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大事记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大事记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大事记


--------------------------------------------------------------------------------


摘自王世仁、张复合、村松伸、井上直美主编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年12月,北京


元1285(至元二十二年) ·大都城建竣工 <[5]-P.112>
1305(大德九年)
·蒙特·科维诺在大汗宫前建“第二教堂”<[4]-P.133,[5]-P.115,[25]-PP.114-115>


明1605(万历三十三年)
·利玛窦建宣武门礼拜堂 <[6]-P.164, [7]-P.173, [36]-P.515>
1610(万历三十八年)
·利玛窦死于京师 <[5]-P.177)
·龙华民于阜成门外建利玛窦墓 <[6]-P.151, [7]-P.207, [78]>




1650(顺治七年)
·汤若望在宣武门礼拜堂原址建“南堂” <[5]-P.190, [6]-P.164]>
1652(顺治九年)
·建成南堂(第一代) <[8]-PP.778-781, [26]-PP.432-435>
1655(顺治十二年)
·利类思、安文思在王府井建“东堂”(第一代) <[6]-P.16>
·宣武门南堂改称“西堂”

1662(康熙元年)
·东堂第一次改建,易为西式(第二代)
1685(康熙二十四年)
·利用关帝庙在东直门设俄罗斯“北馆” <[6]-P.32, [40]-P.181>
1689(康熙二十八年)
·沙俄教区命名俄罗斯北馆为“圣尼古拉教堂” <[6]-P.32, [40]-P.181>
1693(康熙三十二年)
·康熙赐地在西安门蚕池口建“救世堂” <[6]-P.138>
1699(康熙三十八年)
·救世堂开始兴建(第一代) <[6]-P.138>
1703(康熙四十二年)
·救世堂建成(第一代) <[6]-P.138, [33]-中-P.44>
·宣武门“西堂”恢复南堂旧称
·徐日升、闵明我主持开始南堂第一次重修 <[26]-P.932>
1712(康熙五十一年)
·南堂(第二代)修毕 <[6]-P.164, [26]-P.932>
1715(康熙五十四年)
·在东交民巷设俄罗斯“南馆” <[44]>
1720(康熙五十九年)
·六月初八日,京师地震 <[5]-P.206>
·南堂、东堂被毁 <[6]-P.16>
1721(康熙六十年)
·费隐主持第二次重修南堂(第三代) <[26]-P.934>
·东堂第二次重建(第三代) <[6]-P.16, [28]-P.295>

1723(雍正元年)
·德理格在西直门内购地建“西堂”(第一代) <[6]-P.109>
1730(雍正八年)
·八月十九日已刻,京师地震;东堂、南堂几遭震毁 <[5]-P.209>
·第三次重建南堂(第四代) < >
1732(雍正十年)
·在俄罗斯南馆建“圣玛利亚教堂” <[44]>

1745(乾隆十年)
·圆明园“西洋楼”开始兴建 <[5]-P.213, [28]-P.295>
1750(乾隆十五年)
·内务府造办处舆图房绘成《乾隆京城全图》 <[5]-P.214>
1759(乾隆二十四年)
·圆明园西洋楼建成 <[5]-P.213, [31], [32]>
1775(乾隆四十年)
·南堂毁于火 <[6]-164, [33]-中-P.77>
1776(乾隆四十一年)
·南堂第四次重建(第五代) <[6]-P.164, [24]-PP.171-200, [26

]P.935>
1786(乾隆五十一年)
·晁俊秀主持绘成西洋楼铜版图 <[31]>

1805(嘉庆十年)
·四月,禁西洋人刻书、传教及设立学校 <[65]-P.609>
1807(嘉庆十二年)
·东堂火灾,大堂被拆除 <[6]-P.17>
·基督教新教始由马礼逊传入中国 <[65]-P.610>
1811(嘉庆十六年)
·西堂被毁 <[6]-P.109>

1827(道光七年)
·清廷藉没救世堂 <[6]-P.138, [33]-下-P.16>
1838(道光十八年)
·拆救世堂 <[6]-P.138>
·南堂宅园房舍被拆卖,大堂遭封禁
1842(道光二十二年)
·8月29日,签订《南京条约》 <[65]-P.627>
1844(道光二十四年)
·11月11日,清政府批准天主教弛禁 <[65]-P.629>
·12月28日,清政府许可于通商之五口修筑教堂 <[65]-P.629>

1853(咸丰三年)
·“内联升”鞋店在东交民巷开业 <[14]-P.23, [15]-P.44>
1854(咸丰四年)
·“正阳楼”饭庄在前门外开业
1855(咸丰五年)
·“便宜坊”烤鸭店开业 <[14]-P.167>
1860(咸丰十年)
·南堂等四天主堂归还教会,南堂重加修葺开堂
·10月18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西洋楼遭毁 <[4]-P.287, [5]-P.239>
1861(咸丰十一年)
·英占梁公府设公使馆 <[4]-P.291,[6]-P.85>
·法占纯公府设公使馆 <[4]-P.291>
·俄用俄罗斯南馆设公使馆 <[44]>
·雒魏林在英公使馆附近设北京第一家医院 <[5]-P.240>
·12月31日,崇文门内东堂子胡同铁钱局公所改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4]-P.291,
[5]-P.240,[6]-P.85>

1862(同治元年)
·美在东交民巷购地建公使馆 <[45]>
·德在东交民巷设公使馆 <[13]-P.298>
·8月24日,在总理衙门“东所”设京师同文馆 <[4]-P.291,[5]-P.240,[6]-P.84>
1864(同治三年)
·雒魏林回国,德贞继之主持东交民巷医院,于东单北大街设“双旗杆医院” <[72]-P.45>
·8月,公理会设育英学堂 <[5]-P.241>
·8月,英商在宣武门外旷地造小铁路里许棗为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5]-P.241,[70]>
·“全聚德”鸡鸭庄开业 <[14]-P.167, [15]-P.57>
1865(同治四年)
·8月,在金鱼胡同设总税务司署 <[4]-P.291>
·救世堂新堂建成(第二代) <[6]-P.138, [33]-下-P.35>
·谭微道在救世堂设“百鸟堂” <[6]-P.138, [63]-P.102, [33]-下-P.36>
·长老会丁韪良创设崇实馆 <[5]-P.242>
·宣武门外小铁路试驶,清吏以“观者怪骇”命撤毁 <[5]-P.241, [70]>
1866(同治五年)
·比利时在东交民巷东口外崇文门大街设公使馆 <[13]-P.298>
·全聚德烤鸭店开业
1867(同治六年)
·西堂第一次重建(第二代) <[6]-P.109>
1868(同治七年)
·西班牙在东交民巷租民房设公使馆 <[13]-P.298, [45]>
1869(同治八年)
·意大利在东长安街设公

使馆 <[13]-P.298
·3月6日夜,大栅栏失火,两戏园皆烬 <[5]-P.243>
·在北安河妙高峰兴建醇亲王墓 <[6]-P.347>
1870(同治九年)
·奥尔末摄圆明园西洋楼残迹照片 <[31]>
·东四牌楼开设春华茶轩、景春茶园 <[5]-P.244>
1871(同治十年)
·美以美会初设教堂于崇文门内,附设蒙学馆 <[82]>
·奥国在台基厂北口设公使馆 <[13]-P.298]>
·8月,李鸿章兄弟在孙公园建成安徽会馆 <[6]-P.205, [59]-24-P.9>
1872(同治十一年)
·由京都施医院编辑的《中西闻见录》发刊棗为外国教会在京办中文报刊之始
<[4]-P.364, [5]-P.244>
1873(同治十二年)
·日在东四牌楼六条胡同设公使馆 <[11]-P.446>
·荷兰在东交民巷设公使馆 <[13]-P.298>
·9月28日,同治命兴修圆明园 <[5]-P.245>
1874(同治十三年)
·3月7日,圆明园安佑宫工程开工 <[5]-P.245>
·9月9日,停修圆明园 <[5]-P.245>
·妙高峰醇亲王墓基本建成 <[6]-P.347,[59]-30-P.7>

1878(光绪四年)
·美牧师在通州买地建潞河学校 <[6]-P.599>
1879(光绪五年)
·“源顺镖局”创建 <[6]-P.250>
·华商在京西门头沟创办通兴煤矿,是为北京近代煤矿工业之始 <[86]-P.115>
(又有1872年创办之说 <[5]-P.244> 和1883年创办之说 <[57]-34-P.202>)
1880(光绪六年)
·田类思(Louis Gabriel Delaplace,1820-1884)第三次重建东堂 <[6]-P.17, [63]-P.106>
1883(光绪九年)
·在京西三家店创办神机营机器局,是为北京近代机器工业之始 <[4]-P.350>
·7月20日,电线自天津接至通州 <[5]-P.249>
1884(光绪十年)
·东堂重建成罗马式大堂(第四代) <[6]-P.17, [33]-PP.58-59>
·日在东交民巷建公使馆,片山东熊来京主持工程 <[50]>
·设撷华书局 <[64]-P.309>
·崇内蒙学馆改设“怀理书院” <[82]>
1885(光绪十一年)
·7月14日,命修西苑三海工程 <[5]-P.249>
·长老会在安定门二条胡同设女子医院 <[72]-P.46>
1886(光绪十二年)
·6月6日,准救世堂移迁西什库 <[5]-P.250>
·美以美会在崇文门内设同仁医院,建成北楼 <[72]-P.46>
·汇丰银行在京设分行 <[14]-P.587、590>
·兴建中海仪銮殿 <[13]-P.35>
1887(光绪十三年)
·慈禧在清漪园旧址兴建颐和园 <[13]-PP.472-482>
·12月14日,法传教士交出救世堂 <[6]-P.139>
1888(光绪十四年)
·3月,光绪下诏,正式重修清漪园,改名颐和园 <[5]-P.250>
·3月13日,以西苑工程将竣,宫内南海安装铁路所需火车已运京,命将轮船水手迅速
调送京师 <[5]-P.250>
·5月,仪銮殿建成 <[13]-P.38>
·清廷在西苑奉宸苑成立西苑电灯公所,专供宫廷用电 <[59]-257-P.48>
·西什

库堂建成,是为北堂<[1]-P.10, [3]-P.310, [6]-P.139, [33]-下-PP.73-75>
·美以美会就崇内怀理书院改设“汇文书院” <[4]-P.365, [82]>
1889(光绪十五年)
·西苑铁路建成,南起中南海紫光阁,北至镜清斋前码头,全长2332米 <[70]>
·美以美会设通州协和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
1890(光绪十六年)
·12月1日,肃州至北京电线接通 <[5]-P.252>
1891(光绪十七年)
·在清漪园怡春堂旧址改建成德和园,主要由大戏楼和颐乐殿组成<[6]-P.333>
·5月,在颐和园宫内外设“颐和园电灯公所” <[87]-P.141>
·6月4日,颐和园工程基本竣工 <[5]-P.252>
·三家店神机营机器局失火焚毁 <[4]-P.350>
·在东便门外设北京机器磨房 <[64]-P.304>
1892(光绪十八年)
·东交民巷日公使馆建成 <[50]>
1893(光绪十九年)
·颐和园石舫改建西洋舱楼,名“清晏舫” <[6]-P.331>
·“瑞蚨祥”绸布庄设于大栅栏 <[6]-P.230, [14]-P.23>
1895(光绪二十一年)
·颐和园工程全部结束 <[13]-P.481>
·重建门头沟后桑峪教堂 <[6]-441>
1896(光绪二十二年)
·3月6日,准通州集股兴办纱丝机厂 <[5]-254>
·9月,总理衙门奏请在北京设铁路总公司,官商合办 <[5]-P.254, [21]-P.76>
·京奉铁路北京站(东站)建成 <[66]>
·10月,京津铁路工竣 <[5]-P.254>
·中美合办通兴煤矿 <[4]-P.351, [14]-P.587, [57]-34-P.202, [86]-P.115>
1898(光绪二十四年)
·三贝子花园内建畅观楼、鬯春堂 <[6]-P.134>
·6月11日,光绪宣布变法,是为“戊戌变法” <[5]-P.255>
·7月3日,设京师大学堂于景山东街马神庙 <[2]-P.78, [4]-P.361, [5]-P.255>
·8月2日,设矿务铁路总局 <[5]-P.255, [21]-P.76>
·设农工商总局 <[5]-P.255>
·9月20日,慈禧囚禁光绪,是为“戊戌政变” <[4]-P.302>
·9月28日,“戊戌六君子”死难,“戊戌变法”失败 <[4]-P.302, [5]-P.256>
·比利时商人投资在芦沟桥建机车修理厂 <[1]-P.73, [2]-P.53>

1900(光绪二十六年)
·芦沟桥机车修理厂迁长辛店,为长辛店机车修理厂 <[1]-P.47、P.73,[2]-P.40、P.53>
·京奉铁路通车至北京 <[1]-P.49, [2]-P.40>
·东单开设西宾馆(北京饭店的前身) <[63]-P.77>
·通州城建“义和轩”饭馆 <[6]-P.582>
·6月13日,义和团开始焚毁教堂;南堂、东堂被焚,西堂、圣尼古拉堂、通州天主堂被毁,
北堂受损 <[4]-P.316, [5]-P.258, [6]-P.32、P.109、P.584>
·6月16日,大火延烧前门 <[4]-P.313, [49]-P.14>
·6月20日,义和团开始围攻各国使馆;比、奥、荷、意四国公使馆遭焚毁 <[4]-PP.316-317>
·8月14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5]-P.259>
·10月10日,联军设

统帅部于中海仪銮殿 <[5]-P.260>
·美军占正阳门城楼 <[5]-P.284>

1901(光绪二十七年)
·4月17日夜,仪銮殿失火焚毁 <[49]-P.72>
·5月30日,《北京各国使馆界四至专章》规定东交民巷使馆界址 <[73]-1-PP.991-993>
·7月14日,北堂修补竣工,增高一层;举行竣工典礼 <[13]-P.328>
·7月24日,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列六部之首 <[5]-P.260, [6]-P.84>
·9月7日,《辛丑各国和约》签订,附件14确认“使馆保卫界” <[73-1-PP.1017-1018>
·9月17日,八国联军撤出北京 <[5]-P.260>
·秋,瑞蚨祥在大栅栏路北建起当时北京最大的零售商店,恢复营业 <[14]-P.400,[89]-P.3>
·法神父高司铎在东交民巷建圣米厄尔堂 <[6]-P.32>
·六国饭店建成
·西宾馆改名“北京饭店” <[9]-P.5>
·东交民巷日本邮局建成
·扩充安定门女子医院,在头条胡同新建安定医院 <[72]-P.46>
·柯龄来华筹办“协和医学堂”
·制木刻着色《京师全图》 <藏北京图书馆>
·日本人创办中文《顺天时报》、《北京公报》,是为外国人在京办报之始
<[4]-P.364, [5]-P.260>
·11月2日,“五城学堂”利用琉璃厂北一个义塾旧址开办 <[59]-17-P.17>

1902(光绪二十八年)
·南堂开始第五次重建
·始建灯市口公理会教堂 <[42]-P.5>
·五城学堂改称“五城中学堂”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办中学之一<[59]-17-P.17>
·汇文书院建成“德本斋” <[82]>
·在圣尼古拉堂址建“致命堂” <[6]-P.33>
·仁爱修女会在西什库设施医局(万桑医院) <[72]-P.46>
·功德林养济院改为“顺天府习艺所 <[58]-1-P.335>
·利用娘娘庙改设东柳树井福音堂

1903(光绪二十九年)
·3月,开辟东安市场 <[1]-P.64, [2]-P.92, [3]-P.3, [14]-P.37, [57]-12-PP.181-214>
·3月, 法传教士创办震旦大学 <[5]-P.261>
·北京饭店迁至王府井南口路东 <[9]-P.5>
·农工商部接办邮传部之工艺局,并扩建、整顿 <[64]-P.146>
·北洋工艺局创办 <[64]-P.147>
·同仁医院中楼建成
·美教会在通州南门外建潞河医院
·东交民巷美新公使馆建成
·开始自办电话 <[1]-P.49>

1904(光绪三十年)
·南堂(第六代)修成 <[6]-P.164]>
·法国和爱尔兰用“庚子赔款”第四次重建东堂 <[6]-P.17>
·利玛窦墓地建“致命圣教堂”(又称“石门教堂”、“马尾沟天主堂”)<[6]-P.108,[78]>
·购地始建协和医学堂校舍
·美牧师都春圃(Elwood Gardner Tewksury, 1865-1945)以清廷赔款在通州购地建成
潞河中学新校舍 <[6]-P.599, [63]-P.473>
·中海海晏堂及新仪銮殿建成 <[13]-PP.34-46>
·6月,划

定公使馆区域 <[5]-P.261>
·10月8日,灯市口公理会教堂竣工,举行献堂典礼 <[42]-P.5>
·汇文书院建成“安德堂”;更名“北京汇文大学堂” <[82]>
·皇城内几条主要道路铺设石渣路面 <[1]-P.48, [2]-P.40>

1905(光绪三十一年)
·7月16日,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4]-P.329, [65]-P.750>
·8月20日,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 <[65]-P.751>
·9月,户部奏准设立户部银行 <[5]-P.262>
·10月2日,京张铁路正式开工 <[5]-P.262>
·11月25日,在京设考察政治馆 <[5]-P.262>
·12月6日,清政府设立学部,国子监并入,对“癸卯学制”略有修改
<[5]-P.262, [65]-P.752>
·东堂建成(第五代) <[3]-P.309, [59]--16-P.26>
·东交民巷建法东方汇理银行
·蒋式煋创办之京师华商电灯公司成立 <[1]-P.49, [2]-P.42, [59]-25-P.48,[87]-P.141>
·建长辛店电器修缮厂 <[1]-P.47, [2]-P.40>
·建南口铁路工厂 <[1]-P.47, [2]-P.40>
·建商务印书馆印刷厂--京华印书局 <[1]-P.47, [15]-P.269>
·在崇文门外建“丹凤火柴公司” <[4]-P.350, [64]-P.432, [87]-PP.150-151>

1906(光绪三十二年)
·3月,兵部新衙署开工建造 <[62]-1233>
·京汉铁路北京站(西站)建成 <[66]>
·4月1日,京汉铁路全线通车 <[1]-P.49, [5]-P.263>
·4月15日,商部奏请拨西直门外乐善园官地兴办农事试验场,附设动物园(“万牲园”)
<[5]-P.263, [6]-P.134, [108]-1906.6-PP.112-113>
·农事试验场大门建成
·6月26日,分建造纸、印刷局厂 <[5]-P263>
·8月,五大臣考察归国,预备立宪,厘定官制 <[65]-P.754, [74]-P.290>
·兵部改称“陆军部” <[74]-P.290>
·大理寺改称“大理院” <[74]-P.290>
·农工商部奉旨准“京师商务总会”成立 <[14]-P.482>
·11月21日,在前门廓房头条创设之“京师劝工陈列所”开办 <[62]-4829>
·顺天府就西什库天财库旧址(后库)筹设“顺天中学堂” <[6]-P.165, [84]>
·“娄公楼”建成,协和医学堂正式创办
·吉祥茶园--内城第一家戏院--在东安市场建成 <[58]-3-P.133>
·成立东安市场商民董事会 <[14]-P.41>
·10月10日,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发电厂建成发电 <[14]-P.483, [59]-25-P.48,[87]-P.141>

1907(光绪三十三年)
·顺天中学堂成立 <[84]>
·日在东交民巷占肃王府建新公使馆,真水英夫监造
·11月28日,南沟沿救主堂建成,史嘉乐主持工程 <[1]-P.11, [42]>
·协和医学堂“哲公楼”建成
·8月,陆军部(兵部)新衙署建成 <[62]-1233>
·9月,下谕设资政院 <[74]-P.295>
·10月,农工商部工艺局扩建整顿完成,全部开工 <[64]-P.146>
·邮传部奏

请设立交通银行 <[4]-P.349>
·北京饭店转买给中法实业银行, 北京饭店老楼建成 <[9]-P.6>
·10月,陆军部奏准在清河镇筹设溥利呢革公司 <[64]-P.374, [108]-1907.12>

1908(光绪三十四年)
·3月20日,京师劝工陈列所灾 <[5]-P.264>
·5月,以官督商办名义在东直门外及孙河建“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水厂,在前门内设
办公处 <[1]-P.48, [2]-P.40, [4]-P.350, [5]-P.264,[61]-8-P.46, [59]-11-P.10,
[92]-PP.1-3> (又有1906年10月商办自来水公司引凤河水源供水之说 <[14]-P.483>)
·农事试验场启用 <[6]-P.134>
·度支银行(户部银行)改称“大清银行” <[5]-P.262>
·德国人在永定门外设机制砖瓦厂棗泰来窑厂<[2]-P.146, [85]-P.272,[103]-P.141>
·通兴煤矿改由中英合办 <[57]-34-P.202>
·8月,学部奏请设立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在石附马大街斗公府旧址建校舍
<[6]-P.173, [108]-1908.8-PP.12-15>

1909(宣统元年)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校舍建成 <[6]-P.173>
·荷兰新公使馆建成
·日新公使馆建成
·4月8日,设贵胄学堂 <[5]-P.264>
·4月,溥利呢革公司开工 <[1]-P.47,[2]-P.40,[64]-P.374, [91]-PP.2-3>
·京师商务总会在正阳门外西珠市口建成总会会馆 <[14]-P.483>
·刘海澜在崇文门建亚斯立堂----基督教新教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建筑 <[1]-P.47,[63]-P.295>
·9月9日,学部在后海筹建“京师图书馆”<[5]-P.264, [6]-P.127, [57]-32-P.251>
·京张铁路北京站(西直门站)建成 <[66]>
·9月25日,京张铁路全线完工 <[5]-P.264, [66]>
·9月28日,拟建游美肄业馆于西直门外清华园地面 <[5]-P.265>
·“祥益号”在大栅栏设店
·军谘处从陆军部分出< [74]-P.293>
·12月27日, 法部奏设“京师模范监狱” <[95]-P.1>
·据统计,是年北京城内共有中学22所,小学239所 <[4]-P.363>

1910(宣统二年)
·1月10日,学部筹建“京师分科大学”(京师大学堂本科)于德胜门外校场地方
<[4]-P.361, [5]-P.265>
·日横滨正金银行在东交民巷奠基 <[20]-P.258, [51]>
·3月20日,京师自来水公司开始供水 <[1]-P.48,[2]-P.40,[67],[61]-8-P.48, [92]-P.62>
·6月26日, 农事试验场以“北京公园”之名正式开放 <[76]>
·奏请拨地建造海军衙署 <[71]-P.102>
·建广源面粉公司 <[64]-P.431>
·在西便门内建“贻来牟和记面粉厂”(后改“三阳面粉厂”) <[4]-P.350, [64]-P.431>
·建大理院 <[2]-P.40, [3]-P.107]>
·4月开始建造京师模范监狱 <[95]-P.4>
·北京电话总局大楼在厂甸建成 <[59]-25-P.12>
·6月20日,筹建海军学校 <[5]-P.265, [71]-P.425>
·10月3日,资政院正式开院 <[74]-

P.296>
·12月4日,海军处从陆军部分出,改“海军部” <[71]-P.103>

1911(宣统三年)
·顺天中学堂改名“京师公立第四中学” <[6]-P.165>
·在东单北大街建基督教青年会北京会所;美国人捐款,美建筑师设计 <[6]-P.79>
·建度支部印刷厂 <[1]-P.47>
·游美肄业馆建成一院大楼,二院、三院、北院住宅,“同方部”及校医院
<[2]-P.78, [6]-P.313>
·4月29日,游美肄业馆正式开学,同时更名“清华学堂” <[5]-P.265>
·5月,军谘处改“军谘府” <[74]-P.293>
·6月,设邮政总局;邮政脱离海关,由邮传部直接管理 <[5]-P.265>
·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65]-P.775>
·12月30日,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设政府于南京,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5]-P.266>


中华民国

1912(民国元年) 
·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于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5]-P.267>
·1月,私立法政大学开办 <[5]-P.267>
·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 <[4]-P.334>
·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职 <[5]-P.267>
·2月19日,东安市场被乱兵焚掠一光 <[14]-P.42>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5]-P.268>
·陆军部、海军部大楼改设总统府和国务院 <[6]-P.69>
·建民国国会议场 <[2]-P.71, [6]-P.137>
·5月1日,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 <[52], [53]>
·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 <[5]-P.268>
·北京汇文大学堂改名“汇文大学校” <[82]>
·在厂甸开设北京高等师范学堂附小,时称“厂甸小学” <[6]-P.204>
·协和医学堂“文海楼”建成,校园具一定规模 < >
·西堂第二次重建(第三代) <[6]-P.109>
·建市政公所 <[1]-P.50>
·京师模范监获大部建成,改为“北京监狱” <[96]>
·8月1日,大清银行改称“中国银行” <[5]-P.268>
·8月27日,京师图书馆正式开放< [5]-P.268>
·9月29日,顺天中学堂改名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校” <[84]>
·津浦铁路通车 <[4]-P.352>
·通兴煤矿易名“通兴煤窑股份有限公司” <[86]-P.115>

1913(民国二年)
·拆除大清门内东、西千步廊及东、西三座门两侧宫墙,打通天街,东、西城得以贯通
<[1]-P.49, [2]-P.40>
·皇宫被打开,文华及武英殿开放 <[2]-P.40>
·袁世凯总统府迁入中南海,海晏堂改名“居仁堂” <[13]-P.46>
·在西华门内建“宝蕴楼” <[1]-P.49>
·5月5日,东安市场商民联合会成立 <[58]-3>
·10月,陆军行营军官学堂(1906年5月8日在保定成立)迁北京西直门内,改名“陆大学”
<[5]-P.263, [57]-37-P.112>
·汇文

大学校建成“高林斋” <[82]>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改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 <[83]>
·中比合办的裕懋煤矿公司在门头沟创办 <[57]-34-P.203>
·盐业银行在西河沿落成
·溥利呢革公司停产 <[64]-P.374>
·六家私人小商店组成西单商场 <[14]-P.8>
·大观楼影院--北京第一座电影院--在大栅样栏由大亨茶园改建而成 <[69]>
·“第一舞台”剧场始建,首开男女合座之例 <[5]-P.334, [59]-20-P.41>
·10月, 顺天府习艺所改设“宛平监狱” <[6]-P.118>

1914(民国三年)
·京师劝工陈列所改称“劝业场”,建成新楼 <[2]-P.97>
·市政公所规划香厂新市区 <[1]-P.48, [6]-P.231, [101]-P.104>
·同仁医院南楼建成
·东安市场内“东来顺”羊肉馆开始经营 <[14]-P.173>
·10月10日,社稷坛改为中央公园正式开放 <[1]-P.67, [2]-P.40、P.87,[59]-23-P.42>
·4月,山西大通机器面粉厂在京设分厂 <[3]-P.272>
·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65]-P.800>
·10月,墨菲为清华学校制订第一个校园规划 <[52]>
·11月,洛氏基金会专设“中华医学基金会” <[55]-P.5>
·北京监狱更名“京师第一监狱” <[96]>
·10月, 宛平监狱改名“京师第二监狱” <[6]-P.118, [97]>
·北洋政府内务部绘制《北京四郊详图》 <[58]-3-P.134>

1915(民国四年)
·中华医学基金会购协和医学堂全部房地产,改名“北京协和医学院”;又购豫王府产建新校
舍 <[55]-P.6>
·京师图书馆迁安定门大街方家胡同新址 <[57]-32-P.251>
·皇宫乾清门以前部分(前朝)开放,作为博物馆 <[1]-P.49, [2]-P.40>
·6月,拆除先农坛北外墙,辟“城南公园” <[14]-P.485>
·廊房二条修石渣马路 <[14]-P.237>
·始修沥青马路 <[1]-P.48, [2]-P.40>
·6月16日,正阳门改建工程开工,12月29日竣工 <[5]-P.274>
·6月,北京环城铁路开工,12月24日竣工,由西直门起,经德胜、安定、东直、朝阳四门,
直达正阳门;京张铁路与京奉铁路接轨,东站成为京张铁路起始站 <[5]-P.274, [66]>
·7月, 京师公立第四中学校改建校门 <[84]>
·在广安门外创办“双合盛五星汽水啤酒厂”----中国民族工商业者开办的第一家啤酒厂
<[5]-P.275, [6]-P.141, [14]-PP.98-99, [68], [15]-P.255>
·陆军部收买停产后之溥利呢革公司,改为“陆军织呢厂” <[64]-P.374>
·10月,陆军讲武堂设于北京 <[57]-P.37>
·10月, 京师第二监狱起造新监 <[97]>
·据统计,是年北京共有工场222所,其中6所使用动力设备 <[4]-351>

1916(民国五年)
·1月1日,环城铁路正式通车 <[5]-P.274>
·清华学校一院大楼向

东扩建 <[52]>
·兴建北京大学“红楼”(学生宿舍) <[6]-P.26>
·美建筑师库利奇由波士顿来华主持北京协和医学院新校舍工程设计 <[56]-P.9>
·“稻香春”南味食品店在东安市场北门内开业 <[14]-P.47>
·内务部职方司测绘处制《京都市内外城地图》 <藏北京图书馆>

1917(民国六年)
·1月, 京都市政公所设营造局 <[102]-P.237>
·1月16日,京师图书馆在方家胡同举行开幕式 <[5]-P.277>
·安定门女子医院同安定医院合并为“道济医院” <[72]-P.46>
·4月,中央医院于阜成门内开诊
·北京证券交易所----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前门大街创办 <[61]-8-P.58>
·香厂新市区“北京新世界商场”建成 <[105]>
·在厂甸旧址创建海王村公园 <[6]-P.222>
·中法实业银行建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之北京饭店中楼
<[20]-P.257, [14]-P.61, [9]-P.135>
·2月,丹凤火柴公司与天津华昌火柴厂合并,成立“丹华火柴公司” <[14]-P.485, [64]
-P.965> (又有1918年1月成立之说 <[5]-P.278>)
·8月14日,段祺瑞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 <[5]-P.278>
·9月24日,北京协和医学院新校舍奠基,是为其创办年 <[55]-P.7>
·裕懋公司改名“门头沟公司” <[86]-P.115>
·河北督办在香山寺遗址旁建“双清别墅” <[6]-P.271>
·重建门头沟百花山张家铺天主堂 <[6]-P.417>

1918(民国七年)
·4月13日,劝业场失火,全场被焚 <[5]-P.278>
·在安定门外建东正教“圣母堂” <[6]-P.33>
·8月,北京大学一院“红楼”建成 <[6]-P.26>
·夏,京汉铁路局为火车房总管在长辛店建成住宅,改为高等法文专修馆长辛店分馆工业科教
室 <[57]-33-P.1>
·10月5日,《京报》创刊,报馆建于宣武门外珠巢街 <[6]-P.214, [61]-8-P.64>
·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5]-P.280>
·11月13日,拆东单北克林德石牌坊 <[5]-280>
·据统计,是年京师及京兆共有专门学校37所 <[4]-P.363>

1919(民国八年)
·通州协和大学、北京汇文大学校合组为“燕京大学” <[5]-P.284>
·清华学校建成图书馆(东馆)、前体育馆、科学馆 <[52]>
·4月, 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改称“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83]>
·建前门邮局 <[1]-P.66, [2]-P.62, [3]-P.110>
·东交民巷法国医院建成
·开设新式石厂“华陆商行” <[103]-P.518>
·马辉堂(清末营造家,1939年去世)花园在东四魏家胡同建成 <[6]-P.5>
·2月17日,于香山静宜园动工建香山慈幼院;年底,男、女两校竣工 <[6]-P.298>
·3月,官商合办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始建设北京石景山炼铁厂

<[57]-34-PP.172-179> (又有1918年建炼铁厂之说 <[64]-P.966>)
·3月15日,克林德石牌坊在中央公园立,改为“公理战胜”纪念牌坊 <[5]-P.281>
·8月, 京师第二监狱新监工竣 <[97]>
·8月, 石景山电厂破土动工 <[87]-P.142>
·10月24日,邮政管理局大楼在户部街开始兴建
·11月1日,北京政府接收被美军占领达二十年之久的正阳门城楼 <[5]-P.284>
·据统计,是年加入京师总商会的行号共4270家:电报总局、电话总局、京盐公柜、纺纱厂、
制造厂各1家,工厂2家,公司6家,银行18家,各商会四十三行4102家,采育镇18家,房山
县119家<[61]《京师总商会己未年众号一览表》,[14]-PP.618-788>

1920(民国九年)
·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 <[5]-P.284>
·汇文大学校所余大学预科及中学二部名为“汇文学校” <[82]>
·墨菲为燕京大学进行“燕园”规划 <[54]-P.72>
·清华大学大礼堂建成 <[52]>
·建中法大学 <[6]-P.76>
·6月10日,东安市场大火,烧毁店铺二百余户
<[5]-P.285, [14]-P.43、P.488,[59]-24-P.39>
·7月1日,工务局拟订“东安市场新建筑应行改良意见” <[105]>
·“稻香春”由西城祥顺木厂承包翻修重建 <[14]-P.185>
·真光剧场落成 <[2]-P.106, [3]-P.105>
·京华印书局新楼在虎坊桥北口建成 <[6]-P.215>
·4月,通兴煤窑并入门头沟公司;7月成立“门头沟煤矿公司 <[4]-P.351, [5]-P.244,
[64]-P.966, [86]-PP.115-117>(又有1918年合并之说 <[5]-P.280,[57]-34-P.203>)

1921(民国十年)
·燕京大学“燕园”新校舍以淑春园故址为中心开始兴建 <[54]-P.71>
·通州“义和轩”扩建成两层小楼,时称“小楼饭馆” <[6]-P.582>
·6月30日,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着手筑路购车
<[1]-P.49,[5]-P.287,[14]-P.488, [61]-8-P.59, [93]-P.1>
·9月19日,北京协和医学院新校舍第一期工程完成,举行新校舍开幕式<[5]-P.288>
·邮政管理局大楼落成
·双合盛啤酒厂第一次扩建 <[6]-P.141, [14]-P.99>
·年底,因资金告罄,龙烟公司北京石景山炼铁厂停建 <[57]-37-P.179>
·是年,北京共有商会54行3598家,其中灰行商会204家 <[109]-PP.98-104>

1922(民国十一年)
·八面槽救世军中央堂建成,达威廉监造 <[42]-P.19>
·建南河沿协和礼拜堂
·仁立公司在王府井大街开业 <[14]-P.229, [57]-35-P.248>

1923(民国十二年)
·刘敦桢自日本归国
·劝业场重建 <[14]-P.145>
·5月,电车公司正式铺轨架线 <[61]-8-P.59>
·中英门头沟煤矿公司正式完工投产 <[5]-P.280, [57]-34-P.203>

1924(民国十三年)
·东交民巷玉河改为暗

沟,形成街道
·大陆银行建成 <[1]-P.111, [3]-P.281、282, [89]>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改称“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83]>
·在海淀北安河环谷园成立中法大学附中,新建图书馆(“笠僧堂”)、礼堂等 <[6]-P.289>
·在海淀北安河象鼻子山建杨家花园 <[6]-P.289>
·12月17日,北京市举行第一条有轨电车通车典礼;18日正式通车,自前门至西直门
<[1]-P.49, [2]-P.42, [5]-P.294, [61]-8-P.59, [93]-P.49>

1925(民国十四年)
·溥仪被迁出皇宫;皇宫开放,为“故宫博物院”,10月10日举行开幕典礼
<[2]-P.40, [5]-P.298>
·其它皇家禁苑陆续开放
·仿膳饭店在北海开业 <[14]-P.159>
·北京有轨电车新增五条线路 <[61]-8-P.60>
·3月,本笃会租涛贝勒府创办辅仁大学 <[6]-P.172>
·北京协和医学院新校舍第二期工程完成
·中法大学社会科学院文科移东皇城根,改名“服尔德学院”;理科改名“居里学院”;生物
研究所改称“陆谟克学院” <[6]-P.76>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同教育部协商合办京师图书馆,11月开始筹建“国立京师图书馆”工作
<[57]-32-P.253, [98]>
·11月28日, 电车公司聘基泰工程公司为建筑顾问工程师 <[93]-PP.89-91>
·据统计,是年共有23家银行的总行设在北京 <[61]-9-P.58>

1926(民国十五年)
·3月,为建国立京师图书馆征集新馆设计图案 <[6]-P.128, [98]>
·燕京大学“燕园”新校舍基本建成 <[54]-P.71>
·在东单北大街建圣经会大楼 <[6]-P.79>
·宣武门内设“中天电影台” <[59]-25-P.10>

1927年(民国十六年)
·4月18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65]-P.868>
·杨迁宝回国,加入基泰工程司
·北京艺术学院设置建筑系 <[1]-P.104, [2]-P.149>
·中国建筑师学会成立 <[1]-P.104, [2]-P.150>
·国民政府增设实业部 <[64]-P.968>
·8月24日,国立京师图书馆新馆建筑方案评选结果公布;在收到的17件方案中,第8号方案获
首奖 <[6]-P.128, [98]>
·8月27日,劝业场大火,商店、房屋烧毁多处 <[5]-P.302>
·9月1日,北京第一座广播电台在琉璃厂北京电话局内落成<[5]-P.302, [14]-P.490>
·9月24日, 国立京师图书馆与建筑师签订契约 <[99]>
·中国银行总行迁上海 <[61]-8-P.58>
·华商李忠在西郊设“北京窑厂” <[85]-P.272>

1928(民国十七年)
·8月,梁思成自美归国
·实业部改为工商部 <[64]-P.968>
·交通银行总行迁上海 <[14]-P.491, [61]-8-P.58]>
·南河沿协和礼拜堂扩建设计
·4月,以石驸马大街范静生住宅为所址成立“静生生物调查所” <[6]-P.190>
·6月28日

,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市(特别市) <[5]-P.303>
·8月,北平九所国立学校合并为“北平大学” <[5]-P.303>
·9月, 北京市政府成立工务局 <[102]-P.237>
·12月,清华学校改名“国立清华大学” <[5]-P.303>
·12月,京师图书馆迁中海居仁堂,改名“国立北平图书馆”<[5]-P.303,[6]-P.127>
·京师警察厅总务处制《京师内外城详细地图》 <藏首都图书馆>

1929(民国十八年)
·中国营造学社成立 <[1]-P.104, [2]-P.150, [57]-8-P.222>
·辅仁大学主楼建成 <[1]-P.114, [6]-P.172>
·“国立北平图书馆”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经营之“北京图书馆”合并为“国立北平图书
馆”;5月11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新馆奠基 <[6]-P.127, [98]>
·12月30日,北平市政府工务局公布《北平特别市建筑规则》 <[102]-PP.237-249>

1930(民国十九年)
·工商部与农矿部合并为实业部 <[64]-P.969>
·双合盛啤酒厂第二次扩建 <[6]-P.141, [14]-P.99>
·“东来顺”建成三层楼房 <[14]-P.177>
·12月,国立清华大学请基泰工程司制订三年建筑规划;由杨廷宝主持 <[52]>

1931(民国二十年)
·1月16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携所定南京使馆区规划图抵平,与各国公使接洽使馆南迁等问
题 <[5]-P.308>
·劝业场被火,停业两年 <[14]-P.486>
·北京交通银行建成 <[2]-P.177>
·11月,梁思成设计并监修的梁启超墓在香山卧佛寺东建成 <[59]-16-P.30>
·静生生物调查所新楼在文津街落成,石驸马大街旧址改设通俗博物馆 <[6]-P.190>
·4月15日,中国航空公司南京至北平航线正式开航 <[5]-P.308>
·6月25日,国立北平图书馆举行新馆落成典礼 <[5]-P.308, [98]>
·建北京卫生设施实验处,范文照设计 <[1]-P.117>
·4月,“北平市建筑业同业公会”成立 <[103]-P.138>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 <[5]-P.309>

1932(民国二十一年)
·2月,伪“满洲国”成立,年号“大同”,改长春为“新京” <[65]-P.900>
·梁思成设计仁立公司铺面改造工程 <[2]-P.177, [105]>
·《中国建筑》创刊
·8月24日,故宫博物院拍卖“零物”,并建筑特别仓库 <[5]-P.312>
·有号称造纸厂者一家,名“初起”,开设在南线阁,置有机器 <[14]-P.249>
·据统计,是年北平计有洋行88家,其中日商26家,英商18家 <[14]-PP.607-617>
·是年北平市加入建筑业公会的营造厂约一百六十余家,加入木业公会的木商约四十余家
<[103]-P.147>

1933(民国二十二年)
·2月5日,东、西两火车站通过箭楼后接轨 <[14]-P.492>
·海淀泄水湖建基督教新教礼拜堂
·美、德两国圣

言会接办辅仁大学 <[6]-P.172>
·12月统计,东安市场共分16个经营地区;其中有7个小商场,在9条街巷中分布着店铺267
户、摊贩658处 <[57]-12-P.186>

1934(民国二十三年)
·“德寿堂”药店建于珠市口西大街 <[6]-P.231>
·3月1日,伪“满洲国”实行帝制,溥仪登极,改元“康德” <[65]-P.911>
·据4月工务局统计,北平市较大营造厂商122家 <[106]>
·7月1日,北宁铁路正式通车 <[5]-P.318>
·张学良兴办的燕京造纸厂在西四北建成投产 <[15]-P.307>
·10月,《北平市商会会员录》载,王府井大街正式参加商会的中外商号共136家<[14]-P.61>
·11月, 北京市共有生料木行30家 <[14]-PP.290-291, [107]>
是年,北京市有银行25家(其中外商银行9家),总行仅有1家 <[61]-8-P.58>

1935(民国二十四年)
·5月1日,梁思成设计的国立北京大学二院女生宿舍奠基
·10月31日, 信义公司为新建有声影戏院呈报北平市工务局;汪申设计,广和兴建筑厂承建
<[105]>
·公共汽车开办 <[1]-P.49, [2]-P.42>
·据10月统计,北平木业公会会员共92家,其中建筑木厂21家 <[100]>

1936(民国二十五年)
·据6月调查,北平市有工商业共25381家,其中营造业12家 <[14]-P.463>
·是年北平有工厂6895家,大部分为中、小企业 <[5]-P.328, [85]-P.2>

1937(民国二十六年)
·3月7日,新新大戏院在长安街开幕 <[5]-P.329>
·根据1930年建筑规划,国立清华大学先后建成图书馆西馆,后体育馆、生物馆、化学馆,气
象台等12栋主要建筑,以及善斋、平斋、新斋、明斋、静斋学生宿舍,新西院、新南院、
普吉院教员住宅等,建筑面积达5.6万平方米 <[52]>
·7月7日,芦沟桥“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 <[65]-P.924>
·7月29日,北京沦陷 <[5]-P.333>
·11月17日,“第一舞台”第三次失火,有三千座位剧场的三层楼房化为瓦砾 <[5]-P.334>
·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65]-P.926>
·12月12日夜,西单商场失火,全场损失殆尽 <[14]-P.49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