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含反思)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含反思)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含反思)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含反思)

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会写“危、敢、惊”三个生字。

2.借助拼音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感受到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中间有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二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教学反思参考1)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书生夜宿山顶寺院的情景,集中突出了寺庙高的特点。诗的第一句“危楼高百尺”就点出了寺庙的高,“危”并不是危险的意思,“危楼”不能理解为危险的楼,而是指很高的楼,“百尺”不能理解为高一百尺,而是虚指很高的高度。是一种夸张的写法,这时,可让学生回忆一下,你学过的李白哪首诗也很夸张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

《夜宿山寺》的第三、第四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突出了诗人的浪

漫和无穷的想象力,《望庐山瀑布》中——疑是银河落九天。也突出了诗人的浪漫和无穷的想象力。由此可见李白是一个很浪漫,富有无穷的想象力的诗人。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最新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板书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李白)对了。(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 寺(佛寺)(寺庙) 危(危险)(危机) 辰(星辰)(辰时) 恐(惊恐)(恐怕) 惊(惊喜)(惊吓) 似(好似)(似乎) 庐(庐山)(草庐) 笼(笼罩)(笼络) 苍(苍白)(苍松) 茫(茫然)(白茫茫) 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身子坐直。2、眼离书一尺远。) 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电脑出示:山、星、诗) 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教师: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原创,公开课用)

《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骆雅倩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危”等6个生字,书写“危”“惊”“敢”3个字。 2.通过品读关键字词,了解全诗的意思,感受山寺之高。展开合理想象,体会诗人的感受。 3.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古诗意境,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聊聊李白,走入诗境。 1.温故知作者。 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神秘人物。他,好酒,他的朋友杜甫在诗中说他“斗酒诗百篇”。人们喜欢他,称他为诗仙、酒仙。他常常喝着美酒,对着月亮吟诗。(出示《静夜思》引读)。他还喜欢游山玩水,东上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游玩桃花潭写下了《赠汪伦》。他就是——李白。 2.读诗题,识生字,解诗题。 出示题目,读题。 (1)识记“宿”。出示甲骨文“宿”。猜一猜,这个是什么字,像什么。表示一个人躺在房子里的床上。“宿”组词(住宿宿舍),表示和睡觉有关。读相关的词语。现在,我们把在某个地方住下叫作——住宿,学校提供学生住的地方叫作——宿舍,借住在别人家叫——寄宿,晚上住下我们就叫作——夜宿。 (2)识记“寺”,生自由说识记方法。看图片,读寺名。 (3)说说题意。那么题目“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呢? (4)带着理解,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自由朗读,出示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音,读通顺。 2.指导节奏,读出停顿。自由练读,男女生读,师生对读。 (三)研读诗歌,感受山寺之“高”。 1.整体把握,研读诗句。 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座怎样的寺庙?看来,大家的脑海中都有不同的寺庙。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你们觉得这座寺庙很——高。你从哪里知道这座楼很高很高呢。我们按顺序找找依据。 2.交流学习第一句,感受山寺之“高”。 (1)预设一:高百尺 直观感受:在古代,一百尺相当于我们现在的33米高,就是10层楼的高度。 联系感悟:《赠汪伦》中,也有依据带有这个“尺”字——“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千尺,其实指桃花潭水很深很深;《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指的是瀑布很长很长;同样的写法,这里的高百尺,指的是这座寺庙——很高很高。 朗读指导:指名读出高。 (2)预设二:危楼。 李白把这座楼叫作“危楼”。理解“危”字。“危”在字典里的五种解释,你觉得是哪一种?出示图片,理解“危”就是“高”,“危楼”就是“高楼”。 指导朗读,再次感受山寺之高。 指导书写“危”,关键笔画。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春雨》、《春晓》) 这一课的两首古诗都是作者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一篇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雨》,另一首古诗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春晓》。古诗词节奏鲜明,音律和谐,对于小学生来说,琅琅上口。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存在着理解和感悟的难题。虽然有的同学早就能够背诵下来,但他们理解诗意吗?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从学习《春晓》这首诗来说一说我的体会: 一、让学生自主地识字。 在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读读《春晓》这二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春”要读翘舌音,不能念成平舌音。于是我又让学生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晓”,学生马上联系到我们班同学的名字来记住“晓”。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这首诗描写的季节?学生很快就明白诗名所包含的意思。这时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那诗人到底想告诉我们有关春天的什么呢?学生的意识到了新的学习梯度,马上进入了阅读。 二、从生活情感中体会诗的情感 只有当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于是我问学生:当春天来了,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你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这时学生的话可多了,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于是我相机地引出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想象春风来时,春雨来时大自然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于是教室里热闹极了,有的比动作,有的拿画笔画了起来。在学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后,我及时地引导他们说说诗人在看到雨后清晨的美景时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通过对学生的一番引导,当我们再次朗读起诗时,我感觉到了学生把诗人、把自己对春天的喜爱读了出来,这时我想他们不再仅仅是会读会背诗句了,更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 《蚕姑娘》一文教学反思 说是巧用媒体,其实是课堂中一些常见的教学手法,在这里有点自吹自擂、班门弄斧了,见笑!下面我来谈谈我教学中的一些情况。 《蚕姑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应该来说,这篇文章条理是十分清晰的,但是课前我调查了一下,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同,他们很少见过蚕,更不用说接触、熟悉了。所以,在备课时,我就上网收藏好了有关蚕的一生的视频资料,以备课前用。很可惜,学校的功能室电脑坏了,不能播放,所以孩子们未能在课前欣赏到。没有了直观形象,就更加提醒我,一定要在课中好好地把握。为了使教学收到好的效果,我想到了下面的几个办法: 一、用填空引导学习 1、如果借助视频,那么孩子们对于蚕的一生可能会更快更深地了解。所以,在印象不深的情况下,我采用了小黑板出示的形式,我出示了这样一段话: 又()又()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衣裳。醒了,醒了,变成()姑娘。 学习第二小节,借助挂图,我让孩子们观察蚕从蚕卵里出来的形态,孩子们在预习和观察的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上课前,我准备了课件。把古诗及重点字词的注释写在了上面。一开始上课,我就把重点出示,提出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一古诗意义的要求。学生们听了我的要求都在愣神。接着,我对其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指导:把注释中关键词的意思带入古诗,然后读一读。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推出未加注释字的意思,如果是在理解不了,可以通过查字、词典解决。开始,我让学生试着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合作的探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告诉小组成员,经过小组成员的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小组合作中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了探究过程。对于那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在巡回指导时,引导其解决,及时纠正他们在探究时所出现的偏差。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快就有小组写出了古诗的正确意思。 为课文配图,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成员之间把“太阳”、“人”、“飞来峰”的位置摆放在一张图片上,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利于对文章哲理的理解。 成果汇报后,根据小组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排出了名次。作为奖励,第一名的小组获得了把自己的配的插图扩大并填色的奖励。 在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后,我开始让学生背了背古诗。由于对古诗的意思理解的透。不少学生在短时间内都可以背下来,但是并不熟练。 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今天的诗歌学习。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没想到,学生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学习了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遗憾的是这节课,我没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山行》和《枫桥夜泊》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提供充足时间,引导学生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而对于古诗文的体会、感悟,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肯定难以理解。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我出示事先抄写的小黑板,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想意境,悟诗情。(4)、背诗文,能默写。然后向学生介绍了作者杜牧,让学生自己解释了诗的题意。然后我就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结合词语手册理解个别难字,再让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也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 二、注重课堂生成,调整教学方式:

学生四人小组学习完毕,我正想让学生交流小小组学习成果时,学生小张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诗中‘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生’字写错了,应该是‘深浅’的‘深’。我一听紧皱眉头,心想这首诗我教过多次,有许多孩子曾经把生‘写成了深’,现在我还没有提醒,结果有孩子居然说认为诗中写错了呢?看到这样,我想一时回绝,告诉他应该写生活的生。但转念一想,这样不好,扼杀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我就把这个问题反抛给学生,问道:学们你们觉得怎样呢?有没有其他的饿看法?没想到另一名学生小王又举手说:老师,用这个‘深’也可以,我在另一本书上看见过的。面对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大家各抒己见。赞同用'深'的学生说:有白云缭绕的地方,山一定很高,是深山老林,所以该用‘深’。有的还引用了另一句诗来说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与这里的‘白云生处’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说明山很高。赞同用生的学生有的说:用‘深’太死板了,白云缭绕,白云在升腾,在漂浮,好象有生命力一样。有的说:应该用‘生活’的‘生’。因为云很高,这表示产生白云的地方。有的说:‘有人家’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虽然是深山,但也充满着生机,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还有的说:作者看到深秋山林的景色那么美,霜叶比二月红花更美、更艳,春天是生机勃勃的,此时的秋天在作者的眼中也是生机勃勃的。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我想:这节课孩子们的收获比我预期的还要大,因为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分

最新整理小学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教案

最新整理小学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小擂台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唐朝大诗人李白。(相同的内容不重复) 二、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夜宿山寺》 三、学习新课 1、教师用投影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的内容。 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云雾萦绕在山腰,星星在寺庙周围眨着眼睛。 2、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3、学生自己读古诗,对照生字表自学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4、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宿寺危摘辰敢恐惊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危:上面是W,第三笔是横。

辰:部首是“厂”字头,第五笔是竖提。 摘:左右结构的字,同字框里是“古”。 敢:注意与“取”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宿:住宿。 寺:庙。 危:高。 辰:天上的星星。 恐:害怕。 惊:惊动。 语:说话。 百尺:泛指很高很高。 天上人:天上的神仙。 (5)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危楼高百尺:这座高高的寺庙高不可测。 手可摘星辰: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在这里不敢大声说话。 恐惊天上人: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6)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5、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危楼/高百尺,

《夜宿山寺》课堂实录与点评

崧舟观课:识字、学诗的不隔之境 ——《夜宿山寺》课堂实录与点评 执教:杭师大附属五常小学张君君 点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崧舟 1识字,释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8课《古诗二首》,这节课我们学的是这一课中的第一首古诗,伸出小手,跟张老师一起写题目。 (师板书“夜宿山寺”,学生书空跟写。) 师;一起读 生:(生齐读)夜宿山寺 师:昨天布置大家去预习了,生字都认识了吗? 生:认识了! 师:诗句都读正确了吗? 生:读正确了! 师:真的吗? 生:真的! 师:那张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首先要考的就是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有点难读,里面有两个生字呢,哪位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 生:夜宿山寺 师:读得非常准确。平翘舌音读得很准。 生:夜宿山寺 师:你也读得很正确。 师:看来读音考不倒你们。那这里的第一个生字“宿”是什么意思呢? (基本没有学生举手) 师:不知道不要紧,小朋友们看,(课件出示金文“宿”)古人是这样写“宿”的,那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把这个字变成这样的一幅画(课件出示),比一比,你发现了吗? 我问你答,宝盖头就是图画里的——(生接)房子,单人旁就是图画里的——(生接)人,“百”就是图画里的——(生接)席子,那么一个人在房间里的席子上睡觉,就说明这里是给他住了。所以,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住。有一个词就叫——住宿(课件出示,生齐读) 师:如果我借别人地方住,那就是——

生:借宿。 师:如果我把客人留下来住,那叫—— 生:留宿。 师:我在野外,吃的是风,就住在野外,叫什么呢? 生:野宿。 师:不对,来看这个词,(课件出示——风餐露宿) 生齐读:风餐露宿。 师:第一个生字小朋友们已经记住了,那第二个生字“寺”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呢? 生:土加寸。 师: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很好。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用组词的方法来记,寺庙的寺。 师:那你听说过哪些寺庙啊? 生:拜佛的地方。 生:径山上有寺庙。 师:来看看,张老师拍了很多寺庙的照片,(课件出示,寺庙匾额) 生:(齐读)灵隐寺 生:(齐读)径山万寿禅寺 师:我们五常也有一所寺庙很有名,就是—— 生:(齐读)广福禅寺 师:平时大家叫它广福寺。 师:李白去的是那所寺庙呢?听说呀,湖北省黄梅县有一座高山叫峰顶山,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做—— 生:(齐读)江心寺。 师:谁能连起来把这个题目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生:夜晚,李白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2识字,诵读 师:题目没有考倒大家,那张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的朗读了。 (课件出示整首诗歌,带拼音)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 生:危楼高百尺。 师:要读好“尺“这个翘舌音啊。再来一遍。 师:再请一位,声音要响亮。

9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在教学《古诗两首》时,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本节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选择安排了学生自学的基本步骤,设计了这样的过程:1、自己正确读古诗,对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把诗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评评谁读得好。(小组长先读,组员依读); 3、借助注释、图画自己理解诗意; 4、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出完整的诗意; 5、画出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难问题大家解决。课堂上,学生兴趣盎。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为了改变串讲串问的教学结构,我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两首古诗

没有平均地使用力量。《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比,第二首易学好懂。于是我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插图的运用,为重难点的突破口。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自学时间充分。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同时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 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二首古诗。 基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浅显易学的特点,学习这首古诗时,我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 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一、教学效果:我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学生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另外,我面向全体。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对于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而且,我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学习生字。教学“入”字时,与“人”比较。这是个形近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起说说“入”和“人”的不同之处,再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在教学“欲”字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媒体演示、反复朗读体会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帮助学生明像入境,让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明晰出现,让学生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

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三、不足之处:这节课除了具有上述优点之外,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不足是在评价学生时,原先设计好的恰当的评价语言被一些苍白无力的评价语言所替代,使学生未能真正体验到那份成功感和愉悦感。 四、改进措施:通过教学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从而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再现诗人创造的意境。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

《夜宿山寺》教案教学设计

《夜宿山寺》教案教学设计夜宿山寺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人对寺院里高楼的描写。 二、教材说明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高。危楼就是高楼,指建筑在山顶的寺院楼。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星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大声。语,说话。恐,怕。惊,惊动。天上人,传说中天上的神仙。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教学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的生字中,“宿”、“寺”是平舌音,“摘”、“辰” 是翘舌音,“敢”是前鼻音,“惊、恐”是后鼻音。 “宿、寺、惊”,可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识记字形。2写字教学。 重点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和笔顺。 危:第三笔是“横”,不要写成“横钩”。 摘:右边不要写成“商”。 辰:笔顺是辰。 敢:第一笔是“横折”,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三)词句教学 可采用一边读诗,一边看图,一边思考提问的方法了解诗句 的大意,在读诗理解的过程中把诗背熟。教学时可分五步进行。 1学生读诗题,结合图画理解“夜宿”与“山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围绕“山寺”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3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筛选出山上寺院的楼是怎样的, 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4学生带着问题读诗句,结合图感悟全诗主要讲寺院楼很 高。 5让学生继续读诗句,找出哪些诗句是讲楼有多高的。

市视导课《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危”等6个生字,书写“危、惊、敢”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 4.揣摩古诗的意境,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诗人的感受。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了解李白: 1、孩子们,通过对古诗文及课本的学习,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古诗。下面我们来开一个班级诗词会。看到这幅图,你想到到了哪首诗? 【班级诗词会《古朗月行》《独坐敬亭山》《静夜思》】 2、这几首诗的作者都是——李白 3、对李白你有多少了解。(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才华横溢,写下了许许多多的诗句,流传至今的就有900多首,被世人称为“诗仙”。李白的诗大多充满神奇的想象,) 4、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诗人李白的另一首诗,去感受他那奇妙的想象力吧。上课! 一、读懂课题,读懂课题 (一)读准题目: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题目是——板书:《夜宿山寺》。齐读课题。 2、这个课题不好读,藏着两个生字。“寺”和“宿”要把生字读好。一起再读。(二)理解题目 1、那“宿”是什么意思呢?“寺”呢? 2、诗人李白在课题中不但告诉了我们写这首诗的地点——山寺,还告诉了我们写这首的时间是——夜晚。那谁能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3、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一读古诗,读的正确 1、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开始吧。(生自由读) 2、谁来试一试(评价:字正腔圆,你读的很正确)谁还想来?(评价:你把生字读准了。)谁还想了挑战?(评价:你不但把生字读对了,而且读的很好听)(二)二读古诗,读出节奏 1、孩子们,古诗不光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你们看这首诗,每行都有五个字,一共四行,像这样的古诗我们叫它“五言诗”。通常情况下,读五言诗的时候,前两个字后面要停一停。【PPT出示带斜线的,师范读】瞧,这样读才好听。 2、同学们,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一读。(自由读) 3、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师:你学的可真快) 4、谁再来?(师:你读的很有节奏) 5、听你们读,老师也想读,我们合作着来读好不好,下面老师读前面两个字,你们读后面三个字,准备好了吗? 6.那下面我们反过来,你们读前两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 (三)三读古诗,读出画面 1、孩子们,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评价:你真了不起,很会读诗) 2、下面让我们想象着画面,再来读一读吧。 三、品读古诗,读懂意思 (一)理解前两行诗句 1、理解“危” (1)孩子们请看这句,读——这里面藏着一个生字“危”。“危”是什么意思?(2)不着急,孩子们请看“危”字的演变。【PPT】(讲解“危”字。本意:人在高高的山巅,高崖,危是高的意思,那“危楼”就是——“高楼”) 2、理解:“高百尺” (1)孩子们,再来默读古诗,看看诗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楼之高,【请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字词】。

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与评课稿

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与评课稿 本课两首五言绝句《锄禾》、《悯农》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农民的深切同情。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我分以下三步走: 课文配有插图,以图激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课始,我出示了插图,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图上画的农民劳动的情景,再多遍诵读古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结合图从诗中读懂些什么?并告之从哪里读懂得。这样一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习惯,同时也比较清晰地了解了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水平,方便后面的教学。一部分孩子很敏锐,他们从图和古诗中很快就明白了第一首是写农民伯伯种粮食的劳动场面,从“日当午、汗滴、辛苦”等词看出,第二首诗也写了农民伯伯的劳动,从“春种、秋收”等词看出。从孩子们的回答看出,孩子们虽小,但不乏有思考分析的能力,当然不全面,体悟的不深刻,但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了前面的整体把握,加之后面的细细体会,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我表扬了孩子们,同时,告诉他们,以后碰到古诗,可以先读读古诗,再看看图,再读读古诗,这样就能慢慢弄懂古诗写的是什么内容了。 析字义详细了解诗意,这一步是很关键的,对于古诗的真正理解,必须从字面上去逐字把握。我出示了古诗,然后

从题目开始,让孩子们进行理解。我对孩子们说:反复读读,逐字理解,允许你们猜,看谁猜得准!没有了压力,孩子们显然很兴奋,从题目开始,在我的提示下,通过反复读,逐一“猜”着。每一次我的肯定,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动力。就这样,我们就在课堂上猜着,然后又将句子的意思逐一拼装,诗意逐渐变得明朗,每一个孩子都像是打了胜仗的勇士,课堂充满了激情。为了巩固诗意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我们又玩起了“诗意大比拼”的游戏,还是照老规矩,六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能将意思说得更完整,可以加以自己的语言,只要合情合理都可以。班上总共也只有34个孩子,所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不是难题。最后,又让同桌进行了过关,每个孩子都完整地将诗意说一遍。 光理解了诗意,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孩子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于是,我给孩子们介绍了当时社会的现状,让他们体会到尽管农民们一年忙到头,但是换来的还是悲惨的命运。接着,我问孩子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孩子们都说农民伯伯太辛苦,太可怜了。我又问:我们平时该如何做呢?孩子们表达了要爱惜粮食的决心。最后,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这两首古诗,再次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本课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每首时都是五言绝句。诗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告诉人们应该懂得

《夜宿山寺》优秀教案1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8《古诗两首》《夜宿山寺》人教 (部编版) 《夜宿山寺》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环节,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地位、文本解读、教学价值三方面来说。 教材地位:《夜宿山寺》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里的第一首古诗。 文本解读:《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夸张手法的运用。本诗借用“百尺”极言山寺之高。其实,借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这样的用法,在李白的诗中很常见。这一用法要让学生了解。二是想象的运用。如摘星辰、惊天人……这些奇特的想象,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价值:《夜宿山寺》的教学价值在于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这一环节,为教学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建立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也需要考虑单元目标和编写意图。本课属于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想象”,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同时,新课标指出古诗教学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 在遵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基础上,我准备在这一环节说清两个问题:一是准备带着学生怎么学这首古诗;二是说清为什么要这么学。 第一板块:简介作者,破解课题 先出示李白图像,顺带简介李白,再回忆以前学过他的诗作,后引出课题《夜宿山寺》。然后,引领学生读准课题,理解题意。 这一板块里,课题中的“宿”字,学生可能会不理解。我将通过出示甲骨文“宿”字作,对其进行形象化的讲解来破解此问题。 【设计意图】李白是学生熟悉的诗人,一年级曾经学过他的诗。从孩子们已有的认知出发,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第二板块: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先让学生听读,后自由读诗,目的是为了读准字音。后出示本课的生字读音:宿、寺、危、辰、敢、恐、惊,再把这些字送入诗中读。最后,要求学生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除了读准字音以外,还应该关注古诗的节奏。用多种形式诵读出古诗的节奏,如男生读、女生读、个读、齐读等。 第三板块:体会楼高,感受情感 先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出自己感受到山之高,然后在诗中找相应的句子“危楼高百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问题:本首诗是如何写楼高的?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我将从以下几点做突破: 1.分析“危”字体会楼之高。危楼即高楼; 2.借数字“百尺”体会楼之高。顺带补充李白善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的创作习惯; 3.让学生做摘星辰的动作,进一步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轻松、愉悦的情感; 4.闭眼想象“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画面,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豪放的情感。 5.分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心理,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可爱、率真的情感。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在教《古诗两首》之前,心里有着两种不同的想法:一是准备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分别按照解字词、明诗意、悟诗情的一般步骤进行教学,但这样的教学没有新意,恐怕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种就是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结合教材培训时区教研员的建议,将两首诗进行对比教学,可考虑到班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恐怕难以适应。经过一番考虑,最终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对比教学。 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将两首诗比较异同: 一.不同之处: 1.抓住背景,一是“安史之乱”,一是“金兵南侵”。由于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他们的经历也各有跌宕。要想理解诗人内心的情感,就必须要有时代背景作铺垫。所以,在课前,我就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诗人生活年代的情况——“安史之乱”和“金兵南侵”的相关资料,为更好地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奠定基础。 2.抓住作者,一是唐朝,一是宋代。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被人誉为“诗圣”,而他的诗又记录了相关的史实,被人称为“诗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乃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而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一生作诗九千余首,可谓“多产诗人”。《示儿》是他的“绝笔诗”,相当于遗嘱。 3.抓住插图,一是“意气风发”,一是“抱憾终老”。在教学中,我觉得书上的插图也应发挥作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幅图中,诗人一家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漫卷诗书”的场面也表现得十

分直观。而《示儿》一图则显得哀伤而凄凉。弥留之际的陆游,在孤灯残烛的映照下显奄奄一息。在布满皱纹、饱经沧桑的脸上,挥之不去的是遗憾之愁云。在这样的画面映衬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读来催人泪下。 4.抓住“诗眼”,一是“喜”,一是“悲”。教学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围绕“喜”字展开,诗人为何而喜?让学生找找诗人“喜欲狂”的表现,抓住“即从”“穿”“直下”“向”等词体会诗人的“归心似箭”;《示儿》可围绕“悲”字展开教学,诗人因何而悲?从哪些词句中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悲伤? 5.抓住文体,一是律诗,一是绝句。教学中,可相机让学生认识律诗和绝句的区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共有八句,每句七个字,是一首七言律诗;而《示儿》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是一首七言绝句。 二.相同之处: 虽然两首诗有着诸多的不同,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内心无比强烈的爱国之情。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通过写诗人听到失地收复的喜讯后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来体现;《示儿》则通过诗人临终前的牵挂——“但悲不见九州同”来表达。一喜一悲,难以掩饰的是杜甫和陆游拳拳爱国心。 整堂课上下来,感觉效果一般,学生感兴趣的倒是“安史之乱”和“金兵侵宋”的史实。在诗意的理解上,由于学习基础的缘故,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我自己也是初次尝试这样的方式,所以感觉要讲的东西太多,很多时候是自己在唱“独角戏”。我想:以后再上这一课的时候,第一课时的准备工作要做得更为充分些。如果有条件,可适当运用一些媒体资源来辅助教学。另外,在诗句的朗读上,我觉得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自己的范读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李白)对了。(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课件出示: 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课件出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 游览一翻吧! 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师: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4 古诗两首《江南春》反思: 春的景致直观地带给人美好的遐想,那么怎样和学生一起品味春色呢?那就把诗意和儿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把读诵积累与情意熏陶结合起来。《江南春》就是将春景与情结合在一起的诗,可以读出诗人用“春”创造出一种“责任”。它不能非常透彻地讲给学生听,也许我们不能借古说今,但背诵这首古诗,积累这首诗,给予学生不应该是单单一首诗,应该把思想还给学生。杜牧看到这一切,以诗的方式记载着历史。诗人是创造者,创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首诗其实把这一切也都写了进去。虽然我们不能告诉学生这么多,但通过点拨引导现在的学生做个有思想的人。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同学之间讨论,说说“莺啼”、“绿映红”、“酒旗风”等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自由串讲诗意: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数红花互相掩映。有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酒旗在空中飘荡。南朝留下的四百八十座寺院。那许多宏伟的楼阁,笼罩在朦胧烟雨中。再让学生找一找江南春描绘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样朗读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两篇)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两篇) (一)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感受。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全诗仅 20 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敕勒歌》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它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人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代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

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一、教学效果 教学本节课我主要从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等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学生在赏析诗歌的基础上,拓展到欣赏描写自己家乡的诗歌,通过练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课上采用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让授课在讨论、合作的氛围之下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学习中。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高,也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成功之处 1.运用多种多样的读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地位。如在学习认读生字词时,综合运用指名读、齐读和小老师领读的方式,将读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 2.课堂上留了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指导学生认真书写。低年级语文课堂上至少要保证10到15分钟的书写练习时间。这堂课我给足了学生练写生字的时间,对生字的讲解精细到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起笔落笔、笔顺和在田字格中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