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常识

地震常识

地震常识
地震常识

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

1923年9月1日上午11时58分,日本横滨、东京附近海底(北纬35.3度,东经139.5度)发生8.2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25公里。地震使海沟突然下陷近400米,巨大的地震波使100公里范围内的东京、横滨等市房屋纷纷倒塌。地震时正值午饭用火时段,人们逃避时来不及关闭火源,城市陷入火海,东京、横滨成了大火葬场。遇难和失踪的14.3万人中,近90%是被活活烧死的;毁坏的70万栋房屋中,近50万栋被大火焚毁。最骇人听闻的是,在东京一块约10万平方米的空地上避难的4万多灾民,因无路可逃被烧死、窒息3.8万人。地震引发的海啸,掀起高达9米以上的大海浪,又扑向海岸地区,扫荡船只、房屋。这次地震摧毁了包括东京都、横滨、横须贺三大城市在内的关东地区,经济损失28亿美元,日本全国财富的5%化为灰烬。这是一次强震并引发次生火灾的毁灭性大地震。与地震同样悲惨的是,震后的9月2日出现了“朝鲜人纵火,要暴动”的谣言,日本当局及一些民众组织屠杀了数千朝侨和华工,写下了人类抗灾史上最肮脏、最血腥的一页。

1960年智利地震

1960年5月21日至6月22日,智利沿海岸连续发生13次7级以上强震。特别是5月21日下午3时11分,发生在南纬39.5度、西经74.5度的8.9级地震,震源深度60公里,震中烈度达11度,致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两座小山不翼而飞,湖泊消失不见,许多地方夷为平地。地震引发20世纪最大的一次海啸,平均高达10米、最高25米的巨浪猛烈冲击智利沿岸,摧毁港口、码头、公路,击碎船舶、建筑物。时速700多公里的海浪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太平洋,震后14小时到达夏威夷时,浪高仍达9米;22小时后到达17000公里外的日本列岛,浪高8.1米,把大渔轮都掀到了城镇大街上。地震造成智利上万人遇难或失踪,夏威夷56人遇难,日本遇难、失踪138人,100多万人的家园被摧毁。智利全国20%的工业企业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5.5亿美元。一个国家一个月内发生3次8级以上、10次7级地震,在全世界都属罕见。这是迄今震级最高的陆地地震。

1970年秘鲁钦博特地震

1970年5月31日20时23分(世界标准时间),秘鲁最大的渔港钦博特市(南纬9.2度,西经78.8度)发生7.6级地震,震中烈度9度,震源深度43公里。震中20多万幢房屋顿成废墟,钦博特市等4个城市基本被毁。在地震中有6万多人蒙难,10多万人受伤,10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50多亿美元。地震触动钦博特以东130公里的瓦斯卡兰山的冰帽,挟带1亿吨冰体的泥石流覆在容加依城上,从冰崩到覆城全过程仅4分钟,2.3万人即被活埋,酿成地震灾害史上空前特大灾难——容加依泥石流毁城大惨案。

1985年墨西哥地震

1985年9月19日晨7时19分,墨西哥西南太平洋海底(北纬18.5度,西经102.3度)发生8.1级地震,震中烈度9度,震源深度29公里。距震中400公里的墨西哥城却遭到严重破坏,700多幢大楼倒塌,8000多幢楼房受损,200多所学校夷为平地,经济损失近80亿美元。地震共造成3.5万人遇难,数万人受伤,近十万人无家可归。震后调查发现,1800万人口的墨西哥城的主要部分建在被地质学家称为“一盆肉皮冻”的400年前的涸湖上,加之建筑物高度密集和过度开采城市地下水,从而导致建筑物大量破坏和人员重大伤亡,加剧了墨西哥城的灾难。这是一次对远离震中的大都市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

1995年1月17日晨5时46分,日本大阪、神户间(北纬34.6度,东经135.0度)发生7.2级(2001年日本气象厅修正为7.3级)地震,震中最大烈度7度(日本地震烈度表中的最高烈度) ,震源深度16公里。被毁坏房屋超过19万栋,生命线工程和公共设施严重破坏。港口码头80%~90%的岸壁因砂土液化沉陷而开裂坍落。遇难6434人,34523人受伤,受灾140万人。震后又发生500多处火灾,遇难人口中10%死于地震致电气等失火引起的火

灾。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占1995年日本GDP的2%。这是又一次直接发生在现代化大都市地下,造成特大经济损失的“都市直下型地震”。

1999年土耳其地震

1999年8月17日凌晨3时,土耳其西北部的伊兹米特市(北纬40.2度,东经29.5度)发生7.8级地震,震中烈度9度以上,震源深度17公里。受灾面积15万平方公里,约占土耳其国土面积的1/5。极震区面积3600平方公里内,大规模地表破裂,破裂带长度达180

公里左右。1.8万人遇难,4.3万人受伤,倒塌房屋10万余间,近300万人无家可归。政府出资新建的寄宿制学校大量垮塌,暴露了不法建筑商偷工减料行为。震后,建筑承包商纷纷逃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竟高达200多亿美元。

2001年印度地震

2001年1月26日08时46分41秒(当地时间),印度古吉拉特邦普杰市(北纬23.6度,

东经69.8度)发生7.9级地震,震中烈度10度,震源深度20公里。受灾面积3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36万幢,87万幢严重破坏,震中普杰市和安贾尔被夷为平地,数百年屹立不倒的普杰古城墙也倾刻土崩瓦解。距震中300多公里的印度第五大城市艾哈默达巴德市近年建的几十幢高楼倒塌,1200多幢房屋被破坏。震后,该市建筑商几乎全部逃匿。当日是印度国庆日,人们守在电视机前收看即将开始的阅兵式,这就增大了伤亡。时遇难1.65万人,受伤15万人,约6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亿美元,使印度最富庶地区之一的古吉拉特邦经济倒退了20年。

2003年伊朗巴姆地震

2003年12月26日05时28分(当地时间),伊朗克尔曼省巴姆市(北纬29.3度,东经58.4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被誉为沙漠翡翠的巴姆市70%房屋被摧毁,人们在睡梦中即被埋废墟之下,根本来不及逃生,遇难人数超过4.1万,受伤1.8万余人。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伊朗历史文化名城——巴姆古城倾刻“土崩瓦解”。巴姆古城堡是世界上仍“健在”的最古老的土砖建筑,大多数建筑物建于沙发维王朝时期(1502~1722),有些是建于12世纪前的“绝品”。巴姆地震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2004年印度洋地震

2004年12月26日0时58分55秒(当地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以西160公里海底(北纬3.3度,东经95.8度)发生9.0级地震,震源深度水下30公里。地震在海底造成1200公里的地裂缝,并引发大海啸。海啸席卷印度洋及沿印度洋的东南亚、南亚和5000公里远的东非等12个国家沿海地带,29.2万人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遇难或失踪,150万人无家可归。首当其冲的印度尼西亚遇难达11.9万人,失踪11.5万人。这场世纪大灾难震惊了全球。

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

2005年10月8日08时50分(当地时间),巴基斯坦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北纬34.4度,东经73.6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当日是伊斯兰教斋月的第二天,按照穆斯林的习惯,人们凌晨4时吃饭,然后继续休息,致使极震区大多数居民在睡梦中即被“活埋”于瓦砾之中。其时约8.7万人遇难,1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100

亿元,甚至超过了巴印历次战争财产和人员损失的总和。

人类作为地球村的一个成员,既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广袤土地等众多资源带来的财富和安祥宁静的环境,又承受着与之俱来的诸般灾难。地震灾害以其瞬间突发性、巨大摧毁力、破坏范围广、次生灾害多和难预防等特点,雄踞群灾之首。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地震,波撼半个亚洲。震区内数百年建设成就毁于一旦,8万多条无辜生命长眠地下。大自然再次展示了它无与伦比的巨大能量和残暴无情的一面。笔者曾从事救灾工作多年,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成文,希望能增加读者对地震灾害的了解,保持对大自然的些许敬畏。相关文献对同一个地震有多种描述的,取其一种。四川省地震局研究员韩渭宾同志对整理本文给予诸多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1902年新疆阿图什地震

1902年8月22日03时00分,中国新疆阿图什北部(北纬39.9度, 东经76.2度)发生8.2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55公里。地震有感面积达92.7万平方公里,10度破坏区达5500多平方公里。山崩滑坡,裂缝如网,巨树腰折,沟谷易形。阿图什山错动20米,平地冒沙高达七八米,平地裂缝宽0.5~2米,人畜树木多有陷入。乌帕尔地区有一面积25亩的地面下陷;戈壁滩出泉,可灌千亩。地震造成1万余人遇难,房屋倒塌3万多间,喀什大清真寺、香妃墓等著名古建筑物均遭到破坏。较深的震源,使得震中区出现大范围、大规模地形变易,被称为改变了边陲地貌的大震。

1920年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中国宁夏海原县(北纬36.5度,东经105.7度)发生8.5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2公里。地震波及17个省、市,有感面积251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幅员的1/4强。极震区面积2万平方公里,地面或成高陵或陷深谷,山崩地裂,峰谷互换,山河变易,黑水横流,城垣尽圮,村庄覆没,诸河尽塞。当时的《中国民报》记载了震后的悲惨场面:“清江驿以东,山崩土裂,村庄压没,数十里内,人烟断绝,鸡犬绝迹。”海原、固原、静宁等四城全毁,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遇难总人数为234117人,遇难万人以上的有8个县,震中海原县即达73027人,占该县总人口的59%。北洋政府草菅人命,不积极组织救灾。寒风凛冽,幸免于难的灾民“无衣、无食、无住,忍饥忍冻,哭声遍野,不特饿殍,亦将僵毙”。人祸加重了天灾,甘肃省长张健被革职谢罪(时海原隶属甘肃省)。海原地震后,北洋政府中央地质调查所于1921年即派员赴法国学习,1930年终于在北平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地震台,拉开了近代中国地震观测工作的序幕。该台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止,共记录了2472次地震。地震遗留下40多个大大小小的堰塞湖,珍珠般撒在干涸的黄土高原上。海原地震是全球罕见的毁灭性大地震。

1927年古浪地震

1927年5月23日06时32分47秒,中国甘肃省古浪县(北纬37.7度,东经102.2度)发生8.0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时声如暴雷,起止共五六次,地面如怒涛狂跃,极震区古浪县城周围50多里范围内应声变成一片废墟。据《重修古浪县志》记载:“是日将晓,……霹雳一声,山鸣谷应,数十丈之黄尘,缭绕空中,转瞬天地异色,日月无光,城郭庐舍化为乌有,山河改观,闾巷莫辨,号痛之声,远闻数里,全城房屋,颓倒无遗。”共遇难41471人,仅8万多人的武威县,就有35495人蒙难,倒塌村庄19399座。地震致武威城楼、城墙震毁,张掖坏城墙其半,兰州城垣亦塌3处。1936年4月9日的《新民报》报道说,古浪大震后,河西10余县受灾惨重,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

肃州(今酒泉)、玉门、安西、永登人民大半逃亡,村里人烟灭绝。古浪县城遭毁后也迁移他处另建。

1932年昌马地震

1932年12月25日10时4分27秒,中国甘肃省玉门县昌马堡(北纬39.7度,东经96.7度)发生7.6级地震,震中烈度10度,震源深度60公里。极震区内地面破裂达116公里,1米多宽的裂缝随处可见。裂缝过处,山头如馒头开花,城垣倾颓,房屋尽毁;出现规模巨大的土埂隆起、陡坎、塌陷等地表变形。井泉干涸,疏勒河绝流数日。余震持续半年。破坏区囊括昌马盆地及河西走廊西部,长500公里,宽155公里。中国著名的古迹嘉峪关城楼亦被震坍一角,著名的昌马石窟仅残存数室。西北回、汉群众居住的窑洞都不抗震,强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特别严重。昌马地震造成了约7万人死亡的巨大灾难。

1933年叠溪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中国四川省茂县叠溪城(北纬31.9度,东经103.4度)发生7.5级地震,震中烈度10度,震源深度16公里。震时声如雷鸣,倾刻山崩地陷,陵谷迁移,地貌改观,沙尘蔽天。叠溪全城及周围60余城镇、村寨瞬间即逝,基址无存。四山皆溃,岷江塞流,形成4个地震湖(堰塞湖)。江水倒灌20多公里,叠溪附近20余羌寨尽葬湖底。震后45天,即10月9日7时,160米高的坝溃决,水头高达20丈的洪峰扫荡了茂县、威州(现汶川县城)、汶川(现绵虒镇)、灌县(现都江堰市)沿江两岸。10月10日1时许进入灌县境,水头仍高4丈余。洪峰流量约每秒1.02万立方米,冲毁都江堰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等水利工程及安澜索桥,进入川西平原,直抵距叠溪260公里的乐山县。据记载,极震区内人畜几无幸免者,殁于地震者6945人,被洪水冲没者2500余人,伤者不计其数。地震湖溃决后留下的两个堰塞湖,就是现在长达10公里的叠溪“大海子”和“小海子”,像两颗嵌在成都到九寨沟公路上的蓝宝石,已成为著名的景观。叠溪地震是造成最严重次生洪灾的大地震。

1950年察隅地震

1950年8月15日22时9分34秒,中国西藏察隅-墨脱间(北纬28.4度,东经96.7度)发生8.6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25公里。极震区内土石建筑倒塌十分之九,整座整座村庄被掩埋或覆没江中,山崖、雪峰崩塌十之九,堵塞雅鲁藏布江。道路毁坏,交通断绝,地形变易,地裂涌沙,河道改易。在人烟稀少的大峡谷区遇难竟达3300多人,倒塌各种房屋9000多柱(西藏藏房计量单位,一柱约2~2.2米见方)。雅鲁藏布江溃决的洪水,在印度境内造成1500多人遇难,阿萨姆邦损失达2000万英镑。察隅地震是记录到的烈度最大的大震之一。

1966年邢台地震

1966年3月8日05时29分14秒,中国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北纬37.4度,东经114.9度)发生6.8级地震,震中烈度9度强,震源深度10公里,极震区面积300平方公里;3月22日16时11分、19分,邢台专区宁晋县内相继发生6.7级、7.2级地震,震中烈度10度,极震区面积137平方公里。3月26日、3月29日,在老震区附近的束鹿南、巨鹿北又先后发生了6.2级、6.0级地震。21天发生的6次6级以上强震,造成京广线、石太线铁路中断,震区出现大量地裂缝、错动、冒沙、喷水和地面沉陷。地下水位上升2米多,井水普遍外溢。强震叠加,极震区内房屋经反复震荡,几乎全部倒塌,基础设施悉遭损毁。遇难

8064人,伤38451人,倒塌房屋508万余间,经济损失10多亿元。震前久旱,震后漫天飘雪。时中国总理周恩来三赴震区,潸然泪下,指示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地震预报系统。从此,新中国开始了地震预报科学的实践。

1 [2] [3]

1970年通海地震

1970年1月5日01时0分37秒,中国云南省通海县(北纬24.2度,东经102.7度)发生7.8级地震,震中烈度10度强,震源深度13公里。地震形成的地裂缝带,穿山越岭,长60公里、宽20米。极震区沿曲江河谷长约52公里,区内通海、峨山县的村寨基本倒平,钢筋混凝土建筑严重破坏,地面或裂或陷,冒沙喷水,局部地陷6~8米。遇难15621人,伤残32431人。倒塌房屋338456间,占灾区房屋总数的32.1%。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灾区收到各地赠送的数十万册《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和数十万枚毛主席像章,而急需的救灾物资和款项极少。这场伤亡4.8万人的巨大灾难,外界知之甚少,直到整整30年后的2000年1月5日才正式公开披露。

1973年炉霍地震

1973年2月6日18时37分07秒,中国四川省炉霍县雅德(北纬31.3度,东经100.4度)发生7.6级地震,震中烈度10度,震源深度11公里。极震区长41公里,宽4.5公里,区内藏房全部倒平,木结构房基本倒平,炉霍县城被夷为平地。地震形成的地裂缝带长80多公里,宽100余米,单条裂缝最宽1.5米,可见深度1.5米。滑坡137处,川藏公路有17处遭严重破坏。灾区共有房屋22008幢,倒塌15700幢,占71.3%;破坏2867幢,占13%。仅27630人的炉霍县,遇难达2175人,占7.9%;受伤2756人,占10%。甘孜州的甘孜、道孚、色达、新龙和阿坝州的壤塘等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975年海城地震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5秒,中国辽宁省海城县(北纬40.6度,东经122.8度)发生7.3级地震,震中烈度9度强,震源深度12公里。这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地区,工矿企业、交通、电力和水利设施、石油管道以及民房等遭到严重破坏。震区房屋倒塌90%以上,城镇房屋倒塌及破坏约500万平方米,农村房屋毁坏约1740万平方米,经济损失8.1亿元。地震中共伤亡26579人,其中遇难1328人。由于我国地震部门成功预报了此次地震,避免了更为惨重的人员伤亡。据测算,如无预报,人员伤亡将达15万人左右,经济损失将超过50亿元。因此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被称为20世纪地球科学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

1976年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54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区(北纬39.4度,东经118.0度)发生7.8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22公里。15个小时后的18时45分,距唐山40多公里的滦县又发生7.1级强余震,震中裂度9度。地裂缝密集成带,长8公里,宽30米。喷水冒沙分布面积2.4万平方公里,最大的一处喷沙盖没农田3亩,积沙厚达1米。极震区以唐山为中心,约47平方公里,10度区320平方公里。极震区内所有的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几乎荡然无存,唐山市老城区震后变成一片瓦砾;新城区砖混结构建筑倒塌破坏95%以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倒塌破坏80%以上。震发深夜,震区80%以上的人来不及反应,即被埋于瓦砾之下。其时共遇难242419人,重伤164851人;毁坏公用房屋1479万平方米,倒塌民房530万余间。唐山市遇难13.59万(不含遇难流动人口1.3万)人,占市区总人口106.19万的12.8%,绝户7218户,占市区总户数的4.5%。地震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一座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文革”后期的中国,当时拒绝了外援。这场世纪大灾难的伤亡情况,也是3年后才公之于世,成了爆炸性“旧闻”。唐山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波及14个省、市、自治区,摧毁唐山,殃及京津,震撼全国,是上世纪人员伤亡最大的毁灭性大地震。

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地震

1976年8月16日22时06分45秒,中国四川省松潘县、平武县间(北纬32.6度,东经104.1度)发生7.2级地震,震中烈度9度,震源深度15公里。8月22日、23日又相继发生6.7级、7.2级地震。极震区面积约29平方公里,有感范围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最大半径1150公里。震后降雨,泥石流淹没村庄,塞河成湖。桥梁、道路毁坏,通讯中断,房屋倒塌500余间,遇难41人,重伤156人,轻伤600余人。由于震前地震部门作出了中期和短期预报,各级政府采取了临震避险措施,减轻了人员伤亡。松潘-平武地震是半月前唐山地震漏报后,再次成功预报的第一个强震,备受关注。

1999年台湾南投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12秒,中国台湾南投县集集镇(北纬23.87度、东经120.78度)发生7.3级地震,震中烈度10度(台湾6级,7级烈度表),震源深度11公里。接着在7个小时内发生的两次6.8级余震,是造成9·21大地震房屋毁损比其他地震要多的主因。这次地震在地表造成了长约100公里的破裂带,全岛均感受到严重摇晃,共持续102秒。位于活断层及其附近的建筑物遭毁灭性破坏,几乎所有房屋“像风筝一样从空中往下坠落”。房毁人亡,桥塌路断,停水停电,整个台岛几近瘫痪。其时遇难2329人,伤8722人,有40845栋房屋全倒塌、41373栋半倒塌,财产损失92亿美元。新竹科技工业园半导体芯片生产能力受地震破坏,影响世界笔记本电脑生产量下降1/3达半年之久。9·21集集地震是台湾百年来陆地地震中最惨烈的灾难性地震。

2001年昆仑山口地震

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新疆、青海交界处的昆仑山口西(北纬36.2度,东经90.9度)发生8.1级地震,震中位于新疆若羌县境内,青海、四川、甘肃部分地区有震感。这次地震形成长达462公里的地表破裂带,所幸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无人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地震所形成的各种地表破裂现象不仅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世界罕见且保存最完整、最壮观、最新的地震遗址,同时也是研究地震构造背景、成因、青藏高原内部运动学和动力学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珍贵资料。

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

1906年4月18日晨5时13分,美国旧金山市(北纬38.0 度,西经123.0 度)发生8.3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25公里。无数房屋被震倒,煤气管道、水管被毁。地震后发生火灾,因供水系统被破坏无水可救,整整燃烧了三天三夜,烧毁了520个街区的近3万栋楼房,10平方公里的市区化为灰烬,6万多人遇难。这是一次引发次生火灾毁灭大都市的大地震。

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地震

1908年12月28日晨5时25分,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墨西拿海峡(北纬38.2度,东经15.6度)发生7.5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8公里。地震时,城市房屋跳动旋转,地缝开合喷水,海峡峭壁坍塌入海。墨西拿市这个有千座石造金字塔的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地震引发浪头高达12米的巨大海啸,一浪一浪地洗劫了墨西拿海峡两岸的城市,很多刚刚活着从废墟中爬出来的人,又踏入了地狱之门,转瞬即被涌进市区的巨浪卷入大海。这次地震中共有11万人蒙难,墨西拿市死难者就达8.3万人。古城历经地震和水洗,化为水淋淋的一片废墟。地震和海啸完全摧毁了墨西拿海峡两岸的墨西拿市和雷焦卡拉布里亚市。

校园防震常识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普及材料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 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 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 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 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 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 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 度. 3 度,少数人有感. 4—5 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 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 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 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 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做好地震预报.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种预兆是: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生地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大多数地震预报能够指出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 1976 年,在唐山地震前,辽宁省海城地区曾发生过 6 级以上的地震,临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内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并反复宣讲地震知只,结果伤亡人数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所以,预防地震的关键在于预报及时,准备充分,掌握地震时的救护知识. 4、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 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火灾自救歌 小朋友,快快来,我们都来讲安全。 不玩电器不玩火,把住预防这一关。 火灾一旦已发生,不要惊恐和慌乱, 听从指挥快速跑,乘坐电梯不安全。 浓烟围困呼吸难,要把身体贴地面, 弄湿毛巾捂口鼻,离开火场去求援, 快快拨打“119”,消防队来保平安。 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地震预防小知识

地震预防小知识 ▲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就近躲避,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对策。 ▲在学校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乱跑或者跳楼。 ▲身处楼房内的人员首先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千万不可在慌乱中选择跳楼;其次,可以就近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厕所里暂避一时。 ▲正在街上行走时要用皮包、衣服等柔软物品遮在头上,或用双手保护好头部,以防周围建筑物上的玻璃碎片、水泥碎块、广告牌、霓虹灯架等空中坠落物砸伤头部,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到较为开阔的地方躲避。 ▲正在行驶的车辆要做到:司机尽快减速,逐步刹车;乘客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位等坚固物,以防摔倒;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用胳膊护住头部和面部,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自我保护。 ▲震后自救。地震时如果被埋压在废墟下,一定不要惊慌,树立生存的信念,相信会有人来救助,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避免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所处环境,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到很大的作用;保持呼吸畅通,闻到煤气、毒气时,要用湿衣物等物品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易掉落物;稳定和扩大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险通道,尽量保持体力,用石块等物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急躁,不要哭喊,不要盲目行动,那样会无益地消耗大量体力;维持生命,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新的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的作用。

地震安全知识

地震安全知识 地震安全知识 一、地震成因 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能量。当这股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岩层就会弯曲、变形,继而在某 些脆弱地带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些能 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传播,地震就发生了。 二、地震有预兆 在这次地震中,也发生了一些异常现象: 如:1、5月10日,泰州市出现成千上万只癞蛤蟆结对穿越公路 的奇特景象。 2、5月12日下午两点多,红山动物园散养区的几十只孔雀正在 山林里悠闲散步,突然惊慌地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往笼舍里跑。 3、宁南地区在地震前几天,一群群黑压压的蚂蚁“集合”搬家,连续了好几天。 这些都是因为地震前地下应力场的调整导致地温和水温的上升让动物有所察觉,另一方面,是由于磁场的变化打破了动物的活动规 律而造成的。 三、地震时如何避险 从发生地震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瞬间冷静地作出正确的抉择。强震袭来时人往往站立不稳。 如果一时逃不出去,最好就近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蹲下或者趴下, 同时,尽可能找个枕头、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待地震过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

1、在住宅(楼房和平房):要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 室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藏。躲藏的具体位置可选择桌子或 床下旁边,也可选择坚固的家具旁或紧挨墙根的地方。住楼房的千 万不要跳楼! 2、在教室:学生应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旁,地震过后由老师指 挥有秩序地撤出教室。 3、在工作间: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 设备或者办公家具旁。 4、在商场、展厅、地铁等公共场所:躲在坚固的立柱或墙角下,避开玻璃橱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大型吊灯等危险物。地震过 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6、在车辆中:司机要立即驾车驶离立交桥、高楼下、陡崖边等 危险地段,在开阔路面停车避震;乘客不要跳车,地震过后再下车疏散。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是自然灾害的一种,除了地震以外,还有火灾、水灾、泥石流等灾害,但是地震的破坏性却是最强的,地震和其它自然灾害不一样,旱灾、水灾、火灾等灾害目前基本上都可以预报了,但是地震预报目前仍然是世界性难题。我们国家开展的防震减灾工作,建立在地震预报难题未解的基础上,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为方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小因地震对人员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历史上,人类公认的一次成功预报地震是1975年辽宁海城级地震,成功转移了23万人。但是像汶川等许多破坏性地震,仍然难以准确预测。地震预报还有许多未知的空间、未知的领域,还有许多高峰,需要我们去探索。 地震的产生和类型:通俗的讲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二是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三是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四是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五是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地震三要素:1、震中:地震发生时,震源在地球表面的垂直投点,一般用经纬度表述;2、震级:地震发生的强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3、时间:地震发生时的时间; 其它几个概念:1、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2、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 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3、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1、地震预报按时间划分为: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短期预

关于地震的小知识

关于地震的小知识 地震的小知识一: 地震发生前 事情发生之前总有细微的征兆,地震也不例外。如果能在地震前注意防范就能有效减少伤亡。 1、动物活动异常 鱼类的疯狂游动,一些动物的大规模迁徙,走兽和鸟类不归巢。 2、天气异常 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出现射线云,地震云。 3、水异常 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 地震发生时 1、不要惊慌,稳固避险 如果难以逃出户外。首先,请不要惊慌,可选择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

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3、户外场合,护住头部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地震发生后 1、公共场所,听令行动 在大型商场、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2、万一被埋。保存体力 如果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要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空间,进行加固,以防余震。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3、冷静防灾,防止次生 震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人员,尽快离开房屋。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高门脸、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电线震断触电伤人。 地震的小知识二: 地震了,哪里才是相对安全的地方呢?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

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

预防地震安全防护小常识课件.doc

预防地震安全防护小常识 1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2、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 身体重心; 3、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5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6、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7 、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 8、要躲开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震前预防措施 1、准备3 日份的饮水、药品、干粮、手雷筒、收音机、铁锥或斧头收纳在救急袋内,但须随时留意食物与电池的期限,放置在全家人便于取用位置,以防不时之需。 2 、准备消防设备,以面封地震后可能发生的火灾;留意灭火器的有效期限。 3 、熟悉住家环境,清楚那里是最好避难场所,预先想好逃生路线。 4 、家人间应互相约定地震俊应孩如何联系及安全后之会合地点。 5 、应经常举行避难演习,建立自卫编组,以防地震时惊慌失措。 6 、建筑勿任意违法加盖,或拆除墙、柱、梁、板,以免破坏房屋结构。 7 、较重物品应放置低处,并予固定,以防地震时掉落造成伤害。 8、定期检查瓦斯、电线管路,瓦斯桶应予固定。全家人均应清楚总开关位置及关闭方法。 9、地震时,应躲在坚固家具下,浴室也是安全的地方。 10 、应定期检查房子,如发现大裂缝应请专业人具加以检视或维修。 11、需记忆自家附近之医院、警察局、救火队电话。

地震基本常识

地震基本常识 一、地震预警信息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按照日本现在的做法,面向公众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内容一般很简明,主要是为了方便接收者快速理解地震预警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地震的强度,如发生的是中等地震,还是强烈地震,一般不使用震级概念。 (2)预警时间,即本地大约多少时间后可能发生地震灾害。 二、是不是能够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就一定能避免地震灾害的伤害? 答案是:否。地震预警实际上是一种灾害警报,它只能提示接收者注意地震灾害可能在未来的数秒至数十秒(即预警时间)后发生。 要想成功地避免地震灾害的伤害,实际上需要的是接收者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迅速地采取合理的避震措施。这才是减轻地震伤亡的关键。 三、听说地震预警信息有可能出现误差和误报,应该如何对待? 由于地震预警信息是在某地地震灾害发生前发出的灾害警报。因此,它的计算时间非常有限,出现误差甚至误报,确实难免。但即便如此,为了自身的安全起见,还是要以地震灾害可能会发生的态度来对待它,即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要及时采取避震措施,以免生命受到伤害。 四、听说日本的地震预警信息会出现改变或更正的情况,这是为什么? 因为地震预警信息的计算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有时最先发出的地震预警信息可能没有准确地反映出即将发生的地震灾害强度,所以会根据后续的计算结果对先前的信息进行修正。其目的,还是为了方便公众准确地了解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强度,从而采取有效、合理的避震措施。 五、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一定要采取避震措施吗?

对。地震预警信息实际上是对即将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发出的一种警报。不管灾害是否会发生,都应在第一时间采取避震措施。这样做才能最有效地保护自己。 六、为什么有时接到地震预警信息,而实际上却没有发生地震灾害? 地震预警信息是对即将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发出的一种警报,这并不代表地震灾害一定会发生。就好像宾馆的火灾警报发生时,你所居住的客房并不一定会出现火灾一样。 地震灾害的发生,取决于很多的因素,这些因素中又有很多是偶然因素。因此,很难确定地说,哪里一定会或者不会发生地震灾害。当地震预警信息发出时,只是代表地震灾害可能会发生。所以,最好还是及时采取避震措施,以防万一。 七、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应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接收者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灵活地选择避震措施。以下是两种较常见的避震措施,供网友参考。 (1)如果预警时间足够接收者撤离建筑物:及时关闭火源和电源,迅速离开房间,到户外远离建筑物的空旷之处。 (2)如果预警时间不足以让接收者撤离建筑物:及时关闭火源和电源,迅速到坚固的家具下方或侧下方伏下(注意远离玻璃窗户),双手护头;或者到小开间的房屋中蹲下(注意远离玻璃镜或玻璃窗户),双手护头。等到地震震动过去后,再迅速离开房间,到户外远离建筑物的空旷之处。 八、企业如何接收和使用地震预警信息? 不同的企业,因其抗震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的不同,而对地震预警信息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因此,需要企业明晰自身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地震预警信息内容,然后向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单位订制本企业所需要的地震预警信息,并专门安装符合本企业技术特点的接收终端。

地震小常识教案

地震小常识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的危害以及它的形成 2,使学生掌握地震来临时自救的方法和地震后脱险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地震来临时自救与震后脱险的方法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5.12地震发生在我国哪个地方吗? 生:汶川(可能不能说出)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震前这座美丽的小县城(课件展示震前汶川图片),可是就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大地颤抖,山河移位,一切都变了(课件展示震后汶川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 生:(可能说出)地震的威力是这么的大! 生:我们这里可能发生地震吗? 生:我想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生:地震能防吗? ………………………………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地震是如何产生的(播放视频) 师:看了以后你对地震有多少了解?它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下,地壳中的岩石无法承受时

产生破裂造成的。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不但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下面来看一组数据(课件展示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造成的伤亡数据)看了以后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师:看了这些数据你是不是感到地震的可怕,由于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地球自身运动形成的,所以它是无法抗拒的。 生:它能不能像天气预报那样提前预报呢? 师:现在的科技还不能。不过大家不要害怕,如果你学会了地震自救的方法,就会大大降低地震对我们伤害。这节课就来学习地震自救和脱险的方法。 当地震来临时,有些人认为应该赶快跑,有的人认为应该躲。是跑还是躲,我们来看一下专家的建议(课件展示应急避震) (一)由于地震不知何时发生,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就在不断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地震发生时我们可能在学校、可能在家里、可能在大街上等。所处的环境不同逃生方法也不同。 ⑴如果在学校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自救(课件展示学校自救): 1.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3.在地震间歇时,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指挥下,沉着有序地按预定疏散路线撤离。

关于预防地震的演讲稿

关于预防地震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2019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给我们的同胞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今天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给大家介绍一些简单的预防地震灾害的小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当前人力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因为地球持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相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 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 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 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 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 能够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 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 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 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 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 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绝大部分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 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所以,当遇到地震时切忌

地震相关知识大全

地震相关知识大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1.为了您自身和家人的人身平安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2.摇晃时立即关火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户外的场所,要维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平时的准备工作 1.自身家的平安对策是否万无一失? 2.紧急备用品准备好了吗? ·临震应急准备 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地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工作

概述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迸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达。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示。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的发生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发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现象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发生大振幅

地震紧急逃生以及急救常识讲课讲稿

地震紧急逃生以及急救常识 一、不同地点如何避震 1、室内: 1.1 家里 ① 不可在慌乱中跳楼 ②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③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④ 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为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 边。 ⑤ 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但尽量离煤气灶、煤气 管道、家用电器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 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 箱子里。 ⑥ 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 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⑦ 可躲于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 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⑧ 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 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 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 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⑨ 屋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 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 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⑩ 地震时,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 11 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 源处。 1.2 学校 ①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者跑到空旷的操场 ②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 ③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 险物。 ④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1.3 商场、书店、展览等地方 ①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 他东西护头 ② 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 躲避。(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 ③ 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④ 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 ⑤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1.4 车内 ①尽快减速,逐步刹闸,打开双闪应急灯 ② 尽量不要在围栏、墙壁、平房、电线杆附近停车,防止这些物体倒下时砸坏你的车。 ③ 赶快离开车子 ④ 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 板压扁汽车;在两车之间的位置抱头蹲下,或者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压 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 ⑤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

地震预防应急小知识 地震预防与自救知识

地震预防应急小知识 一、时刻树立危机管理的意识 (1)地震是正常的自然地理现象,不要害怕,也不要有封建迷信的思想。做到不被谣言蛊惑。 (2)多注意家庭建筑物的摆放,如果有衣柜和桌子下面能够躲避是最好的。注意排查家庭安全隐患。 (3)出门行路要避免山崖石集聚地,在快速通往视野开阔的平原地带。 (4)自驾车要注意行车路线,汽车内要储备应急物资。不要去地震灾害易发的地方,尽量少去。 (5)家庭要储备一些食品、电筒,水源等应急物质,经常更换。 (6)加强学习一些防震知识和逃生技能,在心理上要有不害怕的准备。 (7)平时多留意,大自然的异常现象,但也不要过于疑虑。 特别是农村地区,更容易开出端倪。 二、如果发生地震要沉着应对 (1)掌握不同的逃生方法。 如果形成途中,平地,就是开去开阔地带停留,靠边停车;桥梁隧道,就要快速离开;离开车辆时候,注意周围物

体;如果外面危险物体较多,可能在屋内比较安全。 如果在屋里,如果是高楼,10楼以上,想跑下来,估计至少要30秒以上,也许不动可能还比较安全。是就地躲藏,还是跑出去,要看具体情况,要事先想一下。 学校医院工厂的疏散,关键看各部门平日的应急预案,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老年人在家的情况,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也要看具体情况。 (2)掌握一定现场急救知识。 先救命,后救伤。这是一个原则。 搬运人的时候,不要伤着对方。 学会一些简单的包扎知识很有必要。 (3)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珍惜生命,有爱心。 (4)特殊情况要注意救援等待方面主动作为。 三、地震以后的注意事项 (1)注意卫生和防疫 (2)饮食方面,不要喝冷水,吃生食。 (3)非地震区要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娱乐活动。 (4)衣食住行方面要做好保障供给。

地震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地震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地震是因为板块交界处,地质活跃造成的,是一种不可逆的自然灾害。遇到地震你知道要怎么做吗?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地震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希望大家喜欢!地震安全知识竞赛试卷 一.填空题 1.按地震成因分为五大类,这五类是指:( ) 2.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 3.2008年( )月( )日汶川发生了( )级特大地震,震中烈度最大达11度,地震中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5.避震时身体应采取的姿势:蹲下或面朝地伏下,卷曲身体,降低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物体,( )掩住口鼻。 二.选择题 1.地震的震源正对着的地面位置是( )。 A.震点 B.震中 C.震源xx 2.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 )层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3.( )级震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A.4级 B.5级 C.6级 D.7级 4.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 A.尽快就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就出来,尽快进食 C.xx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慢慢进食 D.尽快就出来,尽快输氧 5.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以下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求援( ). A.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 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C.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 D.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6.学校避震( ) A.不要恐慌和拥挤,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B.教室内,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C.教室外,就地蹲(伏),避开高大建筑,危险物5月12 8.0 4.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11)B(12)A (13)A*标准的是4.7级以上*(14)C (15)C (16)好像都对,不知道是不是单选啊,不过C最正确 地震安全知识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2、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3、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预防地震小常识 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火灾自救歌 小朋友,快快来,我们都来讲安全。

关于地震小常识

关于地震小常识 1.地震的震级 地震的震级是相对于某一次具体地震而言的,是根据仪器测试结果衡量某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的来分级的,这个数据是唯一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用符号M表示。震级的原始定义是:在离震中100km处的坚硬地面上,由标准地震仪(摆的自振周期为0.8s,阻尼为0.8,放大倍数为2800倍)所记录的最大水平位移A(单位为μm)的常用对数值M=lgA 。因为这个震级的定义是1935年里希特所给出的,故称为里氏震级。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微震:M<2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 有感地震:M=2~4的地震。 破坏性地震:M>5的地震,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强烈地震或大地震:M=7~8的地震。 女: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乾涸,生物就不能生存。 特大地震:M>8的地震。 2.地震烈度 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但它对不同的地点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说离震中愈远,受地震的影响就愈小,烈度

也就愈低。对于一次地震的影响,随震中距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 烈度区。国家根据地面破坏程度的观察和感觉,人为地划分了12个度,即世界上通用的麦氏烈度表(MM)。第12度是毁灭性的破坏程度。但总之,震级和地震烈度都是相对于某一次具体地震而言的。 3.地震基本烈度 地震基本烈度其实是根据某地区地震的历史等因素综合考虑给定的,那是一种概率评估的结果。国家根据我国各地区不同情况,给出一个地 震基本烈度表,以作为建筑物抗震能力设计的参考,具体见1999年由国家地震局颁布实施的《中国地震烈度表》。某地区如果划分的基本烈度大,则同样的建筑物要求的抗震级别就要高一些。 生活中有些小常识也有可能被我们忽略了,那么关于生活的广播稿 就可以涉及到这些内容的传播,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生活小常识的广 播稿,欢迎阅读。 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50年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4.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要求有关的,它根据各地区的 地震基本烈度、建筑物重要性等确定的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建筑物的取 用的抗震设防烈度未必和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一致。取用烈度还要考 虑该建筑物的社会、政治、文化等的重要性并参考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综合考虑的。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烈度,如7~9度。 抗震规范将建筑物按其重要程度不同分为四类:甲、乙、丙、丁四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1、什么是地震?什么是地震灾害? 答: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觉到的地面振动。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面振动,即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2、什么是地震三要素? 答: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地震发生的地点叫做震中,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当然也要标明该地的地名。地震的大小用震级M来表示。 3、何谓震源、震中、震源深度? 答: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略微有点扁的圆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地球上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些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中的特殊部位,我们把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 震源在地面的投影叫震中。实际上震中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h≤70公里)、中源地震(h=70~100公里)和深源地震(h >300公里)。 4、何谓地震震级? 答:地震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一次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万吨黄色ZY(TNT)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震级相差1.0级,能量相差30倍。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5、什么是里氏震级? 答: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如果用地震面波计

算震级,则用MS表示;如果用地震体波计算震级,则用ML表示。在60年代,里克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地震学权威。里克特很善于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热心回答公众提出的有关地震的问题,因此里氏震级这一术语很快成了衡量地震大小的人人皆知的术语。目前世界上已测得的最大震级为里氏8.9级(1960年智利大地震)。 6、什么是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怎样制订的? 答:地震烈度是地震时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主要依据宏观的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现象,如人们的感觉,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现象的改观等方面来判断。当然,也可通过仪器的微观记录进行有关计算得出绝对的烈度。地震烈度与地震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一次地震的烈度根据各地遭受破坏和影响不同而不同。 7、地震分哪几类?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答: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最大。8、什么叫构造地震? 答: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当力的作用使地壳或更深部位的岩石产生变形、断裂和滑动时,常常伴随着地震发生,这类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天然地震中最常见,灾害性最大的一类。它占地震总数的90%,而且震级强度大。目前已记录到的最大构造地震震级为8.9级(智利,1960年5月22日)。另外,构造地震的分布与最新世界活动的构造带一致。

自然灾害知识点-地震灾害

2 地震灾害 2.1、地震概述 一、地震的基本参数 1.地震的定义(掌握) 地下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岩层突然塌陷、火山突然喷发等引发的震动,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波动;或地下岩层破裂造成地面形变、错动、开裂,这种地面运动称为地震。 2、地震的几个基本参数(掌握) 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等震线: 主震、余震: 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3、震级与烈度的关系(表示地震大小通常有哪两种方法)(掌握) (1)震级和烈度都是表示地震大小的量,但是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2)震级是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的, 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3)烈度表示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4、什么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能量的关系是什么?(熟悉) (1)地震的震级(magnitude)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就多。(2)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E与震级M有下列关系(能量E以尔格计): log+ =震级每大一级,地震的能量就大≈ 11 8. M E5.1 5、地震的矩震级和里氏震级有何不同?(了解) (1)矩震级是根据地震矩公式计算出来的;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幅度进行测定的。(2)对于大多数中等地震,两种震级基本相同;对于特别大的地震,矩震级比里氏震级描述较好。 6、影响烈度的因素(掌握)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地震参数;场地条件;建筑物质量;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等等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破坏越大,宏观震中烈度就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烈度越高;震源深度越浅,破坏越大,烈度越高,反之亦然。 另外,工程场地条件是软弱场地还是坚硬场地;建筑物的质量是否合格,是否经过抗震施工:是否属于抗震设防城市,人口密度大小、公民的防灾意识强弱都会影响地震烈度大小。 7、地震波的定义,地震波的分类及各自特点。(掌握) (1)地震波是指地震时从震源发出的,在地球内部和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 (2)地震波一般可分为体波和面波两种。体波是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弹性波;面波是沿地球表面附近传播的一种弹性波。 (3)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面波沿界面传播;体波比面波传播速度快,振动幅度较小,振动周期较短 8、体波一般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性?(掌握) (1)体波一般分为P波(Primary waves)和S波(Secondary waves)。 (2)P波能穿过固态和液态的地球介质,S波只能穿过固态的地球介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