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木构架高层建筑

中国木构架高层建筑

中国木构架高层建筑
中国木构架高层建筑

中国木构架高层建筑,大概比西方用砖石结构建造高层要早得多。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例子,是北魏熙平元年(516),灵太后胡氏所建的洛阳永宁寺塔,“九层高,四十丈”(《魏书·释老志》),塔的形状是“四面九间六窗三户”(《释教录》)“架木为之”(《洛阳伽蓝记》)。是一幢3X 3间,平面呈方形;一面围蔽,三面设门窗,每面一门二窗的木构高塔。按北魏每尺折合0.255—0.295米计,取低限四十丈高就达100米,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用木构架能建造如此之高,堪称世界奇迹。

现存最古老的木构高层建筑,是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塔的平面为八角形,底层直径30.27米,高九层为67.3米。在斗拱挑出平座部分形成暗层,因有四个暗层,所以塔虽九层,外观却为五层,暗层内加斜撑的戗柱,保证的塔的刚度和稳定性,历近千年沧桑,巍然屹立。层层挑出的平座,栏干周绕;重重飞扬的檐宇,翼角交错,庞大而高耸的形象,给人以雄伟钜丽之感。在中国建筑史上,秦汉的高台建筑时代,早就建造过木结构的高层建筑了。

汉代别馆建章宫内与“别凤阙”相“对峙的井干楼”。井干楼,据《三辅黄图》记载:“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楼名“井干”者,“言筑万木,转相交架,如井干”(《史记·孝武帝本纪·索隐》)。《汉宫阙疏》说得较详:“井干楼,积木而高为楼,若井干之形也。井干者,井上木栏也,其形或四角或八角。”

在古代辞书和有关古籍中,对建筑名称的释义,无论是厅堂楼阁,还是斋馆轩、榭都不是根据建筑功能不同而异其名的,这也说明中国的单体建筑非类型性的特点。因此,在这些命名的建筑之间,离开它在组群建筑中的位置和环境,绝大多数是很难做出严格界定的。例如:厅与堂就很难分,,《世说新语·黜免》:“大司马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听:聴后加“广”为“廰”,简化为“厅”。这句话中所说的“厅”,是大厅或正厅的“堂”?还是一般会客休息的“客厅”、“花厅”?是难以确定的。所以,在行文时往往厅堂二字连用,泛指体量较大具有公用性的建筑。

楼与阁亦难辨。从空间构成两者都是“重屋”。如著名的江南三大楼阁:湘北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武汉黄鹤楼.南昌腾王阁,史载都是三层的高楼杰阁,皆栏回绕,重檐飞角,是登高远眺饱览河山胜概的历史名胜。而“滕王阁”上层前额,由翁方纲原来所题的匾额则是“西江第一楼”,是阁,也是楼。清代为藏《四库全书》建了七阁,即文渊、文溯、文源、文津“内廷四阁”,和扬州的文汇、镇江的文宗、杭州的文澜“江南三阁⑧”均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形式,六开间二层楼房,是典型的楼,因藏书的功能,而称之为“阁”。再如:佛阁,多为平面方形,多层,因设平座多为明三内五(有两个暗层),皆称“阁”。

但山西万荣解店镇的东岳庙,现存山门内的飞云楼,空间构成基本相同,因四出抱厦而屋顶呈十字脊,造型秀丽而挺拔,则名之为“楼”,而不称为“阁”,说明在古人概念中“楼”与“阁”并无严格

的区别,所以统称之谓楼阁,但不等于相同制式的楼阁就是千人一面的雷同,在建筑艺术形象上,仍然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风格。

轩的多义轩,是古代车的通称,本指车辕前端拱曲的部分,引申为高起、高敞、飞举。对建筑是一种形容,主要是指空间的特点,与建筑的形制和功能无直接关系。对体量较大的厅、堂、馆、榭,为扩大进深,抬高前檐,空间开敞的部分就称“轩”。

这一部分的顶椽,为空间的完整,常做成拱曲形的,随其形状不同,在园林建筑中有各种名称,如船篷轩、菱角轩、鹤胫轩等等,如厅堂内顶部用假的椽子做成等跨连续拱券形,则称为“满轩”,这里的轩只是名这种空间和顶部的构造形式,不是建筑物的名称。对体量小而高敞的建筑,也称“轩”,如苏州虎丘拥翠山庄的“月驾轩”,就是名其建筑了。还有称层廊为轩的等等。

中国建筑名称在概念与实物之间的矛盾,说明研究中国建筑的一个为人们所忽略的思想,即厅堂楼阁,斋馆轩榭等名称,只是对单体建筑而言,它们都不是建筑类型。有的中国建筑著作中,把这些名称的单体建筑与宫殿、佛寺、陵园等,统统纳入建筑类型,就模糊了单体建筑与组群建筑“质”的不同。

堂,本不是指房屋建筑,这是现今辞书中对“堂”的解释,会产生谬误的原因,如《辞海》释堂:1。“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2。“四方而高的建筑;四方形的坛”。堂的1。义,虽不是错误,读者查阅“堂”、“室”,既是房屋的名称,何以不讲两者的功能用途,

却用两者的前后位置来解释?是指两栋房子的前后位置,还是在一栋房子里两者的相对组合关系呢?从词义解释,是无法弄懂的。此释大概来自《说文》:“室,实也。”段注:“古者前堂后室。”这是指古代寝制居住房屋平面布置而言,以“寝图”词义就清楚丁(见图清·黄以周《礼书通故·名物图·宫》所示)。

《辞海》在2的解释下,引用了《礼记·檀弓》:“吾见封之若堂者”的郑玄注:“堂形四方而高。”藉以证明堂是“四方而高的建筑”和“四方形坛”的说法。

显然“堂”的词条撰写者,主观认为“堂”是定指房屋的,只见“堂形四方而高”这几个字,既忽视《礼记·檀弓》讲的是丧礼,也无视于“封之若堂者”明明不是指堂本身,为了证明堂是房屋建筑,不惜断章取义,将郑玄注:“封,筑土为垄,堂形四方而高。”的前半句删掉,只取所要的后半句,这就歪曲了《檀弓》中的这句话,是讲坟墓筑土形状的原意。《周礼·封人》注:“聚土曰封。”冢人注:“王公曰匠,诸臣日封。”而“筑土为垄”的“垄”,是坟墓。

元·陈皓在《礼记集解》中释“封之若堂”说:封,筑土为坟也:若堂者,如堂之基,四方而高也。”陈注虽将“堂”作房屋,而用“如堂之基”解释“堂”,意思是对的。准确地说:是将坟墓用土堆筑成像台基“四方而高”的形状。

从《说文》:“堂,殿也。从土,尚声。‘’古文堂如此。”段注:“从尚省。”汉字属建筑空间的词,均在山部,“八”是屋顶交覆的形状,如宫、室、宅、宇……等。而堂属土部,尚,是加也、饰也、

崇也、贵也。堂,就是用土堆筑以示崇敬的意思。

一、堂的本义

《说文》:“堂,殿也:,”段玉裁注:“释宫室曰,殿有殿鄂也。殿鄂即《礼记》注之沂鄂。”又:“堂之所以称殿者,正谓前有陛,四缘皆高起,沂鄂显然,故名之殿。”可见这里的“堂”与“殿”是指同一东西,但都不是指房屋建筑。

《说文》:“陛,升高阶也。”段注:“自卑而可以登高者谓之陛。”又:“阶,陛也。”段注:“凡以渐而升皆曰阶。木部曰:梯,木阶也,,”说明“阶”是台阶,或曰踏步。“陛”是有多级踏步的台基,故云:“四缘皆高起”。阶级多则堂高,为了升高阶的安全,在阶级与建筑物之间,就需要有一个过渡和缓冲的余地,即露天的平台。对“陛”与“阶”不妨作如下的区别:多级有露台之基称陛,少级无露台之基称阶。

台基见于古籍的均作“堂”。《墨子》谓:“尧堂高三尺,土阶三等。《礼记·礼器》:“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如按商尺每尺折合公制0.169米,“堂高三尺”仅高50厘米,九尺也只有1.5米,绝非是住人的房子。《周礼·考工记》中的“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殷人重屋,

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郑玄注:“修,南北之深也。”所云“堂”,即台基。五室,是造在台基上的五个室也。

房屋之堂

西汉·史游《急救篇》:“凡正室之有基者,则谓之堂。”是后世将当正向阳比较高大的房屋,称之谓“堂”。汉以后帝正之堂称“殿”。据《初学记》渭殿之名起于《始皇纪》曰:“作前殿。”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许(慎)以殿释堂者,以今释古也。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在民间如计成在《园冶》中解释:“堂者当也,当正向阳之谓也。”

二、堂与殿之别

宋·高承《事物纪原》中对阶与陛的区别说:“殿则有阶陛,堂有阶无陛。”汉有三阶之制,左碱右平,三阶是三层台基,碱是台阶的踏道,平即御路。这种阶陛,只能用于帝王的宫殿,以示尊贵。如蔡邕所说:“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故古之臣称君王为“陛下”,就如古埃及称国王为“法老”。法老为pharaoh之音译,本意与“大宫殿”的意思相同。

实际上,皇宫中有阶陛的殿,是在主要轴线上的殿,次要轴线上的殿也多是“有阶无陛”的。看来有阶是否有陛,也难区别堂和殿。就是在帝王宫殿中,也有称“堂”的,如颐和园中的乐寿堂即是。

宋代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从制式上抓住了“堂”与“殿”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制设吻者为殿,无吻者不为殿矣。”

吻《清式营造则例》:“一种龙头形的装饰,张开大口将正脊咬着;吻下山面有吻座,吻背上有扇形的剑把,背后有背兽。在较大的建筑物上,正吻常常有八九尺高,由若干块(窑制)拼垒而成。”《营造法原》称哺龙脊或龙吻。龙,在古代是帝王的象征,这种屋脊两端

龙形翘起的饰物“吻”,只能允许用于宫殿和寺庙中的殿堂。

所以,用吻的有无来区别“殿”和“堂”,是简单而准确的界定方法。

三、堂的空间构成

《释名·释宫室》:“堂,犹堂堂,高显貌也。”又:“占者为堂,自半以前虚之,渭堂;自半以后实之,谓室。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这是古代宫室寝制的形式,明代的计‘成在《园冶·屋宇》中仍然以寝释“堂”,后世不知“寝”为何物者就无法理解,对园林建筑设计也毫无意义。汉代始已改变了这种“前堂后室”的“寝制”平面布置,简化为“一堂二内”的形式,即三间房屋,中间的正间(明间)为“堂”,两边隔间为“室”。多进住宅,不论三间五间,亦有不加分隔的通敞厅堂,有时不论是否分隔都通称为“堂屋”。如晋·干宝《搜神记》:“家人既集,堂屋五间拉然而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有正屋才能称“堂”。

当正向阳这是堂在组群建筑中不同于其他建筑物的重要之处。“当正”是指堂的位置在组群建筑的中央轴线上。正,也有主体和庄重的意思。“向阳”,俗云:南阳,北阴,东曦,西晒。向阳就是要求堂屋布置“坐北朝南”。在北半球建筑朝南,是最佳的方位和朝向。按空间组合的基本模式,沿轴线对称均衡的布置一进庭院时,作为主体建筑的“堂”,必须当正向阳。就是在布局灵活力求自然的园林中,堂也必须与直接对外的园门对位,即计成在《园冶·立基》中所说:“安门须合厅方。”园门与园林主体建筑的“堂”,形成一条轴

线,这对园林的总体规划具有决定性作用,故有“奠一园之体势者,莫如堂”之说。

四、堂的意义

最早的堂,如《淮南子·本经训》所说:“堂大足以周旋理文,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说明早先古帝王之堂——明堂,高大能在里面处理政事,举行典礼和集会;安静洁净可以用来祭天帝、祀鬼神:一般仕寝之堂,也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则说:“堂,当也,当正向阳之屋;又堂,明也,言明礼仪之所”。这是指一般住宅中的堂,也是供奉和祭祀天地君亲师神位之所,是举行婚丧礼仪之处,听事处理家政的地方,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家庭生活神圣的场所。所以“堂”就含有尊贵、敬重的意义,正是古称父母为“堂上”、“高堂”;母居内堂,而称“萱堂”、“令堂”的道理。

堂的这种表示尊贵和礼敬鬼神的意义,在其他建筑类型而有此功用的建筑,也就多以堂为名了。如清代皇家园林的颐和园,在宫殿区里,对皇帝处理朝政、召见大臣等政务活动的殿堂,只称为殿,如以“仁寿殿”为主的组群建筑。那些供帝室生活起居的殿堂,就以堂为名而不称“殿”,例如,仁寿殿后,西面临湖的“玉澜堂”,曾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南临昆明湖的一组建筑,是慈禧太后的寝宫,名“乐寿堂”。专为慈禧欣赏戏剧建造的“大戏楼”一组建筑,则名“怡春堂”等等。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宫殿区,前朝称殿,如“澹泊敬诚殿”、“烟波致爽殿”等,后寝称堂,如七间大殿的皇太后寝宫,亦名“乐寿堂”,后改名“悦性居”。皇太子所居名“继德堂”等。其

他建筑用斋、馆、轩、榭之名的皆有。在皇家园林中,帝室生活起居的建筑,多不称“殿”,而名之为“堂”,大概是殿太严肃政治化,而以堂为名,既合园居的生活化,又不失尊贵之意。

中国的宗教建筑佛寺中,除供佛的主要建筑称殿外,也有以堂为名的。如:供僧众涌经的经堂,坐禅的禅堂;供菩萨的五百罗汉堂,如现存苏州戒幢律寺(西园)的罗汉堂,四川新都宝光寺的罗汉堂等等。

堂的祭祀鬼神功能,如旧时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和封建宗族的宗祠,皆通称之为祠堂。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云:“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是在家族墓地建立祠堂。杜甫《蜀相祠》诗有:“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之句。后宗族祠堂多建于族居住处。纪念先贤的祠堂,以清道光八年(1828),巡抚陶澍在今苏州古园“沧浪亭”内,“五百名贤祠”为著。堂三间,三面墙壁上,嵌有敬摹真像570人石刻。此后又收录殉节孝义、为国捐躯、成仁取义者,凡“山樵、市隐、缁流、兵役、家丁人等,并授命郡中者⑩”共计‘有三千八百余人,编人《吴郡忠义汇录》中。如其堂楹联所题:“非关貌取前人,有德有言,千载风徽追石室;但觉神传阿堵,亦模亦范,四时俎豆式金阊。”五百名贤祠这种用传统庭院式建筑摹像刻石的祠堂,可说是中国式的历史名人纪念馆。从民族历史文化的教育作用,在山水风景名胜之地,有史迹文脉可寻者,大可吸取这种寓教于乐的建筑意匠和手法,既可驻足游憩,又能瞻仰凭吊古人,是建“堂”亦造景也。

堂的活动内容堂不仅是“明礼仪之所”,也是日常团聚、宴会、

娱乐之处,尤其是别业和园林中的堂,其活动内容更是随意而多样的。下面摘宋人诗词中有关材料,以见一斑:

“一堂图书自陶冶,三径萧兰俱岁华。”

“双桧堂深新酿好,且传觞。”

“烛华红坠,瑞堂犹按歌舞。”

“故国山河在,新堂冰雪生,万家和气贺初成,人在笙歌声里暗生春。”“我登双松堂,时步双松阴,中有寂寞人,安禅无古

诗词中除描写的生活内容外,我们从堂题名为“双松”、“双桧”、“三槐”(苏东坡有《三槐堂铭》)等等,说明“堂”前庭院中都种植有树木。对当正向阳,堂堂高显的“堂”,不论在住宅组群建筑中,还是在园林中独立建造,都要“筑垣须广,空地多存”,(《园冶》),植树不宜密茂,否则空间郁结而不开朗。“倘有乔木数株,仅就中庭一、二”,故宜少而修。所以选择植株高大、主干明显直立、枝柯离地较高、树冠枝繁叶茂的乔木。唐诗人白居易《庭松》诗描写庭中植松的好处说:“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竦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诗人可谓妙笔生花,形容松树四时之趣,秋枝光疏而槭

庭中植木,对树种的选择,又同古代传统的自然美学思想“比德”学说有关,所谓“比德则质符君子”,如松岁寒不凋,松龄长久,常以喻坚贞,祝寿考。这种比君子之德的自然物很多,皆源出自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之说。如“松、竹、梅、

兰等被比喻有人品德的植物,在中国人的生活和造园艺术中,已成为传统的观赏植物。可以说,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以生活的想像和联想,将自然山水树石的某些形态特征,看作为人的精神拟态,这种审美心理特点已成为民族的历史传统了。”

五、堂之美

《涛经·小雅·斯干》中的“如跛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晕斯飞田。”《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来只称《涛》,儒家列为经典之一以后称《诗经》。这两句话十六个字,是描写中国建筑最古老的文字,也集中代表了最早建筑形象的特征。用宋儒学者朱熹的解释:“言其大势严正,如人之竦立,而其恭翼翼也。其廉隅整饬,如矢之急而直也。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彩而轩翔,如晕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

朱熹解释是形容堂的四角绳直如飞出之箭。朱以“如鸟斯革”像乌一样张开翅膀,形容堂的建筑形象;以“如荤斯飞”如鸟鼓翼欲飞,形容堂的檐宇华彩而轩昂。可见,最早的建筑形象已具后世殿堂的雏形。

后世之堂,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巾说:“堂之制,宜宏敞精丽,前后须层轩广庭,廊庑俱可容一席。”宏敞精丽四个字,基本上概括了“堂”的特点。但句中“层轩”的“层”字,据陈植教授注解:“层轩——轩为小式建筑,每作书房及雅叙之用。层轩,轩上有楼:”就很费解了。“前后须层轩广庭”,是指建筑本身而言,因堂高显,所以堂的前后庭院须广;因堂宏敞,故堂前后檐须轩昂,如按陈先生所

说,“层轩”就成了堂建筑之外前后必须建造的小楼了,古代既无这种建筑制度,恐怕也难找到这样的实例。我认为这“层轩”之意,应是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的“前添敞卷,后进余轩的“轩”,这“前后”非指堂屋之外,而在堂屋之中:因堂欲高大,必须加大进深,当进深超过大梁的长度,就需要添柱系梁。但进深愈大,房屋愈高,随之檐口也就愈低了。为了抬高檐门,则需按“草架”制度,用重椽覆水,将檐内顶上的“覆水椽”做成各式拱曲的形状,这“轩”也不是指小式建筑,而是指这轩轩欲举的空间部分。

《说文》段注释“层”为“重屋,复笮也。”按“笮在上椽之下,下椽之上,迫居其间故曰笮。”这很符合汁成草架的重椽复水之义,层轩应指“廊轩”而言。文震亨对营造事不甚了解,表达不清楚也,《长物志》一书,虽有其一得之见,也间有精要之言,只是“雅人深致”的品评鉴赏之作,有不少内容多抄撮自他书,如“山斋”的开头两句,就与《考檠余事》一字不差;而植物部分多摘抄简化《群芳谱》文字。正如沈春泽《长物志·序》所说:“大都游戏点缀中一往删

繁去奢之意存焉”而已。

堂的环境之美中国人历来很讲究建筑的生活环境之美,但更重视将自然之美纳入建筑的生活环境之中。一千五百多年以前,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的“罗层崖于户内,列镜澜于窗前”之说,就从建筑美学思想上,为中国独特的“借景”论创说的先河:这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建筑设汁思想上不同西方的重要特色。

建筑的基址既定,白然环境优美者,“借景”的得失,在建筑师

的“意匠惨淡经营中”。用李渔之沦:“是山(景)也,可以入画;是画也,可以为窗也”(《闲情偶寄》)。堂址可选,“借景”当在规划设汁之初,建筑师还得有“屏俗收佳”的功夫。我们可以从诗人的感兴里,体会堂的不同环境景观之美。

近郊之堂:“结庐弥城郭,及到云木深,启户面白水,凭轩对苍岑;”(唐·吴筠)

冈埠之堂:“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洲,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乱瓦浮,,”(王安石《平山堂》)

山上之堂:“平观碧落星辰近,俯见红尘世界低。”(管师夏《白云堂》) “草堂列仙楼,上在青天顶,户外窥数峰,阶前对双井,雨来花尽湿,风度松初冷。”(唐·汤浚)

海滨之堂:“清风海上至,朝阳在户庭。”(苏轼《载酒堂》) “八窗尽控琼钩,送帆樯杳杳,潮菩悠悠:”(史垂《浮远堂》)

厅(厅),本为“听”(听),听人呈辞而处理事务,叫“听事”。原是称“听事”的行为,后称作此用的房屋为“厅事”,六朝时加“广”为“厅”字,后简化为“厅”,成为建筑物的一种代称。厅与堂没有质的区别,由于厅无堂的明礼仪、祭祖先、祀鬼神的功能,所以厅的用途较随意,建筑的形式也灵活多样,空间环境则要求净洁幽雅。

一、厅名由来

厅(厅),本为“听”(听)字。听,有治理,决断的意思,故听取他人言词而处理事情,叫“听事”。《汉书·宣帝纪》:“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原是指“听事”的行为,后来就指“听事”的处所。李斗《扬州画舫录》说:“厅事,犹殿也,汉、晋为‘听’,六朝加广为‘厅’。”《老学庵笔记》云:“‘路寝’今之正厅,治官处之厅多厂,今谓厂厅。”据《尔雅·释宫》:“周制王公六寝,路寝一,小寝五。路寝治事之所,小寝燕息之地也。”所以,《老学庵笔记》云:“路寝,今之正聪”也。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郑州刺吏束厅壁记》中说:“古诸侯之居,公私皆曰寝,其他室为便坐。今凡视事之所皆曰厅,其他室以辨方为称。”所云“辨方为称”者,大概是随室的方位而称之,如束室、丙室之类。厅亦堂也。按《说文》:“堂,殿也。”而李斗说:“厅,犹殿也。”实际上“堂”亦可称“厅”;“厅”也是“堂”,故通称之谓“厅堂”。但在住宅和园林中的主要厅堂,则多称堂,虽口语中也常称厅,题写匾额皆名“堂”不名“厅”。所以《扬州画舫录》云:“正寝曰堂,堂奥为室,古称一房二内,即今住房两房一堂屋是也,今之堂屋,古谓之房;今之房,古谓之内;湖上园亭皆有之,以备游人退处。厅事无中柱,住室有中柱,三楹居多,五楹则藏东、西两梢间于房中,谓之套房,即古密室、复室、连房、闺房之属。”这说明了后世住宅中厅堂建筑空间构成的典型制式。

二、厅名之别

厅,随其在组群建筑中的位置、环境特点、平面形状、空间形态

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所列:从建筑的空间序列“有大厅、二厅、照厅、东厅、西厅、退厅、女厅”。

中国建筑的布局序列与礼制有关,上列是住宅建筑巾的厅名,大厅、二厅,是位于轴线正中的“堂”。照厅,是指厅坐南朝北,与正厅相对照,故名。退厅和女厅,是接待宾客和妇女休启、的地方,多布置在次要轴线上。

从建筑的平面形式“以宇名如一字厅、工字厅、之宁厅、丁字厅、十字厅”,厅的平面呈一字形,是中国木构架建筑最典型的平面:其他多为园林中建筑组合成的平面,而丁字厅,似为厅堂前出抱厦者,亦名抱厦厅,十字厅,平面呈十字形,当为正方形平面四出抱厦之厅,这种形式的建筑,在《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第二十景“濂溪乐处”中,绘有一亭,四面均为歇山卷棚顶与中央的四角攒尖顶,每边平行而非山花朝外,此建筑亦无题名。

从建筑的空间形态“六角庋(音:鬼)板为板厅;四面不安窗棂为凉厅;四面环合为四面厅;贯进为连二厅及连三、连四、连五厅;柱檩木径取方为方厅,五金柱亦曰方厅;四面添廊子飞掾攒角为蝴蝶厅;仿十一檩挑山仓房抱厦为抱厦厅;枸木椽脊为卷厅;连二卷为两卷厅;连三为三卷厅;山后檐人拖架为倒坐厅”。庋,搁置,或放置器物的搁板或架子。六面庋板,为建筑四壁、地面和天棚均用木板构造,故名板厅。四面厅,从《扬州画舫录》二十四景的“砚池染翰”图中的“临池亭”,为一座在两卷厅的两山各接一卷棚式的建筑,四

面皆足建筑的立面,故云“四面环合”:方厅,柱檩木径取方,《营造法原》中称“扁作厅”。蝴蝶厅,在圆明园的第十六景“川地云居”,就是四面添廊子飞椽,中为四角攒尖顶;四面视之皆重檐的建筑,抱厦厅,这种形式在圆明园中不止一座,抱厦建筑均不山花朝外,而与厅堂平行。三卷厅,圆明园四十景巾的“两峰秀色”组群中,“含韵斋”就是以三幢五间悬山卷棚顶建筑并立组合的厅堂,倒坐厅,也就是“照厅”。

从建筑的植物景观“以花名如梅花厅、荷花厅、桂花厅、牡丹厅、芍药厅;若玉兰以房名,藤花以榭名,各从其类”。李斗所说的“各从其类”,大概足指古代对花卉的品评,从“比德”的美学思想,有尊卑贵贱清俗之别,如宋·周敦颐《爱莲说》有:

“菊花,花之隐逸者;牡廾,花之富贵者;莲花,花之君子者也。”故喻梅花为“清友”,而称牡廾为“花下”,芍药称“花相”;“桃花为丽姝,李如女道士”等等。所以种植与建筑物的主次、功能和环境,也有相应相配的要求:

从建筑的用材“以木名如楠木厅、柏木厅、桫椤厅、水磨厅”:楠木樟科,常绿乔木。质细而坚,材富有香气,是尊贵的建筑用材。如承德“避暑山庄”门内正中的大殿“澹泊敬诚”殿,就是用楠木建造的,俗称“楠木殿”。

柏木木材淡黄褐色,质细有芳香,是建筑用材,也是优良的观赏树木:史书上著名的“柏梁台”,就是汉武帝元鼎二年所造,“以香柏为梁也”(《三辅旧事》)。水磨厅,概指用细清水砖砌筑墙壁和铺

地的厅堂,水磨,《营造法原》:“砖料经刨磨工作者,谓之做细清水砖。”以“水磨”二宁名厅,仪见于《扬州画舫录》一书。

一、楼的名与实

楼作为建筑名称,早先并没有在建筑空间上层叠的意思:中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被列为十三经之一的《尔雅》解释:“四方而高曰台,陕而修曲曰楼。”“修,长也;陕,狭。”疏:“凡台上有屋陕而屈曲者为楼。”注疏的宋人,是对晋代郭璞旧注所作的阐释,认为楼是造在高台上的狭长而屈曲的房屋,不认为“楼”的建筑自身在结构上有梁架重叠构成层层空间的意思。这个解释符合历史实际情况吗?

李允铄在《华夏意匠》中提出不同看法,理由足说:“甲骨文的‘室’字还有另外一个字形(合),它表示的却是一个‘重檐’的屋顶或两层的‘重屋’,《考工记》有‘殷人重屋’之说,这个字形也作丁一个具体的形象上的证明,《说文》:有‘楼,重屋也’,指出商代(公元前16—前1l世纪)已经有了楼房的存在。”

李允铄对甲骨文“室”的字形分析,有“重檐”和“重屋”的两种可能,是无可非议的。但以《说文》的楼为“重屋”来解释《考工记》的“殷人重屋”,据此断定中国在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的商代,“已经有了楼房的存在”,就大成问题了。

其实古代的考据学家们,也没有对《说文》的“楼,重屋也。”下过“重屋”就是楼房的结论。如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注《说文》的“楼”却说:“重屋与复屋不同,复屋不可居,重屋可居。《考工记》之重屋,谓复屋也:”清代的经学、文字学家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亦说:“孔广森曰:殷人始为重檐,故以重屋名。”段玉裁(1735—1815)和孔广森(1752—1787)是同一时期的人,段说之“复屋”虽肯定不是楼房,却不清楚建筑是什么形象。孔广森说得较明确是“重檐”。

楼房的起源

楼这种屋上架屋的建筑形式,最早见于文字的是《孟子·尽心下》中:“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注:“上宫,楼也,孟子舍止宾客所馆之楼上也。”是说孟子到滕国,住在宾馆的楼上。《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盘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

《孟子》一书是孟子(约前372—前289)和他的弟子万章等著,平原君(?—前251)是战国赵国的贵族,可说明,战国时代在贵族的家里已建造有楼房了。所以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史》中说:“今之楼,战国之世,乃能为之,春秋时尚无有电心、”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之木结构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之木结构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基材,发展出系统的木结构形式。本文将对木结构的基本类型、组成元素和历史沿革进行简要叙述和论述。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材,并发展繁衍出完整缜密的木结构,其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建筑之源头究竟起于何时何地,当无法考证,而木构建筑似乎也是如此。但是从有较详尽史料记载起,到后世的考古发现,屡屡有关于木构建筑的记载和发现。 殷代末年(约公元前十二世纪)“纣王广作宫室,益广囿苑”,“其后约三千年,乃由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寓以发掘,发现若干建筑遗址。其中若干处之木柱之遗炭尚宛然存在,盖兵乱中所焚毁也。后代中国建筑之若干特征,如阶基之上立木柱之构架制,……已可确考矣。”(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19页)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诗经·大雅·文王之什)至此(周),传统木结构,如木柱的采用,翼形的屋顶,已经初露端倪。 至春秋战国,木结构之立柱、门扇、斗拱、枋以及斗拱承托平坐的形式已初具规模,此情况可以从故宫博物院藏“采桑猎钫”中的宫室图上看出。(插图1)

至秦始皇更是开始亘古未有的大肆兴建,“先建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史记·秦始皇本纪),我们熟知的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到“蜀山秃,阿房出”,可见当时修建宫殿囿苑的主要用材乃为木材。 至两汉,宫苑和市井建设仍绵延不绝,“长安城内诸宫散置,有长乐、未央、明光、长信及桂宫、北宫六处,有九市,百六十里,八街,九陌”(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24页)。从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及汉代的仿木构墓室建筑中可以看出,至此,传统建筑的木结构(椽,斗拱,枋等)已经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最基本的模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起,大江南北石窟洞穴星罗棋布,其中大部分的石窟从结构上看均是模仿木构,更有完全忠实模仿木构的实例,可见木构建筑在当时应是建筑的主流所在。 如今确有年代可考的最古的木构建筑是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此寺是经梁思成先生费尽千辛万苦始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由佛光寺大殿大可以略看出当时木构的发展情况,应该说,此时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几趋于成熟并已经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模式,后世即使有修改,也是在小处细节。 至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李诫作《营造法式》,是中国建筑史上记载最早最系统的一本关于建筑科学的工具书,其中对于建筑的用材、构架、结构、比例都有详细周全的规定。至此,应该说,传统木构建筑已经在一种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逐步完善。 再到元、明、清期间木结构的演变或趋简练硕大,或趋精巧细致,或有更多新作法的出现,或不可避免经历避重就轻的倒退,当是历史发展之常有更迭,但其发展始终是在一个主干的基础上,万变而不离其宗。 埃及和西方传统建筑以石材为主要建材,而中国传统建筑则以木材为主要建材,其中可能有诸多偶然性原因,但也或有可探讨的必然性。首先从地理条件来讲,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所在地均以石材为普遍可采之材,而缺乏大量的森林和材质适宜的木材。而埃及的干旱气候及希腊罗马的潮湿的地中海气候都不利于木材材性的稳定性。相对地,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木材的来源及气候条件对木建筑都很友好。以此,凡三种文明因其地理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建筑传统,或有可考之处。其次,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及宗教领域来看待,埃及法老向往灵魂转世而永世长存,石材的坚硬和恒久正是这种这种内在信仰的外在表

古建筑的木构架

古建筑的木构架 柱: 承受建筑物上部重量的直立杆体,叫做“柱”,就位置而言,有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童柱之别。 檐柱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 金柱在檐柱以内的柱子,除了处在中线上的柱子,都叫金柱。 中柱处在建筑物纵中线上并顶着屋脊(不在山墙里面)的柱子,叫中柱。 山柱在山墙正中,并从山墙之内顶着屋脊的柱子。 梁: 古建筑的主要木作构件,是房屋中承受重量的水平大木,一般与建筑立面相垂直。 三架梁大木建筑中梁架的主要构件,长两步架,上承托三檩的梁。 五架梁与三架梁平行,位于三架梁之下的长四步架的梁。其上安瓜柱,上承五檩的梁。 七架梁即承托七檩、梁架中最长的梁。 双步梁古建筑中梁的一种,长两步架,两端下置柱,一端上侧承檩,一端无檩,中部安瓜柱,上承单步梁。如内乡县衙大堂前后即为双步梁。 抱头梁位于檐柱与金柱或老檐柱之间的短梁,一端置于檐柱之

上,另一端插入金柱或老檐柱中。 檩: 古建筑中小式建筑的大木构件。即与梁架正交的两端搭于梁柱上用以承托椽子的木构件。 脊檩在屋脊下的檩叫脊檩。 檐檩处于屋宇最外边的檩叫檐檩。 金檩在檐檩与脊檩之间的檩,统称“金檩”,金檩有上中下之分。 檩条根据建筑物承重大小,有用一根的,有用两根并用的、三根并用的。两根并用的,下面的一根叫檩枋,如脊枋。三根并用的,处于中间的多为方条,称为垫板,如脊垫板。下面的一根仍叫檩枋。 椽子: 密集地排列于檩上,并与檩成正交的木条,叫椽子。其功能是承受屋顶的望板和瓦。 脑椽最上一段即脊檩到上金檩这段椽子。花 架椽在各金檩上的椽子,都叫花架椽,又叫平椽。 檐椽从下金檩到檐檩这段椽子叫檐椽。 飞椽在大式建筑或较大建筑物中,为增加挑出的深度并使瓦沟水流远,在圆形断面的檐椽外端,还要加钉方形断面的椽子,这段方形断面的椽子叫—电椽。 望板: 铺钉在屋面椽子或檩条上的木板,叫望板,又叫屋面板。板的方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采用木结构比较普遍,主要是当时木材资源比较丰富,木材易于加工,所以使用较多,但是木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易蛀、易燃,很多古建筑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消失了。现存的还有部分古建筑,十分需要加强保护,对古建筑木结构的有关知识需要了解,这里介绍的是古建筑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的构件名称有宋式和清式两套,这些图上的标注是遵照《营造法式》的宋式名称,适用于早期木结构建筑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我把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一座金代建筑。 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山西沁县普照寺正殿)

浅谈现代木结构建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现代木结构建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木结构古建筑构件详解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总则及基本规定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加强对古建筑木结构(以下简称古建筑)的科学保护,使古建筑得到正确的维护与修缮,特制定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及其相关工程的检查、维护与加固。 第1.0.3条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1.0.4条为长远保护古建筑工作的需要,每次维修所进行的勘查、测试、鉴定、设计施工及验收的记录、图纸、照片和审批文件等全套资料均应由文物主管部门建档保存。 第1.0.5条从事古建筑维修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应经专业技术审查合格,其所承担的任务应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2.0.1条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原状系指古建筑个体或群体中,一切有历史意义的遗存。现状若确需恢复到创建时的原状或恢复到一定历史时期特点的原状时,必须根据需要与可能,并具备可靠的历史考证和充分的技术论证。 第2.0.1条在维修古建筑时应保存以下内容: 一、原来的建筑形制包括:原来建筑的平面布局、造型、法式特征和艺术 风格等; 二、原来的建筑结构;

三、原来的建筑材料; 四、原来的工艺技术; 第2.0.2条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工程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五类: 一、经常性的保养工程:系指不改动文物现存结构、外貌装饰色彩而进行 的经常性保养维护。例如:屋面除草勾抹,局部揭窊补漏,梁、柱、 墙壁等的简易支顶,疏通排水设施,检修防潮、防腐、防虫措施及防 火防雷装置等。 二、重点维修工程:系指以结构加固处理为主的大型维修工程其要求是保 存文物现状或局部恢复其原状这类工程包括揭窊瓦顶打牮拨正局部或 全部落架大修或更换构件等。 三、局部复原工程:系指按原样恢复已残损的结构,并同时改正历代修缮 中有损原状以及不合理地增添或去除的部分,对于局部复原工程应有 可靠的考证资料为依据。 四、迁建工程:系指由于种种原因需将古建筑全部拆迁至新址,重建基础 用原材料原构件按原样建造。 五、抢险性工程:系指古建筑发生严重危险时,由于技术经济物质条件的 限制,不能及时进行彻底修缮而采取的临时加固措施。对于抢险性工 程,除应保障建筑物安全控制残损点的继续发展外,尚应保证所采取 的措施不妨碍日后的彻底维修。 第2.0.3条当采用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确能更好地保存古建筑时,可在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工程中予以引用,但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仅用于原结构或原用材料的修补、加固,不得用现代材料去替换原用

浅析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浅析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摘要】木结构古建筑由于技术和年代等原因,在修建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有效的防火保护措施,作为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消防安全设计仍然是薄弱环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是空白。近年来,我国就曾多次发生古木建筑火灾,因此必须加强对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关键词】木结构;古建筑;设计 一、木结构古建筑的火灾特点 1、燃烧强度大 木结构古建筑的建筑构件大多采用松、杉柏香樟等含油木质材料制作,木材用量多,火灾荷载大,而且年代久远,特别是寺庙建筑常年香火缭绕,木构件极为干燥,加之表面涂刷油漆,火灾时,燃烧猛烈,火场中心温度可达1200 度以上。 2、火势发展快 木结构古建筑发生火灾时,火焰、热烟气在室内向上升腾,首先沿着殿堂垂直布置的木构件,以及悬挂的垂幔、幔帐、柱棉、飘带、天帐等装饰品迅速向上蔓延。火灾蔓延至屋顶部位后,又会迅速沿屋顶向水平方向发展蔓延,再加上室内空气对流条件好,极易造成全面燃烧。同时,大多数木结构古建筑相互毗邻,通廊相连,火势一旦突破着火建筑门窗会引起延烧,强烈的热辐射也能导致毗邻建筑着火。 3、屋顶易倒塌 木结构古建筑发生火灾后,其倒塌的规律一般是屋顶首先倒塌,墙柱后塌。这是由于古木建筑火灾首先是垂直向上蔓延,且其屋顶的屋架、桁、檩等构件截面积较小,而柱、梁截面积较大。火灾时,古木建筑整体倒塌的时限持续时间较长。 4、文物易受损 木结构古建筑不仅自身价值无法估量,而且其室内通常还珍藏有大量经典、书画、匾额等各类古代艺术珍品。火灾时,木结构古建筑本身及室内文物极易受到破坏,甚至直接被大火烧毁,而且用水扑救还会使木构件加速腐朽,忌水的文献史料、泥塑、唐卡、壁画等也会遭受损坏。 二、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的原则

浅析中国古建筑大木结构的榫卯形式

浅析中国古建筑大木结构的榫卯形式 ----------吴其钢徐州市园林技术工程处摘要:榫卯的功能,在于使千百件独立、松散的构件紧密结合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具有承受各种荷载能力的完整的结构体。 关键词:榫卯功能分类名称使用部位 我国古代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是通过一定的建筑艺术形式和一定的工艺技术表现出来的。有人说“中国古代建筑的大木结构不用一根钉子”,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夸大的说法,但如果单指大木结构的榫卯则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又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中国古建筑是一门独具风格的建筑科学,中国古建筑又以木结构为主,木构件间的联接又以榫卯组合为主。 而今国内现存的古建筑以清代(明代)居多。通过近几年施工和设计的仿古建筑,剖析其结构形式与工艺技术,得悉其构件联接以榫卯组合为主。通过对马炳坚先生所著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井庆升先生所著的《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艺》,及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学习,了解了中国古建筑的榫卯技术的形式和多样化以及其功能。 1、榫卯的功能 1.1榫卯是相辅相成,相互对应的。榫:就是小于构件断面凸出的部分,俗称公榫,卯:就是指与榫相结合的另一构件凹下去的部分,俗称母榫。 1.2榫卯的功能,在于使千百件独立、松散的构件紧密结合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具有承受各种荷载能力的完整的结构体。木结构榫卯技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得以应用并逐渐发展,到唐宋时期榫卯技术的

应用以达到如火纯清的程度,应用的更加纯熟和讲究。到明、清时期古代的工匠们将其形式简化,但仍保留其固有的功能,从中充分体现榫卯结构的可靠性。 如一座大型的宫殿式木构建筑要由成千上万个单件组合而成,一座小式的构造简单的古建筑,也要由数以百计的木构件组成。在这些建筑的木构件中,除椽子和望板外,其余构件几乎全部是用榫卯结合在一起的。木结构的形式和榫卯结合的方法,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主要结构特点。 2、榫卯的分类 木构件榫卯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这些种类和形状的形成,不仅与榫卯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木构件所处的位置,构件之间的组合角度,结合方式以及木构件的安装顺序和安装方法等均有直接关系。根据榫卯的功能大致可分为六类: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的拉结相交使用的榫卯;水平构件互交部位的榫卯;水平或倾斜构件重叠稳固所用的榫卯;用于水平或倾斜构件叠交或半叠交的榫卯;用于板缝拼接的几种榫卯。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木构件榫卯的种类、形式及使用部位。 2.1、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 在古建筑中垂直构件主要柱子,柱子又分为落地柱和悬空柱两类。落地柱即柱脚直接落在柱顶石上的柱子,如檐柱、金柱、中柱、山柱都属此类。悬空柱即落脚在梁架上或被其它构件悬空挑起、捧起的柱子,如童柱、瓜柱、雷公柱等都是悬空柱。这些垂直构件不管用在什么部位,都要用榫卯来固定它的位置,如管脚榫、套顶榫、瓜柱柱脚半榫。 2.1.1、管脚榫用于固定各种落地的柱根部,童柱与梁架或墩斗相交处,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一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内的称屋内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有些柱不承受轴向压力,主要起构造作用,如望柱、垂莲柱、雷公柱。根据样式不同,以有圆柱、八角柱、方柱、瓜楞柱、蟠龙柱等多种。按构造又有单柱、拼合柱之别。古建筑柱子一般均有收分,即柱径上小下大呈直线轮廓收分。北齐、五代、宋、明建筑中又有一种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杀成梭形的,称为梭柱。清代多用直柱、仅于柱端稍作卷杀。柱有侧脚,即向中心倾斜;有生起,即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一、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形式的基本演化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1.抬梁式构架 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准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迭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透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透过它传到柱上)。 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 2.穿斗式构架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和"穿斗架"。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架。 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 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这些地区有的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采取将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 3.井干式结构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着《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

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中国古代木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它建筑形态最基本的区别是木结构,是世界上惟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 中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木结构建筑遗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已有七千年。据考古发现,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最少有三栋以上的干阑式建筑遗迹,其中一座长约23米,进深约8米。木构件建筑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有榫卯,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已发现的最早的遗存。如果我们把河姆渡文化出土的榫卯木结构建筑遗迹当作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真正”起点,那么,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已经有七千年的历史了。 古代木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建筑主要分为抬(叠)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另外还有井干式,但它不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只在一些林木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出现,如云南。 抬梁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的主要形式,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这些地区有的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采取将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 布局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造型特点: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在所有的中国的古代建筑中都可以找到一个最基本的形式特征——人字形的“大屋顶”。 中国任何类型的建筑都是由民居住宅演变过来,它是以增加重复单位来解决人所要求的尺度和规模。其基本外形都如一个篆书“人”字形,即双面坡的屋顶。通用性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成的基本法则。大屋顶,这个人字形的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明显的特征。 不管是殿、堂、厅、轩、馆、楼、阁、榭、亭等称呼的建筑,还是方的、长方的、圆的、角形、扇形、一字、凹字、工字、田字等组成的平面;或是三合院、四合院或像故宫一样的建筑群体;无论是住宅,还是宫殿,或是庙宇、寺观;无论是悬山、歇山、硬山或庑殿、卷棚,还是单檐、重檐、丁字脊、十字脊,大屋顶可谓万变不离其宗。站在景山顶向南望去,紫禁城一片金色的屋顶,它虽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高有低,但总体上形式统一、规整,这就是“大屋顶”。 装饰特点: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装饰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

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结课论文——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 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

【关键词】:中国木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特点木结构建筑发展情况 【摘要】: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历史上,木结构建筑展现了多样的面貌。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是随着朝代的更替进行着风格和工艺上的进步。本文撰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木结构建筑特点和构造的探讨,来加深人们对于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的认识 【主要内容】: 木结构是中国建筑历史上的主要结构类型和重要的特征。自上古时期出现了“巢”与“穴”两种原始的居住形式时开始,就产生了木结构的原始雏型。文献中关于上古时期“构木为巢”【1】的记述,无疑是对木结构萌芽状态的描述。就穴居来说,袋状竖穴的穴口,也必然要采用树木的枝干和草木支条编扎而成的支撑结构和覆盖结构。从而发展演变成建造在地面上的各类建筑,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木结构体系。在我国近代,由于资源和技术的原因,木结构房屋在现代一直被排除在主流建筑之外。直到现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对居住环境的新认识,人们才开始重新关注木结构房屋。本文将从各个历史时期的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技艺等方面浅谈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 【正文】: 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状况 历史上,木结构建筑展现了多样的面貌,被广泛地应用于住宅、宗教、文化、纪念建筑,除此之外,木结构还被用于桥梁等大型构筑物中。在漫长的历史中,木材作为一种实用的建筑材料,凝聚了人类无数伟大的创意,也成为人与自然环境对话的媒介。在长久的木结构发展史中,人类积累了丰富的构筑工艺和营造技术等建筑知识,造就了不朽的木结构文化,使木结构建筑在建筑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页【2】 经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新石器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已发现有相当规模的氏族聚落的建筑群,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遗址和近年发掘出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中,可以看出,当时木结构建筑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建筑木构件,证实中国的祖先很早就已掌握了完善的榫卯连接技术,也说明木结构在此之前已经历了很长的使用和发展过程。 图1 应县木塔平面、立面图

中国木结构建筑美学分析

中国木结构建筑美学分析 题目:中国木结构建筑美学分析专业:建筑设计技术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日

二0一四年十一月九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木结构建筑界的瑰宝 (2) 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3) 木结构艺术的造型美 (3) 木结构建筑的发展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6) 摘要

用木材制成的结构。木材是一种取材容易,加工简便的结构材料。木结构自重较轻,木构件便于运输、装拆,能多次使用,故广泛地用于房屋建筑中,也还用于桥梁和塔架。近代胶合木结构的出现,更扩大了木结构的应用范围。 木材受拉和受剪皆是脆性破坏,其强度受木节、斜纹及裂缝等天然缺陷的影响很大;但在受压和受弯时具有一定的塑性。木材处于潮湿状态时,将受木腐菌侵蚀而腐朽;在空气温度、湿度较高的地区,白蚁、蛀虫、家天牛等对木材危害颇大。木材能着火燃烧,但有一定的耐火性能。因此木结构应采取防腐、防虫、防火措施,保证其耐久性 木结构建筑界的瑰宝 1.南禅寺

二唐寺,瑰宝世间无。”这是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先生《五台杂咏》词中对唐代建筑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的评价。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是我国唐代建筑的代表作。大殿及殿中的唐代雕塑,堪称国宝,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1961年,国务院公布南禅寺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西北,距县城22公里,距五台山台怀镇87 公里。寺院坐北向南,由两个小院落组成,共占地4158平方米。大殿为寺院的主体建筑。南禅寺始建年代不详,但大殿内西平梁底皮有题记云:“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可知南禅寺应建在唐建中三年或以前。即便以建中三年修建算起,该寺距今也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较之著名古刹山西五台县佛光寺的修建还早75年。佛光寺是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依据敦煌壁画的线索,经多方考查,于1937年发现的。南禅寺是乡间小庙,上不了敦煌壁画,故当时梁思成未先找到,而称佛光寺为“第一国宝”。 大殿堪为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人们常把建筑比喻为文化的纪念碑。南禅寺大殿的建筑和雕塑,就是一座唐代文化的纪念碑。碑上记载的,远不止文化本身,还有对其形成产生影响作用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对外交流、佛教历史。因此,这宗遗产的完好存在,显得特别珍贵,称其为“世间瑰宝”。 2.山西应县木塔

中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释迦塔 [千年古风]中国最早木建-南禅寺大殿 古道流觞 南禅寺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22千米的李家庄。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宋、明、清时期经过多次修葺,1973年又进行了复原性整修,恢复了唐式殿宇建筑出檐深远的浑朴豪放面貌。 大殿单檐歇山顶,平面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殿前有宽敞的月台,殿内无柱。前檐明间辟板门,两次间为破子棂窗。殿四周施檐柱12根,西山施抹楞方柱3根,皆为创建时的原物,余皆圆柱,柱底自然料石作柱础。殿内有泥塑佛像17尊,安置在凹形的砖砌佛坛上,佛坛上后部正中为释迦牟尼塑像,庄严肃穆,总高近4米,基本保存了原有风貌,是现存唐代塑像的杰出作品。

南禅寺大殿虽然很小,但人们仍可以从中感受到大唐建筑的艺术性格。舒缓的屋顶,雄大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的构图,体现出一种雍容大度,气度不凡,健康而爽朗的格调;同时,还可以从南禅寺的大殿看到中唐时期木结构梁架已经有用“材”(棋高)作为木构用料标准的现象,说明我国唐代建筑技术已有很高水平。 更多古典文化知识,关注古道流觞 [唐风古韵]五台山佛光寺木结构建筑 发现背景: 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曾经叫嚣说,要想看唐代建筑,只能去日 本看了,因为日本京都奈良保存的唐代建筑是世界上仅有的唐代建筑了。 梁思成、林徽因一直坚信中国保留着唐代建筑,二人历经艰辛,在山西五台县发现了屹立千年而不倒的佛光寺,宣告中国依然保留着唐代建筑。 解放后,50年代初,在五台县,他们又发现了南禅寺大殿,这座大殿 比佛光寺还要早上75年,是唐武宗灭法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佛教大殿。 佛寺介绍: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宋以后各代对构

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一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 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内的称屋内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有些柱不承受轴向压力,主要起构造作用,如望柱、垂莲柱、雷公柱。根据样式不同,以有圆柱、八角柱、方柱、瓜楞柱、蟠龙柱等多种。按构造又有单柱、拼合柱之别。 古建筑柱子一般均有收分,即柱径上小下大呈直线轮廓收分。北齐、五代、宋、明建筑中又有一种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杀成梭形的,称为梭柱。清代多用直柱、仅于柱端稍作卷杀。柱有侧脚,即向中心倾斜;有生起,即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 额枋(宋称阑额),包括阑额(大额枋)、由额(小额枋或由额垫板)、普拍枋(平板枋)、屋内额、地栿、绰幕(后演化为雀替)等,是柱上用于连接柱头或柱脚、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隋唐后才移到柱间。西方古典建筑中,类似的部件称为architrave。 额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列上的联系构件,承托斗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

解读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皇家样本

解读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皇家样本 来源:中国建设报 城市中的人们常常比喻自己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地标建筑也直接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划上了等号。在满目灰霾与躁动的都市,什么样的建筑才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什么样的建筑可以满足心灵对世外桃源的渴求?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现代木结构建筑与节能环保科技的完美整合实现低碳、绿色目标,更为建筑实现“零”污染提供了一种可能,这是我们走入苏州皇家、解读苏州皇家的理由。 续写中断的“木头史书” 2010年11月15日,第三届中国木结构技术及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苏州召开。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以及中国林业工业协会等部门和单位的200余名业内人士出席会议。会议选择在苏州召开是因为“苏州木结构建筑自古便走在全国前列,特有的香山帮建筑人文底蕴深厚,明代苏州吴县人蒯祥(蒯鲁班),主持设计、建设天安门声名远播。苏州非常适合木结构建筑的推广。”国际休闲产业协会执行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琪延告诉记者。同时,还因为这里有一家致力于现代木结构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研发、设计、制造、建设,并提供低碳节能建筑整体系统相关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皇家”)。目前,苏州皇家在国内木结构建筑行业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市场占有率达到50%,独占半壁江山。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以木结构为特色,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均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拱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等充分体现出中国木工技艺的纯熟和感染力。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卯榫和企口做法。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体量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木结构对邻国日本、朝鲜影响深远。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相对稀少,木结构在现代建筑的应用中受到限制。但随着近些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开始大量进口木材,木结构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而逐渐被各界了解和接受。在全球倡导低碳环保的大背景下,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大趋势,木结构建筑以及与之相关的木产业走上前台。 据了解,木结构在国外应用已有上百年,技术成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主流建筑形式。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和北欧多国木结构住宅比例早已占到新建筑总量的90%以上;就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额枋(宋称阑额),包括阑额(大额枋)、由额(小额枋或由额垫板)、普拍枋(平板枋)、屋内额、地栿、绰幕(后演化为雀替)等,是柱上用于连接柱头或柱脚、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 隋唐后才移到柱间。西方古典建筑中,类似的部件称为architrave。额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列上的联系构件,承托斗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额在汉至唐时期称楣。隋以前的楣多压在柱顶上,承托斗栱和梁。隋唐时,楣开始用在柱头之间,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层,称为重楣。宋《营造法式》称上层楣为阑额,下层楣为由额,阑额以上又平放一厚木板,称普拍枋;而称隋以前压在柱头上的旧做法为檐额。阑额、檐额用于内柱上的称屋内额。清式称阑额、由额、普拍枋为大额枋、小额枋和平板枋,有时在大额枋或小额枋下加垫托的雀替,以加强柱和枋之间的联系(见大木作)。《营造法式》规定檐额两端要伸出柱头外,下面用形如长栱的绰幕枋承托。这种做法在相

传为五代时卫贤绘的《闸口盘车图》中可以见到。实物有河南济源济渎庙龙亭和陕西韩城的一些元代建筑。屋内额用在内柱柱列间,当宋式厅堂型建筑各间梁架用柱数不同时,为求内额连成一列,无柱处内额架在梁架的驼峰或蜀柱之间。厅堂型建筑屋内额往往与柱头枋、襻间和檩用斗栱连成一体,起增强构架纵向稳定的作用。这种做法可以从宋初建的福州华林寺大殿和宁波保国寺大殿中看到,是古代用纵架的残痕。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载的额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构架稳定,但从现存大量宋至清代的实物看,其作用远不止此。现存用檐额的建筑,檐额除长1间者外,还有长到2、3间的,多用整圆木制成,压在柱顶上,断面远大于《营造法式》的规定。它的梁架、斗栱先压在檐额上,再传至檐柱。一般檐柱即在梁下,但也有梁架位置不动而把明间2柱向左右移远,以加大明间宽度的,这时檐额承梁处下面无柱,成为纵向的梁,斗栱排列与柱位也往往不相应。北京故宫养心殿就是用檐额的建筑,明间柱外移的实例则有天水市明代所建玉泉观前殿。屋内额除一般做联系构件外,也有用长2间或3间的圆木的。它架在内柱上,下面省去一至两根内柱,由它来承托被省去的柱上的梁架。1137年所建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面阔7间,殿内用6道厅堂型“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的梁架,原应有12根内柱,但在殿内用了3根长3间的内额和两根长两间的内额(见图),省去8根内柱。1309年所建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大殿内用了4根长3间的内额,省去6根内柱。这种做法,减少了内柱数量,加大内柱柱距,可以满足室内布置上的特殊要求。有些长2、3间的内额,往往在其下再加一道额,类似阑额之下的由额。在内额、由额之间,用蜀柱 和斜撑联系,形成近似平行弦桁架的组合内额,承担横向梁架。这种组合内额,在近年研究著作中,有时称为“纵架”。实物可在佛光寺文殊殿、崇福寺弥陀殿中看到。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梁,是承受屋顶重量的主要水平构件;上一梁较下一梁短,层层相叠,构成屋架。最下一梁置于柱头上或与铺作组合。梁按长短命名:长一椽的(一步架)称劄牵(单步梁),长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