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企业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筑企业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筑企业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筑企业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构想

项目是建筑公司生产经营的载体,项目管理是建筑公司管理的基石。项目人员作为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对其激励约束的及时性、有效性、充分性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成果和效果。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 建立健全以求才、用才、育才、激才和留才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一、项目人员激励约束现状及问题分析

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与项目经营管理模式密切相关。目前,建筑公司项目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类:

⑴、承包模式:承包者是与公司具有劳动关系的自然人,与公司之间是内部承包的契约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公司或承包者配置;公司较少参与项目生产经营,承包者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权;按承包协议完成上缴后,项目损益由承包者支配和承担。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经理部分为临时性机构和长期性机构两种。

⑵、目标责任制模式:项目经理是公司的员工,与公司之间是授权与被授权的管理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公司配置,公司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项目经理具有授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权,按照公司下达的目标责任书、项目建造成本组织施工并接受奖惩。我们公司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是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

不同经营管理模式下的激励约束现状及问题

目前的总体状况是,虽然建立了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但距离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任重道远。

二、项目管理特点对激励约束的内在要求

建筑产品的特点(固定性、多样性、体积大、造价高)决定了建筑生产的特点(流动性、露天性、定制生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建筑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组织的特点(团队因项目而变、需要连续均衡生产、业主全程参与、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开放的生产组织系统、成本管理难度大);生产组织的特点对激励约束机制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即:明确目标、充分授权、过程控制、量化考核、及时激励。同时不同类型的项目呈现出个性化的要求。

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及激励约束重点

因此,在建立健全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时,既要考虑共性,又要关注特性。

三、基于激励约束框架体系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建筑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框架体系包括六个方面,即:公司治理结构、目标管理体系、业绩考核体系、激励约束方式(手段)、职业发展通道、公司文化建设。下面针对目标责任制模式,从上述六个方面来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1、公司治理结构

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内部授权体系和议事决策规则。

内部授权体系,主要解决激励问题。即:如何对项目进行有效、适度地授权,做到既强化总部管理,又调动项目积极性,这涉及到项目与总部的管理界面划分。

在承包模式下,项目定位为利润中心,公司较少参与项目生产经营,因此几乎将所有权限都授予项目经理。在目标责任制模式下,公司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通常将分包选择、材料采购、资金使用、人员奖惩等权限上移到总部层面。这时的项目应该定位为成本中心。但现

实是很多公司在集权的同时,仍然把具体的事务、责任压给项目,造成责任与权力不对等,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按照事项、额度授权,做到责任与权力的统一。

例:某公司房建项目授权表

议事决策规则,主要解决约束问题。即:如何确保项目班子特别是项目经理在规定范围内正确使用权力。在上述例表中,虽然公司将预算范围内单笔金额不超过500万元的支付权授予项目,但项目经理只能单独决策100万元以内的付款,对于100万元至500万元的,要作为项目部的重大事项提交项目办公会决策。为确保项目办公会不流于形式,变成“举手会”,公司需要对项目办公会的召开时间、审议事项、提案提交、表决方式等进行详细规定。同时,还要设计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机制,即:一旦项目内部未达成一致,但项目经理坚持认为应该实施时,要遵循“遇反对意见由上一级决策”的原则,将该事项提交公司总部决策。这样,既能鼓励发表不同意见,又能避免事情议而不决。

2、目标管理体系

目标可以成为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主要动力源之一,前提是:目标具体且可接受;目标与绩效密切相关;目标要分解;及时反馈。公司应该如何对项目进行目标管理呢?

首先,确定项目目标。目前大多数建筑公司的做法是:通过向项目下达利润、工期、质量、安全、费用等指标,作为管理和考核项目的依据。虽然指标是目标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将指标等同于目标。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不同的。例如:在开拓一个新市场、新区域时,主要目标是确保履约,积累业绩,而不是强调利润;对于长期合作的大业主,过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将损坏双方的合作关系;对于创业绩、创品牌的项目,公司不应强调“开源节流”,而应加大投入,确保在工程创优、科技进步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因此,离开了目标谈指标,将会导致项目部的目标与公司期望目标的

不一致,进而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

通常,项目目标由合同目标、经济目标、管理目标、科技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等组成,每类目标由具体的细化指标来支撑。公司应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在确定主要目标(任务)后,统筹权衡其他目标,形成最优的目标和指标组合。

项目目标及细化指标

其次,编制项目策划。项目策划,是公司在投标前、施工前、竣工前等三个时间节点,分别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的总体考虑和安排。其中,施工前的项目策划最为重要。项目策划包括管理策划、成本策划、技术策划和激励约束策划四个方面,形成项目管理策划书、项目建造成本书、项目实施性施组和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四类文件。

项目策划分类及主要内容

标价分离:这是准确评价项目生产经营成果的关键性工作。标价分离的目的是将项目营销利润与项目施工利润分开。对于一般的承包项目,项目利润由两部分构成:项目利润=项目营销利润+项目施工利润。

项目营销利润是由市场人员创造的,与营销质量密切相关。当业主合同签订后,这个合同本身有多少利润就已经客观存在,但数值上可能是正、是负、是零(即:合同价与正常施工成本存在着大于、小于或等于三种情况)。由于项目先天有“肥瘦”之分,如果不把这部分利润分离出来,对于营销团队与项目团队,以及不同项目团队都是不公平的。

项目施工利润是由项目人员创造的,与项目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在数值上也可能是正、是负、是零(即:实际施工成本与正常施工成本存在着小于、大于或等于三种情况)。也就是说,无论项目最终是“赚”是“赔”,只要将实际施工成本控制在正常施工成本之内,项目团队都应该获得奖励。

因此,通过标价分离剔除先天的“肥瘦”因素,才能为准确评价项目管理水平建立统一的度量衡。具体说,就是以项目合同价为参考,以公司内部定额为统一尺度,结合相关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测算出正常施工成本,然后根据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进行调整,形成向项目部下达的项目建造成本。

第三,及时反馈目标实现情况。目标制订后,执行是关键。公司从上到下都应该养成按照目标和计划开展工作、检查工作、反馈情况、进行整改的工作习惯。要定期在公司和项目两个层面召开生产经营分析会,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索和改进,加强过程控制。

3、业绩考核体系

包括指标设定、考核程序、考核标准、考核方法等内容。其中重点是指标设定。目前,基于内外部的需求与要求,公司参与项目生产经营的深度、广度不断加大,这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但问题是,有些建筑公司对项目下达的考核指标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繁杂。

所谓业绩,是指重要的功劳和成果。对项目的业绩考核,应该是对项目部功劳和成果的考核,而不应是对职能部门要求实现程度的考核。公司不能把要求当管理,把考核当管理,把业绩考核变成“要求考核”。从强化管理的角度看,公司对项目提出更广、更细的要求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区别对待目标类指标和考核类指标。简单说,上述“项目目标及细化指标”表中列出的细分指标都可以作为目标类指标,在项目管理策划书中明确,要求项目做到;但只有属于“重要的功劳和成果”的指标才应作为考核类指标,在项目目标责任书中明确和下达。通常,考核类指标只应包括:收入、利润、业主满意度、工程创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那么,其他目标类指标如何落实呢?在实践中,可以对所有项目开展定期性(一般每季度一次)的全面检查,监督项目对目标类指标的实现情况。检查结果除了做正常应用(例如:公布大排名、表彰等)以外,还应与超额利润奖、项目人员职级晋升等挂钩。

在选定考核指标后,需要确定指标基数。这是一件复杂而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利润指标,

需要公司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标价分离,相对准确地确定基数;二是根据条件变化,适时调整基数;三是及时掌握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持续完善公司内部定额。在实践中,项目经常遇到边界条件不确定的情况(例如:边设计边施工,已经开工但合同未签,材料、设备选型迟迟不定等),公司应遵循“先下达后完善”的原则,不能久拖不决。同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和原则(在项目建造成本书中明确)对基数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凡是不应由项目团队承担责任的事项,应该调整;反之则不应调整。例如因主材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变化,可行的做法是:波动在5%以内时不调整,波动超过5%时调整;但公司可以设立奖励措施,鼓励项目从业主处获得补偿。

4、激励约束方式(手段)

激励方式包括:薪酬激励、福利激励、工作激励、培训激励、参与管理、职业发展、带薪休假、荣誉激励、情感激励、股权激励等形式;约束方式包括:市场约束、法律约束、行政约束、制度约束、道德约束、纪律约束、舆论约束等形式。

薪酬激励也需要详细设计。

5、职业发展通道。

一个项目干得好坏,主要看项目班子特别是项目经理。但行业的现状是:几乎每家公司都缺少优秀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和骨干人员。有些公司甚至为投标发愁,导致挂名现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根源是项目人员缺少发展空间,优秀的项目人员纷纷转入行政岗位。解决办法是:按照专业线构建“宽幅式”的职业发展通道,通过正常的职级晋升,使项目人员能够获得与同级次行政岗位人员相同的薪酬和待遇。

6、公司文化建设。

公司文化在激励约束方面主要发挥两个作用: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影响员工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项目要注重打造项目文化,既要崇尚竞争精神,坚持以业绩论英雄,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合作、友爱、共赢。受到关爱的员工,能够激发出更大的内在动力和更强的自我约束力。

针对项目人员的奖酬模式设计

薪酬激励是重要的激励约束方式。薪酬包括工资、奖金和津贴等。在目标责任制模式下,工资形式主要有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制两种;奖金形式有工期奖、质量奖、安全奖、创优奖、

绩效奖(绩效工资)、年终奖、超额利润奖等;津贴包括施工津贴、特殊岗位津贴、持证津贴、特殊津贴等。

绩效工资。与项目绩效和个人绩效挂钩。通常,项目绩效与产值挂钩,个人绩效与个人考核挂钩。

⑴项目绩效与产值不能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要考虑开工、竣工与施工高峰期的特点,避免因产值过低或过高出现“头尾过低、中间过高”的问题。

⑵项目月度绩效工资总额=人均绩效工资×项目人员流量。其中:人均绩效工资,与项目人均产值(等于项目月度产值/项目实际人数)关联(参见下图示例);项目人员流量,取项目管理策划书中的人员流量计划值,不根据实际人员流量调整。这样做要达到两个目的:鼓励项目降低人员投入(实际流量与计划流量形成的差额由项目支配;但同时要规定不同类型项目的最低岗位人数配置,防止走极端);在总体受控的前提下,加大授权,提高效率。项目每月只需取得监理、业主对产值的确认,无须总部审批。

示例:某房建公司绩效工资浮动图

超额利润奖。对于项目创造的超过利润指标的利润(简称超额利润),采取分成的方式奖励给项目部,这是激发项目积极性最重要的手段。超额利润奖=(结算利润-利润指标)×考核系数×资金收款比例×分成比例。其中:利润指标,取项目管理策划书中的计划值(如后期调整,取调整值)。考核系数,根据公司对项目历次定期检查结果的平均值进行折算(要设定上下限,规定最高与最低取值),目的在于:既要让项目重视日常管理工作,又不能把定期检查变成一件不确定的事情(如果不设定区间,项目会担心公司通过压低考核系数来减少超额利润奖,导致项目部向总部讨价还价和寻租)。资金收款比例,体现了公司对项目加快收款的要求。分成比例,这是一个敏感数字,太低起不到激励作用,太高容易产生其他问题;

总的原则是:分成比例依据项目类型、经营难度而定,在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中明确。在实践中,一个项目团队获得百万元数量级的超额利润奖是件正常事。因为,这意味着公司获得了更大的收益。

以上就是基于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框架体系,对项目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与构想,还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相应的设计、方式、措施进行筛选、优化和组合,形成更具针对性的激励约束制度、方案和措施。

关于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的探讨

关于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的探讨 作者:发布时间:2010-12-03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发展中心人力资源管理部刘京梅 一、引言 在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面对如潮的信息和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科技,企业如何保持活力,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发展前沿,成为业界中流砥柱,这就需要企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在竞争中的绝对重要地位。“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创新的源动力,拥有一流人才、掌握丰富人力资源的企业将是市场的引领者。而如何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创造性作用,是靠激励还是约束,是单纯的依赖奖金,或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或是提高员工的精神境界?这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二、人的需求与行为激励理论 所谓激励是指激发有机体努力追求某一既定目标的行为,它的实质是通过把需要、内驱力和目标这三个互相影响,又相互依存的要素衔接起来,使有机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在内驱力的驱动下,努力达到目标的整个过程。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力资源管理大师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提出了劳勒—波特期望激励理论,其特点为:激励导致一个人是否努力及其努力的程度;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而是必须先完成组织任务才能导致精神的、物质的奖励;奖惩措施是否会产生满意,取决于被激励者认为获得的报偿是否公正。如果他认为符合公平原则,当然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感到不满,而满意将导致进一步的努力,即形成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满足的模式,然后从满足回馈努力这样的良性循环,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管理水平、奖惩制度、考核的公正性及个人心理期望等多种综合性因素。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种结论:一、激励机制的建立是个持续动态调整的过程,与诸多因素有关;二、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建立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就像是铁路的双轨,从正反两方面控制了经济火车的走向,要保证经济火车按既定的方向平稳运行必须实行激励与约束双轨并行,缺一不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并使二者协调运行,最终企业与员工达到和谐、信任、目标一致,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 三、建立约束机制是关键 建立约束机制是企业管理的首要工作,也是保证企业有序发展的基本保证。约束机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在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规章制度,而其关键在于落实。很多企业不是没有约束机制而是不能很好地执行和贯彻,使得很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失去了意义。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企业应在内部管理中人人遵守、层层把关。首先,以《员工手册》的形式,从员工工作及行为规范上统一;编制科学、明确的《岗位说明书》,让每个员工都明确知道自己所在岗位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出台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企业激励和提倡什么,反对和禁止什么。其次,实施岗位动态管理,做到“以能定岗”、“适才适岗”;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将考核结果加以应用,坚持优胜劣汰,将绩效与薪酬挂钩,“能者多劳”、

建筑企业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构想 项目是建筑公司生产经营的载体,项目管理是建筑公司管理的基石。项目人员作为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对其激励约束的及时性、有效性、充分性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成果和效果。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 建立健全以求才、用才、育才、激才和留才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一、项目人员激励约束现状及问题分析 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与项目经营管理模式密切相关。目前,建筑公司项目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类: ⑴、承包模式:承包者是与公司具有劳动关系的自然人,与公司之间是内部承包的契约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公司或承包者配置;公司较少参与项目生产经营,承包者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权;按承包协议完成上缴后,项目损益由承包者支配和承担。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经理部分为临时性机构和长期性机构两种。 ⑵、目标责任制模式:项目经理是公司的员工,与公司之间是授权与被授权的管理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公司配置,公司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项目经理具有授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权,按照公司下达的目标责任书、项目建造成本组织施工并接受奖惩。我们公司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是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 不同经营管理模式下的激励约束现状及问题 目前的总体状况是,虽然建立了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但距离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任重道远。

二、项目管理特点对激励约束的内在要求 建筑产品的特点(固定性、多样性、体积大、造价高)决定了建筑生产的特点(流动性、露天性、定制生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建筑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组织的特点(团队因项目而变、需要连续均衡生产、业主全程参与、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开放的生产组织系统、成本管理难度大);生产组织的特点对激励约束机制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即:明确目标、充分授权、过程控制、量化考核、及时激励。同时不同类型的项目呈现出个性化的要求。 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及激励约束重点 因此,在建立健全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时,既要考虑共性,又要关注特性。 三、基于激励约束框架体系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建筑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框架体系包括六个方面,即:公司治理结构、目标管理体系、业绩考核体系、激励约束方式(手段)、职业发展通道、公司文化建设。下面针对目标责任制模式,从上述六个方面来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1、公司治理结构 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内部授权体系和议事决策规则。 内部授权体系,主要解决激励问题。即:如何对项目进行有效、适度地授权,做到既强化总部管理,又调动项目积极性,这涉及到项目与总部的管理界面划分。 在承包模式下,项目定位为利润中心,公司较少参与项目生产经营,因此几乎将所有权限都授予项目经理。在目标责任制模式下,公司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通常将分包选择、材料采购、资金使用、人员奖惩等权限上移到总部层面。这时的项目应该定位为成本中心。但现

企业高管激励约束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近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约束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它们在公司的发展道路上产生了影响。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的基本内容和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改善我国高管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几点建议。 关键字: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公司治理 一、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上市公司的研究,可以将上市公司高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概括为:报酬机制、控制权机制、声誉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 (一)报酬机制 一个完整的报酬激励体系主要由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股权激励和福利计划等组成。它是目前国内外各上市公司运用最广泛,也是最主要的激励手段。(1)基本工资 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认为,基本工资报酬只属于保健因素,不会引发被激励者内心积极性,只能算是一种“约束”因素,约束职业上市公司家工作中不出现可以导致结束其职业生涯的渎职行为和失误。 (2)绩效奖金主要根据当期的公司业绩来确定 这是一种短期激励措施,往往容易导致管理层过度关注当期业绩、操纵利润及行为短期化等问题。 (3)股权激励 股权主要是通过授予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或股票期权,将高管人员薪酬的一部分以股权收益的形式体现,将其收入的实现与公司经营业绩和市场价值挂钩,激发高管人员通过提升上市公司长期价值来增加自己财富,从而分享上市公司成长收益。这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其实质是旨在建立上市公司的长期自我激励与约束机制,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股权激励的形式大致有:股票

期权、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强制持股、

企业发展动力: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发展动力: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一般是指激发有机体努力追求某一既定目标的行为,其实质是通过把需要、内驱力、目标3个互相影响、相互依存的要素衔接起来,使有机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在内驱力的驱动下,去努力达到目标的整个过程。 有激励就必须有约束,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建立约束机制,这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众所周知,管理是企业的核心问题,而激励(包括起反向激励作用的约束)又是管理的核心问题。组织行为学有一个著名的公式:绩效=F(能力激励)。大意是说,绩效是能力和激励的合成量,两个能力相同的人,他们的绩效高低取决于激励水平。 总的来看,可以将迄今为止人们对激励约束方法(或因素)的认识和应用概括为以下5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着重把“惩罚与奖赏”作为激励约束方法;第二阶段,着重把“工作设计和参与管理”作为激励约束方法;第三阶段,着重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激励约束方法;第四阶段,着重把“组织气氛和企业文化”作为激励约束方法;第五阶段,进入综合化、系统化的“现代企业激励理论”阶段。 在现代企业,随着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实质上成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委托人代理人两者的效用最大化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因此,委托人必须设计出一个代理人能够接受的契约,使得代理人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效用的最大化,也就形成了现代企业激励理论中产权激励和竞争激励的两条主线。 因为解决企业激励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企业绩效问题,反过来看,企业绩效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是企业激励问题的解决。 现代企业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已经证明,企业的绩效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简要来说,首先,产权安排决定公司治理结构。其次,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着企业家的素质(能力)高低和努力程度。其三,企业家的素质(能力)和努力水平决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水平,并通过这两者同时影响企业的营运,进而通过企业的营运决定企业的绩效。其四,市场结构对企业绩效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最终,企业绩效由企业营运和市场结构共同决定。 因此,企业绩效决定的主要因素、环节及其流程也就是企业激励(约束)所应切入的主要因素、环节及流程。从这一视角看,现代企业激励理论自然应是以产权激励(约束)和(市场)竞争激励(约束)为基石,包括多种物质激励(约束)和精神激励(约束)手段和综合化、系统化的企业激励理论。 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外企业通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就我国企业如何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实行以岗位工资制为基础的奖酬制度,建立健全奖酬制度激励约束机制 岗位工资制实施的一般做法主要是:(1)在企业内按工作性质、责任大小、能力高低等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岗位,同一种岗位类型再划分为不同的岗级,不同的岗位、岗

激励和约束双重制度的必要性与构建.doc

激励和约束:双重制度的必要性与构建1 激励和约束:双重制度的必要性与构建 庞瑞冰 一、为什么要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 企业经营者是以设计、生产、输入、经销商品或提供服务为专业的人,是以经营管理企业作为自己的职业使命,靠发展企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的特殊社会群体。 1、强化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管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车轮,那么,企业经营者则是两轮之轴。企业经营者作为经济领域的特殊阶层,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决策功能、创新与开拓功能,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的创造和确立。 2、目前我国众多企业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国企业效率高低的“短线”就在于企业经营者。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千家国有企业经营问卷的资料显示,影响我国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足占八成之多。 结果表明,激励约束机制对推动经营者搞好国有企业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 3、由于没有合理的制度,导致经营者问题众多 有些企业经营者不得不“先经营领导,再经营企业”,并以“经营领导为

主,经营企业为辅”。其后果,一是企业经营者的工作目标不是企业的效率而是官职权力,企业经营的重点不是资产而是长官,致使企业资产运作低效,管理混乱。二是企业经营者私欲膨胀,权力寻租,道德堕落,腐败行为大量滋生。最终结果是两极震荡,一极是企业经营者得到位子和票子,一极是企业面临亏损与破产。 二、如何建立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的 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有赖于其他制度条件的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借鉴西方企业的成功经验,更要结合中国企业的特点进行制度创新,以实现激励利约束的统一。 1、规范经营者激励约束行为 首先理顺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要确企业有资产出资者职能到位,并要规范企业资产授权经营行为。 其次加强立法,规范经营者激励约束行为。要有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相应政策规定,明确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实现途径。要清除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障碍,制定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配套政策,为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法律环境;要加强对经营者激励约束行为的监督检查,通过外派监事会、企业内部审计、中介机构审计等方式强化对企业收入分配、尤其是经营者收入分配的监督,规范经营者的职位消费行为。 另外,要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的有效途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选拔企业经营者的合理机制,建立经营者淘汰机制,促使经营者增强责任感,提高竞争、应变和创新能力。 2、健全考核体系,探索多种激励方式的有机结合,实现对经营者的激励和

建立激励保障约束机制

建立激励保障约束机制激发农村干部整体活力 ——麻家坞镇关于农村村干部管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激发农村班子内在活力,巩固农村执政基础,几年来,麻家坞镇先后推行了村级班子“双向承诺制”,对农村工作实行“千分考核”,对农村干部实行“联绩计酬”,提高离任干部待遇等一系列制度,采取“双述职、双评议”立体考核、镇村干部联查工作、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多种措施,逐步建立、健全了农村干部激励、保障、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干部管理的路子上又向前走了一步。 一、主要作法及成效 (一)狠抓“双强”培养,强化村级班子建设 一是创新载体争“双强”。在全镇开展了争当“创业带富标兵”和设岗定责活动,全镇60岁以下的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干部全部参加,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和党员具体情况科学设岗、党员认岗、支部定岗、群众评岗等措施,全镇680多名党员上岗,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双向用力育“双强”。为广储“双强”后备,实施了“三个培养”(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三是拓宽渠道选“双强”。在选人用人上,拓宽选拔思路,不仅仅局限于农民党员,还注意从退伍人员、优秀民营企业家、退休干部、下岗工人等群体中,选择有创业意识、有致富本领的“双强”型人才担任

“两委”干部。对村内有合适人选,条件成熟的村,采取“两推一选”等方式选人。2006年,通过“两推一选”产生“双强”支部书记8名,涌现出了吴章罕、郝玉锁等先进典型。对一些暂没有合适人选的村,象北一和麻家坞二村。以前一直没有选出支书人选,班子处于瘫痪状态。党委任命农村工作能力强的2名机关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们上任以来,带头调整产业结构,把群众的精力集中到发展经济上来。在他们的带动下,这两个村发展肉鸡养殖,修路、加强基础建设等,使这两个村很快扭转了落后被动的工作局面。 (二)狠抓农村干部管理,建立干部激励保障约束机制 1、“千分考核、联绩计酬”。从2001年开始,麻家坞镇即对农村工作和村干部工资的发放实行“千分考核、联绩计酬”,把各项农村工作分类量化,村干部工资由固定工资和绩效奖金两部分构成,固定工资保证村干部的最低误工补贴,绩效奖金实行“千分考核、联绩计酬”。在具体操作上,一是量化考核目标。党委、政府每年将农村各项主要工作细化量化,定出分值,各项工作总分1000分,另对阶段性非常项工作单独计分,纳入总分之内。二是认真考核。对农村各项工作进行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确定各村考核得分。三是奖优罚懒。各村干部工资按得分多少决定,得分越多奖金越高。对考核为优秀的村,绩效奖金100%发放;考核为一般的村,绩效奖金80%发放;不合格的不予发放,并给与一定的经济和组织处理。2007年全镇24个村中6个村被评为优秀,17个村被评为一般,1个村被评为不合格,村干部工资中,工资

建筑企业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筑企业项目人员的激 励约束机制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构想 项目是建筑公司生产经营的载体,项目管理是建筑公司管理的基石。项目人员作为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对其激励约束的及时性、有效性、充分性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成果和效果。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 建立健全以求才、用才、育才、激才和留才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一、项目人员激励约束现状及问题分析 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与项目经营管理模式密切相关。目前,建筑公司项目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类: ⑴、承包模式:承包者是与公司具有劳动关系的自然人,与公司之间是内部承包的契约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公司或承包者配置;公司较少参与项目生产经营,承包者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权;按承包协议完成上缴后,项目损益由承包者支配和承担。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经理部分为临时性机构和长期性机构两种。 ⑵、目标责任制模式:项目经理是公司的员工,与公司之间是授权与被授权的管理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公司配置,公司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项目经理具有授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权,按照公司下达的目标责任书、项目建造成本组织施工并接受奖惩。我们公司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是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 不同经营管理模式下的激励约束现状及问题 目前的总体状况是,虽然建立了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但距离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任重道远。

二、项目管理特点对激励约束的内在要求 建筑产品的特点(固定性、多样性、体积大、造价高)决定了建筑生产的特点(流动性、露天性、定制生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建筑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组织的特点(团队因项目而变、需要连续均衡生产、业主全程参与、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开放的生产组织系统、成本管理难度大);生产组织的特点对激励约束机制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即:明确目标、充分授权、过程控制、量化考核、及时激励。同时不同类型的项目呈现出个性化的要求。 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及激励约束重点 因此,在建立健全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时,既要考虑共性,又要关注特性。 三、基于激励约束框架体系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建筑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框架体系包括六个方面,即:公司治理结构、目标管理体系、业绩考核体系、激励约束方式(手段)、职业发展通道、公司文化建设。下面针对目标责任制模式,从上述六个方面来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1、公司治理结构 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内部授权体系和议事决策规则。 内部授权体系,主要解决激励问题。即:如何对项目进行有效、适度地授权,做到既强化总部管理,又调动项目积极性,这涉及到项目与总部的管理界面划分。 在承包模式下,项目定位为利润中心,公司较少参与项目生产经营,因此几乎将所有权限都授予项目经理。在目标责任制模式下,公司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通常将分包选择、材料

安全生产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生产长效激励约束机 制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982-14 安全生产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在安全生产硬件设备设施逐步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健全的现阶段,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全员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性,有效约束不安全行为,已成为企业各级组织和领导关注的焦点。我公司在安全生产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采取风险抵押、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等各种措施调动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性,但由于激励约束面窄、方式不当、年底一次性考核兑现等原因,未能充分全员的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积极性。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人为本,不断健全和完善覆盖面更广,更加日常显性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安全生产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一、激励约束主要做法

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方式方法可分为精神鼓励、物资奖励、经济处罚等三种。 1、年度安全奖 公司根据安全目标责任制和经济目标考核办法到年终进行集中考核,根据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分级别授予安全生产奖牌锦旗,并发放一定数额安全奖。 2、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 按照年初制定安全目标指标及各单位,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年底考核兑现,按责任追究条款扣发未完成目标指标单位领导、相关人员的年度兑现奖及安全奖,甚至扣减一定比例的单位工资总额。 3、安全风险抵押金 对班组长以上领导、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基层班组长,按照级别高低责任大小,年初交纳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年底考核兑现,依据年度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予以奖励或扣发抵押金。 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 为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安全素养未得到有效激励,

创新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有效绩效考核体系

创新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有效绩效考核体系 在现代企业中,经营者已成为企业最为稀缺的资源,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成为企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企业间行业差异大、部门间工作可比性小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并约束其行为,成为集团公司实践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2004年开始,集团在实施“两大调整、五项改革”中,通过以薪酬绩效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强了绩效管理和目标管理体系的建设,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以“四大责任制”(所属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部门管理目标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党风建设责任制)为主体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薪酬激励与约束功能,有效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集团人员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经营者队伍的成长。在此,以所属企业资产经营和本级部门管理目标两大责任制考核为例,简述集团在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做法、成效与体会。 一、集团公司绩效考核的主要做法 (一)所属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集团公司与所属公司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制,主要是采取以资产收益为主要指标的绩效管理体系,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一般以三年为考核期)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通过集团公司与所属公司签订《国有资产目标经营责任书》的形式,明确考核指标和奖励办法,实行契约式管理。一是坚持效益优先原则,确定考核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搞好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首要环节。面对前几年考核指标不够准确、缺乏针对性的实际,集团公司按照“因企制宜、重点突出、切实可行”的原则,逐步修正与完善指标体系,探索了一条适合自身、灵活多样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包括主指标和辅助指标,其中:主指标分国有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两类,上市公司与房地产类企业采用国有净利润指标,其他所属公司适用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辅助指标包括国有股收益上缴情况、经营班子职责履行情况、安全生产、廉洁从业等其他指标。通过建立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主要指标、以资本保值增值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各单位财务效益、资本运营、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情况,全面评价所属公司的经营者经营能力和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董事长孟凤朝介绍,该企业在分、子公司以及具体项目等多个层面,积极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时,李克强插话询问:“你们现在分公司、子公司一共有多少?” 孟凤朝回答说,中铁建目前有30多家子公司,分公司和项目公司加起来,共有500多家。 李克强立刻听出了异常:“你的管理模式能覆盖这些公司吗?” “这主要是为了投标。”孟凤朝解释道,“因为建筑市场很多项目要求,承揽任务必须要在当地注册实体子公司。” “这是哪里的规定?”李克强立刻问道。 “这是地方和项目业主自行规定,并在标书上有明确要求。”孟凤朝说,“刚才我没敢说全,我们现在其实一共有700多个子公司,其中有200多个是为了投标注册的‘空壳’。” 一位参会部长一语道破天机:“要求在当地注册公司,其实就是为了在当地征收营业税。” “就为了在当地征缴税费?这既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还养了一批不该养的人!”李克强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建筑市场应该是统一的市场,不能搞地方分割!”相关部门负责人当即表示,他们正在印发文件,对滥设门槛的地方准备约谈、曝光。 李克强说,各地方各部门要共同营造良好环境,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现在各种乱收费的项目名目繁多。企业的利润已经很薄了,交易成本再大幅度上升,还怎么活?只有企业‘活’了,经济才能‘活’,民生改善才有保障。”总理说。 座谈中,几位企业负责人各自介绍了本企业推进劳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能上能下”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尝试。 李克强称赞,这种“能者上、庸者下”的问责机制,是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有效机制。 “一个优秀企业家可以让一个濒危的企业起死回生,而一个不称职企业家也会让一个好企业日薄西山。”李克强说,“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壮大企业家队伍,依靠广大员工共同努力,推动国有企业在改革创新中实现更大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设计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设计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中的关键性难题之一。尤其是国企制度中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更是引起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从最初的“国企厂长、经理的收入不超过职工的地3—5倍”至2003年11月28?日“央企老总年薪25万”政策的出台,可以说国企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过去问题的总结经验教训,向已成熟的西方现代企业制度借鉴成功之处,通过中西方的比较制定出适合自己国情的制度,相信会对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帮助。 一、国企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实施及问题 概括地说,我国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实施的主要问题是:激励不足,约束软弱。 1.激励不足 改革开放以后,国企老总的薪酬制度主要是工资制,并且政府的有关部门规定,国企的厂长、经理收入不能超过工人平均收入的3—5倍。在这种制度下老总们的收入如何呢? ——为云南省财政收入实现三分之一以上的褚时健,将红塔带入世界五大烟草集团的全国劳模,17年向国家利税800多亿元,而收入为80多万元,十万分之一。也就是说他创造1亿元,收入仅为1000元,再加上品牌352亿元,收入比例降至649元。 ——马胜利,全国优秀企业家,退休工资仅为200元。 ——按分配的“倒推法”,邯钢的老总刘汉章一年应得奖金30?万元,实际上河北省邯钢所有领导的年终奖金一共才几十万元,几十个人来分,多则几万元,少则几千元。 ——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老总的薪酬调查报告:1998年每股盈利最多的上市公司“五粮液”,其老总年薪仅为33007元,月薪不足3000元。其经理27498元,月薪不足2300元。 ——《青年企业家》曾对近万名企业家调查,有70%的厂长、经理对货币收入不满。??在这种不合理的薪酬制度下,我们不仅要问:国企老总价值几何?种种数据、实事说明,这种政府委派国企负责人,以工资收入作为主要激励方式的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严重背离。尤其是在市场机制日趋完善的今天,这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更是不容回避。 一是经营者总体收入水平过低。 ?这一问题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水平不合理,也就是说企业家所创造的价值与他们所获得的报酬相差悬殊。另一方面,是与国内外的其他所有制经营者的收入差距悬殊。国企的经营者付出的劳动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企业家的劳动大得多。他们不仅承担企业获利的责任,更负担着外国经营者无需承担的职工住房、医疗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但工资只是普通工人的2—3倍,而一些发达国家是工人工资的60多倍,甚至200多倍。难怪有经济学家感慨:中国有天下最昂贵的企业制度——大量亏损,也有天下最便宜的企业家——工资最低。 二是机制不合理。 首先是决定机制错位,有关规定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薪酬决定的一般原则。作为经理厂长,不希望以员工的收入作为自己收入的水平依据,希望能通过业绩、经营难度确立薪酬水平。其次,长期缺乏有效的、完整的机制,根本起不到激励的功效。在对166位经营者的调查中,有%认为年薪制能提高积极性,%的人选择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源泉。 在年薪制出台之前的薪酬制度,背离了市场规律,扭曲了企业家的价值,没有很好发挥激励的作用,

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文/梁磊 项目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载体,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基石。项目人员作为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对其激励约束的及时性、有效性、充分性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成果和效果。 项目人员激励约束现状及问题分析 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与项目经营管理模式密切相关。目前,项目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类:⑴承包模式。承包者是与企业具有劳动关系的自然人,与企业之间是内部承包的契约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企业或承包者配置;企业较少参与项目生产经营,承包者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权;按承包协议完成上缴后,项目损益由承包者支配和承担。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经理部分为临时性机构和长期性机构两种。⑵挂靠模式。挂靠者是与企业没有劳动关系的自然人或社会法人,与企业之间是经济合作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挂靠者配置,企业不参与项目生产经营,挂靠者拥有独立、完整的生产经营权;除向企业缴纳管理费、税金外,全部损益由挂靠者享有和承担。但这种模式的合法性受到普遍质疑。⑶目标责任制模式。项目经理是企业的员工,与企业之间是授权与被授权的管理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企业配置,企业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项目经理具有授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权,按照企业下达的目标责任书、项目建造成本组织施工并接受奖惩。这种模式是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 表1:不同经营管理模式下的激励约束现状及问题 目前行业的总体状况是,虽然大多数企业建立了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但距离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任重道远。

项目管理特点对激励约束的内在要求 建筑产品的特点(固定性、多样性、体积大、造价高)决定了建筑生产的特点(流动性、露天性、定制生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建筑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组织的特点(团队因项目而变、需要连续均衡生产、业主全程参与、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开放的生产组织系统、成本管理难度大);生产组织的特点对激励约束机制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即:明确目标、充分授权、过程控制、量化考核、及时激励。同时,不同类型的项目呈现出个性化的要求。 表2: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及激励约束重点 因此,在建立健全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时,既要考虑共性,又要关注特性。 基于激励约束框架体系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建筑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框架体系包括六个方面,即:公司治理结构、目标管理体系、业绩考核体系、激励约束方式(手段)、职业发展通道、企业文化建设。下面,我们针对目标责任制模式,从上述方面来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内部授权体系和议事决策规则。 内部授权体系,主要解决激励问题。即:如何对项目进行有效、适度地授权,做到既强化总部管理,又调动项目积极性。这涉及到项目与总部的管理界面划分。

激励与约束制度

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制度 一.激励与约束制度概述 激励约束,即激励约束主体根据组织目标、人的行为规律,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动力,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和要求,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规范人的行为,朝着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激励约束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它一般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激励约束主体、客体、方法、目标和环境条件,是解决谁去激励约束、对谁激励约束、怎样激励约束、向什么方向激励约束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进行激励约束的问题。正确把握激励约束的五个要素,对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至关重要。 激励与约束有着不同的功能,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但首先是激励,没有激励就没有人的积极性,而没有积极性,一切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同时,每个人要对他的经济后果负责任。也就是说,他的行动要受到约束。在实际工作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偏重激励或者约束之间适当地做出选择。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并与所有者利益一致,实现激励兼容。 任何激励与约束制度都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二、代理人参加工作的收益不小于不参加工作的收益,即参与约束:三、代理人为委托人利益尽最大努力工作时得到最大收益,即激励相容约束。显然,任何形式的平均分配主义(大锅饭和固定报酬制)及累进税率制都是低效的。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钱颖一指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不仅是否用价格配置资源,更本质的是激励与约束制度不同”,“激励与约束都是市场经济中很本质的东西,在有效配置资源的背后起了根本性的作用。产权也好,公司治理结构也好,最终是为了提供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同时对决策人提供约束制度。” 二.弊端 总的来说,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制度的实施的主要问题是:激励不足,约束软弱。激励不足主要体现在:1,企业管理及经营者收入水平不高,固定。国有企业家及员工所创造的价值与他们所获得的报酬相差悬殊,同时付出的劳动多。改革开放以后,国企老总的薪酬制度主要是工资制度,并且政府的有关部门规定,国企的厂长、经理收入不能超过工人平均工资的3到5倍。这种以工资收入作为主要的激励方式的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严重背离。尤其是在市场机制日趋完善的今天,这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更是不容回避的。2.机制不合理。首先是决定机制错位。有关规定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薪酬决定的一般原则。作为企业管理者,不希望以员工的收入作为自己收入的水平依据,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业绩,经营难度确立薪酬水平。其次,长期缺乏有效的、完整你的机制,根本起不到激励的功效。 约束软弱主要体现在。1,企业成了政治过客的跳板。国有且经理厂长的人民方式是企业责任人的工作动机发生了偏颇。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从整体上把握企业家的行为,使得经营者不顾企业长远经济效益受损的影响,只顾眼前牟利,捞政绩。2。国有企业通常与国家权利挂钩,企业家是权势合体,因而难免因为位高权重,迷失了自己。对这些人监督的不够,或者对其下位之后生活的不关心,使得其在位时多多捞养老金。 三,国外实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年薪制:年薪又称年工资收入,是指以企业会计年度为时间单位计发的工资收入,主要用于公司经理、企业高级职员的收入发放,成为经营者年薪制。年薪制是一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支付企业经营者薪金的方式,它是以年度为考核周期,把经营者的工资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的一种工资分配方式,通常包括基本收入(基薪)和效益收入(风险收入)两部

企业内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或措施

企业内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或措施 企业内部考核: 本公司企业内部考核主要才用绩效考核方式,绩效考核主要以CPI——一般业绩指标进行考核。 一、目的 为了使公司员工考核的实施与运行有章可循。 二、作用 员工考核的作用,是为了把握并评定员工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运用考核表,按照规定的考核项目,对员工担任职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以及职务工作完成情况做出评定。 1.把握每个员工与其担任的职务级别相应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 开发和利用员工的能力。 2.把握每个员工所担任的职务工作完成情况,据此公正合理地做出薪酬安 排。 三、员工考核的标准 考核标准通过员工所属上级领导在考核期之前对员工进行工作任务安排,客观的评价该项工作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并与员工确认绩效指标,目标值及评分规则。 四、员工绩效考核必须把握的能力 员工绩效考核把握并测评的能力是与职务相当的能力,包括潜在能力和显在能力。潜在能力是员工拥有的、可开发的内在能力;显在能力是指员工在工作中发挥出来的,并表现在业绩上的能力。潜在能力,可根据知识、技能以及经验性能力来把握;显在能力,则可通过工作业绩(质和量),以及对工作的态度来把握。本公司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主要从工作业绩、态度指标、工作创新直接加减分项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五、评定者与评定阶段 1.被考核者与考核者之间,原则上是在一定时间内属上下级管理关系。 2.考核者是被考核者的直属上级领导。 3.在评定期间,因工作转换、人事调动,原有的考核关系变更,致使不能对

被评者进行充分的考核,或者造成考核困难,可以寻找能够替代原直属上司的考评者,完成考核工作。 4.在其他难以确定考核者的情况下,部门主管、部门经理以及相关负责人可 以在征得人力资源部经理同意的情况下,指定考核人员。 六、考核者的职责 考核者必须站在直接监督的立场上,并且对于想要特别强调的评分和评语以及对评定有显著影响的事项,必须予以注明或直接对被考核者进行绩效面谈工作。 激励约束机制或措施: 一、本公司才用的激励机制主要采用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两种方式: 1、显性激励主要通过聘用合同、薪酬体系、福利体系所产生的企业内部激 励方式进行体现。 2、隐性激励主要对骨干员工、储备人才进行奖励,对该类员工进行网院学 习教育,对该类人员进行重点培养。 二、约束机制,本公司主要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及保密协议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主要通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学习,部门内部的培训进行相关约束机制的宣贯。 三、在激励约束机制中,目标责任制是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和实施的前提和依据。绩效考核制度是联结目标责任制与激励约束机制的中间环节,是科学评价、认定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的主要手段,也是激励约束机制正确实施的前提。绩效考核制度制订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对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的评价和认定,也关系到整个激励约束机制是否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及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激励约束是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所要达到的目的,恰如其分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实施在提升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还起到规范员工行为的作用,从而促进公司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

关于建立铁路建设项目激励约束考核机制的指导意见(铁办〔2007〕35号)

关于建立铁路建设项目激励约束考核机制的指导意见 铁办〔2007〕35号 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 为更好地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保建设质量、建设安全、建设工期和投资控制,全面实现“十一五”铁路建设目标,就铁路建设项目建立激励约束考核机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请按照执行。 一、考核范围 铁道部投资及铁道部控股的新开工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参建施工、监理单位。 二、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分别为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建设工期、投资控制四项;考核标准设定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1.工程质量考核标准。按照铁道部办公厅《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质量信誉评价办法》(办建设发[2006]55号)的评分标准,总分在270分(含)以上,且没有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的,考核等级为甲;总分在210分(含)至270分(不含),且没有严重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的,考核等级为乙;总分在210分(不含)以下的,考核等级为丙。 建设单位可参照铁道部办公厅《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质量信誉评价办法》(办建设发〔2006〕55号)对单独承揽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四电专业工程的处级施工企业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照上述规定确定工程质量考核级别。 2.施工安全考核标准。施工安全措施到位,考核期内未发生任何施工安全责任事故的,考核等级为甲;施工安全措施基本到位,考核期内未发生三级(含)以上重大施工安全责任事故的,考核等级为乙;考核期内发生三级(含)以上重大施工安全责任事故的,考核等级为丙。 3.建设工期考核标准。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含调整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所有节点工期均满足总工期要求的,考核等级为甲;个别节点工期延后但采取适当工程措施后不影响总工期阶段目标的,考核等级为乙;因节点工期延后影响总工期阶段目标的,考核等级为丙。 4.投资控制考核标准。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并完成核定投资计划,严格按照铁道部批复概算和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约定据实验工计价;积极提出施工图优化建议,被采纳、变更设计后节省投资的,考核等级为甲。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无虚报实物工程量,个别工点未完成形象进度或年度投资计划,但采取有效措施后整个标段能够完成核定的年度投资计划,考核等级为乙。未严格按施工图和已审核的施工组织进行施工;未完成变更设计手续而擅自施工的;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不善而造成投资增加;没有按工期完成施工任务,虚报实物工程量和投资完成,凡涉及上述任何一条,考核等级为丙。 监理单位的考核等级参照所监理标段的施工单位考核等级确定。 三、考核费用 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相应的考核条款和考核费用额度等内容。 1.施工单位按施工合同额3~5‰,采取累进递减法确定考核费用额度。即:合同额在50亿元及以下的,按5‰;超过50亿元至100亿元的部分,按4‰;超过100亿元的部分,按3‰。 2.监理单位按监理费的1%确定考核费用额度。

论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论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张晓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1979-1982年)、“利改税”(1983-1986年)、“承包经营责任制”(1986-1991年)、试行“股份制”(1992-1993年)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等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国有企业效率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与缺乏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着很大关系。 一、激励约束机制“双重缺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激励约束机制的结构性失衡和强度不足一直困扰着我国国有企业。虽然改革开放后,一些地区和单位进行了年薪制、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计划等各种方式的激励约束机制试点,但总体而言,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仍然存在“缺位”现象。 1、激励机制的“缺位”严重挫伤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对经营者的激励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种方式,精神激励主要包括晋升激励和荣誉激励,物质激励主要指提高收入。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情况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都不到位。 当前国有企业在精神激励上的不到位,主要体现在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干得好的未必升迁,干得不好的却可以继续留任。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国有企业破产领导人安置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所调查的案例中,破产企业领导人当“翻牌”企业领导人的占36%,升官的占9%,调任别的企业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占23%,被免职或退休的只占32%。 许多资料表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物质激励也不到位,已经严重挫伤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产生了诸多不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严重后果,如国有企业高级人才的大量流失,以及所导致的腐败现象等等。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对6561名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调查中,有39.3%的人希望流向三资企业,14.1%的人希望流向私营企业,4.1%的人希望流向乡镇企业,而愿意留在国有企业的仅占42.5%。 由于激励机制不足而导致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晚节不保、走向犯罪的案件也不时发生。最为典型的是云南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兼总裁禇时健贪污一案,这在政府部门、理论界和企业界曾引起极大的震动。在禇时健任厂长的17年时间里(1978-1995年),玉溪卷烟厂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现代化烟草企业,在全国180多家卷烟企业中,玉溪卷烟厂多年保持装备技术水平、出口创汇、税利等7个第一,仅“红塔山”卷烟的品牌价值就高达352亿元人民币。但不可否认,激励不足、收入和贡献不对称的客观事实,是导致禇时健晚节不保的一个重要原因,玉溪卷烟厂17年实现的利税总额是800亿元,禇时健17年全部收入约80万元,其比例仅是十万分之一,收入与贡献不成比例。因此,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缺位”问题应当引起深思。 2、约束机制的“缺位”使国有企业经营者腐败现象难以遏止 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约束分为自我约束和外部约束,外部约束又可分为企业内部约束和企业外部约束。约束是与激励相对应的,激励不足,经营者积极性难以调动;约束不足,则经营者容易走向犯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