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性炭市场分析

活性炭市场分析

活性炭市场分析
活性炭市场分析

近几年我国活性炭的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1/8/2011 5:09:31 PM

近的几年,也就是2001、2002、2003这三年,我国活性炭进口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进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内对一些新类型的活性炭尤其是高级活性炭的需求在近几年里快速膨胀;尽管我国的活性炭产业总体的生产能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但由于国内活性炭产业在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的生产结构性矛盾,国内的一些新类型活性炭尤其是高级活性炭的产量远远无法跟上其快速膨胀的需求。

上世纪90年代的十年里,我国的活性炭进口平均每年就增长约8.8%。1990年我国进口了约900吨活性炭和相关产品,2000年的进口量增加到了2,500吨,差不多是1990年活性炭进口的近三倍,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的高级活性炭,又以颗粒活性炭占最大比例;由于对高级活性炭的需求快速增长,2001年的活性炭进口量大幅度飙升,达到6,300吨,约960万美元;2002年的活性炭进口量更达到闯记录的9,300吨,约1,310万美元,均比2000年增长5成左右,大出乎有关机构早些年前的预测。

近几年我国活性炭进口迅猛增长,一方面固然是由于近年我国总体经济平稳高速发展,拉动了对活性炭需求的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内活性炭产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这一原因所至;国内活性炭年生产能力超过20万吨,但绝大部分为低档次品种,高档次品种尤其是一些新类型品种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甚至是空白,从而不得不向国外寻求供应。国内活性炭生产厂家过去大多实行低档次路线,通过庞大的产量来占领市场,这已招至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走高档次路线,通过多种不同类型的品种,而非以产量方面的优势来打开市场,在几年前就已成为国内众多活性炭生产厂家的共识;但实际的情况在2001、2002才有所改善;随着国内生产厂家逐步走高档次、多品种路线,以满足国内市场对高级活性炭的需求,我国活性炭进口增长势头将会减弱,再出现像过去两年极高增长速率的可能性极小;计从2003年到200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会回落到

10-20%,但对高级活性炭的需求仍将不得不主要由国外进口来满足;高级活性炭仍将是近期我国活性炭进口的焦点。

我国活性炭进口市场分布格局方面,最近两三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最大的供应商是美国、香港、台湾和西欧的一些国家;而2002年我国活性炭进口最多的是美国,然后较大的依次是香港、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

由于美国各大活性炭生产厂家加大了在华的销售力度,2002年我国从美国进口活性炭出现异乎寻常的增长,全年进口量达4,300多吨,约占2002年我国活性炭总进口量的45%,对比2001年的1,700多吨,劲增150%以上;从美国进口的活性炭以中、高档次颗粒炭品种为主。韩国、日本则一直以高档次的活性炭来打开我国市场,尤其是日本公司的特定用途高等级品种,占据了我国该类品种的大部分市场;2002年我国从韩国、日本进口的活性炭分别是790吨和760吨,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5.5%和3%,预计直到2005年仍会是一个平稳的小幅增长趋势。

2002年我国从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进口的主要是果壳活性炭及其原料;2002年我国从上述四国共进口的约1,700吨,

比2001年的约1,800吨,略减5%;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原因,美、日、欧等的国际著名活性炭公司纷纷加大了在这些国家的活性炭投资生产,这些国家过去几年对我国的活性炭出口增长很快,但绝大部分为那些合资企业的产品;而由于存在着极大的价格优势,我国的果壳活性炭及其原料又极其缺乏,预计未来几年内从东南亚这些国家进口的数量仍会保持重新增长。

至于过去一度在我国活性炭进口市场占据一定地位的台湾、新加坡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在2002年度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几乎微不足道;近几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新加坡和欧洲,出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原因,活性炭产业的减退很多,而随着它的这种日渐式微,我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活性炭进口还将逐步减少。

关于进口高级活性炭的价格趋势方面,一直以来,进口的高级产品和国内产品相比有较高的价格,而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用途,其市场销售价格也有很大差别,从六、七千元人民币每吨,到上万元人民币每吨,某些特定用途的高等级品种甚至达到几万元人民币每吨的价格都有;由于国内特殊活性炭产品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使得这些进口高级活性炭价格出人意料地长期高企。而据预测,由于国内对高级活性炭的需求还在增长,这些活性炭的价格在近几年内还将上涨的可能性极大。

1 活性炭在污水处理中的最新应用研究

1、前言

据统计,我国每年排出的工业废水约为8×108m3,其中不仅含有氰化物等剧毒成分,而且含有铬、锌、镍等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电解法和膜处理法等,本文介绍的是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的表面积巨大,有很高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功能。因此活性炭吸附法被广泛应用在废水处理中。而且具有效率高,效果好等特点。

2、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具有无数细小孔隙,表面积巨大,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积为500-1500平方米。活性炭有很强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功能,而且还具有解毒作用。解毒作用就是利用了其巨大的面积,将毒物吸附在活性炭的微孔中,从而阻止毒物的吸收。同时,活性炭能与多种化学物质结合,从而阻止这些物质的吸收。

2.1活性炭的分类

在生产中应用的活性炭种类有很多。一般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粉末状的活性炭吸附能力强,制备容易,价格较低,但再生困难,一般不能重复使用。颗粒状的活性炭价格较贵,但可再生后重复使用,并且使用时的劳动条件较好,操作管理方便。因此在水处理中较多采用颗粒状活性炭。

2.2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是指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3影响活性炭吸附的因素

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是衡量吸附过程的主要指标。吸附能力的大小是用吸附量来衡量的。而吸附速度是指单位重量吸附剂在单位时间内所吸附的物质量。在水处理中,吸附速度决定了污水需要和吸附剂接触时间。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活性炭的孔隙大小和结构有关。一般来说,颗粒越小,孔隙扩散速度越快,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就越强。

污水的pH值和温度对活性炭的吸附也有影响。活性炭一般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有较高的吸附量。吸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因此温度低对吸附反应有利。

当然,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污水浓度有关。在一定的温度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

3、活性炭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由于活性炭对水的预处理要求高,而且活性炭的价格昂贵,因此在废水处理中,活性炭主要用来去除废水中的微量污染物,以达到深度净化的目的。

3.1 活性炭处理含铬废水

铬是电镀中用量较大的一种金属原料,在废水中六价铬随pH值的不同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活性炭有非常发达的微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具有极强的物理吸附能力,能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Cr(Ⅵ).活性炭的表面存在大量的含氧基团如羟基(-OH)、羧基(-COOH)等,它们都有静电吸附功能,对Cr(Ⅵ)产生化学吸附作用。完全可以用于处理电镀废水中的Cr(Ⅵ),吸附后的废水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试验表明:溶液中Cr(Ⅵ)质量浓度为50mg/L,pH=3,吸附时间1.5h时,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Cr(Ⅵ)的去除率均达到最佳效果。

因此,利用活性炭处理含铬废水的过程是活性炭对溶液中Cr(Ⅵ)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化学还原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活性炭处理含铬废水,吸附性能稳定,处理效率高,操作费用低,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 活性炭处理含氰废水

在工业生产中,金银的湿法提取、化学纤维的生产、炼焦、合成氨、电镀、煤气生产等行业均使用氰化物或副产氰化物,因而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排放一定数量的含氰废水。

活性炭用于净化废水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应用于处理含氰废水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但由于CN_、HCN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容量小,一般为3mgCN/gAC~8mgCN/gAC(因品种而异),在处理成本上不合算。

3.3 活性炭处理含汞废水

活性炭有吸附汞和含汞化合物的性能,但吸附能力有限,只适宜于处理含汞量低的废水。如果含汞的浓度较高,可以先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处理后含汞约1mg/L,高时可达2-3mg/L,然后再用活性炭做进一步的处理。

3.4 活性炭处理含酚废水

含酚废水广泛来源于石油化工厂、树脂厂、焦化厂和炼油化工厂。经实验证明: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性能好,温度升高不利于吸附,使吸附容量减小;但升高温度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缩短。活性炭的用量和吸附时间存在最佳值,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去除率变化不大;强碱性条件下,苯酚去除率急剧下降,碱性越强,吸附效果越差。

3.5 活性炭处理含甲醇废水

活性炭可以吸附甲醇,但吸附能力不强,只适宜于处理含甲醇量低的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可将混合液的COD从40mg/L降至12mg/L以下,对甲醇的去除率达到93.16%~100%,其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回用到锅炉脱盐水系统进水的水质要求。

3.6 炼油厂的深度处理

炼油厂含油废水,经隔油,气浮和生物处理后,在经砂滤和活性炭过滤深度处理。废水的含酚量从0.1mg/L(经生物处理后)降至0.005mg/L,氰从0.19mg/L 降至0.048mg/L,COD从85mg/L降至18mg/L.

4、前景

通瑞活性炭成功签约北京污水处理厂,通过技术与产品合作,全面提高北京污水处理能力,得到了业内的一致好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废水处理的特殊要求,活性炭的研究从本身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逐步发展到研究表面官能团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例如,活性炭纤维(简称ACF)近年来在处理废水方面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它的直径一般为5~20μm,其制备原理与传统的活性炭制备相同,即将纤维状碳在800℃以上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活化处理。

纤维状活性炭的孔隙结构以微孔为主,中孔很少,几乎没有大孔,比表面积可达2500m2/g.具有吸附和脱附速率决,吸附容量大,导电性高等特点。

实验表明,ACF对苯酚的吸附容量为248mg/g,吸附饱和后经多次再生吸附容量几乎不变,吸附性能比活性炭好。室温时,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向100mL 浓度为282mg/L的含酚模拟废水投加活性炭纤维0.5g,恒温振荡30min,苯酚去除率可达91%。

最近,人们发现活性炭不仅有吸附特性,同时表现出催化特性,由此而发展起来的催化氧化法日益受到重视,其研究也在不断深化。为了提高处理效率,从研究催化氧化机理出发,改变活性炭的表面结构,提高活性炭的能力,寻找理想的吸附剂。

5、结语

当前中国使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废水的方法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一些有关的理论和技术还不够成熟。而且,在我国,目前活性炭的供应比较紧张,再生设备少,再生费用高,限制了活性炭的广泛使用。不同应用需要不同功能的活性炭。原有的活性炭产品不能满足新的要求,因而不断开发新的活性炭产品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它需要专业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政府的鼎力支持,采取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研究方法,使活性炭处理废水技术向着更加科学美好的方向发展。

2 活性炭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原材料是制约我国活性炭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依活性炭工业托得天独厚的煤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原材料的供应紧张已经严重地制允了活性炭的发展。

1、活性炭行业无序建厂、内耗严重。由于企业建设中没有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协调,部分企业处于盲目发展中。生产厂几年内就由原来的几家发展到五十多家,

且大部门是仓促投产的小企业,只能生产低档次的普通产品,严重地浪费了资源,同时也造成了市场的混乱。

2、优质原材料供应紧张。作为生产活性炭的主要原材料--精煤,目前已经出现供应紧张的现象,大量开采的优质活性炭生产用煤,被用作动力煤,大量被烧掉,适合做活性原煤赿来赿少,活性炭的竞争优势将赿来赿少。

3、产品科技含量低。大同活性炭工业在技术开发方面较落后,生产的产品档次低,普通炭居多,科技含量低,产品用途单一,造成了原材料的大量浪费。

4、环境污染严重。目前专门生产半成品一炭化料的工厂,由于资金短缺,设备简陋,烟气不作处理,特别是坑烧的料更是黄烟漫天,环境污染严重。

二、如何解决活性炭原材料问题,有以下思路:

1、召开专门的活性炭原材料座谈会,制定措施,限制盲目开采,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制定活性炭行业准入仙制,避棉优质资源的浪费。

2、在活性炭生产工艺技术方面加大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突破单一原材料的限制,增加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来源。

3、发展规模化生产,便于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达到清洁生产。

三、全方位促进活性炭原材料问题的解决,具体措施:

1、利用配煤技术。利用各煤种的不同特性,使用多品种的原煤通过科学合理的配比,达到调整活性炭产品孔隙结构的目的,从而生产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应用前景广的成型活性炭产品。

2、在生产工艺上,采用低温预氧化技术,研究原材料炭化的新工艺。同时寻找更多的煤种,利用低温预氧化技术,突破其难以活化的束缚,从而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破碎活性炭产品。

3、依据活性炭主要是利用碳结构的特性,采用其他非煤含碳材料如:糠醛废渣、玉米轴、果木技、果壳等,通过先进的加工技术,生产高品质的木质活性炭,丰富活性炭的品种。

4、在有污染的炭化生产工序应用成熟的高温焚烧技术、尾气净化除焦技术、余热锅炉利用节能技术,达到活性炭企业的清洁生产。

目前我国活性炭企业规模均小,滑规模效益,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只是依托我国煤炭资源优势,在目前激烈的时常竞争中求得生存,但难有很大的发展,也很难和国外大型活性炭企业竞争。为了改变大同地区活性炭炭化料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合理调整大同活性炭产业结构,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档活性炭产品,改变过去只生产普通破碎活性炭的局面;为大同地区活性炭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大同市惠宝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早在2003年开始,就进行了配煤技术的研究,预氧化技术的研究,含碳废料高品质木质活性炭的研究等,成功地进行了压块活性炭、柱性活性炭、糠醛渣高档木质活性炭、烟气脱硫脱硝活性炭等成型活性炭的开发和应用。“糠醛渣高档木质活性炭”是国家重点新产品和成果推广项目,经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同烟煤高档成型活性炭”是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经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为此,大同市惠宝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拟建设“年产20万吨高档活性炭成型原料基地项目”,彻底解决我市活性炭行业受制于原材料束缚的瓶劲问题,促进活性炭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项目项目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拥有目前国内领先的成型活性炭生产技术以及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活性炭

生产必要的技术、工艺。配方等技术,拥有“大同烟煤高档成型活性炭”和“糠醛渣高档木质活性炭”的自有技术和科研成果。

项目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在于:

(1)制造原料完全本土化。本项目采用多种原料“优势互补”,相互调合不足之处,使调制出的混合原料粉体性能与世界上著名的低灰优质粘煤性能相当,解决了原料国产化这一困扰了煤质炭行业几十年难题,高高档水处理活性炭的国产化进和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2)简便易行的活性炭调孔技术。项目采用不同煤种混配技术,利用各煤种的“特征初始孔”的差异,按不同混配比例来调整最终产品的孔结构特性。

(3)氧化预处理技术的成功应用。原料经氧化后,活化速率明显提高,同时活化工序产品得率至少可提高10%。

(4)独特的后处理精制技术和工艺。本项目制造的高档成型活性炭产品具有低氟、低水溶灰、低酸溶灰等特点,用作食品、药品级吸附剂,填补了国内宽质活性炭产品系列的空白。

2、项目利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彻底解决了活性炭炭化料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活性炭是环保产品,无污染、无公害、可以净化空气、净化水、在各种行业上广泛应用,有利于保护环境。但是活性炭在生产炭化过程中会产生烟气、筛分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本项目利用先进的环保技术,通过合理的治理措施,减少了烟气、粉尘对环境的影响,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1)粉尘的回收再利用

本项目属较大的炭化料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对原料及成品进行破碎、筛分等处理,各工段均不可避免的产生细微粒粉尘。为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各工段均使用“回转肥吹布袋除尘器”回收粉尘,除尘效率为99%,除尘器回收的粉尘又可以加工粉炭。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使资源得以利用,兼顾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2)炭化烟气的治理及显热回收利用

炭化炉产生尾气先利用焚烧炉对其进行焚烧,焚烧产生的高温尾气先利用余热锅炉回收其中热能,提高热利用效率,促进了项目的清洁生产。

炭化炉烟气采用高温焚烧技术,烟气首先进行焦油的回收,后进入焚烧炉经1100℃高温焚烧的处理,再通过脱硫除尘器进行除尘、脱硫,排空尾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SO遇到强还原剂时显氧化性,可被还原成单质硫。炭化生产的烟气通过焚烧炉格子砖时,烟气中的SO与CO在高温1100℃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3、项目突破了生产原料的限制,利用多种资源,通过科学的调整,实现活性炭生产资源的持续利用。

活性炭主要是利用碳结构的特性,采用其他非煤含碳材料如:糠醛废渣玉米轴、果木技、果壳等,通过先进的加工技术,生产高品质的木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等,丰富活性炭的品种。

项目为年产3000万吨的活性炭炭化料,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高档活性炭炭化料生产企业,也将成为世界大型的煤基烽性炭原料生产基地。高档成型活性炭产品适合于液相、气相等多种活性炭的应用领域,市场应用领域广,发展前景十分巨大,因此本项目起点高,产品种类新,市场竞争力强。项目建设单位已具有多年的同类活性炭生产经营经验,因此,投资规模不大,销售渠道稳定可靠,

投资风险很小。生产工艺技术具有工艺成熟可靠、主要工艺起点高、产品种类多、产品质量优良独特、技术先进新颖、生产成本低等显著特点。

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彻底解决目前大同地区活性炭炭化料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带动当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效益亦十分显著。建设年产20万t的大型活性炭炭化料生产基地,在减少活性炭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为我国活性炭形成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提升整个活性炭行业技术水平,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我国特别是大同地区活性炭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2011年活性炭行业分析报告

2011年活性炭行业分 析报告

目录 一、活性炭概述 (7) 1、活性炭定义及分类 (7) 2、活性炭吸附的主要特点 (9) (1)属于非极性吸附剂,吸附对象范围广 (9) (2)可通过孔隙调节优化吸附效果 (10) (3)活性炭的性质稳定 (11) (4)活性炭可再生循环利用属性 (11) 3、活性炭的应用领域 (11) (1)木质活性炭与煤质活性炭在应用领域上的比较 (12) (2)活性炭在液相吸附方面的应用 (14) ①食品饮料工业 (14) ②医药工业 (17) ③水处理业 (18) ④化工、冶金、印染及橡胶等工业 (20) (3)活性炭在气相吸附方面的应用 (22) ①工业用气体吸附 (22) ②溶剂回收 (23) ③油气回收 (24) ④大气污染的防治 (25) ⑤室内空气净化 (26) ⑥防毒保护 (27) (4)活性炭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27) (5)活性炭在新兴领域的应用 (28) ①作为吸附天然气的吸附剂 (28) ②活性炭用作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 (28)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29)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29) (1)林产工业管理制度 (29) (2)食品卫生许可制度 (30) (3)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许可制度 (30) (4)药品生产许可制度 (30)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31) (1)涉及行业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 (31) (2)产业鼓励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32) (3)财政税收优惠法规及政策 (34) 三、行业产业链情况及特点 (34) 1、产业链情况 (34) 2、产业链的特点 (35) (1)原料——利用林产“三剩物”,变废为宝 (35) (2)产品——促节能环保、可循环利用的绿色环保产品 (35) (3)生产——清洁生产、能源综合利用是未来发展方向 (36) 四、活性炭行业发展概况 (37) 1、全球活性炭行业的发展状况 (37) (1)产业概况 (37) (2)全球活性炭行业产业布局 (38) ①美国 (38) ②日本 (39) ③西欧 (39) ④亚太地区 (40) (3)全球主要活性炭需求市场 (41) (4)全球活性炭行业发展趋势 (43) ①传统市场需求量稳步增长,需求层次升级,新兴市场需求数量激增 (43) ②竞争格局多元化,活性炭制造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44) ③新生产技术、应用技术不断创新,高功能、高适应性的产品不断涌现,应用

活性炭市场分析

近几年我国活性炭的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1/8/2011 5:09:31 PM 近的几年,也就是2001、2002、2003这三年,我国活性炭进口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进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内对一些新类型的活性炭尤其是高级活性炭的需求在近几年里快速膨胀;尽管我国的活性炭产业总体的生产能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但由于国内活性炭产业在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的生产结构性矛盾,国内的一些新类型活性炭尤其是高级活性炭的产量远远无法跟上其快速膨胀的需求。 上世纪90年代的十年里,我国的活性炭进口平均每年就增长约8.8%。1990年我国进口了约900吨活性炭和相关产品,2000年的进口量增加到了2,500吨,差不多是1990年活性炭进口的近三倍,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的高级活性炭,又以颗粒活性炭占最大比例;由于对高级活性炭的需求快速增长,2001年的活性炭进口量大幅度飙升,达到6,300吨,约960万美元;2002年的活性炭进口量更达到闯记录的9,300吨,约1,310万美元,均比2000年增长5成左右,大出乎有关机构早些年前的预测。 近几年我国活性炭进口迅猛增长,一方面固然是由于近年我国总体经济平稳高速发展,拉动了对活性炭需求的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内活性炭产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这一原因所至;国内活性炭年生产能力超过20万吨,但绝大部分为低档次品种,高档次品种尤其是一些新类型品种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甚至是空白,从而不得不向国外寻求供应。国内活性炭生产厂家过去大多实行低档次路线,通过庞大的产量来占领市场,这已招至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走高档次路线,通过多种不同类型的品种,而非以产量方面的优势来打开市场,在几年前就已成为国内众多活性炭生产厂家的共识;但实际的情况在2001、2002才有所改善;随着国内生产厂家逐步走高档次、多品种路线,以满足国内市场对高级活性炭的需求,我国活性炭进口增长势头将会减弱,再出现像过去两年极高增长速率的可能性极小;计从2003年到200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会回落到 10-20%,但对高级活性炭的需求仍将不得不主要由国外进口来满足;高级活性炭仍将是近期我国活性炭进口的焦点。 我国活性炭进口市场分布格局方面,最近两三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最大的供应商是美国、香港、台湾和西欧的一些国家;而2002年我国活性炭进口最多的是美国,然后较大的依次是香港、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 由于美国各大活性炭生产厂家加大了在华的销售力度,2002年我国从美国进口活性炭出现异乎寻常的增长,全年进口量达4,300多吨,约占2002年我国活性炭总进口量的45%,对比2001年的1,700多吨,劲增150%以上;从美国进口的活性炭以中、高档次颗粒炭品种为主。韩国、日本则一直以高档次的活性炭来打开我国市场,尤其是日本公司的特定用途高等级品种,占据了我国该类品种的大部分市场;2002年我国从韩国、日本进口的活性炭分别是790吨和760吨,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5.5%和3%,预计直到2005年仍会是一个平稳的小幅增长趋势。 2002年我国从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进口的主要是果壳活性炭及其原料;2002年我国从上述四国共进口的约1,700吨,

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一)

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一) 摘要:活性炭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有效吸附剂,其再生具有重要意义。对热再生法、生物再生法等活性炭再生的传统方法进行了回顾,同时也对目前新兴的活性炭再生技术,如电化学法、超临界流体法、催化湿式氧化法和超声波法等进行了介绍与讨论。 关键词:活性炭再生水处理 活性炭是一种无毒无味,具有发达细孔结构和巨大比表面积的优良吸附剂。20世纪60年代初,欧美各国开始大量使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城市饮用水和工业废水。目前,活性炭吸附法已成为城市污水、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和污染水源净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已将活性炭用于二硫化碳废水处理,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采用粒状活性炭处理工业废水,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应用范围和处理规模上都发展很快,如在炼油废水、炸药废水、印染废水、化工废水和电镀废水处理等方面都已有了较大规模的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随着活性炭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活性炭的回收开始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果用过的活性炭无法回收,除了每吨废水的处理费用将会增加0.83~0.90元外1],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活性炭的再生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1传统活性炭再生方法 1.1热再生法 热再生法是目前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2,3]。处理有机废水后的活性炭在再生过程中,根据加热到不同温度时有机物的变化,一般分为干燥、高温炭化及活化三个阶段。在干燥阶段,主要去除活性炭上的可挥发成分。高温炭化阶段是使活性炭上吸附的一部分有机物沸腾、汽化脱附,一部分有机物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小分子烃脱附出来,残余成分留在活性炭孔隙内成为“固定炭”。在这一阶段,温度将达到800~900°C,为避免活性炭的氧化,一般在抽真空或惰性气氛下进行。接下来的活化阶段中,往反应釜内通入CO2、CO、H2或水蒸气等气体,以清理活性炭微孔,使其恢复吸附性能,活化阶段是整个再生工艺的关键。热再生法虽然有再生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但在再生过程中,须外加能源加热,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 1.2生物再生法 生物再生法是利用经驯化过的细菌,解析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并进一步消化分解成H2O和CO2的过程1,2]。生物再生法与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法相类似,也有好氧法与厌氧法之分。由于活性炭本身的孔径很小,有的只有几纳米,微生物不能进入这样的孔隙,通常认为在再生过程中会发生细胞自溶现象,即细胞酶流至胞外,而活性炭对酶有吸附作用,因此在炭表面形成酶促中心,从而促进污染物分解,达到再生的目的。 生物法简单易行,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但所需时间较长,受水质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微生物处理污染物的针对性很强,需就特定物质专门驯化。且在降解过程中一般不能将所有的有机物彻底分解成CO2和H2O,其中间产物仍残留在活性炭上,积累在微孔中,多次循环后再生效率会明显降低。因而限制了生物再生法的工业化应用。 1.3湿式氧化再生法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用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将处于液相状态下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的一种处理方法,称为湿式氧化再生法4]。再生条件一般为200~250°C,3~7MPa,再生时间大多在60min以内。湿式氧化再生法处理对象广泛,反应时间短,再生效率稳定,再生开始后无需另外加热。但对于某些难降解有机物,可能会产生毒性更大的中间产物。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以苯酚吸附等温线的变化为评价标准,系统地研究了活性炭湿式氧化再生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其规律性;探讨了各主要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考察了饱和炭多次循环再生的可能性;并对活性炭自身结构在湿式氧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获得的活性炭最佳再生条件为:再生温度230°C,再生时间1h,充氧pO20.6MPa,

活性炭再生问题总结

1、活性炭来源 活性炭产品种类很多,按生产原料不同可分为:煤基活性炭、木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和、合成活性炭等。一般活性炭产品的比表面积可达500-1200m 2/g. 按孔径分: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台(I U PA C I972)依据不同尺寸孔限中分子吸附的不同,将孔分为三类: w > 50nm的为大孔 2nm < W < 50nm的为中孔; w < 2nm的为微孔。 2、活性炭再生 a) 必要性 活性炭再生是活性炭制备的重要组成之一。活性炭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吸附饱 和,从而丧失吸附能力成为“废炭”。若直接将吸附饱和的炭丢弃不仅会增加 应用成本,还可能会导致二次污染,因此从经济和环保两方面考虑,活性炭的 “再生”意义重大。 b) 方法分类及其优缺点 热再生法 热再生法虽然有再生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但在再生过程中,须外 加能源加热,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 生物再生法 催化再生法 微波再生法 c) 具体工艺(微波再生,重在流程)

活性炭补充: 微波再生(机器约30万一台) 是在热再生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活性炭再生技术 砂g日I ?34&41 15KV 图6不同种类活性炭的扫面电镜照片^CIOOOX)(九原始活性炭;c. MW650|(1.MWS50) Fig, 6 SK M photos (if diff^renl kind^ vf G AC (1 (J(K)X 】 (a. Original GAC; b,MW450; C.MW650;(1.MW850) 通过SEM照片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原始活性炭与微波改性后的活性炭的差别.原始活性炭表面杂质较多,并且很多孔道被杂质堵塞;经微波处理后,活性炭表面的杂质被去除,孔道更加通畅 从而保证了甲苯更加容易进入活性炭的中孔和微孔,也就增加了其吸附容量?另外,从图中b、c、d可以看出,随着微波加热温度的提高,活性炭的孔径明显变小,这是由于微波加热迅速升温 而导致的炭骨架收缩?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一部分孔道因收缩而失去吸附能力,从而导致高温改性的活性炭物理吸附能力的下降,但由于高温改性会增加碱性基团的含量,因此相应的化学 吸附能力会有所提高?实验中850 C改性的活性炭吸附能力最高就是证明.但由于到达一定温

活性炭项目可行性报告

活性炭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项目绪论 第二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第三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第四章环境保护 第五章节能分析 第六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九章经济评价 第十章综合评价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说明 一、项目名称及提出背景 (一)项目名称 活性炭投资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莱西某某股份有限公司 (三)项目提出理由 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比约为20%,跻身世界制造大国。与此同时,大而不强则是中国制造的痛点。 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降至7.0%。受经济下滑拖累,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表现不佳,第一季度营收增速为-0.01%,较上年同期下滑了7.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发展新力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业绩表现良好,成为支撑总体发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第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达4449.6亿元,同比增长16%,较上年同期提升5.1个百分点,且连续10个季度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而上市公司总体持续下滑,仅维持个位数增长,两者增速差逐年加大。2015年第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

司实现利润总额达366.7亿元,同比增长26%,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10.4个百分点,且上升趋势明显,增速达上市公司总体利润增速的5倍以上。 二、项目拟建地址及用地指标 (一)项目拟建地址 该项目选址在莱西某某工业园区。 (二)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模 1、该项目计划在莱西某某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73333.7 平方米(折合约110.0 亩),代征地面积66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72673.7 平方米(折合约109.0 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活性炭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活性炭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三)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1、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72673.7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49854.2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82048.7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66714.6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9156.9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5523.2 平方米,成品仓库3633.7 平方米),办公用房3197.6 平方米,职工宿舍1816.8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

活性炭项目申请报告

活性炭项目申请报告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活性炭项目申请报告 总体来看,全球活性炭行业仍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其中,中美全球 产销大国,同时全球产能有不断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而 受国际活性炭产能转移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始终是一个活性炭净出口国,但是国内木质活性炭的进口依赖相对较大。因此,相对于其他产品,未来 生产木质活性炭的厂家或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该活性炭项目计划总投资19457.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3694.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38%;流动资金5763.03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9.62%。 达产年营业收入47436.00万元,总成本费用37364.72万元,税金及 附加360.98万元,利润总额10071.28万元,利税总额11821.40万元,税 后净利润7553.4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267.9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 率51.76%,投资利税率60.75%,投资回报率38.82%,全部投资回收期 4.08年,提供就业职位953个。 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项目承办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 目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认真贯彻落实 “三同时”原则,项目设计上充分考虑生产设施在上述各方面的投资,务

必做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贯穿于项目的设计、建设和投产的 整个过程。 ...... 活性炭是一种吸附能力很强的功能性碳材料。其具有特殊的微晶结构、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巨大,因此被作为优良的吸附剂,具有物理吸附和化 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液相和气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 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水处理、气体净化与回收、化工、冶炼、国防、农业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1活性炭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1年活性炭行业市场 调研报告

目录 1.活性炭行业现状 (4) 1.1活性炭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活性炭市场规模分析 (5) 2.活性炭行业前景趋势 (6) 2.1制造塬料完全本土化 (6) 2.2简便易行的活性炭调孔技术 (6) 2.3氧化预处理技术的成功应用 (7) 2.4独特的后处理精制技术和工艺 (7) 2.5延伸产业链 (7) 2.6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7) 2.7呈现集群化分布 (8) 2.8需求开拓 (9) 3.活性炭行业存在的问题 (9) 3.1活性炭行业无序建厂、内耗严重 (9) 3.2优质塬材料供应紧张 (9) 3.3产品科技含量低 (10) 3.4环境污染严重 (10) 3.5行业服务无序化 (10) 3.6供应链整合度低 (10) 3.7基础工作薄弱 (11)

3.8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1) 3.9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1) 4.活性炭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3) 4.1活性炭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3) 4.2活性炭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3) 4.3活性炭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3) 4.4活性炭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4) 5.活性炭行业竞争分析 (15) 5.1活性炭行业竞争分析 (15)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5)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5)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16)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16) 5.2中国活性炭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17) 5.3中国活性炭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17) 6.活性炭产业投资分析 (18) 6.1中国活性炭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18) 6.2中国活性炭行业投资风险 (18) 6.3中国活性炭行业投资收益 (19)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 1、热再生法:热再生是目前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其原理是将湿炭用高温气体慢慢干燥,在加热过程中,被吸附的有机物.. 1、热再生法: 热再生是目前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其原理是将湿炭用高温气体慢慢干燥,在加热过程中,被吸附的有机物按其性质不同,通过水蒸气蒸馏、解吸或热分解这些过程,以解吸、炭化、氧化的形式从活性炭的基质上消除。活性炭在再生过程中,根据加热到不同温度时有机物的变化,一般分为干燥、高温炭化及活化3 个阶段。热再生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其不能完全消除活性炭中的污染物,并且吸附性能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所需温度较高,烧失也较大,造成得率较低。 2、生物再生法: 生物再生是利用微生物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污染物质氧化降解。微生物的分解效果在于:在活性炭颗粒周围生长了一层嫌气性生物膜,分解被吸附的高分子物质或者生物分解度低的物质。通过这种作用使难于被吸附的分解产物解吸,再通过外侧的好气性微生物而被氧化。生物法简单易行,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但所需时间较长,受水质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微生物处理污染物的针对性很强,需特定物质专门驯化。且在降解过程中一般不能将所有的有机物彻底分解成CO2 和H2O,其中间产物仍残留在活性炭上,积累在微孔中,多次循环后再生效率会明显降低。 3、湿式氧化再生法: 活性炭湿式氧化再生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用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将处于液相状态下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的一种处理方法。湿式氧化再生法处理对象广泛,反应时间短,再生效率稳定。利用失效炭本身氧化热来维持反应系统温度,再生过程中无需另外加热。但湿式再生氧化也存在不足: 1) 随吸附种类不同,氧化难易程度相差很大,需选用催化剂,增加了成本; 2) 降低活性炭吸附性能,氧化液和废气需进一步处理; 3) 最佳氧化温度不易控制; 4) 所需设备需耐腐蚀、耐高压。

再生活性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再生活性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 2.1项目提出背景 (1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 2.3.1促进我国再生活性炭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 2.4.1政策可行性 (23) 2.4.2市场可行性 (23) 2.4.3技术可行性 (23) 2.4.4管理可行性 (24) 2.4.5财务可行性 (24) 2.5再生活性炭项目发展概况 (24)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

活性炭生产和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 活性炭生产加工项目 可 行 性 报 告 二零一三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建单位 三、项目投资单位 四、项目建设地点 五、开发任务及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六、项目总投资 第二章项目概要 一、成产原材料 二、项目地点的选址 三、生产工艺流程 第三章活性炭国内外市场分析 一、国内活性炭工业回顾与市场动态 二、国外活性炭工业及市场动态 三、活性炭的主要用途和发展动向 四、展望中国进入WTO的活性炭工业前景第四章活性炭 一、概述 二、活性炭吸附 三、活性炭主要机理 四、活性炭吸附原理 五、活性炭催化性

六、活性炭机械性 七、活性炭应用领域 第五章项目实施计划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活性炭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二、投资估算 三、流动资金估算 四、总投资估算 五、资金筹措 六、资金使用计划 第七章经济效益分析 一、营业收入估算 二、成本费用估算 三、财务评价指标 四、财务评价结论 第八章研究结论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活性碳生产加工项目 1.2 项目承建单位:**县天龙活性炭有限公司 1.3 项目投资单位:**县天龙活性炭有限公司 1.4 项目建设地点:******* 1.5 开发任务及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计划用地20亩,主要建设项目有:原材料仓库,炭化车间,生产车间,成品车间各一座,办公楼。 1.6 项目总投资: 项目计划总投入资金1200万元,其中购置生产用地100万元,厂房建设350万元,生产设备购置450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 第二章项目概要 2.1 生产原材料: 该项目以杏核皮、林业废弃物等为原料取代传统工艺木材生产活性炭。 2.2 项目地点的选址 *******地处**县最北部,是河北省的北大门,西、北与内蒙古宁城县接壤,东、南分别与**乡和***毗邻。镇内交通便利,**公路贯穿全境。地处东经119°62′-119°68′,北纬41°-41°01′。年无霜期240天左右,年降水量在850至1000毫米之间,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活性炭的指标和选择

活性炭的指标和选择 碘值 碘值是指活性炭在0.02N12/KL水溶液中吸附的碘的量。碘值与直径大于 10A的孔隙表面积相关联,碘值可以理解为总孔容的一个指示其器。 糖蜜值 糖蜜值是测量活性炭在沸腾糖蜜溶液的相对脱色能力的方法。糖蜜值被解读为孔直径大于28A的表面积。因为糖蜜是多组分的混合物,必须严格按照说明测试本参数。糖蜜值是用活性炭标样和要测试的活性炭的样品处理糖蜜液,通过计算过滤物的光学密度的比率而得。 堆积重 堆积重是测量特定量炭的质量的方法。通过逐渐把活性炭添加一个有刻度圆桶内至100cc,并测量其质量。该值被用于计算填充特定吸附装置所需活性炭数量。简单地说,堆积重是活性炭每单位体积的重量。 颗粒密度 颗粒密度是每单位体积颗粒炭的重量,不包括颗粒以及大于0.1mm裂隙间的空间。颗粒密度是用水银置换来测定的。 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值是总孔容的指示器,是用饱和的零摄氏度的CCI4气流通过25 度的炭床来测量的。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测量被吸附的CCI4的重量直到样品的重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为止。 xx 亚甲蓝值是指1.0克炭与1.0 mg/升浓度的亚甲蓝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的亚甲蓝的毫克数。 硬度

硬度是测量活性炭机械强度的指标。重量的改变,用百分比表示。更确切地讲,硬度值是指颗粒活性炭在RO-TAP仪器中对钢球衰变运动的阻力。在炭与钢球接触过以后,通过利用筛子上的炭的重量来计算硬度值。 磨损值 磨损值是测量活性炭的耐磨阻力的指标。该实验测量MPD的变化,通过百分比来表示。颗粒活性炭的磨损值说明颗粒在处理过程中降低颗粒的阻力。它是通过在RO_TAP机器中将炭样品和钢球接触,测定最终的颗粒平均直径与原始颗粒的平均直径的比率来计算的。丁烷值 丁烷值是饱和空气与丁烷在特温度和特定的压力下通过炭床后,每单位重量的活性炭吸附的丁烷的量。 灰分 活性炭中包含无机物,通常是铝和硅。灰分是研磨成粉状的碳在954摄氏度时燃烧3个小时的剩余残渣。从技术角度看,灰分是活性炭矿物氧化物的组分。通常定义为在一定量的样品被氧化后的重量百分比。 水分 水分是测量碳所含水的多少。用Dean-Stark trap和冷凝器,在二甲苯溶液中煮沸活性炭来测量水分。为了测试水分,水被冷凝和截留在待测定臂状容器内。活性炭的水含量也可以通过在150摄氏度下烘干3小时后活性炭重量上改变来测定。水分是活性炭中被吸附的水的重量的百分比。 对于不同用途的活性炭,时常用不同的物质和方法来检验它的吸附性能,如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焦糖吸附值、硫酸奎宁吸附值等。其中亚甲基蓝吸附值是最常用的。亚甲基蓝是一种深蓝色染料,对它的吸附量反映了活性炭吸附小分子物质的能力;具有大量微孔的活性炭,此值较高。焦糖吸附值(或称焦糖脱色率、或糖蜜吸附率)是反映活性炭对具有较高分子量的有色物质的吸附性能,性能良好的活性炭,此值达到100~110。 国内外制造的活性炭,都有一类称为“糖用活性炭”的产品,它可用于糖厂,也可以用在其他类似的行业,如葡萄糖溶液及味精溶液的精制脱色等。它

活性炭国内市场概况以及进出口形式分析

我国活性炭国内市场以及进出口现状 活性炭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炭,其主成分除了碳以外还有氧、氢等元素。活性炭在结构上由于微晶碳是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在活化时会产生碳组织缺陷,因此它是一种多孔炭,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是具有很强吸附能力的功能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军事防护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由于其耐酸、耐碱、耐热,且颗粒活性炭在吸附饱和后可方便再生,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国内外活性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统计,2007年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活性炭出口分别占世界活性炭贸易额的19.54%、18.30%、12.75%、9.35%,四国活性炭出口总额占世界活性炭贸易额的60%。鉴于国内外活性炭市场的需求对中国活性炭生产发展的深远影响,笔者对我国活性炭行业的进、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我国活性炭行业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中国活性炭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1、我国活性炭出口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活性炭生产和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活性炭生产和出口大国。2009年12月份,我国活性炭出口贸易总量达1.8万吨,贸易总额1894.6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贸易量增长31.9%,贸易额增长30.5%。但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出口总量有所下降,全年出口量累计19.6万吨,比2008年下降21.8%。 从价格方面看,由于活性炭属于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发达国家生产的活性碳生产成本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逐渐下降。我国具有生产活性炭的优质煤炭资源,且劳动力相对便宜,我国煤基活性炭市场生产成本低,产品价格低,在国际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据统计(见表一),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与2008年相比,2009年第二季度出口贸易额较第一季度增长7.8%,2009年第三季度出口数量较第二季度增长9.6%。在国家实行一揽子积极推动出口贸易的政策后,外贸形势有所好转,严重下滑的局势得到有效遏制,2009年的平均价格较2008年增加了5.4%。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价格较高的高端活性炭的出口数量在减少,国际对高价位活性炭的购买力有所下降。

活性炭溶剂法再生研究实验报告

邯郸学院化学系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题目活性炭溶剂法再生研究实验 学生杨永博刘艳凯 指导教师王建森教授 年级2009 级 专业化学本科 邯郸学院化学系 邯郸学院化学系 2011年7月 活性炭溶剂法再生研究实验

杨永博刘艳凯2009级化学本科班指导教师:王建森教授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目的:了解活性炭性质及再生方法,掌握活性炭溶剂再生法;探索一种经济效益高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增强活性炭的再生利用价值。 原理:溶剂再生法是利用活性炭、溶剂与被吸附质三者之间的相平衡关系 , 通过改变温度、溶剂的pH值等条件,打破吸附平衡,将吸附质从活性炭上脱附下来[1]。溶剂再生法比较适用于那些可逆吸附,如对高浓度、低沸点有机废水 的吸附。它的针对性较强,往往一种溶剂只能脱附某些污染物,而水处理过 程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变化不定,因此一种特定溶剂的应用范围较窄 [2]。 二.实验试剂及仪器 试剂:工业盐酸、分析纯盐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去离子水、亚甲基蓝、硫酸铜溶液、邻二氮菲、盐酸羟氨等。 仪器:分析天平、马弗炉、721型分光光度仪、MYB型调温电热套、烘箱、称量天平等。 三.实验步骤 1.溶剂法再生主要流程 (1)对废弃活性炭样品进行性质检测,包括测定铁含量、灰分含量、亚甲基蓝吸附值等; (2)摸索活性炭溶剂法再生需要的具体物质比例; (3)确定具体物质的比例,进行再生实验研究; (4)对再生后的活性炭样品进行性质检测,包括测定铁含量、灰分含量、亚甲基蓝吸附值等; (5)对再生前后的活性炭样品性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具体步骤 2.1根据国家活性炭标准测定方法[3]对废弃活性炭样品进行铁含量、灰分含量、亚甲基蓝吸附值测定。 2.1.1标准曲线的测绘分别吸取铁液 0、1.0、2.0、 3.0、 4.0、 5.0、 6.0、 7.0mL于8只50mL容量瓶中,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5mL,盐酸羟胺溶液 2.5mL, 1,10-菲啰啉溶液1mL,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10min,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 510nm,光径1cm比色皿中测定吸光度。以铁标准溶液的使用量( mL) 为横坐标,以吸光 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废旧活性炭再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立项

https://www.doczj.com/doc/286495462.html, 废旧活性炭再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废旧活性炭再生项目申请报告(用途: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报送发改委立项、审批或备案、申请土地、申请国家专项、申请补贴、上市募投、企业工程建设指导、企业节能审查、对外招商合作、环评、安评等。 【报告名称】:废旧活性炭再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键词】:废旧活性炭再生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收费标准】:根据项目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核定,请致电详细沟通 【服务流程】:初步洽谈—-签订协议—-多方面地深入沟通-—编制执行—-提交初稿—-讨论修改—-排版印刷—-交付客户 【完成时间】:3-7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电子版格式+精美装订印刷版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 【报告说明】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核心提示: 废旧活性炭再生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废旧活性炭再生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废旧活性炭再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废旧活性炭再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废旧活性炭再生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废旧活性炭再生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废旧活性炭再生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 废旧活性炭再生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 废旧活性炭再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活性炭生产制造项目投资计划书

活性炭生产制造项目 投资计划书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活性炭生产制造项目投资计划书说明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活性炭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活性炭产品的性能、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 的活性炭行业在应用及高品质炭的制造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该活性炭项目计划总投资8124.9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735.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90%;流动资金1389.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10%。 达产年营业收入11026.00万元,总成本费用8719.92万元,税金及附 加149.05万元,利润总额2306.08万元,利税总额2773.21万元,税后净 利润1729.5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043.6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8.38%,投资利税率34.13%,投资回报率21.29%,全部投资回收期6.20年,提供就业职位169个。 报告针对项目的特点,分析投资项目能源消费情况,计算能源消费量 并提出节能措施;分析项目的环境污染、安全卫生情况,提出建设与运营 过程中拟采取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措施。 ......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基本信息、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市场调研分析、产品规划分析、项目建设地研究、工程设计可行性分析、工艺可行性、

环境保护概况、安全规范管理、项目风险评估分析、项目节能方案、实施 进度计划、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结论等。 活性炭是一种吸附能力很强的功能性碳材料。其具有特殊的微晶结构、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巨大,因此被作为优良的吸附剂,具有物理吸附和化 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液相和气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 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水处理、气体净化与回收、化工、冶炼、国防、农业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国内外活性产业现状及我国活性炭产业的发展

国内外活性炭产业现状及我国活性炭产业的发展趋势 活性炭是一种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功能型碳材料,其耐酸、耐碱、耐热,且在使用失效以后可方便再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活性炭产品种类繁多,按原料不同可分为木质活性炭、果壳类活性炭(椰壳、杏核、核桃壳、橄榄壳等)、煤基活性炭、石油焦活性炭和其他活性炭(如纸浆废液炭、合成树脂炭、有机废液炭、骨炭、血炭等);按外观形状可分为粉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和其他形状活性炭(如活性炭纤维、活性炭布、蜂窝状活性炭等),颗粒活性炭又分为破碎活性炭、柱状炭、压块炭、球形炭、空心球形炭、微球炭等;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气相吸附炭、液相吸附炭、糖用炭、工业炭、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炭等;按制造方法可分为气体活化法炭、化学活化法炭、化学一物理法活性炭。其中,煤基活性炭以合适的煤种或配煤为原料,相对于木质和果壳活性炭原料来源更加广泛,价格也更为低廉,因而成为目前国内外产量最大的活性炭产品。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煤基活性炭的产品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产量也逐年增加。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具有活性炭生产的天然优势,且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我国森林资源的逐步减少,煤基活性炭将显示其更强的生命力,是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活性炭产品。因此,煤

基活性炭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几年,活性炭出口量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我国活性炭出口量已经达到24万吨。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对燃煤火力发电厂汞排放量的进一步控制,作为重要的吸附材料,国外对活性炭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鉴于此,本文将分析目前国内的活性炭生产情况,并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活性炭的需求及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未来我国活性炭产业的发展予以展望。一、我国活性炭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活性炭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产量、品种、质量和应用都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活性炭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在设备引进、消化吸收、改造或制造工艺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民用产品的丰富,活性炭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尤其是随着环保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外燃煤火力发电厂汞吸附活性炭需求量不断增长,活性炭的出口量也逐年上升。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活性炭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独立、完整、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我国活性炭生产企业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十家增加到目前的300余家,总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活性炭品种几十个,牌号达100多种,其中,煤基活性炭生产企业近200家。2011年,我国活性炭总产量已经达到35万吨,其中煤基活性炭产量约24万吨。 目前,我国活性炭产业呈现出如下特点:

活性炭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活性炭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活性炭概述 (7) 1、活性炭定义及分类 (7) 2、活性炭吸附的主要特点 (9) (1)属于非极性吸附剂,吸附对象围广 (9) (2)可通过孔隙调节优化吸附效果 (10) (3)活性炭的性质稳定 (11) (4)活性炭可再生循环利用属性 (11) 3、活性炭的应用领域 (11) (1)木质活性炭与煤质活性炭在应用领域上的比较 (12) (2)活性炭在液相吸附方面的应用 (14) ①食品饮料工业 (14) ②医药工业 (17) ③水处理业 (18) ④化工、冶金、印染及橡胶等工业 (20) (3)活性炭在气相吸附方面的应用 (22) ①工业用气体吸附 (22) ②溶剂回收 (23) ③油气回收 (24) ④大气污染的防治 (25) ⑤室空气净化 (26) ⑥防毒保护 (27) (4)活性炭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27) (5)活性炭在新兴领域的应用 (28) ①作为吸附天然气的吸附剂 (28) ②活性炭用作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 (28)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29)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29) (1)林产工业管理制度 (29) (2)食品卫生许可制度 (30) (3)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许可制度 (30) (4)药品生产许可制度 (30)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31) (1)涉及行业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 (31) (2)产业鼓励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32) (3)财政税收优惠法规及政策 (34) 三、行业产业链情况及特点 (34) 1、产业链情况 (34) 2、产业链的特点 (35) (1)原料——利用林产“三剩物”,变废为宝 (35) (2)产品——促节能环保、可循环利用的绿色环保产品 (35) (3)生产——清洁生产、能源综合利用是未来发展方向 (36) 四、活性炭行业发展概况 (37) 1、全球活性炭行业的发展状况 (37) (1)产业概况 (37) (2)全球活性炭行业产业布局 (38) ①美国 (38) ②日本 (39) ③西欧 (39) ④亚太地区 (40) (3)全球主要活性炭需求市场 (41) (4)全球活性炭行业发展趋势 (43) ①传统市场需求量稳步增长,需求层次升级,新兴市场需求数量激增 (43) ②竞争格局多元化,活性炭制造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44) ③新生产技术、应用技术不断创新,高功能、高适应性的产品不断涌现,应用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再生方法

木炭与活性炭的区别: 众所周知,把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即可得到木炭,木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碳物质。它的表面积很大,能吸附其他物质的分子,有较强的吸附功能。如果在制取木炭时不断的通入高温水蒸汽,除去沾附在木炭表面的油质,使内部的无数管道通畅,那么木炭的表面积必然更大,这就成为了活性炭,它也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碳物质,其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使它具有比木炭更庞大的比表面积,所以更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杂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木质活性炭的工作原理: 活性炭的原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使其表现出对外部的很强的吸引力。这些被称为范德华力会吸引气体或液体周围的分子。这些吸引力和周围媒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合力使活性炭具有了表面吸附力。一些分子的结构使其具有比其他分子更容易被吸收的特性,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能分离不同的分子。 物理吸附发生在排除气流和液体流中污染物的过程中。多孔的结构给活性炭提供很大的比表面积,使污染物很容易聚集在活性炭中。这种吸引力存在所有的分子之中。这样,孔壁的表面分子有很强的吸引力,并通过孔隙的通道吸引污染物的分子。必须指出的是:被吸附的污染物的分子,必须比张开的孔的尺寸要小,这样它们才可以通过孔并被聚积起来。现在,你可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原材料和活化条件来生产不同种类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活性炭,其目的就是使我们的产品适用于不同的用途。 除了物理吸附作用之外,化学反应也发生在碳的表面。活性炭不仅包含碳成份,在其表面还包含少量氢成份和氧成份,这些成份以各种化合物和功能性物质的形式存在,包括:碳酰基、羟基、苯酚、酯类、苯醌等。这些在碳表面的氧化剂和络合物能够与活性炭吸附的物质产生化学反应。以下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水处理过程中,活性炭在水中和氯发生作用,把氯转化为氯化物。这样,氯就被清除了,在水中的讨厌的味道和异味也就没有了。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性质: 1.木炭的外部形态:质量高的木炭断面具有黑色光泽,敲打时发出响亮清脆的金属声。在不同的温度下烧制的木炭,其外部形态是不同的。在低于250摄氏度时烧制的炭,表面带褐色,不易敲断,燃烧时有火焰;300—350摄氏度烧制的木炭表面呈黑色,当烧制温度达500摄氏度时,敲打时,木炭发出响亮金属声。 2.木炭的固定碳:固定碳是一个假定的概念,它是在规定的高温,一般为850—950摄氏度下,不通入空气进行煅烧时的无灰分的木炭。一般的木炭可能含70%—80%的固定碳。随煅烧温度升高,木炭中固定碳的相对含量增加。 3.木炭的挥发分:木炭在高温下煅烧时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等气态产物称为挥发分。烧制木炭的温度在300—700摄氏度以内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木炭煅烧时所分出的挥发分的组成发生下列变化: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含量逐渐降低,而氢的含量逐渐增加。烧炭的温度升高时,木炭的发热量增高,而气体的发热量降低。 4.木炭的机械强度:木炭的机械强度表示它对压碎和磨损的抵抗能力,它在木炭的转装和运输上以及在冶金工业应用上有很大意义。转载的次数愈多,在熔铁炉的炉胸中,木炭受到上部炉料强大压力,而由上向下移动时,则受到炉料块和炉胸壁的强烈摩擦,如果木炭变成碎屑,气体难以通过炉料,熔铁炉的操作就会发生故障。木炭强度沿纵向较高,径向较低,而弦向最低。当烧制木炭最终温度相同时,木炭强度随烧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5.木炭的比重和孔隙度:木炭的比重因树种、木材的质量、炭化的最终温度和升温速度而不同。一般比重大的木材烧成的木炭比重也大。木炭孔隙度决定木炭大部份性质,如反应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