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脑动脉、脑静脉和脑血管间质内的出血、栓塞和缺血等疾病,其常

见症状包括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等。意识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其出现率高达70%以上。因此,对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诊断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症状表现可能

会有所不同,其中以昏迷和意识模糊为主要症状。由于这些症状可能出现在其他疾病中,

如血糖偏低、中毒等,因此需要通过神经系统检查、血液检查、颅内压监测等手段进行鉴

别诊断。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包括既往疾病、用药情况等。

其次,在治疗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针对不同病因的急性脑血管病

的治疗方案也有所区别。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脑血管造影和脑CT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和类型。对于明确了脑血管病病因的患者,可以在确定病情稳定后进行

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临床策略。首先,对于意识障碍患者,需要

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包括气道管理、呼吸支持、脱水和升高头部等。其次,在调整患者的

药物治疗方案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和其他用药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出现药物相互

作用或者副作用。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复杂的临床问题。

总之,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需要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从而达

到尽早发现和积极干预的目的。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细节和医疗团队协作,以提高诊疗

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开始推广,2007年初人民卫生正式出版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1版,为规国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第l版指南在使用过程中也得到多方改进建议。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托脑血管病学组对第1版指南进行修订。为方便临床使用,本版指南容包括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全部诊治过程。撰写组通过复习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和新的进展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修订原则

1.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国际规,结合国情、可操作性、第l版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修订。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旧刮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情和实用性制定。 2.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文献检索至2009年11月)的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和共识给出推荐意见。 3.推荐意见尽可能依据最可靠的证据(如A级证据),缺乏高等级证据时则参考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4.对国常用疗法,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国情和经验达成共识。注意兼顾疗效、风险、价格和易使用性等多方因素。 二、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 1.推荐强度(分4级,Ⅰ级最强,Ⅳ级最弱):Ⅰ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Ⅱ级:基于B 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Ⅲ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IV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总结分析优化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总结分析 优化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其解决思路与措施(2022) 一、临床资料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血脉痹阻或血溢脉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中风病临床表现与西医的脑血管病相似,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两大类型。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中风辨证诊治。中经络可分为风痰阻络、肝阳暴亢、阴虚风动、气虚血瘀四型,分别应用脑脉通1-4号治疗。 我科在2022年1月一2022年12月共收治中风病人405人,其中中风急性期386人,中风恢复期19人,中风住院人数占内科总住院人数39%。其中男198例,女207例;年龄最小者51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67.5士5.3)岁。 二、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其中风痰上扰型共128人,占31.6%;肝阳暴亢型共56人,占13.8%;阴虚风动型占105人,占25.9%;气虚血瘀型占116人。占28.6%。。在总疗效判定方面,四种证型总有效率均在89%以上,中医证侯疗效均在90%以上,实验室指标改善的疗效在85%以上。 三、分析、总结及评价 在中风的治疗中,在按照西医(脑梗死)诊疗指南处理时,加用中医辩证施治。中医认为中风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脉痹阻或血溢脉外为基本病机,治疗以袪风化痰、平肝潜阳、滋阴熄风、活血化瘀等为主要方法。但以活血通络贯通始终。风痰阻络型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加用丹参,当归,川芎,鸡血藤,地龙等活血化瘀通络。方药如下:陈皮12g 、半夏15g、茯苓15g、天麻20、丹参30g 、当归20g、胆星12g、鸡血藤30g、白术15g、炙甘草15克、川芎12g 肝阳暴亢型用脑脉通2号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亦加丹参,当归,地龙等以活血通络。方药如下:天麻15g、钩藤20g、石决明20g、杜仲15g、丹参30g、川牛膝12g、黄芩12g、桅子15g、当归15g、川芎12g、珍珠母15g、地龙15g、桑寄生20g、菊花15g。阴虚风动型用脑脉通3号主方为镇肝熄风汤,白芍20g 、玄参20g、天冬15g、龟板15g、枸杞子30g、丹参30g、牛膝20g、当归15g、地龙15g、黄精10g、

脑梗死临床路径

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 一、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1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7.01 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死的诊治重在根据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病因及病理进行分型分期;综合全身状态;实施个体化治疗..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一)一般性诊断 1.临床特点 (1)多数在静态下记性起病;动态起病者以心源性脑梗死多见;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TIA发作.. (2)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 (3)临床症状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袒、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2.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血小板、凝血功能、血糖等.. (2)影像学检查:脑的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的显示脑梗死的范围、部位、血管分布、有无出血、陈旧和新鲜梗死灶等;帮助临床判断组织缺血后是否可逆、血管状况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帮助选择溶栓患者、评估继发出血的危险程度.. 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头颅磁共振MRI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二)临床分型CISS分型 CISS临床分型标准: 1.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包括主动脉弓和颅内/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 a.主动脉弓粥样硬化 1急性多发梗死病灶;特别是累及双侧前循环和/或前后循环同时受累; 2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易损斑块或狭窄≥50%的证据; 3没有心源性卒中CS潜在病因的证据; 4没有可以引起急性多发梗死灶的其他病因如血管炎、凝血异常以及肿瘤性栓塞的证据;5存在潜在病因的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经高分辨MRI/MRA和/或经食道超声证实的主动脉弓斑块≥4mm和/或表面有血栓.. b.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 1无论何种类型梗死灶除外了穿支动脉区孤立梗死灶;有相应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易损斑块或狭窄≥50%.. 2对于穿2支动脉区孤立梗死灶类型;以下情形也归到此类:其载体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HR-MRI或任何程度的粥样硬化性狭窄TCD、MRA、CTA或DSA; 3需排除心源性卒中; 4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2.心源性卒中CS 1急性多发梗死灶;特别是累及双侧前循环或前后循环共存的在时间上很接近的包括皮层在内的梗死灶; 2无相应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3不存在能引起急性多发梗死灶的其他原因;如血管炎、凝血系统疾病、肿瘤性栓塞等;

脑梗死治疗观察应用效果分析论文(共4篇)

脑梗死治疗观察应用效果分析论文(共4篇) 第1篇:刍议循症护理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疾病之一,在临床极为常见,其复发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因此一旦患病便随时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若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疾病,不仅提高了该病风险系数,还提升了治疗难度,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也有一定影响[2]。而有临床研究证明,循征护理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占重要地位[3]。为证明循症护理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对96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近两年收集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取96例进行刍议,按照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效果组。对照组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44~85岁,平均年龄(60.4±4.6)岁;高血压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5.3±2.1)年。效果组48例,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43~84岁,平均年龄(60.2±4.3)岁;高血压病程6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5.4±2.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可进行比较分析(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式为常规基础护理;效果组护理方式为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实施循症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心理、饮食和康复训练护理。首先为心理护理:患者住院后,积极与患者和家属交流,医护人员应表现出热情主动的状态;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烦躁和紧张等负面心理,若情绪变化幅度太大可能导致血压上升,这时相关护理人员应表现出冷静的一面,让患者感受到真诚和热情,同时耐心积极与患者交流,尽可能缓解和稳定患者的情绪;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合理解答,并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其次是饮食护理:了解患者的實际情况和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一套科学性的饮食方案;提高患者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的摄入量,最好保证食物呈半流质状;禁止食用一些高热量和高脂肪的刺激性食物,防止患者血压反复上升的现象。最后是康复训练护理:脑梗死患者同城会出现瘫痪和语言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可见康复训练在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整个过程中尤为重要。患者需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训练,在行走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肢体运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语言功能障碍,针对这类患者可采用从易到难的发音方式进行训练,以便于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1.3观察标准 将两组患者的干预结果和神经功能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低,代表患者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完整版)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完整版) 般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肢体运动和感觉、语言和视力等方面。同时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如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工具等。 推荐意见:对疑似脑出血患者,应全面收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I级推荐,C级证据)。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脑出血诊断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MRI、脑血管造影等。头颅CT是最常用的影 像学检查方法,可快速诊断脑出血并评估出血范围、体积和病变类型等。 推荐意见:对疑似脑出血患者,应尽快进行头颅CT检查 以诊断脑出血(I级推荐,A级证据)。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指标、血糖、电解质等。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可评估出血倾向和凝血状态,生化指标和电解质检查可评估肝肾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 推荐意见:对疑似脑出血患者,应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指标、血糖、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I级推荐,C级证据)。 疾病诊断及病因分型 脑出血的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是指根据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结果,确定脑出血的病因和病理类型。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畸形、血液病、药物滥用等。 推荐意见:对脑出血患者应进行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以指导后续治疗和预后评估(I级推荐,C级证据)。 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和恢复期治疗。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和预防并发症等。恢复期治疗的目的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预防再发。 急性期治疗 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加强监护、维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高血压和降低颅内压等。对于颅内压明显升高的患者,可采用脑室内或硬膜外引流等手段降低颅内压。 推荐意见:对脑出血患者应加强监护、维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高血压和降低颅内压等(I级推荐, B级证据)。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控制高血压、降低颅内压、抗凝治疗等。控制高血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可采用口服或静脉给药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ACEI、ARB等。对于颅内压明 显升高的患者,可采用脱水剂、甘露醇等口服或静脉给药的药

2019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完整版)

2019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完整版) 摘要 自《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发布后,近年来脑出血的诊治方法有了新的进展。基于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织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指南的内容进行了更新,以期体现急性脑出血的最新诊治规范,指导临床医师工作。 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指非创伤性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在脑实质内聚集,其在脑卒中各亚型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位居第二。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万人年,在西方国家中,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卒中的15%,占所有住院卒中患者的 10%~30%,我国脑出血的比例更高,占脑卒中的18.8%~47.6%[1,2,3,4]。脑出血发病凶险,发病30 d的病死率高达35%~52%,仅有约20%的患者在6个月后能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2,5],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6]。近年来,在脑出血的诊疗方面已取得众多进展,且国内外学者仍在努力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参考了相关国际指南[7,8,9],在对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10]更新修订的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主要适用于成年人自发性脑出血(继发于外伤的脑出血不在本指南讨论范围)。本指南的修订原则、推荐强度及证据等级标准遵循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的相关共识[11]。

院前处理 院前处理的关键是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者并尽快送往医院。脑出血症状突发,多在活动中起病,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 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脑卒中症状的患者,急救人员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附近有救治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D级证据)。 诊断与评估 脑出血的诊断与评估包括:病史与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及病因分型等。 一、病史与体征1.病史采集:重点询问患者或目击者脑卒中发生的时间、症状、当时患者的活动情况、年龄及下述情况:是否有外伤史、高血压病史、卒中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及吸烟饮酒史、用药史(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栓药)、有无药物滥用(如可卡因等)、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诱发出血的内科疾病(如肝病等)。 2.一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与病情评估:首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在完成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评估后,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可借助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常用的量表有:(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2)美国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治疗的现状与 进展 摘要: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高的患病率,发病率、残疾率、病死率高,通常此类疾病患者预后较差,3/4的脑卒中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且疾病发生率逐年升高,虽然有较多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患者生存质量普遍较低。目前药物治疗方法较多,比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溶栓治疗等方法,特异性溶栓药物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及严格的适应症,溶栓率较低。其次因疾病发生机制、影响因素较多,单一药物并不能逆转全程,故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病理变化,及时选用更为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法。现本文就分析本病药物治疗进展,旨为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溶栓药物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5%,主要是因颅脑供血动脉阻塞,堵塞血管血流中断,造成供血区脑组织因发生缺氧、缺血而坏死。同时血栓或栓塞一旦发生,诱发一系列的“瀑布级联反应”,即神经元去极化、自由基生成、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等,导致神经细胞凋亡。目前此病药物治疗方法较多,其共同目的是要挽救缺血部位的神经细胞、恢复通畅血流及纠正神经功能。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溶栓治疗等药物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但仍缺乏合理、有效的药物。因此,本文就简单综述药物治疗进展,旨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报道如下。 1抗血小板药物 1.1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首选抗血小板药物。2019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推荐阿司匹林(50-325 mg/d)或氯吡格雷(75 mg/d)单药治疗均可以作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I类推荐,A级证据)[1]。但是仍没有明确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饱和量阿司匹林的必要性及安全

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张昭;张毅;周振国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丹参酮ⅡA对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分析.方法将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止血、脱水、神经保护及支持对症治疗),并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基础治疗(脱水、神经保护及支持对症治疗),除此之外不加用任何其他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治疗愈后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愈后的总有效率为50.0%;治疗7d、14d和28 d后,治疗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脑出血神经功能障碍有明确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6(014)007 【总页数】3页(P62-64) 【关键词】丹参酮ⅡA;脑出血;神经功能障碍;中风 【作者】张昭;张毅;周振国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咸阳 712000;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外科,咸阳712000;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外科,咸阳7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意外疾病,其发病迅速,病情凶险,且预后往往存在较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如何在脑出血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成为医学界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治疗脑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提供经验,方便指导临床应用。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入选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并行颅脑CT 或颅脑MRI检查确诊,不合并脑室出血,出血<30 ml,并入院时有明显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男42例,女38例;年龄35~74岁,平均54.2岁。随机将80例 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对象排除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急慢性传染病及其他内外科疾病,排除脑干出血及小脑出血患者,排除年龄>80岁或者年龄<10岁的患者,排除血肿量较少不能引起明显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孕妇等。 1.3血肿部位和体积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体积(血肿量=π/6×长轴×短轴×层厚),治疗组中丘脑出血12例,基底节区出血24例,脑叶出血4例,平均血肿 体积(21.96±5.37)ml;对照组中丘脑出血13例,基底节区出血22例,脑叶出血5例,平均血肿体积(22.07±4.98)ml。两组在血肿部位及体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4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并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及营养神经治疗(止血、脱水、神经保护及支持对症治疗),此外不加用任何其他治疗方法;治疗组 40例患者给予基础治疗(止血、脱水、神经保护及支持对症治疗),并在常规治 疗的基础上在发病后4 d内给予丹参酮ⅡA注射液30 mg并加入250 ml生理盐

急诊意识障碍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急诊意识障碍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急诊意识障碍的主要病因以利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急诊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结果急诊意识障碍病因以急性脑血管病为主(60.9%),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最易引起昏迷,大面积脑梗死、脑水肿明显时也可出现昏迷。其次为中毒类疾病及代谢紊乱。结论本组资料从病因分析看,都以常见病为主,关键是病史不清,病情紧迫。因此临床一线医生必须注意临床特殊体征,并引导家属询问病史和认真查体,结合相关辅助检查,争取最佳抢救时间。 【关键词】急诊意识障碍;病因;诊断 意识障碍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脑功能紊乱,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且 病情复杂进展迅速,变化快,猝死率高,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抢救成败的关键。笔者收集整理了近5年以急性意识障碍收住的156例病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56例,男92例,女64例。年龄17~76岁,平均44岁,其中20~ 60岁93例(占59.6%),60岁以上63例(40.4%)。发病至接诊时间为15 min 至数小时不等。 1.2 意识障碍分级根据临床表现,将意识障碍分为轻、中、重三级:意识模 糊、嗜睡、朦胧状态者为轻度,共26例,其中男13例,女13例;精神错乱、谵妄者为中度,共38例,其中男18例,女20例;浅昏迷状态、昏迷状态、深昏迷状态和木僵状态者为重度,共92例,其中男47例,女45例。 2 结果 156例患者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95例(60.9%),中毒类疾病31例(19.9%),代谢紊乱26例(16.7%),其他类4例(2.6%),其病因分析结果,见表1。表1 156例意 识障碍的病因分析

三七通舒胶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三七通舒胶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三七通舒胶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 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数字方法划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100例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对照组接受脑心通治疗,观察组接受三七通舒胶囊联 合脑心通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和8周后MMSE评分、BI指数 更高(P<0.05),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通过 三七通舒胶囊与脑心通胶囊合并治疗能促进患者的意识恢复,改善认知功能,提 升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更高疗效,具备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三七通舒胶囊;脑心通;脑梗死;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常见的痴呆类型,常以脑卒中为诱因,脑出血或者脑梗死后, 由于部分的供血中断引起神经功能损伤,可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 动作迟缓、躯体功能丧失等表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预 后会随着患者脑血管供血功能的改善而逐渐减轻症状,因此对患者开展积极的脑 血管循环改善为关键[1]。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等因素有关, 脑心通胶囊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可促进脑血管血液流量,降低脑血 管阻力以及抗血栓的作用,是脑梗死以及其相关后遗症中常用的辅助用药。三七 通舒胶囊也是一种中成药,研究中提示该药物具有降低全血黏度以及促进颈动脉 血流量等作用,可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2]。两种中成药中的成分不同,有学者认为,将两药联合或许可以获得更理想效果。本研究将三七通舒胶囊和脑 心通胶囊进行了联合应用,探究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与纳美芬联合醒脑静在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与纳美芬联合醒脑静在脑血管病意识障碍 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给予联合用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2 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中,抽选8 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40例.其中一组给予 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另一组给予纳美芬、醒脑静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 较症状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38例(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 1例(77.5%);患者药物起效时间、症状减轻时间、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纳美 芬联合醒脑静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治疗有效率高、症状改善时间短的优点,值得推 广应用. 【关键词】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纳洛酮;纳美芬;醒脑静【中图 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 1-5302(2015)09-0665-02 意识障碍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比较多见,发生原因是脑缺血、脑水肿、二氧化 碳潴留造成的大脑功能紊乱[1].患者发病后一方面影响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另一方 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联合用 药方案的临床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的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80例,纳入时间段 为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 组40例.在对照组中,男性24例(60.0%),女性16例(40.0%);年龄处于 36—76岁阶段内,平均(55.8±2.4)岁.疾病类型:脑血栓14例、脑出血 20例、其它6例;意识状态: 意识模糊15例、浅度昏迷14例、深度昏迷11例.在试验组中,男性19例(47.5%),女性21例(52.5%);年龄处于38— 74岁阶段内,平均(54.6±2.7)岁.疾病类型:脑血栓15例、脑出血18例、其它7例;意识状态:意识模糊16例、浅度昏迷12例、深度昏迷12例.两组一 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以比较(P>0.05). 1.2临床诊断标准依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患者经CT、MRI检 查后确诊为脑血管疾病;符合意识障碍指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精神错乱、抽搐、昏迷等. 1.3治疗方法1.3.1对照组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 疗法,药物选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由吉林敖东药业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 066624,批次:2011-07-11.用药时间为早上,选用24mg和25 0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醒脑静注射液,由大理药业股份公司生产, 批号:国药准字Z53021638,批次:2010-09-20.用药时间为晚上, 选用20ml和250ml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根据患者的实际 病情,用药时间控制在3—7天.1.3.2试验组给予纳美芬联合醒脑静疗法,药物选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由北京四环制药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12 0123,批次:2012-12-31.用药时间为早上,首先选用0.2mg和2 0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推注,然后选用0.2mg和250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醒脑静用药方法和对照组相同. 1.4观察项目和指标(1)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显效:患者症状、 体征消失,意识清醒,思维反应正常;好转: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意识障碍好转, 昏迷转为嗜睡;无效:患者症状、体征依然存在或加重,意识障碍不见好转;总有效率 =显效率+好转率.(2)比较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准确记录药物起效时间、症状减

血液透析患者脑卒中的诊治

血液透析患者脑卒中的诊治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卒中(急性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一、血液透析患者急性脑出血的诊治 血液透析患者急性脑出血的年发病率为(3.0~10.3)/1000,主要病因是高血压。与非透析患者相比,最常见出血部位同样为基底节区,占50%~80%;但出血量大且预后不良,死亡率27%~83%。特别是血肿>50ml、发病后第2 天血肿增大或脑室出血的患者,预后非常不佳。 (一)急性脑出血的诊断 现突发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应首先考虑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合并呕吐、收缩压>220mmHg、严重头痛、昏迷或意识障碍、症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进展均提示急性脑出血。 现上述临床表现的患者,在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应进行快速的神经影像学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以鉴别脑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 (1)CT 平扫诊断急性脑出血十分敏感,是急性脑出血首选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的“金标准”。 (2)磁共振梯度回波序列及T2加权成像对于急性出血的诊断与CT 敏感性相当,并对陈旧出血的鉴别更胜一筹;磁化率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对少量或微量脑出血十分敏感。 (3)CT 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和增强CT 扫描检查可能有助于确定易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患者。CTA 检查出现的“斑点征”是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因子,增强CT 扫描发现造影剂外溢到血肿内是血肿扩大高风险的重要证据,CT 灌注成像可反映脑出血后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了解血肿周围血液灌注情况。 (4)当临床表现或影像学特征提示血管病变时,可行CT 血管造影、增强CT 扫描、

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完整版)

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完整版) 一、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1.定义:脑血管病及其不同亚型的概念及分类比较复杂,因此在阐述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的定义时,先对相关概念作一简介。 (1)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脑血循环障碍病因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广义上讲,病损累及脑、脊髓、视网膜及周围神经;狭义上讲,病损主要累及脑。根据病理可以分为缺血性、出血性、占位性(如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压迫等)以及无症状性脑血管病(即无神经功能缺损的脑血管病,如未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根据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的急缓分为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卒中]和慢性脑血管病(如血管性痴呆、慢性脑缺血等)。 (2)卒中:为脑血循环障碍病因导致的突发局限性或弥散性神经功能缺损的脑部疾病的总称,24h之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包括症状、体征及新的脑梗死病灶),又称脑血管意外、中风。根据病理分为缺血性卒中及出血性卒中,后者包括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3)缺血性卒中:指脑血循环障碍病因导致脑血管堵塞或严重狭窄,使脑血流灌注下降,进而缺血、缺氧导致脑血管供血区脑组织死亡。临床上表现为突发局灶性或弥散性的神经功能缺损,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上形成新的局灶性脑梗死病灶,24h之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脑血循环障碍病因导致的突发、短暂(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多见)的脑、脊髓或视网膜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学无新的局灶性

脑梗死病灶。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亚型,病理生理过程与缺血性卒中相似,治疗上也与缺血性卒中相似。TIA是缺血性卒中的预警信号,应按照缺血性卒中处理,是基层医生需要掌握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亚型。2分类:缺血性卒中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但目前国内外比较公认和实用的分类方法为病因学分类,即缺血性卒中的TOAST病因分型及国内学者根据TOAST分型改良的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病因分型。按照TOAST病因分型,缺血性卒中可以分为5型,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血管闭塞型、其他病因确定型和病因不能确定型。结合临床实践的实用性,国内学者在TOAST及CISS病因分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缺血性卒中的新的分类,最后将缺血性卒中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脑栓塞、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脑分水岭梗死、出血性脑梗死、其他原因脑梗死、原因不明脑梗死。 (二)流行病学 2013年首次完成的我国规模最大的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卒中加权患病率1114.8/10万,首次卒中加权发病率246.8/10万,死亡率114.8/10万;卒中后1年复发率为8.2%,5年复发率为41%。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69.6%~70.8%,预后差,其1年后致死/致残率为33.4%~33.8%。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原因中,卒中占第2位,仅次于心脏病。2008年中国原卫生部公布的第3次全国死因调查,卒中已经成为第一致死病因(136.64/10万)。2017年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及评价研究所(IHME)合作完成的研究显示,1990—2017年年龄校正后的卒中死亡率下降了33.5%,但卒中仍是我国人口死亡的首要病因。缺血性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且近几年在我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近年研究显示我国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病死率约为3. 3%〜5. 2%, 3个月时病死率9%〜9. 6%,死亡/残疾率为34. 5%〜37. 1%, 1年病死率11.4%〜15. 4%,死亡/残疾率33. 4%〜44. 6%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制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推广,2007年初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2010年2月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上述工作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2010版指南在使用 过程中也收集到很好的改进建议。因此在2014年,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脑血管病学组对2010版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撰写人员通过全面查询、分析和评价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修订原则与方法 1. 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世界卒中组织指南制定方法,结合国情、 可操作性、前两版指南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更新修订。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 2. 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的查询(文献检索至2014年7月)、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结合专家共识给出推荐意见。 3 .推荐意见尽可能依据最可靠的证据(如A级证据),缺乏高等级证据时则参考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4•对国内常用疗法,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优先参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等高质量研究证据,充分结合国情和经验达成共识。注意兼顾疗效、风险、价格和易使用性等多方因素。 院前处理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完整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完整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近年研究显示我国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病死率约为3.3%~5.2%,3个月时病死率9%~9.6%,死亡/残疾率为34.5%~37.1%,1年病死率11.4%~15.4%,死亡/残疾率33.4%~44.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制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推广,2007年初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2010年2月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上述工作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2010版指南在使用过程中也收集到很好的改进建议。因此在2014年,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脑血管病学组对2010版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撰写人员通过全面查询、分析和评价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修订原则与方法 1.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世界卒中组织指南制定方法,结合国情、可操作性、前两版指南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更新修订。

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情和可行性制定(表1)。 表1 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 推荐强度(分四级,I 级最强,Ⅳ级最弱) Ⅰ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 Ⅱ级: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Ⅲ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Ⅳ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治疗措施的证据等级(分四级,A级最高,D级最低) A级:基于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或系统评价;多个随机对照试验或1个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高质量) B级:基于至少1个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C级:基于未随机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 D级:基于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诊断措施的证据等级(分四级,A级最高,D级最低) A级:基于多个或1个样本量足够、采用了参考(金)标准、盲法评价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高质量) B级:基于至少1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设计良好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了金标准和盲法评价(较高质量) C级:基于回顾性、非盲法评价的对照研究 D级:基于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2.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的查询(文献检索至2014年7月)、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结合专家共识给出推荐意见。 3.推荐意见尽可能依据最可靠的证据(如A级证据),缺乏高等级证据时则参考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4.对国内常用疗法,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优先参考随机、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