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津冀冷链物流区域协同标准汇编2018.doc

京津冀冷链物流区域协同标准汇编2018.doc

京津冀冷链物流区域协同标准汇编2018.doc
京津冀冷链物流区域协同标准汇编2018.doc

京津冀冷链物流区域协同标准汇编

(2018)

天津市商务委员会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

河北省商务厅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天津市标准化研究院

北京物流协会

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

前言

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建设《环首都 1 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等要求,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天津市市

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北京市商务委员会、河北省商务厅、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组织制定八项京

津冀冷链物流区域协同地方标准, 4 月 12 日京津冀三地共同发布, 6 月 1 日在京津冀区域内实施。

八项区域协同标准包括:《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DB11/T 3010—2018,DB12/T 3010 —2018,DB13/T 3010 —2018)、《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DB11/T 3011—2018 , DB12/T 3011—2018 ,DB13/T 3011 —2018)、《冷链物流温湿度要求与测量方法》(DB11/T 3012—2018,DB12/T 3012 —2018,DB13/T 3012 —2018)、《畜禽肉冷链物流操作规程》(DB11/T 3013—2018 ,DB12/T 3013—2018 ,DB13/T 3013—2018)、《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DB11/T 3014—2018,DB12/T 3014 —2018,DB13/T 3014 —2018)、《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DB11/T 3015—2018 ,DB12/T 3015—2018 ,DB13/T 3015—2018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要求》( DB11/T 3016—2018 , DB12/T 3016—2018, DB13/T 3016 —2018)、《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

理规范》(DB11/T 3017—2018 , DB12/T 3017—2018 ,DB13/T 3017—2018),八项区域协同标准将有助于统一、规范京津冀冷链物

流行业发展,提升区域冷链物流水平,打造区域冷链物流品牌,为全

国冷链物流标准化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标准起

草工作具体由天津市标准化研究院承担,北京物流协会、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天津市交通与物流协会、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等单位参与。

目录

1. 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 .......................................................... - 1 -

2. 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 - 6 -

3. 冷链物流温湿度要求与测量方法 .......................................... - 9 -

4. 畜禽肉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 - 19 -

5.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 - 24 -

6.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 - 29 -

7.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要求 .................................................. - 34 -

8.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 .................................. - 38 -

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链物流冷库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设计要求、冷库辅助设备、

温控系统、安全管理及运维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农产品的温控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34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

GB/T 18517—2012制冷术语

GB/T 28009—2011冷库安全规程

GB/T 30134—2013冷库管理规范

GB 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

DB12/T 3017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 18517、 GB/T 301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

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 18517—2012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冷库 cold store

采用人工制冷降温并具有保冷功能的仓储用建筑物,包括库房、制冷机房、变配电间等。

[GB/T 18517 —2012 ,定义 5.3.1]

3.2

冷冻库 freezing room

具有维持货物温度于-18 ℃以下能力的储存库。

3.3

冷藏库chilling room

具有维持货物温度于冻结点以上至7℃以下能力的储存库。

3.4

装卸作业区dock area

将装载于货柜车内的低温货物移入仓储中心或从仓储中心内的低温货物装载至货柜车

内等作业的场所,温度不高于 15℃。

4环境要求

应符合 GB 50072—2010 中4.1.1 的要求。

5设计要求

5.1 冷库结构

冷库的构造应符合GB 50072—2010 中第 5章的要求。

5.2 墙壁、天花板、地板

5.2.1 冷库应铺设墙壁保温层、天花板保温层、地板保温层,保温层应有一定厚度,外侧

不应结露,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2.2 冷库的墙壁及天花板应使用平滑、不透水的材质制作,且易于清洁或消毒。

5.2.3 其他墙壁、天花板、地板设计要求应符合GB 50072—2010 第 4 章的要求。

5.3 冷库门

5.3.1 装卸货滑升门应有隔热设备( 如遮蔽蓬、塑料门帘、快速卷门、空气幕等) 。

5.3.2 应保持常闭状态,开启应有监视与警示功能。

5.3.3 应有应急内开门锁装置并有标识及紧急报警器。

5.3.4 冷库门外壁不应结露或结霜。

5.3.5 冷库低温作业区传输设备出入口应有隔热设备。

5.3.6 其他库门要求应符合 GB 50072—2010 第 4 章的要求。

5.4 照明设施

5.4.1 应采用低温、防潮、节能的材料。

5.4.2 应具有安全防爆的功能。

5.4.3 冷库内应具有可快速点亮的节能照明灯具,冷库地面范围应具有100Lux 以上的照度,作业场所照明宜在200Lux 以上。

5.5 通道

冷库内应有合理的通道。

5.6 预冷间

冷库应设置预冷间。

5.7 理货区

5.7.1理货作业区应有足够的空间供人员理货、货物码放及搬运等作业。

5.7.2低温货物理货应在15℃以下作业区进行。

5.8装卸作业区

5.8.1冷库应设置15℃以下的封闭式站台及低温穿堂。

5.8.2装卸作业区应根据运输车辆的高度及宽度的需要设置装卸货调整设备。

5.8.3装卸货出入口应安装作业区保温门。

5.8.4应安装气密式门封。

5.9叉车

叉车应使用电瓶车,应设置独立的叉车充电区,充电应在封闭空间内进行,叉车应在指定区域存放。

6冷库辅助设备

6.1 货架

6.1.1 冷库应使用货架,其高度与冷库高度相匹配。

6.1.2 货架排列不应影响到库内冷风循环。

6.1.3 应安装相应的防撞设施。

6.2 托盘

6.2.1 应符合 GB/T 2934 的要求,优先采用1200mm×1000mm规格的标准托盘。

6.2.2 应采用坚固耐用并易于清洗的材质。

6.3 搬运设备

6.3.1 搬运设备应无毒、无害、无异味、无污染,符合相关食品卫生要求。

6.3.2 搬运设备的材质应不吸水、防锈、易清洗且不藏污纳垢。

6.3.3 搬运设备应能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

7温控系统

7.1 制冷系统

7.1.1 冷库应配置温度控制系统。

7.1.2 冷库内温度应均衡,空气温度的变动幅度应在2℃以内。

7.1.3 储存冷藏果蔬应具备相应通风条件。

7.1.4 冷库的送风系统应具备空气循环功能。

7.1.5 其他要求应符合 GB 50072—2010 中 6.3 的规定。

7.2 温湿度测定装置

7.2.1 安装位置

温湿度测定装置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冷风机回液管侧,冷风机下方200mm出风口处;

——冷风机回液管侧,冷风机下方200mm回风口处;

——冷库门距离顶部中间位置,距离墙壁100mm~ 150mm处;

2

——每 600m 对角线焦点为中心,距离顶部

200mm处。

7.2.2 温度仪器的精度不应低于±0.5%;湿度仪器的精度范围不应低于±3%RH。

7.2.3 温湿度测定装置应连续采集数据, 24h 不间断自动记录温湿度变动并保存温湿度记录二年

以上。

7.2.4温湿度测定、监控等装置应定期维护、校准。

7.3 自动报警系统

7.3.1 冷库应安装温度异常自动报警系统,并按要求持续记录。

7.3.2 制冷设备发生故障或温度异常时,应由专业人员维修或处理。

7.4 供电设施

冷库应备有紧急供电设施,当停电状况发生时,紧急供电设施应能保证冷库的正常运作。

8安全管理

8.1 人员安全

8.1.1 冷库应安装出入库报警系统。

8.1.2 冷库应安装作业指示灯、逃生装置。

8.1.3 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应熟悉冷库使用的制冷介质成分及毒性程度,当制冷系

统泄漏时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8.1.4 冷库内作业人员应配备照明设备及防寒等劳动保护用品。

8.2 库房安全

8.2.1 库房内不应存放有毒、有害、腐烂变质货物或其他易燃、易爆、违禁品等。

8.2.2 搬运设备停用时,应放在规定的位置,并将货叉降至最低位置。

8.2.3 托盘应平放或整齐码放,不应直立或靠壁斜放。

8.2.4 厂房、机电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

8.2.5 使用的制冷系统可能对人体有害时,应有警示标识。

8.2.6 厂区内安装限速标识,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不应超过15km/h。

8.2.7 冷库出入口与主要通道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

8.2.8 电气、消防、制冷系统等其他安全要求,应符合GB/T 28009 和 GB/T 30134 的规定。

8.2.9 其他要求应符合 GB/T 28009—2011 第 10 章的规定。

8.3 应急

8.3.1 应制定消防、安全生产等应急预案。

8.3.2 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并记录。

9运维

9.1 使用要求

9.1.1 冷库应定期清洁与消毒,并记录。

9.1.2 库房发现冰、霜、凝结水时,应尽快清除。

9.2 货物存放

9.2.1 入库货物应先进行检验。

9.2.2 未达到预冷要求的货物不应直接入库。

9.2.3 货物的存放不应置于人员进出频繁的区域。

9.2.4 货物应按照其性质分区码放,并采取措施避免交叉污染。

9.2.5 低温货物应按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分别设置或予以适当隔离,并留有足够的空间

供搬运。

9.2.6 冷库内货物应分类储放在托盘、货架上或采用其他有效的保管措施,不应直接码放在

地面,并保持整洁及良好通风。

9.2.7库房内货物堆码应稳固整齐,不应影响库内的气流循环和货物进出。

9.2.8仓库应有存量记录,货物出入库应有记录,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货物名称、规格、加工批号、保质期、出入库时间、地点、对象、数量等;各项记录保存期限应符合 DB12/T 3017 的要求。

9.2.9出库应按照“货物先进先出”和“货物保质期先到先出”的原则,并进行记录。

9.2.10应定期检查货物质量,及时清除变质和过期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温食品运输车辆的术语和定义、车厢性能、车辆装备、车体标识及运输作业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冻冷藏食品、农产品运输车辆的设施要求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89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21145 运输用制冷机组

GB 29753 道路运输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QC/T

449—201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DB12/T 3012冷链物流温湿度要求与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 2975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车厢性能

4.1技术要求

4.1.1整车

汽车、挂车的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应符合GB 1589的规定。

4.1.2材质

4.1.2.1 车厢应使用吸水性低、透气性小、防腐蚀性好的隔热材料,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应小

于 0.028W/(m ·℃ ) 。

4.1.2.2 隔热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在 -40 ℃~ 70℃的环境温度下使用时,不应降低其性能。

4.1.2.3 车厢内外厢板间应用隔热材料充满。

4.1.2.4 车厢应使用符合环保及食品安全规定的材质。

4.1.2.5 车厢应使用轻质内外板材。

4.1.2.6 壁面应使用平滑、不透水、可清洗、防锈、防腐蚀的材质。

4.1.2.7 门扉应使用平滑不透水、易清洗、坚固的材料。

4.1.3 密闭性

4.1.3.1 车厢应具备良好的防水密封性,车厢顶部、侧壁、门及制冷机与车厢连接处不应有

渗漏现象。

4.1.3.2车厢应设置排水孔,排水孔应安装密闭装置。

4.1.3.3管路的出入口、排水口等设施应定期检测。

4.1.3.4门扉的门封(衬垫)应定期检查、更换。

4.1.4 通风性

4.1.4.1 车厢应具有良好的冷风循环系统。

4.1.4.2 车厢内不应出现跑冷现象。

4.1.4.3 车厢区域温差应在± 0.5 ℃以内。

4.1.4.4 长途运输果蔬宜安装换气装置来降低乙烯浓度。

4.2试验方法

4.2.1 车厢性能试验包括防水密封性能试验、气密性能试验、隔热性能试验、机械性能试

验。

4.2.2试验方法应按照GB 29753 的规定进行。

5车辆装备

5.1 制冷机组

应符合 GB/T 21145 的规定。

5.2 车辆行车记录仪

车辆内应安装含卫星定位系统的车辆行车记录仪,并记录运输配送过程,包括定位、时间、位置、车速等。

5.3 行驶温度记录仪

5.3.1 车辆应安装行驶温度记录仪,行驶温度记录仪应固定,其显示部位应安装于车厢外

运输配送人员容易看到的位置。

5.3.2 9.6m 以下车型温度传感器应安装于冷风机的回风口正下方,箱体后部距后门800mm 处。

5.3.3 9.6m 及以上车型温度传感器应安装于冷风机的回风口正下方,距箱体前部 1/3 位置、距箱体前部 2/3 位置,箱体后部距后门800mm处。

5.3.4 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高度应为装货线向上30mm,保证满货状态下不接触货物。

5.3.5 温度检测与要求应符合DB12/T 3012 的规定。

5.3.6 行驶温度记录仪应至少每年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一次,并有记录。

5.4 运输配备工具

5.4.1车辆宜配备方便装卸及保护的装置,包括滑吊、支架、标准单元化器具等。

5.4.2 运输少量货物时,应配备独立的保温容器或其他内装式制冷系统容器,并有适当的保

护。

6车体标识

6.1 车厢外体宜使用白、银、淡青色或用光亮的板材。

6.2 车厢外体应喷涂冷链物流的统一标识。

6.3 车体应设置车辆标牌,标牌应符合QC/T 449—2010 中

7.1 的规定。

6.4 制冷系统可能对人体有害时,车体应设置警示标识。

7运输作业要求

7.1 准备

7.1.1 装载货物前应检查车辆及制冷、检测等装备,保证完好。

7.1.2 装载货物前应对车厢内部进行清洁。

7.1.3 装货时车厢应先预冷,预冷温度符合装卸货物的温度要求。

7.2 装卸货

7.2.1 货物装卸时应保持依次有序,码放应保持稳固。

7.2.2 装货时货物不应遮挡车厢内的出风及回风口,且与车厢壁体间应保留适当空隙,冷

风应对流循环。

7.2.3货物应在达到温度要求的条件下进行装货。

7.2.4 对于污染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货物或包装材料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无法防止

交叉污染的,不应与其他货物一起运输。

7.2.5装卸后应关紧车门。

7.2.6在卸货过程中,应保持车门随开随关。

7.3 运输

7.3.1 运输期间的货物温度应按照DB12/T 3012 的规定执行。该标准中未规定的货物应达

到冷冻货物 -18 ℃以下或冷藏货物冻结点以上至7℃以下的要求。

7.3.2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全程均衡冷冻或冷藏状态。

7.3.3 运输期间车辆或厢体重要部位意外损坏时,应进行货物的损坏调查,并安排适当的

运输工具进行后续的运输作业。如有卸货或再装载需求,应尽快完成,测量货物温度并记录。

7.3.4车辆长途运输时,应安装备用电源或相关备电设备。

7.4安全

制冷机组上应标识使用冷媒成分及安全警示。

7.5 卫生

7.5.1 车厢的卫生条件应满足承运货物要求,符合国家卫生防疫要求。

7.5.2 运输结束后,车辆箱体内应进行清洗;定期或必需时,应进行消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链物流温湿度要求与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温食品农产品储、运、销作业的温湿度环境要求、测量方法、测量仪器、测量要求、测量位置。

本标准适用于低温食品农产品(以下称为物品)的物流保鲜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B/T 10728 易腐食品冷藏链技术要求果蔬类

SB/T 10729 易腐食品冷藏链操作规范果蔬类

SB/T 10730 易腐食品冷藏链技术要求禽畜肉

SB/T 10731 易腐食品冷藏链操作规范畜禽肉

DB12/T 3010—2018 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

DB12/T 3011—2018 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3温湿度环境要求

3.1各类物品环境要求见附录A。

3.2十天内贮存可以混装的果蔬见附录B。

3.3长途运输可混装的果蔬见附录C。

4测量方法

4.1 总则

4.1.1 测量方法包括非破坏性温度测量和破坏性温度测量。

4.1.2 非破坏性温度测量无法准确测定或买卖双方有争议时,应以破坏性测量的结果为准。

4.2 非破坏性温度测量

测量低温物品表面温度或冷藏物品间的温度,应采用带探针的温度传感器,探针应具有良好的接触面、低热容量、高导热性。探针应插入物品间测量温度,且探针与物品间应有足

够的压力以具有良好的接触。

4.3破坏性温度测量

测量低温物品中心温度,应采用易于清理和消毒的材料制成的尖顶探针。探针应插入物品包装的中心位置测量温度。

5测量仪器

5.1种类

5.1.1玻璃管式温度计

不应使用水银温度计。

5.1.2 双金属温度计

5.1.2.1 探针长度应不小于 15cm。

5.1.2.2 测量物品中心温度时应采用尖顶探针。

5.1.2.3 测量物品表面温度时应采用平头探针。

5.1.3 热电阻 ( 热电偶 ) 温度计

5.1.3.1 探针长度应不小于 15cm。

5.1.3.2 应具有探针式或探片式的敏感组件。

5.1.3.3 温度计应有补偿电阻功能。

5.1.4 测温钻孔设备

5.1.4.1 应使用方便清洗的锐利金属工具,如探针、冰锥或手钻等。

5.1.4.2 包装和上孔洞直径应与温度检测仪器的感温元件直径相配。

5.2 要求

5.2.1 测量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所使用的传感器时间常数T90应不大于 1min。

5.2.2 测量环境空气温度所使用的传感器时间常数T90应不大于 10min。

5.2.3 在-40 ℃~ 50℃范围内 , 最大误差不超过0.5 ℃。

5.2.4 分辨率不大于 0.5 ℃。

5.2.5 仪器测定的准确性不应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5.2.6 温度计应定期校准或检定。

5.2.7 温度计传感器的感温部位应能与物品接触良好。

5.2.8 热电阻(热电偶)温度计应能避免凝结水产生时所造成的影响。

5.3 温度计预冷

5.3.1 随机抽取一包装物品,将冰钩或钻孔机及传感器插入物品中预冷(以下称为预冷包装样品)。未经预冷的冰钩、钻孔机及传感器,不应放入测量样品中。

5.3.2插入预冷包装样品中心的传感器应停留3min 以上方可移出。

5.3.3 两个低温物品包装袋接触紧密时,将传感器插入其中间完成预冷。在低温仓库内测量物品温度,传感器应与冻结物冷藏间空气温度保持一致。

6测量要求

6.1物品表面温度的测量要求

6.1.1物品表面温度的测定可利用接触式传感器或使用放射性温度计测定。

6.1.2包装袋表面温度测量步骤:

a) 温度传感器应先预冷;

b) 打开物品外箱的上盖,取出含边角的包装物品上层或边层部分两层,在第一、二层

中间由箱外开一小孔,将第二层包装物品放回后,由箱外的小孔插入温度计的传感

器约 8cm 后,放回第一层包装物品,传感器的感温部位应与包装袋紧密接触,盖上

外箱的上盖后,在外箱上放置两箱包装物品;或者使用锐利刀片,于边角纵列中央

部位第一、二层之间斜切外箱壁,向外拉断切片,插入温度计的传感器约8cm,传

感器的感温部位应与包装袋紧密接触,在外箱上放置两箱包装物品;

c)温度稳定以后记录;

d)将传感器保留于箱内,直到后续测量样品均已完成测量后移出。

6.1.3 测量样品为展售柜内的散装物品时,可重复步骤 a) 与 c) ,然后在测量样品的上方堆积足够

的包装物品,确保包装袋与感应部位能良好接触,等温度稳定后记录。

6.2物品中心温度的测量要求

6.2.1 测定低温物品的中心温度时,会破坏物品形态及包装,如欲继续出售,事先应有预防

措施,并确保打洞装置或温度传感器已预冷且处于无菌状态。

6.2.2物品打洞可用预冷过的长针或钻孔机来完成,孔径大小亦应配合温度传感器的直径。

传感器的反应时间应快速且其感应部位应在传感器的顶端。

6.2.3 为能准确地测定温度,物品打洞及将传感器插入物品读取温度等作业应在低温环境下

完成,而其温度环境应尽可能接近低温物品的温度。

6.2.4有关物品温度的测量步骤如下:

a)温度传感器从预冷包装样品移出后,迅速插入测量样品内;

b)温度传感器应沿着物品表面到热中心点最长距离的轴线插入,传感器的检测位置应全部

包埋在物品内部;

c)物品中心温度应在最大表面中心下方 2.5cm 处加以测定;单一方向比 5cm小的物品,测量

点应在该方向距离的一半;

d)温度传感器无法贯穿冷冻物品时,可使用已预冷过的冰钩或钻孔机在物品上打一小

洞,其深度应可达物品的中心点;

e)当读数达到稳定后记录温度;

f)记录测量样品的温度后,将温度传感器保留在测量样品内,直到欲测量另一样品时移

出。

6.3环境空气温度的测量要求

6.3.1 冷链各环节的易腐食品按照 SB/T 10728 、SB/T 10729 、 SB/T 10730 、SB/T 10731 的相

关规定进行操作,环境温度测量宜采用空气温度自动记录仪,实时监测和记录。

6.3.2温度检测仪器的传感元件不应与其他物体相接触。

6.3.3应定期记录环境空气温度值,温度记录时间间隔最大不超过2h。

7测量位置

7.1冷库测量位置的选择

按照 DB12/T 3010—2018 中7.2.1 的要求执行。

7.2运输车辆测量位置的选择

按照 DB12/T 3011—2018 中 5.3.2 、5.3.3 、5.3.4 的要求执行。

7.3冷柜测量位置的选择

7.3.1温度传感器数量不少于 2 个。

7.3.2安装位置应位于冷柜回风口处和冷柜中心位置。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各类物品环境要求

A.1 表 A.1给出了水果类产品环境要求。

表A.1 水果类产品环境要求

运输温度

展售柜温度类型名称储存温度储存湿度

中长途运输短途配送

(直达运输 ) (不超过 5h)

木瓜7℃ ~13℃85%~90% 7℃~13℃7℃~13℃

番荔枝15℃~20℃90%~95% 15℃ ~20℃15℃~20℃

热带、亚热

菠萝10℃~13℃85%~90% 10℃ ~13℃10℃~13℃带水果

香蕉12℃~15℃80%~90%12℃ ~15℃12℃~15℃龙眼、荔枝1℃ ~4℃90%~95% 4℃~7℃4℃~7℃葡萄-1 ℃~0℃90%~95% 0℃~3℃0℃~3℃

草莓-0.5℃~0.5 ℃90%~95% 0℃~3℃0℃~3℃浆果类

番石榴5℃ ~6℃85%~90% 5℃~6℃5℃~6℃

5℃~10℃杨桃5℃ ~10℃85%~90% 5℃~10℃

5℃~12℃

柑橘5℃ ~8℃85%~90% 5℃~8℃5℃~8℃

柚子5℃ ~10℃85%~90% 5℃~10℃5℃~10℃柑桔类

柠檬12℃~15℃90%~95%12℃ ~15℃12℃~15℃

西柚5℃ ~10℃85%~90% 5℃~10℃5℃~10℃

苹果-1 ℃~1℃90%~95% 0℃~4℃0℃~4℃仁果类

梨-0.5℃~0.5 ℃90%~95% 0℃~4℃0℃~4℃

枣-1 ℃~1℃90%~95% 0℃~3℃0℃~3℃

桃0℃ ~1℃90%~95% 0℃~3℃0℃~3℃核果类

樱桃、李子-1 ℃~0℃90%~95% 0℃~3℃0℃~3℃

芒果(生果实)13℃~15℃85%~90% 13℃ ~15℃13℃ ~15℃13℃~15℃

表 A.1 水果类产品环境要求(续)

运输温度

类型名称储存温度储存湿度

中长途运输短途配送

展售柜温度

(直达运输 ) (不超过 5h)

西瓜8℃ ~10℃80%~85% 10℃10℃

瓜类甜瓜(中、晚熟)3℃ ~5℃3℃~5℃5℃~12℃

75%~80% 7℃ ~10℃甜瓜(早、中熟)5℃ ~8℃5℃~10℃

A.2表A.2给出了蔬菜类产品环境要求。

表A.2蔬菜类产品环境要求

运输温度

类型根茎菜类花菜类叶菜类茄果类瓜菜类菜用豆类

品项储存温度储存湿度中长途运输

( 直达运输 )

萝卜0℃~1℃95%~98% 0℃~3℃

胡萝卜、芦笋、牛蒡0℃~1℃95%~100% 0℃~2℃

土豆3℃~5℃80%~85% 5℃~7℃

洋葱0℃~2℃65%~70% 0℃~2℃

菜花、韮菜花、黄花

0℃~1℃95%~98% 0℃~2℃

洋白菜、结球生菜 ( 莴

0℃~1℃95%~98% 0℃~2℃

苣 )

芹菜、茼蒿、结球白

0℃ ~1℃98%以上0℃~2℃

菜(大白菜 )

菠菜-1 ℃~0℃95%以上0℃~2℃

油菜、芥兰0℃ ~1℃95%以上0℃~2℃

绿熟番茄10℃~11℃85%~90% 10℃~12℃

初熟番茄7℃ ~10℃90%~95% 7℃ ~10℃

成熟番茄0℃ ~2℃90%~95% 3℃~5℃

甜玉米0℃ ~1℃90%~95% 0℃~2℃

南瓜10℃ ~13℃65%~70% 13℃~15℃

黄瓜12℃ ~13℃90%~95% 12℃~13℃

毛豆5℃ ~6℃90%~95% 6℃~8℃

豌豆0℃ ~1℃90%~95% 0℃~2℃

短途配送

( 不超过 5h)

5℃ ~12℃

5℃ ~12℃

5℃ ~12℃

6℃ ~8℃

0℃ ~2℃

展售柜温度

0℃~3℃

0℃~2℃

5℃~7℃

0℃~2℃

0℃~2℃

0℃~2℃

0℃~2℃

0℃~2℃

0℃~2℃

10℃~12℃

7℃ ~10℃

3℃~5℃

0℃~2℃

13℃~15℃

12℃~13℃

6℃~8℃

0℃~2℃

冷链物流配送中的三种主要模式

冷链物流配送中的三种主要模式 现有的冷链低温配送过程采用的基本上是冷藏车制冷机组或者干冰的制冷模式,其能耗之大,对于小批量的低温配送也非常不经济。据统计,冷藏车制冷机组每百公里油耗2~4升,汽车的尾气排放增加30%以上;而如果采用干冰制冷的方式,其经济性、安全性又成了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以及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都尤为突出。采用新型的相变蓄冷材料作为冷源的制冷模式已经成为国外物流行业的主要方式,其经济性、安全性和使用的方便性决定了其必将成为冷链配送领域的最佳选择。 按照能源供给方式,目前,国内外低温物流制模式可以分为电力驱动型(冷藏车)与无源蓄能型。而无源蓄能型按照载冷剂的不同又分为干冰载冷型和相变蓄冷材料载冷型两种。这三种模式的冷链配送方式都存在一定优缺点、成为目前冷链物流配送中的三种主要模式,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三种冷链配送模式予以分析。 一、冷藏车制冷低温配送 有源型低温物流制冷方式就是自带制冷单元的冷藏箱,常见的是自带压缩机组的冷藏车。冷藏车制冷的优点是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低温,这种低温物流制冷方式主要应用于大批量低温货物的长途配送。 冷藏车的制冷原理,是利用压缩机的工作提供冷源,这种供冷模式决定了采用冷藏车进行低温配送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燃油),其每百公里油耗能够达到2~4升。另外,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采用冷藏车制冷的模式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据分析,带制冷机组的冷藏车比普通货车尾气排放增加30%以上。在油价不断上涨的今天,这种配送模式无疑是既不经济也不环保的,这也导致了国内很多冷藏配送公司对冷链配送的期待成为一种泡影,大量冷藏车限制的情况成为这个行业的一个较为普遍的怪现象。 此外,冷藏车车厢容积多为1500升以上。这对于疫苗、样品与低温食品等多次少量配送的货物配送存在很大的制约性。对于这些小剂量物品的配送来说,昂贵的物流成本自不必说,经常遭遇物流公司的闭门羹也常常成为这些生物制剂、医药保健公司面临的一大困惑。 二、以干冰作为冷源的低温配送模式 干冰曾经被广泛应用于保存温度在0度以下的生物制品、食品、水产品等的配送与保存,其出色的制冷效果让干冰一度成为冷链配送的宠儿。但是,最近干冰也难逃在冷链配送中被扼杀的命运,各大航空公司基于安全的角度出发已经明令禁止使用干冰作为制冷剂。 干冰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800倍于自己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起爆炸。另外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会造成较大的污染,致使温室效应的不断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业现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是物流业需求呈扩趋势。经济增长需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主动拉动,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需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主动带动,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在国际上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国是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这两个“转变”和“转移”,带来了物流需求“量”的扩和“质”的提升。 二是企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趋势明显。在市场的激烈竞争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物流功能的整合和物流业务的分离外包。企业物流的专业化趋势也相当明显,几乎所有大型连锁企业都在力图优化自己的专业供应链。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提出的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模式。 三是物流企业呈个性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传统服务的整合和专业化服务的创新。普通型的低端服务利润会越来越薄,而创新型业务、增值型服务和适合客户需要的特色服务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专业化物流的发展会更加深入。制造、商贸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将会推动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加速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联动。物流企业针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大力发展增值型、创新型业务,自主物流服务的品牌价值越来越重要。 四是物流市场细分化与国际化的趋势明显。各行业物流的规模、结构和要求不同,其物流需求的速度、成本和服务也有很大差别,这就加速了物流市场的细分化。中国的物流市场正在成为国外企业关注的重点,投资的热点。一些国际化的企业将加快并购国企业,完善在中国的网络布局,国的物流网络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一部分。面临国际化竞争,国大型物流企业将随着中国产品和服务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SWOT模式分析

绿蚂蚁物流搜索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SWOT模式分析 冷链物流】的发展不仅受国际宏观环境的影响,也受国内经济体制等自身因素的制约。运用SWOT方法将内外环境结合起来,分析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机遇,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理清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推动冷链物流向前发展。 一、S(strength),优势分析 第一,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000多亿美元,但由于没有很好的冷藏条件,食物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损失率分别达到20%-30%、12%、15%,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将近两亿人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居世界首位,而冷链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第二,食品药品安全与冷链管理受到重视。我国是一个食品药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大众消费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一直都是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食品和药品的流通环节往往是发生问题的所在。随着人们食品和药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人们将更多地关注与食品和药品生产、流通、销售等有关的活动。这种市场信息将引导企业强化自身的供应链管理,并将企业品牌与食品和药品的质量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三,冷链物流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冷链物流建设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农产品保鲜加工是农业生产的延续,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二产经济”。发达国家把产后储藏加工保鲜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的30%用于生产,70%用于产后加工保鲜;意大利、荷兰农副产品保鲜产业化率为60%,而日本则大于70%。产后产值与自然产值之比,美国为3.7:1,日本为2.2:1,而我国仅为0.38:1。大量的初级农产品几乎都是未经处理便投放市场,损耗率相当高,由此可见我国农产品保鲜加工市场潜力很大。 第四,政府扶持优势。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环节多,产业链长,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为进一步巩固“十一五”期间冷链物流发展的成果,实现“十二五”时期冷链物流发展的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重要项目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扶持;鼓励有关部门加强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统一组织规划实施;引导和推动高等院校设置冷链相关学科专业,加强高素质人

区域物流的现状及趋势探析

毕业论文 2014 届 区域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 学生姓名黄建军 学号 020******* 系别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班级工商管理1002班 指导教师朱彩虹 完成日期2014 年6月

区域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 摘要 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区域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与网络,区域物流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因此对于区域物流发展趋势的探究就有了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区域物流总体的状况进行了阐述,主要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和中三角区域为代表,接着从区域物流信息化、区域间协调运作、综合型物流人才以及区域物流总体规划方面对区域物流现状进行描述,然后结合现状简单的分析应对措施,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及部分案例、部分学者的相关论据对区域物流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预测。 关键词区域物流;信息化;现状;趋势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ANALYSIS OF REGIONAL LOGISTICS ABSTRACT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form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network,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is a huge driving for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refore the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trend of inquiry have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irstly on regional logistics the overall situation has been described, mainl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Pearl River Delta, the Bohai Sea region and in the region on behalf of the triangle, and then coordinate the operation from the regional logistics information, regional, integrated logistics personnel and the general planning of regional logistics of regional logistics conduct described the status quo, and then combined with a simple response to situation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oreign countries and some cases, the relevant arguments of some scholars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trend of simple prediction. KEY WORDS Regional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tus quo; Trend

冷链物流行业报告 市场竞争及运营模式分析

冷链物流行业报告:市场竞争及运营模式分析冷链物流市场竞争分析 (一)冷链物流公司存在形式 我国的冷藏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不大,区域性特征比较强,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冷藏物流行业领袖。我国的冷链物流公司主要以以下几种形式存在: 1、第三方物流公司。此类型又包括从传统的物流公司进军冷链物流市场的企业,如中外运裕和、锦江低温,山东荣庆等,和专注于冷链物流行业的重庆雪峰、康新物流等,以及与麦当劳长期合作的冷链物流体系相对完善的夏晖物流。 2、企业内部的物流公司。此类型最典型的是百胜集团下属的物流事业部,为百胜集团下属的餐厅提供核心业务以及有特殊要求产品的物流服务。 (二)行业加快整合 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整合已趋于常态。2013年凯汇私募基金及中法基金共同完成对上海郑明的物流1.2亿元的投资,同时上海郑明完成了对深圳曙光物流的控股。大连中赢物流与日本北兴物流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中盈北兴冷链物流(大连)有限公司。中外运入股普菲斯与亿达、阳明海运组成冷链“共同体”。快行线物流借力生鲜电商完善全国快行线配送网络,合作进入务实阶段。 (三)生鲜电商加剧竞争 嘿客是顺丰旗下网购服务社区店,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完成了电商“最后一公里”功能的铺设,并和顺丰的冷链物流体系形成一体。随着顺丰冷链物流对外开放,当合作伙伴订单需求增多,冷链物流的布局也将提速,未来四线城市也会考虑下沉。顺丰表示,2015年冷链物流拓展速度视生鲜电商发展情况。另外,在生鲜产业的催动下,电商大佬也都纷纷布局冷链领域。 (四)宅配市场竞争激烈 活跃在B2B领域的冷链物流,如今也加入到了B2C队伍中。随着淘宝、一号店、亚马逊等纷纷推出生鲜产品业务,冷链物流宅配也被催热,电商纷纷盯准这一巨大的市场“蓝海”。 在众多产品中,生鲜产品冷链物流毛利率最高,达到50%;水果产品毛

中国冷链物流网

中国冷链物流网 中国冷链物流网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主管的冷冻食品与冷链物流行业网站,是协会工作动态和会员交流的窗口,是传播冷链物流概念、发布行业新闻信息的资讯平台,是中国冷链物流万里行、中国冷链年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的官方网站。 中国冷链物流网是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主管和指导的中国冷链物流联盟官方网站,是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门户网站, 同时也是协会会员信息查询和《全国食品冷链物流定点企业》备案信息查证的平台。 中国冷链物流网是为推动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而设计的,是全国冷链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的平台,网站汇集政策性、指导性、实用性、资料性于一体,内容丰富、数据详实,对食品和冷链产业体系全面、系统、准确、及时报道,反映和记录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实时动态,是国内冷链物流行业建设最早的权威性网站。 目前,中国冷链物流网拥有注册会员5000名、日均页面访问量上万次,帮助了众多冷链物流企业 实现品牌宣传、信息发布,我们借助互联网无地域性,无时间性,无限客户的优势,为企业用户提供一个无限空间的电子商务平台。 中国冷链物流网的运营者——中交百企(北京)企业管理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唯一指定的合作单位,公司专注于展览、会议、培训的策划、组织、承办服务。具备高度的团队精神,卓越的企业管理理念及行之有效的制度,以及长期的项目管理、合作管理经验,在相关领域拥有规模的专业队伍。公司凭借自身雄厚的实力、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在8年的时间内成功组织、举办了近百场专题活动和大型会议,包括:中国冷藏运输及冷藏库高峰论坛暨食品与医药冷链系统技术应用研讨会、全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中会暨食品物流安全与农副产品冷链系统建设研讨会、中国冷链物流年会、中国冷链物流诚信建设大会等。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行业发展建设、政府深入了解行业状况、宣贯学习国家政策、搭建企业交流平台、传播冷链行业概念经验、推动冷链市场信息流通、提高企业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引导企业奉行绿色冷链与低碳节能等,发挥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们的愿景:成为中国冷链领域最权威专业的网站;成为一个受行业尊重的,受企业爱戴的,多元化均衡发展的,行业知名网站;成为一个以满足企业客户需求为目标的,将服务价值直接送达客户冷链领域的领先者。 我们的宗旨:以行业建设发展为核心,以企业关注需求为中心! 我们的优势:“专业+专注”。我们的核心团队在冷链物流行业有长期的服务经验,专注服务冷链物流企业用户,更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需求与发展,以最热情周到的服务为您的企业带来更专业的价值。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冷链物流需求增幅加快,冷链物流过程逐步规范,冷链物流企业逐步发展,冷链物流信息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 (一)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快。 国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冷库设施建设、冷库技术水平提高和冷藏车辆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冷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批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冷藏库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建立,适合农户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库将快速发展,果品蔬菜恒温气调库迅速发展,低温库比例将进一步增加。 从铁路冷藏运输车辆发展来看,铁路冷藏车将定位于深冷、高品质货物的中长途运输以及低附加值冷藏货物的长距离运输。铁路冷藏运输工具将重点发展以下车型:能与客车连挂的适应城际间运输的快速冷藏车、能适应货物品类多样化以及长距离运输的冷藏集装箱、能满足小批量货物运输的单节及小组分机冷车、气调保鲜车和适应大批量运输的冷藏集装箱等。 (二)冷链物流将逐步实现封闭化运作。 在公路冷藏保温车发展方向,未来冷藏车市场将进一步整合,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种是小吨位、针对短途和小批量运输的,如超市冷饮、牛奶、冰淇淋、冷藏药品等配送中心所使用的;另一种是大容量、大吨位的,主要满足长途运输的需要。 目前,冷链物流经常出现"断链"现象,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损耗。另外,冷链物流缺乏应急处理措施。为防止突发情况发生,需要将生产企业、冷链物流企业及政府监管部门捆绑在一起,实行封闭化运作;需要参与冷链物流运作的企业建立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建立基于物流信息技术的动态质量跟踪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冷链质量信息发布的责任追究系统等。 (三)冷链物流将得到整合,形成完整的系统。 1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 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l. 物流服务的拓展 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 2. 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 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 3. 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 4.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 5. 电子物流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 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1.接受新概念的认识不统一 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部门单位习惯从局部角度考虑问题,难于接

中国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标准版)

中国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标 准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08

中国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标准版) 摘要 介绍冷链物流的概念,并对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食品冷链物流食品安全 目录 1、前言 1.1我国冷链物流的背景 1.2研究意义 1.3主要研究内容 2、主要调查内容 2.1冷链物流概况 2.1.1冷链物流的概念

2.1.2实现冷链供应的条件 2.1.3冷链适用的食品范围 2.1.4冷链构成 2.2中国冷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2.2.1发展整体 2.2.2设备装置 2.2.3发展冷链物流的核心: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整套体系 3.根据外国发展经验提出解决方案 3.1制定法律法规 3.2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支撑:加大政府投入,创造良好的营运环境 3.3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 3.4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前提:完善相关法律及标准,推进专业认证

3.5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保障: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技术管理手段 4.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1、前言 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们所享用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广泛,随之伴随而来的是我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从田间要餐桌,要经过一系列的运输储存过程,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至关重要。中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加上我们人口众多,地方辽阔,所以如何很好地发展冷链物流,就成为了我国需要予以重视的一个问题。本论文主要从冷链物流的概况,我国物流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方面解析,得出我国冷链物流势在必行的结论,并且借鉴外国冷链物流发展经验提出解决方案。 1.1我国冷链物流的背景 食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易腐性、鲜活性、保质性等特点,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投资机会及前景分析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投资机会及前景分析 近年来,冷链行业进一步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相继出台,行业标准不断完善,无疑给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冷链行业的异常活跃,新企业、新商业模式的层出不穷,资本市场对此高度关注并加大投资力度,冷链企业也在资本的助推下加快了前行步伐。 一、冷链物流行业加快资本运作 我国冷链行业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2015年,冷链运营企业海航冷链、小田物流、齐畅冷链、镇江恒伟、凯雪冷链、海容冷链(后退出谋求转板IPO)实现新三板或E板(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2016年1月,民生冷链、中冷物流实现新三板挂牌。这对于还是新兴行业,发展不过短短十几年时间的冷链物流产业,可谓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这些企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它们将对行业走向和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冷链行业投资额度大,突显国际化特色和电商特色。例如,2015年9月,韩国CJ大韩通运就收购今日资本和Pamoja持有的我国合同物流领跑企业荣庆物流全部股权达成初步协议;2015年11月,松下集团加紧布局中国冷链市场;2015年12月,中外运与日本SENKO株式会社和日本RUNTEC株式会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就设立以经营冷链物流业务为主的合资公司事宜达成了合作意向;此外,三井物产与领鲜合资、伊藤忠与辽渔牵手,快行线融资1000万美元,码上配天使轮获千万元投资,九曳供应链A轮融资数千万元。2016年开春,顺丰拟A股IPO、中通赴美上市欲融10亿美金,资本浪潮此起彼伏,目不暇给。 2015年冷链物流投资的巨大增长,从对生鲜电商的投资增长中可见一斑。

图表2009-2015年生鲜电商行业获得融资的笔数和金额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已A股上市的物流设备供应商并购重组资本动作频仍。如,大冷股份是上市20余年的资深冷链设备供应商,2015年购买29%参股晶雪冷冻,扩大其冷链设备产品线。冷链设备企业中民营企业——盾安环境,依托其在制冷配件、商用和特种空调领域技术领先地位,2015年9月成功实现集团旗下华益精机新三版挂牌,2015上半年盾安环境定增募资30亿元,用于制冷配件自动化技改项目以及偿还贷款补充流动现金。 此外,2015年初,烟台冰轮将几乎100%控股的主营冷冻机组具有海外销售优势的顿汉布什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实现国内和海外市场双发展,并通过整合,实现品牌价值向经济效益的充分转化。汉钟精机2014年曾募资8.5亿元,用于压缩机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线投资等项目,2015年收购台湾汉精钟精机全部业务及不动产,积极谋划海外布局,扩大冷链设备销售。在国内经济下滑、冷链终端需求下降、冷链市场低迷、整体效益不及2014年的情形下,上述企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开拓海外市场。 总之,2015年是金融资本和冷链物流结合得最紧密的一年,实质性动作最多的一年,也是资本投入爆发增长的一年;以生鲜电商冷链尤为突出。 二、冷链物流行业缘何受到资本青睐 资本市场向冷链物流与相关企业张开了热情的双臂,主要基于冷链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预期。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冷链市场未来上升空间巨大: 1、GDP增长的要求 冷链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也国民经济发展大棋局所决定的。从政府

【开题报告】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 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策略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冷链物流在发达国家已发展得比较成熟,而当前我国冷链行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规模较小、服务能力低、服务功能单一,核心竞争力低、各自为政,布局不合理、无序竞争、信息基础设施滞后,人才缺乏、运营效率低,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尤其在冷链物流配送方面,中小企业占的比重较大,面临着运力不足,运输损耗巨大,冷链设备落后,第三方参予度低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物流配送,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而建立共同配送体系,采用共同配送方式,能够为企业带来低成本的配送运输、高质量的服务、高效的物流运作、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共同配送”的概念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其核心思想是在资源共享的理念下建立企业联盟。研究共同配送的模式,对于我国冷链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为解决中小企业配送的问题,很多发达国家都早已开始采用共同配送的方法解决中小企业配送的问题,并取得了成功。而在我国,相比较于其他,中小企业的配送更需要进行共同配送的改造。 共同配送有6大好处:①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服务水平;②有利于满足顾客要求;③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④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⑤有利于提高运输科技含量;⑥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旧。而在冷链物流领域,这六大好处显得尤为明显:同地区的几家冷链配送公司联合,各自负责一定区域的所有签约销售网店的冷链配送服务,避免了冷链物流特有的“网大点散”的状况,有利于降低成本;专注在一个较小的片区服务,而自己公司的其他任务由其他离顾客更近的公司代劳,有利于满足顾客对冷链产品的特殊时效需要;冷链物流设备昂贵,让中小物流企业负责较小的区域,增加其在该区域的业务量,不仅可以更充分利用冷藏车等设备,也提高了运输效率;最后,因为只控制较小区域,车辆需求将会缩小,不仅减轻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而且企业更有能力购买高科技含量的冷藏车等设备。 本课题首先分析我国冷链配送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共同配送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接着分析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的四种模式:物流配送的共同化、物流资源利用的共同化、物流设施设备利用共同化以及物流管理共同化。在分析各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共同配送各模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例如:利益共享机制设计、风险管

浅析冷链物流中的共同配送策略

浅析冷链物流中的共同配送策略 【摘要】: 针对我国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中的不足,提出采用共同配送模式下的共同集配组织方式,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共同集配模式框架,并分析了其实施的关键和效益等问题,从而使整个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的运作既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安全,又能有效控制配送成本,实现高质低价的目标。 关键词:冷链物流;共同集配;信息平台 冷链物流是指易腐产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直到转入消费者手中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食品损耗的特殊供应链系统。配送作为冷链食品从生产向市场流通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核心问的现实意义。因此,要推动我国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首先要加强对链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和建设。题。配送不仅关系到食品的安全问题,同时配送模式的选择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也具有重要 1 我国冷链物流配送现状 冷链物流在发达国家已发展得比较成熟,而当前我国的冷链物流系统运作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式、分散化阶段,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滞后及信息系统的不健全,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配送服水平。具体来说,我国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尚有以下不足。 1.1 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配送的设施装备较为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据统计,当前我国用于冷链配送的设备严重不足,其中冷藏保温车辆仅3万辆左右,占货运汽车总量的0.3%相当于美国的1/7,日本的1/4;我国汽车冷藏运输仅占总汽车运输的20%,而欧洲各国汽车冷藏运外,我国铁路冷藏车辆仅有1 900余辆,数量和比重远小于发达国家。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是影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一大因素,但是大规模的投入需要资金, 因而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 只能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大规模物流企业的进一步崛起来逐步缓解困境,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2 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尚不完善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加上缺乏有效的整合和规划,造成当前生鲜农产品横向合作和纵向协调均不够,冷链配送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发达国家为保证冷冻生鲜产品的运输质量,采取了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的组织方式,建立了包括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冷藏物流链,运输过程中全部采用冷藏车或冷藏箱,并配以电子数据换(EDI)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冷冻生鲜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冷藏运输质量完好率都得到极大地提高。而我国现阶段绝大多数的生鲜产品还没有真正实现冷链运输,冷链的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造成了整个冷链配送体系发展不完善,以及配送质量的下降。 1.3 缺乏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企业 我国物流行业中小企业居多,不具备专业的冷链物流运作体系,也没有冷链物流配送中

自贸区下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新趋势

自贸区下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新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中高”目标。我国物流业积极调整应对,加快转型升级,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物流运行保持温和增长。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超过210万亿元,可比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超过3.4万亿元,可比增长9%左右,两项指标增速与上年相比均小幅收窄,但仍然高于同期GDP 增速,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将超过9.7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增速延续小幅回落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 的比率约为17%左右,物流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中国物流景气指数全年在55%上下波动,物流运行总体趋稳。2015年,物流运行趋势仍将延续“增速减缓、结构调整”的发展态势。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物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将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逐步从追求 规模速度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追求质量效率的集约式增长,从以增量扩能为主转变为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整合发展、创新驱动,逐步释放发展潜力。 一 在新的形势下,以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突破口的开放型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立三个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新阶段。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区改革开放方案。会议指出,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是我国经济 何黎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市100045) 摘要:新形势下,以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突破口的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制约物流业发展的问题。为更好地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中高”目标,自由贸易区建设必须充分重视物流业发展,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充分发挥物流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福建自由贸易区作为第二批获批的自由贸易区,在物流业发展上具有较好的基础。下一阶段,物流业为全面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速转型升级,助推产业升级和贸易繁荣,一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内引外联;二要完善服务功能,整合创新发展;三要做优产业基础,联动融合发展。 关键词:自贸区;物流;供应链;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2015)05-0001-04 □本刊特稿 中国流通经济2015年第5期

2017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中物联冷链委

企业名称 希杰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河南鲜易供应链有限公司 上海证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 上海领鲜物流有限公司 漯河双汇物流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实鲜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夏晖物流 海航冷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辉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大昌行物流(中国) 深圳市泛亚物流有限公司 深圳招商美冷供应链有限公司济南维尔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天环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恒冰物流有限公司 上海广德物流有限公司 宇培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镇江恒伟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外运普菲斯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恒浦(大连)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河南大用运通物有限公司 深圳小田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源洪仓储物流有限公司 北京中冷物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 北京澳德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统冠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增益冷链(武汉)有限公司 重庆雪峰冷藏物流有限公司 上海世权物流有限公司 漳州大正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中外运冷链运输有限公司北京快行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上海鲜波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广州鑫赟冷链运输有限公司 沈阳市天顺路发冷藏物流有限公司威海中外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沃野风华运输有限公司

上海交荣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河南大象物流有限公司 大连港毅都冷链有限公司 上海众萃物流有限公司 辽渔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昕海铭悦运输有限公司 黑龙江昊锐物流有限公司 泉州安通物流有限公司 重庆友生活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新余市东华龙货运有限公司 淇县永达物流配送有限公司 福建省羊程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宁夏领鲜易达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武汉市梦园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北京亚冷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东莞市华雪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中超物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唯捷城配 河北盛宇物流有限公司 成都银犁冷藏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鲜冷储运有限公司 北京三新冷藏储运有限公司 上海交运沪北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拓领物流有限公司 上海锐拓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上海东启物流有限公司 吴忠市茂鑫通冷藏运输有限公司 上海欣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广州保事达物流有限公司 佛山市粤泰冷库物业投资有限公司 南京大生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汇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天津东疆港大冷链商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山东大鹏物流有限公司 河北宝信物流有限公司 天津港首农食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德州飞马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大连鲜悦达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华冷物流有限公司 天津品优物流有限公司 山绿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夏易通物流有限公司 北京家家送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整理)冷链物流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部分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以往活跃在B2B的电子商务平台,但近两年,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也促进冷链物流加入到了B2C的行列之中,伴随着京东、淘宝、1好店、亚马逊等纷纷推出生鲜产品业务,冷链物流宅配市场热络一时,各方都瞄准了这片蓝海,2010年~2012年其市场增速120%,预计2015年,冷链宅配规模达40亿元。本文针对冷链物流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的现状、问题给予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对合理的解决办法。 本文根据冷链物流的发展,例如产生的物流断链、信息化、冷链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围绕“建立冷链物流联盟体系”、“实施园区化管理”、“设定第三方冷链高效服务策略”和“节约成本”,这四大方法,进行归纳与阐述。 编者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1.冷链物流 (3) 1.1冷链物流适用范围 (3) 1.2冷链物流的具体生产过程 (3) 1.3作用及重要性 (4) 2.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4) 3.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5) 3.1物流信息化问题 (5) 3.2冷链体系问题 (5) 3.3断链问题 (6) 4.解决方法 (6) 4.1建设“冷链物流联盟体系” (6) 4.2建立“第三方冷链高效服务策略” (7) 4.3“冷链物流园区化管理” (8) 4.4“节约成本” (9) 参考文献 (10)

冷链物流研究 【摘要】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物流领域中的一个分支,是指冷藏冷冻食品再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在低温环境中,以保证食品安全,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高速增长,虽然公认是宅配市场的一片新的“蓝海”,但却存在着系统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法制法规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与国外差距较大。本文总结了国内关于冷链物流研究方面的文章中相关观点和做法,并对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关键词】 冷链物流联盟体系;断链;第三方;园区化;信息化 【正文】 1.冷链物流 1.1冷链物流适用范围 目前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初级农产品(水果、蔬菜、肉蛋奶、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杉品等包装熟食;冰激凌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等等。 1.2冷链物流的具体生产过程 原材料获取→冷却→冷藏加工→冷藏运输→冷藏销售→消费即: 原材料基地、捕捞、种植、进口(采购、物流信息) 初加工、屠宰、分割(流通加工、物流信息) 成品、深加工(流通加工、储运、物流信息) 配送中心(配送、物流信息)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江西为例 专业名称电子商务 班级学号0883021 学生姓名张三 指导教师刘元洪 填表日期2012 年 3 月15 日

说明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现代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工具,在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形成,从配送到终端客户,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和配送效率。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运输费用4.4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前3个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1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2.2%,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保管费用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增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在保管费用中,利息费用1.2万亿元,同比增长26.3%,占保管费用的41.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201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8%,同比持平,社会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仍然较高。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分季度看呈前高后低态势,一季度增长14.2%,上半年增长13.7%,前3个季度增长13.4%。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143.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1%,增幅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0.2%,是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1.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增幅比上年回落17.8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和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5%、20.4%和18.3%。2011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9%,增幅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7%【1】。 根据上述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物流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物流需求虽然增幅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物流业增加值加快增长,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与此同时,社会物流总费用较快增长,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加速器,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由此可见我国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有了足够的重视。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出台后,当前,各地区纷纷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将其视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浙江省充分依托深水大港、块状经济和电子商务等独特优势,以港口物流、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物流、城乡配送和快递物流为发展重点,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广东省已将发展物流产业作为经济领域四大主攻方向之一;深圳市明确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其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加以发展;上海市规划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与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天津市制定的《天津市现代物流发展纲》要争取成为中国及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物流及信息枢纽等等。 为加速我省经济的发展,也引进了现代物流。我省紧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将现代物流业发展作为我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加速江西崛起的重要手段。围绕运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手段,统筹整合各种物流设施、科学衔接多种运输方式,全力打造流畅的现代物流网络,力争建立高水平的现代物流体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思考,形成准确鲜明、符合实际、指导性强的目标、观点、思路和措施,推动全省现代物流业更好更快发展。自方案实施以来,我省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1年3月,平安保险19亿元资金顺利落地,实现了国内保险机构资金债权投资铁路建设“零”的突破;2011年,三江石化投资3.5亿元用于江西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资料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流通领域中的食品质量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冷链和冷链物流的概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们发现冷库建的多起来了,专业的冷链物流公司也逐渐涌现出来。这是我国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即物流领域的细分化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今后发展的商机巨大。 中国物流市场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全国有超过50万家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市场的分散和设备的不足,致使这些物流商无一够格能提供全国范围的冷链配送服务。因此,大多数易腐食品的物流都是由生产商、加工商和零售商自己操作的,这极大地妨碍了冷链市场的成本效益。另外,由于大量小规模的服务提供商充斥市场,加上对市场的认知不够,客户一般无法得知在哪里能找到冷链物流服务公司,也无法知道真实的市场价格应该是多少。由于用户通常会寻求在物流操作上压缩成本,他们往往会选择便宜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而事实情况是,严格的温度控制操作从来都不是廉价的。 冷链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在这些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训练

有素的专业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维护工程师、农业专家和物流运输的监管者。由于中国市场的不发达,这样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举例来说,预冷是冷链当中最关键的环节,但在中国几乎没有农业经营者有此相关方面的技能,而且也缺乏专家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这使得大多数农业经营者甚至没有意识到预冷的重要性。同时,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际技能之间也存在着断层,这可能会限制冷链产业的未来发展。 冷链物流不仅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卫生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在社会需求强有力推动下,许多企业涉足冷链物流,我国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专业物流领域较为活跃的部分之一。 我国是食品、药品的产销大国,冷链物流市场相当广阔。果蔬、水产品、速冻食品、冰淇淋、奶制品和一些药品、生物制品都需要冷链物流。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入冷链系统的大多数商品,还没有进入温度控制的状态下流通。有资料显示,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没有进入冷链物流系统。由此带来了生鲜商品的大量损耗,特别是食品和药品的安全问题。因此说,中国发展冷链物流意义重大,潜力巨大。 近几年,我国物流业总额呈现加快增长态势,冷链物流的市场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