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刹车距离模型教案

汽车刹车距离模型教案

汽车刹车距离模型教案
汽车刹车距离模型教案

安徽新华学院

教案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数学模型

授课班级:06信管一班

主讲教师:余国锋

院系(部):公共课程部

新华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案(NO:1 )

______数学模型________课程教案

授课类型___理论课__ 授课时间 1 节

授课题目:汽车刹车距离的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或要求:

1.了解汽车刹车距离的背景知识;

2.了解影响汽车刹车距离的因素,如何做出合理的假设;

3.掌握数据拟合的方法。

教学容(包括基本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容:美国的某些司机培训课程中的驾驶规则:正常驾驶条件下, 车速每增10英里/小时,后面与前车的距离应增一个车身的长度。实现这个规则的简便办法是“2秒准则”:后车司机从前车经过某一标志开始默数2秒钟后到达同一标志,而不管车速如何。

判断“2秒准则”与“车身”规则是一样吗?这个规则的合理性如何,是否有更好的规则。

建立数学模型,寻求更好的驾驶规则。

重点:1.如何对模型进行合理的假设;

2.根据动能守恒定律求出制动距离。。

难点:如何根据历史数据求出影响制动距离的参数。

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问题分析:制订这样的规则是为了在后车急刹车情况下不致撞上前车,即要确定汽车的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显然与车速有关,先看看汽车在10英里/小时(约16km/h)的车速

下2秒钟行驶多大距离.容易计算这个距离为:10英里/小时、时?5280英尺/英里?l小时/3600秒?2秒=29.33英尺(=8.94m),远大于一个车身的平均长度15英尺(=4.6m),所以“2秒准则”与上述规则并不一样.为判断规则的合理性,需要对刹车距离作较仔细的分析.

刹车距离由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部分组成,前者指从司机决定刹车到制动器开始起作用汽车行驶的距离,后者指从制动器开始起作用到汽车完全停止行驶的距离.反应距离由反应时间和车速决定,反应时间取决于司机个人状况(灵巧、机警、视野等)和制动系统的灵敏性(从司机脚踏刹车板到制动器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对于一般规则可以视

反应时间为常数,且在这段时间车速尚未改变.

制动距离与制动器作用力(制动力)、车重、车速以及道路、气候等因素有关,制动器是一个能量耗散装置,制动力作的功被汽车动能的改变所抵消.设计制动器的一个合理原则是,最大制动力大体上与车的质量成正比,使汽车的减速度基本上是常数,这样,司机和乘客少受剧烈的冲击.至于道路、气候等因素,对于一般规则又可以看作是固定的. 为判断规则的合理性,需要对刹车距离做较仔细的分析。 模型的假设:

为讨论问题的方便,对模型进行合理的假设:

1.刹车距离d 等于反应距离d1与制动距离d2之和; d=d1+d2

2. 反应距离d1与车速v 成正比,比例系数为反映时间t1 d1=t1v

3. 刹车时使用最大制动力F ,F 作功等于汽车动能的改变;且F 与车的质量m 成正比 模型的建立:

? 为了将模型应用于实际,需要知道其中参数1t 和k 通常有经验估计和数据拟合两种方法,这里我们采用反应时间的经验估计值为0.75秒(按多数人平均估计),而利用交通部门提供的一组刹车距离的实际数据来拟合

列数据有

第及第由32)7,,2,1(,75.02

Λ=+=i kv v d i i i 0255

.0).75.0(7

1

4

7

1

2

=-=∑∑==i i

i i

i i v

v v d

k

则刹车距离与速度关系为:

下图列出了实际刹车距离与计算的刹车距离进行比较

模型的应用

?按照上述模型可以将所谓的“2秒准则”修正为“t秒准则”,即后车司机从前车经过某一标志开始默数t秒钟后到达同一标志,t由下表给出。

车速(英里/小时)0~10 10~40 40~60 60~80

t秒 1 2 3 4

即为修正后的“t秒准则”

模型的简评

本问题的给出启示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一分为二的来分析,通过分析子问题,使问题得以简化,从而通过讨论子问题的求解来获得原问题的解决。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以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有效,它是处理一些复杂问题的常用方法。

2

0255

.0

75

.0v

v

d+

=

安全驾驶—对刹车距离的认识

发布时间:2009-4-8 来源:制动系统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近几年,我国每年交通事故都超过30万起,这其中因为刹车失灵以及刹车不及时造成的事故就占到了三成左右,足见刹车对于汽车安全的重要性。

目前而言,我们评价汽车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制动距离,一般意义上,制动距离越短的车越安全。

汽车业常用的评价车辆制动距离的方法,是在车辆时速百公里状态紧急制动到静止状态的距离。汽车的制动距离有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两部分组成,反应距离指的是司机看到需要刹车的情况到汽车制动器开始起作用汽车行使的距离,刹车距离指的是制动器开始起作用到汽车完全停止的距离。

反应距离

反应距离由反应时间和车速决定。反应时间取决于司机个人状况(灵敏、机警等)和制动系统的灵敏性,由于很难对反应时间进行区别,因此,通常认为反应时间为常数,而且在这段时间车速不变。从看到前方异常情况,到

踩刹车使车减速,需要一段时间,这包括人的反应时间和车子的响应时间。人与人的反应时间不同,专业运动员的反应时间仅0.1秒,普通人的反应时间在0.2秒以上。如果考虑人的反应时间和车子的响应时间,正常情况下所需总时间约0.5~0.6秒,实际上除了遇到突然的、吓人一跳的状况外,大多数人的动作时间约需1秒,当然那些遇事慌、目瞪口呆,甚至手忙脚乱的人除外。

刹车距离

刹车距离与制动作用力、车重、车速以及路面状况等因素有关系。影响刹车距离的主要因素是车速,同时还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制动力和车重。

制动力是指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力即一般意义上的刹车强度,它主要由刹车片与刹车盘的材质和性能决定。目前的车辆一般都采用“前盘后鼓”式的刹车配置和“四轮碟刹”的刹车配置。无论是盘式还是鼓式刹车,其目的都是为了把车停住,二者因为结构不同,在不同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单就制动力来说,鼓刹的制动力较强,这就是为什么重型卡车上一般都选择大鼓刹,其缺点在于它的热衰退性弱。而我们的家用车要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刹车性能,则多数采取盘式刹车,原因是盘式刹车散热比较好,可以较好的散发刹车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要是打孔盘那效果就更好。所以,

记得于丹在论语心得里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富孀,这个老太太家财万贯,她自己想要招聘一个司机,她就在全国围发出招聘广告,说我要看看那个司机的驾驶技术最好。千挑万选从众多的应聘者里面最后选出了三个人站在她面前,她给他们出了同一道题,她说如果我车子前方是个悬崖,我考考你们的技术,你能把车停在离悬崖多远的地方。第一个司机说我技术好,我能把车子停在离悬崖一米的地方,稳稳地刹住;第二个司机很不服气,说我技术比他好,我能把车子停在离悬崖十公分的地方;第三个司机说,我不象他们俩,我远远看见悬崖我就停住了。后来老太太就录取了第三个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技术永远不是最终的保障。人规避风险的理智才是他根本性的前提。

驾驶带来的乐趣是美妙的,在您准备开快车去体会速度带来的乐趣之前,一定请您充分了解自己和自己驾驶的车辆,牢记: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