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

一、选择题

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点E从点A出发沿着线段AD向点D运动(不与点A、D重合),同时点F从点D出发沿着线段DC向点C运动(不与点D、C重合),点E与点F 的运动速度相同.BE与AF相交于点G,H为BF中点,则有下列结论:①∠BGF是定值;

②BF平分∠CBE;③当E运动到AD中点时,GH=

5

2

a;④当C△AGB = (2)

6a

时,S四边形

GEDF =1

6

a2,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

2.如图,△ABC中,∠BAC=60°,∠B=45°,AB=2,点D是BC上的一个动点,点D关于AB,AC的对称点分别是点E,F,四边形AEGF是平行四边形,则四边形AEGF面积的最小值是()

A.1 B.

6

2

C.2D.3

3.如图,在菱形ABCD中,两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8,BD=6,当△OPD是以PD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CP的长为()

A.2 B.18

5

C.

7

5

D.

5

2

4.如图所示,E为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AC,AE交CD于点F,那么∠AFC的度数为()

A .112.5°

B .125°

C .135°

D .150°

5.如图,在ABC ,90C ∠=?,8AC =,6BC =,点P 为斜边AB 上一动点,过点P 作PE AC ⊥于点E ,PF BC ⊥于点F ,连结EF ,则线段EF 的最小值为( )

A .1.2

B .2.4

C .2.5

D .4.8

6.在矩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AB 、AD 上,∠EFB=2∠AFE=2∠BCE ,CD=9,CE=20,则线段AF 的长为( ).

A .32

B .

112

C .19

D .4

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BC =8,E 是BC 边上一点,将矩形沿AE 折叠,点B 落在点B '处,当△B 'EC 是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 )

A .2

B .6

C .3或6

D .2或3或6

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CE 平分DCB ∠交BD 于点F ,且60ABC ∠=?,2AB BC =,连接OE ,下列结论:①30ACD ∠=?;②·ABCD

S

AC BC =;③:1:4OE AC =.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9.如图,在ABC 中,ACB 90∠=?,2AC BC ==,D 是AB 的中点,点E 在AC 上,点F 在BC 上,且AE CF =,给出以下四个结论:(1)DE DF =;(2)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四边形CEDF 面积ABC 1

S 2

=△;(4)2EF 的最小值为2.其中正确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0.如图,矩形ABCD 中,O 为AC 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与AB ,CD 交于点E ,

F ,连接BF 交AC 于点M ,连接DE ,BO .若60COB ∠=,FO FC =,则下列结

论:

①FB OC ⊥,OM CM =; ②EOB CMB ?; ③四边形EBFD 是菱形; ④:3:2MB OE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

1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E 为CD 边上的一个动点,以CE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ECFG ,连结BG ,点H 为BG 中点,连结EH ,则EH 的最小值为______

12.如图,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对角线长为1cm ,过点O 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D ,BC 于E ,F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

13.如图,四边形ABCD ,四边形EBFG ,四边形HMPN 均是正方形,点E 、F 、

P 、N 分别在边AB 、BC 、CD 、AD 上,点H 、G 、M 在AC 上,阴影部分的面积

依次记为1S ,2S ,则12:S S 等于__________.

14.如图,在△ABC 中,AB =3,AC =4,BC =5,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则EF 的最小值为_____.

15.如图,矩形ABCD 的面积为36,BE 平分ABD ∠,交AD 于E ,沿BE 将ABE ?折叠,点A 的对应点刚好落在矩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F 处.则ABE ?的面积为________.

16.如图,在ABC 中,D 是AB 上任意一点,E 是BC 的中点,过C 作//CF AB ,交DE 的延长线于F ,连BF ,CD ,若30FDB ∠=?,45ABC ∠=?,22BC =,则

DF =_________.

17.如图,矩形ABCD 中,CE CB BE ==,延长BE 交AD 于点M ,延长CE 交AD 于点F ,过点E 作EN B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N ,23FE AN ==,,则

BC =_________.

18.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 =2,BC =4,正方形AEFG 的边长为1.正方形AEFG 绕点A 旋转的过程中,线段CF 的长的最小值为_____.

19.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8,BC =6,点D 为平面内动点,且满足AD =4,连接BD ,取BD 的中点E ,连接CE ,则CE 的最大值为_____.

20.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5,18,AD BC AD BC E ==是BC 的中点.点P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 出发,沿AD 向点D 运动;点Q 同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 出发,沿CB 向点B 运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为

t 秒时,以点,,,P Q E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t 的值等于_______.

三、解答题

21.在矩形ABCD 中,将矩形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 (含端点)上,落点记为E ,这时折痕与边BC 或者边CD (含端点)交于点F (如图1和图2),然后展开铺平,连接BE ,EF .

(1)操作发现:

①在矩形ABCD 中,任意折叠所得的△BEF 是一个 三角形; ②当折痕经过点A 时,BE 与AE 的数量关系为 . (2)深入探究:

在矩形ABCD中,AB=3,BC=23.

①当△BEF是等边三角形时,求出BF的长;

②△BEF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此时EF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 重合).以AD为边作正方形ADEF,连接CF.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BD与CF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它条件不变,请你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两侧,其它条件不变:

①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的形状,并说明理

②若连接正方形对角线AE、DF,交点为O,连接OC,探究AOC

由.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ABC的顶点A(10,0)、C(2,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上由点B向点C运动.

(1)求点B的坐标;

(2)若点P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四边形PCDA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

(3)当△ODP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24.猜想与证明:如图①摆放矩形纸片ABCD与矩形纸片ECGF,使B,C,G三点在一条直

线上,CE 在边CD 上.连结AF ,若M 为AF 的中点,连结DM ,ME ,试猜想DM 与M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与延伸:

(1)若将“猜想与证明”中的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其他条件不变,则DM 和ME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摆放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使点F 在边CD 上,点M 仍为AF 的中点,试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提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① ②

25.直线1234,,,,l l l l 是同一平面内的一组平行线.

(1)如图1.正方形ABCD 的4个顶点都在这些平行线上,若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都是1,其中点A ,点C 分别在直线1l 和4l 上,求正方形的面积;

(2)如图2,正方形ABCD 的4个顶点分别在四条平行线上,若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23h h h ,,. ①求证:13h h =;

②设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S ,求证2

22211 2 2 S h h h h =++.

26.如图,锐角ABC ?,AB AC =,点D 是边BC 上的一点,以AD 为边作ADE ?,使

AE AD =,EAD BAC ∠=∠.

(1)过点E 作//EF DC 交AB 于点F ,连接CF (如图①)

①请直接写出EAB ∠与DAC ∠的数量关系; ②试判断四边形CDEF 的形状,并证明;

(2)若60BAC ∠=,过点C 作//CF DE 交AB 于点F ,连接EF (如图②),那么(1)②中的结论是否任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7.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OAB 的三个定点分别为(0,0)O 、(0,3)A 、(3,0)B -,过A 作y 轴的垂线1l .点C 在x 轴上以每秒

3

的速度从原点出发向右运动,点D 在1l 上以每秒33

22

+的速度同时从点A 出发向右运动,当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时C 、D 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当C 、D 停止运动时,将△OAB 沿y 轴向右翻折得到△1OAB ,1AB 与CD 相交于点E ,P 为x 轴上另一动点.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并求出t 的值.

(2)当PE+PD 取得最小值时,求222PD PE PD PE ++?的值.

(3)设P 的运动速度为1,若P 从B 点出发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x ,请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PAE 的面积.

28.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BCD =90°,AB =AD =10cm ,BC =8cm 。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cm 的速度沿折线ABCD 运动,点Q 从点D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线段DC 方向向点C 运动。已知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Q 运动到点C 时,P ,Q 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CD 的长.

(2)t 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 为平行四边形.

(3)在点P ,点Q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BPQ 的面积为20cm 2?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9.如图,矩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B,CD于点E,F.

(1)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2)若四边形DEBF是菱形,则需要增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试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AB=8,AD=6,求EF的长.

30.已知:正方形ABCD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EF,AE=AF(AE<AD),连接DE、BF,P是DE的中点,连接AP.将△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

(1)如图①,当△AEF的顶点E、F恰好分别落在边AB、AD时,则线段AP与线段BF的位置关系为,数量关系为.

(2)当△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如图②所示位置时,证明:第(1)问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3)若AB=3,AE=1,则线段AP的取值范围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很容易证得△BAE ≌△ADF ,即可得到AF=BE ,利用正方形内角为90°,得出AF ⊥DE,即可判断①,②无法判断,③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 ④根据△BAE ≌△ADF ,即可得到S 四边形GEDF ,

ABG S = 即可求解.

【详解】

①证明:∵E 在AD 边上(不与A.D 重合),点F 在DC 边上(不与D.C 重合). 又∵点E.F 分别同时从A. D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 ∴AE =DF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90AB DA BAE D =∠=∠=, 在△BAE 和△ADF 中,

90AE DE

BAE ADF AB AD =??

∠=∠=??=

?

, ∴△BAE ≌△ADF (SAS ), ∴∠1=∠2, ∵2390∠+∠= ∴1390∠+∠= 即90AGB ∠=

90,BGF ∠=

∠BGF 是定值;正确.

②无法判断GBF ∠与CBF ∠的大小, BF 平分∠CBE ;错误. ③当E 运动到AD 中点时, 点F 运动到CD 中点,

1

,2

CF CD a ==

225,BF BC CF a =+=

GH=15,2BF =

=正确. ④△BAE ≌△ADF,

则S 四边形GEDF ,ABG

S =

当C △AGB =

)

2a 时,

,AG GB +=

()

2

22226,AG GB AG AG GB GB a +=+?+=

22224,AG BG AB a +== 222,AG GB a ∴?=

211,22

ABG

S

AG GB a =

?= S 四边形GEDF =12

a 2 ,故S 四边形GEDF =1

6a 2 ,错误.

故选A. 【点睛】

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由对称的性质和菱形的定义证出四边形AEGF 是菱形,得出∠EAF=2∠BAC=120°,当

AD ⊥BC 最小时,AD 的值最小,即AE 的值最小,即菱形AEGF 面积最小,求出,即可得出四边形AEGF 的面积的最小值. 【详解】

由对称的性质得:AE=AD=AF , ∵四边形AEGF 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EGF 是菱形, ∴∠EAF=2∠BAC=120°,

当AD ⊥BC 最小时,AD 的值最小,即AE 的值最小,即菱形AEGF 面积最小, ∵∠ABC=45°,AB=2,

∴,

∴四边形AEGF 的面积的最小值=2

1

2

?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对称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四边形是菱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过O 作OE ⊥CD 于E .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得出OB ,OC 的长,AC ⊥BD ,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C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OE .在Rt △OED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D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PE ,利用CP =CD -PD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过O 作OE ⊥CD 于E .

∵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OB 1

2=BD 12

=?6=3,OA =OC 1

2=AC 12

=?8=4,AC ⊥BD ,由勾股定理得:CD 2222OD OC 34=+=+=5. ∵

12OC ×OD =1

2

CD ×OE ,∴12=5OE ,∴OE =2.4.在Rt △ODE 中,DE =22OD OE -=223 2.4-=1.8.

∵OD =OP ,∴PE =ED =1.8,∴CP =CD -PD =5-1.8-1.8=1.4=7

5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求出OE 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得∠E=∠CAE ,然后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求出∠E=22.5°,再根据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CE=AC , ∴∠E=∠CAE ,

∵AC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 ∴∠ACB=45°, ∴∠E+∠CAE=45°, ∴∠E=

1

2

×45°=22.5°, 在△CEF 中,∠AFC=∠E+∠ECF=22.5°+90°=112.5°. 故答案为: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等边对等角,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D

解析:D 【分析】

连接PC ,当CP ⊥AB 时,PC 最小,利用三角形面积解答即可. 【详解】 解:连接PC ,

∵PE ⊥AC ,PF ⊥BC , ∴∠PEC=∠PFC=∠C=90°, ∴四边形ECFP 是矩形, ∴EF=PC ,

∴当PC 最小时,EF 也最小, 即当CP ⊥AB 时,PC 最小, ∵AC=8,BC=6, ∴AB=10, ∴PC 的最小值为:

68

4.810

AC BC PC AB ??=

== ∴线段EF 长的最小值为4.8.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根据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

6.C

解析:C 【分析】

如图,取CE的中点H,连接BH,设∠EFB=2∠AFE=2∠ECB=2a,则∠AFB=3a,进而求出BH=CH=EH=10,∠HBC=∠HCB=a,再根据AD∥BC求出EF∥BH,进而得出△EFG和△BGH 均为等腰三角形,则BF=EH=10,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取CE的中点H,连接BH,设∠EFB=2∠AFE=2∠ECB=2a,则∠AFB=3a,

∵在矩形ABCD中有AD∥BC,∠A=∠ABC=90°,

∴△BCE为直角三角形,

∵点H为斜边CE的中点,CE=20,

∴BH=CH=EH=10,∠HBC=∠HCB=a,

∵AD∥BC,

∴∠AFB=∠FBC=3a,

∴∠GBH=3a-a=2a=∠EFB,

∴EF∥BH,

∴∠FEG=∠GHB=∠HBC+∠HCB=2a=∠EFB=∠GBH,

∴△EFG和△BGH均为等腰三角形,

∴BF=EH=10,

∵AB=CD=9,

∴2222

AF BF AB

=-=-=

10919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作出辅助线.

7.C

解析:C

【分析】

分以下两种情况求解:①当点B′落在矩形内部时,连接AC,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 =10,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B′E=∠B=90°,而当△B′EC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EB′C=90°,所以点A、B′、C共线,即∠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B′处,则EB=EB′,AB=AB′=6,可计算出CB′=4,设BE=x,则EB′=x,CE=8﹣x,然后在Rt△CEB′中运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x.

②当点B′落在AD边上时.此时四边形ABEB′为正方形,求出BE的长即可.

【详解】

解:当△B′EC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

①当点B′落在矩形内部时,如图1所示.连结AC,

在Rt△ABC中,AB=6,BC=8,

∴AC=22

=10,

86

∵∠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

∴∠AB′E=∠B=90°,

当△B′EC为直角三角形时,得到∠EB′C=90°,

∴点A、B′、C共线,即∠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B′处,如图,∴EB=EB′,AB=AB′=6,

∴CB′=10﹣6=4,

设BE=x,则EB′=x,CE=8﹣x,

在Rt△B′EC中,

∵EB′2+CB′2=CE2,

∴x2+42=(8﹣x)2,

解得x=3,

∴BE=3;

②当点B′落在AD边上时,如图2所示.

此时ABEB′为正方形,

∴BE=AB=6.

综上所述,BE的长为3或6.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变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折叠变换的性质,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C 【分析】

由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得到∠ABC=∠ADC=60°,∠BAD=12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CE=∠BCE=60°推出△CBE 是等边三角形,证得∠ACB=90°,求出∠ACD=∠CAB=30°,故①正确;由AC ⊥BC ,得到S ?ABCD =AC ?BC ,故②正确,根据直

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得到OE=1

2

BC ,于是得

到OE :∶6;故③错误; 【详解】

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60ABC ADC ∴∠=∠=?,120BCD ∠=? ∵CE 平分BCD ∠交AB 于点E , ∴60DCE BCE ∠=∠=?, ∴CBE △是等边三角形, ∴BE BC CE ==. ∵2AB BC =, ∴AE BE CE ==, ∴90ACB ∠=?,

∴30ACD CAB ∠=∠=?,故①正确; ∵AC BC ⊥,

∴ABCD S AC BC =?,故②正确;

在Rt ACB △中,90ACB ∠=?,30CAB ∠=?,

∴AC =.

AO OC =,AE BE =,

∴1

OE BC 2

=,

1

::62

OE AC BC ∴==,故③错误.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BCE 是等边三角形,OE 是△ABC 的中位线是关键.

9.A

解析:A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CD AB ⊥,从而证明ADE ≌CDF 且

ADC 90∠=?,即证明DE DF =和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以及四边形CEDF 面积

ABC 1

S 2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EF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ACB 90∠=?,2AC BC ==

∴AB =

=∴A B 45∠=∠=? ∵点D 是AB 的中点

∴CD AB ⊥

,且1

AD BD CD AB 2

====∴DCB 45∠=? ∴A DCF ∠∠=, 在ADE 和CDF 中

AD CD A DCF AE CF =??

∠=∠??=?

∴ADE ≌()CDF SAS ∴DE DF =,ADE CDF ∠∠= ∵CD AB ⊥ ∴ADC 90∠=?

∴EDF EDC CDF EDC ADE ADC 90∠∠∠∠∠∠=+=+==? ∴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DE ≌CDF

∴ADE 和CDF 的面积相等 ∵D 为AB 中点 ∴ADC 的面积1

ABC 2

=

的面积 ∴四边形CEDF 面积EDC CDF

EDC ADE

ADC

ABC

1S S

S

S

S

S 2

=+=+==;

当DE AC ⊥,DF BC ⊥时,2EF 值最小 根据勾股定理得:222EF

DE DF =+ 此时四边形CEDF 是正方形

即EF CD ==

∴22EF 2== ∴正确的个数是4个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察了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

键是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10.C

解析:C

【分析】

①证明△OBC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OB=BC,由FO=FC,即可得FB垂直平分OC,①正确;②由FB垂直平分OC,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FCB≌△FO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F=∠BOF=90°,再证明△FOC≌△EOA,所以FO=EO,即可得OB垂直平分EF,所以△OBF≌△OBE,即△EOB≌△FCB,②错误;③证明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再由OB垂直平分EF,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E=BF,即可得平行四边形DEBF为菱形,③正确;④由OBF≌△EOB≌△FCB得∠1=∠2=∠3=30°,在Rt△OBE中,可得OE

=,在Rt△OBM中,可得BM=

OB,即可得BM :OE =3:2,④正确.

2

【详解】

①∵矩形ABCD中,O为AC中点,

∴OB=OC,

∵∠COB=60°,

∴△OBC是等边三角形,

∴OB=BC,

∵FO=FC,

∴FB垂直平分OC,

∴FB⊥OC,OM=CM;

①正确;

②∵FB垂直平分OC,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FCB≌△FOB,

∴∠BCF=∠BOF=90°,即OB⊥EF,

∵OA=OC,∠FOC=∠EOA,∠DCO=∠BAO,

∴△FOC≌△EOA,

∴FO=EO,

∴OB垂直平分EF,

∴△OBF≌△OBE,

∴△EOB≌△FCB,

②错误;

③∵△FOC≌△EOA,

∴FC=AE,

∵矩形ABCD,

∴CD=AB,CD∥AB,

∴DF∥EB,DF=EB,

∴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OB垂直平分EF,

∴BE=BF,

∴平行四边形DEBF为菱形;

③正确;

④由OBF≌△EOB≌△FCB得∠1=∠2=∠3=30°,

在Rt△OBE中,3

在Rt△OBM中,

3

∴BM :3:3OB=3:2.

④正确;

所以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3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及锐角三角函数,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二、填空题

112

【分析】

过B点作HE的平行线交AC于O点,延长EG交AB于I点,得到BO=2HE,其中O点在线段AC上运动,再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求出BO的长即可求解.

【详解】

解:过B点作HE的平行线交AC于O点,延长EG交AB于I点,如下图所示:

∵H 是BG 的中点,且BO 与HE 平行, ∴HE 为△BOG 的中位线,且BO=2HE , 故要使得HE 最短,只需要BO 最短即可, 当E 点位于C 点时,则O 点与C 点重合, 当E 点位于D 点时,则O 点与A 点重合, 故E 点在CD 上运动时,O 点在AC 上运动,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可知,当BO ⊥AC 时,此时BO 最短,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O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C=4,、 ∴2222

BO ,

∴122

HE

BO ,

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等知识点,本题的关键是要学会将要求的HE 线段长转移到线段BO 上.

12.21

8

cm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以证明△AEO ≌CFO ,就可以得出S △AEO =S △CFO ,就可以求出△AOD 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的1

4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结论. 【详解】 解:如图:

八年级数学经典练习题(分式及分式方程)汇总

一、选择题 1. (广东珠海)若分式 b a a +2的a 、b 的值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此分式的值 ( ) A .是原来的20倍 B .是原来的10倍 C . 是原来的10 1 倍 D .不变 2. 计算-22+(-2)2-(- 12)-1的正确结果是( ) A 、2 B 、-2 C 、6 D 、10 3. (四川遂宁)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 ) A. a 22 B . a 2 C . 2 2b a + D . 2 22ab a - 5.(丽江)计算10 ()(12 -+= . 6. (江苏徐州)0132--= . 7. (江苏镇江常州)计算:-(- 12)= ;︱-12︱= ; 01()2-= ;11 ()2 --= . 8. (云南保山)计算101 ()(12 -+= . 9. (北京)计算:?-++?--)2(2730cos 2)2 1(1π. 10. 计算:|-3|+20110×2-1. 11. (重庆江津区)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 ) A 、 2 x B 、 1x x + C 、2x y + D 、x π 12. (四川眉山)化简m m n m n -÷-2)(的结果是( ) A .﹣m ﹣1 B .﹣m+1 C .﹣mn+m D .﹣mn ﹣n 13.(南充)若分式1 2 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

14. (四川遂宁)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 ) A. b a a 232 B . a a a 32- C . 2 2b a b a ++ D . 2 22b a ab a -- 15. (浙江丽水)计算111 a a a - --的结果为( ) A 、 1 1 a a +- B 、1 a a - C 、﹣1 D 、2 17. (天津)若分式21 1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等于 . 18. (郴州)当x= 时,分式 的值为0. 20. (北京)若分式 x 的值为0,则x 的值等于 . 21. (福建省漳州市)分式方程 2 11 x =+的解是( ) A 、﹣1 B 、0 C 、1 D 、3 2 22. (黑龙江省黑河)分式方程 11x x --= ()() 12m x x -+有增根,则m 的值为( ) A 、0和3 B 、1 C 、1和﹣2 D 、3 23. (新疆建设兵团)方程2x +1 1-x =4的解为 . 24. (天水)如图,点A 、B 在数轴上,它们所对应的数分别是﹣4与 22 35 x x +-,且点A 、B 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x = . 25. (海南)方程 2 +x x =3的解是 . (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26. (湖北潜江、天门、仙桃、江汉油田)化简)2()24 2( 2+÷-+-m m m m 的结果是 A .0 B .1 C .—1 D .(m +2)2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拥有了许多有理数的知识财富!下面这套试卷是为了展示你在本章的学习效果而设计的,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言弃,就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定要沉着应战,细心答题哦!本试卷共120分,用100分钟完成, 一、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52- 的绝对值是 ,52-的相反数是 ,5 2 -的倒数是 . 2、某水库的水位下降1米,记作 -1米,那么 +1.2米表示 . 3、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 . 4、已知|a -3|+ 24)(+b =0,则2003 )(b a += . 5、已知p 是数轴上的一点4-,把p 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p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 6、最大的负整数与最小的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_ 。 7、() 1 -2003 +() 2004 1-= 。 8、若x 、y 是两个负数,且x <y ,那么|x | |y | 9、若|a |+a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0、若|a |+|b |=0,则a = ,b =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你的选择答案填在下表中.) 1 A 0 B -1 C 1 D 0或1 2、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 A 8 B 7 C 6 D 5 3、计算:(-2)100+(-2)101 的是( ) A 2100 B -1 C -2 D -2100 4、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 )A 负 B 非正数 C 非负数 D 正数

初二数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试题 A 卷 班级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a 、b ,斜边是c ,那么a 2+b 2=c 2.即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逆定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根据SAS ,如果AB =AC , = ,即可判定ΔABD ≌ΔACE . 4,如图2,BD 垂直平分线段AC ,AE ⊥BC ,垂足为E ,交BD 于P 点,PE =3cm ,则P 点到直线AB 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 5,如图3,在等腰Rt △ABC 中,∠C =90°,AC =B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DE ⊥AB 于D ,若AB =10,则△BDE 的周长等于____. 6,如图4,△ABC ≌△DEB ,AB =DE ,∠E =∠ABC ,则∠C 的对应角为 ,BD 的对应边为 . 7,如图5,AD =AE ,∠1=∠2,BD =CE ,则有△ABD ≌ ,理由是 . 8,如图6,AD ⊥BC ,DE ⊥AB ,DF ⊥AC ,D 、E 、F 是垂足,BD =CD ,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_______对.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相等的角是直角 B. 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 D. 经过两点有具只有一条直线 图2 E C D P A B 图3 E D C B A E D A B C 1 2 图 5 图1 E D C B A B A E D C 图4 图 6 A F (8)C E B D 图7 F E C B A 图8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1.如图所示,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若AB=?14,?AC=19,则MN的长为. A. B.2.C.D.3.2.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ABCD 中,AB≠AD,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 的周长为 4cm 6cm8cm 10cm AE O B C A F M DQ 3题 o B C N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AE⊥BC于E,AF⊥CD于F,∠EAF=45,且

AE+AF=ABCD的周长是 4、如图,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M,N分别是AD,BC 的中点,把BC向上翻折,使点C恰好落在MN上的F点处,BQ为折痕,则∠FBQ= A 0° B 5° C 0° D 15° 5、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点E、F、G、H均在其内部,且DE=EF=FG=GH=HB=2,∠E=∠F=∠G=∠H=60°,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A. B.2 C. D.32 6、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是6cm、4cm和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顶点A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7、已知一组数据10,10,x,8的众数与它的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的中位数是. 8、如图OA、AB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 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①射线BA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③甲让乙先跑12米;④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测试题

三角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13cm B .6cm C .5cm D .4cm 3.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4.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 ≠AB ,AD 是斜边上的高, DE ⊥AC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 (∠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5.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 则∠AOC+∠DOB=( ) A 、900 B 、1200 C 、1600 D 、1800 6.以长为13cm 、10cm 、5cm 、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④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 ⑤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正确的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8.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 ∠B=30°,则∠BCD= 。 9.把一副常用的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DE 是 度。 第5题图 第6题图

八年级数学(上)第二章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上)第二章测试卷 (A )/ A=30o 、/ B=60o (B )Z A=50o 、/ B=80o 10、如图/BCA=90, CD 丄AB ,则图中与/A 互余的角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 填空题(10*3=30 ) 1、 一个等腰三角形底上的高、 _________ 和顶角的 ________ 互相重合。 2、 在 Rt △ ABC 中,/ C=90度,/ B=25 度,则/ A= ____ 度. 3、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_____________ . 4、 已知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 24cm ,则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_________ cm 5、 Rt A ABC 的斜边AB 的长为10cm ,则AB 边上的中线长为 ____________ 6、 在 Rt △ ABC 中,/ C=90o,Z A=30o , BC=2cm ,贝U AB= ______ c m 。 7、 等边三角形两条高线相交所成的钝角为 __________ 度 1、 2、 、选择题(10*3=30)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A ) 17 ( B ) 22 ( C ) 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有 A 1条 B 2条 C 4、9,则它的周长为( 17 或 22 ( D ) 13 3、 4、 5、 6、 以下列三个数为边长的三角形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 1 ,2 B 5, 8 10 C 6 ,7 ,8 D 3 ,4 ,5 已知△ ABC 的三边分别是 3cm, 4cm, 5cm,贝U △ ABC 的面积是 A 6c m 2, B 7.5c m 2 C 10c m 2 D 12c 三角形内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必在三角形的 A 中线上 B 角平分线上 C 高线上 D 不能确定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2 ( m 2 角平分线上 7、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为 B 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 一条直角边和一条斜边对应相等 400,则它的底角为( (A ) 100o ( B ) 40o ( C ) 70o (D ) 70o 或 40o &下列能断定△ ABC 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C ) AB=AC=2 , BC=4 (D ) AB=3、BC=7,周长为 13 9、若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且有一内角为60o,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为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初二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初二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一、选择题1、如图,两直线a∥b,与∠1相等的角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 ?x>3 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 A、33D、无解、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a?3 a3 C、?a>?bD、?2a 4、如图所示,由∠D=∠C,∠BAD=∠ABC推得△ABD≌△BAC,所用的的判定定理的简称是A、AASB、ASAC、SASD、SSS 5、已知一组数据1,7,10,8,x,6,0,3,若=5,则x应等于A、B、C、D、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三棱住的侧面是三角形; C、六棱住有六个侧面、侧面为长方形; D、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图形;、△ABC的三边为a、b、c,

且=c2,则A、△ABC是锐角三角形;B、c边的对角是直角;C、△ABC是钝角三角形;D、a边的对角是直角; 8、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加权平均数;、如右图,有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标有1,2,3,4,5,6这六个数字,并且把标有“6”的面都放在左边,那么它们底面所标的3个数字之和等于 A、8 B、9 C、10 D、11 10、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北京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不超过4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2米计算;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超过4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4.5米计算。现假设该市某户居民某月用水x立方米,水费为y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B A、 B、 C、 D、

初二数学-直角三角形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已知下列语句: (1)有两个锐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2)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语句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2.对于条件:①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②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③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④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以上能断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ACB=90°,AC=BC,AE⊥CE于E,BD⊥CE于D,AE=5cm,BD=2cm, 则DE的长是() A.8 B.5 C.3 D.2 4.如图,△ABC中,AB=AC=10,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DE的长为() A.10 B.6 C.8 D.5 】 5.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BE⊥AC于点E,F为BC的中点,DE=5,BC=8,则△DEF的周长是()

A.21 B.18 C.13 D.15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6.如图,点A和动点P在直线l上,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Q,以AQ为边作Rt△ABQ,使∠BAQ=90°,AQ:AB=3:4.直线l上有一点C在点P右侧,PC=4cm,过点C作射线CD⊥l,点F为射线CD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F.当△AFC与△ABQ 全等时,AQ=cm. 7.如图,CA⊥AB,垂足为点A,AB=8,AC=4,射线BM⊥AB,垂足为点B,一动点E从A点出发以2/秒的速度沿射线AN运动,点D为射线BM上一动点,随着E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ED=CB,当点E运动秒时,△DEB与△BCA 全等. · 8.如图,∠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下面四个结论: ①∠ABE=∠BAD;②△CEB≌△ADC; ③AB=CE;④AD﹣BE=DE. 正确的是(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都写上).

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实数测试题

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实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数:2π , 0 0.23·, 227 ,27, 1010010001.6,1理数个数为( )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2.在实数03 2 -,|-2|中,最小的是( ). A .-错误! B . C .0 D .|-2| 3.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 B 是无理数 C 是有理数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2 (π是无理数 B .3 3是有理数 C .4是无理数 D .38-是有理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一定是正数 B .错误! 是有理数 C .2,2是有理数 D .平方根等于自身的数只有1 7.估计,20的大小在( ) A .2与3之间 B .3与4之间 C .4与5之间 D .5与6之间 8. (-2)2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2 B . ±2 C .-2 D .2 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3- B .3- C 3± D 3=±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B .±4是16的算术平方根 C .-6是(-6)2的算术平方根 D .0.01是0.1的算术平方根 11.36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6 B .6 C .±,6 D . ,6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4=± B.1= 4= 2= 1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5=±5 B .43-27=1 C .18÷2=9 D .24·错误!=6 1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B .错误!=错误!-错误!=1 C .(21-= D =15.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15的点可能是( ) A .点P B .点Q C .点M D .点N 16.如图,矩形OABC 的边OA 长为2 ,边AB 长为1,OA 在数轴上,以原点O 为圆心,对角线O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 A .2.5 B .2,2 C .,3 D .,5 1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34-=4-3=1 B .)25()4(-?-=4-2)×(-5)=10 C .22511+=11+5=16 D . 32=3 6 18.已知n -12是正整数,则实数n 的最大值为( ) A .12 B .11 C .8 D .3 19.2)9(-的平方根是x , 64的立方根是y ,则x +y 的值为( ) A .3 B .7 C .3或7 D .1或7 20.若||4x =9,且||x y x y -=-,则x y +的值为( ) A .5或13 B .-5或13 C .-5或-13 D .5或-13 二、填空题 1.实数27的立方根是 2.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 -2和a -4,则a 的值是 . 3.-,6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 4.估计,7的整数部分是 5.比较下列实数的大小(在 填上>、<或=)

初二数学秋季学期单元测试题

初二数学秋季学期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 (测试内容:第六章数据的集中程度) 班别座号姓名成绩___________ 说明:1.能够使用运算器,但未注明精确度的运算问题不得采取近似运算,建议依照题型特点把握好使用运算器的时机. 2.本试卷满分100分,在90分钟内完成.相信你一定会有杰出的表现!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1.已知一组数据:6,3,4,7,6,3,5,6,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风景区在国庆节前后的10天里,每天参观的人数统计结果为:有3天是每天2400人,有2天是每天3200人,有3天是3800人,有2天是3500人.这10天平均每天的参观人数是__________人. 3.某同学参加跳远测试,共须跳五次,他的目标是五次的平均成绩为1.72米,结果前四次的成绩分别为:1.70米, 1.71米, 1.72米, 1.71米,第五次他至少要跳_______米,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4.一组数据5,7,7,x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的值为___________. 5.某商场进了一批苹果,每箱苹果的质量约5千克.进入仓库前,从中随机抽出10 箱检查,称得10箱苹果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4.8,5.0,5.1,4.8,4.9,5.1,4.9,4.7,4.7,4.7,则这10箱苹果质量的平均数是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__.6.在某地区的一次人口抽样统计中,各年龄段(年龄为整数)的人数如下表所示: 这次抽样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_;样本中年龄的中位数位于________年龄段. 7.电视台某日公布的天气预报,我国内地31个直辖市和省会都市在次日的最高气温(℃)

初二下学期数学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二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 A.B.﹣C.πD.﹣ 2.下列关于四边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使代数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A.x>2 B.x≥2 C.x>3 D.x≥2且x≠3 4.如图,将△AB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50°后得到△A′B′C′,若∠A=45°, ∠B′=110°,则∠BCA′的度数是() A.55°B.75°C.95°D.110° 5.已知点(﹣3,y1),(1,y2)都在直线y=kx+2(k<0)上,则y1,y2大小关系是() A.y1>y2B.y1=y2C.y1<y2D.不能比较 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CBD=90°,BC=4,BE=ED=3,AC=1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6 B.12 C.20 D.24 7.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2,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 B.m≥1 C.m≤1 D.m>1 8.若+|2a﹣b+1|=0,则(b﹣a)2016的值为() A.﹣1 B.1 C.52015D.﹣52015

9.如图,在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使它与图中阴影部分组成的新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该小正方形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 10.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了一个矩形,则下列四边形中满足条件的是() ①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矩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11.如图,在□ABCD中,已知AD=8㎝, AB=6㎝, DE平分∠ADC交BC边于点E,则BE等于() A. 2cm B. 4cm C. 6 cm D. 8cm 12.一果农贩卖的西红柿,其重量与价钱成一次函数关系.小华向果农买一竹篮的西红柿,含竹篮称得总重量为15公斤,付西红柿的钱26元,若再加买0.5公斤的西红柿,需多付1元,则空竹篮的重量为多少?()A.1.5 B.2 C.2.5 D.3 13.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AC交BC于点E,交AD于点F,连接AE、CF.则四边形AECF是() A.梯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 14.已知xy>0,化简二次根式x的正确结果为() A.B.C.﹣D.﹣ 15.某商品原价500元,出售时标价为900元,要保持利润不低于26%,则至少可打() A.六折B.七折C.八折D.九折 16.已知2+的整数部分是a,小数部分是b,则a2+b2=() A.13﹣2B.9+2C.11+D.7+4 17.某星期天下午,小强和同学小颖相约在某公共汽车站一起乘车回学校,小强从家出发先步行到车站,等小颖到了后两人一起乘公共汽车回学校,图中折线表示小强离开家的路程y(公里)和所用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B C D 第11题图 E

初二数学三角形专题练习1

三角形、 ★★★主要知识点: 1.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按角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一般三角形的性质 (1)角与角的关系:三个内角的和等于___°;三个外角的和等于___;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并且大于任何—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____________。 (2)边与边的关系:三角形中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边与角的大小对应关系:在一个三角形中,__边对等角;等角对等____。 (4)三角形的主要线段的性质(见下表): 3. 几种特殊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_____角相等;②等腰三角形_______、_____中线和______是同一条线段,三线合一;这条线段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性质:①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都等于___°。②三线合一 (3)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___角;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 于斜边的一半。③s=21ab(a 、b 分别为两直角边)或S △ = 2 1 a h ( h 是a 边上的高 )

A C 第 8 题 D D B A 第 14 题 H P G F E D C B A 4. 三角形的面积一般三角形:S △ = 21 a h ( h 是a 边上的高 ) 例1: (基础题) 如图,AC //DF , GH 是截线. ∠CBF =40°, ∠BHF =80°. 求∠HBF , ∠BFP , ∠BED .∠BEF 的度数 例2: (基础题) ①在△ABC 中,已知∠B = 40°,∠C = 80°,则∠A = (度) ②如图,△ABC 中,∠A = 60°,∠C = 50°,则外角∠CBD = 。 ③已知,在△ABC 中, ∠A + ∠B = ∠C ,那么△ABC 的形状为()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以上都不对 ④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 ,4cm ,8cm B.5cm ,6cm ,11cm C.5cm ,6cm ,10cm D.3cm ,8cm ,12cm ⑤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 ,2,3,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⑥小华要从长度分别为5cm 、6cm 、11cm 、16cm 的四根小木棒中选出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选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_.______. ⑦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另一边长为10,则它的周长为 ⑧在△ABC 中,AB = AC ,BC=10cm,∠A = 80°,则∠B = , ∠C = 。BD=______,CD=________ ⑨如图(第14题),AB = AC ,BC ⊥ AD ,若BC = 6,则BD = 。 ⑩画一画 如图,在△ABC 中: (1).画出∠C 的平分线CD (2).画出BC 边上的中线AE (3).画出△ABC 的边AC 上的高BF 例3: (提高) ①△ABC 中,∠C=90°,∠B-2∠A=30°,则∠A=,∠B= B A C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测试 一、填空 1、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2、若函数y= -2x m+2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 3、已知一次函数y=kx+5的图象经过点(-1,2),则k= 。 4、已知y 与x 成正比例,且当x =1时,y =2,则当x=3时,y=____ 。 5、点P (a ,b )在第二象限,则直线y=ax+b 不经过第 象限。 6、已知一次函数y=kx-k+4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0,-2),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7、已知点A(-2 1,a), B(3,b)在函数y=-3x+4的象上,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____ 。 8、地面气温是20℃,如果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6℃,则气温t (℃)与高度h (m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 9、一次函数y=kx+b 与y=2x+1平行,且经过点(-3,4),则表达式为: 。 10、写出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写出一个即可) 。 (1)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2)图象经过点(1,-3)。 二、选择题 11、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1x (4)y=2-1-3x 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2、下面哪个点不在函数32+-=x y 的图像上( ) (A )(-5,13) (B )(0.5,2) (C )(3,0) (D )(1,1) 13、直线y=kx+b 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则 (A )1 ,12k b =-=- (B )1,12k b =-= (C )1,12k b ==- (D )1,12 k b == 14、下列一次函数中,随着增大而减小而的是 ( ) (A )x y 3= (B )23-=x y (C )x y 23+= (D )23--=x y 15、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b 的符号是 ( ) (A) k>0,b>0 (B) k>0,b<0 (C) k<0,b>0 (D) k<0,b<0 (第15题图)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第十一章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个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5,6,10 B.5,6,11 C.3,4,8 D.4a,4a,8a(a>0)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 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不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 C.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D.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3.如图,在△ABC中,D是BC延长线上一点,∠B=40°,∠ACD=120°,则∠A等于() A.60°B.70°C.80°D.90° 4.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三角形的稳定性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垂线段最短 5.如图,已知BD是△ABC的中线,AB=5,BC=3,且△ABD的周长为11,则△BCD的周长是( ) A.9 B.14 C.16 D.不能确定 6.在△ABC中,已知∠A=4∠B=104°,则∠C的度数是( ) A.50° B.45° C.40° D.30° 7.如图,∠AOB=40°,OC平分∠AOB,直尺与OC垂直,则∠1等于( ) A.60° B.70° C.50° D.40°

8.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2∠C;③∠A=∠B=1 2∠C; ④∠A∶∠B∶∠C=1∶2∶3.能确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9.一个正多边形的边长为2,每个外角为45°,则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 A.8 B.12 C.16 D.18 10.长度为1cm、2cm、3cm、4cm、5cm的五条线段,若以其中的三条线段为边构成三角形,可以构成不同的三角形共有() A.3个B.4个C.5个D.6个 11.墨墨发现从某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作4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A.1260°B.1080° C.900°D.720° 1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3∶4∶5,则这个三角形内角之比是() A.5∶4∶3 B.4∶3∶2 C.3∶2∶1 D.5∶3∶1 13.平面上,将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的一边重合并叠在一起,如图,则∠3+∠1-∠2=() A.12°B.18°C.24°D.30° 14.若a,b,c是△ABC三边的长,则化简|a-b-c|-|b-c-a|+|a+b-c|的结果是() A.a+b+c B.-a+3b-c C.a+b-c D.2b-2c 15.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E=300°,DP,CP分别平分∠EDC,∠BCD,则∠P的度数是() A.60°B.65°C.55°D.50° 16.如图①,M是铁丝AD的中点,将该铁丝首尾相接折成△ABC,且∠B=30°,∠C =100°,如图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新初二数学测试题大全

初二数学测试题大全

初二数学测试题大全 一、判断题。 1. ( ) 2.=x2-y2 ( ) 3. ( ) 4. ( ) 5. 3a3x-4b3y+3b3x-4a3y=(a3+b3)(3x-4y) ( ) 6. (x-y)4+x(y-x)2+y(y-x)3=2(x-y)2(x-y+1) ( ) 7. 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 ( ) 8. x2-16y2-8y-1=(x+4y+1)(x-4y+1) ( ) 9. ( ) 10.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 ) 11. ( ) 12. a2+2ab+b2=(a+b)2 ( ) 13. -4x3+8x2-4x=-4x(x-1)2 ( ) 14. ( ) 15. ( ) 16.甲用x小时走完s千米, 乙比甲早出发a小时, 早到b小时,那么乙每小时走千米. ( ) 17. ( ) 18. 25y2-4a2-12ab-9b2=(5y+2a+3b)(5y-2a+3b) ( ) 19. 用A、B表示两个整式, 如果B中含有字母, 式子就叫做分式. ( ) 20. ( ) 21. 2a6-32a2b4=2a2(a2+4b2)(a+2b)(a-2b) ( ) 22. ( )

23. ( ) 24. -x3y3-x2y2+xy=-xy(x2y2+xy-1) ( ) 25. -8a3+27b3=-(2a-3b)(4a2+6ab+9b2) ( ) 26. 361-(3a+2b)2=(19-3a-2b)(19+3a+2b) ( ) 27. ( ) 28. a2+b2-9c2-1-2ab-6c=(a-b-3c-1)(a-b+3c+1) ( ) 29. (x+2)(x-3)(x2-7)+(2+x)(3-x)(x+3)=(x+2)(x-3)(x2+x-4) ( ) 30. 10ab-3+6b-5a=(5a+3)(2b-1) ( ) 31. 873-763是11的倍数 ( ) 32. (m-n)2-2(m2-n2)+(m+n)2=2n2 ( ) 33. 2-2a4=2(1+a2)(1+a)(1-a) ( ) 34. ( ) 35. m2-n2-m+n=(m-n)(m+n-1) ( ) 36. ( ) 37. x3-2x2y+xy2=x(x-y)2 ( ) 38. 当x=-3时, ( ) 39. ( ) 40. x2-2xy+y2-1=(x-y+1)(x-y-1) ( ) 41. 将a2-b2+2b-1分解因式得(a+b-1)(a-b+1) ( ) 42. 12x5-24x3+18x2=6x2(2x3-4x+3) ( ) 43. ( ) 44. ( ) 45. ( ) 46. 25x2y4z16-1=(5xy2z4-1)(5xy2z4+1) ( ) 47. x2(x+1)-y(xy+x)=x(x-y)(x+y+1) ( ) 48. -a m-1+14a m-49a m+1=-a m-1(1-7a)2 ( ) 49. ab(x2+1)+x(a2+b2)=(a+bx)(b+ax) ( ) 50. a4-3a3+3a2-a=a(a-1)3 ( ) 51. 1-x6=(1-x3)(1+x3)=(1-x)(1+x)(1-x+x2)(1+x+x2) ( ) 52. a9-ab2=a(a4+b)(a4-b) ( ) 53. x3m+3-64y3=(x m+1-4y)(x2m+2+4x m+1y+16y2) ( ) 54. a m-1-a m+2+a m-a m+1=a m-1(1+a)2(1-a) ( ) 55. a2(a+1)-b2(b+1)=(a-b)(a2+ab+b2+a+b) ( )

初二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A)

深刻思考中训练初二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A) 精准训练中剖析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 A、三条高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2、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 B、线段 C、有一个内角是30°,另一个内角是120°的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是60°的直角三角形; 3、如图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四个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如果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那么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 A、1号袋 B、2 号袋 C、3 号袋 D、4 号袋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周长为() A.13cm B.17cm C.13cm或17cm D.11cm或17cm 5、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其中一边长为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4 B.6 C.4或8 D.8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00°,则它的底角度数是() A.30° B.60° C.40° D.不能确定 7、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 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12 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

A.15 B.30 C.45 D.60 8、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 A.10 B.7 C.5 D.4 9、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B′,AB′与DC相交于 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DAB′=∠CAB′ B.∠ACD=∠B′CD C.AD=AE D.AE=CE 10、如图所示,l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AD∥BC,现给出下列结论:①AB∥CD;②AB=BC; ③AB⊥BC;④AO=O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写在题中横线上)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度.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11-3-1,在四边形ABCD中,∠A=∠B=∠C,点E在边AB上,∠AED=60°,则一定有() A.∠ADE=20°B.∠ADE=30°C.∠ADE=1 2 ∠ADC D.∠ADE= 1 3 ∠ADC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ADE=x,∠ADC=y,由题意可得, ∠ADE+∠AED+∠A=180°,∠A+∠B+∠C+∠ADC=360°,即x+60+∠A=180①,3∠A+y=360②, 由①×3-②可得3x-y=0, 所以 1 3 x y ,即∠ADE= 1 3 ∠ADC. 故答案选D.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内角和定理. 2.把一副三角板如图(1)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4,CD=5.把三角板DCE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2),此时AB与CD1交于点O,则线段AD1的长度为()

A.13B.5C.22D.4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易知:∠CAB=45°,∠ACD=30°. 若旋转角度为15°,则∠ACO=30°+15°=45°. ∴∠AOC=180°-∠ACO-∠CAO=90°. 在等腰Rt△ABC中,AB=4,则AO=OC=2. 在Rt△AOD1中,OD1=CD1-OC=3, 由勾股定理得:AD1=13. 故选A. 考点: 1.旋转;2.勾股定理. 3.如图,在△ABC中,AC=BC,D、E分别是AB、AC上一点,且AD=AE,连接D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若DF=BD,则∠A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2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CA=CB,可以设∠A=∠B=x.想办法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CA=CB, ∴∠A=∠B,设∠A=∠B=x. ∵DF=DB, ∴∠B=∠F=x, ∵AD=AE, ∴∠ADE=∠AED=∠B+∠F=2x, ∴x+2x+2x=180°, ∴x=36°,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检测卷含答案

第二章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如果a >b ,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a -3<b -3 B .3-a <3-b C .ac >bc D .a 2>b 2 2.不等式2(x +1)<3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3.不等式组? ????3x <2x +4, x -1≥2的解集是( ) A .x >4 B .x ≤3 C .3≤x <4 D .无解 4.如果不等式(a +1)x >a +1的解集为x <1,则a 必须满足( ) A .a <0 B .a ≤1 C .a >-1 D .a <-1 5.若不等式组???? ?1+x <a ,x +92+1≥x +13-1 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A .a <-36 B .a ≤-36 C .a >-36 D .a ≥-36 6.某次数学竞赛中出了10道题,每答对一题得5分,每答错一题扣3分,若答题只有对错之分,如果至少得10分,那么至少要答对( ) A .4题 B .5题 C .6题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不等式3x +1<-2的解集为________. 8.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如图,根据图中信息写出不等式ax +b ≥0的解集为________. 9.有10名菜农,每人可种茄子3亩或辣椒2亩,已知茄子每亩可收入0.5万元,辣椒每亩可收入0.8万元,要使总收入不低于15.6万元,则最多只能安排________人种茄子. 10.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 ?2x +y =-3k -1,x +2y =2的解满足x +y >2,则k 的取值范围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