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2.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 掌握植物细胞的繁殖类型以及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征;

4. 掌握植物细胞分化的概念;

5. 掌握植物组织的类型及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第二节植物细胞的繁殖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第四节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时间分配:

20个学时

五、所用教具:

挂图

六、作业:

见教材第65页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细胞的发现及其意义

简述细胞发现的过程及其意义。

1665年英国的光学仪器修理师虎克(Robert Hooke 1635-1703)用他自己制造的一台复式显微镜观察薄的木栓切片时,发现有很多象蜂巢一样的小室,命名为“cell”,中文译成“细胞”。实际上他所看到的是植物的细胞壁和空腔。细胞的发现打开了生物显微世界的大门。

虎克仅看到一种现象,然而细胞是什么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上升到理论上认识。直到1838-1839年,德国的科学家施来登(M. Schleiden植物学家)、施旺(T.Schwann动物学家)才从理论上阐述了这个问题。他们得出结论说:一切有机体,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他们比较明确的指出:细胞构造是有机体构造的一般原则,也就是说,细胞是有机体构造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细胞学说(cell theory)这才真正认识了细胞。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细胞发现的意义,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和互换定律)。

细胞的发现,作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一次伟大胜利而载入史册。

第二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㈠、植物细胞的形状

形状各种各样。在多细胞植物体内,一个典型的、未经分化的薄壁细胞是14面体。

㈡、植物细胞的大小一般较小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㈠、原生质、原生质体的概念

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细胞就是由原生质构成的,原生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采用这一名词,意为原有生命的原始物质或基本物质之意;当时限于对生物结构的辨别能力,细胞内容看起来象是一种单纯的、有粘性的物质,故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细胞的复杂结构和化学组成逐步被认识,因而,原生质作为一种物质的概念就逐渐失去意义。现在用原生质这个词时,无非是泛指细胞内物质。]

原生质体:一个细胞内的原生质称为原生质体。它是细胞的有生命部分,是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进行的场所。[换言之,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叫做原生质。]

㈡、原生质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物体中的生理作用

原生质不是单一的物质,它具有十分复杂的化学组成,并且在不同的生物体中,在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以及同一细胞的不同发育时期,原生质的组成都存在差异。然而,所有的原生质却有着相同的基本组成成分。

原生质除水以外,最主要的化学组成是4类大分子化合物,即:核酸、蛋白质、类脂和碳水化合物。它们占细胞干重的90%以上,它们参与细胞的各种结

构和生命活动。

现将四类大分子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核酸:(nucleic acid)

核酸是细胞中主要的遗传物质,它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有可能传递到子细胞中去。同时,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在细胞中决定了蛋白质合成时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所以,它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RNA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这样,核酸在细胞中便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细胞遗传特性的表达,因而决定了生长和发育的类型。

[核酸有两种: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2、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单位构成的长链状分子,分子量很大,可从五千到百万以上。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参与细胞中各种结构组成,在原生质生命活动中起不同的作用。

氨基酸的通式: NH

R—— C —— COOH

H

3、类脂:

主要包括:油、脂肪、磷脂、蜡和固醇等,主要的是磷脂,是细胞内各种

膜的主要成分。

贮存能量,组成细胞壁,细胞膜。

4、碳水化合物:

是植物体营养成分的主要贮藏形式,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另外还可与蛋白质、脂类等结合,作为结构成分或起某些特定的生理作用。

5、水:

水在原生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作为原生质结构的一部分。

②、作为溶剂。

③、维持细胞内的温度,对维持原生质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水的比热大)。

所以,没有水,细胞便不能存活。

此外,原生质中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生理活性物质。如无机盐、抗菌素、激素等,它们对维持原生质的正常生命活动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在结构上包括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细胞壁是包被在原生质体外面的一个坚韧的外壳,原生质是生活的主要部分,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将具体的分别加以介绍。

1、原生质体:由细胞核和细胞质两部分组成

⑴、细胞核:

有人把它作为细胞器的一种,但也有人单独把它作为细胞的一个组成成分,本书即采用后者。

植物中除了最低等的类群——细菌和蓝藻外,所有的生活细胞都具有细胞核(成熟的筛管除外)。通常一个细胞中只有一个核,但有些细胞也可以有双核或多核。

细胞核的位置和形状随着细胞的生长而变化,在幼期细胞中,核位于细胞中央,成球形,并占有较大的体积。随着细胞的生长,由于中央液泡的形成,细胞核同细胞质一起转移,被液泡挤向靠近壁的部位,变成半球形或原饼状,并只占细胞总体积的一部分。也有的细胞到成熟时,核被许多线状的细胞质索悬吊在细胞中央。然而不管哪种情况,细胞核总是存在于细胞质中,反映出二者具有生理上的密切关系。

一个生活细胞中的细胞核一般可划分为核膜、核质和核仁三部分。

①、核膜:双层、具核孔。

细胞质与细胞核相接触的膜称核膜。是双层膜,核膜上分布有许多小孔,称核孔,沟通细胞核和细胞质间的物质运输。核孔能随着细胞代谢状态的不同进行启闭,由此反映出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具有密切而能控制的物质交换。这种交换对调节细胞的代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核质:染色质、核液。

核膜内均匀通明的胶状物质,称为核质。当细胞固定染色时,核质中被染成深色的部分称染色质,其余染色浅的部分称核液,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在电子显微镜下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主要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是,这些染色质丝便转化成粗短的染色体。核液是核内没有明显结构的基质,化学成分尚不清楚,可能含有蛋白质、RNA和多种酶。

③、核仁:

核中有一到几个折光强的球状小体,称为核仁。核仁是核内合成和贮藏RNA 的场所,它的大小随细胞胜利状态而变化,代谢旺盛的细胞,如分生区的细胞,往往有较大的核仁,而代谢较慢的细胞,核仁较小。(RNA在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并且与细胞分裂有关)。

由于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主要集中在核内,因此,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是储藏和传递遗传信息,在细胞遗传中起重要作用。此外,细胞核对细胞的胜利活动,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如果把核从细胞中除去,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的不正常,并且很快导致细胞死亡。当然,细胞核生理功能的实现也脱离不了细胞

质对它的影响,细胞质中合成的物质以及来自外界的信号,也不断进入核内,使细胞核的活动做出相应的改变。

现在已可以用很多方法来证实细胞核的这一机能。最常用的一个实验方法

是用伞藻,这种伞形藻类的植物体由一个细胞组成,植物体分伞帽和伞柄两部分,细胞核位于伞柄基部的“假根”内。如果把伞帽切除,那么不久会长出一个新的伞帽,如果用两个不同形态伞帽的甲乙两种伞藻做实验,把甲种伞藻的带有细胞核的“假根”和伞帽切除,然后把乙种具有核的“假根”移植到甲种伞藻的伞柄上,不久从甲种伞藻的柄上长出一个新的伞帽,但这种伞帽已不是甲种的类型而是乙种类型的伞帽。这一实验证实了要形成一个再生伞帽所需要的信息是存在于细胞核中。需要说明的是,细胞核并不是贮存形成生物所有性状信息的唯一场所,有的信息,例如形成某些作物雄性不育的信息就存在于细胞质中。

⑵、细胞质:

指细胞壁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为半透明的黏液状基质。细胞质外面有质膜包被,质膜内为细胞器和胞基质。

①、质膜:

细胞质与细胞壁相接触的年膜称细胞膜(质膜)。由于它很薄,通常又紧帖细胞壁,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较难识别。如果采用高渗溶液处理,使原生质体失水而收缩,与细胞壁发生分离(即质壁分离),就可以看到质膜是一层光滑的薄膜。

在电镜下观察,质膜显出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两侧呈二个暗带,中间夹有一个明带。三层的总厚度约75埃,其中二侧暗带各为20埃,中间明带约为35埃。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类脂,而暗带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单位膜:这种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具有三层结构,成为一个单位的膜,称为单位膜。

所以,质膜是一层单位膜,一般称为单层膜。

质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这是因为质膜具有“选

择透性”。这种特性表现为不同的物质透过能力不同。当膜生活时,某些物质能

很快通过,某些物质通过较慢,而另一些物质则不能透过。而且随着细胞生理状态的不同,物质的这种透过能力可以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比另一些情况更能透过,这种特性是生物膜所特有的。一旦细胞死亡,膜的选择透性也就随着消失,物质便能自由地透过了。质膜的选择透性使细胞能从周围环境不断地取得所需要的水分、盐类和其它必须的物质,而又阻止有害物质的进入;同时,细胞也能把代谢的废物排除出去,而又不使内部有用的成分任意流失,从而使细胞具有一个合适而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这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前提,

此外,质膜还有许多其它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主动运输、接受和传递外界的信号、抵御病菌的感染、参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等。

生物膜的选择透性是与它的分子结构密切相关的,但是,关于膜的分子结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被人们所了解。一般认为,磷脂是组成生物膜整体结构的主要成分,二排磷脂分子在细胞质(或细胞器)表面形成一个双分子层,在每一排中,磷脂分子与膜垂直,相互平行排列,二排分子含磷酸的亲水“头部”分别朝向膜的内外二侧,而疏水的脂肪酸的烃链“尾部”都朝向膜的中间,二排分子尾尾相接,这样形成了一个包围细胞质的连续脂质双分子层。生物膜就是这种脂质层与蛋白质相互结合的产物。蛋白质在膜上的分布,科学家提出许多假设的模型,目前较普遍接受的一种是“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一学说认为,在膜上有许多球状蛋白,以各种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分别结合在膜的内外表面,有的较深的嵌入磷脂层中,再有的横向贯穿于整个双分子层。而且,这样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构成膜的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在同一平面上自由移动,使膜的结构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膜的选择透性主要与膜上蛋白质有关,膜蛋白大多是特异的酶类,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具有“识别”、“捕捉”和“释放”某些物质的能力,从而对物质的透过起主要的控制作用。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

②、细胞器:

一般认为,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对于“细胞器”这一名词和范围,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本教材中,细胞器包括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液泡、溶酶体、圆球体、微体、微管和微丝等十类结构。

A、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是圆球形或椭圆球形的颗粒,直径5—8um。根据色素的不同,可把质体分成三种类型,即: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

a、叶绿体: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每个细胞可以有几颗到几十颗。有人计算,蓖麻的叶片每平方毫米中可有403000颗叶绿体。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是主要的光合色素,它能吸收和利用光能,直接参与光合作用。其它二类色素不能直接参与光合作用,只能把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起辅助光合作用的功能。植物叶片的颜色,与细胞叶绿体中三种色素的比例有关。一般情况,叶绿素占绝对优势,叶片呈绿色,但当营养条件不利,气温降低或叶片衰老时,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便出现黄色或橙黄色。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形状相似,呈球形、卵形或透镜形。直径4-10微米,厚度1-2微米。在低等植物(藻类)中,叶绿体有各种形状,如杯状、带状和各种不规则形状。电子显微镜下,显出叶绿体具有精致的结构,外面被双层膜包被,内部也有由膜形成的一系列结构,许多圆盘状的类囊体(基粒片层)相互重叠,形成一个个柱状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粒片层)相联系,其余的是基质。叶绿体色素及许多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定位于基粒片层上,基质不含色素,但也具有另一些酶类。基粒和基质分别完成光合作用中不同的化学反应

(基粒-光反应;基质-暗反应)(叶绿体具有自己的DNA和RNA,在遗传上相对独立)。

生理功能:光合作用

含有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

结构:双层膜、类囊体(基粒片层)、基粒、基粒间膜(基质片层)、基质。

b、有色体:

有色体只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由于二者比例不同,分别呈黄色、橙色或橙红色。它们经常存在于果实、花瓣或植物体的其它部位,例如胡萝卜的根,由于具有许多有色体而成为金黄色。有色体的形状多种多样(颗粒、针状)。有色体能积聚淀粉和脂类,在花和果实中具有吸引昆虫和其它动物传播种子的作用

c、白色体:

植物细胞中不含任何色素的质体,呈无色颗粒状。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各部分的储藏细胞中,起着淀粉和脂肪合成中心的作用。当白色体化成淀粉储藏体时,便称为淀粉体,当它形成脂肪时,则称为造油体。白色体中含有原叶绿素,见光后可变成叶绿素,使白色体呈现绿色,如露头青红薯。

生理功能:合成淀粉和脂肪。分别称为淀粉体和造油体。

白色体和有色体可变成叶绿体。白色体和叶绿体可转化为有色体。

光叶绿体光

原质体光暗有色体

暗白色体

B、线粒体:

结构:双层膜、内膜形成嵴、基质。

生理作用:呼吸作用,是细胞内能量代谢中心。

线粒体是一些大小不一的球状、棒状或细丝状颗粒,一般直径是0.5-1微米,长度是1-2微米,在光学显微镜下,要用特殊的染色,才能加以辨别。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出,线粒体是由双层膜包裹着,其内膜向中心腔内折叠,形成许多管状突起,称为脊。脊上分布有许多酶(约100多种),主要是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以及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简称ATP)。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能量代谢中心,因此,又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

叶绿体和线粒体具有自己的DNA和RNA,遗传上相对独立。

C、内质网:(单层膜)

内质网是分布于细胞质中由膜构成的网状管、泡、腔交织的状态。在切片中,内质网看起来是二层平行的膜,中间夹有一个窄的空间。每层膜的厚度约为50埃,二层膜之间的距离只有400-700埃,一般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辨别。

内质网有二种类型:

粗糙型内质网:膜的外面附着许多小颗粒,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核糖

核蛋白体,这种附有颗粒的内质网,称为粗糙形内质网。

光滑型内质网:膜的外面不附有核糖核蛋白体,表面光滑,称为光滑型内

质网。

细胞中二类内质网的比例及它们的总量,随着细胞的发育时期、细胞的功能和外部条件而改变。

在细胞中,内质网可以与细胞核的外膜相连,同时,也可与细胞表面的质膜相连,而且还能随同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与相邻细胞的内质网发生联系。因此有人认为内质网构成了一个从细胞核到质膜,甚至与相邻细胞相连而直接贯通的管道系统。

关于内质网的功能,目前还不清楚,一般认为它是一个细胞内的蛋白质、类脂和多糖的合成、贮藏及运输系统。

粗糙型内质网与核糖核蛋白体紧密结合,反映出它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并进一步把它转运到其它部位中去。

光滑型内质网主要是合成和运输类脂和多糖。

例如:在分泌脂类物质的腺细胞中,常常有广泛的光滑型内质网;在细胞壁进行次生加厚的部位下方,也可以见到内质网紧靠质膜,反映了内质网可能与加到壁上去的纤维素的合成有关。

D、高尔基体:(单层膜)

系意大利人高尔基(Camillo Golgi)于1898年首次发现,故名。高尔基

体是由一叠扁平的囊(也称为泡囊或槽库)所组成的结构,每个囊由单层膜包围而成,直径约0.5-1微米。这些结构常常可以几个或一、二十个成堆状集积在一起。在泡囊的末端可形成许多小泡,从高尔基体囊上分离出去。

高尔基体与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分泌物可以在高尔基体中合成,或来源于其它部分如(内质网),经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后,再由高尔基小泡把它们携带转运到目的地。分泌物主要是多糖和多糖—蛋白质复合物。这些物质主要用来提供细胞壁的生长,分泌到细胞外面去。

高尔基器:一个细胞内的高尔基体称为高尔基器。

E、核糖核蛋白体:小亚单位

大亚单位

核糖核蛋白体简称核糖体,呈椭圆形或球形。是非膜性结构的细胞器,由大小两个亚单位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其中RNA约占40%,蛋白

质约占60%。它们可以以游离状态存在,也可以附着于粗糙型内质网的膜上。此外,在细胞核和叶绿体中也存在。

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中心。所以,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尤其

在快速增殖的细胞中,往往含有更多的核糖体颗粒。

F、液泡:单层膜,贮藏、调节渗透压。

液泡是植物细胞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明显区别之一。

幼小的植物细胞(分生组织细胞),具有许多小而分散的液泡,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以后,随着细胞的生长,液泡也长大,相互并合,最后在细胞中央形成一个大的中央液泡,它可占据细胞体积的90%以上。这时细胞质的其余

部分,连同细胞核一起,被挤压成为紧贴细胞壁的一个薄层。有些细胞成熟时,也可以同时保留几个大的液泡,这样,细胞核就被液泡分割成的细胞质索悬挂于细胞的中央。

液泡是被一层液泡膜包着,膜内充满着细胞液,它是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

机物的复杂的水溶液。这些物质中有的是细胞代谢产生的储藏物,有的是排泄物。其主要的化学成分有: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等)、有机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等)、丹宁、植物碱(咖啡、烟碱、奎宁等)、色素(主要的是花青素,常使植物呈现各种颜色)、盐类(成溶解状态或者形成结晶。常见的结晶是草酸钙结晶。晶体的形状有单晶体、复晶体和针晶体三种)等。

G、溶酶体:

由单层膜围成的多形小泡,一般直径0.25-0.3微米,内部主要含有各种不

同的水解酶类,如酸性磷酸酶、核糖核酸酶、组织蛋白酶、脂酶等,它们能分解所有的生物大分子,“溶酶体”因此而得名。

H、微管和微丝

微管和微丝是细胞内呈管状或钎丝状的二类细胞器,它们在细胞中相互交织,形成一个网状结构,成为细胞内的骨骼状的支架,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近年来,有些细胞学上称它们为微梁系统,随着研究手段的进展,将会对这方面的组成和性质有更多的了解。

微管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几个方面:

a、微管与细胞形状的维持有一定的关系。可能起支架的作用,保持细胞一

定的形状。

b、微管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和生长。[在细胞分裂时,有微管组成的成膜体,指导着含有多糖类物质的高尔基体小泡,向新细胞壁方向运动,在赤道面集中,融合形成细胞板。另外,壁的增厚方式可能也受微管的控制。]

c、微管与细胞的运动及细胞器的运动有着密切关系。[植物游动细胞的纤毛和鞭毛,是由微管构成的。在细胞分裂是,染色体的运动受微管构成的纺锤丝的控制。]

微管的主要成分是类似于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蛋白质,因此,它具有象肌肉一样的收缩功能,除了起支架作用外,它的主要功能是与微管配合,控制细胞器的运动。微管的排列为细胞器提供了运动的方向,而微丝的收缩功能,直接导致了运动的实现。另外,微丝与胞质流动有密切的关系。

除以上所谈的之外,还有圆球体、微体{包括过氧化物酶体(与光呼吸有关)和乙醛酸循环体(与脂肪代谢有关)}等细胞器,就不介绍了。

③、胞基质

为质膜内除去细胞器以外不具特殊结构的部分。细胞器及细胞核包埋其中。它的化学成分很复杂,包括水、无机盐、溶解的气体、糖类、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RNA、酶类等。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使胞基质表现为具有一定弹性和粘滞性的胶体溶液,它的粘滞性可随细胞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在生活的细胞中,胞基质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它能带动其中的细胞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这种运动称胞质运动。胞质运动对于细胞内物质的转运具有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细胞器之间生理上的相互联系。

胞基质不仅是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的介质,而且也是细胞代谢的一个重要场所,许多生化反应,如厌氧呼吸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等,就是在胞基质中进行的。同时,胞基质也不断为各类细胞器行使功能提供必需的原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是细胞内一团结构上具有复杂分化的原生质单位。这些结构在功能上具有分工,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例如,植物细胞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然而,呼吸所需的物质基础必须依赖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提供;参与呼吸作用的各种酶类必须有核糖体合成;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必须通过胞基质转运到其它细胞器中,供各类代谢活动的需要,而水和二氧化碳又必须借助于质膜排出体外,或重新用作光合作用的原料,同时,参与以上种种代谢活动的酶的合成,又必然要受到细胞核的控制。由此可见原生质体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而进行生命活动的。

内膜系统:细胞内膜性结构的总称,是相对于质膜而言的。

各类细胞器不仅功能上密切联系,而且在结构上和起源上也是相联系的。绝大部分的细胞器都是由膜所围成的,各类细胞器的膜在成分上和功能上虽具有各自的特异性,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都是单位膜。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内膜系统在原生质体中起分隔化、区域化的作用.......

具有内膜系统是生物进化的表现,只有真核生物才有内膜系统。

2、细胞壁

细胞壁是包围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面的一个坚韧的外壳。它是植物细胞

所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

细胞壁的功能是对原生质体起保护作用。此外,在多细胞植物体中,各类不同的细胞的壁,具有不同的厚度和成分,从而影响着植物的吸收、保护、支持、蒸腾和物质运输等重要的生理活动。

{一般认为,细胞壁在本质上不是一种生活系统,它是由原生质体分泌的非生活物质构成的,但是细胞壁与原生质体又保持有密切的关系。在幼年的细胞中,细胞壁与原生质体紧密结合,即使用较高浓度的糖溶液,也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现在已经证明,在细胞壁(主要是初生壁)中亦含有少量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它们可能参与细胞壁的生长、物质的吸收、细胞间的相互识别以及细胞分化时壁的分解过程等。}

⑴、细胞壁的层次:

根据形成的时间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可把细胞壁分成三层:

①、胞间层:又称中胶层或中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果胶,这是一种无定型胶质,有很强的亲水性和可塑性,多细胞植物依靠它使相邻细胞彼此粘连在一起。果胶很易被酸或酶等溶解,从而导致细胞的相互分离。例如某些组织成熟时,体内的酶分解部分胞间层,形成细胞间隙。许多果实,如番茄、苹果、西瓜等成熟时,果肉细胞的胞间层被溶解,导致细胞发生分离,果肉变的软而“面”。有些真菌能分泌果胶酶,溶解植物组织的胞间层而侵入植物体内。麻类植物的茎浸入水中的沤麻过程,也是利用微生物分泌酶分解纤维素的胞间层使其相互分离。

②、初生壁:是细胞分裂时,以及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壁。也就是在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存在于胞间层内侧。

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初生壁的厚度一般较薄,约

1-3微米,质地较柔软,有较大的可塑性,能随着细胞的生长而延展。(许多细胞在形成初生壁后,如不再有新壁层的积累,初生壁便成为它们永久地细胞壁。)

③、次生壁:

细胞停止生长以后,在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壁层。

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少量的半纤维素,并常常含有木质。次生壁较厚,一般约5-10微米,质地较坚硬,因此,有增强细胞壁机械强度的作用。

在光学显微镜下,厚的次生壁层可以显出折光不同的三层:外层、中层和内层。因此,一个典型的具次生壁的厚壁细胞(如纤维或石细胞),细胞壁可看到有5层结构:胞间层、初生壁、和三层次生壁。但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次生壁,大部分具次生壁的细胞,在成熟时原生质体死亡,残留的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植物体的功能。

⑵、纹孔和胞间连丝

细胞壁生长时并不是均匀增厚的。在初生壁上具有一些明显的凹陷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在初生纹孔场上集中分布着许多小孔,细胞的原生质细丝通过这些小孔,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相连。这种相邻二细胞间通过壁上小孔的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发生直接联系的桥梁。除初生纹孔场外,在壁的其它部位也可以分散存在少量胞间连丝。

纹孔:当次生壁形成时,次生壁上具有一些中断的部分,这些部分也就是初生壁上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成为纹孔。(纹孔如在初生纹孔场上形成,一个初生纹孔场上可有几个纹孔。)

一个纹孔由纹孔腔和纹孔膜组成。纹孔腔是由次生壁围成的腔,它的开口朝向细胞腔,腔底的初生壁和胞间层部分即称纹孔膜。根据次生壁增厚情况的不同,纹孔分成单纹孔和具缘纹孔二种类型,它们间的基本区别是具缘纹孔的次生壁穹出于纹孔腔上,形成一个穹形的边缘(有的有纹孔塞)。

纹孔对:细胞壁上的纹孔通常与相邻细胞壁上的一个纹孔相对,二个相对的纹孔称纹孔对。纹孔对中的纹孔膜是由二层初生壁和一层胞间层组成。初生壁上初生纹孔场、纹孔和胞间连丝的存在,都有利于细胞与环境以及细胞之间物质交流,尤其是胞间连丝,它把所有生活细胞的原生质体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多细胞植物在结构和生理活动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⑶、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细胞壁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为纤维素,它是一种亲水的晶质化合物,由100

个或更多个葡萄糖分子相连接而成,分子成长短不等的链状。与纤维素相结合普遍存在于壁中的其它化合物是果胶质、半纤维素和其它非纤维素多糖。由于这些物质都是亲水性的,因此,细胞壁中一般含有较多的水分,溶于水中的任何物质都能随水透过细胞壁。

但是,在植物体中,不同细胞的细胞壁组分变化很大,这是由于细胞壁中还渗入了其它各种物质的结果。常见的物质有角质、栓质、木质、矿质等,它们渗入细胞壁的过程分别称为角质化、栓质化、木质化、矿质化。由于这些物质的性质不同,从而使各种细胞壁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角质和栓质是脂肪性物质,因此,角质化或栓质化的壁就不易透水,具有减少蒸腾和免于雨水浸渍的作用;木质是亲水性的,它有很大的硬度,因此,木质化的壁既加强了机械强度,又能透水;矿质主要是碳酸钙和硅化物,矿质化的壁也是有打的硬度,增加了支持力。细胞壁成分和性质上的这些差异,对于不同细胞更好的适应它所执行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茎、叶表面的细胞,细胞壁常角质化或栓质化使植物在烈日下减少体内水分的丧失,加强了保护作用,树木木质部的细胞强烈木质化,使茎干能承受大的压力,加强了支持功能等等。

⑷、细胞壁的亚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下对细胞壁结构的研究指出,构成细胞壁的结构单位是微纤丝。微纤丝是由纤维素分子束(微团)聚合成的纤丝,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辨别。把细胞壁中的非纤维素成分去掉后,可以看到微纤丝相互交织成网状,构成了细胞壁的基本构架。在完整的壁中,其它的壁物质(果胶质、半纤维素、木质、栓质等)填充于微纤丝“网”的空隙中。微纤丝再聚集成较粗的纤丝而称为大纤丝,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

[成熟细胞中,不同细胞壁层的微纤丝,排列成不同的方向,在初生壁中,微纤丝呈网状排列,但多数纤丝与长轴成一定角度斜向排列,而且,在次生壁的外、中、内三层中,微纤丝的走向也不一致,这样的排列方式大大增加了细胞壁的坚固性。]

纤维素分子纤维素分子束(微团)微纤丝大纤丝

3、后含物

后含物:细胞在生长分化过程中,以及成熟以后,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产生一些废物或贮藏物质,这些物质通称为后含物。

后含物一般有:纤维素、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及其有关的物质(角质、栓质、蜡质、磷脂等),还有形成晶体的无机盐和其它有机物,如丹宁、树脂、树胶、橡胶和植物碱等。它们可以存在于原生质体或存在于细胞壁上。

下面介绍几种重要的贮藏物质和常见的盐类结晶。

⑴、淀粉

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长链状化合物,它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贮藏形式,在细胞中以颗粒状态存在,称为淀粉粒。所有的薄壁细胞中都有淀粉粒的存在,尤其在各类贮藏器官中更为集中,如种子的胚乳、子叶中,植物的块根、块茎、球茎、根壮茎中都含有丰富的淀粉粒。淀粉是由质体合成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可以在叶绿体中聚合成淀粉,暂时贮藏,以后又可分解

成葡萄糖,转运到贮藏细胞中;由淀粉体(白色体特化成贮藏淀粉的特称)重新合成淀粉粒。淀粉体在形成淀粉粒时,由一个中心开始,由内向外层层沉积。这一中心便形成了淀粉粒的脐点。一个淀粉体可含一或多个淀粉粒。淀粉粒在形态上有三种类型:

①、单粒淀粉粒:只有一个脐点,无数轮纹围绕这个脐点。

②、复粒淀粉粒:具有二个以上的脐点,各脐点分别有各自的轮纹环绕。

③、半复粒淀粉粒:具有二个以上的脐点,各脐点除有本身的轮纹环绕外,外面还包围着共同的轮纹。

不同的植物淀粉粒在大小和形态上差异很大,因此,可以利用它们来鉴定种子、检验食品。

⑵、蛋白质

细胞中的贮藏蛋白质呈固体状态,生理活性稳定,与原生质体中呈胶体状态的有生命的蛋白质在性质上不同。贮藏蛋白质可以是结晶的或是无定形的。结晶的蛋白质因具有晶体和胶体的二重性,因此称拟晶体,与真正的晶体相区别。蛋白质拟晶体有不同的形状,但常常呈方形,例如,在马铃薯块茎上近外围的薄壁细胞中,就有这种方形结晶的存在,因此,马铃薯剥皮后会损失蛋白质的营养。无定形的蛋白质常被一层膜包裹成圆球状的颗粒,称为糊粉粒。有些糊粉粒既包含有无定形蛋白质,又包含有拟晶体,成为复杂的形式。

糊粉粒较多的分布于植物种子的胚乳或子叶中,有时它们集中分布在某些特殊的细胞层。例如谷类种子胚乳最外面的一层或几层细胞,含有大量的糊粉粒,特称为糊粉层。在许多豆类种子(例如大豆、花生等)子叶的薄壁细胞中,普遍具有糊粉粒。

⑶、脂肪和油类

脂肪和油类是含能量最高而体积最小的储藏物质。在常温下为固体的称为脂肪,液体的称为油类。脂肪和油类的主要区别是物理性质的,而不是化学性质的,它们常成为种子、胚、分生组织细胞中的贮藏物质,以固体或油滴的形式存在与细胞质中,有时在叶绿体内也可看到。食用的以及医药和工业上用的植物油都是由某些植物种子中榨取的。

⑷、晶体

在植物细胞中,无机盐常形成各种晶体。最常见的是草酸钙结晶体,少数植物中也有碳酸钙结晶体。它们一般被认为是新陈代谢的废物,形成晶体后边避免了对细胞的毒害。

根据晶体的形状可以分为单晶、针晶和簇晶三种。单晶成棱状或叫锥状。针晶是二端尖锐的针状,并常聚集成束。簇晶是由许多单晶联合成的复式结构,成球状,每个单晶的尖端都突出于球的表面。

晶体是在液泡中形成的,在植物体内分布很普遍,在各类器官中都能看到。然而,各种植物以及一个植物体不同部分的细胞中含有的晶体,在大小和形状上,有时有很大的区别。

(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以上介绍的细胞结构为大多数植物细胞所共有的,这些细胞的原生质体中都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有各类被膜包被的细胞器,这样的细胞称为真

核细胞。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类结构上缺少分化的简单细胞,它们没有以上所说的那样的细胞核,细胞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分散于细胞中央一个较大的区域,没有膜包被,这一区域称为核区或拟核。这种细胞称为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一般比真核细胞小,细胞直径在0.5-1微米之间。它们除没有细胞核外,原生质体也不分化为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各类细胞器,细胞内只有少量的膜片层,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直接分布于这些膜片层上。因此,原核细胞从结构上和细胞内功能的分工上,都反映出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目前已知的生物中,只有细菌和蓝藻的细胞是原核细胞,因此,它们被称为原核生物。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繁殖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细胞体积的增大,一是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靠细胞的分裂来完成的。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又称间接分裂,它是真核细胞最普遍的形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尤其是细胞核的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染色体以及纺锤丝,有丝分裂由此得名。

有丝分裂的过程较复杂,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步骤:

㈠、核分裂:

核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开始,经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分裂成二个子核为止。为了解说的便利,一般把这个过程人为地划分成几个时期,这就不可避免地在谈到一方时,要牵涉到另一方,而不能截然划分。根据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把核分裂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⒈间期:

是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的一段时间。它是分裂前的准备时期。处于间期的细胞,在形态上一般没有十分明显的特征,细胞核的结构象前面描述的那样,呈球形,具有核膜、核仁,染色质不规则地分散于核液中。然而,间期细胞的细胞质很浓,细胞核位于中央并占很大比例,核仁明显,反映出这时的细胞具有旺盛的代谢活动。经细胞化学测定,间期细胞进行着大量的生物合成,如RNA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DNA的复制等,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上的准备。同时,细胞内也积累足够的能量,提供分裂活动的需要。

作为遗传的主要物质——染色体的复制,是进行有丝分裂准备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对许多动、植物细胞核内DNA的含量测定结果,了解到细胞在间期时DNA含量开始上升,并且在分裂前达到高峰,含量比原有的增加一倍,这一含量在细胞内延续到分裂后期。当形成二个子核时,每个核的DNA含量又恢复到原有的水平。由此证明,与有丝分裂密切有关的染色体的复制,并不是在分裂开始以后才进行的,而是在分裂前就完成了,以后的分裂过程,只是把已复制了的染色体分开,并平均地分配到二个子核中去。

根据不同的时期合成的物质不同,一般把整个间期分为三个阶段:复制前期、复制期、复制后期。

⑴、复制前期(G1 期)

G1 期从细胞前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细胞开始进行DNA的复制。这一时期,细胞的体积显著增大,核仁明显,进行RNA和各类蛋白质的合成,其中包括多种酶的合成。

⑵、复制期(S期)

当细胞开始进行DNA的复制,就意味着进入S期。复制的结果,由原来的一条染色体变成了两条染色体,使之加倍。除此之外,组蛋白和染色体的其它物质也都进行了复制。所以,在S期后,已经具有最初形态的染色体。

⑶、复制后期(G2 期)

这一时期比较短暂,在此期中,某些合成作用仍在继续进行,但合成速度明显下降。细胞的主要活动是为下阶段作好准备。如形成纺锤体所需的微管的前身物,积存能量等。

⒉分裂期:

从细胞分裂开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

⑴、前期:

从前期开始,细胞真正进入了分裂时期。前期的主要特征是: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随后核膜、核仁消失,同时纺锤丝开始出现。

核内出现染色体是进入前期的标志。在间期的核中,染色体是成为观察不到的极细的丝,分布于细胞核内,这种存在状态也就是染色质。当分裂开始,染色质通过螺旋化作用,逐渐缩短变粗,成为一个个形态上可辨认的单位,这就称为染色体。最初,染色体呈细丝状,以后越缩越短,个体性越来越明显,逐渐成为粗线状或棒状体。不同的植物,细胞内出现的染色体数目不同,但对每一种植物来讲,数目是相对稳定的,例如:水稻是24个,小麦是48个,棉花是52个。但有些同种植物的染色体,也可因品种或变种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苹果的不同品种中,染色体有34、51或68等的变化。由于染色体在分裂前已完成了复制,因此,前期出现的每一个染色体都是双股的,由二根链各自旋绕相互靠在一起,其中每一条链称为一个染色单体。二条靠拢的染色单体,除了在着丝点区域外,它们之间在结构上不相联系。着丝点是染色体的主缢痕区,着色较浅,是纺锤丝与染色体相连的部位。

在前期的稍后段,细胞核的核仁逐渐消失,最后核膜瓦解,核内的物质和细胞质彼此混合。同时,细胞中出现了许多细丝状的纺锤丝。

⑵、中期:

中期的细胞特征是:染色体排列到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纺锤体非常明显。

当核膜瓦解后,由纺锤丝构成的纺锤体变得很清晰,显微镜中可以看到纺锤体是由许多(75-150根)微管聚成的束(纺锤丝)组成,这些纺锤丝总细胞的两极延伸到细胞的中央,从外部看来,两端尖,中部膨大,呈纺锤状,故名。构成纺锤体的纺锤丝有二种类型:一类是染色体牵丝,它的一端与染色体着丝点相连,另一端向极的方向延伸;另一类是连续丝,它不与染色体相连,从一极延伸到另一极。染色体在染色体牵丝的牵引下,向着细胞的中央移动,最后都排列到处于二极中央垂直于纺锤体轴的平面,即赤道面上。严格地讲,是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面上,而染色体的其余部分在二侧任意浮动。

⑶、后期:

后期的细胞特征是:染色体分裂成两组子染色体,两组子染色体分别朝向反的两极运动。

当所有的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上以后,构成每一条染色体的二条染色单体边在着丝点处裂开,分成二条独立的单位,称子染色体。接着它们就开始分成二组,向细胞相反的二极移动。这时可看到染色体牵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并逐渐缩短,而连续丝逐渐延长,细胞二极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增大。

⑷、末期:

末期的细胞特征是:染色体到达两极,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新的子核。

当染色体到达二极以后,它们便成为密集的一团,外面重新出现核膜,进而染色体通过解螺旋作用,又逐渐变得细长,最后分散在核内,成为染色质。同时,核仁也重新出现,新的子核回复到间期时细胞核的状态。

子核的出现,标志着细胞核分裂的结束。

㈡、胞质分裂:

胞质分裂是在两个子核之间形成新细胞壁,把一个母细胞分隔成二个子细胞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核分裂和胞质分裂在时间上是紧接着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核分裂后不一定立即进行细胞质分裂,而是延迟到核经过多次重复分裂后再形成细胞壁。例如经常在种子的胚乳发育过程中看到的那样。甚至,有时只有核的分裂而不形成新的细胞壁,从而形成一个多核的细胞,如某些低等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无节乳汁器(管)。

胞质分裂通常在核分裂后期,染色体接近二极时开始,这时纺锤体出现了形态上的变化,在二个子核之间连续丝中增加了许多短的纺锤丝,形成了一个密集着纺锤丝的桶状区域,称为成膜体。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成膜体中有许多含有多糖类物质的小泡,由细胞向赤道面运动,并在那里聚集,接着相互融合,释放出多糖类物质,构成细胞板,把细胞质从中间开始隔开。同时,小泡的被膜相互融合,在细胞板两侧,形成新的质膜。在形成细胞板时,成膜体由中央位置逐渐向四周开展,细胞板也就随着向四周延伸,直至与原来母细胞的侧壁相连接,完全把母细胞分隔成二个子细胞。这时,细胞板就成为新细胞壁和胞间层的最初部分。

至此,整个有丝分裂过程就完成了,从而完成了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从分裂间期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分裂过程,又进入分裂间期,这整个过程称细胞周期。

㈢、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细胞一分为二,出现纺锤丝

意义:1、增加细胞的数量;

2、保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有丝分裂是一种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细胞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显著的步骤,因此,整个过程较为复杂,特别是细胞核的变化最大。在细胞核的分裂中,纺锤丝的出现,也就是这种分裂

方式名称的由来。整个过程的进行约需半小时至二十二小时或更多,也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加速。

由于染色体的复制和以后染色单体的分离,使每一子细胞具有与原来母细胞相同数量和类型的染色体。决定遗传特性的基因既然存在于染色体上,因此,每一子细胞就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在子细胞成熟时,它又能进行分裂。在多细胞的植物生长发育时期,出现无数的细胞分裂,而每一个细胞以后的分裂,基本上又按上述的方法进行。因此,有丝分裂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二、无丝分裂(简介)

无丝分裂又称为直接分裂,它的核分裂过程较简单,核内不出现染色体,不发生象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分裂细胞的核的核仁首先分裂,接着细胞核延长,然后在中间缢缩、变细,最后断裂,分成二子核,子核间形成新壁。无丝分裂不能保证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二个子细胞中去,从而涉及到遗传的稳定性问题。然而,无丝分裂在植物体中还是较普遍地存在的。在胚乳发育过程中,以及植物形成愈伤组织时,常常频繁地出现,即使在一些正常组织中,如薄壁组织,表皮、生长点、花药的绒毡层细胞等,亦都有所报导。因此,对无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作深入的研究。

三、减数分裂

凡以有性方式生殖的动、植物,在个体发育成熟后,都要形成生殖细胞(配子),在形成生殖细胞时,都发生减数分裂,故亦称“成熟分裂”。什么是减数分裂呢?

简单的说,就是使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叫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是由两次分裂组成的,第一次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第二次是普通的有丝分裂。其中以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较为复杂,又可分为五个时期。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概括如下:

㈠、第一次分裂(分裂Ⅰ)

第一次分裂也可以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⒈前期Ⅰ:可分以下五个时期:

⑴、细线期:核内的染色质浓缩成细丝状,细胞核和核仁继续增大。有些植物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可见到缩短变粗的染色体。虽然染色体在上一间期已复制,每一染色体应该已有两条染色单体,但在细线期的染色体上还看不出双重性。

⑵、偶线期(合线期):各同源染色体分别配对,出现联会现象。形成二价体。

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相似,来源相同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上具有相同的基因顺序。

联会:即染色体配对的现象。

⑶、粗线期:配对的染色体再度缩短变粗。由于染色体已经复制,这时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各自纵裂,所以,此时已经能看出每一条同源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每一配对的单位由四条染色单体组成。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往往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彼此扭合,发生交叉和互换。

⑷、双线期:同源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并开始分离,但因交叉的关系,

分开并不完全,不形成两个独立的单价体。因交叉,同源染色体之间有若干处相连在一起,出现X、V、O、∞等形状。

⑸、终变期:染色体浓缩到最短程度,核仁、核膜消失。纺锤丝开始出现。

⒉中期Ⅰ:

成对的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形成纺锤体。

⒊后期Ⅰ:

由于纺锤丝的牵引,使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各自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每一极得到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实现了染色体数量的减半。(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开,向两极移动。)

⒋末期Ⅰ:

染色体到达两极,纺锤体逐渐消失,核仁、核膜重现。在赤道板的位置形

成细胞壁,形成两个子细胞,子细胞并不分开。有些种类不形成细胞壁,而继续进行第二次核分裂。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新细胞壁,形成两个子细胞。

㈡、第二次分裂(分裂Ⅱ)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与普通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同,只是染色体数目已经减半,不再进行复制。一般情况下在第一次分裂后紧接着进行第二次分裂。整个过程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⒈前期Ⅱ:时间较短,染色体分散地分布在核质中,呈细丝状。

⒉中期Ⅱ:染色体又重新排在赤道面上,核仁、核膜消失,纺锤体重新出现。

⒊后期Ⅱ: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二条染色单体,随着着丝点的分裂而彼此分开,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向两极移动。

⒋末期Ⅱ:染色体移到两极,纺锤体消失,核仁、核膜重现,形成新的子核,同时,在赤道板处形成细胞壁。

至此,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就结束了,这样就形成了四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⒈减数分裂中有联会现象,同源染色体间有染色体片段的交换。

⒉染色体复制了一次,而细胞分裂了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减数分裂的意义:

⒈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⒉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一、植物细胞的生长

细胞生长就是指细胞体积的增长。生长是有限度的。

二、植物细胞分化

教材中说:多细胞生物中,细胞的功能具有分工,与之相适应的,在细胞形态上就出现各种变化,细胞这种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分化可以以根尖为例来说明。在根尖的根冠内,是分生区,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细胞等直径,壁薄,核大,质浓,无液泡。往上是伸长区,细胞逐渐伸长。再往上是成熟区,细胞间的差别比较明显,最外侧细胞较扁,有些细胞在与土壤相接触处,壁向外突起、伸长成为根毛。中央的细胞很大,很长,壁出现了不均匀的次生加厚,原生质体瓦解,形成导管,在这一区域内的细胞已长大定型,各层细胞有着各自的生理机能和形态结构的特点。

通过上例,我们可以把细胞的分化定义为: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逐渐到细胞分裂停止,细胞外形伸长,以至形成各种具有一定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的分化。

或者说:一团相当一致的分生组织细胞在其成熟的过程中,与其同一来源的相邻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差异叫做细胞的分化。

初中课本中说:细胞改变了原来的形态、构造和功能,而成为其他的形态、构造,具有其他功能的变化,叫做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外部形态变化二个方面,生理变化是形态变化的基础,但是形态变化较生理变化容易觉察。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这样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第五节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

一、植物组织的概念

在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就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细胞,具有相同生理机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组织,它们进一步组成了植物的器官。

组织——凡是机能想同,形态结构相似,并且具有相同的起源和相互连续着的细胞所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

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简单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复合组织。

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完成一定机能的结构单位叫器官。

如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

植物组织分成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

㈠、分生组织

⒈分生组织的概念:凡是永久地或较长时期地保持细胞分裂能力,能够产生新细胞的细胞群。

分生组织的特点:细胞较小,排列紧密,壁薄,质浓,核大,无液泡或仅有小液泡(侧生分生组织例外)。

⒉分生组织的类型

⑴、按位置分:

根据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可以把分生组织区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①、顶端分生组织:位于茎与根主轴和侧枝的顶端。它们的分裂活动可以使根和茎不断伸长,并在茎上形成侧枝和叶,使植物体扩大营养面积。茎的顶端分生组织最后将产生生殖器官。

②、侧生分生组织:位于根和茎的侧方的周围部分,靠近器官的边缘。它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形成层的活动能使根和茎不断增粗,以适应植物营养面积的扩大。木栓形成层的活动是使根、茎表面或受伤的器官表面形成新的保护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并不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种子植物中,它们主要存在于裸子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中。草本双子叶植物中的侧生分生组织只有微弱的活动或根本不存在,在单子叶植物中侧生分生组织一般不存在,因此,草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和茎没有明显的增粗生长。

③、居间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是夹在多少已经分化了的组织区域之间的分生组织,它是顶端分生组织在某些器官中局部区域的保留。

典型的居间分生组织存在于许多单子叶植物的茎和叶中,例如,水稻、小麦等禾谷类作物,在茎的节间基部保留居间分生组织,所以当顶端分化成幼穗后,仍能借助于居间分生组织的活动进行拔节和抽穗,使茎急剧长高。葱、蒜、韭菜的叶子剪去上部还能继续伸长,这也是因为叶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落花生由于雌蕊柄基部居间分生组织的活动,而能把开花后的子房推入土中。

⑵、按来源的性质分:

根据分生组织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①、原分生组织:

是由胚细胞保留下来的,一般具有持久而强烈的分裂能力。位于根端和茎端较前的部分。

②、初生分生组织:

是由原分生组织刚衍生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在形态上已出现了最初的分化,但细胞仍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因此,它是一种边分裂、边分化的组织,也可看作是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

③、次生分生组织:

是由成熟组织的细胞,经历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脱离原来的成熟状态(反分化),重新转变而成的分生组织。

如果把上述两种分类方法对应起来看,则广义的顶端分生组织包括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而侧生分生组织一般讲是属于次生分生组织类型,其中木栓形成层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

上述各种分生组织将在根与茎的生长和结构中详细介绍。

㈡、成熟组织

⒈成熟组织的概念:

分生组织衍生的大部分细胞,逐渐丧失分裂的能力,进一步生长和分化,形成的其它各种组织,称为成熟组织,也称“永久组织”。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作业及答案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是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大部分构成的。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由原生质分化而来的有生命的结构部分。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它是细胞内代谢活动主要场所。 3、细胞器:悬浮于细胞质内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的亚微结构。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4、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穿过胞间层和初生纹孔场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相连,这种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体物质之间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 5、细胞周期:指持续分裂的细胞,从某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6、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的有机体内,细胞经过分裂、生长,然后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化。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细胞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细胞脱分化:植物体内生活已成熟的细胞,分化的程度浅,还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在一定发育时期或条件下,又可恢复到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细胞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脱分化。 8、极性现象:植物细胞分化中的一种基本表现,指器官、组织、细胞在轴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存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差异现象。 9、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的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由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为一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潜力,称为细胞的全能性。 10、组织:一些形态结构相似,共同担负着相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1、复合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群所构成的组织。 12、分生组织: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其细胞壁薄,排列紧密,核大、细胞质浓,含有许多细胞器等特点,按来源性质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13、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而成,在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细胞群。它可分为五种类型,即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或称基本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等。 二、填空题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构成。后者有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质体特别是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3、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是一种(亲水胶体)。 4、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能执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能执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线粒体);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5、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三个时期,后者又分为(前)、(中)和(后)、(末)四个时期。DNA复制发生在(S期)时期。 6、大部分花瓣的红色、紫色和蓝色是由于细胞内有(花色素苷)的缘故,成熟番茄的红色是细胞内有(有色体)的缘故,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水溶性的有机物,存在液泡中,后者是质体,存在细胞质中)。 7、后含物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其种类很多,主要有(淀粉)、(蛋白质)、(脂类)、

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知识要点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识要点 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了解高等植物细胞的特点与主要结构;了解植物细胞原生质的主要特性;熟悉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胞间丝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结构和主要功能;了解植物细胞主要的细胞器如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骨架、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以及微体、圆球体、核糖体等的结构和功能;熟悉植物细胞周期与细胞的阶段性和全能性,了解植物细胞的基因组和基因表达的特点。 二、本章知识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原核细胞(prokaryotic-cell) 无典型细胞核的细胞,其核质外面无核膜,细胞质中缺少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器。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prokaryote)。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属原核生物。 2.真核细胞(eukaryotic-cell) 具有真正细胞核的细胞,其核质被两层核膜包裹,细胞内有结构与功能不同的细胞器,多种细胞器之间有内膜系统联络。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eukayote)。高等动物与植物属真核生物。 3.原生质体(protoplast) 除细胞壁以外的细胞部分。包括细胞核、细胞器、细胞质基质以及其外围的细胞质膜。原生质体失去了细胞的固有形态,通常呈球状。 4.细胞壁(cell-wall) 细胞外围的一层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界定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典型的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以及次生壁组成。 5.生物膜(biomembrane) 即构成细胞的所有膜的总称,它由脂类和蛋白质等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按其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质膜和内膜。 6.共质体(symplast) 由胞间连丝把原生质(不含液泡)连成一体的体系,包含质膜。 7.质外体(apoplast) 由细胞壁及细胞间隙等空间(包含导管与管胞)组成的体系。 8.内膜系统(endomembrane-system) 是那些处在细胞质中,在结构上连续、功能上关联的,由膜组成的细胞器总称。主要指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高尔基体小泡和液泡等。 9.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等,它们都由蛋白质组成,没有膜的结构,互相联结成立体的网络,也称为细胞内的微梁系统(microtrabecular system)。 10.细胞器(cell-organelle) 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定生理功能的细微结构。依被膜的多少可把细胞器分为:双层膜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质体等;单层膜细胞器如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蛋白体等;无膜细胞器如核糖体、微管、微丝等。 11.质体(plastid) 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具有双层被膜,由前质体分化发育而成,包括淀粉体、叶绿体和杂色体等。 12.线粒体(mitochondria) 真核细胞的一种半自主的细胞器。呈球状、棒状或细丝状等,由双层膜组成的囊状结构;其内膜向腔内突起形成许多嵴,主要功能进行三羧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将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逐步释放出来,供应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故有“细胞动力站”之称。线粒体能自行分裂,并含有DNA、RNA和核糖体,能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但由于遗传信息量不足,大部分蛋白质仍需由细胞核遗传系统提供,故其只具半自主性。 13.微管(microtubule) 存在于动植物细胞质内的由微管蛋白组成的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主要功能除起细胞的支架作用和参与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外,还与细胞壁、纺缍丝、中心粒的形成有关。 14.微丝(microfilament) 由丝状收缩蛋白所组成的纤维状结构,类似于肌肉中的肌动蛋

森林植物—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一单元自测题 一、填空:110分,每空格2分。 1、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和()。 3、植物细胞内的质体分为()、()和()三种。 4、细胞的内含物主要包括()、()和()三类物质。 5、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在()中进行的。 6、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是在()中进行的。 7、植物的细胞壁可分为()、()、()。 8、植物细胞壁的变化有()、()、()、()。 9、植物细胞核由()、()、()三部分组成。 10、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11、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划分为()、()、()、()、()五个时期。 1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形成了()个子细胞,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 13、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果形成了()个子细胞,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 14、植物组织的类型有()、()、()、()、()、()。 15、导管属于()组织,主要存在于()的木质部。 16、导管的类型有()、()、()、()、()等5种。 17、裸子植物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细胞是()。 18、被子植物输送同化产物的细胞是()。 29、原生质化学成分主要有()、()、()。 填空题答案: 1、细胞 2、细胞壁原生质体 3、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 4、淀粉脂肪蛋白质 5、线粒体 6、叶绿体 7、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8、木化角化栓化矿化 9、核膜核质核仁 10、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11、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12、 2 同数 13、 4 一半 14、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泌组织 15、输导被子植物 16、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 17、管胞 18、筛管 19、水、有机物、无机物 二、选择题:12分,每题1分。 1、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A、有色体 B、高尔基体 C、叶绿体 2、植物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是()。 A、质体 B、线粒体 C、溶酶体 3、植物根尖、茎尖部位细胞发生分裂的形式是()。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4、表皮、树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机械组织 C、输导组织 5、导管、管胞属于()。 A、基本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6、木栓层属于()。 A、机械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7、()属于基本组织。 A、表皮 B、管胞 C、叶肉细胞 8、()属于机械组织。 A、纤维 B、木栓层 C、表皮 9、在细胞中决定生物体的发育和性状表现的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染色体 10、由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其染色体数目是()。 A、与分裂前的母细胞一致 B、为分裂前母细胞的一半 C、为分裂前母细胞的倍数 11、树脂道和乳汁管属于()。 A、基本组织 B、分泌组织 C、保护组织 12、维管束属于()。 A、基本组织 B、保护组织 C、复合组织 选择题答案: 1、C 2、B 3、C 4、A 5、C 6、B 7、C

(完整版).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n,T.二人于1938~1939年间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有机体统一了起来。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3.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4.组织:在个体发育上,具有相同来源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叫组织。 5.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6.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染色质和染色体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8.纹孔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 9.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10.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11.穿孔指细胞壁局部溶解消失而形成的直正相通的孔洞。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 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 4.虎克第一次观察细胞时,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未能发现细胞核。( +) 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

植物组织培养名词解释

主要概念名词解释 细胞全能性: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分化:指做工作使之瓦解;非特化的早期胚胎细胞获得特化细胞(如心脏、肝脏或肌肉细胞)特性的过程。 脱分化: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因素作用下恢复细胞分裂能力,失去原有分化状态的过程。 再分化: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再分化出胚状体,形成完整植株。 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作为离体培养材料的器官或组织的片段。 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 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 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概念 (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 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 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 再生植物。 愈伤组织:指植物体的局部受到创伤刺激后,在伤口表面新生的组织。 它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可起源于植物体任何器官内各种组 织的活细胞。 定芽:生长在枝上有一定位置的芽称为定芽。象顶芽、腋芽、副芽

等均在一定部位生出的芽,称为定芽. 不定芽:从叶、根、或茎节间或是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上等通常不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则统称为不定芽。 继代培养:指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营养物枯竭,水分散失,并已经积累了一些代谢产物,此时需要将这些组织 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这种转移称为继代培养或传代培养。消毒: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人工种子:将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和性细胞胚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再在胶囊外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止机械损 伤的外膜,形成一种类似于种子的结构。 褐变:饲料在加工过程中或长期贮存于湿热环境下,其所含的氨基化合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及醛、酮等与还原糖相遇,经过一系列 反应生成褐色聚合物的现象称为褐变反应,简称褐变。 污染:指自然环境中混入了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其数量或程度达到或超出环境承载力,从而改变环境正常状态的现象。玻璃化:将某种物质转变成玻璃样无定形体(玻璃态)的过程,是一种介于液态与固态之间的状态,在此形态中没有任何的晶体结 构存在。 体胚:由体细胞发育成的胚。又称体细胞胚。 茎尖培养:把茎尖的分生组织或包括有此分生组织的茎尖分离进行无菌培养的方法。

(完整版)药用植物学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一、单选题 1.在普通显微镜下测量细胞长度的常用计量单位是() A.mm B.μm C.?D.cm E.nm 2.木质化细胞壁加下列何种试液呈红色() A.稀碘液B.苏丹Ⅲ试液 C.α-萘酚试液 D.玫瑰红酸钠醇液E.间苯三酚试液与浓盐酸 3.淀粉粒具有3个脐点,每个脐点外面除有各自的层纹外还被有共同层纹,称为:() A.单核淀粉 B.复粒淀粉 C.半复粒淀粉 D.糊粉粒 E.菊糖颗粒 4.植物细胞后含物中的晶体,加醋酸能溶解的并有气泡产生的是 () A.碳酸钙晶体B.草酸钙方晶C.草酸钙柱晶 D.草酸钙针晶E.菊糖 5.药材表皮细胞中含有碳酸钙针晶的是() A.穿心莲B.人参C.地骨皮D.黄精E.甘草6.下列药材细胞中具有碳酸钙晶体中的是() A.桑叶 B.穿心莲 C.牛膝 D.射干 E.半夏 7.细胞壁中的具缘纹孔常见于()A.初生壁B.胞间层C.次生壁D.薄壁细胞E.腺毛 8.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使每个子细胞成为单倍体(n) 减数分裂常发生在植 , 物的() A.营养细胞B.根的形成层C.茎的形成层 D.生长点E.繁殖细胞 9.糊粉粒多分布于植物的()

A.根中 B.茎中 C.叶中 D.果实中 E.种子中 10.一般不含叶绿体的器官是()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11.能积累淀粉而形成淀粉粒的是()A.白色体 B.叶绿体 C.有色体 D.溶酶体 E.细胞核12.观察菊糖,应将材料浸入什么溶液中浸泡后再做成切片 () A乙醇 B.水合氯醛 C.甘油 D.乙醚 E.稀盐酸 13.草酸钙结晶一般以不同的形状分布在() A.细胞核中 B.质体中 C.细胞液中 D.细胞质中 E.线粒体中14.穿过细胞壁上微细孔隙的原生质丝,称()A.细胞质丝 B.染色丝 C.大纤丝 D.胞间连丝 E.微纤丝 15.加入以下哪种物质可使簇晶溶解并形成针晶?() A.间本三酚 B. 稀盐酸稀醋酸 C. 稀盐酸 D.稀硫酸 16.含粘液细胞、具草酸钙针晶束的科是() A.菊科 B. 天南星科 C. 毛茛科 D. 木兰科 E. 马兜铃科 二、多选题 1.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控制细胞的遗传 B.细胞内物质进行氧化的场所 C.遗传物质复制的场所 D.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 E.控制质体和线粒体中主要酶的形成2.叶绿体可存在于植物的() A花萼中 B.叶中 C.幼茎中 D.根中 E.幼果中 3.草酸钙结晶的鉴定方法有() A.不溶于稀醋酸 B.溶于稀盐酸而有气泡产生 C.溶于稀盐酸而无气泡产生 D.溶于10%~20%的硫酸 E.溶于稀醋酸 4.属于细胞后含物的有()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一、内容提要 (一)基本知识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物体(病毒除外)都由细胞构成。根据细胞核的不同,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据构成生命体类型的不同,细胞又可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两类。植物真核细胞都是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构成。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又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层。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细胞质又分化出各种细胞器,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质体)、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等)和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等)。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核质构成。 植物的生长,除了因为细胞本身体积的增大以外,更主要的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以增加细胞的数量。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减数分裂。 植物组织是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担负同一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或细胞群。根据构成同一组织细胞类型的异同,将组织分为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两大类。简单组织又分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 (二)基本概念 1.细胞:组成生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原核细胞:细胞中较为原始的一类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DNA及由其组成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内的某一部位,外部没有细胞膜包被。细胞器种类和数量较真核细胞简化。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如细菌和蓝藻。 3.真核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被包在核膜内,细胞种类、数量相对较丰富。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真核生物。包括绝大多数单细胞生物与全部多细胞生物。 4.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的总称,包括水、无机盐等无机物和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有机物,是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 5.原生质体:指活细胞中除细胞壁以外的其他各种结构的总称,是由生命物质原生质构成的,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 6.细胞质:指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主要包括胞基质和各种细胞器。 7.细胞器:由细胞质中分化出来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单位。 8.细胞质基质: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含有与糖酵解、氨基酸合成和分解有关的酶类等重要物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教案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细胞是英国人Robert Hooke于1665年首次发现的。1838年Schileiden,史来登德提出细胞学说。细胞学说:1细胞学是构成植物体基本单位。2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现在可以用一个细胞培养出完整的植株,进一步肯定了细胞的“全能性”。我们不侧重于研究细胞的生理,而侧重于研究它的结构使用的工具不同,对细胞的研究水平不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构造,通常称为植物细胞的显微构造,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我们研究显微构造。还有人在分子水平,纳米水平等进行研究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状和结构 分工不同,功能不同,形态各异。长筒状—导管—输养。梭形—纤维,球形—石细胞,多角形—薄壁细胞细胞单独生活时呈球状,在多细胞植物体中,由于相互挤压而呈多面体。。以往谈细胞形状常强调机械力的作用,近年发现细胞形状主要由本身遗传性和机能来决定的。大小不一,可差4000倍。苎麻纤维长44CM。一个直径6CM的苹果约含4亿个细胞。即使同一类细胞,在不同发育时期构造也不同。为了便于研究,将细胞的主要结构都集中在一个细胞内,这个细胞称为模式植物细胞。人为的,根本找不到。一个模式植物细胞的构造,可见外面包围着一层比较坚韧的细胞壁,壁内为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等有生命的物质。此外细胞中尚含有多种非生命物质,它们是原生质的代谢产物,称为后含物。 一、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等有生命的物质。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细胞内的全部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1、细胞质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胞基质,光镜下没有特殊的结构。它外部是质膜,质膜内是半透明而带粘滞性的胞基质,胞基质内悬浮着细胞器,有利于物质和信息交流。质膜是一层薄膜,紧贴细胞壁。一般情况下用显微镜不易看到。可用高渗溶液,使质壁分离而观察之。成分与其它生物膜相似都是由类脂(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有半透性(表现为一种渗透现象),选择通透性。随细胞死亡而消失。如炒热的苋菜有红色汁出来 2、细胞核真核生物才有细胞核,原核生物没有。一般一个核,也有多核的。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在控制机体特性遗传及控制和调节细胞内物质代谢途径方面起主导作用。失去细胞核的细胞就停止生长和代谢,也不进行繁殖,经光合作用形成的同化淀粉也不会溶解,细胞很快就死。同样细胞核也不能脱离细胞质而孤立生存。 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核膜:分隔细胞质与细胞核,两层膜组成,有小孔控制物质交换和代谢。核液:核膜内的液胶体,主要成分蛋白质,核仁和染色质分布其中。核仁:一个或几个,产生核糖核蛋白体,主要成分是RNA,控制蛋白质合成。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易被碱性染色的物质。不分裂的细胞核中不明显,为色深的网状物。分裂时集成染色体。 严格地讲,细胞核也是细胞器。只不过它的形体较大,在应用光学显微镜的年代,最先受到人们注意的是它,加上后来知道它在遗传的传递上起关键作用,因此特别受重视。 3、细胞器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

植物细胞与组织试题库及答案

江苏大学植物细胞和组织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3.细胞器 4.组织 5.胞间连丝 6.细胞分化 7.染色质和染色体 8.纹孔 9.传递细胞10.穿孔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 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 4.虎克第一次观察细胞时,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未能发现细胞核。( )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 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 ) 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 10.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 11.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 12.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 ) 13.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 14.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 ) 15.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 16.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 17.“棉花纤维”不属于纤维。( ) 18.筛域即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 ) 19.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 20.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 ) 21.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 三、填空 1.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 。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和--------- 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 、---------- 和--------- 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 、----------- 和---------- 。 4.质体是---------------- 和---------------- 的总称。 5.核糖体是细胞中-------------- 的中心。 6.参与合成淀粉的白色体叫-------------- ,参与合成脂肪和油的白色体叫--------------- 。 7.纹孔膜是由------------- 和---------------- 组成的。 8.我们常看到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 之故。 11.导管是由许多--------- 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 孔,侧壁有--------- 、--------- 、---------- 、-------------- 和--------------- 五种加厚式样。 12.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 、----------- 和-------------- 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 、---------- 和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练习题x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胞 2.原生质体 3.细胞器 4.细胞后含物 5.胞间连丝 6.木质化 7.细胞的全能性 8.细胞周期 9.染色体 10.细胞分化 11.植物组织 12.维管组织与维管束 二、填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由和两部分组成。 2.内质网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3.细胞核的结构分为、、三部分;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和,是细胞的。 4.质膜最重要的特征是;其主要功能是。 5.质体根据其所含的色素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叶绿体由、、和构成。 6.液泡膜性质和质膜一样,具有;液泡里面的汁液称为,主要成分是。

7.细胞壁可分为、和三层。 8.细胞的主要贮藏营养物质有、和三种。 9.淀粉以形态贮藏在中,遇碘呈色反应;蛋白质初期以状态存在于中,后期积聚成,遇碘化钾呈色反应;脂肪常以状态存在于中,用苏丹Ⅲ染色呈色反应。 10.原生质胶体的存在状态与水分的多少密切相关,水分多时,原生质呈状态;水分少时,呈状态。 11.植物细胞分裂方式有、、;其中最普遍的分裂方式是,而则是植物有性生殖必须经过的分裂方式。 12.细胞有丝分裂结果形成个子细胞,其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细胞减数分裂结果形成个子细胞,其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 13.计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和观察染色体形态在细胞有丝分裂的期最好。 14.在减数分裂的期,染色体片段进行互换和再接合。 15.植物的生长主要是由植物体内细胞的、和的结果。 16.植物组织分为、、、、和六种类型。 17.分生组织根据其在体内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和三类;根据来源和性质不同可分为、和三类。 18.分生组织分布于根尖和茎尖部分。 19.顶端分生组织与根、茎的生长有关。 20.分裂活动,使植物的根、茎不断地进行增粗生长。 21.组织具有吸收、同化、贮藏、通气、传递等营养功能,又称为营养组织。22.薄壁组织的一般特征是细胞体积,细胞间隙,细胞壁,液泡。23.机械组织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壁,细胞排列。 24.根据分泌物是否排出体外,分泌组织可分成和两大类。25.维管束一般包括、和三部分。

考点一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考点一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一、选择题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2.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液泡 D.高尔基体 3.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是( A.线粒体 B.内质网 C.叶绿体 D.核糖体 4.蛋白质的合成中心() A.高尔基 B.核糖体 .线粒体 D.胞核 5.能合成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细胞核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7.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中()颜色 A.红 B.蓝 C.紫 D.黄 8.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核酸 B.蛋白质DNA C.蛋白质、RNA D.核酸、DNA 9.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叶绿体 10.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细胞核 C.核糖体 D.染色体 11.一般植物的细胞都是由()和原生质体组成的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细胞膜 D.胞壁 12.()是细胞内的生活物质。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 A.原生质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13.()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相互识别。分泌,排泄,免疫有关系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14.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A.质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15.()具有合成与贮藏淀粉的功能 A.白色体 B.叶绿体 C.有色体 D.线粒体 16.()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运输蛋白质 A.线粒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叶绿体 17.核糖体由蛋白质和()组成 A.核糖核酸 B.糖类 C.脱氧核糖核酸 D.脂类 1 植物科学基础强化练 D.叶绿体 18.()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C核糖 19.()的主要功能是对细胞产物进行“加工包装并运输 D.叶绿体 A.线粒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A.线粒体 B.内质网 20.细胞壁最外面的一层是() C.次生壁 D.矿质化 A.初生壁 B.胞间层 21.在次生壁发生的变化中,()是死细胞 C.木质化 A.角质化 B.木栓化 二、判断题 1.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所组成的。 2.多数细胞都很微小,它们的半径在10-100微米之间。 3.细胞核是细胞器 5.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4.液泡里的溶液叫细胞液。 6.三种质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7.细胞壁的初生壁有弹性,可随细胞的生长而增大。 ) 8.细胞壁的次生壁并不是均匀增厚的,不增厚的部分就是纹孔。 第二节原生质的化学成分和特性 一、选择题 1.以下化合物中都含有氮元素的一组是() D.淀粉、乳糖 A.蛋白质、核酸 B.脂类、果糖 C.纤维素、核酸 2.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核苷酸 B.氨基酸 C.葡萄糖 D.核糖 3.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的重要化学反应都离不开() A.糖类 B.脂类 C.无机盐 D.水 4.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类 D.核酸 5.细胞的有机化合物中,()在细胞中的含量仅次于水而位居第二,大约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不仅是生物细胞主要的结构物质,而且在生物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A.糖类

植物组织培养 (2)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胚胎、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 离体生态学:是指研究离体培养环境条件控制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培养基、植物材料和人工环境条件 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的那部分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愈伤组织(callus):是指外植体因受伤或在离体培养时,其细胞进行活跃的分裂增殖而形成的一种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1.组培技术是无菌操作技术。 2.组培材料处于完全的异养状态。 3.组培材料可以是离体状态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 4.组织培养物可以形成克隆(clone,无性繁殖系),也可以进行茎芽增殖或生根 5.组培容器内的气体和环境气体可通过封口材料进行交换,相对湿度通常是几乎100%,因此,组培苗叶片表面一般都无角质层或蜡质层,且气孔保卫细胞功能缺乏,气孔始终都是张开的。 6.组培的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时间都是人为设定的,其参数可调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类型 组织培养 器官培养 胚胎培养 细胞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任务 研究离体培养条件下,细胞、组织或器官所需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形态发生和代谢规律,植物脱毒方法和机理,植物特别是一些难繁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方法,细胞融合方法和机理,再生个体的遗传和变异,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机理和方法等 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和动物学家Schwann于1838-1839年提出的细胞学说 德国植物学家Haberlandt于1902年提出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李继侗和沈同1933年成功培养了银杏的胚。 1952年,Morel和Martin提出了植物脱毒(virus free)技术 Guha和Maheshwari等——花药培养 Cocking等-原生质体培养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植物的组织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植物的组织 (一) 填空 1.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和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和。 4.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中心。 5.纹孔膜是由和组成的。 6.我们常看到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之故。 7.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期,片断互换发生在期。8.导管是由许多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孔,侧壁有、、、和五种加厚式样。9.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和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和等三类。10.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和。 11.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12.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 13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和。14.周皮是生保护组织,来源于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和。 15.管胞除具的功能外,还兼有的功能。 16.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组织,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17.填写下列植物细胞和组织属于哪种组织: 表皮毛形成层传递细胞树脂道

叶肉细胞石细胞纤维 18.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索彼此相连。 19.胞质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是运动,运动。20.原生质是以和为生命活动基础的生命物质。(二)名词 1、细胞和细胞学说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3.染色质与染色质体。4、细胞器5.组织 6、胞间连丝 7.细胞分化与细胞生长。8。染色质和染色体 9.纹孔 10、传递细胞 11。细胞周期 1 2、穿孔。1 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1 4、无节乳汁管与有节乳汁管。1 5、真核细胞原核细胞 (三)问答题 1、植物细胞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在细胞生活中各有什么作用? 2、细胞核的形态构造及其机能如何? 3、细胞质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构造如何?各有什么功能? 4、植物体中每个细胞所含有的细胞器类型是否相同?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5、植物细胞的初生壁和次生壁有什么区别?在各种细胞中它们是否都存在? 6、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保证了多细胞植物体中细胞之间进行有效的物质和信息传递? 7、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8、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几种类型?最普遍的是哪一类? 9、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10、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的含义是什么? 1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上有什么意义? 12、什么叫组织?植物有哪些主要的组织类型? 13、植物分生组织有几种类型?它们在植物体上分布位置如何? 14、表皮和周皮有什么区别?从外观上如何区别具表皮的枝条和具周皮的枝条?

植物细胞和组织部分完整知识点

第二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一、植物细胞 植物体的结构,即由细胞构成组织,由同一或不同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植物体。因此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 是由德国植物学家M. J. Schleiden. 和T. Schwann二人于1838—1839年间提出的。 (二)细胞的形态:细胞的大小,主要受到下列三因素控制: (1)细胞核的控制能力;(2)细胞表面积的限制;(3)细胞代谢速率的影响。 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1毫米——0.2微米) 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2微米——1.4埃)又称亚显微结构。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各部分的功能: 生活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1)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壁:包围在原生质体的外围。 二、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一个细胞内分化了的原生质 。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的总称。 1.细胞膜(质膜):生活细胞的原生质体表,都有一层由脂类和蛋白质等构成的具有选择透性的薄膜包围,它将细胞与外界分开,在植物细胞中它和它外围的细胞壁紧密相连。 功能:控制胞内外物质交换;稳定胞内环境;接受信息等。 细胞质:是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它由半透明的胞基质和分布其中的细胞器组成。它包括: (1)胞基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内膜结构单位和非膜结构的实体以外,其余没有分化的均质的胶体部分。 (2)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根据是否具有生物膜及组成生物膜的单位膜层数,可将细胞器分为:具双层膜结构﹑单层膜结构和无膜结构三种类型。 (一)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与组织观察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与组织观察实 验原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实验原理: 质体: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有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根据色素的不同,可将质体分成三种类型:叶绿体、有色体(或称杂色体)和白色体。 有色体内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呈红色或橙黄色。它存在于和果实中,在番茄和辣椒(红色)果肉细胞中可以看到。可以使植物的花和果实呈红色或橘黄色。有色体主要功能是积累淀粉和。 细胞壁根据形成的时间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分成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胞间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初生壁是在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存在于胞间层内侧。次生壁是细胞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细胞壁层。在光学显微镜下,厚的次生壁层可以显出折光不同的三层:外层、中层和内层。 在初生壁上具有一些明显的凹陷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在初生纹孔场上集中分布着许多小孔,细胞的原生质细丝通过这些小孔,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相连。这种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称为纹孔。纹孔如在初生纹孔场上形成,一个初生纹孔场上可有几个纹孔。一个纹孔由纹孔腔和纹孔膜组成,纹孔腔是指次生壁围成的腔,它的开口(纹孔口)朝向细胞腔。腔底的初生壁和胞间层部分即称纹孔膜。根据次生壁增厚情况的不同,纹孔分成单纹孔和具缘纹孔两种类型。 后含物是细胞原生质体代谢作用的产物,它们可以在细胞生活的不同时期产生和消失,其中有的是贮藏物,有的是废物。 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长链化合物,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贮藏形式,在细胞中以颗粒状态存在,称为淀粉粒。所有的薄壁细胞中都有淀粉粒的存在,尤其在各类贮藏器官中更为集中,如种子的胚乳和子叶中,植物的块根、块茎、球茎和根状茎中都含有丰富的淀粉粒。 蛋白质:细胞中的贮藏蛋白质呈固体状态,生理活性稳定,与原生质体中呈胶体状态的有生命的蛋白质在性质上不同。 贮藏蛋白质可以是结晶的或是无定形的。结晶的蛋白质因具有晶体和胶体的二重性,因此称拟晶体,以与真正的晶体相区别。蛋白质拟晶体有不同的形状,但常呈方形,无定形的蛋白质常被一层膜包裹成圆球状的颗粒,称为糊粉粒。有些糊粉粒既包含有无定形蛋

植物学第一章第二章复习题-凑合着看的参考答案-(xз」∠)-

第一章植物细胞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有机体最基本的形态结构和单位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原生质是一个生活细胞中所有有生命活动的物质的总称 3、细胞器 细胞器是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微小结构 4、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上的小孔连接相邻细胞的细胞质丝称胞间连丝 5、纹孔和具缘纹孔纹孔次生璧形成时,往往在原有的初生纹孔场处不形成次生璧,这种无次生壁的较薄区域称为纹孔具缘纹孔具缘纹孔周围的次生璧突出于纹孔腔上,形成一个穹形的边缘,从而使纹孔口明显变小 6、胞质运动细胞质基质沿一个方向做循环运动 7、细胞后含物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代谢过程中的产物 8、细胞骨架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内普遍存在的与细胞运动和保持细胞形状有关的一些蛋白质纤维网架系统。 9、细胞生长是指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体积和重量的增加过程 10、细胞分化多细胞质物体的细胞由于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在形态或结构上表现出适应性的变化 11、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之间细胞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二、填空题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细胞壁____和__原生质体____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__细胞膜____、___细胞质___和__细胞核____ 三部分。 2.细胞是__1665___年由英国人__胡克___第一次发现。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生物学家___施莱登和_施旺___所创立。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___细胞壁___、__叶绿体____和___液泡___。 4.植物细胞中双层膜的细胞器有__线粒体、叶绿体____ 和___细胞核___ ;单层膜的细胞器有___液泡、溶酶体、内质网、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__高尔基体____ ;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中心体、核糖体_ ;细胞骨架是由_微丝系统_____、___微管系统___和___中间纤维系统___组成的。 5.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质,包括__细胞器____ 、___线粒体 ___ 和___内质网___ 等部分;而细胞核是由__核被膜___ 、__染色质____和__核仁____等三部分构成。 6.质膜和细胞内膜统称__生物膜____ ,它的主要成分是由___磷脂___ 和___蛋白质___组成,质膜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物质的跨膜运输____;___细胞识别___ ;__信号转换____ 。 7.细胞周期包括__分裂间期___和___分裂期___,前者又分为__复制前期____ 、____复制期__ 和__复制后期___三个时期,后者又分为__前期____ 、___中期___ 、___后期___ 和___末期___四个时期。 8.高等植物叶绿体具有__叶绿素a____ 、___叶绿素b___ 、__叶黄素____ 和___胡萝卜素___ 等四种色素,它们主要分布在__类囊体膜____的膜上。 9.液泡中所含的水溶液叫___细胞液___,它的主要成分有__无机盐___ 、_糖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