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学背记资料汇总

植物学背记资料汇总

植物学背记资料汇总
植物学背记资料汇总

一、植物细胞

1.植物是生物结构、功能和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及区别,列举2—3种原核生物

原核细胞:无核膜,无以膜为基本单位的细胞器,体积很小。

真核细胞:有核膜,有典型细胞核,有以膜为基本单位的细胞器。

区别: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细菌、放线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

3.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植物细胞细胞壁胞间层

初生壁

次生壁

原生质体细胞核

细胞质质膜

胞基质

细胞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有无细胞壁。

4.原生质与原声质体的区别

原生质: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叫原生质;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无机盐和较多的水分构成;最重要的生理特征是具有生命现象。既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

原生质体:细胞壁以内的全部原生质统称为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包括有原生质分化形成的细胞质和各种细胞器。原生质体使细胞有生命的部分,使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区别:原声质体是一种结构概念,原生质是一种物质概念。

5.质膜的主要成分及生理特点

质膜也叫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质膜是一种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一定的流动性。

6.细胞壁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细胞壁显微(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微纤丝束;细胞壁超微(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微纤丝。微纤丝构成微纤丝束,微纤丝束构成次生壁中的中层,由中层和内层外层一起构成次生壁,次生壁、初生壁、胞间层一起构成细胞壁。

7.纹孔和胞间连丝的概念

纹孔:通常初生壁生长时并不是均匀增厚的,初生壁上一些不增厚的薄壁区域叫做纹孔。

相邻的细胞纹孔常常相对而生,使细胞间水分和物质交换的通道。根据纹孔加厚的方式不同,分具缘纹孔、单纹孔、半具缘纹孔3种类型。

胞间连丝:相邻的生活细胞之间,在细胞壁上通过一些很细的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穿过纹孔和细胞壁上微小的孔隙,使细胞间的各种生理活动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使植物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8.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微管、微丝和液泡的主要结构

和功能特点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组成。核膜是双层膜,膜上有核孔:核仁是合成和贮藏核糖核酸的场所,核质包括核液和染色质,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储存遗传信息和控制细胞的遗传、生长和发育。

线粒体:由双层膜包围,內膜内突形成嵴,嵴间为基质,含有DNA、核糖体等,其功能是进行有氧呼吸。

高尔基体:由4—8个排列整齐的扁囊组成,每一扁囊是由双层平行的膜构成。高尔基

体的主要功能是分离、浓缩和加工包装细胞质内合成的物质如半纤维素、纤维素、果胶。

向细胞的一定方向运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内质网:由扁平囊或管延生、拓展形成的各种管、泡、腔交织的网状、密闭管道系统。

粗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和贮存蛋白质;光面内质网与脂类和糖类的合成、分泌关系密切。

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由两个半圆形的亚单位组成,主要成分约占40%的蛋白质和60%RNA组成,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溶酶体:有单层膜组成,内含多种水解酶类,能分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呈囊泡状结构。

微管:由2种类型的微管蛋白亚基形成微管蛋白二聚体,并以蛋白二聚体为基本结构单位,螺旋盘绕形成微管的壁。主要功能有:维持细胞形状;参与形成纺锤丝并牵引染色体分裂和位移,与细胞器的位移有关;参与细胞收缩和运动;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微丝:由肌动蛋白组成的呈双股螺旋状的细长丝。主要功能有:维持细胞形态;在所有生活细胞内的胞质环流中起很大的作用,参与物质运输;细胞质分裂。

液泡:由含有水溶液的小腔,包括液泡膜和细胞液。液泡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控制水分进出细胞,维持一定的膨压,使细胞处于丰满的状态以保持植物体挺直;它还是各种养料及代谢产物的贮藏场所并与抗性有关。

9.质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它的三种类型

质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与营养物质合成和积累有关的细胞器。由前质体发育成成熟质体。有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类。

10.叶绿体所含的色素及功能

叶绿体由双层膜包围,内有内囊体叠成的基粒,基质片层和基质,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所含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11.细胞内含物的种类

三类:①贮藏物质(贮藏的营养物质有淀粉粒、蛋白质及脂肪);②生理活性物质;③细胞中的其他物质。

12.蛋白质、淀粉和油脂的化学鉴定

蛋白质遇碘-碘化钾溶液呈黄色;淀粉遇碘变为蓝色;脂肪遇苏丹Ⅲ呈橘黄色或橘红色。

13.花青素和有色体在植物花果成色中的区别

花青素:是植物体内比较普遍的一种色素,通常溶解在细胞液中,有些植物的花瓣、果实呈现红色、黄色、紫色、蓝色以及某些植物的茎叶呈现红色,都是花青素所显示的色泽。花青素的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值有关,酸性呈红色,碱性呈蓝色,中性则呈紫色,植物在开花过程中花色发现变化正是花青素对细胞液不同酸碱度的反应。

有色体:是含绿色以外色素的质体。所含色素为胡萝卜和叶黄素,故呈现黄色、红色或橙色。

14.细胞周期的概念和时期

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之间细胞所经历的全部过程,通常划分为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分为G1期:合成RNA;S期:DNA复制;G2期:合成微管蛋白,能量准备。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15.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分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三种。前两种属于同一类型,可以说减数分裂只不过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独特形式,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极其复杂的变化,形成染色体等一系列结构,而无丝分裂则是一种简单的分裂方式,分裂过程中核内不出现染色体等一系列复杂变化。

1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一个母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等,分裂中无基因片段的交换。

减数分裂:全过程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但细胞周期中DNA只复制一次。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产生过程中,一个母细胞形成4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分裂中有同源染色体基因片段的交换。

17.细胞生长、分化、脱分化的含义,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细胞生长:指细胞体积和质量不可逆的增加,其表现形式为细胞鲜重和干重增长的同时,细胞发生纵向的伸长或横向的拓展。

分化:同源植物细胞逐渐变成结构、功能、生化特征相异的细胞的过程。

脱分化: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变为具有未分化细胞特性的过程。

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种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遗传能力。

二、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概念:是指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并相互联系在一起,执行共同生理机能的细胞群。

类型: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其中,后面五种组织都是在器官形成时,由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衍生分化而来,因而这五种组织也称成熟组织。

2.分生组织的类型和特点

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的组织称为分生组织,也称形成组织。

类型:按来源和发展原分生组织:细胞形小,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无液

泡或仅具有小液泡,细胞排列紧密,无胞间隙。

初生分生组织:一方面细胞仍能分裂,一方面细胞开始分化。

次生分生组织:由初生组织产生的薄壁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分

裂机能转化而来。也具有分裂机能。

按发生的部位顶端分生组织:根尖、茎尖

侧生分生组织:植物体周围,包括形成层、木栓形成层

居间分生组织:节间基部

3.薄壁组织的特点和生理功能

特点:细胞壁薄,有细胞间隙(一般在间隙内充满空气)

生理功能:同化:光合作用、贮藏:积聚或暂时保存各类营养物质、吸收:吸收水分、矿物或其他养料、贮水:保存水分、通气:细胞间隙非常发达。

薄壁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分生组织的生理机能,形成次生分生组织。愈伤组织多数是由薄壁组织恢复分裂产生的。

4.输导组织的种类;导管、管胞、筛管、筛胞的形态特点及功能;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输

导组织成分的区别;什么是侵填体和胼胝体

输导组织的机能是运输植物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输导组织分为两类:一类是输送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的导管和管胞;一类是输送有机养分的筛管和筛胞。

导管:壁端穿孔,无原生质体,死细胞组成。属于被子植物的输水组织。

管胞:呈梭形,端壁不穿孔,比较原始。是蕨类和裸子植物的唯一输水组织。

筛管:端壁成筛板,有原生质体,由无核但具有生活的原生质体的细胞组成。是被子植

物的输送有机养分的组织。

筛胞:端壁不成筛板,比较原始。是蕨类和裸子植物输送有机养分的细胞。

裸子植物输导组织的成分是:管胞和筛胞。被子植物输导组织成分是:导管和筛管。

侵填体:是由于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的涨大,通过导管侧壁上未增厚的部分或纹孔侵入导管而形成的。

胼胝体:在筛管分化过程中,胼胝质(黏性碳水化合物)沿着筛管周围,环绕联络索积累起来。当筛管将近衰老时,由于胼胝质的不断积累,在筛板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垫状物,将整个筛板盖住,这种垫状物叫做胼胝体。

5.机械组织的种类及其特点

机械组织在植物体内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特征是细胞的次生壁强烈增厚,分为厚角组织和后壁组织两种。

厚角组织:由生活细胞组成,细胞壁局部(角隅处)加厚,仍为初生壁。硬度不强,但具有弹性,既有支持作用,又不妨碍生长。

后壁组织:有死细胞组成,细胞壁全面加厚,且木化,包括纤维和石细胞。能够增强组织的坚硬度和支持效果。(在梨中,石细胞广泛存在,含量越高,梨的品质就越差)6.保护组织的类型;气孔的结构和作用;周皮、皮孔和树皮的概念

保护组织分布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蒸腾,防止水分过度丧失,防止机械损伤和避免其他生物的侵害。根据来源和形态特征的不同,分为两类:表皮(通常一层,包括气孔、表皮毛)和周皮(多层细胞,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气孔:有2个肾形的保卫细胞以凹入面相对,在相向面的中部细胞壁彼此分离形成的开口。作用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周皮:是由木栓形成层(次生分生组织)活动产生的,属于次生保护组织。可以代替表皮行使保护功能。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合称为周皮。

皮孔:是周皮形成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树皮:在老的树干上,无数次周皮的积累以及形成层以外的韧皮部一起称为树皮。

7.分泌组织的种类

分泌组织外分泌组织:分泌物排出体外,有腺毛、腺鳞、蜜腺、盐腺等。

内分泌组织:分泌物贮存在体内,有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等。

8.维管组织、维管束及维管系统的概念;维管束的结构和主要的几种类型

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叫简单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叫复合组织。维管组织是复合组织。

维管组织:在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器官中,一种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机械、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

维管束:是维管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叶和幼茎等器官中,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中的维管束通常沿茎呈环状排列;

单子叶植物茎中的维管束多呈散生或星散状排列,但有少数呈环状排列。

维管系统:包括植物体内所有的维管组织,是贯穿于整个植株、与体内物质的运输、支持和巩固植物体有关的组织系统,是植物适应陆生生活的产物。

维管束的五种类型:①外韧维管束;②双韧维管束;③周木维管束;④周韧维管束;⑤辐射维管束。

三、种子、幼苗、根

1.种子的基本构造及类型;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种子的代表植物。

种子是由母体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形成的合子,再由合子发育而来的具有种皮、胚和胚乳(有或无)的结构体。根据其胚珠是否有子房包被,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种皮:位于种子最外层,是种子的保护层,一般可见种脐和种孔。

胚胚芽:由生长点和幼叶组成,发育成地上的主茎和叶。

胚根:由生长点和根冠组成,发育成初生根。

胚轴:链接胚芽和胚根的轴,子叶着生在其上

子叶:贮藏养料或吸收养料。子叶1片叶子为单子叶植物,子叶2片叶子为

双子叶植物,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子叶叫盾片,裸子植物为多子叶植物。

胚乳:是种子内贮藏营养物质的部分,无胚乳种子,营养物质则贮藏在肥大的子叶中。

种子按有无胚乳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许多双子叶植物,大多单子叶植物和全部裸子植物的种子,都是有胚乳种子,如松、柏、稻、麦、橡胶树等。许多双子叶植物,如梨、板栗、豆类、核桃都是无胚乳种子。

2.幼苗出土和留土类型的主要区别及播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子叶出土幼苗:下胚轴迅速伸长

子叶留土幼苗:下胚轴不发育,上胚轴和胚芽迅速向上生长

子叶出土植物的幼苗宜浅播覆土。

3.主根、侧根、定根、不定根、直根系、须根系的概念

根定根主根

侧根

不定根

主根:种子萌发时,由胚根直接发育形成的根。

侧根:主根向地生长到一定长度后,在主跟的一定位置上长出的分枝。

定根:来源于胚根,在植物体上有固定发生位置的根,包括主根和侧根。

不定根:从胚轴、茎、叶和老根上产生的,发生位置不固定的根。

直根系:主根发达,较各级侧根粗壮而长,能明显的区分主根和侧根。(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须根系:柱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的基部形成许多粗细相似的不定根,呈丛生状。(大多数单子叶植物)

4.根尖分哪四个区域,各区域的主要特点

根尖从顶端自下而上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

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形似小帽,罩在分生区的外方,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作用是保护根尖的生长点和控制根的向地反应。

分生区:位于根冠上方,长约1-2mm,全部由分生组织构成,包括原分生组织的初生分生组织,能不断进行分裂增生的新细胞。细胞体积小,近方形,紧密排列,无

细胞间隙。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的上方,长约几毫米,是由分生区分裂产生的细胞经过伸长生长和初步分化而来,是根伸长生长的主要部位,其细胞的主要特点是:细胞显著伸

长呈圆筒形,细胞质成一薄层贴于细胞壁,形成明显的液泡。可以清楚的区分

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三部分。

成熟区(根毛区):位于伸长区的上方,表面密生根毛,内部已分化出各种成熟组织。

是根部吸水的主要部分。

5.根伸长生长(也叫初生生长)的基本过程、根的初生结构及细胞组成;凯氏带的特点及

作用

初生生长:由初生分生组织经分裂、生长和分化,由分生区过渡到伸长区,在发育形成成熟组织的生长过程。

初生结构:经初生生长形成的成熟组织构成了初生结构。根的成熟区就是根的初生结构。

根的初生结构从外向内划分为表皮、皮层(外皮层、内皮层、薄壁组织)和维管柱即中柱(中柱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薄壁组织、髓)。

凯氏带:是在细胞上、下壁和径向壁上,有木化和栓化的加厚,呈带状环绕细胞的一周。

特点是不透水且与质膜紧密结合,起到控制根内物质运转的作用。

6.根增粗生长(也叫次生生长)的基本过程、根的次生结构及细胞组成

次生生长:由初生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的位于根的侧面的侧生分生组织。

次生结构:侧生分生组织的增粗生长产生的结构叫次生结构。结构分为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和次生维管组织(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形成层)。

7.侧根的发生及特点

侧根的发生:塔顶部位的中柱鞘细胞的细胞质变浓,液泡变小,恢复分裂能力,先进行几次平周分裂,随后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形成向母根皮层一侧突起的细胞群。

8.根瘤与菌根的概念及功能

根瘤:是植物根上形成的瘤状突起。根瘤细菌与根的一种共生关系、

菌根:是与真菌共生的幼根。

根瘤和菌根是种子植物的根与微生物的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四、茎

1.芽的结构和类型;芽与分枝的关系;植物分支的类型

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和花序。

芽的结构:芽由生长锥、叶原基、幼叶和腋芽原基组成。生长锥由原分生组织组成,叶原基以后发育成幼叶、腋芽原基以后发育成侧枝。

类型按芽的着生位置分定芽和不定芽

按芽的性质分叶芽;花芽;混合芽

按芽的外部构造分鳞芽和裸芽

按芽的生理状态分活动芽和休眠芽

分枝类型:单轴分枝(总状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二叉分枝。总状分枝在裸子植物占优势,合轴分枝在被子植物占优势。二叉分枝常见于苔藓植物。

分枝方式主要取决于顶芽和腋芽发育的差异。

2.枝条的外部形态结构及特点

通常将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或枝。茎是植物地上部分的支架,其上着生叶、芽、花和果实。

3.茎尖的分区及细胞特点

茎尖分生区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伸长区:细胞迅速生长,液泡化

成熟区:形成茎的初生构造

4.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生长过程、初生结构及细胞组成

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初生维管束(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束中形成层)、髓、髓射线。

5.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次生结构及细胞组成

次生结构包括周皮、皮层、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髓。

6.木材三切面的概念及细胞组成特点,注意射线在木材三切面中的形态变化

木材三切面横切面:与茎的纵轴垂直的切面(生长轮、心材和边材、环孔材和散孔材

木射线和髓心)

径切面:通过茎中髓心部分的纵切面

弦切面:沿圆周切线纵切的切面

7.生长轮或年轮、早材(春材)、晚材(秋材)、环孔材、散孔材、心材和边材的概念

生长轮或年轮:在木材的横切面上看到的许多同心圆环,由同一年内形成的早材和晚材构成一个生长轮。

早材(春材):细胞分裂速度快,细胞壁薄,形体较大,材质松软,材色浅。

晚材(秋材):细胞分裂速度慢,细胞小且壁厚,材色深,组织较致密。

环孔材:木材的年轮早材管孔显然比晚材管孔大,且形成一环明显的带。

散孔材:之春材或秋材、导管的大小大体相等,并在年轮上作均匀分布的木材。

心材:髓心与边材之间颜色较深的木质部,质地坚硬。

边材:在木质部中,靠近树皮颜色较浅的外环部分,质地较软。

8.裸子植物木材构造与双子叶植物木材构造的主要区别

①输导组织成分不同,仅有管胞和筛胞

②茎中多具树脂道

9.单子叶植物茎构造的主要特点

①茎中维管束成星散状排列

②维管束内无形成层,所以一般茎无次生生长

③维管束外具维管束鞘

五、叶

1.叶的组成及功能

组成:叶片、叶柄、托叶

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气体交换

2.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叶的基本构造及区别

双子叶植物:表皮、叶肉、维管束

裸子植物:表皮系统、叶肉、维管束区

单子叶植物:表皮、叶肉、叶脉

3.旱生叶和水生叶、阳生叶和阴生叶在解剖构造上的特点及与环境的关系

旱生叶:叶片小且厚,表皮细胞外壁增厚且角质层发达,栅栏组织发达,叶脉密,机械和输导组织发达。叶片肥厚多汁,有发达的贮水系统,细胞液浓度高,保水能

力强,适应干旱。

水生叶:表皮细胞外壁薄,角质层薄,无气孔,叶肉不发达,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有利于获得气体和接受阳光的方向发展,适应水中。

阳生叶:叶片小且厚,角质层较厚,气孔数目较多,栅栏组织和机械组织发达,海绵组织不发达,叶肉细胞胞间隙小。适应强光,不能忍受荫蔽。

阴生叶:叶片大且薄,角质层薄,气孔数目较少,栅栏组织不发达,海绵组织发达,叶肉细胞胞间隙大。适应弱光,不能忍受强光。

4.离层的概念

在叶片成熟之前,叶柄基部的细胞发生细胞学和组织学上的变化,分裂产生数层具分生组织状态的扁小小爆,形成离区。在离去发育的同时,其内的1层至几层细胞形成离层。

5.营养器官有哪些变态?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的概念

根的变态:由于环境变化等原因,有些植物的根长期系统进化过程中行横了特殊的功能及相应的特殊形态结构

茎的变态、叶的变态。

同功器官:功能相同,形态相似,但来源不同的变态器官。

同源器官:来源相同,但功能及形态构造不同的变态器官。

六、种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1.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器官,花的结构及花芽分化

花通常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药和花丝)和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六部分组织。

花芽分化是指植物在完成其幼年生长,即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芽内的顶端分生组织即生长点停止叶原基分化,生长点横向扩大,形成若干轮小突起,成为花各部分的原基。

2.被子植物二胞及三胞粉花形成的主要过程

幼小花药——小孢子(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胼胝质降解四分体分离——小孢子(单核花粉粒)——核不均等有丝分裂——二胞花粉粒(包括1个营养细胞和1个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分裂1次,形成2个精子——三胞花粉(1个营养细胞和2个精子)

3.花粉囊壁的形成、组成部分;绒毡层的主要生理作用

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共同组成花粉囊壁。

绒毡层:是维管植物幼孢子囊最内侧的细胞层的称谓。绒毡层对花粉粒的发育有重要的营养和调节作用。

4.成熟胚囊(蓼型胚囊)的结构和主要发育形成过程

胞原细胞——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三个细胞消失,一个继续发育)——单核胚囊(大孢子)——有丝分裂——二核胚囊——有丝分裂——四核胚囊——有丝分裂——八核胚囊——成熟胚囊(七细胞八核的成熟胚囊: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1个中央细胞)

5.被子植物传粉、受精的基本过程;胚发育的基本过程

传粉:开花之后,花药开裂,花粉以不同的方式传送到雌蕊的柱头上。

受精:雌、雄性细胞,即卵细胞与精细胞相互融合,形成合子。双受精是金华过程中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过程如下: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通过柱头、子房壁、珠被、珠孔,从一个退化的助细胞丝状器进入胚囊。到达胚囊后话分管的顶端破裂,营养细胞和两个精子等释放出来。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以后发育成胚乳。

胚发育:受精后,合子分裂两次,形成4个自由核,颈卵器中排成一行,核分裂,细胞壁形成,将最先端的胚细胞的4个细胞由颈卵器推之雌配子体中,继续多次分裂,形成4个原胚,形成成熟胚。

相同点:①生殖过程中有种子的产生;②生殖过程中产生了花粉管,是受精作用彻底摆脱了水的限制。

7.雄配子体和雌配子体的概念,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分别是什么

雄配子体:具有四个细胞的花粉。

雌配子体:胚珠中的有功能的大孢子继续在珠心组织中发育形成雌配子。

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花粉粒;雌配子体:七细胞八核的胚囊。

七、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1.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低等植物:藻类植物;菌类植物

高等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点及代表植物

特点:①细胞内含有光合作用色素,是自养型生物,能独立生活

②在形态结构上差异较大

③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但生殖器官的每个细胞都直接参与生殖作用

④受精卵发育时不形成多细胞的胚

代表植物:念珠藻——最简单的自养植物;不分枝的丝状体植物——水绵;植物体有简单分化——轮藻

3.菌类植物的主要特点及代表植物

特点:没有叶绿素、除极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代表植物:细菌门——;黏菌门——,真菌门——

4.地衣的主要特点

见22题

5.苔藓植物的主要特点及代表植物

见23题

6.蕨类植物的主要特点及蕨的生活史

见23题

8.种子植物在现代地球上适应性最强,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原因

植物界在进化过程中,种子的出现和花粉管的形成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是种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彻底摆脱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生生活,是种子植物能够不断繁盛,成为地球上适应性最强、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的一类植物的重要因素。

社会实践活动意义

社会实践活动意义 社会实践是一个富有非常广泛而深刻涵义的概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2)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3)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接受方式,这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5)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课堂教学太多的束缚和校园生活的限制,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思维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6)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活动现场是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在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群众面前,大学生养成的“娇、骄”二气会得到克服;在实践的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求大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这种实践活动多了,并且能深入下去,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我们主要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我们预先踏足社会,了解将来所要走的路大致的轮廓。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借此活动培养出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向纵深发展,也让平时的理论学习有付诸实践的机会,同时也让同学们为以后的工作垫下基石。 暑期实践活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参与者在创作创业实践教育活动计划书的过程之中,通过组委会提供的系统培训,以及学习、交流,全面地接受创业实践教育活动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医学统计学 名词解释+问答题-1

医学统计学 1、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能太小; ②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③当各分组的观察单位数不等时,总率(平均率)的计算不能直接将各分组的率相加求其平均; ④对比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两个率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即要求研究方法相同、研究对象同质、观察时间相等以及地区、民族、年龄、性别等客观条件一致,其他影响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应相近; ⑤进行假设检验时,要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以进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2、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 性质:①两头低中间高,略呈钟形; ②只有一个高峰,在X=μ,总体中位数亦为μ; ③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④μ为位置参数,当σ恒定时,μ越大,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 σ为变异度参数,当μ恒定时,σ越大,表示数据越分散,曲线越矮胖,反之,曲线越瘦高; ⑤对于任何服从正态分布N(μ,σ2)的随机变量X作的线性变换,都会变换成u 服从于均数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即标准正态分布。 应用:①概括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 ②制定参考值范围; ③质量控制; ④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3、确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原则和步骤、方法 一般原则和步骤:①抽取足够例数的正常人样本作为观察对象; ②对选定的正常人进行准确而统一的测定,以控制系统误差; ③判断是否需要分组测定; ④决定取单侧范围值还是双侧范围值; ⑤选定适当的百分范围; ⑥选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或估计界值。 方法:①正态分布法:②百分位数法(偏态分布) 4、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概念:可信区间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来确定的未知参数μ的可能范围。 参考值范围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所谓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人;所谓绝大多数,是指范围,习惯上指正常人的95%。 计算公式:可信区间① ② ③ 参考值范围①正态分布 ②偏态分布 用途:可信区间用于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参考值范围用于表示绝大多数观察对象某项指标的分布范围

民族植物学复习资料

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既研究人如何认知植物,也研究人类如何利用植物,及人类认知利用植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 民族植物学发展历程: 1.萌芽和奠基阶段(1896年之前):虽然此阶段涉及时间范围很长,民族植物学在出现初期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正是在此阶段人类对植物界的认识和利用等方面的只是积累为民族植物学的产生奠定了丰厚的学科基础。 2.形成阶段(1895-1940年):在此阶段,民族植物学正式成立,确立了早期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3.发展阶段(1941-1970年):这一时期民族植物学研究内容突破了创立时的局限,尤其是生态学等概念的引入使民族植物学成为了一门由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 4.成熟阶段(1978年以后):现代民族植物学概念的确立,使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更趋完善。除了定性方法的不断发展外,定量研究方法也不断创立或引入民族植物学研究中。在此阶段,中国也逐渐成为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主力军,在世界民族植物学研究队伍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民族植物学的学科基础: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民族植物学不仅涉及到一些自然科学,同时也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植物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构成了民族植物学的主要学科基础。 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1.描述阶段:这是民族植物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阶段,目的在于调查,记载和整理民间利用植物的全面知识,并采用编目的形式进行文字描述,图形表达,声像记录,数据整理和建立信息库。 2.解释阶段:本阶段研究是在描述阶段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基本内容除谁WHO,什么WHAT,什么时间WHEN和如何利用HOW以外,增加了由谁用by who和为什么用WHY等内容,是相当复杂而深入的科学解释工作。 3.应用阶段:民族植物学研究工作应该而且有可能发展到直接应用的阶段,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 民族植物学研究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并手机相关背景资料 2.确定研究地点和选材要素3. 民族植物学资料的采集 4. 民族植物学凭证标本的采集 5.野外资料的室内整理 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中包括文献研究,民族植物学编目,访谈法,参与式调查方法,野外调查资料的定性分析,还包括语言分析,植物分类方法,植物化学分析方法,药理学方法,比较宗教学方法等。 野外食用植物的作用:按照传统利用野生食用植物的特点,可以将人类利用的野生食用植物分为野生食用粮食,野生蔬菜,野生水果,野生饮料,以及食用色素,调料等类型。它们为人体基本的生理活动需求提供了物质保障。食用植物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在拥有相同植物资源的同意环境中,野生食用植物的加之和利用方式等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间也不尽然相同。这些差异常常可以作为探索人与植物和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突破口。野生食用植物的一个主要潜在价值是遗传资源的利用。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意义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意义: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去充实丰富自己。调查的方式为问卷调查及网上资料调查。 暑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放松身心,提高自身修养的大好时机。能够把握这短暂的两个月时间真正去学点什么,做点什么应该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考虑的。 跨进了21世纪,又是个新的开始,当代大学生是新一代的代表,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在它的指导下阔步前进。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就应当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壮大我们的国家,使中国走进强国之列,这就是我们21世纪大学生的伟大使命。合理支配暑假时间,充分利用把握机遇,通过调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暑期生活分为四类: 一参加社会实践兼职打工。二埋头苦学,参加各类培训班。三出行旅游度假观光。四在家“无聊”一族。 社会实践,兼职打工: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 有35%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学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学生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对报酬无所谓。。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打工的形式开始变得异常丰富起来22%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公司;4%的大学生选择暑期教师;19%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大学生也为数不少,这样既可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水平,又可开阔视野,接触社会,为日后工作积累社会经验。暑假兼职打工赚钱是许多学生的选择。“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多吃点苦,父母少花点钱。”这是时下不少大学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传统的家教、推销翻译到现在的网吧管理员、市场调研员、快餐店钟点工、导游,甚至是一些大胆另类的选择,如替网络公司试玩游戏等都成为现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1.简述标准差、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标准差S表示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描述个体变量值(x)之间的变异度大小,S越大,变量值(x)越分散;反之变量值越集中,均数的代表性越强。标准误..估计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大小,是描述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度大小,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样本均数越接近总体均数,抽样误差越小。 (2)与n的关系不同: n增大时,S趋于σ(恒定),标准误减少并趋于0(不存在抽样误差)。 (3)用途不同:标准差表示x的变异度大小、计算变异系数、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标准误等,标准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 联系:二者均为变异度指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为标准误,标准差与标准误成正比。 2.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2.选择适当的假设检验方法,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下结论 3.正态分布的特点和应用:? 特点:?1、集中性:正态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即均数所在的位置;? 2、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位于直角坐标系上方,以x=u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

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可记作N(μ,σ):均数μ决定正态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σ越小,曲线越陡峭;σ越大,曲线越扁平; ?5、u变换: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 应用:?1.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2.质量控制?3.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4.简述参考值范围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的区别和联系 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意义、计算公式和用途均不同。 ?1.从意义来看?95%参考值范围是指同质总体内包括95%个体值的估计范围,而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是指?95%可信度估计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 2.从计算公式看?若指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的公式是:±1.96s。?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前者用1.96,后者用α为0.05,自由度为v的t界值。 5.频数表的用途和基本步骤。 用途:(1)揭示资料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类型;(2)便于进一步计算指标和分析处理;(3)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可疑值。 基本步骤:(1)求出极差;(2)确定组段,一般设8~15个组段;(3)确定组距;组距=R/组段数,但一般取一方便计算的数字;(4)列出各个组段并确定每一组段频数。 6.非参数统计检验的适用条件。 (1)资料不符合参数统计法的应用条件(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或总体分布类型未知;(2)等级资料;(3)分布呈明显偏态又无适当的变量转换方法使之满足参数统计条件;(4)在资料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时,应首选参数法,以免降低检验效能 7.线性回归的主要用途。

植物资源学复习资料

植物资源学复习提纲 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种子 种子植物是指胚珠发育成种子,由种子繁殖后代的高等植物。 植物种:种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分类群,这个分类群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植物双命名法:规定任何一个种的学名都必须由“属名+种加词(种名)+命名人姓氏”3部分组成,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其它国文字。其中属名是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加词是形容词,命名人姓氏通常缩写和第一个字母大写,属名和种加名书写须斜体。例如银杏的学名:Ginkgo biloba Linn.,银杉的学名是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inn.) L’Her ex Vent. 等。 根的变态类型:根瘤、气生根、支柱根、寄生根、板根、贮藏根 叶的组成: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多为绿色扁平体。叶柄是叶片和枝之间的连接部分。托叶是叶片或叶柄基部两侧小型的叶状体。 完全叶: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都具备的叶称完全叶,如月季、榔榆等。 不完全叶: 只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中一个或二个部分的叶叫不完全叶,如茶、台湾相思等。 复叶类型:羽状复叶、三出复叶、掌状复叶、单身复叶 叶序分类:互生、对生、轮生、簇生、基生 花的各个组成部分:一朵典型的花通常具有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个部分。花萼和花冠总称为花被。花的各部的着生处称花托,通常指花被及雄蕊着生点以下的部分。承托花的梗叫花梗。花梗基部的叶状体叫苞片,花梗顶端的叶状体叫小苞片,而花序梗上的叶状体叫总苞片。 完全花指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个部分均齐备的花,如桃。 不完全花指上述四个部分不齐备的花,如垂柳的雌、雄花。 花程式:又叫花公式,是利用一定的符号和数字组成的一个简单的式子,用以表示和记录花的各部分关系 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是所有种子植物特有的器官,也是植物重要的繁殖器官。通常包括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分别由受精卵、受精的极核及珠被发育而成。 植物分类系统:艾希勒(A. W. Eichler)(德国)(1839~1887)系统,恩格勒(H. G. A. Engler)(德国)(1844~1930)系统:《植物自然科志》和《植物科志纲要》两巨著,包括整个植物界。哈利叶(Hallier)(1808~1932)系统:他所著的《有花植物科志》描述准确,分布有特色,被奉为经典著作,该系统仅限于裸子植物。 分类群:在植物学上,无论哪个分类等级的植物个体的总和都称为分类群 植物资源:对人类游泳的植物的总和p1 资源植物: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 植物资源学:应用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资源植物的分布、分类、引种驯化;资源植物中有用物质的兴致,形成累积和转化的规律及其提取和加工的工艺;一定地区的植物资源种类蕴含量,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的一门科学p3 植物资源的特点:地域性、再生性、多用性、可变性 植物资源学研究的任务:1、确定植物的学名;2、对有用植物的利用史,利用范围及其利用价值进行细致的调查;3、查清植物的分布、生态环境、资源的贮藏量、资源植物生物量、资源植物中有用物质的性质等定性和定量参数,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并开辟新的利用途径;4、资源的再生和保护p3 植物资源分类系统:按植物的用途将植物资源分为五大类,即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资源和植物种质资源p4 植物化学成分八大类:糖类及苷类;脂类;氨基酸;蛋白质类;维生素;生物碱;挥发油办和萜类;色素;鞣质;p6—11 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的溶剂的种类:水;酸或碱;乙醇;其他有机溶剂p19—20 溶剂选择的标准:1、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2、溶剂不与其提取成分起化学变化;3、廉价、易得、安全无毒等p19 提取方法:浸渍法、煎煮法、压榨法、升华法、回流提取法、水蒸汽蒸馏法p20—21 分离和纯化方法:结晶法、萃取法、沉淀法(乙醇沉淀法、酸碱沉淀法、生成不溶性盐沉淀法)、盐析法、透析法、分流法、层析法(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p21—22 植物资源学一般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法、民族植物学方法、综合评价法p25 系统研究法定义理论依据:从同一祖先衍生而来的所有植物之间的相关性称为演化相关性或系统发育相关性,植物体内的有用物质在植物界的分布与系统发育具有相关性 研究方法:植物分类、植物分布和植物化学相结合,从植物中寻找具有工业、医药、食用等效价的植物新资源 程序:1、分类学研究,确定研究材料;2、植物化学技术的选择,根据不同研究对象,分布选择不同研究方法(纸层析、薄层层析、

观赏植物学试卷

《观赏植物学》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10分) 1观赏植物:广义的花卉,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生态效应,可应用于花艺、园林、以 及室内外环境布置和装饰,改善或美化环境的草本和木本植物的总称。 2 分生繁殖::指利用观赏植物自然产生的特殊的变态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通常称作 分株。分生繁殖方法简便,容易成活且成苗很快,可能是最简单最可靠的繁殖方式,在观赏植物的繁殖上被广泛采用。分生繁殖所得苗木称为分生苗。分生繁殖常用的器官有根蘖、茎蘖、吸芽、珠芽)、走茎、匍匐茎、鳞茎、球茎)、根茎、块茎、块根等,鳞茎、球茎、根茎、块茎、块根在生产上又常为球根或种球。园艺生产上依用于繁殖的器官不同,将分生繁殖分为分株、分吸芽、分走茎等几种类型。 3球根花卉:一些观赏植物其地下茎或根变态膨大,形成球状物或块状物,并贮藏大量 营养,以休眠状态渡过寒冷的冬季或炎热的夏季。据变态部分的来源和形态分为5类。鳞茎类(Bulbs):茎短缩为圆盘状的鳞茎盘,其上着生多数肉质膨大的鳞叶,主要有百合(Lilium spp.)、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水仙(Narcissus spp.)、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葱莲属(Zephyranthes)、雪钟花(Galanthus)、石蒜属(Lycoris)、贝母属(Fritillaria)等;球茎类(Corms):地下茎短缩膨大呈实心球或扁球形,主要有唐菖蒲(Gladilus hybridus)、小苍兰(Freesia hybrida)、秋水仙(Colchicum spp.)、番红花(Crocus sativus)等。块茎类(Tubers):地下茎或地上茎膨大呈不规则实心块状或球状,主要有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球根秋海棠(Begonia tuberhybrida)、晚香玉(Polianthes tuberosa)、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等。根茎类(Rhizomes):地下茎呈根状膨大,主要有美人蕉属(Canna)、鸢尾类(Iris spp.)、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六出花(Alstromeria spp.)等。块根类(Tuberous Root):由不定根经异常的次生生长,增生大量薄壁组织而形成,主要有大丽花(Dhlia hybrida)、花毛茛(Ranunculus asiaticus)、银莲花属(Anemone)等。 4水生花卉:水生花卉是园林、水景园观赏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花卉种类繁多,但 其共性是根的全部或部分必须生活在水中,遇干旱则枯死。水生植物进化过程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陆生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生活方式与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挺水型、浮叶型、漂浮型和沉水型。挺水型的根或根状茎生于泥中,植株茎、叶和花高挺出水面,如荷花(Nelumbo nucifera)、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等;浮叶型的根或根状茎生于泥中,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在水面上,如王莲(Victoria amazornica)、睡莲(Nymphaea tetragona)、芡实(Euryale ferox)等;漂浮型的根悬浮在水中,植株漂浮于水面上,随着水流、波浪四处漂泊,如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等;沉水型整株沉于水中,无根或根系不发达,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利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如金鱼藻(Ceralophyllum demersum)、苦草(Vallismeria apiralis)等。 5观赏园艺学是以观赏植物为主要对象,研究其种质资源与分类、生物学特性与生育规律、 生态习性与环境生理、品种改良与种苗繁育、栽培管理与商品生产、植物应用与环境美化、产后处理及流通贸易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通过改良植物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正文开始这几年,大学生暑期进行社会实践的活动从不间断,而真正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却并不多。深入到农村去的社会实践活动虽不鲜见,但也是走过场的多,办实事的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陕西丹凤农村的实践活动是成功的,大学生们真正地发挥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为该地的农民们引出了一条发家致福的路子,这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实,大学生本身就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一笔财富。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深入到广大农村,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民于己,都是百益而无一害。特别是到落后的农村去,指导村民怎么发家致富,最能让大学生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好的发挥,也最能让他们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创业都具有鼓励性作用。另一方面,从农村的许多实际情况来看,而且也会带给他们心灵的震撼,对他们今后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俗话说“学以致用”,如果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于实践,等于白学。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理想和希望落空,特别是大学生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改变农村贫穷面貌的凌云壮志,但是从哪里入手?怎么入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点,需要“量体裁衣”,需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们针对丹凤县万湾村的地域特点,帮助村民搞起了“农家乐”,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他们的这种做法,为大学生今后该如何脚踏实地地搞好社会实践开辟了一条好的道路,值得借鉴和大力推广。正如报道中所说,万湾村现在已经开了十家“农家乐”,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专程来吃饭休闲,带动了村里农产品的销售。这种实践活动,农民们在得到实惠的同时,肯定还希望大学生们继续为怎么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提高家庭经济收入而再次出谋划策。这样的活动,不光是农民们高兴,而且大学生们在这样的社会实践中,也达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实现了“人才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了“双赢”。 大学生不了解社会,不了解人民,就不能深刻理解生活的意义及人生的价值。通过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在党领导下的农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农民虽然已经摆脱了贫困,但缺少的东西还很多。所有这些都能深刻地激励同学们更加努力学习,毕业后听从组织的安排,回到农村,为新农村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更为重要的是能增强大学生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真正成长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功,有极其重要的深远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Statistics):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误差。表现为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差异,以及多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也间接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均数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将样本统计量与标准误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具有较大置信度的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称为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又称可信区间。 参考值范围描述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项指标所在范围;正态分布法(标准差)、百分位数法,参考值范围用于判断某项指标是否正常 置信区间揭示的是按一定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t分布法、正态分布法(标准误)、二项分布法。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参数统计(parametric statistics) 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计算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x)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变异(variation):对于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同质(homogeneity):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 回归系数有单位,而相关系数无单位 β为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参数,又称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线性相关系数(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efficient),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statisti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植物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野生植物资源: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野生植物的总和。 2、食用植物: 指含有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用的淀粉、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等,或可以作为蔬菜直接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源。 3、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4、民族植物学: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一定地区的人群与植物界的全面关系,包括所有在经济、文化上有重要作用的植物。在研究这些“民族植物”的同时,研究社会的结构、行为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植物资源评价:为某一地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而进行的评价,包括植物资源的分布及其生长条件,植物资源数量及质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等。 6、香料植物:指用于各类食品加香调味或饮料调配的植物性原料,是植物的某个部位或全部。 7、蜜源植物:指供蜜蜂采集花蜜和花粉的植物。 8、能源植物:指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直接转化成不含氧的碳氢化合物的一类植物,这类植物的分泌乳汁或提取液的化学成分与石油的化学成分相似,故又称为“石油植物”。 9、环保植物: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还具有净化空气、净化污水和降低噪声等功能的植物。 10、观赏植物: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 二、简答题 1、试述植物资源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我们在开展利用植物资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1.系统性:任何生物物种在自然界中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形成一种系统关系,即个体离不开种群,种群离不开群落,群落离不开生态系统。 根据其系统性,在利用植物资源时,必须坚持从整体出发,坚持全局的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治理及利用。 2.可更新性:植物资源可以不断地更新,通过繁殖使其质量和数量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但其可更新性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度。因此,我们利用植物资源的强度不能超过资源的更新能力。 3.地域性:生物与非生物不同,他们不能离开特定的生态环境综合体而生存,生物与其生态环境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定的生态环境综合体又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资源的地域差异可视为资源的宏观空间差异。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资源,还可以认为的创造资源的最佳存在条件,培育资源,提高品质,增加数量。 4.有限性:植物资源虽属于可更新资源,但其更新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并不能无限的增长下去。因此在利用时要遵循客观规律,既要珍惜有限的生物资源,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要认识资源耗竭的条件,掌握其符合极限,使其能够持续地为人类造福。 5.增殖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其利用价值不断提高的一种资源属性。人类对植物资源进行有效的投入是植物资源增殖的关键条件。

园林植物名词解释综合

孑遗植物:也称活化石植物,是指起源久远,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而目前大部分已经因为地质、气候的变化而灭绝,只存在很小的范围内,这些植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植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且其近缘类群多已灭绝,因此比较孤立,进化缓慢的植物。起源于第三纪(以前)经历第四纪冰川保留至今的裸子植物。 乡土树种:本地区原有天然分布的树种。乡土树种是与当地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土壤条件达成稳定平衡,对原产地环境具有天然适应性的树种。 原产地:某一树种原来的天然分布区叫原产地。 行道树:指的是沿道路两旁栽植的成行的树木。 植物的双名法:规定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作为植物的学名。头一个字是属名,第一个字应大写,多为名词;第二个字是种名,多为形容词。 物侯期: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长期适应这种周期变化的环境,形成与之相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有规律变化的习性。即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人们通过其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气候的变化,称为“物侯期”。 古树名木: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间断分布:同种(或近缘种)植物,分布于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续的地区,称间断分布。 连续分布:某一树种以大量个体较普遍地分布于产区。 裸子植物:它们的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皮,种子是裸露的,故称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具典型的花,胚珠包藏于由心皮封闭而成的子房中,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 灌木:是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灌木是没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植株一般比较矮小,不会超过6米,从近地面的地方就开始丛生出横生的枝干。都是多年生。 藤本:茎细长,缠绕或攀援它物上升的植物。一切具有长而细弱、不能直立、只能匍匐地面或依赖其它物支持向上攀升的植物的统称。(用卷须、小根、吸盘或其他特有的卷附器官攀登于他物上的、具有这种茎的植物称攀援藤本,如丝瓜(具卷须)、爬山虎(具吸盘)、凌霄花(具气生根)。以茎本身缠绕于他物上的,称缠绕藤本,如葎草、牵牛花、紫藤等。) 总状分枝:从幼苗形成开始,主茎的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主茎上的腋芽形成侧枝,侧枝再形成各级分枝,但它们的生长均不超过主茎,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单轴分枝,又称总状分枝。 合轴分枝:指主干或侧枝的顶芽经过一端时间生长后停止生长,分化成花芽,而由最接近顶芽的腋芽代替顶芽发育成新枝。再经过一段时间,新枝的顶芽又停止生长,为其下部的腋芽所代替继续生长,如此相继形成主枝的分枝方式。 一片完全的叶: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称“完全叶”。 一朵完全的花:一朵完整的花包括了六个基本部分,即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其中花梗与花托相当于枝的部分,其余四部分相当于枝上的变态叶,常合称为花部。一朵四部俱全的花称为完全花,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则称为不完全花。 花序:花在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称花序。有限花序,无限花序:总状花序(紫藤),穗状花序,柔荑花序(杨,柳,栎),伞房花序(绣线菊,苹果),头状花序(菊),隐头花序(无花果,薜荔),伞形花序(常春藤),肉穗花序(玉米,天南星) 柔荑花序:花轴较软,其上着生多数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雄花或雌花),花无花被或有花被,花序柔韧,下垂或直立,开花后常整个花序一起脱落。

我国民族植物学发展与研究

我国民族植物学发展与研究 一、前言 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跨学科的科学。它建立在植物学、生态学、语言学、药物学、农学、园艺学、经济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横跨这些相关学科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专门研究领域。民族植物学研究人类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包括对植物的经济利用、药物利用、生态利用和文化利用的历史、现状和特征。它不仅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应用性的科学。经典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主要从事民族植物学的调查、记载、编目和分析评价。现代的发展趋势已将民族植物学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应用发展阶段,它可以应用于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诸多方面,也可以应用于村社的规划和持续发展方面。民族植物学知识对于剧变的现代社会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植物学已经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国的植物资源和文化性异常丰富,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植物作医药、食品、建筑材料、日用品原料等的历史悠久,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民族植物学之根早已深植于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之中,中华文化为中国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内容。民族植物学在中国发展的近二十年中,中国民族植物学的发展引起国际学术界的瞩目,中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已成为世界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必将为国际民族植物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对于我国民族植物学发展与研究的概况了解至关重要。 二、我国民族植物学概述 民族植物学研究的是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植物的认识和利用,以及人类活动与植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对植物的经济利用、药物利用、生态利用和文化利用的历史、现状和特征。近年来,民族植物学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当地民族对植物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情况及人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研究不同民族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及其对传统药用植物的使用情况。民族植物学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突出的民族性和时空差异性。中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是植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的5000年文明的基础上,五十六个民族认同于统一的国家,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之中,各民族利用植物,保护生态和生计方式各不相同的地域文化差异特征。 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各民族(包括汉族)的传统利用植物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实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物与文化多样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服务,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提高作贡献,是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和任务。 民族植物学混合了许多学科的前沿学科,在植物学、生态学及人类学的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我国民族植物学在过去二十年中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护区建设管理、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与新药开发、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与保护。 三、我国民族植物学发展 (一)我国民族植物学发展简史 在远古时代,当人们依赖于采集野生植物为食的时候,就同植物界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利用植物用作医药、建筑材料、食品、日用品材料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植物的利用一直深深的植根于我国的文化中。在中国古代医疗实践中,劳动人民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研究,对天然药物和植物资源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不断地探索中,积淀下了宝贵的

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

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 篇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 社会实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途径,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具体地说,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催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社会实践最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 2、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社会实践通过使学生了解国情,有助于他们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使学生接触人民群众,有助于他们加深对人民群众的了解,同人民群众建立感情,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通过使学生了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增强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责任感;通过了解改革和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克服偏激急躁情绪,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 3、催进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 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检验,看到了课堂教学和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缺陷,主动调整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使学生把知识

运用于生产实践,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动手的能力。 4、催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是每个人必须面对和经历的。大学生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才与发展,甚至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命运。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强化其角色类型的分辨能力,角色扮演心态的健全能力,角色的适应能力;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如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创新能力等;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他们消除心理误区,寻找到社会与自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5、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通过社会实践,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和改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找到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郑州工作的新路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使学校深入了解学生素质、课程设置、教学与管理等方面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主动推行改革,有利于学校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在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中,寻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突破。 通过社会实践,架起了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使教育走出封闭式的学院,走向广阔的社会舞台,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社会实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 1.医学统计学: 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医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体以及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各种因素) 2.同质: 性质相同的事物成为同质的,否则成为异质的或间杂的。 (观察单位间的同质性的进行研究的前提,也是统计分析的必备条件,缺乏同质性的观察单位的不能笼统地混在一起进行分析的) 3.变异: 是指在同质的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4.总体: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5.样本: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含量) 6.随机: 即机会均等,是为了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靠性,使各对比组间在大量不可控制的非处理因素的分布方面尽量保持均衡一致,而采取的一种统计学措施。(包括抽样随机、分组随机、实验顺序随机) 7.统计量: 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称为统计量。(反映样本特性的有关指标) 8.参数: 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称为参数。 (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为常数) 9.抽样误差: 从某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来进行研究,而所得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常不一致,这种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这种在抽样研究中不可避免。(抽样误差有两种表现形式:①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②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10.概率: 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常用P表示,取值为0≤P≤1。 11.频率: 用随机事件A发生表示观察到某个可能的结果,则在n次观察中,其中有m次随机事件A发生了,则称A发生的比例0≤f≤1为频率。显然有 f = m / n 12.小概率事件: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涵义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其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为进行统计推断的依据) 13.定量资料: 以定量值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如血脂,心率等。 14.定性资料: 以定性方式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血型、性别等。 15.等级资料: 以等级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如疗效分级、血粘度、心功能分级等。

《植物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A卷)

《植物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A卷) 系别:年级:姓名:学号: 1、水绵叶绿体为状,有性生殖为。水绵植物体为倍体,合子是 唯一的倍体阶段。 2、多数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的周围包被着1层粘性的薄膜称,它由物 质组成,有作用。 3、苔藓植物体内由于没有真正的,同时精子有,受精时离不开, 所以这类植物未能得到发展。 4、蕨类的孢子体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5、裸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介于和之间,因为胚珠而得其名。 6、木兰科与桑科无花果属植物的枝上均具环,但后者植物体内含而易与前者区别。 7、菊科分两亚科,即和。前者花盘为,植物体不含;后者整 个花序全为,植物体含。 8、葫芦科植物茎生,有须,叶裂。花性,基数,雄蕊,雌蕊心皮,胎座,果特称。 9、在野外见到下列6种植物,你可否判断他们各属于哪科或目? (1)、具托叶环痕,无乳汁,花药比花丝长:科; (2)、叶上具透明腺点,具单身复叶:科; (3)、具根瘤,有托叶,叶枕发达:目; (4)、芳香性草本,具鞘状叶柄:科; (5)、芳香性草本,叶对生,茎四棱:科; (6)、茎圆柱状,中空,有节,叶鞘开裂,叶2列,具叶舌和叶耳:科。 10、柳属的花被退化成,禾本科的花被退化成。 1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不同,将其分为、、、和五类。 12、填写表中的植物各属哪科? 1、在绿藻门的下述特征中,与高等植物特征相同的是。 (1)、含叶绿素a、b;(2)、尾鞭型鞭毛;(3)、接合生殖;(4)、光合产物为淀粉 A、(1)(2)(3); B、(1)(2)(4); C、(1)(3)(4); D、(2)(3)(4)。 2、下列真菌孢子中,具二倍染色体的是。 A、担孢子; B、卵孢子; C、接合孢子; D、子囊孢子。 3、藻类、菌类、地衣、、苔藓和蕨类的共同特征是。 A、具维管组织; B、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 C、以孢子繁殖; D、具胚。 E、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F、营自养生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