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

B.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它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进行刻画。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莫泊桑,这篇小说以主人公“我”的见闻为线索,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

D. 《论语》是我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中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故答案为: C。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筹交错”“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觥”“白”都有酒杯的意思。

B. 成语“心旷神怡”“气象万千”“峰回路转”均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C. “年少万兜鍪”中的“兜鍪”本意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

D.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共33篇,分国编次。

【答案】 B

【解析】【分析】A:正确。

B:“心旷神怡”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气象万千“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峰回路转“出自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正确。

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文学常识涉及到古今中外众多的作家、作品、体裁和写作技法,零散琐碎,繁多庞杂。这么多的内容,要想掌握它,确非易事。大家平时就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考试时定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确地完成此类考题。

3.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诫子书》《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中的“书”“说”“铭”“记”“序”“表”都是古代的文体。

B.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小满之后是芒种,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C. 我国古代对于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如: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D. 江南三大名楼是指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而闻名)、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

【答案】 B

【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B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由此可知,“立秋之后是处暑,大雪之后是冬至”。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4.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B. “持节”“揖”“拜”“改容式车”都是与古代礼仪有关的词语。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示敬意的行为。

C. 雨果,法国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装在套子里的人》。

D.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王维是唐代诗人,其作品《使至塞上》《竹里馆》都体现出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B.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C. “这是我的好朋友李华从他的家乡给我带来的一件根雕礼物。”这句话没有语病。

D. “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句子是转折复句。

【答案】 D

【解析】【分析】D项有误,“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是条件复句。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文知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B.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C. “豁然开朗”“觥筹交错”“心旷神怡”“雾凇沆砀”分别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D.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陶庵梦忆》《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字、籍贯、官职来命名。

【答案】 D

【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D: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7.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 爱国是一种无上的情怀,不过表现的形式会有所不同。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流露出的是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杜甫在《春望》中表现出的是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祖国的黯然神伤;《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为亡了国不能使用祖国的语言而哽咽。

B. 《醉翁亭记》一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和高远志向。

C. 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又让我们认识了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菲利普夫妇。

D. 劝说是一门艺术。晏子以退为进,运用类比,挫败楚王污蔑齐人为盗的阴谋;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委婉规劝齐王纳谏除弊;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

禅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忠言而不逆耳。

【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错误,《醉翁亭记》一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以确定最终选项。

8.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秋两祭,同时也借以开展敲社鼓、饮社酒等诸多活动,陆游《游山西村》中“箫鼓追随春社近”描写的就是这一场景。

B. 帝王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纪年方法。“晋太元中”“庆历四年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崇祯五年十二月”都以年号纪年。

C. 鲁迅的作品有小说、杂文,课文《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变色龙》作者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谈教养》作者利哈乔夫,他们都是俄罗斯诗人、作家。

【答案】 D

【解析】【分析】D 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谈教养》作者利哈乔夫是苏联学者、作家。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级古文化常识的把握,注意作者、作品及作品内容的理解。

9.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权劝学》一文提到了“治经”。“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 《西游记》的回目中,多次提到了“金公”“木母”。“金”“木”是五行概念。

C. 《论语》中的“不惑”之年和“耳顺”之年,分别指的是“四十岁”和“五十岁”。

D. 《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既加冠”,指男子已成年。

【答案】 C

【解析】【分析】C.“耳顺”之年指六十岁。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10.品读古典诗词,感受节日文化,将下列诗歌按传统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明时节时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樱桃桑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⑤大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 ③⑤①②④

B. ③⑤①④②

C. ⑤③①②④

D.

⑤③①④②

【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在平时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的常识进行积累,注意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了解常识,掌握常识。①句对应的是:清明节;②句对应的是:重阳节;③对应的是:春节;④对应的是端午节⑤对应的是:元宵节

故答案为:B

【点评】考生对传统的节日要知晓,对诗句中所涉及的节日要了解,掌握相关的文化文学常识,完成此题不难。

11.国学,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选做三个)

(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学,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2)二十四节气中“春分”过后是什么?

(3)古人常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哪里?

(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指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有一部是谁写的?作品名字是什么?

【答案】(1)乐曲

(2)清明

(3)《弟子规》

(4)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结合课下注释或词典对词语的意思总结背诵,做题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判断。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乐曲。

(2)清明

(3)出自《弟子规》

(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分别为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以及曾朴的《孽海花》。

故答案为:(1)乐曲

(2)清明

(3)《弟子规》

(4)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重视。

1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B.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用设喻阐述道理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C.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传统对联张贴时,上下联分居右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D. 谦称多为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尊称多为表示尊敬的称呼,如“大兄、子、贤弟、先生”等。

【答案】 C

【解析】【分析】C.错误,对联尾字为“仄起平落。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13.古代行为礼仪中,不全属于表示敬意的一组是()

A. 避讳避席

B. 顿首下拜

C. 拱手作揖

D. 拂塵尾轼车【答案】 D

【解析】【分析】D塵尾,是一种于手柄前端附上兽毛(如马尾、麈尾)或丝状麻布的工具或器物,一般用作扫除尘迹或驱赶蚊蝇之用。不是表示敬意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考生要注意平时对课内文章和注释内容的识记和积累。

14.下面各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A. 朗读诗歌要把握好朗读节奏,比如,可以这样划分《我看》中的诗句节奏: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B.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是一个假设复句。

C. 《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的作者都是清代小说家,他们那分别是曹雪芹、吴敬梓和蒲松龄。

D. “月夜忆舍弟”中的“舍弟”是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同样是谦辞的还有“家兄”“小女”“拙作”等。

【答案】 D

【解析】【分析】A项错误,应划分节奏为: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B项错误,这是一个条件复句;

C项错误,《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的作者依次是吴敬梓、曹雪芹和蒲松龄;

D项正确。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朗读节奏、复句类型、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与辨析。

A、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B、假设复句,一般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C、《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D、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谦辞可表示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谦虚与尊敬。古人不但说自己用谦称,说自己家里人时也用谦称。

1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藤野先生》《社戏》《阿长与<山海经>》均出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B. 词,又称“长短句”,词牌是词调的名称,《沁园春·雪》和《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沁园春”和“山坡羊”都是词牌名。

C. 《己亥杂诗》中的“己亥”和“丙辰中秋”中的“丙辰”表示年份,“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和“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表示年号。

D.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答案】 C

【解析】【分析】A.《社戏》是短篇小说,收入《呐喊》;

B.《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山坡羊”是曲牌名;

D.“子”用来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是谦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1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郭沫若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代表性的剧作有《屈原》《棠棣之花》等。

B. “万钟于我何加焉”“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钟”“石”都是古代的容器,也作容量单位。

C. 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加冠礼,仪式上男子束发戴帽,后人就常用“冠”或“加冠”表示成年。

D.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分别出自《左传》《战国策》《史

记》。这几部书既是史学著作,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此题错在“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加冠礼”的表述,古时男子行加冠礼是在二十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有文学和文化常识,这些常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姓名称谓、天文地理等,非常容易记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正确答题。

17.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笔画清劲优雅,节奏和谐。

B.字体干净匀称,温润如玉。

C.楷行两书并用,墨色浓淡相宜。

D.作品柔美不足,刚劲有余。

(2)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答案】(1)D

(2)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仔细观察书法作品,可以确定其为行楷。它的特点是行笔轻盈,点画灵动,字体匀称,由此可知ABC三项都是正确的。

D项“柔美不足”的分析是错误的,从“黄”“空”“江”等字可以看出字体的柔美。

(2)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此题要注意“鹤”“碧”“惟”的结构要安排合理。

故答案为:(1)D;(2)略

【点评】(1)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欣赏书法作品,一般先观其气势和神采如何,然后欣赏章法与结构,最后是意境。

(2)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书写汉字要做到规范、工整和美观。书写时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避免写错别字。

1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雨果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的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例如“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代指“月亮”,“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代指“史册”。

C. 我们学过的《范进中举》节选自清朝小说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书中运用对比和讽刺手法,刻画了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范进,同时也刻画了极富个性特征的市侩小人胡屠户。

D.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答案】 A

【解析】【分析】A项《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故选A。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和辨析的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认真的判断。

1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明清科举制度中,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B.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六更,每更约两小时。

C. 谪,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D.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中的“中原”是指整个黄河流域。【答案】 B

【解析】【分析】“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依次类推。故B选项中的“一夜分为六更”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2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归纳出来的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

B. 《桃花源记》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这是借用人的特征来指一类人的手法,

例如“布衣”指平民。

C. 明清的科举制度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取中者即为秀才,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小说《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应是会试。

D.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宋濂,宋代文学家,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答案】 D

【解析】【分析】D“宋濂,宋代文学家”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宋濂是明代文学家。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的相关内容。考生要在平时注意课本内的注释,注意平时的积累。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导读: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着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 )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作品是《》。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 东和——( ) 收二川——( )

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

编写:任建宏审核:赵卫国使用日期: (一)主观题部分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 1、A.隋唐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部、部、部、部和工部。 B.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已死的皇帝为,已死的父亲为,已死的母亲为,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2, A.古代官场用语都有特定的说法:官员刚到任叫;官员到职工作叫;授予官职叫;大臣年老请求辞官退休叫。 B.古人表示年龄都有专门的代称:二十岁叫,三十岁叫,四十岁叫,六十岁叫。 3. A.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___ __ 和_____ __ 。 B.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1995年是农历 _______年,1996年是农历丙子年,1997年是农历_____________ 年。 4. A. 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_______、_______ _______ 来称呼人。 B. 古代兄弟之间用“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表示排行。“_______ ”表示最大,“_______ ”表示最小。 5. A.河南省的洛阳位于洛河之,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之,陕西省的华阴位于之北。 B. 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为最尊,其次是,再次是,最下位是。 6. A. “入则孝,出则悌。”“孝”指善事,“悌”指善事。 B.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四种: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淳熙丙申至日”采用的是。 7. A.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有_______ _______两种形式,“举孝廉,父别居。”是讽刺______形式。 B. 童生院试合格后取得_____资格;乡试第一名叫______;会试第一名叫_______;殿试第一名称______。 8. A.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_______。多由皇帝点定,俗称_______。考中进士就称_______。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_______. B.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叫_______ ,地方所设的学校称_______. 9. A. 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称_______;国子监的学生称_______。 B.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统称_______;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称_______。 10.下列节日有哪些习俗,各写两种。 元旦_______ _______ 元宵_______ _______ 清明_______ _______ 端午_______ _______ 中秋_______ _______ 重阳_______ _______ 11.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 愚见大人执事敢烦拙笔足下不佞老脸不谷 麾下鄙意节下垂询不肖贤家仁兄丈人 谦辞有 敬辞有 12.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_______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_______ ”;

2020部编本中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

2020中考总复习语文随堂小练(十一) (共60分,建议25分钟完成) 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绯闻fěi 呱呱坠地gū容臭xiù休祲jìn B、旌旗jīn 押解jiè埋怨mán 占卜zhān C、磨蹭ceng 廪稍之供lǐn 撰长书zuàn 羼水chàn D、盘桓 huán 脖颈儿gěng 恫吓dòng 腌臜ā zā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文采斐然喧腾蓬头垢面不屑置辨 B、缊袍蔽衣彗星皲裂腰缠万贯 C、芒刺在背荣膺睚眦必报不胫而走 D、锱铢必较幔帐断壁残垣流言菲语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当莱特兄弟说他们能造飞行器时,人们都认为他俩异想天开 ....。 B.中考太重要了,我们得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C.他刚步入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已经登堂入室 ....了。 D.大师执笔挥毫,似竹非竹,似马非马,已臻目无全牛 ....的境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丰富心灵的方式需要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到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去游历。 B.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证明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和实力。 C.如果我们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那么留给子孙后代的不仅有美丽文化,更有天蓝地绿水清的壮丽河山。 D.扶贫攻坚活动深入人心,基本彻底解决了贫困家庭日常生活、子女教育、疾病就医、文化娱乐等一系列问题。 二、阅读《用AI 计算情绪》,回答5-7小题。 用AI 计算情绪 蒋虹霞 ①学习机能够从你的面部读出“困惑”,自动放慢教学进度;你的车能感知你的疲惫,强制停车或报警;甚至你的冰箱能够感知你的体重,“体贴”地自动上锁…… ②这些以前人们不敢想象的场景,如今正在逐渐成为现实。Affectiva 是一家创立于2009 年的美国创业公司,主要研究“情绪AI”,即通过捕捉人类的面部表情,来分析判断情感,并做出反馈。该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一个叫Affdex 的情感引擎。 ③如何让冷冰冰的机器识别人类情绪? ④Affdex 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观察分析人类面部表情的纹理、肌肉及其动态变化,总结出快乐、生气、伤心等情绪状态在面部表现出的差别,对眼睛、眉毛、嘴唇等面部特征点进行“编码”。 ⑤用户只需要运行Affdex,摄像头里的白色边界框就会准确地锁定人类面部跟踪重要特征点,再把用户的面部表情与图像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出一份“情感得分”报告。每一次的表情读取都会形成一个情感数据点。 ⑥Affectiva 的联合创始人Kaliouby 认为,“情绪能够帮助我们做出科学的决策”。在Affdex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真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附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真题分类汇编 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解析) 1.(2018.枣庄)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县( ) 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休.其形休的演变大怀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今文、蒙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直浩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六月二千出日塑湖怪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刘送东阳可4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宁”都属于古代文体。 C.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卡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部绵年体更书,它气战国策》所《左传9都是史学著作,对后此影响很大。 D.古时儿童术成平时,不或帽子,头发下垂:称为“亚弊”男于到二I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山为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2.(2018.宜宾)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小沣干朝官史降职或远调;迁客。润迁的人:指降职沉调的人 B.总角,古代川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殷的小警,称总角。后用“总角”代指儿童。 C.乡过,科兰制度中每二年举行的一次全省考试由秀才去应试,考中者你为“进士”。 D.社.土地神:根:各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千年,后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3. (2018.连云港)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是土地神。“根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程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多.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盲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思、鄙、敞、子”等,你对方或对方米属有“令、.、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卢、转注、假告,诗经冲的“六义”指风、雅领、赋、比、兴。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宗”右关的称谓,如“三皇五第”“罗塞二发”“二教九流”尤事不帝三常殿”等,其中,岁为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4. (2018.长沙)下列占人”泳称”敏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三有问题白朋友计教,说“点不才,有一事请教。” B.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关,张对朋友说,犹令堂大人办比南1!” C朋友间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于谢日:“家母身体已无恙。” D.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处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 5.(2018.滨州)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汇“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数九”;是从立冬开始,立春能束。 B.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母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C.汉语中常日“烽烟”代指战争。“于足”代着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精品】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及答案

【精品】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咏絮之才”,分别出自《战国策》《桃花源记》《世说新语》。 B. 契珂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而立”、“始龀”、“不惑”、“弱冠”、“耄老”。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答案】 C 【解析】【分析】C:从小到大排列:“始龀”、“弱冠”、“而立”、“不惑”、“耄老”。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阿城的《溜索》都是短篇小说,刘绍棠的《蒲柳人家》是中篇小说。 B. 在《儒林外史》中,严贡生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C. 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D. “中国梦”“精准扶贫”“一带一路”“振兴中华”“互联互通”等短语是同一结构的短语。 【答案】 D 【解析】【分析】ABC说法正确。D “中国梦”“精准扶贫”是偏正短语,“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是并列短语,“振兴中华”是动宾短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及短语类型。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冰心、泰戈尔、普希金都是著名诗人,其代表作分别有《繁星》《吉檀迦利》《自由

2019年高考文化常识试题汇编(附答案)

高考最新文化常识试题汇编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科举制度中,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经皇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B.“当路”既可以指执掌政权,也可以指掌权之人,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C.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D.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和人世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的异常变化叫“星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原是奉皇命检核地方官的职务,后成为掌一州军政大权的要职。 B.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是编纂历史书籍的重要根据。 C.嫡嗣,此处指皇位承继人,即太子。嫡,宗法制度下妻或妾生的长子。 D.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其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和荣誉称号。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指《周易》,是中国一部古老的占卜之书,约成书于尧舜时期。春秋时期,有人依附于它的卦爻形式,借以发挥哲学思想。 B.兵部尚书,别称为大司马,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为正二品。兵部主要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事务。 C.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指皇帝外出时,由太子等重要人物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D.驿,指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如“驿站”“驿馆”等;也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文中指由朝廷专门指派的车马。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司,古代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仪同三司”非官职,仅指与三公同等待遇。B.出,古时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也指“出仕”,即出来做官。文中是前一种意思。C.别都就是“陪都”,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中国最早的陪都出现在炎黄时期。D.薨,古代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高等级的妃嫔或者封王贵族的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髫,相当于七岁的年龄阶段,女孩称为髫年,男孩称为韶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还要比垂髫之年小上几岁,“总角、孩提”是幼年的泛称,而“垂髫、始龀”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平凡的世界》是路瑶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全景式地表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B. 《威尼斯商人》是法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讲故事的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国作家莫言的一篇演讲词,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C. 《叔向贺贫》选自《国语﹒晋语》。《国语》传为春秋时左丘明著,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君臣言论为主。《国语》与《战国策》同属国别体史书。 D. 《卖炭翁》、《观刈麦》《钱塘湖春行》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答案】 B 【解析】【分析】B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有误。《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B. “清明时节,烟雨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可以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这份闲适。”这句话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是正确的。 C. 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耄耋——百岁。 D. “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纯朴本色美。”这句话属于条件复句。 【答案】 D 【解析】【分析】A“四书”是指《论语》《中庸》《孟子》《大学》,《诗经》属于“五经”。 B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此处使用属于望文生义。故使用不正确。 C“耄耋——百岁”不正确。耄耋是八九十岁。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成语和复句的辨析。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人教部编版2020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请用正楷或者行楷将下面的诗句抄写在方格内。(4分) 2.给加点字注音,(1)馈. 赠 (2)风雪载. 途 (3)j í 取 (4)花团锦cù 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2)题须填写作品名。(9分) (1)宁为百夫长, 。 (杨炯《从军行》) (2) , 对影成三人。 (李白《 》) (3)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千里莺啼绿映红, 。 (杜牧《江南春》) (5)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 ,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8)而那过去了的,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4.根据下面提供的汉字,运用对联知识补全下联。(2分)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 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 【材料二】 梧桐的“果毛”是一种过敏原,容易诱发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等疾病。2017年起,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与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合作,针对全市58条主干道4-6月份开展梧桐飘絮预报。自从使用悬铃散抑制剂以来,南京部分路段的梧桐果球数量已经减少60%左右。未来几年,“毛毛雨”有望缓解。 (扬子晚报网 2017年4月12日) ▲

6.有时,遇见一个人或遭遇一件事情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命运是否能印证这个说法?请任选一例加以分析。(3分) 二、阅读与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4分) 夏初雨后寻愚溪 (唐)柳宗元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 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幸此息营营①,啸歌静炎燠②。 【注释】①营营:指追求奔逐。②燠:yù,热。 7.久雨初晴,诗人独自来到清澈的愚溪,绕溪、引杖、、解带、、啸歌,迎接炎夏。(仿照示例填空,每空两字。)(2分) 8.这首诗也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它与《小石潭记》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 芍药 芍药与牡丹媲美,前人署牡丹以“花王”,署芍药以“花相”,冤哉!予.以公道论之。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牡丹正位于香国,芍药自难并驱。虽别尊卑,亦当在五等诸侯之列,岂王之下,相之上,遂无一位一座,可备酬功之用者哉?历翻种植之书,非云“花似牡丹而狭”,则曰“子似牡丹而小”。由是观之,前人评品之法,或由皮相而得之。噫,人之贵贱美恶,可以长短肥瘦论乎?予于秦之巩昌①,携牡丹、芍药各数十种而归,牡丹活者颇少,幸此花无恙,不虚负戴之劳。岂人为知己死者,花反为知己生乎? 牡丹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全)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王义田编湖北阳新木港中学) (一)春秋时代 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2·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 5·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6·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7·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主要作品为《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8·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三)两汉 9·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之首。 10·班固,字孟坚,"班马"之一。主要作品为《汉书》《苏武传》出于此。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之一。 11·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12·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追尊为武帝,"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3、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14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15·陈寿,字承祚。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隆中对》出于此。 1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17·范晔,著《后汉书》,《乐羊子妻》、《张衡传》等出于此。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初中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朔气传金柝”的“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三足一柄。下列图示属于“金柝”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分析】A是“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三足一柄。 B是豆: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C鼎是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古代中国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D樽zūn,指古代的盛酒器具。形状有点像今天的痰盂,下方多有圈足,上有镂空,中间可点火对器中的酒加热。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图片和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图片诗四种古代食用盛具,仔细分析图片,判断名称和用途,做出正确的选择。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B. “清明时节,烟雨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可以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这份闲适。”这句话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是正确的。 C. 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耄耋——百岁。

D. “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纯朴本色美。”这句话属于条件复句。 【答案】 D 【解析】【分析】A“四书”是指《论语》《中庸》《孟子》《大学》,《诗经》属于“五经”。 B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此处使用属于望文生义。故使用不正确。 C“耄耋——百岁”不正确。耄耋是八九十岁。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成语和复句的辨析。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成语类型和复句类型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创作《羊脂球》《项链》《漂亮朋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B. “以诗为词”指的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 C. 乡试是明清科举制中省一级的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到第三名称亚元。 D. 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其中辰时指的是上午七时至九时。 【答案】 C 【解析】【分析】C.有误。乡试中举第二到第十名称为亚元,并不是第二到第三名。 故答案为:C。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背影》、《济南的冬天》、《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他们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茅盾。 B.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C.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 D. 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按照传统的习惯,贴挂时上联在右,

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 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比如民族情感的归宿、对历史的敬畏、对美好情感的期待。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的苦难,在艰难中寻求生活的出路,在拼搏中表现出生存的智慧。经典作品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弥足珍贵的。 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老人与海》中那位老年渔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它代表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青年的禀赋不是阅历的丰富,而是敢于筑梦、大胆试错。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效仿经典人物,大胆尝试为梦想而奋斗。当年《平凡的世界》感动我们的,正是敢于筑梦的青年形象。在今天,他们依然是让我们发现自身缺点的镜子,是青年努力奋斗、赢得未来、实现梦想的指向标。 从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丧”文化,到“佛系”青年,青年话题总是牵动社会的神经。有人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认为新一代青年人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却忘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时代的投射。我们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审视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要辩证地看待,积极地引导。 经典或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的最好的媒介。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成为指引青年精神成长的灯塔。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要重温经典,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高伟,选自2018年1月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文章的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为什么说经典是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请分点概括回答。 (3)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老人与海》表明经典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B. 作者两次选用《平凡的世界》这部经典作品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但两次证明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C. 有人认为新一代青年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其原因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缺乏经典的引领。 D. 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这种多元化的阅读媒介让经典焕发新生,阅

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

一、文学常识 (一)古代作家作品 1、《诗经》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简称《诗》,就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全书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诗经》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手法,隔句用韵。(《关雎》《蒹葭》) 2、《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就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也就是一首叙事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3、《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就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邑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4、《孟子》就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就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世称“亚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5、《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就是战国时人所编,就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 6、《战国策》就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汇编而成,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7、《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她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共一百三十篇。鲁迅称《史记》就是“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 8、《聊斋志异》就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就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就是她的书屋名,“志”就是记叙,“异”就是奇怪的事情。(《山市》) 9、《出师表》就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 10、《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就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11、《岳阳楼记》就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所写的记。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所作。选自《范文正公集》。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最为出名与被后人引用最多的句子。 12、《世说新语》就是中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就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就是中国最早的小说。(《陈太丘与友期》《咏雪》) 13、《儒林外史》就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与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范进中举》) 14、《资治通鉴》就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就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劝学》) 15、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她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观沧海》《龟虽寿》) 16、王维,字摩诘,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苏轼称赞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至塞上》) 17、孟浩然,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与

部编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

部编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平民为“布衣”。 B. 有人将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嵌入了悼念他的挽联——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野草;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C. “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左”就用来指代贫苦人民。 D. “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写的是端午节的风俗。 【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错误,这幅挽联中出现的《野草》不是小说,是杂文集。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字形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B. 纲,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盐纲、花石纲。生辰纲,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智取生辰纲》中的生辰纲指的是梁中书给他的岳父蔡京送的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 C. 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D. 莫泊桑,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 D 【解析】【分析】D.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不是“浪漫主义作家”。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B.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这里说的“二十四史”指的是从《史记》到《清史》等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C. 欧阳修,字水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 D. 我国古代,三十岁称“而立”,六十岁称“花甲”,七十岁称“古稀”。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及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及答案)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我国有许多鼓励人们自强不息的对联。下面的对联就颂扬了这种精神,请你根据上联,选出正确的下联。() 上联: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下联:________________ A. 十年寒窗苦读美梦成真 B. 三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C. 脚踏实地瞩目千里栋梁 D. 半生拼搏笑看世事沧桑 (2)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已经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忙设计第三项。 活动一:讲“励志的青春”故事 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________ (3)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依据下面一段文字,写一句青春座右铭。(字数不超过20字)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答案】(1)B (2)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3)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解析】【分析】(1)内容是向母校和辛勤的老师们表达为中考而战的信心和决心,所以,“一路”对“三载”,“风雨兼程”对“苦乐同享”,“磨砺意志”对“铸就辉煌”。故选B。(2)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前两项活动分别照应了“励志”“拼搏”,很明显第三个活动要以“奉献”为中心,再按前两个活动的格式设计即可。前二者一个是“讲”,一个是“宣”,第三个可以是“看”,可以设定为: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3)文字的前半句是对范仲淹事例的总结,他“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后半句是对邓稼先事例的总结,与范仲淹事迹和品格相对应,如“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据此分析,可以拟写出座右铭。 故答案为:⑴B; ⑵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⑶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点评】⑴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该考点考查频率较高,注意掌握; ⑵本题考查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设计活动过程,一定要围绕主题设计,同时兼顾各项活动过程的层次性,同时注意名称设计与其它活动名称结构相近,如:诵读、评论(动词)+风流人物+某方面特性,体现一种形式美;

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附答案)

全国卷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