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井开采工作面通风

深井开采工作面通风

深井开采工作面通风
深井开采工作面通风

深井开采工作面通风与降温技术研究

摘要:对国内外深热矿井掘进工作面通风与降温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结合冬瓜山铜矿的具体开采条件,确定了掘进工作面强化通风与降温实施方案。

关键词:深并开采;掘进工作面;强化通风;降温

Abstract:The deep hot shaft driving place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technique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searched and analysed theoretically.Enforced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plan for driving place were confirm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mining condition of Donguashan Copper Mine.Key words:deep shaft mining;driving place;enforced ventilation;cooling

1概述

冬瓜山铜矿床是我国有色金属矿山首例埋藏深度超过千米,且矿体均赋存于热害区的特大型高硫铜矿床。矿区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年平均气温27.4℃,最高气温达40.2℃。冬瓜山铜矿特殊的开采条件(深井、高温、高硫矿床)决定了设计的井下通风系统除了要满足向井下供给足够的新鲜风流、有效地排出炮烟和粉尘外,还要排出井下各种热源放出的热量,从而保证井下采矿生产达到安全规程的要求,为井下作业人员创造一个比较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因此。必须重视冬瓜山井下的通风问题,以确保冬瓜山铜矿能够顺利实现投产、达产的生产目标。冬瓜山铜矿床的开拓系统已经基本形成。包括冬主井(书5,6m)、冬副井(66。5m)、专用进风井(书6。9m)、冬辅助井(巾4.5m)、大团山副井(巾5.6m)及冬瓜山专用回风井(巾7.4m)等共六条竖井以及主斜坡道(…670875m)和一875m主运输水平的环形运输巷,采区包括一670、一730、一790、一850m中段和一875m运输水平,各中段之间通过斜坡道联络。目前三条主要回风巷中一790m总回风巷和一850m l。总回风巷已经投入使用,850m 2+总回风巷及部分采区回风联络巷正在施工。根据矿体赋存条件。采用大直径垂直深孔落矿以及上向中深孑L落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的采矿方法段计年产量330万t。根据攻关“深井高温高应力矿床采矿方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冬瓜山铜矿床沿走向划分盘区,宽度lOOm,盘区长度为矿体水平厚度。盘区之间暂留隔离矿柱(宽18m),采场方向沿矿体走向.长度为78m(尾砂充填采场)或82m(胶结充填采场),宽度18m,采用“隔一采一”的匿采顺序,鄹先采矿房,圜采结束后照蔽结充填,再采矿校,回采结束后用尾砂充填。

2局部通风方案的确定

2.1掘进巷遭的基本参数和作韭条体

(1)掘进巷道的断面形状为三心拱形(墙高3.0m,拱高1.0m),断殛蘧积27。24m2,最大长度100m,宽度7.2m,坡度

(2)一次爆破的最大装药量154kg;采用乳化油炸药,爆破后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量《80L/kg。

(3)采用的柴油铲运视的最大宽度为2.05m.功率为112kW:采用的电动凿岩台车的功率为60kW,其最大宽度为1.9m。

(4)避免爆破过程中“飞石”打坏局扇通风风筒的安全距离为15m。

(5)每个循环遴尺为2.5~3。Om。

2.2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的确定

(1)按排炮烟的要求,计算工作面所需的风量。壶予所握进巷道豹长度不大。所以采用单一鹾入式局扇通风的通风方式。单一压入式通风的掘进工作面所需的风量按下式计算:◇=型%/X.Lo.S~一E式中:p——工作面所需的风量,m3/s;

£——专门排炮烟通风的时间。s:规程觏定为30分钟,即为l 800秒:A——一次爆破的

炸药量,为154kg;毛。厂一巷道长度,为安全起觅按lOOm计纂;S——巷道断面积,为27.24m2。将有关数据代人后,得到Q=揣"V/1—54xlOOx—27.24=6。84m3/s故按排炮烟的要求计算得出工作面需风量为6.84m3/s。

(2)按排尘风速的要求,计算工作所霉风量,计算公式如下:

Q=V·S

式中:y——排尘风速,规稷规定为0。25m/s:.s——巷道的断面积,为27.24m2。

将已知数据代入后得:Q=O.250x27。24=6。8 1mTs故按排尘风速的要求,计算得工作面所需风量为6.81m3/s。

(3)按柴油铲运机的功率要求。计算工作面的需风量。按规程规定,以同时作业的柴油铲运机每马力功率每分铮供风量3m3为依据进行计算。由予柴油铲运机的功率为112kW,故此项计算风缝为:Q=112x罂x3=7.61m3/s。,oU在以上三种计算风量方法所得结果中。以按柴油铲运机功率计算得出的风量为最大,故以此风量Q=7。61m3/s为工作蕊所需的风璧。2.3风筒的类型选择和直径确定鉴于巷通掘进过程中.一次爆破的炸药药量(154、106kg)以及盘碴用紫油铲运枧的功率(112kW)均很大.致使按规范计算得出的工作面需风量——包括爆破后专门进行排炮烟通风的需风量和正常作业时蓑}基柴羲垂铲运枧蓬气的需砜黧均为很大,所以,要求使用大赢径风筒向工作面导入新风并排出污风f因为风筒的风阻与风筒直径的5次方成反比,故要求强篱的童径应尽量大》。但鉴于撼进巷邀的宽度,尤其是穿脉巷道的宽度有限(毛断面的宽度为4.55Ⅱ1)’而柴油铲运机的最大净宽度f2.05m1又比较大,这就使缛选焉飙簿酶直径不麓太大,否则作监过程中,风筒极易被柴油铲运机碰撞而遭损坏;另外在压抽混合式通风条件下,压入式风筒和抽出式风筒必须在阏一段巷邀(长度不褥小于lOre)进行布置,吊挂的困难也极大。因此,在受到巷道宽度限制的条件下,无法考虑采用更加经济的直径照大的风筒。只能兼顾各方面的要求,尽可麓选取大一些的风篱。在矿山给定的各种有关参数条件下,经多次反复运算、对比的结果表明。最终确定使用直径为800mm 的风筒怒比较合理的。在麓部通风中,戚筒是主要的导熙装置。按制作材料的不同,风筒可以分为柔性风筒与剐性风简两大类型。鉴于柔性风筒具有的装拆、运搬耱存放都比较方便;重量轻.连接程吊挂较方的优点;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金属矿井生产中,柔性风筒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扇尼龙与阻燃材料经热合工艺制作而成的柔性风筒。它具有温度测试点无针鼹、无粘缝的特点,因丽不存在针眼漏风和粘缝漏风的问题;采用工程塑料专门制成的拉链进行风篱=常间的接头连接,比其他柔性风筒原有任何一种风筒节与节阏的接头连接方法都简便、快捷。且能保证接头连接处的牢固可靠:拉链拉紧后,具有防止拉链缝隙漏风的装置,有效降低了风筒节间连接处的漏风;每节长度(10m)内,带有60个钢圈的负压风筒可以充当抽出式风筒使用。因此,在设计方案中,确定选择这种用尼龙和阻燃材料经热合工艺制成的风筒。

2.4局扇选型

根据局扇的供风量和局扇的全压计算结果:局扇供风量Qf=8m3/s,局扇全压H。=901.4Pa,然后以局扇供风量仇和局扇全压皿的具体数据为依据,根据JK系列矿用局部扇风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性能),选取JK40—1NO.7.5型局扇。该型号局扇与直径0.8m的尼龙阻燃拉链连接的风筒配套使用,可以保证局扇运行后,满足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要求,同时保证局扇运行的高效状态。

2.5单一压入式通风方案的布置

压人式局扇I(DJK50一N07对旋局扇)安装在54线穿脉巷道(风源巷道)内,52—14采场出矿巷道5的上风侧。局扇轴心线到巷道底板间的垂直距离为lm,局扇与巷道侧壁间的距离为0.1m。压人式风筒与局扇出风口相连。整条压入式风筒沿54线穿脉巷道一52—14*采场出矿巷道一52线穿脉巷道敷设,见图1所示。随着掘进工作面的向前推进,及时用短节风筒

接长整条风筒,并始终保持风筒末端(即风筒出风口)到掘进工作面间的距离为18m,以避免工作面放炮时“飞石”打坏风筒。风筒通过锚杆、拉筋、吊挂铁丝进行现场安装、吊挂和定位。通-850m中段总回风道昌__o图1 52线穿脉巷道掘进工作面局扇通风最终布置示意图1一压人式局扇(DJK50一N07);2一拉筋(8号铁丝);3一风源巷道(54线穿脉巷道);4一压人式风筒(直径800mm);5—52—14采场出矿巷道;6—52—12采场出矿巷道;7一风筒直角拐弯处带钢圈的风筒;8~掘进巷道(52线穿脉巷道);9、10、1l一温度和湿度测试点3局部通风主要参数测定及指标分析现场测定时,使用数字温(湿)度计测定温度和湿度,用水银温度计测定温度,用量程为0—30m/s的热电风速仪测定风速。

3.1风量(风速)测定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

(1)局扇风量(压人式风筒进风口风量):由于现场条件下无法直接测出局扇的风量.所以根据现场试验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采取了“首先在与局扇出风侧直接相连接的风筒(第1节压人式风筒)上距离局扇出风口2m处开--Ib孑L.然后将热电风速仪的测杆插入风筒内,控制测杆的位置使‘热球’在风筒内沿水平方向的风筒直径上移动,在这条直线f水平直线)上测定10个点的风速,取每个测点读数记录的平均值作为风筒的断面平均风速”的测定方法。进行3次测定的结果证明,每次测定时,“热球”处于水平直线上各个测点位置时,读数很稳定。然后根据3次测定的读数记录。先计算出每次测定风速的平均值。作为该次测定的风筒断面平均风速,最后计算出3次测定的断面平均风速的平均值(20.8m/s)作为风筒的断面平均风速。风筒直径为800mm。风筒的断面积为0.502 7mz,故测定风量p=0.5027x20.8=10.46m3/s。鉴于局扇出风侧与头一节压人式风筒之间的连接比较牢靠而且很严密,连接处的漏风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故测定风量也就等于局扇风量,即局扇风量Q=lO.46m3/s。

(2)压入式风筒出风口风量:由于{!贝4定前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故测定时风筒安装和吊挂的状况较好,为风筒出风口风量测定提供了比较正常的条件,所以实测时热电风速仪的读数都比较稳定。最后,根据3次测定的读数记录。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3次测定的风筒出风口的断面平均风速的平均值(19.7m/s)作为风筒出风口的断面平均风速。故风筒出风口风量q=o.5027x19.7=9.9m3/s。

(3)有效风量率:单一压入式通风情况下,有效风量率m)是指压入式风筒出风121的风量与局扇风量(即风筒进I:1风量)之比的百分率。将上述相关数据代入下式得:叼2器100%2器现946%式中Q出口和Q进。分别表示风筒出风口风量与风筒进风口风量。有效风量率越大,表示风筒在导风的全程中漏失的风量越小;有效风量率越小.表示风流(下转第48页) 在沿风筒全程f从风筒进风口到风筒出风口的全部长度)流动过程孛,漏失的缀量越多。3.2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定

为了测定掘进工作面和52线穿脉巷道内不同缝点的空气温度袈湿凄。在该巷道蠹雍置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测点,如图1所示,9表示掘进工作面附近的测点:10表示52线穿脉慧道与52一l妒采场嫩矿巷遘交汇处酶测点:l l表示52线穿脉巷道与52一l≯采场出矿巷道交汇处的测点。在局扇停止运行筠局扇正常运行并在工作面附近空间充分洒水这黼种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定三个浏点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测定结果见表1。衰1空气漫度毒滠魔测定缝桊在54线穿脉内局扇进风日旁测得的空气温度为25℃.同时还测得该横断筒内断蕊中心点的风速为1.4rrds。

3.3分辑与评绘

(1)风筒的有效风量为94.6%表酸,局扇风量经过总长为147m的风筒流动后,绝大部分都从风筒出疆射毽i嚣到达了握进工佟莲附近的空阖。输送风量的效率很高。说明所使用的风筒在输送风流过程中,风量的漏失程度小,即漏风小。其原因是这种风篱经过高温热会工艺裁成,放无针眼、无针缝,不存在沿程漏风。同时,经过现场试验应用证明,用工程塑料制

成的专用拉链进行风筒之间的接头连接后,薅节风篱连接处熬强度足够,澡风也小,接头处的拉链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所以这种风筒安装、吊挂、节与节阀的连接以及存放、运搬都比较方便,有接广攘值。

(2)根据表l,从局扇停开与局扇正常运行并在工作面附近空间充分洒水这两种不同条件下,对空气温度、澄度的测定数据进行对毙分析可以看出,在无柴油铲运机运行的情况下,实际到达掘进工作蕊的风量为9.9m3/s,实现了强化通风,再加上对工俸嚣附近空闻送行了院较充分的洒永,可使工作嚣的气温降低2.4℃。

4结论

(1)试验研究表明:首次在我国金属矿山的局部通风中,采用大直径(800ram)风筒进行强化通风试验并将强力局襄(功率鸯2x15kW酶对旋局康)造成的大风量(10.46mffs)有效地输送到工作面。

(2)在冬瓜山铜矿局部通风中首次采用尼龙与爨燃材料经热合工艺铡终磊成鹣无铮眼、光粘缝柔性风筒且接头连接采用工程塑料专门制成的拉链。连接方法简便、快捷,且能保证接头连接处的牢固蜀靠;拉链拉繁后,具蠢防止拉链缝隙漏风的装置,有效降低了风筒的漏风.有效风量率达94.6%。值得推广。

(3)试验j舞究表鼹:握进俸监嚣洒水既可超蘩降温、防尘作用,又能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应坚持在工作面及其附件巷道内经常洒水.并形成捌发。

【参考文献】

【1】钢陵有色众厘(集团)公司,铜都镧韭冬瓜啦瞩矿,中钢集团马鞍出矿由研究院。中南大学,江舀理工大学等.“十五”圈家科技攻关课题攻关成果专题报告“深井开采通风降瀛与节能控制技术研究”【剃,2006,(3).万方数据通风与降温技术研究

作者:袁世伦,Y uan Shilun

作者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安徽,铜陵,244001

刊名:中

国矿山工程

英文刊名:CHINA MINE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7,36(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条)

1.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铜都铜业冬瓜山铜矿.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中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十五"国

家科技攻关课题攻关成果专题报告"深井开采通风降温与节能控制技术研究"2006

相似文献(1条)

1.学位论文胡汉华金属矿矿井热害控制技术研究2007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我国的浅表矿床及开采技术条件相对简单的矿床储量不断消耗,迫使大多数矿山转入深部或复杂矿床的开采。深部矿床

开采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深部地压(岩爆)预测与控制技术、井下热害控制技术以及强化开采技术集成。井下热害控制技术在我国深井开

采技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发现制定高温矿井热害治理方案时,一般需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常规通风方案、通风网络优化、气候预测和热环境评价。如

果热环境评价结果证明采用常规通风方法不能解决热害治理问题,则依矿井热害严重程度,顺序考虑加强通风、循环通风、个体防护、局部降温和集中

制冷。在我国金属矿山中,目前热害最为严重的地点是掘进作业面。最为严重的时期是矿井丌拓时期。

2.矿井开拓时期的巷道掘进,是每一个深热矿井都会遇到的最困难的排热通风问题。通过对独头巷道排热通风规律的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上解决掘

进作业面排热通风量的确定问题。理论上,独头巷道排热通风在制冷与加大风量通风之间存在最优方案。在大多数高温掘进工作面,最优排热通风量均

小于排烟排尘风量。由于加大风量通风的同时加大了围岩与空气间的热湿交换。掘进工作面加大风量通风只能改善人体的散热条件,增加舒适度,对降

低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作用甚微。

3.在矿山开拓期间,由于主通风系统尚未形成,通风降温无法实现热环境控制的目标,制冷降温又无必要。提出矿井轻便空调室技术可望解决这一

难题。矿井轻便空调室技术是利用热帐的隔热作用,将井下工人与热环境隔离开来,再用先进的适于井下使用的空气冷却器向热帐内供冷,使热帐内环

境质量达到《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

4.矿井轻便空调室的关键技术是其专用空气冷却器。为此,本文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研制了一种实用矿用空气冷却器。该空气冷却器巧妙地采用

水轮机式风机,利用井下高压水的位能为空气冷却器提供通风动力。空气冷却器本身无需耗电,通风与空气冷却一体化,从而消除了电动风机本身发热

所带来的人工热源。而且水轮机回收了高压水的大部分位能,消除了这部分位能向热能的转化。

5.用个体防护技术来解决井下流动人员的高温防护问题,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高温矿山降温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它具有使用简单、方

便。降温成本低的特点。

6.高温矿井通风网络均是复杂的通风网络。加上深部高温的影响,使得深井矿山井下环境的管理变得异常复杂。本文应用VBA编程技术编制了高温矿

井环境管理程序,有效地解决了复杂高温矿井通风网络数字化难题。

7.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这一领域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作为高温矿井通风系统,由于其优化是以井下作业面环境舒适度为目标的,其优化方法从理

论和应用上均与传统的通风系统优化方法大为不同。本文应用高温矿井热环境计算方法开发出了复杂高温矿井的热环境计算程序。用于预测整个矿井的

热环境。这一程序已成功地应用于凡口铅锌矿的矿井通风网络分析和矿井排热通风优化分析。

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一、工作面概况 (1)****回采工作面相应地表南段位于老猫顶西侧山坡,北段位于茶叶沟上端。地表地势南高北低,高程971~1132米,盖山厚441~492米。地表大部分为原岩裸露,零星分布着黄土覆盖层。地表无建筑物,北部有林地。 (2)井下:****回采工作面位于2118工作面采空区西侧40米,南邻矿界,西部为未采区,北与12#煤的采区轨道巷相接。工作面与下部15#煤层8122工作面采空区水平投影位置相距65米。工程自北向南推进,南北延伸长980米。 二、通风方式及方法 ****工作面采用“U+L”全负压通风。即:运输顺槽作为进风巷,回风顺槽作为回风巷,尾巷作为专用排瓦斯巷。在回风顺槽和尾巷每隔30米布置一个联络巷,平时封闭,当工作面推进到联络巷附近时,把密闭拆开,调节回风、尾巷的风量,解决上隅角瓦斯。另外****尾巷利用采外配风,选用2×22KW对旋局扇通风,风机位置在****尾巷进风联巷调节窗外,风筒直径800 mm,风筒出口距尾巷掌头必须小于5米。 三、配风量计算 1、按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考虑抽放因素) 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12#煤瓦斯相对涌出量在43.04m3/t,回采时按日产量2000t计算,瓦斯绝对涌出量为59.78 m3/min,根据以往工作面回采经验,工作面抽放率在80%以上,因此****工作面风排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1.95m3/min。 Q采回=q回ch4/1.0%×K回ch4=4.5/1.0%×1.6=720m3/min Q采尾= q尾ch4/2.5%×K尾ch4=7.45/2.5%×1.6=480m3/min Q采=Q采回+Q采尾=1200m3/min(含采外配风300 m3/min) 通过工作面的风量为:1200-300=900 m3/min。 其中: 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q回ch4、q尾ch4——采煤工作面回风、尾巷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取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值计算得); K回ch4、K尾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 2、按工作面温度与风速计算 Q采=60V采S采=60×2×6.06=727m3/min 其中: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V采——工作面良好气候条件下的风速m/s; S采——工作面断面 6.06m2。 3、按工作面人数计算 Q采=4N=4×60=240m3/min 其中:4——每人所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 m3/min; 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 4、风速验算: 依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规定,12#煤****综采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喷雾降尘等综合防尘措施后的最低风速为0.25m/s,最高风速不得高于 5 m/s,通过上面三种方法计算后,取最大值进行验算。 0.25×60×S大≤Q采≤5×60×S小 0.25×60×6.69≤900≤5×60×5.43(不含采外配风) 100.35≤900≤1629

长壁采煤法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确定讲解

长壁采煤法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确定 2006年8月17日16:22:0 长壁采煤法有后退式与前进式两种类型。无论是后退式工作面还是前进式工作面,沼气主要都来源于两部分:一是正被开采的煤层;二是相邻的岩层或煤层。如果不实行沼气抽放,相邻岩层或煤层的沼气将聚集在采空区。来源于上述两方面的沼气总涌出量,直接影响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工作面的沼气浓度,无论是后退式工作面,还是前进式工作面,皆由工作面风量来控制。 前进式工作面,由于采空区的漏风而减少了工作面的有效风量,但风流能有效地清洗工作面上隅角处的沼气。后退式工作面,采空区的漏风大大地减少,但在走向长壁工作面上隅角处会出现沼气的聚集(见图1)。仰斜长壁工作面,沼气上浮,沼气集中于工作面空间,不利于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俯斜长壁工作面,沼气集中于上部采空区,有利于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图1 工作面上隅角处沼气的聚集 采用合理的工作面通风方式,可以有效地排出工作面沼气,特别是高沼气矿井、高温矿井需要风量大,是工作面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长壁式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与回采顺序、通风能力和巷道布置有关。通风方式是否合理,成为影响采煤工作面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 一、工作面通风应满足的要求 (一)采煤工作面要有足够的风量,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特别要防止在工作面上隅角处沼气的积聚; (二)采用沿空留巷时,巷旁应采取防漏风措施; (三)风流最好是单向顺流,尽量减少折返、逆流,力求系统简单、风路短; (四)根据通风要求,进风巷、回风巷应有足够的断面和数目。 二、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确定 长壁式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主要有U型、U+L型、Z型、Y型、W型以及H

矿井通风设计及风量计算方法

矿井通风设计施工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的含义

通风网络图的绘制 矿井风量计算办法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三条:“煤矿企业应根据具体条件制定风量计算方法,至少每5年修订1次”,要求,根据《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结合本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全矿井需要风量的计算 全矿井总进风量按以下两种方式分别计算,并且必须取其最大值: 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矿井风量: Q 矿进=4×N×K 矿通 (m3/min) 式中:Q 矿进 ——矿井总进风量,m3/min; 4——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m3/min.人; 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K 矿通——矿井通风需风系数(抽出式取K 矿通 =~)。 2、按各个用风地点总和计算矿井风量: 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巷道等用风地点需风量的总和计算: Q 矿进=(∑Q 采 +∑Q 掘 +∑Q 硐 +∑Q 其他 )×K 矿通 (m3/min) 式中:∑Q 采 ——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掘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硐 ——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其他 ——矿井除了采、掘、硐室地点以外的其他巷道需风量的总和,m3/min。 K 矿通——矿井通风需风系数(抽出式K 矿通 取~)。 二、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按矿井各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 采=∑Q 采i +∑Q 采备i (m3/min) 式中:∑Q 采 ——各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采i ——第i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Q 采备i ——第i个备用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每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按工作面气象条件、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人员和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有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时,按其中一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最大风量计算。 1、按气象条件计算: Q 采=Q 基本 ×K 采高 ×K 采面长 ×K 温 (m3/min)

庞庄煤矿综采一队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技术安全措施实用版

YF-ED-J566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庞庄煤矿综采一队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技术安全措 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庞庄煤矿综采一队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技术安全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通风系统、风量计算及通风设施管 理: 1、相关参数: 95200工作面处于已回采结束的74107、 75202工作面下部,平均距离28m左右,属于被 解放层。施工期间参照95204工作面瓦斯涌出 情况作为计算依据,95204工作面目前瓦斯绝对 瓦斯涌出量平均为3m3/min。该面发火期参照 “950工作面三带研究项目”确定,发火期为 6~9个月,该面煤尘爆炸性确定为:挥发份

Vdaf =45.91%。 2、风量计算: (1)采煤工作面按气象条件确定需要风量,其计算公式为: 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 (m3/min)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 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见表1); K采面长——采煤工作面倾斜长度调整系数(见表2); K温——采煤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见表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一、范围 1、本规范规定了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程序、依据、技术内容、设计说明书编写的格式。 2、本规范适用于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的设计。 二、设计程序 1、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按采煤工作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或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部)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采煤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或者通知各专业根据相关基础资料进行专业设计。 4、设计负责人或者各专业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 5、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报送长治公司进行审核备案。 三、设计依据 1、长治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的掘进地质说明书。 3、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的地质情况。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分类情况。 4、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资料。 6、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7、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编制必须以经集团、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延深设计、区域设计等)和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为依据。 四、工作面设计内容 1、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计算,掘进设备。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3、采煤方法、生产工艺、顶板管理、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和矿压资料,确定液压支架选型设计和顶板管理方法。 5、通风、运输、供电、注浆、供排水、综合防尘、煤层注水、防灭火、瓦斯抽放、钻场钻孔、防治水、通讯照明和监测监控等系统的设施选型、布置和能力配套的设计,并附各种系统图及相关图纸。 6、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7、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它危险现象的安全技术措施。 8、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包括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设计。 五、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会审签字表、会审记录表、章节目录、章节内容及附图。 概述 1、工作面的井上下位置及对地表的影响、盖山厚度和四邻关系、主要大巷的关系。 2、工作面周围开采状况。 3、工作面所采煤层及开采顺序。 4、该工作面计划接替时间及安装时间。

作业规程(回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通风设计 第一节工作面通风瓦斯概况 1、预测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由通风区提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为m3/min)。 2、煤尘爆炸性(由通风区提供本煤层煤尘爆炸指数,单位%)。 3、煤层自然发火期(由通风区提供本煤层自燃发火情况,林西矿煤层自燃发火期为12个月)。 第二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在本节要计算工作面的服务年限,主要是判定工作面服务年限是否超过自然发火期。 第三节通风系统 1、工作面的通风系统。 描述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路线,(附本生产区域通风系统图) 2、工作面风量计算 (1)按气象条件计算工作面需风量: Q采 = 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 Q基本——60×工作面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70%×适宜风速适宜风速取 m/s 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 K采面长——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 K温——回采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取

注:K采高、K采面长、K温等系数依照《开滦集团公司矿井风量计算方法》选取。 (2)按照瓦斯涌出量计算工作面需风量。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按回采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的要求计算 Q采=100×q采×K CH4/(C-C O) (m3/min) 式中 Q采—回采工作面实际总需要风量,m3/min; q采—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绝对平均量,瓦斯涌出量取 m3/min (通风瓦斯概况中已经提供) K CH4—采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取。(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 C:回风流瓦斯允许浓度。取1 C O:进风流瓦斯浓度。取0 (3)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见表3)Q采= 60×V采×S采(m3/min) 式中 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m/s; 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 (4)按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 Q采=4×N ×K (m3/min) 式中 N——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取循环作业劳动组织设计人数,为人) K:备用系数。取1.25

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批准人:谭海滨 编制日期:2012年8月31 日 执行日期: 2012年月日 矸石仓通道设计长度86米,施工过程中,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安设七采十一层轨道下山上车场新鲜风流中,最长供风距离600米。 1、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迎头实际需要风量,按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人员、炸药量以及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工作面迎头的需要风量。 ⑴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100×q瓦×K=100×1.3×0.04%×198×100=10.3m3/min q瓦—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K—瓦斯涌出不均衡的风量系数,取1.3。 ⑵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2=67·q·K=67×1.4×0.06%×198×100=11m3/min q—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m3/min; K—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的风量系数,取1.4。 ⑶按一次爆破使用炸药量计算: Q3=10A=10×14.85=148.5 m3/min A—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kg。 以上风量计算最大值为149m3/min。 2、掘进工作面迎头风量验算: ①按工作人员数量验算:Q≥4N=4×12=48 m3/min,符合要求 式中: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②按风速进行验算: 验算最小风量:Q≥60×0.25×S=160≥60×0.15×7.13=107m3/min 验算最大风量:Q≤60×4×S=160≤60×4×7.13=1711.2m3/min 107m3/min≤149m3/min≤1711.2m3/min,符合要求 式中:S—掘进工作面巷道的净断面积,m2。 3、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计算 Q6=Q局吸×I+60×0.25×S=246×1+15×11=411 m3/min 式中:Q局吸—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m3/min; I—掘进工作面同时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台数; S—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的巷道最大断面积,m2。 所以矸石仓通道掘进工作面迎头需要风量不小于149m3/min,局部通风机前巷道需要风量不小于411m3/min。 4、局部通风机及风筒选型: 局扇工作全压Ht=RQaQh+hv=468.35×2.5×2.17+73.5=2614Pa 其中:Qa=PQ h=1.15×2.17=2.5m3/s Q h:工作面风量,2.17m3/s P:风量比,取1.15 hv:风筒出口动压 hv =ρQh2/(2So2)=1.2×2.172/(2×0.1962)=73.5 ρ-空气密度取1.2kg/m3 So-¢500mm风筒出口断面取0.196m2

煤矿综采一队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技术安全措施

煤矿综采一队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技术安全措施 一、通风系统、风量计算及通风设施管理: 1、相关参数: 95200工作面处于已回采结束的74107、75202工作面下部,平均距离28m左右,属于被解放层。施工期间参照95204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作为计算依据,95204工作面目前瓦斯绝对瓦斯涌出量平均为3m3/min。该面发火期参照“950工作面三带研究项目”确定,发火期为6~9个月,该面煤尘爆炸性确定为:挥发份vdaf=45.91%。 2、风量计算: (1)采煤工作面按气象条件确定需要风量,其计算公式为: 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m3/min)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 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见表1); k采面长——采煤工作面倾斜长度调整系数(见表2); k温——采煤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见表3)。 q基本=60×v采×s采max×70%(m3/min) 式中:v采——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从防尘角度考虑,取v采=1m/s;s采——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时断面积,m2; s采max=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输送机、支架(支柱)、梁子等所占的面积(m2)

表1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 采高(m);4n(m3/min) 综采工作面风量计算: q采=4×76=304(m3/min) (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76人) (5)按采煤工作面风速进行验算: 15s采平均3、通风设施及管理: 根据该地区通风系统分析,控制影响该面的通风设施主要有:94107运煤下山调节墙、9煤回风上山绕道调节墙、95200皮带机道绕道调节墙、95200皮带机道绕道风门,以上通风设施对保证该面系统稳定极为重要,任何人都不得随意损坏或将两道风门同时打开,以防风流短路,威胁工作面安全。 4、根据生产需要,该工作面安装期间采用下行通风模式,即材料道作为进风系统,皮带机道作为回风系统;为此需对现通风系统进行调整。方案如下: (1)分别在949运煤下山、9煤回风上山绕道、-1025夏桥系皮带石门中段砌筑调节墙,同时堵好95200皮带机道绕道调节孔形成挡风墙,为调整系统作好准备工作。 (2)分别摘除夏桥系皮带石门绕道及-1025夏桥系皮带石门中段风门,形成-1025运输大巷→-1025运输大巷绕道→-1025夏桥系皮带石门→95200材料道→95200工作面→95200皮带机道→95200皮带机道绕道

2021版采煤工作面设计验收管理办法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采煤工作面设计验收管 理办法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版采煤工作面设计验收管理办法 一、生产矿井采区设计管理工作程序 1、采区(水平)设计要提前三到五年规划、编制,并经有资质的部门设计,图纸应齐全。 2、开拓巷道掘进超过采区准备巷不少于50米,满足采区准备巷道开工的需要。 3、准备巷道掘进提前一个月超过回采巷道开口位置不少于200米,为各系统的调整、完善及回采巷道的开口准备提供足够的时间。 4、回采工作面形成采煤系统到正式生产前,必须保证至少三个月的“坑透”、钻探、巷探等整理巷道和工作面准备时间。 二、生产矿井回采工作面设计管理工作程序 1、采区准备巷道掘到具备回采工作面巷道开口时,根据本单位衔接计划,在回采巷道开口前必须有经吕梁煤业公司生产技术部批准的综采工作面(普采)设计方可施工。

2、工作面设计包括工作面设计说明书:防火系统、注浆系统、防尘洒水系统、通风系统、监测监控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统、避灾路线、巷道布置、生产系统图(1:2000)、巷道断面图(1:50)、巷道剖面图(1:50)、柱状图等图纸、采煤方法等,施工前上报公司生产部。 3、工作面设计要绘制出工作面采煤过程中通风系统示意图。工作面巷道施工中,确保巷道的直线度,否则追究施工单位和有关单位的责任。 4、各矿必须严格按工作面设计组织巷道施工,建立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确保施工质量。 三、工作面验收 1、巷道工程竣工后,由矿负责组织验收。验收不合格必须返工。验收合格后,要进一步搞好地质调查工作,必须进行物探、钻探或地震勘探工作,并绘制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图和巷道地质构造剖面图。 2、工作面安装准备必须按设计进行,工作面设备试运转时,矿

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一、工作面概况 (1)****回采工作面相应地表南段位于老猫顶西侧山坡,北段 位于茶叶沟上端。地表地势南高北低,高程971~ 1132米,盖山 厚441~ 492米。地表大部分为原岩裸露,零星分布着黄土覆盖层。地表无建筑物,北部有林地。 (2)井下:****回采工作面位于2118工作面采空区西侧40米,南邻矿界,西部为未采区,北与12#煤的采区轨道巷相接。 工作面与下部15#煤层8122工作面采空区水平投影位置相距65米。工程自北向南推进,南北延伸长980米。 二、通风方式及方法 ****工作面采用“U+L”全负压通风。即:运输顺槽作为进风巷,回风顺槽作为回风巷,尾巷作为专用排瓦斯巷。在回风顺槽和 尾巷每隔30米布置一个联络巷,平时封闭,当工作面推进到联 络巷附近时,把密闭拆开,调节回风、尾巷的风量,解决上隅角瓦斯。另外****尾巷利用采外配风,选用2×22KW对旋局扇通风,风 机位置在****尾巷进风联巷调节窗外,风筒直径800 mm,风筒 出口距尾巷掌头必须小于5米。 三、配风量计算 1、按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考虑抽放因素) 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12#煤瓦斯相对涌出量在43.04m3/t,回采时按日产量2000t计算,瓦斯绝对涌出量为59.78 m3/min,根据以往工作面回采经验,工作面抽放率在80%以上,因此****工 作面风排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1.95m3/min。 Q采回=q回ch4/1.0%×K回ch4=4.5/1.0%×1.6= 720m3/min Q采尾= q尾ch4/2.5%×K尾ch4=7.45/2.5%×1.6= 480m3/min Q采=Q采回+Q采尾= 1200m3/min(含采外配风300 m3/min)通过工作面的风量为:1200-300=900m3/min。 其中: 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q回ch4、q尾ch4——采煤工作面回风、尾巷瓦斯绝对涌出量 m3/min;(取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值计算得); K回ch4、 K尾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 2、按工作面温度与风速计算 Q采=60V采S采=60×2×6.06=727m3/min 其中: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V采——工作面良好气候条件下的风速m/s;

(完整版)矿井需要风量计算方法

矿井通风风量计算方法 一 全矿井需要风量计算: 1) 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少于4m 2/min.。 Q 需=4×N ×K 矿通=4×50×1.25=250 m 3/min.。 式中 N —— (取50人)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 K 矿通 —— 矿井通风系统,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等因素, 一般可取1.2~1.25。 2) 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 需=(∑Q 采+∑Q 掘+∑Q 硐+∑Q 其它)×K 矿通 式中 ∑Q 采 —— 独立通风的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 3/min.。 ∑Q 掘 —— 独立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 3/min.。 ∑Q 硐 —— 独立通风的硐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 3/min.。 ∑Q 其它—— 独立通风的其它井巷及需要进行通风的风量总和m 3/min.。 K 矿通 —— 矿井通风系统,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等因素 一般可取1.2~1.25。 (1) 采煤实际需要风量,按同时回采的各个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 采=(Q 采1+Q 采2+Q 采3+……)K 采备 式中Q 采1,Q 采2,Q 采3……—— 各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 3/min.。 K 采备—— 备用工作面系数,一般取K 采备=1.1,当备用工作面已单独计 算风量列入上式时,K 采备=1.0。 每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和炸药消耗量及工作面的气温、风速与人数等分别进行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采煤工作面有串联通风时,按其中一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最大风量计算。 ㈠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 采 = 100Q CH4 K 采通 m 3/min.。 C 式中Q CH4—— 采煤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m 3/min.; C —— 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允许的最大瓦斯含量,%,C=1%; K 采通—— 采煤工作面的通风系数,主要包括瓦斯涌出不均衡和备用风量 等因素,应该通过实际考察确定。一般可取K 采通=1.2~2.1。 ㈡ 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 采 = 100Q CO2 K 采通 m 3/min.。 C 式中 Q CO2—— 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m 3/min.; C —— 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最大允许含量为C=1.5% ㈢ 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长壁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按下式计算: Q 采=60υ采S 采 式中 Q 采—— 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 3/min.。

工作面通风措施规程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工作面通风措施规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 工作面通风措施规程 Worki ng surface ven tilati on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为了保证1141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确保1141综采工作面工作面有安全、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结合屯宝煤矿 20xx年生产接续计划,特制定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成立通风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张新战、玉山.吾买尔 副组长:孙学笃、王晔、王斌斌、叶广友、王国华。 成员:吐尔孙?麦麦提、吐尔孙.克依木、吾买尔.依明、艾尼瓦尔通风队副职及工程技术人员、安全办、机运队、供应站、生产办主要负责人。 二、具体措施如下: 1、综采工作面必须有完整可靠的通风系统。 2、通风队负责安排专人,每天对矿井所有通风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护,保证综采工作面的风量充足、稳定、可靠。

3、综采工作面回风端头供风的风机,综采队负责安排专人管理,保证“双风机、双电源”,同时保证自动切换功能可靠。 4、通风队负责每天安排专人对综采队的“双风机、双电源”的检查,并定期做试验,发现问题及时跟踪落实。 5、通风队负责每天安排一名领导,对综采工作面的气体和工作面的变化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并不定期的对综采工作面的风量进行调整,确保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 6、主扇风机停止运转,调度室负责立即通知综采队切断工作面所有电源,并人员撤到安全地点。主扇风机开起来,风流稳定后恢复送电前,瓦检员负责检查工作面各部位的气体情况,瓦斯浓度低于1%的情况下,方可送电。 7、端头风机停止运转,综采工作面下端头20米范围内必须停止任何作业,安全员、瓦检员严格进行监督、落实。 &通风队负责对综采工作面的风量合理、科学的计算,保证工作面的足够风量。 9、综采工作面上、下端头的风障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采煤工作面设计

第一章概述 一采煤工作面位置及开采范围 5015N工作面位于该矿第一水平,该工作面上以-40m煤层底板等高线的保护煤柱为界,下以-400m煤层底板等高线的边界保护煤柱为界。左以工作面的运输斜巷为界,右以工作面的回风斜巷为界。 二采煤工作面与相邻煤层及相邻已采条带的关系 相邻条带对本条带无影响。 三采煤工作面与地面相对位置关系 地面无保护物。

第二章地质概述 一煤层的赋存情况 西安矿工作面走向为东西走向。工作面的长度为280m,工作面推进长度为1718m。煤层倾角12°左右,平均煤厚5m,煤质中硬,煤的密度为1.33t/m3。 二围岩的性质及对煤的影响 无伪顶。直接顶为8m厚的细沙岩(Ⅰ)类,基本顶为11m厚的石灰岩(Ⅱ)类。煤层底板为中砂岩。邻近条带对本条带无影响。三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 西安矿工作面的左以断层为界,留20m保护煤柱。采区的正常涌水量为150m3/h。 四瓦斯,煤尘和自燃发火期 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6m3/t。煤尘具有爆炸性。自燃发火期为6个月。

第三章可采储量及可采期 一可采储量的计算公式: ? ? ? ? =K M Z S = R L ? 33.1 91 % 280 5 1738= ? ? ? 式中 Z—工作面的可采储量,万t S—工作面的倾向长度,1738m L—工作面的长度,280m M—煤层的厚度,5m R—煤的实体密度,t 33 .13 m/ K—工作面的采出率 二可采期的计算公式: Z 1.2a T = = AK 式中 T—可采期,a A—工作面年生产能力,334Wt K—储量备用系数 1.4

第四章巷道布置与生产系统 第一节巷道布置概述 在靠近 F断层保护煤柱线处沿煤层的倾向在煤层中掘进第一带 10 区的回风斜巷在距第一带区中心右侧在煤层中沿煤层的倾向掘进第一带区的运输斜巷二条斜巷掘至保护煤柱线处在煤层中沿走向掘一条平巷使二条斜巷相通该巷道称开切眼,待各巷道检查合格后安装采煤机设备进行采煤工作。 同时做好下一条带的准备工作。 将采区车场布置在停采线上部的煤层底板岩石中,材料斜巷通过平巷和材料斜巷与大巷相通,同时,材料斜巷与回风大巷相通,绞车房在材料斜巷上端。采区煤仓一端与运输斜巷相通,另一端与水平大巷相通。进风行人斜巷一端与水平运输大巷相通,另一端与运输斜巷相通。 第二节生产系统 一运煤系统(附图1) 采煤工作面→运输斜巷→采区煤仓→运输大巷→井底煤仓 二运料系统

第七章---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第七章 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1、矿井通风系统----类型、适应条件、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 、安装地点、通风系统的选择 2、采区通风----基本要求、进回风上山选择、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 3、通风构筑物及漏风----风门、风桥、密闭、导风板;矿井漏风、漏风率、有效风量率、减少漏风措施 4、矿井通风设计----内容与要求、优选通风系统、矿井风量计算、阻力计算、通风设备选择 5、可控循环通风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按进、回井在井田内的位置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及混合式。 1、中央式 进、回风井均位于井田走向中央。根据进、回风井的相对位置,又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 2、对角式 1)两翼对角式 进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两个回风井位于井田边界的两翼(沿倾斜方向的浅部),称为两翼对角式,如果 只有一个回风井,且进、回风分别位于井田的两翼称为单翼对角式。 2)分区对角式

进风井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在各采区开掘一个不深的小回风井,无总回风巷。 在井田的每一个生产区域开凿进、回风井, 分别构成独立的通风系统。如图。 4、混合式 由上述诸种方式混合组成。例如,中央分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中央并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等等。 二、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与安装地点 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三种:抽出式、压入式、压抽混合式。 1、抽出式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回风井口,在抽出式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提高,比较安全。 2、压入式 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入风井口,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在冒落裂隙通达地面时,压入式通风矿井采区的有害气体通过塌陷区向外漏出。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降低。 3、压抽混合式 在入风井口设一风机作压入式工作,回风井口设一风机作抽出式工作。通风系统的进风部分处于正压,回风部分处于负压,工作面大致处于中间,其正压或负压均不大,采空区通连地表的漏风因而较小。其缺点是使用的通风机设备多,管理复杂。 三、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条件、表土层厚度、井田面积、地温、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倾向性等条件,在确保矿井安全、兼顾中、后期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对多种个可行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中央式通风系统具有井巷工程量少、初期投资省的优点。因此,矿井初期宜优先采 用。

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

1 1掘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相关规定,现就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以及工作面应配风量的计算与选择设备的方法、顺序予后,以供各矿井在编制掘进《作业规程》时参考。 一.风量计算依据 1.按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新鲜风量不得少于4米3 ; 2.工作面空气中CH 4的浓度低于1%、CO 2的浓度低于1.5%,空气温度低 于260C ;并同时考虑工作面在放炮时瓦斯、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系数取2.0~2.5; 3.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道的风速最低为0.25m/s ,最高为4m/s ;掘进中的岩石巷道的风速最低为0.15m/s ,最高为4m/s ;其它通风行人巷道的风速最低为0.15m/s ; 4.放炮后,主要以稀释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炮烟中的巨毒气体CO 浓度低于0.024%,NO 2浓度低于0.0025%(确定起爆点位置,被串联工作面进风口位 置)。 二.工作面所需风量的确定 (一).安全距离的确定 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除了要计算需风量以外,还必须按规定计算工作面在放炮后工人不被炮烟熏倒的安全长度。 1.回风流的安全长度(确定起爆点位置,被串联工作面进风口位置)。 A L =400,;S m 稀 式中:L 稀—从掘进工作面至稀释炮烟到安全浓度(CO 浓度0.024%, NO 2 浓度低于0.0025%)的距离,m ; A —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的炸药量,Kg ; S —掘进巷道成巷后的净断面,m 2; 当计算出的距离L 稀大于100米而又小于工作面到回风口的距离时,起爆 点位置为L 稀长度处设点;当计算出的距离L 稀小于100米时,起爆点位置应

工作面下行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26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工作面下行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工作面下行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标准 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工作面概况 xxx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矿井设计能力4万t/a,井田煤系地层为三迭系须家河组、矿井法定开采煤层共有三层,(K6、K7、K8)煤层,xxx回采工作面开采标高位于370m~420m之间,开采煤层为K7煤层,煤层倾角为20°~45°之间,矿井 20xx年度瓦斯等级鉴定根据重庆煤炭工业管理局“渝煤管瓦斯[2015]59号”文件批复为瓦斯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45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7m3/t。

二、采用下行通风方式的原因 xxx回采工作面处于矿井生产系统的北端,工作面进风位于420m水平,回风位于370水平,回风通过工作面回风巷后进入370~420m水平南西K8煤层回风上山,再进入矿井总回风巷,故在开采xxx 回采工作面时,采用下行通风方式,为此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工作面生产安全。 三、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xxx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必须合理、稳定、可靠,严格按《永川区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配足工作面风量,采煤队必须保证工作面通风断面在1m2以上,通风队必须保证该工作面通风设施完好无损。 2、严禁主扇无计划停风,一旦停风,立即将工作面上下巷的电源全部切断,撤出所有人员。

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矿井与采区通风设计 矿井通风设计内容与要求 矿井设计是整个矿井设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结合矿井开拓、开采设计,建立其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的通风系统。 一、矿井通风设计的依据 矿井通风设计的依据主要有:矿井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 1、矿井自然条件 (1)矿井地质图、地形图。 (2)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瓦斯及CO2涌出量,煤(岩)与瓦斯(CO2)突出危险性。 (3)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 (4)煤尘爆炸性。 (5)矿区地面气候条件,包括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地温及地温增深率等。 2、矿井生产条件 (1)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2)矿井开拓系统、开采系统、运输系统。 (3)采区储量、采煤工作面位置及产量。 (4)同时开采煤层数、采区数、采掘工作面数。 (5)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采掘爆破的炸药最大消耗量,井巷支护方式和断面。

(6)邻近生产矿井与通风设计有关的经验数据、风量计算方法。 (7)通风设备的产品目录、价格,矿区电费。 二、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矿井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的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设计分为新建、改扩建或扩建矿井通风设计。对于新建矿井的通风设计,必须对矿井原有的生产与通风情况作出详细的调查,分析通风存在的问题,考虑矿井生产的特点和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原有的井巷与通风设备,在原有的通风系统基础上提出更完善、更切合实际的通风系统设计。 矿井通风设计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基建时期与生产时期,分别进行设计计算。 1、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指建井过程中掘进井巷时的通风,即开凿井筒(或平硐)、井底车场、井下硐室、第一水平的运输巷道和通风巷道的通风。这个时期多用局部通风机对独头巷道进行局部通风。当两个井筒贯通后,安装主要通风机,此时利用主要通风机对已开凿的井巷实行全风压通风,缩短其余井巷与硐室掘进时局部通风的距离。 2、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是指矿井投产后,包括全矿井开拓、采准和采煤工作面以及其他井巷的通风。这时期的通风设计,根据矿井生产年限的长短,可分为两中情况: (1)矿井服务年限不长时(15~20年),只做一次通风设计。设计中以矿井达产后通风阻力最小时为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矿井通风阻力最大时为通风困

掘进工作面通风及有害气体防治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掘进工作面通风及有害气体防治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版

掘进工作面通风及有害气体防治安全 技术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 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 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由于 21052上付巷掘进工作面在原21051工作面空区内施工,并沿21031工作面空区边缘掘进,且掘进范围内存在原小井越界巷道废巷,对21052工作面的安全掘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保证21052上付巷掘进面的安全掘进,防止漏风和有害气体伤人事故发生,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相关单位必须认真贯彻并严格执行。 一、由信息中心负责在21052上付巷掘进工作面及其风机30米内各安装一部电话,并加强电话、线路维护,今后随掘进由岩巷队负责将工作面电话向里挪移,确

保通讯畅通。 二、掘进科、通风科、地测科、安全科等部门经常派人检查21052上付巷掘进面的安全隐患,作到早发现早处理,及时消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 三、由地测科科长负责做好以下工作: 1、负责加强21052工作面周边小窑采掘活动调查,防止越界开采,发现越界开采立即向矿汇报并协调处理。 2、及时准确预测小井废巷位置,及时向通风科、安质科、岩巷队等单位通报预测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3、若21052上付巷掘进面出现小井漏风地测科立即派人对附近小井进行督查处理,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采煤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采煤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 措施(最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50

采煤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最新 版) 根据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情况,目前急须布置准备接替工作面,但在通风系统中,掘进工作面与回采工作面相连接,目前还未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串联通风次数不得超过一次,为了保证串联通风期间的安全生产,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时,要求严格执行。 一、通风管理 1、掘进工作面时,乏风串入回采工作面,必须在采掘工作面的配风要求保证有足够的风量。掘进工作面用风后的回风进入回采工作面的风流中,瓦期和CO2浓度必须在0.5%以下,其它有害气体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2、加强通风设施管理,减少风门漏风。在进入回采工作面的风

流中,必须装有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仪。 3、保持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回风有4m2以上的断面,保持畅通无阻。 4、测风人员要经常测定风量,如有变化,应查明原则,及时处理。 二、瓦斯管理 1、加强采掘工作面的瓦期检查,如有瓦斯增加,即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串入采煤工作面的瓦斯含量不得超过0.5%,如有超限,要立即停止采煤工作面的一切作业,然后查明超限原因,进行处理。 3、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距采面下出口煤壁10m处安设瓦斯监测探头,随时掌握串入采面的风流中瓦斯浓度,探头或监测主机如有超限报警,要立即通知采面停止作业,汇报矿领导并检查处理。 4、在采面下出口10m处还要设瓦斯检查牌板,瓦检员每次检查结果都要写在牌板上,瓦斯浓度有变化时,要与当班采面作业人员讲清楚,作好防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