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夜大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

夜大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

夜大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
夜大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物质资料的生产

B 国民经济运行

C 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D 社会生产方式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

A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B 国民经济运行

C 社会生产关系

D 社会生产方式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D.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4.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统称

A 生产工具

B 劳动工具

C 生产资料

D 劳动条件

5.划分各种经济时代的主要标志是

A.劳动对象

B.生产要素

C.生产工具

D.科学技术

6.下列关于生产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B.生产力表示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水平

C.生产力反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D.生产力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

7.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A.政治关系

B.管理于被管理的关系

C.血缘关系

D.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8.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

A.创造经济规律

B.消灭经济规律

C.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D.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9.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社会分工

B.货币的使用

C.机器的出现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0.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

A.价值构成的

B.资本构成的

C.货币构成的

D.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11.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2.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学说

C.辩证唯物主义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13.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A.以抽象劳动为尺度

B.以私人劳动为尺度

C.以剩余劳动为尺度

D.以简单劳动为尺度1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不成比例

D 反向变化

15.价格标准是由货币的职能派生出来的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16.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

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D.商品价格总额相等

17.货币流通规律表明,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成反比的是

A 待实现商品价格总额

B 到期支付总额

C 货币流通速度

D 金属货币与纸币的关系

18.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

D.按要素分配规律

19.价值规律是_______________的基本规律。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产品交换经济

D 资本主义经济

20.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21.“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A 商品稀少价值大

B 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 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影响

D 心理因素决定价值

2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D.剩余价值规律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2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

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2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 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 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 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25.资本家用来购买厂房设备的资本属于

A 不变资本

B 可变资本

C 流通资本

D 流动资本

26.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

A 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B 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C 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D 各个资本家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27.一般不会较长时间为个别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垄断利润

28.在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A.c + v

B.c + v + m

C. v + m

D.c + m

29.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

A 名义工资

B 实际工资

C 货币工资

D 年货币工资

30.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3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

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B.生产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C.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D.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32.通过组织股份公司扩大单个资本规模称为

A 资本积聚

B 资本积累

C 资本集中

D 资本掺水

33.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A 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B 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C 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D 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34.一个资本家不断把m的一部分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其资本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这属于

A.资本积聚

B.资本集中

C.资本增殖

D.资本贬值

35.产业资本循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

A.流通阶段

B.销售阶段

C.生产阶段

D.购买阶段

36.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37.G —W … P … W’ --G′是

A 货币资本循环公式

B 生产资本循环公式

C 商品资本循环公式

D 流通资本循环公式

38.下列时间中不属于生产时间的是

A.购买生产要素时间

B.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C.停工时间

D.自然力发挥作用的时间39.把产业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形式

C.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D.在资本流通中的不同运动速度

40.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C.借贷资本、银行资本

D.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41.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原材料

D.动力燃料

42.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

A.提高平均利润率

B.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C.提高剩余价值率

D.提高资本积累率

43.年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B.剩余价值与总资本之比

C.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

D.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44.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A.全部固定资本周转回来的时期

B.一年中周转的流动资本总额

C.预付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D.预付资本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45.社会再生产是

A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B 生活资料再生产和生产资料再生产的统一

C 生产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46.社会资本的运动

A.不必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B.必须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C.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D.形式上包括而实际上并不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47.马克思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问题的两个基本原理或理论前提是指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理论

B.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理论

C.粗放型和集约型再生产理论

D.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理论

4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Ⅰ(v + m)=Ⅱc

B. Ⅰ(c + v + m)=Ⅰc + Ⅱc

C. Ⅰ(v + m)>Ⅱc

D.Ⅰ(v + m)+Ⅱ(v + m)=Ⅱ(c + v + m)

49.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Ⅰ(v + m)=Ⅱc

B Ⅱ(c + v - m/x)>Ⅰ(v + m/x)

C Ⅰ(v + m)>Ⅱc

D Ⅰ(v + △v + m/x)=Ⅱ(c + △c)

50.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

A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可变资本

B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

C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全部劳动

5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成本价格和商品价值之间的差额是。

A.实际生产费用

B.剩余价值

C.不变资本

D.可变资本

52.资本主义的利润率是

A.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53.C/V和利润率的关系是

A.二者按相反方向变化

B.二者成反比例变化

C.二者按相同方向变化

D.二者成正比例变化

54.生产成本形成后,剩余价值必然表现为

A.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B.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C.所费资本的增加额

D.所用资本的增加额17.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形成。

A.生产价格

B.社会价值

C.超额利润

D.平均利润

5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A.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B.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的利润差别

C.表明了利润的本质

D.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56.生产价格是指商品的

A.市场价格

B.市场价值

C.生产成本和剩余价值

D.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57.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是

A.剩余价值的存在

B.年剩余价值的存在

C.利润率的存在

D.平均利润率的形成58.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

A.一切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

C.所有企业都能够得到超额利润

D.少数技术先进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59.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

A.资本有机构成变动所引起的

B.商品供求关系变动所引起的

C.平均利润的变动所引起的

D.商品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

60.生产价格形成后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上下波动的是商品的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价值

C.市场价格

D.生产价格

61.商业资本的职能是

A 销售商品和实现商品中的价值与剩余价值

B 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C 销售商品和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

D 补偿流通领域中的流通费用

62.商业利润率的水平应相当于。

A.平均利润率B.银行存款利息率C.剩余价值率D.年剩余价值率

63.在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中,是其他各种形式的基础

64.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工业资本

65.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时

A.既让度其使用权又放弃所有权

B.只让度其使用权而没有放弃所有权

C.只放弃所有权而没有让度使用权

D.既不让度使用权又不放弃所有权

66.利息的本质是

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

C.借贷资本所有权的产物

D.具有自身特殊的运动形式

67.资本主义银行利润是。

A.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

B.存款利息高于贷款利息的差额

C.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总额

D.银行全部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

68.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B.土地的肥沃程度

C.土地的地理位置

D.土地经营的垄断

69..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B.土地的肥沃程度

C.土地的地理位置

D.土地经营的垄断

70.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

A 优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B 中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C 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D 各类土地的平均条件决定的

71.形成级差地租II的条件是

A 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

B 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

C 土地的交通条件不同

D 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72.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A.土地优劣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农业的C/V低于社会平均C/V

D.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73.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A.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资本积累阶段

B.资本积累阶段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74.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

A 资本输出具有重要意义

B 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

C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了统治地位

D 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75.生产和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

A.加剧矛盾

B.形成积累

C.导致竞争

D.产生垄断

76.垄断资本获得垄断利润是凭借其在经济生活中的

A.金融投机

B.垄断组织

C.垄断地位

D.金融资本

77.垄断的银行资本与垄断的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

A.万能垄断者

B.金融资本

C.国家垄断资本

D.金融寡头

78.金融寡头对国民经济统治的实现方式主要是。

A .业务联系

B .“个人联合”

C .协商解决

D .“参与制”

79.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即是

A 垄断资本主义

B 国家资本主义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 金融资本

80.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A. 军事订货或采购

B.预算拨款和实行“国有化”

C.政府发放贷款且给予贷款利息方面的优惠

D.减免税负

8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 国家垄断资本在数量上的优势

B 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C 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D 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82.战后资本国际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

B.跨国公司

C.国际托拉斯

D.国际辛迪加

8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D.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分主次地共同发展

8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指

A.在数量上,公有资产比重越大越好

B.质的优势,量的比重是无关重要的

C.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D.一切产业都要国有制经济占优势

85.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经济形式是。

A.股份制经济

B.承包制经济

C.合营制经济

D.股份合作制经济

8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

A.全部活动都由社会主义国家直接调控

B.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C.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调节流通,国家调节生产

87.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途径是。

A.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B.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扩大并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

88.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应是

A 计划

B 金融

C 市场

D 财政

89.社会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手段主要是。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计划手段

90.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是

A 国际分工和生产社会化

B 商品资本的国际化

C 跨国公司的发展

D 垄断资本追求利润的动机

二、多项选择

1.经济规律的特点是

A.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

B.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独立地存在

C.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上长久不变的

D.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有阶级背景

E.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没有阶级背景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自然分工

B.劳动分工

C.社会分工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E.生产资料属于同一所有者

3.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人类劳动的产品

C.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的产品

D.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的产品

E.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关系的体现

4.商品价值。

A.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B.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

C.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属性

D.是历史范畴

E.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5.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基础

C.价值的存在不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D.使用价值的存在要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E.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

A.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B.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D.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E.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

7.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储藏手段

E. 世界货币

8.对G — W — 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看出

A.它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

E.货币在价值增殖运动中转化为资本

9.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是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加速资本周转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D.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E.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0.单个资本增大的形式有

A.资本积累

B.资本积聚

C.资本集中

D.剩余价值资本化

E.银行信贷11.固定资本是

A.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在流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资本

C.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D.按照在作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

E.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全部周转的资本

12.用于下列各项资本支出中属于固定资本的有

A.购买机器的资本

B.购买厂房的资本

C.购买原材料的资本

D.购买工具的资本

E.支付的工资

13.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区分为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剩余价值

D.生产资料

E.消费资料

14.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是

A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 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 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E 部门之间竞争的程度

15.形成金融资本的资本是。

A.银行资本

B.银行垄断资本

C.工业资本

D.工业垄断资本E商业垄断资本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主要包括

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个体所有制

D.私营企业所有制

E.外资企业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

1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主要包括

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个体所有制

D.私营企业所有制

E.外资企业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

19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制

D.国家独资经营

E.拍卖、出售

20.现阶段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

A.个体经济

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C.私营经济

D.企业集团

E.外资独营经济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共同特征,它们是。

A.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

B.企业是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C.政府运用间接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

D.市场是完全自由、开放、竞争的

E.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受健全的法律体系规范和约束

22.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是

A 产权清晰

B 权责明确

C 政企分开

D 股份制度

E 管理科学

23.市场机制的基本要素是。

A.价格

B.竞争

C.供求

D.利率

E.工资

24.国家对经济活动实行的调控是间接性的,其间接性表现在

A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实施调控B国家不再用计划和行政命令

C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再干预D法律规范、信息指导成为调控的重要手段

E、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大大削弱

25.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A.股市全球化

B.运输全球化

C.生产全球化

D.贸易全球化

E.资本全球化

三、判断题

1.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生产方式

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是产品的直接生产过程。

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

5.商品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6.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7.存在商品经济但未形成市场经济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8.货币的本质是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

9.从较长的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物质内容不会不断扩大。

1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能创造出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

11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12.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

13.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14.延长工作日所得到的剩余价值是一般剩余价值。

15.超额剩余价值是全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16.超额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一种相对剩余价值

17.在资本循环的各种职能形式中能转化为商业资本的是生产资本。

18.固定资本是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20.利润向平均利润转化的过程同时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21.利润率形成过程就是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

22.在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中,平均利润是其他各种形式的基础。

23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代替自由竟争占统治地位,竞争不复存在

2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突破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限制。

25.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26.我国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干预的经济。

28.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29.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

30.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不懈努力,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基本建立起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已处于完全平等的关系。

四、问答题

1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是什么关系?

2.为什么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5.产业资本实现正常循环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你是如何理解的?

6.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影响?

为什么说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是什么?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五、计算题

1.某国年内待实现商品价格总额为2800亿元,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7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800亿元,相互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500亿元。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平均流通速度为8次,假定当年发行纸币为400亿元。运用上述资料计算:

(1)年内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是多少?

(2)货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

2.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值为10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货币币值不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10000件,而社会需求15000件。计算:

(1)该商品单位价值今年为多少?

(2)在供求关系变化的条件下,该商品单位价格为多少?

(3)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多少?

3.1936年天津东亚毛纺厂工人的工资每人每天为0.4元。一个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毛线12磅,每磅毛线售价为2元,生产12磅毛线需消耗劳动资料和原材料的价值为21.6元。计算:

(1)一个工人在12小时内创造新价值是多少?

(2)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多少?

(3)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4)在一个工作日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是多少?

4.某服装厂原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月产衬衣1000件。投在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上的价值为120000元,平均使用5年;每月消耗的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为24000元,雇佣工人25个(每人月均工资16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由于本月改进工艺技术,使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按比例消耗外,其它资本价值不变。计算:

(1)每件衬衣的价值是多少?

(2)本月资本家能获得多少超额剩余价值?

(3)本月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5.某资本主义企业年产电视机90000台,每台300元。投资固定资本1000万元,使用年限10年;投资流动资本500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1000人,月均工资500元)。计算:

(1)年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是多少?

(2)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3)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6.有甲、乙、丙三个产业部门,其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如下:

部门资本总量(亿元) C:V 剩余价值率

甲 600(其中借入200) 7:3 100%

乙 300(其中借入100) 8:2 100%

丙 100(其中借入10) 9:1 100%

假定生产周期为一年,全部资本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计算:

(1)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为多少?

(2)在竞争条件下的平均利润率为多少?

(3)各生产部门的生产价格为多少?

(4)在年利息率为10%的条件下,各部门资本家的企业利润为多少?

7.某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为10.5万元,吸收存款90万元,存款利息率为3% ,除了用于银行业务开支 0.5 万元外,其余全部贷出,贷款利率为5%。银行资本家用获得的利润创办股份公司,以票面额100元一张发行股票,按股息率9%向外抛售。计算:

(1)银行利润为多少?

(2)银行利润率为多少?

(3)每张股票价格为多少?

(4)银行共获利多少?

8.假定产业部门的资本总额为1800亿元,其中借入资本为500亿元,平均C:V为8:2,在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相等的条件下,当mˊ=150%时,商业资本家经销全部商品,必须预付商业资本200亿元,其中借

入资本100亿元。计算:

(1)商品全部由商业资本家经销的情况下,社会平均利润率为多少?

(2)在年利息率为8%的条件下,借贷资本家集团获得多少利息?产业资本家集团获得多少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多少利润?进价是多少?售价是多少?

9.某资本主义企业拥有固定资本1200万元,其中厂房6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机器设备50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小工具100万元,使用年限为2年。流动资本800万元,其中原材料400万元,燃料、动力100万元,工资300万元,流动资本三个月周转一次。该预付资本中包括借入资本180万元,月利息率为2%。计算:(1)该企业在mˊ=100%的条件下,一年中资本增殖程度是多少?

(2)借贷资本家一年获利息为多少?

(3)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是多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章知识点

商品 1.体现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生产关系,是商品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关系。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统一。 3.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的有用性。 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5.物品的使用价值是不体现特定社会经济关系的。 6.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7.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就是价值。 8.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或二重性,因而,商品总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9.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可以从具体形态和抽象形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区分为具体劳动和 抽象劳动。 10.具体劳动:具有一定形式的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 11.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 12.抽象价值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生产 任何一种商品,都必须耗费一定量的人类劳动。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进行量上比较的可能性。商品交换的本质是等量抽象劳动相交换。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交换价值上才能得到独立的体现。 1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1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存在,但是性质不同,一个 具体形式,一个单纯的从人类脑力体力支出考虑。)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5.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6.私人劳动:具有私人性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 品也归自己占有和支配。 17.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社会分工体系中表现为私人劳动,同时,商品生产者互 相联系、相互依赖。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质,表现为社会劳动。 18.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由私人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而成为社会劳动,需要两方面条件:一方 面,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其他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并且是等量劳动时,私人劳动才能成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劳动的性质,不能直接在生产者那里得到表现和承认。各个商品生产者是在社会分工的特定部门独立经营,各自在独立经营条件下提供劳动产品。 19.私人劳动要成为社会劳动必须经过市场交换。 20.商品商品被市场接受,能,这使私人劳动得到了社会承认,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如 果不能,私人劳动就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让渡出去,由此产生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消耗就得不到补偿,再生产过程就无法继续进行,商品生产者可能会因此而破产。 21.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new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精品文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导论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生产 力的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时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时生产的基本要素)生产关系(要联系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自然属性 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社会属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它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从一般的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社会经济过程的内在规律,由此揭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内在规律。 生产关系的含义: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主要指生产关系所有制,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再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 2.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 直接是生产,分配和交换是中间的环节和桥梁)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满足需要),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动力,和需要,消费是生产的直接目的。 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生产和分配:生产和分配具有同一性,分配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分为生产工具的分 配和生产要素的分配)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影响者生产的效率)4.生产和交换:生产和交换(交换是指生产要素的交换)有着直接的同一性,生产决定 交换,交换(产品的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交换可以调节生产的规模和质量模式等。 总的来说“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5.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反之起着消极作用。最终是为了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基础决定者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革,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适应时积极作用,反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时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是一门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剩余价 值理论则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原理。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 在矛盾,传力了剩余价值理论,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解释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本质,把政治经济学正真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完成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公开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于对资本主义剥夺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革命性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 的剥削压榨的本质,提供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武器。 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和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 科学的态度探索认识和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坚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 利益的鲜明立场,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十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制度 1、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①按劳分配要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②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 ③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按照统一的标准实行,而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 ④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主体,具有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因而也是分配的主体。 2、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 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即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投资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3、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形式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 国有经济生产经营方式: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国有经营的单一经营方式;在现阶段,主要包括:股份制经营、国有经营、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股份合作制等。 集体经济生产经营方式:城镇集体经济所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 5、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的客观必然性 ①分配结构主要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②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也决定着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此仅述要点,须详细阐述) 6、如何认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形式包括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按个体劳动分配、按经营收益分配和按福利制度分配。 ③实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为:同5 ④国家对个人收入分配进行调节时应妥善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必须坚持两个重点,一是对个人的高收入加以调节,二是对收入低、生活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帮助。(219-223) 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㈠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归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㈢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才标志着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 ②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革命和经济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③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集中力量解决国民经济中的关键问题,发展生产力,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00009政治经济学简答导论 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2)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如政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物质资料生产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3.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 (3)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2)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技术要素的作用就越重要。 (3)科学技术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通过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起作用的。 5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三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 6.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 (1)经济规律的特点:一是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是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三是要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 (2)类型: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三是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7.为什么说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指这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 (2)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是指这门科学从实际出发,正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为社会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真理。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8.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为我们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知识、深入思考各类经济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2)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3)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 第1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 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2.自然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二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三是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1)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条件主要有: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4简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 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6试述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 第2章商品和价值 1.怎样理解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统一的,二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和互相矛盾的。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解决。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 (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和影响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 5、生产资料是指() A、劳动资料与劳动工具之和 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 C、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和 D、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之和 6、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产品分配关系

C、产品交换和消费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7、社会生产过程的决定性环节是()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8、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 ) 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 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 9、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经济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经济规律没有重复性

C、自然规律有阶级性,经济规律没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经济规 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要素是( ) A、劳动 B、资本 C、生产资料 D、劳动对象 E、劳动资料 2、生产力是( ) A、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B、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 C、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E、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 学习目的 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A、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 B、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 C、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科学 D、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 A、17世纪初期产生的 B、17世纪中叶产生的 C、18世纪初期产生的 D、18世纪中叶产生的 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 A、政治法律关系 B、神会历史关系 C、人文教育关系 D、经济利益关系 4、在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起支配与制约作用的是() A、宗教关系 B、生产关系 C、政治关系 D、家族关系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 A、利益性的统一 B、科学性的统一 C、抽象性的统一 D、规范性的统一 6、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政治经济学是() A、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B、古典政治经济学 C、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D、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7、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 A、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 B、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 C、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 D、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参考答案:1、D 2、B 3、D 4、B 5、B 6、C 7、C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谐方面的关系 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 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 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2019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考试大纲(精品文档)

2019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考试大纲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 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考核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二、考核要求 识记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规律等基本概念;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丰富和发展的基本点及其主要内容。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商品 一、考核知识点 商品;商品价值量。 二、考核要求 识记商品、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概念;掌握商品二因素及其内在矛盾;掌握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明确商品价值的实体、价值的构成及价值量的决定;掌握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领会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 一、考核知识点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的形式;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二、考核要求 识记货币、纸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概念;掌握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掌握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 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考核知识点 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二、考核要求

识记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价值规律、市场体系等基本概念;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局限性;明确建立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 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一、考核知识点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征的演变。 二、考核要求 识记垄断、金融资本、金融寡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概念;掌握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掌握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特点;明确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掌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 一、考核知识点 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资本主义工资。 二、考核要求 识记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规律等概念;明确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性;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掌握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工资的基本形式;明确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领会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劳资关系的新变化。 第六章资本循环和周转 一、考核知识点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 二、考核要求 识记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等基本概念;掌握资本的循环时间、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采取的三种职能形态及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领会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因素以及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区别。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_简答题

重点问题: 1.2/1、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20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所有权表现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和物的关系,而是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权利得以实现。 2、2/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3-34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它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3)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民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2)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3.3/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4-5 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1)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的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它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汇总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A.商品价值 B.劳动力自身价值 C.剩余价值 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后习题补充

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的补充 导论(第30页)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3.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两者的辨证关系如何? 4.劳动三要素?生产资料?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第一章商品(46页) 1.解释概念:商品、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 2.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 3.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及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的关系? 5.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6.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第二章:货币(65页) 1.解释概念:货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3.货币流通量规律及其公式? 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82页) 1.解释概念: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4.价格对价值的背离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5.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129页) 1.解释概念: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5.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6.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是什么? 7.剩余价值率的计算? 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 1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什么特殊性? 第六章资本循环和周转(142页) 1.解释概念: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 2.资本的循环时间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生产时间和流动时间又包含哪些组成部分? 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4.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是什么? 5.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计算公式? 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 2、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大量生产来满足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商品经济为主导,公平、公正的环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保障。 3、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量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大多数劳动者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4、在商品经济中,为什么以价值为尺度进行商品交换 商品的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以照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5、实现商品经济的条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含义:以社会分工进行生产,以交换作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称为商品经济 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私有化 3)等价交换 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或者说,产品价值是否能转换成为商品价值的矛盾! 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 第一,价值规律使供求达到平衡性,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并且引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均衡转移与分配,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资源的浪费,达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有利于大多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竞争机制发挥和“优胜劣汰”格局。 第三,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好处 特征: 第一,本质上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第二,是开拓型经济(通过社会分工使产品产出达到最大化) 第三,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经济 (以商品价值为准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获得利润) 第四,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为了获得利润不断生产产品和创造社会财富) 好处: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需求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生产关系和谐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00009政治经济学简答 导论 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 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2)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 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如政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物质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 (3)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2)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技术要素的作用就越重要。 (3)科学技术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通过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起作用的。 5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三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 6.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 (1)经济规律的特点:一是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是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三是要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 (2)类型: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三是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7.为什么说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指这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 (2)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是指这门科学从实际出发,正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为社会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真理。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8.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为我们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知识、深入思考各类经济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2)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3)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 第1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2.自然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二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三是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1)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条件主要有: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4简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 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6试述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 第2章商品和价值 1.怎样理解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统一的,二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和互相矛盾的。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解决。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 (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和影响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

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大一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一、概念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答: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畴。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论述>价值规律的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它的基本容和要: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三,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 答: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在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5.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如何? 答: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论述>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任务是掌握客观经济规律? 答: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即是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00009政治经济学 简答 导 论 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 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 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2)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如政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物质资料(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 (3)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2)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技术要素的作用就越重要。 (3)科学技术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通过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起作用的。 5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三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 6.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 (1)经济规律的特点:一是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是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三是要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 (2)类型: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三是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7.为什么说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指这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 (2)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是指这门科学从实际出发,正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为社会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真理。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8.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为我们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知识、深入思考各类经济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2)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3)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 第1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的 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2.自然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二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三是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1)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条件主要有: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4简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 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6试述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 第2章商品和价值 1.怎样理解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统一的,二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和互相矛盾的。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解决。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 (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和影响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4.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第一种含义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第二种含义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根据社会需要按比例分别用于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时间。 (3)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区别:第一种: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决定某种商品总量的价值量。联系: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决定由第一种含义决定的商品价值的实现程度。 6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实行等价交换。 7试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