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银市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探析

白银市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探析

对白银市农民增收问题的理性思考

侯彦青

(白银市委党校甘肃白银 730900)

[摘要]农民增收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本文在全面、客观分析白银市农民收入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农业内部和外部二个方面提出实现白银市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增收现状对策

农民增收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我国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有效实现途径和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本文在对白银市农民收入状况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思考。

一、白银市农民收入现状及特点

白银市自1985年恢复建市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经历了稳定增长、高速增长、低速徘徊、持续稳定增长四个阶段。农民增收实现了由过去的主要依靠农业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举的转变。农民收入增长变化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

(一)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呈阶段性波动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白银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84元,较1985年的238元增长12.54倍,年均递增11.34%,且收入增长呈现阶段性变化。

1985——1991年,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非农产业蓬勃兴旺,农村经济发展由过去主要依靠单一的农业转向农工商综合经营、全面发展。199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5元,比1985年增长61.76%,平均每年增加24.5元,年递增8.38%。1992——1998年,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推动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取得很大的进展和突破。粮价的放开,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为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04元,比1991年增长3.65倍,平均每年增加145.57元,年均递增速度达到20.48%。1999——2000年,由于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供给出现相对过剩,农民增产不增收,收入增长速度急剧下滑。1999年和200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5.77%和2.36%,2000年成为恢复建市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年。进入新世纪以来,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84元,比2000年增长96.32%,平均每年增加162.67元,年均递增7.83%。

(二)农民收入绝对额低,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有拉大趋势

恢复建市以来,白银市农民收入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人均绝对量仍然较低。恢复建市初期的198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8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59.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9.86%。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76元,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2085元,是全国平均水平56.2%。2002—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6.59%,增幅明显低于全省7.93%、全国10.83%的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三)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白银市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收入结构发生如下变化:一是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虽仍占据主导地位,但瓜菜、草畜两大支柱产业所占份额明显增加。2008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1536元,占总收入的57.4%,其中农民人均从两大产业中得到的收入由2002年的636元增加到846元,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由52.2%提高到55.08%。二是以劳务经济为主的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08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025元,比2002年净增640元,年均增幅18.25%。其中劳务收入903元,占工资性收入的88.1%,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75%。三是非生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补充。2008年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补贴为主的转移性收入农民人均112元,比2002年增长15.5%。

(四)农民持续增收难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后,制约我市农民收入增长的深层矛盾开始凸显,农民持续增收难的局面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以2009年为例,2009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84元,较2008年增加308元,增速达11.5%。其中当年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增加124元,各项政策性补贴增加126元,二者相加,当年实现增加额250元,占全部增加额的81.17%。但对于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石——农业产业的发展,现实表现并不乐观。2009年,在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中,由于受自然和市场两因素,特别是受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致使来自农业产业的收入增加额仅为59

元,占全部增加额的19.2%。农民增收如果得不到农业产业强有力的支撑,对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我市来说,持续增收则缺乏基础保障,农民持续增收难的问题就无法回避。

(五)农民收入地域性差异明显

2007年,占全市人口34.2%的沿河、沿城、沿国道省道两侧的“三沿”经济较发达农业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3126元,比全市人均高803元;占全市农村人口23.3%的高扬程提灌区人均收入为2344元,比全市人均低21元;占全市农村人口的15%的会宁南部半干旱山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38元,比全市人均低585元;而占全市农村人口27.5%的干旱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629元,比全市人均水平低694元;全市四类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类区比四类区高出1497元,地域差异明显。

(六)低收入群体比重较大

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乡镇有42个,占乡镇总数的60.9%;覆盖人口达79.93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9.04%。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2.6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9.37%,远远高于全国1.6%的绝对贫困人口比例。

(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1985年白银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为4.05:1。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2158元和267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至4.66:1。

二、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因素

在充分肯定恢复建市以来我市农民收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我

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依然存在。结合白银实际我们认为,影响和制约白银市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因素有:

(一)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

白银市地处亚洲大陆腹地,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带,受其特殊地形条件的影响,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相比,降雨明显偏少,全市年降水低于300mm 的地域面积在70%以上,干旱发生频率高。据记载1950——2000年的50年间共发生大小旱灾35次,平均不到1.5年就发生一次;水土流失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93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96%;草场退化,牧草产量下降,草原沙化严重,有近2万公顷草场退化为沙漠化土地。靠天吃饭的尴尬局面,制约了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阻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非农产业曾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随着我市矿产资源的日趋枯竭,辖区内国有大企业生产陷入困境,下岗职工数量急剧增加,加之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普遍低下,非农产业对农民增收效应减弱,现存的三十余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困难重重,农民来自非农产业收入增长受阻。

(三)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有限,难以强有力地支撑农民收入的增长

受思维观念、发展资金、技能水平、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层次低,增收效果不够理想。一是农产品品种单一、品质低下,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不能

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营养化的消费需求,造成农产品供给与需求脱节,竞争力不强,出现卖难和价格下跌现象,从而导致农民增收难。二是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表现为种植业比重仍明显偏高,2008年,我市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达979元,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62.64%。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发展滞缓,影响和限制了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导致农民收入难以大幅度提高。农村产业的结构不合理,还强化了土地作为农民生存保障的象征性意义,农民宁肯让土地撂荒或只进行粗放经营,也不愿轻易转让给种田能人,由此削弱了土地的产出率。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比较效益不高

农产品加工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自身的需求弹性,开拓市场需求空间,而且可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增收能力。资料分析显示,农产品通过加工,效益可提高一半左右。但从目前来看,我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品质好、科技含量高、深加工、高附加值的“高、精、尖、新”产品不多,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不多,销往省外、国外的产品不多。多数企业生产的产品,多以鲜(活)货、原材料、粗加工品出售为主,致使产品销售市场的半径不大,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持续增收受阻,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仅有17%来自农产品加工业,大大低于发达地区。

(五)农民整体素质较低,持续增收难以维系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不同的劳动者从事相同工作却出现收入差距的原因是由于劳动者素质不同造成的,收入上的差别完全符合相应的教育差别。实践证明,学龄儿童入学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可提高

0.35-0.59个百分点。目前,白银市农民整体素质比较低,全市82.62万农村劳动力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8.5%,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75.9%,文盲半文盲占5.6%。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一方面难以接受新农业科技知识,制约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广大农村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另一方面,适应不了当前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导致在非农产业就业的人员多从业于纯体力劳动和传统第三产业,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流向、流量和流速。

三、白银市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措施

农民增收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既要面对现实,抓好促进农民增收措施的出台,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富裕农民的治本之策。

(一)加强基础建设,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力促农民增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等方面作用巨大,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具有基础性作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实施景电、兴电、靖会、刘川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争取实施会宁引洮一二期、靖远双永、平川西格拉滩、景泰引大等骨干水利工程。在大中型水利工程难以覆盖的地方,优先安排资金,完善、扩建农村小水利工程和“121”集雨灌溉工程。大力发展喷灌、滴灌、雾灌等节水灌溉,不断提高农田灌溉保障。着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加大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投入力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二要坚持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对存量闲置的土地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予以盘活,强化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以梯田、

雨水集流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中低产田和盐碱地改造力度,大幅度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三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严格按照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有关程序规范操作,确保农民购置农机具的补贴资金落到实处。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抓好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提高农机普及率和装备水平。四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六到农家”(水、电、路、气、房、环境)工程。五要继续加强生态建设。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开展小流域治理,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六要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广良种良法,促进农业增长由要素扩张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

(二)优化产业结构,在凸显特色中实现农民增收

要提高农业的产业效益,就必须按照“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凸显特色、注重效益”的原则,调整我市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促进特色产业优化升级。一是在稳定粮播面积的前题下,大力发展以蔬菜、瓜类、林果、油料等为主的经济作物和饲草种植,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步伐。二是以抓规模养殖、设施养殖、大户大场养殖为重点,以推广良种、良料、良舍、良法、良医“五良”技术为关键,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快农牧结构调整步伐。三是以优质专用品种和传统特色优势品种为重点,加快优质品种更新换代,有力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

(三)延伸产业链条,在农产品转化流通中实现产业增值

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要求,突出建基地、兴产业、强龙头、活流通,走农工商一体化路子。

一是重点建设瓜菜、草畜、马铃薯、优质林果、制种、小杂粮等产业基地,形成支撑作用显著的战略支柱产业,带动能力明显的区域优势产业,品质优数量多的地方特色产品。二是抓好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做大做强蔬菜加工、洋芋淀粉、啤酒麦芽、绿色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着力扶持粮食、瓜菜等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交易规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按照“自愿进出、自主管理、产权明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加强农产品流通的管理;加快建立农产品信息系统,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防止盲目生产。

(四)发展非农产业,在加快劳动力转移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一是要把发展非农产业、减少农民作为一个大战略来部署和实施,要在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二要明确农民对承包土地的转让权利,鼓励土地合法流转,使利益相关的农民分享农地转移用途后的增值收益。三要扶持重点企业,放开中小企业,营造和优化创业环境,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外地人员投资创业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四要注重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重点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五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让劳动力、土地、房产、资金、科技等生产要

素在非农领域自由流动,优化组合。

(五)强化农民培训,在提高素质中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强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培训,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治本之策。一是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大力开展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二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广大农民的转移就业能力。三是以转移农民为出发点,加强引导性培训。通过对农民工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六)加大扶贫力度,在突破瓶颈中实现农民增收

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是制约我市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瓶颈因素。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对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村,因地制宜,实行以“三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人口基本素质)建设为重点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对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地区,重点改变其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落后的状况,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实施开发式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科学实施易地扶贫。更加注重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扶助,强化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积极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使有条件的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加大财政扶贫投入,继续实施扶贫小额贷款,

增强贫困地区自我脱贫的能力。继续搞好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集团式扶贫,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广泛参与扶贫。

(七)落实惠农政策,在加大投入中激发农民自主增收

为了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我们必须做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一是坚定不移的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激发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扶持优质高效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转化。对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企业信誉等级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机构要适当扩大授信额度。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坚持以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支持农户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结构,对发展非农产业予以重点支持。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相信,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经过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全力配合和积极努力,白银市农民收入一定会驶上持续增长的快车道,白银的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张重阳路洪海. 我国农民增收问题探析.商业研究2008(5)

[2]梁荣廖接良. 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困难与出路.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8(4)

[3]白银市统计局. 2008年白银统计提要

联系电话:13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