为椭圆之左焦点,过点1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是否存在实常数λ,使AB FA FB λ=?恒成立.并由此求∣AB ∣的最小值.(借用柯西不等式) 实验成果 动态课件 椭圆的焦点弦的两个焦半径倒数之和为常数 11112 ||||AF BF ep += 备用课件 双曲线的焦点弦的两个焦半径倒数之和为常数 AB 在同支 11112 ||||AF BF ep += AB 在异支 11112 | |||||AF BF ep -= 备用课件 抛物线的焦点弦的两个焦半径倒数之和为常数 112 ||||AF BF ep += 备用课件

9.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正交焦点弦性质(定值2) 问题探究9 已知椭圆22 143 x y +=,1F 为椭圆之左焦点,过点1F 的直线12,l l 分别交椭圆于A ,B 两点和C ,D 两点,且12l l ⊥,是否存在实常数λ,使AB CD AB CD λ+=?恒成立.并由此求 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实验成果 动态课件 椭圆互相垂直的焦点弦倒数之和为常数 ep e CD AB 22||1||12 -= + 备用课件 双曲线互相垂直的焦点弦倒数之和为常数 ep e CD AB 2| 2|||1||12-=+ 备用课件 抛物线互相垂直的焦点弦倒数之和为常数 ep e CD AB 22||1||12 -= + 备用课件

10.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焦点弦与其中垂线性质(定值 3) 问题探究10 已知椭圆22 143 x y +=,1F 为椭圆之左焦点,过点1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AB 中垂线交x 轴于点D ,是否存在实常数λ,使1AB F D λ=恒成立? 实验成果 动态课件 设椭圆焦点弦AB 的中垂线交长轴于点D ,则∣DF ∣与∣AB ∣之比为离心率的一半(F 为焦点) 备用课件 设双曲线焦点弦AB 的中垂线交焦点所在直线于点D ,则∣DF ∣与∣AB ∣之比为离心率的一半(F 为焦点) 备用课件 设抛物线焦点弦AB 的中垂线与对称轴交于点D ,则∣DF ∣与 ∣AB ∣之比为离心率的一半(F 为焦点) 备用课件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及应用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及应用 圆锥曲线的统一极坐标?/? Q SZQZSQ S ,,,,,SD ZZXZZ 方程 ep 尸 1—eoR ( 其中P 为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称为焦准距. 当Ov ev 1时,方程尸1—COSI 表示椭圆; 当e = 1时,方程(***)为p= —P —-,表示抛物线; 1 — cos 0 当e > 1时,方程P 「竟表示双曲线,其中p€ R . I — ecos 0 2 2 已知A 、B 为椭圆予+ *= 1(a > b > 0)上两点, OA 丄OB(O 为 原点). [再练一题] 1. 本例条件不变,试求△ AOB 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 1 1 求证:OA 2+OB 2为定值. ■2 +

2 2 过双曲线J-¥ = 1的右焦点,引倾斜角为扌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求AB. 应用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求过焦点(极点)的弦长非常方便.椭圆和抛物线中,该弦长都表示为p+ P,而双曲线中,弦长的一般形式是|p+ p|.

(1) 以F 为极点,x 轴正方向为极轴的正方向,写出此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 (2) 过F 作直线I 交抛物线于A , B 两点,若AB = 16,运用抛物线的极坐标 方程,求直线I 的倾斜角. 3 p= 1—2C0SV 过极点作直线与它交于A ,B 两点,且AB = 6,求直线AB 的极坐标方程. [再练一题]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定点 F(2,0)和一条定直线I : x = — 2.求与定点F 的距离和定直线I 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 1 2的点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 已知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常见曲线的极坐标方程3

常见曲线的极坐标方程(3)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求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基本方法; 2、了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3、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体会在用方程刻画平面 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 活动过程: 活动一:知识回顾 1、若圆心的坐标为),(00θρM ,圆的半径为r ,则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 2、(1)当圆心位于)0,(r M 时,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 (2)当圆心位于),(2π r M 时,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 3、圆锥曲线统一定义: 活动二: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探究:设定点F 到定直线l 的距离为p ,求到定点F 和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 的点的 轨迹的极坐标方程。

活动三: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简单应用 例1:2003年10月15—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按预定方 案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它的运行轨道先是以地球中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椭圆的近地点(离地面最近的点)和远地点(离地面最远的点)距离地面分别为200km 和350km ,然后进入距地面约343km 的圆形轨道。若地球半径取6378km ,试写出神舟五号航天飞船运行的椭圆轨道的极坐标方程。 例2:求证:过抛物线的焦点的弦被焦点分成的两部分的倒数和为常数。 例3:已知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为θρcos 14-= ,求此抛物线的准线的极坐标方程。

活动四:课堂小结与自主检测 1、按些列条件写出椭圆的极坐标方程: (1)离心率为0.5,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6; (2)长轴为10,短轴为8。 2、圆心在极轴上,半径为a 的圆经过极点,求此圆过极点的弦的三等分点的轨迹方程。 3、自极点O 作射线与直线4cos =θρ相交于点M ,在OM 上取一点P ,使得12=?OP OM ,求点P 的轨迹方程。

圆锥曲线焦半径

设A 11(,)x y 椭圆的焦点弦的两个焦半径倒数之和为常数(焦准距倒数的2倍) 11112||||ep AF BF +=22a b = 椭圆中(A 点靠下,过2F 类似)21||cos b AF a c θ=+,2 1||cos b BF a c θ =-,θ为焦点弦的倾斜角. 椭圆焦半径公式:2111||[()]a AF e x ex a c =--=+;2 211||()a AF e x a ex c =-=- 双曲线的焦点弦同支(异支)的两个焦半径倒数之和(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焦准距倒数的2倍) AB 同支11112||||ep AF BF +=22a b = AB 异支11112||||||ep AF BF -=22a b = 双曲线中(A 点靠下,过2F 类似)同左支21||cos b AF a c θ=-,2 1||cos b BF a c θ =+, θ为焦点弦的倾斜角;异支(B 点在右支)21|||cos |b AF c a θ=+,2 1|||cos |b BF c a θ=- 双曲线焦半径公式:11||||AF a ex =+,21||||AF a ex =- A 在左支:2111||()a AF e x a ex c =--=--;2 211||()a AF e x a ex c =-=-。 A 在右支:2111||[()]a AF e x ex a c =--=+;2 211||()a AF e x ex a c =-=- 抛物线的焦点弦(A 点靠下)的两个焦半径倒数之和为常数(焦准距倒数的2倍) 111122|||| ep p AF BF +==||1cos p AF θ=- ,||1cos p BF θ=+ 抛物线焦半径公式:1||2p AF x =+

圆锥曲线弦长公式

圆锥曲线弦长公式 关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求弦长,通用方法是将直线代入曲线方程,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设出交点坐标,利用韦达定理及弦长公式求出弦长,这种整体代换,设而不求的思想方法对于求直线与曲线相交弦长是十分有效的,然而对于过焦点的圆锥曲线弦长求解利用这种方法相比较而言有点繁琐,利用圆锥曲线定义及有关定理导出各种曲线的焦点弦长公式就更为简捷。. 椭圆的焦点弦长若椭圆方程为,半焦距为,焦点,设过的直线的倾斜角为交椭圆于A、B两点,求弦长。解:连结,设,由椭圆定义得,由余弦定理得 ,整理可得,同理可求得,则弦长 同理可求得焦点在y轴上的过焦点弦长为(a为长半轴,b为短半轴,c为半焦距) 结论:椭圆过焦点弦长公式: 二

. 双曲线的焦点弦长 设双曲线,其中两焦点坐标为 ,过的直线的倾斜角为,交双曲线于A、B两点,求弦长|AB|。 。 解:(1)当时,(如图2)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B在同一交点上,连,设,由双曲线定义可得,由余弦定理可得 整理可得,同理,则可求得弦长

(2)当或时,如图3,直线l与双曲线交点A、B在两支上,连,设,则,,由余弦定理可得, 整理可得,则 因此焦点在x轴的焦点弦长为 同理可得焦点在y轴上的焦点弦长公式 三

其中a为实半轴,b为虚半轴,c为半焦距,为AB的倾斜角。. 抛物线的焦点弦长 若抛物线与过焦点的直线相交于A、B两点,若的倾斜角为,求弦长|AB|(图4) 解:过A、B两点分别向x轴作垂线为垂足,设,,则点A的横坐标为,点B横坐标为,由抛物线定义可得 即 则 同理的焦点弦长为

的焦点弦长为,所以抛物线的焦点弦长为 由以上三种情况可知利用直线倾斜角求过焦点的弦长,非常简单明确,应予以掌握。 一

圆锥曲线焦点弦问题

圆锥曲线焦点弦问题

θ2222 sin 2c a ab - 高考题:1.过抛物线)0(22 >=p py x 的焦点F 作倾斜角为300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点A 在y 轴左侧),则 =FB AF 解:由公式:11cos +-= λλθe 得:11-21+=λλ,解得λ=3,∴=FB AF 3 1 2.双曲线122 22=-b y a x ,AB 过右焦点F 交双曲线与A 、B ,若直线AB 的斜率为3, 4=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解:∵由已知tan θ=3∴θ=600, 由公式:11cos +-= λλθe 得:e 11-21+=λλ=1 41 -4+ ∴ e= 5 6 3.(2010高考全国卷)已知椭圆C :12222=+b y a x (a>b>0),离心率23 =e ,过右焦点且 斜率为k (k>0)的直线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3=,则k=( B )

A 、1 B 、2 C 、3 D 、2 解:由公式:11 cos +-= λλθe 得cos θ=3 1∴ k=tan θ=2;故选B 。 4.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科题)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 ,过 且斜率为的直线交 于 两点。若 ,则 的离心率为( ) 解 这里,所以,又,代入公式得,所 以 ,故选。 5.(08高考江西)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抛物 线交于 两点(点在轴左侧),则有____ 图3 解 如图3,由题意知直线 与抛物线的地称轴的夹角 ,当点 在 轴左侧时, 设,又,代入公式得,解得,所以。

6.(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第16题)已知是椭圆的一个焦点,是短轴的一个端点,线段的延长线交于点,且,则的离心率为___解设直线与焦点所在的轴的夹角为,则,又,代入公式得,所以。 7.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过左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交的两支于两点。若,则___ 解这里,,因直线与左右两支相交,故应选择公式,代入公式得,所以所以,所以。8.(2009年高考福建)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若线段的长为8,则___ 解由抛物线焦点弦的弦长公式为得,,解得。 11.(2007年重庆卷第16题)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则的值为___ 解易知均在右支上,因为,离心率,点准距 ,因倾斜角为,所以。由焦半径公式得, 。

圆锥曲线知识点全归纳完整精华版图文稿

圆锥曲线知识点全归纳 完整精华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圆锥曲线知识点全归纳(精华版) 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其统一定义:到定点的距离与到 定直线的距离的比e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01时为双曲线。 一、圆锥曲线的方程和性质: 1)椭圆 文字语言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一个定点与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 一个小于1的正常数e。定点是椭圆的焦点,定直线是椭圆的准线,常数e是椭圆的离心率。 标准方程: 1.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x^2/a^2)+(y^2/b^2)=1?其中a>b>0,c>0,c^2=a^2-b^ 2. 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x^2/b^2)+(y^2/a^2)=1其中a>b>0,c>0,c^2=a^2-b^2. 参数方程: X=acosθY=bsinθ(θ为参数,设横坐标为acosθ,是由于圆锥曲线的 考虑,椭圆伸缩变换后可为圆此时c=0,圆的acosθ=r) 2)双曲线 文字语言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一个定点与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 一个大于1的常数e。定点是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是双曲线的准线,常 数e是双曲线的离心率。 标准方程:

1.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x^2/a^2)- (y^2/b^2)=1? 其中a>0,b>0,c^2=a^2+b^2. 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y^2/a^2)- (x^2/b^2)=1. 其中a>0,b>0,c^2=a^2+b^2. 参数方程: x=asecθy=btanθ(θ为参数) 3)抛物线 标准方程: 1.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开口向右的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其中p>0 2.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开口向左的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其中p>0 3.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标准方程:x^2=2py其中p>0 4.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标准方程:x^2=-2py其中p>0 参数方程? x=2pt^2?y=2pt(t为参数)t=1/tanθ(tanθ为曲线上点与坐标原点确定直线的斜率)特别地,t可等于0 直角坐标?

焦点弦公式及其应用

焦点弦公式及其应用 焦点弦公式及其应用论文关键词:焦点弦公式,应用 在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中,经常出现圆锥曲线焦点弦问题.用常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时,由于解题过程复杂,运算量较大,所以很容易出现差错. 为了准确而迅速地解决圆锥曲线焦点弦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下面介绍的焦点弦公式. 设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焦准距为,过焦点的弦AB与主轴(即椭圆长轴、双曲线实轴、抛物线对称轴)的夹角为θ,则可以推导出弦AB的长度公式,简称焦点弦公式.特别当离心率时,焦点弦公式还可以化简. 1、当时,圆锥曲线为椭圆, ; 2、当时,圆锥曲线为抛物线, . 图1 下面对焦点弦公式进行证明. 证法一如图1,设椭圆C:焦点为,过焦点F的弦AB的倾斜角为,当时,弦AB在直线L:上.由直线L和椭圆C的方程可得 .

设点A、B的坐标分为和,则.由焦半径公式得弦AB的长度为 ∵焦准距为,∵.当时,公式也成立. 对于双曲线和抛物线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证明. 证法二设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焦准距为,则极坐标方程为,过焦点的弦AB与x轴的夹角为θ.当时,如图2.∵,. ∵ .即. 当时,同理可以推得. 利用焦点弦公式,可以巧妙地解决与圆锥曲线焦点弦有关的各种问题.现在分别举例如下. 一、在椭圆中的应用 例1 (2008年高考安徽卷文科22题) 已知椭圆,其相应于焦点F(2,0)的准线方程为x=4. (∵)求椭圆C的方程; (∵)已知过点F1(-2,0)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椭圆C于A,B两点.,求证: (∵)过点F1(-2,0)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交椭圆C于点A、B和D、E,求的最小值. 解:(∵)由已知得,又,所以. 故所求椭圆C的方程为. (∵)因为直线AB倾斜角为,,,,。 由焦点弦,可得=得证.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极坐标处理二次曲线问题教案 知识点精析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可以统一定义为:与一个定点(焦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 的点的轨迹.? 以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为极点,过点F 作相应准线的垂线,垂足为K ,以FK 的反向延长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θ ρcos 1e ep -=. 其中p 是定点F 到定直线的距离,p >0. 当0<e <1时,方程表示椭圆;? 当e >1时,方程表示双曲线,若ρ>0,方程只表示双曲线右支,若允许ρ<0,方程就表示整个双曲线;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 引论(1)若 1+cos ep e ρθ = 则0<e <1当时,方程表示极点在右焦点上的椭圆 当e=1时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左的抛物线 当e >1方程表示极点在左焦点上的双曲线

(2 )若1-sin ep e ρθ = 当 0<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下焦点的椭圆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当 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上焦点的双曲线 (3)1+sin ep e ρθ = 当 0<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上焦点的椭圆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当 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下焦点的双曲线 例题选编 (1)二次曲线基本量之间的互求 例1.确定方程10 53cos ρθ = -表示曲线的离心率、焦距、长短轴长。 解法一:31025333 1cos 1cos 55 ρθθ? ==-- 解法二:根据极坐标的定义,对右顶点对应点的极角为0,因此只需令0θ=, 右顶点的极径,同理可得左顶点的的极径。根据左右顶点极径之和等于长轴长,便可以求出长轴。 点睛,解法一采用待定系数法比较常规,解法二利用极坐标的定义,简洁而有 力,充分体现了极坐标处理问题的优势。下面的弦长问题的解决使极坐标处理的优势显的淋漓尽致。 (2)圆锥曲线弦长问题 若圆锥曲线的弦MN 经过焦点F ,

圆锥曲线的焦半径(角度式)

圆锥曲线的焦半径——角度式 一 椭圆的焦半径 设P 是椭圆22 221x y a b +=(0a b >>)上任意一点,F 为它的一个焦点,则 PFO θ∠=,则2 cos b PF a c θ = - 上述公式定义PFO θ∠=,P 是椭圆上的点,F 是焦点,O 为原点,主要优点是焦点在左右上下均适用,无需再单独讨论 证明:设PF m =,另一个焦点为F ',则PF FF FP ''=- 两边平方得:2 2 2 2PF FF FF FP FP '''=-?+ 即:222(2)44cos a m c cm m θ-=++ 得:2 cos b PF a c θ =- 1 过椭圆22 143 x y +=的右焦点F 任作一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AF BF += AF BF λ,则λ的值为 2 (2002全国理)设椭圆22 221x y a b +=(0a b >>)的一个焦点F ,过F 作一条直 线交椭圆于P 、Q 两点,求证:11 PF QF +为定值,并求这个定值 结论:椭圆的焦点弦所在的焦半径的倒数和为定值,即 2112a AF BF b +=

3(2007重庆理)在椭圆22 221x y a b +=(0a b >>)上任取三个不同的点1P ,2P ,3P , 使122223321PF P P F P P F P ∠=∠=∠,2F 为右焦点,证明12 2232111 PF P F P F ++为定值,并求此定值 结论:若过F 作n 条夹角相等的射线交椭圆于1P ,2P , ,n P ,则 21 211 1n na PF P F P F b +++ = 4 F 是椭圆2 212 x y +=的右焦点,由F 引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a ,b ,直线a 与 椭圆交于点A 、C ,直线b 与椭圆交于B 、D ,若1FA r =,2FB r =, 3FC r =, 4 FD r =,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 1234 r r r r +++=1234r r r r +++=C 1234 1111r r r r +++=12341111 r r r r +++=5 F 是椭圆22 143 x y +=的右焦点,过点F 作一条与坐标轴不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 A 、 B ,线段AB 的中垂线l 交x 轴于点M ,则AB FM 的值为 6(2010辽宁理)设椭圆C :22 221x y a b +=(0a b >>)的左焦点为F ,过点F 的 直线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直线l 的倾斜角为60°,2AF FB =

高中数学 圆锥曲线焦点弦斜率公式及应用 专题辅导

高中数学 圆锥曲线焦点弦斜率公式及应用 专题辅导 周华生 本文介绍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两个用定比λ表示的斜率公式及解题时的巧妙应用。 定理1 若 AB 是椭圆 )0b a (b a y a x b :2222221>>=+Γ或双曲线 2222222b a y a x b :=-Γ或抛物线)0p (px 2y :23>=Γ的焦点弦,F 为焦点且λ=,(A 在B 之上),则弦AB 所在直线斜率k 满足 )1,0(1e ) 1()1(k 2 2 22 ±≠λ≠λ--λ+λ= (1) 证明:设AB 的倾角为α。 (1)当?<α<900时,l 为F 对应的准线,如图1对曲线1Γ: ?? ?α-α=±=+-=+-=+λ-λ== λ) F (cos e ) F (cos e |AB ||)BC |(e |BF ||AF ||)'BB ||'AA (|e | BF ||AF || BF ||AF |11,|'BB || 'AA ||BF ||AF |为右焦点为左焦点 所以2 22 2 )1()1(e sec -λ+λ=α,即1e )1()1(tan 2222--λ+λ=α。 (2)当?<α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极坐标处理二次曲线问题教案 知识点精析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可以统一定义为:与一个定点(焦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 的点的轨迹. 以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为极点,过点F 作相应准线的垂线,垂足为K ,以FK 的反向延长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 θ ρcos 1e ep -=. 其中p 是定点F 到定直线的距离,p >0 . 当0<e <1时,方程表示椭圆; 当e >1时,方程表示双曲线,若ρ>0,方程只表示双曲线右支,若允许ρ<0,方程就表示整个双曲线;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 引论(1)若 1+cos ep e ρθ = 则0<e <1当时,方程表示极点在右焦点上的椭圆 当e=1时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左的抛物线 当e >1方程表示极点在左焦点上的双曲线 (2 )若1-sin ep e ρθ = 当 0<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下焦点的椭圆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当 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上焦点的双曲线 (3)1+sin ep e ρθ = 当 0<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上焦点的椭圆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当 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下焦点的双曲线 例题选编 (1)二次曲线基本量之间的互求 例1.确定方程10 53cos ρθ = -表示曲线的离心率、焦距、长短轴长。 解法一:31025333 1cos 1cos 55 ρθθ? ==-- 31053 e P ∴==, 2332555851015103383c a c a a b a c c c ???===??????∴????????-===?????? 2225155( )()882 b ∴=-= 31554e ∴=方程表示椭圆的离心率,焦距,25 54 长轴长,短轴长 解法二:根据极坐标的定义,对右顶点对应点的极角为0,因此只需 令0θ=,右顶点的极径,同理可得左顶点的的极径。根据左右顶点极径之和等于长轴长,便可以求出长轴。 点睛,解法一采用待定系数法比较常规,解法二利用极坐标的定义, 简洁而有力,充分体现了极坐标处理问题的优势。下面的弦长问

圆锥曲线之焦点弦专题

圆锥曲线之焦点弦专题 一.圆锥曲线常用的几种方法: 1.定义法 2.韦达定理 3.设而不求点差法 4.弦长公式法 5.数形结合法 6.参数法(点参数;K参数:角参数) 7.代入法中的顺序 8.充分利用曲线系方程法 二.圆锥曲线七种常见题型 1.中点弦问题 2.焦点三角形问题 3.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4.圆锥曲线的有关最值(范围)问题 5.求曲线的方程问题 6.存在两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 7.两线段垂直问题 三.焦点弦题型讲与练 模型:e=√1+k2|?-1/?+1|或|ecos?|=|?-1/?+1 1.已知椭圆c:x2/a2+y2/b2=1的离心率为√3/2,过右焦点F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交与A.B两点,若向量AF=3FB.求k的值。 2设F1,F2分别是椭圆E:x2+y2/2=1(0<b<1)的左、右焦点,过点F1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若|AF1|=3|F1B|,AF2⊥x轴,则椭圆E的方程为___ .3.设F1.F2分别为椭圆x2/3+y2=1的左右的焦点,点A,B在椭圆上,若向量F1A =5F2B,则A点的坐标 .

4.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A、B是椭圆上的两点,AF1=3F1B,∠BAF=90,椭圆的离心率是() A 1/2 B√2/2 C√3/2 D3/4 5.(本小题满分12分)设F1,F2分别是椭圆E:的左,右焦点, 过F1且斜率为1的直线l与E相交于A,B两点,且|AF2|,|AB|,|BF2|成等差数列.(I) 求E的离心率; (II) 设点P(0,-1)满足|PA|=|PB|,求E的方程. 6.设F1,F2分别是椭圆C:的左,右焦点,M是C上一点且MF2 与x轴垂直.直线MF1与C的另一交点为N. (Ⅰ)若直线MN的斜率为3/4,求C的离心率; (Ⅱ)若直线MN在y轴上的截距为2,且|MN|=5|F1N|,求a,b. 7.设圆x2+y2+2x-15=0的圆心为A,直线l过点B(1,0)且与x轴不重合,l交圆A于C,D两点,过B作AC的平行线交AD于点E. (Ⅰ)证明|EA|+|EB|为定值,并写出点E的轨迹方程; (Ⅱ)设点E的轨迹为曲线C1,直线l交C1于M,N两点,过B且与l垂直的直线与圆A交于P,Q两点,求四边形MPNQ面积的取值范围.

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个性质

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个性质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中学 张铭 由于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有着统一的内在规律,因而它们的一些性质逐渐被人们揭示。本人在研究圆锥曲线焦点弦时,发现了一个统一性质,现叙述如下: 定理1:已知抛物线E:y 2=2px (p>0)的焦点为F ,其准线为L: 2 p x =-,,过焦点F 的直线m 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则112||||AF BF p += 证明:若过点F 的直线m 的斜率存在为k(k ≠0),则m 的方程为()2 p y k x =-. 设1122(,),(,)A x y B x y ,将()2p y k x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22()22 p k x px -= 即22222 (2)04k p k x p k x -++= 22 12122(2),4p k p x x x x k +∴+=?= 1112||||,||||22 p p AF AA x BF BB x ==+==+又 221222 (2)2(1)||||p k p k AF BF x x p p k k ++∴+=++=+= (1) 2 1212122222222||||()()()2224(2)1424p p p p AF BF x x x x x x p p p k p k p k k ?=++=?+++++=+?+=? (2) (1) 除以(2)得 ||||22||||A F B F A F B F p p +=+=?11 ,即 |AF||BF| 若过F 点的直线m 的斜率不存在,此时直线m 的方程为:2p x = 则A.B 两点坐标为(,)(,)||||22p p p p AF BF p -∴==和 11112||||AF BF p p p ∴+=+= 命题也成立。 综上,定理得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