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周 昆虫概论

第七周 昆虫概论

第七周 昆虫概论
第七周 昆虫概论

第七周昆虫概论、蚊、蝇、虱、蚤、蟑螂*

一、名词解释

1 医学节肢动物

2 虫媒病

3 机械性传播

4 生物性传播

5 全变态

6 不完全变态

二、选择题

A型题

1 危害人体健康的节肢动物主要属于:

A 昆虫纲、唇足纲

B 蛛形纲、昆虫纲

C 蛛形纲、甲壳纲

D 甲壳纲、昆虫纲

E 蛛形纲、唇足纲

2 溪蟹和?蛄属于:

A 昆虫纲

B 蛛形纲

C 甲壳纲

D 唇足纲

E 倍足纲

3 口器为舐吸式的昆虫是:

A 蝇

B 蟑螂

C 蚊

D 白蛉

E 蚤

4 野栖的蚊种是:

A 中华按蚊

B 大劣按蚊

C 白纹伊蚊

D 淡色库蚊

E 嗜人按蚊

5 喜于白天吸血的蚊虫是:

A 中华按蚊

B 白纹伊蚊

C 淡色库蚊

D 三带喙库蚊

E 微小按蚊

6 产幼虫的昆虫是:

A 家蝇

B 白蛉

C 麻蝇

D 绿蝇

E 虻

7 蚤类的习性与传播疾病没有关系的习性是:

A 对宿主无严格选择

B 雌雄吸血

C 边吸血、边排粪

D 孳生于鼠洞

E 对温度敏感

8 不是经生物性传播的虫媒病是:

A 蚊传播丝虫病

B 蚤传播鼠疫

C 全沟蜱传播森林脑炎

D 蝇传播痢疾

E 按蚊传播疟疾

9 目前对病媒节肢动物综合防制中常用的防制方法是:

A 环境治理

B 化学防制

C 生物防制

D 遗传防制

E 法规防制

X型题

10 以机械性传播病原体为主要方式的昆虫有:

A 白蛉

B 蝇类

C 蚊虫

D 蚤类

E 蜚蠊

11 判定节肢动物作为某地区的某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应具备的条件是:

A 生物学证据

B 流行病学证据 C自然感染证据

D 实验感染证据

E 免疫学证据

12 以稻田水体为孳生地的蚊种是:

A 淡色库蚊

B 三带喙库蚊

C 大劣按蚊

D 嗜人按蚊

E 中华按蚊

13 与传播疾病有密切关系的蝇体构造是:

A 舐吸式口器

B 复眼

C 嗉囊

D 爪垫

E 体表鬃毛

14 蝇类的生活习性与传播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是:

A 趋光性

B 边吃边拉

C 杂食性

D 活动范围广泛

E 吐滴

15 蚤类的生活史与习性的特点是:

A 发育为全变态

B 雌雄均吸血

C 吸血频繁且边吸血边排粪

D 蛹羽化需受空气震动、温度升高的刺激

E 仅产卵于宿主的体毛间隙

16 为有效地防制蚊蝇、应了解的生态习性主要包括:

A 孳生地

B 栖息场所

C 季节消长

D 活动范围

E 越冬

三、问答题

1 举例说明病媒节肢动物发育式与繁殖式传播疾病方式有何不同?

2 蚤是如何传播鼠疫和斑疹伤寒两种病原体的?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凡是危害人畜健康的、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称医学节肢动物。

2 由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虫媒病。

3 病原体通过病媒节肢动物的体表或消化道排出而传播,其形态与数量均无变化,节肢动物对病原体

的传播只起携带传递的作用。如蝇传播痢疾阿米巴包囊。

4 病原体必须在有关病媒节肢动物体内经历繁殖和/或发育到感染阶段后才能传播给新宿主。如蚤传

播鼠疫杆菌,蚊传播丝虫、疟原虫。

5 医学昆虫幼体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需经蛹期,且各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有明显差别。如蚊、蝇、

白蛉、蚤等的生活史。

6 医学昆虫幼体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不经蛹期,幼体称若虫,其形态与成虫相似,但体较成虫小,性

器官未完全发育成熟,其习性与成虫相同,称不全变态。如虱、臭虫、蜚蠊的生活史。

二、选择题

A型题

1 B

2 C

3 A

4 B

5 B

6 C

7 D

8 D

9 B

X型题

10 BE 11 ABCD 12 BDE 13 ACDE 14 BCDE 15 ABCD 16 ABCDE

三、问答题

1?发育式是指病原体在病媒节肢动物体内发育,即只有形态改变,并无数量增加,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发育;繁殖式是指病原体在病媒节肢动物体内只有数量增加,而并无形态改变,如鼠疫杆菌在蚤体内繁殖。

2 蚤是通过吸血方式传播鼠疫的,当蚤吸入患鼠疫的宿主血液后,鼠疫杆菌在蚤前胃刺的刺间

增殖形成菌栓,造成前胃栓塞或不全栓塞;此时,再吸血时血液不仅不能到达胃内,反而携带杆菌的回流到新宿主体内造成感染;蚤是通过其粪污染宿主皮肤或粘膜伤口传播鼠型斑疹伤寒的,当蚤吸入受染宿主血液后,立克次体在其胃和马氏管上皮细胞内繁殖,细胞破裂后随粪便排出,当含病原体的蚤粪污染人体皮肤或黏膜伤口时即可受染。

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重庆师范大学2010至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昆虫学 课程性质:选修考核方式:开卷考试专业:生物学年级:2011级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012年1月10日前交卷 姓名:杨长友学号:20111109035 1.昆虫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分) 答:昆虫纲成虫期的基本特征有: (1) 体躯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3体段。 (2) 头部有1对触角和3对口器附肢,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是感觉和取食中心。 (3) 胸部有3对胸足,一般还有2对翅,是运动中心。 (4) 腹部含有大部份的内脏和生殖系统,是代谢和生殖中心。 (5)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变态。 昆虫纲因有6条胸足,古希腊博物学家又将其称为六足纲Hexapoda。昆虫纲的基本特征可简单概括为:体分头胸腹,四翅并六足;一生多变态,举国百万数。 2.试析昆虫纲成功的原因。(5分) 答:昆虫纲成功的原因主要有: (1) 有翅能飞翔; (2) 体躯小且有外骨骼; (3) 繁殖能力强和生殖方式多样; (4) 口器的分化和食性多元化; (5) 具有变态和发育阶段性; (6) 适应能力强。 3.为什么昆虫的头、胸、腹三个体段的构造不同?(5分) 答:(1)昆虫的头部位于体躯的最前端,含有感觉器官(主要包括触角、复眼和单眼)、口器等构造,是感觉和取食中心。 (2)胸部是昆虫的第2体段,由前胸、中胸和后胸3节构成,是运动中心。胸部的基本构造包括:背板、侧板、腹板、胸足、翅等。胸足着生在各胸节的侧

腹面,是胸部的行动附肢。翅是昆虫的飞行器官。 (3)昆虫的腹部是体躯的第3体段,是代谢和生殖中心。其基本构造有:外生殖器(产卵器或交配器)、非生殖性附肢(尾须、腹足等)。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昆虫的头、胸、腹三个体段由于各自都要行使不同的功能而具有不同的构造,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也是昆虫适应性的表现。 4.昆虫有哪些主要口器类型?主要类型间有何进化关系?(5分) 答:昆虫主要的口器类型包括咀嚼式口器(具坚硬发达的上颚)、嚼吸式口器(上颚发达,下颚和下唇特化成喙)、舐吸式口器(主要由下唇特化成的喙构成)、刮吸式口器(口器仅见1对口钩,为双翅目蝇类的幼虫所特有)、虹吸式口器(上颚消失,由下颚的1对外颚叶特化成1条卷曲能伸展的喙)、捕吸式口器(上颚延长成镰刀状)、锉吸式口器(左右上颚不对称)、切舐式口器(上唇较长,上颚刀片状,下颚形成口针,下唇肥大柔软)和刺吸式口器(有口针和喙)等。 根据化石记录,主要口器的进化关系为(按口器出现的地质时期分):嚼式口器(早泥盆纪)、刺吸式口器(中石炭纪)、舐吸式口器(晚三叠纪-早侏罗纪)、嚼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等(晚侏罗纪-早白垩纪)。 5.试析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为什么我们要和昆虫和谐相处?(10分) 答: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昆虫的有害方面(指直接危及人类健康或对人类的经济利益造成危害): (1) 农林牧害虫,例如蝗虫灾害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2) 医学害虫可以传播各种疾病,对人及动物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2、昆虫的有益方面(指直接造福于人类或间接对人类有益): (1) 传粉昆虫大约80%的植物属于虫媒植物,蜂类、蝇类、蝶类等访花昆虫是虫媒植物授粉的必要媒介。有研究表明,通过昆虫授粉可以使植物增产。传粉昆虫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2) 资源昆虫指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生产资料的昆虫。例如,家蚕、天蚕和柞蚕生产绢丝;紫胶虫分泌紫胶;白蜡虫提供虫白蜡;五倍子蚜提供单宁等。 (3) 天敌昆虫在昆虫中,24.7%是捕食性昆虫,12.4%是寄生性昆虫,它们多以植食性昆虫为食,称天敌昆虫。有些天敌昆虫可以有效防治农业害虫,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昆虫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 昆虫的雌外生殖器着生在第(B )腹节。 A. 8 B. 8,9 C. 9 D. 10 满分:5 分 2. 47、蜜蜂的蛹为(C ) A. 被蛹 B. 围蛹 C. 裸蛹 D. 上述均不是 满分:5 分 3. 水溶性触杀剂的防治效果差是因为昆虫体壁具有(B)。 A. 不透气性 B. 不透水性 C. 不透脂性 D. 分解水溶性触杀剂的能力 满分:5 分 4. 昆虫成虫一般具有(B)对胸足。 A. 两对 B. 三对 C. 四对 D. 零 满分:5 分 5. 下列昆虫中,(C)的幼虫只有2-3对腹足。 A. 松毛虫 B. 刺蛾 C. 尺蛾

满分:5 分 6. 植物含有对昆虫有害的物质,昆虫取食后会死亡,植物的这种抗虫性属于(B ) A. 不选择性 B. 抗生性 C. 耐害性 D. 避害性 满分:5 分 7. 下列激素中,(D)可用于害虫的诱杀。 A. 脑激素 B. 脱皮激素 C. 保幼激素 D. 性外激素 满分:5 分 8. 用于求偶交配的外激素是(A )。 A. 性外激素 B. 示踪外激素 C. 聚集外激素 D. 报警外激素 满分:5 分 9. 蜜蜂的触角为(D )。 A. 丝状 B. 锤状 C. 羽毛状 D. 膝状 满分:5 分 10. 触角丝状且具腹管的同翅目昆虫是(C)。 A. 叶蝉 B. 介壳虫

D. 木虱 满分:5 分 11. “以虫治虫”是指用(C)防治害虫 A. 线虫 B. 原生动物 C. 天敌昆虫 D. 害虫自身 满分:5 分 12. 螳螂的前足为(C )。 A. 步行足 B. 开掘足 C. 捕捉足 D. 跳跃足 满分:5 分 13. 下列药剂中,(C)可被植物体吸收并在体内扩散。 A. 胃毒剂 B. 触杀剂 C. 内吸剂 D. 熏蒸剂 满分:5 分 14. 口器为刺吸式,前翅为半鞘翅的昆虫是(B )的昆虫。 A. 同翅目 B. 半翅目 C. 双翅目 D. 膜翅目 满分:5 分 15. 可燃放的剂型是(D )。 A. 粉剂

设计学概论-练习题以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一、选择题 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1设计文化学2人机工程学3设计美学4设计史学 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1波普运动2新艺术运动 3 绿色设计运动 4 装饰艺术运动 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semasiology)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sema( 符号) 。” 1 毕加索 2 贡布里希3索特萨斯4莫里斯 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1解构主义 2 抽象主义 3 立体主义4符号学 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1格罗佩斯2贡布里希 3 米斯4莫里斯 二、简答题 窗体底端 1.简述设计的目标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 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他在1860年至1863年期间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于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5.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1.符号学理论。根据符号学的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简言之,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2.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3.解构方法。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4.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 5.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

昆虫毒理学概述

昆虫毒理学概述 摘要:昆虫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有毒物质对昆虫的毒杀机理、昆虫对毒物反应以及环境对毒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的影响,为杀虫药剂新品种开发与合理应用提供新理论和新途径。本文综述了昆虫毒理学的内容,发展现状,我国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昆虫毒理学研究进展展望 1、引言 昆虫毒理学是研究杀虫药剂对昆虫作用的学科,是研制新杀虫剂和合理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的理论基础。昆虫毒理学是害虫防治卫生保健与研究创新药剂的理论基础,虽然杀虫药剂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昆虫毒理学却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杀虫药剂杀死昆虫的机制及昆虫对杀虫药剂的反应,还包括环境及昆虫生理状态等因素对杀虫剂毒杀作用的影响,以及杀虫剂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1]。研究有毒物质对昆虫的毒杀机理昆虫对毒物反应以及环境对毒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的影响,为杀虫药剂新品种开发与合理应用提供新理论和新途径。 2、昆虫毒理学的发展现状 昆虫毒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Hoskins在1929年在Berkeley 开始讲授昆虫毒理学。随后80年,随着新类型杀虫药剂的发展以及

相关学科的发展昆虫毒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最初的剂量死亡率关系研究到现在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昆虫毒理学的发展速度可以与昆虫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媲美。近年来相关毒理学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昆虫毒理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1)在新杀虫药剂发现方面引入许多新的思想,和昆虫毒理学相关的是引入了分子靶标定向指导思想例如新烟碱类药剂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以AChR为分子靶标药剂的发展。(2)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理论、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使昆虫毒理学从剂量—反应关系达到了分子水平。 (3)在药剂靶标酶蛋白、受体离子通道蛋白(例如:乙酰胆碱酯酶、乙酰胆碱受体、GABA受体、钠离子通道等)、药剂解毒酶系(如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转移酶等)的纯化、药剂—受体(酶)蛋白结合及其基因克隆、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于指导生态学上可接受的杀虫药剂发现害虫抗药性的治理、杀虫药剂的合理使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2]。 3、我国昆虫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我国毒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化学杀虫剂的普遍推广,20世纪60 年代成为昆虫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早期的昆虫毒理工作者对害虫防治与毒理测定以及杀虫剂的有效使用方式进行研究,20世纪 5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昆虫毒理学在如下领域发展迅速[3]。(1):植物源杀虫剂,有许多植物源物质对昆虫有拒食作用,如克罗烷二萜类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5龄幼虫拒食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化合物的立体效应对拒食活性有重要的影响。(2):昆虫抗

重要医学昆虫及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重要医学昆虫及化学防治的研究进展 医学昆虫的防治不仅是疾病控制的主要措施,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与卫生害虫作斗争的过程中,以综合防制为主,而化学防治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1 医学昆虫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1.1 医学昆虫学的定义 医学昆虫学,是专门研究一些有传输病原和有致病能力的昆虫,并从研究中找出一些害虫的有效防治措施,以达到保障人们健康目的的一门科学。 1.2 医学昆虫学的研究范围 医学昆虫这门学科,研究的内容是有关医学昆虫的形态、分类、生活史、生态习性、及其与人畜疾病的关系,以及防治方法等。其医学昆虫的研究范围有: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蚋、蠓、虻、臭虫、白蛉、蚤、虱、毒蛾;蛛形纲的恙螨、革螨、蜱;唇足纲的蜈蚣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均成立了“有害生物防制协会”,进一步扩大了有害生物防制研究的范围。如:①危害建筑和建筑材料的有害生物——白蚁、木材甲虫等;②仓储有害生物——面粉甲虫、谷物蚊虫等;③纺织品有害生物——地毯甲虫、衣物蛀虫等;④境外入侵有害生物——红火蚊等。 我国地处亚热带、温带区域,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各地环境、气候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医学昆虫的种类繁多。据调查,我国已知蚊类有370多种,蝇类386种,室内蟑螂11种,蚤类520多种,蜱类110种,螨类534种,白蛉类40种,蠓类280多种,蚋类约100多种。这些医学昆虫分布十分广泛,栖息环境复杂,在自然界对人类健康有着重大影响。 2 有利于医学昆虫传播疾病的因素 2.1 全球温室效应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使得一些原来不受某些医学昆虫传播疾病影响的地区和人群,现在受到了这些医学昆虫传播疾病的威胁。同时,由于气温上升,一些医学昆虫的繁殖力增强,其数量剧增。 2.2 全球人口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密度的增加,到医学昆虫传播疾病的流行,有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世界人口的城市化和由此造成的人口密度提高,增加了医学昆虫所依赖的寄主的数量;第二,由于需要生活空间,人们不得不进入医学昆虫侵害严重的地方居住。

普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附肢:胚胎分节后,每个体节上发生一对囊状突起,其中一些突起以后延伸,分节形成附肢 2、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直接产生性细胞的性腺和进行交配、产卵等活动的外生殖器的构造截然不同外,雌雄的区别也常常表现在个体大小、体型的差异颜色的变化等到方面。如鍬形虫科的雄虫的发达得多,有的甚至与身体等长、或分枝如鹿角。 3、开放式循环:昆虫的血液绝大部分是在体腔中流动,没有固定管道,叫开放式循环。 4、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的最基本单元,包括神经细胞体及由其发出的神经纤维。 5、世代交替:昆虫两性世代与孤雌世代交替进行,叫世代交替。 6、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现象,称为羽化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1)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1~3个,口器附肢3对(上、下颚、下唇)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3)胸部具有3对胸足,有翅1~2对,是运动中心。 (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腹部末端有尾须和外生殖器。 (5)昆虫的一生还要经过一系列变态过程。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多型现象:是指一种昆虫的统一虫态的个体、体型和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2.轴突传导:是指一个神经元内的信息由轴突传导细胞体或由细胞体传给轴突的过程。3.授精:交尾时,雄虫将精子注入雌虫生殖腔内,并不立即与卵进行受精作用,而精子被储藏在受精囊中,这个过程叫授精。 4.胚胎发育:是指从单细胞的合子卵裂开始至发育成为内外器官俱全的胚胎个过程。5.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阶段性变化称变态。

农业昆虫学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1植物检疫: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入和调出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疫和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扩散的一带有强制性的防治措施。 1.地下害虫:指活动为害期或主要为害虫态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害作物种子、 地下根、茎等的一类害虫。 2.两查两定:一般指查害虫发育进度(卵块孵化进度、虫龄或发蛾期等),定 防治适期;查虫情(虫量、虫口密度)或苗情,定防治对象田。 3.“虫花”与“双连籽”:棉红铃虫幼虫为害棉花时,吐丝牵住花瓣,使花瓣 不能张开,开成风车状“虫花”(或称“扭曲花”、“玫瑰花”);为害棉籽时,有时吐丝将两个棉籽连在一起,叫“双连籽”。 4.“红砂”与“垮杆”:朱砂叶螨在棉叶背面吸食,轻者造成红叶,称“红砂”; 重者导致落叶形成光杆,称“垮杆”。 5.“花叶”与“排孔”:玉米螟初孵(1龄)幼虫啃食玉米心叶叶肉,留下表皮, 使叶面呈现许多半透明斑,称“花叶”。2龄后咬穿纵卷的心叶,心叶展开后呈一横排圆孔,称“排孔”。 6.世代交替:在生物的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7.“枯心”与“枯鞘”:水稻螟虫以幼虫蛀入稻株茎杆中取食,在苗期或分蘖 期为害造成“枯心”;二化螟和大螟还可在叶鞘内蛀食,形成“枯鞘”。 8.“蚁螟”与“蝗蝻”:水稻螟虫的初孵幼虫称为蚁螟;蝗虫的若虫称为蝗蝻。 9.“丝囊”与“脱出孔”:大豆食心虫幼虫多从豆荚边缘合缝附近蛀入,先吐 丝后结成细长白色薄丝网,于其中咬破荚皮,穿孔蛀入荚内,荚面丝网痕迹长期留存,可作为调查幼虫入荚数的依据。荚内幼虫老熟后在荚上咬一长椭圆形孔,从孔中脱荚入土,此孔为“脱出孔”。 10.“麦蚕”与“剃枝虫”:小麦粘虫幼虫背面有5条彩色纵线,叫五色虫;3 龄后蚕食叶片成缺刻,俗称“麦蚕”;高龄幼虫常将叶片吃光,穗部咬断,似给小麦剃头,又叫“剃枝虫”。 11.经济损失水平和经济阈值: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简称ET)又称防 治指标,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对此密度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害虫达到经

昆虫学概论练习题答案

四套题底稿 2011-2012第一学期《昆虫概论》课后练习题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30分) 1.孤雌生殖:也称单性生殖。不经过交配也能生产正常的新个体,或虽经两性交配,但其卵未受精,产下的不受精卵仍能发育为新个体。 2.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经过的一系列形态变化,叫变态。3.趋性:是指昆虫对刺激源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的定向运动。趋向运动称为正趋性;负向运动称为负趋性。 4.补充营养:有些昆虫,由于在幼虫阶段所获得的营养还不能满足性发育的需要,生殖细胞尚未成熟,故成虫羽化后还要取食,这种取食称补充营养。 5.滞育: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暂时停止生长发育现象,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仍处于停止生长发育的现象。 6.拟态:指昆虫在外形、姿势、颜色、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它种生物或非生物体,以躲避天敌,获得保护自己的好处的现象。 7.保护色:指体色断裂成几部分镶嵌在背景中,起躲避捕食性天敌的作用的色彩。 8.雌雄二型: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除内、外生殖器官(第1性征)不同外,许多种类在个体大小、体型、构造等(第2性征)方面也常有很大差异,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 9.永久性群集:是指昆虫的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进行取食、产卵、越冬、迁移等共同生活的习性,这种群集一旦形成便不会分开,倾向于过群居生活。 10.双名法: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定,昆虫的科学命名先冠以属名,后面写种名,后加定名人,即所谓的“二名法”。 四、问答题(共39分) 1.简述昆虫繁盛的表现及原因。 昆虫的繁盛表现在:种类数量最多,个体数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其繁盛的主要原因: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类群,有翅善飞,可以躲避敌害、扩大分布等;身体相对较小;繁殖力强;历史悠久,适应性强。 2.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对人类有害的方面:包括直接危及人类健康或对人类的经济利益造成危害的昆虫,统称害虫,主要表现在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两方面。 有益的方面:是指那些能够直接或间接造福于人类的昆虫,统称益虫。表现在(1)资源昆虫,(2)传粉昆虫,(3)天敌昆虫,(4)药用昆虫,(5)腐生昆虫,(6)食用昆虫等。3.列举出昆虫纲常见的目(至少写出15个目)。 竹节虫目、直翅目、半翅目、蜻蜓目、脉翅目、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缨翅目、同翅目、蜚蠊目、虱目、蚤目、螳螂目、蜉蝣目等其中的任意15个目。 4.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两大类害虫对植物造成的危害状有哪些不同? 咀嚼式口器害虫的危害主要是对植物造成机械损伤或残缺不全,如将寄主吃成缺刻、孔洞,甚至把整柱植物吃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则主要造成寄主叶片等出现失绿斑点、畸形、萎蔫、枯萎、瘿瘤等被害状。 5.害虫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哪些方法?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各有哪些优缺点? 害虫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物理防治法、生物防治法、

普通昆虫学试题与答案

一,拉汉互译 1. 同翅目H omo pt era 2. 鞘翅目C ole op ter a 3. Hem ip ter a半翅目 4. Man to dea螳螂目 5. Bl att od ea蜚蠊目 二,名词解释 1.孤雌生殖: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2.胚后发育:是从卵孵化出幼体开始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 3.世代交替:是指一些多化性昆虫在年生活史中出现两性生殖世代和孤雌生殖世代有规律的交替进行的现象。 4.迁飞:是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 5.多型现象:是指一种昆虫的统一虫态的个体、体型和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6.微气管:昆虫的气管由粗到细进行分支,当分支到直径为2~5um时,伸入一个掌状的端细胞,然后由端细胞再形成一组直径在1um以下末端封闭的气管为微气管。 7.世代:昆虫的新个体(卵或幼虫或稚虫或若虫)自离开母体到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发育过程叫生命周期,通常称这样的一个过程为一个世代。 *8.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 *9.雌雄二型:同种的雌雄个体除生殖器官的结构差异和第二性征的不同外,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0.信息素:又称外激素,是由一种昆虫个体的分泌腺体所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 11.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接点,神经传导的联络区。 12.脱皮:昆虫自卵中孵化出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段时间,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 13.迁飞: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地现象。*14. 后生分节:在成虫体壁的骨化过程中,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了,里面形成前内脊,骨前一未经骨化的窄环,称为体节的分界,这种因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称次生分节。 15.脉序:又叫脉相,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16. 滞育:由光周期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一旦进入滞育,必须经过一定条件的刺激,昆虫才能在回到合适的光周期时继续生长发育。 17.抗生性:食物不能全面满足昆虫营养上的需求,或含有对昆虫有毒的物质.或缺少一些对昆虫特殊需要的物质,因而昆虫取食后发育不良,寿命缩短,生殖力减弱,甚至死亡;或者由于昆虫的取食刺激而受伤部位产生化学变化或组织上的变化而抗拒昆虫继续取食。 18.耐害性:有些植物在被害虫为害后具有很强的增殖和恢复能力,能显著减轻被害的损失。 19.不选择性:植物不具备昆虫产卵或刺激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食物具有拒避产卵或抗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或者昆虫的发育期与食物的发育期不适应而不被取食为害。 20.翅脉:是翅的两层薄膜之间纵横行走的条纹.由气管部位加厚所形成,对翅膜起着支架的作用。 三,填空题 1. 昆虫的消化道起源于外胚层的部分是前肠和后肠,起源于内胚层的部分是中肠,中肠是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第七周 昆虫概论

第七周昆虫概论、蚊、蝇、虱、蚤、蟑螂* 一、名词解释 1 医学节肢动物 2 虫媒病 3 机械性传播 4 生物性传播 5 全变态 6 不完全变态 二、选择题 A型题 1 危害人体健康的节肢动物主要属于: A 昆虫纲、唇足纲 B 蛛形纲、昆虫纲 C 蛛形纲、甲壳纲 D 甲壳纲、昆虫纲 E 蛛形纲、唇足纲 2 溪蟹和?蛄属于: A 昆虫纲 B 蛛形纲 C 甲壳纲 D 唇足纲 E 倍足纲 3 口器为舐吸式的昆虫是: A 蝇 B 蟑螂 C 蚊 D 白蛉 E 蚤 4 野栖的蚊种是: A 中华按蚊 B 大劣按蚊 C 白纹伊蚊 D 淡色库蚊 E 嗜人按蚊 5 喜于白天吸血的蚊虫是: A 中华按蚊 B 白纹伊蚊 C 淡色库蚊

D 三带喙库蚊 E 微小按蚊 6 产幼虫的昆虫是: A 家蝇 B 白蛉 C 麻蝇 D 绿蝇 E 虻 7 蚤类的习性与传播疾病没有关系的习性是: A 对宿主无严格选择 B 雌雄吸血 C 边吸血、边排粪 D 孳生于鼠洞 E 对温度敏感 8 不是经生物性传播的虫媒病是: A 蚊传播丝虫病 B 蚤传播鼠疫 C 全沟蜱传播森林脑炎 D 蝇传播痢疾 E 按蚊传播疟疾 9 目前对病媒节肢动物综合防制中常用的防制方法是: A 环境治理 B 化学防制 C 生物防制 D 遗传防制 E 法规防制 X型题 10 以机械性传播病原体为主要方式的昆虫有: A 白蛉 B 蝇类 C 蚊虫 D 蚤类 E 蜚蠊 11 判定节肢动物作为某地区的某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应具备的条件是: A 生物学证据 B 流行病学证据 C自然感染证据 D 实验感染证据 E 免疫学证据 12 以稻田水体为孳生地的蚊种是: A 淡色库蚊 B 三带喙库蚊 C 大劣按蚊 D 嗜人按蚊 E 中华按蚊 13 与传播疾病有密切关系的蝇体构造是:

医学昆虫对人类的危害

医学昆虫对人类的危害 医学昆虫是指骚扰人类安宁,吮吸疾病与病原体的昆虫,包括:蚊、蝇、蠓、蚋、蛉、蚤、臭虫、蜚蠊、蜘蛛、恙螨、革螨、蝗、蜈蚣、马陆等。它们可以通过吸血、刺螫、机械携带并传播各种病原体,有些直接寄生致病,有的引起过敏性疾病,有些还可以长期在体内保存病原体,甚至将病原体经卵传递至后代,不仅具有媒介的作用,而且具有宿主的作用。 我国地处亚热带、温带区域,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各地环境、气候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医学昆虫的种类繁多。据调查,我国已知蚊类有370多种,蝇类386种,室内蜚镰9种,蚤类520多种,白岭类40种,嵘类280多种,纳类约100多种,蟀类110种,蜗类534种。苍蝇、蚊子、蜚蠊等医学昆虫早已成为与人类建筑物、城市化联系密切的世界性伴生种,这些媒介生物对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下面就几种常见的医学昆虫对人类的危害做以简单的介绍。 一蚊虫 蚊虫是所有医学昆虫中最重要的害虫。蚊虫的分布很广,全世界从高山到矿井内都有,约2400种以上,我国已发现约350种。最常见的有按蚊属: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库蚊属: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三带咏库蚊;伊蚊属: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刺扰伊蚊等。它们不仅叮人吸血,影响人们的睡眠和休息,更重要的是蚊虫传播疟疾、丝虫、乙脑、登革热、黄热病等传染病,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军事行动。 (1)疟疾: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疾疟的有60余种,传染性据其吸血习性、数量、寿命及对疟原虫的感受性决定。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蚊。当受染的雌性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循环,约半小时全部侵入肝细胞,速发型子孢子即进行裂体增殖,迟发型子孢子则进入休眠状态,在肝细胞内裂体增殖的疟原虫,经过5~40天发育成熟,胀破肝细胞逸出成千上万的裂殖子进入血流,进入血流的裂殖子部分侵入红细胞并在其内发育增殖,人即被感染。 感染后人会出现剧烈头痛,发冷发热,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烦燥不安,进而嗜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每套试题由5种题型组成,共100分。各部分的题量与得分分配如下: 一、名词解释85:选10个名词,共30分,每小题3分 二、单选题35: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三、多选题40: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四、是非判断33:选6个小题,共6分,每小题1分 五、问答题33:选3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1. 蝗虫的后足是:A A.跳跃足 B.开掘足 C.游泳足 D.步行足 2.昆虫的气门多位于昆虫的腹部两侧,请问,气门属于:D A.消化系统 B.神经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3.有一昆虫,已经脱了三次皮,,请问该昆虫应处在几龄?C A.2龄 B.3龄 C.4龄 D.5龄 4.蝗虫的前翅是( D ) A.膜翅 B.鞘翅 C.半鞘翅 D.覆翅 5. 蝉的口器是( B ) A.咀嚼式口器 B.刺吸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6. 螳螂的前足是:C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7.蜜蜂的前足是( D )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携粉足 8.蝼蛄的前足是( A )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9. 蝶和蛾的前后翅都是( C ) A.膜翅 B.半鞘翅 C.鳞翅 D.鞘翅 10. 蝶和蛾的口器是( B ) A.刺吸式口器 B.虹吸式口器 C. 嚼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11.甲虫的前翅为( C )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2.蝽象的前翅是:B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3.蜂的前后翅是( A )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4.蝇的后翅是( D ) A.膜翅 B.半鞘翅 C.覆翅 D.平衡棒 15.属于排泄器官的是( B ) A.消化道 B.马氏管 C.背血管 D.腹神经索 16.蝗虫的变态属于( B ) A.半变态 B.渐变态 C.过渐变态 D.全变态 17. 蝶和蛾属于( D ) A.半变态 B.渐变态 C.过渐变态 D.全变态 18. 螨是属于哪个纲( B ) A.昆虫纲 B蛛形纲 C.有爪纲 D.唇足纲 19. 家蝇的幼虫属于( D ) A.原足型 B.寡足型 C.多足型 D.无足型 20. 下列哪些虫的口器着生位置是属于后口式( C ) A. 蝗虫 B.小地老虎 C. 蚜虫 D.虎甲 21.步甲的口器着生位置式属于哪种类型 ( B ) A.下口式 B.前口式 C.后口式 D.上口式 22.下列那些不是触角的组成部分( D ) A.柄节 B.梗节 C.鞭节 D.基节 23. 蜂的连锁器属于哪种类型( A ) A. 翅褶型 B.翅钩型 C. 翅轭型 D. 翅僵型( ) 24. 蝉的连锁器属于哪种类型( A ) A. 翅褶型 B.翅钩型 C. 翅轭型 D. 翅僵型 25. 触角和附肢等胶贴在蛹体上,不能活动,腹节多数或全部不能扭动,这种蛹为 A. 离蛹 B. 被蛹 C. 围蛹 D. 裸蛹 26.蚜虫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孤雌生殖: ( ) A.偶发性的孤雌生殖 B.经常性的孤雌生殖 C.周期性的孤雌生殖 D.永久性的孤雌生殖 27.中肠来源于哪个胚层?( C )

《昆虫记》练习题答案

《昆虫记》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昆虫记共有( C )A八卷B九卷C十卷D十一卷 2、法布尔被誉为( A ) A、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界的圣人 C、昆虫至圣 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3、昆虫记是一部( A ) A、文学巨著、科学百科 B、文学巨著 C、科学百科 D、优秀小说 4、法布尔为写昆虫记( D ) A、调查了许多资料 B、翻阅了许多百科全书 C、养了许多虫子 D、一生都在观察虫子 5、法布尔的昆虫记曾获得( B ) A、普利策奖 B、诺贝尔奖提名 C、安徒生奖 D、诺贝尔奖 6、《昆虫记》是()国昆虫学家( )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A、法国法布尔 B、法国儒勒.凡尔纳 C 、英国笛福D、丹麦安徒生 7、法布尔曾担任( C ) A、皇家科学院会员 B、植物学教授 C、物理教师 D、探测员 8、塔蓝图拉蜘蛛易于(D )A、暴躁B、愤怒C、杀死D、驯服 9、法布尔的生活十分( A ) A.贫穷 B.富裕 C.忙碌 D.悠闲 10、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 C )A、历史B、社会机制C、社会人生 11、菜豆象是一种( B )。A、大象B、昆虫C、鸟类 12、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 C )的环境中。 A、干燥B、寒冷C、温暖 13、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是( A )。A、蝉B、蟋蟀C、蝈蝈 14、( B )是毛虫的天敌。A、黑步甲B、金步甲C、被管虫 15、天生攀岩家是( B )。A、狼蛛B、蜣螂C、蚱蜢 16、如果旁边稍有动静,意大利蟋蟀会( B )。A、喉咙发音B、腹部发音C、嘴巴发音 17、《昆虫记》中蟹蛛爱吃( A )。A、蜜蜂B、蝎子C、蝴蝶 18、蜣螂认为绵羊的天赐美食是( B )。A、绵羊的毛B绵羊的粪便 19、大孔雀蝶是( C )。 A、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 B、亚洲最大的蝴蝶 C、欧洲最大的蝴蝶 20、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 B )。A、勤劳的使者B、不会迷失的精灵 21、黑步甲擅长( A )。A、装死B、耍伎俩 22、蟋蟀舒服的“住宅”是( B )建造的。 A、利用现成的洞穴 B、自己挖掘的 C、与别的昆虫一起挖掘 23、《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的动物是:( D ) A、象鼻虫、蟋蟀 B、蜘蛛、蜜蜂 C 螳螂、蝎子 D 、骆驼、恐龙 24、试验证明:(B)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A)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 路。A、蚂 蚁B、蜜蜂 25、关于萤火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A.萤火虫的卵在雌萤火虫肚子里时就是发光的 B.两条发光的宽带是雌萤发育成熟的标志 C.雌萤的光带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强烈的惊吓,发光会受到影响 D.无论是雌萤还是雄萤从生下来到死去都发着光 2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蟋蟀的洞穴不豪华但很粗糙 B 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 蟋蟀的住所远胜于所有其他动物,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 D 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 27、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的猎物的方法是(D ) A、用眼睛看到的 B、用耳朵听到的 C、用嗅觉感知到的 D、通过猎物在网上振动感觉到的 28、枯露菌是一种(C)。A、甲虫B、长在树上的蘑菇C、长在地底下的蘑菇 29、不同蜘蛛网的辐数不同,角蛛的网有(A)根辐,条纹蜘蛛有(B)根,而丝光蛛有(C) 根。A、21根B、32根C、42根 30、( A)的幼虫都有一种惊人的本领,那就是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 A、萤火虫 B、黄蜂 C、园蛛 (二)判断题。 1、《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

基础医学概论

细菌 细菌的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 结构特点: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蛋白体、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 条件:充足的营养、适宜的温度,37℃左右、合适的酸碱度,PH值7.2~7.6,必要的气体环境,主要是对O2 和CO2 的要求、渗透压 方式:一般以简单的二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 细菌的毒力:细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构成的主要因素是侵袭力和毒素。 细菌的致病性:指细菌在人体内寄生、繁殖并引起疾病的特性。 细菌感染:指细菌侵入机体后与宿主防御功能相互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病理变化的过程。 菌血症:病原菌进入血流,但不在其中繁殖,无明显症状(局部,一过性通过血流) 败血症:病原菌进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毒血症:病原体局限于某一部位繁殖,但释放的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全身特殊的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化脓性球菌在引起败血症的同时,通过血液扩散至身体其他组织和器官,引起新的多发性化脓性病灶。 革兰阳性菌染色为紫色,革兰阴性菌染色为红色 消毒:指杀死物体上一般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指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1.简述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结构组成差异及其医学意义? 糖, 和聚糖骨架;青霉素作用点,青霉素可作用于肽聚糖和五肽交联桥,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肽聚糖,而杀伤细菌。革兰阴性菌的外膜具有致病性,

2.试述细菌特殊结构种类及功能? 答:特殊结构:荚膜,具有吞噬、黏附及抗有害物质的损伤的作用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根据鞭毛菌的动力和鞭毛的抗原性,可用以鉴定细菌和进行细菌分类 菌毛,性菌毛:接合,毒力、耐药性等性状的遗传物质传递。普通菌毛:细菌的粘附结构,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与致病性密切相关芽孢,抵抗力强耐干燥、热、辐射、化学消毒剂;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最可靠方法为高压蒸气灭菌。致病性不直接引起疾病,发芽后形成繁殖体后致病。鉴别意义根据位置、大小等 3.比较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 化脓性球菌种类及其所致疾病: 葡萄球菌疾病:化脓性炎症(皮肤化脓性感染),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 链球菌疾病:化脓性炎症(中耳炎、肺炎),猩红热,变态反应疾病 肺炎球菌疾病:肺炎 脑膜炎球菌疾病:化脓性脑脊髓膜炎,菌血症,败血症 淋球菌疾病:淋病表现为尿痛、尿频、尿道流脓、淋菌性结膜炎常见的致病性肠道杆菌及其所致疾病: 大肠杆菌疾病: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泌尿道感染、胃肠炎 我国的卫生标准:大肠杆菌数≦3个/L饮用水, ≦5个/100ml瓶装汽水、果汁 霍乱弧菌疾病:霍乱 破伤风杆菌疾病:破伤风 结核杆菌疾病:肺结核 1.孕妇感染淋球菌对胎儿有何影响?对淋病孕妇所产婴儿如何处理? 答:可经垂直传播给胎儿,使新生儿患淋球菌性结膜炎,导致新生儿脓漏眼病,可致盲。 处理:新生儿都应以1%硝酸银或其它银盐溶液滴入两眼,以预防淋菌性眼炎的发生。

(完整版)农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1

农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1 一、名词解释(20 分,每题2分) 1)附肢;2)雌雄二型现象;3)补充营养;4)开放式循环;5)神经元;6)世代交替;7) 通风作用; 8)突触传导;9)内激素;10)授精 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0.5 分) 1. 蝉的头式为○ ① 下口式② 前口式③ 后口式④ 上口式 2. 蓟马的口器属于○ ① 锉吸式口器② 咀嚼式口器③ 虹吸式口器④ 嚼吸式口器 3. 蚜虫的口器属于○ ① 双刺吸式② 刺吸式③ 刮吸式④ 锉吸式 4.螽斯的口器属于○ ①咀嚼式② 刺吸式③嚼吸式④虹吸式 5.蚊子的口器属于○ ①舐吸式② 虹吸式③刺吸式④嚼吸式 6.昆虫触角类型的变化多发生在○ ①柄节② 梗节③ 鞭节④ 索节 7.家蝇的口器属于○ ①舐吸式② 刺吸式③嚼吸式④虹吸式 8.蝗虫的头式为○ ①下口式② 前口式③后口式④上口式 9.蝉的触角为○触角 ① 丝状② 刚毛状③ 具芒状④ 羽状 10. 蜜蜂的口器属于○ ① 咀嚼式② 刺吸式③ 虹吸式④ 嚼吸式 11. 蝽象的口器属于○ ① 刺吸式② 锉吸式③ 舐吸式④ 咀嚼式 12. 粉蝶的口器属于○ ① 刺吸式② 舐吸式③ 虹吸式④ 嚼吸式 13. 蝼蛄的前足为○ ① 抱掘足② 开掘足③ 捕捉足④跳跃足 14. 枯叶蛾的连锁器是○ ① 翅轭型② 翅缰型③ 翅钩型④ 翅抱型 15. 鳞翅目昆虫后翅前缘基部发生的一根或几根硬鬃叫做○ ① 翅缰② 翅缰钩③ 安缰器④ 平衡棒 16. 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这就是○ ① 脉序② 翅肋③ 翅脉④ 翅气管 17. 昆虫的盾间沟位于○上。 ① 头部② 背板③ 腹板④ 侧板 18. 把前脊沟与前盾沟之间的骨片叫○ ① 端骨片② 盾片③ 前盾片④ 后盾片 19. 在两条相邻的纵脉间,加插一些较细的纵脉。这种纵脉不是由原来的纵脉分出来的,而是游离的,或者仅以横脉与毗邻的纵脉相连,因此称这些脉为○

普通昆虫学试题(第1组)有答案

普昆试题 一.名词解释(18分,每题3分) 1.附肢2.雌雄二型现象3.开放式循环4.神经元 5.世代交替6.羽化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蝉的头式为() A 下口式 B 前口式 C 后口式 D 上口式 2.蓟马的口器属于() A 锉吸式口器 B 咀嚼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 嚼吸式口器 3.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这就是() A 脉序 B 翅肋 C 翅脉 D 翅气管 4.昆虫的盾间沟位于()上。 A 头部 B 背板 C 腹板 D 侧板 5.把前脊沟与前盾沟之间的骨片叫() A 端骨片 B 盾片 C 前盾片 D 后盾片 6.低等蛾类的连锁器叫() A 翅轭型 B 翅缰型 C 翅钩型 D 翅褶型 7.家蝇的蛹为() A 离蛹 B 被蛹 C 裸蛹 D 围蛹 8.在翅脉命名时将第一径脉写成() A 1R B 1r C R1 D r1 9.昆虫胚胎发育的三个连续阶段顺序是() A多足期,无足期,寡足期 B 无足期,寡足期,多足期 C 原足期,多足期,寡足期 D 寡足期,原足期,多足期 10.一个新个体昆虫(不论是卵或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 A 一化性 B 多化性 C 一个世代 D 多个世代 11.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当不良环境解除时,就可恢复生育的停育现象叫()A 滞育 B 休眠 C 越冬 D 越夏 12.昆虫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一年发生的世代数不同,也就是说,滞育可出现在不同的世代,这种现象叫() A 休眠 B 兼性滞育 C 专性滞育 D 确定性滞育 13.膜翅目中寄生性昆虫幼虫的足属于() A 寡足型B多足型 C 无足型 D 原足型 14.蛹体被第三、四龄幼虫所蜕的皮共同构成的蛹壳所包围,这种蛹为() A 离蛹 B 被蛹 C 围蛹 D 裸蛹 15.蝶类的变态类型是() A 增节变态 B 完全变态 C 半变态 D 渐变态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每套试题由5种题型组成,共100分。各部分的题量与得分分配如下: 一、名词解释85:选10个名词,共30分,每小题3分 二、单选题35: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三、多选题40: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四、是非判断33:选6个小题,共6分,每小题1分 五、问答题33:选3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1.世代 2.年生 活史 3.两性 生殖 4.孤雌 生殖 5.变态 6.不全 变态 7.休眠8.滞育9.羽化10.正模 11.趋光性12.完全 变态 13.幼体 生殖 14.孵化 15.虫龄 16.龄期17.生长 脱皮 18.离蛹 19.渐变 态 20.半变 态 21.多足22.鳃叶23.具芒24.丝状25.脉序

型幼虫状触角状触角触角 26.肘状触角27.羽毛 状触角 28. 寡 足型幼 虫 29.鳞翅 30.半鞘 翅 31.膜翅32.鞘翅33.覆翅34.无足 型幼虫 35.性二 型 36.捕捉足37.跳跃 足 38.步行 足 39.携粉 足 40.围蛹 41.复变态42.多食 性 43.多型 现象 44.寡食 性 45.趋化 性 46.色素色47.物理 色 48.肠外 消化 49.翅脉 50.被蛹 51.副模52.侧背 叶学说 53.群集 54.蜕裂 线 55.迁飞 56.信息激素57.平衡 棒 58.翅脉59.血窦 60.结合 色 61.孤雌生殖62.胎生 63.胚后 发育 64.蜕皮 65.原始 假想脉序 66.突触67.滤室68.趋光 性 69.趋光 性 70.趋化 性 71.棒翅72.肠内 消化 73.种群 74.双翅 化 75.激素 76.世代交替77.代生 活史 78.寿命 79.多胚 生殖 80.单胚 生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