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姓名:贺新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王韬

2011-04

摘要

近年来,国内关于税法介绍和税收策划相关的报刊书籍汗牛充栋,可有相当一部分在与企业实际税务管理紧密结合方面做得并不够好。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许多财务人员更为偏重公司的财务管理,而对于与公司财务管理同样重要的税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根据近十年的财税工作体会和近几年的税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以探讨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思路和方法为主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对长期从事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的同行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以简洁、务实为特点,结合我国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的实际状况,从改进并优化企业税务管理的方法及措施入手,着重阐述了企业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思路、主要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最后用税务管理实践中的几个典型案例来进一步阐述前面所讲述的管理思路与方法。本文侧重于研究与企业税务管理实务操作相关的思路与方法,对具体税种的分析、税收法规的具体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没有进行深入的钻研。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具体思路和方法的探讨,更多地从加强企业实务操作的视角,来宣贯财税管理规范化、税务管理精细化、实战派企业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并提供一些在税务管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具体管理方法和相关管理经验,供财务同行进行交流或探讨。我希望通过一个普通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税务管理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来呼吁更多的同行来研究、探讨企业内部税务管理如何管理地更好这一课题。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规范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voluminous newspapers and book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ax law and planning of tax are published in domestic. However,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hese publication were not good enough in the clos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actual tax administration of enterprises. Actually,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practice, financial management are given more emphasis by many financial staff. While the tax administration, which show the same importance as corpor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are not concerned with corresponding emphasis degree. According to the work experience in finance and taxation for nearly a decade an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n tax in recent years, management ideas and methods of tax in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are investigated as the theme. Additionally,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hoping to give certain help to the counterparts who engaged in tax administration of real estate business for long-term.

This paper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as concise and concrete matters. It starts with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in improving and optimizing the tax administration in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The three aspects of main contents, ideas, and methods of tax administration in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are mainly elabor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ax administration in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Finally, the management ideas and methods stated previously, are described further by several typical cases of tax administration practice. The idea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ax administration in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are paid more attention, and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analysis of tax category an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tax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given deeply study.

The modern management concepts such as standardization of finance and tax management, meticulous of tax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actual combat are advocat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study of concrete ideas and methods of tax management the real estate business. In addition, some effective specific management methods and related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tax management practice are suggested to exchange and study

for financial counterparts. Based on the studies on management methods of corporate tax as a common financial management staff, I hope to call for more peer to study the issue that the internal tax management how can get better management.

Key words: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Tax administration Specifications.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保 密 □ ,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 。

本论文属于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新兴经济体继续引领全球经济。IMF 在《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世界经济的双速复苏仍在继续,预计2011 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5%左右。根据年初中国、日本公布的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势头的影响下,中国正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从1998年开始,我国开始了实行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逐渐成为一个产业,并得到迅猛发展。房地产行业一直都比较容易受到国家各种政策导向的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大力建设,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2008年我国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落实等等,都从较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相关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其中,房地产行业却间接成为了最大赢家之一。在房地产行业日趋兴盛的过程中,房地产业也逐步成为我国的一项支柱性产业。2003年国务院首次明确房地产在经济增长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房价从此便开始了连续多年的上涨。

同时,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也从较大程度上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可以说,房地产行业对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近两年度的成功保八等都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随着中国投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不断拉动,房地产和投资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两个主要支撑点。

在部分城市,土地财政成为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也成为了城市房价不断高涨的重要推手。卖地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的其他收入占许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比如,过去十年来,杭州市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几乎等于其全部城建资金支出,而与此同时,杭州房价十年涨了接近10倍左右。近两年来,我国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的房价水平,即房价为居民年均收入的3-6倍左右。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也就是说,经过短短10多年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从无到有,迅速成为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房价快速上涨的十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房地产企业不断自我超越的十年。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标杆企业万科房地产公司2003年年销售额仅63亿元,2010年便达到1082亿元,成为国内首个突破千亿元年销售额的房地产企业,提前4年突破了千亿大关,年复合增长50%以上。据预计,到2011年万科公司年销售额将可能突破1400亿元,2013年左右将有望突破2000亿元,从而将创造出每两年翻一番、十年之内连续翻五番的奇迹。国内其他主要房地产企业比如保利地产、金地集团等等,也都保持着类似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可观的利润,从而也吸引了众多的非房地产企业加入房地产行业来分一杯羹。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近三年来的房价过快增长成为政府关注和调控的重点。在我国的房价调控方面,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在老国八条,国六条的基础上,今年国家又出台了新国八条。当前,与房价相关的最为重要的调控政策就是限购令、限价令、连续加息、连续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房产税的推广、物业税的出台等几个方面。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根据年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1年我国将继续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妥善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并将房价高企、物价高涨直接确定为政府政策调控的重点。

在货币政策方面,由于我国新增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物价不断上涨,通胀预期压力明显增大。2010年以来我国采取了连续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累计上调了5个百分点;连续四次上调利率,累计上调1个百分点等诸多措施,用强力的政策来收紧新增贷款规模,使得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规模增长终于有所放缓,各大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贷款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控制。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9.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24万亿元,增速比上年末低2个百分点。如果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新增信贷规模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那么我国的通胀预期就更难以控制,那么进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连续加息就将成为必然的货币政策选择。

从今年开始,重庆和上海进行了房地产税的试点,但其成交量和房价并未走出独立行情,因此近段时间内可能会由于调控效果并不太好而暂不向全国推广。物业税一向都被理论界视为扭转房地产业畸形发展的一剂良药,既能抑制房地产投机,又能为地方政府增加稳定的收入来源,但在讨论若干年之后,至今依然没有出台成型的具体方案,预计物业税的出台可能还需要2-3年的时间。

今年年初,鉴于我国房价调控成效不佳,政府及时推出了房地产调控政策组合拳中最“凶猛”的杀手锏——限购令,即用行政限制的手段,规定省会城市户籍家庭第三套房停购、非户籍家庭第二套房停购的限购政策。随着限购令的严格执行,房价快速上涨的苗头终于被封冻,但随着部分一线城市价量齐跌现象的出现,部分开发商又转向了二、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非一线城市的房价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上涨。从近期国家对限购政策的摸底情况看,在国内保障房的长效机制还没建立起来之前,一旦国家放松对房地产的限购、限价调控,市场就很可能再次出现报复性反弹。因此,从各方预期来看,限购令短期内不会取消,而且很可能会进一步加码,而非松绑。

在国家税制改革方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收改革原则,从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正式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合并统一;从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国家全面修订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2010年国家政府开始在资源税、房产税、环境税、城建税、消费税等方面进行了系列修订;今年又开始重点研究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并开始准备开征物业税的相关探讨。其中,物业税的改革将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房地产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随着国家政府的严格调控和不断打压,我国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追逐暴利的时代或将过去,房地产行业潜在的泡沫可能将在未来的3-5年内得到释放。在这种大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应该结合行业实际,正视行业风险,调整发展战略,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御能力,不断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十分重要。一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负较重,税务成本所占比重较大,一般而言会占到销售收入的18%以上,这就必然从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涉税问题始终贯穿于项目开发前、中、后的每一个重要环节,而且错综复杂,影响面广,对企业整体运营成本的管控而言也非常重要。总之,加强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有助于降低税务风险、降低企业税负、提升企业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选题及其研究意义

关于税务管理的研究,学术界一直偏重于税收征管角度的税务管理的研究,而对企业内部管理角度的税务管理研究不多。当前,专门针对房地产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研究较少,比较系统、全面的针对于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的研究并不多见,能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大决策支持的研究更少。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许多财务人员也更为偏重企业的财务管理,而对于与企业财务管理同样重要的税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国内关于税收策划相关的报刊书籍汗牛充栋,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与企业实际税务管理紧密结合方面做得并不够好。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都是针对于完成日常申报、学习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局部税收策划、提高经营效益、降低税务风险、节减税收成本等方面而言的,而在提高企业税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指导企业内部税务管理实操、规范税务管理、强化税务分析、参与公司决策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也就是说,受我国理论发展水平、企业发展阶段、税务机关征管水平、企业领导层对税务的重视程度、税务管理从业人员较少等方面的限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管理界,对企业内部税收管理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根据多年的财税工作体会,以及近几年对税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认为目前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水平普遍比较薄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宽于财务管理,也略复杂于财务管理;税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也密不可分,税务管理既从属于一般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又必须以熟悉财务管理为前提。近年来,我国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会计制度不断变更,税法体系深幅调整,这就必然从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税务管理的门槛。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中,设置专门税务部门的企业很少,而设有专门税务管理人员的企业也往往只有一名税务会计而已,大多数企业是由兼职人员、代理机构兼管企业的税务管理,这就从组织保障上限制了企业内部税务管理水平的发展。从我国目前的企业财税培训方面来看,税务培训成为了绝大多数财务人员的第一培训需求,以税收策划、税务管理为主题的培训占财税培训的70%以上。这些都是当前企业内部税务管理相对复杂而又相对薄弱的客观反映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对企业内部管理角度的税务管理思路与方法进行一些侧重于管理实践方面的研究。我们希望,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思路和方法这一问题的研究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意义:

(1)结合最新财税制度规定,对房地产行业所涉及的几个主要税种、主要问题、主要管理思路和主要管理方法等进行了相对系统又比较切合实际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财税管理规范化水平,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收风险,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2)通过本文对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思路和方法的探讨,可以更多的从企业实务操作的视角,来进一步宣贯精细化管理、财税规范化管理、以指导实践为导向的财税管理等理念,并提供一些在税务管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具体管理方法或经验,比如建立企业内部的纳税信息管理小系统的简易方法、涉税分析的一种实用分析模式、税后净利润与净流量相结合分析的方法、动态图表分析的综合应用等等,供财务同行进行交流或探讨;

(3)通过一个普通财务工作人员对企业税务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来呼吁更多的同行来研究、探讨企业内部税务管理何管理的更好这一课题,用实际行动来促进企业对内部税务管理的关注度。如果越来越多的财务管理人员越来越多地重视公司的税务管理,就必然去采取更多的措施加强各自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企业内部税务管理明显相对薄弱的局面就有望得到改变。

(4)本文还针对部分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领域对各个企业内部具体的税收管理结合程度不够紧密的现况,强调减少对税务中介过度的依赖性和盲从性,强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去考虑问题、批判性接受外部税收策划建议的务实观点。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是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总结、比较、筛选,结合多家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企业内部税务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总结,深入学习房地产纳税申报、房地产涉税分析与纳税策划、房地产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研究博弈论在财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提炼出一些合理、有效、实用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案例研究方面,本文将从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实践中的几个典型问题为出发点,紧密结合管理实践,进一步阐述管理思路和方法的具体应用。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理论研究以阅读书籍为主,工作实践主要以近十年的税务管理经验为主;(2)全面学习、探讨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案例,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3)通过对房地产企业常见的几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比较全面地覆盖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各种思路和方法,进一步突出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方法的各重点内容,并通过钻研进行了涉税分析方法上的创新;(4)通过两方案对比分析、多方案对比分析、序列方案的动态分析图表的钻研,结合博弈论、系统研究方法、SWOT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等在财税管理中的应用,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路和新方法。

基于以上方法,本文选择以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思路与方法为课题,结合我国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的实际状况,从企业税务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加强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性、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的主要思路、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的主要方法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光谷联合公司为例,重点介绍关于甲供材的政策研究案例、项目是否精装修的税务对比分析案例、关于成立土建公司相关的涉税分析案例、关于销售定价的税务决策支持情景分析案例等房地产企业的四个典型案例,并对前文所述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使得整篇文章内容更为丰富,与管理实践结合更为紧密,从而使得本文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更具备科学性,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

2.1 企业税务管理的概念

从税收征管角度而言的税务管理,又称为税收管理,是指税务机关为实现国家税收征管职能,依据国家税收法规,对税收征收、管理、分配全过程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

从企业税收策划的角度而言,税务管理是指企业在遵守国家税法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预测、协调、组织等活动,实现对企业税费支出的控制,从而获得最大的税后效益。简言之,就是以合法的形式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而言,税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对所有涉税业务所实施的全过程管理行为。从狭义上讲,它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但它同时又具备诸多自己的特点。从广义上讲,企业税务管理直接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而不仅仅是一种财务管理活动。我们认为,企业税务管理是指企业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按照征税机关的管理意旨,而展开的与税务相关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总和。

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提高税务管理水平,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由于企业税务管理直接渗透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对企业的短期效益和长远发展而言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税务管理是国家税收征纳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宏观税收征管的必要补充,更是国家财政税收的重要保障。

2.2 企业税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进行税务管理既要考虑企业利益,又要兼顾国家税收利益,要充分协调好纳税、征税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进行企业税务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诚信合法原则。税法是处理税收征纳关系的基本准绳,税务机关必须依法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征税,纳税人也必须依法纳税,依法管税。合法经营、诚信纳税是企业进行税务管理最基本的原则。企业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规的前提下,依法经营,诚信纳税,已经成为现阶段优秀企业的基本治企标准。当前,无论是法制社会的建设,还是诚信体制的建设,都从相当程度上促使企业远离非法谋利、违法经营、投机经营和其他不当得利,而取而代之的是遵纪守法、规范管理、强化内控、诚信经商。经商需要合法,需要诚信,那么在当前国家大力加强税收执法和征税监管的前提下,企业的税务管理更加不能例外。

(2)效益性原则。有人说,企业天生就是逐利的机器。企业经营都需要效益,没有效益保障的企业是无法长久的。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的盈利能力成为了市场优胜劣汰的基本标尺。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壮大,要体现企业价值,要充分回报股东,都必须强化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税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调节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的分配。在诚信合法纳税的前提下,企业不断加强税务管理,在涉税运作中追求更好的税收效益,是合法合理的,更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我们认为,实施难度较小,成本较低,风险较小,时间跨度较短,对企业不利影响较小,净利润较大,投资回报率较高,整体税负较低,现金净流量较大等等,都是较常用的税收效益的评判标准。其中,整体税负较低和净利润较大两者的结合,即税后净利润较大,是定量分析中最为常用的衡量标准。因此,在企业进行税务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定性分析,但更多地还是要用数字说话,即应用带来的税后净利润的增加量为标准来进行选择或权衡。

(3)可操作性原则。可以说,税收策划当前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税收策划相关的书籍文章浩如烟海,税收策划培训提到的锦囊妙计不计其数,但其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或者妙招,看起来很好,听起来不错,但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在某特定企业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它们要么延续性不强,要么系统性不够,要么不切管理实际,要么有悖于常规的生产经营管理,要么没考虑长远效益或整体效益,要么与企业里更为重要的授权管理、流程管理、内控管理、信息化管理、业务规范、企业文化等相冲突,要么不符合本企业主管税务机关深化检查和细化监管的要求,要么违背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等。再好的税务管理思路,再好的税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策划方法,如果不适合本企业,或者说可操作性不强,那都必然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该思路或方法本身的应用效果,甚至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如果我们不考虑可操作性原则,而去盲目地听取或效仿税收策划专家们的某些建议,最后事与愿违也是有可能的。虽然招是好招,但未必都适合自己;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们应该紧密结合企业管理实际,批判性地听取专家建议,有选择性地效仿别人的税务管理经验或税收策划方法,在此基础上去量身定做适合本企业管理实际的税务管理思路或方法。

(4)及时性原则。我们认为,及时性原则应主要包括税法规定的时效性、税收策划的前瞻性、税务管理的及时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税法的很多规定都是有时效性的,有许多规定都只适合某一个特定的时间范畴。也有一些规定,在这段时间内是有效的,而在另外一个时间段却恰恰是错误的。我们在进行税务思考的时候,特别是查询税法的时候,应特别注意相关税法规定的适用期间。在当前的网络时代,有很多人习惯在网上查询税法规定,可经常下载了,学习了,并根据其规定完成了相关的分析建议,或者策划出了一个看似很好的节税方案,可结果,一经发给领导、同事或者其他专家,却被发现,该税法规定早已经失效。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注意好税法规定的时效性,立足于当前有效的税法来进行税务管理。

(5)兼顾效率原则。对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兼顾效率原则是一项基本的工作原则。无论多好的管理方法,如果不能体现工作效率那就不是好方法。如果一个企业,为了迅速掌握国家税收法规最新的变化情况,而专门安排四五个财务人员去专门收集最新发布或最近废止的税收法规,从而就能够准确地掌握国家税收法规的最新动态。无论这个企业有多大,我们都认为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网络和电话空前发达的今天,如果我们还去耗用过多的时间去知晓某一税法规定,那确实是一种浪费。在当前鼓励创新、管理优先、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高效率地去完成好各项管理工作,是一个职业人应有的追求。在进行税务管理时,合法是基本要求,效益是基本衡量标准,效率是务必兼顾的职场使命。毕竟,如果我们一味低效率地去促成各项工作,那就跟没做好没有什么区别。无论税务管理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各项内容是否重要,我们都要求企业能用一个比较精干的队伍或员工去完成好税务管理的各项职责。一般来说,普通中小企业都只需要一名兼职税务会计或专职税务会计,集团以上的规模企业才需要设立税务处或税务部。

(6)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可以说,在财税分析中,适当建模进行定量分析是最为基本的方法。但很多人因此而忽略了定性分析,那是非常错误的。定量分析过多地取决于假设前提或假定数据,而这些假设前提或假定数据的准确性往往还取决于分析者对企业实际情况的把握程度,对未来企业发展状况的预测准确度。即便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范畴内对部分假设前提或假定数据进行序列设定,也终究只能是局部的。而定性分析能从较大程度上弥补定量分析的某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在涉税问题的分析之初,我们需要对相关资料涉及到的相关方面进行定性的描述或分析,从而把握好涉税问题的主要内容或重要方面,为定量分析前分析模型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情景支持;第二层次是在完成定量分析基础上所做出的归纳与演绎,或者总结与推广,从而将相对量化的分析结果,沉淀为让使用者更容易理解或接受的定性分析结论。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多地考虑其他因素,用更多定性的方法来进行补充说明,来弥补定量分析的不足,从而让最终的分析结果更加可信可靠。在两个不同层次的定性分析中,有部分分析也可适当采取SWOT分析方法。SWOT方法的重要贡献就在于可以用系统的思想将许多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从各方案的内部优势、内部弱点、外部机会、外部威胁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分析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系统。

从科学认识的研究过程来看,很多分析也往往都是从分析事物的质的差异开始,再去分析它们量的规定,再在量的分析基础上,去作深层次的定性分析,从而得出让人容易更接受也更为可靠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对任何涉税问题的分析,都需要采取这样的定量分析与两层次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模式,即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再回归到定性分析的分析模式,从而将一个复杂的、模糊的涉税问题转化成为一个比较清晰的、简单的认识。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 企业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2.3.1 日常税务申报管理

企业日常税务申报管理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对很多中小公司而言,往往主要的税务管理精力都用在日常税务申报上。及时、准确地进行日常税务申报,对诚信纳税、规范管理、降低税务风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常税务申报主要包括月度税务申报、季度税务申报、年度税务申报,其中年度税务申报是重点,也是难点。目前,随着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强,纸质手工申报逐渐被网络电子申报替代,传统的税票缴款书也逐渐被银行电子划账所替代。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已经开通网络电子申报的企业均已经占95%以上。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专业纳税管理软件也不断兴起,从航天信息的防伪税控开票软件,到大连国家税务局研制的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到各省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软件,到东湖开发区国家税务局的浙科申报软件,到风靡全国的税务局网上办税大厅(如湖北地税自助办税系统),一步一步将足不出户完成纳税申报变为现实。

我们认为,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里的日常税务申报管理就应该更多地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电子申报或网络申报系统的学习与钻研;(2)日常税务申报表(纸质和电子)的复核与审批,各笔税款尤其是采取电子划账方式缴纳税款的事前审批管理;(3)财务核算的税务申报数据资料和主管税务机关税务征管系统的电子数据的定期比对与差异调整;(4)纳税申报相关原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5)税务相关的资格审查、涉税审批申报、专项税务问题报备、专项税务检查等专项税务管理工作;(6)日常税务申报台账的管理;(7)年度汇算清缴工作的管理;(8)税务发票与收据的管理等等。

2.3.2 国家财税法规知识的学习与研究

国家财税法规的学习与研究,是企业税务管理的重点,更是企业税务管理的难点。随着国家税收法规的不断完善,如何及时了解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控导向,如何准确地理解各项财税法规的内涵和外延,是纳税人依法缴税、诚信纳税的先决条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更是充分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前提。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只有自己的职员才更为了解公司各项涉税事项的具体情况和发展变化。因此,对国家财税法规的学习和研究,是不能仅仅依赖于中介机构等为外部力量的,而应从岗位设置或职责要求上就必须明确由特定的人来负责这方面的管理。

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和前期的相关调查,关于税法学习的“二二一五”模式可能更为适合大多数国内中小企业。所谓“二二一五”模式,就是对国家财税法规的学习,20%依靠网络资源的便捷查询,20%依靠相关的涉税咨询(主要包括向税务中介机构或税务顾问咨询、向主管税务局税政科或专管员咨询),10%依靠各种形式的税务培训,50%依靠企业内部多层次、多人员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钻研与讨论。这是一种依靠自身并适当借助外部力量的学习模式,也是成本相对较低、效果相对明显的一种可行方案,更是管理风险较低、可操作性最强、可持续性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在国内,有很多企业,不具备这方面的管理经验,往往偏重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从而为此缴纳了较多的学费。有的企业,过于注重自身研究,基本上不开展涉税咨询或税务培训,结果一个个解不开的疑惑,一个个错误的理解,一个个新优惠政策的不了解,一个个税收策划方案的不被认同,给企业带来了或多或少的损失;有的企业,过于注重外部培训,结果培训出来的宝贝级别的税务专家被其他单位高薪轻易挖走;有的企业,过于注重中介咨询,或者让外聘的税务顾问或税务专家常驻企业出谋划策,结果随着他们对企业的不断了解,咨询费用节节攀升,随着企业对他们越来越多的依赖,他们的开价越来越离谱;有的企业,与税务局关系比较不错,任何问题都咨询税务局,结果,在很多可左可右的问题上,税务局给出的建议往往都是按照最不利于企业而最有利于国家税收的角度而言的,毕竟,他们的天职就是确保国家税收利益不受损害,降低税务征管风险;还有的企业,相信“网上一切皆有”,可是,网上有较多学徒级别的分析和建议,有较多更偏于理论研究的学术分析与研究,有较多过时或失效多年的策划方案,有较多仅仅点到为止、并未详尽说明的思路和方法,要么可能对企业造成了明显的误导,要么在某一特定的企业根本行不通。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3 税额统计与分析

税额统计与分析,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税务管理内容。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到现在,上缴利税一直都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最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而近几年来,随着地方政府每年例行的年度纳税排名、纳税人诚信级别的评选、重点税源户调查表的推广,以及主管税务机关纳税评估和税务预警等征管体系的建立,将税额统计与分析推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有些企业,企业规模并不小,可由于对税务管理不够重视,因计算错误、理解差异、错报误报等原因,造成企业并非有意的偷逃税款,而受到了相应的处罚。比如有些企业,并未享受任何税收优惠政策,可总体税负一度低于3%,可被列入税务局的预警黒名单之后,却连企业领导人和相关财务管理人员都并不知晓;还有些企业,生产经营一直正常发展,可某一年纳税额度大幅下降30%以上也并未引起重视,一直等到被列为了重点稽查对象却还不明白是因为什么。

因此,定期对企业的税额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是有效防范企业纳税疏漏的好方法。在税额分析中,对整体税负、分税种税负、税负波动率等主要指标都应详尽统计和分析。

2.3.4 涉税合同审批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的不断加强和管理的不断规范,很多企业的合同都需要财务、律师等进行专业会签,但是规定税务管理人员必须参与进行税务审批的企业并不多见。由于律师、管理会计人员等对税法的掌握毕竟有限,很多涉税合同都可能遇到比较复杂的税务问题,而这些税务问题往往不是普通的律师、一般的财务管理人员所能够解决的。因此,从降低公司经营风险、优化税务管理的视角而言,参与涉税合同审批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税务管理内容。

一般而言,涉税合同审批应该重点审查合同的以下几项内容:(1)合同涉及哪些发票,是否明确了必须提供正规、合法、有效的发票,需要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是否已经明确主要开票事项,是否已经限定发票提供时间;(2)合同涉及的金额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尤其是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定价基础的不同对企业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影响会很大;(3)合同涉及的资金给付双方、发票供收双方、货物交接双方、代收代付双方等,是否已经明确清楚并合符税法规定,是否规避了虚假使用发票的风险。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接受虚假发票与虚假购买、虚假开具发票一样都是违法行为;(4)合同涉及哪些税种,企业是否已经全部考虑,任何一个税种的疏漏都可能将现有可行合同转变为不可行合同;(5)对某些存在争议的税务问题的处理,合同是否已经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合同补充约定事项的不同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纳税风险;(6)合同涉及的相关税费优惠政策或减免政策,是否存在不确定性,是否有可能影响到合同的执行效果;(7)该合同是否有税收策划的空间;(8)执行合同过程中,是否会间接为公司带来其他的税务风险和偷税责任等等。总之,我们应该重视涉税合同的审批,从专业税务管理和专业税收策划的视角,为企业合同签订过程的全盘税务问题进行必要的思考和审视,并提出相关分析或改进建议,从而帮助企业按照合法合理、税务上对企业更为有利的方式来签订合同。

2.3.5 涉税问题分析

除了涉税合同之外,企业经常还会遇到其他专题涉税问题,需要进行税务方面的专业分析,比如资本运作、商务谈判、项目调研、资产收购或处置、利润分配、工薪福利等其他方面。在我国,税法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个方面每个触角,但进行经营决策的管理层不一定都非常了解税法。因此,在经营管理的很多重大方面,都需要税务专业人员提前进行专题税务分析。

常见的涉税专题分析通常包括税收法规和税收优惠政策分析、相关纳税金额和税负分析、经营利润和税后净利润分析、多方案纳税对比分析、拟订方案的税收策划思路分析、新设企业的税收政策分析和企业集团综合税务分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涉税问题分析是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对管理中遇到的所有重大问题,都应该及时进行专题税务分析,为公司管理层提供管理参考和决策帮助。

2.3.6 专题税务策划

进行税务策划是企业税务管理达到一定层次后的必然选择。加强税务分析,进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行税收策划是企业税务管理最为核心也最为重要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加强税务管理本身就属于税务策划的范畴。我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纳税人采取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防范税务稽查风险,设法减轻企业税负,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企业加强税务策划不仅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减轻企业税负,还有利于普及税法知识,有利于国家税收调控政策的落实,还有利于国家税法的不断修订和日臻完善。

企业进行税收策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企业税负是企业进行税收策划的主要目的,但我们不能为了税收策划而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2)进行税收策划应合法合理合情,应考虑税收风险,不能为了达到税收策划的目的而不讲方式方法、不择手段、不顾税务征管风险;(3)进行税收策划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在顾及局部利益的同时统观企业整体效益;(4)进行税收策划不能只顾眼前、不管将来,而要在顾及当前利益的同时放眼长远;(5)进行税收策划不能只顾自身利益,而把合作伙伴、上下游企业置于税收困境,而要吸取囚徒困境的启示,在进行税收策划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合作者或者相关利益群的税收利益,互信互惠,合作共赢;(6)进行税收策划应适当兼顾最新税收政策的导向和国家税收立法的宗旨。

2.3.7 涉税决策支持

在以前,很多企业的税务管理都没有提升到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高度,很多重大事项的资料也往往都是在决策之后才到达税务管理人员的手中。在为管理层出谋划策的决策智囊团中,往往有律师而无税务专家。在最近几年,这一面貌迅速得以改观,很多企业老板越来越多地开始关心税务、了解税务、进行税务咨询;许多民营企业老板背后有好几个税务中介或者成批的税务专家团队;还有部分老板没有多少财税知识,但一个个重大经营决策在财税方面都非常专业,有些精辟的税收策划让主管税务机关的很多高级领导都望尘莫及。

因此,涉税决策支持也是企业税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履行好涉税决策支持的职责,参与企业高级经营管理,是优秀的税务管理人员所必须追求的一种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