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19年4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计60分)

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以下能反映出这一特点的是

A. 家国一体

B. 地方分权

C. 中央集权

D. 贵族政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封制之下,诸侯有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力,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体现的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说明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B选项符合题意。家国一体指的是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A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朝时期确立的,C选项排除。贵族政治的典型特征是世卿世禄制,官员任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选项排除。

2.《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

A. 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B. 深受宗法观念影响

C. 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

D. 积极宣扬礼乐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根据材料“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

人崇拜”可知周颂深受宗法关系的影响,B选项符合题意。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关系对周颂的影响,A选项排除。对祖先的崇拜与王权披上神秘色彩无关,C选项排除。礼乐制度是对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D选项排除。

3.司马迁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说明秦朝“郡县制”

A. 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

B. 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答案】C

【解析】

【详解】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而郡县制是借鉴分封制的经验教训,排除A;郡县制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排除B;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而非郡县制,排除D。

4.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 专制皇权空前强化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官员的司法权被中央政府剥夺,体现的是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的监管,与司法机构独立无关,A选项排除。专制皇权体现的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B选项排除。地方政府的职能仍然负责地方的行政事务,D选项排除。

5.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离(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与官名不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加强君主专制

C. 分散官员权力

D. 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官职差遣及分化事权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B选项符合题意。中央集权主要体现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上,A选项排除。分散官员权力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C选项排除。官职分离的做法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选项排除。

6.“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句描述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取代的是哪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选拔官员的形式是考试,标准是考试成绩。因此“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体现的是科举制,科举制取代的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C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排除。郡县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A选项排除。察举制的选拔形式是举荐,标准是孝廉,B选项排除。

7.有学者统计,北宋载入《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这说明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 从根本上结束了贵族政治

C. 选拔官员更注重公平公正

D.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北宋载入《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的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选项符合题意。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郡县制的出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B选项排除。选拔官员更注重公平公正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 选项排除。

8.“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在位时曾再三对百官诉苦。为改变皇帝过于劳累的局面,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 设枢密院

B. 设立南书房

C. 设置殿阁大学士

D. 设内阁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机构,无决策权,C 选项符合题意。枢密院在宋朝掌管军事,A选项排除。康熙帝设置南书房,B选项排除。明成祖朱棣正式设置内阁,D选项排除。

9.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 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C. 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D. 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答案】A

【解析】

明清时期捍卫了国家领土的主权,保卫了多民族国家的有效统一,从这个角度说值得赞赏,故A正确;B

属于消极的措施;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落后于世界潮流,故C错误;明清时期实行高压政策和特务制度,社会环境相对紧张,故D错误。

10.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支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置和服装费用等,富裕公民借此可以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本。这说明当时

A. 社会普遍追逐名利

B. 公民贫富分化严重

C. 雅典民主实质是贵族统治

D.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富裕公民对公共文化的资助属于义务,赢得尊重和名声属于权力,体现的是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D选项符合题意。社会普遍追逐名利的说法错误,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雅典公民贫富分化严重,B选项排除。雅典的民主政治实质是少数人的民主,但不属于贵族政治,只不过是雅典的公民范围有限,C选项排除。

11.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

A. 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

B. 体现了公平原则

C. 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

D. 混淆了法律责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可知,其主旨体现的是罗马法具有公平原则,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规定与城市建设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公平性原则,与形式主义色彩无关,C选项排除。混淆了法律责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对受害人的赔偿问题,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应用,试题难度一般,解体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准确分析。主要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从1689年的《权利法案》到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这一进程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完善宪政体制

C. 实行民主共和

D. 实现自由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限制的是国王的征税权、财政权和军权,《王位继承法》规定了王位继承人的问题,责任内阁制剥夺的是国王的行政权,因此体现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不断发展完善,B 选项符合题意。发展资本主义属于经济层面,A选项排除。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而非民主共和制度,C 选项排除。实现自由平等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英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完善,D选项排除。

13.下图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和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示意图,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唐朝的制度远远落后于美国

B. 君主专制不适合古代中国

C. 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多样性

D. 民主制度更符合美国国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是民主共和制的

产物,体现的是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多样性,C选项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体制都是适应中美国情的产物,A选项排除。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形态之上的,是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B选项排除。民主制度更符合美国国情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4.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反映出

A. 总统行政权受到议会干涉

B. 法国不适合采用共和政体

C.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

D. 启蒙运动思想

的影响较弱【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含蓄地通过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材料中总统与议会的身份和职衔被承认,

故A项错误;1875年,从法律上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材料中也表明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法国议会只以一票的优势确立共和政体及“戏称”等,充分说明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的中心国家是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对法国影响最深刻,故D项错误。

15.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沂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 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

B. 遭到列强控制成为傀儡政权

C. 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

D. 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

【答案】C

【解析】

通过材料可知,咸丰和奕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对条约的态度是有区别的,前者认为不必严格守约,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奕沂意识到需要遵守条约才不至于同列强为敌,事实上遵守条约也是世界外交中各国所遵守的行为准则,故中国正逐步与国际规则接轨,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追求平等外交”,排

除A;《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为列强控制的傀儡政权,排除B;鸦片战争后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已不完整,D错误。

16.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认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决。”这一规定的主要影响是

A. 结束了中朝之间的外交关系

B. 有利于日本继续扩大侵略

C. 使朝鲜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D. 清除了中国在朝鲜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认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决”可知日本的做法是为侵略朝鲜服务的,有利于日本继续扩大侵略,B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结束中朝外交关系的结论,A选项排除。日本的目的是为了把朝鲜变成其殖民地,C选项排除。中国对朝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经济、文化,得到清除的说法有误,D选项排除。

17.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表明

A. 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

B. 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

C. 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D. 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说明国民党已无力承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答案为B项。A项,国民党并不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排除;C项,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排除;D项,国民党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未改变,排除。

18.下面是一副抗战时期

的漫画,此漫画主要反映了A. 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的破产B. 中国抗战急需国际支援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 中国军队已经逐步扭转战局【答案】C 【解析】【详解】根据漫画可知体现的是国共两党联合重拳出击日本侵略者,这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选

项正确。淞沪会战标志着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A选项排除。中国抗战急需国际支援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不能得出中国军队已经逐步扭转战局的说法,D选项排除。

19.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这一主题应是

A.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B. 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

C. 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探讨

D.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答案】D

【解析】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的表现;巴黎公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攻打冬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幕,代表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材料体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B、C选项只涉及到了一幅图片,不够全面,故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到材料给出的是三幅图片,三幅图片都有着自己的含义,因此在分析的时候要整体去把握,不能仅看到一幅图片的内容,选项也要包含整体性,不能简单只分析一部分内容。

20.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 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C. 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B选

项符合题意。少数民族有一定的自治权,高度自治的说法错误,A选项排除。材料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繁荣,与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无关,D选项排除。

21.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这种变化反映出

A. “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

B. 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逐渐趋于务实

C. 中国物质匮乏无法提供更多的对外援助

D. 不结盟外交政策导致中国援助对象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援助补贴下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可知体现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不在突出意识形态对抗,开始注重国家利益,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逐渐趋于务实,B选项符合题意。“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的最大表现就是强调意识形态对抗,A选项排除。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快速发展的轨道,物质匮乏的说法有误,C选项排除。不结盟外交政策不会导致中国援助对象较少,D选项排除。

22.1969年,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表示愿同苏联“互相谅解和信任”,“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并声称要同东欧对话。同时,又强调该政策不会削弱联邦德国对北约承担的义务。该政策

A. 导致德国外交根本转变

B. 表明苏联加强对西欧控制

C. 反映出两极格局开始解体

D. 推动欧洲局势的逐渐缓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出发点是为了缓和同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该政策有利于欧洲局势的缓和,D选项符合题意。德国的主要外交政策重点仍然是在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A选项排除。材料不能得出苏联加强对西欧控制的结论,B选项排除。仅从联邦德国的对外政策

不能得出两极格局开始解体的结论,C选项排除。

23.1986年,美国和苏联的炸弹数和导弹弹头数已分别达到12846枚和10716枚,但截至1991年苏联解体,双方也无直接的军事冲突。这一现象反映

A.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 冷战避免世界大战

C. 世界科技快速发展

D.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美苏双方在炸弹数和导弹弹头数量基本上持平,且数量巨大,双方都具有毁灭地球的能力,使世界达到了一种恐怖的和平,B选项符合题意。多极化是一种趋势,A选项排除。仅从炸弹数量来看不能得出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结论,C选项排除。全球化体现的是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选项排除。

24.春秋时已出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歌确立;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首次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

A. 重视技术的革新

B. 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

C. 精耕细作的特点

D.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答案】C

【解析】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古代中国农业一直遵循二十四节而缺乏技术的革新,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古代中国农业是重视实践的而非轻视实践,因为二十四节气是多年农业实践的结果,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二十四节气也属于科学的东西,古代中国农业并不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5.“大清国农村是一个精英自治的准民主社会,乡绅靠自然威望而不是刚性权力担任民间自治领袖。乡绅的自然威望主要来自德高望重、勇于负责和办事公正。”这种自治状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 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

C. 小农经济

的分散性D. 地方政府权力下移【答案】C 【解析】古代封建社会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基层管理都是靠乡绅进行,主要是因为古代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导

致,故C项正确;宗法制影响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古代中央集权是不断加强,故B项错误;地方政府权力下移与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故D项错误。

26.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都按田亩实税。这些措施

A. 加剧地方割据混战

B.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C. 打击了新兴地主势力

D. 加速了土地的私有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加速了土地的私有化,D选项符合题意。诸侯割据混战与土地制度改革无关,A选项排除。春秋时期土地制度改革有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而不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B选项排除。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造就了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C选项排除。

27.汉代董仲舒、王莽等人对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土地变革极为不满;宋代王安石、朱熹等人主张“复古井田制,田尽归官”;近代孙中山曾多次给予井田制高度的评价。这反映出政治家注重

A. 保护小农经济

B. 发展商品经济

C. 限制土地兼并

D. 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下的土地不允许买卖,因此体现的是限制土地兼并,C选项符合题意。孙中山认识到土地兼并是社会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极力限制徒弟兼并,但并非是为了保护小农经济,A选项排除。发展商品经济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孙中山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封建统治,D选项排除。

28.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A. 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 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 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答案】C

【解析】

表格“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显示北方人数比例逐渐下降,南方人数比例逐渐上升,主要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之后导致南方政治文化等影响力的增强,故C项正确;A中决定性因素错误;B中政治重心并没有转移;D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表格材料型选择题一般是以表格为呈现形式,通过定量分析数字或相关数值,从而得出结论,所以此类试题解题的方法一定要抓住表格中的有效信息,常用的解题方法有:

1. 要看表头及出处,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2. 要看表格中的项目,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或数据中的文字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3. 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与已掌握的历史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29.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依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政策的推动

B.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重农政策的松动

D. 古代手工业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可知体现的是政府政策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A选项符合题意。商品经济的繁荣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B 选项排除。重视农业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政策,C选项排除。材料与手工业发展无关,D选项排除。

30.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说明“海禁”政策

A. 是自然经济性决定的

B. 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

C. 不利于沿海社会稳定

D. 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的实行导致沿海居民失去生计,沿海居民被迫当海盗维持生计,因此体现的是海禁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C选项符合题意。自然经济是海禁政策的根本原因,但是不符合材料主旨,A选项排除。海禁政策阻碍海上贸易的发展,B选项排除。民间商业纠纷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与海

禁政策无关,D选项排除。

二、主观题(共3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18分,第33题22分,共计60分)

31.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材料三(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过,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2)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材料三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答案】(1)区别:分封制产生诸侯,享有世袭的权利,不受中央管理,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郡县制产生官僚,由中央任命,受中央管理监督,不得世袭。

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实现了权利向中央集中,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实现: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3)含义:“新种类国家”是指美国成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控制自己”:政府内部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约平衡;

【解析】

试题分析:(1)可以在材料一中寻找关键信息回答,如“世卿世禄制”“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出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地方的长官不再家族世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可以依据所学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及发展完善的史实从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君主权力,确立君主立宪制;18世纪上半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等角度思考作答。

(3)材料三的国家是指美国,所以材料三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只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三权分立制国家。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其实就是回答美国的三权分立使美国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均衡,从而达到了稳定政局、提高行政效率的积极作用。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确立过程;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中国近代史纲要》整理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筒析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答案】(1)特点:①以武力为主要手段,战后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②侵略国家日益增多,侵略区域的逐渐扩大;③由为满足商品输出需要到为满足资本输出需要。

(2)影响:①丧失大量主权,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②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③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④客观上促进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可概括出列强侵华的特点是以武力为主要手段,战后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侵略国家日益增多,侵略区域的逐渐扩大;由为满足商品输出需要到为满足资本输出需要。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侵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丧失大量主权,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客观上促进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民族意识的觉醒等方面。

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值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宋

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梁泉《我们只要一个中国》材料二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比,在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方面,则有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经营规模进一步狭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即使在地力尚算肥沃的江南地区,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陷于劳动力过量投入,结果略有增长却没有什么发展的“糊口小农”经济。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宋代“商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明清农业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糊口小农”经济的原因。

【答案】(1)表现:①市突破时空限制;②商业名镇兴起;③城市经济文化功能增强;④海外贸易迅速发展;⑤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因素:①政府“不抑兼并”,土地买卖频繁;②租佃关系发展,人身依附关系松弛;③雇值制度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2)特点:①农作物品种增加;②经营方式多样;③美洲高产作物引入;④经济作物大量种植;⑤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原因:①人地矛盾突出;②“多劳”倾向致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缓慢(思想落后);③农民赋税负担重;

④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等等。

【解析】

【详解】(1)表现:结合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即可。

因素:根据材料“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值制度”可概括出宋朝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府“不抑兼并”,土地买卖频繁;租佃关系发展,人身依附关系松弛;雇值制度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2)特点:根据材料“在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方面”、“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可概括出特点是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美洲高产作物引入;经济作物大量

种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原因:根据材料“清朝人口猛增,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陷于劳动力过量投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农业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糊口小农”经济的原因主要有人地矛盾突出、“多劳”倾向致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缓慢、农民赋税负担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等等。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宋初文书写道:“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时期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 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C.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 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2.如图,中国封建时代建造了很多规模宏大的工程,创造了诸多奇迹。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A.中央集权的保证B.人民群众的奉献 C.科学技术的先进D.工匠水平的高超 3.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读书重学风气的发展”“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4.下列古代历史名人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顾恺之——画圣B.毕昇——雕版印刷 C.祖冲之——《九章算术》D.郭守敬——《授时历》 5.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于( ) A.春秋B.秦朝C.魏晋D.宋朝 6.《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 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7.唐代宰相之女大多嫁入王室。北宋宰相的女婿,则不乏有出身商家的状元、也有刚出科场入仕的八品小官。择婿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门阀制度的消亡 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C.重文轻武的影响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

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 2010—2011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王利国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 3.西周时期分封的主要对象不包括()A.功臣B.亲族C.姻亲D.少数民族首领 4.我国封建社会皇帝制度的首创者是()A.夏禹B.商王盘庚C.周公D.秦王嬴政 5.秦朝时,中央政府以下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是()A.郡B.三公C.县D.封国 6.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 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7.唐朝时,为皇帝草拟政令的中央机构是()A.内史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尚书省 8.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10.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日:“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 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减藩镇节度使实权B.设三衙统领军队 C.派文官任地方长官D.设三司管理财政 11.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自2008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形成重文轻武局面 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 C.造成官僚机构庞大 D.导致对外战争的失利 3、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4.《元书地理志》载:“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朝实行 A、二府制 B、三省制 C、行省制 D、三司制

5、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B、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C、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和谏议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B、明清时期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 C、宋代独立的谏议机构是谏院 D、监察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从根本上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7、如果约翰是伯利克里时期的一个雅典公民,那在他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A、他可以和他的妻子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 B、他可能被推举为法官 C、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D、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8、下列各项中,哪些能够协调古罗马贵族与平民的利益关系 ①元老院②公民大会③保民官的设立④执政官的设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的民主制度”为现代社会提供的借鉴有 ①差额选举制②任期制③议会制④保护人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必修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表格内。) 1、“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这种耕作方式应该是() A、“以牛田” B、“刀耕火种” C、灌溉农业D 、精工细作 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 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 、灵渠 D 、芍陂 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4、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 B、麻棉丝 C、麻丝棉 D、丝麻棉 5、商品买卖重在诚信,下列朝代最早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的是()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 、宋代 6、中国古代历朝大都强调“重本弃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其目的() ①发展农业②发展商业③限制手工业④限制城市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 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 B.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C.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 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 8、符合早期民族资本家张謇的是() A、创办了继昌隆缫丝产 B、发起了洋务运动 C、创办了发昌机器产 D、曾经是清末状元 9、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0、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合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战争期间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试题及答案

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姓名班级 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请认真书写班级﹑姓名,仔细审题,相信优秀的你必能成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3、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5、、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7、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8、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9、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答题卷

必修1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 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3.按唐制,中男(16至2l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 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 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4.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 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 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5.右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 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 的人有①奴隶②妇女③外邦人④儿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回到1875年, 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7.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 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有相互制约,即权 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最早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法律文件是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备课组长:武宇红 一、教学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得,本次历史期末考试均分66.71,优秀率为14.01%,及格率为74.15%,期中考试优秀率10.63%,及格率85.99%,由此数据可看出学生文理科的偏科现象逐渐显示。各班级均分最高71.63分,最低64.43分,相差7.2分,除去3班外,各班相差不大,相差在3分之内。这是近两个月以来,基本上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认真二次备课上课的成果。 二、试卷分析: 1、试卷以现行教材为依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题目容量适中,难度适中,无怪题、偏题,试卷中还出现了一些多次做过的题目。 2、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选择题、材料问答题,两者比例为6:4。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材料题两大类;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材料题有2大题,共40分。 三、学生出错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仍然是一个大问题,70分以下的学生,尤其是不及格的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记忆模糊。 (2)审题不清,很多学生存在看题只看一半就做题的坏习惯,看题不够全面。 (3)理解不到位,选择题题意与每项选项理解不够透彻,对于知识点的本质理解以及教材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

(4)利用史料的能力不够好,不能全面利用材料,不能通过材料分析出题目要求的答案,有较多同学经常脱离材料作答。 (5)学生逐渐显示出文理偏科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时间,学生作业完成也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6)课时紧张,几乎没有时间来给学生讲解题目,而历史学科的性质却是每堂课的知识容量都很大,很难实现在课堂上落实题目的目标。 四、以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编写教学案和批改作业。当没有时间落实题目讲解时,课堂的有效性及作业的批改显得尤为重要。 (2)强化基础知识巩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多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基础知识,将书本知识条理化。 (3)加强课堂管理,从学生考试成绩的状况结合学生平日课堂的表现得出,课堂纪律的良好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以管理促教学,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4)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在课堂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环节,将历史对学生思维提高的重要性渗透于课堂之中。并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加爱上这门课。 (5)平日讲课多注重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答题习惯,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6)从本次考试数据可知,历史科目优秀率相对较高,及格率相对较低,今后的目标就是保住优秀率并有所提高,关注那些想学却不知道怎么学的学生,严格执行学校“提高、促中、帮困”的教学理念。

年高一历史期中试卷1055

2008年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西周时期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察举制 C、中央集权制度 D、分封制 2、山东省被称为齐鲁大地,起源于() A、甲骨文记载 B、大汶口文化 C、西周分封 D、古代地名 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4、“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诸侯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5、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B.推荐和选择地方人才 C、负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D.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6、宋太祖在各州所设置的通判,其主要职责是() A、征收地方赋税 B、处理地方案件 C、征发国家徭役 D、负责监督知州 7、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不包括 ...() A、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B、有利于加强皇权 C、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办事效率低 D、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8.“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9.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毁灭的共同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人民起义 C、另一支希腊人入侵 D、外国的侵略 10、“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自由地理环境右左11.雅典确立起民主政治是在() A、梭伦改革时期 B、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 C、伯利克里改革时期 D、亚历山大统治时期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卷Ⅰ为单项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2.考试范围:必修①第1~10课;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请将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4.请把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到指定的答题卡上,否则不予判分!非选择题答案认真填写到该题所留空白处。 卷Ⅰ(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实际上反映了: A.禅让制的结束 B.商王朝的发展 C.西周的强盛 D.夏朝的建立 2.我国自2008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 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3.右图中所示的政治制度是: A.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B.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C.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D.商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 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控制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其中受到前朝影 响的是①禅让制②王位世袭制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 6.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 D.加强民族团结 7.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 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A.汉武帝贪财暴虐 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8.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 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形成重文轻武局面 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 C.造成官僚机构庞大 D.导致对外战争的失利 9.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 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10.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写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 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设立军机处处理政务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11.你看过《宰相刘罗锅》吗?号称“贪污之王”的军机大臣和坤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问 军机处设置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12.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对地方控制情况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反映它们关系变化的 是: 年代 A 中 央 中 央 年代 C 年代 B 中 央 中 央 年代 D

高一历史必修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期中考试 卷及答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铭选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卷(2008。1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分,共60分) 1、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2、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到推恩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4、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5、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事实设计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6、伴随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①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④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 D、加强民族团结 8、分封制的主体是: A、殷商旧族 B、殷商降族 C、古老方国 D、同姓亲族 9、分封制与内外服联盟相比 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朝的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④各封国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秦朝能够“一法度、衡、石、文,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的统一 C、秦推行法治 D、秦推行郡县制 11、《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对材料的理解正确 ..的是 A、反映了方国对中央的威胁 B、反映了“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 1.我国在西周时期正式确立的王位继承制的方式是()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制 C.长子继承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2.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④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程序是 ( )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 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各地交通的发展 B.边疆地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中央集权的加强 5.梭伦改革为打击氏族制度残余,划分了社会等级,划分依据是() A.身份地位 B.战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控制奴隶数目 6.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是( ) A.提秀斯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 7.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五百人会议 8.《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行为,是因为该法() A.是习惯法的汇编 B.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C.订成明确条文,量刑定罪以此为准 D.平民达到了公布法律的目的

9.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制定的根本原因是() A.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B.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C.满足公民政治的需求 D.重视发展罗马文化 10.公民法适应于( ) A.全帝国公民 B.罗马公民 C.外邦自由民 D.全体罗马人 11.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12.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 ) 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诉讼原则④某些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的经济前提是() A.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C.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4.《权利法案》最重要的意义是() A.限制王权 B.选举自由 C.建立政府 D.国王统而不治 15.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总统 B.总理或首相 C.大法官 D.议会 16.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废除了奴隶制度 17.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但是并未引起 政局不稳,这主要是因为( ) A.两党根本利益一致 B.两党互相制约 C.美国法律健全 D.美国国民素质很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育才学校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 1.我国在西周时期正式确立的王位继承制的方式是()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制 C.长子继承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2.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④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程序是 ( )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 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各地交通的发展 B.边疆地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中央集权的加强 5.梭伦改革为打击氏族制度残余,划分了社会等级,划分依据是() A.身份地位 B.战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控制奴隶数目 6.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是( ) A.提秀斯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 7.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五百人会议 8.《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行为,是因为该法() A.是习惯法的汇编 B.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C.订成明确条文,量刑定罪以此为准 D.平民达到了公布法律的目的

9.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制定的根本原因是() A.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B.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C.满足公民政治的需求 D.重视发展罗马文化 10.公民法适应于( ) A.全帝国公民 B.罗马公民 C.外邦自由民 D.全体罗马人 11.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12.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 ) 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诉讼原则④某些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的经济前提是() A.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C.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4.《权利法案》最重要的意义是() A.限制王权 B.选举自由 C.建立政府 D.国王统而不治 15.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总统 B.总理或首相 C.大法官 D.议会 16.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废除了奴隶制度 17.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但是并未引起 政局不稳,这主要是因为( ) A.两党根本利益一致 B.两党互相制约 C.美国法律健全 D.美国国民素质很高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历史必修一期末水平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门下省和尚书省 C.政事堂和门下省 D.中书省和尚书省 2.一名日本人在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5.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和制 B.贵族制和平民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 D.寡头制和僭主制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中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 D.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主体,而美国却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政体,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据此,请回答7、8题: 7.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30*2=60) 1、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B )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长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2、《明律集解附载》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纻文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宫。工匠机户及挑花、挽花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b )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传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3、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能够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a )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能够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b )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B、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仕途 D、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5、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 ) A、适合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6、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D ) 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 B、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 C、中国古代文明并非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 7、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C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8、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叙述,错误的是(D ) ①经历了近90年的发展史②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③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防碍与限制④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防碍与促动的双重作用⑤它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⑤ B、②③ C、④⑤ D、③⑤ 9、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经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绝大部分不是来源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

年高一历史期中试卷1063

2008年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自2008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形成重文轻武局面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 C.造成官僚机构庞大D.导致对外战争的失利 3、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4. 《元书·地理志》载:“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朝实行 A、二府制 B、三省制 C、行省制 D、三司制 5、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B、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C、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和谏议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B、明清时期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 C、宋代独立的谏议机构是谏院 D、监察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从根本上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7、如果约翰是伯利克里时期的一个雅典公民,那在他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A、他可以和他的妻子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 B、他可能被推举为法官 C、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D、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8、下列各项中,哪些能够协调古罗马贵族与平民的利益关系 ①元老院②公民大会③保民官的设立④执政官的设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的民主制度”为现代社会提供的借鉴有 ①差额选举制②任期制③议会制④保护人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2001 20001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开卷部分60分钟) 一、选择题(10分) 1、明清时期组织中国军队击败过侵略军的历史人物是: ①汪鋐②顾宪成③康熙帝④乾隆帝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①④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A 、工人和农民 B 、新贵族 C 、资产阶级 D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中国近代史开端比世界近代史晚了: A 、100年 B 、200年 C 、300年 D 、400年 4、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工业革命开始②《南京条约》签订 ③第一次经济危机④七月王朝垮台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5、雅各宾派专政的重要机构是: A 、国民公会 B 、立法会议 C 、救国委员会 D 、国民会议 二、列举题(17分) 1、列举明朝中后期出现的崇尚实际的学风的四位杰出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2、列举西欧近代四个科学社团。 3、列举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作为巩固革命成果颁布的文件各一个。 4、列举英国工业革命中关于动力和交通运输方面的主要发明和发明家。 5、列举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 三、识图题(8分) 1、观察左图并回答: ①拿剪刀的是谁?_________②拿拐杖的人代表哪个阶级________ ③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___________ 装 订 线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装 订 线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④为什么要剪胡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鸦片战争形势图回答: ①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地点: _________ ②B所标的通商口岸是:________ ③C所标的通商口岸是:________ ④概括五口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分析题: 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它过去一切世代创 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摘自《共产党宣言》(4分)问:(1)“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指哪一段时间? (2)“过去的一切世代”指哪几个历史阶段? (3)引文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引文的含意说明了什么? 二、“英国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世界接触。与外国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引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6分)请回答: 1、请政府奉行的与世隔绝的什么政策? 2、英国是怎样用暴力打破这种“隔绝状态”的?当时中国是哪个皇帝在位? 3、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 五、问答题:(15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2008—2009学年下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试卷说明: 1.本套试卷满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 2.本套试卷共两卷,共3页。其中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 3.请按照题号顺序将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将Ⅱ卷非选择题答案清楚填写在第II卷相应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交第II卷和答题卡。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下能够反映中国古代较为先进的耕作方法的是() 2、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3、从战国时期开始直至清朝前期,“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对这一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给自足的生产特点使商品经济被轻视B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必须关心农民利益 C农业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D国家人口以农民为主,商业没有广阔的市场 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严重受阻,其原因有() ①自然经济的存在②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④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存在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5、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渴望得到贵重金属和货币的贪欲 C欧洲“商业危机”的影响 D新兴资产阶级扩大市场,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6、工业革命密切了当时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最基本的媒介是() A先进的政治制度B先进的通讯手段 C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D 价格低廉的商品 7、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和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变现为() ①使工厂的布局摆脱了河流的限制②使工业布局由分散走向集中③人才和市场成为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④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 D ②④8、“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恩格斯这段话的最主要含义是()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B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C将法国大革命与英国工业革命进行比较 D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9、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10、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已成了计划经济 B垄断组织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垄断组织消灭了私人生产 D垄断组织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包括() ①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②形成了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大企业③加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贫困落后④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④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14、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损失惨重,主要内因是() A外国资本的压迫B日伪的经济掠夺 C 官僚资本的经济统制D民族资本的薄弱15、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的实质是() 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C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D近代化的一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