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动员:国防动员新的实践形式

心理动员:国防动员新的实践形式

心理动员:国防动员新的实践形式
心理动员:国防动员新的实践形式

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

——心理动员:国防动员新的实践形式

考号:姓名:

【内容摘要】:

心理战是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介为武器,对敌人从思维、情感、理智到观念、立场、态度等全部心理要素进行攻击,造成敌方意志和士气崩溃,指挥决策紊乱,作战信心动摇,战斗力受损的作战样式. 心理战在二战后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中,已成为特殊的作战样式.进入本世纪七、八十年代,谋求和平、发展经济成了各国的首要任务,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主题,世界大战短期是打不起来的.但是由于美国推行世界霸权主义,由于民族、宗教、领土和能源等原因,近几年局部战争不断.在近几年发生的局部战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大量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到部队的作战中,为心理战实施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了现代的技术.各国为了在战争中避免或减少高科技战争造成的巨大杀伤和物力的消耗,“攻心为上”的心理战便成为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特殊的作战样式.

【关键字】:心理战术、高科技战争

一、心理动员为心理战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在我国,心理战自古就有《孙子兵法》就主张“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尉缭子》曰:“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心理战的实质是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体为武器,通过各种媒体、信息的交流去影响人、诱导人,从而达到预期的战争目的;而心理动员则是为心理战服务的一种力量的谋划和组织。各种各样的心理战,都离不开周密的心理动员。

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手段,运用了各种可以运用的机器,美国更是组织了庞大的心理战队伍,甚至重金聘请了好莱坞顶级设计师帮助策划。同时美军还在部队中配备了随军牧师、精神医生,及时对官兵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调节。美军组织671名记者“随军采访”,进行各种有利的战地报道,更是说明了动员现代新闻传媒进行心理战是信息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未来战争,心理动员研究应摆在重要位置,从而提高心理战的“打赢”能力。

二、心理动员为实施国防动员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一切社会活动都蕴含着心理活动,国防动员也不例外,国防动员活动最终要靠人来完成,人的心理活动对国防动员有着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因此,实施广泛深入的心理动员,可以筑牢广大军民的心理阵地,掌控社会舆论导向,稳定军民情绪,巩固军民心理防线,激励民心士气,保证军民以良好的心理准备和状态来完成国家政治动员、经济动员、科技动员等其他任何形式的动员工作。所以说,心理动员理应是国防动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防动员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人心理过程的认识和了解,准确把握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重视社会心理活动对国防动员活动过程的影响与作用,利用社会心理的积

极因素做好国防动员工作,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动员,把人们团结起来,把人心凝聚起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做好心理“反动员”工作

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中,心理战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突出,手段越来越先进,领域越来越宽泛,打击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心理动员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敌对双方实施心理“反动员”的较量也更为激烈。伊拉克战争中,给人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是,战斗尚未打响,双方的心理战已进入白热化状态;战争过程中,更是军事打击与攻心并重。

心理动员与反动员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两者行为贯穿战争过程的始终。平时,要通过国防教育、心理疏导等有效形式,增强军民国防观念,强化应战心理准备。战时,要利用一切手段,大力展开宣传攻势传播胜利消息、通报有利的战报和后方参战支前情况,用一切舆论工具和宣传手段占领官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阵地;竭尽所能干扰或摧毁敌广播通信设施和设备,坚决堵住不良信息来源;根据战争态势变化和军民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消除军民疑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稳定情绪,激励士气,引导军民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念,激发斗志,筑牢军民心理防线,巩固心理动员成果。

四、深入研究和探索心理动员的方法手段

战前抓好宣传和动员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战场透明度加大,武器毁伤力增强,军民心理压力加大,因此必须筑牢军民心理防线,为稳定军民思想,激发战斗意识和参战支前的积极性提供保证。一是宣传基本的心理常识。讲授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让军民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介绍心理战一些特殊的技战术手段,增强军民心理适应能力。二是搞好动员教育工作。抓住时机,通过召开动员、誓师大会等形式,说明战况、敌军的意图、战争的性质和我军的作战计划等,澄清军民的模糊认识,消除心理恐慌。

战时加强心理调控和疏导。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军民进行心理动员。一是转移注意力。战争中通过转移军民的注意力,可以缓解军民紧张情绪,较好地稳定军民的思想。要根据战场和军民的实际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使群众的注意力从对战场残酷环境的想象中转移到具体的事物上来,从而使其紧张心理得到缓解和放松。二是信心激励。信心是军民作战的内在动力,是勇气的基础。军民如果失去了信心,在战场上就会表现出意志薄弱,斗志松懈,异常心理也会随时出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战场军民心理的信心激励,把信心激励作为提高军民战斗意志的主要措施。三是自我调控。教育和引导军民在战时针对自身变化,自觉地采取措施和办法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变化。

加强新闻媒体与舆论控制力度。实施舆论控制,一方面要控制敌方舆论的扩散传播,一方面要对己方的舆论实行检查监督,保持舆论的纯洁与健康,营造有利于我的舆论环境。要密切注意敌方的舆论动员,揭露敌人舆论中制造的假象,反击敌人的欺骗舆论,弱化敌对舆论的力量和影响,提高我军民辨别是非的能力。要善于运用高技术手段,与敌方在多种媒体上对抗,增强舆论工作的效果。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心理战,已经不再是单纯军事斗争的战术辅助手段,而是牵动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战略行动,贯穿于战争全过程,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关系到战略全局。近期几场高技术战争充分证明了一个定律:打赢战争,不仅要靠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硬摧毁",更需要"滴水石穿"的心理"软杀伤",这便是信息

化战争突显出的一个新特点。近年来,各级都十分注重结合军事斗争准备和部队所担负的任务搞好思想引导,不断激发官兵的科技练兵热情。但对"心理战"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特别是对战争胜负的影响认识不够,忽视了基层官兵如何打赢未来战争中"心理战"、"反心理战"的研究;对现代战争的突发性、残酷性,战场环境的恶劣性以及可能给官兵心理上造成的巨大压力估计不够,没有研究具体应对措施。现代高技术战争中,战场环境更加复杂危险,特别是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战争的破坏力,使参战人员时刻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肉体痛苦和生死考验。因此,必须针对未来战争和青年官兵特点,加强知识普及、经常性心理疏导,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对抗演练,帮助官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对抗能力,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一)是要针对部队训练任务重、急难险重任务多等特点,突出抓好官兵心理素质的培养。

纵观伊拉克战争,心理战已成为贯穿战争全程的一条主线,而且被上升至战略层面上,其范围之广、手段之多、强度之大均是前所未有的。战争中,美英联军依托雄厚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技术资源,对伊始终保持一种高压力、强震撼、覆盖式的心战强攻态势,较好地弥补了军事冒险所造成的道义和政治、外交损失,为速战速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全胜创造了条件。表现为:多手段立体攻击。美国政府领导人抨击萨达姆政权不遗余力,新闻媒体的“倒萨”宣传更是铺天盖地,心理战部队活动频繁,电子干扰压制,炸毁伊拉克广播、电视、通信等设施;利用飞机散发宣传品,通过广播、电视和电子邮件发布假消息;丑化对方美化自己,把伊拉克确定为"邪恶轴心国"之一,把萨达姆说成"杀人成性的暴君"、"最邪恶的独裁者"、"巴格达的屠夫"、"国际歹徒",力图妖化萨达姆的国际形象,还列举了伊拉克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阻碍核查人员工作等8条"罪状",自己打起了"伊拉克自由"、"解放伊拉克"等富有煽动性口号。往往把萨达姆政权与反恐联系起来,说萨达姆和"基地"有联系,说萨达姆庇护"基地"成员组织,向基地"组织"出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力图把民众对恐怖主义的痛恨情绪引导到萨达姆身上。美国还利用利益收买和宣传攻心双管齐下,特别是以赢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北约盟国的支持。与之相对,萨达姆不失时机地在电视上露面,伊政府高官经常举行新闻发布会,不时播发美军士兵被俘以树立人道主义形象,使美国散布的谎言被及时揭穿。另外,树立"冤枉"挨打和弱小受欺凌的形象,尤其是电视直播伊拉克伤亡平民的凄惨画面,也为其博得同情、争取人心帮了大忙。心理战已经成为现代作战中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成为左右战争形势、影响战争进程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当前做好战斗精神准备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是坚持把形势战备教育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一道去做,注重筑牢心理防线。

现代心理战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攻防密不可分,相互转换频密,日趋一体化。因此,在实施心理攻势的同时,应牢固树立攻防一体的意识,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心理防御。防御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我们必须提高官兵心理素质,全面铸牢官兵的心理防线。如突出抓好战争性质、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专题教育,使官兵充分认清我军从事战争的正义性,培养官兵无畏精神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主义气概,增强对敌心战的免疫力;在不泄露军事机密的基础上,及时、实事求是地回答部队官兵的问题和战争情况,使官兵对己方主流媒体绝对信任,铲除谣

言滋生的土壤。同时,必须加强对官兵平时的心理训练,要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使官兵熟悉和习惯现代战争可能遇到的各种因素,加强心理稳定性:养成勇敢、大胆、坚定、顽强、冷静的、心理素质,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和政治坚定,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斗技能,要使官兵在危险、复杂、多变的情境中反复接受刺激、体验战场景况,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官兵战斗意志的坚定。通过模拟战场情境,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使官兵经常置身于现代战争的声、光、波、烟等情境减少战时场景压力。要通过观看现代的录像及介绍新武器、新战法,使官兵熟悉外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理论,削弱战时的真实性对官兵心理的突变性,增强心理的适应性。

另外,作战中出现的心理不适和障碍,仅靠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法完全克服的,有的需要通过心理治理等专业手段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心理治理队伍动员征用体制,必要时发挥地方专业技术力量的优势,运用现代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手段来维护官兵的生理、心理健康。

(三)是按照系统化、制度化和经常化的要求,加大心理教育工作力度。

美军视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战斗力因素的重要基础和战争制胜的重要条件。平时,坚持把心理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特种部队还把心理训练作为军人的必修。战斗打响后,针对一些参战官兵出现的战争紧张症、恐惧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和疾患,从国内紧急征召200多名牧师、心理医生深入前线,做参战官兵的缓解压力、疏导心理工作。要有针对性地从各方面着手,加大心理素质的培育。

【注释】:

高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运用心理战手段削弱敌对方军民意志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战争的残酷性将对军民造成极强的心理威慑,军民心理防护面临严峻考验。因此,研究心理动员是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国防动员理论完善的内在需要,也是国防动员实践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对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的两点看法》选自《国防》2010年第04期,作者周立强

[2]《搞好后备力量民兵预备役部队整组》选自《国防》2009年第05期,作者张烨

[3]《围绕遂行多样化任务要求加强后备力量民兵预备役建设》选自《国防》2011年第4期,作者朱明江

[4]《民兵整组为何总是有点难?》选自《中国民兵》2011年第04期,作者贾敬银、任少军

[5]《着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选自《国防》2012年第1期,作者文木海、李志伦

国防动员建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国防动员建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县委书记***心系国防事业的事迹 他,四十出头,宽宽的额头上有几道思想的犁铧犁出的沟纹,明亮的眸子里,闪烁着柔和厚道的光芒。一谈到国防工作,他的话语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内心丰富的感情溢于言表。他,就是古丈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国防动员建设先进个人获得者***同志。 君子之为学也,将以成身而 备天下国家之用也。———宋纁 XX年6月,***从州农业局局长的岗位调任古丈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他带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走马上任,深感自己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一切从头做起,不断加强国防建设知识的学习。自此,无数个清晨夜晚,几多的节假日,他遨游在国防知识的海洋里。工作忙,时间少,他把繁忙工作之余的学习当作休息,认真地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军队建设理论和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高科技及民兵预备役工作知识,掌握军事动态,做读书笔记20余万字,写心得体会15篇,其中有2篇国防建设论文在省以上刊物发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靠着这种精神,不仅实现了从门外汉向门内汉的角色转变,而且被同志们誉为新时代的“国防建设通”。***之“学也”,真正而为“天

下国家之用也”。 每一种工作都蕴藏着无穷 [大*秘*书*网() 帮您找文章] 的乐趣,只是有些人不懂得怎 样去发掘它们罢了。———卢梭 ***同志对国防建设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不管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人武部每次组织的"军事日"和国防教育活动,他不仅自己参加,还要求党委一班人到位接受教育。人武部党委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他都主动参加。每年“八一”、“春节”,他亲自带领四大家的主要领导到县人武部慰问干部职工,让浓浓的爱意在子弟兵心里不断升华。每年的征兵工作更是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他同县五大家领导一起把这一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狠抓落实,做到了专题研究、专题部署、专门人员、专项经费,严格把好征兵“五关”,全县没有一名征兵工作人员和领导的子女亲属获得额外的照顾,实现了连续34年35届无责任退兵。为了全面了解民兵预备役的各项工作,实现地方武装工作决策的科学化,5年多来,他经常到人武部听取工作汇报、现场办公,先后主持召开了10多次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民兵预备役和党管武装工作,每年安排县委中心组学习专题进行国防知识教育,保证了党管武装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为了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在经济社会建设的排头兵作用,他同县五大家领导深

专家解读国防动员法律制度.doc

专家解读国防动员法律制度- 国防动员是我国宪法和国防法中规定的一种国家行为,其目的在于紧急调动国家资源,以适应战争的需求,为战争服务。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首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草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对国防动员启动的主体、范围、程序、条件以及启动之后公民权利的限制克减与保障等问题曾做过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跟随着她的分析,读者或许能了解更多关于国防动员制度的台前幕后。 国防动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薛刚凌说,国防动员涉及广泛的领域和多种动员对象。从大的领域来看,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外交和军事等各个方面;从具体的动员对象来看,包括交通运输、通信邮电、财政金融、内外贸易、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军工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生产等各个行业;就动员内容来讲,根据国防法的规定,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交通动员等。

她说:国防动员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是一国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不仅是战争的现实力量的竞赛,而且是全部战争潜力的竞赛,国家只有把战争潜力不断转化为战争实力,才能弥补战争损耗,不断增强实战能力,取得战争的胜利。而国防动员是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改变交战双方整体力量对比的杠杆。 薛刚凌介绍,国防动员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国防动员是现代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平时期,任何国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维持庞大的战争准备规模,但必须拥有足以应付战争的国防力量。为减轻国家负担,要保持必要的国防力量,各国普遍选择了既要发展,同时又必须兼顾安全的国家战略。这就是在保持常备军精干化的同时,注重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动员准备。因此,国防动员成为一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通过国防动员,可以最快的速度将国家的各种力量动员组织起来投入战争,从而取得战略主动,可以使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更加适应战争的需要,也可以弥补因战争破坏而造成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不断满足战争进程发展的要求。

对新时期我国完善国防动员机制的思考

对新时期我国完善国防动员机制的思考 当前的国际形势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国家间围绕着国际秩序、综合国力、资源能源、地缘政治等的战略竞争和利益矛盾更加凸显。这使中国所面临的安全威胁较以往更趋于综合化、多样化、复杂化,既是对国家实力的现实考验,也是对国防安全的严峻挑战。 一、十八大报告是对国防动员制度在新时期的新要求 国防动员是指为服务或应对可能出现的战争和危机,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动员内容包括人武动员、国经动员、人防动员、交战动员和政治动员。国防动员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稳定做出了多次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国防动员顶住了一系列重大战斗、抗灾、应急的挑战和检验。国防动员无疑是国家战斗潜力向战斗实力转换的纽带。 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解决国家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主张动员和武装全体人民投入到正义的自卫战争之中。抗战时期,毛泽东就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运用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当中,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的战争实践中创造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战争形式,即人民战争,并在《论持久战》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著名论断,而其核心理念即动员。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多次强调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江泽民要求调整和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提高国防动员能力,胡锦涛强调要加强国防动员应急功能,加强国防动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形成国防动员合力。这些无不体现执政党对国防动员的认识及重视。如今,党中央再一次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中国国防,相继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针对国防现代化建设及国防动员作了专门指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 二、对国防动员体制存在问题的思考 当然,我们的动员体制并非完美,仍有质的缺陷。 (一)国防教育不全面是导致社会对动员定位不准确、认识不深刻的根源 动员工作和对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不论是人武动员、经济动员或交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权 第三章国防动员计划、实施预案与潜力统计调查 第四章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 第五章预备役人员的储备与征召 第六章战略物资储备与调用 第七章军品科研、生产与维修保障 第八章战争灾害的预防与救助 第九章国防勤务 第十章民用资源征用与补偿 第十一章宣传教育 第十二章特别措施 第十三章法律责任 第十四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制度,保障国防动员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防动员的准备、实施以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 第四条国防动员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公民和组织在和平时期应当依法完成国防动员准备工作;国家决定实施国防动员后,应当完成规定的国防动员任务。 第六条国家保障国防动员所需经费。国防动员经费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第七条国家对在国防动员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权

第八条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第九条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领导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制定国防动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实施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的议案,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和国家主席发布的动员令,组织国防动员的实施。 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直接威胁必须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时,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采取本法规定的必要的国防动员措施,同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第十条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贯彻和执行国防动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决定实施国防动员后,应当根据上级下达的国防动员任务,组织本行政区域国防动员的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国防动员工作。第十二条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议定的事项,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 第十三条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依法履行有关的国防动员职责。 第十四条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的威胁消除后,应当按照决定实施国防动员的权限和程序解除国防动员的实施措施。 第三章国防动员计划、实施预案与潜力统计调查 第十五条国家实行国防动员计划、国防动员实施预案和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制度。 第十六条国防动员计划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根据国防动员的方针和原则、国防动员潜力状况和军事需求编制。军事需求由军队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 国防动员实施预案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当在指挥、力量使用、信息和保障等方面相互衔接。 第十七条各级国防动员计划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的编制和审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动员的相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将国防动员实施预案纳入战备计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落实国防动员计划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

推进依法建设国防动员新发展

推进依法建设国防动员新发展 发表时间:2019-08-15T15:19:14.533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1期作者:胡露 [导读] 在军队建设和改革的大局下,国防动员体系进行了重塑,国防动员工作开辟了新纪元。深入学习《国防动员法》,抓住改革的有利契机,建立与新要求相适应的国防动员机制,推动依法建设国防动员的新发展,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的必然要求。 (湖南省人民武装学校,湖南长沙 410125) 摘要:在军队建设和改革的大局下,国防动员体系进行了重塑,国防动员工作开辟了新纪元。深入学习《国防动员法》,抓住改革的有利契机,建立与新要求相适应的国防动员机制,推动依法建设国防动员的新发展,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军队改革;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法;依法动员;创新 习主席对军队改革和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要以创新的思路、办法攻克艰难、险关。理论需求、技术需求、人才需求、管理需求及实践需求作为引领创新的源泉,习主席将理论需求放在了第一位,凸显了理论对技术、人才、管理与实践的指导价值。强化理论需求对国防动员的牵引作用直击当前国防动员系统推动工作的矛盾点,加强对《国防动员法》的学习,抓管思想,在厉行法治中科学指导,是适应改革潮流,依法建设国防动员的理论武器。 一、国防动员法是国家行使国防动员职能的法律保障 国防动员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国防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加速发展,国防动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依靠行政手段开展国防动员工作的做法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国防动员法》的出台,是从依靠行政手段向依靠法治手段的转变,也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动员建设进入了规范化、法治化发展的新阶段。 国防动员法为监督职能机关履职提供了法律证明。《国防动员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防动员领域的社会规范。任何社会规范都有赖于某种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但只有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的。《国防动员法》一经颁布,就有了高度的权威性,也受到社会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任何阻碍和破坏国防动员的行为,各级机关在组织领导动员工作中的渎职、失职行为,都将受到相应地惩罚。 国防动员法为连接其他国防动员法律法规搭建了桥梁。国防动员法规由基本法规、专门法规、地方性法规组成,《国防动员法》属于国防动员基本法规。《国防动员法》颁布以前,我国的动员制度主要散见在《国防法》《兵役法》《预备役军官法》《人民防空法》等单行法律规范中,虽然条文规定中有不少与动员有关,但缺乏与动员衔接的核心法律。《国防动员法》的颁布实施,不仅将这些国防动员法规联系在一起,成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且为其他法律运用于国防动员领域提供了依据,使法律关系更加和谐。 二、推进依法建设国防动员新发展 我国国防动员建设的现状是:依法建设国防动员的观念不强、履行职能的责任意识不够,应急应战的功能发挥不明显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国防动员建设的质量效益。在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军队改革的新时期,各级应以学习贯彻《国防动员法》为契机,转变思想观念,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推动依法建设国防动员的新发展。内化于心,外化成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普法宣传与教育,将法治内化为信仰。国防动员与国防动员立法存在一种互动机制。实现依法动员,不仅需要科学立法,更需要树立法治观念、强化法律意识,因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若受众不能从观念上认可它,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正如卢梭曾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中。”因此,要将依法动员落到实处,首先要用观念武装头脑。普法是强化依法动员观念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普法的有效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大众媒介,不断拓宽普法渠道,扩大普法辐射范围,在全社会形成普及国防动员法基本精神的良好氛围。在实际普法过程中,“以吏为师”,即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采取多种方式抓好学习,例如开展专题学习会,明确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任务、基本遵循。无论是准备与实施国防动员的主体,还是因为动员被影响的对象,自上而下地学习《国防动员法》,将依法动员作为一种信仰,是实现依法动员、构建法治社会的路径和方向。 2.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一体化国防动员机制。“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完善平时征用和战时动员法规制度。”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国防动员存在的矛盾,提出的体制机制改革思路。国防动员体制是国家为进行国防动员而建立的各种组织、制度的总称,国防动员机制则是国防动员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在各种因素制约下发生作用的机理和内在运用方式。作为国防动员活动的神经中枢,规划体制机制从一开始就影响着国防动员规划的形成和选择,并贯穿始终,主导国防动员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对国防动员体制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加快动员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与完善是必然趋势。进一步强化“高度集权”与“部门分工负责制”,推进国防动员机制与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效衔接,建立以由党政军主要领导、军地职能部门和国动委办事机构组成、具有平战一体功能的联合指挥机构,明确国防动员参与政府应急管理的程序方法,完善军地互访协调、联席会议等制度。当然,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矛盾并非独立的,因此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不仅有赖于自身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的构建,更有赖于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 3.完善国防动员法规体系,以制度促科学化、规范化。国防动员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依法进行,走法治化的道路,无论是动员的制定、论证与评估,还是监督检查、调整与修订,都需要专门的法规予以明确和规范。因此,制定配套的国防动员法规,完善国防动员法规体系,是准备与实施国防动员工作的准绳和依据。《国防动员法》的颁布实施,既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又为建立健全国防动员法规制度奠定了基础,但就我国当前的国防动员法规体系而言,仍不够完善。例如,世界主要大国除在《国防法》《国防动员法》、《国家安全法》等中列有国防动员条款外,还制定专门领域的动员法规,对动员的权限、任务、职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再如,随着我国国防动员体制的调整改革,原先制定的国防动员法规有很多已过时或废止。因此,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国防动员法规体系有待完善。在完善法规的同时,还应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尤其是加强军事机关的监督,例如可以赋予省军区系统一定的国防动员执法监督权,省军区作为驻省的军事领导指挥机关、省委军事工作部,负责领导辖区内的国防动员工作,这种执法监督模式可以有效形成国防动员法规执行闭合回路。 参考文献 1]邱型柏.认真贯彻落实《国防动员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云南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N].云南日报,2010-07-05(003). 2]徐奎.国防动员战略规划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237. 3]杜海强.国防动员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137. 4]邱型柏.认真贯彻落实《国防动员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云南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N].云南日报,2010-07-05(003). 5]徐奎.国防动员战略规划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237. 6]徐宗君,果青.现代国防动员法规建设的精神内核[J].军事经济研,2005(4):73. 作者简介:胡露(1990-),女,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生,法学、人民武装。

国防动员法律法规知识测试试题

国防动员法律法规知识测试试题 测试题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一、选择题(每道题有1个或多个正确答案)(40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10年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 ) 起施行。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2、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 ) 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 A、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 B、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C、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 3、国防动员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遵循( ) 的原则。 A、统一领导、全民参与 B、长期准备、重点建设 C、统筹兼顾、有序高效 D、全面建设、科学统筹 4、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 )。 A、增强国防观念 B、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 C、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 D、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拒不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 ),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上级机关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造成恶劣影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 D、有关国际组织 6、企业事业单位投资或者参与投资列入目录的建设项目建设或者重要产品( ) 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补贴或者其他政策优惠。 A、研究 B、开发 C、经营 D、制造 7、预备役人员按照专业对口、便于动员的原则,采取( )进行储备。

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 同学们,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国防动员。主要讲3 个问题:一是国防动员的意义; 二是国防动员的内容;三是国防动员的特点。 国防动员又称战争动员,是指为捍卫国家利益达到国家防务的目的,国家采取 有效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而 进行的动员。在我国国防动员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 多年前的夏朝,夏启(大 禹之子)为征讨扈氏,在甘地采取战场誓师的形式(史称甘誓),进行了有史记载的 第一次国防动员。到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连续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国防动员随之 趋于频繁,促进了国防动员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兵役动员体制。到了近、现 代,由于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战争手段日趋复杂,国防动员在赢得战争胜利、保卫 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促使国防动员的体制日趋完善。在我国的历次国内 革命战争中,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动员工作,注重军民融合、平战结合,为战争的胜 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在应对局部战争和突发自然灾害中,国防动员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有力地保卫了人民的和平生活环境和国家安全。为加 强国防动员建设,我国于2010 年2 月26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并于2010 年7 月1 日起施行。 一、国防动员的意义 国防动员属于国家战略问题,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的安 危。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无论是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无论是常 规战争,还是非常规战争,都离不开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是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从1939 年“闪 击”波兰开始,在不到10 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占领了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 利时、卢森堡、法国等七个国家。造成这些国家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 些国家在国防动员上的严重失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实际上,1939 年3 月波兰 就被德军包围了,但是波兰到8 月20 日才下达全国总动员令,战争开始48 小时,统帅部便陷于瘫痪,9 月底波兰全军瓦解。法国的情况更惨,在德军“闪击”之下, 全国不能适时转入战争轨道,兵力严重不足,生产迟滞,法军一周内就被击败。相 反,国防动员进行的快速有效,也会扭转战局。如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 在遭到埃及、叙利亚的突然袭击10 分钟以后,就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布了战争动员令,48 小时动员了30 万后备兵员,使以军总兵力从11 万猛增到40 多万,很快扭转了战局。西奈半岛以军的主力沙龙师,就是从预备役动员编成的,战争爆发第二天就 开赴运河前线作战,并在反击中率先突破运河西岸,重创埃军。这次战争以色列所 以迅速从被动变主动,可以说主要靠的是紧急动员。正如西方评论家所说:“如果说 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次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次胜利。” 现代战争,往往是不宣而战,突然袭击,陆地、空中、海上、电磁等领域同时 进行,前方后方都是战场。这对于处于战略防御地位的国家来说,是一场你死我活、 存亡攸关的考验。平时动员准备的如何,临战时的应急动员如何,战争进程中的持 续动员如何,对于战争的成败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国防动员的组织水平越高,就 能够做出快速反应,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动员,实行战略展开,以稳定战 局,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掌握战争初期的主动权。国防动员组织得不好,则会 在突发战争面前措手不及,被动挨打,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危及整个战局。

第二章--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功能

第二章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基本功能 正确认识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基本功能,对确立相应的动员战略思想,并推动动员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 要弄清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首先要理解战略的相关概念。 战略是什么?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和策略。国家战略是筹划和综合运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和精神力量,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富国兴邦,以达到国家战略目标的科学和艺术。国家战略其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兴亡。 有什么样的战略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军事战略。战略思想是指导战争的基本观点,包括对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以及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等完整的观点,是在对军事、政治、经济、科技和自然条件等客观实际分析估计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制定国防政策、战略方针、建军和作战原则的理论依据。不同的国家、阶级以及它们的战略思想家,都是从其各自国家、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战略思想的,因而它具有鲜明的国家特征和阶级特征。往往谋求地区、世界霸权的国家,奉行的是先发制人、突然袭击的进攻战略思想。而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国家,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国防动员是实施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完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防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国防力量建设与运用,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日本的战略理论家小山内宏在1972年出版的《现代战略论》一书中说,“国防战略”,“以守卫国土为目的”,“以军事力量保卫国家”,“保卫国民”。瑞典的国防战略以防止战争、保存国民为目的。80年代以来,外国和中国广泛使用这一战略概念,有些西方国家使用的“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政策”、“防务政策”等概念,与国防战略概念近似。它是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受国家战略的指导和制约,通常由最高国防决策机构制定。美国把国防战略置于国家战略之下、军事战略之上。国防战略主要目的是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综合运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学技术及其他可能使用的手段,遏制和抵御外来侵略,确保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国防战略不仅重视运用实战手段打赢战争,而且重视运用威慑手段遏制和防止战争,维护和平。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是指国防动员在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全局上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地位和作用。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防动员是确定军事战略的重要依据 军事战略,是国家军事斗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军事斗争的目标;二是选择实现军事斗争目标的途径。无论确定军事斗争的目标,还是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都不能不考虑国家动员的基础和能力。 我国无论过去和将来都将一如既往的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作为防御型的军事战略,一般都以打赢可能面临的各种规模、强度不同的反侵略战争为出发点,无论打赢任何规模、强度不同的

国防动员建设的形式和方法

国防动员建设的形式和方法 动员参谋 任务繁重、关系重大的国防动员建设,不仅有赖于正确的原则和方向性的要求,还有赖于科学的形式和方法。而科学的形式和方法,不一定是世界最先进的形式和方法,却一定是既具有世界最先进因素又适合本国国情的形式和方法。对于21世纪初中国的国防动员建设而言,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形式和方法,应当是他将国防动员建设推向深入的关键所在。 一、对国防动员建设实施有力的战略指导 国防动员建设是一项带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国防建设战略举措。因此,搞好国防动员建设的基本方法,就是加强对国防动员建设的战略指导问题,以此汇集各方面的力量,统一各方面的思想和行动,有目标、分阶段的开展军民融合式国防建设,使之能够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 对国防动员建设实施有力的战略指导,关键在于适时提出国防动员建设的指导方略。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均表明,一国的发展和振兴需要英明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也需要可供遵行的指导方略。原因在于: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解决的是基本方向和思想主旨问题;指导方略解决的是战略任务、战略步骤和战略举措问题。没有英明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难以产生强国、强军的指导方略及其实践效应;没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方略,再好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必然无法实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国防动员建设都曾是党和国家反复强调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但是,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虽然在某些领域和某些建设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却没有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上,收到总体性、阶段性的战略效应。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适时地为实现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确定可供各方面遵行的指导方略。因此,在使国防动员建设得到切实的加强,首先就要尽快研究确立国防动员建设的指导方略。主要包括:一是研究确立国防动员建设的战略任务,二是研究明确国防动员建设的步骤及阶段性发展目标;三是研究确定国防动员建设的总体战略举措。 关于国防动员建设的战略任务,似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21世纪前期中国的安全与发展提供支撑性的国防动员能力;第二,有效缓解技术密集型军队日益增长的经费需求与军费投入有限的矛盾,加快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步走”的总体战略构想;第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效实现国防能力的生成,全面提升军力+民力的综合国防能力。 关于国防动员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考虑到国防动员建设的现状、总体性战略任务和国际安全形势提出的客观要求,在今后12年的时间里,分三个阶段完成“目标调整”、“基础构建”和“能力形成”的战略任务。第一个阶段为“目标调整期”,时间是“十一五”的后两年,其阶段性目标是:在对国防动员建设现状及发展潜力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国防动员建设的顶层设计,从中对国防动员建设的目标及现行作法做出战略性调整。第二个阶段为“基础构建期”,时间为“十二五”期间,其阶段性目标是:根据新的发展目标,以国防

国防动员(单选题)

二、多选题

版权所有:军体部第3页

1 1 1 1 1 1 1 1 1 1 1 国防动员亦称( A )。战争动员作战计划作战准备战前准备 A 36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 D )和实 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 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 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计划战争准备作战预计作战准备战争 D 37 1 就国防动员的内容来说,下列不属于 国防动员的是( C ) 人民武装力量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人民军队动员国防交通动员 C 38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 ( C )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 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 力、物力、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打击计划战争准备 C 39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 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 C ) 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 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计划状态准备状态平时状态等待状态 C 40 1 国防总动员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 ( A )。 国防动员国防准备国防计划国防预算 A 41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 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 入( C )所采取的对人力、物 力、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敌对状态准备状态战时状态战后状态 C 42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 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 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 C )、 物力、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武器粮食人力船只 C 43 1 国防动员是国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 一,是准备和实施战争的( D )。 有利保障必要条件前提重要措施 D 44 1 人民武装动员是国家将( B )充实 到军队,使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由平 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进行的活动。 预备力量后备力量准备力量预留部队 B 45

第4讲国防动员

第四讲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1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今年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该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提高国防动员能力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国防动员建设进入了一个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对于正确处理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打赢未来反侵略战争,增强国家应对紧急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 在古代,国防动员的核心是组织和装备一支可用来应付战争的国家武装力量。随着社会经济和战争形态的发展,国防动员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从宪政的角度,建立和完善国防动员制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国防活动,并逐步把其功能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使其具有“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和平时服务”的多重功能,成为国家国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 (一)应战功能 国防动员的应战功能,简单的说,就是指国防动员在服务于战争方面的作用和效能,是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也是核心功能。这一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胜战功能——国防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古往今来,国防动员对于发挥国防资源的综合效能、夺取战争的主动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战争突然降临的情况下,它所表现的作用就更加明显、更加突出。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德国集中三百万兵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喀尔巴阡山的一千四百公里边境,对苏联发动了所谓闪电进攻。战争的第一周,德军即攻占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苏军三个集团军被歼,三十三万人被俘。三周后,德军深入苏联领土近六百公里,苏军损失了九十四个正规师,占前线兵力的70%。七月十六日,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苏军又损失四个集团军,约四十万人。十月,苏联西部重镇基辅、布良斯克、维亚兹马等相继陷落,苏军损失 1《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教程》,第39页,中国人民解放军学生军训办公室,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新形势下我国国防动员的建设和发展(上)

新形势下我国国防动员的建设和发展(上) 毕智勇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各位学员,非常荣幸向大家汇报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汇报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关于国防动员的概念;第二是我国国防动员发展的历史回顾;第三是国防动员建设和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形势;第四个方面是国防动员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第是谈几点思考。 一、国防动员的概念 国防动员是一个国家为了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战争动员,即国家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等资源,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国防动员从我国发展的过程来看,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是沿用“战争动员”的概念。当时开始在国家发改委研究战争动员法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因为考虑到8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的时候正处于一种和平的环境,“战争动员”比较刺耳,所以后来就把“战争动员”改为“国防动员”的概念。 (一)国防动员的分类 按照规模来讲,国防动员我们国家叫做局部动员和总动员,这在《国防动员法》里边已经十分明确。在国外来讲,各个方面略有不同。例如,美国的动员体制划分比较细,分了六个等级,前期有一些局部动员,是通过征召预备役的人数、规模来确定等级,下面有局部动员、全面动员,还有总动员。我国只分了局部动员和全面动员两个方面 按阶段划分来讲,有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国防动员分为准备、实施和复员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覆盖了整个过程。也就是说,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平时是准备阶段,一旦战时或者临战的时候,实施就是动员的一个过程,最终战争结束以后,还有一个复员的问题。还有另外一种观点,是把动员和复员并列来看,由平时转为战时叫动员,由战时恢复到平时叫复员,这也是一种划分方式。在这种划分方式里面,动员又划分为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从我们国家的《国防动员法》来讲,实际上是采用后一种两个阶段的概念,也就是说动员和复员是并列的,在《国防动员法》里规范的一些程序和要求来讲,都是讲的是动员,也就是说平时的准备和实施。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通常在制定国防动员的一些规划也好、计划也好,都是准备阶段的工作。 从功能上来讲,国防动员具备打赢战争和慑止战争的双重功能,也就是一个国家要想打赢战争,那么必须要有一定的动员准备或者动员力量,它是保证打赢的重要基础。过去军队常讲一句话,叫“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所以它体现了这么一种精神。随着动员能力的不断强大,同时有一种威慑作用,可以慑止战争。 动员在平时建设过程中,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什么说是桥梁和纽带呢?第一,它是平时和战时的一种桥梁和纽带,国家一旦战争需要,是一种战时、平时的互相转换,体现了一种桥梁和纽带。第二,它是经济和国防的一个桥梁和纽带。无论是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是综合实力,如何为战争服务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第三,这是我们国家独有的,

国防动员基本理论试卷 2

国防动员模拟试卷 出卷人:10国防刘璐9001510067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国防动员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 、_____ 。 2.国防动员的功能的主要包括:_____功能、_____功能、_____功能、_____功能、_____功能。 3. __________是国防动员的核心。 4.国防动员的主要类型有:_____和总动员、秘密动员和_____ 、应急动员和_____ 。 5.政治动员是国防动员的________。 6.国防动员潜力的积蓄和开发的基本途径是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以_____为先导,以武装力量质量建设为重点,以______为根本。 7.建设完善的动员体制一般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战结合的原则。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战争动员 国防动员体制 国防动员准备 国防动员实施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①国防动员属于战争动员的范畴。() ②局部战争是样式一般可以分为跨战区动员、战区动员和应急动员。() ③持续动员是应急动员的基础。()

④武装力量动员通常包括现役部队动员、预备役部队(预备役人员)和民兵动员。() ⑤新时期我国国防动员准备的原则主要是服从大局、协调发展;打牢基础、突出重点;注重质量、提高效益;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⑴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 ⑵简述秘密动员与公开动员的关系 ⑶国防动员的基本领域包括哪些 ⑷国防动员潜力要素有哪些 ⑸国防动员体制的作用 ⑹国防动员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0分) 如何认识21世纪国防建设中的国防动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 2.积蓄转化连结威慑复员 3.武装力量动员 4.局部动员公开动员应急动员 5.先决条件 6.发展科技提高国民素质 7.集中统一分层授权上下贯通精干高效反应灵活 二.名词解释 战争动员:是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国防动员体制:是国家关于国防动员的组织系统、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和相互关系的规范。 国防动员准备:是指国家为战时迅速实施动员,平时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统筹安排所采取的措施。

国防动员基本理论参考答案

国防动员基本理论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平时战时人力物力财力 2民兵工作兵役工作动员工作 3精神物质数学统计地理 4国防人力准备,国防物质准备,国防精神准备,国防组织准备,国防外交准备 5社会性计划性强制性紧迫性 6力量 二.名词解释 1政治动员是指国家从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发动人民和军队参加战争所采取的 措施。 2经济动员法规是为动员经济力量保障战争而制定的法律规范,是在经济领域里平时进行战争动员准备,战时实施动员的法律依据。 3国防动员准备是指国家为战时迅速实施动员,平时对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安排所采取的措施。 4武装力量动员是指国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将军队及其他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所采取的措施 5民兵动员是根据战争需要动员民兵参战支前的活动。 三.判断题 1正确2正确3正确4正确5错误6正确7错误8正确9正确10错误 四,问答题1国防动员体制的作用是开发和积蓄国防动员潜力的组织保证,是提高动员效率的组织保证,是增强战略威慑的组织保证。 2战后复原的意义有战后复原是战后不可逾越的阶段,复原是保持战后国家政治稳定的需要,是战后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经济的需要。是国家战后提高国防建设水平的良好契机。3战后复原的基本要求是正确选定复原时机;集中领导,统一组织;与国家安全和发展目标相一致;周密计划,积极稳妥。 420世纪国防动员的基本经验有:建立雄厚的动员基础是和平时期国防动员准备的有力保障,完备的国防动员领导体制是国防动员的有力保障,快速反应能力成为衡量动员效能的重要指标,制定正确的动员方针政策是贯彻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的基本要求。加强动员理论研究是推动国防动员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启示必须注重国防动员的全面建设,走深层次的平战结合,军民结合之路。必须把提高动员速度和动员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必须更加注重战争的动员指导。 5国防动员潜力的积蓄与开发的基本手段是调查,预测,保护和发掘 6学习国防动员的目的是具备深厚的国防动员知识,在今后的人民武装职业生涯中当好组织者,动员者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的国防事业提供宝贵的人才和贡献力量。 五,局部动员和总动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联系看,首先,局部动员和总动员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无论总动员还是局部动员,都需要经最高层国防领导决策,并以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布动员令。其次,局部动员和总动员都包括了准备,实施,复员三个阶段,对战争潜力的积蓄转化利用的基本要求具有一致性,共同反应了战争动员的一般规律。第三,局部动员和总动员具有相似的工作程序。第四,局部动员和总动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区别,主要在于动员的规模和强度的不同。局部动员只在局部地区和国家的部门进行,国家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整体上保持着正常的社会生活,而总动员,是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全社会行为,保卫祖国的安全成为整个国家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动准则,抵抗侵略成为国家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第九章 国防动员的实施

第九章国防动员的实施

第九章国防动员的实施 国防动员的实施,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受到侵略,国家安全遭到威胁或遇到其他紧急状况下,由国家依法运用国家的权力将国防动员潜力转化为动员实力的行动,是国防动员由准备付诸实行,由动员计划变成动员行动的进程。它是国防动员的实质性和决定性阶段。国防动员准备是动员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动员实施则是动员准备的目的和归宿。 第一节国防动员实施的特点及时机选择 一、国防动员实施的特点 国防动员实施是直接为战争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比,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计划性、强制性和紧迫性等特点。 (一)国防动员实施的社会性 国防动员实施是关系国家安危和战争胜负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一个牵涉面广、内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是军队工作,又是地方工作,既是军事问题,也涉及经济问题,既涉及国家的利益,也涉及全部社会集团和个人的利益,它要求全社会都要广泛参与,是全部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共同承担的义务,是全社会性的行为。国防动员的实施,国家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直接影响到全部的社会生产、生活。国防动员的实施,不仅是国家集聚战争力量、谋求打赢战争的需要,也是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适应战争环境、减

少战争伤害的需要。而且,进行战争仅靠军队的力量是不够的,它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援,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例如,兵员的补充、物资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军工生产通信保障等大量的工作都要地方来完成。因此,实施国防动员实施必须要认识到其社会性的特点。 (二)国防动员实施的计划性 国防动员实施的计划性,是指国家在国防动员实施的过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调配和使用,依照预先拟定的计划和方案有步骤、按比例地进行。国防动员实施依照预先拟定的计划和方案有步骤、按比例地进行,目的是保证动员的科学性、和条理性,避免动员实施的盲目性。 国防动员实施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战争的需要,科学合理地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调配使用是保证战争顺利进行的关键。战争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消耗过程。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和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科学、周密、全面的动员实施计划是不能适应战争需要的。对战争的投入,必须依照战争的特点和进程,有针对性地合理地渐进实施,才能持续保障战争的有效供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力的功效。因此,国家平时科学制定动员实施计划,战时依照动员计划协调指导动员实施工作,科学合理地调配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是提高动员效率的重要措施,是打赢战争的关键环节。 (三)国防动员实施的强制性 国防动员的实施是国防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侵略或威胁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国家意志高于一切,全体公民和社会组织都必须服从国家意志。国家动员的意志往往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