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浅谈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浅谈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浅谈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浅谈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与生态环境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中国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其中就出现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的严重不足的弊端。尤其是在房地产方面的发展,其增长速度过快,已成为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建筑形式也理所当然的发生了变化,将传统的耗材耗能型建筑转向节能环保型建筑。这样,绿色建筑就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经济的迅猛增长,发展与环境矛盾的问题越来越尖锐,使人类不得不面对。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生物资源退化、贫困、疾病等一系列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一重要论题。人类正在探索“只有一个地球”的生态健康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人类对发展的认识进步深化的重要标志。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不损害未来一代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前一代人的需求”。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发展,既要是经济得到发展,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这样才能让子孙后代能够持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同时要求在保持自然资源和环境永久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组成部分”。

二、绿色建筑的概念

为应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些专家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以基本不触动自然环境平衡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

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它既适应地方生态又不破坏地方生态,具有节约土地、节约水源和能源、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等优点。实现无垃圾无污染、高效节能、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这种建筑有利于小环境和大环境的保护,而且其所形成的作用对人类的健康生活有很大益处。它所考虑的不仅是指单体建筑的生态平衡、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更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7年来江苏城市可持续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特别是最近三年,苏州市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排名逐年上升,2009年,成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第一的城市;南京和无锡紧跟苏州后面,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苏州、南京、无锡三市2003年至2009年的7年中城市可持续发展度稳居全省前三位,南通与常州已连续三年位列第四和第五。 此外,报告对2009年江苏县级市可持续发展作出综合评价。全省27个县级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排序依次为:昆山、张家港、太仓、江阴、吴江、海门、常熟、邳州、江都、新沂、通州、高邮、东台、泰兴、大丰、启东、如皋、扬中、金坛、宜兴、仪征、姜堰、靖江、兴化、溧阳、句容、丹阳。 江苏城市发展报告日前出炉,按照“可持续发展度”的总体排名,苏州、南京、无锡位列前三。据悉,每年一份的“城市发展报告”由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编撰,今年已是第七份,而苏州已经四次排名第一,今年也是我市获得2006年度总体排名第一后再登榜首。 报告显示,2009年江苏13个省辖市“可持续发展度”总体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镇江、扬州、连云港、徐州、盐城、泰州、淮安、宿迁。 在两大分项指标中,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包括经济规模、人口素质、居民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环境质量等,苏州排在第一名,第二名是无锡,常州第三。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经济发展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社会保障能力、环境治理能力等,排在第一名的是南通,苏州列第四名。 2010江苏城市发展报告昨日出炉,就“可持续发展度”的总体排名而言,苏州、南京、无锡位列前三,南京从上一年度老大的位置被挤到了老二。据悉,每年一份的“城市发展报告”由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编撰,今年已是第七份。 报告显示,2009年江苏13个省辖市“可持续发展度”前五名是: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镇江、扬州、连云港、徐州、盐城、泰州、淮安、宿迁。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认为,这其中包含了人口、环境、资源、社会等要素的协调发展,它不仅取决于资源、环境的诸多支撑条件,如城市原有资源、地理和人文环境、创造和集聚资本的能力等,更取决于城市人力资源的质量、经济结构合理性、经济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的优劣、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指标。 在两大分项指标中,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包括经济规模、人口素质、居民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环境质量等,排在第一名的是苏州、第二名是无锡,常州第三,综合排名第二的南京则退居第四名。

论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论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论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文化等的不断发展,对于环境的发展要求也是逐渐的提高,这也是绿色建筑近年来不断兴起的原因所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逐渐的深入到现代人的心中。本文就绿色建筑的特点,优势以及必要性做以简要的介绍,并对如何发展绿色建筑的方法加以探讨,分析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实施策略 引言 所谓绿色建筑,是在指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绿色建筑实施的必要性 a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我们为什么需要发展并推广绿色建筑呢? 最简单的回答是由于传统建筑并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举例来说: A 清理原本自然状况下的土地会造成野生生物的消亡。 B建筑的生产,制造,运输等都会造成水,和空气的污染,而它们释放的有害气体会加剧大气的破坏或加剧温室效应。 目前的传统建筑消耗了太多的能源,制造了太多的垃圾和污染。如果放任自流,我们的环境和经济都将遭受极大的破坏。 经调查研究,在美国,传统建筑的生产,建造,运输占据和消耗的能源比例如下:

消耗了14%的可饮用水。 释放了30%的垃圾及污染。 二氧化碳释放量占38% 使用了40%的原材料 消耗了39%的能源。 消耗了72%的电能 在中国,由于建设量更高,这个比例还要更加巨大。 这样大量的消耗和污染,其实是以透支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 数据表明,绿色建筑总体来说可以减少13%的维护费用,节省26%的能源消耗,还可以获得更高的使用满意度,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所以,尽管可能由于设备,研究等会增加前期的投资,绿色建筑在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中还是具有重大优势的。 b.绿色建筑可以为人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居住,生活环境。 建筑师人类生活,工作,娱乐的主要场所。据调查显示,现代社会人有90%的时间实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的好坏于是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品质及健康至关重要的因素。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可以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自然是人类的幸运,但这种违背气候环境的高能耗建筑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能源代价,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居者与自然环境人为地分离。为了克服现行建筑模式对人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注重地区气候与建筑的关系,并将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作为绿色建筑的一项基本方法,这是一种按人体的舒适要求和气候条件来进行建筑设计的系统方法,即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运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事实上,人类对于环境的舒适、健康需求,常常无需现行空调设备也能得到满足,如:我国陕北的窑洞在- 20 ℃左右的气候下,其室内被大地包围着,仍保持着15 ℃上下的舒适室温;还有西双版纳干阑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一)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一) 摘要:阐述了生态建筑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及重要性,讲述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准则,呼唤建筑设计师关注生态建筑设计。关键词:生态原则;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 1 概述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休戚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这就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

持续发展的环境的理论。生态建筑是21 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2 生态建筑设计准则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仅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的配合,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学科的通力 协作才能得以实现。这 其中建筑师起着统领作用,建筑师必须以生态的观念、整合的观念,从整体上进行构思。 恩格斯指出:“自然的历史和人的历史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在关注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尊重自然规律,绝不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这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在建筑行业里,我们相应地提出并推行发展绿色建筑,为保护环境人类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而努力。本文对绿色建筑的含义,发展史,现状及具体实例进行了阐述,体现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希望大家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增强意识,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的含义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源、材料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就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绿色建筑沉成为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绿色建筑发展史(重点中国)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巢(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近代以来,虽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但是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层出不穷的自然灾害等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成为成为人们的共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绿色建筑也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国际上开始了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而中国自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相继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2008年3月,成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对外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名义开展工作。2009年8月27日,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2009年11月底,在积极迎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我国政府做出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2009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成立,协助地方政府和业主方申请绿色建筑标识。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

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令狐采学 公司可持续发展,是指公司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公司市场地位,又要保持公司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所以为保证我公司未来的良好持续发展,应该从公司内部入手,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对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力资源、经营模式、公司文化、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建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能够建立合理、完善的发展战略,以下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报告: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公司面对着变化迅速的环境很难适应,如何使公司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引起公司的重视。而这就是各公司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持续性发展问题。就理论而言,可持续发展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它的基本理论是强调信息管理、客户管理、人员管理、公司内部管理、市场管理以及各

方面人员相互之间的沟通,要求建立网络式、多元化的发展计划,要有前瞻性。 二、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建立全面的公司可持续发展计划,首先要分析公司某些要素的增长与公司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公司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公司整体上转化资源、增加价值的能力的提高,这种能力的提高,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实际中较为常见的,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是按照“调整”的方式实现的。在调整过程中,公司的资源、工艺、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变化,都是以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公司的未来利益最大化为指导的。公司可持续性发展应是“渐进式”的改革战略,而且这种“渐进式”的战略在目前公司中有其现实的接受性、操作性。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应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并涉及到公司的方方面面,下面就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简述: (一)创新与文化创新是公司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基本驱动力。在管理、市场、组织上的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推动力和成果标志。技术创新是公司的核心任务,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保障和服务。创新是不断否定现有事物的前进脚步,而文化则是对过去和现有的积淀和固化。正确处理好创新与文化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继承和发扬、传统与新生、守持与变革的关系,防止邯郸学步或新陈代谢掌握不当,出现组织混乱和机能失调现象,甚至引发一些危机,威胁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在公司哲

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措施

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措施 将生态设计融入至建筑空间当中,使得建筑空间具备水循环、供热制冷以及照明灯功能,并且对室内空间进行有效的艺术渲染。由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人类对于自然环境有着极高的依赖性。人类在建筑环境中可以享受到生态设计带来的供热制冷、照明等功能是极为有益的。此外,生态建筑可带来最为真实、自然的生态氛围,并会增添城市景观,使其成为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组成部分。 节约能源,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我国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所以将生态设计融入至建筑工程设计当中可以有效的将能源消耗降低。其中,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来增加冬季进入室内的光照,减少夏季进入室内的光照,从而有效的营造出冬暖夏凉的室内环境,对于降低能耗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 有利于形成建筑的地区性特色 建筑工程需要建造在自然环境之中,建筑的地方性特色应与生态设计理念相契合。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地域特色,例如,气候、地形以及环境等因素来考虑生态建筑整体的结构布局、建筑材料以及装饰等,从而将生态建筑与地域特点相融合,使其生态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生态建筑的实例介绍

细致分析某生态建筑的生态性进行。例如,某项目大楼地处我国南方,其由著名的设计师进行设计,并获得了相关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的认证。图1某生态建筑该大楼的生态性可以从方面得到体现:①空调系统。采用当今较为成为的冰蓄冷系统来为大楼中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主要原理:在夜间电力负荷较低的时间里,通过电制冷机来完成冰的制备作为冷量来储存,随后在白天电价高的时间段里释放所储存的冷量,降低空调负荷,降低大楼的用电成本;②太阳能的利用。设计人员将一定数量的单晶硅太能能光伏发电板设置在大楼屋顶中,由于该项目所在区域具有丰富的日照量,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其中,太阳能光伏板可以产出该大楼消耗电能总量的10%左右,并且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保证大楼所需要使用的热水;③电气系统。该大楼的光照主要通过自然采光方式来完成,并且室内光照度可以相应探测器进行检测,以便有效的控制灯光开启。其中,数字式可调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每个灯具均可完成调光控制任务,极大的提升智能照明系统的灵活性,对于能耗的降低大有帮助;④水资源利用方面。如果景观水池中的水平保持正常状态,则在两级湿地处理后,中水可以有效的补充景观水池中的水量,并可用作绿化以及道路浇洒。此外,降雨时停止补充中水,屋面雨水可由景观水池进行收集,地面雨水由地下雨水池进行收集,随后为避免雨水径流污染,需要对雨水进行渗蓄处理。该雨水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并实现污水的整体处理。 推动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发表时间:2012-12-06T08:37:49.9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7月Under供稿作者:罗炳华 [导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 罗炳华广东省佛山528000 摘要: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人类社会的指导思想。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成为建筑设计师所要面临的新挑战,也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进而重点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体现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已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在1981年最先对其提出准确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模式,是人类文明史上有一次质的飞跃。其本质是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作为新时代发展的根本理念,已经融入了现今各行各业,建筑设计也不例外。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首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逐年增长,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来自经济的发展与资源消耗同比上升方面的压力巨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地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建立健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坚持控制人口增长、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方针,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大力开发新科技、新能源、新技术,从根本上控制好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关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的经济增长方式。 其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把生态、协调、可持续等概念引入到农村各产业、乡镇经济与社会。从全局、长远方面考虑,做出整体协调性的重大调整。 二、建筑设计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从线性设计到整体设计的原则。相对于以为所遵循的线性设计来讲,整体设计就是要建造整体关联的生态,在设计中将自然与社会环境考虑进行,树立起能用消耗低、用途广、资源利用率高及资源可循环的设计理念,致力于创造一个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2、从灰色设计到绿色设计的原则。绿色设计是转变传统的灰色钢筋混凝土设计理念,摒弃以为盲目最求高水平的设计手法,强调高水平与合理技术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体现出人们生活对生命本能的向往。它遵循的是最少利用资源、最大结合环境,尊重自然的准则,创建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一特色的绿色建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旧城区面临着改造的局面,建筑设计师在对此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通过树立修缮和再利用的设计理念来对维持有价值的城市建筑结构的活力,比如对废弃的工业厂房进行开拓利用,建设新式工业园区、绿地等来改善环境,调整土地的利用率。 3、从普适设计到地方设计的原则。传统的普适设计主要特征是千篇一律的方形建筑、玻璃幕墙等。建筑设计师应结合地方特色进行设计工作,将自然条件最大化利用,用建筑的形式来展现当地的文化和特色;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尽可能的降低能源消耗,而且还能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1、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内部功能设计中的体现。建筑是人们营造的生活、工作空间,它是随着时间的因素而动态发展的,当今许多建筑的材料还足以维持其使用,但其功能已不再适用,经常被改造或者搁置,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对建筑内部功能进行设计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其能够较长时间满足功能的需求。首先,在建筑设计时应强调整体设计的意识。众所周知,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往往今日的精心设计换来的却是明日的不适用性,建筑设计师应注重设计的长远性,最大程度上把握住全局的整体设计。其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对于结构体系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比如大跨度预应力复合楼板等,尽可能的利用最少的的结构体系来支撑起最大的空间,为将来的功能变化提供有利帮助。还有,在建筑体形的设计时,应遵循简单、节约的原则,比如设计门窗位置时应尽可能考虑到满足多种室内布置要求,避免过大的改动。 2、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与环境协调中的体现。当今,建筑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处理好持久性发展与“破坏性建设”之间的矛盾。我们都知道,在建筑规模的无限扩大的同时伴随着的是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能源消耗的急剧增强,这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那么,如何贯彻好建筑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呢?这就要求建筑本身是适应地方生态的。古时人们就会利用房屋的构造进行节能,建筑冬暖夏凉的舒适住宅,如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北方的四合院建筑,都是设计者利用构造很好的与当地的居住环境相融合,形成舒适安全的居住条件,例如将吊顶设计成折线形,根据物理的光学原理利用其反光,使房间充分地利用太阳光以达到节能的作用。古时民居在环境那么恶劣的情况下,尚能有如此诸多创意,更何况具有高科技、高水平的现代社会,我们应充分利用好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创造出一个宜人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为此,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重建筑节能。加强推广使用高效、绝热、节能的建筑材料。现在外墙维护节能材料多通过材料的中空,涂抹保温砂浆和一些隔热保温屋面等手段完成,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能力。又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设置高效热反射材料,尽可能的将高热能的红外射线反射出去,从而保证建筑物起到保温隔热的效用。 (2)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充分利用好太阳光能,通过高科技材料将光能吸收、储存用作照明、采暖等;利用空气流动产生的低气压来实现制冷的效用等,尽可能的避免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等对能源、环境有害的设备。例如被动太阳能恒温式住宅就是以建筑本身为太阳能收集器,从而达到室内取暖、制冷目的。 (3)节约用水。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可在建筑内设置污水净化循环系统来对生活污水进行多次利用。 (4)通过绿化建筑来净化空气,采用新技术来回收废品,维护生态平衡。可在屋面、墙面、窗台等处种植花草、蔬菜、水果,加强建筑的绿色效果。采用废品加工技术和设备,将生活垃圾中有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做到垃圾无害化和再生资源化。

《2017蒙牛可持续发展报告》

蒙牛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对标联合国2030目标7月11日,蒙牛集团在港发布《2017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对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围绕“营养健康、成长共赢、环境友好、扶贫攻坚”四个方面,介绍了蒙牛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现状及未来目标。 这是中国乳企首次将SDGs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把ESG管理(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切实融入企业运营管理,自上而下,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行可持续

发展管理思路,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乳业指明发展方向,驱动行业在实现市场增长、品质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同时,更多思考如何实现包容性、协同性与可持续,打造中国乳业未来竞争力。 报告围绕“营养健康、成长共赢、环境友好、扶贫攻坚”四个方面,介绍了蒙牛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的成绩。 首先是打造“营养健康”的蒙牛。本着“以消费者为中心,成为创新引领的百年营养健康食品公司”的愿景,蒙牛以“更高的品质”为目标,通过质量安全、新品研发与创新、多元渠道拓展等策略,在食品安全、应用升级、服务创新、健康福祉四个层面持续着力,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中,蒙牛有26家工厂通过审查,是乳制品行业中通过数量最多的企业。此外,蒙牛还获得了2017年INTERBRAND最佳中国品牌、BRANDz TM等最具价值中国品牌二十强等众多荣誉。

其次是打造“成长共赢”的蒙牛。以“更好的增长”为目标,蒙牛建立稳健有效的内控机制,调动各方资源,深耕海外布局,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对内,蒙牛同样立足成长与共赢,保障员工权益,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员工幸福计划”强化供应链系统集中管理,带动供应链履责,打造安全、绿色、高品质的责任供应链。 第三是打造“环境友好”的蒙牛。以追求“更绿色的发展”为目标,在生产过程中,蒙牛通过水资源管理、能源管理、碳足迹、动物服务、排放物管理五大层面获得巨大的成果,成为乳业绿色发展的典范。以水资源管理为例,蒙牛通过在全国工厂推广实施3U水资源管理策略(节约使用saveUse、循环使用recycleUse、共同使用commonUse),全国各工厂每年自主制定40余项节水措施,持续加大水资源管理投入,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节水量49.84万吨,相当于约1.2万人一年的用水量,中水回用率9.85%,单吨产品水耗降低2.05%,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行为了。建筑业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然而建筑的发展过程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是最主要是资源消费者和环境污染者。本文通过对环境和建筑的现状分析,指出了绿色建筑是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共建绿色建筑,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关键词:环境;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科学地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育、当代发展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现状分析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亿万年来与人类的发展形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对这一生存环境的至今人类人在不断的认识和调整中。长时期的农耕历史,人类与环境关系相对和谐,居住因地制宜,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特别是近代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显现,地球环境难以为继。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 %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全球一半的固体垃圾由建筑物产生。中国每年开发70万公顷土地用来建筑,许多森林和农田正被开发项目占用。整个欧洲所消耗的能源大约有一半用于建筑的运行,而这些能源主要来自于日益减少的不再生的能源如:石油。而且,石油转换成能源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制造过程还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废弃物,俗称建筑垃圾,美国环保署对建筑废弃物定义为“在建筑物新建、扩建和拆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筑废弃物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正严重污染着地球,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建筑废弃物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如今尤其近30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更新快速,每年新建筑的建筑面积大20多亿m2,建设的规模迅速扩大,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也高速增长。据报道,我国建筑的“寿命”不长,上世纪的80、90年代的的房子寿命只有30年左右,而欧美国家的建筑寿命长达百年。相比之下,我国的建筑污染也就更为严重了。如今我们的房子拆迁不多,技术还是采用古老的办法,没有考虑到拆卡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据相关的报道,2005年后,我国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超过4亿t/年。建筑废弃物的总量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总之中国已经成为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要减少污染,就得增长建筑的寿命,打造百年建筑。与建筑有关的无然类型还有很多:光污染、空气污染、热力污染等。目前我们国内大多数的建筑可能是为了美观或阴人注目,建筑的外形都喜欢采用整体玻璃和便面折光性很强的材料。因此当遇到阳光时就会反射很强的光,影响到人们的视觉和生活,如给行车驾驶带来困难,甚至引起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建筑的过程中还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另外由于高层建筑集中带还存在着“热岛效应”,如空调机的散热引发的一系列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等等。令人堪忧的是,不仅处于建筑中的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就连整个城市,甚至于人类自身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如今的消费水平继续发展,人类将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这些严峻的现实呼唤绿色建筑。因此我们必须而且坚持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包括由建材生产到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等一系列过程,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废弃物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建造可持续建筑的前提。我国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节约资源更为紧迫和重要。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并且必须认识到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对于 我们的建筑要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二、绿色建筑三、可持续能源规划可持续能源规划的关键是理性的取得能源利用效率低和可在生能源使用间的动态平衡,使城市发展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影响最小,与《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全是一致。中国政府

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

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 摘要:介绍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现状,解析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发展趋势,指出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主要包括精神层面上的生态设计意识、物质层面上环保材料的使用、技木层面上的设计基本措施,并需要这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墙体自保温中空遮阳玻璃可持续性环境保护 1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现状 可持续性建筑和可持续性发展一样,许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可持续性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建筑业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建筑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可持续性建筑的主要问题往往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观念。当前的一些经济政策也不利于可持续性建筑的推行,必须通过建立环境评估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重新思考很多过去习以为常的东西,重新审视某些传统的价值观念, 只有这样我国的建筑业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任何建筑物都是消耗大量能源和材料的产物,而且在其使用过程中还将继续不断地消耗能源与材料。我们需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新认识建筑,实现对建筑的“再认识”,减少建筑物对大自然的伤害和不良影响。 2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可持续性建筑的基本技术原则——“整体适用性”。建筑是一个动态非线性的“大系统”,可持续性建筑应强调系统集成。城市地区可以比非城市地区多使用更为高层次的技术,农村地区更可以结合生态村、生态庭院的建设来实施可持续性建筑。从建筑类型讲,奢侈类建筑可相应采用中、高技术来实现可持续性建筑,其运用的一些技术可以和西方可持续性建筑看齐。非奢侈类建筑可以通过中、低技术措施实现其可持续性,但是可持续性建筑标准不可降低。 3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探索 3.1 精神层面上的设计 在精神层面上,除注重对空间布局等的感受,生态环境也是一种人类意识的精神平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该建立在人类的自然观等发生了根本变化的基础之上。在建筑外环境创造中,尽管环境生态设计把“改善人居条件,提供更舒适优美的环境”作为目标;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它同时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和形式美法则的前提下,倡导适度消费思想,运用科技手段改造自然,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无原则地为满足某一方面的需求去破坏环境。应充分考

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80年代中期,河南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开发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乡村旅游区,但是,与国内其他大城市郊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相似,河南的乡村旅游也呈现明显的初级化特征。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解剖河南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策略的管窥之见,以期为提升我国乡村旅游档次提供借鉴。 一、河南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分析 1、农业资源丰富,民俗风情多姿多彩 河南省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形大致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含盆地)三大类型。复杂的地形条件、明显的过渡性气候,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江河水系的流经,使全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类型及景观区域组合。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盛产苹果、梨、桃、枣、葡萄、樱桃等多种温带水果和各种蔬菜及花卉,形成了各种生产示范基地。河南农业文化不仅地域特色明显,风格各异,而且乡土气息浓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习俗,对城市旅游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2、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广阔

乡村旅游具有邻近城市,回归自然,交通便利,费用较低等特点,已成为城镇居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度假的首选项目。据从1994年开始的国内旅游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城镇居民一日游和2-3日游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短期出游已超过55%,他们出游的目的是到周边景区和乡村观光休闲。近年来河南经济发展保持了高于全国水平的增长速度。2004年末,河南省全省总人口9717万人。生产总值8815.0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071.8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在第19位。 乡村旅游的客源目标市场在城市。河南省有大中城市15个,2004年河南省城镇人口2809万人,占总人口的28.9%;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4.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294.2元。 [2]由此可见,河南省的大中城市已具备良好的出游条件。这为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乡村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 3、区位优势明显,陆空交通便利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连南贯北、承东启西,是中国内陆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428公里,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从中国江苏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港的亚欧大陆桥横穿全省。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达5.5万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河南境内段已修通600公里。河南现有飞行航线46条,郑州、洛阳、南阳3个机

绿色建筑发展(1)

绿色建筑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 2l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来说亦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个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不但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soleri)把生态学(eco1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新理念。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是难以为继的。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20世纪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英、法、德、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同时,因为建筑物密闭性提升后,室内环境问题逐渐凸现,很多办公楼存有严重的建筑病综合症(sbs),影响楼内

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1我国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性问题 1)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待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 已经宣传了很多年,不过,在实际行动中,很多情况下可持续发展仅 仅一声响亮的口号。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仍然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线,造成华而不实的建筑工程数不胜数,导致建筑物的毒性逐步 吞噬了居住者的健康,也加重了自然环境的压力。我国建筑缺乏生态 因素的重要原因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响亮,光说不练,所以,通过 建筑设计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落实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 2)建筑物的整体性意识有待增强。建筑物既是单独个体,也与其他 建筑物之间存有整体性联系,建筑物的整体性意识能够全方位评价建 筑物的周围环境和能源。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对建筑之间的整体性 关联缺乏重视。建筑物的整体性意识薄弱是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中的一 个重大问题。建筑物孤立,评价单一,导致人与自然很难连接,建立 综合的生态观点也存有很大的困难,由此可见,将生态策略是计划的 重要方法就是建筑物的整体意识。 3)建筑物的实际功能意识有待增强。我国建筑设计存有一个通病, 那就是建筑设计过于形式化,建筑物华而不实。当前国际上的建筑风 格都趋向于简约风格,而中国建筑背道而驰。生态策略对环境保护有 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重视建筑的实际功能是尤 为重要的,我国对建筑物的实际功能意识还有待增强。对建筑各个方 面的实质性功能考察我国实现生态建筑的重要因素,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2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策略的措施 2.1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要求设计师将生态策略积极 有效地应用到建筑设计过程中,达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的目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在持续的实践之中实行落实,参与生态建筑的

可持续发展报告第一章综述

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 第一章综述 第一节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就全球而言,中国同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即:“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的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和跨越国界的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公平,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的重要性的。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再者,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联合国文件UNEP/,AnnexⅡ,1989)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和贫穷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好势头。因此,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的落后的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现阶段,要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