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限单元法

有限单元法

有限单元法
有限单元法

《有限元法》复习题

一. 单选题

1.平面刚架单元坐标转换矩阵的阶数为( ) A .2?2 B .2?4 C .4?4 D .6?6

2.图示的四根杆组成的平面刚架结构,用杆单元进行有限元分析,单元和节点的划分如图示,则总体刚度矩阵的大小为( ) A.8?8阶矩阵 B.10?10阶矩阵 C.12?12阶矩阵 D.16?16阶矩阵

3.坐标转换矩阵可归类为( )

A.正交矩阵

B.奇异矩阵

C.正定矩阵

D.对称矩阵 4.图示弹簧系统的总体刚度矩阵为( )

A 111123

2224443400

0000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B. 111122224443400

0000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C. 111123

2322443

4

3400

00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D. 111122322443

4

340

00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5.确定已知三角形单元的局部码为1(e),2(e),3(e),对应总码依次为3,6,4,则其单元的刚度矩阵中的元素k 24应放在总体刚度矩阵的( )。 A.1行2列 B.3行12列 C.6行12列 D.3行6列 6.对一根只受轴向载荷的杆单元,k 12为负号的物理意义可理解为( ) A.当节点2沿轴向产生位移时,在节点1引起的载荷与其方向相同 B.当节点2沿轴向产生位移时,在节点1引起的载荷与其方向相反 C.当节点2沿轴向产生位移时,在节点1引起的位移与其方向相同 D.当节点2沿轴向产生位移时,在节点1引起的位移与其方向相反

7.平面桁架中,节点3处铅直方向位移为已知,若用置大数法引入支承条件,则应将总体刚度矩阵中的( ) A.第3行和第3列上的所有元素换为大数A B.第6行第6列上的对角线元素乘以大数A C.第3行和第3列上的所有元素换为零 D.第6行和第6列上的所有元素换为零 8.在任何一个单元内( )

A.只有节点符合位移模式

B.只有边界点符合位移模式

C.只有边界点和节点符合位移模式

D.单元内任意点均符合位移模式 9.平面应力问题中(Z 轴与该平面垂直),所有非零应力分量均位于( ) A.XY 平面内 B.XZ 平面内 C.YZ 平面内 D.XYZ 空间内 12.刚架杆单元与平面三角形单元( )

A.单元刚度矩阵阶数不同

B.局部坐标系的维数不同

C.无任何不同

D.节点截荷和位移分量数不同

13.图示平面结构的总体刚度矩阵[K]和竖带矩阵[K *]的元素总数分别是( ) A.400和200 B.400和160 C.484和200 D.484和160 14.在有限元分析中,划分单元时,在应力变化大的区域应该( )

A.单元数量应多一些,单元尺寸小一些

B.单元数量应少一些,单元尺寸大一些

C.单元数量应多一些,单元尺寸大一些

D.单元尺寸和数量随便确定 15.在平面应力问题中,沿板厚方向( ) A.应变为零,但应力不为零 B.应力为零,但应变不为零 C.应变、应力都为零

D.应变、应力都不为零

16.若把平面应力问题的单元刚度矩阵改为平面应变问题的单元刚度矩阵只需将( ) A. E 换成E/(1-μ2),μ换成μ/(1-μ2) B. E 换成E/(1-μ2),μ换成μ/(1-μ) C. E 换成E/(1-μ),μ换成μ/(1-μ2) D. E 换成E/(1-μ),μ换成μ/(1-μ) 17.图示三角形单元非节点载荷的节点等效载荷为( ) A.F yi =-100KN F yj =-50KN F yk =0 B. F yi =-80KN F yj =-70KN F yk =0 C. F yi =-70KN F yj =-80KN F yk

=0

D. F yi =-50KN F yj =-100KN F yk =0

18.半斜带宽矩阵r 行s 列的元素对应于竖带矩阵元素( )。

A.r 行s 列

B.r 行s-r 列

C.r 行s-r+1列

D.r 行s-r-1列

19.已知单元的节点局部与总码的对应关系如下,单元e:1(e) 2(e) 3(e)――5 4 2 试写出单元e 在整体坐标中的单元刚度矩阵为( )。 A.)e (]K [=??

???

???

??2224

25

4244

45525455

K K K K K K K K K B.)e (]K [=??????????5554524544

42252422K K K K K K K K K C.)e (]K [=??

??

?

?????2242

52

2444

54

254555

K K K K K K K K K D.)e (]K [= ????

??????2245

25

544424524222

K K K K K K K K K 20.下列哪一步属于有限元后处理的范畴?( ) A.对变形结果图象化显示 B.网格的划分 C.对节点进行自动编码

D.各节点坐标值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6分)

1..整体坐标系中,单元刚度矩阵具有( )

A.奇异性

B.正定性

C.对称性

D.分块性

E.稀疏性 2.总体刚度矩阵在用划去行列法引入支承条件后具有的特性有( )

A.奇异性

B.对称性

C.稀疏性

D.非奇异性

E.分块性 3.平面刚架与平面桁架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

A.单元刚度矩阵的阶数不同

B.每个节点的位移分量数不同

C.单元形状不同

D.每个单元的节点数不同

E.坐标转换矩阵的阶数不同

三.简答题

1. 对于平面桁架中的杆单元,其单元刚度矩阵在局部坐标系中是几阶方阵?在整体坐标系中是几阶方阵?分析出两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矩

阵。

2. 在有限元分析中,为什么要采用半带存储?

四.计算题(共46分)

1.(13分)图示结构中两个三角形单元的刚度矩阵相同,即

[][]

k k Et 11

2313202

110111011

020002==------????

??

?????

?

??

???

??

?对称

试求:(1)总体刚度矩阵

(2)引入支承条件和载荷的平衡方程。

2. (7分)由六根弹簧组成一个弹簧系统,彼此间的连接方式、各弹簧的刚度系数、节点所受载荷及支承条件如图所示.写出该系统的总体平衡方程。

4. (13分)由两根杆组成的平面刚架结构如图示,每根杆的长度都是200cm,单元(1)作用分布载荷q=5N/cm,单元(2)作用集中载荷F=100N,节点和单元划分如图示,试求等效到节点1上的总载荷矢量。

有限单元法基础习题

1.简述有限单元法的分析过程。

2.

3.

4.

5.

6.

7.

8.试求图示结构综合等效荷载矩阵(用先处理法)。

有限单元法综合练习

1、杆 件 单 元 刚 度 矩 阵 是 反 映 该 单 元 杆 端 位 移 列 阵 与 杆 端 力 列 阵 之 间 关 系 的 。

2、整 体 坐 标 系 单 元 刚 度 矩 阵[]

k e

和局 部 坐标系 单 元 刚 度 矩 阵 []

k

e

均为对称矩阵 。 3、电 算 分 析 中 ,结 构 原 始 刚 度 矩 阵 引 入 边 界 条 件 后 :

A .一定是奇异矩阵 ;

B .可能是奇异矩阵 ,也可能是非奇异矩阵 ,要视具体支承条件而定;

C .当引入的支承条件多于5个时 ,则一定 是非奇异矩阵 ;

D .一定是非奇异矩阵 。 4、单 元 刚 度 矩 阵 中 元 素 k ij 的 物 理 意 义 是 :

A .当 δj =1时 引 起 的 δi 相 应 的 杆 端 力 ;

B .当 且 仅 当 δj =1时 引 起 的 与 δi 相 应 的 杆 端 力 ;

C .当 且 仅 当 δi =1 时 引 起 的 与 δj 相 应 的 杆 端 力 ;

D .当 δi =1时 引 起 的 与 δj 相 应 的 杆 端 力 。 5、在 6×6 单 元 刚 度 矩 阵 中 划 去 第1 行、第1 列和第4行 、第4 列 后 ,即 变 为 非 奇 异 的 梁单 元 刚 度 矩 阵 。

EA l EA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A l EA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EI l 0000

012601260640620000012601260

6206432322

2323

22

--------?????????????

???

???

??

?????????

6、由 局 部 坐 标 系 中 的单 元 刚 度 矩 阵 和 坐 标 变 换 矩 阵 求 单 元 在 整 体 坐 标 系 中 的 刚 度 矩 阵 的 计 算 公

式 为 [][][][]δe T

e k T k = 。

7、在 矩 阵 位 移 法 中 ,自 由 单 元 刚 度 矩 阵 中 的 对 角 线 两 侧 元 素 : A .部 分 可 能 为 零 ; B .全 部可能为正 值 ; C .全 部 可 能 为负 值 ; D .全 部一定为零 。

8、一般情况下,平面杆件结构的单元刚度矩阵 ,就其性质而言,是:

A .非 对 称 、非奇 异 矩 阵 ;

B .奇 异、对 称 矩 阵 ;

C .对 称 、非 奇 异 矩 阵 ;

D .非 对 称 、 奇 异 矩 阵 。

9、结 构 刚 度 方 程 的矩阵形式为:[]{}{}K P

?= 。它 是 整个结 构 所 应 满 足 的 变 形 协调条 件 。

10、在 矩 阵 位 移 法 中 ,结 构 在 等 效 结 点 荷 载 作 用 下 的 位移 ,与 结 构 在 原 有 荷 载 作 用 下 的 位移 相 同 。 11、图 示 结 构 编 码 如 图 ,用 后 处 理 法 组 装 结 构 原 始 刚 度 矩 阵 ,半 带 宽 最 小 的 是 :

C.

A.

12、局 部 坐 标 系 与 整 体 坐 标 系 之 间 的 坐 标 变 换 矩 阵 是 一个正交矩阵 。

13、考 虑 各 杆 件 轴 向 变 形 ,图 示 结 构 若 用 边 界 条 件 先 处 理 法 ,结 构 刚 度 矩 阵 (全 存 储 时 ) 的 容 量 为 :

A .10×10;

B .12×12;

C .11×11;

D .9×9 。

14、图 示 结 构 ,单 元 ① 、② 的 固 端 弯 矩 列 为 {}[]{}[]F F 0024499①=-=-T T ,,则 等 效 结 点 荷 载 列 阵 为 :

{}[]{}[]{}[]{}[]

T

E T

E T

E T

E 9 5- 4- D. ;9- 5 4 C.;

9- 9 4 4 B. ;9 9- 4 4- A.==-==P P P P 。

15、局 部 坐 标 系 与 整 体 坐 标 系 之 间 的 坐 标 变 换 矩 阵 是 一 个 正 交 矩 阵 。

16、单元刚度矩阵的计算与坐标原点位置无关。

17、平面四结点单元为等参元,而常应变三角形单元不是等参元。

18、在高斯积分中,往往阶数取得越高精度越高,这是由于阶数高导致计算时间增加所致。 19、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发生刚体位移时,单元中将产生应力。

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和有限体积法简介

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和有限体积法的简介 1.有限差分方法 有限差分方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FDM)是计算机数值模拟最早采用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运用。该方法将求解域划分为差分网格,用有限个网格节点代替连续的求解域。有限差分法以Taylor级数展开等方法,把控制方程中的导数用网格节点上的函数值的差商代替进行离散,从而建立以网格节点上的值为未知数的代数方程组。该方法是一种直接将微分问题变为代数问题的近似数值解法,数学概念直观,表达简单,是发展较早且比较成熟的数值方法。 对于有限差分格式,从格式的精度来划分,有一阶格式、二阶格式和高阶格式。从差分的空间形式来考虑,可分为中心格式和逆风格式。考虑时间因子的影响,差分格式还可以分为显格式、隐格式、显隐交替格式等。目前常见的差分格式,主要是上述几种形式的组合,不同的组合构成不同的差分格式。差分方法主要适用于有结构网格,网格的步长一般根据实际地形的情况和柯朗稳定条件来决定。构造差分的方法有多种形式,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泰勒级数展开方法。其基本的差分表达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阶向前差分、一阶向后差分、一阶中心差分和二阶中心差分等,其中前两种格式为一阶计算精度,后两种格式为二阶计算精度。通过对时间和空间这几种不同差分格式的组合,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差分计算格式。 2.有限元方法 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的基础是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其基本求解思想是把计算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一些合适的节点作为求解函数的插值点,将微分方程中的变量改写成由各变量或其导数的节点值与所选用的插值函数组成的线性表达式,借助于变分原理或加权余量法,将微分方程离散求解。采用不同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形式,便构成不同的有限元方法。 有限元方法最早应用于结构力学,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慢慢用于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在有限元方法中,把计算域离散剖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且相互连接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基函数,用单元基函数的线形组合来逼近单元中的真解,整个计算域上总体的基函数可以看为由每个单元基函数组成的,则整个计算域内的解可以看作是由所有单元上的近似解构成。 在数值模拟中,常见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是由变分法和加权余量法发展而来的

有限元基础知识归纳

有限元知识点归纳 1.、有限元解的特点、原因? 答:有限元解一般偏小,即位移解下限性 原因:单元原是连续体的一部分,具有无限多个自由度。在假定了单元的位移函数后,自由度限制为只有以节点位移表示的有限自由度,即位移函数对单元的变形进行了约束和限制,使单元的刚度较实际连续体加强了,因此,连续体的整体刚度随之增加,离散后的刚度较实际的刚度K为大,因此求得的位移近似解总体上将小于精确解。 2、形函数收敛准则(写出某种单元的形函数,并讨论收敛性)P49 (1)在节点i处N i=1,其它节点N i=0; (2)在单元之间,必须使由其定义的未知量连续; (3)应包含完全一次多项式; (4)应满足∑Ni=1 以上条件是使单元满足收敛条件所必须得。可以推证,由满足以上条件的形函数所建单元是完备协调的单元,所以一定是收敛的。 4、等参元的概念、特点、用时注意什么?(王勖成P131) 答:等参元—为了将局部坐标中几何形状规则的单元转换成总体(笛卡尔)坐标中的几何形状扭曲的单元,以满足对一般形状求解域进行离散化的需要,必须建立一个坐标变换。即: 为建立上述的变换,最方便的方法是将上式表示成插值函数的形式,即: 其中m是用以进行坐标变换的单元节点数,xi,yi,zi是这些结点在总体(笛卡尔)坐标内的坐标值,Ni’称为形状函数,实际上它也是局部坐标表示的插值函数。称前者为母单元,后者为子单元。 还可以看到坐标变换关系式和函数插值表示式: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如果坐标变换和函数插值采用相同的结点,并且采用相同的插值函数,即m=n,Ni’=Ni,则称这种变换为等参变换。 5、单元离散?P42 答:离散化既是将连续体用假想的线或面分割成有限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用有限个点相连。每个部分称为一个单元,连接点称为结点。对于平面问题,最简单、最常用的离散方式是将其分解成有限个三角形单元,单元之间在三角形顶点上相连。这种单元称为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常用的单元离散有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八节点四边形单元以及等参元。 6、数值积分,阶次选择的基本要求? 答:通常是选用高斯积分 积分阶次的选择—采用数值积分代替精确积分时,积分阶数的选取应适当,因为它直接影响计算精度,计算工作量。选择时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保证积分的精度,不损失收敛性;二是要避免引起结构总刚度矩阵的奇异性,导致计算的失败。

《有限单元法》编程作业

湖南大学 《有限单元法》编程大作业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2013年12月

目录 程序作业题目: (3) 1、程序编制总说明 (3) 2、Matlab程序编制流程图 (3) 3、程序主要标示符及变量说明 (4) 4、理论基础和求解过程 (5) 4.1、构造插值函数 (5) 4.2位移插值函数及应变应力求解 (5) 5.程序的验证 (6) 附录:程序代码 (15)

程序作业题目: 完成一个包含以下所列部分的完整的有限元程序( Project) 须提供如下内容的文字材料(1500字以上): ①程序编制说明; ②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公式; ③程序功能说明; ④程序所用主要标识符说明及主要流程框图; ⑤ 1~3 个考题:考题来源、输出结果、与他人成果的对比结果(误差百分比); ⑥对程序的评价和结论(包括正确性、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其他心得等)。 须提供源程序、可执行程序和算例的电子文档或文字材料。选题可根据各自的论文选题等决定。 1、程序编制总说明 a.该程序采用平面三角形等参单元,能解决弹性力学的平面应力、平面应变问题。 b.能计算单元受集中力的作用。 c.能计算结点的位移和单元应力。 d.考题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并给出误差分析。 e.程序采用MATLAB R2008a编制而成。 2、Matlab程序编制流程图

图1 整个程序流程图 3、程序主要标示符及变量说明 1、变量说明: Node ------- 节点定义 gElement ---- 单元定义 gMaterial --- 材料定义,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厚度 gBC1 -------- 约束条件 gNF --------- 集中力 gk------------总刚 gDelta-------结点位移 输入结构控制参数 输入其它数据 形成整体刚度阵 引入支承条件 解方程,输出位移 求应力,输出应力 形成节点荷载向量 开始 结束 1 单元面积 求弹性矩阵 单元刚度矩阵 位移-应变矩阵 6 7 8 9 10 2 3 4 5

有限单元法作业

ANSYS静力分析论文 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姓名:王立伟 班级:热能1003 学号:10110303

1 前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传统的产品设计技术目前已远远不能满足产品的功能和市场的要求。而现代设计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以网络为基础,建立在现在管理之上,运用工程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实现计算机结果最优化,设计过程高效化的设计技术,它是传统设计技术的延伸和发展,它使传统设计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 有限元法已成为非常普及的数字化分析方法,国际上已发布了众多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因此,甚至可以说只要你能够进行工程设计和画图,就可以进行有限元分析。下面对实际工程问题简单的介绍一下机械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 2 有限元设计部分 2.1 问题阐述 如图2-1所示为对称涵洞模型的一半【1】,将其作为平面应变问题,其顶部的路面作用有均布载荷6000N/m2。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其中定义模型的弹性模量E=210GPa,u=0.3 图2-1

2.2 近似与假设 本题的分析为平面应变问题。压力载荷只作用在X-Y平面上。近似操作是使用固体模型来构造2-D模型并利用节点和单元将其自动划分网格。 2.3 主要分析思想 为了能对有限元分析有更好的掌握,本次课设应用ANSYS对此问题进行交互式求解。求解过程分别采用PLANE42、PLANE183、PLANE2单元类型进行网格的划分,PLANE2类型的单元分别用0.2和0.05的单元边长进行网格划分。并对各种划分单元的结果和分析后的结果进行比较。 2.4 ANSYS的求解过程 2.4.1 进入ANSYS 在D盘建立一文件夹,文件名为ansys。然后运行程序→Ansys 10.0 →Configure ANSYS Products →file Management →select Working Directory: D:\ansys,input job name:Handong→Run 2.4.2 设置不显示日期和时间 Utility Menu→PlotCtrls→Window Controls→Window Options→DATE DATE/TIME display:NO DATE or TIME 2.4.3 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Preferences…→Select Structural→OK 2.4.4 设置单元类型 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Add→Structural Solid→Quad 4-Noded 42(PLANE82)→OK→Options→在第一个(K3后的)下拉列表中选择Plane stress项→OK→Close。 2.4.5 定义材料参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Structural (双击打开子菜单) →Linear(双击) →Elastic(双击)>Isotropic(双击) →EX:210e9,PRXY: 0.3→OK 关闭材料定义菜单 2.4.6 生成几何模型 Step1生成4个关键点: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Keypoints →In Active CS→按次序输入3个特征点,方式为:只在X,Y,Z的3个空格内填入点的坐标,每完成一个点的输入,用Apply结束,3个特征点坐标为1(0,0,0),2(6,0,0),3(3.2,5.5,0)和4(0,5.5,0)→OK Step2建立4条线: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Modeling→Create→Lines→Lines→In Active Coord→用鼠标选择关键点1和2形成L1,选择关键点2和3形成L2,选择关键点3和4形成L3→选择关键点4和1形成L4→OK Step3 创建面: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Arbitrary →By L ines→鼠标单击选择4条线→OK

有限单元法第十章

复习题 10.8如何利用一个单元模型对K 非奇异性和s K 奇异性进行估计?为什么说仅是 估计?两种情况下,一个单元的模型有何区别?为什么? 解:由于不可能事先规定单元数和自由度数,常采用如下公式: K 非奇异性b b s s e n d n d N +≥——○1 s K 奇异性s s n d j <或1s s j r n d =>——○2 e N 一个单元仅给予刚体运动约束后的自由度数。 j 在已形成部分网格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单元所增加的自由度数。 r 奇异性指标,r 越大表示s K 的奇异性越高。 ○1式不是K 非奇异性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2不是s K 奇异性的充分条件,因为具有不同网格和边界约束情况的实际系统的自由度数N 既可能小于, 也肯能大于○ 2式中的自由度数j 推算出的M j ?。 两种情况? 10.9什么是用于Mindlin 板单元的假设剪切应变方法?如何选择它的取样点和插值函数? 如同Timoshenko 梁情况,为避免剪切锁死,可以从分析造成锁死的根源出发,另行假设剪切应变场以代替原泛函中按应变和位移的几何关系得到的剪切应变场。

C型拉格朗日单元的方法构造,8,12 节点Serendipity单元可按Serendipity单元的方法构造。即分别按两个方向一维拉格朗日插值函数相乘的方法和变结点的方法构造。 练习题 10.5 同上题分析的四边固支的方板受均布载荷q 作用。板边长L,厚度t。由于对称取1/4进行分析,网格分别取2×2,4×4,6×6;L/t 分别取100,300,500;对4 节点,8 节点,9 节点的Mindlin 板单元是否发生剪切锁死情况进行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解: 10.6 问题同题10.5,只是板的四边改为简支。 解:

有限单元法读书报告

有限单元法读书报告 摘要:有限单元法以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为基础,其基本求解思想是把计算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一些合适的节点作为求解函数的插值点,将微分方程中的变量改写成由各变量或其导数的节点值与所选用的插值函数组成的线性表达式,借助于变分原理或加权余量法,将微分方程离散求解。采用不同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形式,便构成不同的有限元方法。 关键词:有限单元法;插值函数;网格划分;实例分析 1 有限单元法概述 1.1 有限单元法的简介 有限单元法[1]是应用局部的近似解来建立整个定义域的解的一种方法。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个单元上,进行上述所谓的单元分析。基本前提是每一单元要尽可能小,以致其边界值在整个边界上的变化也是小的。这样,边界条件就能取某一在结点间插值的光滑函数来近似,在单元内也容易建立简单的近似解。因此,比起经典的近似法,有限元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比如经典的Ritz法,要求选取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整个求解区域中的位移,并同时满足边界条件,这是相当困难的。而有限元法采用分块近似,只需对一个单元选择一个近似位移函数,且不必考虑位移边界条件,只须考虑单元之间位移的连续性即可。对于具有复杂几何形状或材料、荷载有突变的实际结构,不仅处理简单,而且合理适宜。 1.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方法简介 有限单元法,是一种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在有限元方法中,把计算域离散剖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且相互连接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基函数,用单元基函数的线形组合来逼近单元中的真解,整个计算域上总体的基函数可以看为由每个单元基函数组成的,则整个计算域内的解可以看作是由所有单元上的近似解构成。在河道数值模拟中[2],常见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是由变分法和加权余量法发展而来的里兹法和伽辽金法、最小二乘法等。根据所采用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的不同,有限元方法也分为多种计算格式。从权函数的选择来说,有配置法、矩量法、最小二乘法和伽辽金法,从计算单元网格的形状来划分,有三角形网格、四边形网格和多边形网格,从插值函数的精度来划分,又分为线性插值函数和高次插值函数等。不同的组合同样构成不同的有限元计算格式。对于权函数,伽辽金(Galerkin)法是将权函数取为逼近函数中的基函数;最小二乘法是令权函

有限元法大作业

有限元法大作业 一平面刚架的程序 用Visual C++编制的平面刚架的源程序如下: ///////////////////////////////////////////////////////程序开始////////////////////////////////////////////////////////////////// #include"iostream.h" #include"math.h" #include"stdlib.h" #include"conio.h" //***************** //声明必要变量 //***************** #define PI 3.141592654 int NE; //单元数 int NJ; //节点数 int NZ; //支承数 int NPJ; //有节点载荷作用的节点数 int NPF; //非节点载荷数 int HZ; //载荷码 int E; //单元码 int fangchengshu; double F[303]; //各节点等效总载荷数值 int dym_jdm[100][2]; //单元码对应的节点码:dym_jdm[][0], dym_jdm[][1]分为前后节点总码 int zhichengweizhi[300]; //记录支持节点作用点的数组 int fjzhzuoyongdanyuan[100]; //非节点载荷作用单元 int fjzhleixing[100]; //非节点载荷类型:1-均布,2-垂直集中,3-平行集中,4-力偶,5-角度集中 double fjzhzhi[100]; //非节点载荷的值 double fjzhzuoyongdian[100]; //非节点载荷在各竿的作用点 double fjzhjiaodu[100]; //非节点载荷作用角度 int jdzhzuoyongdian[100]; //节点载荷作用的节点数组 double jiedianzaihe[101][3];//节点载荷值,其jiedianzaihe[][0]-- jiedianzaihe[][2]分别为U, V, M double zhengtigangdu[303][303]; //整体刚度数组 double changdu[100]; //各单元竿长数组 double jiaodu[100]; //各单元角度数组 double tanxingmoliang[100]; //各单元弹性模量数组 double J_moliang[100]; //各单元J模量数组 double mianji[100]; //各单元面积数组 double weiyi[303]; //记录各个节点位移的数组 double dy_weiyi[100][6]; //各个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中的位移数组dy_weiyi[i][0]-dyweiyi[i][6]分别为第i+1单元的u1,v1,@1,u2,v2,@2 double dy_neili[100][6];//各个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中的固端内力dy_weiyi[i][0]-dyweiyi[i][6]分别为第i+1单元的U1,V1,M1,U2,V2,M2 double gan_neili[100][6];//各个单元的竿端内力数组,gan_neili[i][6]表示第i+1单元的6内力. //*******************

有限单元法

有限单元法 有限元方法的基础是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其基本求解思想是把计算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一些合适的节点作为求解函数的插值点,将微分方程中的变量改写成由各变量或其导数的节点值与所选用的插值函数组成的线性表达式,借助于变分原理或加权余量法,将微分方程离散求解。采用不同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形式,便构成不同的有限元方法。有限元方法最早应用于结构力学,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慢慢用于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在有限元方法中,把计算域离散剖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且相互连接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基函数,用单元基函数的线形组合来逼近单元中的真解,整个计算域上总体的基函数可以看为由每个单元基函数组成的,则整个计算域内的解可以看作是由所有单元上的近似解构成。在河道数值模拟中,常见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是由变分法和加权余量法发展而来的里兹法和伽辽金法、最小二乘法等。根据所采用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的不同,有限元方法也分为多种计算格式。从权函数的选择来说,有配置法、矩量法、最小二乘法和伽辽金法,从计算单元网格的形状来划分,有三角形网格、四边形网格和多边形网格,从插值函数的精度来划分,又分为线性插值函数和高次插值函数等。不同的组合同样构成不同的有限元计算格式。对于权函数,伽辽金(Galerkin)法是将权函数取为逼近函数中的基函数;最小二乘法是令权函数等于余量本身,而内积的极小值则为对代求系数的平方误差最小;在配置法中,先在计算域内选取N个配置点。令近似解在选定的N个配置点上严格满足微分方程,即在配置点上令方程余量为0。插值函数一般由不同次幂的多项式组成,但也有采用三角函数或指数函数组成的乘积表示,但最常用的多项式插值函数。有限元插值函数分为两大类,一类只要求插值多项式本身在插值点取已知值,称为拉格朗日(Lagrange)多项式插值;另一种不仅要求插值多项式本身,还要求它的导数值在插值点取已知值,称为哈密特(Hermite)多项式插值。单元坐标有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和无因次自然坐标,有对称和不对称等。常采用的无因次坐标是一种局部坐标系,它的定义取决于单元的几何形状,一维看作长度比,二维看作面积比,三维看作体积比。在二维有限元中,三角形单元应用的最早,近来四边形等参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对于二维三角形和四边形电源单元,常采用的插值函数为有Lagrange插值直角坐标系中的线性插值函数及二阶或更高阶插值函数、面积坐标系中的线性插值函数、二阶或更高阶插值函数等。 对于有限元方法,其基本思路和解题步骤可归纳为 (1)建立积分方程,根据变分原理或方程余量与权函数正交化原理,建立与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等价的积分表达式,这是有限元法的出发点。 (2)区域单元剖分,根据求解区域的形状及实际问题的物理特点,将区域剖分为若干相互连接、不重叠的单元。区域单元划分是采用有限元方法的前期准备工作,这部分工作量比较大,除了给计算单元和节点进行编号和确定相互之间的关系之外,还要表示节点的位置坐标,同时还需要列出自然边界和本质边界的节点序号和相应的边界值。 (3)确定单元基函数,根据单元中节点数目及对近似解精度的要求,选择满足一定插值条件的插值函数作为单元基函数。有限元方法中的基函数是在单元中选取的,由于各单元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在选取基函数时可遵循一定的法则。 (4)单元分析:将各个单元中的求解函数用单元基函数的线性组合表达式进行逼近;再将近似函数代入积分方程,并对单元区域进行积分,可获得含有待定系数(即单元中各节点的参数值)的代数方程组,称为单元有限元方程。 (5)总体合成:在得出单元有限元方程之后,将区域中所有单元有限元方程按一定法则进行累加,形成总体有限元方程。

有限单元法

《有限元法》复习题 一. 单选题 1.平面刚架单元坐标转换矩阵的阶数为( ) A .2?2 B .2?4 C .4?4 D .6?6 2.图示的四根杆组成的平面刚架结构,用杆单元进行有限元分析,单元和节点的划分如图示,则总体刚度矩阵的大小为( ) A.8?8阶矩阵 B.10?10阶矩阵 C.12?12阶矩阵 D.16?16阶矩阵 3.坐标转换矩阵可归类为( ) A.正交矩阵 B.奇异矩阵 C.正定矩阵 D.对称矩阵 4.图示弹簧系统的总体刚度矩阵为( ) A 111123 2224443400 0000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B. 111122224443400 0000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C. 111123 2322443 4 3400 00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D. 111122322443 4 340 00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5.确定已知三角形单元的局部码为1(e),2(e),3(e),对应总码依次为3,6,4,则其单元的刚度矩阵中的元素k 24应放在总体刚度矩阵的( )。 A.1行2列 B.3行12列 C.6行12列 D.3行6列 6.对一根只受轴向载荷的杆单元,k 12为负号的物理意义可理解为( ) A.当节点2沿轴向产生位移时,在节点1引起的载荷与其方向相同 B.当节点2沿轴向产生位移时,在节点1引起的载荷与其方向相反 C.当节点2沿轴向产生位移时,在节点1引起的位移与其方向相同 D.当节点2沿轴向产生位移时,在节点1引起的位移与其方向相反 7.平面桁架中,节点3处铅直方向位移为已知,若用置大数法引入支承条件,则应将总体刚度矩阵中的( ) A.第3行和第3列上的所有元素换为大数A B.第6行第6列上的对角线元素乘以大数A C.第3行和第3列上的所有元素换为零 D.第6行和第6列上的所有元素换为零 8.在任何一个单元内( ) A.只有节点符合位移模式 B.只有边界点符合位移模式 C.只有边界点和节点符合位移模式 D.单元内任意点均符合位移模式 9.平面应力问题中(Z 轴与该平面垂直),所有非零应力分量均位于( ) A.XY 平面内 B.XZ 平面内 C.YZ 平面内 D.XYZ 空间内 12.刚架杆单元与平面三角形单元( ) A.单元刚度矩阵阶数不同 B.局部坐标系的维数不同 C.无任何不同 D.节点截荷和位移分量数不同 13.图示平面结构的总体刚度矩阵[K]和竖带矩阵[K *]的元素总数分别是( ) A.400和200 B.400和160 C.484和200 D.484和160 14.在有限元分析中,划分单元时,在应力变化大的区域应该( ) A.单元数量应多一些,单元尺寸小一些 B.单元数量应少一些,单元尺寸大一些 C.单元数量应多一些,单元尺寸大一些 D.单元尺寸和数量随便确定 15.在平面应力问题中,沿板厚方向( ) A.应变为零,但应力不为零 B.应力为零,但应变不为零 C.应变、应力都为零 D.应变、应力都不为零 16.若把平面应力问题的单元刚度矩阵改为平面应变问题的单元刚度矩阵只需将( ) A. E 换成E/(1-μ2),μ换成μ/(1-μ2) B. E 换成E/(1-μ2),μ换成μ/(1-μ) C. E 换成E/(1-μ),μ换成μ/(1-μ2) D. E 换成E/(1-μ),μ换成μ/(1-μ) 17.图示三角形单元非节点载荷的节点等效载荷为( ) A.F yi =-100KN F yj =-50KN F yk =0 B. F yi =-80KN F yj =-70KN F yk =0 C. F yi =-70KN F yj =-80KN F yk =0

1有限元法简介

1有限元法简介 1.1有限单法的形成 在工程技术领域内,经常会遇到两类典型的问题。其中的第一类问题,可以归结为有限个已知单元体的组合。例如,材料力学中的连续梁、建筑结构框架和桁架结构。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离散系统。如图1-1所示平面桁架结构,是由6个承受轴向力的“杆单元”组成。尽管离散系统是可解的,但是求解图1-2所示这类复杂的离散系统,要依靠计算机技术。 图1-1 平面桁架系统

图1-2 大型编钟“中华和钟”的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曾攀教授) 第二类问题,通常可以建立它们应遵循的基本方程,即微分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例如弹性力学问题,热传导问题,电磁场问题等。由于建立基本方程所研究的对象通常是无限小的单元,这类问题称为连续系统。 图1-3 V6引擎的局部 下面是热传导问题的控制方程与换热边界条件: t T c Q z T z y T y x T x ??=+??? ??????+??? ? ??????+??? ??????ρλλλ (1- 1) 初始温度场也可以是不均匀的,但各点温度值是已知的: () 00 x,y,z T T t == (1- 2) 通常的热边界有三种,第三类边界条件如下形式: ()f T-T h n T λ=??- (1- 3) 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连续系统的基本方程,由于边界条件的限制,通常只能得到少数简单问题的精确解答。对于许多实际的工程问题,还无法给出精确的解答,例如,图1-3所示V6引擎在工作中的温度分布。这为解决这个困难,工程师们和数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近似方法。 在寻找连续系统求解方法的过程中,工程师和数学家从两个不同的路线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即有限元法。有限元法的形成可以回顾到二十世纪50年代,来源于固体力学中矩阵结构法的发展和工程师对结构相似性的直觉判断。从固体力学的角度来看,桁架结构等标准离散系统与人为地分割成有限个分区后的连续系统在结构上存在相似性。 1956年M..J.Turner, R.W.Clough, H.C.Martin, L.J.Topp 在纽约举行的航空学会年会上介

第三章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法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 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法作业 1. 图示一个等腰三角形单元及其节点编码情况,设μ=0,单元厚度为t 。求 1)形函数矩阵[]N ;2)应变矩阵[]B ;3)应力矩阵[]S 。 4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如题图所示,结构为边长等于a 的正方形,已知其节点位移分别为:11(,)u v 、 22(,)u v 、33(,)u v 、44(,)u v 。试求A 、B 、C 三点的位移。其中A 为正方形形心,B 为三角形形心。 3.直角边边长为l 的三角形单元,如题图所示。试计算单元等效节点载荷列阵(单元厚度为t ,不计自重)。 第3题图 第4题图 4. 如题图所示,各单元均为直角边边长等于l 的直角三角形。试计算(1)单元等效节点载荷列阵;(2)整体等效节点载荷列阵。已知单元厚度为t ,不计自重。

5.下列3个有限元模型网格,哪种节点编号更合理?为什么? 9 34 6 7912 11 34 6 12142 (a) (b) (c) 第5题图 6.将图示结构画出有限元模型;标出单元号和节点号;给出位移边界条件;并计算半带宽(结构厚度为t )。 2a (a) (b) 无限长圆筒 (c) 第6题图 7. 结构如图所示,已知结构材料常数E 和 ,单元厚度为t 。利用结构的对称性,采用一个单元,分别计算节点位移和单元应力。 第7题图

答案: 1. 1)形函数 i x N a = , j y N a = , 1m x y N a a =-- 2)应变矩阵 []1000101 000101011011B a -????=-??--???? 3)应力矩阵 []100010100 01 0111 110022 2 2S a ? ???-? ?=-????- -? ?? ? 2. A 点的位移为 ()2312A u u u = + , ()231 2A v v v =+ B 点的位移为 ()24313B u u u u = ++ , ()2431 3B v v v v =++ C 点的位移为 ()1223C a u u u = + , ()C 1223 a v v v =+ 3. 单元等效节点载荷列阵为 {}11 11 00003 663 T e i j i j R q q q q ?? =++?? ?? 4. (2)整体等效节点载荷向量为 {}111100006 322T R qlt P qlt P P qlt qlt ?? =-???? 7. (1) 减缩后的整体刚度方程 22 12 2 1222 22221110222021102(1)2 2102x x b b ab R b ab b P v Et ab a b ab ab R v b a μμμ μμμμμμ---??- - ??????????--?????? -??? ?=????---+ +? ???? ?????????-????+?? ? ? 节点位移

有限单元法第一章

1.13.如何利用最小位能原理建立数值解的求解方程?方程有何特点?解的收敛性和极值性的条件是什么? 建立系统总位能, 1 ()()()()2P ij i i ijkl ij kl i i i V S V S U u dV u dS D fu dV Tu dS σσεφψεε??∏=++=--??????真实位移使系统总位能取最小值,0 P δ∏=0i a ?∏ =?,其中i a 为位置参数。 方程系数对称正定。 解的收敛性和极值性的条件:一阶变分为0,二阶变分大于0。 1.14.什么是最小余能原理?它是如何导出的?场函数是什么? 它事先应满足什么条件? 对场函数的试探函数有什么要求? 最小余能原理:在所有在弹性体内满足平衡方程,在边界上满足力的边界条件的可能应力中,真实的应力使系统的总余能取驻值。 推导过程:由几何方程和位移边界条件的等效积分“弱”形式,即虚应力原理, 0u i ij ij i V s dV T u dS δσε δ-=?? ij ijkl kl C εσ=代入得0u i ij ijkl kl i V s C dV T u dS δσσδ-=?? 1()()2 ij ijkl kl ijkl ij kl mn C C V δσσδσσδσ== 0c δ∴∏=其中12 u i c ijkl ij kl i V S C dV T u dS σσ∏=-?? 由泛函知场函数为应力。 事先满足应力边界条件。 场函数的试探函数的要求:完备性和协调性。 练习题 1.3某问题的微分方程是 22220c Q x x φφ φ??+++=?? 在Ω内 边界条件是 =φφ(在1Γ上) q n φ ?=?(在2Γ上) 其中c 和Q 仅是坐标的函数,试证明此方程的微分算子是自伴随的,并建立相应的自然变分原理。 解:

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第三版)

122123 60 组建 周年60组建 周年 主要完成人:朱伯芳 受奖单位:水电中心/结构材料所 【创新性】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土木、水利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包括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和空间问题、薄板、薄壳、厚板、厚壳、弹性稳定、塑性力学、大位移、断裂、动力反应、徐变、岩土力学、极限分析、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流体力学、渗流分析、热传导、工程反分析、仿真分析、网格自动生成、误差估计及自适应技术等。本书取材实用、由浅入深、先易后难,便于自学;对于实际工程中有用的计算方法力求讲述清楚并给出具体计算公式,便于应用;对有限元法的工程应用,注意工程的物理特性,要求采用的概化假定、计算参数和计算荷载等尽量接近实际,注重计算方法精度的适应性等,并重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资料相验证。【影响力】 我国最早的有限元专著之一,为在我国推广有限元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共出版三版,第一版于1976年8月,第二版于1998年10月,第三版于2009 年6月;曾作为多所高校的有限元课程教材使 用;英文版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美国Wiley 出版社联合出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著的《中国高被引指数分析》(2011版)中,本书列为国内水利工程领域高被引图书第2名。 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第三版) 著作类成果 【Innovation】 This book expounds, in an all-round and systematic manner,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 including plane and space problems of elasticity, thin plate, thin shell, thick plate, thick shell, elastic stability, plasticity, large displacement, fracture, dynamic response, creep,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limit analysis, concrete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fluid mechanics, seepage analysis, heat conduction, back analysis in engineering, simulated analysis,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meshes, error estimation and adaptive technique. This book is learner-friendly because it contains practical content and expounds knowledge step by step and from easy to difficult; and is also easy to use because it strives to clarify the computing methods usable in actual engineering and gives corresponding formulas. Regarding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s, requires adopted conceptualized assumption, calculation parameter and calculation load be close enough to reality and accuracy of calculation methods be adaptive, and stresses the verification between the calculation result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actual observational data. 【Influence】 Amongst the earliest finite element books in China, this boo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eneraliz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China. It has registered three editions, with the first edition published in August, 1976, the second edition in October, 1998 and the third edition in June, 2009. It served as a finite element textbook of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s English version has been published jointly by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U.S.-based Wiley & Sons, Inc. This book ranks second amongst the highly-cited books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port of Chinese Highly Cited Paper 2011 of th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ISTIC) Main Contributor : Zhu Bofang Award-winning Unit : Research Center for Sustainable Hydropower/Department of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ORY AND APPLICATIONS(EDITION III)

西安交通大学有限元分析word版第一章

第一章 引言 §1-1概述 1、有限元方法(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是计算机问世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众所周知,每一种自然现象的背后都有相应的物理规律,对物理规律的描述可以借助相关的定理或定律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方程(代数、微分、或积分)。这些方程通常称为控制方程(Governing equation )。针对实际的工程问题推导这些方程并不十分困难,然而,要获得问题的解析的数学解却很困难。人们多采用数值方法给出近似的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解答。有限元方法就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数值分析方法。 有限元方法是处理连续介质问题的一种普遍方法,离散化是有限元方法的基础。然而,这种思想自古有之。齐诺(Zeno 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埃利亚学派哲学家)曾说过:空间是有限的和无限可分的。故,事物要存在必有大小。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古希腊大哲学家,科学家)也讲过:连续体由可分的元素组成。古代人们在计算圆的周长或面积时就采用了 离散化的逼近方法:即采用内接多边形和外切多边形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近似描述圆的周长或面积,当多边形的边数逐步增加时近似值将从这两个方向逼近真解。图1-2可以用来表示这一过程。 工程中的问题 (力学、物理)各种方程及相应的定解条件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线性的、边界规则的问题 数值分析法 精确解 近似解 非线性的、边界不规则的问题 解析法 图1-1 工程问题的求解思路 图1-2 离散逼近

有限单元法 有限差分法 图1-3 有限元法与有限差分法比较 近代,这一方法首先在航空结构分析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种称为框架分析法(framework method )被用来分析平面弹性体(将平面弹性体描述为杆和梁的组合体)(1941,Hrenikoff );在采用三角形单元及最小势能原理研究St.Venant 扭转问题时,分片连续函数被用来在子域中近似描述未知函数(1943, Courant )。此后,本方法在固体力学、温度场和温升应力、流体力学、流固耦合(水弹性)问题,以及航空、航天、建筑、水工、机械、核工程和生物医学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促成了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新兴分支───计算力学的出现,长期以来在力学中存在的求解手段落后于基本理论的现象得到了根本的扭转。由于拥有了强有力的分析手段,相比之下对物质世界本身(例如本构关系)的了解反而出现了一些新的薄弱环节。有限元方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归功于Argyris, 和Kelsey(1960)以及Turner, Clough, Martin 和Topp (1956)。然而,“有限单元”是由Clough 首次提出的(1960)。在众多数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被揭示以后,这种方法摆脱了各种各样的工程背景而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数学方法。这样就不仅极大地扩展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而且拓宽了人们的思路,在构造方法时人们不再受工程直觉的束缚。 2、众所周知,一个连续体有无限多个自由度(属于无限维空间),有限元方法则是将它转化成一个有限自由度(属于有限维空间),建立有限元方程,求其近似解。可以将有限元法理解为在子域内应用的瑞利-里兹法(Rayleigh —Ritz Method )。在传统的瑞利-里兹法中,必须假定近似的位移函数和其各阶导数在整个求解区域内有良好连续性。然而,实际的工程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例如,变压器的箱体可以看成是由板和梁的组合结构;管道系统中的阀门、接头和三通表现为集中质量。在数学的描述上,这些实际情况表现为间断点,在这些部位函数的导数(及应变)是不连续的。因此,瑞利-里兹法的工程应用受到了限制。另外,对于二维及三维的工程结构,如果其几何边界不规则,要寻找满足边界条件的连续的近似位移函数是极其困难的。在有限元方法中,由于利用了分片插值技术,连续体(区域)的形状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而这一难题正是以前其他分析方法所难以克服的。图1-3给出了有限元法与传统的有限差分法在描述同一对象时的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