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晚期妊娠合并心衰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晚期妊娠合并心衰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晚期妊娠合并心衰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晚期妊娠合并心衰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晚期妊娠合并心衰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摘要: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妇产科中最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在生产中孕妇或胎儿死亡中居第二位,其中心衰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早发现,早诊断,合理使用药物,控制诱因,选择适合的阶段和分娩方式成为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临床实践中,剖宫产术已经成为常用分娩方式。而在麻醉环节中,使用什么药物,采取什么方式,怎样避免药物对胎儿造成的伤害,又是一大难题。

关键词:妊娠心衰剖宫产术麻醉药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61-02

临床上定义,心衰是由于心肌损害或持续性心脏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下降,造成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种临床症状。晚期妊娠合并心衰的临床症状为出现紫绀,端坐呼吸,咳嗽痰中带血,心率大于150次/分,呼吸大于30次/分,颈静脉怒张,双肺底持续啰音,双下肢浮肿,肝肿大等症状。妇产医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采用剖宫产法,而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是其首要环节。所谓麻醉,临床上定义为使用药物以解除疼痛的方法。

对产妇进行麻醉,药物可能会通过脐带传入到胎儿体内,而抑制胎儿呼吸,循环中枢,影响胎儿的氧供应量和其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所以对于患有此合并症的产妇,医师必须谨慎考虑使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方法,以避免药物对母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关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临床麻醉研究

关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临床麻醉研究 发表时间:2016-07-08T11:47:33.5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作者:李国臻1 蔡成祥 [导读]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5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李国臻1 蔡成祥2 1.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2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通讯作者:蔡成祥,Email:6939904@https://www.doczj.com/doc/2913518544.html, 摘要: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疗效,为此类产妇临床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纳的5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剖宫产术,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更为平稳,血压、心率较麻醉前无明显改变,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行剖宫产术时,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案效果最佳,安全可靠。 关键词:妊娠合并心脏病;剖宫产;麻醉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egnancy merge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cesarean section of clinical anesthesia effect,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hoices of puerpera clinical anesthesia scheme. Methods The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4 to 2015 February containing 54 cases of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heart diseas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received cesarean section, operation control group patient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in the observed group implemented during spinal anesthesia and epidural combined anesthesia.Conclusio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more stable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than before anesthesia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heart disease,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to choose the effect of lumbar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Key words: the pregnancy merge heart disease; Cesarean section; Anesthesia effect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5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年龄为20-34岁,平均年龄为26.3岁。其中有27例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将其作为观察组,27例患者行全麻处理,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年龄、产次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前给予0.1g鲁米那以及0.5mg阿托品肌肉注射,对于心率超过100次/分的患者,给予0.3mg东莨菪碱肌肉注射。产妇在进入手术室后,对其给予常规面罩吸氧,并开放其静脉,提前准备好各种心血管急救药品[1]。观察组患者取其左侧卧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取坐位或右侧卧位,取其L2-3间隙,在其穿刺头置管3-5cm,回抽时未发现脑脊液以及血液后,对其给予3-4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间隔几分钟后再追加8-10ml,至麻醉平面达T6即可。对照组患者给予面罩常规吸氧处理后,对患者行静脉导气管插管处理,对患者给予0.1-0.2mg芬太尼以及1-2mg/kg丙泊酚麻醉处理,待胎儿成功取出后,在对其静脉追加0.1-0.2mg芬太尼来进行麻醉维持。观察、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χ±s来进行表示,并用t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Ρ<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相应的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的心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刘比分析(χ±s) 讨论 随着麻醉技术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最为常见。由于原发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对患者的循环系统以及妊娠系统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此类患者的病理情况变得复杂,其麻醉难度也随之增大[2]。 当女性处于妊娠期时,其体循环就会出现十分明显的变化,其中主要包括了心率、血容量以及新排血量增加。对于存在心脏病的孕妇而言,其心功能相对较差,因此,在对其行剖宫产手术治疗术时,就必须对患者的麻醉方式进行严格的选择。 在对存在肥厚性心肌病、肺动脉高压以及凝血时间异常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由于患者存在硬膜外麻醉禁忌,为了方便抢救,降低患者出现硬膜外血肿的情况,最好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来对其进行麻醉处理[3]。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对心脏病孕妇行剖宫产处理时,连

剖宫产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问题思考

剖宫产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问题思考 发表时间:2018-10-08T11:17:07.28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作者:冯德秀[导读]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六安 237000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解决难产、挽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剖宫产是把双刃剑,正确衡量它的价值,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在我国有着充分的现实意义。 1 术中并发症 1.1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 孕妇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流量减少,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孕妇血压下降。尤其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时,交感神经被阻断,血管扩张,易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可直接影响子宫胎盘血液供应,使子宫胎盘血流量明显下降,影响胎儿的血氧供给,造成急性胎儿窘迫。 术前对脱水、失血者应尽量补足血容量。先建立静脉通道,麻醉后取左侧15度-30度卧位,如术中取仰卧位出现血压下降后应立即改左侧卧位,同时吸氧。进入腹腔后操作应轻巧,避免牵拉刺激。当产妇血压低于100mmhg或下降20%时,可发生胎儿窘迫,应进行必要的升压处理。 1.2 出血 宫切口延裂及血管破裂出血常见于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切口裂伤可沿宫颈向下甚至延长至阴道壁上段,或向两侧横行撕裂,裂伤可波及子宫血管,甚至伸向阔韧带。原因包括:子宫切口过小;子宫切口过低;胎头过大;胎头过低;产程延长,局部受压致组织水肿;娩头过急,用力不当或手法粗暴。子宫切口大小通常以10-12cm为宜;对于滞产、胎头嵌顿盆腔者应在术前做好外阴消毒,必要时从阴道上推胎头,减少术者娩头困难;娩头时将胎头转成枕前或枕后位以缩小胎头娩出径线,也可使用产钳帮助娩头,避免暴力造成损伤。处理时迅速钳夹撕裂的尖端及出血血管,及时缝扎止血;当裂伤延及阔韧带时,为避免缝扎输尿管,应先打开阔韧带,暴露输尿管及出血点,再行缝扎。其他出血如子宫收缩不良,可给予按摩和宫缩剂,b-lynch缝合术也是有效方法之一;宫腔局部出血可用“8”字形缝扎止血;弥漫性渗血可用纱条填塞宫腔止血。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可以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止血。 1.3 脏器损伤 包括膀胱、输尿管损伤和肠管损伤。多发生在有开腹手术史盆腹腔粘连、有解剖变异或急诊手术时,首先要明确损伤的部位及范围后作不同的处理,对难以辨认的损伤,以亚甲蓝生理盐水200ml,将膀胱充盈后仔细检查。膀胱挫伤,表现为血尿,可保留导尿管长期开放至尿液清亮48小时拔管。膀胱肌层不全损伤,间断缝合肌层,再间断或连续缝合浆肌层,包埋肌层伤口。损伤在膀胱三角区附近或输尿管附近,应将膀胱前壁切开,或插入输尿管导管,防止误缝输尿管或误扎输尿管。膀胱损伤波及输尿管,应做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发现肠管损伤,应立即进行修补或肠造瘘术。 1.4 羊水栓塞 剖宫产术中羊水栓塞的原因有宫腔内压力过高,子宫血管异常开放,如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羊水沿裂伤的宫颈内静脉或胎盘边缘血窦进入母体血循环。处理:抗过敏;正压给氧;解除肺动脉高压;抗休克;防治dic;预防肾功能及心力衰竭;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术中若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经保守措施治疗无效,可行子宫切除术。 2 术后并发症 2.1 产褥期感染增加 此是剖宫产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发病率与剖宫产术式、手术次数、产程长短、破膜时间长短及有无宫内感染和抗生素应用有关。术后感染多以盆腔急性炎症出现,如未能控制,感染可扩散发生腹膜炎和盆腔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及中毒性休克。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做好围手术期准备,及时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术中加强无菌操作,有助于减少产褥期感染的发生。 2.2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影响子宫切口愈合的因素有:①全身因素:如组织再生能力、存在引起子宫切口感染的因素、合并影响切口愈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等。②切口部位:子宫下段横切口优于子宫体部各类切口,但如在子宫下段与体部交界处切开也妨碍切口愈合。③操作:应轻柔、迅速、准确,缝合的松紧及疏密应适度。防治:加强孕妇围手术期管理,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缝合不宜过紧过密;注意手术时机的把握。 2.3 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 多发生在产后1周至数周,原因有:①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多因感染而影响胎盘附着部位复旧,局部蜕膜脱落出血;②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裂开;③胎盘、胎膜残留出血;④子宫内膜炎。处理时在全身支持治疗同时可使用宫缩剂,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疑有胎盘、胎膜残留时可在治疗3-5天后行清宫术。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行血管栓塞术或切除子宫。 2.4 肠梗阻 多见于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前者由于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影响肠蠕动恢复或进食过少发生低钾血症所致;后者则为增大的子宫影响肠管正常排列位置或术后粘连所致。治疗应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控制炎症和胃肠减压。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应尽早剖腹探查,解除机械性肠梗阻的原因。 2.5 盆腔、下肢静脉血栓栓塞 妊娠期血液多呈高凝状态;增大子宫的压迫使盆腔及下腔静脉血流缓慢;剖宫产麻醉时,下肢静脉扩张,血流缓慢,手术操作损伤血管壁;术后产妇卧床时间相对较长、肢体活动少、止血药物应用等,均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增加下肢、盆腔血液循环,对于高危人群合理使用肝素类药物抗凝,均有利于防止血栓形成。

剖宫产麻醉操作规范

剖宫产麻醉操作规范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一、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1、麻醉前关注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a.了解保健史、麻醉史和孕产史,评估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b.若实施椎管内麻醉,进行必备的腰背和脊柱检查; c.麻醉医生和产科医生共同探讨麻醉风险或产科风险。 2、麻醉医生、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三者间保持密切联系。 (二)血小板计数 1、依据产妇病史(如先兆子娴)、体检和临床症状决定是否检查血小板计数。 a.健康产妇不必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 (三)血型测定和抗体筛选 1、健康产妇不必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2、当产妇伴有可预料的出血性并发症(如前置胎盘和瘢痕子宫)时进行血型检测或交叉配血试验。 (四)胎儿心电监护 1、施行椎管内麻醉之前和之后,应由专业人士进行胎心监测。 a.在进行椎管内置管这项操作时不必持续监测胎心。 二、预防误吸 (一)清亮液体 1、健康临产妇可以摄入少量清亮液体。 2、行择期手术的健康患者在麻醉诱导前2h内禁止摄入清亮液体。 a.清亮液体包括水、无渣果汁、碳酸饮料、清茶、黑咖啡和运动饮料。

b.摄入的液体种类较液体容量更有意义。 3、有误吸风险(如病态肥胖、糖尿病和困难气道)和行剖宫产手术可能性(如胎心减慢)的临产妇禁饮时间要适当延长。 (二)固体食物 1、临产妇禁食固体食物。 2、行择期手术(如剖宫产术或术后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麻醉前禁食固体食物6-8小时。禁食时间依据食物种类而定。 (三)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 1、术前及时服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能够预防误吸带来的风险。 三、无痛分娩 (一)指征 1、产程早期(即宫口小于5厘米)即可实施椎管内无痛分娩。 2、产妇有止痛意愿时应即刻实施分娩镇痛,无需考虑宫口扩张程度。 a.椎管内分娩镇痛不会增加剖宫产的几率。 (二)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产妇的椎管内镇痛 1、适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行阴道分娩的产妇。 2、早期椎管内置管既可用于分娩镇痛,也可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 (三)麻醉方法 早期椎管内置管 1、有产科适应证(双胎妊娠或先兆子娴)或麻醉适应证(可预料的困难气道或肥胖)的产妇应早期椎管内置管,减少急诊手术使用全身麻醉的需要。 a.在分娩之前或产妇有无痛分娩的需要时即可进行椎管内置管。 持续给药硬膜外镇痛(CIE镇痛)

浅谈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浅谈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我国剖宫产率约为20%~30%,剖宫产手术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肺栓塞、高血压、麻醉、羊 水栓塞、流产、异位妊娠等。过去几十年母体死亡率逐年下降,这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如母 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护理条件的提高、实验室检查的应用、及时有效的输血等,但麻醉所占 的比例仍居高不下。在美国,产科麻醉被认为是麻醉学领域里的一个“高危”的专业,产科麻 醉的医疗事故在美国法律诉讼中所占的比例极高,因产科麻醉的并发症而引起的产妇死亡占 所有妊娠死亡的第六位。而导致与麻醉有关的孕妇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全麻诱导后出现 的困难气道(指既不能有效地实施面罩通气又不能成功地进行气管插管)。因此保证母儿安全、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是产科麻醉应掌握的原则。 1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多数产科手术属急症性质,麻醉医师首先应详细了解产程经过,对母胎情况做出全面评估, 了解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家族遗传病史及术前进食、进饮情况。 产妇呕吐一旦发生误吸,将给母胎造成致命后果,必须重视预防。麻醉前6小时严格禁食禁饮;产妇住院后,估计有手术可能者应尽早禁食禁饮;术前给予胃酸中和药;对饱胃者应避 免选用全麻,如必须时,应首选清醒气管插管以防呕吐误吸。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子痫及引产期孕妇有大出血可能者,麻醉前应总结术前用 药情况,包括用药种类、剂量和给药时间,注意药物副作用,并做好急救与异常出血的准备。 麻醉方法的选择应依母胎情况、麻醉医师熟练程度及设备条件而定。为保证母婴安全,麻醉 前必须亲自检查麻醉机、氧气、吸引器、急救设备和药品。麻醉操作前常规开放静脉输液, 做好输血准备。麻醉时必须充分吸氧,尽力维持循环稳定,注意并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应用升压药时应注意该类药与麦角碱的相互协同作用。 2麻醉方法 在产科麻醉时,麻醉师必须选择对母亲安全舒适、对新生儿影响小并能给产科医生提供良好 的手术条件的麻醉方法。常用的麻醉方法如腰麻、硬膜外麻、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全身 麻醉等。 2.1 局部浸润麻醉主要适用于饱胃产妇和胎儿宫内窒息产妇。缺点为难以达到完全镇痛,宫 缩仍存在且腹肌不松弛。手术操作不便。局麻药用量过大有引起母胎中毒的可能,对子痫和 高血压产妇尤应注意预防。 2.2 腰麻腰麻在剖宫产的应用突出了阻滞完善、潜伏期短、用药量小等优点。穿刺点常为 T3~4,可上下移动一个间隙,局麻药可选择10mg左右的布比卡因或丁卡因,麻醉平面控制 在T8左右。但传统的腰麻对孕妇血动力学影响较大,麻醉平面不易控制,不能任意延长麻 醉时间,而且术后头痛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开始普遍应用26号腰穿针,且穿刺针头多由 以前的锐缘改为圆锥形(笔尖式腰穿针),这样当进行穿刺时,韧带等的横断性损伤大为减少,穿刺针拔出后针孔可以很快复原,故腰麻后头痛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文献荟萃分析表明腰麻 的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短于硬膜外。对于低血压、脐动脉血pH和 Apgar评分是否有差异, 文献有争议。 2.3 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穿刺点选择L2~3间隙,也可上 下浮动一两个间隙。麻醉药一般选择1.5%~2%利多卡因、0.5%布比卡因或0.75%罗哌卡因, 麻醉平面应达到T8左右。硬膜外用药剂量可比非孕妇减少1/3。其优点为麻醉效果好,麻醉 平面和血压较容易控制,对母婴安全可靠。其缺点为起效缓慢,肌肉松弛度稍差于腰麻。

妊娠合并心脏病紧急处理及心得分享

妊娠合并心脏病紧急处理及心得分享 关键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科室:妇产科病例产科病例 沙漠雪狼发布时间:2013-06-20 2440 阅读 6 评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之一,也是孕产妇死亡最常见的非直接原因。常见的妊娠合并心脏病类型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以及心肌炎。 【一般资料】 患者代某,年龄33岁。 【主诉】 停经34周,呼吸困难、紫绀2周。 【现病史】 平素月经规律,妊娠早期无特殊,妊娠4个月时感到胎动。妊娠过程顺利,行产检4次,未发现异常。 2周前,出现四肢末端紫绀,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休息,活动后明显加重。 1天前,外院行心脏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双向分流),肺动脉明显增宽,心功能指标为 临界值。为进一步诊治,遂转入我院。 【既往史】 出生时即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未予治疗。平素身体较差。孕4产1,顺产1次,一子10岁,人工流产2次,其余无特殊。 体格检查体温36.8 ℃,脉搏140 次/分,呼吸25 次/分,血压160/103 mmHg.神清合作,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颈静脉怒张。心率140 bpm,律齐,胸骨左缘闻及3/6级收缩期粗糙杂音,广泛传导,双肺底闻及湿音,

以右肺底为主。肝脾肋下未及。产科检查提示,宫高27 cm,腹围103 cm.双下肢水肿,杵状指。 【诊断】 第4/1胎,妊娠34周+1天,待产;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心衰,心功能Ⅲ级。 【术前处理】 入院后,立即启动妊娠合并心脏病危重患者抢救应急预案。告知家属,该患者病危,并完善各项相关检查,持续心电监护。因患者呈脱氧状态,血氧饱和度(SpO2)为74%,故予以面罩给氧,使SpO2 达到80%. 我院心脏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双向分流)、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 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ICU医师在会诊后,指导患者的治疗应以降低肺动脉高压,同时防治左心衰和全心衰为治疗策略。此外,予以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记录尿量。 入院4小时后,患者一般情况及自觉呼吸困难均有所好转。检查示,血压136/87 mmHg,脉搏104 次/分,SpO2 88%,尿量900 ml. 当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积极行术前准备,拟行手术终止妊娠。 麻醉 麻醉科医师建议患者首选全身麻醉,有利于纠正低氧血症和维持循环的稳定。 手术 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予以中心静脉插管,监测中心静脉压,以指导患者的补液量和补液速度。 采用桡动脉穿刺,建立连续动脉血压监测、并注意及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术前、术中使用前列环素(前列地尔)改善肺动脉高压。 术中情况 术中见子宫如孕月,下段形成好,羊水量中,色清;以左枕后(LOP)位助产一活男婴,阿普加评分为8 分。 胎儿娩出后,在产妇腹部加压沙袋。人工剥膜后,胎盘胎膜完整,双侧附件未见异常。手术较顺利,术中出血约300 ml,尿量500 ml,色清。 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被送入ICU,予以相关检查及对症治疗,给予吸氧、降压、抗感染、利尿、强心等处理,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术后患者情况良好,血压维持在(120~140)/(60~90)mmHg,脉搏70~100 次/分,SpO2 85%左右。患者于术后4天转出ICU,至心内科继续治疗。 【讨论】 对于罹患心脏病的妊娠女性,应在心内科及产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产前遗传咨询,以确定是否可以妊娠。在做好全面的身体准备后,须严密监控其妊娠期状况。对于一些病情严重者(如法洛四联症等),须严格避孕,一旦妊娠,孕产妇及胎儿的死亡率极高。 【心得】

剖宫产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剖宫产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9例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切口愈合欠佳5例,子宫与腹壁粘连24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术后发烧13例,晚期产后出血11例。结论:剖宫产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术前应明确剖宫产手术的适应证,一旦发生应对症治疗。 关键词:剖宫产;并发症;适应证;防治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变,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剖宫产作为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合理选择、适时行剖宫产术,可降低母婴并发症。目前多数医院报道为40%~60%,有的达到70%~80%[1],母婴并发症并无明显下降,反而呈相对上升趋势。因此,剖宫产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时预防和正确处理并发症,直接关系到母婴的生命安危和健康。 1 临床资料 2006年2月-2008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59例剖宫产并发症患者,患者年龄24-41岁,平均年龄28.4岁;孕期36~40周,平均37.8周;孕次2~7次;59例剖宫产患者的术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 2 讨论 2.1 明确剖宫产手术的适应证 2.1.1 产妇方面 产妇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实行剖宫产手术:①子宫收缩乏力,经处理无效并伴有产程延长者;②子宫先兆破裂者;③头盆不称:骨盆狭小或畸形、相对性头盆不称经严密观察试产,产程无进展者;④有较严重的外阴、阴道瘢痕,阴道纵隔或横隔阻碍先露通过,宫颈坚硬、水肿经数小时有力阵缩子宫口不扩张者;⑤盆腔肿瘤(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阻碍先露下降者;⑥胎位异常:如横位、颏后位、高直后位等;⑦有前次剖宫产史者,前次剖宫产指征依然存在,或估计原子宫切口愈合欠佳、切口在体部者;⑧产妇有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脏病心功能Ⅲ~Ⅳ级,糖尿病合并巨大儿等。 2.1.2 胎儿方面 胎儿有以下情况者,应考虑行剖宫产:①胎儿宫内缺氧;②脐带脱垂、胎心音好,估计短时间内不能自阴道分娩者;③巨大胎儿,估计胎儿体质量在4000g以上者。

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选择知多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913518544.html, 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选择知多少 作者:杨建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270-02 剖宫产又称为剖腹产,属于外科手术的一种。剖宫产主要是利用手术刀将产妇的腹部剖开,从而帮助产妇顺利娩出胎儿。通常剖腹产手术是为了减少产妇经阴道分娩,从而对孕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医学手段,但是现阶段大多数产妇选择用剖腹产手术替代原本的经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手术需要对孕妇进行麻醉后方可实施,但是由于产妇的特殊性,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麻醉方式。本文将主要为大家讲解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 产科手术的麻醉方式具有下述几项特点:(1)产妇生理改变较为显著。(2)产妇生产时易出现并发症,威胁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人身安全,难以对其实施合适的麻醉管理。(3)手术麻醉需要对胎儿以及产妇进行全面的分析,追求出简单、安全的手术方法。(4)手术过程中产妇出现呕吐误吸是其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产妇选择麻醉的原则为:需要根据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情况、麻醉医师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相关设施制定,以保护产妇、胎儿的生命安全、减少各种手术后并发症为目的。 (一)连续硬膜外麻醉。此种麻醉方法是诸多健康产妇的首选方式,但是产妇脊椎结合、畸形或穿刺点出现感染、产前大出血、休克没有纠正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禁用此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不会对产妇的血压产生比较强烈的影响,并减少仰卧位综合症(低血压)的发生几率,并且局麻药物对产妇体内的胎儿影响较小,不会影响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备好麻醉急救所需物品,前半个小时需要对孕妇进行快速的扩容,产妇的的收缩压不得低于100mmHg,产妇心率不得低于60次/min,医生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对产妇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二)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适用于母胎情况尚好时,对产妇使用此种麻醉时,需要注意产妇的血压情况以免产妇出现低血压现象。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以及胎儿的安全威胁较低,能够较快发挥麻醉的作用,便于医生及时掌控产妇的血压情况,并且产妇的硬膜外导管保留后能用于术后镇痛。 (三)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适用椎管内麻醉紧急的患者、情况较为紧急者、部分凝血功能较差或者心功能严重不全者。此种全身麻醉患者其感受到痛感较低,并且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几

剖宫产的近期并发症及分析

剖宫产的近期并发症及分析 作者:颜道雪,张桂芳,刘德义 【关键词】剖宫产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合理选择剖宫产指征,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限制剖宫产率的上升,既可降低高危孕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又可避免或降低剖宫产的并发症,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观念的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社会因素的介入,使得剖宫产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剖宫产毕竟是一种非生理性的分娩方式,当剖宫产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再盲目提高剖宫产率,不但不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反而会使其增加,故盲目以为剖宫产是解决产科困难分娩的最好方法的观点是错误的[2]。更何况剖宫产术后有诸多并发症,对产儿均有一定危害。本文就剖宫产近期并发症做一讨论。 1剖宫产近期并发症 1.1对母亲的近期并发症(1)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2)产褥期感染增加,产褥期感染增加是剖宫产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手术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泌尿道感染。(3)手术损伤。剖宫产手术损伤包括: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子宫切口撕裂、肠道损伤。(4)产后疼痛增加。(5)盆腔下肢静脉血栓栓塞增加。(6)留院天数增加。阴道分娩一般留院4~5日出院,而剖宫产一般留院6~8日。 1.2对新生儿的近期并发症(1)肺透明膜病变;(2)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剖宫产儿PPH的发生率5倍于阴道产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往往是缺氧所致。(3)新生儿损伤:剖宫产造成的产伤临床并不

少见,主要是皮肤切伤和骨折。 2剖宫产近期并发症的分析 2.1对母亲近期并发症的分析 ,能使宫缩减弱和消失,子宫收缩乏力导致血窦开放,出血增加。可以说子宫收缩乏力是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资料报道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因素占36.55%;(2)子宫切口血管破裂出血,如子宫切口选择过高,或宫体部的直切口,均容易使纵向行走的血管断裂,增加出血机会。根据资料报道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15.26%)是阴道分娩(7.5%)的2倍。 ,而子宫下段处则无细菌生长以保持宫腔的无菌环境。临产后,随着子宫收缩的加强,宫颈展开扩张,原寄生在下生殖道的细菌可上行,或胎儿经过产道时所致的裂伤,也是病原体入侵的门户。实行剖宫产时由于子宫切处血管和淋巴管的暴露,以及术后切口组织缝合后凝血,使局部组织血供减少皆有利于细菌的侵入、繁殖,导致感染向子宫肌层和宫旁组织,甚至向盆腔深部蔓延。另外,羊膜腔内的细菌也可直接污染腹膜。有报道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致晚期大出血,严重者致化脓性腹膜炎,最终行次全子宫切除术[3]。,上次剖宫产史,腹膜外剖宫产。轻症者表现为一过性血尿,严重者则应酌情行修补术。(2)输尿管损伤:妊娠期子宫常常右旋,术时若不注意,出现子宫切口偏左,向左撕裂,在撕裂缝扎时容易损伤到输尿管,甚至误扎输尿管。(3)肠道损伤:包括肠功能损伤和肠管损伤,肠功能损伤多见于手术后动力性(麻痹性)肠梗阻,前者往往由于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

剖宫产术的麻醉流程

剖宫产术的麻醉流程 随着我国分娩镇痛的开展,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因产道异常、产力异常、胎儿因素,胎盘附着物异常、严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先兆子宫破裂等因素,仍需行剖宫产术,良好的麻醉可消除手术疼痛,合理调控应激反应,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保障产妇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剖宫产手术麻醉前评估 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前,必须要对母体及胎儿状况进行评估,从而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 (一)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应对产妇的保健史、麻醉史、孕产史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要对产妇气道、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进行有效的评估;如果选择椎管内麻醉,则需要进行腰背和脊椎的检查;麻醉医生和产科医生应对麻醉风险或产科风险进行评估。 (二)化验检查 针对产妇病史、体检结果及临床症状,确定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交叉检查、血小板计数检查。 胎儿评估 实施麻醉前后麻醉医生与产科医生评估和沟通胎儿评估情况。 (四)预防误吸 1.清亮液体 在剖宫产手术前,健康临产妇应尽量减少清亮液体摄入,包括水、

碳酸饮料、等,麻醉诱导前2小时禁止摄入清亮液体;有误吸风险的产妇,应适当延长产妇禁饮时间。 2.固体食物施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麻醉前应禁食固体食物6-8个小时,禁食时间可根据食物的种类确定;术前可通过服用抗酸剂、甲氧氯普胺等预防误吸风险。 剖宫产麻醉的原则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原则,应最大限度地保证不影响母体和新生婴儿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镇痛、肌松、镇静,从而便于手术顺利进行。由于镇静剂、麻醉剂可迅速透过胎盘屏障,通常情况下麻醉方式都选择椎管内麻醉(包括腰麻、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除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胎儿和母体情况特别危急时选择全身麻醉。 剖宫产麻醉的准备 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的准备 为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常规准备好麻醉机和相应抢救器材和急救药品。 麻醉实施的准备 选择椎管内麻醉产妇,常规准备好麻醉包和麻醉药品,全身麻醉的产妇准备好插管器材及麻醉药品。 监测生命体征 (四)静脉液体补充及用药 实施麻醉前常规建立静脉通道,补充循环血容量以保障麻醉和手术出血带来的循环干扰,根据麻醉需要给予相应的药品,从而保证病

剖宫产查房记录

剖宫产护理查房 主持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剖宫产相关知识,下面我首先介绍一下病例。 病例资料: 患者:张颖,女,27岁,汉族,无业,主因孕足月,第一胎。阴道流水两小时,无宫缩,于2010年4月5日入院,查体,体温37.2°,心率10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6-69mmHg,初步诊断宫内孕,39周,第一胎,枕左前,胎膜早破。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9.5g/L RBC:409g/L HGB104 尿常规:血糖3+,蛋白+— 次日查血糖,晚餐前 4.4MMOL/L 晚餐后两小时 8.8MMOL/L 空腹血糖5.4MMOL/L 零点血糖 10.0MMOL/L 蛋白(-) 患者于2010年4月6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安返病房. XX:孕妇糖尿病有哪几种实验室检查方法? 护士长:空腹血糖两次或两次以上≥5.8 MMOL/L,50克糖筛1小时≥7.8 MMOL/L,查空腹后确诊。OGTT:75克糖耐量实验,空腹≥5.6 MMOL/L 1小时≥10.3 MMOL/L 2小时≥8.6 MMOL/L 3小时≥6.7 MMOL/L,具备两项或两项以上确诊。 主持人:病人入院确诊后我们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请XX说一下。 XX:产前Ⅱ级护理,普食,听胎心日6次,吸氧30分钟日两次,自数胎动1小时日3次。平卧抬高臀部。 主持人:对每一位入院病人,我们都应该严格按照护理常规护理病人,下面请XX阐述一下剖宫产定义及指征。 XX:剖宫产定义:凡诊断为28周以上的妊娠而行剖腹,切开子宫,取出体重达到或超过500克的胎儿者称为剖宫产术。指征:社会因素、羊水过少、臀位、瘢痕子宫、胎膜早破和胎头位置异常等。 XX: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它指征? XX:胎死宫内,胎心监护晚减,胎儿宫内窘迫等等。 主持人: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或异常,危及母子安全,我们都应该及时终止妊娠,下面请XX说一下如何对剖宫产病人做术前宣教。 XX:术前护理宣教:计划性手术病人术前: 1)告诉病人术前晚进食轻淡进食,晚上0:00后禁食; 2)让病人晚上早休息,保持充足的体力; 3)给予病人心理疏导,减轻病人术前焦虑。 XX:术前要多和病人沟通,消除其焦虑安抚情绪。 护士长:这位孕妇因为B超显示孩子腹围大决定手术。术前孕妇都很担心伤口愈合、麻醉方式、术后疼痛、母婴安全等问题。存在这部分知识的缺陷。我们一定要耐心讲解,打消其顾虑,使其配合我们充分做好术前准备。让她对我们更有信心。

剖宫产后并发症

剖宫产后并发症 剖宫产近期并发症: 1、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血管破裂出血。 2、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o C。虽造成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但也包括产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如泌尿系感染、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3、产褥期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发病率为1%~7.2%,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包括:手术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泌尿道感染。 4、手术损伤: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子宫切口撕裂、肠道损伤。 5、产后疼痛增加,反射性肠淤积。 6、盆腔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 7、羊水栓塞、突发性心脏病、术中大出血及产后大出血。 剖宫产远期并发症: 慢性盆腔痛:含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切口异位妊娠、再次妊娠可能发生的子宫破裂,胎盘位置异常、如前置胎盘和植入性胎盘,对以后生育的影响:继发不育、流产概率明显增加。 急慢性剖宫产术后并发症: 急性剖宫产术后典型症状发生于:发热并抗生素作用不明显2~3天后,血色素降低,突然严重阴道出血,疼痛。

急性并发症诊断包括:各类不常见血肿、脓肿、创口感染和创口开裂、子宫破裂和盆腔血栓性静脉炎。 慢性并发症包括:超声图像不典型并诊断困难的粘连,表现各异的剖宫产瘢痕等。超声检查具有独特优势并可作为优选方法。 剖宫产术的急性并发症 一、剖宫产术并发症急性期US和CT可以假阴性。 二、血肿:1、腹膜、腹腔积血,2、腹膜外:膀胱周围间隙、筋膜下、膀胱前血肿,3、腹膜后血肿。 三、感染:1、蜂窝组织炎和脓肿,2、子宫开裂或破裂,3、筋膜下和切口深部感染和开裂,4、盆腔脓毒血症。 四、其它:子宫和肠道受损。 根据需要除外禁忌证后选择US,CT,MRI,以US与CT结合为优选。 剖宫术后正常CT表现: 产后立即检查显示子宫壁连续性中断。 其它常见和临床不重要的表现:少量宫腔气体和积血,宫旁少量积血,小的膀胱周围间隙血肿(厚度<2cm)。 推荐:必要时增强,最好采用切口平面的正交平面获得矢状和冠状断面重建。剖宫产术后正常US表现: 剖宫产切口的子宫肌层出现局灶性小的线状回声。 剖宫产切口肿块样区域为小血肿表现,是常见的“正常”表现。 膀胱周围间隙血肿并非不常见。 筋膜下血肿: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韩志国,贾衍杰,刘伟 (大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大连116033)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CHD )患者接受剖宫产时的麻醉处理方式,并总结临床经验三方法 收集妊娠合并CHD 患者共100例,均接受剖宫产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三结果患者在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通过硬膜外麻醉将小剂量麻醉药物分次缓慢给药,能够保证患者平稳的内循环三10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且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其他并发症三结论在妊娠合并CHD 患者的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可通过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小剂量分次缓慢给药,能够保证患者机体内循环的稳定,防止心衰出现,确保母婴平安,值得推广应用三 关键词: CHD ; 妊娠; 剖宫产; 术中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19)09-0125-03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重点项目 (No.20170540578) 作者简介:韩志国(1977-),男,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三从事心胸外科手术麻醉,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工作三 研究发现,妊娠期间由于子宫的增大二胎儿的发育二内分泌的改变以及代谢的增高,孕妇机体红细胞数量会逐渐增多,总循环血量也会增多,从而加快心率,导致心脏做功加重,心输出量增加,心肌也会发生轻度肥厚〔1〕三另一方面,由于前列腺素和孕激素的作用,再加上胎盘血管的阻力降低,因此会导致产妇的血压下降,且外周阻力也会降低,进而减弱血流发生急剧改变时机体的调节能力三更重要的是,分娩和临产时出现的宫缩和疼痛都会引发血压升高和心输出量的增加,而在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和腔静脉压力的降低会进一步增加心输出量,进而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二心力衰竭二脑卒中等并发症,增加死亡风险〔2〕三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剖宫产终止妊娠,而围术期安全的麻醉管理在降低患者围产期的病死 率方面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三在本次研究中,对100例妊娠合并CHD 并接受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高如下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妊娠合并CHD 患者共100例;年龄22~35岁,平均(27.0±3.1)岁三100例患者中,81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23例患者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21例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其中1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 其肺动脉压>60mmHg;10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其肺动脉压>50mmHg;其余合并症中,13例先兆子痫患者,11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三 1.2 方法 1.2.1 麻醉前 了解并掌握患者病史,对其血压二心输出量二心率二心电图二发绀程度二运动耐量等进行监测,并进行心功能分级评估,从而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情况三对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二肾上腺素二多巴胺等进行准备,并确保抢救器械均备齐三 1.2.2 麻醉方案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麻醉方案,在进入手术室后通过面罩吸氧提高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三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左侧卧位,保持脚低头高,减轻患者心脏受到的负担,避免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减少患者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杜绝发生仰卧位综合征三给予咪达唑仑1mg-2mg 行麻醉镇静,并在局麻下行颈内静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分别置管后对CVP 和MAP 进行监测三行硬膜外麻醉,穿刺并见脑脊液后注入1.2~1.5ml 浓度为0.65%的罗哌卡因三取平卧位,并向头侧行3~4cm 置管三麻醉药物方面,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用药不同,73例患者使用的是2%利多卡因,27例患者使用的是1%罗哌卡因联合2%利多卡因三首次使用剂量为3mL,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追加三 2 结果 患者麻醉后均获得满意效果,有6例房间隔缺损者在接受麻醉后发生房颤,在适当补液并行新斯的明静脉推注后患者的心室率得到顺利降低,且手术效果较好三有4例艾森曼格综合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在胎儿娩出后,其氧饱和度和血压都出现了 四 521四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9月第37卷第9期 J Prev Med Chin PLA September 2019 Vol.37No.9

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 【摘要】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手术引起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也明显增加。由不当的生产方式造成的健康损害是严重的,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防治剖宫产术后并发症,达到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是每位妇产科医生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并发症防治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逐年升高,WHO对亚洲的母儿健康调查显示,在我国剖宫产高达46.2%,有个别城市甚至达60—80%,其中无医疗指征的剖宫产占11.7%,成为了世界之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并不能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同时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产妇死亡的危险性上升。同时,手术引起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也随之增加,严重威胁着母儿的健康,防治并发症,是妇产科医生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对母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1、剖宫产术后对母体的近期影响 1.1产褥感染 1.1.1产褥感染与剖宫产的关系剖宫产是产褥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研究表明,剖宫产促进了产褥感染的增加。Spiandorello等对147例产后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剖宫产引起的产褥感染是正常的5.5倍,剖宫产引起的子宫内膜炎是正常分娩的20—30倍,剖宫产是造成盆腔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程度也较阴道分娩者严重。据统计,剖宫产术后继发生殖道感染者高达38.5%,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也远高于阴道分娩者。 1.1.2相关因素主要原因是剖宫产后产妇抵抗力降低,增加了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机会;Guimaraes等研究发现,产程延长是剖宫产引起产褥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 2.16;其余胎膜早破、妊娠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胎盘早剥、ICP等,这些不利因素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为病原体浸入机体创造有利条件,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 1.1.3预防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率是减少产褥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孕期保健,预防胎膜早破,治疗贫血,产程中加强监测,及时缩短产程,防治产后出血,是预防产褥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术后合理有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降低产褥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1.2晚期产后出血 近年来,由于剖宫率的上升,由剖宫产所致的晚期产后出血亦屡见不鲜,且有上升趋势。文献报道剖宫产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为1.26%。 1.2.1相关因素①感染:感染影响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局部蜕膜脱落出血;感染

剖宫产麻醉流程

剖宫产麻醉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1、麻醉前关注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a. 了解保健史、麻醉史和孕产史,评估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b. 若实施椎管内麻醉,进行必备的腰背和脊柱检查; c. 麻醉医生和产科医生共同探讨麻醉风险或产科风险。 2、麻醉医生、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三者间保持密切联系。 (二)血小板计数 1、依据产妇病史(如先兆子娴)、体检和临床症状决定是否检查血小板计数。 a. 健康产妇不必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 (三)血型测定和抗体筛选 1、健康产妇不必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2、当产妇伴有可预料的出血性并发症(如前置胎盘和瘢痕子宫)时进行血型检测或交叉配血试验。 (四)胎儿心电监护 1、施行椎管内麻醉之前和之后,应由专业人士进行胎心监测。 a. 在进行椎管内置管这项操作时不必持续监测胎心。 二、预防误吸 (一)清亮液体 1、健康临产妇可以摄入少量清亮液体。 2、行择期手术的健康患者在麻醉诱导前2 h内禁止摄入清亮液体。

a. 清亮液体包括水、无渣果汁、碳酸饮料、清茶、黑咖啡和运动饮料。 b. 摄入的液体种类较液体容量更有意义。 3、有误吸风险(如病态肥胖、糖尿病和困难气道)和行剖宫产手术可能性(如胎心减慢)的临产妇禁饮时间要适当延长。 (二)固体食物 1、临产妇禁食固体食物。 2、行择期手术(如剖宫产术或术后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麻醉前禁食固体食物6-8小时。禁食时间依据食物种类而定。 (三)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 1、术前及时服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能够预防误吸带来的风险。 三、无痛分娩 (一)指征 1、产程早期(即宫口小于5厘米)即可实施椎管内无痛分娩。 2、产妇有止痛意愿时应即刻实施分娩镇痛,无需考虑宫口扩张程度。 a. 椎管内分娩镇痛不会增加剖宫产的几率。 (二)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产妇的椎管内镇痛 1、适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行阴道分娩的产妇。 2、早期椎管内置管既可用于分娩镇痛,也可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 (三)麻醉方法 早期椎管内置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