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猫》优秀教案

《猫》优秀教案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熟读课文

二、预习生字词

二、教学课题

《猫》

三、教材分析

《猫》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现代散文。本单元选编了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人类的生活轨迹。本文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学习这篇散文,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深入体验人与动物间的挚爱真情,而且能让学生领略到散文的语言美,作者细腻的描绘和朴素的文采。

依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积累字词,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

2、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对比的作用。

3、培养学生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通过对文章的体悟,理解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对比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只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读,才能体会课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

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漂亮可爱的猫的图片)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同学们有没有养过猫的,(学生举手)那么请你为大家讲讲自己和猫之间发生的故事。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

二、整体感知

(一)、作者介绍多媒体出示作者相关文学常识,教师讲解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学生自渎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相称(chan) 郁(yù)闷一缕(lǚ)

娱(yú)乐污涩(sa) 怂恿(sǒngyǒng)

婢女(bì)蜷(quán )伏

惩戒(ch?ng)怅然(chàng)

(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思考多媒体出示的问题

1、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

2、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情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

3、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对于它们不同的结局,我”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

完成下表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并予以适当点拨(表格内容为学生讨论后发言及教师点拨共同完成)

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

“我”失猫

后的心情

第一只花白猫(1—2)从隔壁要

来的

花白的

毛,如带着

泥土的白

雪球

很活泼宠物病死一缕心酸

4、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不单写这一次,而要写另外两次呢 第三次是详写,用前两次来为第三次做铺垫

5、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

6 、为什么“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四)精读赏析

重点品读15——34段 完成下列问题

学生跳读这部分后同学之间讨论,合作交流后每组选代表发言,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1、案发现场情况:

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跟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5、事实真相

被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那只丑猫 6、案件定性:冤案 7、案件反思: (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 “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难过自责内疚 (2)、为什么会造成冤案 由于“我”的过失

“我”的过失是什么(原文)?为什么有这样的过失?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动物”

“我”没有对鸟亡事件作冷静的分析,没有认真

第二只 小黄猫 (3—14) 从舅舅家抱来的 浑身黄色,很可爱

较第一只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

宠物 被一个路人捉去了

怅然愤恨诅咒路人

第三只丑猫 (15—34)

遭人遗弃张婶捡来的

花白,并不好看,瘦,

毛被烧脱了几块 更觉难看。

不活泼天

生忧郁,

懒惰 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

被我打伤致死

更难过的多永不养猫

地调查研究便草率地作出了判断。

●根本原因:“我”对那只丑猫抱有偏见

8、在这个冤案中,“我”错在哪里?你从这个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得出主观臆断是错误的,应当依据事实,不要妄下断语。不要伤害无辜。

四、主题探讨

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地叙述,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痛苦,表现了“我”认真吸取教训,勇于自责的精神。进而告诉人们:待人接物不要有偏见,应当平等公正,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那样会留下痛苦的回忆,冤枉了别人,如果对方难以辩解,那更会给自己留下痛苦。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人或被人误解?把事情经过说给同大家听一听,并且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郑振铎先生的《猫》,文章写“我”三次养猫的经历,“我”养猫时的心情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不仅随着“我”的感情变化而变化,同时也使我们有自己的收获:生活中,待人接物不要有偏见,应当平等公正,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七、作业

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么做?请写成200字的片段作文。

六、教学反思

本次课的课堂教学环节我设计的是:课前提问、整体感知、问题探究、感悟主题、课外延伸。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逐步加深,最终达到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衔接还做得不够好,有些地方表现得比较生硬。今后还在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多下点儿工夫。另外,在教学语言方面,主要是在提问题的提法上,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让学生易于理解,提出问题后,不要生怕学生理解不了多加解释,反而干扰学生的思考要充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外,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要给每个学生的回答一个评价或鼓励,不管是回答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辽宁省学校:杨家堡九年一贯制学校姓名:赵健

职称:中教二级电话:151******** 电子邮件:zhj516688@https://www.doczj.com/doc/2310437601.html,

通讯地址: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杨家堡九年一贯制学校

我叫赵健,女,1985年3月出生。2008年毕业于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从小就怀揣着教书育人梦想的我,大学毕业后欣然从教,自2008年工作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政治学习,使自己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并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连续两年担任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成绩的同时也为自己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是我校语文学科的带头人。课堂是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教师的岗位是实现我人生价值的舞台,我相信,通过我的不懈努力,在这个舞台上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