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INITAB简介

MINITAB简介

BREEAM简介

BREEAM 1、BREEAM简介 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英文名称:BREEAM -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通常被称为英国建筑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始创于1990年的BREEAM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绿色建筑评估方法。因为该评估体系采取“因地制宜、平衡效益”的核心理念,也使它成为全球唯一兼具“国际化”和“本地化”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它既是一套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也为绿色建筑的设计设立了最佳实践方法,也应此成为描述建筑环境性能最权威的国际标准。 在全世界,有超过27万幢建筑完成了BREEAM认证,另有超过100万幢建筑已申请了认证。英国建筑研究院通过BREEAM体系帮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包括荷兰、西班牙、荷兰、挪威、瑞典、德国、奥地利、瑞士和卢森堡等国在内的组织和国家创立了适用于当地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包括汇丰银行全球总部、普华永道英国总部、联合利华英国总部、伦敦斯特拉大厦、巴黎艾米达积广场、德国中央美术馆购物中心在内的一大批全球知名地标建筑都采用了BREEAM评估体系进行绿色建筑评估认证。 2010年5月6日,由欧洲地产开发巨头Redevco(领德高)和瑞安房地产在武汉CBD共同开发的武汉天地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展BREEAM评估的商业地产项目。在短短两个月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开发区现代服务产业区(泰达MSD)低碳示范楼项目成为中国第二个开展BREEAM评估的商业项目。由方兴(Franshion)地产(中国)有限公司开发的长沙市梅溪湖方兴绿色建筑展示中心在2013年6月申请注册了中国第一个国际2013版下的建筑。 将BREEAM称作英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并不准确。例如美国LEED、澳大利亚Green Star、日本CASBEE、新加坡Green Mark等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均是各个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借鉴BREEAM体系创建。事实上,针对英国本土以外的评估项目,英国建筑研究院会在BREEAM国际版体系下,在严格考察项目当地的气候、生态环境、建筑材料、文化、施工规范、建筑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历史、政治、地理等因素后开发适用于该项目的评估标准。为了保证在BREEAM体系下,各个国家和地区项目之间具备可比性,BREEAM评估在基本评估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调整得分权重和技术指标来定制评估标准。例如海湾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挑战是缺水,则适用于海湾地区的评估标准则更加强调了节水。最新的BREEAM国际版体系发布于2013年六月一号。 2、BREEAM使用者 业主、规划者、投资者和开发商使用BREEAM制定其建筑的可持续性能。这种方式在市场中体现出快速和全面的特点,并受到高度的认可。BREEAM提供的绿色建筑证书可向潜在的购买者和承租方证明建筑的节能效果、经济效益、舒适度和环境性能,从而极大提高了建筑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设计师可将BREEAM作为指导设计的工具,用于改善建筑的性能,并增进设计师对建筑的可持续性的了解和经验。 物业管理者可使用BREEAM来降低运营成本,衡量和改善建筑的性能,实施管理和发展方案,监测和报告建筑的使用性能。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焦点之一就是质量。做为以质量起家的特大型企业,质量一直是海信关注的重点,经过长期的积累,海信在质量管理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实践中也获得了社会各界较高的评价。其中,不断地进行质量教育,加强质量培训是其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目前,海信在进行质量培训时,通常选用国家统一教材或培训机构自编教材。这些教材面向社会各种类型的组织,其适用范围较广泛,但就某一具体行业或某一具体企业来讲,其针对性相对较差。同时由于教材众多,且专业性较强,不适合在企业内部进行广泛的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为此,本教材在参考国家统一教材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各公司的实例,对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通过本教材能使广大的员工掌握一些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并能在实际工作灵活运用,以进一步提高海信产品的质量,提升海信的市场竞争力。 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空调公司、通信公司、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所限,本教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03-5-6 目录 前言 第一节 PDCA循环 (1) 第二节调查表 (4) 第三节分层法 (7) 第四节排列图 (10) 第五节因果图 (14) 第六节对策表 (20) 第七节直方图 (22) 第八节散布图 (27) 第九节其它常用图表 (29)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

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分析问题还是实施改进措施,正确地使用工具和方法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世界各国长期的实践,产生并总结出许多成熟的工具和方法,如质量管理的新、老七种工具等。现在各国较常用的工具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按新、老七种工具分。 老七种工具是指: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 新七种工具是指: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矢线图(箭条图)、PDPC法(过程决策程序图)、矩阵数据分析法。 二、2000版的ISO9004-4《质量改进指南》推荐的方法有: 亲和图、系统图(树图)、因果图、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法、流程图、排列图、控制图、直方图、散布图、调查表。 其中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法和流程图在西方国家应用得较多。 以上所列举的每一种工具和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方法。还有一些工具和方法如PDCA循环、简易图表、对策表等并未列入这些工具之列,但也是需要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我们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希望各位读者在掌握这些工具和方法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后,在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针对不同的问题准确地选择最佳的工具,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质量。 第一节 PDCA循环 一、定义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思路(程序),其中: P(Plan)—计划: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找出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D(Do)—执行:按对策措施的要求予以实施。 C(Check)—检查:检查对策措施的实施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A(Action)—处置: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对未达到的预期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二、目的 明确工作思路,决定工作程序,确保工作形成闭环。 三、特点(见图1-1) 1、循环前进,阶梯上升。 由于多数问题都是由许多的小问题所组成的,一般不可能通过一次“PDCA”循环就完全解决,必须进行不断地循环。而每完成一次“PDCA”循环就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比循环前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如此通过不断地循环,就能一步一步地达到较高的水平。

品质管理常用工具及方法

品质管理常用工具及方法 一、可靠性工程 二、防呆设计(对流程中的异常给予快速的回应,以使操作者有及时修正的机会,防止工作者在流程未开始之前的错误而导致不合格,如颜色的应用:分级管理、标识管理、警示管理);形状的应用—产品的组合等) 三、QC七大手法(查检表—集数据,柏拉图—抓重点,鱼骨头—找原因,直方图---显分布,散布图---看相关,层别法---作解析,管制图---管异常) 四、5W2H法 1、What---什么问题?(主要问题) 2、Why---为什么要这样做(目标)明确目标,消除不必要的步骤 3、Where---在哪里/完成到什么地方了(地点) 4、When---什么时间是最佳的,何时开始/结束(时间)选择顺序 5、Who----谁去执行,谁负责(人) 6、How----如何完成,是否有其它的方法(方法)将工作简化 7、How much---完成到什么程度,成本多少(程度,成本) 五、4M1E(Man—人,Machine—机器,Material—物料,Method—方法,Environment —环境) 六、VIA手法 1、价值分析( Value Analyss)手法 2、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手法 3、工业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 )手法 4、品质管制( Quality Control)手法 七、品管圈活动(QCC):同一场所的同仁,5-10人组成在一起组成一小团体,针对工作岗位上的问题,成员集思广益,运用VIQ手法,转动PDCA管理循环,推行自主管理,全员参与与实施. 八、统计手法(SPC) 九、8D手法(组织小组,问题描述,紧急处理:横向展开,不良围堵;现状分析;初步原因及临时对策;根本原因及永久对策;效果确诊;防呆措施;标准化,庆贺) 十、三现五原则 1、三现:现场、现物、现状 2、五原则: A发生状况(现象、申诉内容、发生次数),把握事实(对零部件确认结果、原因分析、现正生产该部件品质状况); B查明原因(发生途径、问题再现试验,5个WHY的分析) C适当的对策(对策内容、效果预测)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工具有哪些?华丰认证在这里总结了以下工具: 1、检查表 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2、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制作排列图的步骤:收集数据、进行分层,列成数据表、进行计算、作排列图。 3、因果图法 因果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或鱼骨图。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4、分层法 分层法又叫分类,是分析影响质量(或其他问题)原因的方法。我们知道,如

果把很多性质不同的原因搅在一起,那是很难理出头绪来的。其办法是把收集来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这样,可使数据反映的事实更明显、更突出,便于找出问题,对症下药。 5、直方图法 直方图(Histogram)是频数直方图的简称。它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据的图。长方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长方形的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的数据数。 6、控制图法 控制图法是以控制图的形式,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是否发生波动的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统计方法。它能直接监视生产过程中的过程质量动态,具有稳定生产,保证质量、积极预防的作用。控制图在实践中,根据质量数据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七种: 计量型数据的控制图 Xbar-R图(均值-极差图) Xbar-S图(均值-标准差图) X-MR图(单值-移动极差图) X-R控制图(中位数图) 计数型数据的控制图 P图(不合格品率图) np图(不合格品数图) c图(不合格数图) u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图)

casbee简介整理版

CASBEE简介 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类建筑工业逐步开始进入可持续发展建筑时期,各种各样的建筑环境性能评价方法应运而生。2001年4月日本在住房局,国土交通省的支持下发起了工业组织,政府组织和科研组织的共同体工程计划,该计划引导了两个全新的叫做日本绿色建筑委员会(the JapanGreen Build Council (JaGBC))和日本可持续建筑联合会(Japan Sustainable Building Consortium (JSBC))的组织的建立。该组织的秘书处由日本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the Institute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Conservation)统一管理,并负责CASBEE评估认证体系和评审员登记制度的实施。 JaGBC和JSBC及其附属组织共同合作,致力于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CASBEE)的研究和开发。现在,国土交通省环境行动计划(MLIT Environmental Action Plan (June,2004))和京都议定书目标实现计划(Kyoto Protocol Target Achievement Plan (approved by the Cabinet on April 28, 2005))促进了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广泛传播。最近几年,有些当地政府还将CASBEE引入到建筑管理里。现在,CASBEE已经在很多日本建筑得到执行。 什么是casbee? CASBEE是一种评价和划分建筑环境性能等级的方法,有5个不同等级:优秀(S),很好(A),好(B+),比较差(B-),差(C)。2002年完成了CASBEE的第一个评价工具:办公建筑CASBEE工具,然后是2003年7月完成新建建筑CASBEE工具,2004年7月份完成既有建筑CASBEE工具,2005年7月份完成改造类建筑CASBEE工具。CASBEE在日本是独一无二的,由于其引入的全新的理念:它从两个角度来评价建筑,包括建筑的环境质量和性能(Q= quality)和建筑外部环境负荷(L=load)。当评价建筑综合环境性能时,定义一个新的综合评价指标:建筑环境效率指标(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BEE)),BEE= Q/L。CASBEE的四个基本评价工具是为建筑生命周期定身量做的。除此之外还有拓展评价工具,以适应特殊的评价需求。CASBEE家族成员如下图1所示。 图1 CASBEE家谱示意图 住宅层面(housing scale): 建筑层面(building scale): 基本工具:

常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doc

常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 1、传统 7 种工具:调查表法、质控图、分类法(分层法)、排列图法(主 次因素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鱼刺图)、直方图法、散点图(相关图)。 2、PDCA循环(戴明环): P(Plan )—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活动计划;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A(Action )—行动,对总结结果进行处理。未解决的问 题进入下一个 PDCA循环。 3、追踪方法学( Trace Methodology , TM)是经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专家使用特殊的追查方式去检视与感受病人所接受过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专家沿着病人接受过诊疗与服务的科室进行访查,同时从病人的角度实地了解服务流程与效果,以确认病人的安全、权利及隐私是否真正受到保障。 4、根本原因分析( Root Cause Analysis,RCA ):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法,用以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根本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处理过程,包括确定和分析问题原因,找出问题 解决办法,并制定问题预防措施。 5、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 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6、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 6 人左右),然后全场所的人们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 般 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QC777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Minitab应用基础知识

Minitab应用基础知识 一、 Minitab界面和基本操作介绍 (1) 1.1 Minitab界面 (1) 1.2 工具栏的介绍 (2) 1.3 常用菜单与命令 (2) 1.4 数据类型 (3) 1.5 数据类型的转换 (3) 1.6 数据类型的堆积 (4) 1.7 数据块的堆积 (4) 1.8 转置栏 (5) 二、Minitab之常用图形 (6) 2.1鱼骨图 (6) 2.2 柏拉图 (8) 2.3 散布图 (11) 2.4 直方图 (13) 三、 Minitab在控制图中的应用 (15) 3.1 计量型控制图 (16) 3.1.1 Xbar-R做法 (16) 3.1.2 Xbar-s做法 (19) 3.1.3 I-MR图做法 (21) 3.2计数型控制图 (24) 3.2.1 p图做法 (24) 3.2.2 np图做法 (26) 3.2.3 c图做法 (28) 3.2.4 u图做法 (31) 附录一 (33)

一、Minitab界面和基本操作介绍 1.1 Minitab界面 打开文件 Session Window: 分析结果输出窗口 同一时间只能激活一个窗口,每一个窗口可以单独储存。

1.2 工具栏的介绍 1.3 常用菜单与命令

1.4 数据类型 1.5 数据类型的转换 Select: Data > Change Data Type > Text to Numeric

1.6 数据类型的堆积 Select: Data > Stack > Stack Columns 1.7 数据块的堆积 Select: Data > Stack > Stack Blocks of Columns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答案

课前测试 说明:课前测试是测试您对课程内容的初期掌握情况,带着问题参与学习,测试结果不计入考试成绩。判断题 1. 使用因果图进行质量管理,有助于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2. 质量管理中的排列图,主要按照问题的重要程度显示每个项目对整个问题的作用。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 质量管理中的关联图能够解决各种问题相互纠缠的局面。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4. 质量管理中的PDPC法主要用来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5. 使用PDOC法进行质量管理时,应在问题出现之前找出最佳方案。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在质量管理中,因果图的程序不包括:√ A规定结果 B规定原因的类别 C提出识别改进的机会 D选取最大原因继续研究 正确答案: C 2. 在质量管理中,排列图的主要用途不包括:√ A给问题排序 B分析问题 C找出解决方法 D制定措施 正确答案: D 3. 在质量管理中,新QC手法不包括:√ A亲和图 B直方图 C矩阵图 D箭线图 正确答案: B 4. 质量管理中关联图的特点不包括:√ A适合分析整理各种复杂因素交织的问题 B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C易于补充和修改

D具有专业性 正确答案: D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结构进行分类的关联图类别是:√ A中央集中型 B单一目的型 C单向汇集型 D应用型 正确答案: B 6. 在质量管理中,可以系统寻求目的实现的最佳手段是:√ A系统图 B因果图 C矩阵图 D排列图 正确答案: A 7. 系统图的应用范围不包括:√ A新产品开发中的质量设计 B进行质量保证活动管理时 C制定科研项目的实施计划时 D和矩阵图搭配使用 正确答案: C 8. 关于系统图“故障树”,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由输入符号或关系符号组成 B用以分析系统的安全问题或运行功能问题 C表示导致灾害、伤害事故的逻辑关系

品质管理常用工具及方法

?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三不政策 ?参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了解本身岗位的要领?参照规范、标准 ?未做先检查(首件检查)?做完再确认 四大做法 ?满足客户的要求、品质没有折扣 ?品质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设计、制造、习惯保障出来的 ?主动的自检效果胜过无数次的被动检查 ?一次就做好,任何的修理和返工都会影响品质?差不多、大概、好像是品质最大的敌人五大观念 ?保质并保量(数量),按期并合规(法规),永远向零缺陷靠近。 一个总目标?首件一定要做到,点检到位问题少。?过程异常要重视,排除问题再制造。两个重点?问题不在第一时间处理----不放过?原因找不到---------不放过?责任分不清---------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纠正措施不验证---不放过?有效措施不纳入---不放过 六不放过 ?发掘问题、选定项目-质量-SPC ?追查原因?分析数据?提出方案?选择对象?草拟行动?成果比较?标准化 质异常处理九大步骤 ?What---什么问题?(主要问题) ?Why---为什么要这样做(目标)明确目标,消除不必要的步骤 ?Where---在哪里/完成到什么地方了(地点)?When---什么时间是最佳的,何时开始/结束(时间)选择顺序 ?Who----谁去执行,谁负责(人) ?How----如何完成,是否有其它的方法(方法)将工作简化 ?How much---完成到什么程度,成本多少(程度,成本) 5W2H 法 ?等待、搬运、移动、生产过多、库存、不合格品、加工的浪费七种浪费 ?骤明确问题?分解问题?设定目标?把握真因?制定对策?贯彻实施 ?对策评价结果和过程?巩固成果品 解决问题八 步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含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 一、因果图和排列图 1.因果图 因果图又名“鱼刺图”,由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兴发明。因果图是用来思考和显示已知结果及潜在原因之间关系的图,通过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表达,便于解决问题。 因果图的程序 一般而言,因果图的程序主要有五个: 第一,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 第二,规定可能原因的主要类别。 第三,在右边方框理画出结果,在左边画出主要类别,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第四,寻找所有下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枝上,然后继续寻找。 第五,从最高层次原因中选取和识别少量的、看起来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原因,并对它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因果图的应用 图1所示的是因果分析图。 图1 因果分析案例图 从图1可见,首先要画一个粗箭头,把问题放到右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出。如电灯不亮,需要从灯泡问题、电源问题、电线问题、开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再逐一细查原因,步步深化。灯泡原因分析完后,再用同样的办法从电源上、电线上、开关上分析原因。这种分析的思路就是因果图的思路。 2.排列图 排列图又名排队图,是为了对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项目进行排列而作出的简单图示。 排列图的作用 一般而言,排列图主要有三个用途: 第一,按重要性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对整个问题的作用。 第二,提出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三,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功。 排列图的应用 【案例】 快速热水器的排列图 2000年,台州某热水器厂商开发出了一种快速热水器产品,这种热水器打开5秒钟后,就能完成将水加热,而且可以持续24小时源源不断地供应热水。但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关键发热零件有时会突然烧掉。 要查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用排列图表进行分析。 表1 排列图分析表

品质管理常用工具及方法

品质管理常用工具及方法 品质管理常用工具及方法 01、可靠性工程 02、防呆设计 (对流程中的异常给予快速的回应,以使操作者有及时修正的机会,防止工作者在流程未开始之前的错误而导致不合格,如颜色的 应用:分级管理、标识管理、警示管理);形状的`应用—产品的组合等) 03、QC七大手法 (查检表—集数据,柏拉图—抓重点,鱼骨头—找原因,直方图---显分布,散布图---看相关,层别法---作解析,管制图---管异常) 04、5W2H法 1、What---什么问题?(主要问题) 2、Why---为什么要这样做(目标)明确目标,消除不必要的步骤 3、Where---在哪里/完成到什么地方了(地点) 4、When---什么时间是最佳的,何时开始/结束(时间)选择顺序 5、Who----谁去执行,谁负责(人) 6、How----如何完成,是否有其它的方法(方法)将工作简化 7、Howmuch---完成到什么程度,成本多少(程度,成本) 05、4M1E (Man—人,Machine—机器,Material—物料,Method—方法,Environment—环境) 06、VIA手法

1、价值分析(ValueAnalyss)手法 2、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手法 3、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手法 4、品质管制(QualityControl)手法 07、品管圈活动(QCC) 同一场所的同仁,5-10人组成在一起组成一小团体,针对工作岗位上的问题,成员集思广益,运用VIQ手法,转动PDCA管理循环,推行自主管理,全员参与与实施. 08统计手法(SPC) 09、8D手法 (组织小组,问题描述,紧急处理:横向展开,不良围堵;现状分析;初步原因及临时对策;根本原因及永久对策;效果确诊;防呆措施;标准化,庆贺) 10三现五原则 1、三现:现场、现物、现状 2、五原则: A发生状况(现象、申诉内容、发生次数),把握事实(对零部件确认结果、原因分析、现正生产该部件品质状况); B查明原因(发生途径、问题再现试验,5个WHY的分析) C适当的对策(对策内容、效果预测) D确认效果(确认对策的实绩效果) E对源头的反馈(要落实到体系、组织标准化的内容 11、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 12、QFD

Minitab简介

附录B MINITAB简介B.1 MINITAB的发展 MINITAB统计分析软件包最初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发的产品,具有30多年的历史。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州立大学以及斯坦福大学讲师Barbara Ryan博士同其他两位老师——Thomas A. Ryan,Jr.博士以及Brian L. Joiner博士一起于1972年创建并开发了MINITAB软件,其意义是“Mini + Tabulator =小型+ 计算机”,初衷是想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统计学。 (1)1972年MINITAB由Barbara Ryan博士等人创建并开发; (2)1976年MINITAB手册编写完成,使得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和统计的入门课程实现了结合; (3)最初的MINITAB作为一个学术软件包,使统计学更富趣味性、更有意义,随着商业市场需求的增加,1983年MINITAB 公司建成; (4)1995年MINITAB Ltd. 成立; (5)20世纪90年代,MINITAB开始专注于质量市场,于2002年、2006年相继引入Quality Companion 和Quality Trainer。 到目前为止,MINITAB已出版到Windows 用版本Version15.1,并且已在工学、社会学等领域广泛使用。 MINITAB以菜单的方式构成,所以无需学习高难的命令文,只需拥有基本的统计知识便可使用。图表支持良好,特别是与六西格玛关联,为持续质量改善和概率应用提供准确、易用的工具,在GE、AlliedSignal等公司已作为基本的程序使用,也同时被许多世界一流的公司所采用,包括通用电气、福特汽车、通用汽车、3M、霍尼韦尔、LG、东芝、诺基亚和Six Sigma 顾问公司。 同时,作为统计学入门教育方面技术领先的软件包,MINITAB直观、易用,与微软的产品相兼容,基于电子表格具备全面的统计分析能力,被超过4000所高等院校所采用和超过350种教科书所引用. B.2 MINITAB 的功能及操作环境简介 B.2.1 MINITAB 的主要功能 MINITAB包括下列特征和功能:(1)基础和高级统计学;(2)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ANOV A);(3)时间序列分析;(4)最高水平的图形和图形编辑能力;(5)模拟和分布;(6)灵活的数据导入、导出和处理;(7)统计过程控制(SPC);(8)试验设计(DOE);(9)测量系统分析(MSA);(10)可靠性分析;(11)多元分析;(12)功效和样本大小计算;(13)宏和可定制性。 B.2.2 MINITAB 的环境要求 MINITAB对环境有以下要求:(1)运行Windows(r)95/98 或者Windows NT(tm)4,需要16MB 内存;(2)处理器为486 或以上的个人计算机;(3)完全安装需要35 MB 的硬盘空间;(4)VGA 或SVGA显示器,建议最小分辨率为800 ×600;(5)需要CD-ROM 驱动器;(6)某些功能需要使用鼠标。 B.2.3 MINITAB的操作界面 启动及操作MINITAB时,可以看到的各个窗口如图附B-1和图附B-2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