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拔罐法

拔罐法

拔罐法
拔罐法

拔罐法得应用

一、定义:拔罐法就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

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得得一种技术操作。

二、适应证与禁忌症:

适用于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头痛,胸胁痛,风湿痹痛,腰腿痛,扭伤,胃痛,疮疖肿痛,毒蛇咬伤(排除毒液)等病症。

禁忌症: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拔罐得方法有:

(一)以排气法分类:火罐法、水罐法、抽气罐法

1、火罐法:利用燃烧时得火焰得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火罐法得点火方法有:投火法、闪火法、滴酒法、贴棉法、架火法,常用得就是闪火法。(1)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得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与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与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2)闪火法:用7~8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作好酒精捧。使用前,将酒精棒稍蘸95%酒精,用酒精灯或蜡烛燃着,将带有火焰得酒精棒一头,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得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闪火法得优点就是:当闪动酒精棒时火焰已离开火罐,罐内无火,可避免烫伤,优于投火法。(3)滴酒法: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得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得部位上。(4)贴棉法:扯取大约0、5公分见方得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得部位上。(5)架火法:准备一个不易燃烧及传热得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应拔得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产生较强得吸力。

2、水罐法(煮罐法):一般应用竹罐。先将罐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使用时将罐子倾倒用镊子

夹出,甩去水液,或用折叠得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住。

3、抽气罐法:此法就是将罐紧扣在穴位上,将注射器从橡皮塞刺人瓶内,抽出空气,使其产

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使之吸拔在选定得部位上。

(二)以拔罐形式分类:留罐、走罐、闪罐、单罐、多罐。

1、留罐:又称坐罐,拔罐后,留置一定得时间,一般留置5-15分钟。罐大吸拔力强得应适

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此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适用于阵痛治疗。

2、走罐: 又称推罐,多用于背脊、腰背、大腿等肌肉丰富、面积较大部位得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最好用玻璃罐,可选用口径较大得玻璃火罐,罐口要平滑,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凡士林油膏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所拔部位得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3、闪罐: 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机能减退得虚证病例。

4、单罐: 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点。可按病变得或压痛得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得

火罐。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等。

5、多罐: 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得疾病。可按病变部位得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个乃至拾数个。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得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为

“排罐法”。治疗某些内脏或器官得淤血时,可按脏器得解剖部位得范围在相应得体表部位纵横并列吸拔几个罐子。

(三)以综合运用分类:药罐(煮药罐、储药罐)、针罐、刺血(刺络)拔罐。

1、药罐:此法就是指先在抽气罐内盛贮一定得药液,一般为罐子得1/2左右,药物常用生姜、辣椒液、两面针酊、风湿酒等,或根据需要配制,然后按抽气罐作法抽去空气,使罐吸附在皮肤上。

2、针罐:此法就是将针刺与拔罐相结合应用得一种方法。即先针刺待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

中心点将火罐拔上,留置10-15分钟,然后起罐拔针。

3、刺血拔罐法:此法又称刺络拔罐。即在应拔部位得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得作用。一般针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丹毒、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常见得拔罐方法有以下6种: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络拔罐法、针罐、药罐。

四、拔火罐得操作:

(一)、评估要点:患者当前病情及既往史、有无拔罐禁忌、意识、活动能力、有无感觉迟钝/障碍,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得皮肤情况、对疼痛得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二)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或烫伤。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得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得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三)物品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或打火机、酒精灯、小口瓶等。

(四)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必须注意:点燃得酒精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使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扣至选定得部位(穴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根据病情需要,在具体运用火罐时,适时留罐(一般10min)、走罐、闪罐、刺血拔罐等方法。

5、拔罐过程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与皮肤颜色(局部皮肤紫红色为度)。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整理床单,安排舒适体位。

7、清理用物,详细记录实施拔罐后得客观情况,并签名。

8、起罐:起罐时,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火罐,右手拇指或食指在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若罐吸附过强时,切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以轻缓为宜。

目前常用得罐具种类很多,如:竹罐、陶罐、玻璃罐与抽气罐等。拔罐方法有火罐法、煮罐法、抽气罐法等,其中火罐法最常用。操作时用镊子夹住95%得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得部位上。这种方法比较安全,但必须注意得就是点燃得酒精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根据病情需要,在具体运用火罐时,还有留罐、走罐、闪罐、刺血拔罐等方法。

操作步骤2、患者体位:病人得体位正确与否,关系着拔罐得效果。正确体位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能够放松,施术部位可以充分暴露。一般采用得体位有以下几种(1)仰卧位:适于前额、胸、腹及上下肢前面。(2)俯卧位:适于腰、背、臀部及上下肢后面。(3)侧卧位:适于侧头、面部、侧胸、髋部及膝部。(4)俯伏坐位及坐位:适于项部、背部、上肢及膝部。

3、选罐:根据部位得面积大小,患者体质强弱、以及病情而选用大小适宜得火罐或竹罐及其它罐具等。

4、擦洗消毒:在选好得治疗部位上,先用毛巾浸开水洗净患部,再以干纱布擦干,为防止发生烫伤,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如因治疗需要,必须在有毛发得地方或毛发附近拔罐时,为防止引火烧伤皮肤或造成感染,应行剃毛。

5、温罐:冬季或深秋、初春、天气寒冷、拔罐前为避免患者有寒冷感,可预先将罐放在火上

燎烤。温罐时要注意只烤烘底部,不可烤其口部,以防过热造成烫伤。温罐时间,以罐子不凉与皮肤温度相等,或稍高于体温为宜。

6、施术:首先将选好得部位显露出来,术者靠近患者身边,顺手(或左或右手)执罐按不同方法扣上。一般有两种排序:(1)密排法:罐与罐之间得距离不超过1寸。用于身体强壮且有疼痛症状者。有镇静,止痛消炎之功,又称“刺激法”。(2)疏排法:罐与罐之间得距离相隔1--2寸。用于身体衰弱、肢体麻木、酸软无力者。又称“弱刺激法”。

7、询问:火罐拔上后,应不断询问患者有何感觉(假如用玻璃罐,还要观察罐内皮肤反应情况),如果罐吸力过大,产生疼痛即应放入少量空气。方法就是用左手拿住罐体稍倾斜,以右手指按压对侧得皮肤,使之形成一微小得空隙,使空气徐徐进入,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放气,重新扣好。拔罐后病人如感到吸着无力,可起下来再拔1次。

8、拔罐时间:大罐吸力强,1次可拔5~10分钟,小罐吸力弱,1次可拔10~15分钟。此外还应根据患者得年龄、体质、病情、病程以及拔罐得施术部位而灵活掌握。

9、拔罐次数: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0次为1疗程,中间休息3~5日。

拔罐法-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得体位与肌肉丰满得部位。若体位不当或有所移动,及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得部位,均不可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得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得罐。*作时必须迅速,

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

小得无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泡

刺破放出水液,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者,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

者,以及孕妇得腹部、腰骶部,亦不宜拔罐。

5、禁忌症:1、患严重得心脏病得人。2、患有出血性疾病得人。3、患有肿

瘤得人。 4、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得人。5、孕妇与经期得妇女。6、高热抽

搐患者。7、患有皮肤病得人。

注意事项

常见疾病得拔罐疗法

1、感冒

感冒就是常见得外感疾病,四时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气候骤变时为多。表

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本病得发生就是因病邪

侵入人体肌表所致。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

不宣,阳气於阻,毛窍闭塞;偏热者,则热邪灼肺,奏理疏泄,肺失清肃。本病

相当于西医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

治法:取背部督脉与膀胱经穴为主。走罐或留罐法。

操作步骤:

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在督脉与膀胱经上均匀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剂,用闪火法拔罐,将火罐扣在督脉上,然后医者用右手握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上下往返推罐3~5次,待皮肤潮红,再将火罐分别移至两侧得膀胱经,用同样得方法在两侧膀胱经上各走罐3~5次,最后将火罐停于大椎、风门、肺腧等穴,留罐10分钟后起罐。起罐后,擦净润滑剂。特别提示:此法选用得火罐不要过大,操作时应注意轻吸,勿刺激过强,皮肤潮红即可。操作完毕后,嘱患者注意覆盖背部,勿使背部受寒。

2、腰痛病

腰痛病就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得一类病证,表现为腰部重痛、酸麻、拘急不可俯仰,或痛连臀腿。本病得发生主要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或劳欲过度等有关。本病相当于西医得腰部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筋膜炎等。

治法:取腰部督脉与膀胱经穴为主。走罐或留罐法。

操作步骤:

患者取俯卧位,腰背部皮肤充分暴露。先在腰背部正中均匀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剂,用闪火法将中号玻璃罐扣在督脉上,医者左手扶住患者肩部,右手握住火罐,缓慢沿督脉推进或拉回,如此往返推拉10~15次,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深红或紫色为度。然后于腰部脊柱两侧同法操作。起罐后,擦净润滑剂。1周1~2次,5次一疗程。

3、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就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得,沿周围神经分布得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得病毒性皮肤病。表现为患部有束带状刺痛、皮疹呈聚集状水疱,水疱如绿豆或黄豆大小,中间夹

以血疱或脓疱,排列如带状,多发生在单侧。疱疹在2~3周后渐见干燥结痂,最后痂退而愈。本病得发生主要于肝郁化火、过食辛辣厚味、感受火热时毒有关。本病相当于西医得带状疱疹。治法:局部取穴为主。刺络拔罐法。

操作步骤:用75%得酒精消毒患处,在疱疹聚集处用三棱针或粗毫针进行围刺,以稳、准、快得手法刺破皮肤,迅速以闪火法拔火罐,留罐5~10分钟,酌情每罐令出血5~10毫升,至疹色渐成暗红色后起罐,用消毒干棉球擦净局部。隔日一次,一般治疗2~4次。

特别提示:操作完毕后,嘱患者穿宽松衣服,避免摩擦患处,勿洗浴。此法应特别注意火罐得清洁与消毒。

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避开风口,防止受凉。

2、拔罐前不宜过于劳累或饮酒,以免影响疗效。

3、存在溃疡、水肿部位不宜拔罐。

4、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与肌肉丰满得部位,骨骼凹凸不平,人体得眼、耳、乳头、前后阴、脐、心脏搏动处及毛发较多得部位,急性创伤骨折处、皮肤肿瘤部、皮肤溃疡部、体表大动脉搏动处、静脉曲张部、五官孔窍部等部位均不宜使用。

5、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得面积大小选择大小适宜得罐,操作时动作必须迅速,才能使罐吸附有力。

6、拔罐时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过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勿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7、要确定拔罐者得体质。如体质过于虚弱者就不宜拔罐,或不宜拔罐太多,否则使虚者更虚,达不到治疗得效果。前一次拔罐部位罐印未消褪之前,不宜原处拔罐。

8、起罐手法宜轻缓,以一手指抵住罐口边缘得肌肉,按压一下,使空气渗入,罐具即自行脱落,不可硬拉强搬或旋转。

9、注意罐具得清洁,以防止交叉感染。

12、注意事项:

1)拔罐时,室内需保持20℃以上得温度。最好在避风向阳处。

2)过饱、过饥、过渴、醉酒等均应慎用拔罐疗法。饱腹、空腹

都不宜操作;早起要先排便;

3)患者以俯卧位为主,充分露施术部位。

4)拔罐期间应密切观察患才得反应,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因难等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将患者仰卧位平放,垫高壮举部,轻者可给予少量温开水,重者针刺入中、合谷。必要时,可用尼可刹米每次0.5g,肌注射或静注;或用咖啡因2ml肌注。

5)为自己拔罐时注意别睡着了,以免长时间留罐引起皮肤溃烂。

6)拔罐时间过长或吸力过大而出现水泡时,小得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可涂龙胆紫,覆盖纱布固不定期。如果水泡较大,可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然后用利凡诺纱布外敷固定。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药膏或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6)走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与肌肉丰满得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得部位不易使用。

四、拔罐十忌:

1、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皮肤损伤、精神病或神经质得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不宜拔罐。

2、严重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血液性疾病;

3、骨折部位、静脉曲张部位;

4、孕妇、月经期妇女、精神病人、肺结核活动期病人;

5、血压过高病人;

6、重度心脏病病人;

7、六岁以下小孩。

8、过于瘦弱得人也不宜胡乱施穴或慎用拔罐疗法;

9、头部、心脏处更应慎用,不能什么伤痛都用火罐,外伤、内部肌肉撕裂等都不可用火罐。因为不对症得拔罐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却会贻误病情,可能带来严重得后果。

10、皮肤过敏、溃烂部位、水肿部位;皮肤有破损,或患有易出血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紫癜风等)得病人也不适合使用拔罐疗法。

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与肌肉丰满得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得部位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得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得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得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得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5.身体虚弱者不适合拔火罐。身体虚弱者体内阳气不足,如果再拔火罐会导致阳气更加不足,更加破坏了自身得阴阳平衡。所以身体虚弱,阳气不足,尽量不要考虑拔火罐。

6.有肺部基础病得患者,如慢阻肺、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不适用拔火罐。肺部有炎症时,经常会伴随肺泡得损伤或肺部有体液潴留。如果用拔火罐进行治疗,会使胸腔内压力发生急剧变化,导致肺表面肺大泡破裂,从而发生自发性气胸。

7.拔火罐后洗澡容易着凉。拔火罐后不宜洗澡,因为拔火罐后,皮肤就是在一种被伤害得状态下,非常得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就是洗冷水澡得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得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8.长时间拔火罐会导致皮肤感染。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得力度各有不同。但就是一般以从点上火闪完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得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得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9.各季节拔火罐要注意: 春天春天天气转暖,气温开始回升。但北方突然来袭得春寒,还就是会让猝不及防得人患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由风寒引起得感冒,用火罐将寒气拔出可有效缓解症状。治疗时要注意罐口得润滑。北方天气干燥,尤其就是春天,又冷又干。这种环境下人得皮肤缺少水分,拔火罐时容易造成皮肤破裂。夏天夏天气温较高,加上雨水多,人很容易有皮肤病如痱子。这时拔火罐主要为了去湿气。由于夏天出汗较多,拔罐前最好洗个澡,把身体擦干,别让汗液影响火罐得吸附。拔完不要洗澡,即使身上出汗很多也不要洗,以免感染。秋天与冬天这两个季节气温低、干燥,拔罐要选择温暖得房间,注意保温。对需要进行背、腹等部位拔罐得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拔罐时间,不要让身体暴露太久。拔完及时穿衣,可以适当喝点热水,暖暖身体。秋冬两季皮肤干燥,拔罐要润滑罐口,保护皮肤不受伤。

禁忌

⑴饱腹、空腹都不宜拔火罐操作⑵拔火罐前要先排净大小便⑶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火罐⑷拔罐得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等⑸女性得月经期及其它出血症部位,不可拔罐。⑹拔火罐后不要马上洗澡,尤其就是冷水澡⑺高热、抽搐、痉挛等⑻皮

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⑼肌肉瘦削或骨胳凹凸不平及毛发多得部位不宜应用⑽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1、直指量:一般可以次指得末节为一寸,加中节为二寸。可用以二寸为间隔得取穴。如腕后二寸取内关穴,即可以腕横纹上二指节为准。手中指第三节为一寸,后人称此为“中指同身寸”。

2、横指量:四横指相当三寸,二横指相当一寸半。如背部第一侧线为正中旁

开一寸半,即可于正中旁开二横指取穴;第二侧线为正中旁开三寸,即可于正中旁开四横指取穴。四横指还可用于膝下三寸取足三里,内踝上三寸取三阴交,脐下三寸取关元等。千金》称这种方法为“一夫”。手大拇指第一节(末节)横度为一寸,可用于以一寸为间隔得取穴。

1、全身疾病:大椎,身柱。

2.下半身疾病:命门。

3.呼吸系统:风门,肺俞,脾俞,中府,等。

4.循环系统:心俞,肾俞,肝俞,脾俞,神道。

5.消化系统: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中脘,上脘,三焦俞,大肠俞,天枢,关元,胆俞,阿就是穴。

6.泌尿系统:肝俞,脾俞,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

7.内分泌系统: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中脘,关元。

8.神经系统:心俞,厥阴俞,肝俞,脾俞,肾俞。

9.脑血管:心俞,厥阴俞,肝俞,脾俞,.运动系统:肩髃,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环跳,阿就是穴。

10.五官及皮肤系统:风门,肺俞,肝俞,阿就是穴。

拔罐原理、作用、方法和禁忌

拔火罐的原理、作用、方法及禁忌 一、拔罐法的作用: 拔罐疗法主要用于风湿痛、老寒腿、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痹痛”筋骨酸楚、伤风伤寒所致的感冒头痛、腹痛及哮喘等症有治疗作用。如人到中年,筋骨疼痛显然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寒湿诸邪入袭而留驻于骨关节,加上中年之后其气渐衰,血行缓慢,血不运而通行不畅以致诸证渐出。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通络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火罐用在人体穴位上,可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疾病。 二、拔罐的原理 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中医认为拔罐是通过罐内负压的作用打开毛细血管及毛汗孔,使局部产生收缩和冲挤的相互作用,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而致淤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排出体外,达到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调动人体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拔罐的斑印及颜色的定义: 1、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血压高,或有温热之邪。 2、罐印微白,触之不温,多为经寒血虚,证见体乏无力,面色无华。 3、罐体内壁有水气兼见水泡者,表示该部位有湿气,为常期涉湿或穿潮湿衣服有关。 4、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为寒凝血瘀,为风寒流注于皮下经络。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双虚或气血阴阳不调。 6、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不一,表示气滞血瘀,经行不畅。 7、罐印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明患者有虚寒症,气血不宣所致皮表不得儒养。(白而无色多表示局部中层、 深层神经系统应不良)。 8、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经行不畅,有血瘀现象。 9、罐印出现水泡和水珠状,表明患者体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或属炎性水肿,如果拔罐后水泡色呈血红或 黑红色,为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为经逆。 10、罐斑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现象,触之微痛,证见身体发热伴有头晕目眩者,表明患者热毒阳盛伤阴,阴血 亏损。 11、如罐斑出现紫红或紫黑色伴有丹痧瘀斑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淤血此为阳盛伤阴,为肝气郁结涉及脾血受 统不正,可见所触肌肉均有疼痛感。 12、罐斑如出现微痒或出现皮文,多表明患者患有潮湿、风邪入表症。 13、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和凉感。皮肤的 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 14、一般正常健康者罐色红白隐隐,触之微温,无太大皮表疼痛感。 三、拔罐方法: 1、辩证施治:拔罐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确,主要是点、线、面结合的问题,通过中医的虚、实、 寒、热辨证,选择一些经络所过或经气聚集的部位。 治疗头痛,一般都配合取穴治疗,这时就要分清症候,在太阳穴和督脉大椎、风府、陶道穴拔火罐,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偏头痛伴有眩晕眼花、耳鸣者,可选风池、天窗、肩中俞;高血压性头痛可选双太阳、安眠、血压点、哑门、印堂;颈项活动不便者取新设、肩中俞、肩外俞加风池、百劳;伴有上肢症状者加颈臂、肩贞、天宗、肩后、抬肩、肩廖、巨骨。 2、拔罐用多少个合适? 先少后多,首次拔罐,一般控制在每批3——5个,待适应后渐渐增加,最多一次可达20——30个。 3、罐径大小:视身体部位而异,如背部腿部和腹部,可用大口径的罐子,其他面积小的部位则可用小口径的罐子。

拔罐法操作步骤

拔罐法操作步骤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拔罐法操作步骤: 1.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核对医嘱,携物至床边,再次核对治疗卡。 3.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做好解释工作。 4.根据病情、拔罐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常用有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和遮挡。 5.根据部位和拔罐方法选择合适的罐具,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无缺损。 6.拔火罐法:火罐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拔罐方法。其适用的罐子以竹罐、陶罐、玻璃罐为宜。它是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出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以将罐吸附于体表。常用的吸拔方法有闪火法、贴棉法、投火法。 闪火法:一手持镊子或血管钳夹住95%酒精棉球,也可取一粗细适中的铁丝,在其一端缠上用脱脂棉和纱布包裹成一小鼓槌状,吸取酒精点燃。另一手握住罐体,罐口朝下,将点燃的酒精棉球伸入罐的底部或中部绕圈后迅速抽出,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住。罐内负压的大小可通过改变闪火的时间、罐体大小、扣罐速度来调整。需要吸拔力大时,可选用大号罐延长闪火时间,加快扣罐速度

即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拔罐时注意酒精棉球不能太湿,蘸完后应挤出多余的酒精,以免流溢烧伤皮肤。另外,闪火时不要把火焰烧到罐口,以防烫伤。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特别适用于闪罐法和走罐法。 贴棉法:将蘸有适当酒精的小片棉花,贴于罐子内壁中、下段或罐底,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于所选的部位上即可吸住。操作时注意棉片不宜太厚,吸取的酒精不宜太多,以免造成贴棉脱落或酒精流溢灼伤皮肤。本法适用于侧面横位。 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乘火最旺时,迅速将火罐扣在要拔部位。此法适用于拔身体的侧面,使罐体横置,以免燃烧物落下烫伤皮肤。本法简便安全,适合家庭保健治疗。 7.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治疗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拔罐方法。 8.观察留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罐口吸附的情况、皮肤的颜色和患者的全身情况。 9.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用拇指或中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 10.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衣,整理床单元,安排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消毒罐具,记录签名。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 (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30 1.1. 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 A. 局部出现水泡、水肿 B. 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 C. 罐中气暖 D. 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 2.2.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 A. 血虚 B. 气虚血瘀 C. 气血两虚 D. 热盛 3.3.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 A. 热 B. 瘀 C. 里寒

D. 风湿痹症

4.4. 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 A. 割治 B. 火针 C. 磁针 D. 电针 5.5. 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 A. 灸罐法 B. 面垫罐法 C. 水罐法 D. 闪罐法 (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29:20 30 分钟 1. 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 A. 轻便、耐用、不易打破 B. 价格低廉、吸拔力大 C. 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 D. 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 2. 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 A. 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B. 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 C. 容易破损,导热快 D. 负压维持时间较短 3. 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 A. 投火法

B. 架火法 C. 滴酒法 D. 悬火法 4. 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 A. 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 B. 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 C. 可反复应用 D. 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 5. 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 A. 抽气排气罐 B. 电动排气罐 C. 挤压排气罐 D. 有机玻璃罐 (四)罐法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 分钟29:27 1. 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等穴的刺络罐法是:B A. 缓刺 B. 速刺 C. 挑刺 D. 散刺 2. 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的罐法是:A

拔罐法

拔罐法得应用 一、定义:拔罐法就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 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得得一种技术操作。 二、适应证与禁忌症: 适用于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头痛,胸胁痛,风湿痹痛,腰腿痛,扭伤,胃痛,疮疖肿痛,毒蛇咬伤(排除毒液)等病症。 禁忌症: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拔罐得方法有: (一)以排气法分类:火罐法、水罐法、抽气罐法 1、火罐法:利用燃烧时得火焰得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火罐法得点火方法有:投火法、闪火法、滴酒法、贴棉法、架火法,常用得就是闪火法。(1)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得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与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与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2)闪火法:用7~8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作好酒精捧。使用前,将酒精棒稍蘸95%酒精,用酒精灯或蜡烛燃着,将带有火焰得酒精棒一头,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得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闪火法得优点就是:当闪动酒精棒时火焰已离开火罐,罐内无火,可避免烫伤,优于投火法。(3)滴酒法: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得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得部位上。(4)贴棉法:扯取大约0、5公分见方得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得部位上。(5)架火法:准备一个不易燃烧及传热得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应拔得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产生较强得吸力。

拔罐法技术操作规范

拔罐法技术操作规范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拔罐法技术操作规范l、准备材料:玻璃火罐二个(备用一个),根据部位,选择号型,镊子一把,95%酒精一小瓶(大口的),棉花球一瓶,火柴一合,新毛巾一条,香皂一块,脸盆一个。 2、术前检查:检查病情,明确诊断,是否合乎适应症。检查拔罐的部位和患者体位,是否合适。检查罐口是否光滑和有无残角破口。 3、操作方法:先用干净毛巾,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然后用镊子镊紧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着,用门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 4、留罐时间:过去留罐时间较长,有从10分钟留到30分钟以上的,这种长时间留罐,容易使局部黑紫一片,郁血严重,增加吸收困难,因此,现在留罐时间一般较前缩短了,根据身体强弱的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情况,可以考虑改从3分钟到6分钟比较合适。 5、起罐: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 6、火力大小:火力大小,也要掌握好。酒精多,火力大则吸拔力大;酒精少,火力小则吸拔力小。还有罐子叩得快则吸力大;叩得慢则吸力小。这些都可临时掌握。 7、间隔时间;可根据病情来决定。一般讲来,慢性病或病情缓和的,可隔日一次。病情急的可每日一次,例如发高烧,急性类风湿,或急性胃肠炎等病,每卧一次、二次,甚至三次,皆不为过,但留罐时间却不可过长。 8、疗程。一般以12次为一疗程,如病情需要,可再继续几个疗程。

9、部位:肩端、胸、背、腰、臀、肋窝以及颈椎、足踝、腓肠肌等肌肉丰厚、血管较少的部位,皆可拔罐。另外还可根据病情,疼痛范围,可拔l~2个火罐,或4~6个甚至10个玻璃火罐。 拔罐注意事项 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2、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 3、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造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5、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6、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7、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8、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淤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得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

(二)拔罐法得作用机理与作用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8:30 1、1、寒湿重得拔罐表现就是D A、局部出现水泡、水肿 B、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 C、罐中气暖 D、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 2、2、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得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 A、血虚 B、气虚血瘀 C、气血两虚 D、热盛 3、3、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得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 A、热 B、瘀 C、里寒 D、风湿痹症 4、4、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 A、割治 B、火针 C、磁针 D、电针 5、5、寒证可选用得罐法就是A A、灸罐法 B、面垫罐法 C、水罐法 D、闪罐法 (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9:20 1、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得就是:A A、轻便、耐用、不易打破 B、价格低廉、吸拔力大 C、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得变化 D、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 2、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得就是:C A、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得变化 B、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 C、容易破损,导热快 D、负压维持时间较短 3、多用于侧面横拔位得拔罐方法就是:A

A、投火法 B、架火法 C、滴酒法 D、悬火法 4、对架火法描述正确得就是:D A、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 B、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 C、可反复应用 D、不受燃烧时间得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 5、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得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得罐具就是:C A、抽气排气罐 B、电动排气罐 C、挤压排气罐 D、有机玻璃罐 (四)罐法考试答案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9:27 1、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与十宣等穴得刺络罐法就是:B A、缓刺 B、速刺 C、挑刺 D、散刺 2、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得罐法就是:A A、火力排气法 B、抽气排气法 C、挤压排气法 D、刺络(刺血)罐法 3、不仅可避免非治疗需要得瘀斑,还提高了对某些病证得疗效,扩大了拔罐法得适应证范畴,多年来应用广泛得罐法就是:B A、留罐法 B、闪罐法 C、走罐法 D、刺络(刺血)罐法 4、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遵照:C A、从下往上(头部方向)用罐 B、先左后右用罐 C、罐具型号上面小,下面大 D、罐具型号应统一 5、下列对贮水罐描述正确得就是:D A、适应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得患者尤为适用 B、可防止在痈肿或溃疡处拔罐时疼痛,用于毛发多、骨突起处、消瘦患者、凹凸不平部位C、吸拔力得大小,以推拉顺手、患者疼痛轻微为宜

拔罐法技术规范

拔罐法技术规范 二、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 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吸拔经络中的风寒湿气外出,还具有引出排脓等作用,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胃痛、疡初期未溃时,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等病症。 三、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 ①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 ②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并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 ③架火法:用一直径2~3cm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上置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火罐扣上。 四、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 ①坐罐:要求主试者用闪火法拔罐,用止血钳夹住一个经95%乙醇浸泡过的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绕1圈迅速退出,并立即将罐口扣在放术部位,使罐吸附在皮肤上。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 ②闪罐:用闪法火将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取下,取下拔上,直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 ③走罐:选用口径较大、罐口平滑的玻璃罐,先在罐口和施术部位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住,然后以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向左、右施术部位往返推动,至较大面积的皮肤出现潮红为度。 ④针罐:先将针刺入穴位,待得气后将留置穴位,然后用闪火法,以针刺部

位为中心,将罐拔住,约10~15min,至皮肤潮红充血起罐。 ⑤刺络拔罐:在施术部位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地叩刺出血,再拔上火罐,留置10~15min后。起罐后擦净血迹。 五、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①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 ②拔罐时应选肌肉丰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浅薄、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罐易脱落。 ③体位要适当,拔罐过程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④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孕妇腹部、腰骶部须慎用。 ⑤拔罐时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 ⑥拔罐一般可出现局部红晕或紫绀色,一般不须处理,会自行消退。若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出现水泡,小者当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大的须用消毒针将水放出并包敷,防止感染。 ⑦起罐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即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⑧应用针罐时,应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撞压针入深处,损伤脏器及血管。故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针罐。 ⑨使用多罐时,火罐的排列顺序不宜太近,以免皮肤被牵拉产生疼痛。 ⑩应用刺络拔罐时,出血量须适当,一般5~7ml。

拔罐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之令狐采学创编之欧阳家百创编

拔罐法 欧阳家百(2021.03.07) 定义: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 适应范围:中风、眩晕、面瘫、头痛及气滞血瘀、风寒湿痹所引起颈肩痛、腰背痛、风湿痛、落枕、感冒、发热等. 取穴: 1.中风病取背部足太阳膀胱经或局部,予留罐。 2.面瘫病取面部局部,予闪罐。 3.风湿痹痛取痛点阿是穴,予留罐。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治疗卡、床头卡、手腕带,做好解释 工作. 2.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 3.清洁局部皮肤,选用合适火罐,并再次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 滑。 4.根据病情或医嘱,实施相应的拔罐法(1)留罐:用止血钳夹 住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段绕l2圈后(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退出,立即将罐扣在所选部位,将酒精棉球放小口瓶灭火,留罐10分钟(2)闪罐:此法是将罐拔住

后,又立即取下,再吸再起,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为度(3)走罐:先在应拔局部皮肤上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将罐吸附在皮肤上后,操作者一只手扶住罐体用力向上下左右来回推动,另一只手固定皮肤,推动时罐体前半边略提起,后半边着力,至局部出现红紫现象。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感 觉. 6.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待 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切忌暴力起罐)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 位. 8.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 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取合适体位,选择肌肉较丰富的部位,骨骼凹凸 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缝。根据不同部位,选用 大小适宜的火罐。 3.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患者感觉异 常,立即停止拔罐。 4.骨突部位、血管丰富部位、心尖搏动处及乳房等部位,不宜拔罐。 5.拔罐过程中,切勿变换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6.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分 值 要求 评 分 素质要求2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1 服装、鞋帽整齐,符合要求 1 评估10 (开始计时)核对医嘱,评估患者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病情、主诉、发病原因、 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 3 病人的体质、局部皮肤情况、凝血功能、有无妊娠,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意义。 2 病人的心理状况,对本操作的认识、合作态度。 2 病室温度、光线是否适宜,是否需要遮挡病人。 3 准备10 护士:六步洗手、戴口罩。 2 病人:核对、确认、解释。 3 用物:准备用物:治疗盘、95%酒精棉球(干湿适度)、长血管钳、火罐(检查罐口 是否光滑、有无裂纹)、打火机(酒精灯)、弯盘、盛水玻璃小瓶、必要时备毛毯、屏 风、垫枕。(少1件扣1分) 5 操 作过程60 备齐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取得合作。 3 定位:根据病情选择正确的穴位,至少选4个穴位。(边定位边口述),(1个部位不正 确扣3分) 13 选罐:根据部位选择合适的火罐。 2 体位: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2 检查: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有无损坏漏气。 2 拔 罐 点火:左手持罐,右手持血管钳夹取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下段环绕1-3 周后迅速抽出(点火方法不正确扣2分)。 6 吸附:将火罐扣在选定的部位,使其吸附于局部,轻提是否牢固。一般留罐10 分钟,以皮肤瘀紫发红为度。(实际以考官要求起罐为准)(部位不准确,1处扣2分) 10 灭火:将燃剩的棉球放入玻璃瓶中安全灭火(不可放在弯盘内燃烧) 2 观察:在留罐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询问患者反应和局部皮肤情况,同时注意保暖。 5 起罐:一手扶罐体,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周围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顺利起罐, 同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5 健康教育:根据病情,做好相关健康指导,及相关注意事项。10 操 作后10 协助病人整理衣着,安置病人 4 整理用物,按垃圾分类处理用物 4 洗手、记录、签名(口述)。(结束计时) 2 总体评价8 操作熟练,患者感觉舒适。 2 火罐吸附紧密,局部皮肤紫红,无脱落、水泡、烫伤等。 4 沟通良好,体现人文关怀。 2 备注:1、掉罐、松罐、一次未拔上,每罐扣3分;烫伤不得分;水泡酌情扣分,每处4分。 2、操作总时间不超过9分钟。

拔罐法

二、拔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 拔罐包括拔火罐、水罐、药罐3种疗法。罐的种类有竹罐、陶罐、玻璃罐、负压吸引罐等。本节重点介绍拔火罐,以玻璃罐为例。拔罐的方法有坐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和刺血拔罐法。本节以坐罐法为例。投火的方法有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本节以闪火法为例。 [适应范围] 1、环节风寒湿痹所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蛇毒咬伤的急救排毒。 [禁忌症]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局部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胸腹部、孕妇腰骶部。 [评估患者] 1、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过敏史。 2、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凝血机制是否正常。 5、年龄、体质及心理状况。 6、女性患者是否处于妊娠期。 [告知患者] 1、由于罐内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大小相关的紫红色瘀 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2、个别患者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 [物品准备] 1、中医护理盘(拔火罐盘):玻璃罐、止血钳、95%乙醇棉球、打火机、小 口瓶、纱布。 2、治疗单、手消毒剂。 [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洗手,备齐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 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 4、在选好的部位进行拔罐。观察罐口吸附情况及皮肤情况,并询问患者有 无不适感。 5、常规留罐10~15min后起罐。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并去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7、核对医嘱,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整理用物,洗手。 8、做好记录并签名。

拔罐法教材

拔罐法 拔罐法简介 一、定义 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的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微瘀血,促使经络畅通,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一种物理性治疗方法。 二、历史发展 拔罐疗法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渐总结和发展起来的。据专家们考证,大约在公元前第三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拔罐治疗疾病的方法,在长沙马上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了对于角法的记述。在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中,已明确记录了角法的用法以及角器的制做方法。至唐朝(公元752年),在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已明确记录了拔罐疗法在外科之中的应用,同时还绘制了彩色经络穴位图《明堂孔穴图》,第一次将拔罐疗法同经穴联系在一起。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中,专列了《火气罐》一节,明确说明了:"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但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倾,火力尽自落,肉上红晕,罐中有水气出。同时,对火罐的形状,火罐的应用范围,火罐的出处,火罐的大小,火罐的适应症,火罐的使用方法等,都有比较明确的记载,在书中还指出火罐可治风寒、头痛及风痹、眩晕等症。这是第一部对于拔罐疗法有了比较详细、完整的医学论著,使拔罐疗法得以总结规范,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医疗体系。 拔罐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同疾病的斗争中,经过不断总结、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传统中医学中的一颗明珠。具有

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简便安全、容易操作、适应广泛、疗效稳定、设备简单、对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的特点,是一种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和完善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很有前途的一种单纯物理疗法。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拔罐这种毫无化学疗法副作用的物理疗法,逐渐被重视起来,并使其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我们相信,只要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其理论和治疗体系,拔罐疗法一定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三、临床上常用的火罐种类 1、竹罐:选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整。竹罐的优点在于取材较容易、经济易制、轻巧而不易摔碎。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大,现在市面上有成套的成品出售。 2、玻璃罐:用玻璃加工而成,形如球状,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种型号,现在市面上有成品出售。也可用广口玻璃瓶代替。玻璃罐的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观察所拔部位皮肤充血、瘀血的程度,便于随时掌握情况,随时调整。缺点是容易破碎、损坏。 此外,还有陶罐、铜罐、铁罐、抽气瓶等。 四、拔罐的方法 1、火罐法:利用燃烧时大的热力排去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具体方法有闪火法、投火法、滴酒法、贴棉法、架火法,最常用的方法是闪火法。 闪火法: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一个酒精棉球,用火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将火退出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吸附在皮肤上。

中医拔罐法

拔罐法 一、常用拔罐法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 留罐法(坐罐法) 操作要点:①选取适宜体位,充分暴露待拔腧穴。②根据需要选用大小适宜的罐具。 ③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95%的酒精棉球,点燃,使棉球在罐内壁中段绕1~3圈或短暂停留后迅速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住。④留罐时间,以局部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为度,一般为10~15分钟。⑤起罐时,一手握罐,另一手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周围的皮肤,使之凹陷,空气进入罐内,罐体自然脱下。 注意事项:①要根据体质、肌肉丰厚程度、留罐部位、患者的耐受力等确定吸拔力的大小。②吸拔时应依靠负压自然吸附,不应为增加吸拔力而用力将罐具按压在皮肤上。 ③留罐过程中,若患者因吸拔力过大有不适感,可采用启罐时的动作往罐内放进少许空气。④闪拔时避免火焰在罐口停留过久,以防罐口过烫而烫伤皮肤。 2.走罐法 操作要点:①选取适宜体位,充分暴露待拔腧穴。②选择大小适宜的玻璃罐。③在施术部位涂抹适量的润滑剂,如凡士林、水,也可选择红花油等润滑剂。④先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施术部位上,然后用单手或双手握住罐体,在施术部位上下、左右往返推移。走罐时,可将罐口的前进侧的边缘稍抬起,另一侧边缘稍着力,以利于罐子的推拉。⑤反复操作,至施术部位红润、充血甚至瘀血为度。⑥起罐时,一手握罐,另一手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周围的皮肤,使之凹陷,空气进入罐内,罐体自然脱下。 注意事项:①本法多用于背部、下肢部等肌肉比较丰厚、面积较大的部位。若在皮肤松弛或皱褶过多处、毛发浓密处或骨骼较为突出的凹凸不平处走罐,不宜吸附且易产生疼痛。②吸拔力、推拉速度要合适,以皮肤潮红、患者可耐受为原则。③推拉用力要求均匀一致。④罐口以光滑弧圆者为佳。 3.闪罐法 操作要点:①选取适宜体位,充分暴露待拔腧穴。②选用大小适宜的罐具。③用镊子夹紧95%的酒精棉球一个,点燃,使棉球在罐内壁中段绕1~3圈或短暂停留后迅速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再立即将罐起下。④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⑤拔至施术部位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 注意事项:①闪火、吸拔、起罐动作要连贯,手腕要求放松,吸拔时翻转灵活自如。 ②火力适中。③吸附力大小适当。④避免闪拔时火焰在罐口停留过久或用一个罐子操作时间过长,以防罐口过烫而烫伤皮肤。 4.刺血拔罐法(刺络拔罐法) 操作要点:①选取适宜体位,充分暴露待拔腧穴。②选择大小适宜的玻璃罐备用。③消毒施术部位,刺络出血:医者戴消毒手套,用碘伏消毒施术部位,持三棱针(或一次性注射针头)点刺局部使之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出血。④用闪火法留罐,留置10~15分钟后起罐。⑤起罐时不能迅猛,避免罐内污血喷射而污染周围环境。用消毒棉签清理皮肤上残存血液,清洗火罐后进行消毒处理。 注意事项:①有严重血液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者,禁用本法;严重糖尿病患者要慎用本法;勿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②要根据病情确定点刺深度、出血量、治疗的间隔时间。一般来说,同一部位应间隔数日再行治疗,但对于实热、热毒深重者也可以每日1次。③罐子要拔在以刺血部位为中心的位置。 5.留针拔罐法(针罐法) 操作要点:①选取适宜体位,充分暴露待拔腧穴。②选择大小适宜的玻璃罐备用。③

拔罐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拔罐法 定义: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 适应范围:中风、眩晕、面瘫、头痛及气滞血瘀、风寒湿痹所引起颈肩痛、腰背痛、风湿痛、落枕、感冒、发热等. 取穴: 1.中风病取背部足太阳膀胱经或局部,予留罐。 2.面瘫病取面部局部,予闪罐。 3.风湿痹痛取痛点阿是穴,予留罐。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治疗卡、床头卡、手腕带,做好解释工 作. 2.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 3.清洁局部皮肤,选用合适火罐,并再次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4.根据病情或医嘱,实施相应的拔罐法(1)留罐:用止血钳夹住酒 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段绕l-2圈后(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退出,立即将罐扣在所选部位,将酒精棉球放小口瓶灭火,留罐10分钟(2)闪罐:此法是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吸再起,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为度(3)走罐:先在应拔局部皮肤上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将罐吸附在皮肤上后,操作者一只手扶住罐体用力向上下左右来回推动,另一只手固定皮肤,推动时罐体前半边略提起,后半边着力,至局部出现红紫现象。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感觉. 6.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 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切忌暴力起罐)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 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取合适体位,选择肌肉较丰富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 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缝。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 小适宜的火罐。 3.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患者感觉异常, 立即停止拔罐。 4.骨突部位、血管丰富部位、心尖搏动处及乳房等部位,不宜拔罐。 5.拔罐过程中,切勿变换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6.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拔罐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拔罐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 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 二、目标 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三、禁忌证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2、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 后自然消失。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2、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 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3、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4、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七、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出现异常,妥善处理。 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

(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8:30 .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 A.局部出现水泡、水肿 B.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 C.罐中气暖 D.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 A.血虚 B.气虚血瘀 C.气血两虚 D.热盛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 A.热 B.瘀 C.里寒 D.风湿痹症 .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 A.割治 B.火针 C.磁针

D.电针 .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 A.灸罐法 B.面垫罐法 C.水罐法 D.闪罐法 (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0 1.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 A.轻便、耐用、不易打破 B.价格低廉、吸拔力大 C.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 D.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 2.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 A.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B.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 C.容易破损,导热快 D.负压维持时间较短 3.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 A.投火法

B.架火法 C.滴酒法 D.悬火法 4.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 A.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 B.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 C.可反复应用 D.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 5.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 A.抽气排气罐 B.电动排气罐 C.挤压排气罐 D.有机玻璃罐 (四)罐法考试答案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9:27 1.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等穴的刺络罐法是:B A.缓刺 B.速刺 C.挑刺

拔罐法教材(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拔罐法 拔罐法简介 一、定义 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的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微瘀血,促使经络畅通,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一种物理性治疗方法。 二、历史发展 拔罐疗法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渐总结和发展起来的。据专家们考证,大约在公元前第三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拔罐治疗疾病的方法,在长沙马上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了对于角法的记述。在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中,已明确记录了角法的用法以及角器的制做方法。至唐朝(公元752年),在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已明确记录了拔罐疗法在外科之中的应用,同时还绘制了彩色经络穴位图《明堂孔穴图》,第一次将拔罐疗法同经穴联系在一起。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中,专列了《火气罐》一节,明确说明了:"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但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倾,火力尽自落,肉上红晕,罐中有水气出。同时,对火罐的形状,火罐的应用范围,火罐的出处,火罐的大小,火罐的适应症,火罐的使用方法等,都有比较明确的记载,在书中还指出火罐可治

风寒、头痛及风痹、眩晕等症。这是第一部对于拔罐疗法有了比较详细、完整的医学论著,使拔罐疗法得以总结规范,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医疗体系。 拔罐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同疾病的斗争中,经过不断总结、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传统中医学中的一颗明珠。具有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简便安全、容易操作、适应广泛、疗效稳定、设备简单、对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的特点,是一种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和完善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很有前途的一种单纯物理疗法。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拔罐这种毫无化学疗法副作用的物理疗法,逐渐被重视起来,并使其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我们相信,只要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其理论和治疗体系,拔罐疗法一定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三、临床上常用的火罐种类 1、竹罐:选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整。竹罐的优点在于取材较容易、经济易制、轻巧而不易摔碎。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大,现在市面上有成套的成品出售。 2、玻璃罐:用玻璃加工而成,形如球状,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种型号,现在市面上有成品出售。也可用广口玻璃瓶代替。玻璃罐的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观察所拔部位皮肤充血、瘀血的程度,便于随时掌握情况,随时调整。缺点是容易破碎、损坏。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 令狐采学 (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窗体底端 (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8:30 1.1.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 A.局部出现水泡、水肿 B.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 C.罐中气暖 D.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 2.2.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 A.血虚 B.气虚血瘀 C.气血两虚 D.热盛 3.3.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 A.热 B.瘀

C.里寒 D.风湿痹症 4.4.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 A.割治 B.火针 C.磁针 D.电针 5.5.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 A.灸罐法 B.面垫罐法 C.水罐法 D.闪罐法 (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9:20 1.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 A.轻便、耐用、不易打破 B.价格低廉、吸拔力大 C.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 D.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 2.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 A.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B.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 C.容易破损,导热快 D.负压维持时间较短 3.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 A.投火法 B.架火法 C.滴酒法 D.悬火法 4.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 A.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 B.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 C.可反复应用 D.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 5.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 A.抽气排气罐 B.电动排气罐 C.挤压排气罐 D.有机玻璃罐 (四)罐法考试答案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9:27

中医适宜技术试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试题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医适宜技术试题 单位:姓名: 4.毫针的结构分为 5 个部分: 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 5.中医刮痧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6.中医拔罐疗法又称“角法”,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7.推拿又有“按跷”、“跷引”、“案杌”诸称号,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8.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取穴部位是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9.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适应症是18~70岁,男女不限,早中期的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轻度)颈椎病。 10.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技术适应症是年龄在10~80岁之间瘀血型偏头痛急性发作的患者。 二,问答题: 1.简述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技术适应症。

答: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尤其适用于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2.简述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的治疗方法。 答:1.揉腹2.揉足三里3.揉背俞穴4.捏脊5.疗程: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