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用药原则

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用药原则

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用药原则
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用药原则

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用药原则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王明陵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或“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鼻咽部炎症,尤其是以病毒感染而致病的占90%以上,由于婴幼儿时期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因此容易患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缺乏体格锻炼的小儿也易患本病,而且病愈后无持久的免疫力,可多次复发。

(一)临床表现

轻重程度可相差很大。一般年长症状较轻,婴幼儿时期则重症较多。

1、轻症

极轻者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打喷嚏等,也可有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等症状,可3-4天内自然痊愈。如果涉及鼻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等,有时淋巴结可稍有肿大。发热可持续2-3日至一周左右,高低不等。婴幼儿容易伴随呕吐及腹泻。因此,应有所了解。

2、重症

起病时,体温可高达39-40℃或更高,伴有恶寒、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不久即可见鼻炎分泌物,引起较频繁的咳嗽。有时咽部微红,发生疱疹性咽炎。有时红肿明显,波及扁桃体,出现脓性分泌物,咽痛及全身症状均加重,鼻咽部分泌物从稀薄变成

粘稠,并可出现鼻窦炎、中耳炎、颈部淋巴炎等并发症。此时称为“急性扁桃体炎”。更有严重病例,患儿可出现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应及时送医院就医。

(二)治疗

1、中医治疗

(1)风寒感冒:多见于较大儿童感冒初期,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流清鼻涕、头身疼痛,咳嗽有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及体征。治以辛温解表法,可用荆防败毒散等方剂。

(2)风热感冒:多见于婴幼儿,发病较重或虽经汗出而热不解,鼻塞、流黄涕、面赤、咽红或咳嗽有痰。舌尖稍红,舌苔薄白或黄白相间,脉浮数或滑数。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法,方可用桑菊饮,银翘散加减。

(3)风热乳蛾:相当于急性扁桃体炎。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方可用银翘散加减。

(4)中成药:风寒感冒可选用感冒解毒颗粒、风热感冒可选用双黄连颗粒,复方金银花颗粒、小儿退热灵、小儿感冒颗粒等。如合併扁桃体炎,还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柴黄颗粒等。而小儿百乐片,不但可清热散风,而且具有健胃消食作用。

介绍一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成药成分的功效与主治:

感冒解毒颗粒

苏叶--祛风解表,具有散寒解表、行气宽中作用,现代医学证实,煎剂及浸剂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有解热作用。水浸液在

体外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前胡-化痰止咳,用于痰多雍肺,咳嗽气促等症。

防风--适用于风寒表征及风热表症。现代医学证实,煎剂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尚能抗炎镇痛。

金银花--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初起,发热而微恶风者,或疮、痈、疖肿,咽喉肿痛,以及热毒血痢、下痢脓血等。现代医学证实,该药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不同程度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并能抑制多种皮肤真菌、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实验证明,金银花还有抗炎和解毒作用。

麦冬--具有清热养阴,润肺养胃作用,用于肺虚有热、,干咳少痰,胃热伤阴,津少口渴等症。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麦冬能明显提高实验性小鼠耐缺氧能力,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能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体液免疫,提高机体适应性。

板蓝根--具有凉血解毒、清利咽喉作用,可用于咽喉肿痛等症,近年来还用来治疗传染性肝炎。现代医学证实,板蓝根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对A型脑膜炎球菌也有效果。

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用于咳嗽气喘。现代实验研究证实,服用少量杏仁,其苦杏仁甙在体内慢慢分解而产生微量氢氰酸,能轻度抑制呼吸中枢而达到镇咳平喘作用。

羌活--具有祛风解表作用,用于风寒表症,并可治疗头痛。

川芎--具有祛风止痛作用,可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该药具有镇静、抗菌以及扩张冠状动脉、降压、抗癌等作用。

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作用,用于风热表症,温病初起等症;利炎消肿,用于咽喉肿痛;祛痰止咳,用于痰多咳嗽;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该药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显著抗菌作用,具有利尿解毒作用。

在以上药物的综合协调作用下,感冒解毒颗粒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热解毒功效,可治疗婴幼儿感冒、头痛、发烧、鼻塞、流鼻涕、咳嗽、咽喉肿痛、四肢酸痛等症状,是防治流感的常备药品。

2、西医治疗

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利巴韦林颗粒等药

抗生素:如患儿併发扁桃体炎,咳嗽略痰少,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中耳炎、淋巴结炎、副鼻窦炎等,合併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可使用抗生素类药品,如头孢克洛颗粒、强必林、依托红霉素颗粒、头孢拉定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

3、对症治疗

如有发热、头痛、流涕、鼻塞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酌情选用小儿解热镇痛药物,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美林伪麻干混悬剂、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布洛芬混悬液、酚麻美敏混悬液等进行对症治疗。

二、婴幼儿支气管炎

婴幼儿支气管炎系指支气管发生炎症,有急性支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炎之分。急性支气管炎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较多较重,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并为麻疹、百日咳、伤寒等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慢性鼻炎、咽炎等均可成为本病的诱因。单纯慢性支气管炎在小儿很少见。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范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或气候冷热突变时最为多见。

(一)临床表现

1、急性支气管炎:发病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也可忽然出现较多较深的干咳,以后逐渐有痰。婴幼儿不会咯痰,多经咽部咽下。一般症状或轻或重,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有38-39℃的发热,偶达40℃。大多2-3日即退烧,感觉疲劳,影响睡眠与休息。患儿食欲较差,甚至可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2、慢性支气管炎:以持续性咳嗽为主,多月不愈,早晚加重,尤以夜间更明显。痰量或多或少,以咳出为快。症状夏季较轻,冬季易出现急性发作,使病情加重。反复发作者,体质多瘦弱,还可并发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

(二)治疗

1、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本病效果比较理想,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分型治疗一般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1)风寒咳嗽:以突然咳嗽,咳声较急为主,痰稀白。鼻塞、

流清鼻涕、咽喉痒或伴有头痛,恶寒或不发热。舌苔微白,脉浮,治疗宜辛温解表,散寒止咳,常用杏苏散加减。

(2)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黄粘稠、咽红口干、鼻塞流黄涕,或伴发热有汗。舌苔黄白,脉浮数。治疗宜辛凉解表,宣肺止咳,常用桑菊饮加减。

(3)湿热喘:除以上的症状外,患儿发热较高,咳嗽频繁,同时可有喘症,治宜宣肺化痰,降逆平喘,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4)中成药:可选用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儿清肺化痰颗粒、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小儿肺热平胶囊、小儿肺咳颗粒、小儿止咳糖浆、小儿百部止咳糖浆、杏仁止咳糖浆、肺力咳合剂、宁咳露糖浆剂、感冒止咳糖浆等。

治疗气管炎中成药成分的功效与主治。

2、西医治疗

一般病毒性感染,可不给予抗菌素治疗,但如果发热较高,血象提示有细菌感染时需加用抗菌素。如,依托红霉素颗粒、头孢克洛颗粒、头孢拉定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克拉霉素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

对症止咳平喘:可选用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奥特斯),以及氨溴特罗口服液等。

三、小儿腹泻

婴儿腹泻也就是小儿肠炎。分为急性、迁延性、慢性三种,急性肠炎最常见,对小儿健康影响最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亚非拉地

区5岁以下患急性腹泻者有4.620亿人次,死亡约500万人,我国情况可能略好,但发病率也不低,特别是农村、山区及边远不发达地区,情况更为严重。

引起婴儿腹泻的原因有感染及非感染两大类:

(1)感染的病原主要分细菌和病毒两大类,前者多见大肠杆菌,后者多见轮状病毒。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主要的细菌感染来源,发病原因常为饮食不洁、牛奶、牛奶制品或代乳品腐败变质,食前未成充分消毒,白糖在储存、运送和销售过程中均不能保证清洁,给孩子饮糖水或往奶中加糖时,事先不作处理,直接加入饮用水或奶中,造成大肠杆菌的污染。喂奶用具包括奶瓶、奶头、小勺等,如不定时消毒,也有被污染的机会。

轮状病毒是比大肠杆菌小得多的微生物,大肠杆菌在放大1000倍的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到,而轮状病毒则需在放大几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目前就发病数字讲,病毒性腹泻已占首位。轮状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直接传播,当然也可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播。

(2)非感染因素引起可由乳类原因所致、饮食不当或其它理化因素引起。比如饮食过量,突然改奶或加奶,增加辅食过快,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受凉腹泻等等。

(一)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大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大便黄色或带绿色,混有少量粘液,有酸味。便前常不安,面色苍白,肠鸣音亢进;便后安

静,有轻度溢奶或呕吐,精神较好,一般不发烧,脱水轻或不明显。

2、重型腹泻:①腹泻、呕吐较严重:大便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呈黄绿色含大量水分的稀便。呕吐重者可吐咖啡渣样物。②中毒症状:高热或不发热,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昏睡乃至昏迷,偶有惊厥。③脱水:一般为中、重度。(小儿腹泻脱水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④酸中毒:呼吸深大且快,甚至节律不整,有酮味,口唇樱红乃至发绀,应立即送医院。

3、两种常见病原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6月至2岁的婴儿。发病在秋季末冬初,又称秋季腹泻。潜伏期为1-3天,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伴有呕吐。大便水样,无臭味,吐泻严重者多伴有脱水、酸中毒。脱水多为轻度或中度。抗生素治疗无效。预后良好,多在5-7天内自愈。

(2)大肠杆菌肠炎:多见于气候较高的季节,又称为夏季腹泻。起病急,可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伴高热、呕吐、腹泻、里急后重。需作大便培养,以区别于细菌性痢疾。

(二)治疗

1、中医治疗

(1)伤食型:脘腹胀痛、腹泻,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呕吐、不思饮食、大便恶臭、苔厚腻。可用山楂、神曲、莱箙子、陈皮、厚朴、连翘、鸡内金、甘草,水煎服。

(2)虚寒型:便稀多泡沫、肠鸣、腹痛、发热、鼻塞、小便清、

精神不好、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浮细无力。可用肉豆蔻、白术、吴茱萸、赤石脂、莲子、太子参、丁香,水煎服。

(3)实热型:发热初起,面赤颧红、口渴欲饮或身热无汗。大便稀粘,腥臭味,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厚腻、脉弦数。可用藿香、葛根、茯苓、泽泻、木香、黄连、连翘,水煎服。

(4)中成药

可选用保和丸、藿香正气水、胃肠宁颗粒、小儿腹泻宁糖浆、婴儿健脾散、小儿腹泻宁袋泡剂、幼泻宁颗粒等等。

2、西医治疗

(1)控制感染,対侵袭性细菌性肠炎采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新霉素、小儿泻痢停等。病毒性肠炎,以及非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因多属自限性疾病,不需应用抗生素,仅用支持疗法多可自愈。

(2)对症治疗。可适当选用蒙脱石散、妈咪爱、乳酸菌素片、消旋卡多曲颗粒等、必要时宜与口服补液盐合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儿童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三、小儿腹泻

婴儿腹泻也就是小儿肠炎。分为急性、迁延性、慢性三种,急性肠炎最常见,对小儿健康影响最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亚非拉地区5岁以下患急性腹泻者有4.620亿人次,死亡约500万人,我国情况可能略好,但发病率也不低,特别是农村、山区及边远不发达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引起婴儿腹泻的原因有感染及非感染两大类:

(1)感染的病原主要分细菌和病毒两大类,前者多见大肠杆菌,后者多见轮状病毒。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主要的细菌感染来源,发病原因常为饮食不洁、牛奶、牛奶制品或代乳品腐败变质,食前未成充分消毒,白糖在储存、运送和销售过程中均不能保证清洁,给孩子饮糖水或往奶中加糖时,事先不作处理,直接加入饮用水或奶中,造成大肠杆菌的污染。喂奶用具包括奶瓶、奶头、小勺等,如不定时消毒,也有被污染的机会。

轮状病毒是比大肠杆菌小得多的微生物,大肠杆菌在放大1000倍的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到,而轮状病毒则需在放大几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目前就发病数字讲,病毒性腹泻已占首位。轮状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直接传播,当然也可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播。

(2)非感染因素引起可由乳类原因所致、饮食不当或其它理化因素引起。比如饮食过量,突然改奶或加奶,增加辅食过快,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受凉腹泻等等。

(一)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大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大便黄色或带绿色,混有少量粘液,有酸味。便前常不安,面色苍白,肠鸣音亢进;便后安静,有轻度溢奶或呕吐,精神较好,一般不发烧,脱水轻或不明显。

2、重型腹泻:①腹泻、呕吐较严重:大便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呈黄绿色含大量水分的稀便。呕吐重者可吐咖啡渣样物。②中毒症状:高热或不发热,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昏睡乃至昏迷,偶有惊

厥。③脱水:一般为中、重度。(小儿腹泻脱水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④酸中毒:呼吸深大且快,甚至节律不整,有酮味,口唇樱红乃至发绀,应立即送医院。

3、两种常见病原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6月至2岁的婴儿。发病在秋季末冬初,又称秋季腹泻。潜伏期为1-3天,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伴有呕吐。大便水样,无臭味,吐泻严重者多伴有脱水、酸中毒。脱水多为轻度或中度。抗生素治疗无效。预后良好,多在5-7天内自愈。

(2)大肠杆菌肠炎:多见于气候较高的季节,又称为夏季腹泻。起病急,可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伴高热、呕吐、腹泻、里急后重。需作大便培养,以区别于细菌性痢疾。

(二)治疗

1、中医治疗

(1)伤食型:脘腹胀痛、腹泻,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呕吐、不思饮食、大便恶臭、苔厚腻。可用山楂、神曲、莱箙子、陈皮、厚朴、连翘、鸡内金、甘草,水煎服。

(2)虚寒型:便稀多泡沫、肠鸣、腹痛、发热、鼻塞、小便清、精神不好、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浮细无力。可用肉豆蔻、白术、吴茱萸、赤石脂、莲子、太子参、丁香,水煎服。

(3)实热型:发热初起,面赤颧红、口渴欲饮或身热无汗。大便稀粘,腥臭味,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厚腻、脉弦数。可用藿香、

葛根、茯苓、泽泻、木香、黄连、连翘,水煎服。

(4)中成药

可选用保和丸、藿香正气水、胃肠宁颗粒、小儿腹泻宁糖浆、婴儿健脾散、小儿腹泻宁袋泡剂、幼泻宁颗粒等等。

2、西医治疗

(1)控制感染,対侵袭性细菌性肠炎采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新霉素、小儿泻痢停等。病毒性肠炎,以及非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因多属自限性疾病,不需应用抗生素,仅用支持疗法多可自愈。

(2)对症治疗。可适当选用蒙脱石散、妈咪爱、乳酸菌素片、消旋卡多曲颗粒等、必要时宜与口服补液盐合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儿童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指导原则》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临床应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每种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具体要求,还应以药品说明书、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为准。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遵循中医基础理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药物,辨证辨病施治。 第三部分各论中为更好地说明各类中成药的特点,列举了部分中成药,列举的药物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未包括但又属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使用管理,《指导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应遵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执行。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 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品名、规格、处方成分、功效和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 一、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剂型种类繁多,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近几十年,中成药剂型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开发了大量新剂型,进一步扩大了中成药的使用范围。 中成药的剂型不同,使用后产生的疗效、持续的时间、作用的特点会有所不同。因此,正确选用中成药应首先了解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一)固体制剂 固体剂型是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其制剂稳定,携带和使用方便。 1.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但也应注意散 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 2.颗粒剂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剂型。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好、体积小,但易吸潮。根据辅料不同,可分为无糖颗粒剂型和有糖颗粒剂型,近年来无糖颗粒剂型的品种逐渐增多。

常见儿童疾病防治知识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儿童疾病防治知识 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皮肤粘膜苍白、疲乏、厌食、异嗜癖(喜欢吃泥土、墙壁灰等)、烦躁不安、反应迟钝、智商低等。 【诱发因素】 1. 饮食中、母乳或乳制品铁含量不足。 2. 铁丢失过多,如寄生虫病、慢性失血。 3. 其他如腹泻、急慢性感染等。 【预防措施】及时添加副食,多食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食物: 动物肝、瘦肉、大豆及其制品。 【治疗】一但确诊宝宝有缺铁性贫血,应尽快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系统治疗。 ☆【温馨提示】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对贫血儿童的治疗有很大作用。 佝偻病【概述】因维生素 D 缺乏造成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骼发育障碍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主要表现】早期: 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枕秃等。 后期: 骨骼改变如方颅、前囟迟闭、出牙迟、肋串珠、鸡胸甚至O形或X形腿。 1 / 4

【诱发原因】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 D 摄入不足、维生素 D 吸收不良及消化障碍。 【治疗】如有上述症状及体征,尽早到妇幼保健机构咨询,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合理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温馨提示】 1、提倡母乳喂养,尽早户外活动,接触日光,补充维生素 D制剂。 2、及时添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辅食,如动物肝脏、蛋黄、脱脂牛奶、鱼肝油、坚果等。 3、补充维生素 D 的同时补充钙剂。 小儿肺炎【概述】由细菌和病毒引起,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为特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冬、春季节多发。 【诱发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彻底诱发肺炎;孕期羊水污染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分娩环境不洁净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出生后宝宝接触带菌者如(感冒),易受到传染引起感染性肺炎。 【治疗】如有上述症状及体征,及时到妇幼保健机构咨询治疗。 ☆【温馨提示】 1. 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 2.饮食要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 3.咳嗽时轻拍宝宝的背部,多饮水。 3.避免宝宝与感冒人群接触。 4. 适当锻炼增强婴幼儿抵抗力。 小儿腹泻【概述】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真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医学高级)儿童青少年常见病预防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儿童青少年常见病预防》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儿童少年健康监测的实施不包括()。( ) A.监测对象 B.监测时间 C.监测目的 D.监测内容 E.监测的质量控制 2、儿童少年健康监测内容不包括()。( ) A.身高、体重 B.缺铁性贫血 C.月病假率 D.肥胖 E.采光照明 3、假性近视眼球变化是()。( ) A.睫状肌痉挛,晶状体变凸 B.眼轴长度变长 C.睫状肌疲劳,晶状体变凸 D.睫状肌痉挛,眼轴变长 E.睫状肌松弛,晶状体屈度变小 4、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措施不包括()。( ) A.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B.重视读写卫生 C.开展体育锻炼 D.补充维生素A E.合理饮食、注意营养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有关沙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沙眼是由沙眼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 B.幼儿期和学龄期患病率高 C.沙眼主要通过接触传染 D.沙眼发展到晚期常因并发症而导致视力障碍,严重者失明 E.治疗沙眼主要使用利福平、四环素族、金霉素等抗生素 6、反映龋齿患病程度的重要指标是()。() A.总龋数 B.受检总人数 C.患龋总人数 D.患龋率 E.龋均(总龋数/受检总人数)和患者龋均(总龋数/患龋总人数) 7、龋齿的预防措施不包括()。() A.不吃糖等甜食和水果 B.加强口腔保健宣传 C.定期口腔检查 D.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 E.药物防龋和窝沟封闭 8、儿童少年时期发生肥胖的较敏感年龄段不包括()。() A.孕后期 B.婴儿期(尤其生后9个月内) C.青春发育早期 D.青春发育中期 E.青春发育后期 9、肥胖的预防措施不包括()。() A.适量运动 B.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C.开展健康教育 D.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E.补充钙制剂 10、有关营养不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儿童用药原则

儿童用药原则 儿童用药应慎重选择,不可滥用,必须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药物种类不宜过多,可用可不用尽量不用,用一种能解决的就不要用两种,合并应用几种药物时应注意避免由于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毒副反应或药效相抵消的问题;用口服剂能解决的就不要打针,肌内注射能解决的就不要用静脉滴注,能局部用药不主张全身用药,能用普通抗菌素就不要用高级的特殊抗菌素;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严格按时用药,严格把握剂量;尽量选用儿童专用剂型药品,如:糖浆剂,干糖浆,果味型片剂、冲剂、滴剂、口服液;儿童服药最好用白开水送服,糖水服药不利于治病。 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①辨明病情,有的放矢。②选药慎重,把握剂量。 2 儿童常见疾病及对策 2.1 感冒 常由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内感染,并常伴有头痛、发热、鼻塞、喉痛及全身疼痛等症状。首先要通过化验确定感染的病菌类型对因治疗,并根据感冒体征对症治疗。如果是一般的伤风感冒,用些抗病毒的药就可以,如:大青叶合剂、双黄连、银黄冲剂、病毒灵(吗啉胍)、板蓝根冲剂、金刚烷胺、抗病毒口服液、抗感解毒冲剂等。只要不合并细菌感染,就不要用抗菌素。一般呼吸道感染常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可以使用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阿莫仙),头孢氨苄颗粒剂作为青霉素的代用品,由于不需作过敏皮试,口服方便,肠道吸收好,副反应发生率低,常用于细菌性感染。支原体感染常用红霉素类,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对各种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2.2 咳嗽 首先要弄清情况,如有无痰液、痰量多少、黏不黏。更重要的还要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合理使用止咳药与化痰药。咳嗽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作用,儿童呼吸道较窄,发炎时黏膜肿胀,分泌物较多,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因此在呼吸道感染时应多使用祛痰药,少用镇咳药,因为使用镇咳药后不利于痰液排出,可能会加重感染。因此,对于小儿咳嗽,只要不是过于频繁、剧烈的咳嗽,切莫盲目止咳,过早使用止咳药。 2.3 哮喘 哮喘是一种发生于呼吸道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如果没有继发或并发细菌感染,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生素,即使是重度哮喘患儿,只要不发热、没有肺炎,也

201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答案

下列不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是D、头孢克洛 下列不属于梅毒治疗应选的药物是()D、甲硝唑 下列不属于治疗皮肤炭疸的药物是()D、甲硝唑 下列关于布鲁菌病说法错误的是()D、属丙类传染病 下列关于鼠疫说法错误的是()D、属乙类传染病 下列关于性传播疾病说法正确的是()D、同时检查和治疗性伴侣 下列属于第四代头孢菌素的是()D、头孢吡肟 小于5岁的要幼儿脓胸,常见病原菌为(D、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Ⅱ类手术切D、大肠杆菌 口,不太可能含有污染菌是() 氧头孢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不包D、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3天内禁酒括() 以下哪种抗菌药物可以引起灰婴综合征D、氯霉素 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D、普通感冒、麻疹 因颅底骨折导致化脓性脑膜災,可能的D、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A组 致病菌为( 溶血性链球菌 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发生的非化脓性并D、10 发症,抗菌治疗疗程需()天 引起淋巴管炎及急性犛窝织炎最常见的D、A组溶血性链球菌 病原菌是() 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细菌感染,最常见D、铜绿假单胞薗 的病原菌为() 治疗B组链球菌所致的细菌性脑膜炎及脑D、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氨基糖苷类 脓肿,直选药物为() 治疗不动杆菌属所致的医院获得性肺D、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到/予巴坦 ,直选药物() 治疗草绿色链球菌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D、青莓素+庆大霉素 炎,宜选药物为() 治疗头癬的首选药物是() D、灰黄霉素 ()是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E、阿奇霉素 ()与軍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薗脑膜炎E、两性霉素B 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以减少其 毒性反应 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首选药物E、氯康唑 是() 初治菌阳/或菌阴结核疗程一般是()E、6 个月 达托霉素为()抗菌药物

儿童常见病防治小常识(精)

本文由waigyou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儿童常见病防治小常识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一年四季中最常见的疾病。上感是因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内引起气道壁黏膜发炎的一种病症。其症状是由鼻咽部干痒开始,接着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或鼻塞等症状。儿童得了上感以后,家长应该: 1、儿童睡觉时,要注意将上身,尤其是要将头部抬高一点,以缓解呼吸困难。 2、在房子里喷洒一点空气清新剂,或给儿童闻一下清凉油,会有利于儿童鼻腔的畅通。 3、用热毛巾帮儿童洗一下脸,并稍稍热敷一下鼻梁,这样鼻涕会较顺利地流出来,鼻腔会感觉一阵清新。 4、儿童患上感时,鼻腔黏膜已经发炎,如果吸入的空气干燥,会使鼻腔更难受,所以要使房间里的空气保持湿润。还可以在儿童的鼻腔和嘴唇上涂一点凡士林等润滑剂。注意让儿童多喝水。 5、要注意儿童体温的变化,给儿童测量体温,必要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6、要注意儿童鼻腔流出的鼻涕的颜色,如果是黄色分泌物,则表明已经有继发细菌感染,应当立即去医院医治。 7、不要未经医生检查,一看见儿童流鼻涕就随意给儿童服药。二、喉炎当病毒或细菌通过喉部时,有时候也会使喉部受到感染而发生炎症称为喉炎。儿童患了喉炎除了传感到喉部疼痛和干咳以外,最典型的症状是声音嘶哑,甚至会发不出声音来,有时还会有轻微的发烧。一般情况下,只要几天就可能痊愈。但是一旦喉部发炎,就会肿胀,使气道阻塞,呼吸困难,儿童会很不好受,尤其是婴幼儿更难受,严重的会发生哮吼,儿童吸入空气时发出像犬吠样的咳嗽。如果怀疑你的儿童患了喉炎,家长一般可以做以下工作: 1、给儿童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了 38℃,说明儿童很可能还有其他感染,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就医。 2、为了帮助儿童减轻干咳,要注意保持房间里空气的清新和湿润。 3、为了缓解儿童喉部的干痛,要多给儿童喝些温开水或温饮料。 4、为了帮助儿童缓解呼吸困难,当儿童躺在床上时,应当将儿童的上身垫高一点。 5、如果你的儿童已经发生了哮吼,你一定要冷静对待,不要慌张。一方面要做准备马上带儿童去医院急诊,同时要打开房间的窗户,让儿童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三、支气管炎当支气管受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黏膜发生炎症时,称为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的。也可由于长期吸入烟尘微粒或带刺激性的气体削弱了呼吸道防御功能, 也可能发生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一般起病较急,有发烧、头痛、喉部不适、频繁而较深的咳嗽、咯黏稠或脓性痰。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长期反复的咳嗽,早晚会咳得更厉害一些,当气候改变天气变冷时病情会加重。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家长可以做以下工作: 1、首先给儿童测体温,如果体温超过了 38℃,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及时彻底地治愈儿童的上感等疾病。 2、家长不要在儿童活动的范围内抽烟。 3、儿童咳嗽时有痰,应当让儿童把痰咳出来。

最新整理儿童合理用药教学文稿

儿童合理用药 课程21 儿童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rational drug use)是以系统的、综合的医药学和管理学等知识来指导用药,使药物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是“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的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生长发育是其突出特点,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脏器和身体机能不断成熟和完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内脏功能等差别很大,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所患疾病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不能把儿童看作“成人的缩影”,在治疗疾病用药时不能仅仅将成人剂量进行简单的缩减,应根据疾病特点、生理特点、个体特点选择适宜的药物和剂量,保证治疗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一、我国儿童用药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12.9%,其中新生儿是24.4%。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此之高,除了和儿童自身生理特点有关之外,也反映出儿童用药存在许多问题: 1、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的专用药物制剂品种与规格太少。据中商情报网资料报道,截至到2013年1月我国国产药品批文共有18万余条,其中专用于儿童的药品(指通用名中有明确说明儿童用药的药品)批文仅3000余条,涉及品种400多个。3000余条批文中,超过六成为中成药,400多个品种超过八成为中成药,从剂型的角度看颗粒剂等口服剂型占主导地位。有资料表明,国内医药市场现有3500多个制剂品种,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其中写明供儿童使用的只有70多种。 2、专属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基础薄弱、药学资料不足(如小儿药物治疗浓度范围),新药上市往往缺乏必要的儿童临床试验资料。 3、使用说明不规范,儿童临床常用药和市场上的常见药品中,药品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几乎没有特别说明;儿童被迫使用成人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27个省(区、市)城乡居民安全用药问题调查显示,69%的人看不懂说明书,乱吃药者近4成,有近3成家长把成人药减量给小孩吃。 4、不规范处方行为和不合理用药,未经许可的或超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药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27个省(区、市)城乡居民安全用药问题调查显示,儿童不合理用药比例高达12-32%。

婴幼儿用药原则

给宝宝喂药原则和10大误区 一、选好药剂 3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好不要用片剂,应首先选择液体制剂、泡腾片、干糖浆剂、冲剂或果味型咀嚼片,对于婴儿尤适宜滴剂,剂量容易掌握而且服用方便。年轻的父母喜欢用普通汤匙或茶匙量药水喂宝宝。但是普通汤匙不易掌握药量,给的药物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疗效 二、掌握正确方法 1.新生儿最好的喂药方法是:在喂奶前1小时左右给药为妥,把药水倒入奶瓶,让宝宝像吸奶一样服药,必要时用滴管慢慢滴入,待吞咽后再滴第二滴。 2婴幼儿服药时可先将患儿抱起,半卧于喂药者身上,头部抬高,颈部垫以纱布或手帕,然后再喂药。也可以把丸、片剂研成粉状,用糖水调成稀糊状,把宝宝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左手扶持宝宝头部,右手持食匙取药慢慢喂下,待宝宝将药吞咽后,再继续喂。必须注意不要强行喂服,以免口腔黏膜或齿龈受损出血。服药后应将患儿抱起轻轻拍击背部,使胃内空气排出。 3.给新生儿喂药前,也可先喂几口奶,再喂点药,反复这样做,直至将药喂完,然后将宝宝竖起轻拍背部,以防反胃呕吐。但应注意,喂药之前不应喂饱奶,以免宝宝拒绝服药。也不可将药和乳汁混在一起喂,因为两者混合后可能出现凝结现象或者降低药物疗效。 4.由于一些药物实在太苦(如中药汤剂)宝宝拒绝服药时,可暂时通过一个软管把药注入颊与臼齿间,避免药液与舌面上的味蕾接触,也可冷却药液使药味减轻。 5.有些宝宝已能识别物品,当认出是药物拒绝服用时,家长应给孩子讲明药物的作用是治疗疾病,不吃药会耽搁疾病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对3岁左右的幼儿尤为重要。这样做能使他们理解药物与疾病的关系,并积极参与药物治疗。 喂药的10大误区 误区一:捏住宝宝的鼻子强行喂药 造成后果:宝宝容易将药物呛入呼吸道而窒息。

儿童常见病防治小常识

儿童常见病防治小常识

儿童常见病防治小常识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一年四季中最常见的疾病。上感是因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内引起气道壁黏膜发炎的一种病症。 其症状是由鼻咽部干痒开始,接着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或鼻塞等症状。 儿童得了上感以后,家长应该: 1、儿童睡觉时,要注意将上身,尤其是要将头部抬高一点,以缓解呼吸困难。 2、在房子里喷洒一点空气清新剂,或给儿童闻一下清凉油,会有利于儿童鼻腔的畅通。 3、用热毛巾帮儿童洗一下脸,并稍稍热敷一下鼻梁,这样鼻涕会较顺利地流出来,鼻腔会感觉一阵清新。 4、儿童患上感时,鼻腔黏膜已经发炎,如果吸入的空气干燥,会使鼻腔更难受,所以要使房间里的空气保持湿润。还可以在儿童的鼻腔和嘴唇上涂一点凡士林等润滑剂。注意让儿童多喝水。 5、要注意儿童体温的变化,给儿童测量体温,必要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6、要注意儿童鼻腔流出的鼻涕的颜色,如果是黄色分泌物,则表明已经有继发细菌感染,应当立即去医院医治。 7、不要未经医生检查,一看见儿童流鼻涕就随意给儿童服药。 二、喉炎 当病毒或细菌通过喉部时,有时候也会使喉部受到感染而发生炎症称为喉炎。儿童患了喉炎除了传感到喉部疼痛和干咳以外,最典型的症状是声音嘶哑,甚至会发不出声音来,有时还会有轻微的发烧。一般情况下,只要几天就可能痊愈。但是一旦喉部发炎,就会肿胀,使气道阻塞,呼吸困难,儿童会很不好受,尤其是婴幼儿更难受,严重的会发生哮吼,儿童吸入空气时发出像犬吠样的咳嗽。 如果怀疑你的儿童患了喉炎,家长一般可以做以下工作: 1、给儿童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了38℃,说明儿童很可能还有其他感染,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就医。

儿童用药错误常见类型及案例分析

儿童用药错误常见类型及案例分析 作者: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2015-02-12 第A-11 版:综合字数:28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王晓玲 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将其定义为: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及管理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可见,用药错误可发生在医疗行为的任何环节,并且,不管该错误是否导致不良后果,一旦行为发生即可判定为用药错误。与成人患者一样,儿童用药错误也可发生在处方、转抄、调剂、给药等多个环节。但由于儿童在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及预后与成人不尽相同、儿科医疗服务不足、儿童专用药稀缺、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严重不足、儿科用药“成人化”及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等原因,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发生用药错误。 给药剂量错误 剂量计算错误 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环节,需熟悉本专业儿童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能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准确地计算给药剂量。不正确的年龄计算方式如“虚岁”,不规范的体重单位如“斤”等均易导致剂量计算错误。另外,需要注意超重儿童按体重计算给药剂量时可能超过儿童用量上限,造成超剂量给药。 例如,一名10岁患儿,体重70kg,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医师处方头孢氨苄25~50mg/(kg·d),按体重计算即为600mg/次,一日4次。由于患儿超重,按体重计算出的一次用量已超过成人剂量(500mg/次)。药师审方时发现,拦截了该处方并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修改给药剂量,未造成不良事件。 处方书写错误 医师处方时要确保医嘱书写清楚,不使用不规范、不明确的缩写,例如,应写“每天一次”而不是“q·d”,后者可能被误认为“q·i·d”(一天四次),或被误认为“0·d”(右眼)。使用规范的药物剂量单位如“mg”,而不写剂型单位如“片”或“瓶”。在小数表达时,使用引导零如“0.5ml”,而不使用末尾零如“5.0ml”,因为有可能误读导致10倍的过量用药。“units”(单位)应拼写出全名,例如,10单位胰岛素,不缩写成“10u”,后者可能被误看为“100”。 给药剂量错误 医师处方正确,药师调配无误,依然可能发生实际给药剂量与医嘱不符的用药错误,为给药剂量错误。 由于市售药品缺乏适宜儿童规格,儿童用药常需要一次甚至多次稀释,稀释药品所涉及的计算和注射器精确量取,是发生用药错误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注射剂复配和给药过程中,护士可能出现剂量计算错误、注射液量取错误、给药速度错误等。一项研究收集了配制后注射器药液并测定其中药液浓度,发现7%的注射器药物浓度超出规定浓度50%。此外,依从性差,据服、漏服或擅自加大剂量,也属于给药剂量错误。 例如,一名1岁5个月“川崎病”患儿,医师处方阿司匹林泡腾片40mg,每日一次。药师常规交代将阿司匹林泡腾片0.1g/片溶入50ml水,一次服用20ml。但给药过程中,因患儿不配合,母亲每次喂药不足5ml,实际给药剂量不足医嘱剂量的1/4,病情控制不理想。 给药品种错误 给药品种错误,意即给予患儿与治疗无关或不适宜的药物,包括儿童禁用的药物、患儿疾病症状与药物适应证不符的药物、医生处方时错开缩写名相同的药物或错误品规的药物、药师调配错误药品、护士或者监护人给药品种错误等。 一品多规药品、缩写名相同的药品易发生给药品种错误 因儿童期包含从新生儿到18岁青少年,临床用药需要“一品多规”。例如,阿司匹林有50mg

儿童安全用药原则和误区

儿童安全用药原则和误区 儿童安全用药原则 原则1、谨慎选择用药品种 宝宝用的药应注意选择,不可简单地用成人的药品直接减量服用,最好选用小儿专用药品。例如在使用解热镇痛药时,成人用的去痛 片中部分成分易使儿童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新生儿使用阿斯 匹林易在胃内形成黏膜糜烂;感冒通可能造成儿童血尿。再比如12 岁以下的小儿尤其要注意禁用或慎用的抗生素:四环素可引起牙釉 质发育不良和牙齿着色变黄;诺氟沙星可引起负重骨关节组织的损伤、抑制骨骼生长;庆大霉素可致儿童永久性耳聋及肾脏损害;新生儿使 用氯霉素和磺胺类可引起灰婴综合症和溶血。 原则2、联合用药要控制 由于药物之间产生物理吸附或化学络合作用形成配位化合物,联合用药不当时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 例如部分抗生素与钙、镁、铝等无机盐类抗酸药或含铁的抗贫血药 合用,会生成配位化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抗菌效果;因而在 服用抗菌素期间,应暂停服用钙片等药品。宝宝用药品种应尽量减少,能用一种药物治疗的,就不用两种或更多的药,一般合用药品 种以不超过3~4种为宜。 原则3、用药剂量严格计算 小儿用药的剂量一般可按照小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三种方法计算。按年龄计算比较简单(肥胖或瘦弱患儿除外),即不同年龄 儿童的用药是成人剂量的:1个月为1/14、6个月为1/17、1岁为 1/5、2岁为1/4、4岁为1/3、6岁为2/5、9岁为1/2、14岁为2/3。

妈妈同时应注意计算联合用药时同一类药物的总用量,例如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速效感冒颗粒)同时使用阿苯片退烧时, 因都含有解热镇痛药成分,剂量应适当减少。 原则4、营养药不可滥用 宝宝生长中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主要应当从食物中均衡吸收,饮食正常的儿童一般不必服用营养药。有些儿童因某种原因缺乏维 生素和微量元素需要补充时,应咨询医生适当补充。然而不少家长 误以为此类营养药多吃点没坏处,就给孩子盲目过量服用,实际上 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招致机体功能失调。临床显示,过量补 充微量元素锌易发生脓疮病;长期服用鱼肝油会引起慢性中毒,大剂 量长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C会造成泌尿道结石。 原则5、喂药方法要适当 小儿一般都不喜欢服用药物,家长不应捏着鼻子、掰开嘴强灌,也不能在小儿睡熟、哭闹或挣扎时喂药,以免呛入气管发生危险。 对大孩子应说服讲道理;喂小孩子可将药物研碎(肠溶片、控释片、 薄膜衣片除外)裹在易消化的食物中服用;哺乳期的婴儿除可将药研 粉溶入糖水外,还可将药粉附着于奶嘴上,使药物与奶水一起服下。 家庭儿童用药储备哪些 小宝宝难免会生病,家中为宝宝备一些常用小中药是非常必要的,既可防病,当宝宝有些轻微的不适时,也不必慌慌张张地跑到医院。当然,家里备的药只能用在宝宝病情较轻时,一旦病情变化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1、宝宝停乳、停食,或腹胀、腹痛、大便秘结时,可服用一捻 金胶囊。 1岁以下每次服用1粒,每日1-2次。1-3岁每次服用2粒,每 日1-2次。4-6岁每次服用3粒,每日1-2次。 2、宝宝发热、咳嗽并有痰鸣,或腹部胀气而不思饮食,或烦躁 易惊,夜寐不安时,可服用珠珀猴枣散。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试题及答案)

2017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 ? A.抗击耐药:今天行动,明天有效 ? B.克服耐药:今天不行动,明天无药物 ? C.抗击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 D.控制耐药:今天耐药,明天无药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 以下关于血培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热时采血进行培养 ? B.即时送检 ? C.每次采血量至少10-15ml ? D.应双瓶双抽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 以下药物属于广谱青霉素的是() ? A.苯唑西林

? B.阿莫西林 ? C.氟氯西林 ? D.美西林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4 . 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是()? A.细菌靶位变异 ? B.产生β-内酰胺酶 ? C.膜通透性改变 ? D.细菌对抗菌药物主动外排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 不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有() ? A.头孢氨苄 ? B.阿莫西林 ? C.庆大霉素 ? D.红霉素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6 . 按照PK/PD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T>MIC需要超过70%,喹诺酮类AUC0-24/MIC必须高于125,氨基糖苷类Cmax/MIC最好在10以上 ? B.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T>MIC需要超过40%,喹诺酮类AUC0-24/MIC必须高于225,氨基糖苷类Cmax/MIC最好在10以上 ? C.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T>MIC需要超过40%,喹诺酮类AUC0-24/MIC必须高于125,氨基糖苷类Cmax/MIC最好在10以上 ? D.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T>MIC需要超过40%,喹诺酮类AUC0-24/MIC必须高于125,氨基糖苷类Cmax/MIC最好在5以上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7 . 以下不是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药效学结果的是() ? A.相加 ? B.协同 ? C.重叠 ? D.无关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 .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以下哪类细菌无抗菌作用() ? A.肺炎链球菌

儿童合理用药试题及答案

儿童合理用药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药品儿童不能服用:() A氧氟沙星B红霉素C苯巴比妥D以上3项 2、下列哪些抗菌药不宜儿童使用:( ) A四环素类B庆大霉素C氟喹诺酮类药D氯霉素类E以上都是 3、对于儿童相对安全的眼用抗生素:( ) A庆大霉素B红霉素C氯霉素D以上都是 4、下列抗生素可造成儿童牙齿黄染,并影响骨骼发育的是:( ) A氯霉素B四环素C红霉素D青霉素 5、儿童用药剂量换算可根据:( ) A儿童年龄B体重C体表面积D成人剂量E以上都是 6、哪些药物可与血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使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加,导致新生儿核黄疸,甚至引起死亡:() A苯妥英钠B水杨酸盐C维生素K D以上都是 7、新生儿的酶系统尚不成熟和完备,某些药物代谢酶分泌量少且活性不足。下面哪种药物可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A 氯霉素B磺胺药C新生霉素D硝基呋喃药 8、氟喹诺酮类药物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儿童,是因为 A使骨骼闭合过早,影响生长发育 B影响软骨发育,导致承重关节损伤 C引起呼吸抑制 D作用剧烈,在使用时有引起急性中毒的可能 9、婴幼儿口服铁剂( )可引起严重中毒反应。 A 0.5g B 1g C 1.5g D 2g 10、新生儿卡那霉素易中毒,对听神经和肾功能造成影响的原因是:()A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成人大,皮肤角化层薄 B新生儿总体液量占体重的80%,较成人高 C新生儿酶系统不健全

D新生儿的组织中脂肪含量低 11、婴幼儿给药途径的特点:() A口服混悬剂在使用前不用充分混匀 B注射给药:常用肌内注射 C口服给药:以糖浆剂为宜 D维生素AD滴剂可以给熟睡、哭吵的婴儿喂服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表现为患病后常有烦躁不安、高热、惊厥,可适当加用镇静剂,对镇静剂的用量,年龄越小,剂量越小 B由于新生儿胃排空时间较短,对磺胺药等主要在胃内吸收的药物吸收不完全C新生儿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低,影响排泄,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 D新生儿的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力高,药物游离型比重小,浓度低 13、新生儿期是指:() A出生当天B出生后一周内C出生后28天内D出生后30天内 14、儿童安全合理用药原则() A 明确诊断 B 选择合适的药物 C 选择合适的剂量 D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E 以上均是 二、配伍选择题:是一组试题(二到五个)共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答案,选项在前,题干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考生只须为每道试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四环素类药B.地西泮C.吗啡D.对乙酰氨基酚E.吲哚美辛 1.新生儿禁用() 2.1岁以下幼儿禁用()

儿童家居用药6大原则

爸爸妈妈们都有这么一种共识:不是宝宝所有的病都一定要去医院才能治疗,小毛病家居用药就可以治愈了!是的,小编相信每家都一定有一个小药箱是为宝宝准备的,当宝宝轻微不适时,家居常备药品就派上用场了!那么,家居用药的需要注意什么呢?专家告诉我们,儿童家居用药有六原则! 用药原则一:成人的药和孩子的药要分开存放 药品宜放在孩子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并贴好药品标签。虽然这是反复强调的问题,但医院接收的患儿中因误服成人药品至中毒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儿童长期服用成人的药,家长都未察觉,等到产生了副作用后才来就诊,给医生的诊断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家庭储备药品的同时,更要管好家里的药品。同时,要经常告诫孩子不要擅自服药。 用药原则二:成人的药最好孩子不要用 很多父母会拿成人用的药品给孩子服用,以为只要对症就能治病。殊不知有的药成人可用,但用在儿童身上却有副作用。如有些抗生素对骨骼发育会产生影响;另外,成人药品用于儿科时,在剂量的折算上,有严格的换算标准,并不是简单的按成人剂量的几分之几给药,因此,家长给小儿用药一定要遵医嘱,不可想当然用药。 用药原则三:最好带孩子一起就诊 有不少家长怕生病的孩子出门麻烦,就根据以往的经验,单独来门诊为孩子“点名”配药,其实这种方法存在隐患,大多数家长常常会带有自已的主观臆断,加之有的孩子可能由爷爷奶奶或保姆带养,父母对孩子的病情也不一定会完全了解,因此就诊时一定要带上孩子,由医生看过后再配药。 用药原则四:安全、合理、经济地用药 孩子生病家长也着急,因此多数家长们希望开的药越贵越好,其实最昂贵的药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安全、合理地用药才是最经济的。有的家长还认为中药或中成药安全,剂量越大效果越好,事实上中药剂量过大也会有副作用发生,不宜随意增减服药剂量;有的中药和西药之间有配伍禁忌,不宜同时服用。因此用药还需遵医嘱。 用药原则五:家庭储备药品要定时清理 有调查表明,大多数家庭未曾清理过家中的备用药品,有的家长甚至未注意过家用药品是否要避光、低温保存,缺乏必要的药品贮存常识,有的药品必须在开瓶后一周内服用,剩余的要丢弃,有的药品保存不佳会失效,甚至产生副作用。因此,贮备药品前要注意阅读药品说明书上的药品保存方法,按照科学的方法保存,家中缺乏保存条件的,应随用随配。过期药品及时扔掉。用药原则六:为孩子储备药品切忌“多多益善” “花怕霜打人怕病”,为孩子储备一些药品,可以有备无患,但在儿科用药上,随着孩子年龄和体重的增长,用药的剂量、品种、用法会有些变化,所以用药前还应咨询一下医生。 爸爸妈妈们要注意,家居用药不是万能的,当宝宝病情变化或者加重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常规

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常规 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常见疾病的预防工作。 二、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根据季节变化、疾 病多发的年龄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常见病的预防知识。 三、教育幼儿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到公共场所去。 四、按儿保常规做好体弱儿管理,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等矫 治率达100%,管理措施有针对性并能落实,有个案记录,定期追访。并向家长做好宣传体弱儿的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 五、开展口腔、视力的检查和保健工作,发现有异常要及时实施 矫治。 六、夏季做好防暑防病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七、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等,应列为多发病防治的内容。对这些幼儿作为重点管理,追踪随访。 八、我中心按照婴幼儿健康管理程序:分别在3月、6月、8月、 12月、18月、24月、30月、36月龄时定期为婴幼儿进行健康体检,为4-6岁儿童每年进行一次健康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九、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防治常规有: 营养不良是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一、营养不良的高危因素 1、小儿长期喂养不当: (1)人工喂养的婴儿,尤其长期稀释乳或乳量不足; (2)母乳不足又未增加其它母乳代用品; (3)6个月后没有及时添加辅助食品,或添加辅助食品数量不足、品种单调、质量不高,特别是以谷类辅助食品为主的小儿; (4)长期挑食、偏食、厌食的小儿。 2、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小儿,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最常见。此外,肠寄生虫病、慢性传染性疾病等。 3、先天性不足,消化能力低下的小儿,如早产儿、双胎儿、低出生体重儿。此外,唇腭裂、幽门狭窄等。 二、营养不良的评价方法 1、评价指标: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 2、评价参考值:卫生部推荐的世界卫生组织(2006版)所公布的三项指标的参考值; 3、评价标准:小儿的三项指标的测量值分别小于参考值的中位数减去二个标准差(中位数-2s)。 三、营养不良的分类 1、低体重 小儿的年龄别体重低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为:将测量出的小儿体重值与年龄别体重的参考值中的同年(月)龄、同性别的体重对比,如低于评价标准就是低体重。 2、消瘦

儿科合理用药

儿科合理用药 第一部分概述 合理用药(Reasonable application)即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地使用药物。 全世界非意外死亡人员中,1/7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2004年3月发布的《全球合理用药大会报告》中显示,全球有一半的药物在被不合理地使用。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主要杀手。据统计,我国医院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比例的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达到12.9%,新生儿更高达24.4%。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儿童合理用药的原则,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 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药品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易发生不良反应。 1.新生儿皮肤、黏膜相对面积较大,且黏膜娇嫩角质薄,有些外用药可透过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性损害。 2.新生儿、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药物易于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阿片类引起呼吸抑制,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等引起昏迷及惊厥,氨基糖苷类使听神经受损,在成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多潘立酮(吗叮啉)在婴幼儿也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3.小儿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较成人低,游离药物浓度高,易导致药理作用增强甚至中毒。

4.婴幼儿、新生儿由于肝脏代谢酶及功能系统发育不完善,可使某些药品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易引起不良反应。由于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不足,儿童使用某些具有氧化作用的药品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 5.小儿肾功能发育不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排泄慢,可使毒性增加,儿童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成人较高。二、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 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包括正确诊断及选择合理药物、正确的给药方法(包括剂量、途径、给药时间),避免药物滥用、错用及重复使用,药师要对患儿父母做出正确的给药指导。 正确诊断及选择合理药物。正确诊断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前提。根据诊断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尤其是抗感染药物。掌握正确用药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中规定剂量执行,不宜擅自增加与减量,儿童按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小儿剂量。临床上结合病情及疾病适当调整。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根据疾病的种类与严重程度,能口服不选肌肉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选择静脉给药你,最大程度降低输液带来的风险;根据不同的药物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 避免药物滥用、错用及重复使用。心理、物理治疗可医治,不依赖药物;一种药物可治疗的疾病,不应用多种药物;低级抗菌药物可治疗的疾病,不用高级抗菌药物;选择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适合儿童的药物。通过血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是细菌、病毒感染及相应病原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试题及答案(2016医博士)

医博士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答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CDAEE 一、单项选择题(5道,共100分) ? 1.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20)答案不确定o A、24小时 o B、24~48小时 o C、72~96小时 o D、48~72小时 o E、48~96小时 ? 2.按照抗菌药物PK/PD理论下列哪类药物为浓度依赖性(20)答案不确定 o A、青霉素类 o B、头孢菌素类 o C、碳青霉烯类 o D、氟喹诺酮类 o E、糖肽类 ? 3.以下哪种类型的感染通常不推荐给予较大的给药剂量(20)答案不确定 o A、单纯的下尿路感染 o B、血流感染 o C、感染性心内膜炎 o D、骨髓炎 o E、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4.以下哪些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0)答案不确定

o A、普通感冒 o B、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o C、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 o D、心力衰竭 o E、以上都是 ? 5.下列哪些情况可先予以注射给药(20)答案不确定 o A、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的患者 o B、患者存在明显可能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情况 o C、所选药物有合适抗菌谱,但无口服剂型 o D、需在感染组织或体液中迅速达到高药物浓度以达杀菌作用者o E、以上都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二)ECCBA 一、单项选择题(5道,共100分) ? 1.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目的不包括下列哪项(20)答案不确定 o A、预防手术部位浅表切口感染 o B、预防手术部位深部切口感染 o C、预防手术部位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 o D、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o E、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 2.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0)答案不确定 o A、疝修补术 o B、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儿童常见病诊断用药

这几天上了扬子晚报,还上了18频道标点新闻和南京新闻的直播南京,好评很多哈,有些想法,主要是对媒体哈。因为之前报纸记者的采访沟通有些问题,我的很多意思都被描述的有些曲解。 1.我从来没说不去看医生,就我这样对医学有很多专业认识的人,在bb生病之后第一时间都是去看医生的,有病历为证,帖子里也多次提到遵医嘱、及时就医等等。为避免再次被人抓着这个话柄,帖子里新补充了一段何时?如何看医生? 也请这些主任们不要断章取义的拿一句话就来曲解,总的来说我写的时候就很注意细致严谨的 首先,报纸上那位主任说,不能光用听诊器听没听到锣音判断肺炎,还要根据患儿的呼吸状况。其实我在呼吸道感染的相关肺炎的文字里面写的很清楚,各个年龄的呼吸次数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判断标准。 再者,标点的那位主任,讲我说轮状病毒腹泻7天自己会好,不用治。我原话可不是这个意思,轮状病毒腹泻像大部分病毒性疾病一样,依靠人体免疫力能够自愈,不用药也能好,这个作为儿科主任的您,应该不会不知道吧。合理用药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我理论结合实际的把如何治疗和我们家bb的治疗效果都告诉了网友,怎么就是不用治的意思了呢?还说轮状病毒腹泻会有轮状病毒血症等肠道外损害等少见并发症,说实在的,腹泻的bb不能到了医院都得住院让医生24小时看着吧,这些不正常的状况还是都得靠爸爸妈妈们发现及时就医吧,您能发现吗?就现在中国的医院的情况,我可以猜想腹泻的bb看您的门诊的话,开个化验单开个药方一两分钟就打发了,连肚子您可能都不会摸一下,会像我这样交待网友们这么多知识吗? 讲个额外的小故事,中国外科的已故泰斗裘法祖老先生就曾经讲过个他的故事来教育年轻的医生们,一位老太太肚子疼来看病,裘老很认真的触诊摸了摸肚子,老太太感动得落泪啊,说她肚子疼,看了多少个医生,从来没有个医生摸过肚子。 倒是我有很大的感慨。我一直去看医生,看的还都不是年轻小医生,副主任、主任、甚至更贵挂号费的高级专家。为什么?我把bb的健康和生命交在你们的手上,结果,好几次,这些医学专家看来看去没有看好我们家bb的病呢?为什么几乎每次病毒性感染都要我给bb吃抗生素呢?万般无奈,没有办法,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不得不抱着医书自学,自己治病。偏偏就我的钻研把bb的病治好了,这是不是个相当奇怪的现象呢? 说实在的,我只对我碰到的病比较了解,对很多没碰到过的知之甚少,没有全面的学习过医学和儿科,所以我的标题也仅仅是宝宝常见病。bb生过的病,仔细研究过的写的多些。泛泛看的写的少些,简明扼要的写出需要注意的,像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支原体肺炎等等就没有碰到过,但是属于猪爸猪妈们常常问的。这样的帖子是不是一个专业的儿科医生写了发出来更合适呢?帖子发了这么久了,应该也有很多儿科医生朋友知道看到了这个帖子,怎么就没有一个专业的医生和我联系,帮我指正一下呢?我帖子的开头就一直提出请大家帮我指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