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力变矩器故障分析

液力变矩器故障分析

液力变矩器故障分析
液力变矩器故障分析

液力变矩器故障分析

1.液力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1)故障现象当车辆出现在

30~50 km/h以下加速不良,车速上升缓慢,过了低速区后加速良好的故障时,

很可能是液力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2)故障诊断方法发动机热机后,将4个车轮用三角木或砖头塞住,拉紧驻车制动器,踩住脚制动踏板,

用眼睛盯住发动机转速表,将油门完全踩到底,如发动机的失速转速明显低于

规定值,说明液力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3)故障分析图1导轮变矩器低速增扭,靠的是导轮(图1)改变液流方向,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

离合器打滑后,导轮没有了单向离合器的支撑,在增扭工况时无法改变液流的

方向。这样经导轮返回的液流流向和泵轮旋转方向相反,发动机需克服反向液

流带来的附加载荷,于是液力变矩器变成了液力偶合器,低速增扭变成了低速

降扭,所以汽车在低速区(变矩器增加扭矩工况区域)加速不良。(4)维修方法更换液力变矩器总成或用车床剖开液力变矩器,然后更换导轮和单向离合器即可

排除故障。2.液力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卡滞(1)故障现象汽车起动和中低速行驶正常,但没有高速,温和踩油门最高车速只有80~90 km/h左右;加大节气门开度,最高车速也只有110~120 km/h左右。(2)故障诊断方法支撑导

轮的单向离合器卡滞时,在感觉上有一点像发动机排气不畅,但发动机排气不

畅时冷车起动困难。打开空气滤清器上盖,拆下滤芯,发动机急加速时此处能

看见废气返流,而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卡滞,不会导致废气返流。从油液颜

色看一切正常,用故障诊断仪也找不到故障,发动机失速转速正常。(3)维修方法更换液力变矩器总成或用车床剖开液力变矩器,然后更换导轮和单向离合器

即可排除故障。3.液力变矩器内锁止离合器的锁止力矩不足(1)故障现象汽车低速行驶和发动机冷机时没有异响,热机车速提高后能听到"嗡嗡"的异响声,20 min后发动机冷却液过热,报警装置开始报警。(2)故障诊断方法发动机热机后,车速在30~50 km/h后若听到"嗡嗡"的异响声,轻轻地踩下制动踏板,使制动踏板臂和制动灯开关分开即可(制动灯开关负责解除变矩器锁止工况)。若踩下制

动踏板时"嗡嗡"的异响声立即终止,抬起制动踏板时"嗡嗡"的异响声立即恢复,说明异响是由于液力变矩器内锁止离合器的锁止力矩不足造成的。(3)故障分析图2 4L60E型变速器锁止电磁阀控制阀中的锁止继动阀控制液力变矩器进入锁

止工况的时机,锁止电磁阀(图2)决定锁止油压的大小。若锁止电磁阀密封不

良,会造成液力变矩器锁止油压过低,由于锁止力矩不足,进入锁止工况后锁

止离合器和变矩器壳之间会发生高频振动,发出"嗡嗡"的异响声。在控制阀或

油泵内通常还装有变矩器锁止油压限压阀,如该球阀不密封或限压弹簧过软,

也会造成锁止力矩不足。(4)维修方法更换或清洗锁止电磁阀,检查或更换变矩器锁止油压限压阀即可排除故障。4.液力变矩器内过脏(1)故障现象维修人员有时在更换了烧蚀的离合器或制动器后,会遇到连续烧蚀行星齿轮机构的情况。

如一辆老款丰田皇冠轿车,在更换了1组烧蚀的离合器后,由于没有及时清洗

液力变矩器,结果每隔3 000 km左右超速挡行星齿轮机构就烧蚀一次。一连烧蚀了3组后,经别人提醒,目前维修人员彻底清洗了液力变矩器,超速挡行星

齿轮机构才没有再次发生烧蚀。还有些维修人员在更换了烧蚀的离合器或制动

器后,会遇到发生换挡冲击的新故障。(2)故障诊断方法检查变速器油的颜色(如油的颜色仍为褐色,说明换油不彻底)。(3)故障分析液力变矩器锁止离合器的锁止方式有液力式、粘液式和离心式3种,其中最常见的锁止方式是液力锁止。液力变矩器采用液力锁止的变速器有2个进油口,一个在油底壳内的控制

阀上,另一个在变矩器内的涡轮轴上。在控制阀上的进油口有油液滤清器保护,而在涡轮轴上的进油口则没有油液滤清器保护。后者在进入锁止工况前通润滑

油道,在进入锁止后又通控制阀、电磁阀及蓄压器。只要有1组离合器或制动

器发生严重烧蚀,维修时就必须彻底清洗液力变矩器。因为烧蚀而剥落的粉尘

会大量进入液力变矩器,如不及时清洗,这些粉尘会随油液流动而堵塞润滑油道,造成连续烧蚀同一组行星齿轮机构。因为变矩器在进入锁止工况前,输入

轴的油道和润滑油道相通,变矩器内的脏东西会顺着输入轴上的润滑油道进入,并堵塞变速器最前端行星齿轮机构的润滑油道,从而造成该组行星齿轮机构的

连续烧蚀。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靠润滑油压润滑,离合器和制动器靠工

作油压润滑,所以在润滑油道堵塞后行星齿轮机构发生连续烧蚀时,离合器和

制动器却没有发生再次烧蚀。液力变矩器在进入锁止工况后,涡轮轴上的油液

进油口和控制阀相通,这些粉尘会随油液流动进入控制阀、电磁阀和蓄压器。

进入控制阀时会造成滑阀卡滞,如换挡阀轻微卡滞,会造成所负责的挡位发生

换挡冲击,换挡阀严重卡滞,导致变速器缺挡;主调压阀卡滞在泄油一侧,汽

车将无法行驶。粉尘随油液进入电磁阀时会造成卡滞或泄油滤网堵塞等故障,

如主油压电磁阀泄油滤网堵塞会造成主油压过高,所有的挡位均出现换挡冲击。进入蓄压器会造成活塞卡滞或密封圈漏油的故障,蓄压器活塞卡滞会造成它所

控制的挡位发生严重的换挡冲击,蓄压器活塞密封圈漏油会造成连续烧蚀同1

组离合器或制动器。(4)维修方法彻底清洗液力变矩器。可以在放净脏油后加入自动变速器专用清洗剂,将变矩器在车床上夹好,用车床带动涡轮轴旋转,涡

轮轴带动涡轮旋转几分钟,然后将清洗剂控净,再加入新的自动变速器油,用

同样方法清洗一遍,放净后再换1次油即可。也可以用车床剖开液力变矩器进

行彻底清洗,但须注意以下2点。(1)剖开前须在变矩器两端做记号,变矩器又是发动机的飞轮,动平衡不能破坏。(2)用二氧化碳保护焊重新组焊时,要保证变矩器油泵驱动毂的垂直度,否则会造成油泵早期磨损或油泵油封漏油,后者

将导致汽车无法行驶。5.液力变矩器的油泵驱动毂端跳量过大(1)故障现象①油泵早期磨损。油泵发生早期磨损后会导致10 000 km左右时所有的离合器和制

动器均会发生严重烧蚀。②变速器油泵油封漏油。油泵油封漏油后将无法建立

起油泵油压,变速器始终是空挡,汽车无法行驶。(2)故障诊断方法(冬菇)将百分表架固定在发动机后壳体上,先测曲轴和变矩器的连接装置挠性板的端跳量,如果挠性板的端向跳动量大于0.20 mm,必须更换挠性板;如挠性板合格,将

变矩器在挠性板上固定好,再检测变矩器驱动毂端跳量,驱动毂端向跳动量大

于0.30 mm,必须更换变矩器。现在有许多维修厂家修理变矩器时,采用车床

分解变矩器清洗或换件,部分厂家重新焊接时缺乏焊胎定位,导致驱动毂(图3)端跳量过大。图3注意检查驱动毂(3)故障分析正常使用情况下,油泵是不会发生早期磨损的,造成油泵发生早期磨损的原因有2个:一个是油滤器破裂致使

大量的脏东西进入油泵;另一个是变矩器驱动毂端跳量过大。大部分变速器的

油泵是由变矩器的油泵驱动毂直接驱动的,油泵齿轮的工作间隙出厂时大都是0.08~0.15 mm,磨损极限为0.30 mm,如果变矩器驱动毂端向跳动量大于0.30 mm会造成油泵发生早期磨损,端向跳动量进一步加大则会造成变速器油泵油封

漏油。(4)维修方法更换端向跳动过大的挠性板或变矩器。6.液力变矩器内涡轮的花键毂磨损(1)故障现象事先没有任何预兆,起动、行驶和加速均正常,汽车行驶中突然听到一阵剧烈而又短暂的金属撞击声,随后发动机可以正常运转,

但汽车不能行驶。三菱变速器在北京地区已发生数起此类故障(行驶里程多在8

万~9万km以上),另外宝马和马自达变速器也发生过此类故障。(2)故障诊断

方法做主油压检测并用故障诊断仪调取故障码,如自动变速器油压检测正常,

电控系统也没有故障码,应拆下变矩器检查变矩器里端的花键毂(外端的花键毂是支撑导轮的)是否发生磨损。(3)故障分析图4涡轮涡轮负责驱动变速器输入轴,如果涡轮花键毂(图4)发生磨损,变速器将变成空挡,所以汽车无法行驶。造成涡轮花键毂发生磨损的原因有2个。①材质问题。个别型号的变速器在车

辆行驶8万~9万km后就可能发生此类故障。②变速器输入轴轴向位移量过大。变速器输入轴轴向位移量是由输入轴上的止推垫和止推轴承的数量决定的,若

漏装了止推垫或止推轴承,就会导致输入轴轴向位移量过大,输入轴轴向位移

量过大会使输入轴花键和涡轮花键毂间的冲击载荷和啮合区减少,造成其早期

磨损。(4)维修方法更换液力变矩器。7.导轮与涡轮或泵轮发生运动干涉(1)故

障现象汽车在中高速行驶中急剧改变车速时液力变矩器内发出剧烈的金属撞击声,严重时就像紧急制动使汽车立即停驶,重新起动后又可以正常行驶。(2)故障诊断方法图5变矩器内的泵轮做失速试验时如听到金属撞击声,说明导轮与

涡轮或泵轮(图5)发生运动干涉。(3)故障分析失速试验时变速器处于静止状态,只有油泵和变矩器的泵轮随发动机同步旋转,发动机内部或油泵内部如发生运

动干涉,发出金属撞击声,汽车肯定无法行驶。发生金属撞击声响的同时汽车

就像紧急制动一样停驶的原因是导轮叶片与泵轮或涡轮的叶片插到一起,重新

起动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又分开,所以重新起动后又可以正常行驶。(4)维修方法更换液力变矩器。

3051压力变送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3051压力变送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3051压力变送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下面就简单介 绍一些常用变送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压力变送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1)压力上去,变送器输出上不去加压变送器输出不变化,再加压变送器输出突然变化,泄 压变送器零位回不去。 这种情况应检查压力接口是否漏气或者被堵住,在检查接线方式和电源,如果正常再察看传感器零位是否有输出,或者进行简单加压看输出是否变化,有变化证明传感器没有损坏,如果无变化传感器即已经损坏。最后在考虑还可能是仪表损坏,或者整个系统的其他环节的问题。 2)3051压力变送器输出信号不稳 出现这种情况应考虑A.压力源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压力B.仪表或压力传感器抗干扰能力不强C.传感器接线不牢D.传感器本身振动很厉害E.传感器故障 3)加压变送器输出不变化,再加压变送器输出突然变化,泄压变送器零位回不去,检查传感器器密封圈,一般是因为密封圈规格原因(太软或太厚),传感器拧紧时,密封圈被压缩到传感器引压口里面堵塞传感器,加压时压力介质进不去,但是压力很大时突然冲开密封圈,压力传感器受到压力而变化,而压力再次降低时,密封圈又回位堵住引压口,残存的压力释放不出,因此传感器零位又下不来。排除此原因方法是将传感器卸下看零位是否正常,如果正常更换密 封圈再试。 4)3051压力变送器接电无输出 a)接错线(仪表和传感器都要检查) b)导线本身的断路或短路 c)电源无输出或电源不匹配 d)仪表损坏或仪表不匹配 e)传感器损坏 5)3051压力变送器的误差 确认正常误差范围的方法:计算出压力表的误差值例如:压力表量程为30bar,精度1.5%,最小刻度为0.2bar 正常的误差为:30bar*1.5%+ 0.2*0.5(视觉误差)=0. 55bar 压力变送器的误 差值。 总体来说对3051压力变送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故障分析和处理主要由以下几种方 法。 a)替换法:准备一块正常使用的3051压力变送器直接替换怀疑有故障的这样可以简单快捷 的判定是3051压力变送器本身的故障还是管路或其他设备的故障。 b)断路法:将怀疑有故障的部分与其它部分分开来,查看故障是否消失,如果消失,则确定故障所在,否则可进行下一步查找,如:智能差压变送器不能正常Hart远程通讯,可将电源从仪表本体上断开,用现场另加电源的方法为变送器通电进行通讯,以查看是否电缆是否叠加 约2kHz的电磁信号而干扰通讯。 c)短路检测: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相关部分回路直接短接,如:差变送器输出值偏小,可将导压管断开,从一次取压阀外直接将差压信号直接引到差压变送器双侧,观察变送器输出, 以判断导压管路的堵、漏的连通性。

液力变矩器闭锁与滑差液压控制系统论

中文摘要 液力变矩器在轿车、载货汽车和工程车辆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使车辆起步平稳,减少传动冲击,但是液力变矩器开始闭锁直至闭锁完成的过程中,泵轮和涡轮的转速与转矩的变化,以及发动机一定惯性能量的释放,将以转矩扰动的形式传递给传动系,并带来闭锁冲击。因此如何更为合理的选取液力变矩器闭锁点,为改善闭锁品质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研究成为一热点。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用传统的方法确定XXX推土机所使用的液力变矩器的闭锁点,然后对液力变矩器闭锁点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闭锁前后发动机转速突降造成的惯性能量的释放,以及闭锁前后变矩器输入、输出转矩的变化,在二者最优解之间通过目标规划法建立统一目标函数,并寻优得到最为合理的闭锁点。 鉴于目前液力变矩器闭锁与滑差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在第五章对液力变矩器闭锁与滑差控制技术也进行了探讨,并初步设计了闭锁与滑差控制系统原理图。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闭锁点优化设计滑差

Abstract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 is used widely in the car, truck and construction vehicle. It can make them start smoothly, reduce the impact, but when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 starts to block until the blocking process complete, the speed and the torque’s change of the pump and turbine, as well as certain inertia energy released by the engine, these will be passed to the power transmission by the way of the torque perturbation which will bring impact.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how do the more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 blocking spot, and proposing the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 for the improvement block system quality has become a hotspot.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is to determine the block spot of the XXX bulldozer’s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en carries on the optimized computation to the blocking spot of the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 around the released inertia energy because of the engine speed which has dropped suddenly, as well as the input and output torque's change, establishes objective function through the target programming law between the two optimal solution, obtains the more reasonable block system spot.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present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s block system and the slippery difference control technology's trend of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has also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in the fifth chapter to the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s block system and the slippery differenc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preliminary design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block system and slippery difference control system. Keywords: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 block system spot, optimization design, slippery difference

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故障与维修

工程机械上使用液力变矩器,具有起步平稳、操作方便、可在较大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等优点。因此,液力变矩器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轮式装载机上应用的双导轮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具有高效区宽广、变矩过渡至偶合工况平稳的特点。但这种变矩器在使用时间较长以后,易出现过热、工作无力、内部元件损坏等故障。由于变矩器的拆装与维修比较困难,在维修液力变矩器时,必须在弄懂其工作原理和正确地分析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维修质量。本文以双导轮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为例,介绍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变矩器工作过程中的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和诊断维修方法。 1 双导轮综合式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该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及导轮座等组成。 工作过程中,液压油自变速器壳底部通过滤网被油泵吸入,从油泵输出的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油滤清器、主调压阀后进入导轮座的进油孔,然后流向泵轮。柴油机的动力通过相啮合的齿轮传给泵轮,泵轮的旋转将进入其内部的液压油压入涡轮,冲击涡轮叶片,使涡轮旋转,动力由涡轮轴输出。从涡轮出来的液压油,一部分通过变矩器出口经液压油冷却器后进入离合器壳体,再润滑轴承、齿轮及冷却离合器摩擦片后流回变速器壳底;另一部分经第一、第二导轮传给泵轮,液压油在循环圆内传递动力。当涡轮的液体冲向导轮叶片时,导轮不转,导轮给予液体一定的反作用力矩。这个力矩和泵轮给予液体的力矩合在一起,全部传给涡轮,从而使涡轮起到了增大扭矩的作用,即变矩。当涡轮转速继续增高,涡轮传给导轮的液流方向发生变化至冲击导轮背面时,第一、二导轮在超越离合器的作用下,先后开始旋转,变矩工况变成偶合工况。从主调压阀出来的另一路液压油是流向变速器操纵阀的。 2 液力变矩器的故障诊断 液力变矩器的故障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装载机动力不足,高速档起步困难;油温过高;液力变矩器不工作。液力变矩器出现故障时,一般从液压油路方面(包括液压油路是否通畅、密封是否良好等)开始检查。

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 理 发布时间:2009-7-10 9:23:12 来源:点击数:5063 一、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现代汽车上所用自动变速器,在结构上虽有差异,但其基本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却较为相似,前面已介绍了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变速齿轮机构、供油系统、自动换挡控制系统、自动换挡操纵装置等部分组成。本章将分别介绍自动变速器中各组成部分的常见结构和工作原理,为自动变速器的拆装和故障检修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 汽车上所采用的液力传动装置通常有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两种,二者均属于液力传动,即通过液体的循环液动,利用液体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 (一)液力偶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液力偶合器的结构组成 液力偶合器是一种液力传动装置,又称液力联轴器。在不考虑机械损失的情况下,输出力矩与输入力矩相等。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发动机过载,二是调节工作机构的转速。其结构主要由壳体、泵轮、涡轮三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液力偶合器的基本构造 1-输入轴 2-泵轮叶轮 3-涡轮叶轮 4-轮出轴液力偶合器的壳体安装在发动机飞轮上,泵轮与壳体焊接在一起,随发动机曲轴的转动而转动,是液力偶合器的主动部分:涡轮和输出轴连接在一起,是液力偶合器的从动部分。泵轮和涡轮相对安装,统称为工作轮。在泵轮和涡轮上有径向排列的平直叶片,泵轮和涡轮互不接触。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约3mm~4mm);泵轮与涡轮装合成一个整体后,其轴线断面一般为圆形,在其内腔中充满液压油。 2、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当发动机运转时,曲轴带动液力偶合器的壳体和泵轮一同转动,泵轮叶片内的液压油在泵轮的带动下随之一同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压油被甩向泵轮叶片外缘处,并在外缘处冲向涡轮叶片,使涡轮在液压冲击力的作用下旋转;冲向涡轮叶片的液压油沿涡轮叶片向内缘流动,返回到泵轮内缘的液压油,又被泵轮再次甩向外缘。液压油就这样从泵轮流向涡轮,又从涡轮返回到泵轮

液力变矩器故障分析

液力变矩器故障分析 1.液力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1)故障现象当车辆出现在 30~50 km/h以下加速不良,车速上升缓慢,过了低速区后加速良好的故障时, 很可能是液力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2)故障诊断方法发动机热机后,将4个车轮用三角木或砖头塞住,拉紧驻车制动器,踩住脚制动踏板, 用眼睛盯住发动机转速表,将油门完全踩到底,如发动机的失速转速明显低于 规定值,说明液力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3)故障分析图1导轮变矩器低速增扭,靠的是导轮(图1)改变液流方向,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 离合器打滑后,导轮没有了单向离合器的支撑,在增扭工况时无法改变液流的 方向。这样经导轮返回的液流流向和泵轮旋转方向相反,发动机需克服反向液 流带来的附加载荷,于是液力变矩器变成了液力偶合器,低速增扭变成了低速 降扭,所以汽车在低速区(变矩器增加扭矩工况区域)加速不良。(4)维修方法更换液力变矩器总成或用车床剖开液力变矩器,然后更换导轮和单向离合器即可 排除故障。2.液力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卡滞(1)故障现象汽车起动和中低速行驶正常,但没有高速,温和踩油门最高车速只有80~90 km/h左右;加大节气门开度,最高车速也只有110~120 km/h左右。(2)故障诊断方法支撑导 轮的单向离合器卡滞时,在感觉上有一点像发动机排气不畅,但发动机排气不 畅时冷车起动困难。打开空气滤清器上盖,拆下滤芯,发动机急加速时此处能 看见废气返流,而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卡滞,不会导致废气返流。从油液颜 色看一切正常,用故障诊断仪也找不到故障,发动机失速转速正常。(3)维修方法更换液力变矩器总成或用车床剖开液力变矩器,然后更换导轮和单向离合器 即可排除故障。3.液力变矩器内锁止离合器的锁止力矩不足(1)故障现象汽车低速行驶和发动机冷机时没有异响,热机车速提高后能听到"嗡嗡"的异响声,20 min后发动机冷却液过热,报警装置开始报警。(2)故障诊断方法发动机热机后,车速在30~50 km/h后若听到"嗡嗡"的异响声,轻轻地踩下制动踏板,使制动踏板臂和制动灯开关分开即可(制动灯开关负责解除变矩器锁止工况)。若踩下制 动踏板时"嗡嗡"的异响声立即终止,抬起制动踏板时"嗡嗡"的异响声立即恢复,说明异响是由于液力变矩器内锁止离合器的锁止力矩不足造成的。(3)故障分析图2 4L60E型变速器锁止电磁阀控制阀中的锁止继动阀控制液力变矩器进入锁 止工况的时机,锁止电磁阀(图2)决定锁止油压的大小。若锁止电磁阀密封不

液力变矩器常见故障诊断

液力变矩器常见故障诊断 朱建山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在福建可门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顶岗实习期间的实践,阐述了装载机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其故障进行分析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故障分析设计改进建议 引言: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式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装卸作业。在道路、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装载机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场的集料与装料等作业。此外还可进行推运土壤、刮平地面和牵引其他机械等作业。由于装载机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此它成为工程建设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机种之一。 工程机械上使用液力变矩器,具有起步平稳、操作方便、可在较大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等优点。因此,液力变矩器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轮式装载机上应用的双导轮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具有高效区宽广、变矩过渡至偶合工况平稳的特点。但这种变矩器在使用时间较长以后,易出现过热、工作无力、内部元件损坏等故障。由于变矩器的拆装与维修比较困难,在维修液力变矩器时,必须在弄懂其工作原理和正确地分析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维修质量。本文以双导轮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为例,介绍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变矩器工作过程中的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和诊断维修方法。

1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1 双导轮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结构 该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及导轮座等组成。 1.2 液力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中,液压油自变速器壳底部通过滤网被油泵吸入,从油泵输出的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油滤清器、主调压阀后进入导轮座的进油孔,然后流向泵轮。柴油机的动力通过相啮合的齿轮传给泵轮,泵轮的旋转将进入其内部的液压油压入涡轮,冲击涡轮叶片,使涡轮旋转,动力由涡轮轴输出。从涡轮出来的液压油,一部分通过变矩器出口经液压油冷却器后进入离合器壳体,再润滑轴承、齿轮及冷却离合器摩擦片后流回变速器壳底;另一部分经第一、第二导轮传给泵轮,液压油在循环圆内传递动力。当涡轮的液体冲向导轮叶片时,导轮不转,导轮给予液体一定的反作用力矩。这个力矩和泵轮给予液体的力矩合在一起,全部传给涡轮,从而使涡轮起到了增大扭矩的作用,即变矩。当涡轮转速继续增高,涡轮传给导轮的液流方向发生变化至冲击导轮背面时,第一、二导轮在超越离合器的作用下,先后开始旋转,变矩工况变成偶合工况。从主调压阀出来的另一路液压油是流向变速器操纵阀的。 2 液力变矩器的常见故障分析 2.1变矩器过热故障的检查诊断

液力变矩器故障和工作原理

4.1 液力变矩器构造和工作原理 4.1.1液力变矩器构造 1、三元一级双相型液力变矩器 三元是指液力变矩器是由泵轮、涡轮和导轮三个主要元件组成的。一级是指只有一个涡轮(部分液力偶合器里装有两个涡轮,工作时油液容易发生紊乱)。双相是指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状态分为变矩区和偶合区。 * 图4-1为液力变矩器三个主要元件的零件图。 2、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作用 泵轮的叶片装在靠近变速器一侧的变矩器壳上,和变矩器壳是一体的。变矩器壳是和曲轴或曲轴上的挠性板用螺栓连接的,所以泵轮叶片随曲轴同步运转。发动机工作时,它引导液体冲击涡轮叶片,产生液体流动功能,是液力变矩器的 主动元件。 *

1-变速器壳体2-泵轮3-导轮4-变速器输出轴5-变矩器壳体 6-曲轮7-驱动端盖8-单向离合器9-涡轮 涡轮装在泵轮对面,二者的距离只有3~4mm,在增矩工况时悬空布置,被泵轮的液流驱动,并以它特有的速度转动。在锁止工况时它被自动变速器油挤到离合器盘上,随变矩器壳同步旋转。它是液力变矩器的输出元件。涡轮的花键毂负责驱动变速器的输入轴(涡轮轴)。它将液体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 导轮的直径大约是泵轮或涡轮直径的一半。并位于两者之间。导轮是变矩器中的反作用力元件,用来改变液体流动的方向。 导轮叶片的外缘一般形成三段式油液导流环内缘。分段导流环可以引导油液平稳的自由流动,避免出现紊流。 导轮支承在与花键和导轮轴连接的单向离合器上。单向离合器使导轮只能与泵轮同向转动。涡轮的油液流经导轮时改变了方向,使液流返回泵轮时,液流的流向和导轮旋转方向一致,可以使泵轮转动更有效。 *

图4-3为液力变矩器油液流动示意图。 观看液力变矩器油液流动 图上通过箭头示意液体流动方向。油液由泵轮的外端传入涡轮的外端,经涡轮内端传到导轮时改变了油液的流动方向,经导轮传给泵轮的油液的流动方向恰 好和泵轮的旋转方向一致。 * 3、液力变矩器的锁止和减振 液力变矩器用油液作为传力介质时,即使在传递效果最佳时,也只能传递90%的动力。其余的动力都被转化为热量,散发到油液里。为提高偶合工况的传动效率,变矩器设置了锁止离合器。液力变矩器进入偶合工况后,变矩器内的闭锁离合器就有可能进入锁止工况。而变矩器一旦进入锁止工况,发动机的动力就可以100%的传给传动系。可以避免液力传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动力损失,提高液力变 矩器的工作效率。 液力变矩器根据锁止形式的不同,负责锁止的闭锁离合器分为液力锁止、离

传动系统液力变矩器功能控制仿真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3.02.056 传动系统液力变矩器功能控制仿真研究朱 纬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 200092 Torque converter Function Simulation within driveline system Zhu Wei 摘要 随着变速箱传动系统的日益发展,本研究工作旨在建立液力变矩器的功能控制仿真模型,该模型可以应用于仿真验证液力变矩器的功能,并且可以被嵌入整合到整个传动系统的模型中用于整个传动系统开发的验证工作。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传动;仿真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line,this work is to produce a Simulation-model that is designed to perform Torque Converter simulations within the driveline. The achievement will help to support the simulation within driveline and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whole driveline simulation system,to be used as the start-up of the system design. Keywords torque converter;driveline;simulation 本项研究工作旨在建立一个仿真模型,用于仿真模拟液力变矩器在传动系统内的功能。该模型存在的两个部分:液力变矩器的功能模型和液力变矩器的控制模型。该仿真模型结合锁止离合器的开闭两个不同的工况 来计算模拟的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状态。 文章第一部分描述了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功能。第二部分描述了液力变矩器在锁止离合器打开的工况下的功能仿真模型。第三部分描述液力变矩器在锁止离合器闭锁工况下的功能仿真模型。第四部分描述了液力变矩器的控制仿真模型。整个模型的建立使用MATHLAB/ Simulink软件。 1 液力变矩器的功能描述 液力变矩器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闭环工作系统:液力变矩器的泵轮与发动机飞轮相连被发动机驱动。液力变矩器的涡轮与变速箱涡轮轴相连。液力变矩器的导轮通过一个单向离合器固定连接于变速箱导轮轴上。 泵轮通过离心旋转将ATF油泵入涡轮,涡轮与之对应地通过流道转向推动液流并吸收了液流的能量。导轮通过必要的扭矩反馈将涡轮输出的液流流向重新定向,使之进入泵轮流道。这形成了一个持续完整的闭环。当涡轮转速上升,变矩器内部的流场会逐步形成液流的耦合状态。接近耦合的过程中,作用在导轮上的力会逐步减小并最终在液流耦合点达到0。液力变矩器中液流的耦合通常总是伴随着泵轮与涡轮一定的滑差。滑差的存在伴随着动力的损失以及总效率的降低。 伴随着锁止离合器的闭锁作用的介入,当涡 轮和泵轮的工作达到耦合时,滑差影响可以 去除,使得液力变矩器的效率达到100%。 图1表述了液力变矩器的功能示意图。 液力变矩器的泵轮连接发动机驱动轴。同时 变速箱中的油泵也由发动机驱动轴通过驱动 链驱动。油泵为液力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提 供油压。液力变矩器的涡轮与变速箱的涡轮 轴相连。液力变矩器的工作中有2种锁止离 合器的工况:锁止离合器打开和闭锁。 2 液力变矩器在锁止离合器打开的工况下 的功能仿真模型 当锁止离合器打开的时候,作用在液 力变矩器中的扭矩关系可以在图1和图2中描 述。公式如下: (1) (2) (3) (4) 扭矩T TCpump 和T TCturbine 由下列公式计 算,形成扭矩T[Nm]转速ω[rad/s]的关系特 性: (5) (6) λ TC [-]=液力变矩器的功率因子 ρ oil [kg/m3]=油的密度 d TC [m]=液力变矩器流场的直径 μ TC [-]=液力变矩器的增扭系数 液力变矩器的功率因子和增扭系数都与 液力变矩器的速比v TC [-]对应: (7)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液力变矩器的实际 使用中,有一些增益因子是需要考虑的。所 以,很多液力变矩器设计商使用以下计算公 式: (8) (9) (10) 1-发动机驱动轴驱动油泵的驱动链;2-液力变矩器锁止离合器的油压;3-锁止离合器的摩擦片;4-液力变矩器的泵轮;5-液力变矩器的涡轮;6-液力变矩器的导轮;7-变速箱涡轮轴连接 图1 液力变矩器的功能示意图 图2 在锁止离合器打开工况下的液力变矩器扭矩 图3 在锁止离合器打开工况下的TTC和JTC_sum

液力变矩器故障的处理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液力变矩器故障的处理正 式版

液力变矩器故障的处理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功率不足。一是失速造成的。二是发动机转速过低或达不到额定转速。三是旋转件的平衡度不符合要求。在变矩器的维修中,常以失速试验来检验变矩器的性能,失速会造成工作油温升高,因此试验时间不要太长。 此外,变矩器的泵轮、罩壳和涡轮都是高速旋转件,其平衡度不得超过 15g?cm,在使用中切不可随意用长、短螺钉及增、减垫片来改变泵轮和涡轮的连接,以免破坏平衡度造成功率损失。其摆动量对传动效率也有影响,制造时,泵轮

轴承座端面、涡轮接盘端、壳体与导轮座轴承连接端的摆差不得大于0.02 mm,因此安装时必须检查。 (2)油温过高。液力变矩器正常的工作油温一般在100℃以下。造成变矩器油温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冷却器的冷却效果不佳。二是油压失常(变矩器的进油口压力为0.5 4MPa,出口压力为0.22 MPa,在修理时应检查,必要时更换)。三是工作油量不足、油质不佳。 (3)异响。液力变矩器常见异响有振动撞击声和尖叫声。振动撞击声主要由轴承松旷或损坏、紧固螺栓松动引起,应及时处理。尖叫声是变矩器叶片气蚀或零件损坏引起的。发出尖叫声一般伴有油温升高

自动变速箱与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简称AT,全称Auto Transmission,它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和手动挡相比,自动变速箱在结构和使用上有很大不同。手动挡主要通过调节不同齿轮组合来更换挡位,而自动变速箱是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的目的。其中液力变扭器是自动变速箱最具特点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泵轮和涡轮是一对工作组合,泵轮通过液体带动涡轮旋转,而泵轮和涡轮之间的导轮通过反作用力使泵轮和涡轮之间实现转速差并实现变速变矩功能,对驾驶者来说,您只需要以不同力度踩住踏板,变速箱就可以自动进行挡位升降。由于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变矩范围不够大,因此在涡轮后面再串联几排行星齿轮提高效率,液压操纵系统会随发动机工作变化自行操纵行星齿轮,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变矩。为了满足行驶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如泊车、倒车)等,自动变速箱还设有一些手动拨杆位置,像P挡(停泊)、R挡(后挡)、N挡(空档)、D挡(前进)等。 从性能上说自动变速箱的挡位越多,车在行驶过程中也就越平顺,加速性也越好,而且更加省油。除了提供轻松惬意的驾驶感受,自动变速箱也有无法克服的缺陷。自动变速箱的动力响应不够直接,这使它在“驾驶乐趣”方面稍显不足。此外,由于采用液力传动,这使自动挡变速箱传递的动力有所损失。 手自一体自动变速箱 手自一体变速箱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提高自动变速箱的经济性和操控性而增加的设置,让原来电脑自动决定的换挡时机重新回到驾驶员手中。同时,如果在城市内堵车情况下,还是可以随时切换回自动挡。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就像两个风扇相对,一个风扇工作,然后将另一个不工作的风扇吹动。这个比喻可以很形象的解释液力变矩器中泵轮和涡轮之间的工作关系。不过详细解释其工作原理,则有些复杂。 动力输出之后,带动与变矩器壳体相连的泵轮,泵轮搅动变矩器中的自动变速箱油(以下简称ATF),带动涡轮转动,ATF在壳体中是一个循环的动作,由于泵轮旋转时的离心力,ATF会在泵轮的作用下,甩向外侧,冲向前方的涡轮,再流向轴心位置,回到泵轮一侧,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将动力传向与齿轮箱连接的涡轮。 不过只有该零部件和传动方式,只能称为液力耦合器,若想成为液力变矩器,必然要改变涡轮叶片的形状,这样一来,ATF在经过涡轮再循环回泵轮时,会与泵轮旋转方向相反,因而造成冲击,所以为了成为液力变矩器还需另一个部件:导轮。导轮是存在于泵轮和涡轮之间的一个部件,用于调节壳体中ATF液流方向,通过单向离合器与箱体固定。 有了导轮,才有了“变矩”的灵魂所在,在泵轮与涡轮转速差较大时,动力输出的扭矩也变大了,此时的变矩器想当一个无级变速器,通过转速差来提升扭矩,此时导轮处于固定状态,用以调节ATF回流;而当转速差降低,涡轮泵轮耦合或锁止时,扭矩接近对等,无需增矩,导轮随泵轮和涡轮同向转动,避免自身搅动ATF,造成动力的损耗。 至此我们了解到了液力变矩器的最大特点——软连接,而这种动力的传输方式起到了两大功能:1、从静止到低速时的平稳起步;2、在加速过程中,较大动力输出时,起到增大扭矩的作用。如果与MT上的离合器相比较,则需注意的是,第一条起到了并优化了MT 上离合器的功能,但第二条则是离合器无法实现的。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液力变矩器以液体作为介质,传递和增大来自发动机的扭矩 液力变矩器由可转动的泵轮和涡轮,以及固定不动的导轮三元件构成。各件用铝合金精密铸造或用钢板冲压焊接而成。泵轮与变矩器壳成一体。用螺栓固定在飞轮上,涡轮通过从动轴与传动系各件相连。所有工作轮在装配后,形成断面为循环圆的环状体。 (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导涡泵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可以用两台电风扇作形象描述,两风扇对置,一台通电转动,产生的气流可吹动不通电的风扇,如果给其添加一个管道这就成了液力偶合器,它能传轴,并不增扭。 变矩器工作时,发动机带动泵轮转动,叶轮带动液流冲向涡轮,从而驱动涡轮转动,刚起动时扭矩最大,此时冲击力为F1,冲到涡轮的液流驱动涡轮后,由于叶片形状,冲向导轮,而导轮不动,冲击导轮的液流受到阻碍,可使涡轮受到反作用力F2,由于F1、F2都作用于涡轮,所以使涡轮所受扭矩得到增大。 涡轮转速升高后,液流变向会冲击导轮叶背,而失去增扭,并有一定阻力。所以现在所用导轮都使用单向离合器,使去冲击叶背时,导轮转过一个角度,使其继续增扭。 导轮下端装有单向离合器,可增大其变扭范围。 (三)锁止式 变矩器是用液力来传递汽车动力的,而液压油的内部摩擦会造成一定的能量损失,因此传动效率较低。为提高汽车的传动效率,减少燃油消耗,现代很多轿车的自动变速器采用一种带锁止离合器的综合式液力变矩器。这种变矩器内有一个由液压油操纵的锁止离合器。锁止离合器的主动盘即为变矩器壳体,从动盘是一个可作

轴向移动的压盘,它通过花键套与涡轮连接(如图2.3).压盘背面(如图2.3右侧)的液压油与变矩器泵轮、涡轮中的液压油相通,保持一定的油压(该压力称为变矩器压力);压盘左侧(压盘与变矩器壳体之间)的液压油通过变矩器输出轴中间的控制油道与阀板总成上的锁止控制阀相通。锁止控制阀由自动变速器电脑通过锁止电磁阀来控制。 自动变速器电脑根据车速、节气门开度、发动机转速、变速器液压油温度、操纵手柄位置、控制模式等因素,按照设定的锁止控制程序向锁止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操纵锁止控制阀,以改变锁止离合器压盘两侧的油压,从而控制锁止离合器的工作。当车速较低时,锁止控制阀让液压油从油道B进入变矩器,使锁止离合器压盘两侧保持相同的油压,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这时输入变矩器的动力完全通过液压油传至涡轮,如图2.4所示。 当汽车在良好道路上高速行驶,且车速、节气门开度、变速器液压油温度等因素符合一定要求时,电脑即操纵锁止控制阀,让液压油从油道C进入变矩器,而让油道B与泄油口相通,使锁止离合器压盘左侧的油压下降。由于压盘背面(图中右侧)的液压油压力仍为变矩器压力,从而使压盘在前后两面压力差的作用下压紧在主动盘(变矩器壳体)上,如图2.5所示,这时输入变矩器的动力通过锁止离合器的机械连接,由压盘直接传至涡轮输出,传动效率为100%. 另外,锁止离合器在结合时还能减少变矩器中的液压油因液体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有利用降低液压油的温度。有些车型的液力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盘上还装有减振弹簧,以减小锁止离合器在结合时瞬间产生的冲击力。 第二节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虽能在一定范围内自动、无级地改变转矩比和转速比,但存在传动

福伊特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使用0

第一章福伊特液力传动箱简介 T211re.4液力传动箱是德国福伊特公司是专门为铁路车辆设计的涡轮传动装置。它是350kW性能级别的轨道车专用传动箱。 第一节 T211re.4液力传动箱的技术指标 一、T211re.4液力传动箱的主要技术参数

: 二、T211re.4液力传动箱的特性参数 第二节 T 211re.4液力传动箱的特点 一、命名规则: T211re.4液力传动箱是铁路工程车辆专用设备,其命名

规则如下: 二、T211re.4液力传动箱的特点 T211re.4液力传动箱其输入功率科大350kW,采用全新的福伊特驱动控制器(VTDC)可以直接安装在传动箱上并录入运行数据。另外还具有监控诊断功能,液力制动可以通过联合制动的方式整合进入车辆制动系统以及性能的高可靠性。

第二章 T211re.4液力传动箱的结构 第一节 T211re.4液力传动箱的组成 一、液力传动箱组成 T211re.4液力传动箱由液力制动、液力液力变扭器、液力耦合器、换向机构、电气控制模块VTIC及部分组成,其外形如图2-1所示。其输入、输出侧分别如图2-2、2-3所示。 图2-1 T211re.4液力传动箱外形图

其液力传动箱包括机械部分和液力部分组件,其结构如图2-4所示。 二、机械组件 机械组件包括增速齿轮、扭转减振器、换向装置、齿轮变速器。 图2-2 T211re.4液力传动箱输入侧 1-输入装置

图2-3 T211re.4液力传动箱输出侧 2-输出装置 图2-4 转动装置组件 1-输出装置;2-增速齿轮;3-输入装置;4-液力偶合器;5-液力变扭器 6-机械部件;7-换向装置的幵关轴 传动箱输入轴(3)直接与柴油机相连,通过一对增速齿轮(2)将转速提升至液力元件的工作转速,变扭器(5)和偶合器(4)的泵轮都装在泵轮轴上,两者的涡轮都装在与传动箱输出相连的涡轮轴上,涡轮轴再通过一系列的机械齿轮最终驱动传动箱输出(1),通过换向离合器(7)的作用,使传动链里机械齿轮(6)的数量增减,实现换向。

重庆大学汽车电子设备复习思考题

重庆大学汽车电子设备 复习思考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汽车电子设备复习思考题 1.试述汽车电控装置的基本构成、要求及特点。 2.试述控制理论在汽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试述发动机主要控制目标和控制内容。 4.燃油喷射系统有何优点 5.按喷射部位的不同,电了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可分成几类 6.按检测进气量的方式不同,电了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可分成几类 7.画框图说明典型电了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8.简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9.简述典型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0.空气供给系统主要由哪些组成 11.燃油供给系统主要由哪些组成 12.常用的空气流量计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13.微机控制电子点火控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14.爆燃是怎样产生的怎么检测如何控制 15.废气再循环有什么作用简要介绍EGR系统的组成部分。 16.简述三元催化反应装置的作用怎样才能保证它的净化效果 17.排气净化控制装置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措施 18.用氧传感器构成闭环控制的目的是什么哪些情况又不能使用闭环控制 19.简述废气涡轮增压控制的要点。 20.简述活性炭罐的工作原理。 21.曲轴箱通风系统分为哪几类简要介绍各自的工作原理。 22.试述对柴油电控喷射系统的要求。 23.简述柴油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功能。 24.简述柴油电控喷射系统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5.简述电控储压式(共轨式)喷油系统的组成、特点和工作原理。 26.简述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维修注意事项。 27.自动变速器有哪些类型有哪些优点 28.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由哪儿部分组成其特点是什么 29.带闭锁离合器的二元件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性。 30.分析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并计算各挡的传动比。 31.换挡执行机构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32.试述电液换挡控制系统的原理及特点。 33.试述液力变矩器闭锁控制和滑差控制的作用及原理。 34.选档杆位置P、R、N、D、3、2、L各是什么意思 35.什么是换挡规律'常见的换挡规律有哪些 36.常见的换挡模式有哪儿种各有何特点 37.简述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38.如何正确操纵电控自动变速器 39.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40.手动阀的作用是什么 41.换档阀的作用是什么

差压流量计常见故障及处理[1]

差压流量计常见故障及处理试卷 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15×2′=30′) 1、用节流式流量计测量流量时,流量越小,测量误差越小。() 2、若流量孔板接反,将导致流量的测量值增加。() 3、差压流量计导压管路阀门组成系统中,当平衡阀门泄漏时,仪表指示值将偏低。() 4、使用差压变送器反吹风方式测量流量,当负压管泄漏时,流量示值减小。() 5、智能变送器的零点和量程都可以在手持通信器上进行设定和修改,所以智能变送器不需 要压力信号进行校验。() 6、德尔塔巴流量计测量流量时,对直管段没有要求。() 7、超声波液位计不适合测量带有较高压力罐体设备的液位。() 8、流量是一个动态量,其测量过程应与流体的物理性质无关。() 9、靶式流量计适用于测量粘性介质和悬浮颗粒的介质。() 10、电磁流量计的感应信号电压方向与所加的磁场方向垂直,并且与被测流体的运动方向垂 直。() 11、电磁流量计适用测管内具有一定导电性液体的瞬时体积流量。() 12、用差压法测液位,启动变送器时应先打开平衡阀和正负压阀中的一个阀,然后关闭平衡 阀,开启另一个阀。() 13、罗斯蒙特3051C智能变送器的传感器是硅电容式,它将被测参数转换成电容的变化然 后通过测电容来得到被测差压式压力值。() 14、超声波流量计的输出信号与被测流体的流量成线性关系。() 15、电磁流量计电源的相线和中线,激励绕组的相线和中线以及变送器输出信号的1、2端 子线是不能随意对换。() 二、选择题(13×2′=26′) 1、用差压法测量容器液位时,液位的高低取决于() A、容器上下两点的压力差 B、压力差、容器截面积和介质密度 C、压力差、介质密度和取压点位置 D、容器截面积和介质密度 2、用双法兰变送器测量容器内的液位,变送器的零点和量程均已校正号,后因维护需要,仪表的安装位置上移了一段距离,则变送器() A、零点上升,量程不变 B、零点下降,量程不变 C、零点不变,量程增大 D、零点和量程都不变 3、用节流装置测量气体流量,如果实际工作温度高于设计工作温度,这时仪表的指示值将() A、大于真实值 B、小于真实值 C、没有影响 4、1151压力变送器的测量原0~100kPa,现零点迁移100%,则仪表的测量范围() A、0~100kPa B、50~100kPa C、-50~+50kPa D、100~200kPa 5、管道上安装孔板时如果将方向装反了会造成() A、差压计倒指示 B、差压计指示变小 C、差压计指示变大 D、对差压指示无影响 6、设计节流装置时为了使流量系数稳定不变,应设定()雷诺数 A、最大流量 B、最小流量 C、常用流量D中间流量 7、标准孔板的安装要求管道的内表面应清洁的直管段要求是() A、上游5D,下游10D B、上游10D,下游5D

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来源: 本站原创作者:嵇 伟编辑:本刊编辑部时间:2006-2-22 10:45:11 自动变速器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液力变矩器和控制阀体是自动变速器中最贵的2个总成,在我们日常维修中,由于对液力变矩器出现故障无法用检测仪器进行查找,所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广大维修人员逐步具备对液力变矩器进行诊断维修的能力,在此我们就针对液力变矩器常见的故障的诊断思路及维修方法进行讲解。 1.液力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 (1)故障现象 当车辆出现在30~50km/h以下加速不良,车速上升缓慢,过了低速区后加速良好的故障时,很可能是液力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 (2)故障诊断方法 发动机热机后,将4个车轮用三角木或砖头塞住,拉紧驻车制动器,踩住脚制动踏板,用眼睛盯住发动机转速表,将油门完全踩到底,如发动机的失速转速明显低于规定值,说明液力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 (3)故障分析 图1 导轮 变矩器低速增扭,靠的是导轮(图1)改变液流方向,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后,导轮没有了单向离合器的支撑,在增扭工况时无法改变

液流的方向。这样经导轮返回的液流流向和泵轮旋转方向相反,发动机需克服反向液流带来的附加载荷,于是液力变矩器变成了液力偶合器,低速增扭变成了低速降扭,所以汽车在低速区(变矩器增加扭矩工况区域)加速不良。 (4)维修方法 更换液力变矩器总成或用车床剖开液力变矩器,然后更换导轮和单向离合器即可排除故障。 2.液力变矩器内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卡滞 (1)故障现象 汽车起动和中低速行驶正常,但没有高速,温和踩油门最高车速只有 80~90km/h左右;加大节气门开度,最高车速也只有 110~120km/h左右。 (2)故障诊断方法 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卡滞时,在感觉上有一点像发动机排气不畅,但发动机排气不畅时冷车起动困难。打开空气滤清器上盖,拆下滤芯,发动机急加速时此处能看见废气返流,而支撑导轮的单向离合器卡滞,不会导致废气返流。

液力变矩器的故障检测及维修

液力变矩器的故障检测及维修 液力变矩器常见的故障主要有:油温过高、供油压力过低、漏油、机器行驶速度过低或行驶无力,以及工作时内部发出异常响声等5种。 1、油温过高 油温过高表现为机器工作时油温表超过120°C或用手触摸感觉汤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变速器油位过低;冷却系中水位过低;油管及冷却器堵塞或太脏;变矩器在低效率范围内工作时间太长;工作轮的紧固螺钉松动;轴承配合松旷或损坏;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因自由轮卡死而闭锁;导轮装配时自由轮机构化机构缺少零件。 液力变矩器油温过高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如下:出现油温过高时,首先应立即停车,让发动机怠速运转,查看冷却系统有无泄漏,水箱是否加满水;若冷却系正常,则应检查变速器油位是否位于油尺两标记之间。若油位太低,应补充同一牌号的油液;若油位太高,则必须排油至适当油位。如果油位符合要求,应调整机器,使变矩器在高效区范围内工作,尽量避免在低效区长时间工作。如果调整机器工作状况后油温仍过高,应检查油管和冷却器的温度,若用手触摸时温度低,说明泄油管或冷却器堵塞或太脏,应将泄油管拆下,检查是否有沉积物堵塞,若有沉积物应予以清除,再装上接头和密封泄油管。若触摸冷却器时感到温度很高,应从变矩器壳体内放出少量油液进行检查。若油液内有金属末,说明轴承松旷或损坏,导致工作轮磨损,应对其进行分解,更换轴承,并检查泵轮与泵轮毂紧固螺栓是否松动,若松动应予以紧固。以上检查项目均正常,但油温仍高时,应检查导轮工作是否正常。将发动机油门全开,使液力变矩器处于零速工况,待液力变矩器出口油温上升到一定值后,再将液力变矩器换入液力耦合器工况,以观察油温下降程度。若油温下降速度很慢,则可能是由于自由轮卡死而使导轮闭锁,应拆解液力变矩器进行检查。 2、供油压力过低 现象为:当发动机油门全开时,变矩器进口油压仍小于标准值。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供油量少,油位低于吸油口平面;油管泄漏或堵塞;流到变速器的油过多;进油管或滤油网堵塞;液压泵磨损严重或损坏; 吸油滤网安装不当;油液起泡沫;进出口压力阀不能关闭或弹簧刚度减小。 如果出现供油压力过低,应首先检查油位:若油位低于最低刻度,应补充油液;若油位正常,应检查进、出油管有无泄漏,若有漏油,应予以排除。若进、出管密封良好,应检查进、出口压力阀的工作情况,若进、出口压力阀不能关闭,应将其拆下,检查其上零件有无裂纹或伤痕,油路和油孔是否畅通,以及弹簧刚度是否变小,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如果压力阀正常,应拆下油管或滤网进行检查。如有堵塞,应进行清洗并清除沉积物;如油管畅通,则需检查液压泵,必要时更换液压泵。如果液压油起泡沫,应检查回油管的安装情况,如回油管的油位低于油池的油位,应重新安装回油管。 3、变矩器漏油 变矩器漏油主要是由于变矩器后盖与泵轮拼命面、泵轮与轮毂拼命处连接螺栓松动或密封件老化或损坏造成的。发现漏油应启动发动机,检查漏油部位。如果从变矩器与发动机的连接处漏油,说明泵轮与泵轮罩连接螺栓松动或密封圈老化,应紧固连接螺栓或更换O形密封圈;如果从变矩器与变速器连接处甩油,说明泵轮与泵轮毂连接螺栓松动或密封圈损坏,应紧固螺栓或检查密封圈;如果漏油部位在加油口或放油口位置,应检查螺栓连接的松紧度以及是否有裂纹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