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犯罪形态

一、犯罪形态概念

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尽管犯罪的未完成形态表面上不符合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但因其行为本质上具有社会危害性,与此相反,表面上符合犯罪构成,但因其本质上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故不认为是犯罪。(一)分类

按照其停止下来时是否已经完成犯罪为标准,可分为:

1、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既遂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二)对形态的理解

1、形态是一个点,而不是一段时间。

2、这个点与停顿紧密相连,有停顿才有点,有停顿才有形态。一个行为只有一个点,一个行为只有一个形态,不能把主体的完整行为人为进行分割。

3、形态是故意犯罪过程中不再发展而固定下来的相对静止的不同结局。它们是一种彼此独立存在的关系,不可能相互转化。犯罪预备不可能转为犯罪未遂状态,未完成形态不可能转化为完成形态。(三)犯罪形态与故意犯罪过程、阶段的区别

1、故意犯罪的过程是对犯罪在时间、空间上的发展持续所作的描述。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完成的程序、阶段的总和与整体。它是故意犯罪运动、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时间和空间的表现。

2、故意犯罪的阶段也称为故意犯罪的发展阶段,是指故意犯罪发展过程中因主客观具体内容的不同而人为划分的段落。可分为犯意形成阶段、预备阶段、实行阶段和行为后阶段等。

3、故意犯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包含若干具体的故意犯罪阶段,这些具有不同特征的阶段处在故意犯罪发展的总过程中,呈现出先后相互衔接、此起彼伏的递进和发展变化关系。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故意犯罪过程和阶段的属性与特征。

4、关系

(1)区别:

a) 前者是故意犯罪已经停止下来的各种不同的结局和状态,属于相对静止概念和范畴;后者是故意犯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进程与进程中划分的段落,属于相继运动发展的概念。

b) 任何一个犯罪行为只能构成一种犯罪形态,而同一个犯罪完全可能同时具备两个犯罪阶段以及完整的犯罪过程。

(2)联系:

a) 形态是在过程和阶段中产生的,各种犯罪形态的产生及其界定,都依赖犯罪过程和阶段的存在及其不同的发展程度。b) 是否是刑事责任的根据。

5、过程与阶段的划分

可作图形以说明,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进行划分。

广义的犯罪过程

狭义的犯罪构成

犯意形成阶段?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行阶段?行为后阶段

二、犯罪停止形态的构成

(一)已完成犯罪的构成--犯罪既遂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一种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通

常认为刑法分则是以一人犯一个既遂犯罪为标本的。从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来看,刑法分则规定

的是既遂形态的犯罪。

(二)未完成犯罪的构成

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它们是犯罪的特殊形态,即不具备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

犯罪的全部基本要件,但其仍然具备犯罪构成,也正因此,才为其承担刑事责任提供了基础,只不

过它是一种不同于犯罪既遂形态的特殊形态的犯罪构成。其特殊性体现在:它以刑法分则规定的的

犯罪构成为基础,同时,由刑法总则的有关的条文为补充,犯罪的既遂是犯罪构成的一般形态,未

完成的犯罪构成是犯罪构成的特殊形态,是修正的犯罪构成。

三、犯罪停止形态的存在范围

(一)不能存在于过失犯罪中

1、过失犯罪的构成必须具备发生危害结果和刑法分则的明文规定,而犯罪的停止形态中完成形态当然不具备法定的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无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存在,也就无犯罪完成形态即犯罪既遂形

态存在的意。未完成形态是相对于完成形态而言的,对于过失犯罪而言,只存在犯罪是否成立的问题,而不存在犯罪既遂或者未遂的问题。

2、从主观上来看,过失犯罪的罪过是疏忽大意的或者过于自信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其行为人意志因素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故也无所谓犯罪停止形态中"为了犯罪创造条件,制造工具"以及"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或者"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的"的故意内容,否则就是故意犯罪。

(二)间接故意不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

1、从主观方面来看,间接故意犯罪行为没有确定的犯罪意图,与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的主观特征不符,"放任"心理谈不上对完成特定犯罪的追求,更谈不上其追求是否实现,而犯罪未完成形态存

在着犯罪意志和心理追求。

2、从客观方面来说,行为人所预见的危害结果发生与否都符合其放任心理,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只有发生了实际的危害结果才予以定罪,否则谈不上定罪,当然不存在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故对其来说,也只是是否成立犯罪问题。

(三)并非所有的直接故意犯罪都存在着犯罪的停止形态

1、犯罪的停止形态分为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中,往往经历一个预备犯罪、实行犯罪和完成犯罪的阶段。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某种主客观原因停止下来

而不再发展,就形成了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形态。

2、直接故意犯罪并非都存在犯罪的所有停止形态。因为有些犯罪一着手实行即告完成,还有些犯罪只存在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主要有以下情形:

(1)举动犯

举动犯是指一着手实行即告完成的犯罪。如:传授犯罪方法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以及煽动颠覆国家

政权罪,都不存在犯罪的未遂。

(2)刑法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规定为构成要件的犯罪

这些犯罪除了要具备主体、客体和客观方面的要件以外,还要有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和特定情节两

要件。不具备这些情节即不构成犯罪,在实行行为基础上又具备"情节",不但标志着构成犯罪,而

且也符合发展的全部构成要件,达到了法定的犯罪完成形态。故不存在犯罪的既遂有与未遂之分。如:关于虐待罪",刑法规定:情节恶劣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处以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结果加重犯和情节加重犯

这两种加重犯也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如:抢劫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情形。这类加重构成犯的

构成特征,是在具备了基本的犯罪构成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基本构成条款所不能包括而为加重刑罚

条款所特别规定的严重结果或者严重情节,此一加重结果或者情节的有无,决定了加重构成是否成立,故对其来说,不存在犯罪的为未完成形态,也即其只有犯罪是否构成之分,而无犯罪的完成与

未完成形态之别。如:破坏交通工具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四、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负刑责的根据

(一)从其与犯罪的概念的关系来看

犯罪的三个特征是犯罪行为主客观属性的抽象概括和集中反映,在犯罪未完成形态下,行为人主观

上具备或曾经具备严重危害社会关系的犯罪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严重威胁或者直接侵害社会关系的

犯罪预备或者实行行为,有时甚至发生了一定的危害后果,故其主客观因素的综合而具备了相当程

度的社会危害性,而为刑法所明令处罚,故具备了犯罪概念所揭示的犯罪行为的三个基本特征。(二)从其与犯罪构成的关系来看

它是修正的犯罪构成,分别分析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的构成,也是包含有主客观四个要件的犯罪

构成,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从刑罚的目的性来看

对犯罪的未完成形态追究刑事责任,对犯罪人适用刑罚,从特殊预防的角度来看,有利于阻止行为

人将未完成的犯罪进行到底,也有利于其不再犯罪;从一般预防的角度看,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

也是一种警示。

第二节犯罪既遂

一、犯罪既遂概念

是指行为人故意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某种犯罪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有关结果说

和目的说的观点遭到批驳,其理由在于:

1、有些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后虽然未达到犯罪目的,但正在法律上已经具备了全部客观要件,如:诬告陷害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等。

2、虽有不少犯罪以法律规定的犯罪结果的发生作为既遂未遂标准(如故意杀人罪),但它不是一切犯罪既遂或者未遂的区分标准(如脱逃罪并没有特定的物质性有形结果发生),结果说同样不适用

于危险犯的既遂、未遂划分。

3、刑法规定犯罪既遂的具体标准各不相同,有的以结果发生与否为标准,有的以犯罪行为着手为标志,有的是以犯罪行为实施到一定程度为标准,有的以法律规定的危险状态的产生为区分标准,但

它们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即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全部具备为标准,而其他标准都不全面和准确。构成

要件说不仅有明确统一的法律规定,可供司法实践遵循贯彻,而且适用于所有的划分场合。

二、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

以刑法分则为依据,以下都是作为犯罪既遂标准来讲的。

(一)结果犯

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犯罪既遂的犯罪。

注意:1、此处的结果是有形的,可测量的物质性损害结果;

2、我国刑法规定的这类犯罪很多,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以及诈骗罪等。

3、此处的"结果犯"与作为犯罪分类的"结果犯与行为犯"中的"结果犯"不同。

(二)行为犯

行为犯是指法定的犯罪行为实施到一定的程度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

1、只要法定的犯罪行为实施到一定程度,无论结果是否出现都成立既遂,而不是完成。如:强奸罪,即包括实行一段时间和行为实施完毕。

2、这类犯罪大都造成非物质性无形的损害结果。如诬告陷害罪。

3、这类犯罪在我国刑法中有一定数量。这类犯罪不要求一定的结果发生,一是由于不存在一定的犯罪对象,如脱逃罪;二是有些行为本身的性质较为严重,无需结果的发生就构成既遂。如投敌叛变

罪以及偷越国境罪等。

(三)危险犯

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

1、这类犯罪不是造成物质性的有形损害结果,而是以法定的客观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准。

2、这类犯罪多集中在公共安全犯罪中如放火罪、决水罪、破坏交通工具罪以及破坏交通设施罪等

3、如果其行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结果,则作为法定加重处罚情节。

4、这里的"危险犯"与犯罪分类中的危险犯含义基本相同。因为过失犯罪不存在危险犯,间接故意有时可以成立危险犯。举例说明:放火罪

(四)举动犯

亦称即时犯,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犯罪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既遂的犯罪。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原来为预备性质的犯罪构成。

如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参加恐怖组织罪等这些行为本是为实行犯罪创造便利条件的预备行为,

但由于这些预备性质的行为所涉及的犯罪性质严重,故法律把这些预备行为提升为实行行为,并且

规定了这些犯罪为举动犯,一旦参加/着手即构成犯罪既遂。

2、教唆、煽动性质的犯罪构成

如传授犯罪方法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等。这些犯罪针对多人实施,旨在激起多人产生和

实行犯罪意图,危害性较大,危害范围较广,考虑到这些严重危害性及犯罪行为的特殊性质,法律

将其规定为举动犯,故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但是举动犯存在犯罪预备形态和预备阶段的中止形

态以及既遂。

三、处罚

符合基本的犯罪构成,故各国刑法未专门规定既遂犯罪的特殊处罚原则,而是按照刑法总则的一般

量刑原则和分则对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对其适用。

第三节犯罪预备

一、犯罪预备概念

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该条文是对犯罪预备行为的表达,揭示了犯罪行为的主客观特征。其概念是:犯罪预备作为一种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

成犯罪的一种状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状态。

1、客观上:(1)已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

(2)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

2、主观上: (1)其意图和目的是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

(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从主观上看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

二、特征

(一)已经实施了预备行为。

1、在主观上预备行为是为了犯罪。如伪造货币事先必须准备纸张、油墨等;就盗窃案中,先由勘察地形、准备作案工具。有些预备行为,犯罪人为犯罪精心设计、制作犯罪专用工具,只从工具上就

可以推断其犯罪意图,暴露较为明显,还有一些犯罪预备:只从准备的工具难以断定其犯罪意图。

如买一把菜刀,究竟是切菜,还是杀人或抢劫,这样只能有其他事实证据证明其实际是为杀人或抢劫,方可认定其是犯罪预备。

2、在客观上,预备行为表现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1)此处"制造条件"中的条件应理解为除"准备工具"以外的条件,体现了立法者对"准备工具"的特别重视;

(2)在司法实践中这两种表现形式:

A、准备工具

包括其犯罪的用品也包括了用于犯罪的生活、生产、工作等正当用品。前者如枪支、弹药、爆炸物、毒药、麻醉品等;准备犯罪工具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可能自己制造,也可以求借,甚至偷骗抢;

准备工具是一种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犯罪行为。

B、其他制造条件的行为。体现为:

a) 准备犯罪手段;b) 调查犯罪场所--为进行犯罪事先调查;c) 排除犯罪障碍(将狗毒死);d)

拟定犯罪计划;e) 勾结他人参加犯罪;f) 筹措犯罪资金;e) 诱骗、跟踪被害人。

(3)犯罪预备的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形式,但极少数情况下也可以是不作为形式。如仓库保管员为共同犯罪人盗窃方便,故意不上锁。

(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而在预备阶段停止下来

这是犯罪预备与未遂的根本区别,即是实行前行为。根据是否着手这一特征,把犯罪预备的时间限

定在犯罪实行以前。如果行为人已经开始进入犯罪的实行,则不存在预备问题。

(三)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1、所谓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想继续下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被迫停顿下来。这也是犯罪预备和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的本质区别。

2、在司法实践中,迫使其停顿下来的原因是:

(1)从行为人角度来看,由于准备不充分,或者行为人本身的能力所限。如突然生病等。

(2)从被害人角度来看,由于其逃避和防范严密。

(3)犯罪对象灭失

(4)被司法机关或群众抓获

(5)其他时机条件。

三、犯罪预备的认定

(一)犯罪预备与犯罪阶段的区别与联系

1、前者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一种停顿下来不再发展的状态。后者是犯罪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区间。

2、犯罪预备只能发生在预备阶段,但犯罪预备是行为人对其承担刑事责任的一种行为状态,而后者只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有些犯罪分子可能进入犯罪实行阶段并最终完成了犯罪,这时应作为犯罪

既遂承担责任,而不能单独对其以前的预备阶段的预备行为承担责任。如果行为人在准备过程中由

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则以犯罪预备论处。

(二)犯罪预备和犯意表示

后者是指实施犯罪活动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图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1、联系:主观上都有犯罪意图,客观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示。

2、区别:犯意表示仅仅是指单纯表露犯罪意图的行为,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社会危害性,不具有犯罪构成的内容,因而不是犯罪行为。但犯罪预备是行为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他

的犯罪意图已经转化为现实的预备行为,对社会有着现实的威胁,为犯罪结果的发生创造了可能性,具有危害性,属于犯罪行为。四、犯罪预备的性质及其处罚原则

(一)犯罪预备的性质

1、关键是看其主观方面。"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本身不能决定其行为的性质,如前所述,准备刀具,法律上没有规定"预备罪",用来杀人则是故意杀人罪的预备,用来抢劫则是抢劫罪的预备。

2、犯罪预备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判断依据。

(1)侵害的客体--从人的主观方面来判断;

(2)犯罪行为本身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杀人时准备刀和枪支,其中准备枪支的危害性大;

(3)犯罪行为离既遂的远近程度及其原因。杀人时,在买刀时被抓与持着刀对着目标被抓,后者危害性较大;

(4)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

(二)犯罪预备的处罚依据

1、存在的几种观点:

(1)消极说一律不加以处罚。理由是对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应当以犯罪的实行行为为起点;

(2)积极说一律予以处罚,因其具有社会危害性;

(3)折衷说主张对危害较大的预备犯罪加以处罚,对于那些危害较小的预备犯不予处罚。理由在于:

A、已超出单纯犯意表示阶段,使客体处于随时遭到破坏的危险状态。有时离犯罪仅一步之遥,若不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顿下来,就可能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果对一切预备犯罪都不

加以处罚,则有可能放纵犯罪分子,不利于预防犯罪。

B、另一方面,其同实行行为相比,社会危害性毕竟不大,而且各种预备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小不完全相同,如果对其全部处罚,就不符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原理。因此,应只对

危害较大的预备犯,处以适当的刑罚。

2、一般认为:犯罪预备的可罚性及其根据在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少数社会危害性严重的犯罪预备的社会危害程度能达到犯罪程度。因此,以不处罚预备犯为原则,以

处罚预备犯为例外是正确的,也成为各国的通例。

我国刑法采取的是积极说,但在司法实践中,因为证据难以列举,事实上难以处罚。同时,根据刑

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也是完全有法律依据的。

(三)处罚方法

1、刑法第22条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这条规定表明:是可以从宽处罚而不是必须;三种情节"从轻、减轻、免除"

2、预备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尤其是牵连犯,应择一重处。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按规定处罚。

第四节犯罪未遂

一、概念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二、特征

(一)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1、关于"着手"的多种观点:

(1)主观说认为对于实行行为的着手,不可能仅从客观层面加以考虑,而应从主观层面予以认定。以行为人是否存在犯罪意图为标准来确定犯罪的着手

(2)客观说认为着手是实行行为之开始。又分为两种观点:一种以法定的犯罪构成事实为基础,

认为只有当行为人实行法定构成要件的行为时才是犯罪的着手。另一种观点认为,直接危险说以及

因果关系说。

(3)折衷说主张应从行为人的犯罪意图和客观行为两个方面来判断犯罪的着手。认为当行为人实

施了其具有社会危险性的行为,并明确表露出犯罪意图时方为着手。

作者认为:认定犯罪的着手应紧扣主客观相统一的标准。着手是犯罪的着手,而犯罪本身是主观上

的犯罪故意与客观上犯罪行为的统一。因此,犯罪的着手也应该是主观上的犯罪意图转化为客观上

的犯罪行为之际,由于犯罪实行行为的性质不同,其着手实行犯罪的表现形态亦不相同。

2、着手手实行犯罪的共同特点

(1)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已经同直接客体发生了接触,或者已经逼近了直接客体。如杀人犯已举

刀对准了被害人。

(2)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可以直接造成犯罪结果的行为。如举枪瞄准被害人--是杀人行为的着手。

(3)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

3、对"着手"的理解

(1)要在理解刑法分则条文的基础上,把握每个实行行为的着手。在某些情况下,同是一个动作,在不同犯罪中具有不同意义。因而有时可视为此罪的着手,但未必是彼罪的"着手"(同是破门入室

这一举动)。对盗窃罪和强奸罪具有不同的意义;

(2)刑法分则对各种具体犯罪行为规定不同,着手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尤其是分则规定了某种犯罪方法作为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的犯罪,实施了法定的方法行为,就是实行犯罪的着手,如抢劫罪,只要开始使用暴力或发生威胁。

4、认定着手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应把犯罪的实行行为与预备行为区分开来。

实行行为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如盗窃罪中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杀

人罪中的剥夺他人生命。故实行行为是继预备行为着手实行的犯罪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较易区别,但有时亦较难区分。

①尾随行为--拟实行强奸、抢劫、杀人、抢夺,其他条件都准备好,只等合适的时机下手。尾随行

为已经接近实行行为之着手,但毕竟没有实行犯罪,因此是一种犯罪预备行为。

②守侯,又称埋伏行为,也是犯罪准备行为。

(2)教唆犯、帮助犯以及间接正犯的未遂。

间接正犯又称间接实行犯,是指把一定的人作为中介实施其犯罪行为,其所利用的中介由于具有某

些情节而不负刑事责任或不发生共犯关系。

上述三种情况都分别以"教唆犯开始用言辞或其他方法进行教唆之时",间接正犯以开始实施利用他

人犯罪行为为着手,即利用者行为的着手是间接正犯的着手。

(3)选择性罪名的着手认定

走私、运输、贩卖毒品罪只要实施了其中一个行为就视为已着手,并构成既遂。

(二)犯罪未得逞

提问:A、犯罪未遂是指没有达到犯罪分子所希望的结果。(错)

对于有些犯罪来说,并没有发生其所希望的结果仍是既遂。如认识上的错误,本来想要杀姐姐却误

将妹妹杀了。很多犯罪并不要求结果发生仍是既遂,如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B、犯罪未得逞是指没有达到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的全部要件。(对)

有三种观点:一种是犯罪目的说,一种是结果说,第三种是犯罪构成要件说。

作者认为,应采取构成要件说,犯罪的既遂未遂是以犯罪构成要件是否齐备为标准的,犯罪的目的

和结果,都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的某一方面,在一定的犯罪类型中,它确实能够决定是既遂还是未

遂,但不全面,不可以作为一般标准。故犯罪未得逞是指没有达到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的全部

构成要件。故犯罪未得逞是指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是否完成也就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完备与否,其显著标志看刑法分则对具体犯罪构成所规定、所要求的犯罪客观要件的完备与否,故对不同

性质的犯罪,其完备的要求也不相同,如危险犯行为犯和结果犯等。

2、概括为以下三种情形

(1)结果犯之未得逞认定

应以法定的结果(犯罪)是否发生,作为是否得逞标志。如故意杀人罪,犯罪未得逞并不是没有造成任何损害结果,而是没有造成法律所规定的作为该种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如杀人未死却致其伤害。

(2)行为犯之未得逞的认定

行为犯是以完成一定的行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应以法定的行为是否完成,作为犯罪是否得

逞的标志。如强奸罪,如果已着手对妇女实行暴力或胁迫,但未能进一步实施违背妇女意志的性行为,则为未得逞。

(3)危险犯之未得逞的认定

以是否造成了某种危险状态,作为得逞与否的标志。如破坏交通工具罪,足以使其颠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是犯罪既遂。但如刚动手破坏就被当场抓获,则为未遂。

(三)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1、意志以外的原因,应是质和量的统一,表现为"足以阻止犯罪意志的原因。"

(1)从质的方面来看,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想干下去但是没有办法再干下去。即只有那些违背了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才能成立。故可以排除犯罪分子意志以内的因素即犯罪中止。这是犯罪分子

意志以外的原因的质的规定性。但不能简单地把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理解为不利于犯罪继续实

施的因素出现。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了有利于实现犯罪分子的意图实现的因素。致使犯罪分

子没有必要采取某一犯罪手段,因而导致其先行已经着手实施的犯罪处在未遂阶段。

(2)量的特征。从量上来说,必须达到足以阻碍犯罪分子继续犯罪的程度,以下情况值得探讨:

①路遇熟人而停止犯罪--抢劫、强奸案件,因其不足以达到阻止犯罪分子继续实施犯罪的程度,亦

为中止。

②被害人斥责、哀求或轻微挣扎而停止犯罪的问题。

被害人的斥责、哀求或轻微挣扎,虽然是不利于犯罪分子继续犯罪的因素,但这些因素本身不足以

阻止犯罪的实施,而是经过犯罪分子的主观意志而停止了犯罪,故不应定未遂。

③其他客观不利因素而停止犯罪问题

这种情形体现在强奸案中。如妇女怀孕、来月经等。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是犯罪中止。但如果是因

犯罪分子知识、阅历欠缺而误以为上述情况的妇女发生性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重伤而放弃犯罪的,则仍应以未遂论。

2、司法实践中,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1)犯罪分子本人以外的原因:

A、被害人的发现、逃避和反抗;

B、第三者的出现被抓获;

C、自然力的破坏;D物质障碍;

E犯罪时间、地点、场合对犯罪不利等。

(2)犯罪分子自身原因

A、能力、力量、身体状况、常识、技巧等缺乏,使其无法完成犯罪

B、主观认识上的错误,使其未能得逞

三、种类

(一)以犯罪行为是否实行终了,可分为实行终了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以何标准来确定是否实行终了?因为法律规定的实行行为往往只有定性的规定而缺乏定量的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无法确定行为是否实行终了,而主张犯罪人已将认为实现犯罪意图所

必需的全部行为都实行完毕是实行终了。它虽然以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为标准,但这种认识并不脱离

客观实际,而是在法定的犯罪构成客观要件内的主观认识。根据法律规定说认为:已经实行终了法

律规定的全部行为是实行终了,否则反之。主观说认为:犯罪人已经将他认为实现犯罪意图所必需

的全部行为都实行完毕是实行终了,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以法律规定作为是否终了的标准,容易把

行为与结果相混淆,如不发生法定的结果,就很难认定其是否完成法律所要求的全部行为。在这种

情况下,无异于否认了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一般说来,由于分类表现出的犯罪行为实行程度上的差别,实行终了未遂的社会危害性大于后者,

可以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

1、实行终了的未遂。

是指犯罪分子已将认为实现犯罪意图所必需的全部行为实行终了,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而未得逞。如毒药杀人,被毒人在吃饭时发现有异味倒掉。杀人罪中只有人死了,才是既遂。人不

死都不能是既遂,因其是结果犯。这种未遂有两种情况

A、犯罪分子误以为其实现犯罪意图所必需的行为都已终了,因而停止了犯罪行为。

B、犯罪分子完成必需的犯罪行为后,行为实行终了离既遂还有一段距离。在实行终了之后,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达到既遂状态。

2、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是指犯罪分子还未将他认为实现犯罪意图所必要的全部行为都实行终了,因而未发生犯罪分子预期

的犯罪结果。

(二)以犯罪行为的实行能否达到既遂状态为标准,可分为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这种区别表现

在导致未遂的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的差别,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

一般而言,能犯未遂比不能犯未遂社会危害性较大,量刑时应加以考虑。

一般认为,根据犯罪工具、手段的实际情况,能够实现其预期犯罪目的是能犯未遂,否则是1、能

犯未遂。

是指犯罪分子有实际可能实现犯罪,达到犯罪既遂。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如"以刀杀人",砍伤后被人制止。

2、不能犯未遂

是指犯罪分子因事实认识错误,其行为不可能达到既遂的未遂形态,又可分为两种:

(1)工具的能犯

是指犯罪分子使用了按客观性质不能产生犯罪分子追求的犯罪结果的工具,以致犯罪未得逞。如把

白米粉当砒霜投毒杀人。

注:工具不能犯和迷信犯的原则:

a) 行为人的认识基础不同。b) 行为人认识错误的内容不同(由于大意疏忽等原因)。c) 主观上追求的结果实际上未发生的原因不同。d) 社会危害性不同。

(2)对象不能犯

即犯罪分子所指向的对象当时并不存在或者具有某种属性而不能达到犯罪既遂。还有与之相关的"客体不能犯"。"客体不能犯"从对象本身来看,是能达到既遂的;但从社会关系来看,是不发生既遂的。如把自己家的东西当作别人的东西偷回来,其实是自己的东西借给人家后忘掉。

之所以处罚不能犯未遂,是因为行为人主观上有明显的犯罪故意,并且有实际犯罪行为,仅仅因为

方法不当或目标错误而未能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它已经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具有一定程度的危

害性,故应承担刑事责任。

四、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

第23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在量刑上,应注意以下因素:

(1)从客观上讲,要看犯罪的性质及未遂行为距离犯罪完成的远近程度。如同样作为未遂的杀人与盗窃,除非未及被害人一般不宜减轻,但盗窃未遂,一般不予判刑,除非盗窃对象明显数量巨大等

的盗窃。

(2)从主观上看,看犯罪意志的坚决程度。犯罪意志坚决顽强的,主观恶性大。犯罪意志一般或比较脆弱,其主观恶性相对较小。对此,在对犯罪未遂处罚时应予以考虑。

第五节犯罪中止

一、概念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二、特征

(一)及时性

是指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从犯罪预备阶段开始到形成既遂阶段之前这段时间内,且

犯罪又处于运动中尚未停止在预备形态或未遂形态。故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行阶

段以及实行终了但结果尚未发生之前。

1、行为实行完毕是否就不存在犯罪中止呢?

行为实行完毕要成立犯罪中止,必须在危害结果发生之前,自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如

果结果已出现,为既遂,但可以作为量刑时的从轻情节。如投毒案,该行为的实施与危害结果发生

有一段时间差。故刑法上的行为是否完毕并不必然影响是否构成中止,中止不等于终止。

(1)如偷彩电,已脱离所有人控制再放回原处,是恢复原状,属于退赃行为,可作为量刑上的参考因素;

(2)又如:利用职务便利变动帐面侵吞公款,后听说要查帐,随即归还公款并恢复原帐目;

2、放弃重复侵害行为可否定为犯罪中止?

案例:甲欲杀乙,有10颗子弹,第一颗子弹出去未打中,甲想一枪打不中,不打了,是何种形态?(1)一种观点认为是犯罪未遂。理由为:第一枪未射中不是行为人意愿,射出的第一枪形成了实行终了的未遂,虽然未再射击,也不能消除其负未遂的责任,只可作为量刑时的情节考虑。未打第二

枪是犯罪以后的心理状态,不影响其犯罪形态。

(2)另一种观点认为是犯罪中止,理由是:

a) 符合时空条件。重复侵害行为的放弃,发生在犯罪实行过程中,而不是在犯罪行为已停止的未遂或既遂状态。行为是否实行终了应该是主客观的统一,即不但要看其客观上是否实施了足以造成犯

罪结果的犯罪行为,还要看行为人是否认为完成犯罪所必要的行为是否都实行终了。对重复侵害行

为而言,主观上行为人认识到完成犯罪所必需的行为尚未实行完毕。客观上存在着继续实施犯罪的

条件。因此,第一枪的侵害行为已完成,但整个犯罪行为没有完成。犯罪尚未停顿在既遂或未遂状态,故存在着中止的时间条件(时空性)

b) 符合自动性条件。放弃是自动的而非被迫的(自动性),意志以外的原因仅仅导致第一枪未射中,而后的放弃行为却是出于其本意,这种自动性符合中止的最本质的条件,而不符合未遂的被迫性特征。

c) 符合有效性条件。由于其行为的放弃,使得犯罪结果未发生,这符合中止的有效性条件。总之放弃重复侵害行为具备了犯罪中止的全部条件,而不符合未遂的条件,尤其是不符合其未完成犯罪是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的条件,故它是未实行终了的中止。

笔者认为:其正确定性关键在于区分重复性侵害与一次性侵害的区分。重复性侵害行为只能存在于

结果犯中,而行为犯和危险犯中均没有这种情形出现,从主、客观两方面来看,也只有在直接故意

下才存在重复侵害行为,且是确定的故意。故笔者认为:只有主观上是确切的直接故意,客观上是

结果犯才可作为重复性侵害行为看待,并且即使此种情况也未必都发生重复侵害(如只一枪就打死人),故其只是必要条件。

以高铭暄教授为首的学者认为:应把打枪行为视为一个整体,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场合,主观上

行为人自认为完成犯罪所必需的全部行为没有实行完毕,客观上行为人存在进一步完成犯罪的条件,因此存在中止犯罪的可能性。如果孤立的看一枪似乎是未遂,但开枪杀人不会指望一枪奏效,只要

有子弹就会打到死方才罢休。这几次射击动作是紧密联系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杀人行为,倘若不如此,一枪未打中就是一个未遂,9枪未打中就是9个未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认定未遂较符合刑法理论,认定为中止有利于鼓励行为人停止犯罪行为。

3、危险犯的中止认定

危险犯以行为实施完毕后造成法定的危险状态为既遂,如放火以被点燃物是否独立燃烧为标准,一场大雨或者扑灭或者未扑灭,分别按照114条或者115条处罚。如果在此时,行为人自动脱衣扑灭

大火,涉及到危险犯的中止问题。在危险犯向实害犯转变的过程中,上述燃烧只是排除了未遂的可

能性,,但是在燃烧过程中这个点尚未停顿,可以认定为中止。因为既遂和停顿紧密相连,本案的

行为并未停顿。有人认为认定为中止有悖于刑法的基本理论,因为既然点燃就构成既遂,就不存在

中止和未遂的问题。

(二)自动性

是指行为人在自己认为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的情况下,出于本人意愿而自动中止犯罪。

(1)如何理解"自动"?

也即行为人认为能干下去而不干下去,是行为人自己认为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不是客观上是否能进

行到底。故在客观上犯罪行为不可能进行到底,只要其主观上认为是可能的,并且主动停止了犯罪

仍然可以构成中止。如:为杀人埋伏在路口,而受害人根本不在现场此时停止犯罪也属于中止。(2)自动停止的"动机"是否影响其自动中止?

刑法上自动停止犯罪的动机不影响其中止的成立。即不要求行为人是出于真诚悔罪而停止犯罪,但

必须是出于行为人本人的意愿。

(三)有效性(主要和突出特征)

可分为两种情况:行为人在实施犯罪的构成中中止当然有效。行为实施完毕后,结果尚未发生之前

可以成立犯罪中止,但必须是有效的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故有效性是指犯罪完成之前继续实施犯

罪或者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也即尚未造成犯罪既遂所要求的犯罪结果。

(四)彻底性

彻底性就是要放弃犯罪,故环境不利、条件不成熟而暂缓实施犯罪而不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同时

也不可将其理解为以后不再犯罪或者犯类似的罪。因为若如此,则只能等到死后才能认定其为中止,也就不存在中止犯。

三、种类

(一)根据其发生的时空范围,可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

1、预备中止

即发生在预备阶段的中止,如为杀人买刀后中止。

2未实行终了的中止

即发生在行为尚未实行终了时的中止,如强奸行为人基于被害人的说服而停止犯罪。

3实行终了的中止

即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的中止。如投毒杀人等。

(二)根据行为人是否以积极的行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可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1、消极中止

是指自动的放弃犯罪。

2、积极中止

是指行为已经实行终了但结果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有效的防止结果的发生的中止。

四、处罚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此处的"没有造成损害"是指除刑法分则犯罪构成所要求的犯罪结果以外的损害,而不是指分则该行

为所要求的犯罪结果。如:杀人乱砍一番中止犯罪,后被害人被救活,但已经受伤。

1.行为人进行了犯罪的准备行为,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实行犯罪的,属于:()

A.预备犯

B.未遂犯

C.预备阶段的中止

D.实行阶段的中止犯

2.犯罪既遂取决于()

A.是否达到犯罪的目的

B.是否实际发生了犯罪的结果

C.实行行为是否完全实现基本犯罪构成的全部事实

D.实行行为是否实行完毕

3.甲、乙二人勾搭成奸,预谋杀死乙的丈夫丙某后两人结婚。甲买来毒药交给乙,乙将毒药投

入丙的酒中,并为丙炒了菜,让丙喝酒。丙将酒喝了后,安然无恙。后得知毒药存放时间太长,已

经失效。乙对甲说,丙如此命大,不能再害他了,甲也表示同意。但是二人继续保持通奸关系。甲、乙二人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

A.手段不能犯的未遂

B.能犯的未遂

C.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D.中止

4.甲莱认为乡公安员乙某办事不公,致其“坐班房”丢脸,因而怀恨在心。某日酒后,妻子责

骂甲某是“班房坯”。甲某被激怒,转身操起一把长约1.2米的钢叉,声称要把乙某和乙某的女儿

刺死。他携钢叉去乡里寻找乙某未果,便沿路来到供销社门市部顺手拿走一瓶乐果农药,夹在腋下,来到乙某女儿的工作单位,声称:交出乙某的女儿,与其他人无关!该单位的职工说乙某的女儿不在。他不相信,到车间里寻找也未找到,被工厂保安控制住。()

A.故意杀人罪(未遂)

B.故意杀人罪(预备)

C.故意杀人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5.下列哪些命题是正确的?()

A.中止的自动性是中止犯与预备犯、未遂犯区别的根本标志

B.是否着手实行犯罪是未遂犯与预

备犯区别的标志C.在犯罪准备的过程中和犯罪实行的过程中都可能成立犯罪中止D.在犯罪既避之后及时返还原物的,也可能成立犯罪中止,体现了现代刑法鼓励悔过的刑事政策

6.对予我国刑法规定的教唆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B.根据司法实践经验,教唆犯一

般应被认定为主犯C.教唆犯是独立的罪名D.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教唆人不构成犯罪

7.下列哪种情形属于犯罪未遂?()

A.甲某在夜晚乡间小路上将一女子拦住,扑倒在地。当感到该女无力继续挣扎时,就松开了手。该女说,地太湿。甲莱表示可以到较为干燥的小路上去(发生性关系),同时架着该女向路边走去。这时迎面开来一辆打着大灯的汽车,该女即乘机挣脱向汽车跑去。甲某也没有继续追赶

B.甲某将来

到自己家玩耍的乙女(11岁)的衣服强行脱去,用自己的生殖器往乙女的生殖器里顶,但未能顶进

去C.甲某被举报销售假烟,公安人员在其店铺内查获价值30万元的假烟,但未能查出其已经销售

出的数量D.甲某从银行取款5万元,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乙某的殴打。甲某回家后将钱藏起,到公安

机关报案,称乙某抢劫了自己刚从银行提取的5万元钱。公安人员经调查发现破绽,最后从其家中

将该5万元钱搜出,致使其诬告陷害他人抢劫的行径败露

8.甲某在工棚中听见有人与其丈夫争吵,以为是二组工人,产生报复恶念。将老鼠药放入二组

工人的绿豆汤盆中。后来听说与其丈夫争吵的是七组工人,顿生悔意。急忙跑到二组工棚,见已有

一人因为喝绿豆汤出现了头晕、恶心的中毒症状,当即告诉大家绿豆汤有毒,不能喝了,并立即找

人将中毒者送医院抢救,没有发生严重的后果①。甲某的行为;()

A.构成投毒罪危险犯的中止

B.构成投毒罪结果加重犯的中止

C.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中止

D.因为

已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对甲莱应当减轻处罚

9.下列哪种情形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

A.甲正在入户抢劫乙时,忽闻警车鸣笛而来,以为被害人曾打电话报警,招来了警车。连东西

都没来得及拿就慌忙离去。其实,警车只是路过而已 B.甲正在入户抢劫乙,怠闻警车鸣笛呼啸而过。警车远去后甲的心情仍然不能平静,感到害怕。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后离去C.甲把乙打昏后丢入很深

的河水之中离去,以为乙必死无疑。适逢过路的人将乙救起D.甲正在撬一保险框时,忽然同伙打来

电话,告知该保险柜中没有值钱的东西。甲便放弃撬该保险柜离去。其实,保险柜中有50万元现金

10.甲某为其邻居乙某打工,认为工资太少,产生勒索乙某钱财之念。准备了一桶汽油,于某日凌晨1时许,将汽油倒在乙某家门前草堆上,点燃后暂时躲回家中,乘乙某全家人出动救火之机,

翻墙进入乙某家院内,撬开门锁,将在屋内睡觉的乙某仅18个月的儿子丙某盗回家中。乙某回家发现丙某不见,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人员及时赶至现场,当即组织全村村民在各路口设卡追堵。

甲某见无法将丙某带走,丙某在其家中又哭闹不止,怕被人发现,即将丙某抱还乙某家人,并谎称

丙某是其从小偷手中追回,后装晕倒地。()

A.甲某是绑架罪的中止

B.甲某是绑架罪的未遂

C.甲某是绑架罪的既遂

D.甲某构成绑架罪和放

火罪

11.甲某承租一大酒店,某日对其酒店服务员乙某称丙某欠债不还,令其从学校绑架丙某之子作为人质,讨还债务。乙某遵命绑来丙某之子。后甲某又指使丁某打电话向丙某勒索50万元。丁某打出勒索电话。当甲某再次要丁某打勒索电话时,丁某拒绝。人质(7岁)被扣押63小时,双手腕软

组织挫伤,轻度脱水。()

A.甲某、丁某构成绑架罪、乙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B.甲某、乙某、丁某构成绑架罪

C.甲某、乙某、丁某均犯罪既遂

D.甲某、乙某犯罪既遂,丁某犯罪中止

12.关于教唆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甲某唆使乙某(15岁)诈骗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甲某不是教唆犯

B.甲某唆使乙某找人杀害丁某,乙某出面雇佣丙某将丁某杀害,乙某的行为是教唆犯

C.甲某唆使乙某盗窃财物,遭到乙某的

拒绝。甲某构成盗窃罪D.甲某唆使乙某盗窃某银行,并向其传授打开银行保险柜的方法,甲某构成

盗窃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13.甲某因为与丈夫乙某不和,离家出走。甲某女儿丙某(1986年5月6日出生)在2000年5

月1日到甲某离家出走的住处,甲某唆使丙某用家中的老鼠药拌人饭中毒死乙某。丙某于同年5月

6日回到家中,在其父亲乙某的饭中拌入灭鼠药,将乙某毒死。甲某的行为:()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C.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D.是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教

唆犯

14.甲、乙、丙三人看见山坡散放着一群羊。三人就把羊群赶到山的东面隐藏起来。并商量由丙某回家取钱作路费,将羊群运到外地销赃。丙某回家取了路费,顺便叫上丁某。丙某、丁某到隐藏

羊群处与甲某、乙某会合一同将羊运到县城销售、分赃。后来经查证,该羊群是新疆建设兵团农8

师152团10连所有,他们在山的东面隐藏羊群处并未出10连的地界。丁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所得罪C.承继的共犯

B.盗窃罪共犯D.掩饰、隐瞒罪

15.甲某因平时不遵守劳动纪律被开除,认为是车间主任乙某公报私仇,产生了“不如拼个你死我活”的念头,某日到工厂值班室,用刀威逼值班的丙某(男,62岁)交出厂保卫科办公室的钥匙。黄交出钥匙后,甲某威逼丙某带路,并强迫丙某用钥匙打开保卫科的门。之后,甲某又威逼丙某撬

开保卫科的木柜。甲某从木柜中取出一支冲锋枪,100发子弹。甲某欲离开现场时,丙某怕自己承

担罪责,要求甲某将自己捆起来。甲某将丙某捆好,并用抹布塞堵住嘴。甲某持枪去乙某家进行报

复途中被巡警抓获。()

A.甲某构成抢劫枪支弹药罪、故意杀人罪(预备)

B.甲某构成抢劫枪支弹药罪、故意杀人罪

(未遂)C.丙某构成抢劫枪支弹药罪(共犯)D.丙某不构成犯罪

16.甲某邀乙某共谋抢劫,并准备了杀猪刀、绳子、地图册等作案工具。某晚7时许,2人以10

0元的价钱租乘一辆出租车前往某县,准备在僻静处抢劫司机吴某夫妇驾驶的出租车。当车行至该

地后,二人仍感到没有机会下手,又以50元的价钱要求司机前往某镇。当车行至该镇时,由于司机夫妇的警觉,向该镇政府报案,被抓获。甲、乙的行为属于①:()

A.既遂

B.未遂

C.中止

D.预备

17.甲某与乙某(女)原有恋爱关系。两人分手后乙某在B市。甲某数次到B市找乙某,要求其回家乡,均遭乙某拒绝。甲某携带被其锯短枪管、子弹已上膛的单管猎枪及四发子弹第三次来到B 市,乙某约其朋友丙某等3人一起在与甲某见面,乙某仍表示不愿随甲某回家乡。在乙某与丙某等

人离开时,甲某跟随其后,因阻拦乙某等人上出租车不成,遂掏出猎枪威逼乙某、丙某下车。丙某

下车后乘甲某不备,扑上夺枪。甲某急忙中对着丙某小腿内侧的地面扣动扳机,子弹打破了丙某的

长裤,并在丙某的左膝内侧留下3mmX5mm表皮擦伤。甲某的行为:()

A.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构成故意伤害罪(未遂)

C.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D.构成非法拘禁

18.甲某以70元的价格向他人购买非法印刷的发票13本,然后在下午五点半分别向某电机维修中心等四个单位的店员及店主兜售,均未能售出。警察接到举报后,于当日下午7点钟在甲某的住

处查获藏匿的发票13本。甲某的行为构成出售伪造发票罪,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预备

D.犯罪未遂

19.不能犯的未遂可分为:()

A.纯正不能犯的未遂

B.不纯正不能犯的未遂

C.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D.工具不能犯的未遂

20.按照我国刑法,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对未遂犯的处罚采取得减主义

B.对预备犯的处罚采取必减主义

C.对中止犯的处罚采取必减主义

D.对既连犯的处罚采取从重主义

21.关于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未完成罪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

B.是否造成犯罪结果、实现犯罪目的,不是判断既遂终极

标准C.所有的过失犯罪都以实际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为构成要件D.在间接故意的场合,通常放任的犯罪结果实际发生才追究刑事责任

22.甲(女)因恨男友乙负情而生杀男友乙念头,但恐力单不敌男友,故计划诱男友服安眠药熟睡时,再用刀将其刺杀。某日甲将男友乙诱到甲自己家中劝其服下安眠药致其熟睡,不料乙另一女

友找来,与甲发生争吵撕打,并将熟睡的乙打醒拖走。对甲应当如何处罚?()

A.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比熙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

23.甲骑自行车于某晚8时许在郊外故意将骑车行进的乙女撞倒,拖至河边的水泥柱上,进行猥亵,并撩起乙女的短裙欲实施强奸,乙女挣扎不从、叫喊。正在此时,从后面驶来一辆面包车在二人前方停下,甲心生怯意,遂放开乙女。甲的行为:()

A.强制猥亵妇女罪

B.强奸罪

C.未遂

D.中止

24.甲骑自行车于某晚8时许在郊外故意将骑车行进的乙女撞倒,将乙女强拖至路旁草丛中欲行强奸,逼其脱外裤,同时解自己衣裤。乙女谎称自己有性病。甲听后便放过乙女,但强行将乙女身上的钱包夺取后离去。甲行至不远处被巡警当场抓住。甲的行为:()

A.强奸罪中止C.抢夺罪既遂E.抢夺罪未遂

B.抢劫罪既遂D.抢劫罪未遂

25.甲、乙、丙三人预谋到某电器厂抢劫。某日晚l许,四人携砍刀、钢管窜至该厂,翻墙进入职工宿舍区。甲先到该厂工人丁所在的宿舍打听厂里是否发了工资,在得知未发工资后,三人即离开现场。打算改日再来。对甲、乙、丙的行为:()

A.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免除处罚

D.不认为是犯罪

26.关于犯罪未遂,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以是否实行终了为标准划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B.以实际能否达到既遂状态为标准划分为能犯的未遂和不能犯的未遂

C.通常因事实认识错误不可能达到既遂,而出现不能犯未遂

D.我国通说认为不能犯应按未遂犯处罚,但外国学说中不能犯的可罚性及可罚的范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

27.甲为了杀害乙,购买一把匕首,在家反复打磨,使匕首锋利无比。后觉得刀杀把握不大,决定改用爆炸方法,为此从外地私下购买了10公斤烈性炸药、数十支冒管。最后决定选用枪杀方法,为此偷来一支手枪。走了十几里路找到乙.将乙杀死在车中,然后将乙的尸体乘黑夜偷偷背到山上埋掉,把乙汽车开到外地销赃得8万元。甲的哪些行为是实行行为?()

A.磨刀

B.买刀

C.买炸药

D.偷枪

E.走路

F.枪击乙致死

G.埋尸

H.盗车

I.卖车

28.下列成立犯罪中止的是:()

A.甲为盗窃夜晚潜入一甲公司的财务室,在撬保险柜时透过窗户发现马路对面停着一辆警车,警灯闪烁,甲害怕离去

B.乙久闻H有一个价值连城的古董花瓶,于夜晚潜入H家却遍寻不着,H家另有冰箱、电视、衣物财物,乙不感兴趣,悻悻离去

C.丙为报复仇人K潜入K家放火,见火势越来越大又感到害怕,赶忙使用K家的电话报火警后离开现场。消防队接报警后很快赶到将火扑灭,仅仅烧毁了H家的财物,没有酿成更大灾祸

D.丁白天在一个著名的古董商店“踩点”看中了一个标价千万元的古董花瓶,当晚潜入该古董店,打开柜子取出花瓶,这时心想这么贵重的花瓶失窃警方一定全力追查,另外这么贵重的花瓶肯定不好出手,于是又把花瓶放了回去,离开古董店。实际上该花瓶只是一个复制样品。价值不过百元

29.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有:()

A.甲为实施爆炸案,自制了炸药,但又担心被抓获后要终身在监狱中度过,左思右想,放弃了这一计划

B.乙欲对下班回家的丙实施抢劫,于是一直尾随丙,准备在周围无人时下手,不料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只得悻悻离开

C.丁因妻子有了第三者而不堪舆论压力被迫离婚,但心中始终觉得是一种耻辱。他多次扬言不会放过那个第三者,要让第三者家破人亡

D.戊为了盗窃某高校计算机房中的电脑,在计算机房周围进行“踩点”,引起了教学楼值班人员的注意,报告给学校保卫部门将丁某抓获

30.下列属于犯罪未遂的情形是:()

A.甲从正在使用的油气设备中盗窃油气,没有危害公共安全但盗窃油气数额巨大尚未运离现场的

B.乙被查获的待销售的伪劣商品价值达15万元以上的

C.丙构成抢劫罪并属于“入户抢劫”。但

既未造成人身伤亡结果也没有抢取财物的D.丁花5千元从一孤寡老人手中“收养”2岁男童,再以

3万元价格转让给张三的过程中被警察当场查获的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提示:预备犯的时间条件:还没有“着手实行”犯罪。

2.C。提示:既遂的观念。A有的“目的犯”既遂,不以目的实现为必要,如绑架罪以“勒索财

物为目的”,但扣押了人质就既遂,拐卖儿童罪以“出卖”为目的,但实施拐骗、运送、收买行为

之一就既遂,不以实际卖出为必要。B比如《刑法》第114条(放火、爆炸等)、第116、117、118条规定的危险犯既遂,就不以发生特定结果未必要。但本题的“结果”只是在狭义结果的前提下才

正确。若广义理解结果,即认为是对客体的侵害与威胁,这种广义结果与危害性同义,则是构成要

件和既遂的要件,B的说法就不完全正确了。C注意,这里的犯罪构成特指分则各条规定的各罪的。基本”的犯罪构成。因为通常以基本犯既遂为基准。D因为以构成要件被完整实现为既遂的标准,

所以实行行为实行完毕(终了)但基本构成要件事实没有被完整实现的,仍没有达于既遂。犯罪未

遂可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也说明实行行为实行终了未必既遂。

3.A。提示:本题是实行终了的未遂,(工具)不能犯未遂。要点是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并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归于未遂,即一个犯罪过程已经独立、完整地结束,出现犯罪未遂的结局,应

当以未遂犯论处。甲乙后来放弃了“将来再次”加害的意思,应当属于“第二次”加害行为的中止。处理时应当择重以第一次的杀人未遂为准,放弃将来再次加害作为犯罪后的悔罪表现考虑。注意,

若犯罪过程没有结束(即犯罪过程中),(1)自动放弃犯罪的;(2)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

生的;(3)或自动放弃可重复加害行为的,可成立犯罪中止。

4.B。提示:预备、未遂的区别的要点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着手实行犯罪的判断需要因罪而异具体加以判断。本案属于预备犯,杀人行为的着手是开始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但不同的方

式着手的点是不同的,在刀杀、枪杀、棍杀的时候起码要等到行为人看到被害人、举起武器要打、

要杀才能认为是着手,显而易见在本案中行为人连被害人的影子也没看到,当然不能认为是着手。

由于行为人没有找到被害人而且被其他人拿下,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所以是预备犯。

5.A、B、C。提示:C在犯罪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发生以前仍有成立犯罪中止的时间条件。

6.A、B。提示:B教唆犯在共犯中所起的作用确实小的,可以是从犯。C对教唆犯按照教唆的犯罪确定适用的法律和罪名。教唆他人绑架的,适用第239条和第29条,以绑架罪(教唆)定罪处罚。注意,某种教唆行为被分则独立规定为犯罪的,不适用第29条教唆犯的规定。

7.A、C。奸淫幼女采取接触说,故认定为强奸罪既遂;如果没有烟草专卖许可,买卖香烟的,

包括真烟,属于非法经营罪;如果销售假烟,同时还触犯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择一重罪处罚;如

果有专卖许可,则只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根据司法解释,销售额5万元以上的?是犯罪既遂;没有查到销售额,但查处的数量折算金额达到15万元以上的,按照未遂追究刑事责任;诬告陷害罪是行为犯,所以只要诬告待为完成就是既遂;不以犯罪人实现使他人受刑事处罚的目的为既遂要件。

8.B、D。对于甲某行为属于A还是B多少有些争议。对于D,关键在于有无造成损害结果的判断,如认为致一人有中毒症状,属于造成损害结果的情况,应当减轻处罚。

9.A、C、D。提示:A是意志以外,属于幻觉、错觉的情况。B是自动的,因为警车只是提醒了

行为人的良知,使其感觉到法律威严的存在,行为人因此而放弃犯罪?并不是幻觉造成的,因而应当认为是自动的。C是未遂,因为杀人罪是结果犯,而结果并没有出现。D是意志以外的,这种情况又称为犯罪的撤退,这种撤退并不是因为良心的发现,而是因为行为人以为遭遇到了困难、进行不下

去了,属于认识错误的一种情况。虽然犯罪在客观上是能够成功的,但主观上以为遇到了不可克服

的障碍,因而被迫犯罪撤退的。除此以外,形态问题还涉及既遂与未遂的区别,这一点主要靠类型

来把握。如:甲某在路上遇到小孩乙某(4岁),看到小孩在公路上行走就产生了将其拐走卖钱的

想法,将小孩带到广东的亲戚丙某家谎称是自己的小孩想送人收养,并要求丙某帮助联系收养人以

借机获取财物,过了一个星期仍然联系不到收养人,甲某只好将乙某从广东接回,放到发现乙某的

公路旁,乙某很快被家人找回,这种情况下甲某的行为是拐卖的既遂、未遂还是中止?像一些侵犯

自由的犯罪如:非法拘禁,拐骗儿童,拐卖妇女、儿童,绑架,诬告陷害等这一类的犯罪是行为犯,行为犯不以实现犯罪目的为既遂要件,本案中行为人把小孩抱走以后就意味着犯罪已经既遂,所以

本案是拐卖儿童的既遂。.本案是不是犯罪的中止?行为人不是将小孩送回来了吗?本案不能认为是中止,因为即使我们认为犯罪过程没有结束、没有既遂,行为人由于没有找到买主无奈只好把小孩

送回去了不能认为是犯罪中止,应当认为是犯罪的未遂,行为人把乙某送回去是被迫的。从时间上

是既遂,从原因上对本案也不能认为是自动的,而是意志以外的,没有成立中止的余地。

10.C。提示:(1)绑架罪以绑架、扣押行为完成为既遂。(2)“放火”目的是吸引他人注意,为绑架丙制造便利,是绑架的犯罪预备行为。若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不成立放火罪,若足以危害

公共安全,成立放火罪,应与绑架罪数罪并罚。

11.A、C。乙某缺乏绑架的共同故意,故不构成甲某绑架罪的共犯。因为绑架包含非法拘禁,按部分犯罪共同说,甲乙在非法拘禁罪上具有共同性,可成立非法拘禁罪共犯。丁某缺乏中止的有效性,故不能单独成立犯罪中止。

12.A、B、C。提示;A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16周岁(参见第17条)。通说认为教唆

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人犯罪,属于将他人作犯罪工具利用的情况,是间接正犯即实行犯不是教唆犯。B教唆他人教唆犯罪,同样成立教唆犯。C教唆未遂,成立盗窃罪(教唆),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独立性”说,即教唆行为具有独立的犯罪性(可罚性),不依存于被教唆人,不以被教唆人犯了

被教唆的罪为要件。教唆他人犯罪并同时教给一定的犯罪方式的,通常只需要以教唆的犯罪一罪定

罪处罚。

13.A。提示:间接正犯。

14.B、C。要点是把羊群赶在山窝处,尚未取得控制,即盗窃尚未既遂。因为丁某是在盗窃既遂之前加入的,故属于中途加入,构成共犯(承继的共犯)。在他人犯罪之后,帮助转移赃物的,是

单独的掩饰犯罪所得罪。

15.A、C。胁从犯。(1)若被胁迫到完全丧失自由意志程度,则不为罪,因为刑事责任是以有

相对的自由意志为前提的,绝对强制下的举动,不是人的行为。(2)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3)期待可能性: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对国民合理要求的尺度实在难以寻求,且难以达成共识。

16.D。抢劫罪的预备犯。因为尚未着手实施抢劫,即被迫结束。抢劫罪着手:为取财而开始了

实施暴力、胁迫行为。

17.C。本案要点是没有造成法定结果的情况下能否成立间接故意犯罪。甲某没有杀人的直接故意,没有发生死亡结果,所以,不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因为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通常要发

生特定的结果才构成犯罪。间接故意通常不成立未遂罪。因为没有造成轻伤以上的伤害结果,按司

法习惯,一般也不认为构成伤害罪(未遂)。注意:理论上,故意伤害他人未遂,“情节严重”的

不排除定罪处罚的可能性。另盗窃未遂“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

18.D。因为本罪的行为是“出售”,行为人“购买”后未能售出,故成立未遂。

19.C、D。提示:根据有没有既遂(侵害客体的)可能性对未遂的分类。

20.A、C:。犯罪形态处罚原则的知识。

21.A、B、C、D。故意犯罪形态的基础知识。

22.B。安眠药不是用来毒杀被害人,而是为了刀杀制造便利。所以本案中杀人行为的着手应是

开始刀杀行为。当然,这里对杀人着手的时机掌握得较为靠后。甲因为意外原因未能着手实行杀人,预备犯。预备犯处罚见第22条。

23.B、C。强奸行为包含伴随的强制猥亵行为,不单独成立强制猥亵妇女罪。强奸罪的着手类似于抢劫罪的,以开始实施了暴力、胁迫行为为着手。已经着手(强奸行为)因意志以外原因未得逞,犯罪未遂。

24.B。提示:强奸应是未遂。犯强奸罪。临时起意”取走被害妇女财物的.另成立抢劫罪。若被害妇女已经死亡或失去知觉的,则临时起意取财行为是盗窃。

25.B。甲乙丙的行为是“犯罪撤退”的情形,认定为预备犯。

26.A、B、C、D。提示:C我国通说则认为不能犯也应按照未遂犯处罚,但是对因使用迷信、愚

昧的方法而不可能既遂的,称之为愚昧犯、迷信犯,不认为犯罪。为了把愚昧犯、迷信犯排除出去,一般限定不能犯未遂是因“事实认识错误”而致不可能既遂。假如没有发生(工具)错误,则有既

遂可能性。外国学说多认为因“不能犯”而致未遂(没有既遂)的,不可罚即不认为犯罪;因此未

遂中.只有能犯的未遂可罚。认定一个没有既遂的行为是不是犯罪,需要看能犯还是不能犯。理由是既然没有侵害客体的可能性,就不能认为犯罪。

27.C、D、F、G、H、I。实行行为观念。广义地讲.甲在枪击乙致死之前一切为“杀害乙”(杀人)创造便利的行为都是该杀人的预备行为。严格意义讲,实行行为是该当(分则)构成要件的行为.应当以分则确立的犯罪行为为准衡量,刑法分则规定有非法买卖爆炸物罪、盗窃枪支罪、故意杀人罪、帮助毁灭证据罪、盗窃罪、销赃罪,甲实施的与这些犯罪行为相符合的行为,都是实行行为,即刑法直接禁止并惩罚的行为。甲磨刀、买刀,走路属于预备行为,因为刑法中没有规定磨刀罪、

买刀罪、走路罪。原则上一个实行行为一个罪.但未宓都评价处罚。埋尸(毁灭证据)对当事人而言不具有可罚性,不认为犯罪;卖车(销赃)是其盗窃罪事后不可罚的行为,不单独论罪。甲的实行

行为中真正能独立论罪的是:非法买卖爆炸物罪、盗窃枪支罪、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其中,非法

买卖爆炸物罪、盗窃枪支罪与故意杀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牵连关系,是否数罪并罚存在争议。毫无争

议的至少对甲以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只有当甲未着手实行杀人的场合,才可能论及甲买刀、磨刀的(杀人)预备行为。不论杀人行为实行没有,其非法买卖爆炸物罪、盗窃枪支罪都独立

构成犯罪。

28.A、D。解析:A由于“抽象地”害怕被惩罚、被抓获的情形,应当认定为犯罪中止。B目标

障碍,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C缺乏真诚努力,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D即属于。能达目的而不欲”的情形,属于犯罪中止。

29.BD。解析:犯罪预备是已经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犯罪预备行为表现为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制造条件”在司法实践中具体表

现为调查犯罪场所与被害人行踪、出发前往犯罪地点或者守侯被害人的到来、诱骗被害入前往犯罪

场所、事先清除实行犯罪的障碍、勾引他人参加犯罪等等。A属于一行为同时触犯(爆炸罪)预备

阶段中止和(非法制造爆炸物罪)的既遂,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断,即按照非法制造爆炸物罪

定罪处罚。C仅是一种犯意表示,不成立犯罪预备。

30.ABC。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两抢的司法解释,对于抢劫罪的加重犯,除了“抢劫致

人重伤、死亡的”.其他加重情节均有既、未遂形态,而抢劫罪的既遂标准是劫取财物或者致人轻伤以上后果之一的。C项属于抢劫罪加重犯的未遂;拐卖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行为之一的,本罪即属于所谓的行为犯,只要实行上述行为之一的即构

成犯罪既遂。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案例1

案例1.蒲某意图抢劫,尾随一妇女身后。当该妇女回家开门后准备关门时,蒲某以为其家中无人,强行挤进房内,该妇女被吓得惊叫一声。她的丈夫闻声起床,拉开电灯,见蒲某站在门口,便问:“你是干什么的?”蒲某答不上来,该妇女的丈夫上前打了蒲几个耳光。在邻居的帮助下,蒲某被担送到公安机关。蒲某供认他的目的是抢钱。 [问题]请分析蒲某的抢劫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 分析:蒲某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预备犯。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都是行为人因为自己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两种犯罪未完成形态区别的根本标志,是看行为人的行为处于何种犯罪阶段:若处于着手实行具体犯罪行为之前的,一律构成犯罪预备;若处于已经着手实施具体犯罪行为之后的、一律构成犯罪未遂。本案中,蒲某尾随被害人并趁被害人不注意强行挤进房内,尚未开始实施具体的抢劫行为,仍属于为抢劫犯罪制造方便条件的阶段,因此,应以抢劫罪的预备犯判处,不构成犯罪未遂。 .沈某,男,24岁,某厂工人。沈某因赌博欠债,难以偿还,便图谋盗窃本厂财务股保险柜里的现金。某日晚9时许,沈某撬开了财务室的房门,但因无法打开小保险柜,于是,沈某将小保险柜搬离财务室,隐藏在厂内仓库旁的,想等待时机再撬开小保险柜,窃取现金。第二天,财务室李会计发现办公室门被撬、小保险柜失踪,当即报案。公安人员在厂内仓库旁里找到保险柜,柜门尚未打开,柜内人民币也原封未动。 [问题]请分析沈某的行为是盗窃既遂还是未遂? 分析:沈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经验,盗窃罪的既遂是以财物的所有人、监管人失去控制和行为人实际控制为标准的。如果仅仅是行为人控制了物品,但财物的所有人、监管人尚未失去控制的,盗窃行为仍未达到既遂状态。对于保险柜这样的笨重物品,需要搬出厂区,工厂才失去控制,犯罪人才能最终取得控制。本案中沈某因无法打开保险柜、而将之移至厂实验室,沈某并未取得财物的控制,工厂也尚未丧失对财物的控制。在此状态下被查获的,对沈某仍应以盗窃未遂处理。 案例5.刘某欲去某仓库行窃,之前刘某去仓库周围“踩道”,决定行窃及出库路线。某夜,刘某按照预先观察好的路线进入仓库行窃,在搬东西时,碰翻了堆放在仓库中的水桶,水桶发出巨大响声。刘某大恐,急忙逃走。 [问题]请分析刘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

故意犯罪形态案例-推荐下载

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李某的盗窃行为属未遂,还是即遂? 来源:作者:日期:07-02-13 基本案情: 某系某厂的现金出纳员,监时居住在 李 该厂财物室。二00五年十二月,李某不再从事出纳工作,由王某接任该工 作,但李某仍居住在财务室。因李某 对财务室的情况了解,于是产生盗窃 王某保管的现金的想法,并于某日夜 晚,盗窃王某保管的现金6000余元。 第二天刚上班,王某发现某保管的现 金被盗,当即报案,公安侦查人员即 时到达被盗现场,在李某的床下找到 现金6000余元,侦查人员对李某进行

讯问,李某对其盗窃行为供认不讳。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李某的行为属犯罪未遂。原因是李某虽然实施了盗窃王某保管的财物(现金)的行为,但 他没有转移所盗财物,即被抓获,所以,李某的行为属犯罪未遂。 第二种意见:李某的行为属犯罪即遂。原因是李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盗窃行为, 且王某已失去了对被盗财物的控制,所以,李某的行为属犯罪即遂。 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是: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 次盗窃的行为,从刑法理论上讲,窃取是将他人合法控制下的财产置于本人的非法控制之下,即在财产所有 人或财产保管人的合法控制下,通过窃取行为,使财产的控制状态发生变化。盗窃的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 物,只有实际控制了所盗财物,才能视为即遂,如果行为人没有实际控制,即使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丧失对 财物的控制,也不能视为犯罪即遂。如行为人在盗窃财物后,还没有来得急离开现场,即被抓获,仍属犯罪 未遂。 本案中,李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其行为属犯罪 未遂,还是即遂,关键要看李某是否实际控制了所盗财物。 笔者认为,李某所盗的6000余元现金,虽然没有转移出财务室,但李某的盗窃行为并不同于实施盗窃行 为被现场抓获的情况。第一,李某属本厂的职工,且居住在财务室,他虽有盗窃的嫌疑,但并不能直接认定 李某到财物室就是实施盗窃行为。第二,李某有出入该厂财务室的自由,李某盗窃王某保管的现金之后,是 有机会将所盗现金转移出财务室的,他可以在实施盗窃行为后当即转移所盗现金,也可以在上班之前转移出 去,其所以没有即时转移所盗现金,就是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别人不会马上怀疑是他实施的盗窃行为。第三, 李某居住在财务室,其个人的财物同时放置在财务室内,即是在其居住的范围内找到现金,如果李某不如实 供述,也不能直接确认该现金就是被盗的现金。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确认,李某所实施的盗窃行为已达到了实际控制所盗财物的状态,其行为构成 盗窃罪的即遂,同时,李某如实供述的行为可认定为自首。 三个案例教你分清犯罪预备中止和未遂? 1甲深夜潜入上夜班的张某家行窃,正要往外搬电脑,听到有开门的声音,以为主人来了,就悄悄从窗户逃离。甲的行为构成盗窃未遂还是中止。 2春节快到了张三想偷点钱回老家过年,于是悄悄到一家

刑法案例分析方法——柏浪涛

刑法案例分析方法 ——柏浪涛 第一部分方法论 一、考查目标 刑法案例分析题旨在考查三项内容: 1.重点知识板块的掌握程度。 案例分析题首先是一种知识考查,但不是对所有考点的考查,而是对重点知识板块的考查。常考的知识板块有: (1)总则:①犯罪未完成形态;②共同犯罪;③自首和立功。 (2)分则:①财产犯罪;②人身犯罪;③贪污贿赂犯罪;④金融犯罪。 对上述知识板块应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这是解答案例分析题必要的知识储备。 2.萃取关键事实,找出对应法条的能力。 近几年的案情都比较长,而且复杂。这就要求考生同时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快速萃取关键事实的能力,以及快速找出所考法条的能力。有些考生在这个环节失误的教训是深刻的。例如,2008年有考生在阅读刑法案例分析题时,开始以为是公司法的试题,读到最后方知是刑法试题,义需重读一遍。这无疑会浪费时间,并造成心慌。 3.事实与规范的连接能力。 案情是事实,法条是规范。案例分析本质上就是运用法条来分析案情。 从逻辑上看,这是一个三段论推理过程,大前提是法条,小前提是案情,最后得出结论。 博主补充: 关于洗钱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11年卷二12题) A.《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虽未明文规定侵犯财产罪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但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侵犯财产罪,依然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 B.将上游的毒品犯罪所得误认为是贪污犯罪所得而实施洗钱行为的,不影响洗钱罪的成立C.上游犯罪事实上可以确认,因上游犯罪人死亡依法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洗钱罪的认定 D.单位贷款诈骗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合同诈骗罪不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为单位贷款诈骗所得实施洗钱行为的,不成立洗钱罪 考察知识点:罪刑法定原则、洗钱罪的认定 第一部分:通用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如何避免罪刑法定原则成为口号,就要求定罪时遵循规范的判断方法。定罪活动基本上是个三段论的推理过程。大前提是法律规定(构成要件),小前提是案件事实,结论是有罪无罪。但是,实务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颠倒大前提与小前提,将案件事实作为大前提,将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作为小前提。例如,某个单位组织盗窃电力。实务中有人如此推理:这是单位盗窃(大前提),刑法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盗窃罪主体(小前提),所以该案件应做无罪处理。 第二部分:本题解题思路 本题正确的推理应是: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自然人带着为自己或第三人(包括单位)非法占有目的的实施贷款诈骗,在单位实施贷款诈骗的过程中,必然存在有关自然人自己实施贷款诈骗的行为,那么该自然人完全符合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贷款诈骗罪。该自自然人实施贷款诈骗罪属于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其犯罪所得收益及其收益属于洗钱罪的对象。因此,为单位贷款诈骗罪所得实施洗钱行为,构成洗钱罪,因此,D选项错误。 从操作上看,这是一个互动往返的过程,需要考生不断往返于案情与法条之间,努力将二者的距离拉近,最后得出结论。 这项能力是法律人的基本职业能力,因此是考试的考查重点。 4.综合联系能力。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题库4-1-8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题库4-1-8

问题: [多选]犯罪预备的特征是 A.主观上有犯罪故意 B.客观上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 C.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D.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 E.为进行犯罪准备工具

问题: [多选]甲仇恨乙,某日甲误将碱面当毒药投入乙的水杯中,乙喝后安然无恙。甲的行为属于 A.意外事件 B.对象错误 C.手段错误 D.故意犯罪 E.犯罪未遂

问题: [多选]下列关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之发生 B.是否着手不同 C.犯罪未遂可有预备未遂,犯罪中止则无 D.有无犯罪结果不同 E.自动防止犯罪结果的情况下,既有可能成立犯罪未遂,也有可能成立犯罪中止 https://www.doczj.com/doc/2e11018293.html,/ 二次元图片

问题: [多选]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A.甲提刀尾随乙欲抢劫,因有车经过,使甲未得逞 B.乙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 C.丙守候在乙必经之路意图杀害乙 D.丁扬言要杀害戊 E.甲欲杀乙,在日记中详细地描述了准备作案的计划

问题: [不定项选择]下列情况中,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A.过失致人重伤后马上将受害人送往医院抢救 B.去盗窃的途中发现屋里有灯光而返回 C.将挪用的用于营利的资金悄悄还上 D.毒害他人之后良心发现,乘毒性未发作将被害者送往医院抢救,但被害者仍然死亡 E.甲与邻居乙吵架,盛怒之下甲持枪来到乙家中欲枪杀乙,第一枪未击中,此时甲复又心中不忍,念及邻居感情,遂放弃回家

刑法案例分析题整理

刑法案例分析题整理 一、“一问一答”类型解题步骤 1.先读问题后案例,心中有数。 2。读题做准备:把案例中出现的三大要素“主体、行为、情节”全部用笔划下来。 3。开始做题: (1)看每一个主体、每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罪名。 (2)看每一个主体的几个犯罪行为之间是否有转化、吸收等问题。(一罪和数罪的关系) (3)再看不同主体之间是否有共犯问题,是否属于“部分犯罪共同说”。 (4)看是否有犯罪未完成形态问题(中止、未遂、既遂)。 (5)看有没有法定的从重或从轻量刑情节。(自首、立功,重大立功,主犯从犯,结果加重等情况;还有责任年龄、精神状态等.) 4.检查 考生看到自己熟悉的点会很兴奋,容易忽视一些细节之处,检查很重要,重新把问题和案例对照一遍,查漏补缺、修正错误. 检查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看前后问题之间是否有矛盾之处,如果前后回答有矛盾,很可能基本判断是有错误的,需要重新思考.不能已经写到答题纸上了又想改就来不及了。 5.开始在答题纸上答题 (1)一定按照问题的序号写,如果每个问题有几个要点,那么就在这个标题下分出相应小点,序号级别一定清晰,便利老师阅读,会增加感情分.随意打乱答案顺序,每一问少给一分,就会丢掉四五分,不可冒险! (2)问什么答什么,不用过多阐述,不要旁逸斜出、画蛇添足。 (3)说明理由一定有,但是只需要直接说明,不需要深入分析。 二、笼统式案例 如果遇到笼统式案例,就按照上述第3步的顺序来分析,然后安排回答。 但是回答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先对共同犯罪部分所有问题进行回答。 第二,对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或者先出现的主体犯罪行为进行回答。 第三,最后对起次要作用的或者后出现的主体犯罪行为进行回答。 第四,在每一主体下面,就是按照行为发生的时间顺序来作答。 总结笼统式案例,应该体现的答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应该是这样的: 答: (Ⅰ)甲乙不构成共犯,因为……(如:缺乏主观方面) (Ⅱ)构成共犯 1。甲乙共同实施了……行为(第1个行为),构成……罪,因为…… 2.甲乙共同实施了……行为(第2个行为),构成……罪,因为…… 3。总结特殊问题1:犯罪形态问题(既遂、中止、未遂),如甲构成抢劫罪中止,在外放风的乙构成抢劫罪未遂。对于中止、未遂犯罪,应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总结特殊问题2:看有没有法定的从重或从轻量刑情节。(自首、立功,重大立功,主犯从犯,结果加重等情况;还有责任年龄、精神状态等。) (二)关于甲单独犯罪部分分析如下: 1.甲实施了……行为(第1个行为),构成……罪,因为…… 2。甲实施了……行为(第2个行为),构成……罪,因为…… 3.看是否有犯罪未完成形态问题(中止、未遂、既遂)。 4.看有没有法定的从重或从轻量刑情节。(自首、立功,重大立功,主犯从犯,结果加重等情况;还有责任年龄、精神状态等。)

刑法学案例分析45题及答案

刑法学案例分析45题及答案 案例1:刑法对外国人的效力范围 卞某,23岁,外国人,系某国在医科大学的留学生。某年5月13日,卞某某遭到医科大学另一外国留学生安某拳打后,蓄意报复。6月10日晚7时许,卞某得知安某在留学生l楼104会客室会客,便手持木棒,到会客室敲门。安某将门打开后,卞某用木捧击打安某。安挣脱后,会同在该校的本国留学生翁某、风某、莫某等7人,手持木棒、手杖等器械,聚集在留学生宿舍2楼走廊西端。卞某也和某国留学生朱某、穆某、白某等5人手持木棒和尖型菜刀等,聚集在留学生宿舍2楼走廊中部208房间门前,双方形成对峙状态。后双方发生殴斗。在厮打中,卞某手持的木棒被打掉,随手用尖型菜刀乱刺,刺中对方留学生翁某的上腹部,创伤透入胸腔,将肝脏切成局部破损,经抢救无效,于次日下午死亡。 [问题]卞某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可否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答案: 卞某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且应当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卞某某为报复他人,聚众斗殴,并在斗殴的过程中,使用菜刀乱刺,将被害人刺死。依照刑法第293条的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应根据情况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卞某在用菜刀刺人时,主观故意不明确,对他人的死、伤均持放任态度,因此,对被害人死亡他应负(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6条和第11条的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外,均应适用我国刑法。卞某是一普通外国留学生,不属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自应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例2:刑法的效力范围 李学沛,男,26岁,工人。王义勇,男,24岁,工人。李、王二被告均系我国公民。某年10月,该二人受雇在美国轮船上工作。同月24日,轮船停泊于巴西某港口后,二人在轮船上饮酒闹事,不仅不听从船长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劝阻,反而公然杀死制止他们的中国公民张世良。杀人后又抢劫了一些其他船员的财物,然后逃到巴西某市藏身,并策划逃到第三国。由于在隐藏期间二人的财物被盗,王义勇被迫回到船上,并报告了李学沛隐身之处。其后,巴西警察将李、王二犯逮捕。 [问题]李、王的犯罪行为可否适用我国刑法?为什么? 答案: 我国刑法对李学沛、王义勇应当适用。李学沛、王义勇的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第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构成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均适用我国刑法。李学沛、王义勇受雇于美国轮船,在轮船停泊巴西时杀人,应当依照刑法第7条的规定适用我国刑法。 案例3:刑法的效力范围 ]温源和,泰国籍。戴文,广东省广州市人。余锡宽,广东省台山县人。上述三人在泰国曾策划进行跨国贩毒活动。约定戴文负责接运毒品,经我国昆明、广州至深圳市出境。某年4月18日,戴文与余锡宽进入昆明市与从泰国到达的温源和会面后,共同约见了潜入昆明市的国外贩毒分子,商定在昆明市交接毒品的时间和地点。8月16日下午6时许,戴文和余

2016年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题

2016年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题,你会解吗? 每年司法考试刑法案例题是必考的,并且分数还不低。如何解答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题?许多司法考试考生备战2016年司考时遇到这个问题,不知道如何解题刑法案例,独角兽司考网校肖老师特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希望能对各位的备考有帮助。 司法考试中的刑法案例题一般是给出一个具体案例,让考生分析案件中行为人涉嫌的犯罪及其刑事责任。虽然问题很短,但是需要考虑的知识点却很多,增加了答题的难度。对于准确解答刑法案例题,要遵守以下步骤: 1.仔细阅读案例内容。 案例分析题一般都是考刑法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或者是法条中极其特殊的规定,即最基本的概念或法律规定,只要把概念和法律规定理解透彻,应试时就会比较有把握。 2.找准案例所涉及问题的“知识点”。 在案例分析中,以下知识点可能是经常会涉及到的:总论部分包括:(1)犯罪故意与过失、意外事件的认定。(2)刑事责任年龄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者应当负责任的范围。(3)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4)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的区分。(5)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的认定。(6)刑罚运用中的累犯、自

首。分论部分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侵犯财产的犯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它们都是传统的考查内容,案例分析原则上都会涉及这些犯罪。 3.理清答题思路。 在找准案例分析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后,不要急于答题,还应当进一步整理答题思路。一般答题分为以下三步:(1)分析犯罪人的行为符合哪(几)种犯罪构成要件,确定犯罪人可能涉嫌的罪名。(2)考虑犯罪人有无法定或酌定的从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如犯罪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是否具有某种特殊身份,是否具有自首情节。(3)根据刑法总则关于罪数的规定,以及刑法分则中关于特殊犯罪的处罚规定,确定犯罪人所触犯的罪名。如盗窃信用卡并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定盗窃罪,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从一重罪处罚还是数罪并罚,在刑法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很重要的问题,考生一定要认真掌握各种具体情况,注意法律的特殊规定。当初在朋友的推荐下,报了独角兽司考网校的VIP保过班,老师们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还会帮助考生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问题,寻找准切入点,培养答题思路和技巧。确实让我受益匪浅。大家不妨联系一下学学看吧! 4.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准确答题。 在答题时,独角兽司考网校的老师,特别强调要考虑每

刑法案例分析题

刑法案例分析题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刑法案例分析题整理 一、“一问一答”类型解题步骤 1.先读问题后案例,心中有数。 2.读题做准备:把案例中出现的三大要素“主体、行为、情节”全部用笔划下来。 3.开始做题: (1)看每一个主体、每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罪名。 (2)看每一个主体的几个犯罪行为之间是否有转化、吸收等问题。(一罪和数罪的关系) (3)再看不同主体之间是否有共犯问题,是否属于“部分犯罪共同说”。 (4)看是否有犯罪未完成形态问题(中止、未遂、既遂)。 (5)看有没有法定的从重或从轻量刑情节。(自首、立功,重大立功,主犯从犯,结果加重等情况;还有责任年龄、精神状态等。) 4.检查 考生看到自己熟悉的点会很兴奋,容易忽视一些细节之处,检查很重要,重新把问题和案例对照一遍,查漏补缺、修正错误。 检查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看前后问题之间是否有矛盾之处,如果前后回答有矛盾,很可能基本判断是有错误的,需要重新思考。不能已经写到答题纸上了又想改就来不及了。 5.开始在答题纸上答题 (1)一定按照问题的序号写,如果每个问题有几个要点,那么就在这个标题下分出相应小点,序号级别一定清晰,便利老师阅读,会增加感情分。随意打乱答案顺序,每一问少给一分,就会丢掉四五分,不可冒险! (2)问什么答什么,不用过多阐述,不要旁逸斜出、画蛇添足。 (3)说明理由一定有,但是只需要直接说明,不需要深入分析。 二、笼统式案例 如果遇到笼统式案例,就按照上述第3步的顺序来分析,然后安排回答。 但是回答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先对共同犯罪部分所有问题进行回答。 第二,对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或者先出现的主体犯罪行为进行回答。 第三,最后对起次要作用的或者后出现的主体犯罪行为进行回答。 第四,在每一主体下面,就是按照行为发生的时间顺序来作答。 总结笼统式案例,应该体现的答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应该是这样的: 答: (Ⅰ)甲乙不构成共犯,因为……(如:缺乏主观方面) (Ⅱ)构成共犯 1.甲乙共同实施了……行为(第1个行为),构成……罪,因为…… 2.甲乙共同实施了……行为(第2个行为),构成……罪,因为…… 3.总结特殊问题1:犯罪形态问题(既遂、中止、未遂),如甲构成抢劫罪中止,在外放风的乙构成抢劫罪未遂。对于中止、未遂犯罪,应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总结特殊问题2:看有没有法定的从重或从轻量刑情节。(自首、立功,重大立功,主犯从犯,结果加重等情况;还有责任年龄、精神状态等。) (二)关于甲单独犯罪部分分析如下: 1.甲实施了……行为(第1个行为),构成……罪,因为……

刑法案例分析答题模板

刑法 刑法案例分析做题步骤 1、勾考点 2、罪、犯罪构成(主体、主观、客观、客体,因果,每个罪的特殊分析),司考考财产和职务犯罪 3、共同犯罪分析 4、犯罪形态分析 5、刑罚:量刑情节(自首、累犯、年龄、立功等)+ 每个最的加重结果和情节(盗窃、抢劫等常考财产犯罪和伤害类犯罪的加重结果需掌握) 6、要写:可以从轻、应当从轻等处理方式。 7、写结论,构成哪些犯罪,要不要并罚。 下面带着做题,红色字体较大的是我写的答题模式,供各位练习。配套讲解音频见订阅号和各个群公告。 (2014年) 案情:国有化工厂车间主任甲与副厂长乙(均为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在车间的某贵重零件仍能使用时,利用职务之便,制造该零件报废、需向五金厂(非国有企业)购买的假象(该零件价格26万元),以便非法占有货款。甲将实情告知五金厂负责人丙,嘱丙接到订单后,只向化工厂寄出供货单、发票而不需要实际供货,等五金厂收到化工厂的货款后,丙再将26万元货款汇至乙的个人账户。 丙为使五金厂能长期向化工厂供货,便提前将五金厂的26万元现金汇至乙的个人账户。乙随即让事后知情的妻子丁去银行取出26万元现金,并让丁将其中的13万元送给甲。3天后,化工厂会计准备按照乙的指示将26万元汇给五金厂时,因有人举报而未汇出。甲、乙见事情败露,主动向检察院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罪行,并将26万元上交检察院。

此外,甲还向检察院揭发乙的其他犯罪事实:乙利用职务之便,长期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其远房亲戚戊经营的原料公司采购商品,使化工厂损失近300万元;戊为了使乙长期关照原料公司,让乙的妻子丁未出资却享有原料公司10%的股份(乙、丁均知情),虽未进行股权转让登记,但已分给红利58万元,每次分红都是丁去原料公司领取现金。 问题: 请分析甲、乙、丙、丁、戊的刑事责任(包括犯罪性质、犯罪形态、共同犯罪、数罪并罚与法定量刑情节),须答出相应理由。 官方的参考答案(2014年): 一、甲、乙利用职务上便利实施了贪污行为,虽然客观上获得了26万元,构成贪污罪,但该26万元不是化工厂的财产,没有给化工厂造成实际损失;甲、乙也不可能贪污五金厂的财物,所以,对甲、乙的贪污行为只能认定为贪污未遂。甲乙犯贪污罪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甲揭发了乙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与受贿罪的犯罪事实,构成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应该的答题格式(按照答题步骤来、以免遗漏得分点): 一、甲:1、甲是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欲将26万元国有化工厂的公款据为己有、构成贪污罪。2、甲和乙之间有共同故意、有共谋和共同的贪污行为,构成共同犯罪。3、由于最后国有化工厂没有实际损失,甲和乙是贪污罪未遂。 4、甲主动向检察院投案,如实交待罪行,构成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甲还向检察院揭发乙的其他犯罪事实,属于检举假发同案犯其他的犯罪事实,构成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乙长期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其远房亲戚戊经营的原料公司采购商品,使化工厂损失近300万元的行为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乙以妻子丁的名义在原料公司享有10%的股份分得红利58万元的行为,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成立受贿罪。对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与受贿罪以及上述贪污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应该的答题格式(按照答题步骤来、以免遗漏得分点): 二、乙、1、乙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欲将26万元国有化工厂的公款据为己有,和甲在构成贪污未遂的共同犯罪,2、对于贪污罪乙同时还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乙利用职务之便,长期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其远房亲戚戊经营的原料公司采购商品,使化工厂损失近300万元,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4、乙和妻子丁有受贿的故意、客观上收受原料公司享有10%的股份分得红利58万元的行为(也可以说收受干股),成立受贿罪,是共同犯罪。5、乙有三个犯罪行为,符合三个犯罪构成,应该以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与受贿罪以及贪污罪,实行数罪并罚。 三、丙将五金厂的26万元挪用出来汇给乙的个人账户,不是为了个人使用,也不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不能认定为挪用资金罪。但是,丙明知甲、乙二人实施贪污行为,客观上也帮助甲、乙实施了贪污行为,所以,丙构成贪污罪的共犯(从犯)。 应该的答题格式(按照答题步骤来、以免遗漏得分点): 三、丙、1、丙事先明知甲、乙二人实施贪污行为,客观上为他们实施帮助行为,所以

刑法 第八章 故意犯罪的形态2

刑法 主讲老师:陈永生 三、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停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一)中止犯的特征 1.时间性:在犯罪过程中,既可在实行阶段,也可在预备阶段。 (1)既遂后一般不成立中止。如盗窃既遂后积极退还赃物、赔偿损失不认为是中止;受贿退还赃物不成立中止;深夜蒙面抢同事的包赶忙返还也不成立中止。 不仅如此,既遂后也不成立预备、未遂。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二/54) A.甲绑架幼女乙后,向其父勒索财物。乙父佯装不管乙安危,甲只好将乙送回。甲虽未能成功勒索财物,但仍成立绑架罪既遂 【答案】AC 关于犯罪停止形态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二/54) A.甲(总经理)召开公司会议,商定逃税。甲指使财务人员黄某将1笔500万元的收入在申报时予以隐瞒,但后来黄某又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缴纳应缴税款。单位属于犯罪未遂,黄某属于犯罪中止 B.乙抢夺邹某现金20万元,后发现全部是假币。乙构成抢夺罪既遂 C.丙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儿后,惧怕承担刑事责任,又将婴儿送回原处。丙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不构成犯罪中止 D.丁对仇人胡某连开数枪均未打中,胡某受惊心脏病突发死亡。丁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答案】ABCD 下列哪些选项不构成犯罪中止?(2011/二/54) A.甲收买1名儿童打算日后卖出。次日,看到拐卖儿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新闻,偷偷将儿童送回家 B.乙使用暴力绑架被害人后,被害人反复向乙求情,乙释放了被害人 C.丙加入某恐怖组织并参与了一次恐怖活动,后经家人规劝退出该组织 D.丁为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3万元用于孩子学费,4个月后主动归还 【答案】ABCD 甲乘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12000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跑。跑了50米之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就转身回来,跑到乙跟前,打了乙两耳光,并说:“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2008/二/15) A.抢夺罪(未遂) B.抢夺罪(中止) C.抢夺罪(既遂) D.抢劫罪(转化型抢劫) 【答案】C (2)已构成了预备、未遂的也不成立中止。 但行为人自动停止可重复加害的行为的,认为构成中止。构成自动停止可重复加害的行为的条件:第一,主观上,数个行为是在同一个或者是一个概括的故意的支配之下;第二,客观上,数个行为是同性质的连续行为。 甲欲杀乙,将乙打倒在地,掐住脖子致乙深度昏迷。30分钟后,甲发现乙未死,便举刀刺乙,第一刀刺中乙腹,第二刀扎在乙的皮带上,刺第三刀时刀柄折断。甲长叹“你命太大,整不死你,我服气了”,遂将乙送医,乙得以保命。经查,第一刀已致乙重伤。关于甲犯罪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案例1.蒲某意图抢劫,尾随一妇女身后。当该妇女回家开门后准备关门时,蒲某以为其家中无人,强行挤进房内,该妇女被吓得惊叫一声。她的丈夫闻声起床,拉开电灯,见蒲某站在门口,便问:“你是干什么的?”蒲某答不上来,该妇女的丈夫上前打了蒲几个耳光。在邻居的帮助下,蒲某被担送到公安机关。蒲某供认他的目的是抢钱。 [问题]请分析蒲某的抢劫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 分析:蒲某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预备犯。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都是行为人因为自己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两种犯罪未完成形态区别的根本标志,是看行为人的行为处于何种犯罪阶段:若处于着手实行具体犯罪行为之前的,一律构成犯罪预备;若处于已经着手实施具体犯罪行为之后的、一律构成犯罪未遂。本案中,蒲某尾随被害人并趁被害人不注意强行挤进房内,尚未开始实施具体的抢劫行为,仍属于为抢劫犯罪制造方便条件的阶段,因此,应以抢劫罪的预备犯判处,不构成犯罪未遂。 案例2.沈某,男,24岁,某厂工人。沈某因赌博欠债,难以偿还,便图谋盗窃本厂财务股保险柜里的现金。某日晚9时许,沈某撬开了财务室的房门,但因无法打开小保险柜,于是,沈某将小保险柜搬离财务室,隐藏在厂内仓库旁的,想等待时机再撬开小保险柜,窃取现金。第二天,财务室李会计发现办公室门被撬、小保险柜失踪,当即报案。公安人员在厂内仓库旁里找到保险柜,柜门尚未打开,柜内人民币也原封未动。 [问题]请分析沈某的行为是盗窃既遂还是未遂? 分析:沈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经验,盗窃罪的既遂是以财物的所有人、监管人失去控制和行为人实际控制为标准的。如果仅仅是行为人控制了物品,但财物的所有人、监管人尚未失去控制的,盗窃行为仍未达到既遂状态。对于保险柜这样的笨重物品,需要搬出厂区,工厂才失去控制,犯罪人才能最终取得控制。本案中沈某因无法打开保险柜、而将之移至厂实验室,沈某并未取得财物的控制,工厂也尚未丧失对财物的控制。在此状态下被查获的,对沈某仍应以盗窃未遂处理。 案例3.李某,某日晚8时许,李某乘邻居陈某一人在家,闯进陈家,锁上房门,提出和陈发生性关系。陈不同意,李即按住陈的双手,骑在陈的身上。陈在反抗中抓破李的脖子,李把陈的裤子扯到臀部以下,欲行强奸。陈急中生智,

案例分析题刑法学期末复习

课堂讨论案例汇总 (一)案情 被告人李某,男,45岁,农民。一天晚上9时许,被告人李某驾驶一辆农用车回家途中,不小心将王某撞成重伤。李某为了争取时间顺利逃脱,即将伤口流血不止已处于昏迷中的王某拖入路边小树林中。王某后因伤口出血过多而死亡。李某被抓获后交代说,他想到过这样做王某可能会出血过多死亡,但他想王某完全可能醒过来呼叫而获救,因而不一定死亡。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死亡,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属于何种表现形式的犯罪? 答案: 1.对于王某的死亡,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李某并不希望王某死亡,因而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不属于直接故意。李某在已预见到将伤口流血不止已处于昏迷中的王某拖入路边小树林中可能会致其因出血过多死亡的情况下,认为王某可能醒来呼叫而获救的想法没有任何实际根据,完全是一种侥幸、碰运气的心理,实际上是有意听任王某死亡的发生,因而这种心理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是间接故意。 2.李某的行为造成王某死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因此构成犯罪。 3.李某的行为属于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李某将王某撞伤后负有将王某送往医院救治的义务,但他却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致使王某出血过多死亡,因而其行为符合犯罪不作为的构成条件。 (二)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吴某(陈某的外甥),男25岁,无业,1994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7年11月26日刑满释放。朱某(吴某的朋友),男20岁,无业。 陈某因为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000元钱。2002年6月到9月,陈某带着吴某数次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给吴某1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02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人许某某的办公室。许某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起身接待时,吴某便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随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案: 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陈某为达到杀害许某某的目的,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无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

犯罪停止形态案例.

第八章犯罪停止形态 案例分析1:郭某故意杀人案(间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停止形态) 被告人:郭某,男,37周岁,汉族,农民。 1998年8月18日凌晨,被告人郭某在某火车站货场作业中因工作琐事受到派班员许某的批评。郭某怀疑同班的临时装卸工陈某“告状”所致,便迁怒于陈某,寻机报复。同月19日上午,被告人郭某见到陈某路过,便不指名地辱骂陈某。同月22日,被告人郭某将家中的高毒农药敌敌畏倒入一小药瓶内(约10毫升),于上午10时10分左右进入陈某家中,趁陈某家人不注意将农药倒入欲送给陈某食用的饭菜中。是日上午1l时许,陈某接到家人送来的饭盒准备就餐时,发现有异味而未食用。 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郭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郭某熟识农事;明知敌敌畏系高毒农药,仍将其倒入他人即将就餐的饭盒内,完全是一种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幸被被害人及时发现而未得逞,被告人郭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其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根据1997年刑法第232条、第23条的规定,作出被告人郭某犯故意杀人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5年的刑事判决。 法理分析: 本案被告人的犯罪故意属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的看法有分歧。间接故意犯罪与直接故意犯罪的主要区别在于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只是放任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放任的心理态度表明,行为人放任的结果不是其追求的结果,行为人是在直接追求某种行为结果的过程中放任了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对于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持听之任之、发生与否都可的心理态度。人的有意识行为的实施,确实是有动机和目的的,问题是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并非都是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希望和追求。犯罪动机是指驱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一定犯罪目的的内心起因或意识冲动。在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因为对危害社会的结果持放任的心理态度,因而不可能存在以希望、追求一定的犯罪结果发生为特征的犯罪目的;没有犯罪目的,也就没有了引起犯罪目的的犯罪动机。所以,首先,在间接故意犯罪中,不可能存在以“为了犯罪”为目的的犯罪预备形态。其次,犯罪未得逞的情形本来就包含在放任的心理态度之中,并非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因而在间接故意犯罪中也不存在犯罪未遂的形态。再次,行为人在追求某种目的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自动中止行为的,说明行为人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间接故意犯罪,更谈不上是间接故意犯罪的中止形态。最后,因为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对危害社会的结果持放任的心理态度,其发生与否都符合行为人的放任心理态度,如果危害社会的结果没有发生,我们缺乏认定间接故意犯罪的客观基础,无法说明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所持的放任的心理态度,在此情况下更无法论及犯罪形态问题了。 综上所述,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在本案中,检察机关一方面认为被告人郭某的行为是间接故意杀人,另一方面又认为郭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是不正确的。 案例分析2:蔡某被控故意杀人宣告无罪案(犯罪预备的认定) 被告人:蔡某,男,55周岁,汉族,某省政协某地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被告人蔡某对本地区地委副书记邱某久有成见。1994年5月20日上午,被告人蔡某因轻信刚离婚的原妻殷某的话而对邱某极为恼怒。下午上班时,即将家中的一把菜刀携到办公室,向政协工委主任林某表示了对邱的不满情绪,激动地说要杀死邱某。林再三劝阻蔡某无效,蔡某即持菜刀站在邱某的宿舍楼附近,将刀接连数次砍在树上发泄,大喊“一定要杀邱某”。下午下班时,林某发现邱某向宿舍走来,而蔡某此时仍在那里,便将邱拦阻至地委老办公楼内。蔡某见后,亦携菜刀走过来,当行至办公楼中间门厅时,恰遇杨某等人途经此地,杨某即劝走了蔡某。5月21日上午,蔡某又携装有旧劈柴刀和铁锤的皮包坐在地委操场边,适逢邱菜乘汽车外出,途经蔡某身边,蔡某挟包站起,但没有什么举动,邱坐车亦安然离去。当天中午,蔡某又坐在地委大院内大喊大叫,被林某等劝回家。5月24日下午,蔡某主动将旧劈柴刀和铁锤交给地委保卫科的保卫人员。

有关犯罪停止形态的刑法案例分析

有关犯罪停止形态的刑法案例分析 班级:13级法硕(法学)学号:31304152 姓名:包海晶 案例一:共同犯罪中犯罪停止形态问题 一、案情来源 河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2001)郑刑初字第20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01)豫刑一终字第412号 二、基本案情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云志,男,1967年2月16日生,汉族,小学文化程度,河南省叶县夏李乡侯庄村4组农民,系上诉人张小马之兄。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1年6月29日被郑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29日被逮捕。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书海,男,1955年5月24日生,汉族,初中文化程度,河南省叶县夏李乡侯庄村4组农民,捕前住郑州市航海中路201号绿城花园小区24号楼1单元14号。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1年6月14日被郑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28日被逮捕。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玉萍,曾用名张玉平,女,1968年11月23日生,汉族,中专文化程度,住郑州市淮河路金京花苑11号楼24号,个体医生,系上诉人张书海之妹。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1年6月15日被郑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28日被逮捕。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小马,曾用名张小满、张满仓,男,1972年8月5日生,汉族,小学文化程度,河南省叶县夏李乡侯庄村4组农民。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1年6月15日被郑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28日被逮捕。

1996年春,被告人张书海在郑州市金京花苑其妹被告人张玉萍家居住期间,得知在郑州市万福花园居住的李全国家经济富裕,遂生抢劫之念。张书海向张玉萍打听到万福花园的方位后,多次到万福花园踩点或跟踪李全国,同时在张玉萍家准备了尖刀、尼龙绳、胶带纸、蒙面用的黑袜子等作案工具。张书海纠集被告人张云志携带上述工具多次到万福花园李全国家附近伺机作案,均因李家人多未能着手实施抢劫。张云志离开郑州返回叶县。后张书海再次纠集了张云志、张小马,并指使张云志带着张小马到李全国家附近踩点,3人又多次携带作案工具到李全国家附近伺机作案,仍因李家人多未能着手实施抢劫,张云志再次离开郑州。同年11月27日晚7时30分左右,张书海、张小马携带事先准备的松鼠牌单管猎枪1支及尖刀、尼龙绳、胶带纸等作案工具,从张玉萍家窜至万福花园,蒙面闯入李全国家中,张书海用猎枪威逼李的家人陈秀芳、岳朝杰、郭振峰、王占景、张小马分别用尼龙绳将4被害人捆绑,用胶带纸粘住嘴、眼,张书海、张小马抢走现金1.5万余元、理光照相机一部(价值2 450元)、手表2块及黑提包等物。作案后,返回张玉萍家中并分赃,张书海分得赃款1.2万元及照相机、黑提包等赃物,张小马分得赃款2000元及手表等赃物,张玉萍分得赃款1000元并保管照相机、黑提包等赃物。 三、法院判决 一审法院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书海、张宏超、张世镜、乔红军、张玉萍、张小马、张云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胁迫手段,劫取公私财物,其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均已构成抢劫罪……以抢劫罪判处被告人张云志有期徒刑五年。 二审法院原审判决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被告人张云志的上诉理由及各自的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均不予采纳。驳回张书海、张宏超、张世镜、乔红军、张玉萍、张小马、王雨、张云志等八名被告人的上诉,维持原判 四、法理分析 ㈠张云志犯罪行为停止状态的几种观点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相关理论辨正(一)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相关理论辨正(一) 关键词:停止形态;停顿;高位犯罪;低位犯罪;犯罪中止 内容提要:本文具体讨论了近年来有关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一些疑难问题,认为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本质特征在于故意犯罪行为的“停顿”,考察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应该坚持“静态”的标准;一个犯罪行为只有一种犯罪形态,出现了一种犯罪形态后就不可能再出现另一种犯罪形态。故意犯罪在危险状态出现后确实可能存在实害犯的中止形态,但是,这种中止形态不能理解为是犯罪既遂以后的中止,而应该理解为是“排除犯罪未遂”以后的中止。同时针对司法实践中行为人主动放弃“高位犯罪”并以“低位犯罪”代替的犯罪形态,提出了应该采用“高位犯罪”吸收“低位犯罪”的方式处理,即对行为人以“高位犯罪”的中止认定,并将“低位犯罪”作为犯罪中止中“造成损害”的因素加以考虑的观点。刑法中的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行为由于某种原因产生停顿所呈现的各种状态,即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由于犯罪停止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所以,理论上一般将其称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应该看到,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是司法实践中常见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因而也是刑法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刑法理论对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问题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且成果颇丰,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在理论上没有达成共识,司法实践中也不断出现一些在定罪和量刑上颇有争议的疑难案件。在此,笔者仅对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本质特征及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作些探讨。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本质特征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在不同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有不同的名称和归类。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犯罪既遂被称为完整的犯罪,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共谋(预备性质的独立犯罪)与犯罪教唆一并纳入“不完整犯罪(亦称未完成罪、不完全罪)”的范畴。1]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则对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等概念不作解释,而是直呼其名。在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刑法理论中,是将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称为故意犯罪发展的一定阶段(或称为犯罪活动的发展阶段、故意犯罪发展中可能停顿的阶段),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犯罪未遂阶段均可能出现的特殊犯罪情况。2]我国刑法学曾受前苏联刑法理论的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把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等不同的故意犯罪停止形态通称为犯罪阶段或故意犯罪的发展阶段。理论上普遍认为,故意犯罪的阶段是指故意犯罪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停顿的阶段,这就是犯罪的预备、未遂和既遂,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犯罪中止。自上世纪80年代始,这种观点已开始受到质疑。时下,刑法学界普遍认为故意犯罪的阶段与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国内几乎所有的教科书以及相关论述文章均已将犯罪阶段改称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时下,尽管我国刑法学界对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表述较多,但是,很少有专门对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本质特征加以研究和论述的。例如,有学者将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称为犯罪的特殊形态,将这些特殊形态与既遂形态合称为故意犯罪形态。并认为犯罪的特殊形态只能出现在犯罪过程中,在犯罪过程以外出现的某种状态,不是犯罪的特殊形态。3]也有学者试图从对象角度对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作出描述,认为故意犯罪作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其纵向发展过程并不总是完整顺利的,总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和结局。这些不同的表现形态和结局,就是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理论所要研究的对象。4]分析上述学者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观点较多地停留在对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所作的形式定义之上,而较少涉及到对其本质特征的揭示。笔者认为,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争议,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不能够准确理解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本质特征。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法律现象,因而具有法律特征,其本质则是指立法者界定这种形态的根据和理由”。5]那么,何为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本质特征呢?众所周知,本质是相对于现象而言的一个概念,其字面含义是“根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