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概述参考文本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概述参考文本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概述参考文本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概述参考文本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概述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概述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什么叫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

研究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的一门预防医学科学。只

有创造合理的劳动工作条件,才能使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

在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健康。只有防止职

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降低病伤缺勤,提高劳动

生产率。

2.法定职业病的种类

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

病。1987年由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

工会重新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

定》规定了九类99种职业病。

3.劳动者依法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

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都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不管用人单位属什么性质,属什么经济类型,是否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着事实雇佣关系,其劳动者即受该法保护。

此外,国家机关、人民军队等特殊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保护参照执行《职业病防治法》。

4.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具体权利如下:

(1)享受健康培训权,依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2)享受健康服务权,依法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3)享受知情权,有权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

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危害后果、防护措施以及相关待遇等。

(4)享受卫生防护权,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预防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5)享受批评、检举、控告权,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6)享受拒绝违章作业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7)享受参与决策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8)享受工伤社会保险权。

(9)享受赔偿权,对职业危害造成的健康损害有依法要求赔偿的权利。

(10)享受特殊保障权,未成年工、女工、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劳动者依法享有特殊职业卫生保护。

劳动者发现自己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受到侵害,应当拿起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职业病防治法》也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其职业卫生权利,不得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等。

5.用人单位在防治职业病工作方面有什么义务?

(1)健康保障义务。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

(2)职业卫生管理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3)保险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4)报告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地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危害项目、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职业危害检测、评价结果。

(5)卫生防护义务。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6)减少职业病危害义务。用人单位应当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7)职业危害检测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

(8)不转移职业病危害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9)职业危害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得隐瞒其危害,还应通过合同、设置公告栏、警示标志和提供说明书等方式告知劳动者。

(10)培训教育义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当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

(11)健康监护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12)落实职业病或者疑似职业病待遇义务。用人单位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负责职业病病人的诊断、治疗、康复和安置,并依法赔偿;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津贴;妥善安置有职业禁忌或者有与职业相关

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

(13)事故处理义务。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求援和控制措施。

(14)特殊劳动者保护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得安排孕妇、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5)举证义务。劳动者申请作职业病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

(16)接受行政监督和民主管理的义务。

(1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保障劳动者权利的义务。

6.预防职业病,劳动者应尽的四点义务

在职业病防治中,除用人单位要履行其应有的义务外,劳动者也有责任履行下列义务:

(1)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2)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3)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7.政府部门在职业病防治中有哪些职责?

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是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责。在职业病防治中,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各不相同:卫生部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并颁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和职业卫生标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乡、镇级人民政府负责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支持卫生行

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社会保险的监督管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管理工作。

8.工会组织在职业病防治中有什么职责?

工会组织应当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时,有权要求采取防护措施,或者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议采取强制性措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有权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有权向用人单位建议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现场,用人单位应当立即作出处理。9.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支出,可以列入生产成本

卫生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卫生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篇一:医学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 试)】 p class=txt>一、单项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50分) 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浆 1.c[解析] 由于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故称之为内环境,以区别整个机体所处的外环境。组织间液和血浆都只是细胞外液的一部分。 2.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 葡萄糖 b. 脂肪酸 c. 磷酸肌 d. atp 2.d[解析] 葡萄糖及脂肪酸所含的能量必需氧化降解生成atp,方可被各种生理活动所利用。磷酸肌酸及gtp中所含的高能磷酸键也需转移给atp,方可被多种生理活动所利用,其中gtp固然可为个别生理活动直接提供能量,但非人体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3.液化性坏死常见于()。 a. 脑 b. 心 c. 肾 d. 脾 3.a[解析] 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在蛋白质少、脂质多的脑,以及产生蛋白质的胰腺。 4.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不少于()。 a. 1ml b. 1~2ml c. 2~3ml d. 5ml

4.d[解析]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表示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 5.下列h2受体拮抗剂中,抑酸作用最强且持久而副作用最少的是()。 a. 西咪替丁 b. 雷尼替丁 c. 法莫替丁 d. 尼扎替丁 5.c[解析] 法莫替丁的抑酸作用最强且持久,口服20mg对胃酸分泌 的抑制作用能维持12小时以上,且无明显副作用。 6.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 蛋黄 b. 猪肝 c. 牛乳 d. 猪肉 6.c[解析] 肉、蛋类食物中均含有较多铁,而乳制品含铁量较少,牛 乳中含铁量最少。 7.甲亢危象的治疗,下列哪组最理想?() a. 丙硫氧嘧啶+碘剂+普萘洛尔+泼尼松 b. 丙硫氧嘧啶+泼尼松 c. 甲心巯咪唑+普萘洛尔+泼尼松 d. 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甲巯咪唑 7.a[解析] 甲亢危象的治疗,最理想的方案是丙硫氧嘧啶+碘剂+普萘 洛尔+泼尼松,其中丙硫氧嘧啶可抑制t3、t4的合成和抑制t3转化 为t4,碘剂能抑制t3、t4的释放,普萘洛尔能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 腺素的反应,泼尼松有拮抗应激的作用,所以四种药物同时应用是 最理想的治疗。 8.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a. 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 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c. 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d. 部分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8.d[解析] 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鸟嘌呤、腺嘌呤、胞嘧啶、肠腺嘧啶;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磷酸、核糖、鸟嘌呤、腺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由此可见,rna和dna彻底水解后 的产物中所含的嘌呤碱基相同。嘧啶碱基部分不同,在rna中为尿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重点

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作业能力:劳动者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目的是了解在不损害劳动者健康的前提下,如何长时间维持较高的作业能力。 疲劳:是体力和脑力功效暂时的减弱,取决于工作强度与时间,可恢复。 疲劳样状态:是由工作或环境变动太小所致个体的应激状态。 过劳: 职业心理学:研究职业人群中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职业对象,同事,上级等)之间的心理互动关系。 职业紧张:工作紧张,是个体特征与职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过个体应对能力而发生的紧张反应。 精疲力竭: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 坏死: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细胞无序变化的死亡过程。表现为细胞胀大,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外溢,核变化较慢,DNA降解不充分,引起局部严重的炎症反应。 凋亡:细胞体积缩小,连接消失,与周围的细胞脱离,然后是细胞质密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消失,通透性改变,释放细胞色素C到胞浆,核质浓缩,核膜核仁破碎,DNADNA降解成为约180bp180bp-200bp 片段;胞膜有小泡状形成,膜内侧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到膜表面,胞膜结构仍然完整,最终可将凋亡细胞遗骸分割包裹为几个凋亡小体,被吞噬,无内容物外溢,不引起周围的炎症反应。 Regeneration再生:损伤细胞周围的正常细胞通过增殖,分化,来补充坏死细胞的过程。 横断面调查:又称现况调查或劳动卫生学调查,是指在某一较短的特定时间内一次性调查接触职业有害因素者的健康状况,并与非接触者比较分析,了解职业危害因素与健康的关系。 危险度评定:包括危害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人群接触评价,危险度特征描述等环节。职业毒理学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不确定性:指外推的不确定性物种或种属间的差异;作用剂量或强度、方式与途径的差异;人与实验动物数量上的差异;职业人群与实验动物在年龄、体质上的差异等。 人类工效学:人类因素学,人机工程学,工程心理学,人间工学等。 生物力学:研究生命过程中的力学现象及其规律。 职业生物力学:研究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肌肉骨骼生理学的内容。主要是研究人与设备间的力学关系,目的在于提高效率,减少损伤。 姿势负荷:指人体在保持某种姿势时所承受的负荷。来自于相应的体段所产生的力矩,大小取决于质量及质心与相应支点的垂直距离。 下背痛:由于背部(位于T7T7--S1S1及臀部)症状所致的活动限制和不适。最常见的一种肌肉骨骼损伤,表现为背部及与背部有关的疼痛,可出现大腿后侧及外侧的酸麻胀痛,甚至肌萎缩。呈间歇性。以站立负重工作发病率最高;不良的作业姿势。 毒物: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中毒:机体受毒物作用后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 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 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可引起的中毒。 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指以时间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的平均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15min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石棉小体:石棉纤维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由一层含铁蛋白颗粒和酸性粘多糖包裹沉积于石棉纤维之上形成。 棉尘病:长期吸入棉、麻尘等植物性粉尘所致的、具有特征性的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等症状,并有急性通气功能下降的呼吸道阻塞疾病。 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生产过程中吸入某种具有抗原性的有机粉尘所引起的以肺泡变态反应为主的一组呼吸系统疾病。 振动:系指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或中心位置)作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 生物性有害因素: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对职业人群健康有害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植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生物性有害因素。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职业过程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致病物引起的皮肤炎症性改变。主要由化学

职业病防治法企业职业病防治

企业职业病防治方案 一、职业病防治计划 职业病防治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时间: 为了搞好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本公司的经济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经20xx年9月6日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会研究,制定本公司20xx年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用人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的规定,制定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总负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岗位各负其责

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 2、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以及财务会计帐册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公司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以及因此而死亡,造成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家属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或其家属的基本生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等。 3、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难;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 第一节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卫生法上的法律责任即由于行为人违反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的内容 (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就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她组织等平等主体间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 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就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她组织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就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她组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一) 甲类传染病 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二) 乙类传染病 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与副伤寒、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等26种。 (三)丙类传染病 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等11种。 二、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三、传染病预防与疫情报告 (一)传染病的预防 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防工作;医疗机 构的预防工作;其她相关的预防工作。 (二)传染病的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义务疫情报告人与责任疫情报告人。 疫情报告必须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作业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作业 1、试述职业病与法定职业病的联系及其区别 (1)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响劳动能力的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根据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业病目录》,职业病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10类115种疾病。 (2)法定职业病: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公布的,由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特定疾病即法定职业病。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所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患病的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二是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三是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四是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二者都是与职业有关的疾病,区别在于法定职业病的范围更加规范、严格。 1、试述职业病的特点 第一,病因明确; 第二,病因多数可定量检测,有明显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第三,接触同一种职业有害因素的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职业病病例发生,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第四,早期发现,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良好。 2、确定职业病的条件有哪些? 即职业病的诊断,主要有:(1)职业史;(2)生产环境的劳动卫生学调查;(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或特殊检查。 4、论述职业病防制的预防原则?(三级预防) 即在疾病发生(健康状态时)、发展(代偿状态时)及其转归(失代偿状态时)等各个阶段采取全方位预防措施。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防发生,即针对职业性有害因素所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主要有清洁生产;通风排毒(尘)、隔振消声;个体防护;就业前体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缩短接触有害因素的接触时间等等。原始级预防通过立法手段或经济政策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仍属第一级预防,禁烟预防石棉肺;颁布职防法控制职业病危害;养成良好生活方式预防职业性损害等等。 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防发展,即在职业性疾患尚未显露前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合理处理。主要有:职业环境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健康监护(体检、筛检)早诊早治;复工前、离岗前健康检查;职业病普查等等。 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及时有效治疗,预防病情恶化、急转慢、并发症和伤残,促进康复。一经确诊,立即脱离接触;及时有效治疗(特效、对症、支持);预防并发症和继发症等等。

常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常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1、鞋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 正己烷、苯多存在于用作粘合剂的胶水中,工人长期接触极可能会引起正己烷中毒和苯中毒。 2、玩具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 玩具厂用到的一些油漆中含苯、铅,容易引起苯中毒、铅中毒。用三氯乙烯、正己烷、天拿水(含苯)作为清洗剂,易引起三氯乙烯中毒、正己烷中毒和苯中毒。用含有二氯乙烷的胶水作粘合剂则引起二氯乙烷中毒。玩具制造多有噪音,易损伤听力。 3、宝石加工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 切割、雕刻、抛光、打磨等工序接触粉尘,易引起尘肺病中的矽肺。 4、电子厂容易出现哪些职业病 焊锡工人易患铅中毒,清洗电路板用到白电油(含正己烷)、三氯乙烯、或天拿水,易引起正己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和苯中毒。一些电子产品中含铅、汞、镉等金属,可能会引起铅中毒、汞中毒、镉中毒。 5、皮具、皮件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 有些皮具厂用含苯、正己烷、二氯乙烷的粘合剂,容易

引起苯中毒、正己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 6、印刷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 用白电油、汽油、天拿水作清洗剂,清洗印刷机器的油墨和印刷品,引起正己烷中毒、汽油中毒、苯中毒。 7、五金厂常出现的职业病打磨、抛光产生的粉尘引起尘肺。使用三氯乙烯、天拿水、白电油清洗产品,引起三氯乙烯中毒、苯中毒、正己烷中毒。 8、玻璃厂常出现的职业病 制造玻璃要用到二氧化硅(沙子)作为原料,吸入粉尘会引起矽肺。 9、陶瓷厂常出现的职业病 陶瓷厂以陶土为原料,长期吸入这些粉尘极易引起陶工尘肺。烧制陶瓷温度很高,夏天易引起中暑。 10、纸箱厂常出现哪些职业病 纸箱厂通常用到胶水作粘合剂,这些胶水中含苯,有臭味,并且易引起苯中毒。 11、集装箱厂常出现的职业病 电焊、喷漆工人易患电焊工尘肺,焊条含铅、锰,还会引起铅中毒、锰中毒。喷漆含苯,很容易引起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职业病肿瘤)。喷砂、打砂还会引起尘肺中的矽肺。 集装箱所用铁板要经过打磨、冲压,在此过程中产生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讲义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部分职业卫生知识的基本概念 (1)职业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职业病危害是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发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的有害因素。 (4)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职业病及死亡的事件。 (5)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对职业人群实行的预防职业病危害,提高员工健康水平为目的的健康监护。 第二部分职业卫生知识 一、职业卫生知识概述 1.职业卫生工作方针与工作内容 职业卫生工作是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和增进劳动者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依法采取的一切卫生技术或者管理措施。它的首要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2.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可以分为五大类: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目前我国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2002年4月18日新公布的职业病目录范围共有十类、115种。 尘肺有13种:如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水泥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有11种:如外照射急性、亚急性、慢性放射病,放射性

皮肤病等; 职业中毒56种:如铅、苯、汞、锰、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如中暑、高原病等;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如布氏杆菌病、森林脑炎等; 职业性皮肤病8种:如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等; 职业性眼病3种:如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等;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如噪声聋、铬鼻病等; 职业性肿瘤8种:如苯所致的白血病、石棉所致的肺癌、间皮瘤等; 其他职业病5种:如职业性哮喘、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等。 法定职业病的诊断权由国家认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行使。 3.职业病预防原则与基本措施 职业病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原则,即:①一级预防,从根本上着手,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或控制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水平在卫生标准允许限度内。②二级预防,对作业工人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处理、有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③三级预防,对乙患职业病的患者积极治疗,促进健康。三级预防的关系是:突出一级预防,加强二级预防,做好三级预防。 落实三级预防的基本措施有:①实施劳动卫生监督,包括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以及事故性处理。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的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验收是其重要的内容;②降低有害因素浓(强)度。常见的卫生技术措施有从工艺上改进、防止有害因素逸散,推广运用低毒,无毒的材料或技术,配置个人防护用品、通风防尘等;③职业性健康体检。已成为常规的措施有就业职业性体检,定期职业性体检和离退休职业性定检。 4.职业禁忌证 劳动者原有的疾病或潜在的病症,容易因接触职业性因素而加重,或发生职业病或“工作相关疾病”,因而不宜从事某种作业,这些机体异常功能状态或疾病称为职业禁忌证。如神经精神疾病患者不宜从事锰作业,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不能从事钒作业。 职工在参加工作(上岗)前应进行健康检查,以确定有无该工种的职业禁忌症,是否适合该工种工作。在工作岗位变动或长期病假复工前,也应进行健康筛检。 对有职业禁忌证的职工,应按规定不得上岗工作。对在岗职工,一旦发现职业禁忌证,应及时调离,改作其他工作。对已经治愈的职业禁忌证职工,则可从事原工作。 5.女工职业卫生

小学生卫生基本知识

小学生卫生基本知识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 3、勤剪指甲; 4、要注意读写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5、随时随地勤洗手; 6、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行走的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用脏手揉眼睛; 7、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8、早晚洗脸,用流水洗脸,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 9、早晚刷牙,食后漱口; 10、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小学生用眼卫生 注意用眼卫生要做到"二要二不要" (1)二要: ①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②连续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 (2)二不要:①不要在光线太暗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 ②不要躺着、走路或乘车时看书。 看电视怎样注意卫生? ①每次看电视不要超过2小时,连续看电视1小时后,应起来活动5-10分钟; ②观看者应离电视屏幕2米以上; ③电视机安放高度应与观看者坐时的眼睛高度相一致; ④室内最好开一盏3-8瓦的小灯,以减轻屏幕与周围黑暗的强烈对比,这对避免眼睛疲劳有好处。 怎样预防近视? ①注意用眼卫生; ②坚持做眼保健操;

③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④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⑤定期检查视力,发现减退及时矫正,防止近视加深。 怎样保护牙齿? 1.保护牙齿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刷牙和漱口。每天至少刷两次,最好每顿饭后都要刷牙。刷牙能去除依附在牙齿上的菌斑,因为菌斑中的细菌接触到食物,会产生酸,导致蛀洞。没条件刷业至少也要在吃饭后或者吃酸性物质后立刻漱口。 2.吃东西也要注意。食物要多样化,但是要少吃富含糖(特别是单糖)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在口腔里产生酸,长期残留在口腔里,会损害你的牙齿。儿童吃硬棒棒糖尤其有害。吃糖类零食也会导致蛀牙,因为大多数人不会在吃完零食后刷牙。淀粉类零食,如薯片,会粘在牙齿上。 3.最好能够每天用牙线一次。牙线能清除残留在牙齿之间的食物和菌斑,如果菌斑一直残留在牙齿之间,会形成牙石,就必须要牙医来清除了。 4.有条件每六个月看一次牙医。定期检查和专业清洁牙齿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牙齿或口腔疼痛或牙龈肿出血,你也要去看牙医。 5.平时还是要注意多加强锻炼,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均衡合理的饮食,劳逸结合。另外真有问题还是应该去医院看医生。 常用的刷牙方法 ①竖刷法:这种刷法对牙龈有良好的按摩作用,能有效地清洁牙齿间隙,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刷牙方法。操作时把刷毛以45度角放在牙龈上,然后向牙冠转动,每个部位重复8-10次动作。刷牙齿的咬颌面时,把刷牙平放在牙面上前后拉动刷去窝沟内的残渣。 ②BASS刷牙法:刷牙齿的唇、舌面时,刷毛头与牙面成45度指向牙龈方向,刷毛进入牙间隙,作短距离来回颤动,刷洗咬颌面时,刷毛平放在牙面上,作前后短距离颤动刷净窝沟,这种刷牙方法清洁力较强,能有效地清除牙颈部和龈沟内的菌斑。BASS刷牙法属于短距离横刷法,虽是横刷,但由于距离短,几乎是一种颤动,不是普通横刷法大幅度拉动损伤牙颈部。如把竖刷法与BASS刷法结合,效果更好。 ③生理刷牙法:牙刷毛顶端与牙面接触,然后向牙龈方向轻微拂刷,此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增进牙周组织健康,适合于牙周组织正常的儿童使用。刷牙次数一般主张早晚各一次,再在每顿饭后辅以漱口,每次刷牙时间一般不少于2-3分钟。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试题及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试题及答案 【型题1】 1.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按性质可分为 A.异常气象条件、噪声与震动、辐射线 B.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 C.生产过程性有害因素、劳动过程有害因素、劳动环境有害因素 D.细菌、病毒、霉毒 E.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工具性因素 2.不属于生产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A.生产性毒物 B.生产性粉尘 C.非电离辐射 D.细菌 E.劳动组织不合理 3.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 B.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机会 C.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方式 D.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时间 E.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浓度 4.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概念错误的是..A.可存在于生产过程中 B.可存在于劳动过程中 C.可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D.泛指与职业性损害有关的因素 E.可能危害劳动者健康 5.构成职业性有害因素致病模式的三个因素是 A.劳动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 B.易感者、病原、作用途径 C.易感者、接触机会、接触强度 D.接触方式、劳动者、有害因素种类 E.以上都不是 6.关于职业病特点错误的是..A.病因明确 B.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C.病因大多数可定量测定 D.病变程度均于有害因素作用强度有关 E.病变早期处理预后较好 7.不属于我国现行法定职业病分类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是...A.中暑 B.手臂振动病 C.减压病 D.高原病 E.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8.不符合工作有关疾病概念含义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只是该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B.职业性有害因素是疾病的促发因素

C.不包括法定职业病 D.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强度就可降低发病率 E.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就可避免发病 9.不属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措施是...A.作业场所通风排毒除尘措施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C.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 D.职业健康监护措施 E.以上都不是 10.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 A.发现就业禁忌证和建立健康档案 B.发现临床病变 C.评价作业环境卫生状况 41 / 1 D.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量评价 E.以上都不是 11.职业性接触苯者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职业病 B.工作有关疾病 C.职业性外伤 D.职业特征 E.以上都不是 12.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员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机会 B.减少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机会 C.降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 D.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需要 E.以上都不是 13.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 A.气体、蒸气、烟 B.烟、气体、液体 C.蒸气、雾、尘 D.烟、雾、尘 E.烟、蒸气、雾 14.生产环境易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液体、固体、粉尘、烟 B.气体、液体、烟、固体 C.蒸气、液体、固体、烟 D.气体、蒸气、气溶胶 E.固体、液体、尘、雾 15.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A.接触浓度和时间 B.接触浓度和方式 C.接触的时间

职业病概述 试题

职业病概述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1 题.职业病是多病因疾病,一旦明确诊断即可治愈。 A. √ B. × 答案:B 第2 题.工作有关疾病是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影响,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 A. √ B. × 答案:A 第3 题.工作有关疾病又称工作多发病,是职业病的总称。 A. √ B. × 答案:B 第4 题.工伤是安全问题所致,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暴露无关。 A. √ B. × 答案:B 第5 题.职业病包括工作多发病、工伤和职业特征。 A. √ B. × 答案:B 第6 题.只要暴露职业性有害因素一定会发生职业病。 A. √ B. × 答案:B 第7 题.如果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现场检测不超过我国的职业暴露限值,该场所劳动者就不会发生职业病,不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A. √ B. × 答案:B 第8 题.腰背痛在我国不属于法定职业病。 A. √ B. × 答案:A 第9 题.职业病人一旦确诊,必须调离原工作岗位。 A. √ B. × 答案:B 第10 题.在不同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丛。 A. √ B. × 答案: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1 题.职业病是否发生与下列因素无关() A. 诊断技术 B. 职业卫生管理 C. 个体特征 D. 工种 答案:A 第2 题.如果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时,应当() A. 换一家医院就诊 B. 去高一级医院就诊 C. 投诉 D. 申请鉴定 答案:D 第3 题.对工作有关疾病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与职业暴露无关 B. 劳动能力受影响 C. 多病因 D. 影响出勤率 答案:A 第4 题.职业病诊断的归因原则不包括() A. 时序性原则 B. 生理学原则 C. 生理学原则 D. 生理学原则 答案:B 第5 题.噪声聋诊断需要的辅助检查结果是() A. 车间噪声强度 B. 噪声暴露史 C. 噪声频谱分析 D. 纯音听阈电测听 答案:D 第6 题.有关职业病病因描述正确的是() A. 不清、可测 B. 清晰、不可测 C. 明确、多因 D. 明确、唯一 答案:D 第7 题.关于职业病的特点正确的是() A. 接触水平-反应关系 B. 可治不可防 C. 不能早期诊断 D. 多病因 答案:A 第8 题.关于工作有关疾病描述正确的是()

常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常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正式版

常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鞋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 正己烷、苯多存在于用作粘合剂的胶水中,工人长期接触极可能会引起正己烷中毒和苯中毒。 2、玩具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 玩具厂用到的一些油漆中含苯、铅,容易引起苯中毒、铅中毒。用三氯乙烯、正己烷、天拿水(含苯)作为清洗剂,易引起三氯乙烯中毒、正己烷中毒和苯中毒。用含有二氯乙烷的胶水作粘合剂则引起二氯乙烷中毒。玩具制造多有噪音,易损伤听力。

3、宝石加工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 切割、雕刻、抛光、打磨等工序接触粉尘,易引起尘肺病中的矽肺。 4、电子厂容易出现哪些职业病 焊锡工人易患铅中毒,清洗电路板用到白电油(含正己烷)、三氯乙烯、或天拿水,易引起正己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和苯中毒。一些电子产品中含铅、汞、镉等金属,可能会引起铅中毒、汞中毒、镉中毒。 5、皮具、皮件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 有些皮具厂用含苯、正己烷、二氯乙烷的粘合剂,容易引起苯中毒、正己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 6、印刷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

环境卫生管理基本知识

环境卫生管理基本知识

来源:考试大【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0年2月25日 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必须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环境保护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l(1)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居民身心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影响下产生变异和退化;(2)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 环境规划的种类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环境规划主要有三种:(1)污染控制规划。主要是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生活等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规定的防治目标和措施。内容包括:工业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污染控制规划,水域污染控制规划,农业污染控制规划

等。(2)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它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相应的安排环境规划。(3)国土规划。要保持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维护一个适宜于人类的环境,不能只靠消极地治理,而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国土规划被认为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有效方法。一种规划确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战略布局,确定生产力配置和人口增量相一致原则,为国民经济长远规划提供依据。 环保任务 我国环境保护的任务,是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创造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但进经济发展。 环保方针 我国的环保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论化工企业职业病防治(2021版)

论化工企业职业病防治(2021 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88

论化工企业职业病防治(2021版) 001年卫生部收到的职业病例高达16545例,较2000年增加了13%,这么高的增长速度实在令人不寒而栗,那么职业病是怎么发生的?职业病就不能预防吗?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吗?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曾做过一些调查,特别是对职业中毒的情况做了比较详细地了解,职业中毒发生较多的为化工、矿山企业。 1存在的问题 1.1现场管理不到位,“三废”乱排现象严重 化工企业所用原料、生产的中间产品和产品大都是有毒有害,特别是有机化工厂更是如此,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然而并没有引起我们企业的足够重视。在日常生产中如果遇到管子爆裂、槽罐外溢的突发事件时,操作工多是为了图省事,用自来水冲到明沟就算完事。如果量少还勉强可以,但有时多达几吨的料也是如此处理。

再比如日常设备的维修和一年一度大修期间,需要把设备全部打开清理维修,我们的企业采取的处理程序颇为相似,即用大量的自来水冲洗,所以这个时期是企业的严重污染期,严重污染了江河湖海。据笔者所知,某化工企业由于乱排污水至附近农民的果园,导致果树全部死亡。人畜饮用水也受到严重污染,农民把该企业告上了法庭,工厂不仅经济上受到了损失,而且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 1.2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着装不规范 正因为化工企业存在严重的污染和事故隐患,所以化工企业一般都配备有工作服(个别私企例外)、工作帽。然而我们有些企业由于管理不严,一些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着装五花八门:夏天敞怀裸臂、穿拖鞋登高作业、手提安全帽进现场,等等,因此,经常引发因为着装不规范而导致的事故。如某企业一维修工因穿着拖鞋上框架作业,结果不慎从五楼上摔了下来致残。还有一员工因处理火碱而没有戴防护眼镜,结果操作中不慎将火碱溅到了眼里,导致一只眼睛失明,造成终生遗憾。 1.3身在毒区操作,不戴防毒面具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培训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具体内容。 一、培训对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二、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熟悉有关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掌握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要求,熟悉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专业知识,具备和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能力,达到要求。 三、培训内容 (一)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1.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2.职业卫生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 3.职业卫生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二)职业卫生法规体系 1.职业卫生法规框架; 2.职业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 3.职业卫生标准; 4.职业卫生法制化管理。 (三)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责任 1.基本要求; 2.对存在职业危害企业的要求; 3.对供应商的要求;

4.劳动者职业卫生权利和义务。 (四)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申报 1.申报的目的; 2.申报的方法; 3.申报的内容; 4.申报的要求。 (五)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1.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颁发管理原则; 2.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颁发条件; 3.申办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应提交的材料。(六)职业病危害识别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作用;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3.职业病相关知识。 (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 1.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的检测方法; 2.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性有毒物质检测方法;(八)粉尘的职业危害和防控 1.生产性粉尘 1.1生产性粉尘来源; 1.2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1.3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1.4生产性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 2.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2.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爱国卫生运动基本知识

附件1:爱国卫生运动基本知识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由来及发展 爱国卫生运动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发动,并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卫生工作方式。新中国刚成立,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并使用细菌弹。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主席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伟大号召。 1952年3月为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防疫委员会,周恩来总理任主任。各地政府亦陆续成立了相应机构。同年12月政务院发出《关于1953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明确各级防疫委员会,以后统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至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5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赋予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的任务。由此“除四害”成为爱国卫生运动的特殊使命。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加强对爱国卫生运动的领导。即使在十年“文革”时期这一运动虽一度遭受挫折,但周恩来总理还是多次要求继续把这一伟大运动开展下去。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爱国卫生运动重新焕发生机,迈入开创新局面的历史时期。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把这一运动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各级迅速恢复和健

全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极其办事机构,把卫生运动切实领导起来”。由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作为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以“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指导,社会监督”为工作方针,对涉及社会各部门的公共卫生工作进行高层次协调和组织发动。 1988年4月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1条规定“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保护人民健康”以国家根本大法的规定为标志,爱国卫生运动被完全固化为各级政府必须领导并认真开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群众性工作。 1989年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鉴于社会卫生和除害防病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社会性,应当把爱国卫生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要求“各级政府要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领导,使卫生条件的改善及卫生水平的提高,与四化建设同步发展”。 201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全体会议,再次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做好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维护群众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爱国卫生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工作侧重点,但都与我们国家各个阶段的国情相适应。特别是在历次救灾防病及重大疫情防控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题及答案(一)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题及答案(一) 1.下列关于工业通风论述错误的是。 A.主要作用在于排出作业地带尘、毒污染的或潮湿、过热或过冷的空气,送入清洁空气 B.是降低车间空气中尘、毒污染的惟一有效措施 C.使用前后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变化可作为效果评价内容 D.效果评价应检查其设计、安装和使用是否合理 E.安全性和有无不良影响也应是效果 【答案】B 2.下面哪种论述是正确的。 A.有机溶剂均可引起血液损害 B.决定刺激性气体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因素取决于毒物的浓度和种类 C.决定刺激性气体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因素取决于毒物的溶解度和浓度 D.以上都不正确 E.以上都正确 【答案】C 3.矽肺患者劳动能力鉴定时间可分为。 A.4级 B.3级 C.5级 D.2级 E.6级 【答案】A 4.VDT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包括。 A.不良照明 B.电离辐射 C.非电离辐射 D.微小气候及其他 E.以上都是 【答案】E 5.氰化氢的主要毒作用表现特点是。 A.出现"叹息样"呼吸,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B.致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C.病人面色潮红,高热,心肌受损、肺水肿等 D.主要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 E.以上都是 【答案】A 6.诊断中度苯胺中毒时高铁Hb的含量应是。 A.10%~30% B.30%~50% C.20%~30% D.40%~50% E.高于50%

【答案】B 7.在轻度铅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中度中毒。 A.铅麻痹 B.铅脑病 C.血铅增高 D.尿ALA增高 E.腹绞痛 【答案】E 8.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分型为。 A.急性、慢性、迟发性中毒综合征 B.毒蕈碱样、烟碱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C.急性、亚急性、慢性 D.急性、慢性、皮肤损害 E.急性、慢性和致敏作用 【答案】A 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 A.呼吸道分泌物增 加,严重时发生肺水肿 B.全身紧束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C.头晕、头疼、语言不清,神经衰弱综合征 D.症状消失后2~3周个别病人出现周围神经病 E.肝功能严重受损 【答案】E 10.矽肺病理形态分型中没有以下哪一型。 A.结节型 B.砂粒型 C.弥漫间质纤维化型 D.团块型 E.进行性大块纤维化 【答案】B 11.重度锰中毒患者主要表现。 A.腹绞痛 B.肾功能损害 C.锥体外系神经障碍 D.血液系统损害 E.慢性肝病 【答案】C 12.在临床上,化学性肺水肿主要分为哪几期。 A.急性期、慢性期、肺水肿期 B.刺激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C.潜伏期、肺水肿期、痊愈期 D.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痊愈期 E.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答案】E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概述参考文本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概述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概述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什么叫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 研究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的一门预防医学科学。只 有创造合理的劳动工作条件,才能使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 在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健康。只有防止职 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降低病伤缺勤,提高劳动 生产率。 2.法定职业病的种类 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 病。1987年由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 工会重新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 定》规定了九类99种职业病。

3.劳动者依法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 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都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不管用人单位属什么性质,属什么经济类型,是否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着事实雇佣关系,其劳动者即受该法保护。 此外,国家机关、人民军队等特殊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保护参照执行《职业病防治法》。 4.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具体权利如下: (1)享受健康培训权,依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2)享受健康服务权,依法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3)享受知情权,有权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