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特殊教育学校陈佑贵 摘要: 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弱智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智障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关键词: 倔强敏感多疑真心真爱表扬鼓励和谐环境表现机会康复训练 智障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特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流沟通,智障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了智力障碍学生的人格、性格、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弱智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智障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一、智障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倔强 自卑孤僻、敏感多疑的心理问题,导致智障学生大多生活在自己的猜测和观察里,一般按自己的推测来判断他人或者周围环境,不能很好地听取他人意见或建议,从而形成倔强的性格特点。比如周铮珍,女,12岁,汪营白果人,常斜着眼睛看人,弱智,就读于利川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四班。她的不良心理问题表现:有自闭症倾向:上课经常紧抱书包,或独自发呆,下课经常一个人在另一处玩。自控能力太差,经常撕自己的衣服,课本和作业本等。总是去“拿”别人的东西,还要归罪于别的同学,喜欢惹事生非,打人。 2、敏感多疑 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导致的自卑孤僻,智障学生总是处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通常通过自身的观察、猜测判断身边的变化以及他人的言谈举止,敏感多疑的心理问题也相应产生。即使是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同伴的善意提醒,他们也不能正确对待。比如周铮珍就敏感多疑,且心理脆弱,喜自言自语,喜欢一个人玩,常在校园中独自游逛或独坐在楼梯及校门口。 二、智障学生的教育方法 1、倾注真心真爱 教师应重视特殊儿童,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特殊儿童常常由于不同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比较脆弱。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不成熟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适时表扬鼓励 对待周铮珍这类特殊儿童,只要表现某一良好现象时及时予以表扬,且对她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给予强化:或给予一个亲切的抚摸动作,或给一颗糖果等物质鼓励,或点点头示意表示赞赏,或肯定与信任的微笑。一次,我在操场上看见周铮珍主动为蒲婷凤系鞋带,我没有去惊动他们,而是用自己的手机拍下了那一

心理咨询师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

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 学文教育提示: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任何复习考试的心态都很重要,要对自己有信心。 (一)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是指对条件不利家庭儿童的受教育采取的补救措施,成为对成长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低龄儿童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教育与训练手段。早期干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教育、早训练。现在许多国家对特殊儿童进行行为矫正时都会采用早期干预的方法。 孤独症儿童在小于6个月被认出的有30%,两岁前起病的有90%。心理学研究表明:0- 6、7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如果能在这一期间内施以及时、适当的行为矫正,会有利于个体生理机能的重新组合、有利于身体各种功能的代偿、有利于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补偿和潜力的最大程度发挥、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孤独症儿童的各种社会化缺陷多发生在幼儿期。抚养者若仔细观察,就可以早发现患者身上的可疑迹象。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障碍、语言困难就展示于人们眼前,只是他们的表现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应该在他们行雾现加深之前就进行早期干预。 (二)个别化教育 个别化教育是在对特殊儿童进行行为矫正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能给被矫正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个别化教育是为了让被矫正者的心里不受不良行为所影响而实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孤独症儿童的行雾现不相同,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我们因材施教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行为矫正,根据他们的情况制定行为矫正方案,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矫正与评估。 孤独症儿童的治疗采用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有三个原则:①对孩子行为宽容和理解;②异常行为的改变和变更;③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我们对他们的行为矫正从以下方面进行: 结构化教育: 结构化教育是由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建立的一套专门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方法,是在欧美国家获得最高评价的孤独症训练课程。该方法主要针对孤独症儿童在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对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含儿童模仿、粗细运动、知觉能力、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强调训练场地或家庭家具地特别布置、玩具及其有关物品的特别摆放;注重训练程序的安排和所谓的视觉提示;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

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应用感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如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等),有计划有目的的对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进行考察,然后分析处理,从而了解,判断被观察者心理和行为活动的一种方法。 (2)作品分析法: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可以产生多种不同形式的结果,即作品。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儿童的活动作品,如绘画、日记、积木造型、玩具拼装或其他作品等,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评定儿童身心发展的状况与特点的一种方法。 2.幼儿教师的角色 (1)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人 (2)幼儿人格的塑造者 (3)幼儿心理卫生的保健者 (4)幼儿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 (1)广泛而浓厚的求职兴趣 (2)积极而稳定的情绪 (3)坚强的意志 (4)健全的性格 4.踢猫效应:当一个人的消极情绪未能得到及时控制或合理宣泄时,就很容易波及或迁怒他人,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形成恶性循环。 5.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简答或填空) (1)观察能力 (2)与幼儿沟通的能力 (3)创设教育活动的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 6.心理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7.心理发展的性质:连续性与阶段性 8.对于幼儿来说辨别左右是相当困难的 9.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10.幼儿掌握概念的最佳年龄是5---5.5岁。 11.气质的类型(名词解释) (1)胆汁质其特点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也是迅速、强烈、有力。属于这一类型的人都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 (2)多血质: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 (3)粘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慢且不灵活 (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神经类型属于弱型,他们体验情绪的方式较少,稳定的情感产生也很慢,但对情感的体验深刻、有力、持久,而且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 12.按学习方式来划分学习的种类,可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1)发现学习:是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去发现

关爱特殊儿童工作计划

关爱特殊儿童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残疾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残疾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这些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特殊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二、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由校长、主任和班主任组成的关爱特殊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这些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档案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特殊儿童的底数建立特殊儿童的专门档案有专人负责管理。 3、确保“三个优先” 一是: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特殊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二是: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特殊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

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是: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特殊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四是:开展帮扶活动学校针对“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积极开展“特殊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特殊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 五是:注重心理辅导,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特殊儿童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特殊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福兴镇小学随班就读资源室教师培训材料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一、特殊教育的对象 1、广义:即把正常发展的普通儿童之外的各类儿童都包括在内,这里有各种能力超常的儿童、行为问题的(包括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智力发展低常的弱智儿童、视觉或听觉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儿童(包括盲童、低视力儿童、聋童、重听儿童)膨体障碍儿童、言语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情感障碍儿童、多重障碍儿童等。有的国家近年统称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2、狭义:专指生理或心理发展上有缺陷的残疾儿童,包括的仅是智力、视觉、听力、肢体、言语、情绪等方面发展障碍、身体病弱、多种残疾等儿童,故又可称“缺陷儿童”或“残疾儿童”。 二、常见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一)智力落后儿童 ★智力落后儿童:一般指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导致适应性行为的缺陷右与之同时存在并表现于发育时期。三个标准:1、智商低于平均水平两个标准差; 2、且有适应性行为缺陷; 3、发生在18岁以前。 ★智力落后儿童的分类、分级 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分类有多种形式。在特殊教育中,普遍运用的是依据智力水平分级和教育可能性分类两种方法。 1、依智力水平分级 这一分类方法是根据智商值的大小划分智残等级,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四个等级。 我国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分级标准,制定了我国的智残分级标准。 智残级别分度IQ值(智商)适应能力 一级极重度20以极重度适应缺陷 二级重度20——35 重度适应缺陷 三级中度35——50中度适应缺陷 四级轻度50——70 轻度适应缺陷 2、依教育可能性分类 这一分类方法是根据智力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将他们分为可教育的、可训练的、需监护的三种水平。 以上两种分类的方法虽然不能完全一一对应,但总体而言,轻度的相当于可教育的,中度的相当于可训练的,重度以下的需监护的较为一致。轻度的智残儿童有

浅谈对小学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小学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 对小学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进一步加强小学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浅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3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就是说,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儿童正处于深信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人才的需要。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小学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教育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矩,有针对性地实践教育。 2. 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活动,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 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三.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正确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从而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和胎期环境;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每个人入学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等都是这几个方面影响的结果。我个人认为,在现代社会,系统的学校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一).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家庭不仅对儿童早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儿童一生的发展也会持续的影响。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结构、经济状况等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素质、教育方式等文化环境。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将全部的爱和期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给予孩子过多的关怀和照顾,花费更多的财力和精力用于孩子的教育,使独生子女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优于多生子女;独生子女有较强的求知欲,自信心和成就动机。但也要看到由于独生子女处于优越的地位,家长的过分宠爱、保护、照顾、过高的期望使独生子女承受着凯子承认世界的相当大的心理,导致独生子女在个性品质发展存在不足,如人性、懒惰、不合作、不合群等,这是独生子女所处的环境和父母不恰当的期望及教育方式造成的。 (二).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学校成为儿童最主要的社会生活场所,成为儿童接受社会化影响最集中、最丰富的社会生活环境。 1. 教学内容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儿童施加影响是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中介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 保证。教学内容实质上是文化的一种选择结果,是对全部社会文化的一种不断提炼、浓缩、改造和序列化,反应了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产和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水平,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不仅向儿童解释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的灌输,更重要的是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仿效的模式。 2.教师的影响。

特殊儿童心理治疗教学大纲

《特殊儿童心理治疗》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和代码:特殊儿童心理治疗, 12021215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学分与学时:2 分/ 32 学时(课堂讲授 12 学时,实验实践 20 学时,自主学习 0 学时) 先修课程: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特殊教育导论,特殊儿童艺术治疗导论 适用专业:教育康复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特殊儿童心理治疗》是教育康复学专业学生选修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本门课程从介绍心理治疗的定义、发展历史入手,介绍了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常用心理疗法的规范使用和科学解读、特殊儿童心理治疗的设计原则和实作指南等,较为全面的介绍了特殊儿童心理治疗的各个领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1、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系列问题,了解心理疗法的意义、功能及其对特殊儿童的发展性价值。 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治疗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基础,特殊儿童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与原则;能够进行基本的心理治疗教学设计,并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教育康复技能。 3、通过课内讲授和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外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掌握特殊儿童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培养较为先进的特殊儿童教育康复观,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设计与实施游戏教学活动。并且,能不断对自己的特殊儿童教育康复观进行反思和提升,更好地为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工作服务。 2、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项目一特殊儿童心理障碍的临床评估;4 学时 [实验类型]:演示性

[开设类别]:必修 [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特殊儿童心理障碍临床评估的流程。 [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演示临床谈话和使用测验工具,记录实施过程,分享体会。[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常用量表 MMPI、SAS、SDS 以及纸笔等。 项目二行为-认知治疗技术;2 学时 [实验类型]:演示性 [开设类别]:必修 [实验目的]:了解行为-认知治疗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观看行为-认知疗法的视频,记录疗法的核心要点,讨论并总结行为-认知疗法的实施过程。 [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电脑、多媒体以及纸笔等。 项目三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技术;2 学时 [实验类型]:演示性 [开设类别]:必修 [实验目的]:了解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观看相关的视频,记录疗法的核心要点,讨论并总结以人 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技术的实施过程。 [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电脑、多媒体以及纸笔等。 项目四智力障碍儿童游戏疗法;3 学时 [实验类型]:演示性 [开设类别]:选修 [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习游戏治疗方案的撰写,基本掌握对智力障碍儿童游戏治疗的实 施方法。 [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学生分组到特教大楼 A 栋游戏活动室进行操作演练,分享 实操体会,反思存在的问题。 [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音响、布偶以及纸笔等。 项目五学习困难儿童游戏疗法;3 学时 [实验类型]:演示性 [开设类别]:选修 [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习游戏治疗方案的撰写,基本掌握对学习困难儿童游戏治疗的实

《幼儿教育心理学》(林泳海著)

《幼儿教育心理学》 (林泳海/著) 儿童学习障碍的特性及其表现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 1.智力正常,IQ一般在70至100之间; 2.多有认知障碍,如表现为对位置、顺序、方向、图形等方面障碍;3.读、写、算等能力表现为某方面能力或某几方面能力拙劣; 4.能完成简单的读、写、算,但对意思、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拙劣;5.描画、写字的能力拙劣; 6.对部分事物的看法固执; 7.难以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8.行为多动,情绪易冲动。 二、学习障碍的语言特性 1.多数在2至3岁才被发现语言发育迟缓; 2.多有发音合成障碍,不能正确发出某个字母音; 3.日常生活中绘画几乎无障碍; 4.即使到了学龄期,对文章内容理解和作文能力也表现较差。 三、学习障碍的情绪特点 1.偏向对某一事物的关心和兴趣; 2.注意力散漫,精神不集中; 3.在婴幼儿期明显表现为多动; 4.固执倾向(自闭倾向); 5.行为不成熟、幼稚; 6.情绪淡漠或缠人; 7.为一点小事就引起发怒,产生粗暴行为; 8.情绪波动大。 四、学习障碍的社会特性 1.与朋友关系不能持久,常发生纠纷; 2.易被人欺侮,经常逃学; 3.有些LD儿童与自闭儿童有类似的表现,在幼儿期易误诊为自闭性障碍。

五、学习障碍的身体运动能力、生活习惯特点 1.粗大动作,动作接近普通儿童; 2.精细动作,感觉协调运动如手眼协调动作发育迟缓,表现在蹬三轮车、过平衡木、荡秋千、描画、写字有困难; 3.手指不灵巧,不能很好解、扣纽扣,用剪刀等; 4.一般都有行为散漫倾向,不遵守规则; 5.条理性差,易丢失东西。 LD儿童分类教育指导 LD儿童分类教育指导 一、听、说、读、写、算有障碍儿童的教育指导 1.听障碍 听有障碍的LD儿童,表现为语言接受有困难;对别人的讲话理解有困难;听后不能理解语意。在指导时,要注意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尽可能地提示与听的内容有关的动作和文字信息,将听到的内容与动作和文字联系起来。 2.说障碍 说有障碍的LD儿童,表现为对自己想说的话不能很好地表达;不能将自己的想法用语言合乎逻辑地表达;说话不得要领,对方难以理解。对这类幼儿进行指导时,首先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可为他们提供图表和文字说明,给予视觉性的援助,帮助他们理清说话的逻辑顺序。 3.读障碍 读有障碍的LD儿童,表现为,会读错形状相似的文字;读文章时跳行等。在指导时,指出形状相似的文字在读音上的区别,对表现为跳行阅读的儿童,让他们用手指逐行阅读。 1.写障碍 写有障碍的LD儿童,表现为:不能正确地辨别汉字、字母的形状和线条方向;写字时,眼-手运动不协调,常常写镜像文字(反字),如将p写成q;不能记忆起汉字的笔画结构;有的表现为描画、绘画有困难。在指导时,让儿童多辨别形状和线条的方向,利用电脑对他们进行眼-手协调运动的训练;用语言提示,帮助他们回忆起汉字的笔画顺序;用游戏棒让他们进行结构简单的汉字制作练习,也可让他们进行涂色彩和简单的绘画练习以及视-写和听-写练习。 5.算障碍 计算有障碍的LD儿童表现为:量的概念、抽象思考能力、对图形的理解和定位有困难;心算能力差、进位的数不能记忆;不能理解题意、逻辑思考差和推理判断有困难。对这类儿童进行指导时,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字问题,让他们算算和数数,帮助他们分析理解图形和应用题的题意,让他们学会思考的方法。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练习,提高计算能力。要尽可能地从易到难,分步骤,循序渐进,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 二、运动与社会适应性LD儿童的教育指导 1.运动障碍 这类儿童,有的表现为不能很好地使用剪刀、系鞋带;有的表现为对球类运动、跳绳、跳箱等全身运动协调有困难。在进行指导时,要注意提高他们眼和手协调运动能力和手指精细运动能力,同时为了增强运动协调能力,让他们多参加玩沙、玩球、磨擦皮肤等触觉形式的刺激活动,或让其躺在滑行板上,从斜坡上向下滑等本体感觉刺激活动,或让其躺、坐在吊床上,以外力加以推动、旋转或摇晃、荡秋千等前庭刺激活动。也可以使用镜子,让他们一边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一边动作。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一、特殊教育的一般问题 1.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使用一般或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对特殊儿童所进行的达到一般和特殊的培养目标的教育。 2.广义和狭义的特殊教育对象 广义和狭义的特殊儿童 对特殊儿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即把正常发展的普通儿童之外的各类特殊儿童都包括在内,这里有各种能力超常的儿童、行为问题的(包括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智力发展低常的弱智儿童、视觉或听觉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儿童(盲童、低视力儿童、聋童、重听儿童)、肢体障碍儿童、言语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情感障碍儿童、多重障碍儿童等。有的国家近年统称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另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即专指生理或心理发展上有缺陷的残疾儿童,包括的仅仅是智力、视觉、听觉、肢体、言语或情绪等方面发展障碍的儿童,又可称为“缺陷儿童”或“残疾儿童”。 广义和狭义的特殊教育 根据对特殊儿童的两种理解,有了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特殊教育。广义的解释是:对正常儿童之外的所有儿童的教育,包括超常(天才)、低常(智力落后)、有品德缺陷(问题儿童)、器官缺陷(盲、聋、肢残)、儿童精神病和病弱等各种儿童的教育。狭义的解释是:对身心有缺陷的儿童的教育,即盲、聋、弱视、重听、智力落后、言语障碍、肢残、病弱等缺陷儿童的教育学。目前很多国家使用时多取的狭义,我国也是用的狭义的概念。 3.特殊教育对象的分类 分类的目的

对特殊儿童的分类工作要服从于分类的目的。分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每一类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必须根据各类特殊儿童的特点培养、教育他们。 分类的原则 分类的最基本的根据和原则是按照特殊儿童的医学分类来分类,同时还应注意到与此相关的残疾发生的时间、程度和原因。 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由各个部门或专家对特殊儿童的分类不尽相同。在我国, 二、各级各类特殊教育 (一)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 1.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征 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发育方面 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发育,因其不同的缺陷程度和原因而有比较大的差别。一般而言,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发育与正常儿童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在身高、体重方面与同龄正常儿童没有明显差别。随着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发育会越来越差,生理和健康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特征 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觉速度缓慢,容量较小。感知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智力落后儿童的记忆存在两个主要缺陷,一是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或不准确。在学习新知识时,智力落后儿童只有在多次重复练习之后才能掌握,且容易忘记。二是记忆的目的性差,选择功能薄弱。智力落后儿童往往只是依据记忆材料的外部联系,采用简单重复的方式去记忆,不善于有目的地去发现记忆材料的内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记忆。 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落后儿童语言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也要迟缓些。正常儿童通常1岁左右开始说话,入学时基本上掌握了口语交际技能。能比较流利地运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智力落后儿童总体水平低得多。有的儿童两三岁才会说出一些单个的词,五六岁才会说简单的内容贫乏的句子。在所拥有的词汇量方面,智力落后儿童也要少得多,且理解不全面,不准确。除此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3~6岁的学前儿童是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特点是可塑性强,但在心理发展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薄弱,极易受环境及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目前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吸吮手指、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幼儿的发展。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幼儿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因此。我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相继拉开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 一、指导思想: 1、对全体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孩子,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要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人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孩子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高素质教师群体的培养; 2、为了更好的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集体备课工作;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三、具体实施: 1、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崇高的特殊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职称评定、业务竞争、应试教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会让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成长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让幼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我园制定了以下措施:

特殊儿童教育

1学前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2肢体障碍占该儿童是指因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的儿童3智力落后儿童是指儿童在发展期内智力状况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伴随有明显的语言与行为障碍。智力障碍儿童按其智力受限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级。 4早期干预是指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训练活动,它适用于发展偏离(或落后)正常或可能偏离(落后)正常的五六岁以前(主要是3岁以前)的儿童身上,通过这种教育的实施,可望使这部分儿童的智力和能力有所提高,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技巧,待他们成长到学龄阶段,可以更好的接受特殊教育或正常儿童的教育。早期干预的主要理论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美国斯金纳创立的郑重理论的基础是操演性的条件反射 5情绪行为异常是指儿童长期存在的,能影响自己发展或他人的情绪行为过度,不足或不恰当的状态 6超常儿童不只是智力和才能的高度发展,而是优异智力创造力及良好的非智力个性特征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故称其超常儿童超常儿童在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涉及学习内容技能和学习环境 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阶段 1)启蒙阶段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 2)依附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 3)独立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今 2学前特殊儿童发展的几种明显趋势 1)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2)一体化融合教育趋向3)整合教育的趋向 3早期干预的途径1)家庭干预2)托幼机构干预3)社区干预 4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主要指视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听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身体疾病儿童的教育三类 5盲人心理状况表现孤独感自卑感内疚感和怨恨感依赖感和发覆无常性片面性和猜疑性 6儿童听力障碍带来语言的差异主要有发音异常构音异常语音发音异常 7病弱儿童的心理特征 大部分病弱儿童在智力发展上是正常的,但是由于他们长期患有疾病,体力虚弱会因治疗或体力不支而耽误学业,从而影响其生活和学习的情绪,也降低了学习效果,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等问题。可能在认知发展上略受影响,在个性方面,由于身患疾病,家长过分保护和迁就,会使儿童过于依赖,缺乏自信,容易形成孤僻,退缩等不良人格特征 8随班就读的优点:1)智力落后儿童回归教育主流,不被另眼看待2)适合边远地区这些地区人口居住分散,智力落后儿童也不集中,无法开办随班就读,就可以给每个智力轻度或中度落后的儿童上学读书的机会 9早期干预的行为领域有哪几个方面 1)大运动指姿势或全身的活动,比如坐站走跑爬行等 2)精细动作指手和手指的动作 3)语言指属于形体语言的面部表情发音懂话说话写字作文等书面语言等 4)认知能力(或适应性行为)即感知,摆弄物体,手眼协调,使用简单工具解决简单问题等对物体的反应能力 5)个人——社会行为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行为的一个部分)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10游戏治疗的主要流派 1)精神分析游戏治疗佛洛伊德 2)儿童中心游戏治疗罗杰斯 3)认知行为游戏治疗 4)格式塔游戏治疗皮杰斯 11行为矫正运用的原则1)防止滥用误用2)注意不要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不应只注意到不良行为的消失还应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3)遵循道德准则 12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正强化惩罚负强化消退间歇强化塑造渐隐链锁厌恶治疗系统脱敏法认知行为疗法模仿疗法 13正强化 正强化是指当一种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后及时得到一种强化物,如果这种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的需要,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笔记

《儿童教育心理学》作者:阿德勒 书籍概况及作者:这本书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这一问题,提出了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 1870年2月17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富裕家庭,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因为他天生体弱多病,直到4岁才会走路。他的父亲鼓励他说:“阿德勒,你必须不相信任何事”就是告诉他,不能让困境束缚自己,不能相信当下的困难就是人的一生,而要勇敢突破,大胆地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这种坚强的信念造就了阿德勒的一生。 第一章引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过程。儿童的这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相比成人而言,就比较薄弱。因此,成人必须对儿童就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的成长。下面,作者对个体心理学展开了一个总的论述。 1. 根据个体心里学的理论,个体的行为是有个体的整个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因此,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2. 人的发展的根本事实是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正是这种有目的的追求主宰了人一生的具体行为,甚至决定了他的思想。 3. 人格的整体性极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并不是建立在客观

现实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之上的。心理学家和小说作者类似,运用一个确定的行为主线、一种生活风格或一种行为模式来构建人物的生活,以确保人物的整体人格不会被破坏。 4. 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儿童都天生有一种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消除自己的自卑感。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心理补偿。自卑感可能在客观上有助于个体的完善,也可能导致单纯的心理调适。 5. 可以把那些明显具有补偿性的性格特征的儿童分为三类:衰弱或有器官缺陷、受到严厉教育或没有受到父母关爱、被宠坏的儿童。 6. 父母需要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中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的晴雨表,在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中起着决定性和指导性作用。社会情感的任何障碍都会严重危害儿童的心理发展。 7. 个体心理学是围绕社会情感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为了让孩子能更好为将来的生活准备,孩子的家长和教育者不应该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关系。 8. 人们对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的态度更能表现真实的自我。一是社会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如何与人交往并结交朋友,还包括友谊、合作、信任、忠诚等。二是个体如何运用自己的一生—职业问题。三是两性问题。个体的生活风格和独特目标,基本能从他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中找到蛛丝马迹。个体的生活目标具有决定性意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最新范文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所属研讨体会类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文摘: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他们的心理问题是学校、社会、家长、监护人和留守儿童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多方面的互动,即加强社区、学校、家长、监护人和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关键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交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经济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只能留在农村,与祖辈或叔辈朋友家住,或寄养在自己家里,因此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5年我国0~17岁城镇”留守儿童”总数为2800万人,这是一支规模巨大的留守儿童队伍,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明显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长期以来由于缺少亲情关怀,缺乏对父母的有效教育和管理,他们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所造成的儿童情感缺失和心理异常问题,更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㈠家庭因素; 在农村,大多数人为了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经济需要而选择外出打工,由于父母的缺位导致家庭结构或家庭养育方式的变化,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转弱甚至缺失,但家庭教育功能在儿童早期发育和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家庭教育”缺位”、亲子关系失调、父母榜样作用缺失。 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儿童是家庭活动的中心,但却不是家庭关注的中心,许多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被家庭所忽视,他们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留守儿童处于一个情感、性格转变的转折点上,在学习、生活、自我变化等方面存在着太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亲子关系的失谐性和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使留守儿童的正常成长的心理环境丧失,改变了留守儿童社会学习的情境和过程。 a(1).亲子关系失调。 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情抚慰和关爱,不能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也不能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上、价值上的偏差和性格、心理上的异常发展。 (2).缺乏家长的榜样作用。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可仿效的明确榜样以及

(完整版)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 ?周红云 每个人身上,主要 是如何让它发光。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火焰。 ?都有太阳 ?海伦·凯勒(Helen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出生19个月就因为一场大病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重度残障者,却创造了人生的奇迹。在老师安妮·莎利文的教育和帮助下,她不仅学会了读书、写作和说话,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不但如此,她还为改善盲聋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处奔走,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和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广筹善款,创立慈善机构,积极为残疾人造福。除此之外,她一生还勤于写作,共创作了14部文学作品。其中在大学时代写下的自传性作品《我的生活》,出版后就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她也因此而赢得全世界的尊崇,被视为20世纪最富感受召力的作家之一;她的著名作品还有《中流》、《走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全国高等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特殊教育“回归主流”的国际化趋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念,弄清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普通学前教育环境中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正确恰当地分析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施以恰当的教育,为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各类在学前期常见的特殊儿童及其教育,包括身心障碍儿童与超常儿童的教育以及有关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等课程为基础课,与其他专业课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对象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学前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遵循正常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表现出差异性,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必须服从于学前儿童教育的大系统。因此,引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学习本课程。 ? 课程作用 ?全纳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走进幼儿园,针对他们的教育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针对其的特殊需求,研究适合他

小学教育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小学教育-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和分析的研究方法,称为观察法。 2.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物体某种或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其它功能的现象称为 功能固着。 3.对小学生来说,监控策略主要体现在集中注意和领会监控上。 4.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广义的知识划分成两大类,它们是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 识。 5.完整的品德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 6.学习者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称为策略学习。 7.创造性一般由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过程和创造性活动三部分构成。8.皮亚杰认为,6—8岁儿童的道德发展处在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9一10岁儿童,既不简单地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巡守规则,他们不再把准则或成人的命令看作是应该绝对服从的或不可改变的,皮亚杰称这一阶段为自律水平的道德阶段。 9.由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激起学习动机称为外部动机。而要求掌握、 10. 儿童在知道了“萝卜、白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时的同化学习属于正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2.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 )。 A.说服B.角色扮演 C.榜样学习D.奖励与惩罚 3.下列哪些观点强调了内部心理过程、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 A.试误说B.社会学习理论 C.发现学习理论D.接受学习理论 4.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摘要: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早期的经历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特别是五岁以前)所遭受的挫折。长辈的溺爱,缺少玩伴,家长期望值太高,结果不少幼儿也出现了心理问题。理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标签: 幼儿教育 家庭教育 儿童心理 儿童品德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物质条件优越,爷爷奶奶关爱备至,父母心疼不已。应该说,他们是生活在天堂里了。可是,长辈的溺爱,缺少玩伴,家长期望值太高,结果不少幼儿也出现了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来源:郭珣 [点击放大]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早期的经历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特别是五岁以前)所遭受的挫折。童年早期所经历的创伤或挫折若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幼儿就会痛苦,受到压抑,负性情绪潜藏于幼儿的内心,形成无意识。随着幼儿的成长,再次遇到挫折时,潜藏的负性情绪被现实所激活,孩子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可见,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环境适应教育 随着幼儿的成长,他们逐渐走出家庭,生活环境越来越广阔。当然外面的环境与家庭小环境还是有较大的差别的,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环境适应教育,让他们逐渐适应幼儿园、培优班、青少年宫、图书馆、公园、商场等环境。 二、人际关系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关注 3-6岁幼儿教育 郭珣

随着幼儿生活环境的扩大,他们面临的人际关系也就越来越复杂。相应地要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教育,包括:亲子关系教育、师幼关系教育、同伴关系教育等等。 三、学习困难教育 幼儿入园之后,学习就是幼儿的一大任务了。有些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或者没有掌握合适的方法,而产生了学习困难,因此,必须加强针对性教育。 四、情绪情感教育 3-6岁的幼儿,情绪情感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如何发展积极情感,避免消极情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幼儿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学习困难与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幼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