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诸暨市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浙江省诸暨市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浙江省诸暨市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浙江省诸暨市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水平传感器可以测量器械摆放所处的水平角度,属于角度传感器的一种,其作用就是测量载体的水平度,又叫倾角传感器。如图为一个简易模型,截面为内壁光滑的竖直放置的正三角形,内部有一个小球,其半径略小于内接圆半径,三角形各边有压力传感器,分别感受小球对三边压力的大小,根据压力的大小,信息处理单元能将各边与水平面间的夹角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如果图中此时BC 边恰好处于水平状态,将其以C 为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直到AC 边水平,则在转动过程中( )

A .当BC 边与AC 边所受压力大小相等时,A

B 处于水平状态 B .球对A

C 边的压力一直增大 C .球对BC 边的压力一直减小

D .BC 边所受压力不可能大于球的重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正三角形内部的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随着角度θ从0°到120°增大过程中,角α与角θ之和保持不变,且α + θ = 120°,所以角β也保持不变,β = 60°,由平衡条件和正弦定理得

()

sin sin sin 120AC BC N N G

βθθ==?- 所以球对AC 边的压力

23

sin sin sin sin sin 60AC

AC G G N N θθθβ'====? 球对BC 边的压力

()()()23

sin 120sin 120sin 120sin sin 60BC

BC G G N N G θθθβ'==?-=?-=?-? A .当BC 边与AC 边所受压力大小相等时,即AC

BC N N ''=,则θ = 60°,此时AB 处于水平状态,故A 正确;

BC .角度θ从0°到120°增大过程中,sin θ和()sin 120θ?-都是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球对AC 边的压力和球对BC 边的压力都是先增大后减小,BC 错误;

D .当0 < θ < 60°时,BC

N G '>,即BC 边所受压力有可能大于球的重力,故D 错误。 故选A 。

2.如图,一固定的粗糙水平横杆上套有a 、b 两个轻环,系在两环上的两根等长细绳拴住一重物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环距离适当变小后重物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两绳对重物的合力变大

B .细绳对重物的拉力变小

C .杆对a 环的支持力变大

D .b 环对杆的摩擦力变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绳对重物的合力大小始终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所以合力不变,A 错误;

B .对重物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可得

2cos

2

A B mg F F α==

当两环间距离变小后,α变小,则拉力F A 、F B 均变小,B 正确;

C .以两个轻环和钩码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系统总质量为M ,横梁对铁环的支持力F N ,分析如下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N 2F Mg =

即N 1

2

F Mg =

,可见水平横梁对环的支持力F N 不变,C 错误; D .以b 侧环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下图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tan N

f F F θ

=

θ增大时,f F 变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环对杆的摩擦力也变大,D 错误。

故选B 。

3.如图所示,小球A 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柱体上,小球B 用水平轻弹簧拉着系于竖直板上,两小球A 、B 通过光滑滑轮O 用轻质细线相连,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B 球质量为m ,O 点在半圆柱体圆心O 1的正上方,OA 与竖直方向成30°角,OA 长度与半圆柱体半径相等,OB 与竖直方向成45°角,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小球A 、

B 受到的拉力T OA 与T OB 相等,且T OA =T OB 3mg B 2mg

C .A 6m

D .光滑半圆柱体对A 球支持力的大小为m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

B 、隔离对B 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 水平方向有:T OB sin45°=F 竖直方向有:T OB cos45°=mg , 则2OB T mg =,弹簧弹力 F =mg ,

根据定滑轮的特性知:T OA 与T OB 相等;故A ,B 错误. C 、D 、对A 分析,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拉力T OA 和支持力N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等,夹角为60°,则N 和T 相等,有:2T OA sin60°=m A g ,

解得:6A m m =,由对称性可得:2OA N T mg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本题采用隔离法研究比较简便.

4.在一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乒乓球内注入质量为M 的水,但未将乒乓球注满,用水平“U ”形槽将其支撑住,保持静止状态,其截面如图所示。已知“U ”形槽的间距d =R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乒乓球与槽间的摩擦力,则“U ”形槽侧壁顶端A 点对乒乓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

A .()M m g +

B .

()3

3

M m g + C 3()M m g +

D .2()M m g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乒乓球和水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有

()2sin 2sin60F F M m g θ=?=+

A 点对乒乓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3

F M m g =

+ 选项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5.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木棒上的M 、N 两点,系着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绳上套有一光滑小金属环。现将木棒绕其左端逆时针缓慢转动一个小角度,则关于轻绳对M 、N 两点的拉力F 1、F 2的变化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 1和F 2都变大

B .F 1变大,F 2变小

C .F 1和F 2都变小

D .F 1变小,F 2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于是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所以绳子的拉力相等。

木棒绕其左端逆时针缓慢转动一个小角度后,绳子之间的夹角变小,合力等于重力不变,所以绳子上的拉力变小。 选项C 正确,A 、B 、D 错误。

6.如图,光滑球A 与粗糙半球B 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C 上,C 放在水平地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若A 与B 的半径相等,A 的质量为2m ,B 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 )

A .C 对A 的支持力大小为3mg

B .

C 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1

2mg C .B 对A 的支持力大小为

23

mg D .地面对C 的摩擦力大小为3

m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由几何关系可知,C 对A 的支持力、B 对A 的支持力与A 的重力的反向延长线的夹角都是30°,由平衡条件可知

232cos30A BA CA G mg

F F ==

=

? 故C 正确,B 错误;

B .以AB 整个为对象,沿斜面方向静摩擦力与重力的分力平衡,所以

C 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

f 3()sin 302

A B mg

F G G =+?=

故B 错误;

D .以ABC 整体为对象,水平方向不受力,所以地面对C 的摩擦力大小为0,故D 错误; 故选C 。

7.如图所示,光滑的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圆心为O ,三个完全相同的小圆环a 、b 、c 穿在大环上,小环c 上穿过一根轻质细绳,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着小环a 、b ,通过不断调整三个小环的位置,最终三个小环恰好处于平衡位置,平衡时绳子ac 、bc 段夹角为120°,已知小环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轻绳与c 的摩擦不计。则( )

A .a 与大环间的弹力大小为mg

B .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3

2

mg C .c 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为3mg D .c 与大环间的弹力大小为3mg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三个小圆环能静止在光的圆环上,由几何知识知aoc 恰好能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对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在水平方向上有

cos30cos 60a T N ?=?

在竖直方向上有

sin 30sin 30a T N mg ?+?=

解得

a N T mg ==

选项A 正确,B 错误; C .c 受到绳子拉力的大小为

2sin 30T T mg '=?=

选项C 错误;

D .以c 为对象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有

c N mg T '=+

解得

2c N mg mg mg =+=

选项D 错误。 故选A 。

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 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mg

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C.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当撤去F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

D.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若撤去推力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减小为零,故最大静摩擦力减为零,物体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故AC错误;

BD.木块在推力作用下静止时,处于平衡态,受推力F、重力G、向上的静摩擦力f和向右的支持力N,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F=N,G=f,当推力增大时,物体仍然保持静止,故静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始终与重力平衡;B错误,D正确;

故选D。

9.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P,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Q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时,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劈P所受合外力增大B.斜劈P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不变

C.墙面对斜劈P的摩擦力可能增大D.球Q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系统仍保持静止,斜劈P所受合外力仍为零,保持不变,A错误;

B.将斜劈和球作为一个整体,当F增大时,斜劈P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也增大,B错误;

C .如果斜劈原来受到的摩擦力向上,增大F 时,球对斜劈斜面的压力变大,斜劈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减小,而如果斜劈原来受到的摩擦力向下,增大F 时,球对斜劈的压力变大,斜所受摩擦力变大,C 正确;

D .将斜劈和球作为一个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如果斜劈与墙壁间的摩擦力变化,球对地面的压力也会变化,D 错误。 故选C 。

10.如图,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α(2

π

α>

).现将重物向

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 ,OM 绳上拉力F 2,MN 上拉力F 1,由题意知,三个力合力始终为零,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

在F 2转至水平的过程中,MN 上的张力F 1逐渐增大,OM 上的张力F 2先增大后减小,所以A 、D 正确;B 、C 错误.

11.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轻质细线绕过滑轮1和滑轮2,两端分别与物

体a 和轻环c 连接,轻环c 穿在水平横杆上,滑轮2下吊一物体b 。物体a 和滑轮1间的细线平行于斜面,系统静止。现将c 向右移动少许,物体a 始终静止,系统再次静止,不计滑轮质量和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则( )

A .细线拉力将变大

B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将变大

C .横杆对轻环c 的摩擦力将变大

D .斜面体对物体a 的摩擦力将变小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以滑轮2为研究的对象,受力如图

若将c 向右移动少许,两个绳子之间的夹角β增大,由于b 对滑轮的拉力不变,两个绳子之间的夹角变大,根据

2cos

2

b F G β

=

绳子的拉力F 一定变大,A 正确;

B .对斜面体、物体a 、物体b 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细线的拉力和地面的静摩擦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cos

2

2

b N m g

F G F G β

=-=-

总总 N F 与角度β无关,恒定不变,B 错误;

C .以c 为研究的对象

水平方向

'sin f F F α=

c 向右移动少许,F 变大,α变大,sin α变大,横杆对轻环c 的摩擦力将变大,C 正确;

D .若原来物块a 有下降趋势,绳子拉力增大,a 可能有上升趋势,因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不能确定,D 错误。 故选AC 。

12.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框架OMN 的OM 、ON 初始位置分别处于水平和竖直方向上,且

30NMO ∠=?,一个重为G 的光滑小球位于框架内且恰好与OM 、ON 、MN 三边相切,但

接触点未必都有弹力。现以O 点为轴缓慢将框架在同一竖直平面内顺时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动θ为0到

2

π

的过程中,MN 边受到小球的压力一直为零。

B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当MN 边第一次处于竖直位置时ON 边受到的力最大且为23

3

G C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OM 边受到的力最大值为2G

D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使OM 、ON 、MN 三边都同时受力的位置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转动θ为0到

2

π

的过程中如图所示,MN 边在小球的上方,MN 边受到小球的压力一直为零,故A 正确;

BCD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当MN 边在小球的上方时,MN 边受到小球的压力一直为零,设ON 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θ,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ON 边受到的力

21cos θN F G G =<

OM 边受到的力

11sin θN F G G =<

当OM 边在小球的上方时,OM 边受到小球的压力一直为零,设MN 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和正弦定理可得

2

sin 60sin θON F G

=?

可知,当290θ=?时,即MN 边第一次处于竖直位置时ON 边受到的力最大,最大为

23

sin 603

ON G F G =

=? 当ON 边在小球的上方时,ON 边受到小球的压力一直为零,设OM 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θ,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和正弦定理可得

3sin 30sin(150)

OM F G θ=??-

可知,当360θ=?时,OM 边受到的力最大,最大为

2sin 30ON G

F G =

=?

所以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不可能存在使OM、ON、MN三边都同时受力的位置,故B、C 正确,D错误;

故选ABC。

13.如图所示,M、N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在恒力F作用下,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关于两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M一定受到4个力

B.物体N可能受到4个力

C.物体M与墙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物体M与N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M、N两物体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合力向上,对MN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F,墙对M没有弹力,否则合力不能向上,也就不可能有摩擦力;对N进行受力分析,得:N受到重力,M对N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不能向上,所以还受到M对N 向上的静摩擦力,则N也给M一个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再对M进行受力分析,得:M受到重力、推力F、N对M的压力以及N给M沿斜面向下的静动摩擦力,一共4个力,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1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 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 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砝码和托

10m/s)()

盘的总质量减少到0.3 kg,则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取2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不变B.A仍静止不动

C.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不变D.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

【答案】AB

【解析】

【分析】

由题可知本题考查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平衡。 【详解】

当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10.6kg m =时,有

1F f m g +=

4N f =

可知A 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4 N ,

当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10.3kg m =时,假设A 仍不动,此时F 不变,有

2F f m g '+=

1N 4N f '=<

故假设成立,

A 仍静止不动,A 所受的合力仍为零,A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变为1 N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变,选项A

B 正确,选项CD 错误。 故选AB 。 【点睛】

涉及摩擦力大小时要注意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1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 的重物C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m 一定时,θ越大,轻杆受力越小

B .当m 一定时,滑块对地面的压力与θ无关

C .当m 和θ一定时,M 越大,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越大

D .只要增大m ,M 一定会滑动 【答案】AB 【解析】 【详解】

A .将C 的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如图所示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

1212sin 2sin mg mg F F θθ

===

故m 一定时,θ越大,轻杆受力越小,故A 正确; B .对ABC 整体分析可知,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为

()N 2F M m g =+

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与θ无关,则滑块对地面的压力与θ无关,故B 正确; C .对A 分析,受重力、杆的推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1cos 2tan mg

f F θθ

==

当m 和θ一定时,f 与M 的大小无关,故C 错误;

D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A 受到的支持力

1

2

N

F Mg mg '=+ 增大m ,都不能使M 沿地面滑动时满足的条件为

N

F f μ'≥ 即

1

22tan mg

Mg mg μθ

??+≥ ??

?

解得

()tan ta 1

221n m M M m m μθθ≥

=

+??+ ???

当m →∞大时,有

1tan μθ

即当1tan μθ≥

时,增大m ,不能使M 沿地面滑动;若1tan μθ

<时,增大m ,M 会滑动,故D 错误。 故选AB 。

2019年全国中考作文汇编

2019年全国中考作文汇编 1,2013福州中考作文题目: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 2,2013滨州中考作文题目:二选一 作文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2、题材除诗歌外均可,3、字数600字以上。 3,2013青岛中考作文题目:告别与找回二选一:青岛市中考作文题目近年来均是二选一,今年的两个题目分别是“告别”和“找回____”,一个命题作文,一个是半命题作文 4,2013成都中考作文题目:再也没有 作文题目以《再也没有》为关键词进行写作。作文题目大意如下:作文给出的提示是,鲁迅的《社戏》最后一段说:“再也没有吃到像那夜的好豆,再也没有看到像那夜的好戏了。”;另一段提示为:琦君“春酒”最后一段: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5,2013丽水中考作文题目:那一天,我与相遇 要求:(1)在文体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并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2)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3山东德州中考作文题目:窗外有蓝天 台湾歌手齐豫的歌曲《窗外有蓝天》,歌词如下: 如果我的祝福,能够让你不再感到孤独,这属于春天的音符,我最美的祝福,是送给你成长的礼物。如果我的付出,能够让不再傍惶无助,我愿将所有的希望,化成美丽的阳光,照亮你心灵最深处……擦亮你心窗,抹去尘埃,喔,你将会看见——窗外依然有蓝天! 3,2013台州中考作文题目:二选一这就够了或这还不够,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60分)也许你不富有,但你有一个温暖的家,这就够了;也许你不聪惠,但你有一股拼搏的劲儿,这就够了;也许你不出众,但你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这就够了......也许你狠听话,但这可能还不够;也许你

2019年山东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解析

2019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解析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特点解析 在解析作文题目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济南往年的出题: 2018年中考作文“从未止步” 2017中考作文题目“醒来” 2016中考作文题目:“共度好时光”, 2015中考作文题目“那声音常在心田” 2014年济南中考题目“一个夏日的早晨” 往年都是短语形式,短语的提示好处是回给我们一些背景、次数或者频率等提示,但是去年的出题是一个词语,考生看似范围扩大,但是还要细细归类才能写好。 2019年,今年的题目,“走向深处”这是个动补短语,打破了以往的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的形式,可见,教研员在出题上的用心。但是要想写出深意来,还要看考生的扣题和写作的厚度。 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 本次题目可以分开理解: 1、“深处”的“深”字,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 但是这个“深处”: 可以是视觉形象的角度,如:竹林深处、小巷深处、樱花林深处等 也可以是心灵深处、社会深处、艺术深处、诗词深处等。 所以,考生需要把思路打开,虚实结合,领会写作方向。 2、“走向”的理解

可以是指人本身走向可观的视觉空间,然后感受到的情感或领悟。 也可以是灵魂或思想走向抽象概念的世界,然后得到灵魂休憩,或了悟,或欣赏等。 3.“万象归四法”解析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走向深处” 之前我分析过2012至2018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解析的时候,解析过在课堂上讲过的万象归四法。当然不同的老师或学校分类也有所不同,或者按照这个思路,分类很多。有的分为6种、8种、16种等,其实,对于考生来讲,分类越多,越不容易运用和归类。“万象归四”法,是巧夫子网络课堂中,一个学生给我的灵感得得名。那么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如何运用这四个类型实现中考作文的千变万化的无缝链接呢,实现“化万为一”呢?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向有四大类: 1、成长感悟类 2、感恩感动类 3、励志素养类 4、审美感悟类 接下来,我们就用巧夫子的“万象归四”法来进行审题立意构思。 第一种:成长感悟类写法 结构上,可以用对比法来进行展现。 可分成六段: 一、成长感悟类 考生可以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触发思想的领悟或感触,进而体现主旨。比如:走向残荷深处,感受到一股坚韧而不屈的力量,鼓动着我前行……1、开篇点题 2、自然描写,衬托心境

浙江省2018年科学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8 年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学业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 1 . 本卷包括卷Ⅰ(必考部分)和卷Ⅱ(选考部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 卷Ⅰ满分 1 30 分; 卷 Ⅱ 满 分 3 分, 分 C 三组, 每组 2 题, A 组 每 题 8 分, B 组 每 题 10 分,C 组每题12 分,请在每组中任选1 题 作答。 3 .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 1 C - 12 N - 14 O - 16 Na - 23 C l - 35 .5 Ca - 40 4 . 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卷Ⅰ 必考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 选、错选,均不给分) 1 . 近年来, 车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下列车贴中的提示语属于防止因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 B C D 2 . 饥饿的时候, 我们有时会听到肚子咕咕叫; 吃饱的时候, 我们有时感觉很撑。形成饥饿或饱腹感的器官是 A . 大脑 B . 脊髓 C . 胃 D . 小肠 3 . 近年来, 罗汉松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新宠。在移栽罗汉松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存活率, 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 A . 减弱光合作用 B . 抑制呼吸作用 C . 降低蒸腾作用 D . 预防虫害侵袭 4 . 如图是未连接完整的电路, 若要求闭合开关后, 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 灯泡变亮。则下列接法符合要求的是 A .M 接 A , N 接 D B . M 接 B , N 接 C C . M 接 A , N 接 B D . M 接 C , N 接 D 5 .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 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 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 一种简单有机物)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 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 A .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 .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 .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 .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6 . 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 正确的是踿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运动和力》测试题有答案

班别: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巴中)有关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C.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该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2、(菏泽)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3、(湖北)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内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 B.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2~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4~6s内拉力做功16J 4、(江西)如图是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二、填空题 5、(遂宁)运动员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铅球有,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 的作用.落到地面时,会将地面砸出一个坑,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6、(浙江)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轮胎表面有花纹,其目的是; (2)载重汽车的车轮比小汽车的多而且大,其目的是; (3)小车司机和乘客要系好安全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带来的危害。 7、(安顺)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全国中考资料汇编--半命题作文

1.(2018·安徽省中考)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天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已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 (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取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2.(2018·安顺市中考)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和感情等。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3.(2018·巴中市中考)请以“让我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微笑、勤学、他(她、它)……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④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4. (2018?白银市中考)以“唱给的赞歌”为题目作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④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5.(2018?北京市中考)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已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佳作荐评

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佳作荐评【中考真题】 火车与铁轨 铁轨:按照我设计的路径,你会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 火车:按照你设计的路径,我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抒发情感。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自选文体,诗歌不少于16行;(3)字数不少于600;(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文题解读】 这道题是材料作文,选择了一则简短的寓言式材料,通过火车与铁轨的对话来限制考生的立意选择,颇具新意。就材料本身而言,理解的难度也不大。铁轨和火车所说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点“按照”“设计的路径”,只不过是结果不一样:一个是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是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也就是说,这则材料的主要意思是面对“设计的路径”,铁轨和火车有不同的观念。把握了这点,我们便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进行构思与选材。 当然,具体写时,不能写“铁轨”“火车”,我们要将它们具体化。从象征的角度来讲,可以把“铁轨与火车”理解为“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等等,也可以把“铁轨与火车”理解为“规则与自由”“制度与自由”“共性与个性”等等。 就立意角度来讲,既可以从“火车”切入,也可以从“铁轨”切入,还可以从“火车”与“铁轨”的关系这个角度切入。具体从哪个角度切入,关键就在于动笔写作前,要准确地理解“火车”“铁轨”的含义,并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将其具体化、形象化。 【考场佳作一】 飞向远方 ◎绍兴一考生 初三的时候,我离开父母,独自在异乡求学。

每逢佳节,老师总是特别关照我,问问我家人来没来,或是给我点粽子饺子之类的。答案总是没有,家里人都忙工作呢,老师就叹息着说:“唉,有失必有得,现在不在一起,以后会补回来的。” 我点头,说好,没关系,嗯,知道。 辛弃疾有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赋新词强说愁。”是的,我初来异地,写作文总要把“独在异乡为异客”之类的诗词拿来引用一番,仿佛不写异乡就不能写文章了一样。还总是掉书袋,愿意用“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之语,好像那碗兰陵的酒,焚的郁金香都斟给我喝似的。后来,我才知道这诗不是李白思念故土而作,风流名士潇洒得很,怎么有空怀念家乡呢,天下才是家乡啊。 说思乡,其实还真算不上,就是第一次回家的时候有口气梗在胸口,心里不知道哪儿来的委屈,“哇”的一声扑进母亲的怀里哭了好一会儿,哭完又是一条好汉。小表妹从门外探头进来,扑进我怀里叫“姐姐”,我走的时候,她只有一丁点大,现在居然到我腰了,让我好不感叹。 一楼人家种的香椿好几年也不长一寸的,春天摘下嫩叶,给邻居分掉,我回家的时候腌得正入味。姥爷养的黄玉鸟儿拿到他朋友那儿换成了一种翡翠绿的鸟儿,叫的也挺好听。小时候卖三无食品的小摊儿不见了,大约总算挣够了钱就不干了。 什么都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人生一世不过百年,走的路,看的景,都是以前的人和以后的人没走过、没看过的,何必去想什么束缚不束缚的事呢? 如果我是一辆火车,却因铁轨规定了路程,不如将一身铁皮化作铁水,浇成天上飞的大铁鸟儿,飞向远方。 【评点】 文章内容比较新颖,字里行间,除了浓得化不开的情感,还富有诗情画意。无论是叙事,还是绘景,作者以一种淡淡的笔调,轻轻地叙描,从中可以窥见其日渐成长的过程,而诗词名句的巧妙引用,更是增加了文章的底蕴。 【考场佳作二】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科学试卷(有答案)

浙江省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金华卷) 科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8小题,满分为1 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分为卷I(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I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一12 O一1 6 Na一23 5.可能用到的公式:速度:V=s/t 浮力:F=ρ液V排g 卷I 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20小题.共60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0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地球一小时”的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一21:30熄灯一小时。下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做法,不宜提倡的是A.提高森林覆盖率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响应“地球一小时”倡议D.开发新能源 2.2009年5月7日晚上,在杭州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引起社会的反响。三位青年在杭州文二西路上飙车,撞死过斑马线的行人,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是一起由于汽车严重超速行驶造成的交通事故。行驶的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运动,这是因为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汽车受到重力 C.汽车具有内能D.汽车具有惯性 3.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素等七大类,其中的粗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下列食物中古有丰富粗纤维素的是 A.鱼、虾B.鸡蛋、猪肉C.菠菜、芹菜D.牛奶、牛肉 4.下列关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5.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它们相当于一个个微小磁针。实验证明: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它磁场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

【物理】中考物理运动和力试题经典含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运动和力试题经典含解析 一、运动和力 1.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的花纹 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C.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A不符合题意; 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脚和脚垫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B不符合题意; C.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使相互接触的两表面彼此分开,减小摩擦力,C符合题意;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手和瓶盖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D不符合题意;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小明将长方体木块(每个面粗糙程度相同)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如图所示。以下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木块共受到两对平衡力作用 B.木块所受桌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用上述器材可探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受到两对平衡力作用,故A正确; B.木块所受桌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控制木块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使木块平放、侧放、竖放,改变接触面积大小,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积大小关系,故D正确; 【点睛】 3.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将它受到的力全部撤去,它将 A.加速运动B.减速运动C.立即静止D.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 【解析】 【详解】 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将所有外力同时撤去,则物体将不受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自己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 4.如图,小明先后沿杆和绳匀速向上爬,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明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竖直向下 B.小明沿绳匀速向上爬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 C.小明沿绳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沿杆时受到的摩檫力 D.若小明分别沿杆和绳匀速下滑时,小明对绳的压力大于对杆的压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小明沿杆或绳匀速向上爬,他受到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A错误; BC.小明沿杆或绳匀速向上爬,他受到摩擦力与重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等于重

(2020年整理)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大全.doc

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大全 1.XXXX年山东威海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___________的肩膀 2.XXXX年广州中考作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还是依然挂着绿叶的繁枝,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浅黄,或浅绿,或微微露出点粉色…… 请以“又见枝头吐新芽”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体裁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3. XXXX年福建中考作文试题:选题作文(二选一):一、以“滴水之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二、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写一篇议论文。 4. XXXX年温州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下雨天真好 5.XXXX年浙江金华中考作文试题: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 请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⑵字数不少于600;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6. XXXX年湖州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7. XXXX年淄博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___________其实很快乐 8. XXXX年临沂中考作文试题:素质教育要求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我们不

能只从课本上、课堂上学知识,而应该从生活中、社会中广泛的学习知识,应该思考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学院时,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的观点,我们应该从社会中、生活中学习知识,从自然生活中学习(一草一木等),从社会万象(一人一事等)中学习,从人生百态(喜怒哀乐等)中学习,我们应该走近自然,师法自然;走进社会,认识社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3COME文档频道。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无论是学习中,生活中还是社会中,你学习到了什么,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从__________中学习_________》作文要求:1、不得超出所材料所提示的范围;2、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3、不得出现与自己相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9. XXXX年济宁中考作文试题:以“成长的脚印”为话题或题目作文。 9. XXXX年宁波中考作文试题:选题作文(二选一):一、命题作文:“留在心底的风景” 二、以"致XX的一封信"为副标题写一封书信 10. XXXX年枣庄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______在细微处 11. XXXX年四川内江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仰望蓝天 12. XXXX年南通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一道风景线 13. XXXX年绍兴中考作文试题:写一封信,学生要给地震灾区捐款,动员父母多捐钱。 14. XXXX扬州中考作文以"回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2020广东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含范文)

2020广东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含范文)中考作文引佳句巧铺垫让你的中考作文出彩 中考作文在全卷中占据“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决定着语文成绩的优劣。 决定中考作文成绩的因素尽管很多,但从评卷实践来看,影响作文成绩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语言表达”。因为,参加中考的同学毕竟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只要考生认真审清题意,在“中心与材料”、“思路与结构”这两方面,一般是不会出现大问题的,语言表达是打动评卷老师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科学备战中考作文,就要强化文采训练。那么,在短时间内,怎样进行文采训练最有效呢?不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善用修辞,形象描绘 把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画面和形象加以表达,使语言具有画面感、立体感,从而增强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我们先来比较下面一组句子: 1、春天快要来了。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第1句,直接陈述一种现象,让读者知道一个信息。那就是,春天这个季节很快就要到来了。然而,直陈的效果不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审美的效果比较差。 第2句,“盼望着”两个词语叠用,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 “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是把春天拟人化,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这就也让读者似乎看到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段对春花的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春花争荣图。文章是怎样用语言构成这样生动形象画面的呢?分析后,不难发现:先创设一个具体的场面,然后分别描写这一场景中具体的“个体”形象,再进行绘声绘色绘态地描写。绘声,就是使用富有表现力的拟声词。上面文段中,蜜蜂“嗡嗡”的声音。绘色,就是遣色彩于笔端。在作者笔下,桃花像火、杏花像霞、梨花像雪,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面,绘出了生机勃勃的春景。绘态,就是抓住景物或人物具有特征的动作神态。成千成百的蜜蜂“闹着”、大小的蝴蝶翩翩起舞、花丛里的花儿在眨眼。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出了不同的物象,使其姿态万千,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可见,加强绘声绘色绘态的写作训练,可使语言具有画面感、立体感,从而增强文章的语言表现力。 善引佳句增强意蕴 根据作文主旨,按照一定的线索或顺序,考生在作文中,应该学会调动平时积累的佳句,展示自己丰厚的文化积淀,增强语言表达的意蕴,让这些佳句在作文中大放异彩。 先来看下面的文段: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蓝波;是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和风细雨;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柔情朦胧;是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莺啭花香。 这段文字紧紧围绕赞美春天这一中心,灵活运用了诗词中的佳句来描述春天的美景,使读者倍感亲切,如沐春风。 可以像上面文段直接引用诗词中的佳句,也可以间接引用,将自己的创造与佳句结合起来,为表达所用。如: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浙江杭州中考科学真题解析版

2018 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科学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 a N·3H O,该化合物中含有N-等微 粒,已知N为7 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是一种单质 B.1个N-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1个N-共含有35个质子 D.1个N-中共含有35个电子 【答案】C 【解析】N -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不是单质,A 错误; 每个N 原子有 7 个质子,故N -中含有 35 个质子,35 个正电荷,B 错误; 1 个N - 共含有 35 个质子,C 正确; 得到一个电子,含有 36 个电子,D 错误。故选 C。 2.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 n O2)制备K M n O4的工艺中主要涉及下列反 应: ①2M n O2 ?O2 ? 4KOH ?2K2 M n O4 ? 2H 2O ② 2K2 M n O4 ? 2H2O通电2KMnO4 ? 2KOH ?H2 ?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K2M n O4中锰元素显+7价B.K M n O4属于盐类物质

C.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制法中K2M n O4是主要原料 【答案】B 【解析】K2M n O4中锰元素显+6价,A错误; K M n O4属于盐类物质,B正确;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C 错误; K2M n O4在该反应中是中间产物,真正的原料是M n O2、O2和K O H,D错误。故选 B。 3.我国法律规定严禁种植能提取毒品的植物。下列属于此类植物的是()A.大麻B.天麻C.蓖麻D.亚麻 【答案】A 【解析】大麻属于毒品;天麻属于中药;蓖麻可以入药;亚麻属于天然纤维素,可做中药。故选 A。 4.下列广告语中,有明显科学性错误的是() A.本化肥含磷元素,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 B.本洗衣粉含能高效分解油污的蛋白酶,洗涤效果佳 C.本酸奶含乳酸菌,适量饮用有益于人体健康 D.本药品含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性感冒 【答案】B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解析 一、运动和力 1.盐城市区支付宝共享单车几乎遍布了每个小区,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自行车上为了减小摩擦的地方是 A.自行车把手为橡胶材质B.自行车轮胎上刻有凹凸的花纹 C.在自行车轮轴处加润滑油D.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自行车的车把为橡胶材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自行车的轴承中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可以减小摩擦,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2.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与木块M 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 A.两次M所受滑动摩擦力f甲<f乙 B.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乙情况弹簧秤的示数等于f乙 D.小明实验时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触面积大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甲在水平面上移动,乙在斜面上运动,则甲的压力大于乙的压力,所以甲中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乙中受到的摩擦力.所以A错误;

B.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因此B正确; C.在乙中,拉力不仅要克服摩擦力的大小,还要克服重力,所以拉力大小大于摩擦力.所以C错误; D.这两次实验中,控制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D错误. 3.在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某段时间内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D.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大小不变,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作用; 乙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此乙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故D正确. 4.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

历年中考作文题目汇编10篇

历年中考作文题目汇编10篇 一、作文写作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4)不限文体(诗歌除外);(5)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重拾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惊喜,每一次成功都是生命的阳光,那每一次失败呢?14岁的青春让我审思起这个问题。在岁月的冲刷中,我终于明白,在我的生命中,失败就像早晨的落花,回首夕阳,我在生命中重拾那份坚定。 那时一定是冬天了,窗外那如春的花早已凋落。那天我早早地来到教室,那天是月考报分数的一天,那分数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很重要,分数下来了,紧张的心情也放下了,可是拿月考却证明我失败了,我的目标呢?失败了,我的梦想呢?也仿佛跟着失败一同破碎了。坐在教室里,我不想哭,因为我知道最伤心的不是我,而是我的父母,我用我的生命做保证,我不是骗子,只是我的一切诺言都被那糟糕的成绩所否定,我,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你们。 又是一天过去了,甚至我还来不及望一眼手表,我就已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中,电话响了,是父亲打的,我犹豫了,我担心,我担心父亲会失望。“喂…爸,我到家了…月考考的不好…恩…”短短的几句话,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电话那头,我体会到父亲那无奈的心情,我再也忍不住泪水,犹如千军万马般的涌出眼眶。 随后,父亲也到家了,一天的工作,他也已疲惫不堪。他说需要问我借一点点时间,他要带我去一个地方。我的点点头。 15分钟的车程,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大海,伴着夕阳,这里美极了,几只海鸥也在海面上飞翔。我和父亲都只是静望大海,良久,父亲说:“孩子,你看见了嘛?你知道小麻雀和海鸥最大的区别嘛?” 我低下头,没有回答。 “并不是体态上的区别,而是当海浪冲击过来时,海面上的小麻雀总能最先起飞,动作灵敏,而海鸥则笨拙的拍动着双翅,但是最终飞越大海,横跨大洋的,还是海鸥。因为,一次失败下,它们仍能从新开始,两次,三次,一直…” 我看到了,看到了那如雄鹰般的飞翔,父亲,谢谢你,我知道,你要告诉我,失败下,自己要重拾一份坚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总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想海鸥一样飞越大海,横跨大洋。 踏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拾起一瓣落花,我仍然可以嗅到春的希望。失败伴随着成功走在我的生命中,朝花夕拾,在失败时,我仍然可以携一份坚定,用坚定接受失败、体会失败、感悟失败…我要感谢父亲,我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就像我生命里的落花,虽感伤,但回首夕阳时,我学会:坚定。 【解析】

中考作文真题全面解析

中考作文真题全面解析 1.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懂得了感恩。亲爱的同学,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动吗?如果你曾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祝福,一句劝勉,如果你曾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颗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动于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落叶归根,那么请拿起你的笔,去记录你的情感历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美。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学校、老稀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2005年湖北武汉市中考试题) 2.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剖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清楚,600字左右。 (2005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 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绝大多数都把“切题”“扣题”摆在了

最前头。有许多省市如北京、黑龙江、河北、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的首要标准。切合题意,你的文章才是合格的,才有可能跻身优秀之列。 1.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住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我们将独词式话题扩展成短语并以此作为写作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比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有同学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地围绕题目展开。 二是下笔扣题打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描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间。比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一文,以参加“和谐”为主题的画展为内容,描述了“我”精心准备的三幅画:“婴儿哺乳图”、“泪眼蒙胧图”、“夕阳

2019年浙江省杭州中考科学试卷(含答案)

2019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 科学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评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来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5.如需画图作答,必质用黑色字造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132Ca:40Cu:94)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的”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是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2.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B.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 C.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料 D.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 3.繁殖季节,豌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雄蕊的柱头上 一过程称为

A.自花传粉 B.异花传粉C,人工授粉 D.风力传粉 4.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A.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暂时贮存食物 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 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 D.胃壁分泌的硝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分解食物中的脂肪 5.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A.1250帕 B.2500帕 C.5000帕 D.12500帕 6.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B.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C.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D.嘴型厚短的鸟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7.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 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 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 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 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 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 8.如图是人体内血液离开左心室,经消化器官再回到左心房的循环示 意图,箭头表示学管内血液流动方向。血液重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 血管是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丙 9.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五)28运动和力之体育运动专题

运动和力之体育运动专题 1.(2019盐城,13)4月28日,马龙夺得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成为54年来获得三连冠的第一人。决赛中,马龙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这一现象表明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_______,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球离开球拍后,由于__________仍向前运动。 2.(2019辽阳,9)如图是棒球比赛时,向斜上方击球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击球的一瞬间,棒对球的力大于球对棒的力 B.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球上升到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因为重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3.(2019巴中,23)巴中市中学生足球比赛中,守门员用头将足球顶出球门后,足球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足球具有,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4.(2019宁夏,13)如图8所示,冰壶比赛时.运动员穿的两只鞋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蹬冰脚的鞋底用橡胶制成的道理是:________;若5s内冰壶向前滑行了3m,此过程中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5.(2019兰州,20)足球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排球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这些实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如图所示,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车内的人会向前“冲”,这是由于车内的人具有。因此,为防止不必要伤害事故的发生,在乘车时司机和乘客一定都要系好安全带。

6.(2019荆门,20)平衡车在当今是非常时尚的交通工具,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下列关于平衡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平衡车踏板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可以增大踏板与脚之间的摩擦力 B.平衡车车轮做的比较宽厚,可以减小车轮与地面之间的压强 C.平衡车加速上坡时,动能和机械能都增大了 D.人站在车上匀速行驶时,人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7.(2019咸宁,17)如图所示,玩滑板是青少年比较喜欢的一种运动。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人和滑板滑行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滑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和滑板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2019潍坊,9)2019年4月28日,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结束,中国乒乓球队时隔八年再度包揽单项赛全部五枚金牌。如图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乒乓球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击球时,球和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 C.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D.球被水平击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立即竖直下落 9.(2019泰安,7)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对应的说明正确的是

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汇总

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汇总 一、作文写作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相信自己,也许你会输掉一场本来可以赢的比赛;相信自己,也许你会获得以为无法获得的成绩。在人生的赛场上,是否应当拼尽全力去展示、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呢? 请以“相信自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答案】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你虽然是一条小溪,却养育了一池的精灵灌溉了一方的沃野。 你虽然是一滴水珠,却折射出了太阳七彩的光芒,让人们看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颜色。 不管如何渺小,你依然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谱写生命的童话,创造这大千世界的奇迹,其实,你就是一道风景。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有它的清韵,白雪也自有它的风采。杨柳之婀娜,翠竹之秀丽,兰草之清幽,青松之壮美,任何事物都在大自然中展示着自己的个性,不是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各有自己的锋芒。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牡丹雍容,荷花冰清,菊花傲骨,兰花素雅,北国万里雪飘,江南草长莺飞,塞外驼铃声声,水乡牧笛袅袅。你能说泰山不如峨眉,牡丹胜过兰花,北国不比江南?它们各有千秋。你芙蓉如画柳如眉,我满屋诗书自开颜,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有驰骋政坛跃马商场万丈豪情,我有小桥流水清泉明月淡泊心境。 我们无需藏在阴暗的角落,独享那份寂静,我们头顶的是同一片蓝天,脚踩的是同一方土地;我们不要总是把自己忘记,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我们不能总是极力推崇别人,而努力贬低自己,不要忘记,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相信自己,不是不听别人劝告的我行我素,相信自己,是你乘风破浪的勇气,是你傲霜凌雪的意志,是你绽放生命之花的土壤,是你勇往直前的信念。相信自己,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使可能变为现实。 朋友,相信自己吧!即使古代窑里烧制的规格相同的陶俑,也一定要认为自己是最独特出色的一个。 朋友,相信自己吧!别人是座山,你也是座山,巍峨屹立,峰也一样挺拔雄健。 朋友,相信自己吧!即使站在高楼上看风景,也一定要坚信,风景也自然看着你。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解析】 【详解】 “相信自己”就是要有自信的意思。坚信自己的价值、力量和进取的勇气,百折不挠的走向胜利。有了自信,人才会冷静地面对挫折困难;有了自信,人才有足够的勇气克服障碍,克服胆怯;有了自信,人才会虚心讨教、诚恳学习、扬长避短;有了自信,人才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走向成功。可以说,“相信自己”是一切成功的基础。这篇命题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