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土密度_各种碎石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 格式:pdf
- 大小:37.45 KB
- 文档页数:6
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1) 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下式计算:式中ρ——密度,g/cm3;m——材料的质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
所以材料的密度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组成与材料的微观结构,当材料的组成与结构一定时,材料的密度为常数。
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
在测定有孔隙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实体积。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密度数值就越精确。
砖、石材等块状材料的密度即用此法测得。
(2) 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ρo——表观密度,g/cm3或kg/cm3;m——材料的质量,g或kg;V o——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3或m3。
材料的表观体积是指材料及所含内部孔隙的总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质量与其含水状态关系密切,且与材料孔隙的具体构造特征有关。
故测定表观密度时,必须注明其含水情况,一般是指材料在气干状态(长期在空气中干燥)下的表观密度。
在烘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称为干表观密度。
不含开口孔隙的表观密度称为视密度,以排水法测定其体积。
(3) 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质量,kg;——材料的堆积体积,m3。
测定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时,材料的质量是指填充在一定容器内的任意含水状态下的质量。
但须注明含水率,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而言。
因此,材料的堆积体积包含了颗粒内部的孔隙及颗粒之间的空隙。
材料的堆积密度与材料的表观密度、堆积的紧密程度有关。
在捣实状态下测定的堆积密度称为紧密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英文名称:Apparent density中文名称:表观密度说明:多数材料为多孔物质,具有与外部相通的开口孔和不通的闭孔,将含有闭孔材料的密度称为“表观密度”。
散粒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材料的密度对于矿石加工的精细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的密度是材料的物理性质,包括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真实密度。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实际可见表面积占假定表面积的百分比,堆积密度是指材料堆积在一起时其容量占某一容量的百分比,而真实密度则是材料的实际密度,是指单位质量占单位体积的百分比。
材料的密度与表观密度是直接相关的,表观密度能反映材料的实际表面积及材料的实际尺寸,而真实密度则反映的是材料的质量及尺寸的关系。
堆积密度和材料的真实密度也是有关系的,当材料表观密度高时,它的堆积密度一般也会高一些,此时,单位质量正在表观容积内占据更多空间,从而导致真实密度更高,反之亦然。
因此,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材料的真实密度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表面积越大、尺寸越大,真实密度就越大,反之,真实密度就越小,因此,在矿石加工中一定要把材料的密度考虑进去。
卵石密度一立方多少吨常规情况下砂砾卵石土天然密度ρ:1、砂子的堆积密度是细砂1400kg/m3、中砂1500kg/m3、粗砂1600kg/m3(与含水率有关);2、卵石的堆积密度是1600-1700kg/m3.(与石子材质和含水率有关);3、碎石堆积密度一般取碎石1650kg/m3(与石子材质和含水率有关)。
一立方的鹅卵石大约3-4吨。
拓展资料: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方法是测量被测物质的密度,将测得的密度与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从而鉴别物体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一样,但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样的。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形状、空间位置无关。
但与温度、状态有关大部分的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密度降低即热胀冷缩而水在0~4摄氏度时有反常膨胀现象。
另外同种物质密度相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定值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相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注意是“一般”哦~例酒精与煤油。
一般岩石的比重在2.6-3.3之间,因此无缝隙堆砌的1吨石头的体积当在0.3-0.4立方左右。
但鹅卵石的堆积,由于不能无缝相接,理想的最大密度应该在3.14/4=78%左右。
所以1吨鹅卵石的体积当在0.4-0.5立方左右。
符合砼用的卵石,其容重1700----1900kg/m^3。
(不准确的叫表观密度)正确的说法不是比重,比重是在标准状态下,每立方厘米的物质与每立方厘米的水的密度之比,其值是没有单位的。
咨询记录· 回答于2021-06-298-12cm鹅卵石1立方大约多少吨大概在2吨左右,鹅卵石的直径越大堆密度也就越大,一般的2-3、3-5、5-8cm的鹅卵石的堆密度为1.65-1.75g/cm3鹅卵石密度是2.66g/cm3,鹅卵石的容重为1.85g/cm3,通过体积、重量公式可以转换的算出不同体积鹅卵石的重量。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二、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密度(ρ)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m/V式中ρ——密度, g/cm3;M——材料的重量, 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 rn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表观密度(ρo)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o=m/V0ρo——表观密度, g/cm3或kg/m3;m——材料的重量, g或kg;Vo——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cm3或m3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堆积密度(ρ'0)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0=m/V'0(10-1-3 )3;其中ρ'0——堆积密度, kg/mM——材料的重量, kg;V'0——材料的堆积体积, m3。
这里,材料的重量是指自然堆积在一定容器内材料的重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g/cm)、最佳含水量(%)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液限:w L=33.0塑限:w P=21.0塑性指数:I P=12.0黄粘土:液限:w L=35.9塑限:w P=22.5塑性指数:I P=13.4黄粉砂:液限:w L=23.2塑限:w P=16.3塑性指数:I P=6.9黑粘土:液限:w L=37.9塑限:w P=23.5塑性指数:I P=14.4黑粉砂:液限:w L=20.5塑限:w P=16.5塑性指数:I P=4.0 三、基层无侧限成型:四、东风(6.93)中湿:186干燥:146(中湿:254÷1.37=186)五、计算工程量:1、沥青面层:马歇尔标准密度:2.39T/m3(kg/cm3)整个工程量:沥青砼(体积)=长9628m*宽11m*高0.05m总重量=体积*:2.39T/m3矿料总重=总重量-总重量*5.5%(沥青用量)各矿料米数(m3)2水泥:砂:碎石:水=372:611:1242:175 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水泥:18m3*372=6696kg中砂:18m3*611=10998kg10998÷1540=7.14m3碎石:18m3*1242=22356kg22356÷1560=14.33m3水:18m3*175=3150kg4、涵底标高:左侧上游、右侧下游、涵底标高118.60、左右侧涵长5.9、纵坡1.5% 左侧涵底标高:118.60+5.9*1.5%=118.689右侧涵底标高:118.60-5.9*1.5%=118.512六、。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三者的大小关系示例文章篇一:《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它们的大小关系》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有趣的话题,那就是表观密度、堆积密度,还有它们的大小关系。
这可不是什么枯燥的东西哦,就像一场神秘的数字和物质的游戏。
先来说说表观密度吧。
我就把表观密度想象成一个超级整齐的乐高城堡。
每一块乐高积木都严丝合缝地排列在那里,没有一点多余的空间。
表观密度呢,就是这个城堡整体的重量除以它看起来所占的空间。
这就好比你看这个城堡,从外面看它占了多大地方,然后算一算这个城堡每一块地方平均有多重。
我曾经自己搭过一个小小的乐高房子,我就想啊,这个小房子的表观密度是多少呢?我还拿着小秤去称它,虽然称得不是很准啦,但是那时候我就开始对这种密度有了一点感觉。
我有个同学叫小明,他就特别好奇,问我:“你说这个表观密度到底有啥用啊?”我就跟他说:“哎呀,这用处可大了呢!比如说盖房子,咱们得知道那些建筑材料的表观密度,这样才能知道房子会不会太重,地基能不能承受得住呀。
要是不考虑这个,房子盖着盖着塌了可咋办?”再来说说堆积密度。
堆积密度就像是把一堆弹珠随便扔在一个盒子里。
这些弹珠会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中间有好多缝隙。
堆积密度就是这堆弹珠的重量除以它们实际占的整个盒子的空间,包括那些缝隙的空间哦。
我和小伙伴们玩弹珠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有趣的事儿。
我们把弹珠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晃一晃,弹珠就会换个样子堆着,这时候我们就想,这堆积密度是不是也变了呢?我还有个好朋友叫小红,她就问我:“那这个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比起来,哪个大呀?”这可把我问住了一会儿呢。
我想啊想,然后说:“你看啊,表观密度就像那整整齐齐的乐高城堡,没有多余的空间浪费。
而堆积密度像那堆弹珠,有好多缝隙。
那肯定是在同样的材料下,表观密度要比堆积密度大呀。
”小红听了之后,眼睛一亮,说:“哦,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呢!”其实呢,还有一个密度相关的概念,不过今天咱们重点在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的大小关系上。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 m3)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 3)、最佳含水量(%)一、 击实试验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试样重:(湿土重)3000*(1+8%)=3240kg 加水:10%12%14%16%3000*(10%-8%)=60ml 干土*含水量之差二、 液塑限试验特黄粘土:液限:w L =33.0塑限:w P =21.0塑性指数:I P =12.0 黄粘土:液限:w L =35.9塑限:w P =22.5塑性指数:I P =13.4 黄粉砂:液限:w L =23.2塑限:w P =16.3塑性指数:I P =6.9 黑粘土:液限:w L =37.9塑限:w P =23.5塑性指数:I P =14.4黑粉砂:液限:w L =20.5塑限:w P =16.5塑性指数:I P =4.0三、 基层无侧限成型:已知:混合料配合比(外掺)水泥6%;碎石60%;中砂40% (内掺)水泥6%;碎石56.4%;中砂37.6% 最大干密度:2.40g/cm 3最佳含水量:4.5% 料的本身含水量:1.5% 试件体积:V=2651(兀R 2*15)最大干密度P d =2.328(最大干密度2.40*要求压实度97%) 混合料总量:6172(V*P d )水泥:370(6172*6%) 中砂:2321(6172*37.6%)碎石:3481(6172*56.4%)水:185{6172*(4.5%-1.5%)四、 弯沉值A*2*(10/6.96)0.87=A*1.37已知弯沉值:黄河(10t )中湿:254干燥:200 东风(6.93)中湿:186干燥:146 (中湿:254÷1.37=186)五、 计算工程量:1、沥青面层:马歇尔标准密度:2.39T/m 3(kg/cm 3) 整个工程量:沥青砼(体积)=长9628m*宽11m*高0.05m 总重量=体积*:2.39T/m 3矿料总重=总重量-总重量*5.5%(沥青用量)各矿料米数(m3)20~40(40%)碎石方数=矿料总重*40%÷1.56(密度)10~20………..2、石灰土:4%石灰土、6%水泥综合稳定土长*宽*高*压实度体积:100m*9.5m*0.2m*0.95%=181m3密度:1.77T/m3=1.77(kg/cm3)总质量:181*1.77=330T石灰重:330*4%=12.8吨水泥重:330*6%=19吨19000kg÷50kg=380袋3、桥涵工程量:已知:盖板涵一侧墙身:12.5m*1.8m*0.8m=18m3砂密度:1540kg/cm3碎石密度:1560kg/cm3每立方米砼配合比(kg)水泥:砂:碎石:水=372:611:1242:175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水泥:18m3*372=6696kg中砂:18m3*611=10998kg10998÷1540=7.14m3碎石:18m3*1242=22356kg22356÷1560=14.33m3水:18m3*175=3150kg4、涵底标高:左侧上游、右侧下游、涵底标高118.60、左右侧涵长5.9、纵坡1.5%左侧涵底标高:118.60+5.9*1.5%=118.689右侧涵底标高:118.60-5.9*1.5%=118.512六、钢筋:直径:28mm长度:480mm(10d+200mm)标距:280mm截面积mm2:615.75mm2(兀R2=0.61575m2)屈服:233屈服点:380(233÷0.61575m2)尾数取0或5极限:336拉伸强度:545(336÷0.61575m2)断后标距:353伸长率:26%{353-(280÷280)}弯心直径:84(3*d)弯曲角度:1800单面搭接焊:10d+200 mm双面搭接焊:5d+200mmmm单面搭接焊:5d+lhmm双面搭接焊:8d+lh。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的大小关系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就像一个大家族里的不同成员,各有各的特点,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它们大小关系里那些有趣的事儿。
密度就像是这个家族里的老大哥,特别严谨。
它是物质的一种本质属性,不看外貌,只看内在。
就好比一个超级有内涵的学霸,不管放在什么环境里,自身的知识量(密度)是不变的。
它实实在在地反映了物质内部分子结构的紧密程度。
如果把物质比作一个个小国家,密度就是这个国家最核心的制度,不会轻易改变。
表观密度呢,就像是化了妆的密度。
它考虑了物质内部的一些小瑕疵或者小空洞之类的。
这就好比一个人穿上了带点蓬松效果的衣服,看起来比实际的身材(密度)要大一点。
表观密度像是在密度这个学霸的基础上,稍微有点“伪装”,但总体还是比较接近老大哥密度的。
体积密度就有点像个“大肚汉”。
它考虑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大空间里物质所占的比例。
想象一下,一个大大的房子里堆满了东西,不管这些东西堆得有多松散或者多紧凑,它算的就是这个房子里东西的密度。
这个时候它可能就会比密度和表观密度小一点啦,因为这个大空间里可能有很多空隙呢。
就好像一个宽松的大布袋里装着一些棉花球,布袋看起来很大,可棉花实际占的体积比例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大。
堆积密度那可真是最“散漫”的一个啦。
它就像一群在操场上自由散漫活动的小朋友,相互之间有着很大的空隙。
堆积密度是把一堆颗粒状或者粉状的物质堆在一起时的密度,这些颗粒之间的空隙超级大。
它就像是用沙子堆城堡,沙子之间有好多空气在里面。
所以堆积密度往往是最小的,就像这个家族里最调皮捣蛋的小弟弟,到处都是空隙,密度自然就小得可怜。
总体来说呢,在这个密度家族里,一般情况下,堆积密度就像个小瘦子,体积密度比它胖一点,表观密度再胖一点,而密度就像个结实的肌肉男,稳稳地站在那里,数值往往是最大的。
不过呢,这也不是绝对的,就像生活中偶尔也会有一些小意外一样,在特殊的物质或者特殊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可能会有点小波动,但大致的关系还是像我们聊的这样充满趣味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