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播、多播和广播路由的选择

单播、多播和广播路由的选择

单播、多播和广播路由的选择

单播、多播和广播路由的选择

“单播”(Unicast)、“多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这三个术语都是用来描述网络节点之间通讯方式的术语。那么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区别何在?单播单播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上绝大部分的数据都是以单播的形式传输的,只是一般网络用户不知道而已。例如,你在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时,必须与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此时使用的就是单播数据传输方式。但是通常使用“点对点通信”(PointtoPoint)代替“单播”,因为“单播”一般与“多播”和“广播”相对应使用。多播“多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向多个人(但不是在场的所有人)说话,这样能够提高通话的效率。如果你要通知特定的某些人同一件事情,但是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使用电话一个一个地通知就非常麻烦,而使用日常生活的大喇叭进行广播通知,就达不到只通知个别人的目的了,此时使用“多播”来实现就会非常方便快捷,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播设备非常少。广播

主机之间“一对所有”的通讯模式,网络对其中每一台主机发出的信号都进行无条件复制并转发,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所有信息(不管你是否需要),由于其不用路径选择,

所以其网络成本可以很低廉。有线电视网就是典型的广播型网络,我们的电视机实际上是接受到所有频道的信号,但只将一个频道的信号还原成画面。在数据网络中也允许广播的存在,但其被限制在二层交换机的局域网范围内,禁止广播数据穿过路由器,防止广播数据影响大面积的主机。

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12.7 IPX路由选择协议 IPX中使用的两个主要的路由选择协议是RIP(IPX的距离向量协议,IPX’s distance vector protocol)和NLSP(IPX的链路状态协议,IPX’s link state protocol)。维持IPX路径的所有路由选择协议也会维持SAP列表,这样它才能跟踪服务。 IPX RIP与TCP/IP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可以使用水平分割或毒性逆转来帮助防止路由选择循环和加快会聚时间。它们也都有15个跳数限制,并且都定期发送完整的路由选择表更新,使用60秒钟而不是30秒钟的更新间隔,而且IPX RIP会发送SAP信息以及路由选择信息。IPX RIP公布的额外SAP信息是更新间隔较长的原因所在。 注意:不要混淆TCP/IP RIP和IPX RIP。虽然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协议。 直到最近几年,Novell才开始将NLSP作为默认的路由选择协议,而且默认情况下,在支持RIP兼容性的NetWare服务器上也支持NLSP。NLSP是一个链路状态协议,它允许在大型网络上构建分层的区域,就像OSPF和BGP那样。你也可以使用EIGRP来分配IPX路由选择信息,但是因为EIGRP是Cisco专用的,所以你只有在Cisco路由器之间、支持NetWare 服务器的网段之间、或者支持RIP或NLSP的NetWare资源之间使用它才能正常工作。NLSP路由器交换诸如连接状态、路由成本、吞吐量、最大数据包(MTU大小)以及通过RIP(外部网络号)了解的网络之类的信息。这种信息在LSP(链路状态数据包)中携带。通过与它的对等路由器交换信息,每一个NLSP路由器都可以构建和维护整个互联网络的逻辑图。因为NLSP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所以只有当路由或服务中出现变化时,或者每隔两个小时,哪一个首先出现变化时,NLSP才传输路由选择信息。

IP多播路由选择协议的分析与研究

IP多播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随着高性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IP 多播路由技术已经成为网络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对未来网络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IP 多播路由技术的研究情况及IP 多播路由技术的发展现状, 介绍了几种重要的IP 多播路由协议并简单进行了对比, 同时介绍了几种IP 多播路由算法及其分类, 最后给出了IP 多播路由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IP 多播路由; 多播树; 1.IP多播技术简介 多播技术是TCP/IP传输方式的一种。TCP/IP有三种传输方式:单播、多播、广播。多播是由源点发送单个分组,然后一路上有各个路由器复制这个分组。所有分组副本的目的地址都是一样的。在多个单播中,从源点开始就发出多个分组。例如,如果有四个终点,那么源点就发送四个分组,且每个分组具有不同的单播终点。例如,向一组人放一份电子邮件报文时,就是使用了多个单播。电子邮件软件把报文复制多分,给每一份写入不同的目标地址。 传统的IP通信是在一个源IP主机和一个目标IP主机之间(单播)或者一个源IP主机和网络中所有的IP主机之间(广播)进行的。要将信息发送给网络中的多个而非所有的IP主机,采用传统的IP通信技术只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 采用广播方式或者由源IP 主机分别向网络中的多个目标IP主机单播发送IP包。广播方式会将信息发送给不需要的IP主机而浪费带宽,而且可能的路由回环会引起广播风暴。单播方式由于IP包的重复发送会浪费大量的带宽,同时也增加了服务器的负载。可见,传统的IP通信技术不能有效地解决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而IP多播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现多播技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多播路由问题。在IP 层上实现多播需要网络设备( 路由器) 的支持, 这样才能在主机上运行多播应用程序, 这大大限制了多播技术的发展。同时, 为了测试和研究新的多播协议和多播应用程序, 有必要找到一种方法, 使得无需将整个因特网上的设备都转换成支持多播的设备, 就可以运行多播应用程序, 这导致了多播主干实验网“MBone ”的诞生。实际上对Internet 的多播技术的研究始于80 年代后期S.Deering 的工作, 由他提出了IP 多播模型, 随着MBone 的出现, 且IETF 利用它在1992 年 3 月成功举行了第一次网络会议以来, 多播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对它的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多播路由协议和算法, 基于QoS 的多播路由, 基于分布式的多播路由, 移动Internet中的IP 多播等等。 2 IP 多播路由协议 实现IP 多播路由一般方式是在多播组成员之间构造一棵多播树。多播树是根为源节点, 且覆盖所有多播成员的一棵生成树, 不同的IP 多播路由协议使用不同的技术来构造这些多播生成树, 一旦这个树构造完成, 所有的多播流量都将通过它来传播。 多播路由协议用来生成和维护多播生成树, 使用多播路由协议, 路由器可建立起从多播源节点到所有目的节点的多播路由表, 从而实现在子网间转发多播数据包。根据多播生成树实现方式, 可将域内多播路由协议分为两类: 基于源的多播生成树路由协议如DVMRP 、MO 2SPF 、PIM-DM 和基于核的

路由协议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关于路由协议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1、解决路由环问题的方法有(ABD) A. 水平分割 B. 路由保持法 C. 路由器重启 D. 定义路由权的最大值 2、下面哪一项正确描述了路由协议(C) A. 允许数据包在主机间传送的一种协议 B. 定义数据包中域的格式和用法的一种方式 C. 通过执行一个算法来完成路由选择的一种协议 D. 指定MAC地址和IP地址捆绑的方式和时间的一种协议 3、以下哪些内容是路由信息中所不包含的(A) A. 源地址 B. 下一跳 C. 目标网络 D. 路由权值 4、以下说法那些是正确的(BD) A. 路由优先级与路由权值的计算是一致的 B. 路由权的计算可能基于路径某单一特性计算,也可能基于路径多种属性 C. 如果几个动态路由协议都找到了到达同一目标网络的最佳路由,这几条路由都会被加入路由表中 D. 动态路由协议是按照路由的路由权值来判断路由的好坏,并且每一种路由协议的判断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5、IGP的作用范围是(C) A. 区域内 B. 局域网内 C. 自治系统内 D. 自然子网范围内 6、距离矢量协议包括(AB) A. RIP B. BGP C. IS-IS D. OSPF 7、关于矢量距离算法以下那些说法是错误的(A) A. 矢量距离算法不会产生路由环路问题 B. 矢量距离算法是靠传递路由信息来实现的 C. 路由信息的矢量表示法是(目标网络,metric) D. 使用矢量距离算法的协议只从自己的邻居获得信息 8、如果一个内部网络对外的出口只有一个,那么最好配置(A) A. 缺省路由 B. 主机路由 C. 动态路由 9、BGP是在(D)之间传播路由的协议

广播、组播、单播、多播、公播、直播

广播、组播、单播、多播、公播、直播 什么是单播、多播和广播出版日期:2001-05-30 林森 “单播”(Unicast)、“多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这三个术语都是用来描述网络节点之间通讯方式的术语。那么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区别何在?且听下文分解。 ——★单播★—— 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就好像是人们之间的对话一样。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话,那么用网络技术的术语来描述就是“单播”,此时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只在两个节点之间进行,参见图1。 图1 单播:一对一 单播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上绝大部分的数据都是以单播的形式传输的,只是一般网络用户不知道而已。例如,你在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时,必须与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此时使用的就是单播数据传输方式。但是通常使用“点对点通信”(Point to Point)代替“单播”,因为“单播”一般与“多播”和“广播”相对应使用。 ——★多播★—— “多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向多个人(但不是在场的所有人)说话,这样能够提高通话的效率。如果你要通知特定的某些人同一件事情,但是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使用电话一个一个地通知就非常麻烦,而使用日常生活的大喇叭进行广播通知,就达不到只通知个别人的目的了,此时使用“多播”来实现就会非常方便快捷,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播设备非常少。多播如图2所示。 图2 多播:一对多 “多播”也可以称为“组播”,在网络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很多,网上视频会议、网上视频点播特别适合采用多播方式。因为如果采用单播方式,逐个节点传输,有多少个目标节点,就会有多少次传送过程,这种方式显然效率极低,是不可取的;如果采用不区分目标、全部发送的广播方式,虽然一次可以传送完数据,但是显然达不到区分特定数据接收对象的目的。采用多播方式,既可以实现一次传送所有目标节点的数据,也可以达到只对特定对象传送数据的目的。

路由选择协议和配置的详细步骤

路由选择协议和配置的详细步骤 静态路由的配置: router(config)ip route +非直连网段+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 router(config)#exit 动态路由按照是否在一个自治系统内使用又可以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bgp)常见的内部网关协议有rip、ospf等,外部网关协议有bgp、bgp-4,这里主要说下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距离矢量选择路由协议,由于它的简单、可靠、便于配置,所以使用比较广泛,但是由于它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16为不可达所以只适合小型的网络,而且它每隔30s一次的路由信息广播也是造成网络广播风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rip的配置: router(config)#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number network_number为路由器的直连网段 由于rip的局限性,一种新的路由选择协议应运而生:igrp,igrp(intero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igrp由于突破了15跳的限制,成为了当时大型cisco网络的首选协议 rip与igrp 的工作机制,均是从所有配置接口上定期发出路由更新。但是,

rip是以跳数为度量单位;igrp以多种因素来建立路由最佳路径;带宽(bandwidth),延迟(delay),可靠性(reliability),负载(load)等因素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不支持vlsm和不连续的子网。 igrp的配置: router(config)#router igrp 100(100为自治系统号)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number router(config-router)#exit 注意: 1)编号的有效范围为1-65535,编号用确定一组区域编号相同的路由器和接口; 2)不同的编号的路由器不参与路由更新。 eigrp(enhanced intero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eigrp 是最典型的平衡混合路由选择协议,它融合了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两种路由选择协议的优点,使用散射更新算法,可实现很高的路由性能。eigrp特点是采用不定期更新,即只在路由器改变计量标准或拓扑出现变化时发送部分更新路由。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slm,具有相同的自治系统号的eigrp和igrp之间,可无缝交换路由信息。eigrp的配置和igrp的大致相同: router(config)#router eigrp(100为自治系统号)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number router(config-router)#exit ospf: 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所谓链路状态是指路由器接口的状态,如up,down,ip及网络类型等链路状态信息通过链

单播和为了理解组播

IPTV定义: 所有IPTV系统传送视频用IP网,这是对的,但反过来说,用IP网传送视频的系统都是IPTV, 那就不对了。 那么真正的IPTV是什么哪?IPTV是在一个IP网上传送传统广播频道到消费者一个简单的传送方式的,用以 取代地面广播、CATV和卫星服务。即使使用了IP,公共互联网实际上并不具有IPTV的主要特性。事实上, IPTV服务几乎是通过专用网进行传输的,正如在美国和其他地方电话公司所具有的电话专用网。从观众端观点看, 机顶盒是需要的,他把进入的IPTV信号变换成标准的视频信号,以供家中电视机显示。那么它的主要特征是: 1.连续的视频流:具有专业制作的内容(如电视广播网络送来的); 2.成百个不停止、连续播出的频道; 3.统一的内容形式(所有通道共享一种压缩方式和使用同一个码率 4.在专用网上传输:如电话公司的DSL; 5.通过机顶盒在家庭电视机上观看 5.通过机顶盒在家庭电视机上观看 互联网视频: 互联网视频是借助公共互联网传送视频内容进行观看的方式。在互联网视频系统中,服务器提供商建立 一个门户网站,供人在标准的浏览器进行收索。在这个网站中供收索用的内容以表或目录出现,一旦观众 选择了内容,这个节目就会从服务器传到用户的PC机,这时媒体观看软件可以观看,也可把内容下载到另外的 设备中。 互联网视频的主要特征是: 1.内容长度不等:从短片到电影大片; 2.提供Millions of content offerings 3.很多内容格式:不同的压缩方式、版权管理技术和图像分辨率; 4.在公共互联网上传输; 5.可在PC机上软件观看,也可在小型视频放机上或借助网络适配器在电视机上观看

路由器的选择方法

首先给大家看一张图,这里详细的画出了路由器的各种您不知道的小秘密,随后我将详细的为大家解答其中技术性的问题。 (路由器参数图) 看花眼了吧,这一个个的文字、字母和数字组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有这一圈圈的光圈又代表什么呢?不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很多人在买路由器的时候会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是对路由器型号的不了解,其中还会闹出一些小笑话。这里小草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大家常见的路由器上面都标注着150M和300 M等型号,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路由器的M是Mbps的简称,比特率是用来描述数据传输速度快慢的一个单位,比特率越大,数据流速越快。理论上150Mbps的网速,每秒钟的传输速度就是18.75MB/S。300Mbp s的网速,每秒钟的传输速度就是37.5MB/S。

很多朋友把这个M误解成了米的单位,有一次一个顾客来到我店里,说要买个300米的路由器,我当时就傻了,我问他是不是买300兆的,他说他也不懂,还有回一个客户来找我,说你的路由器不是300米的么?怎么隔了2个房间就没信号了,连20米都不到?这里我要着重说下路由器的这个M到底是什么意思,用行业术语讲或许大家听不明白,那我就讲通俗点其实这个M就是指的路由器对数据的吞吐量,数值越大吞吐量则越大,下回千万别把M 再当成米来误读啦,不然要闹出笑话的。 再说下路由器的型号划分,很多人或许知道的路由器有无线和有线两种,无线是可以发射WIFI信号的同时大部分产品还可以链接有线的网线,而有线路由器则是只能通过网线来链接,这只是对路由器的基本划分。其实路由器还可分为家用路由器和企业级路由器两种,因为功能不同和适应环境的缘故所以大家对于企业级路由器可能知道的不多,具体怎样区分呢? 这里可能就有点麻烦了,一般家用路由器带动的设备相对较少,一般不会超过5-10台,且使用的时间多数非全天候的,链接的带宽和数据吞吐量也不大,但从型号和发射频率来区分是不科学的,这主要看厂家怎么定位啦,这不很多小企业和办公区域就有拿家用路由器来充当企业级路由来使用的,如果设备链接较少还可以,如果连接数过多,难免不会出现些小问题,例如网速慢、频繁掉线、设备死机等问题。企业级路由器和家用路由还有一个大的区别在于软件功能上,为了迎合办公和不同需求,企业路由本身会设计很多的软件管理功能,例如端口扫描、网络限速、网址筛选、数据监控、数据防毒等等功能。 (家用300M三天线TP-LINK路由器)

WDM网络中多约束动态多播路由算法研究

WDM网络中多约束动态多播路由算法研究 摘要:如何在WDM光网络中实现对多播业务的支持成了近年来光网络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设计了两种基于通用分层辅助图波长路由算法:最小代价控制算法MCCA-G和最小时延控制算法MDCA-G。两种算法在辅助图中建立多播树时都引入了MPH算法思想和最小波长层代价率进入思想,而后者对业务时延的控制要好于前者。另外,由于稀疏的分光节点和波长转换节点的放置对于网络的性能影响很大,为此文章还提出了一个SNPA算法,即稀疏节点位置放置算法。在仿真中,MCCA-G和MDCA-G的稀疏分光节点的位置采用了SNPA 的计算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RRS算法相比,MDCA-G在阻塞率方面可降低15.34%,而MCCA-G与Member-only和VS_based 相比,分别在阻塞率上降低了32%和15.6%。可以看出,在同等的网络状态和环境下,MCCA-G和MDCA-G的表现要优于传统算法。 关键词:WDM网络多播路由稀疏配置波长变换 Abstract:How to support multicasting in WDM networks has a research topic in recent years.This paper design tow 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 algorithms based on generic layer auxiliary graph model:MCCA-G minimum cost controls algorithms-graph and MDCA-G minimum delay dontrol algriths-graph.The two algorithms both adhibit MPH and the thought of entering the wavelength layer with minimum cost rates,And the latter should be better than the former to the control the

路由协议原理

第八章 第八章 路由协议原理

Network Protocol Destinati on Network Connected RIP IGRP 10.120.2.0172.16.1.0172.17.3.0Exit Interface E0S0S1被动路由协议: IP ,IP IPX X ,APPLETalk 主动路由协议: RIP ,E IGR IGRP P ,OSPF 172.17.3.0 172.16.1.0 10.120.2.0E0S0

在TCP/IP 协议栈中,Rout Routing ing ing Protocol Protocol 工作在网络层,而Rout Routed ed ed Protocol Protocol 工作在传输层或者应用层 ,他们之间的关系为:Routing Protocol 负责学习最佳路径,而Routed Protocol 根据最佳路径将来 自上层的信息封装在IP 包里传输 路由协议和被路由协议的区别

路由器是如何进行选路? ?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关键是路由表。 ?每个路由器中都保存着一张路由表,表中每条路由项都指明数据包到某子网或某主机应通过路由器的哪个物理端口发送,然后就可到达该路径的下一个路由器,或者不再经过别的路由器而传送到直接相连的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要实现路由要实现路由,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必须知道必须知道必须知道::目的地址所有可能的路由路径最佳路由路径管理路由信息172.16.1.010.120.2.0

管理距离 Administrative Distances ?管理距离主要用于不同路由协议之间的可信度。 ?可信度的范围是:0 到255 之间,它表示一条路由选择信息源的可信性值.该值越小,可信度越高.0 为最信任,255 为最不信任.

图文单播、多播、广播数据包

图文单播、多播、广播数据包 时间:2010-02-08 21:25来源:网络作者:佚名点击: 1001次 多播允许把所发消息传送给所有目的地址中的一个经过选择的子集(即广播给谁)。多播发送方只要发送一个信息包而不是很多个,能减少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包的总量。多播首先要解决广播给谁的问题。要按不同应用项目(如体育、文艺、娱乐、学习等)进行分组,小组成员要向多播服 多播允许把所发消息传送给所有目的地址中的一个经过选择的子集(即广播给谁)。多播发送方只要发送一个信息包而不是很多个,能减少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包的总量。 多播首先要解决广播给谁的问题。要按不同应用项目(如体育、文艺、娱乐、学习等)进行分组,小组成员要向多播服务器(一般是路由器)进行注册登记,用户主机发出请示,提出具体多播地址。IP多播的地址,采用D类IP地址确定多播的主组。在Internet的“小数点”表示法中,主组地址范围是从224.0.0. 0到239.255.255.255。为发送一份IP多播数据包,发送者要确定一个合适的信宿地址,这个地址代表一个主组。然后,多播数据通过普通的IP发送操作发送出去。 其次要解决的问题是收哪个广播,有时在同一网络中有多个多播,每个广播选择国际规定的特定地址(多播的IP地址)。发送端相当简单,但IP多播和接收端却十分复杂。为了接收数据包,用户工作站上的应用要申请与特定多播关联的多播主组会员资格。这种申请传送到用户的局域网路由器,如有必要,还要传送到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路由器。这一步完成,接收工作站的网络接口卡开始。‘侦听”与新多播组地址关联的数据链路层地址。广域网路由器把请求进入的多播数据包送往局域网路由器,局域网路由器把主组地址变换成与它相关的数据链路层地址,并用这个地址建立报文。接收链路的网络接口卡和网络驱动程序侦听这个地址,把多播地址传向TCP/IP协议堆栈,从而使数据适合用户的应用。 “单播”(Unicast)、“多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这三个术语都是用来描述网络节点之间通讯方式的术语。那么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区别何在?且听下文分解。 ——★单播★—— 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就好像是人们之间的对话一样。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话,那么用网络技术的术语来描述就是“单播”,此时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只在两个节点之间进行,参见图1。 图1 单播:一对一 单播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上绝大部分的数据都是以单播的形式传输的,只是一般网络用户不知道而已。例如,你在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时,必须与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此时使用的就是单播数据传输方式。但是通常使用“点对点通信”(Point to Point)代替“单播”,因为“单播”一

广播和多播的概念

在第1章中我们提到有三种IP地址:单播地址、广播地址和多播地址。本章将更详细地介绍广播和多播。 广播和多播仅应用于UDP,它们对需将报文同时传往多个接收者的应用来说十分重要。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它意味着分别运行于两主机(由IP地址确定)内的两进程(由端口号确定)间存在一条连接。 考虑包含多个主机的共享信道网络如以太网。每个以太网帧包含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以太网地址(48 bit)。通常每个以太网帧仅发往单个目的主机,目的地址指明单个接收接口,因而称为单播(unicast)。在这种方式下,任意两个主机的通信不会干扰网内其他主机(可能引起争夺共享信道的情况除外)。 然而,有时一个主机要向网上的所有其他主机发送帧,这就是广播。通过ARP和RARP 可以看到这一过程。多播(multicast) 处于单播和广播之间:帧仅传送给属于多播组的多个主机。 为了弄清广播和多播,需要了解主机对由信道传送过来帧的过滤过程。图12-1说明了这一过程。 首先,网卡查看由信道传送过来的帧,确定是否接收该帧,若接收后就将它传往设备驱动程序。通常网卡仅接收那些目的地址为网卡物理地址或广播地址的帧。另外,多数接口均被设置为混合模式,这种模式能接收每个帧的一个复制。作为一个例子,tcpdump使用这种模式。 目前,大多数的网卡经过配置都能接收目的地址为多播地址或某些子网多播地址的帧。对于以太网,当地址中最高字节的最低位设置为1时表示该地址是一个多播地址,用十六进制可表示为01:00:00:00:00:00(以太网广播地址ff:ff:ff:ff:ff:ff可看作是以太网多播地址的特例)。 如果网卡收到一个帧,这个帧将被传送给设备驱动程序(如果帧检验和错,网卡将丢弃该帧)。设备驱动程序将进行另外的帧过滤。首先,帧类型中必须指定要使用的协议(IP、

路由信息协议实验报告

路由信息协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1.掌握路由协议的分类,理解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2.掌握动态路由协议RIP的报文格式,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3.掌握RIP计时器的作用 4.理解RIP的稳定性 【网络结构】 主机A:172.16.0.2 主机B:172.16.0.1 192.168.0.2 主机C:192.168.0.3 主机D:192.168.0.4 主机E:192.168.0.1 172.16.1.1 主机F:172.16.1.2

【实验内容】 练习1: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主机A、B、C、D、E、F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路由表,并回答以下 问题: ● 路由表由哪几项组成? 2. 从主机A依次ping 主机B(192.168.0.2)、主机C、主机E(192.168.0.1)、主机E (172.16.1.1),观察现象,记录结果。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主机B 和主机E路由表,结合路由信息回答问题:

● 主机A的默认网关在本次练习中起到什么作用? ●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3. 主机B和主机E启动静态路由。 (1)主机B与主机E在命令行下使用“staticroute_config”命令来启动静态路由。(2)在主机B上,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add命令手工添加静态路由(“route add 172.16.1.0 mask 255.255.255.0 192.168.0.1 metric 2”)。 (3)在主机E上,也添加一条静态路由(“route add 172.16.0.0 mask 255.255.255.0 192.168.0.2 metric 2”)。 (4)从主机A依次ping主机B(192.168.0.2)、主机E(192.168.0.1)、主机E(172.16.1.1),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5)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主机B和主机E路由表,结合路由信息回答问题: ●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手工添加静态路由在此次通信中所起的作用。

多播和组播

单播、多播和广播单播”(Unicast)、“多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这三个术语都是用来描述网络节点之间通讯方式的术语。那么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区别何在?. 1.单播: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就好像是人们之间的对话一样。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话,那么用网络技术的术语来描述就是“单播”,此时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只在两个节点之间进行。单播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上绝大部分的数据都是以单播的形式传输的,只是一般网络用户不知道而已。例如,你在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时,必须与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此时使用的就是单播数据传输方式。但是通常使用“点对点通信”(Point to Point)代替“单播”,因为“单播”一般与“多播”和“广播”相对应使用。 2.多播:“多播”也可以称为“组播”,在网络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很多,网上视频会议、网上视频点播特别适合采用多播方式。因为如果采用单播方式,逐个节点传输,有多少个目标节点,就会有多少次传送过程,这种方式显然效率极低,是不可取的;如果采用不区分目标、全部发送的广播方式,虽然一次可以传送完数据,但是显然达不到区分特定数据接收对象的目的。采用多播方式,既可以实现一次传送所有目标节点的数据,也可以达到只对特定对象传送数据的目的。IP网络的多播一般通过多播IP地址来实现。多播IP地址就是D类IP地址,即224.0.0.0至239.255.255.255之间的IP地址。Windows 2000中的DHCP 管理器支持多播IP地址的自动分配。 3.广播:“广播”在网络中的应用较多,如客户机通过DHCP自动获得IP地址的过程就是通过广播来实现的。但是同单播和多播相比,广播几乎占用了子网内网络的所有带宽。拿开会打一个比方吧,在会场上只能有一个人发言,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人同时都用麦克风发言,那会场上就会乱成一锅粥。集线器由于其工作原理决定了不可能过滤广播风暴,一般的交换机也没有这一功能,不过现在有的网络交换机(如全向的QS 系列交换机)也有过滤广播风暴功能了,路由器本身就有隔离广播风暴的作用。广播风暴不能完全杜绝,但是只能在同一子网内传播,就好像喇叭的声音只能在同一会场内传播一样,因此在由几百台甚至上千台电脑构成的大中型局域网中,一般进行子网划分,就像将一个大厅用墙壁隔离成许多小厅一样,以达到隔离广播风暴的目的。在IP网络中,广播地址用IP地址“255.255.255.255”来表示,这个IP地址代表同一子网内所有的IP地址。

路由基本原理及路由协议详情详情

路由基本原理及路由协议 一.OSI/RM参考模型中分组交换网络的(网络层)路由选择1.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也较路径选择。 路由选择是指选择和建立一条合适的物理或逻辑的通路,以供进网数据从网络的源节点到达宿节点的控制过程。 2.路由问题概述 分组交换网结构可以抽象成以下网络拓扑图 数据分组从源节点A到达宿节点D的路径(通路)有: l1,l3(A-B-D) l2,l6(A-C-D) l2,l4,l7(A-C-E-D) 问题: 哪条通路是最佳的? 最佳-即最短路径问题。 假如上图中每条边都有权值,A到D的最短路径应该是所有路径中,构成路径的边的权值之和最小的哪条路径。 权值:在网络中主要是数据传输时延和距离。 3.对路由选择算法的要求 a.能正确、迅速、合理地传输数据分组 b.能适应由于节点或链路故障引起的拓扑变化 c.能适应网络通信量的变化,使网络内的通信负载达到均衡 d.算法应尽量简单 4.路由选择算法的两大策略 a.静态路由选择算法——基于网络拓扑(距离)和时延的要求,以固定的准则来选择路由。因此这类算法也叫做确定型(非自适应)路由算法。这类算法简单,速度快,但不能适应因种种原因而引起的网络拓扑变化和网络内部通信量的变化。这类算法使用于那些网络拓扑结构不经常变化的小型网络。 b.动态路由选择算法——基于网络状态参数的变化,来选择某段时间内有效的路由。这类算法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状态和其它状态参数的变化而调整路由。因此这类算法也叫做自适应路由算法 5.实现路由选择算法的一般方法 a.标头指示法 b.路由表法 在每个交换节点(路由器)中建立路由表。 二、互联网中的路由算法——IP路由技术

广播、组播、单播、多播、点播区别

广播、组播、单播、多播、点播 什么是单播、多播和广播 “单播”(Unicast)、“多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这三个术语都是用来描述网络节点之间通讯方式的术语。那么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区别何在?且听下文分解。 ——★单播★—— 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就好像是人们之间的对话一样。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话,那么用网络技术的术语来描述就是“单播”,此时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只在两个节点之间进行,参见图1。 图1 单播:一对一 单播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上绝大部分的数据都是以单播的形式传输的,只是一般网络用户不知道而已。例如,你在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时,必须与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此时使用的就是单播数据传输方式。但是通常使用“点对点通信”(Point to Point)代替“单播”,因为“单播”一般与“多播”和“广播”相对应使用。 ——★多播★—— “多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向多个人(但不是在场的所有人)说话,这样能够提高通话的效率。如果你要通知特定的某些人同一件事情,但是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使用电话一个一个地通知就非常麻烦,而使用日常生活的大喇叭进行广播通知,就达不到只通知个别人的目的了,此时使用“多播”来实现就会非常方便快捷,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播设备非常少。多播如图2所示。 图2 多播:一对多

“多播”也可以称为“组播”,在网络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很多,网上视频会议、网上视频点播特别适合采用多播方式。因为如果采用单播方式,逐个节点传输,有多少个目标节点,就会有多少次传送过程,这种方式显然效率极低,是不可取的;如果采用不区分目标、全部发送的广播方式,虽然一次可以传送完数据,但是显然达不到区分特定数据接收对象的目的。采用多播方式,既可以实现一次传送所有目标节点的数据,也可以达到只对特定对象传送数据的目的。 IP网络的多播一般通过多播IP地址来实现。多播IP地址就是D类IP地址,即224.0.0.0至239.255.255.255之间的IP地址。Windows 2000中的DHCP管理器支持多播IP地址的自动分配。 ——★广播★—— “广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通过广播喇叭对在场的全体说话,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话效率高,信息一下子就可以传递到全体,如图3所示。 “广播”在网络中的应用较多,如客户机通过DHCP自动获得IP地址的过程就是通过广播来实现的。但是同单播和多播相比,广播几乎占用了子网内网络的所有带宽。拿开会打一个比方吧,在会场上只能有一个人发言,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人同时都用麦克风发言,那会场上就会乱成一锅粥。 在网络中不能长时间出现大量的广播包,否则就会出现所谓的“广播风暴”。广播风暴就是网络长时间被大量的广播数据包所占用,正常的点对点通信无法正常进行,外在表现为网络速度奇慢无比。出现广播风暴的原因有很多,一块有故障的网卡,就可能长时间向网络上发送广播包而导致广播风暴。 图3 广播:一对全体 集线器由于其工作原理决定了不可能过滤广播风暴,一般的交换机也没有这一功能,不过现在有的网络交换机(如全向的QS系列交换机)也有过滤广播风暴功能了,路由器本身就有隔离广播风暴的作用。 广播风暴不能完全杜绝,但是只能在同一子网内传播,就好像喇叭的声音只能在同一会场内传播一样,因此在由几百台甚至上千台电脑构成的大中型局域网中,一般进行子网划分,就像将一个大厅用墙壁隔离成许多小厅一样,以达到隔离广播风暴的目的。 在IP网络中,广播地址用IP地址“255.255.来表示,这个IP地址代表同一子网内所有的IP地址。

OSPF路由选择协议配置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 一、实验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OSPF 路由选择协议配置 实验时间: 2015年6月6日 实验学时: 3 学时 实验地点: 工科楼501实验室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OSPF 中Router ID 的配置方法 2.掌握OSPF 的配置方法 3.掌握通过display 命令查看OSPF 运行状态的方法 4.掌握使用OSPF 发布缺省路由的方法 5.掌握修改OSPF hello 和dead 时间的配置方法 6.理解多路访问网络中的DR 或BDR 选举 7.掌握OSPF 路由优先级的修改方法 三、实验环境 Windows 、eNSP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拓扑图 步骤一 实验环境准备 如果本任务中您使用的是空配置设备,需要从步骤1开始配置,然后跳过步 骤2。如果使用的设备包含上一个实验的配置,请直接从步骤2开始配置。 基本配置以及IP 编址。 system-view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sysname R1 [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R1-GigabitEthernet 0/0/1]ip address 10.0.12.1 24 [R1-GigabitEthernet 0/0/1]quit [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0.0.13.1 24 [R1-GigabitEthernet0/0/0]quit [R1]interface LoopBack 0 [R1-LoopBack0]ip address 10.0.1.1 24 system-view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sysname R2 [R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R2-GigabitEthernet 0/0/1]ip address 10.0.12.2 24 [R2-GigabitEthernet 0/0/1]quit [R2]interface LoopBack 0 [R2-LoopBack0]ip address 10.0.2.2 24

以下哪一项是一种路由选择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以下哪一项是一种路由选择协议 篇一:《数通知识的路由协议部门》试题答案 单选题 1.在ospF路由区域内,唯一标示ospF路由器的是√ a b c dareaidas号码Routeridcost 正确答案:c 2.在ospF路由域中,引入了外部路由的路由器称为√ a b c dabRbRasbRiR 正确答案:c 3.ospF中详细描述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的协议报文是√ a

b c dlsRlsuRouterlsaas-externallsa 正确答案:b 4.在建立邻居和邻接关系的时候,表示稳定的邻居状态的是√ a b c dexchangeFull2-wayinit 正确答案:c 5.在建立邻居和邻接关系的时候,表示稳定的邻接状态的是√ a b c dexchangeFull2-wayinit 正确答案:b 6.ospF选举dR、bdR时会使用如下的那些报文?√ a b c

dhello报文(hellopacket)dd报文(databasedescriptionpacket)lsR报文(linkstateRequestpacket)lsu报文(linkstateupdatepacket) 正确答案:a 7.关于指派中间系统dis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它在广播网络中创建和更新伪结点它的选举是不可预知的,存在备份dis当lan上的所有is优先级相同时,选举mac地址最大的is为dis广播网上的dis选举是抢占式的 正确答案:b 8.isis是支持分层次的igp,那么isis路由协议层次之间的边界是如何部署的?√a b c disis路由协议的不同分层的边界是部署在互联不同层次路由器之间的链路上isis路由协议的不同分层的边界是部署level1路由器上isis路由协议的不同分层的边界是部署level2路由器上isis路由协议的不同分层的边界是部署

广播、组播和多播的概念

广播、组播(多播)及单播 网络广播(Broadcast on Network) 网络广播是指一个节点同时向相同域中的其它所有节点传输数据包的过程。组播是一种特殊的广播,其中一组请求收听的选定用户将收到广播。广播传输通常在局域网(如以太网)中进行,但有时也发生在虚拟局域网(VLAN)中。IPv6 支持单播(Unicast)、组播(Multicast)以及任意播(Anycast)三种类型,IPv6 中没有关于广播(Broadcast)的具体划分,而是作为组播的一个典型。 网络广播中涉及以下以下重要概念: 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这是一个限定区域,其中的所有设备都可以共享信息。换句话说,与网络相连,且负责接收广播的所有设备都是同一广播域的一部分。在一个共享以太网中,工作站通过共享媒体将帧广播到其它所有节点。其它节点收听广播,只接收寻址到它们的帧。因此,共享以太网中的所有节点都属于同一广播域。此外通过虚拟局域网技术可以创建一个虚拟广播域。 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这是一个特殊地址,当数据包可以寻址到该地址时,可以帮助所有设备打开和处理信息。例如,MAC 地址,格式为1xFFFFFFFF 是一种广播地址;IP 地址255.255.255.255是通用广播地址。任何设备都将打开寻址到广播地址的信息,并将它们传送到下一个工作站。 广播风暴(Broadcast Storm):当主机系统响应一个在网上不断循环的广播数据包或者试图响应一个没有应答的系统时就会发生广播风暴。随着网络数据包数量的增加,广播风暴可能会引起网络拥塞问题。为防止广播风暴的发生,需要细心配置网络以阻止非法广播信息的进入。 生成广播信息的应用程序包括地址解析协议(ARP)。通过该协议,主机发送一个地址解析查询到局域网中的所有计算机上,以实现网络IP地址的分配。有些路由选择协议,如RIP,主要用于支持网络设备“Advertise”网络服务。此外还存在很多相关技术,如组播技术(一种特殊广播形式),这部分内容细节请查看组播技术部分。有关虚拟局域网技术请查看VLAN部分。 网络组播技术(Network Multicast Technologies) 组播指的是单个发送者对应多个接收者的一种网络通信。组播技术中,通过向多个接收方传送单信息流方式,可以减少具有多个接收方同时收听或查看相同资源情况下的网络通信流量。对于n方视频会议,可以减少使用 a(n-1)倍的带宽长度。“组播”中较为典型的是采用组播地址的IP组播。IPv6 支持单播(Unicast)、组播(Multicast)以及任意播(Anycast)三种类型,IPv6 中没有关于广播(Broadcast)的具体划分,而是作为组播的一个典型类型。此外组播定义还包括一些其它协议,如使用“点对多点”或“多点对多点”连接的异步传输协议(ATM)。 组播技术基于“组”这样一个概念,属于接收方专有组,主要接收相同数据流。该接收方组可以分配在英特网的任意地方。TCP/IP 中的主要组播技术和协议如下所述: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IGMP 和 IGMPv3)―主要应用于主机及其最接近路由器之间,主机通过该协议通知路由器它需要收听哪个组播组。组播知道 IGMP 流量中的交换机 Snoop,从而避免了组播扩散现象。 协议无关组播(PIM)―主要用于组织分配组播流量,避免逐步路由选择

实验6-配置路由器的路由选择协议

实验6:配置路由器的路由选择协议 1. 实验目的 1)深入理解路由器中路由选择协议的工作原理。 2)能够配置路由器的路由选择协议RIP。 2. 实验环境 1)运行Windows 2008 Server/Windows XP/Windows 7操作系统的PC一台。 2)下载并安装CISCO公司提供的PacketTracer版本。 3. 实验步骤 1) 生成并配置网络拓扑 按图28所示,配置本实验用的网络拓扑。其中CISCO 1841路由器3台和PC 两台。实验应当参照以下步骤: 标配的1841路由器仅带有两个10/100Mbps的以太端口,而路由器0和路由器2需要3个端口,因此要为它们再增加一个以太端口。这时,可以在路由器的物理设备视图中增加WIC-1ENET模块,从而增加一个10 Mbps以太接口,以连接PC。 为了减少交换机,各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可以使用交叉线。 需要适时关闭或激活设备电源和接口模块。 实验用网络拓扑

2) 规划IP地址并配置 由于实验网络比较复杂,因此在配置之前先自行规划IP地址,也可以采用如图29所示的IP地址规划方案。 接下来,对路由器和PC的各个端口的IP地址进行配置。以配置路由器0的为例,双击Router0图标,点击“Config”选项卡。先配置FastEthernet0/0端口,根据图示的IP地址规划将其配置为,子网掩码为;点击FastEthernet0/1端口将其配置为,子网掩码为;再点击Ethernet0/1/0端口将其配置为,子网掩码为。对PC0 配置时,除了要将FastEthernet 接口IP 地址配置为,还要将“Settings”中的Gateway配置为。对于其他路由器和PC也可以采用类似方法配置。 配置路由器接口IP地址 3) 配置路由器选路协议 这时检查一下该网络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了。点击PC0图标,点击“Desktop”选项卡,在点击“Command Prompt”,在提示符下键入“ping 。分析实验结果,观察当网络各链路正常工作时,IP层是否已经连通(未连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